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6-24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通用9篇)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1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带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国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严重制约着小城镇自身的发展。小城镇的合理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前提和基础。解决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小城镇的建设、改进和完善小城镇管理水平、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小城镇的保障制度等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问题;对策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一)小城镇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从全国情况看,很多建制镇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但在一部分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无科学规划。有的乡镇缺少小城镇总体规划,因乡镇领导的“口头规划”或虽有规划但规划的标准低,而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和超前性,不能有效的指导建设活动;还有的乡镇虽然有很好的规划,但规划的随意性较大,随意更改规划的内容,造成规划形同虚设。而且,很多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盲目攀比,不注重实际情况的问题。小城镇的发展没有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是一味的追求政绩,反复建设、频繁改造,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严重阻碍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2、无详细规划。一般的讲,总体规划只解决了能建什么地问题,还不能解决怎样能。目前,很多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都没有进一步编制详细的规划。因此各个单项的建设只能靠乡镇干部个人对规划的理解而决定。由于受到规划建设知识水平的限制,一些领导干部很难提出独特的见解,有的死搬硬套其他地区的建筑样式,造成大部分城镇的一个模式、一张面孔,没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按建设单位或个人的要求,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建筑之间不协调,使小城镇建设的整体性不强。

(二)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配套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障小城镇正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衡量小城镇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实践中许多基层政府往往将小城镇仅作为人口聚集和财政增长的手段,注重于经济方面的建设,而忽视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致使基础设施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乡镇工业的需要,也不适应小城镇居民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能源短缺,交通运输条件差,环保设施不健全,排、供水设施欠发达,难以发挥其区域内农村工业中心、商业中心、交通中心、财经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与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大部分小城镇内缺少绿化、广场和停车场等,旧城改造过程中,只满足于原拆原建,不能按规定退足道路红线或预留公共建筑、绿化、广场用地,使小城镇缺乏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和吸引力。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五)小城镇管理效率低

1、小城镇政权建设不完善。一方面,机构臃肿,普遍超编,少则上百人,多则数百人,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影响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小城镇与上级政府权力交叉,上级政府的部门在小城镇的大量派生机构,切割了小城镇的权利,妨碍了小城镇的统一管理。税收、工商、供电等一些经济较好的企业或部门全部收归县(市)垂直管理,城镇中收取的城建维护税、建设配套费和市场管理费等主要集中由县级政府使用。这些因素造成小城镇基础设施维护费用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即使依靠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解决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也可能因为没有稳定的维护资金来源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小城镇政府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和手段。调查发现一些小城镇管理缺乏创新精神,严重依赖垂直的计划体系的技术和财政支持。泛言之,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着政策和实施手段不一致的问题,导致资源的无效使用。在快速的城镇化以及满足增长的城镇人口需求所需要的行政资源之间,存在着不断扩大的差距。同时,政府也需要从直接干预经济中退出来,将职能转换到提供法制框架、规范建设标准和加强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上来[4]。

(六)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不但大中城市要重视,小城镇也要重视。虽然小城镇比大中城市有更大的、更广阔的自然天地,稀释污染能力稍强,但防治污染的能力较弱[5]。小城镇由于乡镇工业发展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不良加剧。近些年来,虽然小城镇的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对环境的治理投入的较少,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水源水质破坏严重,大气污染也很严重,能源使用结构很不合理;另一方面,在城镇街道上随处可见个体摊贩占道经商、施工单位不文明施工、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倒乱扔、管线乱拉乱横、广告乱贴乱画、花草遭破坏等现象,这种状况在一些小城镇和新兴城镇尤为突出。

三、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对策

随着我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发展小城镇的条件和环境也日益完善和成熟。扫除小城镇发展的障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城镇,可以将土地使用权与具体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捆绑,筹集建设资金。

3、要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推进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向小城镇延伸。无论是内陆地区还是沿海发达地区,对投资大、建设门槛较高的城镇基础设施如供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等,应依据区域内的合理布局,由受益方共同出资建设,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三)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1、小城镇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必须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逐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把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社会保障管理职能划归为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避免政出多门,自行其是。

2、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的监督机制,构建有地方特色的保障机制。要建立有小城镇参保方、筹资方、受保对象、有关社会团体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镇社保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鉴于我国小城镇社会经济的的发展地区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搞“一刀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各小城镇应立足于自身的情况,结合实际来探讨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保障体制。

(四)合理的扩大小城镇规模

城镇规模是城镇功能最综合的表现。一般认为,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功能将会得到优化和强化。转变小城镇规模过小的限制,应加快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聚焦,对进城的乡镇企业在驻地、建房、办照等方面提供高效和快捷的服务,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特事特办,所有手续在一个地方办理,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从而调动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的积极性。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二、三产业,提高小城镇的就业空间和小城镇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在小城镇人口政策方面,要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7]。还有,要改变小城镇“遍地开花”的发展战略,走分步骤、有阶段的小城镇发展道路。先重点发展一批潜力大的小城镇,形成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其他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条件和积累经验。

(五)提高小城镇的建设管理水平

规范而高效的城镇管理,是确保城乡规划全面实施、城镇建设有效推进、城镇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四、结 论

近年来,小城镇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建设新农村战略的实施有力的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

本文对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深入的研究了我国小城镇的现状及所形成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小城镇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规模较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都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很好的解决,直接关系着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在强调这些问题的同时,积极的分析了一系列解决的对策和策略,比如用科学的规划、如何进行科学规划来提高小城镇的发展质量等相应的应对措施;用政府监管和群众提高自我认识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等。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小城镇的保障制度、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因自身知识的有限而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今后小城镇的发展中,定会出现某些新的问题和障碍,而我们也应保持一颗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头脑,为小城镇更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洋涛(keiks)

郑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个人博客:hi.baidu.com/keiks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2

1存在问题

1.1数量多

截至22001144年底,河南省共有11 882211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103个,占乡镇总数的60.57%。从2000年到2014年,建制镇由844个增加到1 103个,净增259个。尤其是2009年以来,5年时间增设199个建制镇,年均增设建制镇39.8个,年均增设速度达到4.01%。与此同时,建制镇占乡镇总量比例也由2000年的39.64%提升到2014年的60.57%,尤其是2009年到2014年,5年提升20.48个百分点,年均提升约4.1个百分点(表1)[1]。

1.2分布散

河南省现有1 103个建制镇分散分布于各省辖市的县、市、区。其中,拥有建制镇最多的省辖市南阳市,多达143个;最少的鹤壁市,仅有14个;地市中建制镇占比最高的郑州市,达到82%;占比最低的开封市,达到40%;10个地市建制镇占比在50%-70%之间;济源市较为特殊,拥有建制镇11个,占比达100%(见表2)。河南省平均每个县(市、区)拥有6.98个建制镇[1]。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1-2015)

1.3规模小

2014年河南省拥有城镇人口4 819万人,占总人口的45.2%。其中,38个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为2 375平方公里[1],按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米计算,总计拥有城市人口2 262万人;87个县,平均每个县城按15万人计算,总计1 305万人。那么,居住在建制镇的人口仅有1 252万人,平均每个建制镇拥有城镇人口1.14万人,除去庙李镇(12万人)等大中城市辖区内规模较大的建制镇之外,很多建制镇人口规模远不足1万人。

1.4水平低

2009年河南省出台产业集聚区建设政策,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共计建设省级产业集聚区180个,平均每个县城至少拥有1个,以此推进工业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一般来说,建制镇不享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不仅很难引进新的工业企业,而且原有的企业也被集聚到县城所在地的产业集聚区内。小城镇经济发展失去产业支撑,发展水平远低于县城及以上城市。同时还导致建制镇基础设施建设停滞不前。

2发展对策

鉴于河南省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多、散、小、低”等突出问题,今后应采取如下发展对策。

2.1筛选重点小城镇进行重点建设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要想促进其经济发展,就必须选择条件优越的城镇进行重点培育,集中力量促进其发展,形成“增长极”;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将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发展之目的。否则,落后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实现突破。河南省县(市)域范围是传统的农业发展区域,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若要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有限的资金投入必将产生“撒胡椒面”的效应,继而影响县(市)域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河南省各县市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1-3个条件优越、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重点小城镇进行重点建设,培育“增长极”,继而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2]。

2.2因地制宜突出小城镇建设特色

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严格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地突出各个小城镇的地域特色。就河南省来说,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差异,北亚热带地区与暖温带地区的差异等等。同时,还有经济发展差异、产业发展差异、风俗习惯差异、历史文化差异等很多方面。

因此,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各地市、各县(市)域不仅要突出小城镇的自然特色,还要突出其经济产业特色和社会文化特色等方面,最终形成能够体现小城镇地域特色的城镇建设风貌。

2.3不断强化小城镇产业发展支撑

小城镇特色建设发展中,尤其要注重特色产业的不断强化与发展壮大。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例如,商水县邓城镇,其特色资源就是紧邻沙河,拥有保存完整的叶氏庄园古民宅以及“邓城猪蹄”等地方名吃;因此,邓城镇的建设发展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其特色旅游资源,将其建设成为周口市沙河休闲旅游景观带上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古民宅游、休闲游等特色旅游业将成为邓城镇的特色支柱产业,邓城镇也将发展成为旅游型城镇。另外,河南省还有诸如紫荆关镇(三省交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休闲旅游、石佛寺镇的玉雕产业、回郭镇的铝加工特色产业集群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强化是支撑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5)

2.4逐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为小城镇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小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集聚人口越来越多,对基础设施需求不断增加,要求逐步提高。因此,要逐步完善小城镇的市政设施、交通通讯设施、科技教育设施、社会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小城镇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

2.5始终坚持小城镇建设生态宜居

道萨迪斯(C A Doxiadis)在人类聚居学中预测,影响聚居区位的首要因素是自然景观的吸引力,这已被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所佐证,而发展中国家的疗养中心、休闲度假村建设发展势头很旺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开发可再生资源,发展低碳生态产业,始终坚持生态宜居城镇建设已经成为河南省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3]。

2.6努力提升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

城乡是一个有机整体,选择重点小城镇进行重点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小城镇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重点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不断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最终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实质解决“三农”问题,达到城乡共同发展之目的。

摘要:文章在首先分析了河南省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水平低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筛选重点小城镇进行重点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断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始终坚持生态宜居、努力提升带动能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小城镇,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郭荣朝.农村城镇化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3(2):47-50.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3

关键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问题;对策

引言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显示:“凡是产生雇佣关系的用人单位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给职工缴纳基本的医疗保险,无雇佣关系的个体户、自由工作者等要遵循国家规定自行缴纳基本的医疗保险”[1]。作为城镇职工,受经济和生活水平低的影响,往往忽视了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成为医疗保险的“遗漏者”。

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保险职工覆盖面小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中的首要问题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小。虽然国家明文规定只要是产生雇佣关系的用人单位每个职工都要参保,但是对城镇职工这个群体,仍有一些下岗人员、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部分人群未能参保,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拒绝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

(二)医疗保险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依据“保障基本、双方负担、统账结合、广泛覆盖”的原则来制定的[2],这种医疗保险体系很难满足不同人员的不同医保需求,尤其是对公务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应该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法。同时,对那些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企业,原有的基本医保已经满足了不了职工的需求,需要形成多层次的医保体系。

(三)医疗保险资金筹集问题

一方面,资金筹集的形式不完善。目前国内城镇职工医保资金筹集方式有税收式、资源投保式、强制缴费式以及储蓄账户式,这些资金筹集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缺点。虽然我国通过研究国内外一些先进形式后确定了一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筹集形式,但是具体实用性如何,还有待商榷。另一方面资金筹集水平与实际支出水平落差大。目前城镇职工的医保资金筹集水平还停留在低水平阶段,单位为职工缴纳工资总额的6%,职工自行缴纳2%,给企业增加了较大的负担。

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效运行的对策探讨

(一)拓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

解决城镇职工医保覆盖率低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拓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帮助城镇职工树立参加医疗保险的意识,做好参保工作,尤其是对那些因企业破产或者改制而被迫下岗退休的职工医疗保险问题。这是因为很多职工自我参保意识薄落以及企业单位投机取巧,使得城镇职工的医保覆盖面较低。第二步,对那些自由工作者、外来工、个体商务、私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等未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集中解决,对那些困难户给予一定的优惠补偿,确保这些人员能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参加医疗保险[3]。第三步,建立全民医疗保险体系,确保城镇的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参加医疗保险的权利,如以省、自治区、市等为单位,就近形成医疗保险基金联盟。

(二)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除了基本的医疗保险保障以外,还应该具备相应的配套医疗保险,针对人们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项目,更好的提高医疗保障服务。在保障城镇职工医保工作中,需要针对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建立一个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性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基金以及大额医疗费用互助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企业根据自身的效益为企业职工提供的额外医疗福利,如给职工个人账户设立企业调剂基金,带动职工的工作动力;商业性医疗保险可以涉及门诊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等;公务员医疗保险是国家为公务员提供的额外医疗补助保障;社会医疗救济金是指给那些城镇低保人员的医疗保险提供的保障基金;大额医疗费用互助保险是通过员工自愿筹集一定的医疗资金,对那些超过封顶线的医疗进行医疗风险补偿。

(三)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资金筹资机制

首先,使用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模式,主要是部分积累制筹集模式。单位或职工自己必须事先对本年度的医疗保险做出合理预算,确保参保的有序进行;提高公众的自付义务意识,对自己所享受的社区医疗服务独自承担医疗费用,利用市场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来抑制医疗支出的快速增加。其次要确定合理的资金筹集比例。可以通过了解参保人员的医疗消费信息或对当地的医院调查了解获得相应的服务费用信息,并结合当地的医疗消费水平确定相应的基金筹集比例。

三、结语

总之,虽然目前国内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从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建立多元合围、多支柱的医疗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机制、完善医疗保险的监督体系等方面入手,就能有效保障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曹佩琪,谷晨.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2,16(04):23-24

[2]汪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刍议[J].审计与理财,2012,32(03):16-17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4

浅谈我国发展绿色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绿色安全食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畜产品贸易更加频繁,畜产品检测标准更加细化,检测手段更加完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发展绿色畜牧业,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作 者:刘忠琛 阎恩成 崔超 作者单位:山东胶州畜牧局,山东,胶州,266300刊 名:畜禽业英文刊名: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年,卷(期):“”(4)分类号:F307关键词: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5

孙金松 杨妞 田芬

北京工商大学 100037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明显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象几乎遍及我国所有产业领域,如广东南海平洲翡翠业产业群、福建晋江鞋业产业群、浙江绍兴的轻纺产业群、海宁的皮革产业群、嵊州的领带产业群、永康的五金产业群、永嘉的纽扣产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产业群、桐庐的制笔产业群、诸暨的袜业群等、山东胶南隐珠镇的手推车产业群、临沭县复合肥产业群、禹城功能糖产业群、鲁权屯镇玻璃钢制品产业群、烟店镇轴承产业群、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中小企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毋庸置疑,这种组织形式具有群体的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但是任何事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小企业集群也不例外。由于中小企业集群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构成,这些“先天性”的弱势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大大削弱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本文拟对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所谓中小企业集群,是指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集群内企业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据统计,截至 2010 年,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达2 000多个,在沿海城市、沿江和内陆地区,都已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集群,如资源集聚型、贸易集聚型、政策集聚型、技术集聚型、大企业需求型等,成千上万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与竞争协作中,共同发展,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1.集群内的中小企业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

中小企业产权明晰,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与集群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所以在运营管理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各个企业可自主决定本企业的发展方向与投资模

式,彼此独立核算,平等交易。但是由于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与自身实力的限制,各个中小企业又非常依赖于中小企业集群内其它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信息,依赖于中小企业集群这一整体产生的规模效应与统一的原料市场、人力市场、销售市场等资源。

2.集群的组成时刻处在动态变化中

企业的本质是追逐利润,中小企业有意无意地加入中小企业集群也是出于这一目的,所以会不断地有中小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加入中小企业集群或离开中小企业集群。同时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与需要也会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组成,例如对新市场的开发、对新产品的需求等都会对进入中小企业集群地域、实力、产品等的需求。

3.集群与群内的中小企业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中小企业集群实力的大小取决于组成集群的中小企业,同时也决定了其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而这又反过来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实力。由于各种原因组成的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集群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如因临近产品销售市场而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在取得销售优势的同时往往会丧失掉原材料采购的优势;而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自身优势与劣势最后也会成为整个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劣势,如主要由销售商组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其优势往往是销售能力,而产品研发能力则可能是这类集群的“短板”。所以中小企业与集群之间存在了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4.集群的良好运行取决于群内中小企业间的信用与责任意识

中小企业集群中存在着大量的交易行为,为实现长久有效的合作并节约交易成本,良好的信用与责任履行情况是必须的,这既是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的基础,也是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二、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众多问题。

1.技术落后且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不强

构成中小企业集群的企业大部分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产品档次低、利润低。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无法拿出足够的力量进行新产品与核心技术的研发,且产品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性也压制了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特别是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上采用消极怠工、坐等研发成果,然后采取“后发”战略,利用其他企业的已经开发成熟的技术进行生产,或者仿制别人的新产品。这些情况无疑会影响或降低有创新意愿的其他集群成员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整体发展。

2.集群内部企业相关程度低,合作有限

很多政策型的中小企业集群只是由于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而聚集在一起,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还有一些由于地理、资源等因素组成的中小企业集群由于存在组织机制、信任程度、相互竞争等问题而导致合作程度有限。这些度没能很好的发挥出企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共享市场、资源等优势。

3.组成集群的中小企业自身组织管理存在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有限,众多组成中小企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都缺乏底蕴,对自身的组织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相比于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高端人才往往更热衷于能够提供优厚福利的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这更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人才的缺失及历史惯性等原因,不少中小企业都存在制度不健全,发展不规范的问题。

4.政府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宏观管理体制建设落后

目前,中小企业依然按照所有制、部门及区域分属于不同部门,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中小企业集群的管理。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缺乏专门法律的保护与部门的促进,如果能有专门的法律与部门来负责中小企业集群利益的维护与内部的管理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5.资金严重不足,融资困难

由于我国市场秩序的不规范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巨大差距,是一些大企业经常采取赊购的方式与中小企业进行贸易,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此外,由于我国金融系统改革步伐缓慢,众多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只能大量地进行民间借贷与内部集资,从而导致财务费用增加、企业经营困难。由于组成中小企业集群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已经成为限制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瓶颈。

6.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建设落后

有的企业可能因为拥有核心资源从而在合作中压迫其他企业;有的企业则可

能仅仅将集群视为一个发展的跳板,在获取自己想要的(如利用集群的渠道打入国际市场)资源之后就离开集群;

三、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集群是解决中小企业经营及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在中小企业集群尚未形成规模之前,由于其各方面的优势还没来得及显现,因此很有可能出现夭折的情况。而在其形成规模之后,复杂的组成与内外部环境也使其随时可能面临致命的危险。因此政府的有效的帮助与管理,是中小企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波特认为:政府在产业集群中扮演的是催化剂和挑战者的角色,是鼓励和促进企业提升想象力和迈向更高层次竞争优势的推动力量,在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方面,建议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即出台专门针对与中小企业集群与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并成立相应部门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目前,中小企业依然按照所有制、部门及区域分属于不同部门。由于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致使口径不

一、管理分散,使地方和企业无所适从。而中小企业集群由于涉及大量的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不同资质的企业,因此需要专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

2.优化市场环境

为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进入中小企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共享市场,而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秩序是比较混乱的,让企业大伤元气的价格战、影响企业形象的假冒产品、损坏企业利益的盗版行为等层出不穷,极大的影响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一个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中小企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建立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

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中小企业自发或在政策引导下形成的一个松散的经济组织,然而由于经济事物的复杂性,中小企业集群需要一个高效的协调机制来处理中小企业集群内外部关系,且由于很多经济事物政府不适合直接进入管理,因此帮助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就刻不容缓了,比如引导成立商会、行业协会等。

4.扩展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差,给它们贷款风险大。然而,由于中小企业集群中中小企业的紧密相关与密集的交易,使得中小企业相互之间的信用评价往往比银行更及时准确,且因为相互关联使得企业因担心违约形象和其他企业间的合作从而增大其违约成本,降低了违约风险。因此,建议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从而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5.鼓励技术创新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在这次危机中受创最深的就是我国的一些贴牌生产的企业,由于没有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在这轮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他们惨遭淘汰。而在这次危急中能够逆市而上的企业,都是在技术创新上舍得投入,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创新是企业进步的原动力。集群化发展的模式使得中小企业也获得了规模效应,但这种效应相对于大企业真正的规模效应是很脆弱的,只有集集群之力,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创新才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最终出路。因此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集群内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如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基金的资金来源由集群内企业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如0.5%)缴纳,对于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提高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中小企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工商大学2011年“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6

学号:2100514361姓名:袁素红[摘要]: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规划称,“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这将带给整个家庭乃至全社会巨大地养老压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压力的空前膨胀,面临着4—3—2—1倒金字塔的养老压力,中国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关键词]:人口老年化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引言]:养儿防老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理念,随着第一个老年化高峰来临,如何养老这个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截至2012年底中国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解决了我国几千年来养老问题,虽然这其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巨大的变革,一下便是我对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探讨。

一、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现状

1.国家高度重视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基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和政策的规定,以社会、经济、政治等力量为保障,当劳动者因年老而丧失劳动力后建立的一种对其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的专项基金。《中国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参保人缴纳年费上限十五年以上者(年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纳到十五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每月领取养老金。而从最近几年的数据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对于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

2、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从分级统筹开始的。1997年,国务院提出社会养老保险要从市(县)级统筹逐步向省级统筹过度的方案,最终目的是实现全国统筹。截至2007年年底,共有13个省、市、县、自治区名义上实行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其中约10个省区是以地市级统筹为主。其他的省区采用的仍然是以县级统筹为主的方式。由此可见,中国的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是相当低的。在划分的2000多个统筹区中,主要还是市(县)级统筹,而我国要达到全国统筹,则要求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使用资金”。显然,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统筹的现状与国家所设立的统筹目标差距悬殊。

(二)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保险覆盖面有待扩大 导致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的原因如下:

(1)个人参保意识不够高。

(2)政策宣传和组织实施力度不大。

目前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已经超过七亿人,目标是十亿人,我们的人口十三亿多中有三亿是不在范围之类的,比如儿童、学生。目前覆盖率已经达到70%,截至今年年底会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全覆盖。相信这将不是难题。

2.保障水平偏低

(1)集体经济薄弱,个人收入增长缓慢。

(2)基金保值增值效率低。

目前我国农村参保人六十岁以上每月可领55元养老保险金,但相对于现在的物价,根本满足不了老年人的生活基本保障。即养老保险金待遇低下。就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的保值增值来看,还是比较低下的。我国养老金主要投资于银行协议借款和国债的投资回报率低于2.5%,远远低于我国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养老基金的低收益难以支撑我国老龄人口的正常生活,近几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5%以上水平,相对于银行3%的年收益率来说,把钱投资在银行吃存款利息或是国债其实是在亏钱,资产在不断的缩水。以美国为例,美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对接,养老金成为美

国资本市场上三大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美国逐渐科学地协调养老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运用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在风险一定(尽量低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养老基金投资高收益。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养老金投资收益均在10%以上(扣除通胀因素后)。在中国对养老基金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美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以部分积累制为根本,实现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模式。3.管理机制不健全

(1)政府功能未充分体现。

(2)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3)改革措施不协调,束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首先,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养老保险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属地化管理,即市(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由地方政府管理,所以市(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必然成为地方政府利益的首选目标。省级政府的统筹目标是综合平衡全省各市(县)、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利益,所以便出现了省级养老保险机构与市(县)级养老保险机构利益的冲突,使得省级统筹难,全国统筹难,全国高度统筹更是难上加难。2011年7月1日,国务院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目标是覆盖全国60%的地区,至2012年的时候覆盖全国。很明显,在“量”上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将是完美的蜕变,但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这种分级行政管理体制使得省级统筹、全国统筹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其次,由于征收、支出、管理全部由社保部门负责,造成了行政工作人员的浪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制定、费用收缴、投资运作、监管查处都是由社保部门负责。社保局通过单独组织一批专业人士对企业进行财务核算、监控企业员工工资,通过专业征管软件对各个企业进行调查、稽核、收缴。这一过程造成了社保基金的额外支出,甚至有些地方的社保基金40%以上被当作行政费用浪费掉了。与我国相比较,在智利、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对养老金的征收都是由税务部门操作,独立的政府或者私营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投资,最后统一由社保部门负责养老保险金的支出及政策标准的制定。

4.法律制度不完善,层次低,缺乏约束力

法律是保障社会养老之于规范运行的基础。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对老年群体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作为调节社会分配手段而建立的。其次,加快养老保险立法步伐,使社会养老保险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再次,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法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的规范性,防范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并通过合理运作使其不断增值,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需要。

5、养老保险基金违规挪用现象严重企业缴纳的20%的养老金纳入社会统筹账户中,而养老基金的征收、支出、管理监督均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这不免会出现“左手监管右手”的现象。统筹账户中的社会养老基金在被使用时,各省各市没有任何的披露,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不会汇报基金的投资用途、投资回报率,造成了基金违规挪用现象愈演愈烈,进而将影响扩散到全国。这种缺乏制约与监管的管理体制使得养老保险基金最终可能成为沉没成本,得不到任何投资回报。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在老龄化社会来临的情况下,这种违规挪用保险基金的行为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打击。

二、产生我国城镇养老保险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我国养老问题一直遵循的是养儿防老,但由于道德观加上现在生活的压力,并不是每个老年人在老时都能得到自己子女的照顾,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同时必须加强国家政府的管制。

(二)现实原因:伴随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各类人群都有了制度方面的保障。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和职工、居民的身份及工作、生活的地域处于频繁变化中,且不同身份之间的区别趋于模糊化,如果险种之间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将难以适应活动人群在各种制度间的自由流动。

(三)制度原因:伴随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各类人群都有了制度方面的保障。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和职工、居民的身份及工作、生活的地域处于频繁变化中,且不同身份之间的区别趋于模糊化,如果险种之间不能实现无

缝对接,将难以适应活动人群在各种制度间的自由流动。

三、解决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对策问题

1、做实和强化个人账户基金

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这些国家要求国民每人都有一个独立的个人账户,每月存入多少资金,资金投资在了什么地方,每月定期会有汇报,这使得基金的投资受每一个人的监督,养老金的调度使用更透明。人们对自己个人账户的资金有了清楚的了解后才会愿意储蓄更多的资金,合理进行投资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规划自己未来的养老生活,国家也能筹集到更多资金减轻财政负担。

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1)基金的筹资、征缴以及基金的违规挪用都与法制不健全有关。我国应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规范养老金的征、支、投。对地方政府、省级政府及其隶属的保险机构进行严格的督查管理,用法律手段防止养老金不必要的流失。

(2)为避免行政工作的浪费,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可以借鉴智利、新加坡、美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些国家法律规定,养老金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负责管理投资的是独立的政府或者私营的基金管理公司,而基金的支出和相关联政策标准的制定则是由社保部门负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建立养老保险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可以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有效地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行政管理体制。

3、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扩大投资渠道,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收益

对个人账户基金应集中到省级社保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建立“个人—省级社保经办机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托投资管理体制。我国目前的投资范围仅局限于银行存款与债券,投资回报率较低,可以尝试拓宽投资领域,例如投资于黄金、不动产等低风险领域。这不仅降低了货币信用风险、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使养老基金能在低风险下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实现保值增值,提高退休人群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4.加大对政府的监督,有效实施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挪用养老保险金作他用。严格监控执法人员,对无视法律法规违法的行为,坚决对其处以惩罚,加强对其监管力度。

[结束语]:国家的政策是好的,只要能坚持实施,做到基层也能保证实施到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老人一定能实现老有所养,过上一个比较安定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7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债券市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 从1988年初国家首先在7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开始, 到2005年, 银行间市场推出短期融资券品种, 直至2007年《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推行, 经过20年的发展, 从无到有, 不断发展和壮大, 逐步形成了以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 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分工合作、相互补充、互通互联的市场体系。近年来,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 市场存量不断扩大, 交易主体日益增加, 交易规模快速增长, 并在促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实施、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和股票市场相比, 我国债券市场一直是证券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短腿。当前, 改善金融结构、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及维护金融稳定对发展债券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债券市场总体规模较小, 结构不合理

《国九条》颁布以来, 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 最近几年, 直接融资的比重总体来说呈不断上升之势, 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不平衡、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不平衡、政府债权融资与企业债权融资不平衡等资本市场结构不平衡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说明:公司债包括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上市公司债券

从表一可以看出, 2007年, 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额中占78.9%, 我国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表二看, 2007年, 我国债券和股票的筹资额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总体来看, 公司债券规模偏小, 国债与金融债仍然在债券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今年, 在CPI节节走高和央行不断收紧银根的夹击下, 公司债券的筹资规模与股票市场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 债券交易品种较少, 难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

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少、期限不合理、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一直是困扰债市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债券市场发行的多为固定利率担保普通债券, 可转换债券、无担保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出现较晚, 发行量较少。近几年, 这一情况有所改观。2005年, 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了企业短期融资券和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作为一种无抵押的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工具, 意味着银行间市场上发行主体的突破, 对于我国企业融资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2005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 宣布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 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2005年4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正式公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 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进入了规范化发展阶段。2005年12月国开行试点发行了29亿元人民币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42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贷款支持证券。随后在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在2006年12月和2007年1月发行了不良资产支持证券。2006年5月, 长江三峡开发工程总公司发行了30亿的无担保06三峡债, 进一步丰富了债券市场的品种, 也向企业债回归信用产品的本质迈出了重要一步。2007年8月14日, 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 酝酿多年的公司债正式启航, 截止2007年底, 已经有长江电力等三家上市公司发行了112亿元的公司债券。2007年11月,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55亿元分离交易的可转债, 意味着可分离债这一债市新品种的问世。

然而,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尚处于起步阶段, 而美国2005年末资产支持证券存量已达7.25万亿美元, 约占全部债券余额的30%;此外, 我国仍禁止发行市政和省政债券, 债券期货、期权等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避险的债券衍生金融工具尚未推出, 债券借贷业务尚未开展, 因此, 从总体来看, 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和债市发达的国家比, 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进一步增加债券品种仍是未来债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 债券市场流动性不足

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是指在尽可能不改变价格的情况下迅速买卖债券的能力。流动性是衡量一个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发债主体的融资能力和筹资成本, 也关系着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保持市场充分的流动性有助于增强市场的稳定和增强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稳定的信心。长期以来, 阻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重大障碍是市场分割、流动性不足、变现能力弱的问题。

我国债券二级市场主要由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组成。由于交易所市场的主体是各种不同的投资人, 他们的行为不同, 因而交易较为活跃, 在交易所上市的债券换手方便, 流动性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1997年成立以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2007 年年末, 债券市场托管债券总额达12.33 万亿元, 其中, 银行间市场托管额为12.01 万亿元,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也日益丰富。截至2007年底, 共有市场参与者7095 家, 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社和企业等。但是, 从债券的投资量来看, 商业银行仍然是主要的投资主体。数据显示, 2007年6月末我国债券市场债券总存量10.42万亿元, 其中商业银行投资债券总量8.13万亿元, 占债券总存量的78%。商业银行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主体, 其行为的高度趋同性, 导致了市场流动性先天不足。此外, 市场分割限制了资本和要素的流动, 更加剧了这一问题。

从交易制度看, 完善的交易制度是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关键。做市商制度是国外场外市场普遍采用的交易制度, 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2001年人民银行推出了双边报价制度, 批准9家机构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批双边报价商, 2004年将双边报价商扩大为15家, 并将其正式更名为做市商, 市场的流动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 由于目前做市商数量较少, 结构单一, 无法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 导致多数做市商没有完全按照做市业务要求履行报价义务, 部分做市商处于消极报价状态。目前双边报价的券种较少, 经常性报价的更少, 做市商制度在促进市场流动性方面的作用还不够充分。

(四) 多头管理, 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债券市场现有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和公司债, 分属四个不同的监管机构监管。国债一级市场由财政部管理, 二级市场一部分由证监会管理 (交易所部分) , 一部分由人民银行管理 (银行间市场部分) 。政策性金融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 由人民银行管理。发改委管企业债, 证监会管公司债, 不同的债券在审核程序、发行程序、发行标准和规模、信息披露等各个环节中监管宽严不一, 不利于债券市场的快速协调发展。目前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制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 由于严格的发行限制、复杂缓慢的行政审批制度以及须主要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发债利率不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40%等要求, 严重阻碍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三、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加快二级市场建设, 提高债券流动性

首先, 统一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加强交易券种和交易主体的流动, 实现统一托管结算, 以使市场参与者获得以一个账户同时参与两个市场的便利, 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

其次, 完善做市商制度。在债券交易市场引入和完善做市商制度, 有助于稳定企业债券价格, 避免大幅涨跌, 有利于形成透明的企业债券市场交易机制。2007年1月,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管理规定》, 这一规定降低了做市商准入标准, 有利于将更多合格的机构吸引到做市商队伍中来, 通过做市商之间激烈的竞争, 提高报价的有效性, 增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此外, 应加大对做市商的政策支持力度, 理顺承销商、一级交易商与做市商的关系, 为做市商提供购买债券及融资、融券的便利。

最后, 建立债券经纪人制度。到目前为止, 我国尚没有关于债券经纪人制度的明确规定, 有关债券经纪人制度的运作框架及其业务规则, 债券经纪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有关佣金标准等实际上都处于空白。因此, 有关方面加快研究债券经纪人制度的运作框架及其业务规则, 制定有关管理办法, 使债券经纪业务有章可循。同时, 成立各种形式专业债券经纪公司, 完善债券经纪制度。

(二) 放松债券发行的利率管制, 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利率不同反映企业债券信用等级的差异, 体现收益与风险对等关系, 给投资者提供充分的选择权。用利率水平的高低来量化债券风险的大小是债券市场化运作的前提。1993年国务院出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限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40%。而今年以来, 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走高, 由市场化招投标产生的国债发行利率随之提高, 这便导致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企业债券利率与国债利率出现倒挂, 这样一来, 信誉再好的企业也难以成功发行债券。因此, 出台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已成当务之急, 应该取消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与存款利率直接挂钩并设定上限的规定, 鼓励企业债券通过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的招标方式发行, 支持企业债券的品种创新。由企业根据自己的信用级别及偿债能力制定相应的利率, 将企业债券的利率水平与风险进行挂钩, 或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相对自主地确定发行利率。

(三) 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 优化债券市场结构

根据《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规定, 试点初期, 试点公司仅限于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今后, 随着公司债券市场的启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应逐步放松对公司债券发行主体和发行规模的限制, 扩大公司债券的市场容量。

应改革政府对企业债券的总量控制、项目审批和规模管理的方式, 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

应进一步丰富债券的品种, 适时推出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 为交易主体提供多样化的避险工具。

(四) 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制度, 提高市场透明度

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是债券市场化约束机制的重要制度安排。只有具备了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才能对债券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 才能充分地揭示市场和产品的风险, 也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目前, 我国债券市场还属于初级发展阶段, 正处于从政府推动型逐步向市场推动型转化的过程, 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要加强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发挥着信用风险揭示和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产品定价的双重作用, 公正、独立、客观的债券信用评级有利于投资者决策, 有利于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是保证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国际评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 在金融市场发展尚不成熟阶段, 采用政府推动的模式是债券信用评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我们应充分借鉴这一经验, 对非政府信用类债券实行强制性的信用评级,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信用评级的对象及范围加以明确, 甚至可以借鉴某些国家采用双评级制度的经验, 要求发行债券同时要有两家评级机构给予信用评级, 以增加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市场需求。同时, 大力推动非政府信用类债券工具的发展, 增加信用评级的对象。要建立主要债权人监控下的信用评级制度。发行人必须接受中介机构对其的跟踪信用评级, 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改革由债券发行人自行选择信用评级机构的政策安排, 由主要投资者指定评级机构, 以消除发行人与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共谋”现象。要强化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培育和管理, 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专业能力和信誉, 形成公允的信用评级体系。

此外, 还应进一步完善与债券市场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措施, 逐步改变目前债券市场多头管理的弊端, 最终实现对债券市场的统一监管。

摘要:债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 但仍然存在着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品种少、流动性差等问题, 本文对我国债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债券市场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流动性,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弛.金融化与直接融资结构的优化.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 (10) .

[2]李光.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路径选择.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10) .

[3]李德.我国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金融与经济, 2006, (4) .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8

一、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与社会严重脱节

目前,法律院系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以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为标准,以传授系统、科学的知识为目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本身没有错误,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贯彻这一目标时,很少考虑到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法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坐而论道的玄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法学院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往往面临着无从下手的的困惑和尴尬:辛辛苦苦学了四年法律,面对实际问题和具体案件时,却不知如何着手。该怎样接待当事人?该怎样查阅卷宗?该如何调查取证?该如何与法官打交道?法律文书又该如何写?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变得非常复杂。显然,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足以解决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问题,“有文凭不一定有水平”成为事实。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以我们在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上比较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注重灌输理论知识,而没有把培养具有法律操作技能的法律实用人才作为培养和定位的目标有重要的原因。

2.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开设不足

与我国当前努力实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相比较,法律课程中涉及市场经济、wto的法律知识和国际商法的课程所占的比重不够,有些课程的内容急需改进或充实。在知识更新和内容扩展方面,我们的法学教材普遍存在观点陈旧、知识老化、教条空洞、新颖不够的毛病,市场需要、社会需要得课程因受教务处课程、课时限制而无法进行调整和更新。比如,我们现在所开设的经济法的课程中还有很多是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其大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所开设的民商法课程中,讲授也往往是重在原理和条文论述,而忽视对于实际操作技巧的训练。讲金融法的并不了解金融的操作和运行,讲证券法的不知道各种票据实际制作和使用,讲公司法的也不知道公司的具体结构和实际创立。这种情况非常危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开设不足,将严重制约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教学对社会的应有作用将大大降低。

二、法学教育改革的出路与对策

1.瞄准司法资格考试,为学生的前途和出路考虑

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制度对法学教育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因为,这一制度不仅有利于建立我国法律职业的资格准入制度,而且有助于在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间建立起制度上的连接点,它必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法律教育结构的模式,成为法学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当前的司法考试难免会产生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应试弊端。但是,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司法资格考试制度的对法学教育可能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如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日益脱节,其衍生的直接后果必然产生所谓的“双学校现象”,也就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按照市场的需求和生存的法则,必然参与到各种司法考试的补习班或提高班中,极力奔走或投向法学补习中间,甚至于埋头于应试的技巧与疯狂的“魔鬼”训练之中,而完全忽视法律理论学习。

2.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从“经院式”的法学教育转变为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的教育模式,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精深的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灵活使用法律的各种技巧、方法、能力和素质,为此,在教学观念上,必须改变把法律概念、逻辑体系、理论框架灌输给学生,学生们就可以“对号入座”地适用于具体的案件的误识和误导,特别重视如何培养学生与各种人物和机构打交道的能力,学会如何分析、查证事实的能力。说到底,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经过法律实践是无法真正學好法律的,法学教育的真谛应当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和使用法律,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某种既定的、凝固的知识。所以,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是训练学生如何在解决具体案例中寻找法律、分析法律、解释法律和使用法律,是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经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是如何找到和使用法律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背诵几条法律条文。也就是说,学生学到的是能动的方法,而不是机械的公式。一句话,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这种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不是几条现行的法律条文。

三、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

我们知道,西方法学院系的教学方法,都是围绕着培养优秀的律师,培养能够尽快适应律师实务需要的律师和法官展开的。培养目标的错位与混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教学方法的落后,为培养务实有用的法律人才,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比如推行案例教学法、观摩审判、法律诊所法、模拟审判等,鼓励教师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等课程。各种案例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以及法律实习方法等都要有意识地进行探索和改革。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9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慈善事业大力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其发展进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慈善事业;问题;对策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意识淡薄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内敛性、封闭性妨碍了人们的慈善行为。“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但如果真要仔细分析一下,却发现这种流行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也不十分真实。”我国的传统慈善文化以亲亲为起点,也多是以亲亲为终点,缺少西方的博爱主义和“普世”观念。在大多数情形下,中国人的仁爱与慈善通常限于家族内部或亲近之人,没能扩展到对陌生人的帮助。

1.2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1.3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

慈善组织是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因而,我国慈善组织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在登记管理上,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制度,抬高了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在慈善组织运作过程中,慈善组织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慈善组织的大部分领导是政府部门的离退休干部,极容易造成组织的官僚化,效率低下。

1.4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

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很低的,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评价。慈善组织公信力低固然和政府的干预有关系,但非政府部门存在的“志愿失灵”也是慈善组织公信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慈善机构的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几个领导手中,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慈善机构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作用。这就造成了慈善机构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违背慈善机构章程宗旨,捐赠人意愿的错误决定。慈善基金会的半官方化及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示和监督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部分慈善机构缺少必要的行业自律、监督和审计,没有募捐和执行的专业分工,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现侵占、挪用、贪污捐赠款物的行为,使得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

2.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弘扬慈善文化,营造人人捐献的社会氛围

慈善事业的发展首先需要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要首先弘扬慈善文化:一是将慈善文化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之中。从中小学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慈善事业的情感,引导他们加深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增强投身慈善事业的责任感。二是将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慈善文化必须积极主动地溶入企业文化,慈善机构要与企业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三是将慈善文化与传播文化相结合。利用媒体的大众性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增强公众慈善意识、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2加强慈善立法

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良好的法制化环境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立法机关应颁布相关的法律,我国现在涉及慈善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三部法规。慈善机构的认定、注册、管理、监督,公益事业的产权、融投资、转让等实际已经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法律可以参照。立法机关应颁布相关的法律,使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因此文章建议政府尽快制定《慈善事业条例》,从法制上规范慈善事业的性质、地位和原则。如《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纲要》中所述:推进有关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法的研究制定工作,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募捐的主体、慈善募捐的监督机制、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慈善活动的程序、明确捐赠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规范慈善事业的准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投资、退出等行为。

2.3建立健全各类慈善组织

在慈善组织功能上,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慈善团体的募捐机构和实施机构是分离的,募捐机构专门从事慈善募捐专业,募捐的善款全部拨付给实施慈善服务的组织。这样可以避免各慈善组织自发募捐影响捐助者的积极性,提高慈善事业的募捐效率。现阶段,我国要着重培育劝募市场,强力推进募捐活动,逐渐实现募捐机构与实施机构和协调机构并存的格局。

在慈善组织形式上,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参与主体主要可分为专门的慈善机构如中华慈善总会和南京爱德基金会等;国际性的人道主义组织如从事人道主义救助事业的红十字会;其他参与慈善活动的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等。慈善组织的官办性再加上慈善组织建立时的非竞争性,导致慈善组织的低效率。因此,要实现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就必须推进慈善组织的民营化,实现以独立的民营慈善团体为主体,辅之以附属于某些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基金会、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慈善组织体系。

2.4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 完备的监督体系是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要保证。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1)行政监督。首先,对基金会的监督。政府对慈善事业的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依法对慈善组织的界定及对其财务活动的监督上。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基金会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基金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进步,但也难免鱼目混珠,一些私人基金会打着基金会的名誉谋取私利。这就要求政府既要建立可行的激励机制,又要有完备的约束机制来规范慈善事业的运作。其次,对慈善组织成立的监督。政府要依法规范申请成立免税性质的慈善组织,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以免一些组织打着慈善的名誉谋取暴利。再次,对慈善组织活动的监督。政府要建立慈善活动公开制和公众对慈善活动的监控体系。政府可以每年抽查慈善组织财务收支状况,如发现有造假行为,应依法予以严惩。

(2)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舆论、民间评估机构及公民个人监督等。对慈善活动的监督只有政府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民间性的专业评估机构,如美国慈善信息局,也实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每年民间性的专业评估机构对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进行评估,把所出具的测评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社会公众以此作为是否捐赠的标准。此外,社会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确保媒体和公众对慈善活动监督渠道畅通。

(3)内部监控。慈善机构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组织治理结构,在组织内部建立约束组织和成员的规章、制度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程序。

2.5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公信力

慈善组织是现代慈善事业的运作载体,慈善组织提高自身能力可以赢得政府的信任,从而更好的保障自身的权益,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第一,高度重视慈善工作建设。要加强慈善会全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尽快提高慈善会人员的道德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多渠道、多方式培训现有的慈善工作者,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再造职业化、专业化的慈善工作队伍。

上一篇:家长期望评语下一篇:小学近视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