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信息产业集群

2024-10-16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通用9篇)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 篇1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 重庆的信息产业从基础薄弱逐步发展成为先导产业, 进而一跃成为支柱产业。根据重庆市的规划, 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将提速:未来几年, 重庆市信息产业要实现以三倍于GDP增速增长, 到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20%, 从而取代汽车摩托车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到2016年, 力争实现信息产业产值破万亿元, 成为西部信息产业高地。国际和国内发达省市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 产业集群对提升区域经济地位、创造经济发展新空间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重庆要形成技术领先、基础雄厚、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信息产业发展态势, 建设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信息产业基地, 走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道路是可行的选择。

一、重庆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市信息产业经过几年的跨越式发展, 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并且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点。

1.产业空间集聚度提高, 集群化发展趋势初显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从集群的地理聚集特征出发, 以价值链为联系内容, 将集群释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 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按此定义, 信息产业集群即是指大量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及相关支撑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和集中,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

重庆目前出现了信息产业空间分工的雏形, 在产业布局上已初步形成北部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两大核心产业园区, 以及茶园新区、港城工业园等特色园区。北部新区主导产业为应用电子产业, 西永微电子产业园毗邻聚集了十四所高校的重庆大学城, 以集成电路产业、电脑产业为主体。在特色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中, 茶园新区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 港城工业园发展信息家电, 空港工业园发展汽车电子, 涪陵、万州等区县园区发展电子材料。核心园区和区县特色园区共同发展, 形成较强的配套互补, 产业空间集聚度大大增强。

众多国内外知名的IT企业相继在产业园区聚集和落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吸引了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思科, 微软、IBM、中国移动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 基本形成了以台湾茂德8英寸芯片线、中电科技集团两条6英寸芯片线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 以惠普重庆电脑生产基地为代表的PC制造产业, 以惠普全球软件服务中心、日本NTT、中科院软件所等为代表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 以北大方正、科博达等为代表的电子元器件配套产业的四大产业格局, 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一大批知识密集型、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科技产业也在北部新区形成聚集效应:重庆软件服务业产值, 北部新区约占据二分之一, 国内顶尖管理软件商金蝶软件、重庆市十大重点软件公司及80%以上的软件企业集中于此;ABB、大唐集团 (信威通信) 、普天通信、富士通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成为园区内的龙头企业;霍尼韦尔全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GES) 、微软研发中心、重庆爱立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等多家顶尖研发中心或总部, SUN中国工程研究院、中科院、各高校及IBM、微软等著名企业的研究机构正逐步落户园区。

2.信息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 企业“量”“质”齐升

近年来, 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表1显示, 从2007年到2009年, 重庆市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每年均增加200亿元左右。2009年, 信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6亿元, 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同比增长23.4%, 实现增加值402.4亿元, 同比增长21.9%, 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7% (2002年为2.9%) , 稳固了全市支柱产业的地位。

截至2009年, 重庆市软件企业264个, 比2008年增加135个, 软件企业及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产值260亿元, 同比增长30.3%;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68家, 销售产值166亿元, 同比增长58.9%, 实现利润10亿元 (只包含1-11月数据) , 同比增长197.8%, 上缴国家税金总额4.7亿元 (只包含1-11月数据) , 同比增长125.3%。企业实力及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入围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 重庆海扶 (HIFU) 公司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简称海扶刀)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TD-SCDMA 3G手机功能样机和TD-SCDMA手机芯片。

资料来源: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

3.电子制造业仍是信息产业集群的主导,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2009年, 重庆市电子制造业实现产值603亿元, 同比增长29%, 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占行业比重接近60%, 牢牢占据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实现产值260亿元, 同比增长30.3%, 占全行业25.8%;通信服务业实现产值147亿元, 同比增长6.5%, 占全行业14.6%。由此可见,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依然以电子制造业为主, 但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后来居上, 增幅较大, 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而且, 电子制造业内的多数行业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打破了结构单一的局面, 其中:电子材料产业异军突起, 实现销售值61.63亿元, 同比增长76.87%;信息家电产业受惠于家电下乡政策, 实现销售值115.1亿元, 同比增长29%;通信设备制造业日趋壮大, 手机、上网本等产量日益增长, 实现销售值103.25亿元, 同比增长17.96%;应用电子、电子元器件 (数字医疗) 继续保持优势, 应用电子 (仪器仪表及汽车电子) 实现销售值136.9亿元, 同比增长22.19%;电子元器件实现销售值186.12亿元, 同比增长12.41%。

二、重庆信息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庆市信息产业集群尽管发展速度较快, 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与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一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尚未起到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巨大作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集群产值规模偏小, 实力不强

目前重庆市信息产品制造业虽然增速很快, 但产值规模仍然较小。从表2可以看出, 重庆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增长幅度在6个比较对象中位居第一, 但在产值上远低于广东、上海、北京, 与同处西部的四川、陕西也有一定差距, 且在全国所占比重不足1%。软件业尽管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发展滞后,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表3可看出, 无论从软件企业数量, 还是软件业务、软件产品收入和增幅等方面, 重庆都落后于四川和陕西, 在IC设计领域更是尚未涉足。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数据整理、计算

资料来源:同表2

2.集群产业链延展性不足, 且处于低层次

产业集群的有形表现实际就是产业链条, 从上游原料供应商, 中游厂商, 下游终端商形成一体化。重庆信息产业集群产业链虽正在加速形成, 但表现不够强势, 主要体现在: (1) 本地化配套协作不够, 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目前, 重庆除3G产业链已基本成形, 从系统到芯片再到终端, 都有自己的企业, 其他如集成电路产业链、电脑产业链等, 因主要企业落户时间不长, 产业集聚效应刚刚起步, 配套问题远未解决, 造成集群中产业链的短缺和不完整; (2) 产业链打造处于低层次。重庆信息产业集群目前处于信息设备制造、封装这种劳动力密集、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的环节, 集群没有整体进入设计、知识产权经营等这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信息产业环节, 产业链源头的技术与研发能力不强, 下游的品牌、营销网络等发展严重滞后。集群内信息服务业无论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规模上均大大落后于信息制造业。

3.集群缺乏相应的技术和服务支撑, 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由于集群内部资源和能力的限制, 产业集群成长到一定阶段, 必然需要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广泛参与, 这些机构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支撑。重庆信息产业集群的支撑体系发展还不配套、不协调。如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虽邻近大学城, 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氛围, 这些大学并未成为创新的重要来源;重庆目前拥有银行数量45家, 列西部地区前茅, 但金融担保体系、信用体系等几乎缺位, 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 只重视政府项目, 难以扶持缺乏资金的优秀项目和创业者, ;中介服务机构与产业脱节, 在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利益、作为政府和企业桥梁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导致交易成本上升, 集群内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无法实现协同发展。

三、推进重庆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重庆市信息产业基础较薄弱, 完全照搬沿海模式恐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 推进重庆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既要有前瞻性眼光, 又不能好高骛远, 必须植根于当地的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科技生态, 走一条具有重庆特色、循序渐进的发展道路:从信息集群“量”的增长, 到“质”的提高, 再到支撑体系与核心结构协同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借力于政府的推动和引导, 扩大信息产业集聚规模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还处于形成的初期, 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引导, 发展势必非常缓慢, 要实现赶超, 就必须更多地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在这一时期, 重庆市政府部门在规划和设计集群的产业方向和集群的规模、环境建设、政策保障、招商引资、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要充分发挥导向和规范作用, 使孕育成型的信息产业集群向规模化、高效率、强竞争优势的方向发展。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 重庆可选择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集群模式, 以政策优势、地缘优势、低成本优势等资源吸引跨国品牌公司投资, 继而带动众多配套产业, 达到快速扩大集群规模、提升集群整体实力的目的。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方面, 政府制定发展规划时, 不能一味发展离岸外包, 更要引导发展在岸外包, 尤其是以老工业基地为依托, 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推进在岸外包发展, 增强本土软件发展实力, 使传统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集群共同焕发活力。

2.完善集群产业链, 巩固信息产业集群

完善产业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链越长, 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 链条越紧密, 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首先,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可依托龙头企业, 形成相应配套, 修复和完善产业链:如, 电脑产业可依托惠普, 吸引电脑代工企业以及液晶显示器、硬盘驱动器、电源、键盘、鼠标、电池、扬声器、电脑包装材料等一大批配套零部件企业, 使笔记本电脑本地配套化率达到70%以上;以中西部最大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茂德“8.11”芯片项目为支撑, 串起从电子材料、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以海尔、格力、美的等知名企业为龙头, 带动信息家电相关配套企业成长;以本土全国电子百强企业四联集团收购霍尼韦尔位于加拿大的蓝宝石工厂为契机, 逐步打造出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的LED产业链。其次, 应进一步整合资源, 促使产业链从主要集中在产品制造过程, 延伸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 以提高产业集群的根植性。

3.健全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 为集群壮大增强后劲

支撑体系是维持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强大后盾。重庆信息产业集群应加快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开发和服务平台等配套基础设施, 努力提供公共服务保障, 创设良好的产业软环境条件;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 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高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联合攻关、相互促进, 实现高技术资源共享;完善区域诚信体系, 建立支撑信息产业发展的资金体系,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长效投融资机制。可试行建立专业的信息产业金融平台, 将银行、风投、上市融资等各种方式, 通过平台整合起来, 专门服务于信息产业。

摘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重庆信息产业如何依托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重庆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就如何推进重庆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产业集群,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凯, 李世杰.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4.

[3]迟文成, 孟越.产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3.

[4]芦彩梅.基于复杂系统视角的产业集群演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1.

[5]叶勇.华东IT产业集群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3 (11) .

[6]陶拯, 钱钢.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以苏南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1) .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 篇2

[摘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型向知识技术型转化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运用产业集群基本理论探讨信息产业集群所拥有的成本优势、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优势、资源吸引与组织优势;分析信息产业集群对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采用回归分析法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信息产业相关数据分析了信息产业集群和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对比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信息产业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政府应加大投资,积极鼓励扶持推动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使信息产业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驱动力。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集群;信息产业集群;经济增长

1引言

“十二五”规划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确实有效地实施一系列措施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加快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型向知识技术型转化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信息产业以及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际电联2009年2月发布的报告称全球范围内信息产业约占GDP的7.5%,而在GDP增量中所占比例更高[1]。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及工业增加值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对全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43%上升到2008年的5%[2],继续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先地位,由此可见信息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强劲引擎。纵观国际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和我国台湾省等有一共同的特征:信息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大都呈“集群”方式集中布局,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带动区域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信息产业集群现象,我国学者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信息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学者对信息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肖家祥、黎志成[3]通过实证来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武汉东湖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徐秀红、靳文志[4]分析了天津信息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优势,说明了发展信息产业集群对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蓝庆新[5]对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对美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轨迹的研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战略。文嫮、曾刚[6]从全球和地方两个视角,探讨促进集群成功升级的内部与外部的动力机制。本文借助产业集群理论分析研究产业集群中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几个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信息产业集群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对促进就业的贡献,为政府制定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2产业集群与信息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具有集聚效应,它是指经济活动集聚在相近或同一个地点,结果由于外部规模经济导致集群中的单个企业或整个集群收益增加;或者由于成本的降低等其他因素导致整个集群或集群中企业生产率的提高。

2.1信息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

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马歇尔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6],他认为外部经济包括3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马歇尔认为规模的外部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地理学理论继承了马歇尔的部分思想。他们把规模外部经济的三要素概括为:①劳动力储备;②专业供应商;③技术知识溢出。克鲁格曼认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技术的快速变化导致内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衰退,而集聚经济则通过各种形式的垂直和水平生产活动外包来实现交易成本节约,由此得出,集聚经济具有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世界各国的信息产业都呈集群形式发展,这也是由信息产业的特征所决定的。信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主要以技术知识为基础,尤其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同时信息产业又是一个混合型产业,如计算机制造、通信等行业又具备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对于后者同样需要通过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形成成本优势,同时其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技术扩散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信息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产业集群对脑力劳动者的资源储备也能形成一定的优势。

2.2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优势

产业集群具有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优势。在信息产业等高新产业集群内,同行业的生产厂商、供应商、重要客户、支持性产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以及相关行业聚集在一起,技术合作和技术扩散程度很高。知识与技术通过人员的广泛流动扩散到集群内的其他企业中去,并且可以使这些知识技术在集群内部的频繁交流中,迅速扩散到集群中的所有相关主体中。

产业集群的知识与技术扩散优势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衍生性。像北京的中关村、大连的高新园区等,这些地区信息产业中能够不断衍生出许多新的企业,而这些新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衍生出来,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新的企业无论是创建人还是经营管理者和熟练工人都源于产业集群内部原有的各个企业,他们自身已经通过学习具备本产业发展的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产业集群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优势使得集群起到了新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对促进企业的`衍生和增加集群内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创新等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3信息产业集群的资源吸引与组织优势

信息产业集群的资源组织优势主要是由路径依赖引起的。所谓路径依赖,是指技术发展或制度变迁受到其初始选择的影响和制约,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加强的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按照新增长理论,由于偶然、机会历史事件、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产业最初在某些地区集聚形成一定比较优势,这样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各种要素将进一步向该地区集中,从而使这种集中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资源的吸引效应,就会通过其优势将有直接联系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并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是不同的产业,扩大地区产业的规模。随着产业竞争力的增大,这种资源的吸引效应也会加大。这种路径依赖形成的“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积过程,能使企业快捷低价地获取所需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促进集群的发展。

信息产业集群之所以比一般地理意义上企业集聚现象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根本在于信息产业集群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8],而是通过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互相起到了支撑和推进作用。所以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有效的产业集群就应该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印度的人力资源在计算机软件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9]。印度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发展软件业,并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又不断地吸引各种资源。世界著名的IT业跨国公司不仅在印度建立分公司,而且还将研发部设在印度,因而把一些先进技术、知识也带到了印度。这样,一方面使印度的该行业的人才不断地学到新的知识,强化了其人才优势,产生放大效应;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这样又不断地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因此形成了人才优势、资源吸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即“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积过程。

所以信息产业集聚对于相关的经济实体具有正的外部效应,这也是为什么IT企业在选择其经营活动的空间地点时基本选择其产业集聚地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都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像美国加利福尼亚的SantaClara,其面积只有加州的1%,人口只有加州的5%,而它的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生产却占整个加州的45%,半导体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制造占整个加州的23%,软件占整个加州的32%。我国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也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像我国的长三角地区,一条清晰的信息产业链已经形成。刘彬(2006)用基尼系数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信息产业集聚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见表1)。长三角地区基尼系数很大,工业的空间集中度较高,且高于全国信息产业的基尼系数水平。

参见刘彬(2006)《长三角地区IT产业集聚度研究》,《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年14期P89-90。

3信息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1信息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或者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由总体生产要素和生产率决定的,对于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还是一国生产率的提高[10],假设Y代表产量,L代表劳动量,K代表物质资本量,H代表人力资本量,N代表自然资源量,则:Y=AF(L,K,H,N)。

F表示投入如何结合起来以生产产量的函数。A是一个反映可得到的生产技术的变量。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在各种生产资料因素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技术进步,A上升,这样可以用任何一个既定的投入组合生产出更多产量。

信息时代,除了信息技术的引进导致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设备效率和多要素生产率,即上述公式中的A上升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之外,而真正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必须依靠各行业信息化来实现,这也是有些文献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还体现在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着前向和后向关联性。前向关联性是指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信息产业产品的需求,其他产业部门对信息产业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大,信息产业的发展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扩张,从而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后向关联性是指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最终产品的需求越强烈,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样,信息产业就能有效地通过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相互作用,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所以由于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其他产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和需求又直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可以证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是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

3.2信息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2.1关于数据的说明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工业、消费类电子工业、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电子专用设备工业、电子测量仪器工业、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工业、真空电子器件工业、电子元件工业、电子专用材料工业和光学光电子工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在政府有意识推动下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建立高新园区,高新园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了主要集中在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的四大信息产业集群:珠江三角洲信息产业集群、长江三角洲信息产业集群、环渤海信息产业集群和中西部信息产业集群,在2006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地区企业共有77家,占电子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1%和95%,以电子百强企业为骨干的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比例均超过85%,产业的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表2为以上四大信息产业集群2002-2006年的相关数据,由于中国信息产业中制造业占据主要位置和数据收集的局限,这里只列出了四大信息产业集群IT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和IT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数据。

表2中四大信息产业集群IT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和2002-2006年均超过90%以上,而且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信息产业的集聚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充分说明我们在研究信息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可以借助整个中国信息产业相关数据来研究。

3.2.2信息产业集群对GDP的直接贡献

信息产业不仅因其较高的生产效率而对其自身的产出增长起直接的作用,而且还通过其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强的渗透力促进非信息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从而对非信息产业效率的提高产生联动作用,即所谓的“外溢作用”(SpilloverEffect),所以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巨大,信息产业具有多种外溢效益,正是这种外溢利益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品质,改善了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使经济活动更具有效率,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3.2.4四大信息产业集群对中国就业的贡献

信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了社会就业;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间接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表5是1998-2007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数状况。

下面用Eview软件建立就业人员人数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ln(Y)=10.72825+0.080951ln(X)

t值(168.1885)(7.566432)

p值(0.0000)(0.0001)

拟合系数R-squared=0.877396,DW=0.71257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statistic的值:57.25089,Prob(F-statistic)的值:0.000065。说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国就业人员人数增加0.08095个百分点,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从表5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数从1998年的26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74.8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人数的比重由1998年的0.37%上升到2007年的0.88%,除了直接在IT业就职的劳动力以外,信息产业还创造了间接和引导就业人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创造新的与信息技术职业有关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流程再造,信息产业的发展还能够优化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由第二产业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

信息产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上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适应高技术的社会分工,促使部门和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了新的生产部门和新的劳动领域的形成,扩大了市场,促进了经济增长,从而增加了就业。我们要大力发展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扩大就业的高新技术,如计算机、通讯技术,这些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促进一个或几个行业的兴起,从而可以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4结论

4.1研究结论

信息产业以集群方式存在并发展,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中国也不例外。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根据信息产业本身的特点结合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信息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优势、资源吸引与组织优势。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GDP的贡献2007年已达到5%,其对GDP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GDP增加12.35219亿元,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对我国劳动力就业具有相当大的效应,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从业人员人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国就业人员人数增加0.08095个百分点,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4.2对策与建议

虽然我国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就业均有一定的贡献,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美国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滞缓,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大量减少,但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仍然占GDP的10%以上,信息技术产业的贡献率很高,信息产业对就业的贡献也很大,仅硅谷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域2007年就提供了1184061个就业岗位[12],年平均工资74302美元。

针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本文总结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1)像我国台湾地区的新竹科技园信息产业集群,除了在基础设施和风险投资方面做好工作外,最重要的是利用美籍华人建立硅谷和新竹的紧密联系,因此,我国要重视人才的作用,用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相关专业的留学归国人员,让他们把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理念带回中国,同时还要大力发展IT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政府要创造良好合理的制度环境,使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同时,与其他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建立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网络,构建信息产业集群网络系统。要积极引进外资企业,特别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把引进外资与发展本土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并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相结合。

(3)信息产业是以科研、开发为先导的高投入、高风险型的新兴产业,资金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要健全风险投资机制。班加罗尔地区就聚集着各类金融机构,如印度工业信贷投资公司、印度工业发展银行、班加罗尔证券交易所等,这些金融机构充分满足了班加罗尔产业集群企业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

(4)现在发达国家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复苏缓慢,势必影响到我国信息产业的出口额。一些依赖外包业务的企业应设法开发国内市场,同时,要发展中国IT服务业,在这方面,中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优势条件,首先,在信息产业规模上,中国比印度的大得多,在IT硬件制造方面已经领先于印度,中国国内企业和家庭IT数字化程度高,对各类应用软件和相关IT服务的需求增长迅猛。其次,中国IT人才的工资水平有比较优势,中国每年有大量的IT人才毕业走上工资岗位。最后,中国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将不断采购国产IT产品和服务,中国数亿个家庭对IT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规模巨大,为中国整个IT行业提供了持久的发展空间。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 篇3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全新阶段。继科技企业加速器之后,打造独具特色的专业园又成为各大高新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头戏。实创股份所属的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这块曾经引领全国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浪潮的宝地,在新一轮竞争中,再次走在时代前列,成为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的弄潮儿。

2012年10月25日,中关村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在实创股份所属的永丰产业基地正式落户。这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此举并非主观臆想的逆风飞扬,而是水到渠成的顺势而为。

目前,永丰产业基地所在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集聚了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关键环节的领军企业、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准,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明显的区域竞争优势。

顺应产业集聚发展趋势

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是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空间信息技术发展而兴起的新兴产业,已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能源环境、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国防安全和位置服务等领域。

据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集了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的战略资源。如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管理中心、卫星导航定位总站等管理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二代导航专项总体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斗导航应用重大项目办公室、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等研究资源。

此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聚集了北斗系统民用研发和产业化的领军企业,如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四维图新、超图软件、合众思壮等5家上市公司。全国研制北斗芯片并中标解放军总装备部北斗民用产业化芯片项目的6家单位中,有4家在中关村,分别是华力创通、和芯星通、泰豪联星、中科院微电子所。同时,拥有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理服务资质的单位中,中关村有6家,分别是神州天鸿、北斗星通、国智恒、中寰卫星、航天东方红和中兴恒和。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方面领先全国。在科技部和国家测绘局举行的“2011年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评奖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的创新成果占获奖总数的65%。在芯片研发环节,和芯星通的“多系统多频率高性能导航定位SoC芯片”获得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东方联星的“高性能多模兼容卫星导航芯片”获得卫星导航定位优秀工程和产品奖一等奖。在数据处理方面,四维图新和高德软件的互联网地图调用量占我国互联网地图调用总量的90%以上。在终端方面,北斗星通开发出国内首款多系统多频率卫星导航高性能SoC芯片;华力创通成功开发出北斗/GPS多频精密导航基带芯片。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在空间信息领域有关北斗芯片技术、嵌入式算法及软件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及制造、地理信息与导航地图、应用软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遥感对地观测设备研发与制造,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地理集聚衍生产业集群

在空间布局上,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将充分利用中关村在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领域的显著优势,围绕永丰产业基地,致力建成国家级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并结合中关村壹号等重点项目,以沿“北清路——七北路”为轴线,打造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制造中心。中关村科学城则形成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人才智库。

永丰产业基地依托紧邻航天城的区位优势,并进一步承接中关村科学城的产业辐射,已经聚集了北斗星通、资源卫星、航天时代、中国船舶系统工程部等导航产业相关企业,加上此次签约的风云气象产业科技园、四维图新、合众思壮、航天天绘、华力创通、东方联星6家企业,已初步具备领航导航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的实力,并已在北斗产业应用方面独占鳌头。

“基地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一个产学研合作推动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机制;集聚一批国内外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龙头企业;产生一批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成果;搭建一个国内领先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一个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示范基地。”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宣鸿说。

入驻企业四维图新副总裁张亚飞表示,当代社会的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以导航产业来说,在产业链上有芯片、电子地图、软件、硬件、服务等多个环节,仅靠一家企业无法上下游“通吃”。这就要求产业链上的企业分工合作,专心致志做自己擅长的领域。“入驻产业基地,上下游的企业形成了地理意义上的集聚,这有利于上下游的企业分工合作,形成集团作战。中关村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建成,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强强联合、相互借鉴、协同发展、共同发力的平台,政府将核心资源向平台上的企业倾斜,有利于推动产业链形成示范效应,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

产业链企业进入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在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时形成“集团军”作战,对企业来说能规避市场竞争锋芒,获得更大的市场动力。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共同入驻基地会形成集群效应,相关资源和政策会更多、更快的向产业集群聚集,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推动力,进而可以实现快速发展。多家同类企业存在,有助于提升相关产业的热度,并促进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在多家同类企业的合力推动下,相关产业可以更快地升温,市场的蛋糕也可以做得更大,对产业和市场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通过地理意义上的集聚,发挥上下游的竞争力,进而打造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根据设定的目标,到2015年,中关村卫星及应用产业将实现1000亿元的产业总收入。

在中关村的优势产业领域,未来还将建立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云计算等专业产业基地,壮大产业集群的实力。最终的目标是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培育2至3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 篇4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业集群日渐形成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势。区域间的竞争已逐步演变成为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间的竞争。“十二五”期间,重庆工业结构调整把电子信息产业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计划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改变原来依靠机械、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态势。到“十二五”末,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将占到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成为重庆的第一支柱产业。目前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3+6+200”的笔记本电脑的产业集群:三个笔记本电脑品牌商惠普、宏基和华硕;广达、富士康、纬创、英业达等6家台资企业将为惠普、宏基的代工;200多家零部件厂商为笔记本电脑基地做配套。以笔记本电脑生产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基本确立。除此之外,重庆还将打造以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为主的软件产业集群,积极开拓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在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条件下,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提升集群竞争力已成为重庆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1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1.1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阶段

关于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学术界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较为一般性的产业周期理论是由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 G.在1998年提出的,他从时间维度划分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为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当前,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处于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2009年,重庆市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增加值4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7%,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 006亿元,增长23.4 %,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63亿元,增长29.8 %,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9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幅高11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销售额的10.5%。惠普、宏基、富士康、广达、英业达、思科、新加坡(密胜)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北部新区、港城工业园、茶园新区、万州光电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和区县的电子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1.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长模式

刘巨钦在《企业集群成长机理与竞争优势培育》中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将企业集群的成长模式分为了四种:依托企业集群的小巨人集聚成长模式、中卫式企业集群成长模式、空间集聚企业集群成长模式、网络式企业集群成长模式以及虚拟企业集群成长模式。

目前,重庆市已形成以笔记本电脑生产为核心的产业格局。作为世界知名的品牌商惠普、宏基和华硕在集群中处于主导地位,另有广达、富士康、纬创、英业达等200多家企业为产业集群中的“中心大企业”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加工、零部件生产或委托销售等。可见,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长模式属于中卫式产业集群成长模式,其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第一,惠普、宏基和华硕作为“核心企业”在集群知识转移和创新过程中起着创新“发动者”和技术“守门人”的作用。

第二,惠普、宏基、华硕占据价值链的核心地位。一方面,受它们的影响,容易使集群中的企业形成相互信任和互利的文化,更使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具备了选择和吸引优秀伙伴的能力。另一方面,容易从与政府的谈判中获利。由于核心企业在和政府的合作中具有较强的谈判力,它们更容易说服政府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更有利的公共政策、以及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

1.3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长动力

动力机制是集群发展的核心,成熟的动力机制可以将集群中任何可获得的要素很快转化为竞争优势,而且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1]。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从组织结构上属于中卫式产业集群,并且尚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基于此本文将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动力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3.1 政府政策和机遇

对于处于发展初期和成长期的产业集群来说,政府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就提出了建设“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的战略构想,特别指出要将重庆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到2007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又对重庆做出的“314”总体部署,将重庆定位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可见,一方面中央重视重庆经济的发展和战略地位的提升,一方面地方政府注重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就为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获得有利的政策支持创造了条件。

1.3.2 低成本优势

重庆的低成本优势主要体现为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运输成本。同国内其他IT产业集群尤其是和环渤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IT产业集群相比,重庆的IT产业集群拥有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人均年收入为49 529元,低于全国该行业人均年收入的57 319元。相比重庆而言,北京该行业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00 794元,收入水平仅次于金融业(人均年收入143 187元)。从运输成本来看,由于保税港区的建成,使得重庆市对外出口的运输成本得到了极大的控制,在满足国内的需求的过程中更显得如鱼得水。

1.3.3 地理位置

重庆虽然地处我国内陆,但却拥有我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它也是第一个水港加空港的保税港区,该保税港区将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国际运输转口区和物流区。保税港区一方面在水港功能区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形成从重庆到上海的内陆运输便捷通道,打造西部地区外贸物资、物流集散地;一方面利用重庆江北机场航空运输优势,完善国际航线网络、优化航空保税物流运输流程,推动了航空物流资源整合,监理区域性国际航空客货运输中心,实现国内和国际、国际和国际航线网络之间的快速中转和衔接。两者的合力将使重庆成为服务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内陆航运中心。可见,重庆拥有内陆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运输优势,即使和沿海城市相比也不显逊色。这为重庆市电子信息产品的内销和外贸出口提供相当大的便捷,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集群的社会文化网络尚不成熟

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共同的价值观念能够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信任度的加强更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但目前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社会文化网络还尚不成熟。重庆市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才刚刚起步,大量的新企业不断进入,集聚效应初现。然而,集群中的核心大企业都不是重庆的本土企业,且入驻重庆的时间不长。就国际知名品牌惠普和宏基来说,固然已具有自己的公司文化,且这种公司文化是经企业长期发展形成的,且不易改变。可见大公司的文化要与重庆的文化相融合,形成重庆特有的社会文化网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呈正相关性,不仅是集群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集群的发展。开放竞争力强的地区,资源的配置能力更高,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同时这些地区也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居住条件和便捷的交通等。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这三个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相比,重庆市还有相当的距离。尽管西永和北部新区的各项设施都在不断加强,但依然还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2.3 本地消费群体的制约

要使重庆市的电子信息产业保持持续增长,扩大内需是基础和保障。就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来看,2009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均超过了两万元,居民消费结构已呈现出由大众消费向享受型消费的转变;相比之下,同期重庆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3 314元,消费结构依然以大众消费为主。不仅是重庆,整个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都不高,而诸如笔记本电脑一类的电子产品价格都不低,属于享受型消费,因此,本地和周边市场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3 重庆市电子信息集群的提升对策

3.1 抢占标准制定权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对标准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定意义上讲,谁制定了标准,谁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电子信息产品相关标准的缺失将在极大程度上限制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因此,重庆市需要在关键电子信息产品领域给予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加快其国际化标准的形成。

3.2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来说,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要发展真正有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政府必须加大对集群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对集群内的企业在基础设施、市场信息、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帮助,必须提高制定产业集群政策水平、产业集群宏观管理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集群内的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并有集群本身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3.3 完善人才培育和人才招募机制

电子信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创新速度快的特点。电子信息技术平均每3年提高一倍,信息技术专利每年新增超过30万项,科研资料的有效寿命平均只有5年,这决定了电子信息产业对高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要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保持活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和人才招募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重庆市来说,一方面要建立企业和科研教育机构之间良性互动。利用本地的科研教育机构培育专业性人才,同时集群中的企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通过反馈促进相互发展。另一方面,吸引省外的高技术人才。重庆市需要从政策、生活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即使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从业环境更具吸引力,又为来重赴工者减少后顾之忧。

4 小结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中卫式产业集群,并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成长阶段。重庆市IT产业集群拥有政策、低成本、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但随着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其动力因素有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社会文化网络尚不成熟,发展还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和消费群体的制约。下一步,重庆市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其次还要完善人才培养和招募机制,更要尽量多的占领电子信息产品关键领域的标准制定权,这样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机制中占得先机和主动。

参考文献

[1]MICHEAL H BEST.Cluster Dynamics:The New CompetitiveAdvantage:The Renewal of American Industry[M].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1:15-110.

[2]刘巨钦.企业集群成长机理与竞争优势培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89-195.

重庆产业集群的春天还会远吗 篇5

一、重庆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1. 重庆产业集群的现状

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又称企业集群, 产业群簇, 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正式提出的, 主要是指在特定的领域中, 具有共性和互补性且相互关联的专业化产业组织。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通常具有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地域化等优势, 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在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医药、农业等方面都具有良好基础, 尤其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重庆是我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 汽车产量也位居前茅,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重庆最大的支柱产业。重庆拥有亚洲最大的铝加工厂, 是全国十大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目前, 重庆正在着手打造两车 (汽车、摩托车) 核心部件产业群、生物医学工程高端产品集群等形式多样的产业集群。

但是, 重庆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总体环境的变化, 重庆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都还未能进行相应的调整, 技术水平也未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初具雏形的产业集群还仅限于摩托车产业, 其产值已经达到数百亿。长寿化工、涪陵肥料、万州燃气等资源加工集群尚未形成集群产业。据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我国城市产业集群排名重庆居第七位, 低于成都和西安。

2. 产业集群对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产业集群对于改善重庆经济现状, 提升重庆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有利于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大量专业化的企业高度集中, 通过分工协作实现规模生产。相关企业的聚集, 使生产企业可以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 实现更大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2) 有利于区域创新, 打造区位品牌。激烈的竞争促使集群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和组织创新, 通过获得相关产品的最新发展趋势, 针对性创新, 形成整体品牌效应, 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3) 有利于打好“直辖牌”和“库区牌”, 增强重庆主城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商圈的集聚辐射功能。

二、重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尽管重庆产业集群处于初级阶段, 但凭借得天独厚的内外部资源优势和国家的政策扶植, 集群发展仍具有竞争优势。

1. 劳动力要素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首选。重庆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较为明显。长期以来, 重庆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众多, 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截至到2006年底, 全市人口达到3198.87万人, 农村人口多达2539.81万。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三峡库区大移民, 使大量农村人口成为低成本、低技术性的工人,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优势。

2. 市场需求巨大

重庆交通便利, 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重庆人口众多, 随着经济迅速崛起, 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据2006年12月相关数据显示,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11570元, 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 增长2.3%,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6亿元, 增长15.4%, 为直辖以来最高, 消费需求可见一斑。

3. 产品种类丰富

重庆工业轻重并举, 门类齐全, 综合配套能力较强。按国家统计局工业行业分类标准, 制造业的30个行业重庆都有, 采矿业6个行业重庆有5个。重庆还是仪器仪表、精细化工、中成药等生产基地。

4. 国有企业强大的带动作用

重庆是我国国有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国有经济的比重高且涉及领域广。2006年底, 国有重点企业集团资产总额达到4376亿元, 规模逐年壮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有机群聚, 有利于带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

5. 东部产业集群的西部迁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东部产业相继向西部迁移。目前,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将旗下的上海三毛股份有限公司36.1%股份以国资划转方式, 零置换给了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山东如意集团投资40亿在三峡库区万州建立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紧密纺基地主体厂房也将竣工;雅戈尔西部公司在重庆投产的15万套西服也将下线。

6. 政府的政策扶植

重庆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具有后发优势。《2007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北部新区、高新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长寿化工园和30个特色工业园建设。”

三、发展和完善重庆产业集群的相关措施

1. 发展重庆产业集群的几种途径

结合重庆竞争优势, 其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三种途径:

(1) 通过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制及其非核心业务的分离, 形成“小而精”的产业集群。

(2)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集群拉动传统集群发展。高新产业是传统产业创新的内在源泉, 创意产业是传统产业企业文化发展的内驱动力, 两者的发展可以促进重庆产业集群的提升, 打造“汽车名城”“摩托车之都”。

(3) 通过构建产业核心网络体系发展产业集群。重庆产业集群应以主要城区为主, 打造以主城为核心的产业群和“1小时经济圈”, 增强主城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 通过空间分布的适当集中, 形成核心产业高效协作网络体系。

2. 完善重庆产业集群的相关措施

(1) 鼓励产品创新及制度创新。产品的自主创新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支撑, 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泉。集群企业应深入实施“科教兴产”“人才强业”战略, 网罗各地专业人才;采取内生和外生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模式, 积极吸引外资, 重视内部投资, 平等对待内外部投资, 使两者有机融合, 变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为企业主导。

(2) 形成区位品牌, 培育支柱产业。至2006年12月, 重庆产业集群的新产品产值增长39.5%, 新获中国名牌11个, 中国驰名商标4件。企业应继续着力打造品牌优势, 形成区位品牌。产业集群在形成发展中, 支柱产业示范作用十分重要。选择一些生产规模较大, 管理水平较高并具有较强产业链发展意识的企业如摩托车、汽车产业等进行重点扶植, 使其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 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 发展和完善农业产业集群。重庆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 江津是著名的“柑橘之乡”, 酉阳被称为“乌柏之乡”, 石柱是著名的“黄连之乡”。合理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对于推进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意义深远。重庆的农业产业集群应以支农基金为杠杆,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重庆应精心打造都市农业产业集群, 如渝北区以彩色花卉、白色牛奶、绿色蔬菜等“三色”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群。

(4) 拉伸旅游产业链, 实现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重庆旅游资源丰富, 以峡谷风光为代表, 集山城、江城、历史文化名城于一身。其相邻省市的旅游资源颇为丰富, 省际间的旅游协作, 有利于拉伸旅游产业链。政府应加大“山水都市游”、“生态旅游年”等活动的宣传力度, 促进旅游集群的发展壮大。

(5)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专业市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航标。重庆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为此, 应突破现有市场, 充分发掘潜在市场。如重庆模具产业的发展前景巨大, 预计2007年, 重庆市规划汽车100万辆、摩托车700万辆, 届时, 需模具近40亿元, 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但目前重庆模具产值不足10亿元, 市场缺口巨大。发掘潜在市场, 拓展专业市场, 对于重庆产业集群的扩张具有促进作用, 有利于形成重庆经济增长的长波效应。

总之, 强大的竞争优势及相关措施的适当采取使得重庆产业集群前进的道路充满阳光, 产业集群的春天将不再遥远。

摘要:本文结合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通过分析其竞争优势, 对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重庆产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王辉慈:创新空间—企业集群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金旭毅: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生存危机[J].浙江经济, 2005 (16)

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量化研究 篇6

波特(Porter,1990)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的构架主要由四个基本的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附加要素(机遇和政府)组成。在竞争优势理论中,国内竞争压力和地理集中使得整个“钻石”构架成为一个系统。波特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帕德莫和吉博森(Padmore&Gibson,1998)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Groundings)———企业(Enterprises)———市场(Markets)”模型,即GEM模型。在GEM模型中,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三要素,每一个要素又由一对特定的因素构成,故其三要素又被称为三“因素对”。其中,基础要素称为“因素对Ⅰ”,由“资源”和“设施”两个因素构成,是整个系统的供给变量;企业要素称为“因素对Ⅱ”,由“供应商与相关企业”和“厂商结构与战略”两个因素构成,是整个系统的结构变量;市场要素称为“因素对Ⅲ”,由“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因素构成,是整个系统的需求变量。GEM模型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GEM模型采用系统方法评估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以世界范围的集群竞争标准给六个因素打分。分值从1到10,并按照以下经验公式计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总得分:

式中D2i-1和D2i表示各个因素的得分。GEM在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应用情况说明,它是一种有效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

这里根据实际研究需要设置各变量指标,使用GEM模型评价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一)基础要素指标

基础要素是产业集群的供给要素,包括两类因素: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可以是当地自然的、历史的或者通过发展形成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森林、矿藏、熟练的劳动力、合理的工资水平;战略性的地理位置;金融资本以及特有的技术专利等。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硬件设施包括道路、港口、管道和通信设施等;制度安排包括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培训系统、法规制度、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商业环境、生活环境等。我们选取7个资源指标:劳动力数量、研究与开发人员数量、资本数量、研究与开发经费、技术专利、区位优势和集群发展环境;选取6个基础设施指标:相关法规与产业政策、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行业协会与培训机构、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和研发机构的数量。

(二)企业要素指标

企业要素是产业集群的结构因素,包括两类因素:供应商与相关企业;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供应商与相关企业是指产业集群内企业购买别的企业的商品和服务。集群中相互关联的企业数量越多,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就越普遍,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越强。集群中相关企业采用相同技术,雇用相似的专业人力资源,使用相似的设备或者服务于同一产品市场,这些都有利于该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是指集群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企业之间组织产品生产的方式、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产权结构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整个产业集群的战略方向和竞争策略。合理的企业规模、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过程既能实现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又能实现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产业集群的总体管理水平、产权结构等因素决定了本产业集群的竞争策略。我们选取7个供应商与相关企业指标:原材料供应商数量、机械设备供应商数量、供应商的专业化程度、供应商的多样化程度、销售服务产业发展、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和企业产品结构;选取6个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指标:企业规模和数量、企业战略相似性、企业产权结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之间竞争程度和企业组织生产方式。

(三)市场要素指标

市场要素是产业集群的需求因素,包括两类因素:当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当地市场是指本地区的市场,它可以是一个省或者地区的市场,也可以是本国市场。市场大小、市场份额,增长前景、本地外包购买的规模、标准和质量、本地需求的独特性,以及购买者与集群合作的意愿等都会影响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外部市场是指本地市场之外的更广阔的地区,如省外市场或国际市场。集群距离外部市场的远近、外部市场规模和增长率、集群所占外部市场份额、最终用户的特性、与该市场的关系、市场的进入障碍、进出口障碍等都会影响到产业集群在外部市场的竞争力。我们选取7个当地市场指标:国内市场规模、占国内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发展前景、当地市场成熟度、外包购买规模与质量、消费者对本地品牌的信任和本地需求的独特性;选取7个外部市场指标:出口规模、占国外市场份额、距离国外市场远近、进入国外市场前景、进出口容易程度、国外市场进入障碍以及最终用户的特性。

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量化评价

(一)样本构成及指标分值

在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2家,其中制造类(有底盘生产权)企业1家,改装类企业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上规模的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家;产业集群研究专家2位,其中研究员1位,教授1位。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问卷21份,其中有效问卷17份。调查问卷方案评分标准采用1到10分打分法,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各指标平均得分采用加权平均值,两位专家打分权重为1.5,其余问卷权重为1。

(二)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例如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因子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这里采用AHP法。AHP方法是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判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通过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标准化的特征向量,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构造判断矩阵时,AHP法通常采用运筹学家萨迪(A.L.Saaty,1973)提出的9标度法给判断矩阵的元素赋值,即用1-9及其倒数做为标度来确定判断矩阵中元素aij的值,判断矩阵通常为正互反矩阵。由于这里使用的评价指标很多,采用专家打分法两两进行比较难度极大,且判断矩阵常常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这里采用两因素重要性比值代替专家打分,构筑判断矩阵。根据GEM模型的研究需要,这里采用的是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权重。具体计算运用MATLAB软件完成。

(三)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GEM得分

根据指标平均得分和指标权重,计算得到各因素得分,因素分值等于各因子分值与权重乘积之和。在此基础上,根据GEM模型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到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得分为:

在GEM模型中,如果一个集群的六个因素的得分都是5分,那么它的GEM得分为250分,说明该集群的竞争力为国内平均水平;当六个因素的得分达到8分,则它的GEM得分为640分左右,说明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国内来说是相当高的;如果所有因素的得分都是10分,则该产业集群GEM得分达到最高得分1 000分,这说明该集群的竞争力是世界顶级的。

从计算结果来看,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GEM得分为577.49分,这说明该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国内来说是较高的。另外,在分析过程中,还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各“因素对分值”(PAIR SCORE,简称PS):PS=(D2i-1+D2i)/2,在这里,“因素对Ⅰ”、“因素对Ⅱ”和“因素对Ⅲ”的PS得分分别为7.49、7.45和7.87分。

四、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1.GEM模型计算出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得分为577.49分,说明该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国内来说较高。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全市生产汽车79万辆,占全国10.9%。重庆具有良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261家,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重庆28个汽车零部件产品在全国市场份额居前3位。重庆是我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基地,摩托车占全国市场份额35%,发动机占50%以上。2006年,摩托车整车生产751万辆,摩托车及发动机产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重庆有嘉陵、建设、宗申、力帆、隆鑫等5家著名企业进入全国摩托车企业前十位。但是,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得分说明该产业集群在国内还不是最强的,其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颜炳祥等人(2007)对中国区域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AHP模糊评价也说明,西南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急需提升。颜炳祥等人(2007)的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最主要的6个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强弱排序依次是: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珠三角地区→华中地区→环渤海地区→西南地区。

2.结合实际情况和量化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影响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因素:(1)研究与开发经费(0.118)以及技术专利(0.123)这两项指标权重都较低,这充分说明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庆汽车摩托车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还没有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看到“因素对Ⅱ”得分为7.45分,在三个因素对得分最低,说明企业要素是影响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因素。(2)企业产品结构(0.118)权重说明,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的产品结构不合理。重庆汽车产品中微型车和经济型轿车所占比例偏大,摩托车产品中骑式车所占比例偏大,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远低于整车生产。(3)距离国外市场远近(0.103)这一指标在全部指标体系中权重最低,这一结果符合重庆实际情况。重庆地处中国西部地区,与中国其他汽车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区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比,在与外部市场的距离上存在明显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样本尤其是摩托车企业样本中,出口规模这一指标打分很高。这与实际情况相符,重庆市摩托车出口连续6年全国排名第一)。(4)本地需求的独特性(0.111)这一指标说明汽车摩托车使用环境欠佳。重庆的汽车使用费用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从全国市场来看,中国有100多个城市“禁摩”,这都影响了该产业集群的发展。

3.提升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对策建议:(1)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依托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整合产业科技资源,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建立技术研发与服务公共平台,建设高水平汽车摩托车质检中心和试车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保持微车优势,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经济型轿车,提升中级轿车竞争力,扩大轻型车生产规模,促进重型车提升档次,建设发动机生产基地。发挥整车的带动作用,发展零部件企业。摩托车产业要努力实现“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形成整车、发动机和零部件研发能力,注重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占领高端摩托车消费市场,形成3-5个国际知名品牌。(3)统筹建设各种交通基础设施,以交通主骨架、枢纽节点建设为重点,增加出口、完善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4)加快推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消除城乡市场壁垒,从制度改革和体制设计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汽车摩托车发展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Tim Padmore,Hervey Gibson.Modeling Systems of the Innovation:A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J].Research Poli-cy,1998(26):625-641.

[2]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李孔岳,钟天送.GEM模型与产业集群竞争力[J].经济学动态,2006(9).

[4]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0).

[5]刘友金.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9).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 篇7

关键词:计算机产业,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

计算机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制造更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 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重庆围绕“变革”、“转型”、“升位”的主题, 紧抓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革新,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 以提升配套能力为重点, 以新兴战略产业为突破口,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培育知名品牌。逐渐实现由单一的制造向“研发+制造+结算”的发展模式过渡, 从而不断增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能力, 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实现计算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6月, 惠普全球测试服务中心正式落户重庆;2009年8月, 惠普 (重庆) 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 (重庆) 产业基地两个重大项目落户西永;2009年12月, 英业达中国第二生产基地落户西永;2010年1月, 广达在中国第三个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落户西永;2010年4月, 思科通信设备制造基地落户重庆;2010年6月, 大全新能源1000MW硅碇、硅片项目在万州开工。2010年12月,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落户两江新区;2010年12月, 中航工业重庆产业园落户两江新区;2011年1月, 和硕联合重庆产业基地落户两江新区;2011年4月, 华硕电脑全球生产基地暨中国第二营运总部落户高新区。2010年, 全市电子制造业共签约外资项目30个, 协议投资26.8亿美元;签约内资项目70个, 协议投资129.6亿元。

一、重庆高新区计算机产业集群发展特色

(一) 资本结构的外生性。

从企业的性质看, 集群外资企业占主要成分。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 计算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 通过外来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有效地促成产业的空间集聚, 并形成卫星式产业集群。近年来, 重庆先后有惠普、宏碁、华硕等龙头企业落户, 并带动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配套企业入驻, 集群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集群内外资企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70%以上。

(二) 产业链条的延展性。

重庆计算机产业集群内企业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协作水平较高, 产业链上各价值环节的进一步专业分工精细, 同时向产业链两端延展的空间大, 实现了由传统水平分布模式向垂直整合模式的转型, 尤其体现在本地配套分工与延展上, 实现专精生产, 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华硕电脑为例, 在重庆设立中国第二运营总部, 纳入了技术基地、生产基地和终端销售等产业链核心环节。群内配套占其产业链价值环节的60%以上, 已初步形成了“研发+制造+销售 (结算) +服务”四位一体发展模式。

(三) 创新氛围的活跃性。

重庆计算机产业集群创业与创新文化氛围活跃, 市内电信规划研究院、电子24、26、44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云集, 并有重庆大学城等科技资源, 科技人才优势突出。集群内企业技术来源涵盖欧美、日本、中国台湾等多个区域, 经过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 技术交流与文化融合成为刺激集群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计算机产业集群内企业拥有的高技术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是重庆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成为创新创业的有力保障。

二、重庆高新区计算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重庆计算机产业实现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

(一) 龙头企业缺乏, 产业开放度不高。

技术领先、规模较大、品牌知名的龙头企业不多, 缺少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支撑。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计算机龙头企业, 重点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电子企业;同时培育高新区内有发展潜力的计算机企业, 逐步发展壮大, 实现内源式增长。

(二) 中介机构较少, 创新氛围不浓。

重庆的计算机产业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 数量少, 专业水平不高, 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利益、促进创新成果交易、转移和扩散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应着力建立有利于创新和孵化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大力发展科技交易、科技中介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加强建设有关生产力促进中心、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推广中心等机构。

(三) 融资比较困难, 产业提升不足。

计算机产业是以科研、开发为先导的高投入、高风险的新兴产业, 进入市场的门槛相当高, 它的发展需要巨额资金。为了获得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巨额资金, 各国都在大力研究、试验各种方法和机制如风险投资等。重庆一方面由于国内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完善, 不能承担起支撑信息产业发展的重担, 另一方面又缺乏国际风险投资资金的进入, 导致在科研开发经费投入上与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使得科技成果产业化难度加大。可通过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本土企业融资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等渠道解决。

三、重庆计算机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一) 集群发展总体目标。

根据《重庆市电子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重庆计算机产业集群的建设目标是:打造电脑制造千亿级支柱产业链, 奠定万亿级支柱产业链的发展基础, 力争到2015年底, 完成投资3, 000亿元, 年销售收入达到7, 000亿以上, 培育千亿重点企业2~3家, 百亿重点企业5~10家, 形成年产1亿台个人电脑、300万台服务器、1, 000万台路由器、300万台交换机、4, 000万台打印机的生产能力, 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80%以上, 初步建成国内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二) 集群发展模式探索。

通过“整机+配套”改变计算机生产模式, “贸易+结算”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制造+研发”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以研发带动生产、引进带动自主开发为主要路径, 完善发展“研发+整机+销售 (结算) +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链整体发展模式, 领跑产业发展, 为重庆建设亚洲最大笔电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四、重庆高新区计算机产业集群的提升对策

(一) 优化产业环境, 加强集群引导。

进一步整合市内计算机产业资源, 不断改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硬环境和服务软环境, 从而更好地发挥集群的聚集、导向、渗透、扩散效应以及创业孵化、资源共享、招商引资等功能。加强与其他地区合作, 构建优势互补, 形成有梯度的产业承接、转移格局, 共同发展区域产业经济圈。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拓展计算机产品的应用市场, 加快“两化融合”;加速物流通道建设, 构建市内外联动的快速物流通道, 建设区域性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的区域产业合作发展格局, 推动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二) 拓宽融资渠道, 增添发展动力。

利用财政资金对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支持, 通过贷款贴息、创新补助、引导资金等方式, 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商业金融机构等投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 重点支持战略性、公益性、产业共性服务平台建设, 以及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积极推进风险资本发展, 引导和鼓励各种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主体向高新区中小科技企业投资, 同时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深化和完善产权交易, 通过股权交易使风险投资有效退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向高新区计算机产业投资, 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质量水平高、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不断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产业聚集, 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 争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把引进外来资金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紧密结合起来, 推动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三) 实施人才战略, 鼓励创新创业。

建立良性的育才、引才、用才机制, 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 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以发挥科技人才最佳成效为目的, 制定发现、吸引、培养和保护科技创新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政策与措施, 充分调动计算机产业领域高精尖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激励创新、尊重个性、鼓励拔尖、宽容失败的氛围, 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 篇8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 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 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

所谓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内相互关联的技术创新行为主体, 以及相应体制和机制构成的开放性网络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强调制度和机构是决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互动的学习机制和网络是创新系统的生命力。

产业集群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其创新的效应, 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 而且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如果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就构成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目标关联。

二、重庆产业集群现状及现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在国防、军工、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医药、农业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 尤其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总的来说, 重庆市未来将基本形成以下四大产业集群。

一是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汽车产业, 打造资本构成多元化、企业组织集团化、生产经营规模化、产品市场国际化的现代汽车产业基地。保持微车优势, 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经济型轿车, 提升中级轿车竞争力, 扩大轻型车生产规模, 促进重型车提升档次, 建设发动机生产基地。依托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整合产业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 构建制造、研发、商贸服务为一体的“中国汽车名城”。

二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提升研发设计、工艺装备、系统集成水平, 努力建成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正重点建设内燃机、环保成套装备、仪器仪表、军事装备等4个国家级研发生产基地;发展输变电成套装备、数控机床、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船舶及配套产品等4个优势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水力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系列模具、医疗成套设备、优质材料等六大重点产品。

三是资源加工产业集群。依托现有钢铁工业基础, 重组提升, 集中布局, 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 努力建设黑色冶金基地。建设大型氧化铝项目, 发展铝精深加工, 建设国内重要的铝业基地。发展节能建材、绿色建材, 形成一批高品质、节能环保型建材企业, 提高本地建材产品市场占有率, 促进建材产业上档升级。

四是高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 加快自主研发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促进产学研结合, 增强技术研发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产业化基础。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 (含汽车电子) 、数字化仪器仪表 (含数字医疗) 、信息家电6大领域, 建设北部新区高新园、西永微电子工业园两个基地, 培育一批电子信息研发制造优势企业。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重庆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

基于产业集群的重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关键是以重庆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特点为依据, 在继续扶持集群内企业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加强对重点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支持。依据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应遵循的产业集群导向、区域性、企业与政府互动等三条原则, 重庆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要注意的相应问题包括:

第一, 产业集群导向原则下的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产业集群内各种产业要素禀赋的背后是技术的存在。重庆拥有的最有优势的四大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资源优势产业体系、机械装备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 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技术创新特点各不相同, 在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中, 需要对这三大产业体系的地位进行判明, 对支持重点做出选择。

第二, 区域性原则下对重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支持重点选择。不同的区域拥有不同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科技基础。不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特点决定了其不同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模式。重庆大致有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传统产业集群, 如冶金产业集群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如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信息制造产业集群;机械装备产业集群。

重庆信息产业集群 篇9

重庆是中国摩托车的重要生产基地,是西部地区摩托车零部件生产集散地。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重庆市摩托车行业产销量持续增长,结构调整初见实效,摩托车配套企业形成规模,初具完整体系。摩托车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重庆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06年,重庆市出台《重庆汽车、摩托车十一五规划》,首次将打造“中国摩托车之都”的设想列入政府五年发展规划。而在面对迅猛而来的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我国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重庆市摩托车产业的发展也面临同样的抉择。本文针对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提升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旨在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

1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重庆市摩托车行业现有整车生产企业6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3000多家,主要零配件包括发动机、车架、轴承、车座、塑料件等,整车厂与配件厂互相促进发展,初步形成了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的集群优势。从产量方面看,重庆市摩托车产量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目前已拥有800万辆整车、80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摩托车产量815.01万辆,占国内产量的29.6%,比07年同期增长27.7%。从销售方面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摩托车销售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重庆刚好占半壁江山,隆鑫、力帆、建设股份、嘉陵、宗申等,分别销售196.01万辆、177.86万辆、170.02万辆、152.03万辆、151.86万辆。

从一支独秀的军工企业发展为如今国内首屈一指的大集群,短短数十年重庆摩托车产业已成为国内摩托车产业三大板块之一,并逐渐谋求领航国际市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重庆摩托车产业既要顶住同行压力,更要与国际摩托巨鳄厮杀在世界市场。如何获取在国内外竞争中获取胜利?答案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整个集群持续健康的发展。

2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2.1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1)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一方面,产业集群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集群内激烈的竞争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压力和动力。在产业集群的相对狭窄的地理范围内,通常聚集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并进行着同类或相似产品的制造和生产,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集群内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同时,在集群内,由于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益和示范效应突出,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无形中给其他的企业以很大竞争压力和利润驱动力,从而推动所有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集群内通过技术网络、交易网络、社会网络所构成的复杂而紧密的关系网络,提高了群内企业间知识与人才的流动。科技人才的相互交流模糊了传统企业意义上的边界,弥补了单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劣势,使创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

2)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在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条件与支持的同时,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也推动了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面对新的市场需求,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进行研发,开发生产出新的产品,并进行商业化获得创新利益,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对其它市场主体提出的各种新的市场需求,或者导致相关企业在附近安家落户,或者导致新企业的诞生,在这种一波又一波、一环又一环的技术创新过程当中,该地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相关配套机构也不断进驻该地区,从而促进了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竞争的加剧、合作的密切),从而直接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完善和不断升级。同时,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拉动效应”和劣势企业对优势企业的“挤压效应”的双重作用,将推动整个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集群竞争优势,实现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产业集群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创新的环境和基础,它为知识以及技术的溢出提供可能,为专业人才的相互交流提供便利,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为企业积极主动的创新提供动力,从总体上降低单个企业创新的风险。同时,企业的创新又在另一方面推动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成为产业集群成长壮大以及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

2.2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现状

1)R&D投入不断增长,许多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研发投入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发展后劲的关键指标之一。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众多,关于集群整体研发数据的查找无从下手,本文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选用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内两家上市公司(中国嘉陵、宗申产业集团)的财务报表内的研发支出数据作为研究依据。研究发现,无论是嘉陵还是宗申集团,其R&D总投入都在逐年增加。其中嘉陵的研发支出2007年增长的比例约为18.95%,而到2008年研发支出已经升至3642.7万元,比2007年约增长56.07%。相对于嘉陵在研发上巨幅的投入增长,宗申集团的研发投入增长相对缓慢。2007年宗申研发投入在2006年的基础上约增长14.12%,2008年研发支出增至1638.72万元,比2007年约增长25.49%。

2)三项专利申请状况。从统计重庆市2000-2008年摩托车三项专利申请情况发现,专利申请变化趋势可分两个阶段。2001年至2004年专利申请数上升趋势强劲,增幅很大(见表1和图1)。尤其是2004年,三项专利申请量达到了历年最高点为514件(其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分别占比6.7%、86.3%和7%)。而2004-2006年三种专利申请量总体却呈下降趋势,说明重庆市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到阻碍。

(单位:件)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总局网站检索整理而得。

3)摩托车企业员工学历情况。近年来,在重庆摩托车行业的员工构成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重呈现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拥有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人数基本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正处于不断提升的阶段。但是,企业员工的学历水平仍然以高中以及中专以下的水平为主。例如,在宗申集团内,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只占到公司员工总数的19%,而高中及中专以下的员工人数占到了公司员工总数的81%。这让我们在肯定宗申取得业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的看到,企业员工的素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否则缺乏人力资源的基础,核心大企业将无法担当起引领集群企业不断创新,实现集群健康持续发展的重任。

4)集群创新环境初步形成。重庆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富集。重庆拥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33所高等院校,62万多名科技人员。特别是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学院、重庆工学院、重庆汽车研究所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汽车摩托车及电子产品研究与开发,具有相当实力,积累了一定经验,培养、储备了大量人才,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有利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骨干企业的存在,使重庆市摩托车行业初具研发能力,目前己经建立技术中心6个,其中国家级2个(嘉陵、建设),市级4个(力帆、宗申、隆鑫、银钢);建立博士后工作站2个。嘉陵、宗申、隆鑫等企业均拟投资2亿多元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检测中心,现均已完成投资1亿多。

5)技术创新方式由模仿创新逐步向合作创新过渡。在重庆市摩托车产业发展早期,引进模仿是技术的主要来源。随着企业在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独立开发新产品,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创新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流形式。力帆、嘉陵、建设、宗申、隆鑫等大型摩托车企业已经组建了具有一定实力的技术研究中心,并且在技术开发、专利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然而目前这种合作还处于松散的初级阶段,还停留在一些外围技术的合作上,对重大技术攻关依然由单个摩托车企业完成。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处在技术引进模仿与自主开发的过渡阶段。

3 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不足之处

1)集群整体创新能力仍然较差,研发能力薄弱。重庆市摩托车企业整体研发能力低,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仍停留在模仿的低层次阶段,自主开发产品少,创新产品更少,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不高,总体上尚未形成自主开发能力。除嘉陵、建设、力帆、隆鑫、宗申有自己的技术中心,装备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外,其他企业仍然是小打小闹,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人才不足,只追求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很多企业提升技术的普遍做法是:买回先进产品进行拆分,测试其材料、材质、尺寸、形状等,然后进行自己的技术研发。据调查,与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大多也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他们的工作只不过是按照厂家的图纸和要求完成生产任务而已。

2)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短缺。从企业的相关资料中我们发现,重庆市摩托车企业研发投入少,几家骨干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不到2.5%,最高的也没有超过4%。为应对激烈的竞争,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营销上,产品相互抄袭,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保护,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的新技术和新车型极少。研发经费的严重不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研发人才的严重短缺。现阶段重庆市摩托车产业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高级科技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同时在一些缺乏自主开发积极性的企业里,研发人才没有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缺乏实战的机会,人才浪费现象严重。由于重庆地处西部地区,高级技术人才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

3)技术同质化。在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中,各大摩托车企业外围都有上百家摩托车配件厂,这些配件厂周围也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原材料供应厂或基地。在这种供应链中,众多的上游企业为中游企业提供原材料,中游企业将不同企业的原材料加工成配件后提供给不同的下游企业,不同整车厂的零部件的来源基本相同。这样就使得整个摩托车企业的技术水平基本上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相同或相近的配件来源无法促使某个企业在技术方面绝对领先于其他企业,因而造成重庆市摩托车产业的技术同质化,产品缺乏差异性。

4)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不够。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尽管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良好的创新体系等软环境,但来自外界的条件对技术创新的支撑明显不够,远远落后于全国摩托车产业的头把交椅——江门市大长江集团。为了促进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江门市政府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在政策、人、财、物等方面都给予了企业大力支持。大长江集团所在的蓬江区政府协调全区各个职能部门扶持企业,从招商引资到成立行业协会直至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牵线搭桥,体现了政府的管理创新的良好效应。而在重庆地区,来自外界的条件对技术创新的支撑明显不够,直至2004年重庆才开始进行建立摩托车专用试验场和“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创新意识的落后直接导致企业丧失了发展先机。

4 提升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4.1 培育产业集群创新文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竞争机制

集群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合作、竞争的社会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就是集群产业文化。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论坛、研讨、沙龙、讲座、培训考察等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播活动建立创新氛围,加强集群内人员的交流,加大学习效应。另一方面,可通过加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建立信任和承诺,结成紧密的网络关系,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强化企业间的依赖关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第一,企业要定期开展培训班,请相关的专家或者是高级技工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使人人都能参与到企业技术的研发中;第二,保持企业内适度的人才流动。适度规范的人才流动能产生技术创新溢出,加快创新技术的转移,加快淘汰落后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创造更加健康的竞争环境和新的创新途径。第三,创新人才竞争机制。人才竞争局面将迫使企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使每位员工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忧患意识,鼓励技术创新人才开发和创新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4.2 加大研发投入,创建产学研联盟,促进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目前,重庆摩托车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少,自主创新能力差。因此,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在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以及安全技术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并切实加强在摩托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地区和国家的专利申请与注册力度。企业在独立研发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进合作创新。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地处重庆市高校聚集区域,有着良好的科研氛围。因此重庆市摩托车企业应与重庆市高校、研究机构联手建立产学研联盟,进行合作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以此来促进摩托车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产学研联盟创新是一种长期的联盟关系,有利于高校科研机构的知识向企业转移,真正实现科研的价值。

4.3 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构建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提升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行业协会要起到引导作用。例如可以建立区域服务体系,加快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完善,重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促进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管理新局面。中介机构或行会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研修班,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研发、技术、营销等各类人才进行培训,推广先进的理念、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推进完善集群内的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务市场,加强促进摩托车行业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企业引进人才牵线搭桥。

4.4 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对摩托车产业发展的引导、扶持作用

政府要致力于营造一种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氛围和软环境,以此来引导和增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来说,政府要充分运用财政税收方面的政策,加强多渠道融资体系的建设,通过资助项目经费和减免税收等政策对大型企业的研发活动给予扶持。

摩托车产业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对重庆市经济有很大的影响。重庆市摩托产业虽然形成了出具规模的集群网络,但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除建设、嘉陵、宗申等龙头企业外拥有技术研发中心外,其他企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因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当务之急。产业集群作为新经济形式下一种极具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等,能够形成技术创新的系统优势。此外,技术创新还需要集群、企业、国家三个层面的相互协调。只有将提高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动行业组织积极性,发挥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创新体系,重庆市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和主要推动力。技术创新是使产业集群持久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摩托车产业作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对于重庆市乃至我国的摩托车产业来说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在深入企业调研基础上,就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引导和规范其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此提出了增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摩托车

参考文献

[1]徐小钦,张军,李强.重庆市摩托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探索,2005.

[2]张青,徐小钦.重庆摩托车行业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战略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探索,2007.

[3]刘军跃,杨晓蕊,荀启明.构建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

[4]刘军跃,崔骅,曾宪军,龙思红.基于产学研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对重庆摩托车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3.

[5]朱勇,张宗益,党文娟.互动创新体系与企业竞争力-基于广东与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

[6]石晓辉,田培棠等.重庆市摩托车发展技术及分析[J],专家论坛,2006.

[7]孟卫东,赵季.重庆摩托车行业的企业集群现象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3.

[8]马凌,张亚男.重庆产业集群发展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

[9]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10]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投资效应分析下一篇:程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