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效应分析

2024-10-16

投资效应分析(精选12篇)

投资效应分析 篇1

摘要:为了防止经济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有效地拉动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国务院适时果断地做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四万亿投资计划一出, 就引起了专家学者对四万亿投资是否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大讨论。加快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扩大社会投资;经济增长向以社会投资拉动转变, 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政府投资,民间投资,挤出

一、关于四万亿投资挤出效应之争

目前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同时对四万亿投资是否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之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目前基本达成一致的观点认为经济萧条时期通过政府扩展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投资, 并通过投资的乘数作用带动全社会投资和消费的热情, 从而达到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 在短期内对于恢复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和扩大社会需求是最直接、最主动、最有效的方法。对四万亿投资能否在中长期内拉动内需的大讨论从投资计划一出台就没有停止过, 其中焦点问题又是四万亿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问题之争。

二、四万亿投资对民间投资挤出效应分析

(一)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考察

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我国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2008年第三季度起, 我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加速下滑的局面。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三季度增长9.0%, 四季度增长6.8%。而第一季度增长了10.6%, 第二季度增长了10.1%。2008年三季度, 第二产业增长率回落到了9.0%, 而到了四季度, 不但第二产业增长继续下滑, 达到了6.1%的低点, 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也开始明显回落, 下降到7.4%。同时, 出口、民间投资和消费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 出口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我国外贸依存度大, 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对我们出口影响很大。2008年11月, 中国的进出口额自2001年6月首次出现负增长, 进出口总值1898.9亿美元, 同比下降9%, 其中出口1149.9亿美元, 下降2.2%, 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24个百分点, 进口749亿美元, 下降了17.9%。我国出口的是价廉产品, 创新能力不足, 出口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 一旦国际经济形势严峻, 我国出品优势不复存在, 在短期内我国靠出品保经济增长不太现实。

2. 民间投资乏力。

2008年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8%, 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个百分点, 相应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由2007年的4.1个百分点降为3.8个百分点, 贡献率由2007年的47%降为27%。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 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慢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3. 消费乏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08年受经济不景气、大量农民工返乡等因素的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信心普遍降低, 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呈现明显减慢的态势。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242.80元, 比2007年名义增长12.5%, 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增长6.5%, 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分别比上年降低2.5和3.5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为3159.4元, 比2007年名义增长为14.2%, 扣除物价因素, 实际增长为6.5%, 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分别比上年降低0.4和1.5个百分点。

(二) 从四万亿投资投向来考察

(三) 从四万亿投资资金来源来考察

四万亿投资中中央出资1.18万亿, 2.82万亿资金来自于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一般情况下, 政府投资有三个融资渠道, 一是财政自有资金;二是发行长期建设性国债;三是动用外汇储备。本次投资主要采用前两个渠道。从财政来看, 2008年财政收入5.78万亿, 目前我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值不到1%;从国债占比来看, 目前我国国债占GDP的比重仅为22%, 而西方其他国家这一比重高达70%以上。在财政赤字和负债上均有较大的空间, 中央投资的1.18万亿资金是能保证的。对于地方政府的配套中央采取了四个措施:第一, 中央财政代地方财政今年发行2000亿的国债。第二, 发放一些期限比较长, 利率比较低的政策性的贷款, 作为项目资本金。第三, 扩大地方企业债券的发行。第四, 对于一些有收益的工程, 如铁路及企业的技术改造, 动员企业、社会和民间的投资, 积极地介入。从资金层面看, 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还是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一, 发行国债和增加财政赤字, 就会使民间资金进一步向政府集中, 使民间的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第二, 政策性贷款发放的期限长, 利率比较低, 挤占了央行的总贷款额度, 减少了银行对其他项目的投资额度。第三, 目前货币政策的低利率政策也在收益性的项目上使国有投资和民间投资融资成本存在差异, 从而排挤民间投资。

(四) 从配套政策层面考察挤出效应

1.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2008年12月22日在百日内五次降息,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扩大贷款规模, 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 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防止利率上升, 全年新增贷款额度为5万亿, 一季度新增贷款就达到了4.58万亿。研究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措施和对策, 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2009年5月27日下调城市轨道交通、机场、港口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煤炭、住房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资本进入相关领域的门槛, 有利于扩大社会投资。

2. 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 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改善普通居民生活, 提升全国的消费能力。

3. 解决社会福利问题。

保障性安居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西部校舍改造、灾后重建、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为居民解决后顾之忧,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 全面减税。

2009年1月1日年增值税转型改革, 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 同时, 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和退税政策, 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 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为了稳定外需, 提高出口退税比率, 扩大出口退税范围。2009年6月1日再次上调五大类产品的出品退税税率, 这是自2008年10月以来的第七次上调。

三、四万亿投资经济效应分析

四万亿能否带动起民间的需求, 即家庭消费和企业的投资, 是检验刺激计划能否成功的标准。总体上看, 虽然政府投资不能代替市场需求, 不能改变经济周期下行的趋势, 但是, 增加财政支出对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在政府投资政策的推动下, 前2009年4个月我国投资增长明显加快, 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 比上年同期加快4.8个百分点, 比上年全年加快4.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速大约32.1%, 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 2009年一季度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受国家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影响, 前4个月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2.1%, 为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2.7倍。农业、铁路、医疗卫生等领域投资增速均超过50%, 大大高于30.5%的平均增速。但2009年以来的数据也显示民间投资意愿不强。上述投资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 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16055亿元, 增长39.3%。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出口不振、消费乏力的情况下, 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得已的抉择, 短期内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代替社会投资的不足, 投资一些福利性的或者生产性的项目, 达到刺激社会总需求和保持经济增长的目的, 但从中长期来看, 扩大内需真正的动力来自于民间投资。因此, 加快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 扩大社会投资, 实现经济增长从以政府投资拉动为主向以社会投资拉动为主转换, 才是促进经济稳定回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剧锦文.“四万亿”投资需要着眼长远[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8-12-09.

[2]刘锡辉.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四万亿大投资[J].西部论丛, 2008 (12) .

[3]陈永昌.财政投资4万亿要警惕四种新倾向[N].黑龙江经济报, 2008-05-14.

投资效应分析 篇2

发布时间:-12-3作者:秩名

引言

基于效用理论之上的传统投资决策理论,假定投资者是风险的回避者,投资者根据未来的收益风险状况并从整个投资组合的角度作出投资决定,并且总是作出一致,准确和无偏的理性预期。投资者的行为是理性的,不会受到主观心理及行为因素的左右。然而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传统的投资决策理论假设不尽合理,首先,投资者未必有一致无偏的理性预期。其次,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与投资者既定的盈利亏损状况密切相关,而非仅决定于未来的收益风险关系。总之,投资者由于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明显具有某些行为特征,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方面难以用传统投资决策理论去解释。

处置效应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鉴西方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投资者的处置效应。

理论回顾和动机

1、前景理论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了前景理论用于描述不确定性情况下的选择问题。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不同的是,前景理论用价值函数(valuefunction)代替传统的效用函数(utilityfunction)。与效用函数相比,价值函数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投资者价值函数的自变量是投资者的损益(lossorgain),而不是资产的数量,因此投资者不是从整个资产组合的角度来作投资决定,而是按组合中各资产的损益水平将其分别对待。实际上,有的投资独立来看可能是没有(或有)吸引力的,但是从整个分散组合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是一个不错(或不好)的选择。投资者判断损益的标准来自于其投资参考点,参考点的位置取决于投资者的主观感觉并且因人而异。其次,价值函数的形式是“S”型函数,在盈利部分是凸函数,在亏损部分是凹函数。这意味着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是一致的,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最后,价值函数呈不对称性,投资者由于亏损导致的感觉上的不快乐程度大于相同数量的盈利所带来的快乐程度。因此投资者对损失较为敏感。

2、经验研究

在前景理论的框架下,其它学者对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上回避实现损失的现象作了近一步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者们利用各自所得的独特资料库对处置效应等行为金融课题进行实证研究,并取得较大的进展。

Shefrin和Statman(1985)指出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往往对亏损股票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即继续持有亏损股票,不愿意实现损失;投资者在盈利面前趋向回避风险,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即出现处置效应的现象。Shefrin和Statman将引致处置效应的原因归结于投资者的心理,投资者为避免实现损失带来的后悔和尴尬而回避实现损失,因为一旦损失实现,即是证明投资者以前的判断是错误的;投资者急于实现盈利是为了证明自我,即骄傲自大心理所致。然而亦有其它学者如Kahneman和Tversky等认为,投资者担心后悔的心理重于自大心理,因此投资者宁可不采取行动,有这样倾向的投资者可能既不愿意实现亏损亦不愿意实现盈利,不卖出盈利的股票是担心股票价格会继续上升。

Odean(,)利用美国某折扣经纪公司从1987到1993年间共10000个帐户的交易记录研究处置效应。Odean提出了一个度量处置效应程度的指标,他用该指标验证了美国股票投资者

投资效应分析 篇3

摘 要 目前,我国的教育投资支出与国际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进入21世纪,我国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期下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教育的投资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内生增长理论分析了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公共教育投资 内生增长理论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教育具有明显的外部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决定了政府应当尽可能地增加教育投资,保障在市场机制下很难实现的社会公平,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在当代教育中,政府对教育的公共投资都是本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公共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论述。Easterly和Rebelo(1993)发现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马拴友(2002)利用交叠世代模型分析指出在考虑税收时存在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公共教育支出规模。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公共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如何?本文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运用我国1990-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使用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是否充足,以及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努力程度的高低。我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采用“财政性教育经费”这一指标来度量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经费。因此本文中,凡涉及我国的数据均是指财政性教育经费。

二、公共教育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本文生产函数采取柯布-道格拉斯形式,按照巴罗的模型,则相应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有下面形式:

Yt=AKtαLtβ

式中,Yt、A、Kt、Lt分别是一地区某一时期人均产出水平、广义技术进步状态、物质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投入。α、β分别为固定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在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α+β=1。

假定政府其对产出征收的比例税全部用作公共教育投资Gt。如果将固定资本投资分为公共资本投资和民间资本投资两部分,则包含公共教育投资要素的C-D函数为:

Yt=AKstαLtβGtγ

其中,Yt为第t期的产出量,Kst为私人资本投资,Gt为公共资本投资,α、β、γ分别为私人资本投资、劳动力投入、公共资本投资的产出弹性。在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α+β+γ=1。

根据以上的分析,通过对生产函数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我们可以建立公共资本投资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计量模型:

lnYt=c+αlnKst+βlnLt+γlnGt+ut

式中,ut为随机扰动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省略变量的影响。

(二)基础数据的选择处理

1.总产出(Yt):用真实GDP表示,真实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GDP平减指数,因此这里我们借鉴马树才、孙长清(2005)的做法,用如下公式进行换算:

Deflator =(GDPt/GDPtindex)×(GDP1978index/GDP1978)

式中,GDPt代表第t年的名义GDP,GDPtindex代表第t年的GDP指数,GDP1978代表1978年GDP名义值,GDP1978inedx代表1978年GDP指数(=100)。

2.公共教育投资(Gt):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就是指财政性教育经费。由于实际公共教育投资是收入的一部分,因此实际公共教育投资Gt等于名义公共教育投资Gt除以GDP平减指数。

3.私人资本投资(Kst):考虑到对公共投资的划分,这些部门一般指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部分等8个部门的投资。

4.劳动力投入(Lt):采用年度从业人员数量作为该指标的代替。

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数据区间为1990-2007年,原始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如表1所示。

(三)实证研究的结果

利用表1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3)式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下:

LnY=2.72+1.31LnG-0.02LnK -1.74LnL

R2=98.78%,经调整R2=98.52%。

上述回归结果表明,各变量的回归系数都具有显著性。其中,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公共教育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经济产出增加1.31表单位。

三、当前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状况与政策建议

(一)当前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状况

本文通过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变动情况的对比来说明当前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的状况。

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变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从1990年一直下降到1995年,然后从1995年开始稳步回升。也就是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内地1990到1995年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并没有相应大幅度地增加。从1996年开始,也就是新的教育法颁布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开始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相应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说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教育公共投资的力度在逐渐加大。

(二)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的教育投资支出与国际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进入21世纪,我国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期下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教育的投资显得十分必要。

1.从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会迅速增加。财政资金作为我国教育投资的主体,应该继续加大财政资金的教育投资。通过切实改进财政资金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增加教育投入。

2.鼓励民间教育投资。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国家办教育,全社会的教育经费中,财政性经费占百分之七八十,其中主要是预算内拨款和征收农村和城市教育费附加,民间办学不足百分之二。因此,国家要打破这种大统一的局面,加大鼓励私人和社会办学,通过放开甚至实行优惠和补助政策,刺激私人和外资开放教育领域,弥补国家教育投资的不足。

3.我国的公共教育投资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中部教育投资大于西部地区。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公共教育投资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实行优惠措施,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到西部地区,减小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刘卓珺,于长革.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及其最优规模分析.经济科学.2006.

[2]马树才,孙长清.经济增长与最优财政支出规模研究.统计研究.2005.

[3]王威.中国公共投资效应研究.辽宁大学.2007.

[4]丁建勋.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最优规模估计.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投资效应分析 篇4

自从中国实施对外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尤其是在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国内储蓄和净出口方面。其中外商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一般以制造业为首, 投资点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设备的更新, 优秀企业家的流入, 资本的扩张均离不开外商直接投资。但是,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投资不仅仅有挤入效应, 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挤出效应。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义及作用

(一) 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义

外商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也被称为国际直接投资, 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以控制经营管理权为核心, 是与国际间接投资相对应的一种国际投资基本形式。换句话说, 外商直接投资就是外商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对东道主国家的企业、消费市场、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投资的一种行为。

(二) 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是对东道国的影响, 尤其是对东道国国内投资的作用, 包括外贸总额、贸易结构、外贸顺逆差额等。例如, 当东道国资源匮乏或经济萧条时, FDI对东道国资本形成和累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经济的复苏等方面起着非常强力的促进作用。但是当东道主资源丰富时, 外商企业与我国本土企业相互竞争, 便会导致劳动力和优秀企业家的流失, 金融市场资金紧张, 从而造成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国内投资起着抑制作用。

三、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FDI的挤出效应进行论证

(一) 金融市场角度

金融市场就是资金融通市场, 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 广而言之, 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根据宏观经济学模型, 在借贷市场中, 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共同决定利率。当资金供给一定时, 若外商企业对东道国贷款进行投资, 对资金的需求增加导致利率上升, 从而使本国企业贷款的机会成本上升, 最终导致国内投资下降, 这就是FDI对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渠道之一。

(二) 产品市场角度

产品市场是指可供人们消费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在产品市场中, 只有同行业才存在一定的竞争, 不同行业的企业还会存在合作的关系, 例如同为休闲服饰的两家服装店开在同一个街道口, 便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 有时还会发展为恶性竞争。而同一家商场中的服饰店与餐饮业可能无竞争关系, 若相互之间存在互利价值, 则可能还会发生合作关系。

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也是如此。若外商直接投资于我国已经存在并且相对不成熟的行业,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竞争力比较强, 技术水平, 人才管理都比较优秀, 则会导致我国本土企业的盈利额下降, 追加的投资大量减少。若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比较成熟, 竞争力强, 则这种挤出效应就不是非常明显。还有一种情况是不会出现挤出效应, 而是产生挤入效应, 即新兴市场。新兴市场是指东道国没有涉足的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开拓市场, 创造价值, 为我国本土企业提供了架构, 使我国本土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此行列中, 便形成挤入效应。

厦门的产品市场, 挤出效应远高于挤入效应, 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的变化走向, 散客经营的厂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竞争趋于恶性, 使得粮食的运输成为主要运营。由于粮食是必需品, 所以需求曲线比较平缓。在大丰收时节中, 容易出现“贱谷伤民”的现象。在非丰收时节, 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又拥有更好和更加低廉的产品, 这样就导致外商直接投资挤出厦门国内在产品市场中的投资额。

(三) 劳动力市场角度

劳动力市场, 又称人才市场, 指劳工供求的市场。当劳动力市场稀缺的情况下, 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提供丰厚的工资, 或者丰厚的福利待遇时, 会导致本国企业优秀人才和劳动力的外流, 形成挤出效应。外企之所以待遇高于我国本土企业, 其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有效, 技术水平新颖, 以及东道国给予的优待和特权。目前, 中国劳动力市场饱和度一直在上升, 外企的增加提高了中国的就业率和中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所以FDI的挤出效应在劳动力市场中不明显。

厦门是由渔村发展而来, 从改革开放以来, 均是以旅游业、渔业和民营企业为主, 而非机械制造业为主。而FDI主要是抑制我国国有企业生产, 尤其是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劳动力产生威胁, 所以厦门劳动力流失不显著。

四、政策启示

第一, 厦门可以适当的引入新企业, 增加外商直接投资, 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适当优惠政策。与此同时, 提防挤出效应的发生, 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对厦门的挤入效应不大, 若大幅度扩张, 必将引起挤出效应。

第二, 增加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管理效率, 人才培养, 技术改革, 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利用厦门的独特地理优势, 增加国内外的沟通, 引进尖端设备和管理方法, 这不但有利于企业发展, 而且还随之增加厦门国内投资, 利于厦门整体发展。

第三, 加强信息流动, 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损失, 政府进行必要的引导, 使各行各业的企业或人员合理安排, 避免造成恶性竞争或者不必要的损失。这样可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对厦门这样一个资源稀缺的城市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第四, 拓宽厦门国内投资的渠道, 尤其是在金融市场, 只有增加了融资的方法, 才能扩大投资。目前, 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 均是以政府行为作为主导, 这就束缚了厦门的国内投资, 不但厦门国内投资受FDI的挤出影响, 有时还会受到本国政策的影响。只有拓宽融资渠道, 如适当学习国外的融资模式, 才能打破束缚, 增加厦门总投资额, 继而拉动厦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培罡, 周应恒, 殷志扬.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 (入) 效应:产业组织视角[J].经济学季刊, 2009, 12 (4) :1-3.

[2]王志鹏.外商直接投资“挤入”还是“挤出”了国内投资[J].当代财经, 2010, 1 (52) :1-5.

[3]李稻葵, 梅松.中国经济为何偏好FDI[J].国际经济评论, 2007, 4 (6) :1-4.

[4]杨柳勇.沈国良.《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 2013, 4 (15) :1-4.

[5]江小涓.关于外资规模的若干理论思考[J].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 1999, 2 (5) :1-4.

投资效应分析 篇5

一体化是公司“三化”(一体化、多元化、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极,也是支撑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基础。从钢结构行业的历史发展经验和未来发展态势来看,一体化已成为钢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方面,一体化能有效调配公司有限资源到不同的环节上,发挥最大效能;另一方面,一体化能在最高业务关联度上强化公司的全部机能,有效分散风险。因此,如何认识以及看待一体化对公司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一、什么是一体化

一体化的概念很广泛,比如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等,具体内涵和外延千差万别。究其实质,一体化可以理解为: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协同效力,以实现组织策划目标的一项措施。当然,具体到钢结构行业,也有自身的一体化形式。

现在钢结构行业处于结构转型期,“结构效率大于运营效率”是业内共识的,处于产业结构高速上升期的钢结构企业,呈现出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钢铁厂向钢结构制造延伸

钢铁厂利用钢铁原材料优势向钢铁深加工延伸,建立钢结构加工制作厂,继而发展钢结构安装业务。此类企业以宝钢钢构(包括冠达尔、大通等)、首钢钢构等为代表。这类企业占有钢铁原料资源,熟悉钢结构加工的工艺技术,并拥有相应的技术力量;但对建筑市场不甚熟悉,在钢结构工程管理方面并不擅长。

2、制造厂向钢结构安装延伸

民营钢结构加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决策速度快,达到一定规模后向安装业务延伸。如浙江杭萧钢构、长江精工等。

3、建筑商向钢结构制造延伸

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总承包的需要,发展钢结构安装业务,然后进军加工业务,如宝冶钢构、二十二冶金属结构等。这类企业依靠工程总承包企业母体,故占有钢结构产品的市场先机,熟悉建筑市场的运作特点。

二、为什么要一体化

根据公司自有特点,具体到公司的一体化战略,就是要实现“研发、设计、制作、安装、检测”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每个环节都是公司的战略重点,相互依存并共同作用发挥最大效力驱动公司发展。公司要按照“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打通产业链,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为客户提供从研发、设计、制作、安装到检测的一条龙、一体化服务,赢得竞争的优势。当然,公司也将会与上游的钢铁厂达成战略联盟,实现后向一体化,增强公司的原材料保障,从源头强化公司的竞争力。

长久以来,公司产业链主要停留在安装环节上,加工制作环节非常薄弱,设计研发比较低端,检测业务更是没有,钢结构产业链缺失。虽然钢结构安装的市场布局相对较为合理,但钢结构制作的市场布局非常欠缺,需要快速布点与完善;制作产品也是处于准入门槛极低的层次,亟需开发科技含量高、具有极强竞争力与生命力的产品。众所周知,设计是钢结构制作和安装的源头,也是重要的利润点,拥有强大的设计能力将增强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同时,行业内其他企业均纷纷在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公司在强化安装优势的同时,也应该要扩大制造产能,提升设计研发水平,培育检测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实现“研发、设计、制作、安装、检测”的一体化发展。

在公司战略举措中,产业一体发展是核心部分,采取一体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一体化是产品多元化的孵化器

钢结构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不同领域的钢结构产品,其技术特性和要求也不同。只有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一体化发展,才能开发出适应客户要求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的钢结构产品,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战略。

2、一体化是市场国际化的助推器

一体化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研发、设计、制造、安装的协同效应,促进海外市场的拓展,增加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3、一体化是成为行业领先者的根基

制造和安装是建筑钢结构产业的两大支柱,设计研发则体现钢结构产业的技术实力,提供产业发展的动力,则钢结构检测质量产品的重要保证。不掌握设计、制作环节的话语权,就会失去安装环节的主动权。

三、如何实现一体化

选择“一体化”战略是公司面临如何进行资源调配、如何管理好企业,面对下一个五年规划,怎么才能走的更扎实、更稳健问题时候的最佳选择。通常来说,企业管理的真相是:发展越快的企业,其问题越多,对管理的迫切性就越大;没有前途的企业,其问题很少,甚至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前途。因此,产业整合和管理提升是公司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1、产业整合是公司再造

仅仅是“归堆式”的产业集中并不是产业整合的本义,产业整合战略的成功实施,除资本运作外,同时还需要跟进技术、管理和企业制度上的全面升级和持续改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整合战略实质上是系统的公司再造和能力提升战略。

产业整合战略实施重点是: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和工艺装备结构,提高技术和附加值含量;实施精品战略与规模战略相结合,做强、做大;自建子公司与重组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因此,公司要从创新入手,在保持原有领域竞争实力的同时,从整合的角度出发,逐渐向产业链其他环节延伸,跨入一体化的实施步伐。

2、管理提升是重塑自身

公司这几年发展很快,从项目公司向集团化过渡,从专业化向一体化过渡,在此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管理挑战。做项目成功了,并不代表做组织、做集团也能成功;专业化领域管理游刃有余,并不代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完善、成熟。通过行政划拨、产业资本等手段,贯通产业链上下游,从产业结构上完善企业自身的价值链,有效拓展生存空间、扩大业务范围、降低综合运营成本。这段时期企业管理体系提升的实施要点是:理顺产权关系;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与机制;加强母子公司管控机制、流程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注重企业文化融合;落实企业高管人员中长期激励等。

一体化是公司的战略核心,实施一体化战略必须不遗余力。但同时也应分步骤有序开展,一体化建设涉及到资源投入,特别是资本的投入,应做好合理的分配。合理开展一体化建设,必将助力公司实现“十二五”期间“一最两引领”的战略目标。

投资效应分析 篇6

FDI与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一)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2012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逆差,但直接投资依然保持着较大的净流入。全年,直接投资流入3 079亿美元,流出1 168亿美元,净流入1 91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7%。

1.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来华直接投资下降

自2011年11月以来,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连续6 个月出现负增长,引起各方关注。2012年,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2535亿美元,较上年下降9%(见图1);其中,流入2845亿美元,流出311亿美元,降幅均为9%。从流入情况看,受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2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新设及增资流入较上年下降9%。

2.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性变化,利用外资质量提高

随着中国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逐步进入一个调整适应期。制造业作为在外国直接投资最集中的产业,2001年吸收的投资占全部FDI的比重高达65.9% ,但2011年则降至44.9%,十年间下降了21个百分点。受外部需求减少、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的影响,2012年制造业外资流入较上年下降8%(见表1),占非金融部门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由46%下降至44%。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3.中国仍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由中国欧盟商会和罗兰贝格管理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12》显示,超过半数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带来的收入超过了企业全球总收入的10%,这个数据较2009 年增长了50%。从长期来看,中国作为全球加工制造中心的优势依然存在,吸引FDI的前景看好;而且,中国仍然是未来全球最具潜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二)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随着FDI逐年攀高的节奏也呈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势,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环境压力高峰。

在中国的环境污染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仍然是最大的问题。近几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且持续时间久,程度较为严重。监测表明,PM2.5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其中有森林火灾等自然因素,但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人为因 素是主要原因,它大量排放污染物,加剧了PM2.5的排放,更加重了霾的形成。中国在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上有比较明显的效果,除个别年份有所上升外,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另外,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仍然是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可能会加重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由此可见,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要想改善空气与水的质量,治理好环境问题,尽快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引进外资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

(一)技术效应

技术溢出本身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实现其技术转移,即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这种技术转让对东道国的外部经济影响。

如图2所示,2009年中国企业内部研发费用的支出较2000年增加了3.95倍;中国企业技术吸收费用在2000年到 2009 年增长了3.51倍。企业研发费用和技术吸收费用支出的增多,反映了外资企业在中国技术溢出效果比较明显。中国企业使用了外企的环境友好技术和有效率的管理技术,吸收了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 呈现出了技术效应对环境的正效应。

(二)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 FDI 导致的经济规模变化使得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降低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多项有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表明,我国还没有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也就是说我国FDI 的规模处于曲线的左侧,规模的继续增加只会加重环境的污染。

(三) 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是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布来分析对投资所在地环境的影响。我国FDI无论在产业上还是区域上都比较集中,产业上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约有88%的FDI工业增加值集中在污染密集型产业,其中有30%是重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上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各地区的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差别较大。

这种引资结构和分布特征使得每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出的污染量远远大于其他同等国民收入的国家,会加剧污染的排放,对我国的环境产生更多的损害。

对策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引进 FDI 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与进展,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与力量,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 FDI 对我国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在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必须制定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选择地利用外资,实现内资与外资相互补充,实现FDI和环境协调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引导企业投资方向

在继续扩大引进外资规模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外资质量,在财政、税收等方面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特别是环保友好型技术;扶持绿色产品和环保产业,尽快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平台。

(二)因地制宜改善引资结构,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我国既要根据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梯性状态及趋势适当调整地区引资结构,又要积极引导外商投向第一和第三产业,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通过立法来约束外资对环境的破坏,彻底扭转我国环保立法水平不高和执法不严的局面,切实做到有法可依。重视环境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森防国债投资的效应分析 篇7

一、森防国债投资的积极效应

国债投资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森防办公系统上了档次。以前市级以下的森防站基本上是一穷二白, 没有像样的办公设施, 国债项目实施后, 各级森防站配备更新了电脑 (包括手提电脑) 、数码相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先进的办公设施, 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二是专业设备上了台阶。“十五”以来基层森防部门利用国债资金购置了显微镜、干燥箱、气候箱、超净工作台、天平离心机、土肥速测仪、冰箱、电磁炉等专门设备, 分析研究能力大大增强。三是测报防治机具上了规模。基层森防站利用国债资金购置了大批智能型虫情测报灯、频振式杀虫灯、各种机动喷雾器、抽水泵、工具箱、检疫测报专用车等机具, 测报检疫防治手段明显提高。

由于物资的到位, 森防效益逐渐显现。在测报方面, 基本形成了三至四级的测报网络, 测报的准确率和时效逐渐提升, 测报信息快速传递, 图文信息比较完整, 为防治快速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检疫方面, 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先进工具箱具备了基础的检疫条件, 分析研究手段基本能跟上, 在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防治方面, 利用先进的机具能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的蔓延, 特别是防治平川地区的食叶害虫、规模大的苗圃病虫害效果更加明显。

二、森防国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在森防国债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森防国债在项目申报审批和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森防国债项目申报审批效率不高

森防国债一般是全省整体项目, 分到各市、省直林业局实施, 各市又分级到县一级, 一个地方在申报方面卡壳, 影响到全省项目审批效率, 有时一个项目从申报到审批就跨两年多, 再到实施结束时间更长。如山西省2007年森防国债项目, 由于各实施单位上报不及时, 导致2008年末也没有审批。

2.森防国债项目实施效率不高

国债资金下达后, 由于森防器械市场狭窄, 有的实施单位不知道在哪里能购到符合规定的产品, 再加上管理体制不顺畅, 使得购置拖沓, 有时不得已变更设计或实施方案, 增加了审批环节, 不能达到有效实施。办公设施 (如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 购置得快一些, 其它物资比较滞后, 有资金闲置现象。

3.某些项目实施单位领导干预难于实施

如检疫测报车辆, 有的实施单位领导从本单位配置平衡出发不主张购置, 或购置不用于森防体系。

4.国债项目物资有闲置现象

由于一个省各地域森防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再加上有平原和山区之区别, 有的国债物资平川用得上山区用不上, 有的仪器有的森防站有能力使用, 有的森防站无能力运作, 存在购置的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现象。

5.一般国债配套资金到位率低

从山西省这几年森防国债项目实施情况看, 除了有些购置车辆等项目有配套行为外, 一般实施单位无能力配套, 或针对项目配套无积极性。

三、森防国债项目管理实施的思路

1.充分认识国债资金对森防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长期以来这种公益性和公众性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 森防基础建设相对处于落后状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林业等环保公益性行业的重视, 这一方面的投资逐渐加大。森防国债是国家对森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投资, 对改善森防体系落后面貌起关键作用。一方面基础建设欠账太多, 另一方面没有其它的资金渠道能真正有效投资, 现有的森防国债, 实际上是森防基础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保证森防国债资金取得最佳效应的措施是提高国债资金的效率, 而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就是及时实施国债项目, 不延误、不拖后、不废弃。从项目下达、项目上报、项目批复, 到资金下达、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都要高效率进行, 这样森防体系建设才能有效发展, 赶上或接近国际水平。

2.国债项目下达要因地制宜

森林病虫害防治, 由于平台不一样, 有山区、有平原、有丘陵, 所以体系建设方面全国或一个省的发展水平不是统一的, 生产力方面也有差异, 决策部门做计划方案时要搞好调查研究, 既要上水平又要分层次, 应该有共性的模式, 也要区分大的类型。生产力达不到的地方不勉强上高精尖项目, 地域特征差异较大时不主张统一上只适合某个地域的防治器械。避免资金闲置、资产闲置, 造成资金的浪费。在专业设备购置上, 由于专业性强、市场不普遍, 竞标的可能性不大, 要注意做好市场调查, 给实施单位提供准确的供应信息。

3.国债项目的实施可以分散实施, 也可以集中实施

分散实施即一个省的国债资金可以下达到全省各市区有关实施部门, 集中实施即国债资金可以下达到一个或几个实施部门。区分分散实施和集中实施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项目内容的要求和目标, 如全省某些硬件建设方面或技术环节要统一达到一个标准, 这就需要统一模式分散实施;二是实施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研发能力, 有的单位几期的国债项目都拖泥带水, 直接影响到整体效率, 这样的单位在项目允许的情况下应实行零投资, 有必要实施集中投资, 把项目和资金集中到工作效率高、研发能力强的实施单位, 使之率先发展, 以点带面, 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4.编制配套资金要慎重

森林病虫害防治项目从科学发展观讲比较重要, 但目前认识水平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 林业部门整体权衡还没有把它放在重要位置, 一般来说, 林业部门领导基本态度是上面有资金就办, 没资金就先放一放。下达了专项资金, 不挪做它用就是比较好的, 再让其拿出钱配套就为难了。有些部门宁愿项目不实施也不愿拿出或没有资金配套, 因为项目不实施不会影响人家的整体经济运行, 配套就有了资金缺口需要弥补消化, 况且目前林区自有资金来源比较困难, 许多单位无力配套, 实施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打折扣。所以, 森防国债项目应该尽量减少或不设计配套,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避免项目搁浅, 提高森防国债项目实施的成功率。

5.国债资金检查监督机制要完善

投资效应分析 篇8

羊群效应是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投资者行为复杂化的典型反应。在我国证券市场“羊群效应”广泛存在,这是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较于西方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欠缺理性,更容易出现“羊群效应”。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是指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根据他人的投资决策而改变自己最初投资决策的一种群体行为。过度的羊群效应可能会导致巨大的股价泡沫,使市场运行效率受损,增大市场系统风险。袁梁(2009年)采用CSAD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检验,证实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过度羊群效应。其研究时期,我国股市出现了从暴涨到暴跌的剧烈动荡(如图1所示)。由于羊群效应涉及多个投资主体,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影响巨大,同时也和金融危机密切相关,引起了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故学者们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羊群效应的产生机制和演化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证券市场上不同投资主体产生的羊群效应的不同影响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对应的具体措施。

二、羊群效应的界定

(一)基于信息的“羊群效应”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大量的“跟风”、“跟庄”的投资行为,即典型的“羊群效应”。每个投资者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面对相同的投资决策,往往拥有自己的信息,但此信息的可信程度却不能得到保证。事实表明,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选择相信大部分人的判断是正确的。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在决策时,通常会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拥有的私人信息的程度和正确性,这样就形成了“羊群效应”。

(二)基于名誉的“羊群效应”

以基金经理为例,由于基金经理和雇主们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基金经理出于对其职业前途的考虑,可能依靠也可能不采用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这取决于其行为如何反映其所获得的信息。为了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而出现的名誉风险,基金经理有模仿其他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动机。如果许多基金经理都采取同样的行动,“羊群效应”就发生了。

(三)基于报酬的“羊群效应”

基金经理的报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基金经理之间的相互模仿,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作用。在股票市场中,基金经理的报酬通常建立在业绩的相互比较上,具体表现为基金指数的增长。基金经理极有可能为了获取较高的报酬,从事风险较大的投资,而且基金经理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同行的买卖情况,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

三、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差异比较

(一)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区别按照证券投资主体的

按照证券投资主体的不同,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广义上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个人投资者是指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的个人。从数量上讲,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方面,个人投资者远远小于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差异比较如表1所示:

(二)不同投资主体的羊群效应分析

具体表现在:

(1)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分析。机构投资者产生的“羊群效应”可以分为理性的“羊群效应”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理性的“羊群效应”是从委托代理角度,机构投资者的管理层模仿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忽略自己已获得信息,以保持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这时的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有效策略。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是行为主体盲目地相互模仿,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都会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机构投资者理性的羊群效应可能会促进某种证券的价格水平向稳定的均衡价格水平接近,对资本市场起到稳定的作用。如果某一证券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公司基本情况和行业的均衡价格,此时众多机构投资者将买入该股票,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将会推动该股票价格迅速回到正常水平。同样,对于价格高于正常水平的证券,机构投资者集体性的卖出行为有助于该种的证券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有许多机构投资者选择负反馈的投资战略,即投资于前期价格下跌的证券,并卖出前期价格上涨的证券。如果多个机构投资者对一种或一类股票采取这样的投资策略,将有助于减少市场中证券价格的波动。这时,消息灵通和经验丰富的机构管理者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为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第二,机构投资者做出的非理性羊群效应会促使证券价格迅速变动。投资经理如果对市场信息判断失误,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在更大范围内受到效仿,最终将会出现某种证券价格非正常地过度上升或过度下跌。如果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共同卖出大量价格不断下跌的证券,会对整个市场信心产生严重打击,甚至引起资本市场的崩溃。如果机构投资者偏好短期投资策略,其羊群效应将增加市场的波动,降低市场的稳定性,如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同时买进或卖出的是大盘蓝筹股时,由于大盘蓝筹股较高的权重会对股价指数带来较大影响,导致指数失真,无法正确反应市场的运行情况。

(2)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分析。由于个人投资者相比较于机构投资者在资金、管理、信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其产生的“羊群效应”都是基于机构投资者产生的“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市场中的庄家和机构常常是羊群效应的发动者,个人投资人往往成为羊群效应的追随者。非理性羊群行为在股市中推波助澜,使股价原本正常的上调成为过度超涨,或者使股价原本正常的下调成为过度超跌。市场上的交易量具有明显的单向性,个人投资者对证券价格走势的观点认同度偏高,或者说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趋同度高。以2005年到2008年沪深股市为例(如图1所示),从2005到2007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将上证综指由1000多点最高推至6124点,累计涨幅高达500%。2007年新开户数为3269万户,是2006年A股开户数的10倍,投资者开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在充沛的资金面支撑下,成交天量纪录不断被刷新。以沪市为例,2007年1月4日开市第一天,沪市成交金额突破800亿元,此后天量纪录不断被刷新,突破千亿大关。但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出现了连续的单边暴跌。仅2008年3月一个月,上证综指下跌了20.14%,沪深300指数也出现18.91%的跌幅。上证综指2008年一季度累计跌幅达37.63%,使A股总市值蒸发掉了12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全国G D P的40%。,比面临衰退危机的美国还高出2.6倍。我国股市的走势不是周期性的经济调整,已经脱离了客观经济环境,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陷阱,投资人的信心极度涣散。

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在涨时助涨,在跌时助跌,容易引发高度的投机和市场泡沫,使市场达不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2008年A股市场出现调整,除了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和针对通胀而采取的价格管制、中石油的回归压力以及中国人寿限售股解禁等的冲击等原因。突如其来的雪灾引发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也是导致调整的重要原因,对这次的震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1月10日,一场历史罕见的雪灾陆续袭击了我国许多省区。就在1月28日灾情最为严重的这一天,在煤电油运和航空板块的带领下,A股市场经历了7.2%的大跌。雪灾肆虐的整个期间(1月10日至30日)上证指数从5440点一路狂跌至4311点(如图2所示)。除了股市对不利消息的正常反应外,众多投资者一致的行为,即羊群效应也是导致大跌的重要推手。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当时说过,此次雪灾给灾区的企业生产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市局部的,也是短暂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或者继续增长的趋势。但是在这段时间的非理性“羊群效应”致使二级市场出现暴跌的现象,短期的影响被放大表现在了股市上。

证券投资的“羊群效应”往往导致投资者做出反向选择,形成错误的投资决策。当投资者发现决策错误之后,会先后根据更新的信息或已有的经验做出相反的决策,这一过程看上去却产生了新一轮的“羊群效应”。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就存在着明显的交易量大价升,量小价跌的现象。以雪灾期间的上证指数日K线图为例,如图2所示。在雪灾发生之前,指数呈缓慢上升的态势,伴随着较大的成交量,且不断的有天量放出。但雪灾最严重的一天,1月28日,A股市场单边下跌7.2%,成交量出现较大萎缩。这些反映出投资者相当典型的追随倾向,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给投资者带来了重大的利益损失。

四、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成因分析

(一)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成因分析

造成机构投资者产生“羊群效应”的原因包括:

(1)投资策略的趋同。先进入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存在着某种领先优势,特别是部分优秀的机构投资者已经相对于后进入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市场当中的寡头垄断地位,对于后进入者的投资决策存在着很大的引导作用。面对先行者的羊群行为时,如果后来者不遵循这种行为规则,相对于现有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会显得与众不同。采取与群体不同的投资行为意味着机构投资者的管理层需要冒更大的风险。因此新进入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便会具有仿效现有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倾向。

(2)信息成本高。信息成本是影响机构投资者投资决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理想的市场中,信息是无成本的,人们可以获得任意想获得的信息。但是在实际市场中,信息的获得必须付出成本,有时成本太大,以致机构投资者虽然认为该信息具有价值,但并不一定超过须支付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会采取一种其认为的“简捷”方式,从其他管理者的交易行为中获取信息。

(3)市场的认同。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雄厚的资产规模决定了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具有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实力。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各种信息、资金等优势,使得其已不需要再采用传统的操纵股价的方式来获取利润。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其投资策略较易得到其他中小投资者的认同。市场的认同将从客观上扩大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

(4)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缺陷。随证券市场的发展,影响机构投资者业绩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但缺少简便易行的方法来评价机构投资者经营业绩的好坏和区分机构投资者管理层的管理技能的高低。通常的评价方法都是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的业绩相比较来评价机构投资者管理层的工作成效。为了不落后于同行,管理层会十分关注“领头羊”的动向,甚至出现追随、模仿其投资决策的动机和行为。尤其在投资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追随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以避免自身收人损失风险的增大将会成为许多机构投资者管理层的最优选择。

(5)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声誉的需求。在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下,机构投资者管理层极其关注职业声誉这一影响其职业生涯和从业收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管理者在职业生涯中积累起的声誉一旦遭到破坏,会对其事业产生长期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各年龄阶段的管理者而言,追随投资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的投资策略将是他们的明智选择,“共同承担责备效应”的存在导致了羊群效应。

(二)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成因分析

个人投资者产生羊群效应主要包括:

(1)客观上:信息不对称。机构投资者往往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形势、上市公司的各种消息进行详细而深刻地分析,因而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比较全面的,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市场交易。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买卖股票仅作为一种副业,不可能将主要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面对市场上大量的不确定信息,一般个人投资者无法筛选出有效信息,也无法优化投资决策,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投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自行判断和决策,从而采取与他人趋同的投资行为。

(2)主观上:专业知识、投资经验不足。很多个人投资者对股票了解甚少,只是在听说别人炒股赚钱了,自己也就贸然进入了股市。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财力比较薄弱,投资理念不够成熟,缺乏专业知识和训练,对自己投资决策能力缺乏信心。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是见好就收,很少做中、长期投资。在高风险的证券投资活动中,个人投资者缺少专业投资者的认知与判断作为自己投资决策的依据,其结果往往是盲目跟风。

(3)心理上:迷信权威,群体影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个人投资者往往是通过电视、报纸上财经评论员、证券分析师的建议,而采取行动。为了趋利避害,个人投资者往往趋向于追寻自认为可靠的权威信息,热衷于探寻某些所谓的“内幕消息”,甚至会依附于市场中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投资人。

(4)博弈格局。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虽然人数众多,绝对资金量大,但投资分散,不能形成同向合力。在缺乏有效信息和投资经验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具有相当的盲目性。机构投资者借助各类消息、传闻诱导大量个人投资者跟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并没有全面展开,个人投资者却成为机构投资者共同博弈的对象。这种博弈格局必然是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个人投资者盲目投资。

五、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解决对策

(一)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羊群效应加剧了我国股价的不稳定性,为了使我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机构投资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弱化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1)独立决策,切忌盲目模仿。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如果想要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率,这就需要充分了解所投资的资产信息,不要轻信传闻,在市场极端不稳定,信息极端不确定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风险。

(2)提高信息收集质量,降低信息成本。机构投资者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并不是不能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而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才会选择捷径从其他机构投资者那里获得信息。机构投资者应在信息收集前将没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在外,寻求更快捷、更低廉的方式获取信息。

(3)培养理性投资理念,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分析能力。端正对股市的认识,充分了解证券市场上的各种风险。在信息披露不断改善的情况下,独立分析个股的价值和走势,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防止因模仿“领头羊”而造成损失。

(4)加快机构管理创新步伐,提高机构资金的运营效率。在现实市场环境中,机构管理者必须面对新理念、新策略、新课题。机构投资者的实际管理人必须在投资方面,如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投资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采取更加合理而科学的对策和措施,实现机构资金的高效运营,给予机构投资者持续稳定的回报。

(5)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以投资基金为例,由于基金管理人员的报酬标准单一化,导致各种基金投资风格的趋同性。在衡量业绩时应考虑多方面的能力,如考虑创新性、设置工资水平下限、对赢利者设置额外奖赏,这样能够很好地保持机构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及行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降低基金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机构投资管理者的短期行为而承担的人为风险。

(二)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羊群效应的实质是从众、盲从、非理性行为。个人投资者要克服盲目跟风,坚持独立判断,努力成为理性的投资者。

(1)提高信息收集、判断的能力。提高收集宏观经济信息、上市公司信息和股市交易信息的能力,对大众传媒、专用媒体、股市实地等途径得来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做出理性判断,决定投资方向。

(2)掌握必要的股市知识和投资技巧。个人投资者应学习掌握有关股市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股市操作技巧,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股海搏击的技战术水平,争取投资的主动性,成为理性、成熟的投资者。

(3)倡导价值投资,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非理性的羊群行为诱导个人投资者追涨杀跌,最后却为券商交足手续费,自己却落得高位套牢、甚至血本无归。个人投资者应记住“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培养长期投资与组合投资的理念。

(4)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股市潮起潮落,变幻莫测,似乎无规律可循。其实股市的运行,投资者买卖股票的操作行为,还是有特定规律的。如“庄家”做庄,大体上都要经过吸筹、洗盘、拉抬、整理、拔高、出货等阶段。摸清庄家炒作的规律有益于把握买入卖出时机。庄家与散户是博弈的双方,不能盲目跟庄,进入庄家的圈套。

六、结论

理性的羊群效应有利于加快证券的发现速度,维护市场稳定。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股指在短时间内持续暴跌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在市场的参与过程中,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应该深刻理解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在自身的投资过程中,独立的分析判断,尽可能减少非理性羊群效应。

参考文献

投资效应分析 篇9

一、技术溢出效应概述

FDI溢出效应 (Spillover) 的概念最初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Macdougall (1960) 在研究外商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福利影响时, 提出了“溢出效应”概念。Magnus Blomstrom (1996) 将FDI的溢出效应定义为国际企业的进入或参与引起东道国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全部收益时, 对东道国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促进东道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目前, FDI的溢出效应一般可以描述为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使得东道国的本土企业或行业获取的劳动生产效率或产出水平的提高。

二、FDI技术溢出途径分析

外商投资企业对东道国产生溢出效应, 遵循一定的途径和机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示范模仿效应, 主要发生在FDI初始进入阶段, 因为此时的内外资企业之间, 技术水平、竞争能力相差太远, 内资企业在产品技术、经营模式等方面往往是直接照搬外国企业的模式。

2.竞争效应, 是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 主要发生在FDI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阶段, 体现在深层次的、不易模仿的方面, 包括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管理技术和服务能力等。

3.关联效应, 是FDI行业间溢出效应的重要机制, 主要发生在FDI充分竞争阶段和均衡阶段。外资企业进行产业链布局时, 可能把其上游或下游企业放在东道国, 比如与东道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收购某东道国供应商。这就要求东道国企业满足其技术、质量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在跨国企业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溢出效应, 带动了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进步。

4.人才流动效应, 是FDI溢出效应的辅助作用机制, 主要发生在FDI充分竞争阶段或均衡阶段。外资企业对东道国进行人才培训, 把相关技术、管理方法和理念等传授给被聘员工, 然后通过人才流动达到对东道国溢出效应的效果。

三、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虽然FDI有多种技术溢出的途径, 但能否实现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FDI技术溢出效应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分别从投资国和东道国的角度,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 投资国方面

1.投资国别。投资的来源国不同, 技术溢出效应的效果会有差异。总体来讲, 港澳台投资产生了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 而其他外资的溢出效应则不如港澳台显著。也就是说, 在外资与本地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小、文化背景接近时, 技术溢出效应更容易发生。不过由于亚洲新兴国家或地区处于承接欧美国际产业转移的地位, 我国引入的FDI就处在更低端的位置。

2.投资方式。投资方式不同, 也会影响到技术溢出效应的效果。我国引进FDI的三种主要形式中, 外商独资企业正是为了垄断对先进技术的控制权而设立, 我方想获取其关键性知识和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中外合作企业的经营中, 多为外方负责一定时期内的投资、技术或产品销售, 也不利于技术溢出和扩散。只有在中外合资企业中, 为了共同利益, 外商和东道国共同致力于技术的开发与改进, 并且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合资企业会将产品的零部件交与当地的相关产业来生产, 这样能够带动相关产业技术结构及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也就带来了比较显著的FDI技术溢出效应。

3.FDI中的“技术锁定”策略。所谓“技术锁定”, 一般指具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广告包装等关键部分设置一些障碍, 使东道国企业难以破解其诀窍, 以此达到严密控制尖端技术的扩散, 进而谋取巨额垄断利益的目的。许多跨国公司都会采取技术锁定这一举措来应对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在我国, 汽车、家用电脑、通信设备等产业都可以找到跨国公司技术锁定的踪迹。

4.投资国政府的政策限制。在这方面, 美国的对华技术出口限制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政策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 美国实行严格的对华技术出口限制, 限制政策随着中美关系战略态势而变化, 始终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和遏制性政策为目的。现任布什政府采用更严厉的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政策, 主要通过出口许可证来实施, 并采用限制技术货物物品清单和输出国分组限制方式进行限制。

5.跨国公司的成本-收益因素。跨国公司转让先进技术给东道国,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 其实有利有弊。对于跨国公司而言, 如果它的先进技术被东道国获取, 它将失去对该技术的垄断地位, 进而损失与之相关的垄断利润, 所以才会有上面提到的“技术锁定”策略。

但是, 跨国公司将其先进技术提供给当地厂商也存在着一定的收益。东道国政府为了鼓励跨国公司向当地厂商提供先进技术而给予跨国公司某些优惠和便利, 同时, 跨国公司将技术提供给当地厂商, 对现有技术的应用及更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与开发提供了便利, 因为技术的应用和研发都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

(二) 东道国方面

1.东道国的技术发展水平。FDI的技术溢出与东道国自身的技术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同一行业的内外资企业在技术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时, 在示范模仿效应和竞争效应的作用下, 国内企业将改进技术, 学习和模仿外资企业的技术, 由此形成技术溢出效应。但并不是差距越大, 技术溢出效应就越大。因为对东道国来说, 如果东道国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跟外资企业所采用的技术水平相差太大时, 可能就是完全不相关的技术, 国内企业根本不具备模仿和学习的能力, 对先进技术无从学起。而对跨国公司来说, 当地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与它的差距太大时, 很难达到它所需要的配套合作关系, 或者培养当地供应商的成本太高, 跨国公司就会放弃与当地相关产业的企业合作, 转而从国外进口配套产品, 最终形成了“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 从而很难对东道国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会产生更大的技术溢出效应。

因此,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是建立在东道国一定技术发展基础之上的, 在技术吸收能力强的东道国进行技术转移, 更符合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

2.东道国自身的吸收能力。Cohen和Levinthal (1989) 首次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 他们指出知识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自我积累性和路径依赖特征, 任何新知识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知识的存量越大, 研发能力越强。这会产生双重效应:一方面, 研发成果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另一方面, 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可以增强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学习和模仿能力, 使得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去吸收外部技术扩散。Haddad, Harrsion (1993) 和Kokko (1994, 1996) 等人认为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决定着溢出效应能否产生或产生的程度, 对东道国吸收能力的研究开创了溢出效应研究的新视角。扩展开来, 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条件、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力状况等决定着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

3.当地人力资本水平。东道国获得技术溢出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东道国拥有经过良好训练的人力资本。在新增长理论中, 人力资本被看作衡量技术的重要指标, 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Borensztein等人 (1998) 收集了69个发展中国家1970~1989年的样本数据对其技术外溢情况做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只有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是充裕的, 才能充分吸收FDI的外溢技术。赵江林 (2004) 对中国的外资与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经验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对利用和吸收外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赖明勇 (2002) 的研究表明, 我国国内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丰裕程度, 决定了对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程度, 从而最终决定了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说明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将导致FDI流入的增多, 更重要的是, 人力资本的质量 (即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增强, 技术溢出效应就能更好地被吸收和消化。

4.东道国的环境因素。跨国公司会对东道国转移何等水平的技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转移, 跟它进入东道国后面临的若干方面因素有关。

(1) 当地的市场需求。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决定了当地的购买力水平, 即需求层次的高低、需求的种类及数量, 这进一步影响到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采用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等。

另外, 市场规模的大小也会影响到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已有的研究表明, 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R&D分支机构最初规模都非常小, 而且只是为了使其产品更加适应当地市场的要求。但随着东道国销售市场规模的扩大, 跨国公司的国外R&D机构开始专门为东道国市场设计开发产品, 研发规模在不断扩大。也就是说, 东道国市场规模越大, 跨国公司的R&D规模就越大, 研究开发活动的水平也越高。总之, 需求方面的因素都将影响外商资本的区位选择, 同时有力地促进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2) 经济开放度。Wang (1990) 、何洁 (2000)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对外贸易开放的规模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对外贸易开放促进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对外贸易开放, 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更多的设备、仪器和新产品等, 促使东道国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 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

(3) 东道国的金融市场效率。如果东道国国内拥有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 就会在国内企业向外资企业模仿、消化吸收FDI带来的先进技术时提供融资的便利, 从而有利于本土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

5.东道国的行业特征。反映行业特征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行业资本密集度、行业集中度、行业内外资技术差距、行业中企业平均规模等方面。不同的行业特征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不一样。比如行业集中度, 一个行业越是集中到少数几家企业, 这就意味着垄断程度越高, 行业内竞争程度越低, 跨国公司在当地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就能维持高额的垄断利润, 它就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向东道国转移;相反, 行业内的竞争越激烈, 外资企业受到的压力越大, 就会迫使外资企业采用或引进更先进的技术, 从而加强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四、简要结论及建议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而不是对东道国进行技术转移。此外, 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的有利因素相互作用并推动着效应的发挥, 不利因素相互交织, 制约着效应的产生。所以, 我国在现阶段应该制定恰当的引资政策, 创造有利于技术溢出效应发挥的引资环境, 吸引高质量的外资来华投资, 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 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 鼓励和刺激国内企业更积极地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 实现技术进步和进行技术创新, 使之有利于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与利用》《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年第6期~7期

【2】曲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山东纺织经济》2007年5期

【3】刘志铭申建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与我国的政策选择》《经济纵横》2006年第12期

【4】杨亚平成达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6期

【5】郭英《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因素》《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6】祝波《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机制-基于创新视角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 篇10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影响问题, 国外理论界有个备受争议的“污染天堂”假说。其主要观点是:发达国家非常严格的环境标准使得跨国公司生产成本上升,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跨国公司就把这些污染环境严重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从而使得资本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FDI会降低环境标准。这个观点暗含了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双向关系:较弱的环境管制吸引了污染密集型产业, 而污染密集产业的进入又加剧了东道国环境污染的恶化。

Gtossman和Kruege (1991) 提出了FDI改变东道国环境的三种效应的影响机制: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Anayotou (2000) 进一步补充为四种效应方式: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以及管制效应。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FDI对我国的环境影响进行简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外资进入我国是从1979年开始的, 在三十多年的时间内迅猛发展。1979—198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仅有17.69亿美元, 2002年达到527.43亿美元, 2010年实际使用外资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达到1057.4亿美元。

在地区分布上从少数沿海城市和特区扩展到国内大部分地区, 并呈“东高西低”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 这种地区差异表现得十分突出。当时东部地区吸引FDI为29.7亿美元, 占比高达93.9%, 中西部的比重分别为3.87%和2.26%。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央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采取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去西部和中部投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部经济的发展, 也进一步提高了这些地区吸收FDI的比重。截至2008年底东部地区FDI占全国比重为83.28%, 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比重分别为10.64%和6.06%。

在产业领域, 允许FDI进入的行业不断扩大, 形成了一个从数量小、范围窄、限制多的试点阶段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面开放的格局。外商投资企业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

到目前为止, 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小, 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的投资呈迅速上升的趋势。由表1可知第一产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很少, 且生产技术和效益都不高, 与此同时, 在第二产业中,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 尤其是制造业。在2008年外商投资项目的产业中, 制造业所占的项目为11568亿美元, 占总项目比重42.01%,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8.95亿美元, 比重为46.07%。由此可见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产业。在第三产业中, 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和社会服务业, 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和金融保险业等。

数据来源:中国投资指南网。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

(一) 技术效应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指FDI的技术扩散对环境的影响。FDI为那些解决特定的生态问题的环境技术和服务在全球的扩散提供了机会。当使用环境友好技术和有效率的管理技术时, 技术效应对环境就表现为正效应, 反之就表现为负效应。

Blaekman &Wu (1998) 对中国电力工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环境绩效的研究发现, 由于先进的发电技术和环境管理以及中国本土企业和FDI企业的竞争, FDI提高了中国电力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了废物利用量。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近代工业发展较为缓慢, 技术非常落后。改革开放以来, 引进外资的同时, 也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落后技术自身的缺陷。以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工业增加值表征工业污染的密集度, 历年工业增加值按照1992年不变价格计算。图1显示了1991—2007年我国工业污染密集度的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工业污染各个指标都呈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说明这些先进和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我国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 也降低了我国工业的污染排放水平。因此, 在这方面, 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

数据来源:1992—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二) 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FDI导致的经济规模变化所造成的环境影响。通常认为, FDI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 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自然资源和能源, 排放更多的污染物, 对环境产生负效应。其次, FDI会促进当地GDP的增长, 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增强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努力程度, 从而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环境产生正效应。

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 我国还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左侧, 未跨越拐点, FDI的规模增加只会加重环境的污染。而FDI的二元特征决定了FDI无论在区域上还是产业上都比较集中, 区域上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产业上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这种分布特征加剧了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陡峭程度, 使得每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出的污染量远远大于其他同等国民收入的国家。由此, FDI在这方面对我国环境的影响表现还是负效应, 尚未显现出积极的环境效应。

(三) 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和行业组成对投资所在地环境的影响。经济结构升级的环境影响可正可负:如果一国经济处于工业化阶段时, 自然资源开发、重化工工业是FDI的主要投资产业, 将带来不可持续资源的加速耗竭, 结构效应是消极的;若一国经济处于后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阶段时, 如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将带来更小的环境压力, 结构效应是积极的。

从行业结构来看, 我国的FDI目前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工业各行业污染排放强度差别较大, 约有88%的FDI工业增加值集中在污染密集型产业, 其中有30%是重度污染密集型产业。这样的引资结构无疑对我国的环境产生更多的损害, 会加剧污染的排放。不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渐进合理化。自2006年以来, 我国吸引的工业制造业FDI份额和污染密集型行业FDI产值份额都有所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整个工业的污染排放。而且, 从长期来看, 第二产业的FDI会逐渐饱和, 逐渐转移到第一、第三产业, 国家也会对这些重污染的行业采取措施进行限制, 减少其负效应。

从区域结构来看, 我国的FDI区域分布非常不均衡。2006年, 东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569.22亿美元, 比重为81.94%, 而中西部分别只占了5.65%和3.13%。截至2008年底东部地区FDI比重下降到83.28%, 而中部地区上升为10.64%, 同时西部地区FDI比重上升到6.06%。FDI区域分布的非均衡性, 使得FDI对我国环境的负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特征。

(四) 管制效应

管制效应是指东道国政府的“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当一国采取严厉的环境管制时, 污染产业的比重降低, 管制效应对环境产生正面的影响;若环境管制宽松, 污染产业FDI的流入增加时, 管制效应倾向于提高一国的污染水平。即符合“污染避难所”假说, 该假说是指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倾向于设立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

在环境管制和环境标准方面, FDI企业遵循我国现有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要求, 但是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 盲目地对FDI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包括执行环境政策不严格, 人为造成了对环境影响的负效应。另外,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 各国会竞相降低其环境标准, 从而陷入国家间制定环境标准的“囚徒困境”。当然FDI企业的存在也对地方的环境标准的制定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使得其所在产业的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从而产生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出台。近些年来,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一些措施, 加大了环境管制力度, 逐渐严厉的环境管制也阻止了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 对污染排放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不过由于我国各地区采取的环境标准和管制有所差异,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工业污染的区际转移。从长期来看, 我国应继续提高环境标准, 这样会有利于环境的质量改善。

四、对策和建议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技术溢出的正效应

在继续扩大引进外资规模的同时, 要不断提高外资质量,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 特别是环保友好型技术, 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鼓励;扶持绿色产品和环保产业, 尽快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平台。鼓励公司承担环境责任, 帮助其合资经营的伙伴等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外资在提高技术溢出方面的正效应。

(二) 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发挥规模的正效应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我国在使用外资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 不应为追求经济上短期、局部的“增长”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 重视环境制度的改革、创新, 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保护成本实现尽可能好的环境效果, 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 调整优化产业引资结构

进一步完善体制政策环境与产业准入政策。制定不同行业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强化招商引资的结构导向作用, 采用倾斜的产业政策鼓励外商去投资生态农业、林业、旅游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传统产业的同时, 积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改变“两头在外, 污染在内”的产业结构。随着入世承诺的完成, 我国第三产业对外资的开放度大为提升, 而进入第三产业的外资的清洁度也将更高, 有利于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 进行环境管制的创新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FDI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 除了运用法律手段建立惩罚机制之外, 还要运用经济和政策手段建立适当的环保激励机制。比如对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FDI项目的引进, 地方政府应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对于企业用于治理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投资, 实行税收抵免等。这些基于业绩的激励措施能影响引资地区整体行为, 引导引资活动的良性发展。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随着外资的大量引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 其中外资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管制效应对我国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技术溢出的正效应;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发挥规模的正效应;调整优化产业引资结构, 进行环境管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环境效应

参考文献

[1]于峰, 齐建国.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效应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8) .

[2]张彦博, 郭亚军.FDI的环境效应与我国引进外资的环境保护政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4) .

[3]沙文兵, 石涛.外商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6 (6) .

[4]巫雪芬, 新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环境效应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5, 187 (3) .

[5]李国柱.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6) .

[6]陈凌佳.FDI环境效应的新检验——基于中国112座重点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8 (9) .

投资效应分析 篇11

摘 要 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以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在对FDI起着引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引资效应下降、税收收入减少、外国直接投资区域和行业分布不合理等负面效应。

关键词 税收优惠政策 外国直接投资 效应

一、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简析

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

1、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 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在2008 年1月1日( 含) 之后完成登记注册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 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1年至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3 年至第5 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新设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在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以外的地区从事生产经营的, 应当单独计算其在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取得的所得, 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

2、“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

新《企业所得税法》则将其调整为“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格局。除保留在我国五个经济特区及上海浦东发展新区内设立企业的税收优惠外,取消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3、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方式多元化

(1)优惠税率

为进一步吸引外商在华投资,新《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名义税率,并规定了两档优惠税率。新《企业所得税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从区域为导向调整为以产业为导向。

(2)减免税

新《企业所得税法》保留了农、林、牧、渔业所得的减免税,但对从事花卉、茶叶及其他饮料作物、香料作物和海水内陆养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税法增加了对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经营的减免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对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和技术转让等都实施企业所得税的减免。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吸引FDI的效应

作为一种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是考虑了此政策的收益和成本的,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一种吸引外资的手段,税收优惠产生了重要影响。

1、正面效应

税收优惠能使投资者减轻税收负担,增大其投资的收益值,故其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有效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增长。如2010年新加坡投资优惠地区经济增长率为11.2%,非投资优惠地区经济增长率7.2%;印度投资优惠地区经济增长率8.3%,非投资优惠地区经济增长率5.6%。(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10)

a. FDI的区域分布受税收优惠的影响

在地域方面,FDI主要集中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和沿江的开放城市和地区。已经进入中国大陆的FDI必定选择税收低、最终获益多的地方。2011年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数同比增长2.7%,中部地区为-10.8%,西部地区为1.8%。(数据来源:《中国发展报告2012》)

b. FDI的行业分布受税收优惠的影响

目前,我国对生产性企业实行了较为广泛和较强力度的税收优惠,尤其是制造业,,而服务业不少部门还限制甚至禁止外商投资进入。我国各产业FDI的分布中,第二产业集中了大半的FDI,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集中了不到1/3的FDI。

2013年1-6月第一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59亿美元,约占0.73%;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31.55亿美元,约占60.35%;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84.84亿美元,约占38.9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月报201307》)

(3)FDI的波动受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对FDI有着巨大的吸引作用,使用外资水平整体上保持上升态势。1991年,税收优惠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因此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FDI水平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8年实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外资企业面临的税收优惠幅度较以前明显降低,因此在2008年使用FDI水平有短暂的下降。由此可以得出使用FDI水平的波动受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影响的结果。

2、负面效应

(1)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对固定,导致总体引资效应下降

我国为引进外资而进行税收优惠,但是其引进的效用却是呈下降状态。根据《中国风险投资年鉴2011》,每亿元的税收优惠所能引进的外资在逐渐减少。税收优惠对FDI的直接吸引作用有所减少。

(2)外资企业实际税率较低,导致税收收入损失较大

涉外税收优惠最直接的风险就是带来财政税收收入的过量损失。我国规定外资企业可享受25%的优惠税率,直接导致税收的减少;各省级及以下行政区,为了获得外商投资,在国家优惠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减少了税收收入。

但是,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税收优惠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税收来源。

(3)税收优惠的导向作用导致FDI区域不平衡

从区域分布来看,FDI明显呈“东高西低”的基本格局。90年代初,这种地区差距表现得十分突出,东部地区FDI所占比重高达93.9%,而中西部地区比重分别是3.8%和2.2%。1990年以后,中部地区FDI增长率高于东部,而西部FDI增长率却表现出很强的波动性。

(4)税收优惠的导向作用导致FDI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

投资效应分析 篇12

外商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以下简称FDI) 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支持正效应的学者指出, FDI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并改善当地的就业状况。G.Lee (2002) 对9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的FDI、经济增长和私人储蓄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FDI对GDP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 对国内储蓄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然而, 持负效应说的学者认为, 长期来讲外商直接投资会挤出国内投资, 最终阻碍当地经济发展。Edward F.Buffie (1993) 提出, FDI对国内资产具有挤出效应, 当它的强度达到足以降低总成本存量时, 将会加剧失业问题。此外, 进行外商直接投资的多为跨国企业, 这种行为进一步导致了垄断, 妨碍竞争市场的形成。

我国学者在这一问题上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王新 (1999) 参考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运用动态经济增长模型, 得出改革开放以来FDI的经济贡献率是跳跃性增长的, 而且在不同地区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钟昌标 (2000) 以生产要素函数为理论基础, 指出外资对GDP的贡献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逐渐减弱, 此外经济结构调整对FDI的分布影响也很显著。沈坤荣、耿强 (2001) 借助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把自变量按照劳动、资本和制度进行了分类, 并针对三大经济区域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本文参考他们的方法, 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作为理论基础。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一)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在研究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时, 首先应考虑制度和经济环境因素, 因为我国政府在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上采取的是区域倾斜, 重点突破和阶梯推进的战略:

1. 点区域战略:

1979———1980年我国首先批准福建、广东和四个经济特区实行吸引外国投资的优惠措施, 例如对特区内企业实行税率优惠政策, 提高企业的自主权, 扩大地方政府在经济方面的管理权限。对特区财政、外汇收入实行“定额上交, 增长全留”的政策, 增强政策激励。

2. 线区域战略:随后我国陆续开放沿海14个城市, 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

3. 面区域战略: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 国家全面对外开放, 并实行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比如各省会城市在对外开放项目上实行同优惠地区同等的待遇, 并推行建立保税区, 土地成片开发, 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等政策。

参考学者赵福厚《FDI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中1996-2002年三大经济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FDI的发展趋势, 我们发现, 虽然三大区域的人均GDP均逐年上升, 但是只有东部地区的FDI稳步增加, 中部地区FDI长期保持在50亿美元左右波动, 西部地区的FDI主要集中在10-20亿美元左右, 且总体水平很低。从中可以明显看出, FDI的区位分布差距。

(二) 计量模型设定

我国的FDI区域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这一部分将基于此建立计量模型。首先, 我们借助Arrow (1962) -Romer (1986) learning-by-doing模型来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 我们假定技术外溢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实现而非本国的R&D。采用Cobb-Douglas形式得到单个工人的生产函数:

其中, y、A、k、k、a分别代表单个工人的产出、经济环境 (如制度与政策) 、个人资本存量、个人得到的技术溢出资本存量, 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本文参考沈坤荣、耿强 (2001) 的方法将其动态为总体产出函数:

其中:

式中K代表总体人力资本存量, 为外资企业创造的多种不同中间产品的集合, 每一种中间产品用y (j) 来表示, 这一项反映了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基于以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以下计量模型:

Ln Y各地区年人均生产总值 (以1995年为基数) 的自然对数, 反映经济增长的速度;

PFG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总产值 (万美元) 与当年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的比例, 该变量代表FDI在地区经济中的影响;

HCP人力资本存量, 参考沈坤荣的方法, 取各地区高校在校学生数与本地区年底总人数的比例来衡量各地人力资本存量;

DY制度变量, 我们按照国家战略政策, 分为三个等级, 北京、天津、广东、福建、上海为3, 东部沿海其他省份为2, 中西部地区为1。

(三) 回归结果分析

回归选取我国29个省1998-2003的数据, 并以1995年为基年对GDP进行调整。其中, 人均GDP、各省国内生产总值、高校在校学生数和年底总人数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外商投资企业总产值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和其他投资额 (按地区分) 》, 主要变量的统计描述如下表1:

其中u表示不受约束的固定效应模型, r表示受约束的模型, 即混合数据模型, 使用stata得到F统计量为88.84, P值为0.0000, 我们可以拒绝固定效应不显著的原假设。因此, 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比采用OLS对混合数据进行估计更好, 其回归结果如下, 括号中数值为标准差:

以上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8398, 说明自变量解释了83.98%的经济增长的变动。较大的F值说明各个变

我们的样本为平行面板数据, 包含29个省1998-2003年的各项指标, 并考虑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因为前文指出不同地区的FDI差异很大, 但是每个省在时间序列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首先需要对固定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检验的思路为:在省际差异不显著的原假设下, 应该满足原假设:

使用F统计量来检验原假设是否成立:

量对Ln Y的影响显著, 其中人力资本存量和制度变量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显著为正。在考虑PFG和HCP的影响时不能只看单个的回归系数, 因为我们的计量模型中设置了交叉项, PFG和HCP的一阶差分为:

所以笔者根据每个省PFG和HCP的平均值计算出PFG和HCP的综合因子, 分别表示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计量结果显示:第一, FDI的产出弹性系数为正, 但是不显著。其中在东部地区, 综合因子较高, 在0.25-0.27之间;中部地区在0.25左右, 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在0.24左右。可见, FDI在较发达地区的产出弹性较高, 而外资又倾向于流入这些地区, 进而证实FDI拉大地方经济差距的理论。第二,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北京、天津、广东、海南和上海的综合因子较高, 因为这些省市处在对外开放的前沿, FDI的均值相对很大。第三, 政策变量回归系数显著为正, 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的确促进了经济增长。

三、结论及建议

上一篇:案例教学下一篇:重庆信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