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发展(精选9篇)
浅析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发展 篇1
浅析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发展
一.农村小城镇化提出的背景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宋朝诗人翁卷在其诗《乡村四月》中描述的农人繁忙务农的景象。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大国著称,历朝历代都对农业极为重视,重农抑商是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农业可谓是支撑国家经济的命脉。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转轨,国民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逐渐被淡化,以传统农业为生的农民的处境越来越艰辛,以作物换回的报酬与农民辛勤的劳动根本不成比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似乎已成为平穷的代名词。除了经济上的落后,在文化教育、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农村与乡镇间也存在着鸿沟,农民的生存环境远远不如城镇居民。
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基问题。农业发展关乎着人民的温饱经济的稳定,构建现代化农业是民生大事;农村的建设也是构建美好中国的重要组成;而农民更是构成我国人口的主要部分,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截止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达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已经无法承载农村人口的增长,即8亿农民若总是滞留在农村、滞留在土地上,僧多汤少狼多肉少,一旦进入市场经济,就必然出现产品过剩,原因是8亿农民生产产品去供给3亿人的消费需求,结果必然是过剩。我们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仍然会增加农产品过剩。由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城镇化发展与繁荣农村经济放在同一个章节,加快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被制定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内容。
农村城镇化成为农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也是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城镇化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小城镇化中的“小”。
小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这一概念,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法定含义。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1984年国务院转批的民政部《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关于设镇的规定调整如下:(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亦可建镇。(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1
为什么在农村发展中强调小城镇化?
在我看来,首先,大规模城镇化会占用大量耕地,民以食为天,耕地的占用、粮食产量的减少势必会导致社会与经济的不稳定,基于此点原因,在保留足够耕地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城镇化发展既可以促进农村结构调整,又可以维持足量的农产品供给。
其次,在多年的发展中,农村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文化生活习惯与消费水平,而这是与城镇不同的,绝对彻底的城镇化会使农民一时间难以适应,消费层面的变化也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从而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困扰,小城镇化从“小”入手,以缓和的姿态改变农村人口的生活状态,减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的可能。
三.我国实行农村小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为解决目前农村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即促进农村发展而不是城市发展。
在实行农村小城镇化的问题上,有些人觉得没有多大意义,认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还不完全,应该将投入在农村的资金用于进一步的城市化,以城市带动农村,紧跟先富带动后富方针。
我认为,首先,我国城市化建设已到一定程度,某些地区已接近饱和状态,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城市化建设中的投入产出比率在逐渐下降,而农村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在这里的投资会带来很大的产出效应。
其次,继续城市化建设而忽略农村建设会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过大的经济鸿沟要想缩小并非易事,这种情况下,先富带动后富可能会要求更多资金物力投入。
除以上两点外,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也会带来更多的商机,推动经济的发展,为大中城市
1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
最后,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能够承受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则是一个现实选择。
四.实施农村小城镇化的好处。
我国现阶段农村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滞留在土地的农民过多,农业生产过剩带来农作物产品供给多于需求,农产品价格水平低、农资成本较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村流通市场不健全,最终导致农民收入低下,经济拮据,据统计,2011年我国农民平均收入仅有6194元。
二是农村存在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大量用宅基地滥用等情况,国家本来对农村用宅基地的使用有规定,可是,当这些规定具体到农村之时,常常已变的软弱无力。占用耕地建新房子,舍弃的老房子没有拆除,导致耕地减少。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要减少农民数量,90年代中央曾提出“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的农民往哪里去?我国只有两部分人口——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从绝对量上减少农村人口就一定要增加城镇人口。这一提法将导致两个结果:1)增加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资源;2)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城镇化”将减少农村人口,从而有利于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有利于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通过“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此外,由国家统筹规划土地建设,也避免了土地的滥用,节约了宝贵的耕地水土资源,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个问题也迎刃而解。
农村小城镇化除了可以增加农产品需求,富裕农民和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外,还存在着其他几点优点:
1.促进农民的思想文明建设。
小城镇建设将农村与城市边界打破,使农民暴露在城市的文化中,改变农民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促使他们在思想上的跃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与拼搏进取的精神,从而整体提高农村的思想、精神文明水平。
2.小城镇建设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有坚固平衡共同富裕的好处。
信息的不对称是造成城乡差异的原因之一,通过小城镇化建设,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
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
3.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城市体系的完善合理,有利于大中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体系“链条”中,农村城镇处于末端,通常被视为是理想的城市体系“金字塔结构”的基石,它们一方面接受大中城市的扩散和辐射,同时又是各中心城市和大城市进一步防治的基础,也是规模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良性发展与体现的必要前提,从而促进大中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整个城市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极地位和作用将走向极端,导致城乡两极分化和城市自身的不可持续发展。在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大力发展建设不同等级的卫星城镇,形成多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亚中心、次中心,对强化和扩大中心城市辐射半径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和作为联合大中城市社会经济的纽带,拓展广泛的经济要素交换与交流,增加城镇间的经济粘合力和发展后劲,具有不可获缺的重要作用。
4.农村小城镇化是建设新农村的根基。
五.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规划滞后
城镇发展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建设而轻视发展规划的状况。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恶化。
一个能够把现实和未来整体发展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城市和城镇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国家没有一个整体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目前的城镇化基本还是各自为政、单兵突进的格局。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小城镇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规划和布局,缺乏区域协作与联合的内在动力,最终形成我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强,小城镇不特的不利局面。小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
有些小城镇规模过小,力量分散,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力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同时,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弱。
基础设施是城镇维持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是衡量城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供排水、能源、邮电通讯、环境和防灾等系统。
过去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性投入,在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的前提下,国家只有重点地扶持一些大中城市,即使如此,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令人满意,就 拿路网交通建设来说吧,其越来越成为城市的一大难题,道路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以及车辆的增加。目前我国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不及经济发达国家的1/3.对小城镇而言,政府能够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更“捉襟见肘”了,基础设施普遍不足:道路数量少、质量低、失养失修、占路经营、混合交通;供水站较少、东部平均每个建制镇只有1.2个,而西部平均每个建制镇仅有0.6个,根本满足不了居民的用水需要。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等设施几乎没有,供电负荷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高速宽带计算机信息网络尚未根本建立,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园林绿地面积特少,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只有0.1个公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3平方米。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
目前,虽然从全国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话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各类企业、个人参与投资的很少,在吸收社会资本上缺乏有效的机制,不能调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市场尚未在小城镇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土地是小城镇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但在小城镇建设中,用地大都以协议出让为主,很少进行土地的挂牌拍卖出让,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小城镇建设使用土地普遍存在廉价、土地使用率低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相关体制制约小城镇发展
现在,小城镇中仍存在一些政策和体制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例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户籍制度等尚未完善,小城镇发展的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受上述制度束缚,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形式大多数都是采取半工半农,就业者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流动不转移,导致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化相分离,制约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6小城镇规模偏小,对人口和要素的聚集能力弱,聚集效应差
城市本身就意味着集中,经济社会活力充分,竞争力强劲的城市都是聚集效应较好的城市,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中,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存在聚集效应较差的问题。尤其是小城市或者小城镇问题更为突出,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但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企业和居民的聚集不足。
对小城镇聚集效应不理想的问题进行分析,离不开对工业化道路的反思。改革开放前,我国推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广大农民不可能大量流入城市,不可能积极参与工业化进程。
改革开放后,农民开始尝试走出农村和农业,参与工业化进程,于是在农村较差的物质条件下崛起了生机蓬勃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增加就业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乡镇企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存在先天性缺陷,大部分乡镇企业没有按工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向一定区域聚集,而是设立在本乡、本镇的社区内。在农村社区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乡镇企业的存量资产难以向有利区位转移,不仅不能与城市工业做到资源产业和产品互补,而且乡镇企业间也彼此缺乏联系,难以展开分工合作,聚集效应难以形成。由于乡镇企业分散化投资,分散化布局,分散化资源配置,不可避免与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城市工业“大而全”农村乡镇企业“小而全”,致使二者间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总之,乡镇企业发展到今天,其技术水平、粗放经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规模效益差等重重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以致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回落,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市场竞争能力日益弱化。
没有较多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聚集,小城镇就缺乏相应的产业内容,发展就缺少了经济支撑,同样就出现了聚集效应差的问题。
六.农村小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政府要承担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定位
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口的一体化管理
4进行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5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小城镇的融资
参考文献
【1】.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叶裕民【2】.中国城市化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蔡秀玲
【3】.小城镇论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陈甬军陈爱民 【4】.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5】.第四次战略机遇期与中国城市化
浅析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发展 篇2
1.1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规模呈逐步缩 小趋势
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已达52.57%[1]。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出现了急剧下滑的局面。有些地区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外移造成学龄儿童骤减,其教学点或学校已经不能获得足够的生源,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新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农村办学集中化、规模化、城市化价值引领下,对农村教育实施了撤点并校政策。自1995—2010年间,大量农村学校被撤并,农村教学点从19.4万减至6.5万所,减幅率高达66.5%[2]。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主要有两种:农村“教学点”和农村“完小”。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一般只有四年级以下的班级,多设在偏远、人口较少的村寨[3]。“完小” 即完全小学,包含小学一至六年级,多设在人口较多的村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学校布局基本以 “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为原则,以方便学生就近上学。随着教学规模的逐步缩小,这种教学点及完小的教育教学质量堪忧。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的目标控制》[4],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学龄人口将呈现持续流失状况。2009年华商报《乡村教育调查报告:走向“空壳”的乡村学校》[5]中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详尽的报道。
1.2 农村小规模学校独立身份不明确、点多面广, 办学条件不规范,教育投资力度亟待加强
新时期面对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点多面广,危房改造任务艰巨,教学及生活设施均亟待改善的实际状况。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2007年底,我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在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国家和地方对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及标准均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投入有限又存在和中心学校捆绑在一起造成农村小规模学校独立身份不明确的局面。当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急需更新时,学校则显得力不从心,需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来改善这种状况。
1.3 课程开设面临开齐与上好矛盾,存在全科教学 与专业纵深发展困境
我国于跨世纪之交,进行了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于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农村小规模学校在课程开齐上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教师还为全科教师,承担若干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中,讲懂每门新课程就显得吃力,讲好则面临更大困境。
1.4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1.4.1优秀教师资源流失严重。主要表现两个层面;一是从教师素质分布看,教师一般先选择大城市学校,然后中小学校、县镇学校,最后是农村学校。在农村校级选择时,教师一般不选农村小规模学校。而在农村任教的优秀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从农村小规模学校向其他农村学校流动,由农村学校向乡镇学校流动,由乡镇学校向县城学校流动的倾向。二是外来一些优秀的教师也被县、乡镇中心校以各种理由挖走,使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呈现流失严重局面。外来教师流动意愿强烈,难以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扎根。
1.4.2教师培训机会被剥夺现象严峻且存在针对性的问题。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不乏存在经济收入低,数量不足,工作繁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留不住、难扎根、教不好,教师专业化发展速度缓慢等基本现状。同时农村师资队伍培训现状中还突出存在针对性、特色性不强,教师受训积极性不高,培训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时效性不强等突出问题。
1.4.3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亟待改善。近期,国家教育部发布了2014年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报告。报告显示: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不多,大部分教师处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应用阶段,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收效不甚明显。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信息化建设需强化突出问题。
2 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问题的基本途径
2.1 强化政策引领确保农村小规模学校规范办学
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是适合于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有生命力的学校形态。为防止盲目的撤点并校,从而导致学生上学路途过远增加交通隐患,从而增加农民经济负担现象凸显,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规定:“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予以恢复”。“对保留和恢复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意见》要求:“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并且落实”。201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出:“教育优先解决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办学困难,经费优先满足于村小学及教学点需求”。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规范办学起到了切实可行的引领作用。
2.2 明确赋予小规模学校独立身份加大投资力度 积极推进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2013年教育部《通知》中指出的那样:中心学校要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收支情况在会计账目上单列反应。是防止小规模学校身份被遮蔽,赋予独立身份的较好尝试。其次面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靠县级政府承担的现实,在县级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就要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支付力度,建立由省级财政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同时还要提高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生均经费标准。再次面对部分农村小规模学校通过“普九”验收后又面临办学标准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和教学手段日益陈旧之间的矛盾,需不断促进强化小规模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2.3 规范小规模学校对新课程方案执行力度处理 好“开齐与教好”之间的关系[6]
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课程“开齐与教好”矛盾的较好方式是实施和规范“走教模式”。所谓走教,就是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解决部分偏远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师资不足问题,让教师在几个学校间走动教学的一种模式。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一个教师要教好几门课程的实际状况。这样会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走教即可以使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又可以减少教师教授科目过多的弊端,使小规模学校教师更集中精力去钻研所主教的科目。
2.4 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农 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第一要务
2.4.1重塑从教理念教育。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已经上升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实地调研时,对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7]的四方面的要求。我国农村教育相对大中小城市而言还存在条件相对较差,硬件、软件条件相对薄弱。 这就更需要强化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理性信念的教育。强化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学习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典范学习。学习他们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学习他们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感。从而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2.4.2多维度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我国高等教育已发展到2 907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贮备。同时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面对农村经济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怎样使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得以更高层次的提高与增强。首先,应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每个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均要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有一定年限的教学实践,并直接与聘用、评职、提拔或获得荣誉直接挂钩。对长期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在评职、获得荣誉上优先考虑。鼓励县域优秀教师和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同时借鉴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老挝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功做法,给去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的教师配置一定的交通工具,发放一定数量的交通补助。为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上均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其次,可采用“1+X”模式,建立教育发展协作区,学区共同体”提升教师信息化技能,促进教师职业技能发展。再次,可尝试对农村本土教师的创新使用[8]。充分发挥农村本土教师环境熟悉,安心扎根,容易和当地学生家长打成一片等诸多优势,重在使其学历达标,提升专业技能发展上多下功夫。
2.4.3建立严格的培训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培训开展“送教下乡,送课下乡”强化优质学校的引领辐射功能。对农村教师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目前,农村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存在三方面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教师普遍存在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倾向;二是培训后缺乏跟踪效果考核,培训效果折扣现象较为严峻;三是培训内容能否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值得商榷。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准,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其一,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培训。诸如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病防治教育等。其二,建立严格的培训保障机制,县乡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保障措施,把培训工作引入教师年终考核目标体系,化解工学矛盾,化解工训矛盾,是教师安心受训。其三,针对农村教师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可针对性的采用专家引领式、个案分析式、问题诊断式、实际参与式等多种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从而提升培训效果。其四,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教下乡,送课下乡”[9]强化优质学校的引领辐射功能,强化优质中心学校的定期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帮扶功能。定期把新的教学理念,优秀课堂教学经验送到农村学校,从而实现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目的。
城镇化进程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 篇3
摘 要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网上查询法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市民化”给农民体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并提出农村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为体育行政部门发展农村体育提供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农村体育 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农村体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农业科技进步战略的实施,农业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也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增多,这使得农民在财力和时间上具备了追求物质消费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前提条件,农民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急剧增长。这就要求农村体育工作必须切实起到丰富广大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和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这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对城镇化有关问题的阐述
根据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界定,可以认为,城镇化就是指以从事农业为主、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村向以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居民相对集中的城镇或城市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非农活动的扩展,不同程度的集聚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地域性质和空间结合性质的转向。其本质特征反映在经济、人口、社会、设施和环境等的变化上,具体指标有人均收入、人均GDP、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城镇生态环境、城镇人口数量及人口索质水平、恩格尔系数、科技及教育水平、社会安定程度及医疗保障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其变化可以归结为实体变化过程(如生产方式、城镇外观等)和抽象意义上的精神变迁过程(如人们的生话方式、价值观念等),实体变化是抽象精神变化的基础,而抽象精神变化则是实体变化的内在的本质的体现。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世界上许多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随着工业化的發展都遇到过城镇化的问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具有发展小城镇的良好开端和坚实基础,中共中央提出的“现阶段我国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热”的判断是科学的并符合客观事实的。目前,城镇化的进程正在以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向前发展,并将在未来的20—30年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农村“城镇化”、“市民化”给农民体育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农村“城镇化”为农村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确定整体发展的规划。在现代化的变迁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提出了村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农场集中的“三集中”模式,并适时出现“中心镇”模式,使其成为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的中心,并辐射若干的周围村,形成特色模式。正是这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改革为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载体。
(二)农民“市民化”为农民体育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村人口“市民化”后所具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结效应及融合效应将为进一步普及农村体育、扩大农村体育人口发挥重大作用。“市民化”进程中,随着农村教育面的增加扩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和对体育的价值认识将与现阶段的城市居民接近和靠拢,为农村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军队以及体育行政部门和农民体育协会的协同,必将更快更有效地“唤醒”农村、农民沉睡了几千年的健康需求和健康意识。
三、农村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扩大体育人口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农村体育人口的发展应该纳入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的总体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得到政府及各种群众团体的支持。各级乡镇政府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了解当地农民对体育的态度和需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状况的农村体育人口发展的规划,并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二)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抓好农民体育协会注意发挥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农民体育活动,通过农民体育协会配合,其效果往往大于单纯的行政组织。同时,体育行政部门也从许多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体育活动“一家办多家看”变为“一家牵头多家参与”,农民体育协会的积极性发动起来,“突出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特点。
(三)因地制宜。我国有近九亿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农民体育也就没有全民健身。1990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和农业部、中国农民体协组织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己连续开展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要在此基础上,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强合作,抓出新的成效来,使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农民人数逐年有所增加。要结合农村实际,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农村体育与其他各类人群的体育不同,要照顾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因项目制宜地开展农村体育工作。因时就是要区别农忙和农闲,冬春和秋夏等不同季节,多在农闲和冬春以及春节期间开展体育活动。因地就是要考虑南方和北方、平原和山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因人就是要开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特点的体育活动。因项目就是把农民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结合起来,只要农民有积极性、有兴趣,就要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宁.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浅析 篇4
摘要 本文以安徽省长丰县“鸿路钢杯”运动会为背景,浅析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积极发展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的途径,以期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提供动力。
关键词 农村体育 发展现状 浅析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e on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Status in Our Country
――Take the “Honglu Steel Structure Cup” Sports Meeting in Changfeng Country as An Example
WU Huilin
(Changfeng No.1 Middle School, Hefei, Anhui 231300)
AbstractWith “Hong lu gang gou Cup” Game in Changfeng country, Anhui province as the background,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about developing sports in our rural areas.Actively explored the means for develop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sports, in order to provide pow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sports of China’s rural.Key wordsrural sports;development status;analysis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显著提高。其中积极发展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也是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现社会公平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也曾题词说:“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提出:“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①因此,本文拟以安徽省长丰县“鸿路钢杯”运动会为背景,浅析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积极发展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的途径,以期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提供动力。从安徽省长丰县“鸿路钢构杯”全民运动会分析发展现代农村体育的意义
2009年9月20日上午,“鸿路钢构杯”长丰县首届运动会在长丰县一中隆重开幕。本次运动会把广大农民也分组纳入其中,且设置了许多与农民日常生活劳动相关的比赛项目,同时又设置了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现代化的科学体育运动项目,这就将现代科学的体育运动与农村传统的体育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了。首先,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农村体育的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实施,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其次,也反映出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已成为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不仅可以反映群众体育发展的整体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整体的体育实力;最后,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卞志良在2010年3月3号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指出,我国农村体育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各级政府对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观念有待更新。②这就说明虽然我国农村体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有了快速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农村体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在体育意识、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地区差别较大。长丰县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应的农村体育发展比较迅速。但在中西部贫困山区,类似于参加体育活动等休闲方式则几乎没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就导致大多农民在闲暇时感到精神空虚,这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精神文明的提高形成了突出矛盾。
2.2 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体育人口偏低
从参与长丰县“鸿路钢构杯”运动会的农民代表队来看,其参赛人员都是四十几岁的中年人,且很少参加科学化、专业化的体育训练。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农民们没有时间、金钱和精力参加专业化的体育锻炼。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有3.4亿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乡村居民高出24.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是乡村的2.7倍。③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人口偏少,农村体育人口比例偏低更为突出。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年人背井离乡涌入城市,以追求经济上的富裕来提高生活质量。这样不仅使农村的主体生产力量流失,也使得(下转第206页)(上接第184页)农村“空巢”家庭增多。长期留在家里的往往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这些群体能够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极少,从而导致农村体育运动开展受到阻碍。
2.3 农村体育的筹资渠道单一,体育设施缺乏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中有关投资方式和原则规定: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投入为主,社会集资为辅,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在器材配置上予以支持。④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薄弱,农民体育意识差,农村体育产业化进程缓慢。目前,农村体育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体育组织经费自筹能力很低。由于大多农村体育的筹资渠道单一,筹资力量薄弱,再加上我国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致使农村体育设施更是严重缺乏。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统计,截至2003年,我国拥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但乡(镇)村只有66446个,仅占总数的8.18%。⑤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
2.4 农民体育运动缺乏专业的指导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当前我国乡镇体育人才相当匮乏,根本留不住也请不来专业的体育教练员。没有专业性的体育人才指导农民进行科学体育健身,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无法让农民树立正确的强身健体观念,农民仍将停留在“劳动即锻炼”、“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上。促进农村体育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3.1 多方筹资,完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
体育设施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面对当前农村体育发展资金不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各地体育部门在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及广大社会组织投资农村体育事业。最关键的还是要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创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3.2 充实农村体育队伍,扩大农村体育人口
为改变农村乡(镇)缺乏专业体育教练的现状,各县级体育部门和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应聘请专业教练,以各大学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各行业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青年农民体育爱好者为主要对象,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对广大农民进行专业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来带动农民群众参加专业化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从而逐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
3.3 加大农村体育文化宣传力度,增强农民体育文化意识
当前大多农民对体育锻炼存在错误认识,他们认为在地里干农活即体育锻炼。对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广泛、深入、细致、持久地宣传,将体育锻炼的好处告诉广大农民群众,普及体育知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同时,发挥农村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的作用,宣传科学健身方法,带动农民群众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结语
通过对安徽省长丰县“鸿路钢构杯”运动会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农村体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受到诸多阻碍。因此,为了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社会媒介加大体育科学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的体育观念,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注释
浅析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5
3西方经济学 小论文
姓名:程超鹏
学号:201796301
21班级:11市场营销本科1班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中国随即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契机,十八提出健全发展城乡一体化机制, 这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强盛与衰弱、繁荣与进步的重大战略问题,这顺应了历史潮流,城镇化建设也将成为下一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国内有效需求与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农村逐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发展过程,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城镇化是经济的必然选择
从各国城镇化的过程与经验来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城镇化得严重滞后依然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的制约因素,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焦点矛盾,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1、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世界的城镇化大概在2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虽然起步比较早,但是进展迟缓。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镇化的优势是能在一定的区域里聚集许多生产要素,然而工业化需要生产要素的聚集,当生产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就能形成几句效应,所以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效率会降低;离开工业化,城镇化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1、城镇化建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率,扩大内需
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业与增长的奠基人埃德蒙·菲尔普斯认为创新、经济活力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良好的通讯、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完善的生产、流通、金融和服务的城镇,更容易创造新的产品和生产方式,从而创造出递增的经济效益。城镇化还可以直接带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发展,这两大产业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当然还可以带动建材业、家具业、装潢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对提高就业率和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作用。
1、城镇化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得发展
城镇化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农村耕地分散的局面,有助于增加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市场。城镇化建设可以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会相应增加,农民的数
量会随之减少,从而使农民的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提高,使农民的收入提高,这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走出了一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之路。
1、我国城镇化面临的现状
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城镇化进程滞后、工业化进程、城市规模不足、城市粗放型增长、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低等许多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城镇的聚集度不够,城镇体系不合理,规划建设管理粗放
聚集度不够,体现在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两个方面。城市的聚集度和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市地位不相匹配,从根本上没有形成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2、观念制约和体制制约依然严重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讲,长期以来,加快城市发展观念相对滞后,人们对于新时期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造成体制性约束也比较严重。
3、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准城镇化”现象明显
随着城镇化推进,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区土地不断扩张,由于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加上二元体制的约束,造成人口与产业集聚也不协调,另外大量外出农民工有较大的回流空间,需要更长时间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突破口,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推进改革,促进不完全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转变。
4、小城镇缺乏引导,新型城镇化特色培育不足
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来说,大部分经济规模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镇政府规划意识淡薄,城镇管理工作严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城镇建设沿着公路两侧无序蔓延、散乱布局,加之一些乡镇企业和农民住所也在公路沿线分散布局,形成了“马路经济带”,浪费了大量耕地,破坏了城乡自然生态环境。
(2)城镇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城镇居民建房仍然沿用农村的单家独院形式,城镇普遍缺乏环境基础设施,水污染也较严重。
(3)城镇缺乏特色,不少城镇不重视地方特色的塑造,盲目攀比,不断大拆大建,导致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本地历史与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建筑物被拆,城镇特色风貌逐渐消失。
(4)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设施水平差,文化站、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行为还不适应城市社会的要求,城镇的文化、科技、教育的建设急需加强。
5、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不足,阻碍了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显得十分重要,这对实现密集区域城镇化集约发展,提高区域内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显著的功效。大多城市近年来在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上协调不够,互相竞争激烈,产生重复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总结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城镇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在经济领域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镇化路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城镇化建设也将会为我国后续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2013-11-1
2【2】 阳立高.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化经济拉动作用分析[J].财经价值中国网
【3】 辜胜阻.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R].农村工作通讯,2012
【4】 涂文学.城市早期现代化的黄金时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浅析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发展 篇6
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抓紧抓实抓好。
一、对巴中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08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红军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红军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浅析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发展 篇7
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提出的以人为核心, 主要指的是乡村居民。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 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 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 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组数字说明我国仍是农业大国, 乡村人口占据着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 我国的乡村人口减少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也说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 在如此重要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如何通过转型发展城乡社区教育, 探索适合新农村建设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让农村人口适应城市生活,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实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让社区教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催化剂是每一位社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1. 创新理念, 改善硬件。
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也是普及社区教育理念、灌输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现阶段, 中国农村的信息化普及率还比较低, 很多人没有掌握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 只能通过现场讲座和读书的形式实现终身学习。村民想要接受新知识快速融入城市生活的愿望和聘请专职教师的高额费用, 构成了供需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国家应该加大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宣传和经费投入, 使通过社区教育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改善农村的社区学习硬件设施, 建设接通互联网的电脑学习室, 开设适合农村居民借阅书籍的农村书屋, 搭建适合农村居民学习的课程学习平台。
2.整合资源, 课程研发。建立农村社区书屋和远程学习平台等硬件设施后, 还要考虑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等软件方面的建设。现阶段图书资源、音像资源和课程开发的侧重点, 应放在如何让农村居民提高素质适应城市生活和掌握生存技能上。我们需要通过调研了解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和技能需求, 制作、编写一些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市民化学习课程和书籍, 及时将新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这些未来的新市民, 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也要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 统一资源建设渠道。
3.成立联盟, 互帮互助。我们应该倡议社会上有能力、有技能、有爱心的志愿者成立社区学习志愿者联盟, 仿照志愿者农村支教的模式, 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奉献爱心, 不仅帮助农村的少年儿童, 同时帮助他们的家长, 免费向有学习需求的农民传授知识和技能, 让他们尽快成为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新市民。
在农村社区教育转型的新时期, 在搭建终身学习平台, 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 农村社区教育应注意意识培养。
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认识程度不够。建议在加大力度, 增加投入, 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前, 应先将终身学习的理念传授给村民, 切实让村民喜爱社区教育, 明白通过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增长知识、增加收入的道理, 从而接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形式。
2. 农村终身教育应持久多样化发展。
农村老龄化、妇女化、幼年化现象严重, 现有的老人和妇女相对文化素质较低, 需要长期、持久、多样, 而不是短期、间断、单一的终身教育。农村现有的终身教育还仅限于农业技能等方面, 与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相差甚远。建议应根据村民需求开展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课程, 比如, 手工艺品制作等, 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3. 农村终身教育应加强组织和师资建设。
农村在终身教育方面缺少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机构, 也缺少专兼职师资。村民对终身教育的学习仅限于被动接受的局面, 没有专人负责相关教学活动的规划。建议设立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 设立专职教育工作者, 形成体系开展终身教育工作。
根据以上情况, 结合国家开放大学的系统优势及远程办学优势, 我认为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针对性的社区教育, 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
1.利用天网、地网、人网的优势, 按照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 通过网络、电视、面授、图书、音像等多种形式, 对农民朋友分层级开展多层次、多种类的终身教育, 助力城镇化进程发展。
2.利用系统优势搭建城市支持与合作联盟, 充分整合终身教育资源, 达成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对农民朋友开放的愿望。
3. 以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 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及电大系统57家社区教育实验中心为纽带, 通过调研、做课题、办活动、抓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研究, 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多年来, 终身学习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今后, 通过农村社区教育的转型发展, 我们希望全国更多的农村居民, 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时期, 通过社区教育的学习, 融入社会, 融入城市, 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上提到的几点问题也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社区教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中“开展社区公益性培训, 组织中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技工院校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教育培训, 与街道、社区合作, 举办灵活多样的社区培训, 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指示精神, 农村社区教育转型发展将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催化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社区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国务院公报, 201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浅析 篇8
關键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治理结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始终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农村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并存的金融体系,其中农村合作金融居于主体地位,对支持和服务“三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属于合作经济的范畴。它是农民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为改善生产及生活条件,获取融资服务,按照自愿入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等原则组织起来的一种合作信用形式。其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合作企业组织等各种融资组织。
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以其具有的特殊优势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这许多困难,制约着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服务三农”功能异化,偏离合作性方向
许多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没有体现社员之间互助合作的原则,更多的是偏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将资金投入非农产业和城市,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一个重要渠道。这反应出一部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抛弃了合作制原则,背离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本来的目标。
(二)法律不健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缺少法律保护
农村合作金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工作始终没有能正式提上日程,而更多的是通过内部政策及行政规章来调整相应的关系,缺乏系统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一些非正规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因其运行不规范、村贷款利息过高、潜在的风险大等问题,一直以灰色状态生存,缺乏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其尴尬的地位不立于农村金融的稳定和发展。
(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民主管理流于形式
1.产权不清晰。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关系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名义上合作社的所有权归社员,实际上所有权并不明确。
2.“三会”制度流于形式。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的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员工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机制,有的虽然建立了决策管理机制,但是责、权、利划分不明确,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中央政府扶持不到位,地方政府干预性强
为了实现国家整体利益,政府要求信用社服务三农,承担起部分政策性金融的职责,但在税收财政不良资产剥离等方面,并未给农信社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征税除营业税所得税等十多种外,还有各种附加费和地方摊派款项,给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二、促进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为了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政府做了许多探索,倡导建立各地发展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这位农村合作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一)建立规范化的合作经济模式,严格按照合作原则来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这些原则包括:第一,自愿原则。农民可以自愿加入或者退出合作金融组织,而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和约束。第二,公平原则。在合作组织投票选举时,实行一人一票制度,而不是按入社资本的多少来决定票数,以充分发扬民主,防止资本控制合作组织现象的发生。第三,服务社员原则。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把社员的资本集中起来满足社员对资本的需求。资金要以扶助三农,支持农村建设为宗旨,防止抽调资金用于非农建设。第四,利润返还原则。合作金融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利润,对这部份利润不是直接对社员分红付息,而是通过交易返还将一部分利润返还给社员。
(二)加快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工作,从法律上来保障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工作正有序进行并取得初步成效。从长远看,我过应尽快出台《农村合作金融法》,以法律形式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市场定位、管理体制、权利、责任等进行规范,运用法律手段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保驾护航,进一步促进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明晰产权,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社员代表大会、监事会、理事会等机构。同时建立各个机构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形成完善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社员代表大会通过社员一人一票的民主方式选举产生,是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代表社员行使权利。理事会是执行机构,执行社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向它负责。监事会由非理事会成员担任,至少三人组成,负责对理事会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监督工作并定期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三机构各司其职,充分体现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民主管理的性质。
(四)加大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政策性扶持
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特殊性,作为一种弱势金融组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当享受比其他金融组织更为优惠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第一,放松农村合作金融管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一些贫困地区或资金实力若得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提供条件。第二,实行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降低或者见面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第三,加强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业务扶持。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放的支农贷款、扶贫贷款,政府给予贴息政策。
参考文献:
[1]楚尔鸣.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1.
[2]刘少波.我国目前的民间信用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
小城镇发展问题浅析 篇9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很重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但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不容乐观,小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本文从多方面着手,证明大力发展小城镇很符合当前的国情需要,并借鉴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改革关键。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矛盾;国外小城镇;改革关键
1小城镇的固有优势
一是有利于发展内需型经济。100个经济较强镇的产业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其主要产业为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建筑业、工业、旅游等,除少部分镇属于工业型外,大部分镇属于内需型产业。发展小城镇不会加剧中国经济结构越来越向外化。
二是有利于城乡统筹。小城镇是农村的中心,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比城市更直接。百镇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小城镇解决了将近60%以上本地农民的就地就近由第一产业转为二、三产业。
三是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云南等西部省份,大城市发展程度不如东部省份,但通过发展特色小城镇,推进了城镇化。
四是更加节能。北京市人均汽油消耗量是浙江经济最发达小城镇人均汽油消耗量的7倍,小城镇不用消耗大量能源就能很好地解决出行问题。小城镇建筑能耗也低,小城镇多是低层建筑,大城市多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低层建筑能耗的1.5倍。
五是更加环保。小城镇污染排放小,也容易处理。监测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特大都市周边小城镇的空气质量、水质、噪声都比市内好得多。
六是建设成本更低。不用建设高架桥、地铁等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就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房价、物价、交通费等便宜,适宜工薪阶层生活可避免大城市中产生的社会不满和矛盾,利用
社会稳定。
2中国小城镇发展状况
发展小城镇,建设好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为缩小城乡差别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2001年通过的十五规划中10次提到小城镇,要求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的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以上种种表明,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小城镇的发展都作出了安排和布署,提出了不同要求,对小城镇的发展始终予以关注。这表明小城镇具有独特的功能,其地位是大中小城市所不能替代的,是符合中国发展需要;但就目前情况看来,发展的并不好,我国的建制镇有17000多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仅有56个,且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重要产业带,经济比较好的地方。大部分的小城镇很小,1/3的小城镇人口不到5000人,发展速度很慢。
3国外小城镇发展状况
3.1英国
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是先实现了城镇化,后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革命之后大城市问题层出不穷,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影响了英国一代代小城镇的建设。在英国,城市化率极高,城市与乡村也融为一体,很难区分开来。
英国的小城镇开发分为三个阶段:
1、1946~1954年,这时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大城市的过剩人口,主要特点是城镇规模较小,密度较低,功能简单、区分清晰,就是居住休闲,较多考虑社会效益而较少考虑经济效益。
2、1955~1966年,这时的主要特点是新城规模扩大,城市功能区分趋向于综合功能分区格局。
3、1967~1976年,这一时期新的小城镇大部分由在老城镇基础上开发新的工业区和居住区形成,对于不适合单独扩展的小镇进行了成片合并。
英国的小城镇规划非常注重住宅问题、就业问题、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城市建设目标非常具体、实际。同时,英国公众参与度极高,并且公众的意见能够反映到规划中,最终落实。
3.2美国
美国是在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美国实行了多项举措吸引人们到郊区投资、建厂、居住,城乡之间的小城镇不断得到发展,小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形成了大规模的城镇群,减小了城镇和郊区、城镇和乡村的差距。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仅解决了粮食和原料问题,也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
但是,在发展初期,美国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无节制的向农村扩张,在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形成了所谓的“过度郊区化”。后来,政府开始注重规划,并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小城镇建好后,仍然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
3.3拉美国家
拉美地区平均城镇化率已达75%,部分国家已超过80%。多数拉美国家的城镇化带有殖民经济特点,城镇发展不是以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为前提,而主要是依靠无序的人口膨胀进行扩展。来自宗主国的资本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带来了动力,但整体经济发展则相对较慢,工业化明显落后于城镇化,加之政府调控乏力,形成了“过度城镇化”。
在管理模式上,完全套用宗主国的发展模式和调控办法,根本无视这些国家原有的民族文化和基本国情。在农村人口持续不断地流向城市的过程中,其经济却日趋衰落或停滞不前。其后果就是城镇发展质量很低、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城镇贫民大量增加。据统计,目前拉美国家
城市贫民已占到城市人口的1/3。贫民窟居民在物质与生存层面难以与所在城市融合,在文化层面上的融合就更难,各类犯罪活动猖獗,成为法律管不到的角落。为了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拉美各国也把注意力转向小城镇的开发建设。目前,巴西许多大城市都非常重视卫星城的建设,并将其作为缓解人口压力、解决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4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关键
首先,改革基层行政体制、扩权强镇。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制约了小城镇发展,我国省、市、县、镇的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使优秀资源向上一级行政单元聚集。镇位于最低端,很难留下、积聚资源。例如一个镇上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不愿意留在镇上,而是搬到县里去,再发展,它还要搬到地级市甚至省会城市。优秀人才也是如此。市场经济的缺陷就是强弱分化,而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推波助澜了强弱分化。
其次,改革农房建设体制,培育小城镇内生发展动力。打破宅基地只能在村内分配的机制,建立宅基地跨村入镇分配机制。在镇区规划农房新区,符合条件的农民可以在镇上分到宅基地。农民自愿,农民自建,宅基地可比在村里分配的小,住房保持独家独院。政府负责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通过这种机制,逐步集聚人口和资本,带动小城镇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再次是建立以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机制。农民的生活活动只有一部分在村里,许多活动是在镇上,如购物、休闲娱乐、会友、教育、医疗等。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为对象,综合考虑农民生活整体需求,建立镇村统筹的规划建设机制。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及商业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中央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范围。
第四,推进房地产税征收的实施。目前中国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工业,但工业强镇只能是少数,不可能1.7万个镇都以发展工业为主,因此目前大部分镇财政收入薄弱。推进房地产税的征收,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均等化,同时也使地方政府的精力从招商引资向提高人居环境转移。
最后,研究制定国家支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应建立中央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性资金。提高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征收税费所返还小城镇的比
例,或全部留给小城镇。增加重点镇用地指标。拓宽小城镇融资渠道。
5小结
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优秀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小城镇的个性等,同时要吸取他们的教训,趋利避害、少走弯路。最重要的是深入全面改革,最终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卫华,陈家芹.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2007,(7):54-55.
[2] 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广西城镇建设,2011,(2):36-41.
[3] 人民网.中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关键[N/OL].2013-10-18,[2014-02-06].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fortune/20131018/c_117766230.htm
[4] 李 铁.城镇化问题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EB/OL].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
中心,2010-3,[2014-02-06].
【浅析我国农村小城镇化发展】推荐阅读: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07-15
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05-21
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及相关问题浅析10-2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浅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05-24
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10-19
浅析我国律师管理体制08-03
浅析我国管理学现状08-14
浅析我国增值税改革08-14
浅析我国行政问责制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