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4-06-19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共8篇)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述„„„„„„„„„„„„„„„„„„„„„„1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1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产生的背景„„„„„„„„„„„„„„„„„„„„ 2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及存在问题„„„„„„„„„„„„„„2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晚,经验少„„„„„„„„„„„„„„„„„„2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3

(三)物流企业规模小„„„„„„„„„„„„„„„„„„„„„„„„„„3

(四)资源浪费严重,缺乏系统性管理„„„„„„„„„„„„„„„„3

(五)现代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3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4

(一)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物流理念„„„„„„„„„„„„„„„„„„ 4

(二)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4

(三)提高我过第三方企业规模„„„„„„„„„„„„„„„„„„„4

(四)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进程„„„„„„„„„„„5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5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 5

(一)一体化„„„„„„„„„„„„„„„„„„„„„„„„„„„5

(二)多元化„„„„„„„„„„„„„„„„„„„„„„„„„„„6

(三)协同化„„„„„„„„„„„„„„„„„„„„„„„„„„„6

(四)全球化„„„„„„„„„„„„„„„„„„„„„„„„„„„6

(五)信息化„„„„„„„„„„„„„„„„„„„„„„„„„„„6

五、结束语„„„„„„„„„„„„„„„„„„„„„„„„„„„„6 参考文献„„„„„„„„„„„„„„„„„„„„„„„„„„„7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物流管理专业物流07(1)班,丘晨)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第三方物流正在引起我国物流业界和理论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第三方物流业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并增加灵活性。因此,第三方物流被誉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指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并探讨了我国第三方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问题;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科学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新学科之一。特别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为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企业不得不集中其人、财、物到主营业务上来。对于工商企业来说,物流量不是太大,而物流设施都是高投资项目,为了节省企业成本,企业选择提供专业化物流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服务业便应运而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述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最常见的3PL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费谈判等。由于业务服务的方式一般是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物流服务合同,所以有人称第三方物流为“合同契约物流(contract Logistics)”。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产生的背景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兴起来之不易。我国物流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自那时起,无论是物流学术界还是物流实业界,进化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为物流带来的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和精力。各种各样的物流研讨会、各个地方大大小小配送试点,大家都奋力想创造物流业的辉煌。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不但第三方物流没有出现,连配送试点也最后名存实亡了,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正当人们对物流业悲观失望之际,第三方物流却悄悄地从东南沿海城市诞生出来,而且逐渐发展壮大,蔓延到全国,直到形成现在的股“第三方物流”热,这段历史,可以说是第三方物流的诞生史,仔细回顾这段历史,是耐人寻味的,人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的启示。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随随便便就可以搞出一个第三方物流来的,第三方物流的兴起需要有定的基础条件和一定的环境因素。这些条件不具备,花再大的力气,它也出不来,这些条件具备了,你不叫它来,它也必然会来。可以说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诞生,实属水到渠成,有它的必然性。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方物流作为企业作业管理的协作者、物流服务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约人,日趋成为现代物流主流服务模式。一个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代表着本国物流的发展进程。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质量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传统运输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伴随现代物流理念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晚,经验少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才开始传到我国,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在工业企业中,82%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己和供应方承担,商业企业比例更高,两者相加达到94.1%。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多半为原先的仓储、运输企业改造而成,业务多局限于传统范围,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

一、规模小、市场份额少、融资能力弱、结构单

一、货源不稳定、服务功能少、竞争力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缺乏一个高效和广泛的服务网络量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及管理软件缺乏、高素质人才少。而且,在货物处理、配载、运输计划的制订以及资产管理的实际运作方面,也缺乏切实有效的营运保证。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在现阶段的我国,对第三方物流有着切实需求的企业仍然主要是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一部分新兴的高新技术、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企业和极少数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习惯于自己干物流,不注重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忽视或不愿意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即使有许多工商企业将运输业务外包给运输企业,仓储业务外包给仓储企业,但也只是企业间简单的、不稳定的业务联系,而绝非供应链管理意义上的合作。

(三)物流企业规模小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再加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物流企业与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导致物流渠道不流畅。

(四)资源浪费严重,缺乏系统性管理

第三方物流效率不高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传统的物流类企业,如那些从运输、储运企业拓展业务转化而来的企业;二是外资来华投资新设立的物流企业:三是工商企业的物流部门转化而来;四是某些内资因看好物流市场而投资新设立的物流企业(包括由网络公司转化而来的第四方物流公司);五是中国邮政、铁路空运这一类特殊的垄断性物流供应商。以上几类企业依托各自的优势,正在积极开拓现代物流服务领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已有的众多物流企业中,普遍表现出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流服务机能比较原始和单一;物流运作的效率不高;有效服务网络不足:社会化程度较低等。缺乏系统性管理,装备标准化程度低,无序竞争扰乱整体市场秩序物流业不但涉及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甚至管道运输方式,还涉及多种业务种类。物流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不但有交通部、铁道部,还有邮政局、海关等,这些部门各有各的规定,各作各的规划,缺乏统一的大物流构想,因而在物流管理缺乏系统性,在发展物流设施设备上,缺乏前瞻性,标准化程度低,很难与国际物流对接。

(五)现代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匮乏

由于物流教育的落后,虽然中国物流从业人员也已初具规模,但大多数是从管理专业、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等转行过来,真正懂得物流科学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少之又少。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40多所,占全部高等院校的3%左右,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缺乏物流人才,企业也就缺少了创新的能力和发展的动力,只能依靠传统的方式管理现代物流,导致物流企业低效运行,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方面原因,实力尚弱。国内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水平较低,绝大多数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只不过在名字前面加上了“物流”二字。这些企业交通能力不能满足现代运输要求,仓储设施落后,物流管理人才匮乏,再加上反映第三方物流现代运输要求,仓储设施落后,物流管理人才匮乏,再加上反映第三物流公司能力的相对较少,从而使得一些企业对第三物流服务存在戒心。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量。国内企业的物流管理观念仍然十分落后,传统物流思想根深蒂固。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还奉行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管理思想,从采购材料到销售商品全部由生产企业自身完成。特别是对于那些财务状况还令人满意的企业来说,他们不愿改变现状,不愿通过物流外包的方式来改变现有业务的经营模式,抵制变化。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方面原因,实力尚弱。

(二)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订促进、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资金、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再造现有物流企业,转变它们的观念,完善它的服务功能。通过宣传和指导使我国工商企业改变万事不求人的观念,真正根据经济效益与规模化原则,建立适应本企业实力与发展需要的物流系统,支持、促进与监督专业化物流企业的成长。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三)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规模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强化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以物流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制定现代物流行业规范和制订市场准入限制等措施,限制小于规模经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注册;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整合等措施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才刚刚起步,要想参与全球化的物流市场竞争,就必须按照科学的、规模经济的道路发展。

(四)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进程 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政府应指定国家技术标准管理机构针对物流基础设施、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如统一的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送标准等;对物流安全和环境制定强制性标准,如清洁空气法、环境保护责任法等,以保证物流业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进行。同时,支持并敦促行业协会制定物流作业和服务的标准,统一物流用语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

第三方物流在近二十年中有非常惊人的发展。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中,大致具有五大趋势:一体化、多元化、协同化、全球化和信息化。

(一)一体化 以物流为纽带,将企业内部不同职能或不同企业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企业及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它通过考虑整个物流过程和影响此过程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商品的实物流动进行整体规划和运行。主要表现为企业并购和第四方物流。

(二)多元化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第三方物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灵活的物流服务商首先提供了超越传统运输和物流管理范畴的服务,这些服务及满足了企业开拓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第三方物流一体化运作的有益补充。

(三)协同化

作为组合部分的企业比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能取得更高的赢利能力,这种赢利能力来自于协同,第三方物流业中存在着向企业群发展的趋势,物流企业试图通过形成横向联盟,增强团体竞争力。

(四)全球化

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境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的规模和活动范围的日渐扩大,金融国际化程度也不断加深,经济区域集团化、市场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尤其是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已引起世界诸多国家的重视。欧洲国家和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都在努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活动可能形成一个新的高潮,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起着连接生产与消费作用的物流活动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五)信息化

物流过程是一个多环节(子系统)的复杂系统。物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通过物资实体的运动联系在一起,而相互衔接的工作是通过信息沟通完成的。为了使物流活动正常而有规律地进行,必须保证物流信息畅通。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以及在以上基础上达到的物流网络化。

五、结束语

我国自引进第三方物流以来。取得了一些发展,但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水平还很低,需求物流企业整体水平还不高,很多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在技术、管理及服务领域上还没有获得质的提高。大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外国物流企业的纷纷进入,带来对物流服务的大量需求。开拓了物流市场,与此同时,也对正处于起步或转型阶段的国内物流企业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我国物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大环境,结合自身优势有效地开展第三方物流,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三方物流也将被众多企业所广泛地运用。再加上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物流需求。这将给未来的第三方物流业带来无限商机。参考文献:

[1]李青,欧洲第三物流市场的发展与启剥[J],经济纵横,2001(12);[2]张君健,现代物流发展及监督对策分析[N],中国工商报,2001(12);[3]陈建文,方静,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变迁与发展趋势,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7);[4]沈玉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2001(4);[5]牛鱼龙,三方物流,模式与运作[M],海天出版社,2003;[6]周启蕾,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2

1.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 随着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国内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进而形成了第三方物流产业。相比传统的物流公司, 第三方物流更专业化, 综合成本更低, 配送效率更高, 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的趋势、社会化分工和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但是纵观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却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部分都是原有的国企配送部门、供应部门或运销部门, 经国企改革, 由国企分离出来形成的物流公司, 它们往往专业化不强、各种设备和设施还不健全、现代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不足, 这些因素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物流企业在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已经成为国家还有物流协会组织, 或是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爱国人士需要思考和关注的。

2.研究意义。在2010年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如何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如何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 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成熟的经济体, 物流的发展水平, 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是否能平稳、快速地发展。但是传统的物流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所以专业的物流公司即第三方物流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专业化的物流公司, 为了提升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 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 它和一些电子商务公司进行合作, 从技术层面和运作层面对物流整个运作过程进行改造以提高它的工作效率, 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也物流, 败也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何进行改造, 它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而不是一味去复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忽视了本国的客观实际, 以至于造成水土不服, 甚至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夭折, 这些都是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思考的问题。

3.研究内容。本研究论文介绍了传统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存在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以适应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 使企业不仅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还能为中国经济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传统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传统的物流 (logistics) 主要是指商品或物品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实体流动过程, 并根据现实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并为需求方提供有限服务的公司。而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 简称3PL或TPL) 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它们不仅提供传统物流的业务内容而且还向客户提供现代化的、系统化的或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程物流服务和特定的、定制化的增值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对于客户不是一次性的物流活动, 而是采取“委托-承包”形式和长期业务外包形式的物流活动。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存在哪些问题

1. 物流企业设立中转站点不合理, 企业大多以小微企业为主, 缺乏规模化经营。

我国是一个对物流业需求很大的国家, 但是我国的物流业却发展比较滞后, 大多数都是从传统的配送公司、供应公司、运销公司发展过来, 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还很不到位, 缺乏政策的引导和专业的物流人才, 所以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就走了很多弯路, 比如企业在设立中转站点时缺乏全局性、网络化, 在建设站点设施上带有重复性, 没有差异化服务的理念, 这样一来使企业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到最后还没有很好的收益, 运作起来有局限性, 发展很艰难。我国物流企业缺乏规模化经营也是一个现实和突出的问题,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刚起步阶段, 物流以其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所需资金较少等便利条件吸引了很多人进入,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 对专业化程度要求更强、技术水平更现代化、资金更充足的现代物流即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加大, 传统物流的市场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 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和快速发展。

2. 电子商务的物流平台发展滞后, 信息化程度偏低。

我国的物流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的理解存在偏差, 他们认为只要把物流设备和设施更换一下, 给企业起一个更现代化的名字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了。物流企业主们并没有认识到什么叫现代化和信息化, 而且他们也不愿意去购买一些信息化设备或是建设一套自己的电子商务物流平台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因为这些信息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并不如那些物流设备和设施创造收益来的更直接, 而且物流主们对如何建设一个电子商务物流平台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存在疑惑, 并且对这些信息设备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如何运作、如何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如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还认识不够。

3. 物流服务价格不透明、不统一、不健全。

随着我国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客户不断增加, 而且交易数量和金额不断上升, 如何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价格更合理的增值服务就摆在我们面前。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民族众多, 文化具有多样性, 再加上一些企业主追求利润最大化, 就造成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地方它们价格不统一、不透明。当然政府和一些物流协会组织, 也没有出台一些统一和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文。

4. 政府对第三方物流如何健康发展引导不够。

虽然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很快, 但是政府在如何健康发展上引导不足。比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产业政策、投融资、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物流服务价格体系建设, 企业如何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物流企业如何开展国际贸易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5.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相比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滞后。国内的物流从业人员很多, 但是接受过高校专业化教育的物流人员很少, 物流知识缺乏, 从业经验和管理素质相对较低, 因此造成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偏低。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国外发达国家物流人才资源相对丰裕, 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管理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而我国的物流管理和职业教育还比较落后, 在高等教育中还没有形成立体层面的物流教育体系, 物流职业培训也刚刚起步。因此, 物流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四如何解决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

1. 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 实现物流企业合理、健康发展。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大部分都是从国企的一些部门分离出来的, 人员臃肿, 体制老化, 现代化水平不高, 还有一部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规模较小、资金缺乏、分布不合理的小型物流企业。在这种现实面前, 国家只有制定加快物流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使一些在资金、技术、资源上有优势的大型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来实现物流企业设立中转站点的合理化、资源利用充分化、企业经营的规模化, 这样做就可以使企业降低由于物流中转站点分布的不合理而增加的不必要的物流成本, 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减少由于地域或人员操作而带来的损失。而且经过兼并重组的企业, 它在抵御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方面更加有优势, 更加专注于物流业务, 实现物流企业合理、健康发展。

2.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加大信息化投入, 提高现代化水平。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利用电子商务这个现代化的工具, 使企业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 并且利用这些改革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认识, 加大企业的信息化投入, 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物流平台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实现企业内部的无纸化运作, 降低企业的内部成本, 这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同时利用自动识别和跟踪等信息技术和手段来实现物流企业从收到订单, 到仓库货物组配方案、最优库存控制、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等整个运行过程的实施监测, 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 提高企业的利润额。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同时还有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3. 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人才培养。

企业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从物流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证明, 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物流管理团队。要求物流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整体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以日本为例, 日本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与其重视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是密不可分的。2002年日本政府加快大学教育制度改革, 实施“卓越基地”计划, 旨在建立若干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科研基地, 培养包括现代物流人才在内的高科技创新人才, 为其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在日本物流管理者大约一半以上有学士学位, 三分之一的人有硕士学位, 四分之一的人有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一来日本的物流企业就有了充分的人才保障, 为其以后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当然培养物流人才也可以通过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来实现。大中专院校应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开设物流专业, 培养物流人才, 或者通过国家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组织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短期培训, 以满足我国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4. 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价格体系。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 拥有一个透明、统一、健全的价格服务标准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利于国内物流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同时还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当然光靠企业的自律来实现价格的标准化是不可能的。只有国家的相关部门相互合作为物流企业制定一整套透明、统一、健全的价格标准并使其发展建立成一个物流服务价格体系, 然后再联合物流协会组织对企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这样就能杜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为了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随意提高价格, 加重客户的负担, 或直接走到反面, 吓跑客户, 接不到活儿, 阻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五结语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 国与国、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如何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又能及时找到办法解决问题, 为企业制定和选择合理的、正确的方针和策略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生存下来的关键。

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它对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国家至关重要, 其不仅为一个国家的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物质服务, 同时还为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做出自己的贡献, 它使一切有形的东西移动起来, 把这些有形的东西从无价值发挥到价值的最大化, 这就是物流存在的价值。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3

关键词:物流;第三方物流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市场前景广阔,近五年年均业务增幅30%左右,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但在实际发展中却存在如下问题:

1. 增值服务功能单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服务和仓储服务,增值服务、物流信息服务和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包括拆零、分类、编码、测试和修理等。增值服务低的原因,一方面是物流企业缺乏市场开拓的力度;另一方面是缺乏高水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2.规模效益低下。我国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根据规模经济理论,企业规模越小,运营成本越高,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长远发展。另外,随着大型跨国公司的不断涌现,其生产经营的国际化要求物流代理商拥有全球化的运作网络为其提供物流支持,如果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不足以满足其国际化经营的目标,那么,自营物流就会成为跨国公司考虑的方式。

3.利用现代技术程度低。现代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将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而我国物流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物流企业尚未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更是处于学习和起步阶段,因而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多样性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

4.缺乏物流管理人才。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一条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许多大学都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并在社会开展了物流配送职业教育。不少国家的物流从 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方 面的工作。而在我国,虽然物流从业人员也已初具规模,但真正懂得物流科学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少之又少,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仅10余所,职业教育更加贫乏,自主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

5.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秩序还不规范,行业道德水准低下,人们的平等竞争、公平交易意识较弱。另外,企业融资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还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要求。因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1.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物流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是要拓展服务范围,突出服务特色,向服务多元化发展。同时,应结合货主企业的要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 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二是要保持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高起点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三是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如建设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改善公司内部的交流与沟通,建设客户资源管理系统,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等。四是创立良好的企业信誉。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信誉,才能获得货主企业的信任,所以应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2.注重产权结构调整。现有的物流企业通过资产的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方式调整产权结构,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参与重组企业的各自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还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其运作成本。

3.争取强有力的政府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物流政策环境,需要政府在运营许可、跨省运输、登记注册、税收政策和行业标准等方面出台产业政策。政府有关方面对这一问题的不断重视,也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物流高峰年会上,国家计委基础司副司长王庆云指 出:首先,中国政府对物流业发展采取积极的鼓励性政策, 政府将为发展物流业创造良好环境,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其次,政府要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制定统一标准、规范行为准则等工作。

作者单位:山东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蜀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看好[J].商贸经济,2002,7: 23-26.

2.龚风美.第三方物流与企业竞争力[J] .物流技术, 2002,7: 12-15.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olving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ese Third 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Wang Aiwen

Wei FangUniversity

Abstract: The TPL (Third Party Logistics) is a new arising industry, which has wide developing prospects, but there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1) sole increment service function; (2) low scale benefit; (3)low use of modern technique; (4) sack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5) non-sufficient regulations. So, we should adopt the following measures: Firstly, constructing core competitive force of enterprise;Secondly, focusing on adjustment of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Thirdly, establishing stable strategic partner relationship; Fourthly, striving for powerful support of government.

Key words: logistics; third party logistics

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4

规划0801 0805200115 郑骞

当前我国的物流配送存在很多问题。物流配送体系薄弱,主要问题在物流平台构筑落后,物流配送效率低和物流装备标准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配送人才短缺。除此之外,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有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不当,配送中心设施落后、功能不全等。国内企业,特别是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在于存在多渠道的配送模式,统一配送效率低和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大部分连锁企业多采用自营配送却没有实现完善的配送作业,物流配送的标准化水平低。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在于未能实现集中采购和进货,未能实现统一的存货和库存管理,标准化程度低,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由于缺乏对选址决策重要性的认识,只简单地考虑仓储租金,很少结合配送成本、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分析使得配送中心选址不科学,由于没有合适的装卸平台、足够的车辆和设备以及技术而使得配送中心建设不规范。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在于经营管理理念的不合理,配送中心发展不合理,配送中心机械化不高,配送的比率不合理。

对于物流配送至关重要的配送中心来说,除了上述的一些问题外,还存在以下的问题: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低,物流服务质量不高,配送中心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现代物流的一些思想和意识。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以及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和缺乏统一的战略思想。而物流以及配送基础设施呈现“瓶颈”现象,我国物流总体水平落后,存在物流配送技术和物流综合协调能力的约束。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子商务获得了快速发展,由此电子商务成为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机遇。而电子商务对物流特别是配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从电子商务的基础上论述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采取物流配送新技术,加强配送信息化建设。

物流配送新技术有条码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技术)、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等。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技术有: 交叉配送技术、准时制配送和ABC配送。

另外,需要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五个子系统: 需求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在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物流配送新技术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要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升信息技术管理,做好技术开发和引进,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构造一个现代化的管理平台,改进配送调度、进行动态库存管理、实现在线交易处理,真正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到一起。

(二)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

当前一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逐步尝试将本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配送模式各有特色,连锁零售企业应当根据连锁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和规模选择适当的物流模式。

通过对五种典型的配送模式的SWOT分析,自营模式和配送中心配送模式适合那些实力比较强、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发展自身物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商配送模式主要适用于店铺规模大、采购规模大的大卖场及综合超市公司,在我国多数连锁氽业采用这种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这种模式要求物流市场比较成熟,且连锁企、信息化程度较高; 共同配送模式可以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比较适合规模小、资金紧张的中小型连锁企业。

根据现阶段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和物流配送水平可以将连锁企业分为四个等级,从两个维度———企业的规模、经营管理能力、配送能力;企业对配送业务水平的要求

程度来划分,通过二维坐标轴,得出四种类型的连锁零售企业或者物流企业,为各类连锁零售企业做出与之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策略。

(三)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现代物流理念

物流配送中人才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荣凤英(2001):“发展物流,要有高度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体制作保证,要拥有系统的现代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作支撑。而所有这一切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人,现存的赖以发展物流的人员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因此着力培养物流人才更是当务之急”。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5

政法1205班 胡素云 121070241 【摘要】: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在传统的干部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起步较晚,因而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合理的环节,尤其是公务员的培训制度更是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效果的完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 不足 解决对策

公务员培训,是指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位的要求,通过种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公务员进行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国家公务员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因此政府管理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实现,要依靠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公务员的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分析我国现存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我国行政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 公务员培训的必要性

1.有助于建立精干、高效、廉洁、务实的公务员队伍

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任职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能够优化公务员队伍,提高整体水平,学习公共管理理论和技能。此外,培训中所涉及政治思想有助于公务员转变思想观念,能够使公务员更具团结意识和廉洁意识。

2.有助于公务员知识、技能的更新,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和产业革命实质上市一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基本上市由原来的干部队伍转化而来的,约有50%的人员缺乏金融、法律、财政、税收、计算等现代管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即使年轻的和高学历的人,其原先通过学历教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完全适应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公务员只有不断的进行知识更新,才能使行政管理能力跟上形势的发展。

3.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士气

通过公务员培训,使公务员感受到国家政府对其的重视,意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正在进行着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从而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士气,更加尽忠职守,为人民服务,形成朝气蓬勃的景象。

二.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观念陈旧

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培训观念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面临的是科技现代化和信息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整个社会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和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但不论是培训机构的教职工,还是公务员,观念都比较陈旧,不能正确对待新问题,常常用经验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培训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需要。另外,政府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没有把这项工作看作是新兴产业,也没有达成把公务员培训看作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的共识,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人感到培训的作用不大。因为培训者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就从心理上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培训浪费时间、金钱和财物,只要干好工作、完成好任务,就没有必要搞培训。

2.培训形式老套

培训形式,也就是授课方式。公务员的培训一般是由组织者决定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在教与学中,师生间的交流很少,老师在台上讲,学员在台下听,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趋于形式化。二是培训没有区分度,能力较高的和能力较差的公务员采取相同的培训方法,培训的渠道单一,没有建立公务员自我投入、自我“充电”的继续教育机制,与国外或港澳公务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充电”的情况反差很大,影响了培训的效率。这样的培训形式很容易导致培训失效或无效的结果,公务员培训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整个培训过程相当于只是走了个过场。三是培训主要是面向领导者,面向全体公务员的少,尤其是分级分类培训不够,各层次和各职位的公务员统一培训,而且培训多为一次性,没有将其看作是一项对公务员素质终身教育和连续开发的过程。

3.培训内容单一

一是忽略了公务员的科技素质的培训。传统的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一般侧重于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往往忽略了公务员的科技素质。但随着行政环境的不断改变,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复杂多变,影响越来越深远,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公务员在科学的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实现行政管理的高效率。二是培训的教材和课程的设置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课程设置单一,缺乏权威性与吸引力,不能适应公务员培训的需要。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推出,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提出,但现行的培训教材却难以适应这种发展。三是由于我国的公务员培训主要是利用党校、干校进行的,因此培训大多强调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缺乏公共管理知识培训和专业技术类培训,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对公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4.培训效果不太明显

尽管国家在公务员培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培训效果却差强人意。接受培训的公务员多是迫于无奈,只是按上级要求走流程,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使得培训流于形式。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培训机制缺少活力,缺乏竞争,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考核制度,难以形成培训质量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培训激励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将培训和公务员的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结合起来,从而严重影响着公务员培训的效果。

三.解决对策

1.完善培训内容

国家公务员培训在内容上既要注意专业训练,又要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体现以素养、能力为本的世界培训新潮流。一是注重公务员职业伦理素养的全面提高。要培养学员开阔的视野、柔软的管理、与其他组织、行业相融的能力、与其他职员的亲近感、信赖关系的形成能力、高尚的伦理观、国际感觉、国民视点,等等。因为知识的传授只是一时的,而能力却是长久的,要通过培训使行政管理者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使其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二是重视公务员政策研究与政策能力的培训。包括组织管理和人才育成、危机管理、职场生涯规划特别是政策研究和政策能力培训,把培训和实践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公务员政策研究和制定能力。三是培训准备阶段的培训需求分析,即在设计培训的内容时,以公务员的需求为起点并区分培训的层次。培训课程要依据职位工作性质和不同对象设置,不同职位、不同职务的公务员,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不同,培训内容也要各有侧重。使得各项培训课程能够满足组织与个体的需求,达到预期的目标,提升培训的针对性。

2.采用科学灵活的培训方式方法

各培训机构要根据公务员这个特殊的群体的特点,突破传统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和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一是广泛运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角色扮演、分组研讨等教学方法,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使学员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二是要突破课堂教学、教师、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其转变为课堂教学、应用研究、社会调研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模式,要延伸培训空间,重视行政实习和企业实习,让公务员到企业里去学习锻炼,不但可以学习到当前一些前沿性的理论,开阔其视野,而且可以使公务员了解到企业的运作状况,以及政府行为对企业的影响,这对以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是大有裨益的。三是培训时间要灵活。可以采取短期全脱产的形式,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培训,也可以采取半脱产的形式,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尤其是在培训时间安排上不要强求千篇一律,可长可短,做到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分期分批进行,以便解决好工学矛盾。四是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延伸、拓展和丰富教学手段,将培训内容方便、直观、快捷地展示和传输给公务员。

3.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培训动力

鼓励和嘉奖公务员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工作成绩,把其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考核成绩和表彰、加薪、晋级等挂钩,改变那种得过且过的状况,实现公务员的优胜劣汰。因为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者,知识水平和政策水平较高,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但如果公务员制度的激励机制运作不到位,就会造成机关工作的一些负面影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调动和发挥公务员的积极性。所以,可以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公务员的培训和升降奖惩结合起来,对于培训成绩合格的公务员,可以正式吸纳为公务员或转到合适的岗位上,对于培训不合格的公务员,撤消公务员资格,或不予转岗并给予批评甚至降职降级等处分;对负责培训工作的党政机关领导,把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

4.规范培训评估

对培训机构实行评估制度,对于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加强对培训基地的资格审查制度。建立培训机构的考评认证制度。由具有权威的政府主管部门出面组织专家组,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对现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评估,建立淘汰机制,并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声誉、较强实力的专业培训机构;对政府部门委托施教机构承办的每期公务员培训班,有关部门也要进行质量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培训施教机构的重要依据。二是可以实行公务员培训计划备案制度。每年年底以前,下一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应将本培训情况及下一年的培训计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各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三是培训评估要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之中。评估的目的在于测量和追踪培训过程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培训的绩效。因此应贯穿于培训规划的制定、培训的实施乃至培训的全过程,考察培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评估培训是否符合培训目标。重点是对培训结果的评估,即对受训者培训后的能力、素质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情况的考察。包括听取受训者的自我反应、考察受训者的学习成果、考察受训者的工作表现和考察组织绩效等。

5.增强培训模式的市场化

市场化培训模式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双方签署的是短期合同,只适用于某项具体的培训项目与服务,一旦该服务供给结束之后,如果双方还有继续合作的意愿就必须重新讨价还价,签订新的培训合同。这是一种标准的购买合同关系,培训委托方出资向培训受托方购买自己需要的某种培训服务,培训受托方通过向培训委托方提供某种培训服务来获取利润。由于培训受托方具有一定的讨价还价权力和自主权,所以,培训委托方会在培训内容安排或培训经费的确定与使用等方面赋予受托方某些自主权、灵活性与激励措施,从而使培训更具灵活性。参考文献:

【1】 舒放, 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

【2】 叶绪江《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公务员培训体制改革》 【3】 张修学《公务员培训的国际借鉴》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6

专业论文

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融资难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因为缺乏资金,面临着即将倒闭的的困境,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策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融资困境的解决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1.1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较少。由于中国中小企业采用低折旧计算方法,在生产经营中只计算有形折旧,而忽视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无形损失,所以造成中小企业在设备更新时缺乏足够的资金,而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会导致自有资金更少,负债过重。中小企业自身积累少,很难为融资作出贡献。

1.2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新成立的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小,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担保费用过高,担保业务发展换缓慢。

1.3中小企业的银行抵押贷款受限。许多银行发放贷款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相应的抵押,银行对企业抵押物的选择一般仅限于土地使用权,厂房以及机械设备,而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抵押物数量少,质量差,抵押贷款受到了限制,其次,抵押贷款登记和评估的费用过高,环节多手续繁杂,也成为制约抵押贷款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抵押率较低,中小企业通过抵押实际得到的贷款额度小,抵押贷款这种融资方式给在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1.4中小企业有价证劵融资比例小。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虽然有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主要还是针对国有企业,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自身难以达到上市标准,(目前上市企业数量较之中小企业的庞大数量,比例太低。)所以,直接融资渠道缺乏。

1.5中小企业经常采用非正式融资方式。比如:在职工内部集资、企业领导人向亲友借贷以及各种民间借贷行为。但是这些非正式融资活动由于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等诸多原因,虽然能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却不能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实行。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所带来的影响

2.1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延缓经济的整体增长。目前,各国经济发展表明,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技术进步、发展国际贸易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融资困难,缺乏资金,周转不良,致使中小企业效益低,发展缓慢,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应有的动力与支持,延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2.2中小企业融资难,滋长了非正规金融市场。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筹集到资金,致使一些中小企业被迫将目光投向非正规的地下金融机构。这些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为了规避分险、提高效益,设置了很高的借贷利率。这样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资效益,又由于非正规机构的高利率而增加了成本,这些都对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及产业政策发展不利。

2.3中小企业融资难,使资金利用率降低。对中国企业来说,资金是一种稀缺资源。而这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且大部分滞留在流通领域,利用及不合理。从而导致中小企业不能进行技术改革和顺利经营管理,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3.1政府层面-政府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金融系统中的劣势地位越加明确,这就决定了政府应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积极扶持。

(1)税收优惠。这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政府可利用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法对中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小企业给予金融支持。

(2)财政补贴。政府可采取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出口补贴等形式对中小进行金融支持。

(3)政府可以考虑在财政预算中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或设立中小企业办互助会等形式,设立风险投资贷款担保基金。

(4)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尽快制定《担保基金法》、《风险投资法》等法规,使中小企业可与国有大企业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取消上市公司的指标分配办法和上市额度等限制,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

3.2金融系统层面-加快银行等金融系统改革,改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首先,具备条件的银行在进行改造时,要允许民间资本以建设投资基金方式参股。其次,国有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要进一步扩大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并在贷款审批、结算、汇兑、转账、资本运营等方面提供给中小企业以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创造条件。最后,可适当考虑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如可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3.3中小企业自身层面-中小企业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中小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通过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进和提高。

(1)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引进优秀人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影响;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自身和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总之,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才能在资本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场上成功地进行融资活动。

(2)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誉形象。中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在融资成功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可以建设诚信文化,凝聚诚信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中小企业应注重自身信用建设,大力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提高信用意识。

(3)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要积极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从而可以客观而准确地判断企业的信用水平,提高信贷成功的几率。同时,银行还能对企业进行有效地监督,防止错误投资,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3.4社会层面-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分散化解信用风险

在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时,首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市场准入、税收、资信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另外,要建立再担保机构,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担保是一项高风险事业,如果仅靠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是很难实现持续经营的。因此,可以组建全国范围和省内范围的两级再担保机构,与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一起形成的担保体系,来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新军: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2):10-12。

2.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黄泰岩:中小企业研究热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7

随着山西省经济增长及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山西省医药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批有实力的医药企业如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山西有限公司、华润山西医药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在积极开拓医药物流市场。虽然目前山西省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水平较低, 但随着山西省医药行业发展不断深化, 尤其是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的出台实施, 确定了供应链管理的新思路, 强调对医药商品储存、运输等医药流通环节的风险控制。医药物流专业化标准的提升, 商流与物流有效分离, 服务和经营的有效分离, 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必将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1 山西省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的意义

山西省医药物流产业总量不大, 规模化现代物流企业少, 资金投入不足, 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 创新基础薄弱。大部分医药物流企业配送网络单一, 分布不合理, 没有从第三方物流系统规划的角度设计。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落后, 企业没有利用信息化提高效率。许多医药物流企业流通环节多, 每个环节需要的人力多, 配送时间长, 安全隐患多, 技术监控难, 经营成本高, 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推广应用明显滞后。物流服务业与医药产业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不够, 成为长期制约山西省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1]。

2 山西省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药品安全性和质量管理不够专业

第三方物流所具备的医药专业化能力不足, 会给药品安全造成许多隐患, 也给委托方造成许多潜在的企业风险。而且第三方物流在经营过程中本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 如果第三方物流对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管理把关不严, 难免成为假药劣药进入市场的一个途径, 使药品物流环节的安全受到挑战[2]。

2.2 跨国公司进入医药物流领域加剧了行业竞争

我国向外资开放医药流通领域后, UPS (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 、DHL (敦豪快递) 等物流业巨头以及跨国制药巨头相继在国内成立医药物流中心, 意图在潜力巨大的医药专业第三方物流占据一席之地。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在规模、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方面都与跨国公司有着巨大的差距。而医药物流的高价值、高准入条件、高技术含量, 对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等高专业要求, 使跨国巨头在与国内医药物流企业竞争时有明显优势。

2.3 第三方物流企业缺少高素质的医药专业人才

第三方医药物流因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需要的是既懂医学知识, 又精通物流管理的专业性人才。目前大部分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员工虽然掌握现代物流操作技能, 但是缺乏专业的医药知识, 难以从顾客的需求角度出发, 服务好顾客。

3 山西省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策略

3.1 规范化管理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

严格要求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按照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提升企业经营标准和要求, 以成本和效率为导向, 实行分级管理, 加强企业物流服务能力, 在保障药品质量的同时,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应当为医药行业客户提供专业和高效的医药物流解决方案, 建立专业药品运输能力, 为客户提供全程监控等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3]。

3.2 培育壮大本地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

山西省应加大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 建立大型医药物流产业园区和专业第三方医药物流中心。引导大型物流企业整合, 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大型物流集团。以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对物流业务进行流程再造, 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益, 增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要定位清晰, 成为省内终端客户的内部医药物流系统开发商、内部管理系统维护商、内部医药物流流程优化商;成为省内医药流通企业的质量管理部、仓储部和物流部。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要避免和一般物流企业的正面竞争, 还要避免和一般的医药流通企业竞争。

3.3 加强第三方医药物流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医药流通行业人才培训机制, 支持和鼓励医药流通领域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形成多层次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体系, 为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培养专业的医药物流管理人才和操作人员, 建立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加强现代医药流通理论研究与创新, 拓展人才、技术、管理、理念的交流合作。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 还需要加强对在职人员进行职业教育, 以加强对现有物流人员培训的方式来组建自己的人才队伍。

4 结语

通过第三方物流配送, 可以为各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减轻成本压力, 规范药品仓储、管理、养护、配送等行为。同时, 监管部门可以借助配送企业先进完善的设施、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 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监管手段, 对上市流通的药品进行有效管控, 保证上市药品质量安全。山西省通过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 可以促使药品流通企业提高企业效益, 优化行业资源配置, 提升药品流通管理服务水平, 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尚茜苓, 景浩.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6 (4) :213-215.

[2]王苹.医药物流的运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23) :132-135.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

一、电子商务物流产生的背景

由电子商务发展引起的物流问题,起源于著名的网上72小时生存实验,这一实验是人们发现了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障碍—物流问题。同时,引发了物流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表现在网上交易的情况下,物流如何保证网上交易商品尽快交到客户手中;其次,在网上交易的情况下,交易双方如何选择物流的运作模式;最后,在确定物流运作模式之后,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物流的运作。

以上网上交易所引发的物流问题,使人们认识到了物流的发展问题。如何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Internet技术等来促进物流的发展,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物流”产生了。

二、电子商务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在数量上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全国700多家连锁公司中,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连锁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国内介入物流业的上市公司也有40多家。与此同时,由于看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物流市场,许多外国物理企业和运递业巨头也纷纷抢滩中国。日本独资的物流公司—日本邮船在中国上海设立分公司之后,又相继在天津、青岛、广州、大连等设立物流分公司。现在我国已经建有各类配送中心1000多家,他们以及外资物流企业一起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连锁商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的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不能够适应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电子商务流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显得供给不足。许多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对物流的概念、地位及作用认识不够,设施陈旧,物流管理的电子化程度还较低,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

2.政府及相关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视与认识程度不够

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基础设施、产业政策、投资融资、物流技术设备、税收及运输标准等各方面,而这些方面又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由于各职能部门对于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并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这就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

3.物流法律环境不健全

现有与物流有关的的法律法规大多是部门性的、区域性的,缺乏全国统一性的专门的法律文件,因此全国性的物流企业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以及保障。

4.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人才非常缺乏

国外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物流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操怍经验,是电子商务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据统计,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上海,个别物流企业甚至打出高达30万元的年薪来招聘高级物流人才。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物流人才中,物流规划人员、物溉管理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师资全面紧缺。到 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达30-40万人。

三、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对策

1.加快完善全国性的物流法律法规,开放物流业市场

我们应调整部门区域性以及部门性的法规,制定通过一部全国性的物流法。该法应由国务院商务部具体实施,并建立和交通、通信、海关等有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这样才能统一全国的物流市场,是的物流企业在比较完善的法律环境下实现平等竞争、规范管理、有序经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物流基础没施建设和合理布局

国家除了加快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各物流企业瞳加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科学布局。各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正确引导物流企业布局和物流中心,包括物流仓库、配送中心、通信网络基础等。只有科学合理地布局物流中心,才能提高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

3.加强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培养

电子商务物流所学要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型高级人才,这种人才既需要懂电子商务,又有需要懂物流;既需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对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匮乏的现象,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入电子商务物流,通过外来的高级人才满足我国物流发展需要,与此同时,带动我国物流人才水平的逐渐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派人出国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以及经验,同时加强国内物流教育的投资和建设,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提供并储备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魏修建:电子商务物流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0-21.

[2]张 铎 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农三连2012年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总结下一篇:党员学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