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2024-08-31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通用8篇)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篇1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疗卫生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与国民福利息息相关。目前,在中国,医疗问题遭到民众的普遍诟病,与住房、教育并为人民新时代的“三座大山”。然而医疗问题在中国并非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改革开放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而逐渐变得严重起来的。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虽然很低,但医疗卫生并没有成为大问题,先反还取得了不少成就。阿玛蒂亚.森就曾经羡慕中国的医疗体制,而现在印度成了我们学习的对象。里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同为社会主义的古巴,其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以古巴经济发展水平之低医疗成就之高,那是真正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由古巴再反观我国改革前后医疗绩效的对比,不能不令人感叹!在中国,对医疗体制改革的观察必须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才能看得清楚。我国的改革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民众的参与。其基本方针是逐渐放开国民的手脚,还国民以自由。可是由于民众被排除在改革权力之外,造成政府主导的改革一方面放弃了既有的政府责任,令一方面又不放弃原有的权力。我国医疗体制的半市场化、半计划化的现状就来源于此。

一、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药价虚高、检查项目杂乱。医院在逐利的倾向下,想尽一切办法给病人开高价药,一个成本为8元的药剂经过批零整个过程后实际售价高达78元。为了增加收益,医院常常给病人进行不必要的各种检查,核磁共振、心脑电图纷至而来。

(二)使用不法医疗器材、违规治疗。著名打假医生陈晓兰近十年来举报了一系列使用假器械欺骗患者的医院。这些假器械的使用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极大危害。违规治疗造成的危害同样巨大,譬如上海协和医院将本来没病姐妹俩等至少500名以上患者先后送上“宫-腹腔镜”治疗不孕症手术台。按照医疗原则,用药越简单越好,非紧急情况最好不要静脉打针。可医院在利益驱动下将静脉注射当成常规给药方式,造成大量患者不良反应乃至死亡。

(三)医疗保障覆盖面缩小。改革以来 ,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人口范围不断缩小。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表明:城市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为30.2%、公费医疗为 4.0%、劳保医疗为 4.6%、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占 5.6%,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占 44.8%;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比例为 9.5%、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占3.1%、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占 8.3%、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占 79.1%。换言之 ,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 ———亦即全国近3/4的人口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助。如果我们综合比较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就会发现:城市医疗保障覆盖的城镇人口从1993年的 70.9%下降到 1998年的 49.8%和 2003年的43.0%;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从 1993年的 5.8%下降到 1998年的 4.7%和2003年的 3.1%。

(四)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享受的医疗服务差距越来越大。1982年到2001年,城镇医院床位数从 83.2万张增加到 195.9万张 ,涨幅为 135.3%,而农村医院床位则从 122.1万张下降到 101.7万张 ,降幅为 16.7%。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差距也在扩大。1982年,按每千人拥有的床位计算 ,最高与最低(上海和广西)之比为 3.1∶1,至 2001年 ,最高和最低(北京和贵州)之比已扩大至 4.2∶1。2007年我国城市地区婴儿死亡率为千分之九,而农村地区为千分之二十一点八,两者相差三倍有余。医疗制度改革后,城镇居民中的一些弱势群体也脱离了基本医疗保障 ,这些群体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体或家庭承担 ,而恰恰是这些群体承担能力极其有限。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 ,中国列 188位 ,在 191个成员国中倒数第4。

(五)医疗服务价格迅速攀升。医疗改革以来 ,特别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及卫生费用的增长极为迅速,大大超过了GDP和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据测算,从 1989年到 2001年 ,按当年价格计算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 393%,而在同一时期 ,平均每一门诊诊疗费和日均住院费则分别增长了965%和 998%。高昂的医疗费用使越来越多的人看不起病。200年 ,我国患病人次数为 50.8亿 ,与 1993年相比增加 7.1亿人次;因病就诊人次数为48亿 ,比 199年减少 5.4亿次。城乡居民中有 48.9%的人有[2]病不去就诊 , 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许多人只要住一次院就会把全年的收入都搭进去还不够。贫困群体在遇到疾病时往往采取小病挺、大病拖的方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六)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改革以来 ,全社会的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卫生总费用方面,从 1978年到 2001年 ,卫生总费用从 110.2亿元增加到 5150.3亿元 ,增长了 46.7倍;去除物价因素 ,增长了14倍。同期中国 GDP增长了26.5倍 ,去除物价影响 ,增长了 7.92倍 ,卫生费用以每年平均比 GDP快 2.7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2年 ,卫生总费用占 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24%,2003年超过 5.4%。但尽管如此 ,居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 ,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 ,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改革开放前已被控制的部分传染病、地方病开始死灰复燃,新的卫生、健康问题也不断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 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 ,中国仅列 144位。

二、目前医疗问题产生的与原因

(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由于民营医院在市场准入及卫生部门的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医疗市场基本上为公立医院所垄断。从总资产来看,公立医院的资产为7300亿元,而民营医院的仅为156亿元,两者相差47倍。(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据我所知,我所在的镇以前也有多家民营诊所,后来镇中心医院成立后,这些民营诊所就全被关闭了。我不敢说这在全国是普遍现象,但像这样类似的行为全国肯定不少。在政府的一些文件中我们也常见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办医”的字眼,但实际上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存在着大量的不平等。首先,公立医院被认为是非营利医院,而民营医院则被归为营利医院。前者不用缴纳任何税收,而后者需要缴纳多种税收。其次这两种医院之间存在着劳动要素流动壁垒。公立医院的医生难以流动到民营医院,且不能到民营医院“走穴”。

由于公立医院目前的市场地位,垄断了大部分优秀医疗人才,民营医院常常难以招到合适的医生。三,在医保定点单位的确定上存在着对民营医院的歧视。最后,公立医院在财政上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助,而民营医院则不能。

药品销售环节上同样存在着垄断。由于目前的医药合一的体制使得80%的药品由医院售出。用药处方由医生开出在医院交钱拿药,患者没有购药的选择权。

(二)政府投入不足,浪费严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1980年的20%上升至目前的60%左右;而政府同期的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36.2%下降到17.2%。而在欧洲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80-90%;即使是医疗卫生服务高度市场化的美国,政府投入比重也达到45.6%(2003年)。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泰国和墨西哥,这一比例分别为56.3%(2000年)和33%(2002年),也比我国高得多!从90年代下半期到现在,政府财政投入在全部医疗支出中所占比重仅为15%-18%左右,占GDP不到1%,而发达国家对公共医疗财政投入则占GDP近8%。

然而在这少量的政府支出中,也绝大部分都用在了政府官员身上。据国家卫生部前副部长殷大奎披露,在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据说,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40万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500亿元。以此推算,200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7595亿元,其中17%为政府卫生支出为1294亿元,850万党政干部享用80%为1035亿元,在这1035亿元中,40万干部用去了500亿元,而留给13亿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非党政干部只有259亿元。

(三)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据统计,城市占据了80%的医疗资源,农村仅占20%;而在城市里,大医院又占据了80%的医疗资源。这种分布状况导致医疗在城市地区某些医院的医疗资源浪费,同时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农民看病成本大。一些条件良好的医院为了吸引患者不顾实际需求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导致巨大的浪费;同时一些地区的居民则需要出县上市才能得到足够水准的医疗服务。

(四)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医疗市场的需求者与医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医生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专家相对于普通患者掌握者绝对的信息优势。由此导致患者在接受医生的医疗服务时,无法就治疗问题与医生讨价还价以使医疗价位处于较为合理的价位。有经济学者称,信息不对称并非医疗行业所独有,其他行业如电脑、汽车市场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可是这些行业并不存在奇高的价格。但我们要知道电脑、汽车等属于一般非必须产品,而医疗服务是你不得不消费的服务。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患者只能听任医院处置而难以对自己所受的医疗服务进行评价。出现医疗事故时常常见到患者亲属到医院闹事,却不见其起诉医院,就是此因。

(五)法律监督不到位。近年来,医疗造假与医疗行骗行为十分猖獗,可是却少有受到法律制裁的。上海东方医院给不需要手术治疗的人换心换肺、装人工心脏、瓣膜和支架,导致多人死亡。一直未引起卫生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足够重视和追究。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职、权、责规定不明确。很多属花瓶法律,中看

不中用。有些法规不仅不管用,还成为行政主管部门推托责任的和放弃追究从中获利的工具。目前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有:《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大都存有严重不足。比如,《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医生有很多不准做的事项,但没有匹配罚则。对发现医院内的假医务人员如何处理也无明确规定。比如需取得执业医师证方能行医,不能超范围行医等,但违反了怎么办?却没有进一步的规定。

(六)医院管理责权不清。“院长负责制” 的制定是借鉴了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结果。然而我仔细比较院长负责制与厂长负责制,通过对比发现:“厂长负责制”的“职责”其实就是责任,例如“对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规定以及职代会决议负责”、“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和产品质量不合格,严重损坏工厂信誉负责”、“对重大质量事故和产品质量不合格负责”等等。而“院长负责制”中的“院长职责”是由“厂长负责制”中的厂长“职务”、“职权“演变而来,而类似于厂长的“职责”,在“院长职责”中竟一条也没有!院长负责制尽管名义下仍在党委领导之下,但由于医院被不断放权,党委书记实际普遍成为配角。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名义上可以监督院长,但由于院长掌握用人权,现实中也沦为形式。此外,医院院长不是公务员,因此检察机关也难以对其监督。公立医院虽说属于国有资产,代表政府行使所有权的国资委同样不能介入对医院的监督。并且卫生行政部门既是公立医院的出资人,又是医院的监督者,这样集所有者与监督者于一身的体制导致公立医院难以受到监督。

三、对医改方案意见稿的评价

首先整个意见稿遣词造句一片官话、套话、废话,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像这类理想性、原则性的话语满稿皆是。由此导致整个医改目标不明确、语义含混。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实这也是上议论医改的目标。由于漂亮的话语太多,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不仅普通百姓专家也表示看不懂。方案制定需要协调先关部门,这是对的,但这个方案有十六个部门来参与设计却没有一个最高定夺者,这样就远离了协调的初衷了。各个部门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紧抓利益,其相互妥协的结果就是这部方案缺乏可操作性。怎么去做、什么时候达到什么目的全都没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就评价为“态度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前后矛盾的八股文”。

医改新方案强化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权力,实行收支两条线、统购统支的政策。这与医改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方案提出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这是大原则,大家做任何具体规定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但方案下面就提出对公立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核定收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等,这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原则是不一致的。基本药物制度加统购统销,使药品市场回到了计划经济,将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腐败。

当然这篇意见稿中也提出了“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具体目标。

四、我国医改的方向及其未来状况的预测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认为未来的医改应首先制定一部卫生法。卫生法规定各级政府对国民医疗的支出达到一定水平,如中央财政医疗支出占到GDP的3%。为确保其执行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应建立责任机制。没有责任机制,法律就可能成为空言,我国政府早在1992年就承诺在2000年对教育的支出达到GDP的4%,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达到。可以尝试将公共卫生支出水平与各级政府行政支出相挂钩,如果上一年的卫生支出没有达到法律要求水平,那么下一年的行政预算将扣除上一年卫生支出的差额。

公立医院应实施管办分离。卫生行政部门将不再作为医院的所有者,可改为国资委行使出资人权力负责公立医院的保值增值。卫生行政部门作为纯粹的监督者负责制定医疗操作规范、卫生标准等,监督医院的行为。在公立医院建立起严格的责任制,制定医院管理条例,使管理人员能够权责对应。

还应该加强法律监督。目前我国医疗领域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部门法规。由于制定者本身是医院的所有者,所以这些法律法规大都存在严重缺陷。以后有关医疗领域的各种行业规范、执业标准等应由人大委托专业机构(如世为组织)制定,再由人大表决通过成为正式的法律。

目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小病自费”,农民自付比率较高。由此导致两个不良后果。

一、自付率高导致部分低收入农民没有参加参保,这将加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领域的不公。

二、真正影响农民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将保障目标定位于大病,客观上导致由于小病无钱治而拖成大病。虽然大病的自付比例低,但大病费用的绝对额大,穷人难以支付,由此导致新医和保富人不保穷人。此种情况在其他医疗保险中同样存在。可将原方案改为“小病公费,大病按比例支付”。

针对药价高的问题,走行政化之路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导致新的垄断发生加剧医疗领域的腐败。正确的做法应该放开价格管制,取消基本药物制度,取消医保定点制。在医保单位设立个人账户。病人看病时可以先不交费,待医院开出付费账单后,由医保单位按比例从个人账户里扣除一部分钱外加医保补贴一并支付给医院。此外,病人还应拥有拿医院药单到其他机构购买药品的权利。

建立分流转诊制度—大病进医院,小病到社区,康复在社区。

此次出台的医改新方案,虽由十六个部门共同制定,但只有卫生部门享有管理权,而其他部门有责任无权力。所以才会出现“收支两条线”,药品“统购统销”制。但医改问题已经是个涉及全民的大问题,所以现在由一位副总理来协调医改小组。未来政府在医疗领域的支出一定会增加,比例会提高,不过要想制定一部具有约束性的法律不大可能。新农合中政府的补贴比例会提高,在未来几年内应该能覆盖全部农民。医保的覆盖面也会在几年内覆盖全民,此外如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等都会有很好的结果。但官员的公费医疗不大可能会取消。卫生行政部门的责任机制有望的到加强。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篇2

一、医疗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 宣传力度不够, 市场误解多。

医疗责任保险尚处在推广阶段, 前期成本巨大, 展业困难, 保险公司获利甚微, 这让某些保险公司望而却步。同时医院缺少对医疗风险的理解, 对为什么制定这些条款不明白, 造成了很多误读。仅采取强制措施, 规定投保, 医院积极性不大, 后期保全困难重重。医院参加保险的初衷, 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 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能由保险公司承担与患者打交道的工作, 直接介入处理纠纷赔付问题, 起到“缓冲器”的作用。然而现有医疗责任保险仅能起到将部分赔付事宜“转嫁”给保险公司, 由保险公司付钱的作用, 而与患者打交道、解决纠纷等真正使院方头痛的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因保险公司不熟悉医疗业务, 造成在处理医疗意外、医疗事故的过程中保险公司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而制约了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另外, 有些医疗事故处理不当, 使医患矛盾变为医院、保险公司和患者三者之间更大的矛盾, 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 缺少针对我国法制现状和市场细分需求的产品。

我国现行各医疗责任保险条款大部分借鉴西方条款, 但由于很多“舶来物”不适应中国国情, 造成了很多保单承保范围偏离实际的市场需求。与某些西方国家的医疗体系相比, 我国从机构构成、人员、基础设施条件都有很大的差异。如英国医疗体系由公立医院和开业医生组成, 以私人诊所为主;公立医院主要服务对象为危重病人, 而开业医生主要负责向广大非重症急症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我国现行医疗体系主要以综合性医院为主体, 主要医疗资源也都集中在医院中。这使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医疗责任保险的基础上会有很大区别, 我们在借鉴西方条款时就要有所甄别。

(三) 现有数据库无法满足实际情况的要求。

我国现行医疗责任保险大多以医院为单位, 根据床位、不同风险岗位技术人员数量等基本因素衡量保费, 并不能真实反映风险程度。另外, 保险公司只能制定标准化保单, 却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保单, 使一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现有数据库是以大数定律为基础建立, 但现在的医疗责任保险市场不具备其适用条件。大数法则在实际中的适用范围是保险项目所集中的风险单位的数目应该充分大, 即在充分广大的区域范围内吸收尽可能多的风险单位参保。而我国仅在一些区域试点, 试点地区参保机构也没有达到数目充分大、风险可以分散的程度。由于医疗纠纷发生后, 保险公司缺乏相应的人才, 无法细分责任, 特别是医师责任, 存在着类似“信贷配给”的总量限制, 而不是真正起到对医师进行市场约束的作用, 机制上不利于降低医疗事故, 进行风险控制。

(四) 保险行业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机制。

因为各保险公司同为竞争对手, 数据库不能够资源共享, 出现某个投保人在出险以后, 转向其他保险公司投保, 其他公司在没有信息共享的情况下, 按照原费率承保, 从而造成了赔付率过高的情况出现。这也影响数据的整理采集, 使医疗责任保险数据严重匮乏的情况雪上加霜。

(五) 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依托。

我国现行的医疗责任保险主要是以《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其解释细则为依据进行处理。现行法律法规对惩罚部分的规定不足、界定困难, 难以落实, 最关键的是没有与保险领域相衔接的法律细则。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理赔依据就显得底气不足, 随意性很大。

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疗责任保险体系的相关建议

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管理体制, 理应在我国虽不健全但潜力巨大的医疗风险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市场运作, 政策引导, 政府推动, 立法强制”多种方式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一) 建立沟通长效机制, 规范市场。我国现行医疗责任保险试点中一般由卫生监管部门进行业务监管, 其它监管由保监局负责。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建立政府机关的协调机制, 组建保监局与卫生监管部门的协调部门 (如协调办公室) ;组建专门的医疗责任保险仲裁委员会, 进行争端仲裁;建立定期召开的协调交流机制, 作为沟通医院与保险公司等各方的桥梁。一是保险公司作为服务主体, 应采取更积极的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开发、改进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展医疗风险防范咨询、为医务人员提供法律知识和行业风险培训、进行医院风险评估、提出合理化建议、积累充足的补偿资金、加强在医疗行业保险领域的经营与管理, 树立认真负责的形象。二是因医疗责任保险与其他责任保险相比, 有其专业的特殊性, 所以保险公司在从保险的角度运作的同时, 还要兼顾医疗活动惯例。如《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要求重新鉴定尸检应当在患者死后48小时内, 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机构进行。所以保险公司要提早介入, 如果超过期限, 就会造成既成事实, 丧失重新鉴定的权利。

(二) 开发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 建立医疗责任保险体系。医疗责任保险要采取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保险形式。对某些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患者生命的医疗活动采取强制保险形式, 而其它一些保险, 则采取自愿保险形式,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投保。一是保险公司应深入分析医疗活动, 从不同角度细分市场, 推出相应产品。根据对象细分, 可以将医疗责任保险分为机构和个人两种:机构保险主要针对医院等其它医疗机构以及疗养院等护理机构;个人保险则针对从事医疗活动的个人, 根据其职业特性, 又分为医师、护士和药剂师三种。我国现在只能向医疗机构提供保险, 还没有推出个人型保险, 而有些医生对风险比较敏感, 可以向他们提供个人医疗责任保险。另外, 在医院体系外, 还存在大量小诊所和个人行医者。同医院相比, 这些医疗服务者规模小, 更容易暴露在医疗责任风险下, 而且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 可将其纳入医疗责任保险范围之内。二是病人同样有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的需求, 他们也希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自己将要得到的医疗服务购买医疗责任保险, 以分散其自身存在的医疗风险。作为试点, 我们可以向病人提供针对危险系数比较大的手术方面的手术医疗责任保险。这种保险在中国有相当大的潜在市场, 同时容易得到医院的支持帮助。

(三) 从技术与市场两个角度进行费率厘定和技术管理。首先, 医疗责任保险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责任保险, 需要进行专门费率厘定。我国现行医疗责任保险以医院为单位, 根据床位、不同风险岗位技术人员数量等基本因素衡量保费, 这并不能真实反映风险程度。而且只能单方面从医院获得这些信息, 保险公司没有自己的评价指标, 不能反映医院的真实情况。医疗活动包括护理活动和医疗活动等, 不同的活动风险程度不同;针对医院年患者流量、诊疗活动分类等指标可以进行风险评价。保险公司需建立独立的评价体系, 以风险管理的角度进行技术评价。其次, 由于医疗责任险涉及保险、医疗和法律等知识, 因此保险公司只有拥有上述知识的专门管理人才参与险种的开发与赔案的处理, 才能保证保险条款的适用性、严密性和处理赔案的合理性。因此, 保险公司应该培养熟悉保险、医学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人才, 从核保、理赔、管理、保全等领域加强技术力量, 才能进行合理定价和风险控制。再次, 要积极推进《保险统计信息业内发布及使用办法 (试行) 》的施行, 规范保险统计数据信息在业内的批露与共享, 满足公司需求;同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 与卫生监管部门交换行业数据, 丰富数据库;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的监测与评价指标, 加强风险监测, 为科学发展和监管提供依据。

(四) 积极推进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在我国, 制订国家级医疗责任保险法律法规的条件尚不成熟, 可以先推进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一是明确医疗责任保险受现行国家法律支持和政府政策支持;二是明确各有关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职能, 建立相互协调的运作机制;三是对医疗责任保险的核心原则进行规定, 用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来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和短期性, 保证医疗责任保险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五) 探索和尝试新型医疗责任保险模式。一是尝试建立相互保险体系。在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 可组织一些有条件的医院组成互保联盟, 由医院协会等自律组织进行协调管理, 壮大力量, 共同抵御风险。同时, 建立医生相互保险基金。这种形式为医生间的互助基金, 旨在最大限度保护医生的权益, 是商业保险的有利补充, 香港主要采取这种形式防范医疗风险。二是组建不以营利为目标的专业性医疗责任保险公司。在我国现行阶段由于经营医疗责任保险的均为综合性保险公司, 医疗责任保险可能从其经营角度并不是重点。为了稳妥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市场发展, 应该鼓励建立专业性医疗责任保险公司, 做为此市场的中坚力量, 实现技术、经营、管理的专业化, 稳定化。三是引入外资或合资专业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农业保险引进法国安盟保险的成功经验, 引进外国专业医疗责任保险公司, 扩大竞争, 同时给本土保险公司一些压力, 刺激其进行技术上的革新。也可以允许成立合资公司, 借鉴西方国家在医疗责任保险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迅速实现技术的本土化, 减少“水土不服”情况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何雪峰.“漏洞”来自“一刀切”.中国社会保障, 2008, 3

[2].侯立平.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评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4

[3].张东昱.强制责任保险: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视角的考察.东南学术, 2007, 6

[4].唐金成, 马新华.论我国责任保险之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上海保险, 2008, 2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篇3

关键词:异地保障 对新生患儿和绝症患者的保障 医院服务体系 政府职责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86-01

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一)异地就医保障困难

第一,异地就医人员在就医过程中需先垫付全额费用,医保制度并不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巨额的医药费用仍然是他们的沉重负担,甚至在花光费用,无力继续支付的情况下,不得不四处举债。

第二,回到本地进行审核报销时,程序复杂且报销周期长。从决定报销的金额,到金额的正式发放,报销人员都要经历很漫长的等待时间。

第三,报销比例低且报销范围具有很大的伸缩性。由于在异地就医的报销部分及报销比例方面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为了获得更大程度的报销,就会产生不少找人托关系以提高报销费用的情况,这为受理人员利用自身权限谋取私利创造了不少便利。

改革措施:

提高医疗保障的统筹层次,扩大具有医疗保障职能的医院范围。统筹层次主要是按照县级、市级、省级的方式予以逐级式统筹。横向上扩大范围,一方面可以防止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赋予人们更大的就医选择权。此外,在报销范围及报销比例方面要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铲除腐败的温床,防止公职人员利用制度缺陷谋取私人利益。

(二)医疗保障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参差不齐,不同地区的保障程度和保障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改革措施:

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强地区间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等措施来提高地区间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另外要加强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监督,促使医疗保障制度落到实处。

(三)虽然医疗保障在制度上几乎把所有人都编排进去了,但是在保障体系中农民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第一,农民对新农合的了解还只是处于相对概念化的阶段,真正能很好地运用新农合来保障自己应得利益的农民并不多。

改革措施:

制定千条制度,一个都不执行,或在执行中大打折扣,还不如制定一条,落实一条。除了完善现有制度外,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充分有效地发挥已有制度的作用。主要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加强新农合的宣传。宣传要层层下达,层层落实,要具体到村,具体到户。使农民明白新农合到底保什么,不保什么,怎么保,如何保。可以通过具体的以村小组或者村等集体为单位,明确具体的宣传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宣传责任追究制度,促使其将宣传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将新农合的具体落实情况列入政绩考核的范围,使各级政府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而加强制度执行的效力。

第二,各级地方政府具体配套措施不完善,对于保障的具体细节缺乏明晰化的规定,对一些重大疾病存在突击保障,之后便杳无音讯的情况。从长远来看,突击保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种方式只是对部分地区部分人的保障,并不能全面覆盖,况且疾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每时每刻都有受害者。

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保障程序,使人们明白得了白内障等疾病后,应该怎么办,而不是苦苦地等待政府的突击。在具体的保障细节,如找哪家机构进行报销及如何报销等实际问题上都必须要具体化。

(四)对新生患儿及绝症患者的保障是保障制度的一大漏洞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国家的未来。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先天疾病时,鉴于现实中的各种困难与考虑,有些父母就会产生丢弃孩子的念头。造成丢弃新生患儿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缺乏相关的制度性保障或者保障力度远远不够,使人们在困难中看不到希望,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国家急需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切实保护新生儿的生命权。

改革措施:

第一,建立对新生患儿的疾病保障制度,明确制度运行的机制。在制度中要具体规定患儿的哪类疾病是由政府统筹解决及解决方法,哪些疾病可以由社会公益组织解决及由什么公益组织解决。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优势地位,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加强对这一领域的投入。

如基于切身经历,其中由王菲、李亚鹏倡导建立的嫣然天使基金会就是对唇腭裂儿童进行救助的一个典型实例,这在唤醒人们对新生患儿重视的同时,也为政府如何为新生患儿家庭提供有效帮助提供了不少借鉴

第二,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建立政府或相关机构和医院的直接衔接机制,为患儿家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对绝症患者的具体保障,是保障制度的另一真空地带。如今,癌症、白血病、艾滋病等绝症正在全世界肆虐,贪婪地吞噬着无数人的生命,且这些疾病的蔓延速度疾快,年轻化倾向也日益明显。由于这些疾病至今都没有有效的医治方法,如果花血本进行治疗,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丢给家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负担。因此,很多人会放弃治疗,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对此,国家需要建立专项救助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对他们进行专门保障。同时可以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工作(附带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让其能快乐地有价值地度过余下的生命时光。

二、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一,医院的结构建设及就医的各种程序化流程都是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设置的,这给病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在流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地进行窗口合并。能在一个窗口办成的手续或取得的服务,尽量不让病人跑好几个窗口,将以医院效益为目标的工作流程变为以病人利益为中心的服务流程。

第二,医院利用其主体优势地位,在可以用低价位的药替代时,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仍然会给病人开高价位的药。对此,除了通过制度改革、政府补贴等途径改变医院的资金来源方式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医院经营理念,促使其积极构建以病人需求为核心的医院价值文化。

第三,对于需要长期住院的病人来讲,没有适当的配套措施来安置亲属。医院可以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给亲属提供适当低价位的床位。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篇4

一、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体系日渐完善,但是某些问题依然客观存在,阻碍了其价值和功能的发挥,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立法不全.中国是一个法制社会,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需要完善的立法作保障和依据.

但是,目前我国有关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法律条文都是分散在各“规定”、“办法”当中,尚未建立一套独立、健全的法律监管体系,导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不力,基金审核程序杂乱无章,漏洞频出.“宜粗不宜细”是我国立法的基本主张,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放宽了各地的执行权限,但是相应的也存在局限性.

原则性的法律条款居多,而其具体的操作实施细则较少,给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带来了诸多争议和不便,为不法分子“钻法律空挡”创造了机会.纵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体制较为完善的国家,他们都是立法与前.法律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提供了准绳和依据,其进一步的细化是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建监管体系完善的重要任务。

(二)审查不严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到收缴、审查、批复等多个环节.现阶段,审查不严是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影响了整个医疗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转.造成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审查不严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信息化程度不高、工作人员素质低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这其中也包括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牵扯到了海量的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信息又是基金监管的重要依据,它真实地反映了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和问题,能够使监管者、缴费者以及受益者对整个运行系统一目了然。然而,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信息管理杂乱无章,极易出现疏漏,最终引发信息披露失真或不全,影响了职工的投保热情。另外,人是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主导,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影响了监管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二、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完善建议

笔者结合上文对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存在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完善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健全法制建设.我国政府应该加强法律层次上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管.

具体而言,国家立法部门需要认真分析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法律建设存在的漏洞或不足,结合我国的立法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有针对性、系统化地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将每项规定尽量细化到具体行为上,保证各地职权的同时规范保险基金监管行为.与此同时,各地各级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有关法律的研究,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行事,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努力创造良好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执法环境.在此基础上,各地各级政府还需要根据自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实际,分析其中蕴藏的风险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台与之对应的具体管理办法.以唐山为例,《唐山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和《唐山市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进行了细化规定,有效保证了监管体系的实效,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二)完善信息披露

我国城镇基本医疗基金监管并非某个机构或个人的.行为,而是全体公民的权利.信息披露的目的是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营的透明度,保证基金审核、审批的公平公正.

为此,我国应该加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信息化建设,相关机构则需要建立网络信息披露平台,通过媒体、媒介向参保职工披露有关监管信息.同时,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参与主体,如药监局、物价局、企业、个人等,应该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组成保险基金监管机构,如实反映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保证整个保险基金的有效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各级单位或部门还需要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渗透到各个环节,完善和优化审核程序,搜集和整理各环节产生的数据信息,并建立电子档案予以保存,一旦保险基金运营出现问题,及时通过电子信息档案追溯其产生的根源,并逐一进行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实效性的发挥,增强企业和个人的参保信心,促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持续积累,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三)加强人员培训。新的历史时期,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基石.

★ 医院会计管理存在的风险及控制策略论文

★ 法学风险管理论文

★ 饭店业绿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血液科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 集团公司风险管理的论文

★ 中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比较论文

★ 如何看待软文和如何写好软文

★ 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范文

★ 论产业基金的大发展论文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篇5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注意的是,中国当前的银行业风险仍然十分突出,银行业的监管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如何通过健全银行业法规体系,改进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足,市场约束机制不够。

我国银行缺乏准确和及时地公开披露信息的激励。出于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担心等原因,我国政府和监管当局对银行公开披露信息的强制性监管规定和法律制裁措施的力度不足,导致银行缺乏准确、及时地公开披露信息的激励。

另外,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落后,难以提供公正、客观的评级信息。我国评级机构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受资金规模、法律支持、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它对被评级对象还存在一定的利益依赖关系,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信息提供机构。

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市场参与者无法判断银行经营状况的良莠,缺乏实施市场约束的决策依据,尤其是虚假、非充分性财务信息还会误导市场参与者的判断力,导致逆向选择行为。

(二)监管方式单一,过于依赖外部监管

在市场经济下,金银行监管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即金融当局的外部监管、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以及社会监督;所采取的手段也主要有三种:即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然而,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外部监管,自我管理虽有,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很少,而且还没有发挥大的作用。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银行业只是偶尔进行检查,没有形成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体制缺陷。从监管手段上来说,监管应是依法进行,而现实情况却是法规不健全、实施细则缺乏,造成在具体的监管操作中时常出现无法可依、执法困难、约束力不强、操作随意性大等现象,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另外,还没有多少监管的经济手段。

(三)监管法律滞后,相关监管法规不完善

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尚待健全。我国现有的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在现已出台的银监法中,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法规。有些法律法规条文的可操作性不强。如对不遵守审慎经营规则的银行业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发现银行经营有问题不能进行接管。另外,法律法规出台的速度落后于金融创新的速度,往往是新的金融产品出现以后才开始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银行的经营行为,这个矛盾在混业经营日趋发展、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效性的银行监管,最关键的步骤是发现和评价银行存在的风险,这对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外一些监管当局非常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及培训,如OCC拥有法律、计算机、会计、信贷、反洗钱等各项领域的专家队伍,对监管人员安排了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我国在监管人员专业化培养方面较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监管人员队伍。风险性监管要求监管人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对象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模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能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及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及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和检查。这些监管内容不是某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样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

二是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银行业监管人员不仅要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同时金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新知识、新的管理技术和新产品,对此监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银行业的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因此学习也应成为监管人员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我国尚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全员的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分等级的监管人员资格考核标准,相当部分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对实施有效的银行业风险监管形成巨大障碍。

二、我国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对策

(一)强化信息披露,健全市场约束机制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市场奖惩并未在我商业银行中切实发挥作用。其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披露的不健全,市场参与者以及时获得诸如银行财务状况、经营战略、风险管理能力、收益等方面的可靠信息,无法将更多的资本配置到风险低的银行,或者要求风险高的银行提供高的收益率。市场约束机制不健全引发的问题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了大量的金融资源。我国应在信息披露制度多方面进行进一步改进:在及时性方面,可以增加季报、月报和重大事件及时报告的形式,报告的准备期限也应该适当的缩短;在有效性方面,需要对市场参与者利益最相关的风险暴露和资本充足状况的加强披露,披露结果同时要提供形成原因和过程;在真实性方面,对于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中的误差,需要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规范的方式改进;在可比性方面,在会计规则和评估程序等方面应该达到标准、统一和国际化,便于市场参与者收集和整理来进行对比。

(二)建立多层次的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1、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事实上,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多起银行案以及其它金融案例中,如果银行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危机或许可以避免,某些银行或种不致倒闭,即使是由其它原因引发的金融动荡,也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对于我国来说同样如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既有政策性、行政干预、市场变化等原因,也有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的原因。据有关方面的抽样调查显示,银行因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形成的不良资产约占40%以上,说明自身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是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金融机构应对自身内部各分支机构、各职能部门以及经营决策者加强约束,使金融机构内部导致的风险得到控制并降低到最低限度。

2、加强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管理。

金融行业自律,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民间管理方式。它可以提高行业内部的管理,有效地避免各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促进彼此的协作,与官方金融监管机构一起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因此,行业自律也是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美国,除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协会分别负责对场内和场外的证券商进行充分的监管外,还有证券交易所工会、美国投资银行家协会、投资公司协会、投资顾问协会等组织,它们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对证券商进行不同角度的规范和引导,以促进会员业务的健康发展。法国1984年(银行法)使强制要求所有信贷机构都应从属于某一专业团体或隶属于法国信贷机构协会的中央组织机构。香港则以1981年《银行公会法案》确立了银行同业组织——银行公会的法定地位,并要求所有持牌银行均须加入。因此,加快我国行业自律组织(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及中国保险业协会)的发展和完善,使其在金融监管领域发

挥应有的作用,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它社会监督的作用。由于金融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难完全由监管当局自身承担,所以应该加强纪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商、财税等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社会性监管,增强金融机构在资金营运、财务管理、业务开展和信用评级等方面的透明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监督各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国家金融纪律、方针、政策,监督其遵守相关的金融法规。另外,通过加强金融法规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设立全回监管公开举报电话,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建立畅通的信访渠道等,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

(三)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

完善调整金融市场主体关系的主导性法律制度。首当其冲的即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调整。这些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剥离不良资产,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风险控制、财务管理、薪酬激励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由于进行市场主体制度设计过程中主要按照政府意志展开改革,而未按照司法原理明确主体权利与义务,导致体制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改革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未来几年,法律需要在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出资人制度、股东权利与义务、股东行为约束、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在深刻理清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作出科学明晰的规定, 对已出台的金融法规,要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以增强现行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中有法难依的问题。同时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特点,因而在关闭中遇到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因此,应当研究制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框架,如《金融机构破产条例》、《金融机构撤销办法》和《金融机构合并办法》等。其次,是加入WTO后,需要对我国金融政策和金融立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凡与WTO基本原则相矛盾的法规和政策都应及时废止或修改。最后,是尽快制定网络银行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

(四)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一个国家金融监管人员的水平决定监管的水平,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使我们的监管人员能够不断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严格约束监管人员的行为,防止玩忽职守、循私舞弊现象,树立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形象和作风。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1、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通过培训,优化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逐渐符合现代金融监管的需要,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商业银行和其他部门引进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充实到金融监管的队伍中,促进监管人员监管水平的提高,达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篇6

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殷武

(西北政法学院西安710063)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与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两大类。目前它存在诸多问题,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合作金融的“互助共济”性的缺失及非正规金融组织中的高利贷。现阶段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在坚持“五农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组织新体系。

【关键词】农村金融组织正规性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存在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蓝图将成一纸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第一号文件下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在新形势下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远见卓识。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7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包括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扩大农村信用社自主权(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创立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1996年底)、促使农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性金融企业、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1999年)、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1996-2001年)、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基本确立了农村金融主体运作的基本规范,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框架。农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但从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只保留了吸储功能;占据大片农村金融市场的邮政储蓄也只吸储不放贷,使得本来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农村得不到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的同时,农村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反而流向城市,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而WTO的加入使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将以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占领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将直接威胁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存亡;而金融业存在的诸如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承受着较沉重的不良资产、缺乏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竞争政策、金融机构享受着来自政府的隐含担保等导致的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结构问题也必将面临全面的改革与转轨。因此,要很好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组织,这在目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历史的回顾,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

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先有后,有些机构是同时产生的。

(一)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

正规性金融机构即受央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农业保险机构等。

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以下两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年)围绕服务“三农”,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正规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一时期农村金融组织得以恢复。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恢复,其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开始全面推经营目标责任制,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之一是1994年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包括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提供贷款,对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存贷业务。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联社。其后进行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根据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该年起农村信用社改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中国农业银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行领导管理,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第二个阶段:1997年至今的四大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面临重构的选择。亚洲金融危机后,在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了撤并,退出了县域范围,重点转向了城市;基层营业机构的贷款审批权和财务权上收,业务重点放在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较少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业务的单一而无法实现其政策调节农村经济的目标,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缺乏合作性,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也越来越远离农民,资金向城市倒流。在其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2001年底由原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造而成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数量庞大,遍布城乡,业务发展迅速,上活跃了农村经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2年就开始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发展历史

非(准)正规金融组织是指组织或活动处于央行或者银监会监管之外从事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行为的农村金融机构。非(准)正规金

融即是民间金融,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

非(准)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存在,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失衡、金融二元性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4年在少数地区试办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发展很快。从性质上来讲,它不是一个真正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社区性金融系统的补充,对于协调农村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大了对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管制力度。为了消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冲击,199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合并、关闭;随后1998-1999年,被彻底解散。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非正规性金融体系主要由亲友之间的个人借贷行为、个人和企业团体间的直接借款行为、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高利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组成。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也是类似于信用合作组织,基本上均被取缔。根据国务院1998年7月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的亲友借款之外,其他非正规性金融组织或者活动均属于非法,从而结束了非(准)正规金融的有组织状态。

三、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下1:

(本图摘自:章奇,《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jlin.ccer.edu.cn)

1、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开始弱化,存在:①产权主体虚化,使代理成本过高、效益低下,迫使农业银行不愿意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②1996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及高额回报,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本来就很少的国有资本变得更为稀缺。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②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③业务单一,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

(3)农村信用合作社,96年按国务院的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金融性质,全部基层信用社为一级法人,但目前并没有实质的进展,主要存在:①绝大多数信用社是在原信用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历年来的积累与亏损由谁享有与承担,是由国家、农业银行、老社员还是新社员,很难界定清楚2。②合作社缺乏合作性质。随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农民也很少是信用社的社员,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③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贷款的农户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农村信用社使得城市资金不但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脯农业,反而农村资金却流向城市,造成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

(4)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它存在的问题是:①它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②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5)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1)在业务上它只吸收存款,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无法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2)它通过吸收存款,存于央行赚取利润,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城市,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性质不明,监管不力。邮政储蓄局属于邮政部门的内设机构,而邮政储蓄网点又属于金融机构,央行的监管很难实施。

(6)农业保险机构,中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3: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组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灾害救济的手续繁杂、面窄、水平低、且难以监管;(2)农业保险的承保率低下、高赔付率、经营亏损严重、业务量较少。

2、非(准)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一般规模小,比较隐匿、分散,它使借款者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合作基金会,1997年整个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被解散并清算。目前依然有一些地区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由于现在禁止它的存在,私下它照常经营且存在严重的高利贷问题。②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明显来源不足、不明,它的筹措资金的能力较差。③由于法人主体严重缺失,责任承担上难以保证。④农村合作基金会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金融风险巨大。

(2)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如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与正规性金融相比,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对当事人的约束等方面具有许多不规范的特征4:①组织制度不规范。②内部经营管理混乱,没有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贷款程序的一系列制度,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及呆帐准备金。③相当一部分信用活动不规范,一些民间组织从一开始就有先天的痼疾,高息揽存,盲目贷款,逃避金融监管。

总之,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是正规性农村金融组织严重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未能承担其扶持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6,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和农村民营金融的市场进入不相匹配7,农村合作金融名不副实8。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在发展中也出现严重问题,私人借贷在农村相当活跃但弱点也相

当突出5;

四、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对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重构。当然,重构并不是要求完全的彻底的抛弃原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那样作是不现实的,而只能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制度创新。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坚持“五农原则”――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的原则,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重新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三农”问题致关重要,政府的责任重大,在农村金融问题上更应首当其中。首先针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的局面,应重新界定它的业务范围;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作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下业务9: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住重点企业项目进行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全面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紧紧团结稳定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重点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规模,使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最后,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管理的各项立法,使各项金融政策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2、中国农业银行要加强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行应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扩充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3、合作金融应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要形式。目前虽尚无统一可行的办法,但不宜“一刀切”。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现实,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1)恢复农村合作社的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坚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通行的合作原则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合作性”资金融通机构,真正体现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应界定为:为集镇和农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优先安排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贷款业务。(3)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资金吞吐量大的东部地区,可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改组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合作银行,满足该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高层次的需求,弥补国有商业银行退出该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缺。(4)在其他地区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县级信用社,在乡镇建立信用分社,在村级建立信用合作所,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由同级的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管。(5)对现存的农村基金会予以取缔,按属地原则并入县级信用社。(6)制定“合作金融法”对农村合作金融加强监管,目前的时机已经成熟。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金融回归本来面目,真正走进农村、走近农民;才能成为农民需要的金融。通过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把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增设新型农业保险组织,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1)建立县一级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将合作社制度与公司制度融为一体,合作制以体现互助共济性,公司制保证其制度的先进性与责任的有限性;该公司由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等人股及部分国家财政投入,国家的投入不能超过30%,即不占控股地位,否则有承担绝对责任之嫌。(2)在省一级建立农业保险股份公司;由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按其总资本的8%投资入股,省级财政也投入拟设公司约30%的资本。同时农业保险股份公司按8%对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承担再保险责任。

5、改造现有邮政储蓄制度,堵截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针对农村资金“倒流”城市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造,可以做到:(1)对于经济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大的地区,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将原有的邮政储蓄部门改组为邮政储蓄银行;它以从事储蓄、汇兑、代理等业务,所揽资金一律不再转存人民银行收取率差,并且,必要时国家财政可以给予邮政储蓄银行适当的补贴。(2)对于经济不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较小的地区,在县一级将邮政储蓄部门并入信用社统一管理,或成为信用社的分支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将大量的闲散的储蓄资金“存”于农村金融市场。

6、建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为促进农业的生产,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者贷款担保的需要,现阶段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创设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做到:(1)允许农民以自留山和自有的林木经评估后投资入股设立农业担保公司;(2)立法上设立专门条款,降低设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定为5万元人民币;工商登记机关应对该类农村的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发放有明显标志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交易相对人以提示。(3)对于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给予一定时期的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4)完善对担保机构的监管机制。急需出台监管框架,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该图摘自:章奇,《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jlin.ccer.edu.cn

2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载《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第20页。

3王家传等:《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问题研究》,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5页。

4林乐芬、林彬乐:《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的非正规金融探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8期,第49页。

6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载《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1年第9期,第41页。

7摘自何广文2003年10月13-14日OECD与中国农业部联合在巴黎组织召开的“中国农村金融与信贷设施国际研讨会”的大会报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

8李赛辉等:《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及其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载《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5期,第57页。

5严瑞珍、刘淑贞:《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载《农村经济问题》(月刊),003年第7期,第56页。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篇7

随着我国对农村医疗保障的不断重视, 近年来, 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很多农民也都加入到医疗保障的队伍中, 农民看病问题得到了一定的帮助, 我国农村长久以来存在的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的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医疗保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医疗报销比例问题

我国农村医疗报销比例较低, 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文件的规定, 农民在城镇医院看病报销规定药费的60%, 相当部分自费药并不在报销范围之内, 并且部分农村居民土地被征用后转为城镇居民, 其生活水平没有较大的改善, 但是医疗保障报销比例却较之以前有大幅度下降, 从60%下降到40%, 这种现象加重了农民的看病贵的问题。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资源多集中于中型或大型医院, 一些中小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则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从城乡来看, 医疗卫生资源则被集中投放于城市, 占总资源的80%, 其中2/3又集中投在大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农村人口的医疗资源匮乏, 导致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小病不看, 大病看不起, 看大病则意味着倾家荡产, 因病致贫。这是我国改革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缺陷, 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困难

虽然现阶段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范围不断扩大, 但是仍有农民缺乏对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了解, 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对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都极其有限, 而农民的收入增长又比较缓慢, 合作医疗面临筹资困难的窘境。即便是能够筹集起资金, 合作医疗也缺乏群众基础, 因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组织者不太信任, 尤其长期以来政府的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了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政策落实的信心, 很多农民渴望农村医疗保障, 但对此又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还有少数极其贫困的农民对拿出10元合作基金确有困难而担心将是有去无回, 因而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高。

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的对策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反过来, 农村合作医疗的完善必然能够加快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看病的问题,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看病问题, 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合理调整新农合报销比例

即使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46.6%, 但不能忽视在中国广大农村, 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农民, 他们生活水平很低, 看病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 实施办法规定, 农民在看病后可以得到报销60%的药费的优惠。但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 部分农民土地被征用, 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镇户口, 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 并且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下, 城镇居民只可以得到40%的报销比例。这种方式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面对这种情况, 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应根据现在农村的具体现状合理调整农民看病报销比例, 对于因为土地征用变为城镇户口的农民, 医疗报销比例可以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不变, 以此保证农民看病问题不因城镇化进程受到损害;在农村还有相当部分生活富裕的人群, 对于这部分人, 他们的看病问题不会受到生活水平低的限制, 因此可以适当的对这部分人群的医疗保险比例做出调整;对于生活水平极低的人群以及孤寡老人这部分人群, 医疗报销比例也应做出调整。

2、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村医疗条件达不到需要的标准导致农民生病得不到有效治疗, 这种情况是造成农村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原因, 因此, 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也需要加大对乡镇的医疗设施资源的投入, 健全乡镇医疗基础设施, 保障基本医疗条件和水平, 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快城乡医疗人员素质与水平的提高。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全方位完善乡镇医疗条件, 加快农民看病问题解决的步伐。

3、加大政府对乡镇农村医疗资金的投入

民生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政府不忘解决人民疾苦, 尤其是关心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问题, 从2003年新农合试点到2008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再到2011年政府提高补助标准。在不断完善新农合的过程中, 政府做到了财政的大力支持, 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 随着农村条件不断变化,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 看病的费用也在同步高速增长。政府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整个新农合的情况与需求, 因此政府的资金支持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增加, 不能保持同一水平不变。政府应重新调查统计农村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财政支出预算, 在政府资金支持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会更能惠及农民的看病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也会逐渐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颖光:《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北方文学》 (下半月) ;2012年03期。

[2]顾涛、石俊仕、郑文贵、单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相关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卫生经济》, 1998年04期。

[3]曹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效率分析》, 西北大学;2009年。

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篇8

[关键词]人本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人本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有效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人本管理,企业应围绕“人”这个核心,建立人本管理运行机制。

一、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行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人本管理是管理科学的核心。企业内部管理秩序的建立与完善、实施与落实,无不取决于全体职工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虽然许多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了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但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人本管理的理念没有确立和落实

在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是组织指挥生产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有的管理者过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忽视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丧失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只有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把人看成具有独立思维和主观能动作用的人,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和发挥旺盛的竞争力。

虽然有些企业也确立了人本管理的理念,但没有将其真正深入到每个领导者头脑中,转换成有形的、实的东西。

2.缺少人本管理的个性

企业由以管理“物”为中心转变为以管理“人”为中心是其在管理方面的重大转变。目前一些企业在追求人本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人本管理理论内涵的深刻认识,即使制定了一些人本管理方法和人本管理方案,也因缺乏个性而收效甚微,没有达到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活力的目的。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职工的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企业管理者没有很好地从满足人们需要的角度来考虑调动职工积极性,忽视了“需要是积极性的本源”这一关键问题。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式上,多数企业以工资、奖金、福利、住房和提升等外在激励手段为主,尤其突出货币激励的作用,而忽视了对良好组织环境的培育。激励手段过于单一和僵化,这样只能使少数人从中获益,而大多数职工和干部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励。

4.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素质低,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长远目标。据调查,许多企业的培训实施率都在50%以下,也就是说企业有近一半的生产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教育培训,而日本企业的该项比率近80%。二是许多企业劳动者主人翁意识淡薄,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程度很低。职工合理化建议的数量和质量是职工参与管理程度的重要标志。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合理化建议件数极低,全民企业每人每年为0.07件,而日本企业每人每年为24件。三是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的待遇偏低,而且原有的能够吸引人才的优势如公费医疗、养老保险、福利分房等已经取消。跳槽已成常见现象。

5.缺乏企业文化的构建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从整体来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相当数量的企业主管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对于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仍属少数;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者,只注重企业文化的后两个层次(制度文化和物化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培育,未能把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企业人本管理之中;三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不一致,企业文化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人本管理中去,职工缺乏对企业的精神归属。

二、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应有对策

1.完善员工培训机制

在当今社会,企业及其员工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变化非常迅速,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加强员工培训应从完善培训机制入手,重点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培训的目的上,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员工对岗位的适应性,更要着眼于提高员工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及竞争能力。为此,要扩大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在确定培训的目的时,特别要充分考虑员工个人的发展规划,并使之与企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

其次,在培训内容上,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员工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出发,既着眼于现在,又着眼于未来。在此原则下设置培训课程要考虑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方向、员工个人素质、企业现存主要问题等因素。在确定培训内容时,不能采用“制度+控制”的模式,而应采用“学习+激励”的模式:培训内容并非注重“告知员工不许干什么”,而要注重“启发员工应该干什么”;并非“强制员工必须干”,而是“激励员工我要干”。

再次,在培训方法上,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技能性的培训,要采用讲授与实际演练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员工的动手能力;理念性的培训,则应主要采用案例或范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员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进行分析归纳,以增强员工的思维、判断能力。在选用培训方法时,要尽可能不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法,而应采取“启发式”培训方法,即只给员工摆出问题、点明思路,让员工自己去分析探索,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2.建立一支能与企业同甘共苦的队伍

企业拥有一支“核心称职的正式队伍”有利于企业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效益。同时,企业可以利用这支队伍来影响和带动流动性大的职工,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要让职工参与企业或部门目标的制定。切实可行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本身就对职工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要采用宽严适度的领导方式。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在实践中认识到,光有西方的“严”不行,还要有东方的“爱”,“严”与“爱”要有机结合;提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沟通,在相互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促进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3.创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与传统管理相比,人本管理价值观更加注重员工的内在需要的满足及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开发。首先,从企业的员工方面看,无论其能力大小、贡献多少、职位高低,都希望被认为是真正有思想、有价值的人,而非是完成特定任务的劳动力和活性资料;其次,从企业本身看,企业要实现管理目标固然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等他律性因素,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所激发的团队精神、主人翁责任感等自律性因素;再次,从文化导向看,中华民族向来就有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传统,完全有条件在此基础上营造以平等氛围与团队精神为中心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内部文化。其创建途径包括:尊重组织内每位成员;共享企业的信息和愿景;员工广泛参与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组织各种公开交流活动;制定为员工共同接受的行为准则等。

4.完善人本管理运行机制

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本管理运行机制,使每一位员工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发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人本管理运行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动力机制,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形成员工内在追求的强大动力;二是压力机制,包括竞争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三是约束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并最终将约束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四是保障机制,包括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五是选择机制,使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应聘和辞职、选择新职业的权利;六是环境影响机制,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会提高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继新.人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王德春.科学管理中的人本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10):64.

上一篇:团结的议论文800字下一篇:社区网络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