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8篇)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班级:学号:姓名:杨俊
写作提纲:
一、概述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50年代初期建立以来,经历了近40多年的实践,对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对策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
1。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国家立法,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二是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三是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实现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激励年轻人奋进,提升工资标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从侧面上促进经济发展。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2: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进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改革(1984—1993),暂时解决了国有企业养老金支付危机问题。
第二阶段:新型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构建(1993—2000),试图解决代际间的公平问题。
第三阶段:新型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2000年以后),初步确立了多支柱养老体系。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被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提供适当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根据上述原则制定的一系列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三支柱的共识。
(一)第一支柱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在进行试点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执行的,适用于所有企业和劳动者,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其中社会统筹基金由企业缴费的一部分形成,职工个人账户基金由个人缴费的全部和企业缴费的一部分形成。
3。
(二)第二支柱是近年来逐步明确的企业年金基金○早在1991年,根据《国
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文件和《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劳部发[1995]464号)文件,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补充养老保险是其中的一个层次。部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职工个人自愿建立储蓄性养老保险。企业为每个参保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完全积累,实账运行。
(三)我国城镇养老的第三支柱主要包括自愿的个人储蓄和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一般属于个人行为,通常不列在社会养老保险计算范围内。
以上三个支柱在理论上将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应有的再分配功能、储蓄功能与保险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共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之中。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应该看到,我国养老金体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覆
盖面仍然偏小,保障程度仍然偏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推动我国养老金体系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养老金发展路径。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工作,及在单位办理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对现有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思考,笔者认为我国现有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仍然很窄,特别是对于特定人群,无法起到一种普遍,至少是较为普遍的覆盖效应。拿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我国现仍有70%以上的农民工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养老保险,其他多数弱势群体均存在高比例现象。二是我国现有养老保险的规范性文件没有提到“立法”这个层面上,仅仅是在规章制度上体现,力度不足,基层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和操作效率大打折扣。三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存在漏洞,在个人账户上仅能体现个人缴存记录,对于统筹部分现阶段透明度仍不高,有可能成为贪污腐败的暖房。四是基层养老保险单位工作态度需加强,其他单位或个人在办理养老保险手续时,过程太复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要合理划分养老金体系的三个支柱。尽管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但是国情的差异也使得各国养老金体系的划分有所不同。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金体系必然是广覆盖、保基本,主要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受城镇化水平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团体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金体系还难以惠及广大的社会群体。为实现养老金体系各支柱的均衡发展,也根据不同种类养老金的特性。应适当调整我国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划分范围:第一支柱是政府经办的、强制实施的、财政兜底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第二支柱是政府强制实施的、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养老金,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部分;第三支柱为政府鼓励的、单位和个人自愿购买的养老金,包括团体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年金等。
4。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
(二)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在养老金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应该是统筹
规划、制定政策、筹集资金和行政监管,而有些服务功能可以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来实现。这样可以切实解决“管办不分”的制度风险,保障资金的安全;可以减少机构和人员设置,降低政府自办的成本;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享受优质的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可以实现社会保险运营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服务更好、专业更强。例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的个人账户基金就应该交给商业机构管理,向它们购买投资管理服务。
(三)要积极推动养老金专业化经营。养老金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产品,与银行理财、基金等金融产品相比,周期长,稳健性要求高,有着独特的风险特征和经营规律,需要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近年来,中国保监会一直致力于探索养老金市场的专业化发展。从2004年至今,中国保监会先后批准成立了太平养老、平安养老、中国人寿养老、长江养老和泰康养老等5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专注于经营企业年金和养老保险等养老金业务。五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养老保险公司已经初步显示出专业机构在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养老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企业年金市场的领跑者和推动者,约占法人受托业务量的90%。今后,随着各项政策规章的不断完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的服务领域将愈加宽广,未来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四)要积极争取支持养老金发展的外部政策。各国政府普遍对养老金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允许企业和个人参与的养老计划在一定限额内延迟纳税。与其他金融产品不同,养老金管理追求长期、稳健的收益,因此人们购买的积极性会因自身的短视而受到很大影响。设计合理的税收制度能够促进潜在养老需求转换为现实购买力,是撬动养老金发展最有效的杠杆。而养老金的发展,其结果是减轻政府承担养老保障的财政负担。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必须研究个人养老保险相关的税收政策,进一步优化我国养老金发展的政策环境。
(五)要加强监管。养老金发展的经验表明,监管是促进发展的最有力手段和根本保证。养老金体系监管的目的在于保护被保险人和养老金持有人的利益,5。养老金体系监管的重点是要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促进经营机构稳健经营○
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市场行为监管,通过运用多种监管手段,严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性价格竞争、夸大投资收益和违规承诺保底收益等行为,营造公平有
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加强资金运用监管,确保养老金的安全。商业养老金和长期寿险产品有着类似的特性,都有较长的缴费期、经营管理期和风险管理期,6。因此,对养老金安全性和保值增值的从参与计划到领取养老金可长达数十年○
要求很高,这就需要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管。三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增强透明度,增强市场和社会对养老金经营和管理的约束力,让被保险人和养老金持有人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近日,中国保监会下发了《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这是促进养老金业务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举措。四是加强协同监管。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监管,团体年金和个人年金由保监会监管,企业年金由劳动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监管。为促进我国养老金的快速发展和稳健经营,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比如,共同推动制定统一的企业年金监管标准,规范企业年金的运作流程和市场行为,共同推动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此外,养老金是家庭和个人收入在生命周期中的再分配,是一个典型的金融服务,因此从长远和稳健的角度看,养老金监管应逐步纳入金融监管的统一框架。目前,世界上部分国家采取养老金单独监管模式,设立专门养老金监管局,如智利等;更多国家采取养老金与保险等金融服务进行综合监管,一些国家是基于寿险业务和养老金业务的相似性,成立保险和养老金监管机构,如比利时、芬兰等;一些国家则是随着金融监管走向融合,将养老金监管纳入其中,成立综合金融监管机构,监管银行、证券、保险和养老金,如澳大利亚、韩国等。中国也应该立
7。足国情,逐步统一养老金的监管○
参考书目:
1《养老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2《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2006)○》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3张美中《企业年金:中国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4段家喜《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行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
5王斌《养老保险权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6李珍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7中国保监会《养老保险国别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7年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关键词:失业保险,问题和不足,改进建议
从全球已经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大多数国家来分析, 失业保险制度总体上是指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强制推行, 由社会公共管理机构集中建立一项专项基金, 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援助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特点
综观历史的发展过程以及各地区的具体情况, 各国的失业保险制度都有不同的特点, 通过详细分类比较可以看出,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一是强制性, 从失业保险制度的含义就能很明显地看出, 失业保险制度需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强制推行, 凡是在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参加失业保险, 有的国家甚至于连一部分国家机构都列入征缴范围;二是广泛性, 该特点是指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大多数劳动者在失去工资收入等基本生活来源后的基本生存条件而设立的;三是社会共担,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是社会化的, 应该由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四是一定的救济性, 在一定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在该地区内统一安排使用, 一般不会记入个人帐户, 也不需要偿还;五是标准适中, 失业保险待遇的标准要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劳动者在失业后的基本生活, 同时尽可能减轻用人单位和政府的负担, 也不应该形成就业反而不如失业待遇高的局面, 所以制定的标准一定要适中;六是基金专款专用, 失业保险基金属于社保基金的一项, 只能用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项目支出, 不得挪作他用。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86年7月, 以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为基础, 首次提出和建立了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1993年, 国务院又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对前一项规定作了一些调整和完善, 但总体来说前两个阶段建立的失业保险制度在广度和力度上都非常有限, 严格来说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失业保险制度, 这是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过渡阶段。1999年1月, 国务院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 从概念、制度、范围、期限等各个方面做了重大调整, 真正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失业保险制度。
三、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无到有, 从有限到逐步完善, 发展到今天, 在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和稳定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 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 从当前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以及结合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完善:
(一) 失业保险基金征收的范围、标准、比例等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来执行, 影响了失业保险基金的足额征收, 也制约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均应缴纳失业保险费, 但从目前各地实际参保情况来看, 许多地区的个体经济组织和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还没有参加失业保险, 有些地区上述单位的人员只参加了很少的一部分, 在完全实现《失业保险条例》所规定的覆盖范围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另外, 由于就业形势发展的多样化, 诸如灵活就业人员或非全日制就业人员如何参加失业保险的问题, 在《失业保险条例》中也未做规定, 地方各级政府也不可能做出更明确且有效的规定。在实际征缴失业保险基金的过程中, 有的用人单位因为经济效益差而无力缴纳, 有的用人单位还存在着故意拖欠行为, 也有一些事业单位因为当地政府财政等部门的管理体制未理顺导致不能或不能完全正常缴费。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 城镇企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 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一缴纳, 在许多地区, 特别是一些较贫穷或偏远的地方, 失业保险基金缴费基数、比例未按《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甚至存在人为减少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基数、比例的情况, 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到了失业保险基金的足额征收,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
(二) 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区域普遍较小, 并且各个统筹区域收支能力差别较大, 造成了各个地区失业保险的保障能力不均衡, 严重影响了基金抗风险的整体能力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 但从十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 由于地方利益的牵制, 落实起来还任重道远。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必然造成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 经济较好的城市, 就业状况好, 用人单位缴费较多, 相反失业人员却很少, 基金收支结余较大;而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城市, 情况正好相反, 基金必然收支结余较小, 甚至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目前, 在直辖市中或很少一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中, 基本上做到了失业保险基金全市统筹。而在大部分设区的市中, 虽然去年国家要求必须实行市级统筹, 但从实际调查来看, 也只是发个文件, 在形式上统一了政策, 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级统收统支, 仍旧实行的是各区与各县或县级市分别统收统支, 因此也就造成了各区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较强, 而各县或县级市的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相对较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失业保险的整体保障能力。目前实行市级统筹尚困难重重, 更无法在省级甚至全国的范围内实行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 基金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小。
(三) 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小, 支出项目少, 不够灵活,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等功能的充分发挥。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失业保险基金在支出范围和项目都有严格的规定, 除国务院外其他部门均无权规定扩大支出的范围和项目。《失业保险条例》的这一款规定, 其主要目的为了满足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需要, 以解决当时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大量失业人员增加所带来的压力。通过前几年的运行来看, 失业保险基金确实较好地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在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 明确规定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 对切实保证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防止将基金挪作他用, 也起到了明显的制约效果。但是随着各地失业保险基金整体能力的逐渐增强、下岗与失业并轨工作的全面完成, 以及各地促进就业政策的相继推行, 要求失业保险基金进一步发挥其保障生活、预防失业尤其是促进就业作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较大的地区, 为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作用, 有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加大促进就业投入的想法, 但由于限制过大而无法实现。我国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造成失业人员大幅增加, 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诸如稳岗补贴、降低征缴费率等短期政策, 确实也收到了一些比较好的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的效果, 但由于这些政策具有阶段性和临时性等特点, 无法更好地在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 随着失业保险工作的深入发展, 实践中出现的基金支出范围窄小、不够灵活等问题, 影响到了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四) 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资格、发放标准和领取期限的设置与缴费的基数、比例尚未紧密结合, 保险费的缴纳标准与享受失业待遇的标准高低不成正比, 责、权、利没有很好的对应起来。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资格、标准和期限均做了统一规定, 只要缴费满一年, 就可以领取最少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领取的标准各个地区在某段时期内基本上也是一成不变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工作程序, 减少了工作环节, 便于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失业人员的待遇资格。在学术界, 该政策却引起不少企业、职工和国内外专家的强烈反对, 领取的标准、期限不能与失业前的缴费基数挂钩, 势必造成在职时高缴费, 失业后却不能享受相应高标准的失业保险待遇, 责、权、利不对称, 反过来也促使一些用人单位消极对抗, 甚至人为降低缴费基数、减少缴费比例, 给整个失业保险基金造成了损失。
(五)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自身建设能力不足, 很多地方政府对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场地、经费等缺乏有力的保障, 致使部分失业保险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经办失业保险事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需经费列入预算, 由财政拨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由于各地财政基本上是自收自支的管理体制, 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地方财政就更加紧张,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一个政府权力弱势部门, 很难在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得到有力保障, 即使有些地区按照当地事业单位的一般标准勉强给予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了经费, 也由于标准太低, 无法满足正常工作的开展和推动。
四、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进建议
失业保险要保障暂时失去工作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又要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就必须完善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 使其适应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更好地发挥起失业保险制度担负的社会责任。从目前实际工作需要和今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看,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一) 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不断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
我国自计划经济体制转化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失业保险制度从无到有, 并逐步得到完善, 国家先后颁布了三个关于失业保险的法律法规, 使失业保险制度在法制化道路上建立和逐步发展起来。在前期失业保险法制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前提下, 仍需进一步意识到,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 在失业保险实际执行中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 而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还没有相应的出台和制订。例如:《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十几年来, 随着就业形势的多样化, 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城乡统筹就业等, 要求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范围, 要求取消原城乡户籍差别所带来的失业保险待遇差距, 要求扩大失业保险支付的项目和范围等方面的呼声也日趋高涨。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都亟待国家制定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为开展基层工作提供有操作性的法规或政策依据。所以, 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及时解决失业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加强和完善, 才能使各项工作都能建立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之下。
(二) 切实落实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细化各项政策的具体内容, 严格执行标准, 确保执行效果。
以《失业保险条例》为准绳, 认真全面地落实好现有的各项政策规定, 将失业保险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执行《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缴费基数、比例和标准, 加大征缴力度, 坚决杜绝地方政府或用人单位人为压低缴费基数、比例和标准, 以及瞒报、漏报和少报等问题, 全面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在规范标准的基础上, 依法开展好扩面征缴工作, 要严格按照《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 将所有应参加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全部纳入征缴范围, 尤其是需要加大对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保工作的力度, 加强政策宣传, 做好服务, 帮助地方财政部门提出相应的解决资金的办法;三是严格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范围支出, 防止超范围超标准支出, 要通过相关的审计、财政、经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四是加强一线窗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认真落实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相关规定, 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 要适应当前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和各项工作需要不断精细化的要求, 建设好市 (区、县) 、街道 (乡镇) 、社区 (村居) 三级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工作平台, 严格发放条件、标准和程序, 确保发放工作规范有序;五是失业保险工作应与就业服务密切配合, 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就业的投入, 除落实好现有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等方面的现有政策规定外, 还应研究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办法, 探索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有效方式, 既要保障好生活、预防失业又要更好地促进就业。
(三) 加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 切实落实好人员、场地和经费三到位, 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
要开展好失业保险的各项工作, 就必须有专业的经办机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 是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失业保险制度的职能部门。要做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组织合理、职责清楚、运转灵活、精干高效, 就必须加强失业保险机构建设, 切实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三到位, 根据现行有关规定, 由各地人事、财政等部门合理确定人员编制、经费核拨和工作场所等, 对地方财政确属拨付有困难的, 应由上级财政部门帮助解决, 确保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 还要打造一支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队伍。要根据完成失业保险工作任务的要求, 充实现有工作人员队伍, 加强劳动保障、财会、统计和计算机等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在对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政策和业务素质、操作能力考核的基础上, 大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的建设。同时, 加强失业保险工作人员队伍的作风建设, 是做好失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条件, 加强作风建设, 既要注重教育, 又要奖惩分明, 通过正确的引导, 形成一股争先创优积极向上的正气,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四) 潜心研究, 深入学习, 不断提出具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和前瞻性的思路或办法, 为失业保险制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
目前的失业保险政策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 还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和探讨, 对失业保险的理论研究, 直接影响和制约失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理论研究, 为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指导。失业保险理论政策研究的重点, 应放在探讨与中国实际国情相适应的失业保险制度模式选择、失业保险工作运行机制确定和解决失业保险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事物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 提出具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和前瞻性的思路和办法, 特别是注意把我国的失业保险发展与国际接轨。通过加强对政策理论的研究, 推动当前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和工作的开展。同时, 要正确把握我国失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方向, 认真总结我国实施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 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在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为健全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进行理论研究和论证, 打好理论基础。
失业保险制度在中国实施以来, 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推动了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企业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较好地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有效地预防了失业, 促进了失业人员就业, 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发挥出了其巨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如扩面征缴难、基金市级统筹不到位、机构经费未完全落实、支出项目少范围小等, 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争取把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成为法律法规配套, 覆盖范围广泛, 基金来源渠道稳定, 待遇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管理手段现代化和科学化, 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有机结合的制度体系, 既能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有效地预防失业, 又能积极促进他们再就业。
参考文献
[1]、吕学静.《各国失业保险与再就业》.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2]、周元洪《.失业保险与再就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黄乐平, 毛素梅《.失业保险实务精解》.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4]、张伯生, 叶欣梁, 周晋《.工伤与失业保险:政策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工伤保险制度;实践;问题;对策
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工伤保险制度作为我国法制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伤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劳动者工伤赔偿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弊端和问题显现出来:工伤职工不能及时得到赔偿金,有的甚至在法律上找不到救济的途径,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不利于社会稳定。解决这些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1.工伤保险制度工伤预防功能发挥不够
目前我国工伤保险仍是以工伤补偿为主,主要通过对工伤人员的经济补偿来保障。但单纯的工伤补偿并不是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应有之义。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伤保险制度都把工伤补偿和工伤预防、职业康复紧紧结合在一起,并将重点放在工伤事故的预防上,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康复帮助。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中尽管确定了“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和职业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但没有明确规定基金的支出比例、途径和用途,在我国一些省级立法及实施细则中,大多数也没有明确规定工伤预防基金支出比例,从而导致工伤保险机构的工伤预防工作无法得到明确的制度指导。
2.工伤保险覆盖面狭窄
覆盖面狭窄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首要问题,我国实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只覆盖了各类企业,没有将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列入参保范围。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这些单位同样存在着因工伤亡,在处理时就形成了同样是工伤,却享受两种不同待遇的情况,不利于各类人员在企业、机关、事业等单位之间的合理流动。而被列入工伤保险范围的部分私营、涉外、乡镇企业及有雇工的个体经营者,又以种种理由拒绝参加工伤保险,致使工伤保险覆盖面主要集中在国有和集体企业。
3.程序繁琐,维权成本高
按照《条例》的规定,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需经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仲裁,甚至到法院起诉。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还需要在工伤认定之前先确认劳动关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的期限各是2个月,劳动仲裁的期限是45天,一审期限是六个月,二审期限是三个月,但要走完这些程序少则需要一年二个半月,多则要二年以上的时间。因为当事人对工伤认定的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由于程序烦琐、时间过长,部分受伤害职工被拖得精疲力尽,甚至中途放弃。
二、健全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对策分析
1.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与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
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要求对发生工伤事故的职工除进行经济补偿以外,要尽最大的努力实施积极的救治和康复,促使伤残职工尽快获得身体和精神以及劳动技能的恢复,重返工作岗位,参加生产劳动。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反映了一种积极的工伤保险思想,不仅减少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开支,更为重要的是更好的保障工伤职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此,国外就有从保险基金中拨出专款用于开展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
2.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
从国外的工伤保险状况来看,工伤保险的覆盖面是相当广泛的。工伤保险对象应包括:公务员、各类企业职工、临时工、季节工等。实行强制性工伤保险的德国,其工伤保险的对象甚至超出了国际标准。在1885年工伤保险创立之初,首先在部分工业行业建立,以后逐步发展到所有雇员。1942年,德国全部企业为工伤保险制度所覆盖。1971年,各类人员为这一制度所覆盖(从工人到国家工作人员及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儿童)。德国统一以后,1990年,该法对前东德地区生效。目前,德国8500万人口中有5300多万人处于工伤保险的保护范围。我国2004年的《条例》对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大,规定在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伤户都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覆盖范围仍然比较窄。我国大量的人口在农村,在农闲季节他们涌进城市、城镇做临时工、季节工,这部分人数量比较多,可是未能纳入工伤保险的范围。因此,我国应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工伤保险的对象应包括各种从业人员。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使现行《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的人员能够真正参加工伤保险。
3.调整待遇结构,提高待遇水平
从试点地区的经济补偿来看,不仅调整了定期抚恤待遇,而且增加了一次性经济补偿,劳动部《试行办法》吸纳了各地经验,实行保障基本生活与适当经济补偿相结合,有了明确的具体标准,体现了工伤保险补偿的发展方向。待遇计发基数把现行的以标准工资为基数改为以本人工资收入为基数,并且为排除偶然因素以职工本人工伤或工亡前一年内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扩大基数等于相对提高了保险待遇。同时考虑到公平原则,对高工资者有所限制,对低工资者给予保护。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浅析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金彦
论文关键词: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 补充养老保险 基金
论文摘要:文章从世界及我国即将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入手,提出应在我国建立起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障制度的观点。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主的养老保障制度,提出关系到养老保障制度生存及改革中巫待解决的四个问题,并分别就这四个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人口老龄化现象自19世纪后期在发达国家出现以来,已引起各国的关注。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也开始向老龄化方向发展。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球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由目前的9%上升至16%.西方人口专家将本世纪称为“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的银色浪潮,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至今已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我国,由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人口高速增长,以及70年代以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久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必须能够承受-2030年左右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并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计划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其基本特征是退休保障成本在代际间转移,这个部分主要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问题;个人账户部分实行长期积累,是基金制,这个部分主要是老年人按照所尽的缴费义务多少的不同收取不等的养老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实行的是个人账户的方式,也就是基金制,它使实力雄厚企业的退休员工将有更多养老金收人,它是一条增强企业吸引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有效措施。
由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具体操作执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合理地解决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生存与改革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前的阳体制所带来的遗留问题
近几年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对旧体制遗留的问题不做处理,新体制就根本不可能顺利运行。要想完成向新体制的过渡和改革,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即正视旧体制的遗留责任问题,并认真地加以解决。
旧体制的遗留责任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是已退休职工(“老人”)的养老金来源问题;二是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中人”)个人账户中积欠的“空账”如何补齐的问题。这两部分都需要一种特殊的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应另外成立一个过渡机构,把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筹集、发放及管理责任全部交给这个过渡机构负责。“中人”随新职工一起全部进人新体制,即分别加人社会统筹系统和个人账户系统。“中人”个人账户中“空账”的充实责任,也交给上述过渡机构,以承债方式落实。由这个过渡机构与新制度体系中的个人账户管理机构签署明确的债务协议,制定一个稳妥的债务及利息偿还计划。另外,将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所得用于充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空账”,这也是现阶段可采取的方法之一。
简而言之,新制度中的社会统筹体系与个人账户体系要严格分开;转轨期间旧体制遗留责任的`处理和新制度的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资金筹集及债务责任上也要严格分开。
二、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的费用缴纳是采取“费”还是“税”的形式
鉴于目前社会保障费常因征缴力度不足,缺乏法律基础等原因而面临拒缴问题,不少人建议实施“费”改“税”.无疑征税有征税的优点,例如具有强制性、管理成本低等,因此,可以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保证社会统筹部分能够得到有效的征收。当然,社会统筹养老金也可以由税务部门代征,所征收资金全部进人社会统筹养老基金或社会统筹养老金财政专户。
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应处的地位
我国目前虽已建立了三个层次的养老金制度模式,但现阶段养老保险改革的重点仍停留在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而类似于国外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只处于一种零星发展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期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于辅助性地位,担当着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角色。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人,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类似西方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也应担当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地位。这可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上体现出来。我国目前实行“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后从统筹账户中取得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替代率,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工资的45%-55%左右,这样水平的替代率只能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国际公认的退休职工保持正常生活水平的替代率为75%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企业层次的养老金计划,使其提供的替代率在20%-30%左右,从而使总的替代率达到75%,以保持退休职工的正常生活。
四、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关系到整个制度的成败,尤其实行部分积累的统账结合制度,基金的保值增值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尚未走出一条规范化运作的可以抵御风险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据有关部门测算,基金平均回报率扣除通涨率后,实际收益率为负值。养老基金不能实现投资增值,对抵御人口老龄化和减轻国家、企业负担都很不利,特别是个人账户积累基金的增值直接影响到职工退休后的保障生活水平,收益率远低于工资增长率时,工资替代率就难以保持合理水平。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基金不由政府机构直接经营,而是以委托、授权方式交由具有诚信和能力的民间机构投资运营,并且应形成多家竞争机制。可以在目前大致具备经营条件并在全国各地均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商业金融、保险等机构中进行选择,以承担基金经营任务。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姓名:李凤起
班级:统计2012
学号:201201051408
指导教师:赵明清
I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保险的需求不断扩大,保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保险业的发展,迎接入世后的挑战,以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保险市场营销活动,是增强保险企业竞争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鉴于此,有必要对保险营销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保险营销的基础理论;然后从保险营销观念滞后、保险产品比较单调且业务失衡、价格比较混乱、营销渠道不够合理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从树立促销和服务一体化的营销观念、推出新型产品、采取有效的价格措施、建立合理的营销渠道四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保险营销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保险营销;营销管理;营销观念
II
1、概 述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社会各界对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大,保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保险业的发展,迎接入世后的挑战,以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加强保险营销意识,抓住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即将对国外保险公司全面开放的契机,运用有效的营销策略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才能为未来的激烈竞争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相关保险营销理论的研究和对我国保险市场营销问题的分析,着重对保险营销策略加以研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我国保险市场上的竞争力,更是想通过这种研究激起各家保险公司关于建立现代营销体制的讨论,探讨适合我国保险市场的保险营销体制,提升我国民族保险业的整体竞争力,以从容应对入世后对整个保险业的冲击。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各保险公司必须加强市场营销。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手段,树立现代的市场营销观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加强市场营销也是我国加入WTO的要求。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开放是一种必然,外国保险同行带来的不仅有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还将带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要求各保险公司要加快保险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市场运作能力,拓宽保险市场,不断增强公司实力,以迎接外资保险公司的挑战。
再次,加强市场营销是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运用,传统的保险经营方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原来的佣金制、代理人海战术将发生变革,通过银行,邮政,旅行社代理,以及网络销售,电话销售等将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营销和营销战略的研究,对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十分必要。
1.2 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看,虽然对保险学、保险经营管理理论等方面研究的相关内容不少,而且也取得了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成果,但是涉及保险营销内容研究的却很少,研究成果也相应较少。对于营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运用营销学的观点审视保险经营的理论与实践,并从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管理等基本理论出发,对保险商品营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者主要针对保险营销和管理人员,闸述了保险营销信息的搜集与运用、保险营销谈判、保险营销公共关系、保险营销技巧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相关理论的研究对我国保险营销业的发展起到了理论方面的积极指导作用,同时也为本文的系统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了在激烈的保险市场竞争环境下,进一步开拓我国保险市场,有效提高自身效益,必须依据保险营销基础理论,针对我国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并明确其营销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1)保险营销相关基础理论;(2)我国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3)我国保险营销的对策。
本论文侧重实践性,兼顾理论性,试图通过对我国保险营销问题的研究,对当前我国保险公司营销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
2、保险营销基础理论
2.1 保险营销的含义
2.1.1 现代市场营销的概念
菲利浦·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将营销定义为“个人和团体通过创造、提供产品和价值并与他人交换以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社会管理过程”。这个定义说明了营销的核心是社会交换过程,它涉及了多项工作,如卖方必须寻找买方、确认其需要,设计适当的产品,为产品定价、提供相关的服务,进行仓储、运输和促销活动。
因此,营销包括了产品开发、研制、产品定价、渠道选择、沟通与服务等内容,包括了售前、售中和售后一切活动。[1]
2.1.2 保险营销的定义
保险营销是指通过挖掘人们对保险商品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满足投保人需求的保险商品,并且通过各种沟通手段使投保人接受这种商品并从中得到最大满足的过程[2]。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2.1.2.1 保险营销的中心是顾客的需求
保险营销的起点就是要研究了解顾客的需求,站在顾客的立场,设计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厘定费率时要考虑到顾客的需求能力和购买能力,以各种沟通手段满足顾客需求,在进行保险服务时,也必须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提高服务质量。
2.2 保险营销的特点
同其它商品的营销相比,保险商品的营销更注意主动性、人性化和关系营销。[3]离开了主动性,保险市场营销就会陷于盲目和停滞;脱离了人性化,保险市场营销就会变得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忽视了关系营销,保险营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可以将保险商品的营销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
2.2.1 主动性营销
保险商品营销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主动性营销[4]。因为,如果没有主动出击和主动性的营销活动的开展,许多营销活动就会难以顺利进行。保险营销的主动性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变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多数人对保险的需求是潜在的。(2)变负需求为正需求。(3)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沟通,是人们交流思想,获取相互理解、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
2.2.2 以人为本的营销
保险商品营销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中心的营销活动[5]。保险商品的经营者需要时刻面对自己、面对员工、面对顾客,并实现三者利益统一的营销活动。
2.2.3 注重关系营销
现代企业的营销是将企业的营销看作是一个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与发展同相关个人及组织的关系是其营销的关键。保险商品的营销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事业,更要注意关系营销。
2.3 保险营销管理理论
保险营销管理是指在相应的营业环境中,通过分析保险市场机会、研究和确定目标市场、制定相关营销政策、运用各种营销工具及手段,把一定的保险商品引向经过选择的顾客的一种管理活动,包括五个步骤:市场环境分析;营销调研策略;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市场定位策略;整合营销策略。
2.3.1 市场环境分析
保险企业进入市场营销的第一步就是分析市场环境,以寻求能够进入的目标市场。这一步主要分析保险市场需求、购买者、公众、竞争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等。对保险市场需求的分析包括两方面:个人保险需求和集体保险需求。影响个人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职业、收入、年龄、文化水平等;影响集体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行业性质、产品性能、财务状况、福利政策、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对竞争者的分析主要包括保险产品、费率、促销手段、市场进攻方向及其公司内部情况。
2.3.2 市场营销调研策略
保险市场营销的关键步骤是发现和满足被保险人的需求。为了能判断保户的需求,实施满足保户需求的营销策略和计划,营销决策者需对保户、竞争者和市场上的其他力量有相当了解。营销调研的作用就是为提高决策质量以发现和解决营销中的机遇和问题,从而系统地、客观地、识别、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从事营销调研的内容有两点:(1)发现营销问题,如市场潜力调研、市场份额调研、形象调研、营销趋势调研等;(2)解决营销问题,如市场区域调研、产品调研、定价调研、渠道调研等。
2.3.3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在营销调研的基础上细分市场,进而选择目标市场并最终确定营销产品就是目标市场营销。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三个步骤:(1)细分市场;(2)选择目标市场;(3)确定营销产品。细分市场可使保险公司针对不同投保人和投保人的不同需要,开发差异性险种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保户的需求;细分市场也可使公司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有效的业务上;细分市场还可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地取舍、选择最具市场竞争优势的业务。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公司可根据自己的资源能力采取三种选择目标市场的策略:(1)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2)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3)集中性市场营销策略。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一般选择沿海开放城市作为目标市场,以富有阶层和富裕阶层作为目标顾客,进行重点开发,收效明显。
3、我国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
3.1 保险营销观念滞后
3.1.1 忽视或轻视产品推广
一个产品究竟有没有市场,关键就在于能否通过有效的推广工作,使客户了解、接受和喜欢该产品。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热衷于保险产品的创新,在保险产品的设计、开发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往往忽略或轻视产品推广。在产品推广阶段,投入的人力少、推广的方法单
一、推广的对象不明确。产品推广的滞后,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全面销售,也不利于收集反馈信息和进一步推动产品的改进和创新。
3.1.2 服务观念和水平有待提高
保险服务的正常运作,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保险公司对服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与国外著名的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公司仍然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过程不连贯、服务内容简单化等问题。
首先,并不是所有业务人员都具有“客户是上帝”、“服务是公司的生命”的指导思想,我国各保险公司也没有针对全体员工灌输服务理念,将服务作为公司一项战略实施。
其次,公司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没有连贯、系统的建立,尤其是售后服务与售前、售中服务脱节,许多业务员对售后服务缺乏足够重视[7]。
最后,公司服务内容缺乏人性化和个性化,也不够丰富。许多客户需要的咨询、防灾防损等服务,公司都还不能提供,并且目前服务的手段也比较落后,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够。
3.2 保险产品比较单调且业务失衡
3.2.1 保险产品比较单一
保险产品即保险险种,是指保险服务的形式及服务过程,它是通过具体的保险形式(保险单,保险协议,保险合同)来实现的,而且还包括从承保、防灾到理赔的全过程中对客户的必要服务。
从我国保险市场来看,保险公司险种比较单一,保险产品的同购现象极为严重,经营过分依赖于少数险种的问题。如财产险中的机车险、企财险、货运险等少数传统型产品成为了财险公司经营的顶梁柱,新产品难以形成有效供给。目前全国各保险公司在险种方面的相似率达90%以上[8],各公司之间只是在低水平上搞重复“建设”,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导致过渡竞争,造成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即便是推出了一项新产品,也由于销售策略未能配套跟进而影响了该产品的销售业绩。我们应该及早寻求新的产品,防止保险业务步入产品生命周期的低谷而无新的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依托点和增长点。
3.2.2 缺乏适合营销的个性化产品
保险产品开发是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我国保险公司以险种的改进和开发为中心,以提高现有险种的服务和功能为重点的观念在保险业发展初期是有效的,但这是种以产定销的观念。目前国内各公司的险种多是有针对性的团体险,而分散性的个人保险业务量小、占比低,公司又对其未引起
足够重视,导致适合个人需要的保险产品相对不足,缺泛适合营销的个性化产品。故能否针对保险营销需要开发出专门性、分散性险种,将成为决定公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3.3 价格比较混乱
3.3.1 滥用价格战手段
中国加入WTO后,全国各保险公司有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只想在国外保险公司进来之前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国内各保险公司均有一种错觉,以为得市场者就得天下,因此各保险公司对发展财产险中的车险采取了鼓励态度,这为产险营销的迅速成长注入了催生素。其根据是:车险占据产险公司保费收入的60%以上,在保险公司看来是赖以生存的命脉,而且进入门槛很低,国外保险公司以及新成立的保险公司要想在市场上立足,会先从车险入手。于是,从2002年开始,各保险公司纷纷拿出了价格武器,狂降车险保费,一般车5折或6折,新车甚至可以打到4折。然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产险公司在市场扩张的同时也集聚了风险,一批潜藏着巨大风险的汽车被承保,同时高折扣让保险公司保费收入锐减,这种短期行为让风险表露无遗,导致后期保险营销面临着全线崩溃的危险。
3.3.2 费率的厘定不合理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价格弹性直接影响供求关系。现以财产险为例,目前,财产险领域报价能力弱,报价过低,则亏损;报价过高,则难以促销。价格弹性直接影响着销售业绩,因此,保险亟待用精算制度进行单险种核算。准确厘定产品的价格,要对各类损失的数据有所统计积累(例如,车险中由火灾造成的赔偿金额,碰撞导致的赔偿额,盗窃引起的总赔偿额等等),方可厘定单独损失的损失率和费率,制订销售价格。准确提取各项准备金,确保经营稳定性和连续性。有效业务经营数据的缺乏已经成为现在和今后制约公司开发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3.4 营销渠道不够合理
3.4.1 客户群体比较单一并且农村市场比较薄弱
我国各保险公司目前拥有的客户,大部分是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体户,中小型个体私营企业、城镇居民家庭。农村保险方面一直没能有所突破。从保险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经过了十几年的市场开发和市场再分配,城市的业务发展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竞争日趋激烈。然而,人口占
全国人口总数70%的农民兄弟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却并未得到保险企业的重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保险需求将逐步扩大。能否做好农村的保险工作可以说关系到公司的眼前利益,更关系到中国保险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小型个体、私营、股份制企业、农村需求将成为社会的经济主体。
4、我国保险营销的对策
4.1 树立促销和服务一体化的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决定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营销观念陈旧错误,必定会导致营销的失败。所谓营销观念是指公司用怎样的指导思想与态度去从事经营工作,它支配着公司的营销活动[9]。兰比尔·斯科特说:“在今天的市场经济里,市场营销已不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的较量”。因此我国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促销和服务一体化的营销观念。[10]
4.1.1 推广策略
我国保险公司由于国有企业的特点,相对垄断的市场地位,长期以来对企业和险种的产品工作没有充分重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险公司应树立起“好酒也得勤吃喝”的推广观念[11],组建企划部,由专业人士操作,从多方面加强企业和险种的推广,不仅使企业在客户和广大公众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也为险种,尤其是新险种起到直接的销售促进作用。4.1.1.1 提高广告效率
广告是通过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某种信息的一种沟通方式[12]。在竞争激烈、险种差异缩小的现实情况下,作为有效的沟通手段之一,广告在保险营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保险公司宜在广告推广策略方面做到如下三点:
第一,增强广告意识并加大广告费用支出预算。公司应将广告当作一种投资,而不是纯粹的支出,借鉴平安保险以及国外保险公司的经验,针对当年的保险险种推广目标,在上年的保费收入中提取0.3%左右的费用作为广告预算。
第二,精心选择广告媒体并提高广告效率。电视广告费用大,不必常做;电台广告不能有效地把信息传达给公众群体,因而公司应着重选择路牌、报纸、霓虹灯等受众面广、费用较低、能够直接针对目标市场的广告媒体。
第三,广告创意要体现保险意识的呼吁。广告创意不仅要直接宣传保险公司和公司的产品,同时也应具有提升企业、保险意识的作用。这对于我国保险公司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挖掘潜在客户、扩大市场规模,而且也有利于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巩固各保险公司的市场地位。4.1.1.2 增加公关活动的新闻效应
保险公司面对的是企业客户、消费者客户、海关、商检、银行、媒体、政府、竞争者等公众群体,与它们维系良好的公共关系,对于保险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公司应通过有计划的安排、设计各种影响大、效果好的公共关系活动,加强企业形象推广。具体如下:
一方面,挖掘公司内的新闻由头,频繁在各大媒体上报道公司新闻。这实质是一种“软广告”的形式,由于这种形式渗透力强,易于诉求对象接受,是常用的一种公关策略。公司可以挖掘企业庆典、先进人物事迹、企业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由头,与媒体记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报道这些新闻,长期强化公司在客户中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结合社会关注焦点,组织有新闻效应的公关活动。针对社会发生的焦点问题,尤其是与财产安全有关的事件,公司要有意识地组织公关活动。例如:当发生了空难、水灾、火灾、大型交通事故等,公司可以抚恤、赞助、慰问、发布新闻等形式展现公司关爱社会、保卫人民财产的形象。尤其是当这些财产或人身没有参加保险,公司更应该给予扶助,并制造新闻效应,扩大公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4.1.2 服务质量战略
服务质量战略是指服务质量竞争力的提升,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13]。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三个环节来展开。4.1.2.1 售前服务
实施产品的多样化策略[14]。一方面可根据我国国情,有选择地引进西方保险业中成熟的保险产品,如按揭住房保险,分红人寿保险及投资连结保险等。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在考虑消费者需求和金融监管环境下,开发有自己特色的保险产品。开发多功能的保险产品是保险产品创新的趋势。4.1.2.2 售中服务
主要指在产品(保单)的现场销售过程中所进行的联系客户、了解需求、保险条款宣传、提供与保险相关的专业咨询服务等。这一切都是保险企业与客户、市场直接接触的过程,都是围绕着客户需求进行的,是保险企业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换言之,这些活动就是最基本的客户服务,已经体现了尊重客
户需求的意识,也贯彻了一定的营销理念,客户服务意识的萌芽也是由此诞生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4.1.2.3 售后服务
第一,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和回访制度。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对重点客户进行回访,密切观注客户的需求变化,及时了解并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客户对产品及本企业“忠诚度”的关键。
第二,建立正规化、专业化的售后防灾防损咨询和新产品需求咨询体系。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特殊行业,其技术性、复杂性和专业化程度高。保险咨询工作应该贯穿于保险销售的所有环节。同时,做好防灾防损工作也是保险企业减少赔款支出,增加保险利润的有效方法。对大多数被保险人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以及所从事的业务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所以靠他们自己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是很难的,而保险企业则拥有相对较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在风险防范和控制方面对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帮助,提高客户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对保险企业和保户都是有利的。
第三,规范理赔制度,强化理赔工作的营销促进作用。理赔是兑现保险承诺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保险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和保险公司的社会声誉[15]。因此,我们为维护企业的整体形象,要充分实现受害人的理赔要求。理赔工作的成功开展,对保险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同时也对保险企业的企业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4.2 推出新型产品
首先,对于我国保险公司而言,向市场推出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是各公司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前提[16]。我国保险公司在营销过程中应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适时地开发出新险种,改变目前保险险种单
一、同购现象严重、过分依赖少数险种的局面。在险种设计时,保险公司可着重考虑以下三方面:(1)险种尽量满足人们的各种未满足的保险需求,改变险种单
一、过分依赖部分险种的现象;(2)开发出适合不同保障对象的保险险种,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3)提高保险服务水平,不断开发适合营销的个性化产品。
其次,今后我国保险业在险种开发方面的创新会大大超越目前险种的概念范畴。以财产险为例,目前全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险种总计400多个,但相当一部分险种差异性小,替代程度高[17]。我国险种主要借鉴西方的险种,形式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险种少,而且分红险种少,仅做到了利差返还这一步。随着
险种的发展,保险利润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死差益和费差益,无疑将会成为险种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从而增加保单的吸引力。同时在保险金融趋势的带动下,未来的保险公司将更像资产管理公司,保险险种将被更多的注入资产化特色。目前,世界流行的分红保险,变额保险,万能保险等将得到广泛的开发和推广。
最后,我国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需要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1)完善公司历史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同时结合产品的销售,做好市场的调研工作,以便及时、全面了解社会中未满足的个性化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确定公司的目标客户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开发险种,力求做到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
(2)要解决险种单一,过分依赖少数险种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新业务的开发,应该在责任险、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方面力求找到突破口,在法律和法规的保护下,充分利用政策的导向性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发新险种。
(3)鉴于以往的保单设计采取的形式过于单
一、固定,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保险需求,并且还缺乏灵活性,公司可以在精算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开发出自选型保单,在充分满足投保人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将其发展成专供营销方式销售的新产品。
4.3 采取有效的价格措施
价格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国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价格措施。[18]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价格竞争始终是一种重要手段。价格关系到企业的利润,也关系到产品销售和客户的满意程度。保险产品的无形性,更决定了其价格的重要性。我国保险公司只有通过理性降价,才能实现通过降价来聚集实力的目的,具体可采用以下四种方式:
4.3.1 通过降低保险税率来降低保费
保险公司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亦非一般企业可比,对保险公司实行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税收政策是必要的,若能适度降低保险税率,就为保险公司的降价留出了余地,有利于保险公司扩大承保范围,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应考虑取消国民待遇与外资优惠待遇之间的差距,使国内保险公司与国外保险公司在税率上享有同等待遇。但这并非一个企业的力量所能达到的,需要国家在方针政策上做出调整。
4.3.2 加大保险基金的运用并扩大其运用范围
我国的保险公司虽从1984年起就得到了运用保险资金的自主权、经营权,但是至今保险投资的范围仍主要局限于存款、国债、基金,保险投资渠道狭窄。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保险基金的投资获利功能,保险投资业务成为其保险公司以盈补亏、持续发展、增强自身经营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保险投资环境越来越宽松,当务之急是通过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尽快构建起一个活跃而成熟的金融市场,使得保险基金在其中作为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既能帮助保险公司提高效益,增强实力,又能使资金流向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部门,一举两得。
4.3.3 重视培养保险精算人才
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定价较复杂。保险精算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而我国由于停办国内保险业务长达20年,形成了保险人才的断层。为此,必须不遗余力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培养精算人才的力度,尽早造就一批土生土长的保险精算人才,使得费率厘定更精确合理。避免未来费率厘定市场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4.4 建立合理的营销渠道
保险营销渠道,简单地说,就是指保险商品从保险公司向保户转移的过程中所经过的各种途径或方式。[20]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销渠道的畅通与否和覆盖面的大小,往往决定一家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因此,正确地选择营销渠道策略,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时间,拓展竞争,提高市场营销的应变能力。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三种可选择的营销渠道:
4.4.1 广泛性的营销渠道策略
广泛性的营销渠道策略也称密集性营销渠道策略,是指通过尽可能多的保险代理人来销售公司的保险产品,以便及时满足投保的需求,积极扩大保险产品销售网点,对保险代理人的数目不加限制,越多越好。该策略的优点是:销售面广,可以迅速扩大保险产品的销售量,使保险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树立产品品牌。例如:房屋按揭财产保险,保险公司应尽可能多的与各家商业银行联系,争取他们的代理;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应更多的依赖于农村信用合作社。这种策略主要用于费率固定,保险标的差异性小,费率与竞争对手相似或相同的保险产品。
4.4.2 专营的营销渠道策略
专业性的营销渠道策略也称为独家性营销渠道策略,是指保险公司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内,使用一个代理人对特定保险产品,进行专营销售,并互相达成契约协定,在同一地区内保险公司不再找其它代理人代理,同时该代理人也不另代理其他保险公司的同类业务。例如:会计师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委托注册会计师协会独家代理,统保此业务。该策略的优点是:保险公司与代理人双方的利益相关,代理人责任感强,便于保险公司与代理人结成密切的合作关系。
4.4.3 选择性的营销渠道策略
选择性的营销渠道策略是指保险公司在特定的目标市场上选择少数几个代理人来推销自己的保险产品。它是指选择那些有代理经验、有保险知识、推销水平以及信用好的代理人,在特定区域内推销本公司的保险产品的营销策略。该策略与广泛性相比,既能有效地控制代理人,又能保持较低的销售成本。该策略与专营性策略相比,产品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一些,使保险公司获得足够的市场覆盖面,达到一定市场占有率。其优点是:保险产品能进入更广阔的市场领域和不同层次的投保人群体,能使每个代理人获得较大的销售量,减少了保险公司的销售上花费的精力,容易调动代理的积极性。保险公司与代理人可以结成牢固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保持产品在被保险人中的声誉。同时,也可以减少代理人之间的盲目竞争。
参考文献
[1] 张爱玲.CS战略——企业营销新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5(2):45-46.[2] 秦怀宝.保险营销的文化视角[J].上海保险,2005,(9):35-36.[3] 张志廷.保险市场营销指南[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68-72.[4] 罗海平.论我国保险营销的发展战略[J].保险研究,2001,(11):27-30.[5] 张红霞.保险商品营销的内涵及其特点[J].经济科学,2002,(2):83-86. [6] 薛梅.保险营销及创新思路[J].社会科学家,2000,(3):70-73.
[7] 王建梅.中资保险企业营销决策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9):66-69.[8] 孙祁祥.论世纪之交中国保险业的创新与发展[J].财贸经济,1999,(4):50-56. [9] 于永达,谢敏.论中资保险公司的营销创新[J].金融与经济,2003,(2):44-46. [10] 刘洪喜.现代保险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经理人,2005,(4):138-140.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1资源税费制度的理论基础„„„„„„„„„„„„„„„„„„„ 1.1资源税的概念
1.2我国资源税制度的发展演变(可不要)1.3资源税费相关理论
2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费制度
2.1我国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主要内容()2.2资源税制度的发展现状(1.2可合并)2.3资源税的主要特点 2.4资源税的作用
3.我国现行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3.1资源税课税范围窄 3.2资源税计税依据不合理 3.3资源税单位税额过低
3.4资源税减免政策较多,调节作用衰退 3.5税费关系不协调费重税轻矛盾突出 3.6征税对象没有分类
3.7 资源税的税权过于集中。税收调节效率低下 4.国外资源税发展状况及给我们的启示
5.资源税费制度的完善对策 5.1.扩大资源税的课征范围 5.2.改变资源说的征税依据 5.3.使资源税单位税额合理化
5.4.减少资源税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5.5. 规范协调税费关系 5.6.对征收对象进行分类
5.7.调整资源税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享比例 6.结论 7.参考文献
1.资源税费制度的理论基础
1.1资源税的概念
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纳税对象的税种,是国家凭借宪法赋予的对资源的所有权和行政权力,向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征收的一种税。广义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我国目前资源税中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
资源税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种。一般资源税是国家对国有资源,如我国宪法规定的城市土地、矿藏等,根据国家的需要,对使用某种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取得应税资源的使用权而征收的一种税,它反映的是绝对地租。级差资源税是国家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由于资源察赋的差异所取得的级差收入课征的一种税,它反映的是级差地租。
我国的资源税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开征的一个税种。税制改革扩大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并将盐税纳入其中,但尚未将所有自然资源列为纳税对象。在我国境内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应缴纳资源税。我国资源税实施“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征收原则。其中“普遍征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所有境内应税资源品都要征收资源税,二是所有应税资源品的开采或生产者都要缴纳资源税;“级差调节”的含义是指由资源察赋、开采条件、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级差收入,通过实施差别税额来进行调节。从征收原则来看,我国资源税既包含绝对地租,又包含级差地租。1.2我国资源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无偿开采制度”;198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有偿开采制度”的开端;1984年10月,我国开始按照从利润计征的方式开征资源税;1986年,资源税改为从量征收;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矿产资源法》的修正,进一步确立了我国资源有偿取得、使用以及税费并存的制度;1998年,我国相继颁布了《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2004年以来,我国陆续调整了部分资源的税额标准,取消了部分资源的优惠政策与减征政策,拉开了资源税改革的序幕。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阶段,各种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配和收益都由国家统一计划、管理和实施,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不例外。各种矿产资源均是由国家组建的各个地质勘查单位进行寻找和评估,勘探结果归国家所有;国家投资开采矿源,矿山企业同样为国家所有,按计划指令完成对矿产品的采选,并上交国家,所取得的收益则上交财政,由国家统一进行分配。在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多重身份于一体—既是矿产资源的所有者、生产者,也是其使用者和受益者。由于各种财产权利均属于国家,实行有偿开采制度是没有意义的,因而在这一时期,一直实行的是资源的“无偿开采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资源有偿开采制度也随之建立和演进。1982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有偿开采的开端。
我国于1984年10月开征资源税,按照当时的《资源税条例(草案)})规定,征收范围包括原油、煤炭、金属矿产品和非金属矿产品,但根据当时价格不能大动的情况,为了避免企业既得利益受到影响,资源税实际征税只限于少数煤炭、石油开采企
业。资源税开征时,是按照资源产品销售利润率确定税率征收的,即销售利润在12%以上的矿山企业要按规定缴纳资源税,销售利润在12%以下的矿山企业则不需缴纳资源税。资源税征收采用从价超率四档累进税率的方式,其初衷是调节级差收益,公平企业税负。
1986年施行的《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但当时鉴于资源产品销售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为稳定资源税收入,决定将资源税计税办法在原设计税负的基础上,改为按产量和销量核定税额从量征收。
1993年全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对1984年的第一代资源税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形成了第二代资源税制度。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细化及扩大了资源税的范围,把盐税纳入其中,征收品目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同时正式把按超额利润征税改为按矿产品销售量征税,按照“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就资源察赋状况、开采条件、资源等级、地理位置等差异设置了不同税额,即同类产品资源条件不同,税额也不相同。1994年,《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开始实施,其《附录》中列出了我国当时己发现的全部173种矿产及其补偿费率,结束了矿产资源无偿使用的历史,也从此形成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税费并存”制度。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探矿权和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逐步停止了各地矿业权的无偿授予,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效益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1999年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又发布了《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财
综字[1999〕183号)。
从2004年起,我国陆续调整了煤炭、原油、天然气、铅锌、钨等部分品目的资源税税额标准,从而拉开了新一轮资源税改革的序幕。
2004年7月和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下发文件,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将陕西省部分地区煤炭企业资源税额调整至2.3元/吨(财税「2004」128号);自2004年7月1日起,将山西省煤炭资源税额调整至3.2元/吨,青海和内蒙古调整至2.3元/吨(财税[2004〕187号)2005年,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额标准的通知》(财税[2005〕 115号),规定从2005年7月1日开始,上调油田企业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额标准为原油14~30元/吨,天然气7~15元/千立方米,新标准规定了每吨30元、28元、24元、22元、18元、16元、14元七个原油资源税税额档次,每千立方米15元、14元、12元、9元、7元五个天然气资源税税额档次。此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宣布,自2005年5月1日起,调高河南、安徽、宁夏、福建、山东、贵州和重庆等省市的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这是继2004年年底调高山西、青海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的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第二次调高煤炭资源税。
2006年,湖北、湖南和内蒙古三省区的煤炭资源税税额分别提高至3元、2.5元和3.2元(财税[2005」169号、170号、172号);冶金矿山铁矿石资源税由原来的减征60%改为减征40%,即按规定税额标准的60%征收。同时调整的资源税项目还包括:取消对有色金属矿资源税减征30%的优惠政策,恢复全额征收;锰矿石资源税使用税额由2元/吨调至6元/吨;铂矿石资源税适用标准调整为:一等税额标准8元/吨,二等税额标准7元/吨,三等税额标准6元/吨,四等税额标准5元/吨,五等税额标准4元/吨(财税[2005〕168号)。
2007年1月,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焦煤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的通知》(财税「2007」15号),宣布自2007年2月l日起,将焦煤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由3.2元/吨上调至8元/吨。2007年8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对铅锌矿石、铜矿石和钨矿石三种矿产品资源税做出调整,其中铅锌矿石资源税平均上调410%,铜矿石平均上调330%(财税[2007〕100号)1.3资源税费相关理论 1.3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资源税费制度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收益及分配方面的研究,沿袭了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收益分配的理论,集中在矿山地租、要素收入及财产收入上。收益分配的比例由要素的边际贡献决定。李嘉图在《论矿山租金》一文中指出,矿山和土地一样要给矿主支付租金,矿山的租金是以无需付租金的最贫瘩的矿山索取的资本回报为基础,决定其它较为多产的矿山的租金。这里的租金实际上是一种级差地租的概念。马克思发展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其地租理论体系包括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他指出,真正的矿山地租的决定方法,和农业地租是完全一样的,矿产所有权的垄断是产生矿山绝对地租的原因,资源察赋及分布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源泉。绝对地租的概念与产权的收益(权)是基本等同的。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收入与分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产权中的)所有权与收益权上。国外政府对其资源所有权的利益体现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对资源开采征收权利金,也有些国家采用征税的方式。国际上对于权利金是一种税还是一种费在认识上也存在不同。权利金作为一种税,相当于是一种不动产所得税,是矿产资源所有权在不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因让渡矿业权而取得的收益并对之课征的税收,是对纳税人(矿业权人)支配拥有的非其所有的财产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的矿业权)所征收的税收。但权利金不是由税务部门征收的,由于它是一个专门的领域,为降低征收成本,由矿政管理部门负责征收,因而有别于一般的“税”。权利金作为一种费,如美国认为权利金是美国财政最大的一笔非税收入,但其源于国家的财产所得,收缴后进入国家财政,又区别于一般的“费”。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自1984年资源税在我国开征以来,资源税费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矿产资源财产权益,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种种弊端也不断显现,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的焦点集中于“税费并存”问题,即作为资源的基本租金,其存在形式是否合理,各种类型的资源税费是否应该保留或合二为一,或者资源税本身即应直接予以废止。1.认为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都应予以保留。
苗建伟等人认为,即使矿产资源通过拍卖其开发权来达到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但是对于原来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也不应被取缔。因为资源补偿费本质上是对国家进行的资源普查投入的补偿,必须予以回收以保证国家新的普查工作的资金来源;而资源税的存在形式应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标准,为应付公共支出而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应起到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2。
2.认为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合二为一,作为资源的基本租金,以资源租金(权利金)的形式计征。
吴鉴认为,国家作为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人对采矿权人征收的各种有明确的经济内涵的费用—矿山地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资源税普遍征收、级差调节,对采矿权人征收,又与资源条件藕断丝连,归并到矿产资源补偿费中才是正途3。王广成4、杨人卫5均认为,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二者都是矿产资源价值的实现形式,都体现了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而这在税理上是重复的,所以应将二者合一,作为矿产资源的基本租金,以资源税或资源租金的形式从量计征。陶树人等也建议合并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为“优质资源税”,使之真正成为补偿资源所有权人的优质资源级差收益,费用原则上纳入国家预算管理,考虑到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地方利益,中央和地方可按一定比例分配“。张磊认为,应参照国外的权利金制度,将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统一合并为“资源税”,以理顺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经济关系和级差收益的关系,从而减少征收成本,便于政府统一管理7。袁怀雨认为,矿产资源随着开采只会减少,直至消失,不可能要求其在经营(开采)中保值、增值,只能要求国家对矿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和矿业权必须在经济上得以体现—获取被消耗掉的矿产资源的资产收益。前者为矿产资源作为一种国有资产的价值,即矿产资源在被勘查之前就具有的原有价值,体现为矿业的超额利润(绝对矿租和第一形态级差矿租),由其所有者—国家以矿产资源权利金的形式加以征收(以此取代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后者为收取矿业权使用费与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业权价款。资产性矿产资源管理必须保障在矿业经营 活动中这两种国有资产的收益不致流失,否则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矿业权只是一句空话8。
3.认为资源税或资源补偿费征收不合理,应予以废止。
鲍荣华等人认为,1984年开征矿产资源税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矿山企业由于矿产资源自然及经济条件优越而引起的级差收益,即对矿山超额利润部分的征税,属于级差地租性质。而1994年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却将增收范围扩大到所有矿种的所有矿山,违背了矿产资源税开征的初衷,起不到调节矿山级差收益的作用,因此应取消此税种征收,或者仍保留此税种,而采取零税率征收9。关凤峻从土地的剩余征税出发,分析了地租和土地税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征收依据、征收目的。进而把土地与矿产作类比,说明了由于资产所有者不同,决定的地租(矿租)和土地税(矿产税)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征收依据、征收目的存在与否及其差异,指出资源税没有立税的理论依据,补偿费理论解释存在错误’“。从“财产权利第一,政治权利第二”的原则出发,国家只要拥有财产权利,就应首先充分利用这种权利;弃财产权利不用而动用政治权利,是对政治权利的滥用和浪费,也即是国家机关放弃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原则的义务,张文驹也建议取消资源税”。郑爱华等人认为,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例外);当发现矿床后,消耗多少储量(资产)就
减少多少储量(资产),因而矿产资源的消耗是得不到补偿的,也不能增值,矿产资源资产(储量)的增加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追加得来的,与所消耗的矿产资源资产无关。应取消现行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2。
2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费制度
2.1我国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是依据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执行的资源税。凡在我国境内开采规定的矿产品或盐的单位或个人,都应按规定缴纳资源税。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包括所有矿产资源,征收品目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纳税人在开采主矿产品的过程中伴随开采的其它应税矿产品,凡未单独规定使用税额的,应按主矿产品视同主矿产品税目征收资源税。资源税按产品资源条件不同,税额也不相同。计征依据按照从量定额办法征税,即应税产品的销售量或自用数量,税率为幅度定额税率。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课税数量x单位税额。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不同税目的应税产品,应该分别核算,不能准确提供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的,从高适用税率。资源税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所得收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资源税中海洋资源税归中央,其余归地方。此外,中外合作开采石油、天然气,目前按照规定征收矿区使用费,暂不征收资源税。现行的资源税主要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统一税政,简化税制,将盐税并入资源税,作为其中一个税目,简化原盐税征税规定;二是以普遍征收,级差调节为原则,扩大了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并规定生产应税资源产品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缴纳一定的资源税;三是资源税的负担与流转税负担结构的调整作了统筹考虑,一部分原材料产 品降低的增值税负担转移到了资源税。2.2资源税制度的发展现状 9 8 4年,我国开征了资源税. 当时只对开采天然气、石油、煤炭的企业开征,并且按照销售利润率超过 1 2 %的利润部分征税. 1 9 9 4年,我国对原有资源税进行了改革,形成了现行的资源税. 规定不再按超额利润征税,而按矿产品销售量征税,并且为每一个课税矿区规定了适用税率. 其征税对象为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并且把征税范围扩大为7个税目: 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原矿、黑色金属原矿、有色金属原矿、盐. 1 9 9 4年征收的资源税一直沿用了十几年没发生变化.近年来国家又快了资源税改革步伐,2 0 0 3年以来中国陆续调高了一些省、市的煤炭资源税的单位税额,授权部分省、市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如2 0 0 6年又开征了被称为“ 石油暴利税” 的石油特别收益金. 目前,资源税还处在进一步改革之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 自然 资源需求越来越大,经济飞速发展和资源日益紧张之间的矛盾加深,现行资源税已经越来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了.
2.3资源税的主要特点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制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实行资源的有偿使用。一般来说,国家可以凭借自然资源所有权向资源开发经营者收取租金,也可以凭借行政权力征收税费。在我国,国家既是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又是政治权力的行使者,因此在对资源开发利用时,国家通过征收资源税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凡在我国境内开采或生产应税资源产品的单位或个人,都要依法纳税。这其中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对开采原油、天然气的中外合作油(气)田企业暂不征收资源税,另按规定征收矿区使用费。
第二,只对特定资源征税。资源的范围广泛,不仅包括矿产资源,还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但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征税对象并不是全部自然资源,也不是对所有具有商品属性的资源都征税,而主要是有选择地对部分矿产资源和原油进行征税。其中,原油仅指开采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以油母页岩等炼制的原油和其他人造石油;天然气,暂不包括煤矿生产的天然气;煤炭,仅指原煤,不包括选煤、洗煤和其他煤炭制品;金属矿产品和非金属矿产品,均指原矿石:盐,指海盐原盐、湖盐原盐、井矿盐和卤水。
第三,普遍征收,级差调节。资源税根据各矿山的储量状况、开采条件、品位高低、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而规定了不同级别的征税标准,一个矿区一个税率,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由有关部门根据其开采状况在幅度内予以确定,从而调节各个资源开发者和使用者的级差收入。
第四,实行从量定额的计税方式。资源税按吨、立方米、千立方米等单位从量定额计征。这种征收方法只与开采量或销售量有关,与生产成本或销售价格无关。便于计征和缴纳,便于设计差别税额,便于确定纳税人的纳税地点,维护资源税产地的利益。2.4资源税的作用
资源税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合理开采。国家开征资源税,根据资源开发条件的差异,确定不同税率,一方面可以抑制企业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大弃小、乱采滥伐的行为,使资源能够充分地得到开发利用,有效减少资源浪费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励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积极提高技术水平,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机制,从而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节约资源。
第二,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资源税的开征,体现了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原则,有利于国家财政资金的累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资源税作为绝对地租,参与资源价格的形成过程,改变了过去无偿开采和使用资源的状况;资源税作为级差地租,能够调节资源开采企业的级差收入。将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收归国有,保障了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合理收益。
第三,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资源赋存状况以及开发、运输的难易程度存在和很大的不同。资源储量高、条件好、品味高、开采容易的企业生产成本较低,反之则较高。由于矿产企业多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难以通过自主定价转嫁生产成本,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矿产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而在利润分配上失去了合理的基础。开征资源税,可以调节不同资源条件下企业间的收入,对资源条件好的企业课征较高的资源税以将其超额利润收归国有,对资源条件较差的企业则可通过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方式对其进行补偿,从而使企业的利润能够大体反映其主观努力程度和生产管理水平,排除了资源因素造成的分配上的不合理,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环境,使企业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调动企业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有利于促进各个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富集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地区,例如西部地区。开征资源税,一方面能够提高资源所在地的收益,提高当地的公共服务,改善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开征资源税能够增强资源所在地恢复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弥补因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损失,为开发和寻找新的资源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现行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3.1资源税课税范围窄 从资源税开征的目的来看,其征税范围本应包括一切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但是,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由于各种原因,只规定了对原油、盐等7种矿产品开征资源税。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只对这几类资源征税的范围明显过窄。首先,无法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目前,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和滩涂资源等的开发利用已十分普遍,不对这些资源征收资源税会导致资源破坏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不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同样是被开采的自然资源,一部分不征收资源税,而另一部分却征收,使纳税资源的价格比非税资源的价格高,这与税收调节经济,营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功能相悖。3.2资源税计税依据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了资源税的课税数量:(一)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二)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由此可见,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依据;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这种计税依据使得对企业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的无需付出任何税收代价,直接鼓励了企业和个人对资源的无序开采,降低了资源的回采率,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和浪费。由于资源税的计算以产量而不是储量为基数,企业开采而未销售或未自用的资源,不在纳税范围,许多企业难以抵挡利润的诱惑,往往采取掠夺式开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数字显示,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巧%,有些甚至低至10%。这意味着实际储存100万吨的煤矿,有的只开采了10万吨就被废弃,还有 90万吨被白白浪费。山西煤炭资源平均回采率虽然比过去有大幅度提高,但仍不理想,只有40%回采率。而按不可再生资源的规范,采掘要求其回采率应为80%一90%。
同时,资源税全部从量征收,实行的是递减税,征税多少与矿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及矿山企业的盈利没有关系,不利于改善矿业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不能通过税收这个重要经济手段实现对矿产资源的调控,这一点在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中显得十分突出,由于需求和运力的原因,一些矿产品价格迅猛上涨,矿山企业的利润也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资源税从量征收,不仅使国家未能得到应有的资源收益,重要的是国家失去了对企业因价格变化而产生的利润调整手段,使得公共收益流入小集团手中,产生了新的更大的不公平
另外,征税计量单位与生产实践计量单位不统一。如沙、石资源的课税数量按吨计算,而开采、使用数量是以立方米计算的,两者之间缺乏合理的折算比,造成征收管理中课税数量不准确,为相关人员寻租行为提供了可能性。3.3资源税单位税额过低
由于资源在市场中的一般价格由劣等资源价格决定,并遵从优质优价、劣质劣价的规律。现行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只反映了劣等资源和优等资源级差收益,资源税税额最高60元/吨(固体盐),最低0.3元/吨(煤炭),这种以劣质低价为基础设定的不同级差的单位税额,不因资源市场变化而调整,与市场机制要求相背离。从整体水平看,我国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偏低。税率是税制的主导,过低的资源税单位税额使资源税制在能发挥作用的有限空间难有用武之地
我国资源长期以来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低价政策,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它是最后进入市场的商品,而且进入市场的总量少、范围窄,其进入市场过程中提价的幅度远远低于其他商品。近年来,国家鼓励我国资源商品要尽量与国际接轨,这导致我国长期受政府调控下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持续走高,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而政府的资源税率是不变的,与资源价格波动没有相关联系。如近年来我国油价持续走高,但对原油的开采税率确实十几年之前的,在这种价格现状下征收的资源税率必然偏低。资源税单位税额设置偏低,而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而与该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影响无关,我国资源结构的不同及地区差异,造成了资源的贫富矿之分和开采的难易之别。在资源管理混乱的状况下,往往会出现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问题,弱化了税收对资源的保护作用。
以煤炭资源为例,我国的煤炭资源税自1984年以来,整整20年没有动过,平均税额仅为0.5元/吨。如此低的征税额度,加之我国在企业取得矿产资源开发权问题上采取的是审批制而非公开招投标制,使企业往往是无偿取得采矿权。在极高利润的趋使下,很多投资者纷纷投入到煤炭资源的开采中来,“吃肥丢瘦”式透支性开采和巨大的浪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据统计,自建国以来至2003年,中国累计产煤约350亿吨,而煤炭资源消耗量超过1000亿吨。在“吃菜心”式的开采过程中,中国至少扔掉了650亿吨的煤炭资源,按2003年的煤炭消费计算,这些煤够我们用近40年。
资源税税负过轻导致资源税收入增长不能同经济增长相适应,资源税保护国家资源、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由于资源税幅度税额标准由中央制定,而其税收收入归属于地方财政。因此,在近年石油、煤炭价格高涨的背景下,中央资源性垄断企业取得了高额的利润,但地方政府的收益却没有相应增加,导致地方政府对资源收益持有不满情绪。从企业的角度看,由于资源税税负过轻甚至微乎其微,企业大多并不在乎这个负担,在无休止的掠夺开采中,企业收益颇丰但浪费现象惊人,资源利用率极其低下。3.4资源税减免政策较多,调节作用衰退
从财政角度看,资源税优惠政策造成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不规范。资源税优惠减免以政府直接放弃和让渡部分税收收入为代价,这必然使得地方政府收入中规范性的税收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在政府职能不断加强和财政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各部门必然通过设置一些收费和创收项目来组织不规范的收入,以弥补预算资金的不足。而这些花样繁多的收费和创收也逐渐发展成为政府难以控制的乱收费。由此可见,过多的税收优惠也是导致收费泛滥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从市场角度看,资源税优惠政策不利于公平竞争。在市场经济中,一些纳税人享受的税收优惠,实际上就是其他纳税人遭受的税收歧视。资源税优惠减免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开展公平竞争。从适用地区看,目前资源税优惠中存在的地域性减免政策,不利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课税对象看,现行资源税依据纳税人开采利用不同资源品而制定优惠政策,不利于经营不同品种的同行业纳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如现行适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即因资源品的不同特殊属性而降低了低丰度油田和衰竭期矿山的资源税,虽然体现了政府针对东北经济发展特点的政策倾斜,但造成的税负不公显而易见。从资源配置看,资源税是资源产品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某些资源产品在开采和利用活动中享受了税收减免,那么这类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就更具价格优势,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能够在同样价格条件下实现销售,赚取更多的利润,最终使得资源配
置向那些在开发利用中享受减免优惠的行业、企业和资源品转移。
从国家资源基础角度看,资源税优惠政策有悖于资源保护政策。出台资源税优惠政策,将对资源开采者产生暗示作用,鼓励其增加对于享受优惠政策的经营活动的投入,以通过满足市场对资源品的巨大需求来达到获取自身利益的目的。为了充分利用各地对矿产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优惠期内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部分企业就很可能采取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大弃小的方式加大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尽最大可能增加资源税的实现数量。因为对大部分矿山来说,其开采期一般都在5年一10年之间,探明的大储量的矿山并不多,因此企业往往寻求最大的短期经济效益。加之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资源税优惠政策有进一步刺激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利用之嫌,不利于资源保护。3.5税费关系不协调费重税轻矛盾突出
3.6征税对象没有分类
李亮会计10分现行资源税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3.7 资源税的税权过于集中,税收调节效率低下 资源税属于公享税,其税收管理权集中在中央税种的立法权,税法的解释权,税种的的开征权,停征权,税目税率调整权,减免税权等均高度集中在中央并且资源税的大部分收入也由中央取得,这中分配机制令许多地方不满意按常理说,矿产资源既然是国家的公共资源,代表国家的利益的中央政府占资源国家利益的中央政府占资源税的大部分本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我国许多地方是依靠属地资源. 经济才得以发展起来的。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不但造成环境状况急剧下降. 而且所造成的土地和水资源的严重流失和浪费。完全由当地民众承担. 地方民众和地方政府却不能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得到合理收益。同时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权限.,不能通过调整资源税政策的方式调节地方经济,不能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及财政变化的需要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税履行开征、停征或减免权,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的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
4.国外资源税发展状况及给我们的启示 4.1国外资源税现状
鉴于各国或地区资源享赋的差异及其经济影响的不同,实际纳入特殊课税的资源范围也就存在差异:有的涉及范围较广,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对自然资源产品征收的资源开采税,其自然资源就包括各种矿物、其他天然矿床、岩盐、海盐、各种木材(包括纸浆原材和松脂以及其他林业产品)。被特别课税的自然资源最常见的是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如安哥拉、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荷兰、挪威、月一麦、法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西班牙、泰国、英国等,都对石油和天然气征收特别税或适用特别规定。有些国家如加拿大、菲律宾以及上面已提及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等还特别对林业产品征税,法国则对森林砍伐征森林砍伐税,泰国单独对柏木征税。有些国家还对一些特殊资源征税,如安哥拉对钻石征税,泰国对燕窝、水产征税等。此外,对于石油的下游产品如汽油、柴油,不少国家都纳入消费税应税项目征收消费税。国外税费体系 二十世纪以来,矿产资源国有化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在社会主义国家这固然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独立的民族国家,普遍实行了矿产资源国有制。老资格的资本主义国家,则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使矿产资源同土地脱钩,在保持土地私有的同时实行矿产资源国有化,例如前联邦德国;二是限制土地私有化的发展,例如美国从1930年起停止向私人出卖国有土地(过去己经卖出的,私人土地所有权包括矿产资源所有权仍然有效)。这样各个国家就普遍强化了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矿产资源财产权利制度的重要性大大提高。矿业活动是一项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因此其应服从一般的税收制度与规定。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源税收制度一般主要包括:所得税(公司税)、权利金(产量税、产品税、采掘税等)、超额利润税(资源租金税、资源租金权利金等)、进口税、出口税、按土地面积征收的税费(租费)、申请/登记费、印花税、矿权转让税、销售税(营业税、增值税)、教育税、附加税、环境税等等。其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涉及的税费包括:权利金、超额利润税、红利、保证金、资源耗竭补贴等。不分资源条件优劣,征收“权利金”(royalty)以体现资源消耗补偿;区别资源条件优劣,征收“资源租金税”(rentaltax)以体现级差收益分配。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涉及的税费一般包括:权利金、资源租金税、矿业权租金、折耗准备金、红利等 4.3国外资源税的借鉴
通过对各国资源税制度的了解,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各国的资源税制度尽管不尽相同,但普遍通过立法确认了矿产资源归国家或全民所有,并通过征收权利金来体现资源所有人与开采人的关系,通过征收资源租金税来调节资源察赋差异产生的超额利润。总体来看,各国对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界定较为明确清晰。
第二,各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包括原油和矿产资源,也有很多国家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对诸如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征收资源税。从而不仅拓宽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还可以对更加广泛的资源进行保护,引导资源类企业合理开采。
第三,各国对取得的资源税收入,明确规定了其专门用途,并设有相关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资源勘探、保护、管理及成本补偿。通过设立这种机制,可以有效防止资源税收入被挪作他用,为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5.资源税费制度的完善对策 5.1.扩大资源税的课征范围
从世界各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看.资源税税目可涉及到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以及海洋资源、地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其中以矿藏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为主。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显得过窄.仅限于7种矿产品和盐。应按照公平税负的原则.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逐步扩展到所有自然资源.按照“宽税基、低税率、少优惠”的基本思路设计。资源税的征收不但要包括矿产资源,还应逐步包括土地、森林、山岭、草原、水、动植物、海洋、空间等自然资源。基于目前的征收管理水平.可以考虑先将国家目前已经立法管理的一些资源纳入其中,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海洋资源、渔业资源、滩涂资源等。对现行资源税范围进行重新调
整,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水资源费等并入资源税,成为资源税的一个税目.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所有权性质的生态物质资源税制。5.2.改变资源说的征税依据 首先,将资源税的计税依据由按销售量征税改为按生产数量征税,这可以使企业开采后没有出售而积压的资源也成为应税资源.使企业积压的资源产品也负担税收,引导企业节约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其次,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相结合的方式。从价征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标准,按照一定的比例 计税,税收收入与价格变动直接相关。与征税对象的数量也有紧密联系,可以调节产品结构,最终调节产业结构。但是,从价计征方式必须要求资源的价格统一,信息比较透明、公开、容易取得,目前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信息基本统一、公开.实行从价计征的条件已经成熟,因此可以首先对这些资源实行从价计征。对于其他不具备从价计征条件的资源可以继续实行从量计征 的方式,但是要调高单位税额,以提高税负水平。最后,积极探索回采率计征等方式,待条件成熟后付诸实施,创新资源税计征方法。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后。相关企业税负加重,为降低成本,资源消耗企业将被迫采用先进技术节能降耗,从而有利于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5.3.使资源税单位税额合理化
在确定资源税的单位税额时应充分考虑和认识到以下因素: 1.政府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让渡价格应以劣等资源为基础:
2.政府作为资源的所有者应将自然赋予的利益收归国有,根据优质资源高税、劣质资源低税的原则制订单位税额:
3.表达资源的稀缺度越大.政府对该种资源的限制程度就越强.资源税税率就越高:
4.反映资源开采形成的外部成本.即资源的有害物质含量越高。在开采过程中给予环境造成的损害越大.资源税税率就应当越高: 5.4.减少资源税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保留《资源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优惠政策,明确可以享受优惠减免的条件和优惠减免权的归宿.杜绝资源税中各种非法减免和越权减免的发生。同时,将税收优惠政策重点由鼓励资源开采转为鼓励资源节约.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资源循环再生的利用率.使资源税成为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税种。此外,适当调整消费税、出13退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机制,以协调发挥资源保护效应。5.5. 规范协调税费关系
就资源税而言,已形成地方固定收入:就矿产资源补偿费而言.其收入已构成中央和地方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和矿产资源使用费征收机构的经费。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的关键是:1.顺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财产权益的经济关系和级差收益的关系.要求以资源税取代矿产资源补偿费.维护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2.行资源税按照资源产品的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普遍从量征收与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实质含义类似:3.家目前已对矿山企业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 使用和公开出让制度.应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人资源税.实行国际通用的权利金。李亮会计8分浅谈资源税的改革和完善.pdf
5.6.对征收对象进行分类
5.7.调整资源税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享比例
中央应适当地让利于地方.中央分享小部分资源税收入,地方分享大部分收入。让利于地方.对中央财政并无大碍,对地方而言,情况则大不一样,地方多分享资源税,可以为地方政府恢复生态、治理环境解决资金问题 调高地方资源税分配比例.有利于资源省区真正发挥资源优势.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发展。我国许多资源都集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而许多资源又是不可再生的,将资源税大部分留在地方,有利于缩小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让地方分享资源税改革成果。资源税的收入分成.可以借鉴2 0 0 6年国务院公布的《 关于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的分配方式。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构成
(一) 内容
1) 包括个人帐户、统筹基金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2) 包括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内容的补充医疗保险;3) 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
(二) 三者的关系
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是基本医疗保险, 它是社会保险的一种, 由三方 (政府制定、用人单位、职工) 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保障被保险人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费用的基本医疗需求。它以参保广泛、强制投保、普遍救助的特点, 并充分考虑政府财政、投保单位和职工个人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为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构成中除基本医疗保险外, 补充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都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关系中商业医疗保险是以被保险人自愿参加为原则, 同时也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有益补充。国家从增加职工医疗保障程度增加出发鼓励个人积极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包括国家为保障公务员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而建立的医疗补助制度的公务员医疗补助和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为职工和退休人员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两种。
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是为职工建立的大额医疗费的基本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的商业保险。它可以由用人单位缴纳或由用人单位与其职工 (包括退休人员) 共同缴纳。由省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将费用集中向商业保险公司再投保, 并监督赔付全过程。实践表明该资金用途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 对治疗疾病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保障, 是参保人员应该参加的补充保险形式。
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 基本医疗制度的保障效果不够明显。从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时开始, 到2007年为解决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疗保险问题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 迄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十年有余,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被保险人的优越性突出体现在:
a.基本医疗保险保证被保险人自主选择就医时的定点医院或社区医疗机构, 扩展了就医时选择范围。b.简化手续的IC卡结算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带来了服务的快捷方便。c.基本医疗保险分担了应由国家、集体或职工承担的全部医疗费用, 保障了不因单位经济效益不景气或对参保人报销费用拖欠的基本健康权益。
但基本医疗制度的保障效果不够明显。体现在: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 29.6%应住院而不住院。“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旧突出。究其原因, 根本上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对规定的医疗服务中的检查、用药、治疗等项目才给予补偿且每年统筹基金还有一定的约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的支付限额。
2) 补充医疗保险的各地运行做法不一, 难于形成统一的模式。经过不断的实践, 各地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的作法, 已形成有利于地方利益后的各自运作模式, 形成统一模式的难度会增强, 而且还会影响补充医疗保险本身的发展。
3) 医疗保险费不缴、欠缴和拖缴、贪污挪用、周转缓慢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解决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 借鉴成功经验, 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效果
要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效果, 可借鉴厦门和北京的运作经验, 可采用的具体运营是厦门模式和北京模式。
1. 厦门模式运作的要点
1) 模式分为社会保险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当地人民政府三个管理层次。2) 补充医疗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承担。
补充医疗保险作为商业保险的一种, 商业保险公司既要执行社会保险机构的政策同时在盈利驱使下又不能完全被动地执行社会保险机构的指令。例如补充医疗保险的待遇给付业务由商业保险公司承担, 但调整补充医疗保险费、赔付标准、赔付最高限额是要和社会保险机构协商及当地人民政府的批准才能执行。
2. 北京模式运作管理层次模式也是分为三个层次
1) 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
2)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成本中提取规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付的实施细则;
3) 劳动保障部门则对资金的提取和使用进行监督。
(二) 政府加紧补充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和立法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 患病风险的不断增加, 减少个人的医疗风险不仅是用人单位、而且也是单位职工值得深思且必须抉择的问题, 对患病认识的提升必然会提高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 补充医疗保险在短期内的增长也是客观趋势。补充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后的必然需求, 它建立的早晚和成熟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全国范围内在部分地方进行补充医疗保险的探索或试行, 已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 国家可结合对各地区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对补充医疗保险的政策研究和理论加强研究, 尽快对补充医疗保险作出法律规范。
(三) 国家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财政部和劳动保障部[2002]18号文件《关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后规定:
1)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直接从成本中列支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2) 个人缴纳的补充医疗保险金在工资中税前扣除;3) 允许用人单位 (一些特定的行业) 以低档所得税率从利润中列支一定数额。
补充医疗保险属于政策性补充保险范畴, 体现在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支持上。同时在还要考虑参保团体公平与参保单位整体的承受能力, 同时还要接受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制约和宏观调控。
(四) 加强医疗保险基金征集、管理和监督
1) 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财务制度、审计监察制度和激励机制, 保证基金的收集, 避免不缴、欠缴和拖缴、贪污挪用、周转缓慢等现象。2) 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3) 审计部门为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定期审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收支情况和管理情况。
参考文献
[1]尹莲花.延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D].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 2007.
[2]肖玉梅.厦门市医疗保险现状及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 2006.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保险监管;分业监管;偿付能力监管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24-0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但同时,国内保险公司所拥有的地域和业务优势正在逐步消失,来自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压力也迅速增加,中国保险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迅速被外资掠夺的挑战。因此,中资保险公司必须在有限的保护期内迅速提高自身竞争力,保险监管机构也必须尽快从我国实际出发,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制度。目前,我国现行保险监管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缺陷,亟待加以改善。
1 中国保险监管现状
中国保险业的监管一直实行严格監管和分业监管的模式。“一行三会”的模式造成了监管制度的缺陷:监管权力分散、联系会议形式松散、缺乏刚性约束以及监管工作沟通和信息交流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等。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来看,当一个国家保险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应转入相对宽松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对外开放,为迎接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的巨大挑战,中国的保险监管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监管制度的创新,这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时我国的保险监管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使得中国目前的保险监管制度既不能适应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提高我国保险业竞争力的需求,同时还造成了许多问题,如垄断程度较高、有效竞争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不强、高风险活动泛滥、保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不力等,这些问题至今仍是制约我国保险业提升的瓶颈。改善中国偏于滞后的保险监管制度已经成为保险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2 中国保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偿付能力监管不力影响保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中国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仅采取最低资本额的监管制度,而且对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也从未采取过任何有效监管措施,造成国内保险业曾一度有多家公司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对国内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2.2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与金融一体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中国目前采取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和信托业之间分业经营的原则。但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保险业、银行业与证券业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相互渗透的趋势在不断加强。这削弱了分业监管的业务基础,表现为监管交叉增加了监管成本,交叉性的业务很有可能成为监管真空地带。
2.3 以规则为基础的合规性监管
中国保险业尚未实现从以规则为基础的合规性监管向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监管过渡,监管重心仍然放在保险机构的市场行为上,对保险企业资本金和资产负债表的审慎监管、对真正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均重视不够,特别是缺少对保险机构的跟踪分析,基本还处于事后“救火”的被动状态。
2.4 监管手段仍以行政手段为主
监管手段以行政手段为主,造成了监管工作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等问题。
2.5 政府监管部门缺乏足够的权威性
政府监管部门在保险公司的市场准入和退出问题上缺乏实际权力,行政处罚和法律制裁往往也流于形式。同时因定位不清,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并存的问题。
3 中国保险监管问题的对策
3.1 由严格的市场行为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过渡
偿付能力代表保险公司的综合财务实力,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及时、迅速地发现保险公司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其偿付能力低于要求的标准,监管机构就能及早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进行干预,以减少其破产的可能性,降低其对整个保险业的负面影响。
(1)加强对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的动态评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与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品种、投资收益和市场利率变动密切相关。其基本思想是,承保高风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需要拥有更多的资本金来满足风险资本的要求。监管机构也应根据保险公司的整体风险确定其需要满足的最低资本金。
(2)建立偿付能力监管的现场检查制度与非现场分析制度。只有综合运用现场检查与非现场分析,才能及时发现偿付能力风险。
(3)建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级机构。应大力发展权威性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级机构,形成完善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级体系,借助社会力量减少监管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2 由分业监管向功能监管制度过渡
目前我国总体上仍然是分业经营的格局,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中国还不具备实行统一的功能监管的条件。但是随着国内金融业间相互渗透,现行监管体制所隐含的各种弊端日益凸显,监管体系由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中国保险业必须从分业监管迈向功能监管。分两步进行:
(1)在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总体框架下,做好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保监会应不断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对跨领域的经营问题建立高效、可行的协调、磋商机制。
(2)逐步向统一监管制度过渡。由央行负责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行监控,并对金融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进行监管。对金融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下属的金融子公司实行功能监管的原则。央行负责统一和协调监管政策,并尽快就金融控股公司或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关联交易,以及收购、兼并等股权变更事宜制定详细的监管规则。
げ慰嘉南:
[1] 袁德才.保险监管工作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N]. 法制日报, 2010 .
[2] 仝春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保险监管工作[N]. 中国保险报, 2010.
[3] 方华.偿付能力达标:2010年保险监督红线[J].金融时报,2010(1).
[4] 李纯安,王建宏.WTO:对保险监管重新评判[J].金融时报,2001(1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6-14
目前我国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2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29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5-25
我国化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9-23
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10
论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7
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0
我国军人退役安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05-29
我国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