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精选10篇)
浅谈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篇1
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摘 要:房地产登记指的是房地产权利人向国家登记机关发出申请,将房地产的物权进行变更,并且进行登记记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房地产登记的依据、程序、负责的机关单位及其权利等方面的各项制度,形成了房地产登记制度。它是对房地产物权的确认和公示,对于国家和房地产权利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早在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当中对房地产登记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是其在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仍然体现出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房地产 登记制度 问题 完善措施
房地产登记制度是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土地及土地之上的建筑物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其它一些相关权利的确定和记载。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房地产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正在不断的暴露出来。由于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登记制度不够系统和完善,导致了在房地产登记机关的设置、登记等流程、登记的效力、以及实质审核的内容等方面,没有进行统一的划分,使得一些登记制度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对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发展和其作用的发挥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登记机关不统一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登记是由房产局和土地局两个机关分别进行登记的。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行政管理重叠和权利职能的交叉。同时两个机关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冲突,因此造成了登记机关的不统一性。这种情况不但给权利人的房产登记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还增加了房地产交易中的费用和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工作人员不够认真,甚至还可能造成房地产重复抵押的情况,从而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
(二)登记流程复杂繁琐
基于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登记流程,登记申请人需要首先判定自己要申请的属于那种登记类型,从而准备相关的材料和文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通老百姓大多对房地产登记的相关概念和流程不够了解,在具体办理登记业务的时候对于一些法律性的条文难以理解。这就导致了人们在进行登记申请的时候往往因为资料不全等原因来回奔波,而登记机关的工作量也会因此而增加,工作效率自然就会降低。同时,进行房地产登记所需的材料当中,有一些的时效性很短。因此往往当登记人奔走各个单位准备材料时,有些材料已经过期,还需要重新开具。
另外,在进行房地产登记的时候,按照目前的规定是需要登记人本人持有效证件进行登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登记人本人不在当地,而且无法及时赶回,此时就需要由代理人或委托人代为办理。而有代理人存在的登记流程则更加的复杂和繁琐,而且办理登记所需的各类文件资料的提供和开局单位很多都不在一个地方,给登记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以说流程的复杂和繁琐问题是当前房地产登记制度当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三)登记记名不透明
在我国房地产登记工作的实际进行中,由于受到管理上一些错误理念的影响,使得其对于个人隐私过度强调。这样就导致了对登记资料的过度保密,使一些本应当公示出来的内容没有得到公示。而公示内容的不全,会对房地产登记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的房地产登记制度并没有真正起到最为有效的保护交易安全的作用和功能。
(四)登记模式的混乱
房地产登记又分为初始登记和总登记。初始登记指的是对房地产的首次登记。而总登记指的是房地产登记机关对全国或某个地区反问内的所有土地资源、房地产、以及相关权属的登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登记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区分。其中,地籍整理工作的不到位是其主要原因。例如:由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过快,产生了很多的“城中村”的现象。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家土地与集体土地的混乱。由于地籍的混乱,使得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征收国有土地或重复征收土地等不良情况。
(五)不动产房屋登记效力不明确
对于我国现行不动产登记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只适用于城市范围之内。其中关于房地产登记规定也只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在我国广大农村,目前所使用的普遍都是针对宅基地颁发的宅基地使用权证,而对于农村房屋的产权登记却被忽略。随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农村当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商品房,农村的房屋交易和抵押等活动也明显增多。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农村房屋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却仍然处于空白阶段。
二、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统一登记机关
我国当前多个登记机关、多头登记的现象给房地产登记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因此,国家应当设立一个专门负责房地产登记的行政机关,统一对房地产登记工作进行受理。基于我国政府机关正在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现状,如果政府的职能不同时进行转变,那么即使由其它的独立机关来负责房地产登记,也难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国家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房地产登记机关,对其进行统一的规范和管理,使登记流程尽量简化,审核内容更加明确。
(二)优化房地产登记流程
在房地产登记工作当中,登记机关应当转变思想观念,不能将管理职能当成是一种权利来看待。因此,在申请人申请登记的时候,应当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在登记处设置咨询服务台,安排专门的人员为申请人提供服务。按照申请人的登记类型,为其提供相应的所需材料清单以及申请流程清单。同时还可设置专门的窗口,对申请人所携带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检查申请人准备的材料是否齐全。房地产登记机构还应当对自身组织机构和相关的部门单位进行整理和整合,将办理房地产登记所需材料的开具机关都集中在以其,使登记人可以体验“一站式”的便捷服务,这样不但能够节省登记人的实践,也能够提高登记部门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对于由代理人或委托人代为办理的房地产登记业务,其流程也应当尽量简化。对此,可以从联合公证部门对登记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公证委托书的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从而在能够保障代理人的真实性和登记人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使登记流程大大简化,真正给人们带来便利。
(三)完善房地产登记的公示作用
房地产登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进行公示,通过登记,将房地产的物权建立、物权转移、物权变更等信息向公众进行公开,让交易第三人能够对房地产的实际物权状态进行了解和掌握,以起到保障房地产交易安全的作用。在《物权法》当中,明确规定了“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有权对相关登记资料进行申请查询和复制,登记机关应当予以提供。”因此,在登记申请人或具有明确交易意向的人提出查询申请的时候,房地产登记机关应当予以积极的配合。这样有利于房地产交易费用的节约,也能够提高房地产交易效率,维护房地产交易的正常秩序。这种职能上的转变,能够使登记机关在登记过程中为申请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设置房地产登记专业代理人
基于我国房地产登记情况的现状,可以在其过程中引入专业代理人。这些专业代理人是登记机关和登记申请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纽带,是基于社会的需求而诞生的自然产物。专业代理人的不动产法律知识和相关的税务知识一定要非常的全面和扎实,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在房地产登记业务当中,专业代理人的位置相当于房地产交易中介。他们通过对房地产交易经验的积累和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房地产的市场和价格走向。因此,如果能够促成这些专业代理人与登记机关的合作关系,就能够对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助力,也能为人们的房地产交易活动提供便利。
(五)明确政府机关的管理规范
为了完善房地产登记制度,应当转变相关政府机关的职能,发挥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对其职能应当加以明确和规范,正确的区分其管理范围与审核标准,这样就能够很有效的保证房地产登记制度的作用和效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国家应当积极的对房地产登记的相关政府机关进行改革,使其发展成为服务性的政府机关,这样才能促使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房地产登记制度是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也是保障房地产物权人相关权利的基础。因此,我们对当前房地产登记制度当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房地产登记制度当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和完善,以保证房地产登记制度的作用和效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迎春.房地产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2]朱晓峰.试论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经济,2013.[3]连灿.浅议我国房地产产权登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法制博览,2014.[4]黎鑫.论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完善[J].房产论坛,2013.[5]黄立军.我国现行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12.(作者单位:天津市大港公证处)
浅谈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篇2
一、预告登记制度的现实功能
在我国目前的商品房销售市场中, 常见违法情形一般为三类: 一房多卖、先抵押再出售和无证预售。而在商品房预售中, 即使购房人交付定金, 也因没有实体物权标的物, 因此无法进行不动产登记转移物权。虽然在目前的民法追责体系下, 在出现违法情形时, 购房人依法可得到赔偿弥补损失, 但事实上会导致购房人交易本意的难以实现。
目前《物权法》中预告登记制度的规定描述为“预告登记后, 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 处分该不动产的, 不发生物权效力”, 这其实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终极优先权, 其作用在于确保将来只有该项请求权所期待的不动产变动情形能够发生, 而不因“善意第三人”等制度被排除权利。在《房屋登记办法》对预告登记制度所做的补充中, 也能明显看出预告登记制度偏向于购房者的保护性: “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预售人没按照约定申请预告登记的, 预购人可以单方申请预告登记。”相当于把掌控权交到了预购人手上, 由预购人的自主行为来确保其请求权的以最终实现。
在预告登记之后, 房屋的权属得到明确, 首先排除了“一房多卖”现象中后续“善意第三人”的存在可能, 因为在预告登记制度上, 该房产的预售情况将被记载在固定登记簿上, 对其权属状况作出了明示, 第三人主观上即被判定为“应当知道”, “善意第三人”的构成要件即刻破灭, 不得成立。更何况, 预告登记后的房屋权属处分均需要预告登记权利人的书面许可, 因此“一房两卖”的交易形式难以再“瞒天过海”。
其次在先抵押再出售现象中, 根据《城市房地产抵押办法》第三十四条中规定, 在抵押过后, 预告登记时需对房屋预告登记的合法要件进行审查, 后购房人因该房屋处于抵押中而丧失预告登记权, 因此交易终止。最后无证预售现象因权利要件不足, 同样无法进行预告登记, 如前述结果一样, 令购房人交易终止, 避免损失。
二、预告登记制度的法理基础
在预告登记条款出台前, 针对预告登记已有法律尝试, 但由于法规内容杂乱, 且规定法规在整体体系中层次偏低, 效力运行难成系统化, 这在交易额巨大且交易度频繁的商品房销售市场显然是行不通的。07年, 《物权法》通过, 其第二十条之预告登记制度, 在学理与实务上, 均被认为“主要适用于商品房预售情形, 以保全预购人的购房预期利益, 以及相应的购房融资担保需求”。该条款主要针对商品房预售情形, 旨在保全购房人依据预售合同所生的请求权。一方面跨越物权法与债权法的分界, 另一方面又联结不动产物权实体法与不动产登记程序法。
而关于这条规定还有很多争议。其中最大的一个争议在于预售商品房的定位问题, 在建商品房并不属于不动产, 那么在《物权法》中率先做出请求权限制, 是否存在物权客体的缺失? 另外一个问题则在于预告登记制度下, 其抵押权和预告登记的矛盾。从实务上来看, 预告登记制度的构造缺乏一个所谓的“权利杠杆”, 即类似于“不动产登记簿”的符合法律标准, 有权限制物权转移的“预告登记簿”。从民法的平等原则来说, 这种提前限制开发商的权利是否也构成一种法律偏斜?
再谈法律效力, 从预告登记制度中不难看出预告登记制度的担保性, 至于其顺位作用是否可以类比于抵押权中的优先权, 笔者认为, 因为预告登记制度中客体缺失, 权利实际基础仅为一项请求权, 有较强的依附性, 因此并不可类比, 但也可以用优先权的优先特性辅以理解其顺位功能。
预告登记制度“特殊性”与“临时性”的特性或许可以暂时解释部分理论逻辑的争议, 但由这两性衍生出的带有不安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预告登记制度是否可以在商品房预售市场中长期安全运行, 可能不仅需要各管理条例加强辅助条款建设, 也需要在物权法法理系统中正式定性, 完善其法理逻辑。
三、预告登记制度的运行现状及改进
预告登记制度自颁布到正式施行现在还未到十年, 但实际运行时间其实追溯更为久远, 排除学理争议, 其实务运行现状也有较多积弊。
其一, 缺乏专门机关。就其本身特性论, 因预告登记制度依附性较强, 也导致实务中预告登记独立性弱, 牵连过多, 效率低下。如果预告登记能设定专门机构进行监管, 并有专人进行预告登记相关要件审核及日常运行监察, 效率和安全度将会大大提升。
其二, 信息披露不完全。与不动产登记簿不同, 目前的预告登记簿信息披露度及推广度不够, 部分权属文件没有采取公开制度, 对于第三人追查权利归属无疑是一个阻碍。而且信息的不对称在房产市场也很容易被利用, 利用这种倒差实行骗局。预告登记簿除完善法律要件, 在一个完善法理逻辑基础上的设定地位外, 同时也应该利用全国联网系统等手段, 将房产权属信息及时登记备案并传播, 以最大限度保障权利人利益。
其三, 法律规定内容杂乱。除《物权法》规定外, 《房屋登记办法》及《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等对此均有补充条文及执行细则, 这些条文因部门法规制而散乱分布, 对于普通购房者和抵押权人来说, 难以根据条文直观获悉自身权利, 不利于权利人保障权益。且补充条例多为行政法规, 层级较低, 约束力较小且不稳定,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统一规制。
其四, 程序保障不足。或许是由于补充条款散乱造成的“母胎不足”, 所以发展中的预告登记制度目前程序保障并不完全, 在实际运行中, 也有较多纰漏。在法律上, 有时候“亡羊补牢”并不晚。退一步讲, 及时运用行政法规等办法对制度纰漏进行调整也未尝不可行。
四、小结
预告登记制度的存在有其当然需求, 从理论构架来说, 可以解决目前在我国商品房预售市场中存在的诸多屡禁不止的乱象, 达到保护权利人权益, 明确物权归属的效果。
但对于预告登记制度本身来说, 其法理基础还不够完备, 学说上对该项制度的理论来源和运行基础还饱存争议;实务界由于机关行文及法律层级等积弊的存在, 也使预告登记制度在某些问题的防治运用上稍显鸡肋, 这些都是预告登记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信通过对相关法律文件的进一步补充完善、对执行程序的进一步规制公开, 预告登记制度将会真正发挥其作用。特殊性将不再是学理逻辑缺失的无奈之称, 而将成为房地产市场中一项真正维权护益的制度美称。
参考文献
[1]李延荣, 同柯.房地产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 2008.
[2]匡爱民, 刘规划.论商品房预售的几个法律问题[J].南昌大学学报, 1997 (1) .
[3]陈玲玲.我国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的立法完善[J].房地产法律, 2011 (15) .
[4]张双根.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制度之质疑[J].清华法学, 2014 (2) .
[5]曾颖.我国的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初探——对<物权法>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思考[J].传承, 2008 (4) .
浅谈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篇3
一、引言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工具。自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不能适应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不管是在课税主体、课税客体,还是在征税方式上,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对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情况
从国际上看,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主要分为综合税制、分类税制以及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也称为混合税制)三种类型。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综合税制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而我国实行的则是分类税制,具体如下:
1、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征税模式: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制度,应税所得分为11项,具体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等。
3、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包括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
4、费用扣除: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采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比较简明易行,但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家庭难以完全兼顾。
5、减免税:为鼓励特定纳税人或照顾部分特殊人群,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规规定了若干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政策,主要包括:省、部和军级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奖金;国债利息;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城镇居民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款;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其他所得等。
6、征收方式: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两种征税方式。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利息、股息、红利等各项所得,一般由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对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以及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等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则要求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三、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现行税制模式不合理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征税额与纳税人收入水平相适应以保证各纳税人之间税负水平均衡。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这种税制模式虽然适应我国的国情,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但随着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使所得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与综合税制模式相比,分类征税模式难以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人少缴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多缴税的现象,这显然有失公平原则,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这一制度的漏洞使公民的纳税意识逐渐减弱,使国家财政收入严重流失。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不科学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采用“定额扣除法”。首先,由于这种费用扣除方法以固定数额作为费用扣除标准,长期没有随收入和物价提高而调整,从而难以适应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居民生活费用支出不断上涨的实际情况,而且使更多的低收入者在所得税征管范围之内,增加了征管对象的数量和征管成本,影响了征管效率。其次,这种费用扣除方法对不同纳税人采用单一的费用扣除标准,没有考虑不同纳税人之间家庭结构的差别,以及教育、住房、医疗等开支对纳税人生活费用的影响,从而会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妨碍了税收公平。再次,我国对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每月税前扣除额为4800元,比我国普通居民纳税人多了2800元。这种形式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出发,这种形式是为了吸引外资和外国人才。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违背了税法所倡导的公平原则。
(三)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不公平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区分不同的项目,分别采用5%~45%、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和20 %的比例税率。首先,本来同属劳动所得的工资薪金和劳动报酬,工资薪金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而劳务报酬适用20%的比例税率,虽有加成征收,税收负担也是有差距的。这不仅违背了公平原则,也给税务管理带来了不便。其次,工资薪金实行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5%,与世界各国相比偏高。过高的税率一方面会增强纳税人偷漏税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45%的税率在现实中极少运用,以致于税收真正作用于中下层收入者,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甚微,达不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这一税率只起象征性的作用,有名无实,却使税制空背了高税率之名。
(四)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基不够广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我国居民所得中,除了工薪、劳务报酬所得等劳务性收外,利息、股息和红利等资本性收入也逐渐成为居民个人所得的重要来源。此外,劳保福利收入、职务补助、免费午餐及其他实物补助形式也逐渐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法对应纳税所得额采取列举具体项目的规定,难以将这些新的应税项目包含进去,使所得税的税基过窄。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利用这一税制缺陷,减少现金奖金和工资的发放,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提供健身俱乐部会员卡、用餐券、假期等福利,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侵蚀税基。另外,由于现行减免税及优惠名目太多,费用采用分次扣除,客观上造成税基缩小。
(五)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首先,征收方式难以控制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我国采用了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法,但更侧重源泉扣缴。由于税法没有对所有纳税人要求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检查信息是单方面的,无法有效进行监督,使得源泉扣缴的执行力度在不同单位间有很大的差别,导致个人所得税只管住了工薪阶层,没管住高收入阶层。其次,征管水平低、手段落后,使征管效率难以提高。税务代理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发挥其中介组织的作用。再次,处罚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强,对违法者本人起不到吸取教训、自觉守法的约束作用,对广大公民更起不到警示和威慑作用,违法现象得不到抑制。因此,遵纪守法、自觉纳税的良好社会风尚难以形成。
四、完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一)建立混合税制模式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个人所得税制可考虑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它吸收了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既体现了按支付能力课税的原则,对纳税人不同的收入来源实行综合课征,又体现了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区别对待的原则,对所列举的特定项目按特定办法和税率课征。按照这种混合所得税模式,需要对不同所得进行合理分类。从应税所得上看,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票等有价证券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宜实行分类所得征税;属于劳动报酬所得和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项目,可以考虑实行综合所得征税。实行混合所得税制,既有利于解决征管中的税源流失问题,又有利于税收政策的公平。
(二)调整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综合考虑纳税人的收入和支出
个人所得税是直接税,税负是个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民众、舆论很关心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问题。
我国的个税改革属于小步前行,经过三次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提高至现在的2000元。当年将个税费用扣除标准定为800元,主要是因当时改革开放进入中国的外企工作人员与我国居民收入悬殊,当时个税费用扣除标准主要是针对极少数的富人。随着经济发展,除了价格上涨因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了20多倍,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力也从过去的高薪人群演变为广大的工薪族,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给这类人群带来相当大的负担。我认为调高个税费用扣除标准可以刺激我国广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应在2000元的基础的再次调高费用扣除标准。
(三)优化税率,合理税收负担
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偏低,且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较大,个税主要影响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者。适当降低税率,有利于建立和稳固和谐社会。总的趋势是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和减少税率级次,以简化个人所得税税制。应本着“照顾低收入者,培育中产阶层,调节高收入者”的原则,实行“少档次、低税率”的累进税率模式,应充分发挥累进税率的调节作用,使不同收入层次的纳税人的负税税率不同,但调节的速度不可过于剧烈,要使税负比较“温和”地增长。这样既有利于纵向公平纳税,又不至于使高收入者产生过多抵触情绪。在尽可能扩大综合课税项目的基础上,将目前个人所得税的两个超额累进税率表合二为一,实行5%~3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综合各项所得,按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以平衡税负。
(四)扩大税基
我国应当采取概括性更强的反列举法,规定不纳税的项目。凡是能够增加居民收入的所得都应在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之内,对某些特殊的个人所得可采取列举法予以减免税收,以体现税收上给予的优惠政策。
(五)加强税收征管,建立以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我申报制度相结合的征管方式
首先,努力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建议在建立混合税制模式的基础上,对各类所得实行逐项扣缴、综合申报纳税的方法,以有利于税务机关对税源的及时监控。其次,应健全和完善一些基本条件,包括加强现金管理,大力推进居民信用卡或支票结算制度,限制和减少现金支付的范围;尽快实现不同银行之间的计算机联网,以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建立各金融机构统一的纳税人账户信息共享和查询平台;健全个人及其家庭房地产、汽车以及金融资产等重要财产的实名登记制度;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银行、工商、公安、证券、住房、海关等部门向税务部门提供相关数据的法律义务,并逐步形成网络共享数据库等。再次,提高税务征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五、结语
浅谈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篇4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正义的维护和各种权利制衡不尽人意、相关改革还不到位的情况下,信访制度作为一种救济性的制度安排,对于维护群众利益、疏导社会矛盾来说是必要而又合理的。
一、信访制度的价值和意义
1、信访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制度性方式,也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当前,信访制度已成为人民代表大会之外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参政议政、实施民主监督的一种最直接、最常用、制度性的群众性利益表达渠道。
2、信访是个体权利对公共权力的控制,是公民监督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的有效途径。信访制度则是党发动人民群众监督地方基层干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同时,信访制度也是反映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情况的一种主要渠道,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信息源。
3、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及其负责人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一种制度化形式。群众信访是各级领导机关及其负责人联系群众、了解社会情况和民间信息的重要渠道。信访制度,通过群众反映问题,政府调查后予以解决,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体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4、信访制度深化政权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群众来信来访,体现了共产党政权与民间社会的交流与互动,反映了社会对政权的认同状况。同时,信访作为一种常规制度的出现则反映了共产党人调和、消解社会矛盾的努力,有利于实现政治稳定,建立政权合法性。
二、当前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
1、信访体制不顺,机构庞杂,缺乏整体系统性
信访工作责任制不明确,信访部门责重权轻,对产生信访事项的机关督促的力度不够,工作效率、效能低;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侵犯群众利益引发越级信访的行政行为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由于各级信访机构在没有任何监督下对信访案件层层转办,导致信访不断升级,中央有关部门受理信访量直线上升。由于信访机构林立,而缺少统领机关,而整个系统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缺乏统一的计算机联网,信息不共享,信访者一个问题可能同时找几个机构,得到的答复和解决方案可能不一样,各机构推来推去,信访人投诉无门,只能在各信访机构之间来回跑动。
2、信访功能错位,人治色彩浓厚,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 信访制度本质应该是收集和传达老百姓民意的一种制度设计,但现在却成了老百姓优于其他行政救济甚至国家司法救济而选择的一种救济方式。信访功能错位带来的直接后果有两个:一是信访机构承受了太大的社会责任;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国家的司法权威遭到消解。
信访制度虽然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信访制度作用的发挥与主管领导的“个人意志”具有较强的联系;社会问题和矛盾能否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领导是否关注以及处理措施是否有力。这种浓厚的“人治”色彩与我国的法治建设的长远目标是极不相容的。
3、信访程序缺失,立案不规范,终结机制不完善
现行信访制度在程序上存在重大缺失,立案和答复均具有十分的随意性。但由于信访量特别是进京上访的人不断增加,影响到社会稳定,中央为了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建立了“各级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 2 管领导负主要责任,直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对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领导不负责,发生较大规模的连续到省委、省政府集体上访或到北京上访,对社会稳定和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这样就迫使地方党政想尽一切办法压制民众进京上访。
信访终结机制不完善,一部分持过高或无理要求的信访人在信访部门结案后仍然继续来信来访,纠缠不休。
三、完善和规范信访制度的措施
信访问题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综合体现,只有将信访制度改革与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积极、谨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公民参与政治制度,解决贫穷、贫富差距过大、腐败和社会不公正。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履行职责,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才是治本之策。
1、改革信访工作考评机制
新《信访条例》明文规定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但对于“绩效”没有做出准确的界定。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客观上是为了督促各地政府做好工作,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但是,如果单纯地把上访人数多少、上访重大事件多少作为考评官员的一个依据,这就不可能摆脱地方政府在对待上访这个问题上的“两难”境地。地方政府官员如果从自身升迁的角度考虑,就会想办法把上访控制在本地区范围内,阻止群众越级上访。因此,要真正做好信访工作,维护公民的合法信访权益,除了各地各部门把工作做好做实,让百姓真正满意,减少上访事件以外,还必须改革现行信访考评制度,以问题最终解决的数量和质量为依据去考评官员,这样不仅维护了信访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各地政府及信访受理部门起到监督作用。
2、推进司法独立,树立司法权威
当今世界已普遍把司法作为权利纠纷的终极性处理机制,信访人必须是在穷尽司法途径的前提下才可以走上信访之路。如果司法裁判的权威在强化信访工作中退居次要地位,这将是中国法治的悲哀。因此第一必须真正落实法院的独立审判权,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应充分尊重法院的宪法地位;第二,作为司法机关不仅要努力做到实体公正,还要做到程序合法;第三,要对民众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其法律意识;第四,还应注重研究信访制度本身的法理基础,使其在我国特殊的国情背景下,与现有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监察等专项法律制度相衔接、相配套;第五,在信访中引入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服务组织及人员的专业技术特长对于信访人依法摆脱困境会有很大的帮助,会很大程度地降低信访的社会成本。
3、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信访责任,加大解决信访问题的力度 信访问题的根源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决策和执行中损害或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信访工作责任和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也在各级党政领导及其工作部门。
一是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信访事项原则上由事发地党委和政府解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和未激化之时,不能将矛盾推给上级党委和政府。超过事发地党委、政府职责和解决能力的,可由其上一级党委、政府协调解决。
二是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在明确信访事项归各级党委、政府之后,进一步落实到党政主管部门。信访人所反映问题的党政主管部门应当承担具体办理责任,不能把问题推给党委和政府。
三是加强信访机构和各级党委、政府机构的权力,使其真正有能力而且坚持做到依法、及时、就地帮助上访人解决和处理问题。高度重视初访,提高处理信访问题的效率,迅速、快捷地在当地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不能一推了之或把所有矛盾引向信访机构,让小事酿成大事,小矛盾酿成大矛盾。
4、切实发挥作用的人大制度的作用
作为我们国家理论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的制度程序设计本来是最有力于监督政府,传达民意的,可在上访时很少有人会去找各级人大去反映问题。
5、整合各种社会矛盾调处机构,规范信访部门职能权力 加强各种社会矛盾调处机构的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发挥信访部门的协调督促检查功能,分流泄洪,真正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督促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
6、畅通信访渠道,实行阳光信访
一是党政机关要做到信息公开,实行阳光信访。二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开辟新的信访渠道,建立信访工作信息系统。国家信访局可充分运用现有政府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各级党委政府立法司法机关可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本行政区域的信访信息系统,并实现上下信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 篇5
摘要: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在第9条明确的规定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和变动须经登记才可发生法律效力,未经过登记,不可发生法律效力。根据这一条文的规定,我国物权法所确定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就是不动产登记制度。但不动产的登记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通过对现行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探讨,指出了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物权公示公信 统一登记 不动产
一、引言
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中明确的规定物权公示公信原则,对于动产而言其公示方式是交付制度,而不动产的公示方式主要是登记制度。物权法颁布至今已经有8年时间,在这期间我国的物权法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个人的财产权得到了保障。但目前不动产登记制度并不十分健全,需要尽快完善我国不动产的登记制度,从而保障公民的私人财产权神圣不受侵犯。
二、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含义及基本法理
我国物权法之所以规定了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是由物权的绝对权、支配权、对世权和排他权的权利属性所决定的。这当然的要求物权的变动需要予以公示,从而产生法律上的公信力。物权公示的最根本作用是给物权的各种变动提供有公信力的法律基础。①物权变动,依其发生的情形不同可以划分为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和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两种。物权变动需要公示的法理基础也因这两种情形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根据法律行为所产生的物权变动行为,其法理基础就是依据物权变动双方当事人的物权变动合意并不当然的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力,因而必须对物权变动提够相应的法律保障。而物权公示制度就是这一法律保障。非依法律行为法发生的物权变动,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法律效力,但如果权利人要进一步的处分该物权,则必须予以公示。
公示与公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公示是物权变动生效的必备要件件,不同的公示方法,其所具有的公信力也有所差别。公信主要是针对第三人而言的,第三人因为这种信赖公示的物权的存在,并基于这种信赖而与当事人订立转让物权的协议。②这种信赖利益值得我们去加以保护,我认为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太需要考虑这种公信力的问题,因为双方当事人应当是熟识的,因而不需要公信原则的保护。
物权公示公信原则对于法院执行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众所周知,当前法院对于法庭判决在某些情况下难以执行,也就导致胜诉一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从而对于培养民众对于法律的信仰精神也极为不利。如果原告在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当然要对财产进行查封、扣押。但法院必须对被保全或的财产的物权状态予以明确的掌握如是否存在共有人在一些实际的案例中,许多需要保全或强制执行的财产都被财产所有人通过各种方式加以隐藏,从而逃避债务。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物权的公示制度,增强其公信力,更好的维护胜诉一方的利益诉求。
三、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
物权法第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这一条规定,我国《物权法》所确定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是不动产的登记制度。例外情形则是指不动产物权的变动通过交付等方式实现。
(一)不动产的登记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所谓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指经权利人的申请,由登记部门将申请人的不动产物权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我国《物权法》的第9条至第22条都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登记机构,变更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等制度。我国物权法所建立的不动产登记立法模式以实质主义为基本原则,在准不动产登记方面采取了形式主义的登记体例。
从行政法的意义上讲,登记行为仅仅是行政机关众多具体行政行为中的一种。但在物权法的层面上,不动产的登记在不动产的物权变动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可以行使不动产登记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并不单一,诸如土地管理机关,房地产管理机关,森林管理机关,草原管理机关,水域管理机关等都可以进行不动产的登记。房屋这种典型的不动产,要发生所有权的移转,至少要经过房地产管理机关,土地管理机关,税务机关等一系列行政机关的审批,才能完成物权变动。这种纯粹意义上的民事法律行为被赋予了太多行政色彩,这与我国的法制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上述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制度诉求更侧重于对不动产事务的管理,而不是物权变动的公示制度。基于此,《物权法》第10条第2款明确的指出,我们必须要尽快的改变多部门、多级别的登记制度。这一原则写入物权法的条文之中,足见立法者的智慧。通过该条文的规定,可以促进行政部门积极的改变当前多部门、多级别的登记制度,尽快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统一的登记制度,可以减少行政权力对于私权行使的干涉,对于培植人文主义、私权神圣这样一些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二)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
虽然《物权法》第10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物权统一登记制度,但从实际情况看,统一不动产登记,建立统一的登记机构,统一登记的范围,统一登记的办法,统一登记的效力,目前还是无法实现。现行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的不完善,不统一,不全面等问题,不仅不便于国家掌握不动产物权的实际状况,更严重的是不能使进行不动产交易的双方当事人通过不动产登记簿物完全了解不动产物权的真实情况。要想尽快解决当前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混乱状态,必须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登记法》,明确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程序、登记办法等事项。只有通过法律统一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登记制度,才能够保障不动产物权的正常流转,实现对公民财产权的合理保护。
四、结语
不动产登记的主要目的在于公示,也就是说,通过登记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的情况向公众 予以公开,使公众了解某项不特定的不动产上所形成的物权状态。具体来说,登记的目的就在于向公众公示如下情况:一是物权的设立。二是物权的移转和变更。三是不动产的负担。四是不动产物权的消灭。五是不动产权利的其他情况。为此我们需要尽快制定《不动产登记法》,发挥不动产登记的公示作用。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5-046HLJU)
参考文献:
[1]王利明著 《与民法同行》第一卷 法律出版社 2006年
[2]孙宪忠著 《中国物权法总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09年
[3]《在人大法学院听讲座》第一辑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年
[4]《物权法名家讲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
[5]王利明主编 《民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注解:
①孙宪忠 中国物权法总论(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09年 271页
浅谈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篇6
一、离婚后抚养制度的实现价值
家庭作为我国社会的基本构成因素, 家庭分工、和睦不仅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同时还关系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夫妻间的分工是维持整个家庭正常运作的根本因素。一般状况下, 夫妻在结婚后, 本着“男主外, 女主内”的观念, 女方都会选择在家庭里“相夫教子”, 并由此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然而一旦自己的婚姻结束, 自己将会很难在社会中重新立足, 同时也会很难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面对这样的局面, 离婚抚养制度的制定, 不仅能有效的平衡弱势地位一方的利益, 同时还能维持社会稳定与和谐。因而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 在我国《婚姻法》中, 提倡的是婚姻自由, 在包括结婚自由的同时, 也包括了离婚自由。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结婚的随意性越高, 离婚的随意性也会越来越大。因而婚姻中的弱势一方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公平待遇可想而知。一些离婚当事人碍于自己的生活能力以及婚后生活顾虑, 宁愿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也不愿离婚, 在影响自己正常生活的同时, 也违背了离婚自由的婚姻制度。由此可见, 构建完善的离婚抚养制度, 不仅是保障婚姻弱势群体的需要, 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我国离婚抚养制度中的不足
我国《婚姻法》虽然对离婚后的抚养制度做出了规定, 但是在实际实施中, 效率往往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行使请求权的限制过于严格。在我国《婚姻法》中明确规定, 在离婚后条件好的一方要对条件弱的一方进行“生活困难”帮助。而“生活困难”并非指婚姻关系结束时的困难, 而是在今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在离婚后, 当事人为了照顾子女牺牲了自己的工作时间;有的是身体不好, 失去劳动力;还有的是离婚后没有经济来源等等。由此可见, 若只是帮助其离婚时面临的困难, 其今后生活中的困难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则还是“治标不治本”的“帮助”。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律中, 往往只重视当事人离婚时的困难, 对于其离婚后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却没有予以保护。由此导致了当事人无法凭借该规定主张自己的权利, 使自己在离婚后处于被动。
(二) 帮助的形式和标准不明确。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中, 虽然规定了一方要给予另一方“适当的帮助”, 但却没有对“帮助”的范围与标准作出明确规定, 以至于一些人利用制度上的缺陷钻法律漏洞。例如:夫妻在结束婚姻关系后, 一方对另一方的帮助表现在哪些形式, 帮助到什么程度等等。
(三) 法律规定缺乏周延性和可操作性。在司法实践中, 由于帮助本身的客观标准不明确, 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 因为无据可依, 对是否应给予帮助及给予何种帮助, 往往凭借法官的个人感受及内心确认, 在原则指导下自由裁量, 主观随意性较大, 不可避免地造成法律适用的不统一不仅损害了法律权威, 也有可能造成司法权滥用, 引发因判决缺乏说服力使当事人不服, 而拒不履行, 难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我国离婚抚养制度的途径
我国《婚姻法》虽然对离婚后的抚养制度做出了规定, 然后受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真正的抚养制度难以实施, 以致多数离婚后弱者的利益得不到维护。由此可见, 完善我国离婚抚养制度,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一) 明确请求权行使时间、条件。在我国多数离婚案件中, 离婚后子女多由女方抚养。女方在结婚后长期的“相夫教子”, 已经牺牲了事业, 离婚后不仅要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还要承担起子女的抚养、教育等多个重担。而这些都是在双方离婚后表现出来的困难。针对这一状况, 就需要在婚姻结束时, 将一方对另一方的帮助界定在某一合理期限内。若在这一期限内, 弱势一方的困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则按照原来设定的“帮助方案”执行;若在这一时间内, 弱势一方的困难非但没有得到解决, 反而增加了新的困难, 那么就需要重新制定“帮助方案”。而这一方式的实施, 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实施, 例如:婚后一方没有经济来源;身体残疾丧失劳动力等等。
(二) 明确离婚后扶养的范围和标准。明确离婚后抚养的范围和标准, 不仅顺应了离婚自由的规定, 同时还是我国离婚后抚养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明确离婚后抚养范围, 主要是指将婚姻法中的“适当帮助”以明文条例表述出来, 将其中的各个环节细化。例如:住房, 物质, 财产等。以方便离婚后抚养制度的顺利实施。而在抚养标准中,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参考当事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经济收入以及精神状况。二是当事人抚养的子女是否年满18周岁。三是当事人享受福利金、补贴、经济帮助或养老金的情况。四是婚姻持续时间及其对受扶养方谋生能力的影响等等。在确定“帮助范围”的过程中, 司法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标准, 制定每个月的抚养范围。
(三) 增加补偿性的扶养。补偿性扶养主要是为了解决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教育、培训或收入能力作出贡献之问题。在实际生活中, 夫妻中的一方在接受教育时, 则另一方除了要照顾家庭外, 还要承担对方的受教育费用。一旦面临离婚, 则没有接受教育的一方不仅牺牲了大量的夫妻共同财产, 同时还有可能因为照顾家庭而失去了更多的就职机会。而补偿性的抚养制度, 正是针对这一状况制定的。由此就需要在完善《婚姻法》的过程中, 能够将补偿性的抚养制度添加进去, 使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离婚抚养制度的制定, 不仅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依据, 同时还能保护离婚后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基于制度中的缺陷, 相信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 一定能得到完善。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 我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 且夫妻离婚后的抚养问题也呈现出来。我国《婚姻法》的设置, 是在彰显我国法制社会的同时, 也能维护婚姻中弱势群体的权利, 使其今后的生活有所保障。然而在实际生活中, 夫妻离婚后弱势一方的利益仍难以得到保障。在此, 本文针对我国离婚抚养制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离婚,抚养制度,存在问题,完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翠娟.完善我国夫妻离婚后的扶养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 2006
[2].汪迪波.关于离婚后原配偶间扶养费给付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 2004
[3].刘昕涛.论构建我国的离婚扶养制度——从比较民法的角度出发[J].法制与社会, 2010
[4].苏丽娜.试论我国离婚扶养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10
关于预告登记制度维护交易安全 篇7
预告登记制度巧妙地填补了债权与物权之间因为登记造成的时间空隙和盲点,并将物权公示手段适用于以不动产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债权请求权,使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物权效力,从而充分保护买受人预期利益的实现,达到维护交易安全的效果。
我国物权法第二十条规定了学术界呼唤已久的预告登记制度。其标志着这一最早发端于普鲁士法,后在德国、瑞士等国几经演变和磨砺的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法律制度正式扎根于我国。我国规定预告登记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保护商品房预售中屡受不良开发商“一房二卖”侵害的预购人的利益。但从法理角度进行透视,预告登记制度对于保护交易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弥补债权物权间的盲点
按照通说,财产权可以分为物权和债权。虽然有学者对此划分提出过质疑和批评,但随着物权法的出台,我国在立法上坚持物权和债权严格区分的态度已经确定无疑。可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弥补这种体系划分所带来的不足和缺陷。
举例说明,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房屋的所有权,但在债权、物权二元区分的体系之下,买房人首先获得的是一个债权,要获取房屋的所有权还必须经过登记。由此,现实生活中一个紧密相连的买卖过程在法律上就被割裂为两个阶段(可简称为债权行为阶段和物权行为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债权能否转化为第二个阶段的物权有赖于不动产物权变动能否顺利进行,而不动产物权变动能否顺利进行又有赖于登记可否顺利进行。
但是,根据登记程序的要求,并或可囿于登记机关的效率原因,从接受当事人的申请到将物权变动情况记载于登记簿并发放权属证书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样一来,本应紧密相连的债权和物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时间空隙,或者说出现了一个债权能否成功如期转化为物权的时间盲点。
概括而言,预告登记制度通过赋予预告登记后的债权请求权以对抗第三人的物权效力的方式,巧妙地填补了作为手段的债权与作为目的的物权之间因为登记而出现的时间空隙和盲点,为债权人铺设了一座可以使债权无缝对接物权的桥梁。简言之,预告登记制度为弥补债权、物权之间的空隙和盲点而设立。
二、维护交易安全是主旨
按照法经济分析学派学者波斯纳的观点,法律特别是私法,是为尽可能增加交易价值而设定的,法律强制的主旨或标准在于为促进将来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创造动因。这一观点从经济学的视角揭示了私法制度所应有的根本出发点和内在价值。但是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更多地强调了私法制度应该着眼于促进交易、增值财富。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面,私法制度必须注重保护交易安全,否则,交易将不可避免地被抑制,甚至停滞。依郑玉波先生的观点,交易安全即“吾人依自己之行动,取得新利益时,法律上对于该项取得行为加以保护,不使其归于无效,俾得安全之谓,此种安全之保护,系着眼于利益之取得,故亦称交易的安全”。
以不动产买卖为例,在有效合同签订之后,如果在移转登记完成之前,不动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或者出卖方又获取了出价更高的交易机会,在出卖方确定即使支付违约金仍可获取更大利益时,他就可能选择违约。这一点被我们的经验和社会实践所证明,也为“效率违约”理论所倡导。而且,在以债权、物权二元区分为前提的理论体系和立法体系中,也确实存在这种“效率违约”所需要的法律漏洞。
此时,如果出让人以出卖或抵押的方式处分其名下的不动产,并且受让人随即完成了登记,依公示公信原则,善意第三人即可取得不动产物权,成为受法律保护的新的不动产物权人。而先前已经支付价金、履行了主要义务的受让人却仅仅只能依据合同来追究相对人的违约责任。此种“一物二卖”情形中的出让人或有预谋地卷款而逃,或因不测陷于破产境地,或因涉讼而使其名下的不动产物权遭受查封甚至被强制拍卖。总之,受让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债权常常难以得到足额清偿,而只能被动接受钱物俱失的无奈处境。所以在买卖房屋等不动产物权过程之中时常出现一种僵局,使交易陷入难以进行的艰难境地。
预告登记制度在保护交易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简言之,预告登记将物权公示手段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在不动产登记簿上将该请求权登记下来,从而使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物权效力,巧妙地填补和弥合了作为手段的债权与作为目的的物权之间因为登记造成的时间空隙和盲点,进而为交易安全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制度保障。
以不动产买卖为例,在签订有效的买卖
合同之后、不动产移转登记(本登记)完成之前,依照约定,买房人将其以不动产物权变动为目的债权请求权进行预告登记,从而达到了有效预防交易风险的目的。一方面,对于买受方而言,其预告登记后的债权经过公示便被赋予了对抗第三人的物权效力,从而使其后任何有害于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处分行为归于无效,以保护买受方债权的顺利实现。即通过适当地限制出卖人随
意违背合同约定而处分尚在其名下的不动产,从而确保当事人预期利益的实现,进而达到保护交易安全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第三人而言,预告登记使买房人的以特定不动产物权变动为目的和内容的债权请求权公之于众,第三人可以通过查询不动产登记簿来了解特定不动产上的负担,从而避免受到不测之损害,进而也达到了减少交易风险、保护交易安全之目的。
综上,预告登记将物权公示手段适用于以不动产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债权请求权,从而使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物权效力,可以充分保护买受人预期利益的实现以及防止第三人遭受不测之风险,进而直接地有利于不动产交易的买受人增强实现合同约定的债权即预期利益的信心,并可间接地有利于增加第三人进行不动产交易的机会和信心,最后达到提高置产愿望、增加交易的效果。可以说,预告登记制度通过保护交易安全达到了促进交易、增值财富的目的。这恰恰与前述法经济分析学派所主张之观点相得益彰。
浅谈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篇8
1994年以来的税制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途径作了深入探讨.
作 者:陈永华 程敏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21002 刊 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7(2) 分类号:F121 关键词:企业 增值税 类型 征收 管理
浅谈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现状及完善 篇9
随着当今社会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与全球化接踵而至,甚至相互交织,现代社会日益呈现出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迹象。行政复议作为我国行政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行政复议制度在立法方面的缺陷,制度设计上的诸多不合理,以及复议制度实施水平上的欠缺等因素,都使得行政复议制度在实践中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以下是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现状及其缺陷的分析,以便于更好的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更好的发挥行政复议“裁判员”的角色。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概述
行政复议制度,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其他法定复议机关重新审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行政复议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
二、行政复议制度的意义
1、在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当事人不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下,行政争议在行政系统内部通过行政复议得到了解决,使能够在行政系统内解决的问题不推到法院去。此时,行政复议起到减少诉讼、息讼止争的重要作用。
2.在经过行政复议而引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下,行政复议成为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行政复议有利于人民法院明确诉讼标的,对于人民法院迅速查清事实,作出正确判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我行政复议制度的现状
1、制度的独立性方面,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缺乏独立性。
2、在机构的设置上我国的行政复议机构种类多,既可以是原行为机关,也可以是原行为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或者原行为机关所属政府,这些对相对人带来了很多不便。
3、制度的专门性上,英、美两国都有很明显专门性、专业性特点,英国设立行政裁判所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一些专门事项(以解决行政上的争端和公民相互间某些和社会政策有密切联系的争端等)。并以专门职能来分类,并且其成员都必须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政管理知识。美国的行政法官也是为了解决行政争端的繁琐而产生的,并且行政法官都是从具有律师资格和有行政经验的人员中选择的。这样易于提高办案的效率和准确性,也有益于公正结案。可我国行政复议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法制工作部门的成员应具备象英、美那样有法律专业知识和行政经验的人员的条件,并在实践中往往发生行政复议人员素质低、争议不断的现象。(四)解决的纠纷范围上,我国的行政复议只以行政争议为审理对象,未免太狭窄且现实中的作用也不大。(五)在办案的公正性上,我国的行政复议时有发生不公正的现象。一是作为复议机关的原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和作为被复议机关的行政机关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这种关系容易导致行政复议决定的不公正。因为上下级之间有利害关系,原行政机关的所属政府作为行政复议机关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另一是我国现行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的内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为行政复议机构来审理行政复议案件,作出决定。那么行政复议机关是原行政机关时,原行政机关的内部法制委员会审理原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行政争议时,难免有自己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嫌疑。这违背正当程序原则,对当事人的权益救济不利。
4、在不服时的救济上,没有统一作法,即使是现行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或司法解释仍坚持着终局复议或复议前置两种态度。
四、对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建议及看法
1、单独设立行政复议机关,终结行政复议机关内部法制部门的独立性。改变原来法制工作部门担任复议任务的局面,在中央和地方设立行政机关外的“行政费一贯”,负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2、赋予“行政复议官”独立地位,其设置在行政机关外,中央和地方之间也是独立的呃,行政复议官由同意的行政复议官考试中选拔。并有统计人大人任命,其工资、福利等一切方面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3、保证行政复议官的专业性,行政复议官必须剧本专门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是具有一定的是法官只能,并且统一培训,必须遵循中兴、公正性、公平女性远着进行裁决。
4、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将民事争议也包括进来,便于相对人解决案件。
5、完成“行政复议官“的统一性,全国同一家你一个行政富易观委员会,来管理和监督全国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复议官,做到以专业委员会监督专业人员的效果,从而提高行政复议的工作效率。
6、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上,应采取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因为专业的行政复议官来办案,可提高办案效率和公正性、准确性。
五、总结: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经过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确实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
客
观
地
看
到它
同
西
方,如
英
国、美
国、德
国、日
本
、法
国
等
国
家
复
议
制
度
的 差
距。我国
行
政复议制度在现实中仍有许多不足和缺陷。因此对其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在分析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不足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复议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相 信
随
浅谈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篇10
一、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已初具规模,但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有一定的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统一的物流法,我国现行的调整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散见于关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各种技术规范、技术法规中,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物流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规范不协调从总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而系统地调整物流法律关系的部门法。现行的物流立法涉及众多部门,中交通、铁道、航空、内贸、外贸等等,而这些法律法规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甚至各个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和冲突现现象,这就使得物流法律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难以落到实处。
2、现有规范不完整从完整性上来看,不少物流关系没有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和规范,物流业仍有不少法律真空地带。物流业发展迅速,现代物流业务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的仓储运输,而对于出现的新业务和新问题,原有的物流法律法规没有对其进行调整和规范。比如对于物流标准化问题,我国目前只颁布了《国家物流术语标准化规定》,而对于其他各个方面的标准则无规定。
3、法律规范效力层次低从法律效力上来看,我国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现行很多物流法律法规多是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制定和颁布的,大多是一些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规范性不强,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法庭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物流立法相对滞后从时效性来看,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随着经济体制、管理体制以及市场环境等的变化,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已大为不同,但由于现行的一些物流法规还是从原计划经济体制中延续下来的,所以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更难适应我国加入wto 以后物流国家化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框架构建
完善物流法律制度,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物流法体系,是促进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物流法体系是以物流法为基础、以物流主体和行为法律规范为主体的各种法律规范按照一定规律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物流法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主体法,即确立物流主体资格、明确物流主体权利义务和物流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的法律规范。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物流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二是物流行为法,即调整物流主体从事物流活动行为的法律规范,它是各种物流交易行为、惯例法律化的产物。物流活动涉及采购、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方面;三是物流市场管理法,即调整国家与物流主体之间以及物流主体之间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物流的组织管理,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四是物流标准法,即确定物流行业相关技术性标准的法律规范。
【浅谈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推荐阅读:
预告登记制度探析10-17
浅谈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2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29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5-25
预告登记10-26
预告登记之应用09-08
抵押权预告登记10-06
预告登记约定书06-20
浅谈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