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息产业

2024-08-05

上海信息产业(精选12篇)

上海信息产业 篇1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是上海市的支柱产业。本文以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分析了该产业发展现状和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升级的因素, 比如需求、资源供给、技术等, 根据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电子信息产业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电子信息产业是上海市的重点支柱产业。上海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良好的商务和人文历史环境,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一些挑战, 如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在所有新创造的价值当中, 多数是靠研发设计而取得, 制造加工环节的价值和利润很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升级在很大意义上是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 掌握价值链上游才是出路。

1 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现状

整体来说, 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 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信息产业增长迅速, 对GDP贡献增大。上海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迅速,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了结构性的调整和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扩散作用等从而促进了相关行业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升级, 这对于整个上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起到了优化作用。

第二, 劳动生产率提高, 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作为行业升级的一个标志。从1997年以来到2008年, 电子信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为9%左右。目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上海工业的第一大行业, 是与国际市场接轨最快的行业。2009年年底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98.2亿元。电子元器件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 极大地提升了制造业技术、设备和工艺水平。集成电路产业的工艺水平也不断提升, 中芯国际跻身全球芯片代加工三强。

第三, 研发投入加大,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上海市电子信息企业加大新产品的科技投入, 产品结构优化加快, 自主创新取得丰厚回报。2010年1月19日, 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在沪“上马”, 意味着上海国资控股的集成电路企业具备不同技术等级的产品加工能力, 可以制造大量国内急需的高端集成电路重要产品, 对于上海市乃至我国自主掌握集成电路高端生产工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 进出口额增加, 外贸依存度大。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上海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大量增加, 外贸依存度逐年增加, 说明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日益加深。

随着上海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增强, 电子信息企业已不满足于只做加工配套, 逐渐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 但是上海本土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各方面差距仍然较大, 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赢利能力弱;研发投入较低, 自主创新能力缺乏, 品牌效应不明显;核心基础产业薄弱;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等, 使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力相差甚远。

2 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决定产业升级的基本因素是需求、资源供给、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核心因素是创新, 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水平上升 (产业升级) 的最核心因素。

2.1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拉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市场信息传递, 为产业部门提供某些科技产品的需求动向, 是产业升级的动力因素之一。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 信息产品市场广大, 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外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外这个强大的市场对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出口是反映国外市场需求的一个直接指标。

2.2 资源方面

区域拥有的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各自的投入量是影响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1) 自然资源及基础设施

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 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也是全国重要运输枢纽和国际中转港。自然资源及地理优势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升级。经多年建设, 上海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上海信息技术应用的覆盖面、渗透率明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 进而促进信息产业升级。

资料来源:《上海年鉴》《中国信息年鉴》。

(2)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可以分为一般人力资源、专业人力资源和企业家人力资源三个层次。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量缺乏技能的一般性劳动力无法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电子信息产业的就业人员逐年增加, 人员素质也有所提高, 但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看, 上海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比重仍然很小, 与发达国家技术人员平均30%以上的比例比较相差太远。

(3) 资本方面

资金的投入为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 促使提高工艺水平和新产品的开发等。从美国实践看, 信息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特别是有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资本投入方面, 外资在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固定投资中占不小比例, 但是内资越来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受金融危机影响, 外商投资规模有下降趋势。吸引外资的目的除弥补资金缺口外, 同时会产生知识技术外溢效应。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年鉴》。

2.3 技术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决定产业升级的基本因素中核心因素是创新, 由技术创新引致的产业技术水平上升是促进产业升级的最核心影响因素。产业技术水平与该产业生命周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关系, 较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对应着较好的投入和产出关系, 也就意味着较高的产业水平。较低级的技术在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后, 后一个时期产生的新技术迅速成长, 成为产业的核心技术, 产业技术水平在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交替中不断上升到新的层次, 相应地, 产业也向高级化和知识化发展 (产业升级) , 即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最直接推动力。从技术发展看, 信息技术的创新性与渗透性,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与产业升级。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2.4 制度政策

(1) 国内政策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和宏观经济政策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些影响主要是指与企业和科研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和其他经济制度, 如投资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贸政策、管理与服务政策, 专利保护制度等。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渗透性, 且这些外部性常是正外部性, 如果发展不好必然给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政府除了资金的投入支持外, 更重要的是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 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突破。

(2) 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市场准入, 制定苛刻的技术、安全、卫生检疫等标准, 使企业被迫从该市场退出或者无法进入该国市场;二是产品竞争力, 出口商为满足进口国要求而在设备、人力投入及检测费用等方面增加了成本, 从而使产品竞争力下降。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也具有二重性, 它改善了上海市电子信息企业对技术标准和环保的认识不足, 加强其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有利于企业提高创新意识和重视质量认证, 并且及时调整外贸政策和市场战略。

2.5 贸易

电子信息产业是高外向性产业, 所以贸易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进口对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本市需求量大或者短期难以生产的信息产品或设备, 通过引进国外的信息商品来满足上海市电子信息企业或者客户的信息需求;二是本市由于某些局限在技术或者研发上受阻时, 可通过引进技术, 改善信息产业部门的技术, 进而促进产业发展。出口对电子信息产业影响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商品或劳务出口;二是技术出口。国际贸易壁垒、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方式日益增多, 对信息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等促进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 也导致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增大, 使风险性增加。

2.6 其他因素

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 国民经济状况、关联产业的支持、科技发展水平等也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 相关产业, 第一、第二产业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第一产业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作用具有间接性, 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其次,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高度发达的工业为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提供巨大的资金保障, 也创造了对信息产业广泛而迫切的需求等。

3 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因素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 上海市政府和企业应该努力协调各因素间关系, 最大限度消除不利因素, 积极鼓励发展有利因素, 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3.1 加大资金投入, 拓展产业融资渠道

电子信息产业是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 资金是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政府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的同时, 还应不断完善投资融资体系。信息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特别是有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因此上海市应该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系。

3.2 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一般劳动力投入增加难以促使产业升级, 提高人员素质, 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是关键。上海市很多中小型企业规模不能壮大, 升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信息人才资源匮乏这一瓶颈上, 但限于投入成本, 企业自身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政府有必要加大教育投入。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人才等科技要素流动加快, 引进成本降低, 成为引进海外人才的好时机。要以更优惠的政策、更开放的姿态和更具竞争力的环境, 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支持科研单位或企业到国外收购研发机构, 为危机后的下一轮发展积蓄力量。

3.3 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技术创新

要提升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不仅要求政府加大研发力度, 还应为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技术创新方面, 上海市应该借鉴韩国的经验。目前上海市电子信息企业多停留在引进并单纯模仿阶段, 从事低附加值业务, 技术创新比较薄弱, 主要技术都依赖国外, 没有掌握主动权, 这主要是技术研发的高成本和高风险性。因此, 政府应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让愿意注册研发的企业获得相应利润, 从而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

3.4 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目前上海市已经初步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但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缺乏, 亟待完善。政策手段除具有灵活性等特点外, 也具有不稳定性、随意性并伴有政策法规间的不连贯性与不统一性。完善的法律是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上海市应该学习各国成功经验, 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规, 使信息产业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运作, 从而实现升级。

参考文献

[1]李燕, 曹永峰.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7) .

[2]王招娣.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升级问题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09.

[3]王建平, 汤文仙.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6 (6) .

[4]何先刚, 敖永春.国外信息产业政策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上海信息产业 篇2

上海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上海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窗口迅速发展。随着1995年中国成为wTO观察员后,上海文化对外交流频繁,尤以音乐演出为主。随后,跨国公司纷纷入驻上海,全球四大唱片公司也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进一步促进了上海音乐全球化进程。上海市各领导阶层也非常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在2005年发布的《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中明确本市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的五大领域: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形成了一套独具上海特色的创意产业分类系统。第二年,中共上海市委制定的《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发展产业集群、构建城市群的方向,完善布局结构。并且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工业建筑,规划建设一批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意产业园和劳动密集型都市工业园。近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又编制 了《上海市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创意企业落户创意产业集聚区,并加大对创意企业的扶持。针对音乐产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其“走出去”发展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如:音乐产品出口鼓励,国内企业与海外公司合作鼓励,以及奖励国内音乐企业参加国际音乐会展。同时为健全音像市场,加大了音乐盗版打击力度,国家重新修订了数字版权法,音像产品管理条例等。

在2008年上海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项目中,郊区农村将建设近千个农家书屋,并为其提供充足的音像电子产品与视听播放设备,加强了音像市场向郊区的发展。随后2009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音像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和推动北京、上海、广东等产业集中度高的地区建立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园区),促进民族音乐产品的开发、创作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为上海音乐产业园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改革:引发音乐产业扩散布局趋势 音乐产业的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的实现提供了便利。受到现代高科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影响,音乐产业布局正发生改变。互联网技术革新,网络商务模式出现,使得许多音像经营店数量急剧减少。从MP3.com提供最早的网络下载服务,到PZP第一个在线音乐业务开始,数字音乐的在线业务不断发展。在线音乐收费模式的出现,以及MP3音乐设备的出现,是对实体唱片销售店的重创,福州路上大的唱片公司不再出现,许多唱片都寄在新华书店里售卖。许多电子设备产品普及,录音棚也不再像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样唱片公司独有,简单录音设备也可由电脑替代,制作唱片的过程受地点限制越来越小。除了一些知名唱片公司总部布局在卢湾区、静安区、徐汇区、虹口区、闸北区和黄浦区一带外,唱片生产制作普遍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信息技术依赖性增强。

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不仅是对音乐创作、音乐器材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整个音乐产业的布局结构。在新技术的影响下,实体经营店数量减少,布局对地点的依赖性减弱,音乐产业呈扩散布局趋势。

以原创内容为核心 聚合较完整产业链 上海欲打造“东方音乐梦工厂”

2010年7月16日,随着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音乐制作中心的开启,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又翻开新的一页。向世界展现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亚洲音乐产业与世界音乐产业的发展融合,让曾是远东地区流行音乐中心的上海再次成为全球音乐界瞩目的焦点。

背景产业集聚区沟通中外

曾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远东地区流行音乐中心的上海,如今以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新身份吸引了全球音乐行业的目光。正如中国音像协会会长于永湛所说:“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音乐名城:上世纪初,中国现代音乐在此孕育;100多年前,我国唱片业在此发端;60年前,新中国唱片业在此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已占据音像业的半壁江山。”今天,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更将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来自全球的音乐“海漂”。

2009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音像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运用市场机制,集中优势资源,鼓励和推动音乐产业集中度高的地区建立音乐创意产业基地(园区),促进民族音乐产品的开发、创作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2009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上海新汇文化娱乐集团建立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这是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首个国家级音乐产业基地。

音乐产业集团应当依托上海音乐和出版的整体优势,站在上海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建设文化大都市的高度,按照“统筹规划布局、择优重点推进、加速协同创新、促进集聚发展”的思路,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自主创新与引进借鉴、重点突破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整合海内外各种优势资源,积极推进音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旨在通过整合新汇集团在发展音乐产业方面的各种优势资源,形成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建成以原创内容为核心、聚合较为完整产业链的音乐产业集聚区;引进国内外的创意、制作、经纪、代理、咨询、教育、营销等机构,打造“东方音乐梦工厂”,推动中国音乐作品“走出去”。

思路多元化内生循环发展

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会努力将音乐创新与技术、商业融为一体,每年产生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的原创音乐作品,形成音乐出版产业的海派新特色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带动和促进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音乐出版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探索成功之路。而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音乐制作中心这个平台将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来自全球的音乐人,满足全球音乐产业间的相互交流。

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主要功能涵盖10个方面:音乐人工作室和音乐公司集聚中心、音乐教育中心、音乐制作中心、音乐演出中心、音乐(数字)出版中心、音像制品集散中心、唱片展示中心暨中国唱片博物馆、音乐传媒中心、音乐版权交易中心,以及音乐产业融投资中心。同时,基地以虹口区辽宁路46号为原始支点,在徐汇等区开发形成入驻园区,使原创音乐的影响力最大化。

深刻把握产业需求,充分考虑功能完整:按照音乐产业的专业技术需求和配套设施需求,前瞻性地统筹、规划、设计基地的功能结构和建筑形态,尽可能地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功能的完整,并满足较长期发展的需要。抓住产业上下游环节,突出基地核心优势:坚持发展上游原创环节与下游营销环节,形成核心导向型、专业中介型、配套服务型等人才和企业的集聚,促使基地走上优势循环、自我积累的良性发展路径。依据产业发展规律,注重开发次序节点:依据音乐产业发展规律,处理好发展速度和实际效果的关系,争取实现关键项目和重点任务优先突破、推动“一基地,多园区”辐射发展的目标。推动基地多元发展,建立良好产业生态:加快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整、特色突出、多元发展的音乐专业功能服务体系,构建中外企业分工协作、良性互促的基地内部产业生态,打造基地多元化内生的循环发展机制。

展望音乐创意产业新高地

建设亚洲一流的音乐制作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最具吸引力的音乐综合业务服务平台、中国最具活力的音乐创作平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原创音乐作品传播平台、中国最大的音像制品展示和销售平台、中国专业音乐版权授权交易平台、数字音乐出版的实验平台、音乐表演与时尚休闲相融合的生活平台和各种音乐人才的培养平台,是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平台建设的目标。

对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发展,希望上海市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继续对基地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希望新汇集团作为音像业的骨干企业和总署重点扶持的音像企业之一,充分依托上海的天然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不断创新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服务环境,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希望新汇集团抓紧、抓实主园区落地工作;力争打造以原创音乐为核心,主业突出、业态完备、产业链完整的音乐产业集聚区;希望海外业界热切关注、支持基地发展,并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带来优秀的经验、资本和产品。

音乐出版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带动上海,乃至长三角流域的音乐产业发展。希望基地努力成为音乐创意产业新高地,揭开上海加快发展音乐产业的新篇章。

本章小结:上海音乐产业发展历经百年,音乐产业空间布局受到文化、市场、制度以及新技术等多方面影响,经历了三大阶段变化,企业间网络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整个音乐产业空间格局具体表现为三阶段的变化。阶段一,音乐产业集中分布于市区且与区域外联系较少,偶尔有琴行和唱机店与区域外建立销售关系: 阶段二,受到战争等多方面原因,许多企业面临改组整合,音乐产业中各行各业数量急剧减少;阶段三,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数量集聚增多,产业空间格局体现出新的特点,市区与郊区以及区域外的企业联系更加紧密,产业布局体现为市区内特定范围的集中和郊区的扩散。

参考文献: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声音—纪念中国唱片100周年.》

茵明杰,巫景飞,何大军《.MP3技术与美国音乐产业演化.2005》 中国新闻报2010年7月26日

上海现象:文化产业规模升级 篇3

最近两年来,通过不断推出的新项目规划与优惠、扶持政策,上海对本地影视文化产业的助推出现了一个新高潮。作为国内的经济中心与影视产业传统重镇,上海正试图在内地的文化产业版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久未露面的香港导演唐季礼亮相电影节主题论坛,介绍了其正在与上海浦东新区合作的“梦基地”项目,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6月20日,唐季礼控股的上海浦东国际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上海华大影业有限公司又举办了发布会,宣布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万达集团、天山制作有限公司、浙江沃飞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

唐季礼所说的“梦基地”其实就是浦东新区正在筹备开发的国际高新科技文化产业园,这是上海市政府在浦东新区的临港滴水湖区域投资兴建的一个大型影视娱乐创意产业基地项目。在上海市发改委官方网站上,该园区的发展目标为:“将汇聚国内外影视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人物,全方位整合国内影视文化与新媒体内容生产业的高端资源,搭建一个国际化、高科技、高标准的产、学、研一体化,产、供、销相结合的影视文化与新媒体内容产业发展平台。”

作为上海“十二五规划”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梦基地”这次打出了一个“全产业链”的定位。唐季礼表示目前与各类企业的合作正是出于完善整条产业链的考虑,例如与万达影视传媒的合作是为了强化未来项目的投融资与发行环节;与南大金陵学院的合作则是出于人才培养的考虑——后者创建了中国内地首个微电影与媒体创意系,并举办了海内外172所高校学生参加的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目前已签约的合作方还有主攻裸眼3D技术的浙江沃飞实业,以及在影视版权保护及后产品开发上较为知名的企业天山制作。

“梦基地”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本届上海电影节的论坛上,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就表示,上海正努力打造和建设符合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潮流的新型电影业态,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間,上海“将大力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实现,特别是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上海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都在加大对电影及相关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2011年,“上海扶持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正式设立,该资金计划每年拨款2500万元支持电影制作。仅在去年一年,该资金就资助了《西藏的天空》、3D版《大闹天宫》等四部重点电影以及《狂奔蚂蚁》等五部新人作品。而就在不久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又跟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8家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提供总额为13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以扶持本地电影产业的发展。

现在看来,无论是最近引起关注的“梦基地”,还是之前落户上海的迪士尼和梦工厂动画,这些都不是孤立个案。在进入2012年后,上海之前在文化产业领域布局的点似乎开始串连成线。例如梦工厂动画的“东方梦工厂”落户上海之后就又有新动作——在本届上海电影节开幕的前夕,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又联合举办了“2012上海电影产业发布会”,宣布将在上海徐汇区的“西岸传媒港”中建设“梦工厂”项目。据悉该计划属于在今年2月签约的“东方梦工厂”项目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包括影院、剧场、餐厅等相关设施在内的“城市中心娱乐区域”项目。

和“梦基地”一样,“西岸传媒港”也是上海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根据已公布的材料,该基地位于徐汇区滨江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公顷,其中可开发用地约12公顷。徐汇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局局长陈澄泉之前对外表示,该项目的目标是成为上海当地传媒业的“集聚高地”和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据悉,除了“梦工厂”项目,计划进驻“西岸传媒港”的知名传媒、影视企业还包括索尼电影、香港无线、英皇影视、第一财经和星空卫视等等。

从现在的情况看,除了资金和相关资源扶持,建设影视基地是上海助推文化产业的主要手段。宗明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之一是要建设一批重要的电影产业集聚区。

上海信息产业 篇4

作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九大产业之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技术创新最活跃、增值效益较大的产业门类。加快发展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转变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产业技术路线图是未来发展的愿景,其结合知识、理想、政府资源、相关投资及控管流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确认、评估及选择策略的技术方案,是针对某一特定产业领域,集合众人意见对重要变动因素所做的未来展望[1]。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主要功能是描述、交流、计划与协调,通过技术路线图的整合,把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部竞争环境等因素与微观的技术资源置于一处进行关联分析,可为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技术突破及项目投资提供重要依据[2]。

近年有很多作者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角度研究产业发展,如魏景柱等进行了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大庆市产业转型研究[3]。王仰东等对保定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研究[4]。我国较早进行产业技术路线图实践的是广东省,并2009年完成了广东省建筑陶瓷技术路线图、铅产业技术路线图等若干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制定[2],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受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委托,结合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校专家意见,重点从产业目标制定、产业发展壁垒分析、项目发展项目凝练及路线图绘制几个方面绘制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路线图,并根据绘制的路线图对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未来发展思路进行分析。

2 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内涵及发展现状分析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这一名词首次出现是原工信部2007年的软件专项规划中,其采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指代软件产业和以软件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从产业构成上分为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业。对于其内涵,有以下理解:

(1)软件和硬件分别计价销售催生了软件产品,价格体现了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的价值,推动了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前软件仅依附于硬件以硬件作为商品在流通领域中出现,软件不体现价值。从1969年美国IBM公司第一次率先把软件和硬件分别计价销售后,软件作为有价商品进入了市场形成了软件产品。以软件产品为基础的应用领域不断地扩大,又出现了以软件产品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使得软件和服务同具价值推动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软件具有的高渗透性和强融合性的特点不断地扩大了软件的应用领域。软件的技术不断快速更新,技术生命周期短,新技术出现快,它的渗透性和融合力不断增强,会不断产生具有不同性能,形式和内容的软件产品,服务和需求领域。

上海的信息服务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09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2108.11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加值768.48亿元,比同比增长12.8%,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5.2%、8.7%和10%左右[5]。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很多,上海市确定其有八个重点发展领域:软件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网络视听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电子商务、金融信息服务业、航运信息服务业、信息基础设施。围绕这八个核心发展领域,上海已针对软件与服务业的不同领域建立相应的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1个、市级软件产业基地7个、数字内容产业园4个、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各1个。园区的建设对产业集聚效应产生了很大作用,如浦东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的产值占上海软件产业的15%。在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方面,2009年,上海市政府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之一,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在人力资源方面,截至2009年年底,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9.3万人,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占13.0%,研发人员比重超过50%。

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的现状是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共存,具体见图1的产业SWOT分析。

3 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分析

确定产业发展目标是绘制产业发展路线图的基础,而确定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目标首先要分析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需求。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颁发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18号文件,其中文件规定的二个政策目标:(1)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的2010年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鼓励国内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努力开拓两个市场。经过5到10年的努力,国产软件产品能够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需求,并有大量出口。以上两条是我国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总纲领性政策,它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实现产业化应该以此为纲,在此之后出台的政策都是为了进一步落实18号文件的具体措施。可以说明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中国特色,即我们的发展模式不同于美国的技术与服务领导模式、印度的国际加工服务型、日本的内需导向型、爱尔兰的生产本地化模式,我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为:在软件技术和生产能力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软件产业的市场存在着国内外二个市场,国内市场需求巨大,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大部分需求并有大量出口。

由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涉及面广,新技术不断涌现,商业模式快速演化,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很大,通过以上对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课题组根据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2009年出台的《上海推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的指导思想[6],制定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发展目标,分三个时间阶段(近期、中期和晚期)对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扩大产业规模、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提高产业人员素质、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及市场化、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信息服务外包水平。

4 产业发展壁垒及突破分析

确定好产业发展目标后,便可以根据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分析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壁垒。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三个方面:产业技术研发、产业链建设和产业支撑环境。下面围绕三个方面阐述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壁垒。

产业技术研发可分为两个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对于前者,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正成为新的产业发展制高点,上海面临的产业核心技术既有整个国家面临的产业核心技术突破难题,如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的工业软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办公软件,又有上海特有的核心技术问题,如在汽车电子、智能手机、轨道交通、终端设备等领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嵌入式软件平台,提升终端设备能级;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包括视频搜索技术、定制下载技术、视频播放器技术、客户端软件技术研发、IPv6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网格技术等。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基本形态,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建设正成为新的企业竞争焦点,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在产业链建设方面,目前急需构建软件、内容和终端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系统。如在数字内容产业中需要研发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大力发展基于3G、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和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等新传输方式的内容产业链。

在产业支撑环境方面,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政策、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建设欠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法规问题、电子商务条例和产业标准建设、信息通信服务环境建设及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网络视听、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金融、航运信息服务业相关平台建设。

5 产业发展路线图绘制及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绘制产业发展路线图的本质是融合产业目标的确定和产业发展壁垒的分析,制定产业发展的路径和该路径所包含的关键节点,以及实现目标的资源支持。由于产业的发展和壁垒的突破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本研究针对产业发展壁垒凝练了若干项目突破点,有两个作用:一是凝练的项目蕴含着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在这个方面需要突破,包含了差距分析;二是这些项目也是下一步产业发展具体的抓手。根据这些要求,本文绘制的产业发展路线图分为四个大的方面:产业需求与产业目标、技术壁垒与研发需求、产业层面突破、产业资源支持,称为主层。这四个大的方面又被分为16个小的方面,被称为亚层。针对这16个亚层,从近期(2011—2012年)、中期(2013—2015年)和远期(2016—2020年)列举产业发展这16个方面的发展规划和节点目标,见图2。

图2的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层面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绘制了产业16个方面的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由于在前面详细描述了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和需求,为了路线图的简洁,图2主要是刻画了产业16个发展方面在未来10年(2011—2020年)中发展的重要节点目标和突破点,由于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对时间的预测是比较模糊的,主要体现的是发展的阶段性。从图中可以总结出上海未来10年里发展的思路和策略有以下几点:

(1)从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来看,近期发展的重点是提升产业规模,中远期发展的重点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虽然世界各国已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需求还是收到很大影响,2009年产业的发展增速已明显低于往年,因此“做大”产业是近期的核心问题。随着上海经济发展质量的整体上升、产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根本发展方向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产业高端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产业发展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阶段目标都体现了这种阶段性,如信息服务外包近期强调“拓展欧美市场”,中远期强调“向高端发展”;产业政策的制定强调“鼓励产业集聚”,长期强调“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人力资源的培育亦是如此。

(2)在提升产业规模的方式上,要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根据目前已形成的几大产业基地如产业园区,实施聚焦战略,在产业基地内部还要对产业的八大产业重点领域进行聚焦,如浦东新区在张江重点发展核心软件产品、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网络游戏、动漫、数字出版等;在陆家嘴重点发展金融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在金桥重点发展网络视听、下一代移动通讯等;在外高桥、临港重点发展航运信息服务等;在三林重点发展数字体验、大型数字娱乐互动等;在唐镇重点发展金融电子商务基地。

(3)在产业核心技术和软件研发方面,近期强调的是上海优势和重要产业的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及应用软件的研发,如汽车、航天、石化、交通、金融及航运等,长期则考虑这些核心技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重点围绕构建“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软件应用商店)+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重点突破开发与测试工具、浏览器、搜索引擎、网络内容聚合、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软件。

(4)在产业支撑环境建设方面,根据绘制的产业发展路线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任务:①内容监管和信用认证上完善对数字内容提供、分发的监管体系,加大对网络环境下软件著作权、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健全第三方电子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的监管体系、政策法规和基础环境;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升网络带宽、促进3G网络建设、大力拓展网络增值业务及改善信息通信服务环境;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要加强数字内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金融、航运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6 结论

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涉及面广,不同于某一具体行业的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如半导体产业、铜应用产业等),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现状的介绍和SWOT分析,明确上海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可能的发展途径;然后从产业基础技术、产业化和产业重点方向三个维度对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需求、目前差距、未来发展方向和研发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企业技术、行业和产业三个层面的需求,绘制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技术路线图,包含了未来10年(2011—2020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基础技术发展趋势和研发节点、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规划以及产业支撑环境的改进计划等,为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框架。

摘要:针对上海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通过对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分三个阶段制定2011—2020年产业发展目标;在进行目标与现状差距分析后,确定产业发展壁垒;从时间、路径、产业发展突破方向三个维度绘制2011—2020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技术路线图,并给出相应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产业技术路线图,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曾路,孙永明.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与制定[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兴华.产业技术路线图—广东科技管理创新实践[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3]魏景柱,刘玉柱.基于技术路线图的大庆市产业转型战略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3):372-375

[4]王仰东,邵一兵.产业技术路线图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以保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17-22

[5]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0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上海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对比 篇5

2011-09-22 17:01来源:东方网作者:吴颖、唐漪薇

东方网记者吴颖、唐漪薇9月22日报道: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总统计师赵江清发布了201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

201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为108.94万人;实现总产出549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实现增加值16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高于全市GDP增幅5.3个百分点,占上海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75%,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其中,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分类目录》标准测算,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57.07万人,实现总产出3335.44亿元,实现增加值97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上海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7%。

---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

经初步核算,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6%,高于全市GDP 现价增速0.2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为12.3%。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高开稳进,其中,1季度增长17.2%、上半年增长15.7%、1-3季度增长12.8%,全年增长13.6%。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556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增速比1-8月提高0.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82.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比1-8月提高0.7个百分点;资产总计862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增速比1-8月提高1.6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分析,与数字化高科技相关的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领域是最具优势的领域,仅此一项就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比重近四成。从九大领域构成来看,除其他辅助服务领域以外,收入位居前三位的领域分别为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和新闻出版,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37.6%、11.7%和8.4%,三大领域合计占全市比重达到57.7%。

上海打造严肃游戏产业集聚地 篇6

严肃游戏是指以教授知识技巧、提供专业训练及模拟为主要内容的游戏。在游戏体验的背后,实质是对使用者的训练和教育。因此,严肃游戏包括在线培训、商战训练、安防演习、大型活动实战模拟、教育、健康与医疗等,远远超越传统游戏的互动娱乐应用。

作为国内第一个专注于严肃游戏发展的产业联盟,“上海市严肃游戏产业发展联盟”是由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倡议,霁龙信息、海润教育等10多家从事严肃游戏的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的非营利性联合体。联盟以上海为龙头辐射长三角地区,协调严肃游戏产业链各环节,整合产业发展资源,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未来3年联盟总体发展目标是:推动开发5-8个标志性示范应用案例,培育3-5家行业龙头企业,完成3-5个科研课题,联盟成员单位达到30家,使上海成为我国严肃游戏产业的集聚地、应用示范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

上海信息产业 篇7

1 相关研究综述

在国外, 对企业研发机构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就已经开始了。20世纪90年代, 对企业研发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研究日渐增多, 研究大多集中在研发机构区位选择的动机、模式、以及影响海外研发机构区位选择的因素的分析。在国内, 对企业研发机构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杜德斌 [1]、楚天骄 [2]、徐瑞华 [3]、董路宁 [4]等人都做过相关专门研究。杜德斌是我国最早关注企业研发机构的学者之一, 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跨国公司R&D区位选择的模式[5]。楚天骄以跨国公司在新加坡、台湾的投资为例, 着重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式。徐瑞华利用上海市科委的数据, 总结分析了上海外资研发机构的分布特点, 并从全球、区域和城市、公司三个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外资研发机构对上海产生的空间效应。董路宁利用MAPINFO软件进行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定位, 对上海市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影响城市内部企业研发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

2 上海市信息产业及研发机构的发展与现状

2.1 上海市信息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以1996年上海国际信息港建设启动为标志, 上海信息产业的发展呈良性和高速的态势。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年均增长40%以上, 利润年均增长49%, 大大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长水平。 “十五”期间, 上海信息产业确立了以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业、通信及网络产品、音视频及数字电子产品及信息服务业为发展重点。产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33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 338亿元, 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2007年, 上海信息产业增加值更是达到了1 633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22%。

至2007年底, 上海信息制造业类企业共有700家, 从业人员38.34万人, 实现工业总产值4 976.89亿元, 占30个制造业类中的23%;上海信息产品制造业共完成产业增加值1 038亿元, 占上海信息产业增加值的64%。可见上海信息产品制造业在上海信息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软件业是上海的新兴产业。2001年以来, 上海软件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连续六年年均增幅逾50%。2006年实现经营收入616.7亿元, 出口额9.9亿美元, 分别占全国的1/8和1/6;已有92家企业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级以上国际认定, 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26家, 分别占全国的1/3和1/6。截至2007年6月, 上海市有效认定的软件企业数量超过1 200家[6]。同时上海市建立了七个市级软件产业基地, 分别是:天地软件园, 漕河泾开发区软件园, 徐汇软件园、长宁信息园, 浦东软件园, 科技京城软件园, 复旦软件园。

2.2 上海市信息产业研发机构的发展

截至2007年, 信息制造业研发机构数量从1999年的16家快速增长到75家;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数也从最初的6 062人上升到20 422万人, 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从59%上升到了7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2005年的33.95亿元上升42.09亿元。

同样, 上海市认定的软件企业数量自2005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2007年认定的软件企业数达到了292家, 是2004年的2倍。软件业从业人数实现了从2004年的7.1万人升至2006年的14.12万人的巨大变化。上海软件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至2007年底, 上海市累计登记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超过5 000个。从2001年开始, 上海软件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 从11.9%一路升至2005年的24.1%。而国家认定软件企业的标准只需要达到8%[7]。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统计年鉴》历年资料整理

2.3 上海市信息产业研发机构的空间分布

从市域范围内的总体分布情况来看, 信息产业的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上海的近郊区和中心城区的核外区①, 两区域内的数量分别占到该类企业研发机构总样本数的90%以上, 分布非常集中;从区县层面来看, 信息产业的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近郊区的浦东新区, 核外区的徐家汇, 其次是闵行区, 再次是杨浦区;从产业结构来看, 国家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核外区。信息制造业研发机构分布在徐汇、闵行、浦东新区。从重点软件企业的层面来看, 软件企业主要分布在徐汇、长宁和浦东三区;从开发区来看, 信息制造业类企业研发机构主要分布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紫竹科技园区等四个园区、而软件企业主要集中在各个软件园区内。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技术中心网站、上海市 信息化委员会网站、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网站及各开发区园区网站资料整理

上海市信息制造业企业的R&D机构分布比较集中, 主要集中在徐汇区, 闵行区和浦东新区。这三个区拥有漕河泾开发区、紫竹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五个大型的园区。这些园区内集中了上海大多数的信息制造业研发机构。

上海市认定的软件企业的分布也比较集中, 在徐汇区与浦东新区的集聚特别显著。分布在浦东新区的软件企业有400家, 占认定的软件企业总数的31%。分布在徐汇区的软件企业有279家, 占据总数的22%。可见分布在徐汇区与浦东新区的软件企业数占据了全上海市认定的软件企业数的50%, 这两个地区软件企业的集聚特别显著。信息制造业与软件业的布局受科技园区导向作用显著。

资料来源:同图2

3 上海市信息产业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上海市信息产业研发机构的集聚倾向

3.1.1 空间集聚现象日趋显著

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 上海信息产业研发机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在空间上也具有了一定的集聚水平, 在市域范围、区县以及区县内部三个层面上都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现象。在全市范围内, 研发机构主要分布在上海的中东部, 市中心区的核外区和近郊区已经成为了信息产业研发机构的高度集聚区;从区县层面上看, 徐汇、浦东、闵行与杨浦四区成为了上海市信息产业研发机构的主要集聚区。

3.1.2 专业化的集聚

上海市信息产业研发机构的集聚已经形成了许多专业化集聚空间, 科技园区导向作用显著。其中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紫竹科学园区都在吸引信息制造业研发机构的集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徐汇软件园, 浦东软件园在吸引软件企业集聚的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而国家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内。

3.1.3 高校研发产业集聚群显现

研发依赖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9], 因此, 许多上海信息产业园区依托高校等科研机构集聚。例如, 杨浦区的信息产业集聚, 依托于复旦大学。位于徐汇区的徐汇软件园和漕河泾开发区软件园借助周边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优势, 吸引了一大批软件企业的集聚。类似的还有与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合作的位于普陀区的天地软件园。与交大闵行校区相邻的紫竹科学园区等等。高校的专业优势越强, 对信息产业研发机构集聚的吸引力也越强。

3.2 影响上海信息产业研发机构集聚分布的因素

3.2.1 企业原有布局的惯性

随着上海市信息产业的发展, 某些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区位、政策等因素吸引了大批企业, 一般来说,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 大多会把研发机构建在总部之内或与总部接近的地方。对企业而言, 将研发机构设在其总部附近, 主要是由于联系方便的缘故。企业研发部门与企业生产与销售部门的联系越密切, 沟通越方便, 对于研发效率的促进作用也越大。

因此, 当这些集聚的企业纷纷设立研发机构的时候, 这个地区的企业研发机构便产生了集聚。这种现象称之为自生型集聚机制[3]。上海信息制造业研发机构在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的集聚是信息制造业研发机构自生型集聚的代表。截至2004年末,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1家58个工业项目落户金桥出口加工区, 其中属于信息产业的企业研发机构有西门子、惠普、柯达、贝尔阿尔卡特、日立、华龙传真机、联合汽车电子等。其中多数为企业进驻后成立的自有研发机构。

3.2.2 政府力量的作用

从研发机构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 政府力量在上海信息产业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根据各地区拥有信息产业基础不同的情况, 对市域范围内的信息产业分布实施规划, 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

政府导向型是上海企业研发机构集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机制。政府的政策使一些高科技园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加大, 如减免税收、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投资环境等, 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如微电子和通讯产业在漕河泾的集聚。科技园区的建立, 特别是软件园的建设与新政策的出台, 是政府力量作用于信息产业行业分布的代表。软件园使得软件企业可以快速注册与入驻。通过软件企业的集聚, 达到了更大的技术溢出的效果[10]。

1999年8月上海市启动了“聚焦张江”战略, 致力于在上海打造成出中国技术创新的样板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作为张江的“园中之园”和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浦东软件园现已拥有上海市认定的软件企业400余家, 占上海市认定的软件企业总数的31%。

3.2.3 科研资源的吸引

在更为微观的城市层面分析信息产业集聚特点的时候, 企业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与所在地的科研资源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杨浦区的信息产业研发机构的集聚在这一点上特别显著, 均围绕着复旦大学与周边的科研院所而展开。这些资源为产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复旦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紧密的分布特点。

徐汇软件园、复旦软件园与天地软件园的集聚机制不同于浦东软件园。如果说浦东软件园集聚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规划与政策的扶持, 那么靠近科研资源成为了这些软件园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的漕河泾开发区软件园与徐汇软件园拥有上海交大、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和中科院上海分院等资源优势。天地软件园拥有华东师大等高校资源。反观浦东软件园的发展, 浦东软件园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内。上世纪90年代“开发浦东”的热浪吸引了众多的科技资源汇聚浦东, “聚焦张江”后, 许多信息产业企业及研发机构纷至沓来。这些科技资源的吸引力无疑加强了软件企业在张江的集聚。

4 结论

1)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企业研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就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该类研究多数集中在国家和区域层面, 在城市层面上的还不多见, 且对不同行业的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现象的研究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 对上海市信息产业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现象的探讨, 无疑就成为了该类研究的有益补充。

2) 上海市信息产业研发机构在上海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集聚现象非常明显, 表现出“多园区、专业化集聚”的特点。软件园与信息制造业园区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园区也在进一步的增加与建设中。企业原有布局的惯性、政府力量的作用与科研资源的吸引在信息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研发机构的集聚中作用明显。

上海信息产业 篇8

近年来,各家媒体多次报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沟油”事件,政府部门也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地沟油”行为。但是全国各地企业制售地沟油案件仍时有发生,2014年9月台湾“香猪油”事件,台湾媒体以“全岛沦陷”形容此次地沟油事件的恶劣影响。又如2014年7月上海市“福禧牛肉”事件,过期牛肉、鸡肉何以充当新鲜原材料予以加工利用,更堂而皇之的流入沪上知名企业供应商。2015年12月上视新闻报道,有收运餐厨垃圾的正规企业,违规把收来的洋快餐餐厨垃圾卖给了生猪养殖场,没有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化处置。媒体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暗访后发现,沪上多家洋快餐的厨余垃圾流向养猪场,肯德基、麦当劳等的餐厨垃圾最终成了猪饲料。

对此公众不禁要问:是我们管理部门不够?人员太少?执法不到位?都不是。问题恰恰出在管理部门太多,但管理侧重点又不同,造成相互间信息封闭,信息不公开,更没有实现部门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所导致的。

2上海市固体废物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市固体废物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上海市2014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即达1924.79万吨、危险废物62.84万吨。另一方面,根据报道显示,各类固体废物通过有效利用或处置,实现了固废零排放、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按理来说,我们生存的环境是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的,但实际问题却是“非法倾倒事件”、“固废超标排放”等问题屡屡被曝光。如此说明固体废物回收处置这样一个量大面广的产业市场实际面临着三个突出问题:(1)产废源头不清:政府部门采集的产生源信息缺失或根本不完整;(2)终端出口不明: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率统计缺乏科学依据,资源化产品及减量化技术无法真实反映;(3)产业链断裂:政府部门间信息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监管无法落实到位。各监管部门对固体废物无从抓起,无可追溯性的联动机制。

3固体废物流通及监管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海市已于201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办法中也对餐厨废弃物(包括“地沟油”)产生、收运、处置各环节有相关规定,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各自监管的范围,明令禁止将餐厨垃圾作为畜禽饲料。否则将被最高处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将解除与其签订的招标收运、处置协议。此外,在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环节,上海实施三联单监管制度。而为杜绝人工核对的疏漏,沪上部分区还用IC卡代替纸质单据,在收运处置厨余垃圾的交接环节,形式上饭店、收运企业和处置企业都要在POS机上刷卡确认。

餐厨垃圾处置有严格的规定,为何餐厨垃圾还是会走“偏门”,甚至是从所谓正规企业,知名洋快餐中流出呢?首先产废企业饭店及企业食堂没有做到向社会公示食用油用量及可能产生“地沟油”的数量;回收企业也没有公示自身能回收的企业数及回收量以及交给谁处理;处理企业也没有公示处理量,加工提炼后成为何物,卖给谁,终端废渣等有害物质是填埋还是焚烧等,上述问题屡禁不止归根结底还是信息不对称,制度设计上有缺失,措施不当或不到位,没有抓住公开交易这个核心环节,没有统一的可追溯可查询监管公共交易平台是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固体废物强化信息公开,运用第三方平台实现公开交易是最强而有力的监管手段。

4加快建立上海市固体废物全产业链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必要性和意义

十二届全国人大八次会议闭幕上,新《环境保护法》修订通过,并正式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就在第七章,法律责任之前专门设立了一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参与环境保护权,公众已经有了一定实际意义上的参与环境权了。

所以,如何能在固体废物全产业链领域内营造一个信息公开、流程阳光、过程公开、交易公平、全程无忧的政府、企业、社会共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接受社会公众有效监督是极其有必要的。

4.1固体废物产业链全过程监管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未来几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产业园区废弃物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逐步形成行业性、区域性、全国性的产业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固体废物回收处置及综合利用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通过覆盖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利用等信息资源的公开和共享,形成固体废物逆向物流管理体系,协助政府监管职能部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标准规范的建立,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利用的效率和技术水平,同时也是提高废弃物经济效益,辅助提升政府监管和推进固体废物的绩效的有效措施。

4.2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良性运作需要企业相关信息公开

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整合固体废物产业链上所有相关各方资源信息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资源信息的平台,推动政府改革固体废物处置运行机制,促进固体废物处置产业化发展。同时,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的数据信息的总结分析,形成各类报告辅助政府部门做出有效决策,同时整合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资源,为固废处置相关各方提供政策解析,推动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增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企业的配合,企业相关信息公开的程度直接影响了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的可靠性。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企业信息公开可以帮助公众识别和规避身边的各种风险,特别是食品安全风险。如“福禧”事件将过期的“牛肉”实施信息公开披露、社会监管,就不可能让问题“牛肉”流向市场。“餐厨垃圾”事件,如果在同一个平台进行收运、处置、利用全过程公开交易,就不会发生流向养殖场的事件。

5措施与建议

为了加快建立上海市固体废物全产业链信息化监管机制,特此建议:

5.1政府要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大力推广信息公开模式,推进公开交易机制

我国虽已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其中已明确规定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责任,但办法主要针对的是重点排污单位,对非重点排污单位的环境信息公开时间等未作强制性要求。因此要尽快立法,将此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5.2凡是关乎民生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企业都要做到公开交易,政府要加大奖励力度,大力扶持环保诚信企业

对于自觉在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信息公开、交易公示的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要给予政策扶持,进行相关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在平台上交易,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目的。同时对有环境污染的企业应毫不留情的列入“黑名单”予以公示。

5.3强化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监督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外资与上海产业集聚 篇9

随着跨国公司主导的第5次全球产业转移, 许多国家出现了FDI产业集聚现象, 即外资同一或关联产业的外资企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为什么FDI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表现出产业和地理集聚倾向呢?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集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集聚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正外部性以及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Smith&florida, 1994)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 集聚经济和成本节约 (贸易壁垒) 是产业集聚的“向心力”, 并且会在路径依赖和自我预期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效应;但是, 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移动性、集聚的外部不经济 (拥挤) 、巨大的地租区域差异等是产业集聚的“离心力”。“向心力”促使外资产业集聚, “离心力”导致集聚衰退与产业转移。

外资在我国也表现出显著的产业地理集聚倾向。首先, 外资行业集中。一直以来, 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产业, 2006年制造业实际利用FDI占总规模的57.69%。在制造业内部, FDI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纺织、石油和化工业、电力、造纸和饮料等行业。1979年-2006年, 这些行业累计实际FDI所占比例合计达18%。其次, 上述行业FDI集中于东部地区。以石化行业为例, FDI集中于江苏、上海、广东、山东和浙江。2005年, 这五个省市共归集了全国石化行业实际FDI的69%, 2006年上升到76%。为进一步说明上海外资产业集中情况, 本文在描述产业集中度的区位商指标基础上综合外资变量构建了外资产业集聚度指标C, 其中, Yk表示上海某行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Wk表示全国该行业实际利用外资额, Y表示上海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W表示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C值较大表明上海FDI产业集中程度较高。利用它对目前上海四个支柱制造业 (2007年, 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油化工和精品钢材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1%) 的外资集中度进行了测算, 结果如下。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到

可以看出:上海外资在电子及通信设备、汽车、石油化工业的产业集中程度都较高, 而少存在于精品钢材业。事实上, 上海精品钢材业以大型国有企业上海宝钢集团为龙头在宝山区形成产业集聚, 外资参与度不高。

二、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路径

无疑, 国际产业转移为上海外资产业集聚提供了契机。我们对上述三个产业的外资集聚状态进行了调查, 发现它们微观上集聚于三大产业基地, 集聚路径表现为“政策导向、产业导向和重大项目导向”的产业链垂直集聚, 政策在外资集聚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 政策导向外资产业集聚。

政策导向特指2000年以后上海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外资的引导效果。2001年2月, 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十五”期间建设“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 分别是东部微电子产业基地, 西部汽车产业基地, 南部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北部精品钢材基地。2005年《上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六大产业基地, “其中微电子、汽车、石油及精细化工和精品钢材等四大产业基地产出分别超过1500亿元”。

目前, 四大产业基地已经建成。除了北部钢材基地, 无论是从内外资企业数目还是资金来源看, 另外三个产业基地的外资集聚度都很高。 (1) 微电子产业基地。以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 截止到2006年底, 外资企业数与内资企业数分别是103和19, 前者是后者的5倍多。若从投资金额看, 利用外资1.23亿美元。 (2) 上海石化产业基地。截止到2007年, 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51个, 累计合同外资金额80.3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48亿美元。累计落户内资项目42个, 注册资金累计88.45亿元。 (3) 上海国际汽车城。截止到2007年, 累计引进外资项目536个, 累计合同外资10.68亿美元。而落户内资企业注册资金4.72亿元, 累计40.71亿元。

2. 产业导向外资产业集聚。

微电子、石油与精细化工、汽车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它们有集聚发展的向心力。 (1) 较大的规模经济。以石化行业为例, 世界石化企业的规模都很大。著名咨询机构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对乙烯装置的调查表明:以750kt/a产能成本为100%计, 产能下降到500kt/a, 成本上升4%~9%;产能下降到200~250kt/a, 成本上升14%~33%。规模经济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两种, 集聚经济是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产业链长、产品关联度高。这意味着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都很大, 产业上下游部门和相关辅助行业之间具有较高协同性和集成性。而产业的高协同性和高集成性是生产技术可分性和整合性有机统一的具体体现, 意味着企业集聚可以促成高度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或者范围经济。 (3) 产业区位重量大, 环境影响大, 表现为“电子垃圾”、化工污染以及汽车废弃物等环境问题。产业空间聚集有助于减少和集中处理环境污染的公共性问题, 促使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倾向于集聚发展。如在上海化工区, 上游企业废物正是下游企业投入, 不少企业在原料、中间体、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方面实现了互供、共享, 环境损害大大减轻。

3. 重大外资项目导向产业链垂直集聚。

从企业进入产业基地的时序和在产业链的重要性看, 产业基地通过引进外资建设重大项目, 吸引或衍生了大量上下游企业入驻, 围绕核心企业及其产品而进行生产、研发、服务等活动;外资企业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 与关联企业结成了紧密的产品网络。 (1) 微电子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基地内, 聚集了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企业如Infineon、LSI Logic、SONY、Pixelworks、Conxant、Candence、Synopsys,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如ISSI、SST、Xirlink、UTStarcom。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 园区已形成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气体-培训”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其中, 园区第一家集成电路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 (上海)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以晶圆代工把世界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主流工艺技术引入张江;宏力、贝岭浦东集成电路生产线及泰隆、宏一、英特尔、上海IBM等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吸引了大量中小内外资企业集聚;宏力半导体和华虹NEC等三家是芯片制造业的主力, 拥有全国50%以上的生产能力;在外延片和芯片 (上游) 方面有蓝光科技, 在封装和应用 (下游) 方面有新颖半导体;在面板及模组 (中游) 方面有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等。 (2) 化工产业基地。核心企业有英国石油化工、德国拜耳、德国巴斯夫、美国亨斯迈、中石化、上石化、上海高桥、华谊集团等。这些核心企业历来位于石化产业链的关键处。在上海化工园区它们投资开发一些重大项目, 例如, 英国石油化工与中方以1:1共同投资的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工程 (总投资27.3亿美元) , 拜耳公司投资31亿美元的拜耳一体化项目, 巴斯夫与美国亨斯迈和上海高桥石化等共同投资了三个大项目 (总投资14多亿美元) 等。随着核心企业投资项目的实施, 众多内外资配套企业进入或者在园区内衍生 (其中不乏世界知名企业, 如英国璐彩特、德国德固赛、三爱富、美国3M、日本梯希爱有机试剂公司、意大利宁柏迪特种化工公司等) , 在化工区形成“原油加工-乙烯裂解-乙烯链产品-丙烯链产品-丁二烯链产品-芳烃链产品”和下游深加工产品的综合产业链。 (3) 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公司 (简称上海大众) 成立于1985年, 由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投资40%与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投资公司合资组建, 是最早入驻也是园区内唯一的整车制造企业。作为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和行业领先的整车制造商, 上海大众吸引了许多国内外配套产品生产企业进入园区。截止至2008年, 入驻园区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固定资产总投入超过300亿元, 引进项目280多个, 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13家。以上海大众为依托, 国际汽车城“研发-采购-贸易-会展-博览-文化-体育”产业链业已形成并日益完善。

三、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优势与问题

我国私有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和珠三角地区, 依靠内生市场也出现许多产业集群, 例如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佛山-中山-东莞的纺织服装、佛山-潮州-云浮的陶瓷和建材等。与它们相比,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优势之一是产业定位高端。微电子、化工和汽车等的产业链长, 产业关联度与产业波及系数均较高, 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很大。据测算, 汽车工业产值与相关产业的直接关联度是1:2, 间接关联度则达到1:5 (白津夫, 2004) , 这就是说汽车制造业每增加1亿元的产值, 能够使其他产业直接和间接增加7亿元产值。因而产业基地的发展, 对于改善产业产结构, 带动地方经济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的优势之二是其外资主导垂直产业链集聚所导致内部企业资源互补、互惠共生、协同发展, 有利于技术转移和溢出。国内的产业集聚有两种形态:水平集聚、垂直集聚。上述浙江省和珠三角地区以水平集聚为主, 内部企业规模小, 产业链短, 产品接近同质, 市场接近完全竞争, 集聚动因是外部规模经济。而上海外资集聚产业链长, 中间品和生产环节较多, 少数大型外资核心企业和大部分中小企业结成紧密的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 在理论上利于国外先进技术向上海转移并发生技术溢出。以汽车业为例, 外资技术溢出表现为因为产业前后向关联而发生的技术转移和技术促进, 最终提高成车的本土化率。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存在的突出问题, 即地方根植性差。所谓根植性是指集群的经济行为深深嵌入当地社会关系、制度结构和文化土壤之中, 包括产业根植性、文化根植性和社会根植性。 (1) 从产业根植性看, 三大产业基地的外资企业自成经济系统, 跨国公司以技术转移为主和实施技术锁定。本地企业位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2008年上海工业发展报告》这样总结: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大多是“两头在外”的加工型企业, 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 产品订单的承接和销售均由境外的总公司控制, 上海只进行产品的制造, 产品附加值低, 盈利能力差。又如上海汽车业零部件国产化率虽然高, 却丧失了自主整车产品、品牌和开发平台。这也是我国轿车业普遍走上合资化道路之后的共性问题。 (2) 从地理根植性看, 缺乏大学或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辅助产业汇集, 例如化工区的研发机构之一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位于奉贤,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在金山, 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在浦东。地理分散无助于促成公司、供应商、客户和各种服务组织的有机结合, 以及个人接触与非正式的交流, 也就难以有效促进技术溢出和自主创新。 (3) 从文化根植性上看, 企业之间多以利益为纽带, 浅层文化融合, 外资企业并未真正本土化。

克鲁格曼认为集聚的产业和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产业集聚最初是由于历史的偶然, 产业集聚的初始优势将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 并产生“锁定”效应。在全球产业转移大背景下, 上海外资集聚的初始优势主要是优惠政策和低廉成本。较差的地方根植性意味着外资企业集聚路径日益“锁定”政策依赖和成本依赖。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开放, 上海的政策优势逐渐丧失, 近期全球性金融萧条则突出了上海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劣势, 显著表现之一是2006年以后上海微电子、汽车和石化行业实际FDI占全国的比重均有所下降, 一些产业基地的核心外资企业 (如Intel) 开始向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甚至越南等国转移。外资产业集聚缺乏地方根植性, 因而不稳定。这不仅仅是上海也是全国许多地区和发展中国家遭遇的普遍问题。

摘要:对上海产业基地的调研结果表明, 外资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汽车、石油化工业, 并微观集聚于三大产业基地, 集聚路径表现为“政策导向、产业导向和重大外资项目导向”的产业链垂直集聚。同内生性产业集聚相比, 上海外资产业集聚定位高端并有利于技术转移与扩散;但是其集聚路径日益“锁定”政策依赖和成本依赖, 地方根植性差。

关键词:外资,产业集聚,产业链垂直集聚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白津夫.汽车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理论前沿, 2004 (23)

[3].中国商务部.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2006-2008) .中国商务部出版社

上海信息产业 篇10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市

一、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

一二三产业的比值大小及其变动状况,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高度化的关键指标, 并且与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城市而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第一、第二产业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都是不断下降的, 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都是上升的, 这是产业结构发展的普遍规律。

自20世纪90年代初, 上海明确提出“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政策以来, 第三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1999年,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三二一”产业结构的比例为50.8:47.4:1.8,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 达到50.8%;2009年三产构成为59.4:39.9:0.7。从上海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现状来看 (图1) , 上海产业结构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2010)

1. 第二产业始终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综观整个

20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变, 可以看到, 第二产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到1999年, 第二产业在全市GDP所占的比重为47.4%。比照1990年, 已经下降了17.3%, 但就其比例来看, 仍占据了上海GDP将近一半[1]。

2. 进入21世纪,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徘徊中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200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在达到52.9%之后, 出现了连续几年的下降。2003年为50.9%, 比上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2004年为50.8%。2005年后,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下降后, 开始呈现稳步增长, 其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51.6%逐渐增长到2009年的59.4%。

3.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些传统行业在整个结构中的比重不断萎缩, 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到2009年, 金融业、信息、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六大行业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40%。其中, 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居第三产业之首, 占10.1%;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房地产业加速发展, 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0.5%上升到7.4%。信息服务、中介、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根据对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的分析, 结合上海自身的资源条件及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的地位作用, 上海在“十二五”乃至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应按照“三二一”的产业发展顺序,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上海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是一个行业众多、涵盖颇为宽泛的概念, 其中既包括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服务行业, 也包括一些高附加值的技术型的新兴产业。而上海应该着重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 与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及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第三产业。

上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也是由上海在长三角所处的核心地位决定的。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 是区域产业高度、技术水准、装备水平最高的, 所以上海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必然与周边地区保持一定的经济技术势差, 有差异才有区域分工与合作;差异越大, 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就越明确, 区域整体效益就越强。而一定的经济技术势差的取得, 只有依赖于上海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只有依赖于上海始终保持“高人一等”的产业技术等级。因此, 上海在实现“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目标的进程中, 必须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基础, 大力发展原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作用强的汽车、电子及通讯设备、大型电站及机械成套设备、精品钢铁、精细化工、房地产等增长行业和航空、生物制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不断提升其产业集中度及其在全国和长三角的市场份额, 积极培育服装、印刷、食品、装饰装潢、旅游工艺品等都市型工业, 同时将一批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的传统产业逐步转移出去。在努力提升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上海在区域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窗口、枢纽、品牌作用[2]。上海应重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和辐射功能。

三、上海传统产业的国内转移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和空间结构演化的引擎, 在自身承接全球先进产业的同时, 也必须将原有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 以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目前, 上海市的产业高度与国际大都市相比, 差距是明显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差距更大;第二产业比重偏高, 而新兴制造业的差距更大。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制造业中心, 这两种差距的缩小都有赖于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成功地实现地域转移。

上海传统产业国内转移的主要空间是中西部地区, 其中核心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从历史上看, 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历来就是一个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存在着“一枯俱枯、一荣俱荣”的密切经济深化关系和共同的发展基础。同时, 长江流域具有理想的产业梯度。沿下、中、上游不同空间的链接通道形成了依次递减的空间渐变态势, 为产业的传递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完整的区域空间。再次, 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区域协作基础。自1980年代初陆大道学者提出中国T字型发展战略以来, 长江流域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协作日益紧密, 尤其是1990年代初国家提出大力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经济带后, 长江流域的大规模分工和协作迅速展开, 迄今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了各种协作区和组织。

上海传统产业沿长江流域的地域转移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市外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八五”末期和“九五”期间, 上海市的大部分纺织服装业成功地实现了向这一地区的转移。第二层次是长江三角洲外围的华东地区, 包括苏北、鲁南、皖南、赣东、浙西南和闽北等地区。第三层次是长江中游地区, 包括赣西、皖西北、湖南、湖北。第四层次是长江上游地区, 包括重庆、四川、贵州、桂北、云南和西藏等地区。依据上海市移出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优势度的差异, 不同产业在不同层次的空间会出现产业群集现象。一般而言, 处于产业生命周期越靠前段或产业优势度越高的产业, 迁移落地的区位偏好一般越靠近上海, 反之, 越趋向于中西部地区[3]。目前, 上海传统产业转移的空间主要在第一层次, 即传统产业主要向上海周边的长三角地区转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竞争机制的加强, 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 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更多的产业转移将会出现。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当前还存在着大量制约产业分工的因素:地方政府的竞争、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4], 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上海的产业转移不会在短期内完成, 为实现产业分工, 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长三角一体化, 必须消除这些制约因素。

总之, 上海要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 大力发展与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定位相匹配的金融与保险、贸易与物流、旅游与会展、信息与科技等高端、上游服务业。要紧紧围绕“四个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 牢固树立“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融入世界”的区域整体战略意识, 站在长三角的地域空间组合上重新审视和思考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小龙头与大龙头, 以及发展自身与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关系, 与长三角周边城市携手共进, 在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寻求各自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洪涛.上海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徐长乐.共饮一江水——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莫建备, 等.大整合大突破——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上海高端软件产业发展大家谈 篇11

杨根兴: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而“高端软件”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关于高端软件的定义,目前业界存在的两种主流观点。

第一种观点强调高端软件的“高端”二字,看法认为,高端软件体现四个“高”,第一“高”指的是高端技术,表示为光电技术、核心技术、基础软件、大机型的处理和智能化等;第二“高”是指高端应用,如航空航天、金融、两化融合;第三“高”是指高端产业,即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第四“高”指的是高可用,即安全可靠。另一种看法侧重于软件使用的面广量大。从技术角度来讲,我比较赞同第一种说法。

高端软件如何发展?我认为主要通过人才的培养、政策的支持和深化产业应用这几方面来实现。

首先,高端软件的发展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撑。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上海的高端软件人才呈现较为缺乏的状态。软件人才比较紧缺,高技术人才更加紧缺。在上海,持证的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中,一般项目经理有1700多人,高级项目经理有480余,总人数是2180多人。据统计,2011年上海从业人员27.9万,也就是说系统集成的项目经理占上海从业人数的0.8%。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有1800多家,平均每家仅有持证的项目经理1.2人。另外,2011年,C++语言人才也十分短缺,其中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更是稀缺。在整个行业缺乏优秀人才的情况下,还有很多高端软件技术人员被诱以丰厚的待遇,跳槽去了外资企业。因此,如何培养高端软件优秀人才以及如何留住人才成了高端软件行业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目前高端软件行业最为紧缺的人才主要有两类,项目经理和软件架构师。这两类人才恰恰会对高端软件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经理管理的好坏是软件企业能不能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软件架构师在软件和系统、硬件、网络、服务融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个软件系统是否能达到“高端”的水准主要取决于软件架构设计。中国的软件之所以在整体上较国外弱,关键就差在软件架构师的技术含量上。国内的软件大多只是把一个操作过程或手工过程翻译成电子过程,而当下的软件更强调流程的优化和算法的更新,而创新的流程、算法和手段需要通过软件和创新人才来实现,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更便利,生活更舒适,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进而提升了各个行业的竞争能力。

另外,对人才进行通识化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了通识化培训之后,再让其进入企业,进行与企业相关的特色培训,就比较容易,从而为企业可以节省培训的时间和成本。目前,很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软件人才都缺乏对诸如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文档编写、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在人才到企业入职前,先进行这种通识性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对于软件人才来说,他们也希望通过一些有资质认定的课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因此,我们正在考虑开设相关课程,但是机制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最突出的問题就是,目前上海的信息化培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张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证书。北京就做得比较好,工信部的各个培训中心统一发放《信息化人才培训证书》,证书下还有细目,如数据库、软件等等。我建议经信委软件处可以对培训中心进行资质认定,凡具有培训资质的机构,在人才接受培训并通过测试后,有资格发放上海市统一的信息化培训证书,使上海的人才培训有统一的标准,。

除了人才的培养,从政策方面来看,高端软件产业要发展,应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的基金项目需要往高端软件方面倾斜和引导,而且必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有人认为产学研似乎是利用了大学生这种廉价劳动力,其实不然。我们要利用的是大学中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

高端软件产业还应当全面渗透、深化应用。上海的高端软件一方面在产值上要上去,另一方面要明确自身的特色。如上海在钢铁、大飞机、金融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在明确特色之后,应当将高端软件的应用全面渗透到这些优势产业的各个方面,加速转型。再拿智慧城市为例,智慧城市的建设不能单纯地把原有的各个系统连结起来就好了,而应该关注大数据的挖掘利用和系统的智能化。总之,在未来,高端软件将在各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化,应用的智能化程度将更高。

陈平:高端软件的发展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撑,特别是行业软件的创新人才,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产业和行业对创新的思维有很迫切的需求。作为项目经理或承包商,固然要用技术的语言非常深入地理解和翻译客户的需求,更是需要具有创新的思维,能与业主一起挖掘出产业和行业中的创新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和行业的进步。因此,高端软件要发展起来,培养有创新意识的行业软件人才,尤其是具有需求创新思维的人才是一个突破点。

同时,市场要活跃起来,产业要发展起来,不仅要有人才培养和政府引导,还要寻求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我们要发展高端软件产业,首先要梳理一下哪些行业是上海的强项,再由政府、企业、学校、研究所共同推动。例如: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行智慧,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它们的顶层设计,不应当是简单的信息技术堆积,而是要把新的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中。如果做得出色,让一些社区、地方、部门能看到建设智慧城市实实在在的好处,将项目切实好处传达给企业和民众,就自然解决买单问题。因此,我们现在的着眼点在于,产业到底能给政府、企业、居民带来什么好处,了解了产业的好处,就可以探寻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否则,高端软件产业很难发展起来。

当然,有些项目目前没有追求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从政府层面来讲这个项目又有很大的好处,可以由政府先引导、先买单,目的是让各方面看到好处以后,形成市场效应,就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买单,行业就活起来了。例如:电科所目前在从事电机系统节能的开发,恰逢政府助推(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国家将发放363亿元财政补贴推动节能减排),电科所利用大环境、大市场,并在技术开发中将软件与电机结合起来,包括能量的采集、分析、模型、仿真等,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拥有很大的好处。如果节能减排通过政府的推动,形成良好的市场效应,那么节能系统就有人愿意买单,就拥有了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除了要结合盈利模式,解决谁买单的问题,高端软件产业还应当结合行业形成一个产业链来深化产业的发展。

以电科所为例,我们结合自身电机行业的发展,结合标准,甚至结合芯片、软件、系统集成、服务等等,力争提升行业信息化高效、便利、智能的功能。原先从事电机方面研究与开发,现在把电机系统和软件结合起来,转变为着力智能电网用户端研发,核心就是软件,包括仿真、系统接入器、模型、算法、流程、大电网互动等,该项目还参与了国家和上海的平台以及检测中心的示范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转型,带动行业的转型。

还有,我们在智能交通行业中从原先的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到现在面向智能交通综合诱导、集成管控以及辅助决策支持等综合管理系统研发,大大深化了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并且在多年的行业软件开发中逐步提炼了电科智能行业应用软件基础平台(SEITS-OS):包括后台软件基础平台,WEB软件基础平台,组态软件基础平台,TGIS基础平台,行业数据库应用基础平台等,以产品化、标准化的高度,开发了一系列可复用性高、内聚性强、耦合性低的组件集,在组件集之上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开发了面向业务功能的模板集,大大提升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开发的软件质量成熟度。

总之,高端软件产业的发展在注重行业软件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关注市场的可持续盈利模式,并结合行业以产业链的方式来推动高端软件产业的综合发展。

当下,无论在国外抑或国内,软件行业发展迅猛,高端软件更是异军突起。其绝非将已有想法或重复劳动自动化、程序化,而开始走向创造某种新鲜想法从而引领社会生活、经济的发展。高端软件必须跳出低水平的办公室自动化、工业生产自动化、贸易自动化圈子。这些自动化过程无疑对经济发展已经和仍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软件行业发展到今天,这些都难已再被称为高端软件。高端软件必须是创造性的。 如Google、Facebook、亚马逊都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用独特的想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但现在国内高端软件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产生全新的想法。美国能有如此众多的高端产业,无疑因为他们具备完善的创新链条,从而能为创意铺设好前进的轨道。因而,创新机制的建立刻不容缓。在我国高校中,有很多教师和学生也都拥有大量优秀的想法,却难以将之付之于实践,根本问题就在于没有商业机制促其发展的氛围。虽然政府一再推进产学研结合,但就目前发展来看,还处于比较低层次的阶段。如企业需要某种创新产品,则委托高校科研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这种模式即便能创造出不错的GDP,但是这些创意不具备整体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且难以发挥教师、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有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政府应当制定规则,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第一步就要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在投资方式上也要加以改变。当下政府挑选投资项目过于谨慎,没有必赢的把握就往往不敢贸然出手。实际上,政府应当要有投资的魄力,不能患得患失,而应大胆铺开项目,毕竟好的创意企业如浪里淘沙、百中得一。

而从政府帮扶角度来说,搭建应用开发平台让有能力的人开发高端软件共同盈利无疑是种良策。这种平台以降低创新门槛为出发点。现代应用牵涉大量的计算、数据、用户,而创新仍然是个体独立思考的结果。应用平台的搭建可以给创新人才提供一个直接进入角色的舞台,而非需要巨大的重复劳动而阻碍创新。Google就是利用这种模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它在内部给雇员开放平台,给予20%的自由创新时间。许多创新的产品由此而生。对外,任何有想法的开发者都可以借用Google的平台、数据,开发各种高端应用程序。一旦开始盈利,Google自然也能利益均沾,形成双赢的局面。Facebook也使用同样方法。这样一来刺激了大量的创新动力,平台运行也更趋完善。同时,在将创新门槛降低后,各式人才都能各尽其能,从而有效驱动群体发展,为高端软件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人才是创新的原动力。从教育层面来讲,现在高校教育对工科软件类的评判标准有所偏颇,往往以发表论文多少作为衡量教师和学生水平的方式。实际上,工科的成功往往体现在创新思路的运用、创业的成功率、產业产能上,所以高校也应当放宽思路,建立起拔尖人才培养新机制。而从就业方面来说,为了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大幅度提高工资是最有效的方式,如百度、华为都用高工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朱宗尧:关于软件产业我想谈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软件产业发展到现在,应该从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其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其次,由于软件产业的高度国际化,我们可以从国际上大公司的发展趋势来看整个软件企业的发展趋势。这些大公司包括苹果、微软、谷歌、Facebook等等,我平时比较关注他们的发展。再次,软件产业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产业内部自身的问题,也有管理上的问题。最后要谈的是对产业发展方面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对软件产业重要性和产业价值的认识

事实上,软件最初并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种技术,我们国家的软件真正成为产业,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这之前,上海也有一些企业在零零星星做,大概只有30多家企业,更多的是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2000年之后,国务院出台了18号文件,宣布把软件作为一个产业进行发展,宝信就是这之后才从宝钢独立出来的,这也是一种发展路径。发展到现在,软件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由于软件是为其他行业提供服务的,所以又呈现出越来越融合的趋势。

从上海的角度来讲,目前提出发展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一个大思路。服务经济主要指服务业,当然也有制造业服务化,而软件是服务业的一部分,所以应该把软件产业作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或者是一个加速器。为什么称其为加速器呢?是因为软件产业可以加速其他行业的发展,像钢铁行业,应用软件之后就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如节能减排等,软件对其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曾在研究报告中称,大致意思是:一块钱的软件投入大约可促进其他产业有十元左右的产值收入,也就是1:10的放大作用。

另外从上海近几年软件产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用“十五”和“十一五”10年的时间,使上海软件产业的产值从最初的36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766亿元,年平均增速在20%以上,全国的趋势也是如此,增速比上海还要快一些,大概在30%左右。1766亿元在上海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也不小,整个信息服务业占上海GDP的5.8%。在上海三产当中,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业,其次是金融业,第三大产业便是软件信息服务业,10%的贡献率来自这个产业,房地产和交通运输业都排在它后面。所以,从软件业自身的发展,包括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其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

从国际大公司的发展看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一直比较看重大公司的市值,其市值发展趋势可谓本行业内的风向标。比如苹果、微软、IBM,它们关注的往往是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些IT公司中现在市值最高的是苹果,大概在4500亿美元左右,把其他公司远远甩在后面,苹果市值超过微软的时候应该是在2010年5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苹果代表的是它自己的一种模式和方向,有人说它是代表移动互联网,也有人说它是以产品带服务,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市值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微软和IBM,再往下是谷歌、HP、思科、Facebook等公司。

从这几个大公司的发展来看,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软件的服务化,其次是网络化(现在很多软件是基于互联网的),最后是一体化(不断完善产业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要看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一定要看大公司的关注点和发展模式,这一点非常重要。

软件产业面临的问题

回顾以往的软件产业发展,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有些是全国软件产业的共性问题,有些是上海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模不大、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乏龙头和骨干企业。在美国IT产业中,软件和硬件的比例大概是6:4,也就是说软件和服务占60%,硬件占40%;我们国家正好相反,全国软件和服务业占信息产业的比重是18%,其余82%是硬件。上海稍微好一些,目前软件和服务业比重占到30%,这个数据这两年还在不断增加中。所以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计划到“十二五”期末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到将近50%,基本和硬件对半开。现在整个上海的软件企业加在一起,还不如微软一家公司大,利润加在一起差得更远。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更不要讲了,在基础软件这方面,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本上都是国外的。这两年国家也在支持一些项目,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而从政府自身的管理来讲,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现在很多管理思路和方法,包括很多政策性文件,都是针对工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这条思路来设计的,对软件企业来说并不适用。

推进上海高端软件产业发展的思考

最近,相关部门也在制定高端软件三年行动计划,我认为软件产业从政府这个角度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营造环境,它和制造业不同,制造业讲推进思路一般是讲项目化、具体化、投资拉动,而软件业不能讲投资拉动,更多的是靠营造环境,像人才、创新、载体(园区)、投融资等都很关键。为什么硅谷的创新这么活跃,就是因为它投融资的环境非常好。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标准、规范,这些都属于环境的范畴。政府如果要推进软件产业发展,这些都是要着力推动的,要营造一个大环境。

国内对软件的需求如此之大,可以说有最大的市场,应该能培养出大的龙头企业。我们很多系统是国际上没有的,比如中移动那套系统,那么多用户在上面用,国外是没有这么大系统的。目前,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高潮正在掀起,很多地方都在提“智慧城市”、“两化融合”,这就需要大量信息化系统,5年或10年前,我们的企业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只好找国际上的大公司来做,现在我们企业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因此很多时候要考虑到扶持本土民族企业发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用拉动发展。尤其是目前碰到很多安全问题,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比如国家最近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致力于IT领域安全可靠产品的攻关和研发。

上海软件产业发展到现在,政策上比较强调“扶大扶强”,针对大企业专门制定了政策,而中小企业的创新主要是利用普惠性政策。前10年软件产业的发展除了靠企业自身的增长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業数量的增加,10年前上海的软件企业只有100多家,现在经过认定的企业已达2000多家,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目,还有很多软件企业没有认定。在产业规模增加很多倍,企业数量也扩大十几、二十倍的基础上,接下来再发展就要靠单个企业规模的增长,所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大扶强”的政策。

另外也要鼓励企业自身的转型。国内很多公司之前都把微软作为发展的标杆,要学习微软卖产品,国内公司主要是一单一单做项目,做得很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一些比较大的公司开始往做产品上转。实际上真正做得比较好的公司,目前已经朝做服务、做品牌方向转,比如苹果、谷歌都是在做品牌,微软自身也在往服务上转,只不过它本来是做产品的,转起来比较累。所以,我们要鼓励自己的企业进行转型。

关于上海软件产业的定位和总体考虑,相关部门制定了“六字”方针——高端、新型、总部。从上海在全国的区位优势和城市特点出发,在国内软件产业发展中,上海要定位高端。如,我们不可能像一些西部城市那样做一般层面的软件服务外包,毕竟上海各方面的成本太高,在这方面没有优势,所以要做产业链上相对高端的产业,包括设计、需求分析、咨询等等。同时还要培育一些新模式、新业态。另外一点就是发展总部经济,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总部到上海来发展。

丛力群:就企业基因而言,宝信软件公司是一个项目型的公司,也是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典型写照。中国软件企业很多是做项目、做集成起家,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使很多企业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亦有非常明显进步,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首先,中国软件企业开发的产品在品牌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产品,即使在技术上已与国际品牌非常相近,但品牌影响力、美誉度都非常有限。品牌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培育。首先要靠技术能力、市场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工作来提升自身品牌。在这方面,国内企业无法短期内迎头赶上,但要把民族软件产业做大,这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目前中国自主开发的软件中缺乏设计合理的大型产品——缺少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具备相应规模、普适面广的产品。造成该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软件企业缺少顶层设计能力。纵观IT产业发展可以发现:软件的核心是顶层设计。如果没有一个核心团队从顶层把软件设计好,“做一款好软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我们自主开发的二款比较大的产品为例:一个是iCentroview(iCV),是伴随着宝信软件开发经验的积累慢慢长大的产品,该产品刚开始规模很小,应用也相对单一,当发现其可以应用到某个领域时,就将之付诸应用,然后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像打补丁一样填补功能,然而其架构上的先天缺陷导致应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直至2010年对架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形成了version5,最近又进行了大规模专业化测试形成了5.3版本,才使之更新换代为一款真正完整的产品。

而另一个实时数据库产品iHyperDB在开发之初就从顶层进行设计,开发至今三年,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功能和规模,测试表明:其运行稳定性和性能丝毫不亚于国外同类产品,实际的应用过程也非常顺利。

比较这两款产品的开发过程,我们体会颇深:对于大型软件开发而言,顶层架构设计非常重要,是其灵魂,也恰恰是我们民族软件企业目前发展的短板所在。

谈及高端软件产业,我非常认同当前业界专家对高端软件的定义和描述:所谓高端软件,一定是高端人才,用高端的技术,做出能够引领高端产业的事,才是有价值的。中国高端软件产业真正要突破,工业软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怎样结合中国国情、有重点地做一些布局安排、有重点地突破,是非常重要的。

工业软件覆盖很多领域,我们当前主要聚焦二个方向:一是融入行业知识的应用软件,二是可以重复使用推广的平台和中间件软件。

首先要做真正具有行业知识内涵的东西。以商务智能为例——基于对数据的挖掘,找出一些对企业决策有价值的规律性信息——以“产品盈利能力分析”为例:针对某一特定牌号的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得出制造成本,分析其市场竞争能力,判断该产品“可在怎样的降价幅度内保持盈利”,找出每个生产环节是否有优化点,改进制造过程,从而提高产品盈利能力——这种纯商务智能的概念将来会大力发展。

除了行业应用相关软件外,我们还做一些平台、中间件产品。这类软件以前只有一些国外专业厂商在做,以tuxedo交易中间件为例,功能很强、价格很贵,在小型机上配一套需要几十万元。所以宝信针对这类产品自主研发,开发出了简单却实用的产品——所需功能都具备,总体成本低很多——以此支撑宝信自有信息化項目实施,并逐步将之“产品化”。

这类产品我们做了很多,譬如交易中间件iXTop、通讯中间件iXCom、业务规则引擎iPlatRules、工作流引擎iPlatFlow等,在开发这类中间件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与国外企业相比有很多特定优势。譬如行业应用中间件产品往往上面对接应用,下面对接系统,这样在系统集成方面的丰富经验就尤为重要,首先对应用比较了解,其次对各种各样的系统都比较熟悉,所以打造这一层面的产品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综上所述,工业软件范围非常大,但通过相应的聚焦和梳理,我们认为:一定要寻找自己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这一方面体现在对行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可以把控相应规模和架构,做规模适中、具有行业知识、核心应用、自己可以把控的软件产品,当这样的产品形成一定规模时,再将其进行整合,这是我们的基本发展思路。

此外,我们对软件企业和互联网服务企业有这样一个基本认识:软件产业的业态容得下大企业、小企业共同生存;但互联网服务业是零和游戏,必须要争第一名,做第二名都会有生存的危机,这是由业态所决定的。譬如淘宝做大了,再做一个类似淘宝的网站,模仿成功的概率非常小。

在这样的业态面前,企业转型要面临慎重的风险判断。如果要转型互联网服务业,必须有新的东西,如果只是对市场即有模式的单纯模仿,十有八九会以失败告终。如今,大家都希望向服务转型,但寻找转型契机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宝信在尝试向服务转型的过程中,一直寻找自身有优势、有基础的发展方向。“先从企业集团做起,慢慢涉足社会服务”是我们向服务转型的发展思路。

最后提一些建议:当前中国软件企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人员成本高,流动性大,企业利润率却不高;另一方面,中国整个社会氛围对软件价值的认可程度低。实际上,软件是所有产业的核心,任何业态的智慧化都要靠软件来实现,如何提高社会对软件价值的认可是政府需要考虑的。

其次,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数据资源,开放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打破行业垄断,激发更多需求。众所周知,苹果的成功之处不在于APP Store上每个程序设计得多好,而在于其平台的开放性。政府如能搭建好此类平台,把数据资源开放出来,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来做,产业前景可谓广阔。

另外,政府手中还有很多市场资源,将其释放能鼓励国内软件企业发展,形成很好的示范性项目。对软件企业而言,技术创新需要大量前期投入,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具有一定市场风险。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有助于拉动企业自身的投入,如果再通过政府市场资源的释放,形成示范项目,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前期投入的风险。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 篇12

创意产业是一种主张创新、个人创造力、技能水平和天赋、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支持与推动新兴理念、思潮和讲究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的经济实践。

在21世纪全球创意产业的交响乐中, 响起了上海的雄浑乐章。上海这个屹立在太平洋东岸的国际大都市,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互动中, 探寻着这个城市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跨越的独特途径, 而推动这一跨越的载体, 就是新兴的创意产业。

一、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规模结构:

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分类目录》标准推算, 2008年, 上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56.98万人;实现总产出3304.8亿元, 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增加值780.11亿元, 按可比口径计算, 增长11%, 增幅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 对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额为16.69亿美元, 主要包括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两类。2008年, 上海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3.38亿美元。印刷品实现进出口总额2.90亿美元, 同比增长29.33%, 贸易顺差0.66亿美元;其中图书、报纸和期刊的进出口额分别为6367.65万美元、492.22万美元和597.66万美元。

2008年, 上海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8.03亿元, 比上年增长10.1%, 占全市文化产业的61.3%。在文化产品、设备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02.08亿元, 比上年增长12.5%, 占全市文化产业的38.7%。

二、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带动文化相关产业实现较快增长

2008年, 在国内消费市场保持强劲增长的大环境下, 以居民家用视听设备为主的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加快更新换代。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业的销售实现快速增长, 从而带动了文化相关产业实现了较快增长。

2、网络文化服务成为文化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的全面普及, 互联网已经成为居民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工具。以互联网内容服务为主的网络服务业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 成为上海文化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3、大众性、商务型文化服务业成为上海文化服务业的主要支撑行业

上海是一个拥有1888万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特大型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民收入的提高, 与市民文化消费密切相关的大众型文化服务行业, 如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网络文化服务业, 以及以广告和会展服务为主的商务型文化服务业成为上海文化服务业的主要支撑行业。

4、文化服务业生产力率显著高于文化相关产业

2008年, 上海文化服务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71万元/人, 比文化相关产业高19.2%, 业高于全市13.96万元/人的平均水平。

三、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1、时间上, 上海面临2010年世博会的巨大机遇

世博会的举办将直接对城市服务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直接促进上海创意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世博会本身所属的会展经济, 广泛涉及上海创意产业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重点行业领域。

2、空间上, 广阔的长三角腹地是上海美丽的后花园

推动区域合作, 加快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各地创意产业企业可发挥各自优势, 扩大多层次、多渠道合作, 推进创作、创造、制作、营销、展示、传播、交流等环节的、一体联动, 在拓展创意产业市场空间延伸创意产业链方面形成共赢。

3、人才凝聚方面, 上海努力争创创意产业人才高地

上海放宽引进创意产业人才标准, 降低创意产业人才来沪门槛, 大力引进中高端人才, 为其发展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因此, 一大批创意产业领域的机构、企业及人才、资金迅速向上海集聚, 加快形成上海创意人才高地。

四、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创意产业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 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 抵制不正当竞争、侵权等不良行为,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为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创意产业需要实行产业集聚战略, 提高园区基础结构建设, 进行区域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要实行产业集聚战略, 集群中的企业既合作又竞争, 刺激相关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创新发展, 并带动周边地区资源协同发展。园区的良性发展, 需要具备良好的效率基础结构包括公共服务、运输、电讯等, 以及现代创意基础结构包括研发设施、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法等, 以保证园区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3、创意产业需要加强市场机制, 构筑完整的创意产业链

组建完善的创意产业链, 强化各国园区企业的分工协作与规模, 促进创意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 更有效地整合和延伸产业链, 将艺术家的创意成果转化为企业家的经营资源, 实现创意市场化和产业化。

4、创意产业需要实行品牌聚焦战略, 建立园区和企业的特色品牌

品牌概念化是使园区被大众认识, 占据特有的市场空间;价值多样化是开发新产品, 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实现品牌产品的销售最大化。

5、积极培养专业人才, 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上一篇:课程地图下一篇:英语值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