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专业

2024-08-07

应化专业(精选6篇)

应化专业 篇1

高校学生学习评价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参照,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素质培养等方面学习水平的考核与评定。学习评价作为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检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保证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教学指挥棒的角色,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1]。对此,许多学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了改革思路。如北京工业大学的鲍泓[1]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学习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化学习评价改革要从转变传统学习评价观念入手,在考试管理 “去中心化”基础上,实现与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教师自主组织的学习评价多样化形式。彭青军和朱凌玲[2]提出要构建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学习评价模式———全过程动态目标考评; 李永强与朱宏[3]则针对健康保险专业学习考核评存在的问题,认为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姜振凤[4]根据高校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特点,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构建了基于校园网的学习评价系统模型。

然而,对高校中的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课的学生学习评价的探讨则很少见报道。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不完全一样,体现在基础课注重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传授,而专业课则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与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着重培养学生 “用化学”的能力。另一方面,专业课大都安排在大三和大四上,学生已经适用可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由于个人发展和就业压力,学生的出勤率明显比大一和大二时偏低。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如何进行应化专业专业课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呢? 除了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外,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对于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专业课的学习评价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作了一些探讨。

1 目前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专业课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学生学习评价是: 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 占总评30% ) 和期末成绩( 占总评70% ) 之和。平时成绩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给出一个成绩。这个成绩的给出随意性很大,没有具体评分标准,主要用于调节总评成绩用。期末考试可以是闭卷,也可以是开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 1) 平时成绩无评分标准,弹性大。当学生的总评成绩不高或者不及格时,就认为是教师给出的平时成绩所致。对教师而言,总评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平时表现也较差,平时成绩打低分,学生的总评成绩就可能不及格; 打高分吧又对于那些平时表现好的同学不公平,进而影响下一届学生的学风。

( 2) 评价项目不全面。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重过大,这导致只要期末考试考得好,就能获得较好的总评成绩。而期末考试只能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 或理解) 程度,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而无法评价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发现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种评价方式对那些记忆力好的学生明显有利。

( 3) 体现不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一般来说,有好的学习过程就会有好的学习结果。在现行的学习评价体系中,虽然有平时成绩考核,但是这个考核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为教师很少有学生过程学习的档案记录,如缺少课堂和课后表现的记录,只能根据学生出勤率,作业正确率来粗略给出成绩。这直接导致学生不注重过程学习,只想在考试前几周突击性学习。

( 4) 评价主体不全面。现行的学习评价体系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少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内容,师生间缺少互动和信任。这也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或对该课程失去兴趣。

2 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专业课学习评价改进的几点想法

应用化学专业专业课不同于基础课程,它主要侧重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因此,无论在期末考卷的题型,还是在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上,应该要体现这一区别。学习评价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指挥棒,指引学生往哪些方向努力。如果这个指挥棒指挥正确,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能得到全面提升,否则,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现有学生学习评价。

( 1) 加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一方面要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的比重,如提高为40% ~ 50%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过程学习,而不只是在期末考试前期突击学习了。另一方面要将平时考核的内容扩充、细化、档案化,并给出具体评分标准。如内容除了含有出勤、作业外,还要有课堂( 课后)表现; 对于作业,不仅看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还要特别注意作业是否有抄袭情况; 对于课堂( 课后) 表现,着重考察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 2) 期末考试题型的调整。专业课中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少,主要涉及的是对知识的应用。因此,在期末考试的题型上要侧重体现对 “用化学”的能力,多出应用分析题。这也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不要搞考前突击学习,要加强过程学习。

( 3) 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就本质来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最清楚自己学习的情况。因此,有必要也应该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就平时考核这一方面,除教师评价外,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项目。这样,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就能激发出来; 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师考察的盲点,如学生的作业是否抄袭,有时教师是很难判断出来的,而学生自评和互评就能弥补这一不足。

( 4) 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5]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6 - 7]。为了确保制定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用AHP建立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层递关系以及权重向量,再利用模糊算子的综合运算得出综合评价。

( 5) 民主协商,先立规矩。一项新的学习评价方式能否实行下来,首先要让学生知情、讨论,参与制定规则,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可以先拟定一个方案,然后在第一节课时让学生参与讨论、协商并定稿。今后就严格按新的学习评价方式实行。

( 6) 争取学校有关部门支持。与任何教学改革一样,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也会与旧的制度有所冲突,与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或利益有矛盾,这就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否则改革很难进行。新的学习评价方式涉及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涉及到评价标准的制定等,这些无疑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这些工作量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给以认可。

3 结语

目前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不全面、无法体现学习过程等。由于学习评价直接影响到应化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学习评价进行改革,如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以及让学生愿意并主动参与学习评价等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应化专业 篇2

应化1102段勤勤10号

摘要: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极为复杂,由于其产品、原辅材料千差万别,工艺不尽相同,排污环节多,污染物复杂多变,对环境影响大。因此,化工类职业应该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

一、开设环境影响评价课的重要性

1.现代大学生环境危机意识十分淡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去了,但民众的环境意识淡漠了,新生代们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享受的一代,成了消费的一代,我们大多受到父辈的最深影响是竞争和赚钱,很少有人去思考环境问题,更没有人为环境做点事实,终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做也只是极不情愿的象征性的扫扫擦擦,与实际问题相去甚远,因此只有开设环境影响评价课,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危机感、紧迫感以及责任感。使学生居安思危,增强环境危机意识。

2.现代大学生环境法制意识教育有待增强

环境法制意识是环境意识的中心环节。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法制不断完善,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保护法》《放射防治规定》等法律法规。但大学生们似乎与这些不曾相关,很少有人知晓,因此开设环境影响评价课,就成为了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的一个必要的途径。

3.现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教育十分欠缺

环境道德意识就是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或诱惑力的影响下,所具有的自觉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意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是环境意识的最高境界。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孩子们的环境道德意识无从谈起,环境道德意识教育十分欠缺,因此,除了让学生不要乱吐痰、乱扔瓜果皮、不要任意丢弃饭菜,节约用水

外,还必须通过专门的环境教育课,对学生进行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环境道德教育。让学生们将环保内化为一种自身的品格。

4.加强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发言时指出:“环境保护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环境问题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生产行为带来并经过长期积累表现出来的问题。所以加强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解决世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六报告以来,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思想。而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更是迈向生态文明的灵魂教育。其核心在于培养人的环境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情感和行为,培养环境善恶观、环境正义感、环境道德义务和环境审美观,使人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环境道德意识一旦形成,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下深刻烙印,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件关乎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是当今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环境影响评价对本专业的意义

应用化学专业以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工件的防腐蚀电镀和涂料的装饰,而这些过程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对环境有危害的物质,学习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可以清楚的了解这些物质的对环境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案,能过减少甚至防止环境污染。因此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三、环评课教学方法与实践问题探讨

1.重视案例教学

针对课程与实际项目联系紧密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对不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介绍,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内容、方法,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在建设项目进行分析,对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并研究对策,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学有所用,有成就感。首先授课前引入案例。如在讲授“清洁生产评价”时,教师先给出一个“棉质衬衫和化纤衬衫那个对换季更好”的案例,让学生讨论,然后有教师归纳分析案例并引出新课,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然后授课中穿插应用案例。如教师结合一些违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反面案例来解剖这些制度的具体内涵,增强教学的说服力。最后通过案例巩固只是体系。教学中教师利用熟悉的房地项目,使学生掌握房地产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即包括水环境评价、大气环境评价、噪声环境评价、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评估和污染防治措施分析,还要考虑到人们的感官和精神方面的要求,包括了如居住适宜性评价、城市文化环境评价、景观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人们在房地产建筑上的价值趋向应该更注重绿色、生态、环保、健康和美观,在“以人为本”的重要前提下,尽可能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习基地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实习基地选择恰当与否对学生的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为学生提前介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更大空间。强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利用学校优质的教师资源和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成立环境影响评价室、清洁生产评估中心等。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教师可以承接更多的社会项目,更有利于开展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教师与社会的联系,增强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时能更好地了解学科的前

沿和发展动态。与此同时,充分挖掘校外资源潜力,加强和校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在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专业的实习基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践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监测实习。由于学校实验教学平台和实验课程的欠缺,可以考虑把监测实习放到与江西省环境监测站或南昌市环境监测站这些实习基地去,可以参观、参与到他们例行的监测项目中,让学生体验各环境影响指标的监测方法和现行的监测设备等。

二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可以请相关的环境专家,如中国瑞林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所、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环评专家做专题报告,使学生明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写的重点难点,编写的技巧以及目前国家的政策法规等。

三是工程现场参观,感受不同的项目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比如南昌市麦园垃圾填埋场实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体验垃圾填埋场的评价重点主要有场址优化选择、产污环节和污染源强计算、现状调查、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大气污染物及渗滤液排放控制方面选址是环评的关键,其合理性论证与相应的标准紧密联系。又如南昌地铁建设项目,施工期、运行期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施工活动影响城市生态及城市景观、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场站开挖时减缓噪声的污染,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安装隔声屏障等。学生通过现场感受,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环评报告书编写时才能更好地识别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选择评价重点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引导。目前,学生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迷茫,通过与各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工程的接触,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就业渠道,可以激发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四、个人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程了解了的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还有关于地表水大气土壤噪声区域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展望。也明白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我相信它会在我未来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重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郑铭.环境影响评价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程水源,崔建升,刘建秋.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4]熊辉,张秋根.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改与实践[J].高教论

坛,2004,(2):109-110.[5]叶招莲.浅析提高《环境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7-31.[6]尹国勋,张东.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教学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35-136.[7]张波,吴春笃,储金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3):94-96.[8] 朱世云,林春锦.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9]王开勇,杨乐,庞玮等;环境影响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应化专业 篇3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大多数学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一般在学生学习过《化工原理》———即“三传”在各单元操作中的应用后开设,重点讲述“一反”———物理因素(工程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并据此作为工业反应器设计和放大的基础。可以说,《化学反应工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是衔接基础化学知识和化工生产实践的知识桥梁,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该课程的开设也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顺利转入工科类的研究生学习或进入化工企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关注。然而,《化学反应工程》作为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素有“大学里最难学的课程”之称[3],工科的学生尚且觉得困难,对于以理科见长的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本文将从师范院校的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相关化工企业人才需求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浅谈当前形势下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

1 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优势,实践先行

实践先行是指先带领学生进行工厂实习,实地考察化工企业,对于工艺流程、反应器有了简单清晰的具体认识之后,再进行课堂教学。以我校为例,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第6学期的暑假进行生产实习,第7学期开设《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总课时为45学时。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生产实习地点为中国石油总公司洛阳分公司。该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集炼油、化工、化纤为一体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目前共有20多套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及相应的辅助系统和配套设施,是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学生理想的实习基地。我校2012级和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后,先后分别进入该公司的一联合、二联合、三联合、四联合、加氢及聚丙烯车间进行实习。实习期间,学生除了对实习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特点、车间的主要原料及产品、操作工艺条件的控制,产品的经济效益等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外,对各车间的核心反应器也有了直观的了解。如催化裂化的流化床反应器、催化重整中的移动床反应器、蜡油加氢的固定床反应器、聚丙烯的环管反应器等,以及填料塔、板式塔、喷雾塔等。另外,对于工业用催化剂如重整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脱硫催化剂等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这些认知的基础上,再开展课堂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讲课的效率。此外,通过先去工厂进行实习,使得学生对化工厂有了切实的体验,了解到化学反应工程的理论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深刻实践,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地展开,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2 精选教材,有的放矢

目前市场上有《化学反应工程》的教材有几十余种,根据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关系,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盲目追求高、精、深的误区,我们选用了难度深度适宜的由张濂等主编的《化学反应工程原理》。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顺序上,我们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突出重点、难点。整个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着眼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根据本校应化专业学生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扎实的特点,引导学生推导出复杂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表达式;从基本概念上深入理解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动力学、本征反应动力学和宏观反应动力学的本质和区别。第二部分的核心内容讲述典型的理想反应器。从反应速率方程式的定义出发,联系化工原理课程中学过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推导出理想反应器的基本设计方程,并结合典型的化学反应的特点,讨论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等工程因素对各反应的影响。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为非理想反应器,注重讲解非理想产生的原因。精选混合与返混、复合反应的收率和选择性、反应过程热量和质量传递、反应器的热稳定性等内容,重点讲解混合、传质和传热等工程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在工业反应器的开发中抑制返混、强化传质传热的措施,为学生开发反应过程和反应器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反应器的选型和操作方式”这一主线,明确课程内容的讲解思路,使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

3 利用网络辅助教学、翻转课堂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改进教学手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提倡新知识的讲授和学习利用网络在线资源在课外完成,而新知识的内化则通过课堂中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协助完成[4]。

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将翻转课堂引入到《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中,一方面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对传统课堂进行有益补充与延伸,便于开展个别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按照课前任务单的要求,可对课程中的基本原理概念、难点和重点内容等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理解,对于课程中的疑问,可通过网络平台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给因材施教带来了便利。网络资料的丰富性和宽泛性也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大,目前,仅教育部的爱课程网站上就分享了四种不同教材的《化学反应工程》精品课程,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的需要。

另一方面,《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及工业催化等专业基础,还需要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而作为师范院校化学类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中涉及到的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求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离散数据的数值分析方法等对学生来说,都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数学基础的欠缺阻碍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重要知识点的理解,面对复杂繁多的公式,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自信心受挫,学习兴趣降低。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随着大规模的开放在线课程,即网络公开课在全球迅速发展,学生能及时获得专业而详细的帮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

此外,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大大提高了课堂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间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满怀信心地及时进行课后复习、体验到利用知识、研究知识、拓展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4 结语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满足本地区相关化工企业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师范院校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利用实践先行、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手段,对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改革。这些措施能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课堂的效率和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素质得到增强,实现对化学化工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衔接基础化学知识和化工生产实践的知识桥梁,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师范院校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利用实践先行、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手段,对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改革,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应用化学,化学反应工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群,吕洲.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方向的确立与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43-48.

[2]杨荣榛,段兴潮,董文生,等.师范院校化工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7(8):36-37.

[3]王莅,辛峰,徐艳.互动式教学在本科生反应工程教学中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64-66.

应化101班就业工作总结 篇4

(王巧明)

在学校和系领导的指导下,我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应用化工技术101班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我所带的应用化工101班共有毕业生23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6人。

二、基本经验:

1、系领导组织有方、指导及时、得力。2012年秋学期初,我们系领导就组织全体教师召开就业工作会议,要求全系教师每人指导10位左右的毕业生。要求每位老师组织自己指导的学生开会,指导他们制作求职简历,经常联系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外出求职的学生提供校内服务,使学生在外求职觉得有依靠、无后顾之忧。系领导还经常组织辅导员队伍开会,对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及时进行讨论,研究新的应对措施和方法,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对于我们新从事就业工作的辅导员,领导经常与我们进行交流,出点子帮我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措施得力。系里多次组织毕业进行讲座和座谈,比如在学生外出就业之前进行毕业生应具有的心理准备讲座,面试技能,毕业生的各种档案的流转等等,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派专人负责搜集我们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在系网站进行发布和更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就业信息渠道。院领导、系领导也发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学生找到了不少的就业机会。在学生离校之前就收集学生的各种联系方式,包括本人手机、qq号,家里的电话,家庭住址等,使指导老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联系到我们的学生。

3、就业率较高,就业渠道多样。在系领导、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班的学生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出去以后很快就顺利就业了。有从事化工行业的,也有做酒店服务的,有做培训班的,有积极响应“西部计划”的„„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第一次带毕业班,有些业务不太熟悉,要等到学生来问,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而自己又不能及时、准确的回答学生。不过,一旦遇到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我都及时与领导和经验丰富的老师交流,虽然没能及时回答,但是也没有耽误学生的事情,以后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

2、学生喜欢频繁的跳槽。有部分同学从一月到六月换了两、三份工作,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在以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要用事例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教育学生,一旦找到知己喜欢的行业,不要因为工资待遇和工作累而随便跳槽,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3、毕业生就业材料催交还不够得力,其中最后在统计中没有就业的那位同学,实际上是就业了的,只是因为签约比较晚,而没有拿到材料。以后要催交就业材料要更加勤快,特别是对于平时比较散漫的学生。

在学校和系领导的指导下,在老师和学生们的配合下,我所带领的应用化工101班的同学基本顺利就业,深感欣慰。

应化专业 篇5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DFAFC) , 因其制作程序简单、比能量和比功率高, 是新一代移动和便携式电源。该技术是将储存于甲酸和氧气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然而DFAFC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仍然较差, 贵金属负载量仍然较高、贵金属利用率仍然较低等而达不到商业化的技术要求。因此开发出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阳极电催化剂是目前研究的核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等的大力支持下,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邢巍研究员课题组与瑞士巴黎高等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胡喜乐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展国际合作, 瞄准领域前沿, 经过不懈努力, 成功完成理性设计并控制制备了DFAFC高效阳极非铂催化剂。

该团队通过向普通的碳黑中掺杂磷化镍 (Ni2P) 获得了一种简单廉价的复合载体, 然后将钯负载在该复合载体上得到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用阳极电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在酸性环境中的活性、寿命、抗中毒能力及长效工作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商业催化剂和其它已经报道的催化剂。其中, 利用该体系中的Pd-Ni2P/C作为DFAFC催化剂时其功率密度高达550mW/cm2, 较商业性能提高2.5倍, 是目前所见文献报道的DFAFC的最高性能。目前, 相关催化剂的批量生产正在进行中。

应化专业 篇6

目前, 通过共轭系统的结构设计来调控染料的能带和吸收光谱等特性是实现高性能有机染料的主要手段, C217以3, 4-乙烯二氧基噻吩与二并噻吩的偶联结构作为染料的共轭单元, 结合三芳胺给体和氰基乙酸受体, 实现了染料的宽光谱吸收。该染料在氯仿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达到了552nm, 器件的光谱响应范围接近钌染料的水平, 量子转换效率 (IPCE) 在440~590nm范围内超过了90%。这一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促进有关宽光谱、高效率、低成本的纯有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的资助。

上一篇:精品图书下一篇:眼睛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