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

2024-07-04

上海图书馆(精选11篇)

上海图书馆 篇1

上海图书馆通过其网站对外招募手持式电子图书阅读器试用读者, 随后有100人成为这种外借服务的体验者。据了解, 这本黑色的“电子书”长15厘米、宽11厘米、厚仅1.3厘米, 便于携带, 而且操作简单, 对于那些经常使用数码产品的读者, 不依靠说明书就能操作。读者只需登录上海图书馆网站, 便可从馆藏的10万种、24万册电子图书中任意下载阅读内容。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年底公布的第5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2008年国民网络阅读率达36.5%, 而图书阅读率为34.7%。有预测称, 到2012年, 全球电子书的销售额将达到96亿美元, 到2018年, 电子书的销售会超过纸质书。上海图书馆的统计显示, 近两三年, 传统阅读量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电子阅读却“高歌猛进”。以纸质书刊借还量为例, 2007年和2008年的数值均在1300万至1400万之间, 而上海图书馆网站的网页点击率从2200多万次猛增至3600多万次。

上海图书馆 篇2

一、重点课题 1. 新技术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解题:上海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应用新的信息技术进行服务创新,取得不小成就。本课题主张通过对于此类应用的调研与分析,评价新技术应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总结经验,研究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可行性。2. 数字环境下(纸本)馆藏质量测评与藏书策略

解题:我国的馆藏建设研究在1980年代即已成型,然而由于研究能力的限制,多数研究基本停留在理论或宏观层面。本课题主张通过多种分析工具或研究方法,对本市研究型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与藏书策略进行系统地研究。

二.一般课题 1.国外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新进展

2.图书馆法的立法精神与中国《公共图书馆法》

3.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包容

4.对“浅阅读”现象的实证研究

5.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的可行性研究

6.图书馆阅读推广绩效评价

7.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图书馆人文精神

8.电子资源编目有关的基本问题研究

9.如何建立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的元数据

10. 如何开展电子资源的元数据编目工作

11. 知识服务的理论、特点、内容与实施原则

12. 知识组织与知识挖掘(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数字资源存储与管理)

13. 数字图书馆中资源组织的模式研究和面临问题探讨(包括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协调发展)

14. 编目外包与联机编目中心的关系协调

15. 编目外包的不同模式及对图书馆的影响

16. 编目外包与图书馆核心能力

17. 名称标目(规范检索点)的统一问题

18. 计算机云环境下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研究

19. 外包环境下编目技能发展的空间研究

20. 我国联合编目的国际化建设

21. 信息组织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22.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标准化研究

23. 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的模式研究

24. RFID技术应用对图书馆的影响

25. 虚拟国际规范档(VIAF)研究

26. 规范控制在本馆图书馆集成系统中的实现方式

27. 在OPAC中实现混搭(如图书封面、网上书评、期刊现期目次等)的方法

28. 移动阅读在图书馆的应用服务探讨

29. 电子书阅读器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30. 电子书在图书馆的应用服务模式探究

31. 学科服务平台研究

32. 基于云计算的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33. 学科服务知识管理系统的实证研究

34. 个性化学科化信息素养平台的构建

35. 基于用户参与的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模式研究

36. 基于IM机器人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

37. 利用第三方资源进行集成融汇服务的应用与实践

38. 学习共享空间的技术服务创新实践

39. 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学习环境的整合研究

40. 中国特色的规范控制问题

41. 政府采购招标与馆藏质量控制

42. 图书馆服务用浏览器2.0开源插件测评

43. 网络文本挖掘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44.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对大城市郊区信息化的影响

45. 高校图书馆对校内特色信息资源的整合研究

46. 数据库集团采购的发展研究

47. 前城镇(农村)读者信息需求研究

48. 延伸服务中社区(农村)图书馆室管理人员的培养与管理

49. 基层图书馆员工的业务学习和学术研究

50.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专业人员素质的培养

51. 基层图书馆评估制度的设想

52. 对当前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53. 城市中心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

54. 网络时代对图书馆建筑的理性认识

“上海高度”与“上海速度” 篇3

王老师在新课程现场教学研讨会上讲了一节物理新课程观摩课,课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课堂气氛活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讲到如何避免汽车追尾事故发生时,学生各抒已见,课堂气氛渐入高潮。遗憾的是,王老师并没有因势利导,而是轻描淡写地作了一个定性的小结,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了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问题,屏幕上出现了一道求解列车的最大速度的题目,引导学生解完题后,他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上四个大字“上海速度”;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一道根据电梯的运行参数求解上海金茂大厦高度的题目,解毕,他在黑板上又写出四个大字“上海高度”。王老师接连讲了两道与课堂主题无关的同类型题目,确实让听课的教师费解,大有从峰顶跌入谷底之感,我思虑良久,似乎从黑板上的八个大字中悟出点道理来。

课后,我跟王老师聊起了这个问题,他果然有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新课标有三维,其中第三维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海是我国的窗口城市,两道题所反应的上海速度和上海高度,不是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吗?听了他的话,我内心觉得别扭之余又多了些许沉重的思考:在那个极左的年代,教科书每页纸的页眉上都有最高指示,应用题的每道题中都有毛主席语录,一谈到人的情感,那就是阶级情感、民族情感、爱国情感。连爱情、亲情这样一些与生俱来、与生俱有的情感,也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口,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被扭曲,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到现在依然存在,四十岁左右的教师尤为突出。

上海图书馆 篇4

一、《字林西报》概况

(一) 《字林西报》的办报历程

英国商人奚安门1850年8月3日在上海创办的《字林西报》, 其前身为《北华捷报》 (North China Herald) 是上海境内第一份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也是出版历史最长的一份报纸。该报是鸦片战争后最早在中国创办的外文报刊, 初为周六出版的周报。报纸的内容有英国快讯、上海英侨动态、中外商务情报、广告及船期公告等。报馆于1856年增出日刊《每日航运新闻》 (Daily Shipping News) , 1862年改名为《每日航运和商业新闻》 (Daily Shipping and Commercial News, 一译《航务商业报》) , 1864年6月1日, 出版人将原来《北华捷报》的副刊《船务商业日报》改为《字林西报》, 原《北华捷报》周报改为副刊, 偏重于时政, 随《字林西报》赠送。1951年3月31日, 《字林西报》停刊, 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发行历史。

(二) 《字林西报》的办报特色

《字林西报》刊载商业性材料和广告, 重视言论, 经常就中外关系、中国政局和其他时事问题发表意见。新闻以报道中国时事和外国人在华活动为主, 也刊载世界各地的消息。设有“国内时事评述”、“北方消息”、“体育”、“来函摘登”等栏目。还登载上海英租界当局的各种法令、文告和公报。并出版中文报纸《上海新报》 (1861~1872) 和《字林沪报》 (1882~1900) , 还曾独享过英国路透社电讯特权。

该报自称编辑方针是“公正而不中立”。但因其作者和通讯员队伍, 包括长期在华活动的传教士, 如麦都思、裨治文等, 其报道不可避免地带有其自身的政治倾向和特色, 所以曾发表大量干预中国内政的言论, 对中国革命运动持反对态度。该报创刊不久, 即诋毁太平天国运动, 鼓吹英国政府应帮助清廷。《字林西报》和周刊一起, 积极支持八国联军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武昌起义爆发后, 对革命党人和孙中山领导的临时革命政府多次进行攻击。但抗日战争前后, 曾进行反日宣传, 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 又为国民党政府坚持在大陆的统治献策。1951年3月, 因报道不实受到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警告, 随后自行停刊。但不可否认的是, 从1850年创刊到1951年停刊, 《字林西报》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历史上, 拥有不可小觑的地位。

二、上海地区其他西文报纸

除此之外, 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过程中, 上海因其独特的经济政治地位, 创办了许多各具特色、各具贡献的报刊, 并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

(一) 晚清西文报纸概况

晚清的上海报刊, 以文种而论分外文与中文两类。在外文中, 有西文与日文之别。西文中, 有英、法、德等文之别。上海西文报刊在全国而言, 数量品种最多。据统计, 1911年前, 在中国境内共出版过136种外文报刊, 其中54种在上海出版, 占39.7%。54种中, 英文34种, 法文10种, 德文3种, 日文7种。[1]在全国影响最大的英、法、德文报纸, 均在上海出版, 如《字林西报》《中法新汇报》《德文新报》等。

(二) 1865~1900年西文报纸的发展

从1865年到1900年, 上海外侨从二千多人增加到七千多人, 外文报纸也相应发展。

第一, 数量骤增。晚清上海外文报纸多数是在这一时期创办的。

第二, 品种丰富。除了普通日报、周报, 还有晚报、专业报、机关报。比较重要的晚报有:《晚差报》, 1867年10月1日发刊, 英人琼司主办, 这是上海第一家晚报。《上海差报》, 1868年10月1日创刊, 初由罗扎瑞奥 (D.Rozari) 负责, 后由郎格 (Hugh Lang) 主编。《文汇报》, 1879年4月17日创刊, 英人开乐凯 (J.D.Clark) 、李闱登 (Charles Rivington) 创办, 后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西文晚报。《捷报》, 1894年7月2日创刊, 欧希 (Henry D.O'Shea) 为发行人兼主笔。1867年创刊的学术刊物《远东释疑》, 伟烈亚力主编, 季刊, 1872年易名《中国评论》, 改为双月刊, 1923年又改名《中国科学美术杂志》, 月刊。

第三, 语种增多。除了英文, 增加了法、德、葡、日等文的报纸。其中, 法文报纸有《法国七日报》 (1870) 、《进步》 (1871) 、《上海差报》 (1873) 、《上海回声报》 (1886) 、《中国差报》 (1896) 等。德文报纸有《德文新报》, 1887年创刊, 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德文报纸, 周刊, 内维拉任主编, 后由芬克 (Carl Fink) 主持。1907年增出《上海通讯》与《商业通讯》两种附刊,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后停刊。葡文报纸《前进报》创办于1888年, 系葡萄牙驻沪机构的官方报纸, 存世一年左右。日文报刊《上海新报》, 在上海出版最早的日文报纸, 1890年6月5日创办。

(三) 1900年以后西文报纸的发展

1900年至1911年, 上海陆续又有一些外文报纸出版, 影响较大的英文报纸有:《泰晤士报申报》, 日报, 1901年在上海创刊, 创办人为美国人包尔 (Frank B.Ball) , 1949年5月停刊。《上海社会》, 1906年创刊, 月刊, 肖洛克女士 (Mrs.Mina Shorrock) 主编, 停刊时间不详。《大陆报》, 1911年8月24日试刊, 28日正式出版, 日报, 由美国人密勒 (T.F.F.Millard) 和华人伍廷芳、钟文耀等联合组成中国国家报业公司共同筹办。该报代表在沪美侨利益, 在英文读者中颇受欢迎, 销路一度超过《字林西报》。日文报纸《上海日报》, 1903年3月26日创办, 初名《上海新报》, 由永岛高连创办, 周刊, 1904年3月16日改为日刊, 同时更名《上海日报》, 由井手三郎负责, 同年7月与《同文沪报》社合并, 后几经转手, 1939年并入《大陆新报》。

外文报刊的读者虽然主要是外侨, 旨在推进他们对上海的了解适应, 对华人社会一般不发生直接影响, 但间接影响还是不小的。西文报刊所载的新闻, 包括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区新闻、时事评论等, 常为一些中文报刊摘译、引述。《西国近事汇编》《申报》等中文报刊, 便经常译录《字林西报》《文汇报》等报刊的新闻、评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国人的信息来源, 扩大了视野。同时, 西文报纸的创办, 也为我国国人自办报刊, 提供了可供借鉴参考的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中国近代报刊的起点, 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 既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始, 而以1915年在上海出版《新青年》杂志为终点。而国人独立创办报刊, 最初是艾小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 随后, 1874年1月, 报刊政论家王韬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 同时期, 报人容闳在上海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汇报》。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时间, 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一件事。倪延年、吴强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中提到“:虽然, 从19世纪初就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创办了中文报刊, 但毕竟不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 称之为中国近代报刊似乎稍失严密。而以艾小梅、容闳、王韬等人为首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 则不是势单力薄就是远离大陆, 故难以从中国近代报刊的社会作用角度来认识。我们认为: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应是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陆最早的政论性杂志《中外纪闻》。当然, 这一标志的出现不是突发性的和偶然的, 而是在先人们 (包括外国人和中国人) 创办报刊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福州等地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 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 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

参考文献

[1]史和, 等.中国近代报刊名录[M].第372-388页.

[2]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3]维基百科-字林西报[DB/OL].

[4]民国时期上海传媒[M].出版中国网, http://jds.cass.cn/Item/7798.aspx.

[5]倪延年, 吴强.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

看上海 忆上海 想念上海 篇5

倘若天假我以寿,我还是每年都要来一次,在这块土地上呼吸,走动。

我每年总要到上海走一遭,时间是清明时节,在朋友家住上一阵,可长可短,各处走走,寓休息与游览于合一,这是我一年中很快慰的一段时间。

来上海,第一件事是看望老友。先是看王元化老兄,他虽见衰老,但精神甚佳,谈吐之健仍如往日。他的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寓意深长,每有创见,堪称学界之翘楚。他现时孜孜不倦的状态,使我想起了往日的许多情事。上世纪80年代,为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时,我和他曾共同工作过相当时日,他的对条目撰写要求之严格,目光之犀利,表现出的文学知识和哲学修养的精堪,使我钦佩不止。然而最使人感动的一件事,是上世纪50年代中所谓“反胡风”事件中的一件,当时他已被当作“胡风分子”监管起来,到将要结案时,主管人告诉他,只要他的“立场”转过来,承认并批判胡风是“反革命”,他便可以不戴帽子,恢复自由,否则便以“胡风分子”论处。他很快就回答,说“我认为胡风不是反革命。”就这样,他被戴上帽子达二十多年。但是他毫不后悔,他以无畏的人格精神卫护了自己圣洁的灵魂,所说“大写的人”就应该是这样的人,在暴力面前,一切胆怯者、苟且偷生者、软骨虫都会望而却步以至发抖的,而他却敢于说出别人所不敢说的真话。这段历史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却永远不会在熟悉他的朋友的记忆中消失。如今我看到他,他安详地坐在椅子上,同我娓娓交谈,谈的都是现在的事,但是我从他的神情中,从他脸颊的皱纹里,仿佛还看到了他往日的苦难和不屈的神态。

我走在华东师大校园内,见到了徐中玉、钱谷融两位久经风霜的学者、老教授,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中先后受到种种磨难,如今见到他们已白发苍苍,但依然谈笑自若,精神矍铄。钱老已87岁高龄,读书甚勤,还不时写些文章。当年他提出“文学即人学”的命题被无理批判,以后钱老的事得到了平反改正,但徒然给了他不小的伤害。至于徐老的冤屈事更不必说。这次会见,重在欢叙,自然不会再涉及那些往事的伤痛。

继而走访了李子云,她身体欠佳,幸而调理有方,行动依然自如。她是位巧工能匠的评论家,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在她笔下可以写得栩栩灵动,丝丝入扣,说理心平气和又理络井然,我是一直很钦佩的。这几年她改弦易辙,写起人物回忆的散文来,文字俊逸幽峭,人物翕然而萌动,我看这是个好算计。

我青年时代在上海生活书店工作,书店退休的老人在上海的不少,我每次来沪都要与他们叙会一次,问安畅谈。书店当年设在上海福州路,如今我走在福州路上,路面未见加宽,房屋建筑变动也不大,多了一个“书城”,庞然大物,巍然屹立,这是最大的变化。回想起当年在生活书店时,我还是个16岁的小青年,因蒙受救亡运动的影响,对书店的出版物中鼓吹抗战的言论十分敬佩,自觉到自己是站在抗日的岗位上而兴奋不止。书店的领导人邹韬奋、徐伯昕、胡愈之、张仲实等,是我最敬重的前辈,他们的道德文章,办事业认真不苟的精神鼓舞着我对工作的积极性与勤奋性。抗战后,我调往内地,到1941年因内地书店均为国民党所封闭而调回上海,当时上海还是“孤岛”,生活书店用兄弟图书公司的招牌,在福州路设立了门市,我就在那里工作。我如今旧地重游先瞻仰先前生活书店在福州路复兴里的所在地,房屋大体依稀可辨,只因改装了样子而有些陌生了。福州路378号的兄弟图书公司原地,至今已不见这个狭小的门面,已经和边上的一家商店打通合并在一起了。不过那块土地是不会变动的,我站在那里徘徊多时,这是我青年时代起逗留的地方,是我身在外乡异地而一直怀念萦回的地方,我在这里仿佛是寻找我的母亲一样,如今一个游子回来了,在你身边停留片刻,一切往事都涌上我的心头,我要问你安好,我要带回对你的这片感情于生活的永久。

我走在重庆南路上,这是当年的吕班路,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生活书店在上海复业的地方,吕班路6号,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门牌号,它横亘在淮海中路偏南一点的口子上。这里曾吸引过无数的读者,也招来了不少鹰犬对书店来往人员的钉梢。这里曾是文化人聚集交谈的地方,郑振铎、傅雷、沈志远、金仲华等人是常客,这里也曾经是来自苏北和山东解放区人员到上海来采办物资等事项所驻足之处。至1947年后,政治局势恶化,书店不得不被迫收束。今日我行走在重庆南路街头,仰视天空,无限晴好,环顾四周,人烟辐辏,我只觉得这一边正失去了什么,我想去追寻,无奈一阵的大车隆隆而过,压碎了我的梦。

我徜徉在黄浦江西东两岸,环视浦东,田野已变为最现代化的都市,高耸的大楼,陌生的街,我信步而走,无从辨识。到江边,一艘巨轮轰然而来,我顿时想起1947年就在这里投江自尽的我的朋友薛天鹏,他苦闷,他贫穷,他不相信有什么事情在等待他,他也不向任何朋友辞别,隔天还对我们几个人念了他新作的一首诗,第二天就悄悄地来到江边,搭上一艘渡轮,驶到蕴藻浜附近便纵身投江,渡轮急驶中,无从打捞。人们常说自尽的都是弱者,天鹏不弱,他善于反抗,也善于思索,到后来成为一个沉默的人,一个忧愤深广的诗人。他的死,没有一个朋友错怪他,都将他默默地记在心里。我离开浦江,又走入了闹市,走过许多我熟悉的街道,我很想吃一种小吃酱田螺,那是当年同天鹏一起去吃过的,招牌是又一村,可是现在找来找去找不到……

上海市上海中学简介 篇6

上海市上海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前身为龙门书院,1927年改称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34年迁现址,1950年改为现名。1993年创办上海中学国际部,为IB国际组织成员校。

上海中学素以教育高质、英才辈出而享誉海内外。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乐育菁英”的办学理念,聚焦资优生教育,在教育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开创性探索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实绩,办学目标从“全国一流、国际知名”发展到“全国领先、国际一流”。

上海图书馆 篇7

王教授看起来比我们想象的要年轻很多,言谈举止显示出良好的修养与气质。他时常露出慈祥的笑容,思维清晰,不时妙语连珠,让我们倍感亲切。

说起来王教授跟江苏颇有渊源。他知道我们是江苏的初中生后,乐呵呵地说:“我其实是无锡江阴人,最初是在江阴读的小学,一直读到小学4年级才跟着父母来到上海。1967年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先去安徽省图书馆,后来才到了上海图书馆。”

王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专业方向,潜心研究中国人的家谱。虽然1940年出生的王教授早在2000年就从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休了,但他现在依然是上海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主持上海图书馆中国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工作,仍每天上班,并投入全部时间、精力来从事中国家谱的研究工作。王教授介绍说,上海图书馆是全国第二大图书馆,世界排名第七,收藏有中国各类家谱20000多种,是全世界最齐全的中国家谱宝库。

说起家谱,王教授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中国家谱历史久远,可上溯到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至今约5000年。5000年来,中国家谱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是逐渐递升的:在萌芽阶段,家谱记载着的血缘关系,主要发挥着优生功能;在兴盛阶段,家谱的政治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积极帮助贵族把持朝政;在普及阶段,家谱成了宣扬“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

“现在我们研究家谱,主要是为了挖掘它的文化功能,这对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爱国思想,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中国人修家谱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修谱的意识始终很强烈。”王教授突然提高了嗓门,兴奋地向我们介绍新时期修家谱的重要意义。

王教授介绍说,我国民间一直非常热衷于编修新家谱。中国历史文化有三个传统:一是正史,如《汉书》《三国志》等,一般由国家编撰;二是方志,一般由地方政府编撰;三是家谱,主要依靠民间力量,记载一个家族的脉络。比如现在保留最完整的孔氏家谱已经编到八十几代,记载着世界各地两百多万人的信息,规模庞大。

虽说现在修家谱是一种潮流,但在改革开放前,家谱却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封建糟粕”。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许多人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谱被销毁,还有的被卖到造纸厂,成为造纸的原料。而在海峡对岸的台湾,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修家谱热,因为那时海峡两岸不能来往,台湾同胞思家心切,只好以修家谱来缓解思乡之情。

1978年后,我国内地重新开始讨论修家谱的利弊得失,“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大家的共识,家谱的价值这才被重新认定为“不仅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能使中国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并增强了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王教授特意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会组委会咨询王教授:有没有哪一本家谱里记载了中国跟世博会的渊源?王教授告诉他们:有!在上海图书馆珍藏的许氏家谱中就明确记载,早在1851年许家就曾把丝绸寄往伦敦,参加当年的伦敦世博会,这也成为了许氏家族的一大荣耀。

现在,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及其后代陆续赶来国内寻根问祖。让王教授印象最深的是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这位女总统来到中国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北京,而是去了她的祖籍所在地福建。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她说菲律宾有200多万华人,其中85%的人祖籍为福建,他们是中菲关系发展的纽带,在菲律宾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还特别提到自己与福建的渊源:“我也是福建移民的后裔,还是福建人的媳妇,与厦门乃至福建有着特殊的关系。我非常高兴能够回到我们所有家庭成员祖籍的所在地。”

还有一位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他在1997年到上海图书馆参观时,翻到了他们无锡荣氏的家谱,还在这部家谱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当时他特别高兴。王教授说:“这种例子我们见过太多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中国人心里,寻根都是一种非常温暖的情怀。”

王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和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研究员一起,历经7年编纂出了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家谱总目》,这是第一部全面收集海内外华人家谱资料的工具书,也是有史以来最详尽的中国家谱目录,揭示了全世界现存的中国家谱收藏信息。

“这将为全世界华人提供最完整、系统、全面的寻根资料,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提供最详细、完整的指路牌。”王教授说。

今后,全球华人寻根问祖,就可根据《中国家谱总目》提供的详细目录“按图索骥”。《中国家谱总目》是联合目录,每个条目下著录有各个收藏单位的名称,我们从中可以知道该家谱在世界各地的收藏情况并就近借读。

谈及今后一个阶段的研究目标,王教授说:“我和我的团队以及其他研究家谱的人士正在着力研究少数民族的家谱,主要研究回族、朝鲜族等,还将会编成一本书。”

在采访的最后,王教授还就大家关心的如何学好历史学科等问题回答了我们的提问,并告诫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之余要多锻炼身体,练就强健体魄,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作贡献。

小记者采访感言: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楼市的影响 篇8

作为重要性不亚于浦东开发开放的一项国家战略, 上海自贸区建设不仅是为上海乃至中国带来发展红利, 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成为中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试验田”。这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国家战略, 对上海有哪些利好, 对上海楼市会带来哪些影响, 正是本文拟探讨的主旨所在。

一、上海自贸区的范围和内涵

1. 上海自贸区的范围

8月22日, 商务部正式公布了上海自贸区的范围。自贸区的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见图1和表1)

2. 上海自贸区的内涵

自贸区分为两种, 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 在WTO最惠国待遇基础上, 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 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 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体。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中日韩自贸区, 即是广义自贸区。

另一种是狭义的自贸区 (Free Trade Zone, FTZ) , 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将其定义如下:“指一国的部分领土, 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 被认为在关境以外, 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 即是狭义自由贸易区, 是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在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 被认为在关境以外, 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在自贸区内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注: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3. 上海自贸区与保税区的区别

与保税区相比, 自贸区具备以下三点差异:一是监管理念, 要从货物管理转变为企业管理的理念;二是贸易的开放度, 要有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三是政策的开放度。最主要的是金融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 自由贸易园区要求外汇政策率先开放, 税收政策要有国际竞争力。

从本质上看, 我国眼下的保税区实行的仍是“境内关内”政策, 而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则实行“境内关外”政策, 即放开一线 (国境线) , 管住二线 (与非自由贸易园区的连接线) , 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 (见图2)

上海自贸区的最大特色是“境内关外”的特殊海关监管制度, 即“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因此, “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正是目前国内各个保税区探索升级成自由贸易区的主流思路。

所谓“一线”, 是指自由贸易区与国境外的通道口, “一线放开”是指境外的货物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进入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内的货物也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运出境外。

所谓“二线”, 则是指自由贸易区与海关境内的通道口, “二线管住”, 是指货物从自由贸易区进入国内非自由贸易区、或货物从国内非自由贸易区进入自由贸易区时, 海关必须依据本国海关法的规定, 征收相应的税收。

二、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宏观背景

1. 为适应国际贸易的新形势, 我国面临“二次入世”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伦敦八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 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TTIP) 的谈判, 根据圈定的时间表, 美欧自贸区谈判将在两年内完成。

这是国际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区 (FTA) 谈判, 要将美欧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降至零, 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一半, 如果在预期内顺利谈成, 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

这一政策行为是美国奥巴马政府继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之后又一重大的对外经济战略, TTIP和TPP的联手, 将共同抑制新兴国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进攻性地位, 有可能再次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驱赶到国际贸易体系的边缘。

这两个自贸区的共同特点是———不包括中国。如果上述谈判按计划完成, 中国将面临着严峻的“二次入世”的危险。

2. 国内经济换挡减速过弯, 不能长期依赖外贸

中国经济处于一个换挡减速过弯的状态, 此时更应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在国际需求疲弱以及劳动力成本升高带来的产业转移下, 中国不能长期依赖外贸出口支撑经济增长, 而且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然较低, 产能过剩和能耗较高问题严重;同时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正在构建新的全球经济贸易秩序。

在国务院的期许中, 上海自贸区将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 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促进作用,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 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3. 以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发展催化剂是国际通行做法

研究显示, 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经济需要, 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 促进经济的加速发展, 尽管所建自贸区特点各不相同。例如我国香港、新加坡代表的整体型自由港, 德国汉堡、韩国釜山、印度尼西亚巴淡为代表的自由贸易港区, 巴拿马科隆代表的贸易型自贸区, 韩国马山、我国台湾高雄等出口加工区, 阿联酋的工贸结合型自贸区, 以及荷兰鹿特丹港等物流型自贸区等。为货物、投资与金融开绿灯, 让自贸区促进经济, 世界各有其策。而我国内地虽有过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等多年开放试点的经验, 但如今在上海首次开设自贸区, 却并无成例可循, 意义更今非昔比。

三、上海自贸区的战略作用和影响

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带来多重红利, 将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一大契机与抓手, 助推上海打造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带动长三角经济再次迸发, 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成为撬动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引擎。

1. 扩大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上海自贸区, 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 是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上海自贸区试点是国家开放战略的一部分, 承担着新一轮改革先试先行的重任。这是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工程, 不仅将影响到区域发展, 未来也将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发展。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 用开发形成倒逼机制, 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支持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的基础上, 研究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实验区, 进一步扩大开放, 以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2. 助推上海打造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对于上海而言, 自贸区获批推行, 获得机会的不仅仅是贸易领域, 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一是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 放宽税收、金融外汇等优惠政策, 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 会有更多的500强跨国公司总部或运营总部入驻上海自贸区, 从而推动自贸区金融、贸易平台的形成。

二是将使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培育和集中, 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 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三是上海自贸区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在自贸区的推进下, 结合经上海机场中转第三国享受72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 上海有望成为自由港。

四是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业企业的聚集, 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并且进一步促发该区域贸易、产业、金融、人口和消费的升级, 直接放大上海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的快速发展, 并将辐射范围跨越上海, 惠及长三角乃至全中国, 使上海真正成为东北亚贸易和物流枢纽平台。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将极大地推进港口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 这也将对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自贸区的设立, 将帮助上海早日建成“四个中心”, 实现全球经济中心的战略梦想。

3. 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自贸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 即在这个区域之间的相关贸易管理是相对宽松的, 自由化程度高。跨到这个自贸区, 就等于走进了国际市场。因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 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这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 尤其是长三角这个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会很好的得到解决, 给我国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

四、上海自贸区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这一国家战略举措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提速, 将使上海由区域型的大城市真正上升为与纽约、伦敦平齐的世界性大都会。这将显著提升上海城市的能级, 作为先导性行业的房地产业又迎来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 对上海楼市的影响也将长期而深远。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房地产业的影响与传导路径是:先是金融、贸易自由政策出台后, 自贸区企业数量增加, 随之产业地产、商业地产需求也增加;此后伴随货物吞吐放大、贸易额上升, 更多企业将入驻自贸区, 更多仓储、办公与住宅需求也将推动租金上涨、物业增值;随着房地产发展的不断成熟, 以及自贸区范围的扩大, 开始对全市资源发挥配置作用, 提升城市能级, 并出现产业、商业、住宅等新一轮楼宇经济繁荣, 对楼市形成巨大的长期利好。

1. 从物业类型看, 产业地产和商办物业将率先受益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心在于产业, 扩大服务业及总部经济是自贸区试点内容的重头戏。从传统货物贸易向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并重转型, 鼓励发展金融租赁、航运物流、国际贸易、专业服务及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传媒、教育培训和医疗、公共服务、监测及维修等服务业, 以及鼓励区域总部、区域运营结算中心、对外投资平台的建设建立。这些都将会率先带动商贸发展, 而商贸的发展将刺激物流、产业、商业物业以及酒店的需求。因此上海自贸区及周边的产业地产和商办物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且会率先迎来机遇。如物流仓库, 总部研发基地、商务办公酒店等物业都将获得不错的发展机会。

当然,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将会形成长期利好。随着大量的企业入驻, 所吸引的从业人员将大量落户, 对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形成潜在的有效需求, 或更表现为一种长期影响。一方面, 住宅市场相对于商业市场来说, 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人口导入、产业拉动带动收入提高均有一个过程, 且人口集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发挥效用;另一方面, 区内相关配套尚未发展成熟, 大多处于规划期内, 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资源发展尚待时日, 短期内也影响了大规模人口入驻, 从而不利于住宅市场的迅速爆发。但从长期来看, 自贸区的发展一定能带动区域内人口的增加, 也会拉动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 加速区域发展和提升。

2. 从区域看, 浦东外高桥、临港、川沙等板块将率先受益

上海自贸区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是长期和深远的, 将提升上海楼市的整体价值。从受益区域板块的传到路径看, 自贸区内———自贸区周边板块———整个浦东区域———全上海。

随着大型跨国企业的进驻, 未来上海自贸区周边各类居住需求也会随之增加。短期内自贸区内的住宅的供应规模小, 对整体楼市影响有限;但中长期利好的住宅板块主要是外高桥、川沙、祝桥、临港新城板块以及外部承接住宅需求的板块。其中目前外高桥板块所供房源不多, 森兰雅苑二期和新城碧翠两个项目市场前景看好, 而临港新城属于价格洼地, 住宅价格长期提升空间较大。

近期沪上房产中介调查发现, 以外高桥和临港板块为代表的自贸区周边二手房业主惜售、大幅涨价的势头已经开启, 其中一些二手房挂牌价甚至在一夜之间涨了近10%, 值得警惕。

产业聚集区的形成, 必将带动周边住宅产业的发展, 比如陆家嘴金融区的设立, 则对陆家嘴、联洋等高端社区的出现形成直接影响。因此上海自贸区的设立, 会让市场重新审视外高桥板块, 预计未来周边将会形成高端居住区, 以满足外企高管的居住需求。此外, 周边普通住宅也会因自贸区企业的增多, 而带来更多的租赁需求。

3. 从土地市场看, 产业需求猛增遭用地稀缺矛盾, 激发土地价格持续上涨

从上海自贸区土地市场而言, 由于产业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以后纯住宅、商办用地的出让在自贸区区域内会越来越有限, 更多的土地将用来自贸区内产业的发展。同时, 由于自贸区政策的利好, 会带动这个板块内土地需求量的猛增, 但是,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势必满足不了所有企业的需求, 这或将引起自贸区板块内土地价值的持续上涨。

4. 从房企看:优化融资环境, 助力房企转型

在国内融资成本过高, 房企纷纷向海外拓展之时, 未来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自由化和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 对房企来讲也算是良药。上海乃至全国金融市场发展更加成熟、完善, 对资本的管理走向规范化, 房企的融资环境会有一个不小的改善。另外, 随着人民币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 房企的融资成本也会逐步下降, 这对整个房地产行业格局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未来自贸区乃至上海市房地产的发展, 前景是比较好的。房企在自贸区建设中发现抓住新机会、新市场。特别是在住宅市场向商业地产的转型期, 有助于商业地产的进一步发展, 帮助企业完成转型。尤其是浦东的四大开发公司:陆家嘴、张江、金桥和外高桥, 以及临港集团, 将成为最受瞩目的五大公司。它们在自贸区及其周边区域拥有最大量的土地储备, 这既是发展机遇期, 也是转型关键期。

上海图书馆 篇9

2009年上海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上海2008年的常住人口为1888.46万人,与2000年1608.63万人相比,增加279.83万人,增长17.39%,增幅高于同期全国人口11.7%的增长水平。上海户籍人口由2000年的1309.63万人上升到2008年的1371.04万人。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变动从1993年起,已连续17年负增长。户籍人口扩张的主要原因是迁移,而外来流动人口则是上海人口总量增长的主要来源。

1.1 上海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概况

根据2009年上海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人口自然变动率从1993年开始年增长,笔者选取了2000—2008年的数据,如表一所示。从表一看出:从2000年的出生率5.27%到2008年的6.98%,出生率虽略有增长,但死亡率也在增长,自然增长率更是年年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严重威胁到了上海的城市发展进程。人口减少,自然增长率降低造成人口自然变动的下降,阻碍社会的生产发展,需要一定人口填补这空缺,人口的迁移势在必行。

1.2 上海人口的机械变动概况

人口的机械变动主要是指人口的迁移。90年代以来,上海人口的地域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市政建设和老城区大规模改造以及产业结构“退二进三”的大调整等因素,促使中心城区的居民大量向市郊结合部迁移,市中心人口的高密度聚集有所缓解。资料显示,2008年上海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已从1995年的43.4%下降至39.7%,减少了3.7个百分点;而新建城区常住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50.7%上升至60.3%,增加了10.3个百分点,占到全市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但是,上海市平均人口密度仍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由2000年的每平方公里2588人上升至2008年的2978人。

2 上海外来流动人口

近几年,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巨大,人口相对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地区,在中心城区、新建城区的外来人口分别占全市外来人口总量的33.6%、58.4%。以务工、务农、经商等为目的的经济型外来流动人口占75.7%。受经济、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外来迁移人口主要聚集在离市区较近、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而距离市中心城区较远、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地区外来迁入人口则明显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上海人口的变迁对郊区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上海人口变迁对上海郊区发展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有重要推进作用,也有某些负面压力。同时,对上海郊区的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有益启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其中蕴涵的机遇,顺势而为。

3 人口流动对郊区发展的影响

城市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有效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流动人口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镇一体化,使城市呈现多元性、丰富性,还能提高不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存在很多的弊端:流动人口给城市及其郊区带来安全隐患;致使卫生条件下降,人口素质降低;人口良莠不齐,具有难以控制性;加大所在区域的负担;使人口分布变得悬殊,不利于长远发展。

4 人口流动对郊区发展的启示

4.1 加快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

目前,上海郊区城镇建设有较大发展,表现为城市化区域扩大,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但是,加快在上海郊区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压力仍然很大,由于市政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心城区的居民大量往市郊结合部搬迁。外来迁移人口主要集中于离市区较近、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近年来大量内外资企业落户郊区,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高素质人才聚集上海,对生活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上海郊区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同时,逐步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水平,采取并举战略、同步战略和超前预置战略相结合,不断推进城市城镇现代化建设。

4.2 进一步优化郊区第三产业结构

2009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在郊区增加值中是上升最快的一块,是发展郊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解决郊区大量外来人口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郊区城镇化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4.3 努力提升郊区人口素质

上海郊区目前存在一个就业弱势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种原因造成:一是外来迁入人口的文化素质过低;二是由于城市化的推进,郊区每年产生大量土地被征的农民,他们一部分被安置在当地的企业从事低层次的劳动,但还有更多的征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等原因无法寻找到合适的工作。

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大量廉价劳动力及巨大的内销市场。因此,人力资源素质状况将成为新世纪竞争的焦点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大力培育大批知识化、现代化的郊区劳动者(包括外来人口),提高郊区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创新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上海郊区发展后劲,这是上海郊区实现新世纪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投资环境和基本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郁.上海城市功能与人口郊区迁移的特征和影响分析[J].人文地理,2007,(05):34-37.

[2]施丹锋.上海郊区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王桂新,魏星.大都市都心地区人口减少与高龄化的考察——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人口研究,2003,(04):78-85.

上海创投 新导演的上海跳板 篇10

平台效应渐显

本届创投是规模较大的一届,电影节论坛和创投环节的负责人沈表示,今年没有和香港HAF和釜山PPP等类似活动进行项目交换,因为“片源”已很充足,“尤其是来自北京等地的报名项目很多。”之前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219个项目报名创投会,组委会从中选择了9个中国新锐项目入围CFPC、26个合拍项目参与Co-FPC的洽谈。

上海电影节的项目创投也积累了不少“传统”,比如参加本届创投的不少都是前几届出现过的“老人”:携《东方幸福和波仔的特殊使命》入围本届Co-FRC的内地青年女导演小江是第一届CFPC的获奖者;曾入围第2届CFPC的内地导演盛志明今年也带着《最后的情人节》来到了Co-FRC。盛志明表示自己为该片准备了十年时间,这部惊悚、悬疑风格的影片预算约为300万美元,已经获得了乐视娱乐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该项目也是今年Co-FRC获得洽谈预约最多的,因此获选为本届创投会“最具市场投资潜力项目”。

在今年参加CFPC的导演里,刘浩是成名较早的一位。他表示由于环境与文化不同,各地青年导演支持项目的风格、定位有很大区别,比如釜山PPP的吸引力在于奖项多,且大都是几万美元的实惠奖金。本届上海创投与更多业内企业达成合作,为青年导演提供了更为实质的支持,刘浩和他的新计划《诗人》此次获得了天使之翼影视投资公司10万元的奖金。CFPC还与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设立了年轻导演孵化计划,今年获得该计划支持的是年轻导演郑威。

除了奖励和扶持渐趋实际,上海创投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业内投资人的关注,最初几届缺少买家的尴尬局面逐渐改观。组委会介绍,今年入围项目共吸引了527位投资人、买家,经过453场洽谈,最终35个项目初步找到了合作方。

此外,以往来创投会的很多公司目的性较弱,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来参会大多有明确的考察对象。比如曾投资了《十月围城》等片的江苏广电,其宣传管理部的庞建说此次主要是想考察一下杨庆的《公路8号》,“江苏广电有专门的电影事业部,准备一年投资3-4部电影。”今年已确定的项目包括张黎即将开机的《辛亥革命》和彭浩翔的新片。

流程渐趋专业

让项目主创上台公开陈述是CFPC的一个惯例,这也给了经验尚浅的年轻导演一个锻炼的机会,使其熟悉如何在投资人面前推销自己的项目。

相比前几届,本届CFPC导演们在台上的表现有所进步。比如在素材准备上,越来越多的导演都更重视视频的使用,不再纠结于单纯的剧情和故事讲述,而是试图分析项目的类型、市场和班底等,对个人口才的依赖也大为减弱。在前几届CFPC上获奖、投资人比较关注的项目,往往都是陈述现场气氛最好的作品,比如第一届获最具市场投资潜力奖的杨树鹏的《苦竹林》(《我的唐朝兄弟》),以及正在拍摄中的金琛的《战国》都属此类。

现在的情况似有所不同,单论现场效果,本届表现最好的当属《疯狂的石头》编剧周智勇的《钓大鱼》,但今年最终获得主要奖项的项目,无论是权聆的《陌生》还是刘浩的《诗人》都不是现场“讲”得最出彩的项目。这似乎暗示了某种理性的上升。同样,项目方对创投活动的期待也更为理性。毕竟,电影的融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指望短短3天时间解决所有问题。《金蛋风云》的制片人郭小龙表示,此类活动的价值在于其是一个集中的平台,“既能节约时间成本,又能扩充人际网。”

当然,创投活动在流程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夜.店》导演杨庆此次带来的项目是《公路8号》,这部公路片之前在瑞士洛迦诺电影节(Lorcano)的创投单元“Open Doors”上获得了最具潜力开发奖。杨庆介绍说,后者采取的形式也是公开陈述,但范围是在参与活动的电影人之间,等于是彼此切磋,随后再由培训师给出具体意见,且“大多是从市场的现实情况出发的”,这样做的针对性就很强。

此外,就陈述而言,目前项目方准备的视频素材很多都是导演以往作品的展示,但这恰恰非青年导演的优势,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说:“你拍过的又不是《英雄》。”导演们应该把更多精力和时间针对项目准备素材。因为大部分投资人希望能对影片有一个直观印象。杨庆此次就用手上的素材图片剪辑了一个短片,配上为项目专门谱写的音乐,现场放映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制片人角色突显

上海电影节创投活动另一个值得关注和欣喜的进步是:制片人在项目中的角色越来越突显。今年多数项目的导演都选择和制片搭档一起上台陈述,两边的分工更趋明确。例如今年项目中惟一一位女导演,获得CFPC最具创意项目奖的权聆,她之前的身份是作家,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电影,她的处女作计划《陌生》背后站着的是监制贾樟柯和西河星汇。因此在陈述时导演主要负责的是故事和创意部分,出品方西河星汇的项目经理林怡玮则负责制片方面的介绍。

对于青年导演来说,一个好的监制无疑非常重要。盛志民认为,投资人和监制是两个概念,对于青年导演,“第一部戏非常需要一个好的监制来把握”。

上海图书馆 篇11

作为国内图书馆IC2理念的成功实践基地,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大开放、大服务的格局和学科化服务体系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在此次论坛期间, 陈进馆长在接受采访时, 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核心服务理念及其背后的一些故事。他在论坛上所做的主题报告中, 将现有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之后, 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谈及他对图书馆的一系列改革, 陈进馆长说:“可能由于不是图书馆专业出身的, 所以我的头脑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 或者说以读者的身份看问题、做事情。”

2007年4月, 陈进博士刚接手图书馆工作时, 确实有过纠结, 因为上任前有人这样“指导”过他:“第一年当好‘小媳妇’, 只听只看, 不要说话;第二年则要多听多看, 适当发表一些意见就行了;第三年亮出观点, 发表见解, 甚至可以拍桌子。”不过, 这些“忠告”并没有起作用, 半年之后许多问题让他忍无可忍, 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设计了“一揽子”创新和改革计划, 从理念重塑、机构改革、服务创新、文化凝练四大方面分层次逐步推进, 形成了一整套特色鲜明、系统的运行机制。

改变观念重新定位

为什么一直以来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都不高, 常被当成“收容所”和“房管所”?陈进馆长说:“有为才有位, 如果图书馆不能让大家感受到它的存在和作用, 那么势必难以在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要想赢得读者, 图书馆必须树立一种新的良好形象, 重要的是要让读者能够处处感受得到。”

在他看来, 以前图书馆以收藏为荣, 而现在的核心则是将资源盘活, 要变“拥有”为“有用”, 为读者做好服务。为了对图书馆进行改革和创新, 他先后主持召开了多次研讨会, 征求了多方意见。虽然支持者不少, 但反对的声音也有, 有人甚至说“革命快, 失败也快”。不过他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 突破过去“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空洞口号式理念, 将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凝练成三十六字的核心服务理念, 并要求所有馆员都记在心中。因为服务理念不仅是形式上的口号, 更是行动的指南, 所以不能空洞, 这样才能让馆员理解得更深刻, 找到行动的方向, 并为图书馆奠定独具特色的服务文化基础。

这三十六字方针包含了三层意义。

第一层“资料随手可得, 信息共享空间”, 是指在图书馆内的服务, 即对印刷型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合理布局, 让读者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又有2层含义, 首先是信息充满了图书馆的物理空间, 其次就是Information Commons。

第二层“咨询无处不在, 馆员走进学科”, 是指图书馆的服务要延伸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就要改变图书馆员过去那种只是坐在馆舍里面安静地借还书的状态, 改变有的馆员在门口贴上“闲人免进”的作风, 现在图书馆要展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 馆员要走出图书馆, 走进学科, 走进院系去做服务。

第三层“技术支撑服务, 科研推进发展”, 是指图书馆必须具备做好服务的实力和能力, 即用先进的技术来创新服务, 通过科研来提升技术, 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重组机构优化管理

理念有了, 还要有人来执行和落实。陈进馆长说, 他刚来图书馆时, 这里的工作效率令他很头痛。比如编目问题, 一本书有时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上架, 致使有的书还没上架就过时了。所以“严谨本没有错, 但也不能以牺牲服务为代价”。

经过调研, 他感到原来的机构设置过于细化,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 所以经过反复论证 (仅组织机构图前前后后就整理出100多稿) , 最终将原有的13个部门整合成“三部一所”, 即读者服务总部、技术服务总部、行政管理总部以及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读者服务总部好比“总参”, 冲锋在服务读者的第一线;技术服务总部好比“总后”, 在后台做好技术和资源保障工作;行政管理总部好比“总政”, 负责宣传、联络和推广工作;而情报所主要负责科技查新站管理、硕士学科点管理和战略情报研究。在人员聘用上, 除图书馆班子成员外, 所有人员重新进行招聘上岗。

与机构重组相适应, 对分布于3个校区的4所图书馆按照学科、专业配置文献资源, 以最大限度方便读者利用为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以总分馆模式提供一体化服务。每个馆舍都将中外文期刊、图书等文献资源按学科专业整合布局在同一个阅览室, 书刊合一服务于师生。这种以学科化服务为主线的布局方式, 既与机构设置相适应, 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强化服务树立品牌

与以往图书馆默默做事的风格不同, 陈进馆长认为图书馆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 为读者提供优质、精准的信息和服务, 同时也需要树立品牌, 宣传形象, 这也符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所以对于学科服务、资源建设和人文建设等几项重要工作, 他们都构建了相应的品牌。

在服务方面, 2008年, 创建了“IC2创新服务模式”品牌, 这一模式把Information Commons (信息共享空间) 和Innovation Community (创新社区) 有机融为一体, 其目的是要使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以“平方级”提升。比如“泛学科化服务体系”, 图书馆建立了多个学科服务团队, 并在全校每个学院设立学科服务基地, 有专门的联系人负责对接;制定了学科服务指南, 让馆员明确知道要做哪些事情, 如何去做, 例如规定了与院系进行沟通和反馈的服务形式与办法;等等。再比如“泛在智慧课堂”, 图书馆率先针对一、二年级本科生推出了“电子教参”系统, 在每学期开学前, 针对教务处安排的各类课程, 图书馆负责准备电子化教学参考书, 将教学大纲、教案、教参书, 乃至作业、报告、笔记、学习心得等整合在一个平台上, 学生利用PAD、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任何移动终端, 除了能够随时、随地、随意地安排和参与课程学习, 还可以方便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陈进馆长强调,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电子书包”, 而是一种“教学环境”, 以泛在和智能的形式打造“泛在智慧课堂”。

为了加强合作, 推广经验, 他们还承担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3期建设项目中的参考咨询服务子项目和馆员素养培训与资质认证子项目, 通过现场授课、远程培训、在线研讨、主题研修、地区巡讲、访问馆员、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各类培训项目, 成效显著。其中5期学科馆员培训作为重点实施项目, 2期馆长研修班为高端实施项目, 通过一定数量的访问馆员、地区巡讲等形式, 以及委托省级文献信息中心承办具有较大覆盖面和影响力的综合业务培训, 扩大CALIS培训受益面, 为中国高校图书馆培养出一批具有实干能力及创新精神的骨干专业人员。

在资源建设方面, 从2009年开始, 他们提出了“三一原则”, 即由院系师生、学科馆员和采访专家三方联动来决定文献采购, 基本原则是“院系师生说了算, 学科馆员定基调”, 将有限的经费用到最合适的需求上。同时, 针对一些文科类院系的特殊资源建设, “三一原则”之下还专门设立了1:1配套方案, 比如某个学院准备出资10万元购置特色书刊, 图书馆就会相应配套10万元, 这样学院实际上就有20万元的采购经费, 而且是自行采买, 优先使用, 等过些年学院不用了, 再将这些书还给图书馆。

作为IC2创新服务模式的子品牌, 图书馆推出的“IC2人文拓展计划”广受好评,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其中“鲜悦 (Living Library) ”品牌取得极好的效果, 其将阅读对象由书变成活生生的人, 使读者可以与之交流、讨论, 体验一种新鲜、喜悦的“阅读”方式, 上至学校领导、特色人物, 下至普通学生, 都有可能成为被大家阅读的“畅销书”。

为了进一步推动服务, 图书馆在举办活动时常常竖起几米高的宣传板、海报等, 非常醒目。陈进馆长说:“这样做就是要让大家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图书馆的存在, 图书馆的服务就是要不断地对外宣传, 提高显示度, 同时也让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感受到存在和被需要的自豪感。”

文化植入泛在智慧

在陈进馆长看来, 图书馆做好服务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而且这种文化要与学校乃至国家文化相一致, 所以图书馆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借阅服务, 更要在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等方面全面介入。就图书馆本身的文化来讲, 更像是“水文化”, 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就像是长江、黄河之水, 川流不息, 源源不断, 而图书馆的阶段性活动又像是多姿多彩的浪花。水和浪花的组合, 造就了伟大而充满激情和诗意的中华民族, 这种意境反映在图书馆上就可以让服务精彩纷呈, 将读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一点也与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很相符。

基于这样的认识, 陈进馆长带领图书馆从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图书馆文化。首先是定义形成了有效的组织文化体系, 通过“提倡一种团队合作精神, 注入一种积极进取心态, 培养一种不断创新能力, 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环境, 建立一种学习提升机制, 形成一种相互塑造氛围”, 让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深入人心。其次是认真落实管理文化。机构虽然简化了, 规章制度却细化了, 图书馆制定了上百个管理文件和业务流程。再次是作为场所的图书馆的特色之一的环境文化, 通过在图书馆的不同位置设计不同的主题空间, 让读者置身其中, 受到激励, 触发灵感, 遨游知识海洋, 比如工学部分的“科学—海、地、空、天”主题空间, 理学部分的“生命—金木水火土”主题空间, 特色部分的“传承—礼乐射御书数”主题空间等, 给予读者文化熏陶及美的享受。

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回报, 图书馆在学校的考核中, 连续多年以遥遥领先的总分名列第一。如今, 陈进馆长心中又有了新的目标, 那就是到2020年打造出“智慧图书馆”, 他认为未来的图书馆应该成为触手可及、灵活感知的“泛在智能图书馆”。智慧型图书馆包含五大要素:资源、服务、技术、馆员和读者。资源存取环境要方便快捷并且可以互动;服务应该是泛在、高效的一站式;技术是互联、感知和智能化的;馆员队伍是专业、创新、敬业和活跃的;读者是服务的主体对象, 也是图书馆的构建者。

对于未来, 陈进馆长充满了信心, 他说:“大自然的规律是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 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 也不明最强壮的, 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采访后记:

陈进馆长自称是个电子产品“发烧友”, 每次出差, 一到宾馆就将笔记本、路由器等各种电子产品打开, 为自己营造一个房间内可处处无线上网的信息小环境。果然, 一见面记者看到这些已经在他的房间内布置妥当, 他还展示了一些出差必带的电子产品, 他说每当有型号特别新的笔记本、手机等信息产品上市时, 他都要试一试, 当然一些不具兼容性的产品除外。

陈进馆长也是一个十分注重形象宣传和细节打造的人。当记者递上一张并不太“养眼”的采访提纲时, 他委婉地说, 他不仅会尽量将自己的PPT做得规范和赏心悦目, 连他的博士生一入学, 他都会教他们如何用Word写论文和报告, 不仅在形式上力求规范、美观, 还要用好里面的一些特殊功能。所以, 在随后交他审阅的稿件里, 记者也更注意细节, 并在页眉处加入杂志的LOGO。

陈进馆长更是满怀激情的, 谈起图书馆的工作滔滔不绝, 让人感觉到他在其中注入了很多心血, 所以他才会一周7天时间, 除了出差和院系教学, 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 没有周末的概念。当记者将采访稿请他审阅时, 他正在立陶宛参加国际会议, 不过还是非常认真地进行了一些修改。

正是由于陈进馆长对先进技术设备的亲近与喜好, 对细节的关注与执着, 对工作的高度热情与忘我, 这些特质使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岗位上, 锐意从理念重塑、机构改革、服务创新、文化凝练几个方面入手, 分层推进, 形成了一整套特色鲜明、运行高效的良性机制, 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进程中, 先试先行, 成绩斐然。

上一篇:专业知识兴趣化论文下一篇:内力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