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精神带出专业团队

2024-05-15

专业精神带出专业团队(精选3篇)

专业精神带出专业团队 篇1

摘要:当前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由于生源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非英语学习环境及学科边缘化等因素的影响, 在团结协作上体现出合作意识薄弱、沟通能力不强、参与意识较差和自我定位模糊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其团队精神, 就要根据专业特色转变教与学观念、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提高学生就业软实力。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团队精神

伴随社会进步, 经济迅猛发展, 企业分工合作化日益明显, 个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正在逐步弱化, 团队优势逐渐彰显。国际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指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过程来重新设计、组织, 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其中, 学会共处就是指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即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不但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功底、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 还应该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提高就业软实力。

一、团队精神内涵

团队是在一个特定的工作环境中, 由一些技能、知识乃至气质上互补的人员, 为实现一个相同的目标而分工工作、共同担负责任的一种小型群体。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核心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协作。团队精神的有效培养需要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而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结合个人能力和集体力量共同努力完成某一任务。团队协作的前提是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成就, 通过群体意识的培养, 在长期实践中全体成员产生一种高向心力、高凝聚力, 保证团队的高效率运转。比尔·盖茨曾说:“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对现代企业来说, 团队精神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部分, 也是现代从业人员重要的职业素养。

二、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表现

当前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由于生源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非英语学习环境及该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有被边缘化的心理等因素, 团队精神建设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1、合作意识薄弱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地区, 有些学生自卑感较强, 因为口语差, 羞于开口, 往往消极应对课堂小组讨论, 尤其不愿参与课堂上有关听读的活动。与同龄的城市孩子一样, 他们注重个性的张扬, 喜欢我行我素, 习惯自我奋斗, 缺乏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看问题和处理事情习惯从自我出发, 不考虑大局, 不懂得谦让和包容, 集体意识不强。

2、沟通能力不强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自尊心和个性意识较强, 不愿主动与他人沟通。由于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校园中广泛普及, 很多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上网聊天、浏览八卦新闻等方面, 长期生活在网络虚拟环境中, 减少了与同学、朋友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 使得沟通协作能力下降。

3、参与意识较差

地方农业院校中传统的大学课程设计偏重专业课程、以成绩衡量学生的方式也是导致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学生只想提高英语专业技能, 如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 认为校园或社团活动太浪费时间, 即使是与英语专业紧密相关的英文演讲、写作、阅读大赛、配音大赛等活动, 他们也觉得参加这些活动太耽误时间, 从而参与意识不强。

4、自我定位模糊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未来颇感迷茫。他们中大多数人希望毕业后能留在大中城市工作和生活, 哪怕就是回农村地区, 也希望从事与父辈务农毫不相关的工作, 因而很多学生积极备考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和选调生等, 而在英语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活动方面却流露出明显的消极情绪, 尤其体现在跨文化交际表达欲望不强, 英语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等方面。另由于地域的限制、眼界的制约, 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对自身并没有出国进修、考研深造的强烈要求, 对将来就业及再学习的目标认识模糊, 缺乏远大的理想, 抱着“及格就好”的学习态度, 做事往往我行我素。

三、专业教学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要培养和提高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团队精神, 就要根据专业特色从教与学的观念、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实践教学活动等三个方面渐进式实施。

1、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 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已开设英语专业。在就业前景日益惨淡的背景下, 地方农业院校要想弥补其英语专业毕业生与其它人文类、理工类院校或专门的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硬实力”上的先天差距, 仅凭修改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改革等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全面提升其以“团队精神”为重中之重的就业软实力, 才能助其更好的参与未来的职场竞争。叔本华认为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 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 只有同别人在一起, 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团队精神在未来职场中的重要作用, 才能在专业学习、校园活动及教学实践中自觉养成参与和协作的团队意识及能力, 促进和监督团队成员的学习, 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采用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在英语专业课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20 世纪70 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兴起, 很快在改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成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成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作为一种结构化的、系统性的学习策略, 一般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小组, 以合作互助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下, 提高整体成绩。美国学者戴维·W·约翰逊和罗杰·T·约翰逊认为当课堂以学习小组为学习单位构成时, 学生间的亲密度就会加深, 而“加入这逐步加深的亲密关系并成为其中一份子的愿望就会成为一种推动力, 促使学生跟随学习伙伴的脚步“。在理想的合作学习模式中, 教师发挥其组织、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体现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自觉的团队精神在学习过程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形成良好的促进性互动, 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以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可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和加深所学专业知识点。如《英文报刊选读》课上, 老师将所有选课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若干学习小组, 下达“英文报纸编创”的任务。根据报刊知识将报纸分成新闻版、财经版、科技版、娱乐版、体育版和社会生活版等六个不同版面, 抽签决定每组学生对哪个版面进行创编, 每组的四位成员必须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一起为设计完美版面出谋划策, 分工编排英文新闻, 最后同组成员互相校对, 改正错误, 力求完美。任课教师指导、跟踪整个英文报纸创编过程, 根据版面设计美观与否及新闻编排的原创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酌情给分, 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以资鼓励。英文报纸创编大赛不仅锻炼了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新闻的编撰能力, 现代办公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 也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重视实践教学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好专业知识固然重要, 但要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转化为专业能力, 在工作实践中很大程度上, 需要团队协作精神来实现。只有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主动融入团队, 培养和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才能在残酷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本学期我院英语专业举办的英文销售大赛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团结协作能力的平台。每组销售人员各司其职, 有的同责购买销售的物品, 有的负责为商品做宣传广告设计, 有的负责接待顾客, 有的负责清点记账。在销售大赛上, 所有商品买卖活动及组员之间的沟通必须用英语来完成, 既达到学以致用的实践教学目的, 也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增强了职业体验, 让她们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获益。这些在课堂教学及教学实践活动中依靠集体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的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俯仰即是, 极大地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总之, 在就业导向下培养和提高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提升其就业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也是提高其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面,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将个人努力与实现团队目标结合起来, 才能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 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既需要学校管理层的重视, 制定合适的激励措施;任课老师不断引导, 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也需要学生有自觉参与的团队意识, 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活动合力完成。

参考文献

[2]戴国强.论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3]刘洁.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5)

[4]田浩.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3)

专业精神带出专业团队 篇2

1、发现其表现好的地方,或者有进步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切忌进行秋后算账式的表扬和形式化的表扬;

2、多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要多给他惊喜,多创造不同的惊喜感;

3、授予下属更多的自主权,展示、宣传下属的成绩;

切忌:只知惩罚不知表扬;只知要求,不知鼓励;

第5段:感动常在――我心中你最重

1、关注下属的生活,发自内心的爱他;当他受打击、工作需要帮助、生病、缺乏凝聚力、面临去留、遭遇生活变故、心理产生迷茫时多给予鼓励,多支持、多沟通、多关心、多帮助;

2、记住部门每个同事生日,并在生日当天部门集体庆祝;记录部门大事记和同事的每次突破和进步,给每次的进步给予表扬、奖励;

切忌:不走形式、把握“度”、亲自做。

第6段:献计献策――工作用心更要用脑

1、鼓励下属积极踊跃参与团队的会议,当下属提出好的建议时及时表扬,如果建议未被采纳也要去肯定他们;

2、对于激励机制、积极活动、团队建设、成长、团队文化制度、好的经验要多进行会议商讨、分享;

3、每次会议给下属足够发言的空间和发言权,当他们发言之后作出表扬和鼓励;

专业精神带出专业团队 篇3

蒋鸣和:NOC活动秉承的是一种“草根精神”, NOC活动提供的是“草根”比赛的平台。因为它贴近教师, 所以受到教师们的广泛欢迎。

今年NOC活动有一个重大的举措 (也是一个理念, 我一直想要实现的理念) :教师不单单要参加比赛, 不单单是“被比赛”, 还要做评委。我一直说, “草根精神”得以体现, 是因为教师的参与。而NOC活动除了创新就是要接近教师。

今年我们在桂林培训时, 进行首次裁判 (评委) 现场考核, 报名的老师很踊跃。我们就把历年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的教师, 逐渐吸纳到我们的评委队伍, 改进评委队伍的结构。我认为如果符合“草根精神”的比赛, 评委中的一线教师比例要超过60%, 甚至到70%。这样比赛就真正成为我们一直说的一个愿景——成为教师自己的比赛。实践证明, 这几年来, 参赛人数越来越多。比赛的赛项也继续增加。我预计今年参赛的人数会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峰。此次教师项目苏州决赛参赛人数近八百人, 再加上教师项目 (教学实践评优) 无锡决赛参赛的人数, 我估计将超过一千二百人。一千二百是个保守的数字。今年教师比赛的规模要比去年翻一番。然后再是创新。只有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广泛应用这个新阶段, NOC活动才能够走在前面, 才能成为引领教师展示实践成果的平台。我想NOC活动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 将会越办越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NOC活动秉承创新、实践的精神走过七年。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 都有促进师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进一步被开发、挖掘的创新赛项出现。那么, 您认为第七届NOC教师决赛与往届相比, 有哪些不同?

蒋鸣和:我国的信息化工作已经走过十年。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新阶段。我认为新阶段应该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要继续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的主线, 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线, 是要坚持运用信息技术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我想新阶段要面向学生。但是, 不单单是面向学生这一个群体。例如, NOC活动既是面向学生的比赛, 也是面向教师的比赛。而教师的作品好不好, 归根结底是看作品是不是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我想这是我们创新的立足点。还有一个创新立足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国家发展的意义上来说, 教育信息化要尊重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要及时地把新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去。这也就证明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一些新的技术得到运用, 这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得到扩展。例如, 我们现在一直提倡启发式教育, 基于问题的学习。那么新技术就可以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一个这样的环境, 是启发式教学的环境, 也是促进师生互动、交互的环境。

上一篇:工艺脸谱下一篇:失笑散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