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论文

2024-08-20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论文(共12篇)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论文 篇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形下,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募集资金的手段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1992年11 月淄博基金的设立揭开了投资基金的发展序幕。截至2011 年末,中国基金管理公司69 家、基金数量914 只、基金资产净值2.19 万亿元。其中开放式基金数量达到857 只(包括EDF/QDII基金)。尽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投资行为也会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会出现“羊群效应”。

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

(一)中国基金业发展历程

回顾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991—1997 年的萌芽期:这一阶段中国基金行业的特点为:基金公司少,管理资产规模小,运作不规范,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2)1997—2002 年的发展初期:1997 年11 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使得中国基金行业进入了规范发展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基金市场仍然以封闭式基金为主。(3)2002 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2001 年9 月,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2012年年底,中国共有基金公司73 家,旗下基金1 600 多只,基金资产规模达到2.82 万亿。

(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是基金经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影响他人的决策而忽视自己所持有的信息,使得整个市场表现出部分人的决策相关,并且最终反映在资产价格上的现象。

中国的基金业已发展了快二十年了,目前,基金业正在处于不断扩张的阶段,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出现了“羊群效应”。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并没有随股市的发展而有减弱的趋势,反而随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诸多研究表明证券投资基金对稳定股市没有起到积极的影响,反而推动了市场暴涨暴跌,基金投资理念同质化严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价波动。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行为成为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

二、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成因

(一)理论原因

基金业目前是证券市场上较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因此中国基金业的羊群行为主要还是来自于理性羊群效应。

基于理性羊群行为的研究模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信息串联模型、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模型、收益外部性模型。1999年Wermers对这些理论模型进行了归纳,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理人对自己的名声很看重,他们在决策时会忽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反而会跟随大多数的投资者采取行动;二是不同的投资经理可能从之前的具有更多信息的经理人的投资行为获得同样的私人信息,从而导致他们的投资行为趋于相同;三是不同经理人的投资行为表现出趋同性,可能是因为都得到相同或相关的私人信息,或者都采用同样的指标来进行分析等;四是不同机构投资者可能具有相同的风险偏好从而导致一致的投资行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之所以产生羊群效应,一方面是由于上述理论因素,更主要的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原因。

(二)中国所特有原因

第一,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充分有效的投资信息,使得投资者倾向于选择相同的投资策略。另外在中国的基金行业,由于与投资基金有关的法律制度不是很健全,很多投基金会投向高成长的国有企业,以期获得高额的报酬。这两点也有助于羊群效应的发生。

第二,股票市场“高收益股短缺”以及股市的“高投机性”现象。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国有企业,使得一些高成长性、收益较好的国有企业备受投资基金的亲睐,从而助长了羊群行为。

第三,大多基金投资者持有短期投资理念。中国的投资者都很想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利,而不会把投资基金当作长期获利的工具。一旦投资基金投资失败,各投资主体的短期持有心理又立马高涨,他们会要求基金公司还他们一个公道,迫于公司形象、舆论媒体的压力,基金公司会改变原有的投资策略,跟随主流的投资策略,造成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

第四,中国的证券市场缺乏卖空机制。卖空机制能对冲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从而保证在一定风险水平上有高的收益。但是缺乏卖空机制,限制了投资基金的操作空间,致使投资基金在证券市场上选择相同的投资策略,导致了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发生。

三、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解决对策

(一)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丰富基金投资品种

尽管金融衍生工具给了投资基金更多的投资选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冲风险,避免投资策略的趋同性,尽量减少羊群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中国现在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制度基础不够健全,还有待完善。

(二)加大投资基金监管和信息披露的完善工作

加强基金监管有助于维护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监管主体应该主要从基金发行、基金日常运作、基金公司的审批几个方面来实施。信息对于进行投资决策时至关重要,对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能够督促基金管理公司向公众提供真实、有效信息。

(三)调整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

中国投资基金的管理费用已从原来的固定比例收取改为固定提取比例加业绩报酬,分配制度的优化将有利于改变基金管理之前的工作态度,促使基金管理人更加积极、谨慎的进行投资。但是新改进的业绩报酬机制虽然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仍有问题。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价体系,调整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绩效评价体系除了衡量基金投资收益外,还要衡量基金经理的综合素质。这种方法对于防止由于声誉产生的羊群行为将会十分有效。

(四)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拓展投资渠道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多,但是同质化严重,各种基金的差异不大,这是因为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金融工具较少不全面,尤其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没有为投资者提供比较充足的投资工具,保证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收益最大化。所以,应该着力发展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给投资基金更多的选择空间。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论文 篇2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货币银行金融是最重要的社会构建,金融作为最基本的战略资源广泛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与之相随的是金融不断超越实物经济发展过度膨胀,危机频发,甚至引发、演变为经济危机。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世界上已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严重的金融风险和危机,这些国家和地区为解决金融问题所直接耗费的资金高达30000多亿美元。

羊群效应一直以来都被研究者认为是引起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祸源,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当羊群行为产生时,个体趋向于一致行动,对于社会整体的一个较小冲击可以导致人们行为的巨大偏移。羊群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这种行为被投机冲击者利用时,它将在国际货币危机的发生和传染中发生乘数性的夸张作用。国内外不少研究证明羊群效应会引起信息追涨,内幕消息得不到有效指示;会引起价格泡沫和股价的异常波动;会引起传染效应及危害金融系统安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外国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金融交易的杠杆化使得融资越来越便利,融资额越来越大.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使流动性大大增强。这样,资本市场的一点异动便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羊群效应”,使资本市场瞬间处于过强的买压卖压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资本流动突然逆转引起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极大动荡,从而成为金融危机的源头。早在1996年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发表的讲话中运用“非理性繁荣”一词来形容股票投资者行为,表示了他对美国股市的担忧。索罗斯批判中也有“一边倒的随大流行为,是引发一场剧烈的市场紊乱的必要条件”的评述。索罗斯认为,当羊群效应出现时,追随趋势行为加剧,市场的偏差会自我强化,从过度泡沫发展到过度超跌,最终形成市场的大起大落。

羊群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一、非理性的投资热潮

在散户所具有的流动性积累到一个不可遏制的规模时,股市的巨大财富效应和随之对房市的推动在短时期内便演化为不可逆转的非理性投资热潮。在这种状况下,证券市场价格的高低不取决于所谓价值投资,而是取决于交易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最终形成了泡沫经济。轻微的泡沫经济会使资金不断地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使实体经济因资金匮乏而逐渐衰退;严重的泡沫经济会造成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的衰败,而虚拟经济却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当价格高到离谱的高度而回落时,泡沫就会彻底被戳破。在股市下跌过程中,投资者的投资心理遭到重创,对股市和房地产等市场失去信心,而金融机构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入的资金同样会遭受巨大损失。此时羊群效应再次发挥作用,一家银行的破产会造成整个金融的恐慌,存款户的“挤兑”和投资者债权的索还,会使大批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如摩根斯坦利、高盛等一些看来很健康的机构在2008年9月时,实际上手头现金很充沛,但一旦恐慌蔓延,很快就把现金消耗殆尽,陷入危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本来已存在泡沫经济的国家雪上加霜,刺破了泡沫经济,使看似繁荣的经济露出了真实经济的本来面目,并在随后需求的剧烈萎缩下,真实经济也遭到重创,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信息处理上过分“搭便车”

金融业每天都存在海量信息的获取,这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中小投资者由于本身的专业水平有限,不得不依赖评级公司、权威研究机构、投资顾问,以至于过去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一般都要求依据主要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甚至有的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也大量使用国际性评级机构的评级作为其衡量和评判风险程度的基准。但实际上这些评级公司、研究机构也不是神仙,也面临同样的信息处理问题。一方面,评级业务本身会有顺周期性。在经济景气上升周期,评级往往越来越好,导致投资者未看到风险,加大投资力度;而一旦景气发生逆转,特别是危机出现时,评级不得不掉头,变化可能非常快,从3A级就一下子跌到C级,导致市场跟着恐慌。这表明评级公司消化市场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还体现出顺周期性。在最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欧洲一些小国也有这样的抱怨,认为评级公司事先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在发生危机和融资困难时还一再降级,落井下石。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评级会影响判断的独立性。金融从业人员和投资者可以搭外部评级的顺风车,只要金融产品满足了评级标准就不再自行判断其风险了。长此以往,金融业习惯了这种做法,过度依赖外部评级,导致投资行为更加趋同,易出现集体失误。

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后,各主要评级机构成为最直接的批评对象。基于对评级机构的信赖,投资者才大量地购买高质量的评级债券。但事实表明,这些评级机构所认定的与美国国债同等级别的3A级证券,在一夜之间却无法确定其价值,投资者纷纷抛售。著名评级机构穆迪(Moody’s)的CEO 雷蒙德·麦克丹尼尔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的时候承认,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和惠誉(Fitch)不惜降低标准,没有尽到监督之责,并把全球金融系统置于巨大风险之中。“维持我们的标准和维持我们的市场份额,这两者是完全冲突的。”麦克丹尼尔如此表示,并再次把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置于舆论指责的焦点,因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已经指责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在给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评级时,都存在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并且未能避免利益冲突问题。虽然标普、穆迪和惠誉这三大评级机构在避免利益冲突问题上都有明确规定,但SEC 的调查显示,一些对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竟然直接参与评级费用的商谈。由于评级费用由债券承销商支付,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评级费用也越高,因此评级机构无法保证评级的独立性。而批评家们更是认为,穆迪和它的竞争对手标准普尔及惠誉其实是这场金融灾难的帮凶。

三、各种跟风出现的金融衍生品缺乏有效监管

美国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夏季,由于美联储前期连续调高联邦储备基金利率,从而刺破房地产泡沫导致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房地产次级贷款违约率大幅度上升。就次贷危机本身来讲是一个信用危机,但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将次级贷款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CLO)和流通债券再证券化(CBO),使得抵押贷款的结构更加复杂化造成了对于信贷风险的重新定价。并且这些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违约掉期(CDS)对资产证券化债券进行保值从而产生了金融风险的放大机制。

美国许多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都持有与次贷相关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构性债券产品,并且都集中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属于这些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对冲基金、银行附属的管道和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基金大量地持有经过投资银行打包、结构更为复杂的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了融资以从事该项业务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在商业票据市场和所谓的回购市场大举借债,并提供证券作为短期贷款的抵押品。银行附属的管道和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基金通过短期抵押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获得资金以便解决到期日不匹配问题。在低利率时代,这一替代性银行系统利润惊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参与者不需要遵守商业银行较为严格的损失拨备要求。但随着次贷危机爆发,这些替代性银行系统变得日益脆弱,它们单薄的资本基础无力应对在抵押贷款和其他投资方面遭受的巨大损失,而他们所依赖的融资市场也迅速枯竭。在2007 年8 月到11月期间,抵押支持商业票据(ABCP)市场的未偿付金额锐减了300亿美金,说明ABCP 市场的流动性迅速走向枯竭。

随着银行附属的管道和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基金所面临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银行作为这些机构的出资人开始向这些机构注入流动性。但是,结构性债券的杠杆很高,且很多机构购买这些债券时房地产价格也非常高随着房价的大幅缩水,结构性债券的放大效应迅速抽干了这些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同时很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违约掉期(CDS)对其持有的结构性债券进行保值,但是随着市场流动性的蒸发,许多发行CDS合约的金融机构无法履约,更加剧了市场危机,而市值达到62 万亿美元的CDS市场一旦崩溃,市场的连锁反应足以使美国金融市场完全崩溃。

四、过分注重程序交易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论文 篇3

投资没有主见,盲目听别人的话,跟随别人的投资行为。导致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或投资产品。

“王老师,你看这行情,我是不是该割肉走人呢?”今年7月29日大跌以后,上海某都市报社的小错急切地向自己的部门主任请教。

“这个嘛,我看你暂时还是别动,先看看后市再说吧。”王老师给出模棱两可的态度。原来,在这之前十天左右,小崔是跟着王老师买的那只股票,但此时不知道是否该出局,拿不定主意。

8月17日,看着那只股票一直跌,大盘也没有太大起色,小崔终于决定抛掉止损。她跟王主任说了一下,结果没想到王主任说,他在上周已经抛掉了。

“那你抛的时候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呢?!”小崔“很受伤”,如果主任那天抛的时候也叫上地,那么就能少损失几千块钱。

“我没办法说呀。资金量不同操作风格不一样的,而且我怕直接说叫你抛掉,万一后来又涨了,你不是又要怨我了?”王主任也有些委屈地说。

投资没主见真的很危险

类似于小崔的经历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听别人推荐”和“随大流”是在股市投资行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很多新于尚未掌握基本投资知识就急于开始投资,并对周围一些获得较好收益的投资者、专业证券机构存在“崇拜心理”,导致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出现了仅听别人推荐就购买某只股票或追随大多数人购买同一只股票的情况。

其实,即便是老股民,也有从众心理或者小道消息做股票,结果遭遇惨跌。

比如在2007年,在持续上涨行情引发的“财富效应”下,越来越多的个人加入到证券投资行列中。

时至今日,在证券公司的营业大厅中,我们看到最多的仍然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他们将多年辛苦积攒的养老钱全都投资于股市,丝毫不为风险所动。

其实相比相对成熟一些的老股民,新人市的投资者或是年纪比较大的投资者,通常对证券投资缺少清晰、全面的了解,相关知识也比较匮乏,容易盲目地、非理性地开展投资活动。

同时,大部分的国内个人股票投资者总是乐于短线频繁操作,不停地追涨杀跌,希望以此获取差价收益,结果是“买一个跌一个,抛一个涨一个”,无论熊市还是牛市,总感觉永远踏不准市场的节拍,最终常常错失良机,还付出不少“买路钱”(交易费用)。

不仅仅是买股票喜欢听别人消息,即便是买基金,国内投资者也喜欢“一哄而上”。比如在2006年春天,国内股市涨势喜人之际,不少基金取得了绝对高额的回报率,于是人们又一哄而上,去追捧基金,类似广发基金的超级发行规模更是一破再破。殊不知,基金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上半年高涨的基金不代表未来也会一路高涨,而大量的资金涌入同一只基金,这只基金的操作难度会加大很多,不容易使这只基金保持良好运作。

再回头看2000年的投连险、2005年的万能险、2007年的投连险,在各方极力鼓吹之下,这几类产品在当年成了相当“流行”的理财产品,众多的居民都投入其中。殊不知,这样的理财类保险条款复杂,奥妙良多,运作方式与传统保险完全不同,不了解概况的人买人这样的产品,真的有点险!

掌握相关知识才能自主投资

这种种景象,都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国内个人投资者对于投资理财还是相当地盲目。片面追求“快速致富”,片面追求“短高快”,是很多个人投资者的通病。

但我们必须明白,任何投资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任何盲目听从他人意见或“随大流”的行为,非但不能降低投资风险,反而容易给自己的投资带来更大的损失。

轻易听从他人意见、盲目跟随市场热点,也是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决策能力缺乏自信的表现,而要想树立自己对投资决策能力的自信,投资者就必须学习并掌握相关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等投资理财知识。

同时,平时也要多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多和周围朋友沟通一些投资技巧(而非直接跟随他人的投资动作),学习和吸取别人身上的一些经验教训,经过滤后为我所用,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配置适合自身特点的投资品种,而不要和别人去盲目攀比。

证券投资中的羊群效应 篇4

一、羊群效应的含义和诱因

羊群效应是一种从众行为和模仿现象。是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现象。所谓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这种现象的基本表现。金融学家和经济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生动地描述为“羊群效应”,是因为这种效应与羊群的特性非常类似。羊群们总是在一起进行活动,在生存竞争中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其他动物的伤害,它们总是竖着耳朵、瞪着眼睛、看着其他众羊在干什么,随时准备模仿其他众羊的行为,采取与羊群一致的行动。他们从不脱离羊群。

可以这样说,模仿和从众行为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及物种进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样模仿和从众行为也是人的生命力和社会性的表现形式。人类在改变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也相互竞争。人类个体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一方面希望按自己的愿望和意图采取行动,另一方面也往往根据领导的指示、群体的意愿和社会的规范来制定行动的策略。由于“人云亦云”“随大流”是比较安全的,承担的责任和相应的风险都较低,所以在社会实践和投资活动中,许多人都喜欢采取模仿和从众行为,形成羊群效应。由于证券投资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所以羊群效应在证券投资中广泛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股市中,当大多数人买进股票时,一些人会改变原有的态度跟着买进,从而产生股市中的从众现象和羊群效应。

引发证券投资中的从众行为和羊群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受社交圈体规范的影响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形成一定的社交圈,同一社交圈里的人倾向于发展同样的生活品味、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多数人对某一事物的共同看法形成社会规范,这种社会规范主要是社会舆论,群体的心理气氛等,而不是社会和群体的明文规定。对投资的看法、投资品种和买卖方向的选择,也是这些规范的一部分。

2. 减轻证券投资的心理压力

证券投资的成败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股民们对股价的涨跌必然密切关注,而股市又变化莫测,对投资者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多数投资者成功,而自己失败,会引发内心的冲突和心理上的不平衡;多数人失败,自己也失败,这种冲突和不平衡会减轻许多,所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投资者与多数人接近,产生模仿他人的从众行为。

3. 降低和减轻证券投资的风险

证券投资存在高风险,而股市永远是高收益与高风险同在,这种高风险促使股民常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常常打听各种股市信息,传闻和小道消息,积极观察和参照他人的投资行为,而大多数股民又有投资失败被套割肉的切身体验,往往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为求稳妥、回避风险,只好追随大多数人的操作,难以特立独行。

所以当人们互相了解其他人对证券投资的看法时,社会舆论就慢慢形成了,当人们根据这些社会舆论进行了投资时,羊群效应就开始显现了,当多数人为减轻证券投资的心理压力,回避风险而模仿他人,采取从众行为时,羊群效应就形成和扩大了。

二、羊群效应对证券投资的影响

羊群效应往往放大人们的非理性因素,使人们的投资决策不是以理性、冷静的分析为依据,而是以羊群(众人)的感觉和行为为依据,从而对人们的投资决策和财富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1. 扭曲人们的投资信念,改变人们的判断

许多投资者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境:第一天晚上经过认真仔细的政策面、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认为他们持有的某股票已经处于高风险区域,应该立即将其卖掉。第二天当他们来到人气沸腾的股市,听到的是一片乐观的估计和看涨声,看到是人们仍在买进该股票,少有人卖出该股票,这时候他们就会迟疑不决,怀疑自己是否判断错误,极有可能改变昨晚的判断,做出继续持有甚至继续买进的决定,造成投资的重大失误。

2. 助长投资者追涨杀跌,加剧股市的动荡

股票价格及股票指数时刻变化,股民们往往追涨杀跌,买进抛出形成股市的人气,在这股人气的裹挟下,如果多数人认为股价会上涨,采取买进行为,许多投资者特别是散户会盲目从众,群起跟进,形成多方逼空的态势,推动股价屡创新高。如果多数人不看好后市急于卖出,股民们则人心惶惶,盲目从众,选择跟风抛售,割肉清仓,从而加速股指下滑,甚至引起股价的“跳水”,加剧股市的动荡。

3. 助推股市形成非理性繁荣和市场泡沫

投资者都知道,衡量和评价股票的投资价值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是市盈率,一个是市净率。成熟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15倍至20倍左右,而在羊群效应的驱使下形成的投资热情,往往根本不考虑这种评价方法的相对合理性,将股价推升到难以想象的高位,形成巨大的市场泡沫。中国的上证指数2001年2月曾经涨到2200多点,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66倍左右,2007年10月又上涨到6千多点,市场平均市盈率近70倍,许多所谓题材股的市盈率达到几百倍,近乎疯狂的地步。市场泡沫必然破灭,暴涨必然暴跌,所以2001年的2200多点最终跌回千点,2007年10月的6千多点,跌回2008年10月的1600多点,市场平均市盈率从近70倍跌到15倍左右,使众多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遭受重大损失。

当然造成上述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投资者的不成熟、非理性行为和心理偏差及情绪的影响都是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和羊群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羊群效应

应对羊群效应对证券投资的负面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 正确认识从众行为和羊群效应

从众行为和羊群效应在证券投资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正确认识这种效应的特点、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对证券投资的影响是克服其负面作用的重要前提。

2. 提升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

股海中风大浪急,投资失败在所难免,应加强学习,不断总结投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养成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习惯。人气乐观、股价上涨,多数人急于买进,自己是否需要跟进,则需理性分析,深思熟虑;人气悲观、股价下跌,应学会正确预测下跌幅度,把握行情,人弃我取,以求出奇制胜。

3. 提高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

盲目从众,群起跟风往往与个体心理承受风险的能力有关。一方面要认识到任何家庭和个人承担风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风险就会变成一种负担,就会对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像工作、家庭、交友、休闲、心理等造成影响和伤害。另一方面股市如战场,追求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羊群效应的影响,获取投资的高收益。

4. 制定选择投资品种的数量化标准

例如选择股票的市盈率、市净率、上市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利润的增长率、资金流量的变化状况等。在买入一种股票前,将其与你的投资标准进行比较,不符合标准就不要买入这种股票,符合的就进入你的“股票池”以避免盲目从众、羊群效应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若夫辛格,《投资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论文 篇5

在销售中,销售员也可以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来促成交易。比如,销售员可以对客户说:“大家都买了这个东西”或“隔壁和对面的太太都各买了一打”。事实上,“大家”是否真的都买了,是不可验证的,也是不重要的,对客户来说,我们只要讲“大家”这两个字,就可以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日本“尿布大王”多川博就是利用从众心理来打开销售市场的。在多川博创业之初,他创办的是一个生产销售雨衣、游泳帽、防雨斗篷、卫生带、尿布等日用橡胶制品的综合性企业。但是由于公司泛泛经营,没有特色,销量很不稳定,曾一度面临倒闭的困境。一个偶然的机会,多川博从一份人口普查表中发现,日本每年约有250万婴儿出生,如果每个婴儿用两条尿布,一年就需要500万条。于是,他决定放弃尿布以外的产品,实行尿布专业化生产。尿布生产出来了,而且是采用新科技、新材料,质量上乘;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宣传产品的优点,希望引起市场的轰动,但是在试卖之初,基本无人问津,生意十分冷清,几乎到了无法继续经营的地步。多川博万分焦急,经过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让自己的员工假扮成客户,排成长队来购买自己的尿布,一时间,公司店面门庭若市,几排长长的队伍引起了行人的好奇:“这里在卖什么?”“什么产品这么畅销,吸引这么多人?”如此,也就营造了一种尿布旺销的热闹氛围,于是吸引了很多“从众型”的买主。随着产品不断销售,人们逐步认可了这种尿布,买尿布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多川博公司生产的尿布还出口他国,在世界各地都畅销开来。

“大家都买了,我也买”,客户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心理。所以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员不妨利用客户的这种从众心理来减轻客户对风险的担心,从而促成交易。尤其是对新客户,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客户的信心。 销售人员在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1.保证产品的质量是必要前提

好的产品质量是利用客户从众心理的前提。例如,多川博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使销路打开的前提是生产的尿布质量好,只有这样,客户购买后才能真正认可这种产品,才能继续购买。因此销售最终还是要以质量赢得客户的,而利用从众心理只是吸引客户的一个手段而已,如果客户购买产品后发现质量不过关,那么他是不会再上第二次当的。

2.向客户列举具有说服力的老客户

客户虽然有从众心理,但是如果销售人员列举的成功例子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那么客户也是不会为之动容的。所以,销售员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客户熟悉的、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对客户影响较大的老客户作为列举对象。否则,客户的从众心理很难被激发出来。

例如,销售员可以这样说:“国内许多知名品牌的电器设备公司都是从我们公司购买这些小配件的,比如××集团……另外,~些大型著名家电超市和商场,也由我们长期供货。比如,市销售量最大的××超市,被称为质量最安全的××商场……”客户在听了销售员的这番话后,肯定会想:“连某某集团这样具有知名度的企业都在他这里采购,那我也就放心了。”这样客户就很容易签下订单。

3.所举案例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存心欺骗客户

销售员要想引导客户的从众心理,所举的案例一定要是事实,既不要用谎言编造曾经购买的客户,也不要夸大那些老客户的购买数量。如果销售员列举的案例不真实,就很可能被揭穿,这会严重影响客户对销售员及公司的印象,使销售员和公司的声誉受损。销售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去引导和说服客户,否则就是自砸招牌。

4.利用从众心理也要因人而异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化的社会,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员也会发现有些客户喜欢追求与众不同。对于这样的客户,就不要轻易使用此种方法,以免弄巧成拙。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论文 篇6

摘 要 儒家思想重“仁”讲“和”。中国人更喜欢追求集体性,稳定和安全,而避免个性突出及创新,由此趋同性在中国显得更加明显。无论是小到家庭或是大到社会,追求稳定与和谐成为唯一的主题。避免矛盾与纷争的结果是个性与价值观的趋同化。这种趋同心理在经济学上称之为羊群效应。在稀土市场,受到政策的良性刺激,上游供应商纷纷囤货,盲目跟风使得稀土产业链一度脱节甚至断裂。如何处理并合理利用稀土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呢?本文试图从社会学与经济学角度对其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稀土市场 羊群效应 对策建议

一、中国稀土市场产生羊群行为的原因分析

1.“羊群效应”的主要观点

行为学上的“跟风”或“趋同”现象,在经济学上称之为“羊群效应”。羊群是一个混乱无章的组织,一旦有一只羊骚动,其他羊也会盲目地蜂拥而上。经济学中认为羊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上的经济个体往往不能根据现有的信息判断来做出合理的预期,多数情况下只能跟风周围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在这种不恰当信息的传递中,形成无形的网络覆盖,将许多人的信息逐步趋同且彼此叠加强化,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2.我国稀土市场出现的“羊群行为”

稀土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价格低迷后,近年来受到政府政策引导,价格突飞猛涨,稀土价格经历了“白菜价”到“黄金价”的飞跃。曾经稀土上游企业为了获取外商订单,竞相压价,出口厂家往往缺乏长远眼光,竞相压价,互相争抢市场,使得稀土资源被盲目开采和贱价出售。如今在政策背景下的涨价预期下,众多稀土上游企业又纷纷“囤货惜售”,使得下游企业不仅要承受高成本,而且面临无法组织有效的生产困局。稀土上游厂商发现决策错误后会先后根据更新的信息或已有的经验做出相反的决策,由任意开采,贱价出售到囤货不卖或是高价出售的这一过程继而产生新一轮的“羊群效应”。

目前在稀土市场上出现的“羊群行为”,首先是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完全性。2011年5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需要完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指令性生产计划,加强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及出口等计划间的相互衔接。要使得稀土行业更加有序健康的发展,必须完整解读国务院关于稀土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其次,当上游企业过多而杂乱时,不易监管,各个企业采取相似的行动时,就会将稀土囤货的行为进行强化,直到最后没有企业愿意降价出售稀土。

二、“羊群效应”对稀土产业链的影响

在稀土产业链中,“原矿—精矿—分离—功能材料—器件—实用商品”各个环节紧密相扣。首先,对于上游矿采供应商而言,低级产品利润较低,不具备技术含量,因此将精力主要放在开发和营销上,如何增长其利润成为首要目标。当价格猛涨时,在利益的驱使下,“羊群效应”会加剧矿商肆意开采和囤货保值的混乱局面。

其次,对于中下游稀土深加工企业,包括稀土磁性市场、稀土发光材料市场,稀土储氢材料市场以及稀土抛光粉市场等低端产品市场,更易受到上游供应商价格的消极影响而导致各个市场的產业链环节脱节甚至断裂。

另外,稀土矿产价格疯长也对我国稀土研发技术增加了成本。我国在稀土研发技术上与发达国家本来就存在很大的距离,中国稀土行业产品技术含量低、缺少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也不高。

在企业间信息获取均等化,或是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间信息不对称这两种情况之下,产生的“羊群效应”,极易使得上游企业盲目跟风,下游企业无所适从,这与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宗旨和结果是相违背的。“羊群效应”加剧稀土矿产的暴利,一旦超过价值的限度,就会产生泡沫。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造成了稀土市场的较大波动,价格高不一定就能使国家和企业受益。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应该警惕投资基金对稀土价格的炒作行为,一旦预期发生变化,将会对整个稀土市场产生非常不利的后果。

三、合理利用稀土市场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在经济学中多数具有贬义,也就是突出了投资人对大众行为跟风的非理性选择。当然它并不是一无是处,如何在稀土产业链中合理利用“羊群效应”呢?

首先,要抓住人存在的非理性因素,发掘“领头羊”。《意见》中提到“积极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支持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稀土整合不仅对稀土行业形成有效监管,同时“领头羊”的投资行为反映了国家政策,间接对整条产业链企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和聚集协同作用,合理运用“从众引导”的手段带动各个市场。“羊群效应”从正面看,能降低国家宣传指导的成本,合理调节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共赢。

其次,在“羊群效应”下,企业间易形成联盟。“羊群效应”的根本在于形成了一种人气,这种“人气”能形成产业集聚。稀土市场,尤其是低端开采加工企业,在“羊群效应”的正确引导下,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杜绝“利好扎堆”。只要存在正确地引导,“羊群效应”也能对稀土产业链良好运行起到关键作用。“羊群行为”不仅使得企业迅速对自我进行调整,同时加强了外部效益,和对市场的迅速反映,促进市场更为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四辉.我国房地产业中的羊群效应分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

[2]刘余九.中国稀土产业现状及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国稀土学报.2007(6).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论文 篇7

羊群效应是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投资者行为复杂化的典型反应。在我国证券市场“羊群效应”广泛存在,这是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较于西方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欠缺理性,更容易出现“羊群效应”。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是指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根据他人的投资决策而改变自己最初投资决策的一种群体行为。过度的羊群效应可能会导致巨大的股价泡沫,使市场运行效率受损,增大市场系统风险。袁梁(2009年)采用CSAD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检验,证实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过度羊群效应。其研究时期,我国股市出现了从暴涨到暴跌的剧烈动荡(如图1所示)。由于羊群效应涉及多个投资主体,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影响巨大,同时也和金融危机密切相关,引起了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故学者们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羊群效应的产生机制和演化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证券市场上不同投资主体产生的羊群效应的不同影响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对应的具体措施。

二、羊群效应的界定

(一)基于信息的“羊群效应”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大量的“跟风”、“跟庄”的投资行为,即典型的“羊群效应”。每个投资者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面对相同的投资决策,往往拥有自己的信息,但此信息的可信程度却不能得到保证。事实表明,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选择相信大部分人的判断是正确的。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在决策时,通常会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拥有的私人信息的程度和正确性,这样就形成了“羊群效应”。

(二)基于名誉的“羊群效应”

以基金经理为例,由于基金经理和雇主们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基金经理出于对其职业前途的考虑,可能依靠也可能不采用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这取决于其行为如何反映其所获得的信息。为了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而出现的名誉风险,基金经理有模仿其他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动机。如果许多基金经理都采取同样的行动,“羊群效应”就发生了。

(三)基于报酬的“羊群效应”

基金经理的报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基金经理之间的相互模仿,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作用。在股票市场中,基金经理的报酬通常建立在业绩的相互比较上,具体表现为基金指数的增长。基金经理极有可能为了获取较高的报酬,从事风险较大的投资,而且基金经理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同行的买卖情况,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

三、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差异比较

(一)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区别按照证券投资主体的

按照证券投资主体的不同,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广义上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个人投资者是指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的个人。从数量上讲,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方面,个人投资者远远小于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差异比较如表1所示:

(二)不同投资主体的羊群效应分析

具体表现在:

(1)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分析。机构投资者产生的“羊群效应”可以分为理性的“羊群效应”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理性的“羊群效应”是从委托代理角度,机构投资者的管理层模仿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忽略自己已获得信息,以保持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这时的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有效策略。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是行为主体盲目地相互模仿,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都会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机构投资者理性的羊群效应可能会促进某种证券的价格水平向稳定的均衡价格水平接近,对资本市场起到稳定的作用。如果某一证券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公司基本情况和行业的均衡价格,此时众多机构投资者将买入该股票,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将会推动该股票价格迅速回到正常水平。同样,对于价格高于正常水平的证券,机构投资者集体性的卖出行为有助于该种的证券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有许多机构投资者选择负反馈的投资战略,即投资于前期价格下跌的证券,并卖出前期价格上涨的证券。如果多个机构投资者对一种或一类股票采取这样的投资策略,将有助于减少市场中证券价格的波动。这时,消息灵通和经验丰富的机构管理者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为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第二,机构投资者做出的非理性羊群效应会促使证券价格迅速变动。投资经理如果对市场信息判断失误,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在更大范围内受到效仿,最终将会出现某种证券价格非正常地过度上升或过度下跌。如果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共同卖出大量价格不断下跌的证券,会对整个市场信心产生严重打击,甚至引起资本市场的崩溃。如果机构投资者偏好短期投资策略,其羊群效应将增加市场的波动,降低市场的稳定性,如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同时买进或卖出的是大盘蓝筹股时,由于大盘蓝筹股较高的权重会对股价指数带来较大影响,导致指数失真,无法正确反应市场的运行情况。

(2)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分析。由于个人投资者相比较于机构投资者在资金、管理、信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其产生的“羊群效应”都是基于机构投资者产生的“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市场中的庄家和机构常常是羊群效应的发动者,个人投资人往往成为羊群效应的追随者。非理性羊群行为在股市中推波助澜,使股价原本正常的上调成为过度超涨,或者使股价原本正常的下调成为过度超跌。市场上的交易量具有明显的单向性,个人投资者对证券价格走势的观点认同度偏高,或者说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趋同度高。以2005年到2008年沪深股市为例(如图1所示),从2005到2007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将上证综指由1000多点最高推至6124点,累计涨幅高达500%。2007年新开户数为3269万户,是2006年A股开户数的10倍,投资者开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在充沛的资金面支撑下,成交天量纪录不断被刷新。以沪市为例,2007年1月4日开市第一天,沪市成交金额突破800亿元,此后天量纪录不断被刷新,突破千亿大关。但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出现了连续的单边暴跌。仅2008年3月一个月,上证综指下跌了20.14%,沪深300指数也出现18.91%的跌幅。上证综指2008年一季度累计跌幅达37.63%,使A股总市值蒸发掉了12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全国G D P的40%。,比面临衰退危机的美国还高出2.6倍。我国股市的走势不是周期性的经济调整,已经脱离了客观经济环境,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陷阱,投资人的信心极度涣散。

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在涨时助涨,在跌时助跌,容易引发高度的投机和市场泡沫,使市场达不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2008年A股市场出现调整,除了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和针对通胀而采取的价格管制、中石油的回归压力以及中国人寿限售股解禁等的冲击等原因。突如其来的雪灾引发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也是导致调整的重要原因,对这次的震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1月10日,一场历史罕见的雪灾陆续袭击了我国许多省区。就在1月28日灾情最为严重的这一天,在煤电油运和航空板块的带领下,A股市场经历了7.2%的大跌。雪灾肆虐的整个期间(1月10日至30日)上证指数从5440点一路狂跌至4311点(如图2所示)。除了股市对不利消息的正常反应外,众多投资者一致的行为,即羊群效应也是导致大跌的重要推手。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当时说过,此次雪灾给灾区的企业生产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市局部的,也是短暂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或者继续增长的趋势。但是在这段时间的非理性“羊群效应”致使二级市场出现暴跌的现象,短期的影响被放大表现在了股市上。

证券投资的“羊群效应”往往导致投资者做出反向选择,形成错误的投资决策。当投资者发现决策错误之后,会先后根据更新的信息或已有的经验做出相反的决策,这一过程看上去却产生了新一轮的“羊群效应”。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就存在着明显的交易量大价升,量小价跌的现象。以雪灾期间的上证指数日K线图为例,如图2所示。在雪灾发生之前,指数呈缓慢上升的态势,伴随着较大的成交量,且不断的有天量放出。但雪灾最严重的一天,1月28日,A股市场单边下跌7.2%,成交量出现较大萎缩。这些反映出投资者相当典型的追随倾向,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给投资者带来了重大的利益损失。

四、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成因分析

(一)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成因分析

造成机构投资者产生“羊群效应”的原因包括:

(1)投资策略的趋同。先进入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存在着某种领先优势,特别是部分优秀的机构投资者已经相对于后进入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市场当中的寡头垄断地位,对于后进入者的投资决策存在着很大的引导作用。面对先行者的羊群行为时,如果后来者不遵循这种行为规则,相对于现有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会显得与众不同。采取与群体不同的投资行为意味着机构投资者的管理层需要冒更大的风险。因此新进入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便会具有仿效现有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倾向。

(2)信息成本高。信息成本是影响机构投资者投资决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理想的市场中,信息是无成本的,人们可以获得任意想获得的信息。但是在实际市场中,信息的获得必须付出成本,有时成本太大,以致机构投资者虽然认为该信息具有价值,但并不一定超过须支付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会采取一种其认为的“简捷”方式,从其他管理者的交易行为中获取信息。

(3)市场的认同。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雄厚的资产规模决定了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具有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实力。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各种信息、资金等优势,使得其已不需要再采用传统的操纵股价的方式来获取利润。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其投资策略较易得到其他中小投资者的认同。市场的认同将从客观上扩大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

(4)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缺陷。随证券市场的发展,影响机构投资者业绩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但缺少简便易行的方法来评价机构投资者经营业绩的好坏和区分机构投资者管理层的管理技能的高低。通常的评价方法都是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的业绩相比较来评价机构投资者管理层的工作成效。为了不落后于同行,管理层会十分关注“领头羊”的动向,甚至出现追随、模仿其投资决策的动机和行为。尤其在投资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追随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以避免自身收人损失风险的增大将会成为许多机构投资者管理层的最优选择。

(5)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声誉的需求。在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下,机构投资者管理层极其关注职业声誉这一影响其职业生涯和从业收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管理者在职业生涯中积累起的声誉一旦遭到破坏,会对其事业产生长期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各年龄阶段的管理者而言,追随投资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的投资策略将是他们的明智选择,“共同承担责备效应”的存在导致了羊群效应。

(二)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成因分析

个人投资者产生羊群效应主要包括:

(1)客观上:信息不对称。机构投资者往往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形势、上市公司的各种消息进行详细而深刻地分析,因而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比较全面的,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市场交易。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买卖股票仅作为一种副业,不可能将主要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面对市场上大量的不确定信息,一般个人投资者无法筛选出有效信息,也无法优化投资决策,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投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自行判断和决策,从而采取与他人趋同的投资行为。

(2)主观上:专业知识、投资经验不足。很多个人投资者对股票了解甚少,只是在听说别人炒股赚钱了,自己也就贸然进入了股市。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财力比较薄弱,投资理念不够成熟,缺乏专业知识和训练,对自己投资决策能力缺乏信心。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是见好就收,很少做中、长期投资。在高风险的证券投资活动中,个人投资者缺少专业投资者的认知与判断作为自己投资决策的依据,其结果往往是盲目跟风。

(3)心理上:迷信权威,群体影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个人投资者往往是通过电视、报纸上财经评论员、证券分析师的建议,而采取行动。为了趋利避害,个人投资者往往趋向于追寻自认为可靠的权威信息,热衷于探寻某些所谓的“内幕消息”,甚至会依附于市场中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投资人。

(4)博弈格局。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虽然人数众多,绝对资金量大,但投资分散,不能形成同向合力。在缺乏有效信息和投资经验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具有相当的盲目性。机构投资者借助各类消息、传闻诱导大量个人投资者跟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并没有全面展开,个人投资者却成为机构投资者共同博弈的对象。这种博弈格局必然是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个人投资者盲目投资。

五、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解决对策

(一)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羊群效应加剧了我国股价的不稳定性,为了使我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机构投资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弱化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1)独立决策,切忌盲目模仿。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如果想要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率,这就需要充分了解所投资的资产信息,不要轻信传闻,在市场极端不稳定,信息极端不确定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风险。

(2)提高信息收集质量,降低信息成本。机构投资者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并不是不能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而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才会选择捷径从其他机构投资者那里获得信息。机构投资者应在信息收集前将没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在外,寻求更快捷、更低廉的方式获取信息。

(3)培养理性投资理念,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分析能力。端正对股市的认识,充分了解证券市场上的各种风险。在信息披露不断改善的情况下,独立分析个股的价值和走势,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防止因模仿“领头羊”而造成损失。

(4)加快机构管理创新步伐,提高机构资金的运营效率。在现实市场环境中,机构管理者必须面对新理念、新策略、新课题。机构投资者的实际管理人必须在投资方面,如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投资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采取更加合理而科学的对策和措施,实现机构资金的高效运营,给予机构投资者持续稳定的回报。

(5)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以投资基金为例,由于基金管理人员的报酬标准单一化,导致各种基金投资风格的趋同性。在衡量业绩时应考虑多方面的能力,如考虑创新性、设置工资水平下限、对赢利者设置额外奖赏,这样能够很好地保持机构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及行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降低基金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机构投资管理者的短期行为而承担的人为风险。

(二)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羊群效应的实质是从众、盲从、非理性行为。个人投资者要克服盲目跟风,坚持独立判断,努力成为理性的投资者。

(1)提高信息收集、判断的能力。提高收集宏观经济信息、上市公司信息和股市交易信息的能力,对大众传媒、专用媒体、股市实地等途径得来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做出理性判断,决定投资方向。

(2)掌握必要的股市知识和投资技巧。个人投资者应学习掌握有关股市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股市操作技巧,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股海搏击的技战术水平,争取投资的主动性,成为理性、成熟的投资者。

(3)倡导价值投资,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非理性的羊群行为诱导个人投资者追涨杀跌,最后却为券商交足手续费,自己却落得高位套牢、甚至血本无归。个人投资者应记住“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培养长期投资与组合投资的理念。

(4)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股市潮起潮落,变幻莫测,似乎无规律可循。其实股市的运行,投资者买卖股票的操作行为,还是有特定规律的。如“庄家”做庄,大体上都要经过吸筹、洗盘、拉抬、整理、拔高、出货等阶段。摸清庄家炒作的规律有益于把握买入卖出时机。庄家与散户是博弈的双方,不能盲目跟庄,进入庄家的圈套。

六、结论

理性的羊群效应有利于加快证券的发现速度,维护市场稳定。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股指在短时间内持续暴跌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在市场的参与过程中,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应该深刻理解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在自身的投资过程中,独立的分析判断,尽可能减少非理性羊群效应。

参考文献

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论文 篇8

关键词:网络社交平台,羊群效应,信息不充分,鱼群效应

1 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与羊群效应

1. 1 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无论国内外证券市场都是普遍存在的,一般多侧重于证券发行者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研究。但,二级交易市场的投资收益( 如中国证券市场普遍公认“一盈二平七亏”的投资者收益分布) 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此大多数亏损的投资者自嘲为被征收 “信息税”,“智商税”。

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表现在: 1 获取信息时间; 2获取信息来源; 3获取信息数量的不对称; 4获取信息质量差异。而决定其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因素,在于:

1. 1. 1 距离信息源的远近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作为通常意义上的信息源,其所有者、经营者、职工等对公司内部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风险大小、赢利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比一般投资者了解得更为详细、全面和准确,显然与上市公司关系越密切,地理距离上越近,获取信息的时间、来源、数量、质量均具有先天上的优势,这种优势或合法或非法均可以转化为经济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信息资源的禀赋优势。利用这种资源,如大股东可以获得股权估值上的好处,甚至可能与经营者相互勾结、垄断信息,极端的情况可能向市场传播虚假信息,联手操纵市场,获取利益。

1. 1. 2 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异

除了与信息源关系密切之外,大多数投资者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于对外公开的各种报表、研究报告等资料,这些信息往往难以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一些机构投资者也会对目标企业做重点调研,这都有赖于投资者信息提取/分析的能力,这些投资者与信息源关系并不密切,但具备技术优势。

1. 1. 3 追随者与次级信息源

事实上,大多数的投资者既不具备信息资源优势,缺乏可靠的信息渠道,也不具备独自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多数时候都是通过跟踪、关注公共信息,诸如财经报道,论坛,股市评论员,获取二手、三手的信息,他们分布于信息接收的远端,形成了证券市场的弱势群体,承担了最终亏损。而财经网站、证券公司、股市评论员等人则充当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次级信息源。

1. 2 市场投资行为的羊群效应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是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环境下,其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模仿他们的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放弃私人信息和理性分析,改变自己决策模仿他人而与大众一致的行为。

仅从现象上验证,大量研究证明: 参与羊群行为的投资者个体在市场中获得的收益较低。但在信息不充分甚或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投资者很难对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做出合理的预期,因此投资者往往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获取信息,最终形成 “羊群效应”,这从博弈选择上,不能说非理性。羊群行为投资者收益较低其原因不在于羊群行为的非理性,而在于信息弱势。

2 投资者网络社交互动状态下的信息传递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其开放性、交互性、时空跨越性与低成本等优势,正在重构社交网络,形成了共生性的网络思维和网络社会。典型的网络社交互动中,投资者所处网络规模大,节点多,节点间关系错综复杂,因信息来源和渠道的变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所改变,网络社交互动对投资者信息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2. 1 网络社交促使信息传递体系的扁平化

社交软件/平台的应用使得小世界的步长减少。1967 年由Stanley Milgram主导的一系列小世界实验( Small World Experiment) ,表明了任意两个人之间,平均通过6 步就可以建立连接,最终理论成果叫作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而来自Facebook的研究显示,基于Facebook的数据研究结果,2008 年的平均步长是5. 28,而2011 年的平均步长为4. 74。与此对应的Twitter的数据结果显示,其用户之间的平均步长为4. 67。

我们从社交网络平台典型的关注与转发的功能就能发现这一点:

开始时,信息源A的信息被关注者B转发,之后再被B的关注者C接收,信息沿着A - B - C通道传递,步长为2,之后C “认识”了A,通过关注,信息传递变成A - C,步长缩短。

由此可知,一般投资者通过扩大网络社交范围,是可以不断缩短与信息源的距离,获取信息更加及时,准确。理论上,网络开放信息通过社交网络传递后,六度分割最终步长趋向极限值1,由此导致信息传递体系的扁平化。

2. 2 投资者信息收集的免费化

当一般投资者扩大网络社交范围之后,随之产生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识别及提取出有效信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英国的进化心理学家邓巴通过研究英国人寄圣诞贺卡的行为得出一个结论: 人类实质性的有效社交范围在150 人以内,此数字被称为邓巴数字,有证据证明,网络社交范围也受此限制,Twitter用户经常进行互动的好友人数平均在100 ~ 200 人,Facebook一般用户的好友人数为190 人。

在社交网络中,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交际圈内彼此熟识的人越多,在网络社交平台体现为关注和信息转发出现重叠,在关键词搜索开始出现重复、虚假、相关性差等无效信息。

当投资者关注的人数不断增加,产生的信息成倍增长,单位信息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投资者信息收集行为受到成本- 收益的约束。在同等收益或同等不确定收益的条件下,公开的信息或广为人知的信息因其免费或低成本是投资者最先获取的,经过锚定效应作用,对投资者影响也最大。

因此,网络信息的影响范围,首先是公开的免费信息,其次是广为人知的,可轻易观察到的他人行为,而当两者相结合,则影响力大幅提高,网络传媒为了争夺市场影响力,迎合投资者的需求,通常提供免费的、公开的信息。

2. 3 信息传递工具的更先进便捷

信息传递进入互联网时代,便具有了即时性,影响信息传递速度的不再是传递工具,而在于传递者与接收者的行为。以一个投资者举例,他获知某一信息的时间,可能因为: 1关心的程度,2有没有空闲,3有没有网络,4有没有带手机……在互联网2. 0 时代,几个因素中网络和手机客户端似乎更为重要,而传递者的行为殊无区别,其信息的传递往往在两指之间,可谓是四两拨千斤,戳动手指就撬动市场。

特别是网络社交互动下,信息传递之便捷与快速,传播之快,使得投资者获取资讯后尚留下较为宽裕的时间进行投资交易,导致 “信息发出—接收—投资交易” 的周期大为缩短。

3 网络社交互动下的羊群效应

3. 1 信息团聚与羊群分割

社交平台的核心功能: 关注与转发,使得信息在转发传递扩散的同时,也吸引了外部的接收者关注,由此形成了金字塔式的松散集合,而具备相同特质的集合往往又交叉关联- 关注,形成集合体,形成投资者群体的团聚现象。

传统羊群效应通常是基于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观察- 模仿他人行为的社会行为现象,与传统的羊群效应不同,社交平台互动下的羊群效应是基于信息选择———信息跟随———行为跟随的行为特征。由于在信息选择上的分野,投资者的羊群是分割的,分割后的羊群之间在市场交投行为中必然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连续博弈。

3. 2 羊群聚散与迁移

在证券市场,由于信息和行为的可验证性,投资者不断的筛选可关注者,又由于互动性的特征以及信息源本身不稳定性,譬如,很大的信息源仅私人网络ID,信息发布纯属个人行为,其信息稳定性就很差。因此,投资者在信息跟随的羊群行为上,常常出现聚散不定、规模缩减、关注者变迁的现象。

3. 3 证券市场的鱼群效应

在大西洋中,金枪鱼以身边其他鱼的侧线为信息跟踪反馈,共同行动形成群体行为。猎食者鲨鱼和鲸鱼看到的猎物似乎很多,你扑过去实际上很难会有收获,这种群体行为表面看来似乎理性,但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庞大鱼群的存在,吸引了大量的捕猎者的到来。

证券市场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利益博弈的场所,中国尤甚。投资者信息羊群的存在,必然吸引大型捕食者的到来。越是成功的信息羊群、存在时间越久、规模越大,越是危险。

4 对网络社交互动下羊群效应的反思

羊群行为是个体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理性行为,但羊群一如大西洋上的鱼群,最终结果却是吸引了庞大的敌人,最终被捕食,这是行为金融中典型的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现象。

在网络社交互动下,信息扁平化意味着差异性更小,羊群行为更加纯粹,有规律,也更加极端,2015 年6 月下旬开始的股灾可以观察到,在短时间内极端单向交易导致的市场失衡、流动性枯竭的现象,其中既缘于羊群行为,又有互联网2. 0 的网络社交互动影响在内。

对羊群行为的反思,一是羊群代表了市场的大多数,必须关注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二是必须保持独立性,因为在市场生态中,羊群处在生物链的底端。

参考文献

[1]罗彬杰.基于社会网络的在线投融资服务关键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12).

羊群效应研究路径初探 篇9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进行选择, 每一次选择都希望能够选到回报更高的那个选项。人生的奇妙之处在于, 几乎每一次选择面对的都不是回报确定的。当我们在陌生的城市旅游, 晚餐时间面对两家相邻的餐馆, 并不能100%确切知道哪一家可以为提供更加美味的食物, 但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根据观察到与餐馆品质本身相关的信息, 我们会形成对两家餐馆品质不同的先验估计。每个人的先验判断并不一致, 因为有的人发现左边的餐馆装饰更加华丽, 有人发现右边餐馆的餐具更加漂亮, 还有人可能发现左边的餐馆服务人员笑容更加热情。当然, 我们更加有可能的是通过“学习”别人的选择, 来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这两家相邻的餐馆一家就餐顾客爆满, 另一家却门可罗雀, 那么我们若赶时间多半也会选择顾客更多的那家餐馆。英国Wilfred Trotter在其影响深远的著作“Instincts of the Herd in Peace and War” (1914) 中提到了“herd behavior”, 使得“羊群效益”被广泛重视。现在, 羊群效应多指“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 (随潮) , 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 (顺应风俗习惯) 。”[百度百科] “羊群效应”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了一次性的选择上, 还表现在具有长期性的风俗习惯上。大部分传统文化风俗得以流传至今, 往往是因为其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然而也有很多传统陋习, 因为文化传承的惯性保留至今, 例如至今在非洲多国仍然有对女孩进行“割阴礼”的习俗。

群体中个人的行为是否会逐渐收敛至统一的行为?若收敛统一, 那个是否收敛至最合理的行为?收敛的速度是如何的?这三个问题成为研究社会学习 (social learning) 的三个核心问题。 前两个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三个问题的重要性表现在: 如果群体行为最终收敛向正确的选择, 但如果收敛速度很慢则意味着人们要经历漫长的错误, 付出长期愚昧的代价。另一方面, 还可能由于收敛太慢, 当初的正确选择已经不再是正确的了。

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Banerjee在1992年, 提出了一种惯序性模型描述了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如何从市场噪声和其他个体的的决策中获取决策信息, 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个体做决策的惯序性。与之相对应的是非惯序性模型, 假设在所有的决策者均为一个社交网络 (social network) 中的节点, 任意决策者之间存在某种交流各自的决策的可能性 (可能性可以为0) , 该类模型既可以研究一次性的决策行为也可以研究多次重复的决策行为。

二、基于惯序性模型研究群体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Banerjee (1992) , Smith和Sorensen (2000) 都是假设了sequential social-learning model, 即假设社会中的参与者按照一个固定的外生的顺序对统一事件做出选择, 而任何已经做出选择的参与者的选择都成为了社会的公共信息。该模型中, 每个参与者只能做出一次选择, 并且每个参与者做出选择的时机也是外生的。

Bikhchandani (1998) 基于惯序性模型, 阐释了“羊群效应 (herding) ”产生的根源并不是来自所有参与者初始信息的相似性。在惯序性模型下, 初始信息差距很大甚至相反的情况, 任然可以出现羊群效应。人们在交流或者观察别人的决策过程中, 存在对信息的离散化, 而信息的离散化使得信息阶流 (information cascades) 在概率意义上必然出现。根据Bikhchandani的分析, 信息阶流具有脆弱性, “新人”或者坚持己见的人的出现随时可以打破信息阶流, 并且羊群效应收敛的结果是路径依赖的。此外, Bikhahandani对基本模型进行了一些拓展研究, 包括模型中存在受全体公认的“Fashion leader”;群体中存在不同的偏好;回报在每个时间点会受到小扰动;甚至探索了个体做决策的顺序由外生变为内生的情况。

D . Acemoglu , M. Dahleh , I. Lobel and A Ozdaglar (2011) 则是对sequential socia-learning model中可观测到的行为做了改变, 不再要求已发生的行为都可被获知, 总结出了更为宽松的可以保证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 个人选择序列最终可以收敛到正确选择的条件。

惯序性模型研究中的一个困难是所有参与者都只是进行一次决策, 不能探讨多次决策的情况。探讨多次决策的情形成为非惯序模型 (社交网络模型) 的优势。

三、基于社交网络模型研究群体对个体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在社交网络模型的假设下, 有两类研究路径, 一类假设人们在交流和观测的过程是naively, 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是一个外生变量;另一类则假设是一种贝叶斯过程, 人们在交流和观察的过程中, 利用贝叶斯法则更具现有的信息推测真相。

1 . 非贝叶斯过程下, 探索社交网络中人们认知的发展。 Golub和Jackson (2010) 指出在人们采用naively观念更新规则的情况下[ They naively update beliefs by repeatedly taking weighted averages of neighbours’ opinions.], 当且仅当社交网络中最有影响力的参与者随着社会的扩大而消失, 所有的观点和认知在一个大型的社会中都将收敛于真相。 他们的分析框架是基于Morris H.De Groot (1974) 提出的模型, 社交结构被看作是一种有权重的网络结构:社会中的参与者 (Agents) 各自对共同关心的问题持有自己的观点;时间被设定为离散的, 在每一期, 参与者可以且只可以与其社交网络中的“邻居” (neighbours) 交流并更新自己的观点;每位参与者形成的新的观点为其自己与邻居的前一期的观点的加权平均。 Golub和Jackson进一步假设参与者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存在“真相”, 每个参与者在最初始时持有的原始观点等于“真相”与一个期望为零的噪声之和。希望能够发现在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下, 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 社会中的每个参与者都能在最终概率意义上接近真相。

2.贝叶斯过程下的探索。Bala, Goyal则在“Learning from Neighbours” (1998) 这篇论文中对贝叶斯过程下人们认知与信念的形成进行了探索, 并且分析参与者的选择。与仅仅分析信念的变迁最大不同, 参与者是根据对基本变量的信念做出选择。

Gale和Kariv在 “ Bayesian learning in social stucture” (2010) 中也是基于贝叶斯过程分析社会参与者的选择。该模型中, 参与者只能观察到其邻居的历史选择, 并不知道获得的结果。作者在文章中证明当社交结构满足连通性假设后, 社会选择初始的差异性会在有限时间内被全社会统一的选择取代的概率为1, 即时信念依然存在差异。Martingale Convergence Theorem是此篇论文中的重要技术手段。Smith和Sorensen (2000) 也类似运用Martingale Convergence Theorem证明了贝叶斯学习过程将带来选择和认知上的统一。

以上的文献虽然都得出类似的社会选择收敛的结论, 但对于收敛速度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研究。然而, 当收敛速度很慢的时候, 收敛的意义就不那么重要了。

3.关于社会中观点的波动和社会分歧存在的研究。Daron Acemoglu等人的研究解释了为什么在社会中始终存在观点的波动, 在他们看来, 分歧是常态, 而观点的一致是极为罕见的 (2013) 。同时, 他们认为是由于社会中存在始终坚持自己观点的狂热者, 使得整体来看全体社会参与者的认知在不同的极端认知之间波动, 并且这样的波动并不可以通过加强交流而消除。 他们关于社交结构的假设最大的不同在于, 假设社会中存在不接受别人任何观点的狂热者。而在社会学习机制方面, 他们研究了连续型时间下的情形, 假设每个参与者与其邻居的交流满足泊松过程, 参与者在与一位邻居交流后即更新自己的认知。 而不是在离散型情况下, 每次可以知道所有邻居的认知。

对于分歧的研究, Robert Axelrod (1997) 研究了多维文化变迁的情形, 认为整个社会体系中, 稳定的文化同质群族的数量随着文化的维度增加而减少, 有随着每个维度内的差异性的增加而增加。更为出乎意料的是, 当“国土面积”超过某一范围的时候, 稳定的文化同质群族数量随着面积的增加而减少。 Axelrod的分析考虑到了影响交流频率和程度的因素——交流者之间存在的共识。这一假设来自于人们有更加愿意且更将相信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的倾向。

四.结论

本文对目前羊群效应相关理论研究路径进行了粗略梳理。此类研究主要以外文文献为主, 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可以深入的方向包括对于社交网络结构更复杂的假设, 涉及行为人之间对于信息的交换等。

摘要:本文阐述了羊群效应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社会学习研究领域最核心的三个问题包括:群体中个人的行为是否会逐渐收敛至统一的行为?若收敛统一, 那个是否收敛至最合理的行为?收敛的速度是如何的?国内对羊群效应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外文文献主要从惯序型和社交网络型两类模型出发进行研究。未来可以拓展的方向将是在社交网络模型中对社交网络结构改进以更加符合现实情形。

关键词:羊群效应,社会学习,序列模型,社交网络模型,收敛

参考文献

[1]W.Trotter, The Instincts of the Herd in Peace and War (1914) .A.Banerjee, A simple model of herd behavior,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7, No.3, (Aug., 1992) , pp.797-817.

[2]L.Smith and P.Sorensen, Pathological outcomes of observational learning, Econometrica 68 (2000) , no.2, 371–398.

[3]S.Bikhchandani, D.Hirshleifer and I.Welch, Learning from the Behavior of Others:Conformity, Fads, and Informational Cascade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12, No.3 (Summer, 1998) , pp.151-170

[4]D.Acemoglu, M.Dahleh, I.Lobel and A Ozdaglar, Bayesian Learning in Social Network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8 (4) , (2011) , pp.131-166.

[5]B.Golub and M.O.Jackson, Naive learning in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wisdom of crowd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Microeconomics 2 (2010) , no.1, 112–149.

[6]Morris H.Degroot.Reaching a Consensu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69 (345) , (1974) , pp.118-121.

[7]V.Bala and S.Goyal, Learning from neighbor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5 (1998) , no.3, 595–621.

[8]D.Gale and S.Kariv, Bayesian learning in social network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45 (2003) , no.2, 329–346.

[9]Daron Acemoglu, Giacomo Como, Fabio Fagnani, Asuman Ozdaglar, Opinion Fluctuations and Disagreement in Social Networks, 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38 (2013) , No.1, 1-27.

基于羊群效应的房地产泡沫分析 篇10

羊群效应, 又称“简单复制原则”, 是一种从众心理。羊群本无组织, 但一旦群体行动起来, 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朝一个方向跑, 如果此刻哪只羊想要逆羊群而动, 则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来说, 羊群行为是指市场参与主体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 或者因为缺乏信息识别的专门知识而产生对行为后果不确定性的认识时, 其行为受到其他参与主体的影响, 模仿他人决策, 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 (即市场中的压倒多数的观念) , 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在巨大的财富效应的示范作用和人们的非理性预期下, 极易产生“羊群效应”。

二、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

传统金融理论是以市场参与者是理性人的假定为基础的, 在此基础上, 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 (EMH) 。该假说认为, 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 市场就是有效的。根据这一假说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理论, 包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CAPM) 、套利定价理论 (APT) 、期权定价理论 (OPT) 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 也构成了现代证券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然而, 近二十年来,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们并不总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 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异象。这些异象包括:会计日效应;周末 (周一) 效应;羊群效应;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与股价泡沫;股价对市场信息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等等。这表明, 基于理性投资者假设的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着内在缺陷, 由此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金融市场, 克服了传统金融学的一些弊端, 更好地解释了金融市场中的各种异常现象。而羊群效应作为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三、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羊群效应

在羊群效应下, 每个交易者在做出一个不可逆转的决策时, 忽视他们自己的信息, 模仿其他人的行为, 正是这种模仿行为可能引致房地产市场上的剧烈波动, 这对于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将造成致命的伤害, 更由于房地产属于资本品, 这种大的波动极易诱发金融危机和宏观国民经济的大波动。为此, 羊群效应已成为学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的房地产监管低效、信息扭曲、不对称严重, 为羊群行为的产生提供了空间。因此研究我国房地产是否出现羊群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理解泡沫的生成机理。

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 自90年代初期我国住房制度进行改革, 推行货币化分房以来, 房地产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贡献显著, 已经成为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 从80年代初至今, 房地产行业经历过几次周期性的涨落, 从99年至今持续处于上升期, 对于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来说, 行业高速发展, 对资本的需求量也随之剧增。但由于土地的供给弹性很小, 在房地产价格迅速增长的情况下, 人们预期住房价格会不断上涨, 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 推动价格以更快速度上涨。持续攀升的房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 焦点在于中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

四、对于房地产泡沫的需求供给分析

房地产泡沫总的来说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是指房屋和土地的虽然价格极高, 但是与其真正的使用价值不相符。这种情况在账面上来看, 确实大幅度提高了价值增长, 但实际上确实很难实现。

在房地产泡沫的状态下, 房子的价格越涨, 购买者越是踊跃, 甚至疯狂。这些投资者买房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 而是为了房价更高的时候转手卖出去, 从而获得差价。过度的房地产的炒作必定会扭曲市场的真实供求关系, 这种情况下, 导致房地产价格越高, 房子和土地的需求量越大。这时候的房地产商品可以说只是一种纯粹的投资品, 它完全丧失了作为商品的基本属性。投资者不会去关心房子的基本功能, 他们关心的只是房地产未来的价格涨幅趋势。

五、房地产泡沫的传导效应—金融危机的爆发

众所周知,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使各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银行服务市场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都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 国家间金融市场通过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所以, 一个国家出现金融泡沫, 不但会在本国的地区和行业间传导, 也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很大的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则使金融风险向全球范围迅速扩散, 由于心理预期作用的羊群效应, 导致了全球金融恐慌, 投资者急抛次级债券使价格大幅下跌, 造成全世界股价大跌, 进而促使金融危机爆发。

六、总结和建议

我国房地产泡沫与羊群效应 篇11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房产市场的巨大的波动,这种波动对房地产地产的效率和稳定性都将造成严重的伤害,并有可能引发宏观经济的振动和诱发金融危机。因此羊群效应应该受到我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一、 房地产行业中的羊群效应

1. 信息导致的羊群效应

为了减少不确定性的信息,投资者得到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意味着可以在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又可以或多或少的避免经济损失。然而现实市场是残酷的,想要获得信息方面的支持是需要付出经济成本,当投资者获得有效的信息和获得投资收入处于劣势。投资者为了获得盈利,得到更多的真实可靠的市场信号,可能会到处打探各种“小道消息”,或诋毁”假信息“。,这种情况下,在一定得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的”追风“热潮。市场信息完全开放且变化非常快,大量的新信息不断涌入,对于投资者来说分析和判断非常不易,所以增加了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背离自己方向,喜欢跟风行事,采取一种更为廉价简便的方式,即从别人的投资行为中获取信息。

2. 从众行为产生的羊群效应

从众心理指人和其他人做同样事情的本能是一致的。通过各种调查,拥有这种心理特征并不是只有人类。在生物世界中,动物也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在动物群体中,,例如,在小区选择、交配、觅食行为等等都有着一定得模仿行为。自然动物的一致行动组的趋势都是由长期的进化,而来的。在一些进化上是具有一定得优势。人类的心理特点是一种在进化的过程中诞生的产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群体行为的确是具有一定的优势,单独狩猎的成功概率远远的低于集体狩猎的成功率,和其他人做同样的事情是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但是人们也观察到在一定条件下的羊群行为有着一定得缺陷型。,导致他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是由于他们选择了从众的心理。

3. 羊群效应产生原因

这种行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组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人类的生存本能、各个群体间信息的沟通、信息不完整、信息成本过高、对名誉,酬金的需要、对集体的忠诚、以及社会中存在禁止偏离群体共同行为的机制等。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建立公开完全的信息市场是关键,但这又是及其困难的,由于信息的不完备,由此产生羊群行为,最终投资者的购房行为并不是由自身需求出发,而是羊群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投机行为大部分也受羊群效应所影响,我国的购房者行为中大部分是存在投机的行为,新开楼盘的房屋空置率极高,房屋空置率和房地产市场的羊群效应有着极大的关系,住房空置率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时10%,住房空置率如果偏高说明羊群效应的存在,近几年我国的住房空置率都超过20%,远远超出标准,从住房的价格走势来看,虽然近期略有回落,但是投机行为依旧存在,房屋空置率与羊群效应相伴而生,过度的投机已经导致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增大。

二、 基于羊群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 由于“羊群行为”者往往抛弃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随别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房地产投资者最终会背离自己的初衷,导致市场混乱和不稳定。很多时候投资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往往随大流,而不是从自身所获信息和自身需求出发去进行行为决策,这大大削弱了社会对住房的真实需求这一基本因素对价格趋势的决定性作用,使得市场价格偏离正常轨道,当羊群效应产生的时候对房产的超额需求将大大增加,背离真实的住房需求,价格飞涨,使得真正有住房需求的刚性购房者权益和利益受到严重伤害,最后真正有需要的住房者没房住买不起房,而房产大量囤积在投机需求者的手中。

2. 羊群行为导致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市场上信息风雨突变,一旦新信息出现,“羊群行为”就会出现瓦解。这时由”羊群行为“所牵扯的一系列问题就会出现。这意味着“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现实中,市场上出现的是利好的消息,不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大家会疯狂追涨,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而如果遇到市场信息利空时,又会过于杀跌,使房地产行业加速衰退,引起相关行业的巨大波动,对整个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严重打击。

3. 由于国家土地的供给弹性系数很小,在住房价格迅速上涨的情况下人们对住房价格的预期也常常会过高,从而导致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以至于给快速上涨的房价添一把火,羊群效应由于不完全的信息容易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和泡沫,暴利的诱惑让大量的其他产业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间接影响其他行业的正常发展和地产行业的过度投资,但是经济规律不可逆,过大的供给最终将泡沫打碎,如果没有管理当局的适当把控,宏观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三、我国房地产行业羊群效应调控

对羊群效应行为的有效遏制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投机成本,但是又不能伤害对住房有真正需要的刚性消费者及中低收入者的利益造成伤害,以下有几点政策建议可以作为参考:(1)坚决打击房地产市场操纵舆论和价格、制造虚假成交量、囤房等市场欺骗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2)征收房产财产税,特别是针对有大量房产的所有人增加征税力度,增加囤积房产的成本,有效遏制投机行为。(3)提高个人非自住房和二套房以上的贷款利率,向中低收入者提供优惠利率,增加保障房的建设,使市场需求反映人们对住房的真实需求。(4)就土地政策,政府不仅可以根据住房需求的情况增加对民众住宅土地的供给,而且应该对土地的供给给予更多的限制性的使用条件。(5)消除房地产行业中的垄断行为,从供给上打破垄断。建立完善的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各级政府对所出让的土地价格、现有土地的规划等一系列信息进行公开,防止圈地炒地的行为,另外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模式,出让土地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

[2]朱锡庆,黄权国.羊群行为经济理论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

[3]韩平,姜再勇等.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泡沫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调查报告,2005.

[4]位志宇,杨忠直,王爱民.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基本面研究的新视角.2007.

我国物联网正呈现“羊群效应” 篇12

在1993年, 克林顿政府发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理念, 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互联网在免费出版、即时资讯、免费通信方面的诸多优点, 使其具备了廉价、高效的媒介价值。伴随世通、网景、雅虎等互联网企业股价的飙升, 无数的DOT COM公司纷纷出现, 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的涌入。由于相信未来全球将需要无处不在的宽带接入, 固网运营商纷纷借债购进光纤设备以建设高带宽网络, 移动运营商则花费大量现金购买3G牌照。然而, 由于缺乏足够的客户需求支撑和有效的商业模式, 无数的光纤和3G网络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最终形成了巨大的互联网泡沫。

综合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形成过程, 可以分为“优秀创意——良好预期——羊群效应——资金吸引——产出超过实际需求——泡沫形成”6个阶段。其中影响泡沫化的主要因素为是否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以及资金沉淀规模。

对比我国物联网发展阶段, 目前业界都看好物联网的发展空间, 纷纷开展对物联网的规划和投资, 羊群效应正在逐步形成中。未来影响我国物联网泡沫化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

其一, 基于我国人力资本廉价优势和安全性考虑, 客户需求空间有限。互联网的本质是“草根产业”, 不易控制, 但拥有开放的、源源不断的创新应用, 初期更适合个人和家庭;而物联网具备很强的专业性, 本质是“精英产业”, 控制力强但创新动力有限, 初期更适合于政府和企业。政企客户使用物联网产品不外乎希望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但在我国人力资本低廉的前提下, 物联网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值得商榷, 而标准的不统一、平台的分散建设也对物联网在提升效率方面的作用画了问号。此外, 物联网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也是制约客户使用的重要因素。

其二, 地方政府的介入将加剧资金沉淀, 且形成较大的资金退出壁垒。由于地方政府有动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因此即使市场需求不足, 地方政府仍然有持续推进物联网投资的动力, 从而不断扩大资金沉淀规模, 吹大物联网这个泡沫, 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破坏。

与互联网相比, 短期内物联网的客户需求空间相对更小, 商业模式更加模糊, 且由于地方政府的强有力介入, 因此物联网更易于形成泡沫。

上一篇:如何上好一节常态课下一篇:一体化电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