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工匠精神(精选8篇)
会计专业工匠精神 篇1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阐述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探讨了用“工匠精神”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具体措施,通过构建基于“工匠精神”传播的校园“匠心文化”。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匠精神 高端技能型人才 措施
随着电视连续剧《大国工匠》的热播以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度成为媒体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制造业需要大量生产高品质产品的企业,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当前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承担起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深刻查找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解读
(一)“工匠精神”的由来
“工匠精神”最早由聂圣哲先生提出。聂圣哲先生认为,“工匠精神”要求工匠用一生的追求把一个领域的手艺做到极致。工匠对他们专注领域的全身心投入、追求完美与极致负责所衍生出的精神即为“工匠精神”。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耳目一新,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都离不开工匠和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态度上至善尽美。在工作中,工匠们以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自己的产品,力争把产品质量从99%提高到99.99%。行为上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既是一种态度,也是工匠对事业的热爱与敬重。思维上敢于创新。“工匠精神”也意味着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现实问题。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态度上倾向完美的服务精神、行为上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思维上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
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在顶层教育教学制度设计中,更多关注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也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更高要求,轻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培育。
(二)高职教师缺乏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
相当部分高职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系统的专业实操历练和示范能力的训练,加之有些教师缺乏对职业敬畏、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满足于现状,教学敷衍,缺乏对教学法深入研究的热情,讲授专业理论课尚可,上实训课力不从心,身体力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育人示范效应大打折扣。
(三)校园亚文化影响
长期以来,受60分万岁的校园亚文化影响,许多高职学生对课程考试无所谓、不重视,缺乏敢为人先、永创佳绩的精神,只满足于考试成绩及格、合格;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学生缺乏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劲头,上课被动听讲,课后作业敷衍了事、抄袭现象普遍;在实验、实训等实操课程的学习中,相当数量学生存在追求“速成”的浮躁心理,投机取巧,功利心切,急于求成,马虎了事,浅学辄止,缺乏追求卓越品质的思想意识,只满足于数据过得去,实操技能略知皮毛。
三、培养高职会计学学生工匠精神的对策
(1)高职会计学学生教育应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根本任务,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文化引领,积极打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和亮点,推动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纵观当今世界,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卓越产品品质追求的大力推崇,才使得其成为职业教育强国,才使得其拥有大批世界顶尖级的技术技能人才,才使得其产品具有其他国家无以伦比的竞争优势。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外在环境氛围固然重要,自身素质的提高,必然要求培养方式也要作相应改变,现代工匠的培育是其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
(2)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标杆,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文性、价值性和思想性,推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深入开展。以现代工匠的培育引领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使其人文性、价值性和思想性彰显出工匠精神,才能构建完善高职育人工作体系。当下的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国民职业素养之高举世瞩目,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他们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因此把传承“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重点,正是由于他们的职业教育与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完美融合,才培育造就了大量国际一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高职院校是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力量,与企业共同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理解。首先,学校通过思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次,学校通过组织实施“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活动,真正让学生做到知、情、意、行全身心投入,将“工匠精神”外化为学生的言行举止,内化为学生职业精神内核。再次,充分发挥企业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使合作企业成为学生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场所、教师双师素质锻造和科研的平台、校企合作和生产服务的基地,成为教师在应用研发方面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其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多方面的统筹规划和协调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和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会计专业毕业生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适应日益发展的会计工作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重视,才能够在未来会计入才的激烈竞争中显现其优势。
会计专业工匠精神 篇2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在当今社会, 人们追求速度与效率, 忽视品质, 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不能满足当前中国产业转型的要求, 更没有国际竞争力。而要使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不断进取, 需要的就是“工匠精神”。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 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是热爱工作、追求极致的精神, 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不断追求完美的信仰。有“工匠精神”的人, 会将职业视作一种信仰, 注重细节, 精益求精, 把技术做成艺术, 不断追求完美。不仅制造业需要“工匠精神”, 服务业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只是工匠身上具有的特殊精神。这个解释完全基于工匠、基于产品、基于工艺, 显然已经将“工匠精神”的外延窄化了。
具备“工匠精神”的人, 不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 而且树立对工作的敬畏, 对细节的严苛, 对质量的执着, 对创新的担当。其具体内涵包括:
(一) 热爱, 敬业。
只有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爱, 工匠们才能对工作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 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 在专业领域里不断探索, 不断进步。
(二) 严谨, 精益求精。
注重细节, 一丝不苟, 执着坚持, 孜孜不倦, 反复改进, 追求完美和极致。
(三) 专注, 坚持。
选定一个目标, 努力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艰苦磨炼, 持之以恒, 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 在专业领域上不断追求进步。
(四) 与时俱进, 创新。
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持续创新, 不断改进产品与服务, 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会计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存在于各行各业。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也和会计人员的价值观一脉相承。
会计有专门的方法和程序, 对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处理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只有在工作中严谨细致、追求精益求精, 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会计提供经济信息, 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会计是一项管理职能, 不限于核算, 还需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为管理者出谋划策, 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益。只有出于对工作的热爱, 会计人员才能深入基层, 熟悉各种经济业务, 发现企业有待提高的地方;才能深入专研, 找出对策, 帮助管理者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 这些方面都离不开“工匠精神”, 会计需要“工匠精神”。
三、会计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
会计作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岗位, 应能持久地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者缺一不可。职业技能是职业精神的具体表现, 职业精神指引职业技能更精湛。会计人员在具备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应具备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一) 职业技能
企业的经济业务庞大复杂, 随着时代的发展, 经济业务出现了新的形式、新的内容, 仅靠学校里老师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会计人员应刻苦专研, 深刻理解经济业务的实质, 认真处理好每一笔经济业务;并且, 在自身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 持续不断地学习, 尽可能通晓国内外经济动向及国内外的《企业会计准则》。
(二) 职业精神
对职业技能的执着追求离不开职业精神的支撑。会计人员应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 时刻心系企业的经济利益, 出于对职业的热爱, 专注、精益求精、与时俱进, 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 适应产业转型的要求。
四、会计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一) 培育尊重工匠的文化, 增强工匠的自豪感
“工匠精神”根源于热爱, 根源于对职业、对自身的尊重。有了这种尊重, 才能在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才能持续的专注, 追求卓越、不断创新。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必须追求更高的品质。现阶段,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打击粗制滥造、造假, 在社会中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 使全社会重视质量, 鼓励脚踏实地、专注持久, 营造尊重工匠的文化, 带动工匠精神的培育。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促进企业提高质量、精益求精, 使认真、专注、执着、创新成为会计人员的职业追求。
(二) 加强工匠文化教育
将“工匠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学生抓起, 培养专注耐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价值理念、从会计技能出发培养出具备竞争力的会计人员, 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不仅已经掌握实操技能, 还应该在日后的工作中透露出严谨、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
(三) 树立工匠精神的典范
2015年“五一”期间,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系列主题报道《大国工匠》选取了八位一线工人, 他们精湛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代表着中国的高科技前沿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宣传并推广工匠精神的典范, 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以示范效应带动全社会精益求精、与时俱进, 也激励着会计人员在职业道路上向着梦想前行的斗志。
(四) 建立健全对工匠的激励机制
工匠的精湛技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磨炼, 必须甘于吃苦、甘耐寂寞。而当今的年轻一代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如何激励他们追随“工匠精神”呢?俗话说, 安居才能乐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做后盾, 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工作之中, 才有可能成为卓越的“工匠”。所以, 我们迫切需要解除“工匠”身份、级别、学历的束缚, 根据贡献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 并在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会计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才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 真正把会计职业当成一种事业, 用毕生精力铸就“工匠精神”。
摘要:“工匠精神”是热爱工作、追求极致的精神, 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不断追求完美的信仰。会计需要“工匠精神”, 需要在具备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具备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顺应中国经济转型的趋势, 我们应着力培育会计界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会计,工匠精神,培育
参考文献
[1]李枫.审计离不开“工匠精神”[J].理财, 2016 (05) .
“工匠精神”呼唤专业成长的自觉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59-02
【作者简介】苏诚,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南京,211100)教师。
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不同于机械重复和固步自封。德国是世界上最具“工匠精神”的国家,“德国制造”享誉全球,高质量的背后是德国完备先进的教育体系和杰出的教育人才。我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是教育的结果,从教育抓起,对于培养专业性人才十分重要。”我认为,毫无疑问,教师作为专业性人才,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做好“教书匠”。
一、严谨治学,为匠之基
有的人把教师当成“职业”,教书育人是他的谋生工具和手段;有的人把教师当成“事业”,愿穷其一生去探索教育的真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
课改后的高中政治教学强调生活化,并且以“用教材教”替代了之前的“教教材”;教学目标在知识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教师而言,教学任务成倍增加,教师除了要研习课本中的知识、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外,还必须多多关注生活热点,教会学生理性认识现实并学会解决问题。以2015年热词“供给侧改革”为例,字典中“侧”可以解释为“边”,也可解释为“侧重”,那这里的“供给侧”究竟是什么?是侧重供给对生产的拉动还是供给方面需要结构性调整?……教师必须先备课,备足课,才能将知识准确传递给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这是治学的严谨,也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倚仗和职业素养的底线。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这是明朝时期朝廷考核匠人产品质量的制度,每块明代的砖块上都会留有匠人的信息,朝廷据此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而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体,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尤其是高中教师,陪伴学生度过人生第一个大的转折点,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追求知识的严谨,更应关注目标的达成。教师需要打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挑选教学素材,反思问题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以及怎样评价等等。尽管教学不可能完全预设,但准备充分的课堂总会让教师更加自信,也能更快地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审视批判,匠心始成
教育界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拒绝做教书匠”,这里的“教书匠”指的是教师按部就班地重复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缺乏思考更谈不上创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迟滞不前。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认为:教书匠可以理解为在教书方面“很有造诣的人”,如果一个教师能在教书方面“很有造诣”,在实践中匠心独运,最后成为教学巨匠,这将是他个人的自豪和民族的光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鄙视这样的“教书匠”?!学校需要这样的“教书匠”,学生也需要这样的“教书匠”。
这种美国著名中学教师弗兰克·迈考特似的“教书匠”,对教育教学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感情,教育如春风化雨,教学似行云流水。艺术感十足的教育教学的背后是不断的反思与改进。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回顾笔者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高中政治教学尤其需要反思。这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以《政治生活》为例,课改后的教材凸显生活化和时代感,一次借班上“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新授课,时值3月下旬,刚好是“两会”热度未退时期,我用政府工作报告将课本内容穿插起来,用一张“2016年两会热词”图片导入,导入问题设计成“选择其中一个热词,谈谈你的认识”,自以为问题比较开放,学生应该有话可说。可上课时学生的面面相觑让课堂一下子冷了下来,我只能自问自答地完成这一环节,后来的课堂气氛也没变成我预设的沸腾。
课后,我反思这一节课的设计,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2016年两会”的确是最适合的素材,为什么会出现冷场?左思右想,又跑到班级里去了解,才恍然大悟,住校生没有太多渠道、也没有太多精力去了解这些重大时政,我认为的“应知应会”恰恰是他们需要教师传递的。这正应了这样一句话“只有老师弯下腰,蹲下身子,才能真正了解,走近学生”。
后来我调整了课堂设计,又选了另一个班去上课,这次我选择了一个解释类的“两会”视频作为导入的切口,并将问题设计成“你如何理解政府将民生作为关注的重点”。课堂从一开始就活跃起来,学生也觉得《政治生活》就在身边,“两会”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从课堂反馈来看,预设与生成达成了比较高的一致性。
可见,反思是成就一节好课的重要途径,我们常常会在公开课或者参加赛课前精心打磨,一次又一次的设计,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如此反复多次,才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教学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知识传递与核心素养的多维统一。一次次的反思与修改中,教师的眼界和设计取得进步,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占教学生涯的少数,我们面对更多的是常态课,我们如若将每一节常态课都当作展示课,精心研磨每一个细节,那我们获得的将是专业素养的提升,所以即使我们无法成为教育家,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用反思追寻教学的成功,用反思不断刷新我们的存在感。将自己做成品牌,做成一个即使身处新科技革命、工业4.0时代,教育仍需的高品质“匠才”。
三、执着创新,“匠之大成”
常有外国人用“精妙绝伦”来描述我国古代的传世佳作,我认为这是农业文明的“慢”艺术,那时的匠人穷其一生执着于某一件事,力求作品的尽善尽美。尽管社会变迁,生活节奏骤然加速,但我坚持认为教育是农业,“互联网+”的信息化如同各种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加速,但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孔子也说过“教育要因人而异”,所以即便是在当下,人才的培养也绝不是批量化和流水线式的,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需要教师用匠人的精神去雕琢每一个学生,人格上平等对待,手段上因人而异,尊重每个人的差异,尽己所能把每节课做成精品,力求让每一个学生有所获得,将每一份关心和爱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发展成最优秀的自己。
于漪老师说过:“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他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听过很多知名政治教师的课和报告,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技近乎道”。但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复制出与之相当的效果。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名师们已经将激情和设计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烙下属于他们的独特印记。
以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的纪立建老师为例,在我们担心政治在选科中不占优势,要做学生工作的时候,他的学生几乎呈现出一边的政治“倒向”,我们的疑惑在多次交流和学习中得到了解答。在教学设计上,他的课堂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材料准备全面精炼,问题设计指向明确,具有发散性的特征,这让学生能很快在知识和材料中建立联系,并在不断的训练中培养出一定的专业敏感。因为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教材,他的课堂从来都是活跃的;因为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和创造性,他的学生在面对考试时总是胸有成竹的。而这背后是纪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持,尽管因担任行政职务,事务性工作繁忙,他从不耽误学生一节课;尽管多年高三,他仍坚持自己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从不敷衍;尽管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课和优质资源,他还是会俯下身来认真研究学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会计专业工匠精神 篇4
摘要:涉税专业服务是指社会组织为委托人提供的涉及税收方面的服务。税务师是涉税专业服务主要提供者,其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独立、客观、公正地对相关涉税争议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评价,做出正确的结论。基于工匠精神研究涉税专业服务面临的现实问题,阐明工匠精神内涵,分析涉税专业服务发展的主要痛点,打破发展瓶颈,用工匠精神铸造税务师行业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工匠精神 涉税专业服务 发展
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站在重要的时间窗口,税务师行业发展或许无法背离这个大环境。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也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第一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外部环境越艰难,内功修炼越重要。涉税专业服务的内功修炼要求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倡导诚信自律,这正是对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好诠释。
一、涉税专业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和瓶颈
涉税专业服务在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征管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因在特殊背景下衍生的涉税专业服务,以及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必然存在其缺陷和弊端。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涉税专业服务发展面临新的困境,亟待转型升级。首先,在行业环境方面,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是与税务部门多次脱钩改制,依靠行政手段人为推动的产物。随着行业“准入” 限制的破冰,税务师行业进一步走向市场已是不可逆的,涉税专业服务市场既有技术含量较低的税务代理业务和被外界一度质疑的低端涉税鉴证业务,也有对综合财税技能要求高的税收咨询等项目。由于长期以来,过多依赖于行政需要,对涉税专业服务市场开拓不足,没有了行业的制度保障,屡屡被所谓的“强制代理”诟病,国税总局几度下发规范性发文后,业内一度垂头丧气,感觉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其次,在人员素质方面,涉税专业服务行业仍然以人为主,是以知识垄断、信息不对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行业。而当前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所依赖的人,包括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也包括外部积累的人脉关系。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总体上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涉税专业服务纵深层次发展需要。特别是习惯于以传统涉税服务为主的事务所,在人员培养和引进上基本上沿袭原有的业务模式,即便想涉足高端业务转型也是极其不易的。
再次,供给需求信息不对称,涉税专业服务获取渠道狭窄。营改增试点的全面推开和“金三系统”的上线,这些都给企业的税收风险应对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纳税人对涉税专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我国现有企业纳税人约4500万户,且年均还在以18%的速度增长;现有自然人纳税人约3000万人,如果个人所得税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自然人纳税人将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税务机关仅有税收管理员27.7万人,年均增长仅为千分之一,人均管户超过160户,东南沿海地区人均管户超过1000户,部分地级市更是突破8000户。可见,税务机关急需涉税专业服务弥补公共服务的不足。然而,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服务组织并不能像税务机关那样以部门职能和行政协助的力量获取纳税人的涉税信息,难以精准把握纳税人的需求,而纳税人的需求又表现为零散,个性化且深度不一,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变化。纳税人的需求侧与涉税专业服务的供给侧表现为不对称的两极,造成涉税专业服务组织与纳税人对话不畅、供给与需求不对路的困境。
最后,涉税专业服务标准化规则缺失,运行不够流畅。标准是判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依据,没有标准,就无法判定服务优劣。比如,税务师事务所开展税务顾问咨询项目,一般而言,顾问服务以一年为合同期。那么,在这一年当中,涉税服务机构应该提供几次上门服务、每次服务的内容是什么、要不要形成书面建议,服务应该为客户带来哪些预期的收益、服务过程中与客户产生争议如何处理等,各家的服务内容都不一样。如果没有标准,就无法判定谁的服务质量高,谁的服务质量低,这时就显现出了涉税服务标准的重要作用。如果每项涉税服务项目都有服务标准,那么超过标准的就是质量高的服务,低于标准的就是不合格的服务。不同的评定标准也有利于税务师事务所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发挥市场的作用,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
二、涉税专业服务的工匠精神内涵
涉税专业服务的工匠精神就是凝结在涉税专业服务供给者内心的品质与精神。税务师是涉税专业服务的主力军。从静态角度看,税务师就是工匠;从动态角度看,行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工匠精神内外作用的过程。因此,税务师引领涉税专业服务发展具有深刻的“工匠精神”内涵。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关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税务师的工匠精神,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专业胜任、诚信自律。作为税收领域的卫士,税务师身上肩负协税、护税、办税的重任,这要求他们秉持对行业乃至税收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时刻加强自律管理、不断精进专业水平。
涉税专业服务主体维度是税务师的工匠精神,其动态维度是提供涉税专业服务,促进在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征管效能等方面发挥工匠精神,动态维度的工匠精神,集体表现在涉税专业服务发展过程中,微观上,则要求每一个税务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纳税人掌握国家最新的税收政策。税务师须有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为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提供涉税服务,及时帮助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推动我国税收事业的发展。
三、以工匠精神促涉税专业服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于解决注税立法、鉴证资质、市场准人、职业资格等行业发展中的这些制约因素问题,我们必须发挥工匠精神,怀着对涉税事业的无限关注,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
(一)以敬畏之心看待行业立法
长期以来,由于立法意识薄弱,没有以敬畏之心看待立法工作,相比会计师、律师等行业,税务师行业只有国家税务总局的部门规章,导致行业发展封闭迟缓,从业人员的权责利都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市场竞争无序而同质化,涉税专业服务的法律地位、社会公信力和价值认可度都不高。纵然,立法的过程将会非常缓慢。意识上,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则是先决条件,我们可以借鉴注册会计师、律师等职业资格的立法实践,有序地推动税务师的立法工作,对税务师的相关权利义务、资格授予、执业能力评定、自律管理等方面予以刚性规定,这对提升税务师执业水平,提高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服务专业组织的管理能力,以致最终促进涉税专业服务发展大有益处。
(二)用上进心练就专业人员素质
发展涉税专业服务,核心在于发展人,发展专业人员的核心素养。西方发达国家涉税专业服务发展较好,除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支撑,更离不开其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众所周知,涉税专业服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税务师是涉税专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如何造就高素质的税务师队伍?
税务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加强税收法律法规、会计法律法规、税务师执业准则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要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和互联网信息化等综合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执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积极自觉地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强化执业技能,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学习是税务师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的必要方式,是业务创新的首要条件。唯有此,才能紧跟社会前进脚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履行好国家法律赋予的涉税服务职能。
(三)强化责任心洞悉企业真实需求
“工匠精神”,说到底是对本职工作一种热爱之情。这种热爱一是基于对自身道德自律的考量,二是基于每个人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的一种担当。倡导责任心,就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企业角度来想问题,换位思考能够更加明悉企业的真实需要。企业的需求既来自于内部,也来自于外部,税务师不以同理心对待企业的发展现状,则很难真正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战略,只是以财务报表,记帐凭证,审计底稿为起点来分析涉税问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涉税服务发展的要求。税务师强化责任心,把自己当成“企业人”,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一同参与企业的商业模式开发,经营战略规划。随着金税三期工程的上线、大数据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需要越来越强烈,是非常需要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帮助的。只有真正融入企业,才能更快更准的服务企业需求。
(四)以事业心铸就涉税专业服务标准化
税务师肩负着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使命,需要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发挥重要的鉴证和服务作用,应该有更大的胸怀,实现专业报国、服务社会的事业心。涉税专业服务的标准化是行业走向规范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必经之路,用事业心铸就涉税服务标准化工作尤为迫切和重要。
因此,我们要尽快制定完善我国涉税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中税协发布的《注册税务师行业业务指导目录(2013年)》中列示了 涉税鉴证业务51项,涉税服务业务28项,涉税拓展业务12项,共计91项,但在实体或程序上,大部分都没有制定业务标准。在基础性问题标准化方面,应该通过制度化的措施明确服务的主体要求、服务人员的资格要求;构建涉税服务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理顺中税协与地方税协之间的关系;强化税协与涉税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当然,制定标准不是目的,标准要得到有效实施才能发挥其作用。在各项涉税服务标准制定出来以后,中税协及地方税协、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要增强标准实施的自觉性,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各项服务标准得到严格执行,并且定期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多方评价,不断完善各项服务标准,形成“制订标准,实施标准,改进标准,修订标准,服务提升”的良性循环,通过这个过程,持续提升服务标准的实用性,从而最终达到规范行业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1]肖群忠,刘水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湖南社会科学,2015(6)[2] 张松,刘晓辉.《税务师行业立法研究》.注册税务师,2016(3)
[3] 李强.《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品牌战略》.注册税务师,2014(2)
会计专业工匠精神 篇5
2016年06月21日 11:28:04 来源: 人民日报
图①:西安,大学毕业的张小东自主创业,做起了皮匠。
图②:江西景德镇浮梁县洪源镇桂花村,紫砂工匠彭文峰在聚精会神地打磨紫砂工艺品。
图③:山东曲阜,传统手工艺者正在尼山石上描样。
图④: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正在打磨零件,他创造了36年无一次品的传奇。人民视觉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工匠精神”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那么,工匠精神本身具备怎样的意蕴,才能流行起来?它之于当下的改革发展大计又有怎样的特殊意义?以及我们怎样才能在社会层面广泛激发或者深度培育这样一种精神?
本版“寻找匠心青年”系列报道已先后聚焦6位具备工匠精神的年轻人或年轻团队。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6位嘉宾,他们或是一身绝活的大国工匠,或是专门研究劳动关系的专家学者,或是经验丰富的工会工作者,一起廓清思想认识,梳理制度文化,探讨如何让工匠精神涵养我们的时代气质。
——编 者
嘉宾:
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 王晓峰
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吕国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董志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直属工会 李梅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教授 乔 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特级技师 高凤林
什么是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 爱岗敬业 持续专注 守正创新
记者:探讨一个问题,首先要明晰它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注意到,工匠精神广为传播的同时,也存在内涵和外延被无限放大的现象。那么,应该如何定义工匠精神?或者说,工匠精神包含哪些重要质素?
董志勇:我以为,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
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份崇高的精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
守正创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守正创新正是当今我国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
王晓峰:我的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敬业,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视职业为自己的生命;二是精业,就是精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技艺精湛,我们熟知的大国工匠,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人,在行业细分领域做到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三是奉献,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
敬业反映的是职业精神,是前提;精业反映的是职业水准,是核心;奉献反映的是个人品德,是保障。可以说,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工匠精神”,不仅限于企业生产,而是包括政府机关在内的各行各业,都有一个敬业、精业、奉献的问题。
高凤林:我觉得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工匠精神,思想层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行为层面: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目标层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是手工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它其实是以产品为牵引,涵养一种专注精神,让人用心用脑、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效果或者目标。提倡工匠精神,不仅可以帮我们养成严谨、重视技能、形成专注的习惯,以此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还能作用于人本身,让个人在高度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社会中找到自我认同。
李梅宇:我的体会,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品质,一种追求和一种氛围。具体涵义方面,与几位的总结异曲同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大国工匠无一例外是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乐岗者。善于学习,勤于攻关的金刚钻精神,大国工匠都是爱学习善学习的,是持续改善、勇于创新的推动者。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鲁班精神,是努力把品质从
99%提升到99.99%的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苦行僧精神,大国工匠都是不怕苦不怕难、甘于寂寞、锲而不舍,永远在路上的修行者。传承技术、传播技能的园丁精神,大国工匠都是率先示范、用劳模精神和精湛技能感召人、教育人的典范。打造品牌、追求卓越的弄潮精神,大国工匠守规矩,重规则,也重细节,不投机取巧,都是追求卓越的完美主义者。
为什么弘扬工匠精神?
发展新理念 劳动新风尚 制造业升级
记者:从传播学角度讲,一个词语的风行,一定是契合了某种社会需求。工匠精神成为高频词,引起如此持续的关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决策层当下倡导工匠精神有什么样的考量?
吕国泉:工匠精神之所以引发强大共鸣,确实是契合了现实需要。它首先是贯彻发展新理念、树立崇尚劳动新风尚的内在要求。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显然有利于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落实落细,同时也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热情,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具体实践。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敬业”和“诚信”,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和价值取向高度一致;同时,工匠精神也是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深化和提升,是我们党有关劳动和劳动者理念的重要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尊重简单劳动、重视复杂劳动的价值导向。
工匠精神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推手,也是提高职工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劳动创造,切实提升技术技能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有力抓手。
董志勇: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一国产业发展需要经历的农业输出、低端制造、中高端制造、创新科技中心的四个阶段中,我们仍停留在第二个阶段。我们亟须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而绝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如果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等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一大批产业劳动者身上的大国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犹如断弦之弓,发挥不出任何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热血,他们才是真正的筑梦人。
乔东:中国掌握焊接技术的工匠不计其数,能够达到高凤林的技术水平的工匠也并不少见,但是能够对自己的产品达到“精心雕琢”甚至像“金娃娃”一样用心呵护的工匠却凤毛麟角。所以,我认为,如高凤林一样的大国工匠,他们创造的与其说是技术传奇,不如说是人生传奇和精神传奇。他们有着自己明确的精神价值追求和较高的人生境界,既不满足于一时的成事,也不满足于世俗的所谓成功,而是用生命演绎传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所以提“工匠精神”,重点在“精神”二字。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这也不可避免影响工匠群体,很多人更重视能够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业务技能,而忽视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更高的价值追求。有些产品我们做不出来,恰恰是因为缺乏用心钻研、勇攀高峰的工匠;有些产品我们做出来却没有竞争力,也正是因为缺乏把工作当责任和使命的工匠。用“心”才会创新,使命感才会赢得市场的信任。我想这就是提倡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怎样弘扬工匠精神?
市场环境 激励制度 文化氛围 教育培训
记者:培育一种精神,让它落到实处、成为普遍的追求,本身就是慢工细活,需要从根本处的制度和文化入手,各位对此有何高见?
董志勇:培育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毫不动摇地坚持高度尊重劳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健全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的人才激励制度。
这些年来,我们对于劳动的尊重与激励,远没有跟上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步伐。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家的评判标准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全社会已形成高度共识。优秀的工人或者叫工匠,他们完成别人不想做、不敢做却十分重要的工作;凝聚起一个富有激情和活力的生产团队;在创新中改进工艺流程,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利润。这无可争议地揭示,一位优秀的工匠就是一位合格的企业家。建立一系列能够充分表现对优秀工匠劳动及其杰出贡献高度尊重的制度,成为迫切需要。
另外,弘扬工匠精神要求人才激励制度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只要是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无论其供职于何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单位,都应给予相应的激励和支持。同时,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大国工匠在企业间自由流动,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全面激发我国制造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王晓峰:工匠精神的养成,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应做好“四个崇尚”。首先是崇尚劳动,尊重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现阶段工匠精神缺失,同存在轻视甚至鄙视生产一线劳动者的现象有密切关系;其次是崇尚技能,关键是要让技能人才有地位、有较高的收入、有发展的通道;三是崇尚创造,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富有强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的;四是崇尚“十年磨一剑”的理念,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水准的服务,是要靠时间来精心打磨的,反观我们现有的制度与政策安排和评价体系,有不少都是引导人们急功近利的,追求“短平快”,催促人们早出成果、多出成果,重数量、轻质量。
这就牵涉到制度建设的问题,人是制度的产物,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激励,从而使其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工人中实行八级工资制,八级工的待遇可以达到工程师甚至更高水平。那时工厂的八级工,是企业的“牛人”,人们眼中的“能人”,其经济、社会地位之高,让崇尚劳动、崇尚技能人才体现得实实在在、淋漓尽致。因此,建议国家
有关部门应从“工匠精神”养成的需要来审视我国现有的有关制度。摒弃清理一批过时的制度,建立完善一批新制度。
高凤林:我注意到一种现象,我们在宣传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浮躁现象。比如出现在媒体上的22岁特级技师,学校里的“大国工匠”,等等。大国工匠是标杆、旗帜,他只可能在实践中千锤百炼出来。我们常说技能人员发展四段论:一是通过艰苦的基础训练,能干好;二是通过分析理解,知道为什么能干好;三是经过科学的逻辑思维,能说出来;四是通过广泛的求证,变成普遍规律写出来,不到第四阶段,真不能随便称“大国工匠”。
在媒介报道中还应注意,工匠精神显然不是工人独有的精神,它应该是全民族的精神;注意推出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高端典型,突出一些能够提供方法加技巧的解决方案的人物,这也是“中国智造”的核心;要注意多层次宣传工匠的成长之路,让大家看得见、摸得到,事物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优秀的工匠也一样。
会计专业工匠精神 篇6
“从发现问题到找准原因,无非是靠多学、多练、多研究。”不久前跻身重庆十大“巴渝工匠”之一的张永忠说。
10余年前,张永忠依据经验与钻研创造出一套修理汽车发动机的“四诊法”:“望外观、看点火;闻尾气、判隐患;听声音、分异常;调切部件、把原因”。上万台发动机经他的手“治愈”了,他却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维修工。
从木工岗位走出的汽修达人
1983年,张永忠从部队退伍,进入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配到当时的31车间成为一名木工。
一年后,公司正值研究发动机之初,人才紧缺,踏实而又勤学好问的他被领导看重,从木工岗位调去参加汽车发动机的组装调试工作。
20岁的他刚进维修厂,看着满地的零部件,“就像进了菜市场,却不认识地上都是些什么菜”。于是,他从辨识零部件学起,装配、调试、维修,不分工种,什么都干。张永忠说,那时候经常是白天黑夜连轴转,靠的就是一股韧劲。长安汽车第一台“江陵”发动机的成功点火,也有他的一份心血。
“做这一行久了,看发动机就像自己的孩子。”张永忠说,因为喜欢,所以会花很多时间在研究发动机上,因此大部分时间都在车间里和工人们在一起,也就对发动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张永忠告诉记者,他与发动机打交道已有30多年的时间了,现在他已经离不开发动机了。“习惯成了自然,现在每天不看到发动机,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在某一行业里有所成就,必须付出心血和汗水。”张永忠告诉记者,十余年前,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双腿股骨头坏死。
30多年来,经他手调试、维修的发动机数量早已突破万台大关。他也获奖无数:工厂十佳妙手、公司一级手艺师、重庆市劳动模范、中国兵装团体手艺人、中华手艺大奖……
发动机维修的“老中医”
“‘望闻听切’维修法是张永忠左右开创出来的,后被命名为‘重庆市职工经典操作法’,并在全国汽车行业迅速推广。”张永忠的同事介绍说,张师傅的耳朵很灵敏,听声音就能察觉出质量问题。
有一次,张永忠巡查发动机生产车间,从工人们身边走过时,发现工人在撞击打力过程中,撞击声音和标准力度下发出的声音好像不完全一样。他赶紧查看显示仪器,果然,工人操作力度不够,有可能会导致连杆螺母力矩偏小,也就会导致发动机不合格。就在当天,车间内立即对问题进行了调查解决,及时避免了1500台不合格发动机流入市场。
“张永忠是中国汽车发动机维修的‘老中医’。”同事说,一次,张永忠发现即将发往南美洲的上千台发动机排气管状态错误,第一时间反映了问题,从而避免了工厂更大的损失。
凭借一手绝活,张永忠已先后诊断出国内外各类汽车发动机“疑难杂症”800多例,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他参与完成离合器压盘分离不彻底、发动机拉瓦等攻关项目,独立发明G系列气门发动调整螺钉瓶颈工具,将发动机生产30%报废率降低为零。>>>>返回
“拿起扳手,心里就欢喜、就踏实”
“既做事,更做人”,是张永忠一直在心中遵守的准则。每当有人求助时,他都毫无保留地指导。带徒弟,他不仅将技艺倾囊相授,更注重以自己的行动给徒弟上好职业道德这一课。
“技术这个东西保留是没用的,技术要给别人解决实际困难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张永忠坦言自己的愿望就是,把自己多年掌握、练就的维修技巧传授给更多的青年员工,培养更多的工匠。为此,他与公司数十名年轻员工签订了“名师带高徒”的配对协议,亲手带出了一支熟练掌握发动机调修技术的国家级全能团队。
如今,他的全能团队中,有公司二、三级技能师5人,高级技师25人,技师100余人,在兵装集团技能大赛中屡获发动机装调项目一、二、三等奖。长安汽车现在的发动机调修一线技术骨干中,有80%接受过他的指点。
,张永忠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选拔并命名为“张永忠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全国首批5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张永忠被评为全国劳模。近日,他又以最高票数被重庆市总工会、市质监局等单位授予“巴渝工匠”称号。
工匠精神浅析 篇7
何为工匠精神, 有人说工匠精神就是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 有人说工匠精神是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精神, 也有人说工匠精神是耐心、坚持、专注的精神, 还有人说工匠精神包含信仰、追求、专注、坚持、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积累等诸多要素。这些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和诠释, 出于不同的角度, 都是有道理的。这里主要从精神层面而不是实践、成果等层面对工匠精神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也就是试图回答作为心理因素的工匠精神有哪些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对于形成和支撑工匠精神的意义何在。
工匠精神既然以工匠命名, 那么首先要把工和匠的含义弄清楚。有造诣的人。从中可以看出, 所谓工匠精神, 主要是借用了工和匠中关于劳动量 (工、工夫) , 专长 (长于、擅于、造诣、技术、专业修养) 和劳动成果 (精巧、工巧) 等几个方面的概念, 并围绕这些概念升华出具有正面能量的与劳动有关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 工匠精神的本质就是劳动者对待劳动目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成果的一种态度, 它是优秀劳动者精神世界的要旨所在, 它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工匠精神是激励和支撑劳动者 (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在生产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心因, 其核心内涵主要包括热爱、敬畏、专一和较真。
需要指出的是, 工匠精神始于工匠, 这一精神的主体起初应是手工劳动者, 它的引领指向更多是基于技能的, 而不是基于创造的, 其价值取向是“好”, 而不是“新”。虽然, 许多优秀工匠手中不乏技术乃至思想的突破和创新, 但多数情况下是熟能生巧、技近乎艺的结果, 是工匠精神的良性副产品。工匠精神不会直接导致发明创造, 弘扬工匠精神的着眼点也不在于斯。当然, 工匠精神的众多核心理念, 对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们同样是重要和必要的, 许多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们身上同样闪耀着工匠精神。但创造性劳动仅有工匠精神是远远不够的, 它对劳动者还有其它一些特殊的要求, 比如创造性的思维, 敢为人先的勇气, 对新事物的敏锐等等。强调这些, 主要是为了厘清工匠精神的要旨, 避免基本内涵和要求上的含混不清, 以更好发挥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作用——端正劳动态度, 提高劳动技能, 保证产品质量。
第一, 热爱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动因
说起工匠精神, 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专注、认真、求精、严苛这样一些概念, 更能浮现出劳动者专注于一件事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的形象, 而很少提及热爱。其实正是这个热爱, 才是成就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基础, 离开它, 就难以搭建起工匠精神牢固的体系架构。因为唯有热爱, 才能解释工匠对特定劳动对象的超常兴趣和关注, 才能解释他们长期从事重复劳动的内在动力所在, 才能解释他们头脑中许多看似无用的目标追求。
一个人对某一种事物的热爱, 既有先天的遗传也有后天的培养和认知,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 热爱一定是最好的老师, 最大的动力。因为热爱最直接的后果是兴趣、专注和持之以恒, 而这些便是工匠精神的基本特征。
学者王鲁湘先生有一篇记述日本漆器匠的文章, 说到两个工匠, 一个称西先生, 一个叫西广胜。西先生当年被漆器的美所干扰 (不少日本人认为, 早晨起来喝下盛在漆碗中的早粥, 可以令他一整天充满活力, 手捧盛汤的漆碗时, 掌中承受汤之重量与温暖的感觉, 正如支撑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的肉体) 决定来到轮岛 (日本地名) , 做了一名制作漆器的匠人, 一生从事沈金技艺 (用非常细的工具, 在完成的漆器作品上一点一点地刻出图案, 再于上面洒上金粉。这一技法的最大特点, 就是可以把飞禽走兽的神态和蓬松的羽毛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 这一非常精湛的技艺, 一般的人很难做到, 西先生是少数几个成功者之一。西胜广的漆器也做得精美绝伦, 但他的许多作品是不卖的, 而是放在自己身边, 或者供亲朋好友欣赏。日本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是举世闻名的, 把事情做到极致, 是人们对日本许多商品的赞誉。这两位漆器匠的作品, 虽未得亲见, 但其精美度是可以想象到的。这里要说的是, 他们之所以成为这一行当中的名匠大家, 首先出于他们对自己手中工作的热爱。西先生因为漆器的美而投身这一行业, 西广胜先生则舍不得出让自己的作品, 两位手工艺人的事例说明, 热爱至于确立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说过这样一件事情, 早些年, 为了寻找失传的单口相声《张双喜捉妖》的本子, 他先后辗转于南京、深圳、洛阳、西安、北京、天津等地, 通过写信求助、当面请教, 在前辈老师那里寻访到口述、残本和录音等零星资料, 最后将它们糅合在一起, 整理出了新的本子, 这件事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郭先生自己解释, 不为别的, 就是太喜欢了。《张双喜捉妖》是一个志怪题材的节目, 故事生动, 情节曲折, 人物众多, 包袱迭出, 是单口相声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名段, 人们今天能享受它, 盖出于郭德纲的热爱。
真热爱者, 一定轻名利而重事业。人们熟知, 绝大多数古代留下的文化瑰宝, 如青铜器、玉器、各类手工艺品等等, 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 令今天的人们赞叹不已, 但这些作品鲜有匠 (艺) 人的署名, 人们只能用历史遗存和先人的创造予以褒奖和崇敬。我们无法精确猜测这一现象的原因, 但至少存在这样一种极大的可能, 那就是当时的匠 (艺) 人们, 头脑中恐怕就没有“名”的概念, 或者在他们看来名不重要, 做这件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范宽在那幅著名的《溪山行旅图》上的署名, 能较有说服力地为此作出注解。《溪山行旅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巨制之一, 范宽只在画幅右角的树阴下落了二字名款。至今, 尚无找到当年存在强制画家不得在画作上署名的禁忌和规定, 他在《溪山行旅图》上的落款, 可能有当时对画面经营的考虑, 或者长期以来存在不署名的习惯, 但不管怎么说, 那时的画家对名不十分在意, 至少还没有以画扬名的意识, 他们就是为作画而作画。中国古代玉雕, 佳作累累, 除了明代的陆子冈在作品上落有名款, 也就是所谓的子冈牌, 其它鲜见有工匠署名的。当然, 不署名不等于就是热爱, 但自古到今, 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工匠和艺术家, 尤其是那些传世名作的创造者们, 他们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劳动成果中, 必定包含“热爱”这一不可或缺的因素。一篇记述敦煌壁画创作的文章写道:“‘晨炊星饭, 饥渴所致, 疾疹交集’是当时身处敦煌画匠生产、生活情况的真实写照。而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高级画匠们为寺院建窟, 又多会将所得工价大部分捐给寺院, 或者不计报酬多寡, 互相谦让。”生活艰苦, 身心寂寞, 远离喧闹, 终老荒漠, 是什么支撑着敦煌艺术的创造者们年复一年, 代复一代不计时日、不计报酬的不懈努力, 追根寻源, 热爱一定是它的重要动因。
第二, 敬畏是工匠精神的特质内涵
如果说热爱对于所有成功的从业者具有普适性, 那么敬畏则是工匠精神独有的内涵。因为要做到穷其一生专一不移, 要做到年复一年恪守规范, 要做到精益求精永不止步, 除了热爱的驱动, 还需要有敬畏的约束。因为唯有敬畏, 才能克服人身上与生俱来的惰性和任性, 为事业的身躯添上自律的翅膀, 使之飞得更远更长, 它与热爱是并行不悖的, 更是除了热爱之外, 成就工匠精神的另一个心源。
敬畏者所何?首先是对行当的敬畏。对绝大多数工匠来说, 他所从事的职业不是由自己开拓和创立的, 而是来自有源可稽乃至无源头可考的历史传承, 它们近乎是一种天赐。一个普遍的说法, 就是老祖宗赏饭。这种天赐, 是工匠们成就事业之场所, 兴趣爱好之寄托, 养家糊口之“饭碗”。因此, 这份职业 (工作、手艺) 就是工匠头上的一片天, 不管外界怎么看, 对从业者来说, 它是最为崇高的, 是容不得轻慢更容不得亵渎的。通过自身的努力, 把手中的生活做好、做精, 以此维护和昭示行业的声誉和价值, 就是对历史和自然法则的尊重, 就是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肯定, 就是对来之不易饭碗的珍惜, 对工匠来说, 这就是天职和使命。关于这一点, 还有论者认为, 今天的人们要正视前人的创造, 承认世间的大多数事物源于他们的肇创, 不要轻易说“原创”。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到了敬畏。角度不同, 教给人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敬畏的另一个对象便是先人。行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 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老祖宗, 没有老祖宗, 你再有本事也不是干这个的。中国的五行八作都有自己的开山鼻祖, 如木匠之鲁班, 紫砂之陶朱公, 医药之孙思邈, 等等。他们在后辈子孙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后人用各种典礼和仪式让他们配享荣誉和尊崇, 更对他们初始定下的种种规矩恪守不悖。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 吃水不忘掘井人, 不能数典忘祖。这一层的意义与对行当的敬畏相近。第二个含义是, 一个工种、一门手艺之所以能够独立行世, 靠的是前人当初确立的、有别于其它的功能定位、技术规范和价值追求。从事特定的行当, 实际上是对这一行当承接、生存和发展的承诺, 没有这种承诺的意识和责任担当, 你就“不是干这个的”。对工匠来说, 对先人的敬畏通常通过对师长的敬畏加以体现。普遍认为, 工匠精神发端于依靠言传身教、自然传承为主的农业时代, 它是在依赖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的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体系中完成和建立起来的。在这个历史过程中, 以师傅为核心的师徒制,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就是要求工匠用血亲延续的态度和准则对待行业的传承。与其它敬畏不同的是, 对师傅的敬畏不是工匠单向的主观意愿, 它还包括为师者基于业内规范的种种言传身教和严格管束, 惟其如此, 工匠精神才不是一种泛泛的原则要求和道德说教, 而是具有清晰的行为准则、评价标准和实现目标的刚性约束。应当说, 师徒制在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中,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敬畏再一个对象便是技艺。工匠精神说到底是围绕一个“工”字生成和阐发的, 而“工”字在工匠精神的语境中, 主要是指“技术 (艺) ”。技术熟练的程度决定产品的质量, 技术难度的大小决定产品的价值。能工巧匠, 就是指那些在熟练程度和技术难度上遥遥领先的人们, 极尽工巧便是对他们手中作品的形容和夸赞。许多古代工匠的伟大创造和精巧制作, 如屋宇建筑和家具制作中的榫卯结构, 青铜的冶炼, 瓷器的烧造、宣纸的制造, 以及竹木牙角的雕刻等, 迄今为止, 尚未被后来的人们所超越。技无止境, 艺无古今。任何轻视技艺的无知狂妄和粗制滥造, 只会造成对行业的伤害乃至毁掉一个行业;只有怀揣着一颗对技艺的敬畏之心, 才能学而不厌, 实践不止, 让行当和手艺在自己的手中最大限度接近高峰, 并在有一天实现对前人的超越。
敬畏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对象就是良心。中国人对“天地君亲师”敬畏和崇拜, 以及与之相关的敬天法祖、顺服天意、感谢造化的意识, 早已深深嵌入工匠们的灵魂, 并演化为天生我才、舍我其谁、恪守天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成一行的实际行动。“人在做, 天在看, ”不能不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理暗示, 使工匠们有所忌惮而不敢擅越雷池。敬畏良心, 最现实的是对消费者负责。消费者在传统的工匠和艺人们的口中, 一直被尊为衣食父母。在工匠们的心目中, 他的营生靠消费者支撑, 他的生计靠消费者维持。正因为如此, “要让买 (主) 家感到值”, “一分钱一分货”一直是传统手艺人坚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底线。“偷工减料”、“投机取巧”, 这些辱没“工 (工夫、工时) ”“匠 (技术规范和标准) ”核心价值的问题, 既广为广大消费者所诟病, 也是工匠自身的奇耻大辱, 且为同行所不容。有敬畏者必谦恭, 因此, 有无虚怀若谷的品德, 谨言慎行的举止, 小心翼翼的态度, 埋头苦干的作风, 是辨别一个从业者是否具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标志。
第三, 专一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支撑
人不专一, 其声虽大而虚。在形容和解读工匠精神的各种词汇中, “专一”二字无疑是最为核心的。
“专”是“术业专攻”、“专心孜孜”, “一”是“从一而终”、“一以贯之”把“专”和“一”联系起来, 可以解释为, 终身侍奉于一件事情而凝神不分, 努力到底。关于工匠精神的其它解读, 如脚踏实地, 一丝不苟, 精雕细刻,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等等, 有的是专一的必然结果和延伸, 有的则赖于专一而成立, 前者如脚踏实地、追求完美;后者如一丝不苟、精雕细刻。专一是一种精神状态, 也是一种实践形态, 它是由一系列行为加以实现和体现的。
一是固定不变的职业选择, 也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严格意义上的匠人, 大多都是终身至少是用一生的主要时间, 从事一种职业或者一门手艺, 而少有见异思迁, 朝三暮四的。如有论者指出的:“一个人 (指工匠) 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 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对特定职业的执着和坚守, 未必都能成就名师大匠, 但没有这一条, 要成为名师大匠近乎天方夜谭。所谓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 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对“老木匠”、“老画家”、“老教师”、“老师傅”等各行各业中年长者、尤其是代际相传的工匠们心存敬仰和信任, 一个重要原因, 便是认可和看重他们的从业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了解中国画艺术的人们普遍认为, 如果齐白石和黄宾虹不享高年, 便不可能成为近现代中国画的巨匠。这里蕴含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 质的提升必须建立在量的积累之上。对于工匠来说, 量的积累, 主要就是劳动量的积累。因为, 唯有足够的劳动量, 才能达成娴熟, 成就自如, 进而促成新的变化 (品质的飞跃) 。工夫和功夫不是一个概念, 但功夫一定少不了工夫支撑。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童庆炳, 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并一直留校任教, 至2015年6月去世, 在北师大执教40年,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美学、文艺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有专著和教材18部、主编各种丛书24种, 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 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童先生说过:“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很好了, 我就做好老师就行。”显然, 40年在北师大的执教的经历, 成就了他的大师地位。
二是不计时日的重复劳动, 也就是一件事情反复做。
工匠最显著的特征, 便是几近机械的重复劳动。日复一日, 坚持不辍, 假以时日, 终成事功。《庄子》中《佝偻承蜩》的寓言, 揭示了这个道理:那个驼背老人捕蝉, 就像抬取一般熟练, 其成功之道就是, 技艺练到五六个月时间, 在竿头上累二个小丸, 可以持竿而不使坠地, 这时去捕蝉, 逃掉的就很少了;在竿头上累三个小丸而能不坠, 则逃掉的蝉只有十分之一;在竿头上累五个小丸而能不坠, 再去捕蝉, 就如同拾取一样容易了。“杆头累丸”便是这位驼背老人的重复动作, 而最终捕蝉就像拾取一样, 便是重复使然。与它同义的还有“百步穿杨”的典故。雕虫小技如此, 艺术创造也是如此。据传, 中国画史上著名的清“四王”之一的王原祁, 曾对着元人的一幅作品临摹了一两年。重复, 在一个真正的劳动者那里, 不是简单的机械动作, 更不是无效劳动, 它是通往熟练、老辣、精微、贯通、提升的必经之路, 凡有大成就的工匠们, 没有一个不是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正是这条道路上一个个坚实的足迹, 磨练和凝聚了工匠精神中坚定、踏实、耐劳的气质, 更演绎着熟能生巧的客观规律。
是抛却功利的精雕细刻, 也就是一门心思做一件事。
任何匠人都懂得精雕细刻对于产品质量的意义, 但很多人做不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 有的人缺乏认真耐心的禀赋, 难以承受精益求精所需要的坚持和等待;有的人缺少事业的追求, 不愿为提升产品质量呕心沥血。除了这些个人修为和禀赋方面的原因以外, 影响精雕细刻最重要的原因是, 成本的制约和利益的诱惑。
听一位精细木作专家说过, 顶尖的红木家具制作, 在用材和加工上是十分讲究的。选用的材料, 必须是自然状态下消除应力之后的木材, 这些木材需要通过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自然阴干, 然后从中挑出体积和纹路合适的材料用于加工制作, 为确保产品质量, 家具的每一个构件还要预留一到两个备份, 以随时取代可能出现扭裂的材料;家具全部使用榫卯结构, 拒绝任何钉子固定和胶黏结合;家具的表面光洁度完全采用人工打磨, 先后用不同目数的砂子反复加工, 少则七八遍, 多则十几遍。按照这样的要求, 做成一件常见的家具, 从选材算起, 大致需要一年乃至几年时间。这位专家说, 这样精工细作制成的家具, 质量自然是上乘的, 但它所占用的材料成本、时间成本和工手成本, 是商业化家具生产所不能承受的。在这样的工艺流程中, 工匠们以近乎苛刻的标准选用材料, 一丝不苟地遵循既有的制作规范, 反反复复地雕琢自己的产品, 如其说是制作家具, 不如说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它必须把对金钱上的患得患失放到一边, 否则是很难心无旁骛地把事情做到极致的。
第四, 较真是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
什么是较真, 简言之, 便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 之所以拥有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从业态度, 并最终将这一态度转化为本行业最优质的、其它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就在于他们的内心追求完美和极致, 并为此付出持之以恒、无怨无悔的艰苦劳动。如果说, 热爱主要解决劳动兴趣问题, 敬畏主要解决职业规范问题, 专一主要解决经验积累问题, 那么, 较真对于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来说, 主要解决的是价值取向问题。
较真, 首先是恪守技术规范。
每个行业有自己的技术规范, 正是这些规范成就和支撑了这个行业, 并使之与其它行业相区别。从这个意义说, 没有技术规范便没有特定的行业和手艺。在技术规范上较真, 既是对行业和手艺应有地位的维护和坚守, 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不二法门, 更是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规定动作。“好东西, 都是用笨功夫做出来的。”既是对劳动意义的肯定和褒赞, 更是揭示了遵循行业规范的极端重要性。以紫砂壶艺为例, 作为艺术品的紫砂壶制作, 手工成型 (以打身筒、镶身筒为核心的一系列关于泥、工、艺的技术要求) 是它的基本技术规范, 这一技术规范有数百年的历史传承, 它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将艺人的思想、手工的工艺和紫砂泥料的物理特性统一于紫砂审美的最好的方式, 是发挥艺人主观能动性的最佳手段。“文革”期间, 作为艺术品的紫砂壶生产处于停顿, 灌浆速成的商品壶生产技术有取代传统工艺之势, 虽然这一工艺符合紫砂壶商品化生产的需求, 但还是为众多紫砂艺人所不屑和抵制。因为在这些紫砂艺人的心目中, 紫砂壶是与手工成型须臾不可分割的, 放弃了手工成型, 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生产, 更没有紫砂壶艺术。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临摹是中国画创作的一项基础性技术规范, 是成就中国画艺术的必要积累。齐白石早年曾经临摹《芥子园画谱》和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那本《芥子园画谱》, 齐白石整本临摹, 描写得一丝不苟, 连那些枯笔破锋, 都不‘走样’。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 上面的印文和篆刻效果, 齐白石居然用毛笔一一描成, 却看不出笔描的痕迹。对此, 启功先生认为, 这是今天齐白石的艺术创作能够保存在国内外各个博物馆中、而大多数画家做不到的道理所在。对技术规范的较真, 看上去近同迂腐和固执, 甚至被视为创新的对立面。而实际上, 正是这种较真, 捍卫了一门手艺、一个行业、一种专业的核心价值, 使得特定领域的发展和创造, 具有必要的基础和真正的意义。
较真, 更重要的是不断超越自我。这是更难、更高境界的较真, 完美、极致最终是在对自我的较真中加以实现的。
工匠与精神 篇8
您对匠是怎么理解的?
有工具的叫匠,一个筐子里头装一把斧头。狭义上说,匠在古代主要指木匠,因为木匠的地位是最高的,他能够组织一群人来干活。匠也泛指所有通过劳动来掌握技艺并进行创作的人。在中国形容这样的人,民间常用的一般是手艺人或者匠师,不会用工匠。工匠是限定在制作过程中的人,比如一些大型的公共工程,主要是指干活的人。
那我们有工匠精神吗?
在中国,匠人是存在的,匠人精神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中国的匠人精神和西方的匠人精神是不一样的,因为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那种匠人。
中世纪的时候,西方社会为了保护手艺人的权益,有了行会组织。这个组织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规范相关知识,把个人掌握的技能变成一种可以推广的、也可以发展的技术,形成技术标准。所以他们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可以把一件事做好,过程也不太费劲。在中国,这样意义上的工匠是没有的。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组织,也叫行会,但它主要是从伦理道德方面去规范手艺人的行为,逐渐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去和官府、欺负他们的人进行抗争。但行会是尊重手艺人的创作想法的,这与西方截然不同。
那中西方匠人有哪些区别?
中国的手艺人通过不同的途径学习基本的工艺技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造,所以有句老话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说师傅可以教你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但是具体的创作还得看你个人的造化,所以中国人很讲究创造。
过去常说没有创造就没有创新。创新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创新不是嘴上说,而是需要做出来的。在手工艺中,人们要充分理解材料、充分掌握技艺、能够完全把控产品的样式。有了这样的水平,加上认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的作用,就是中国人的手艺精神。
中国的手艺没有统一的规格,可以自由发挥。手工艺完全是个体的行为主张,不会有整体划一的规范要求。而西方工匠是在一定条件的技术规范之内一辈子做一件事。
这种区别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中国的很多手艺人是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是在社会中自己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社会文化知识系统,不是依靠文字传播得来,可能是耳濡目染,可能是来自故事、传说,也可能是通过口诀或其他方式获得。加上中国的手工艺品消费群体要求也很丰富,所以工匠在掌握了基本的技艺后,还会求变,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不主张变,要求工匠在一定的技术框架下进行制作。哪怕你不识字,但是按照这几个步骤去做,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中国的手艺人是可以商量的,在这个东西上加些什么、减些什么,哪里放大、哪里缩小。在西方,这种方式的手工艺只有在定制里出现,普遍是不可以这样做的。
中国的手艺人在掌握社会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对技艺的把握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创造除了提高生活质量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提高了生命的质量。要求手艺人一辈子去学习,这大概就是中国的工匠精神了。
那您接触过的印象深刻的匠人有哪些?
在中国,这样的人极少。比如红木家具大师杨金荣,他是一个很特殊的手艺人,是有文化功底的手艺人。他除了有社会文化外,还有科学知识。他的英语很棒,出国讲学都不用带翻译。他对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科学知识也有相当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所以他把这些知识全部用来去认识传统,然后再进行创造。只有这样的手艺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手艺人。
另一个是已经去世的黄杨木雕大师柯愈勄,但他是另外一种类型。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生活经历很简单,但作品很完美。除此之外还有广东的牙雕大师张明辉、北京的牙雕大师李春珂、做雕漆的文乾刚。他们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艺人,将一种技艺能够充分掌握,做出的东西登峰造极,同时又能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新的创造。
应该怎样理解新的创造呢?
新的创造正是中国工匠所独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工匠并不主张进行新的创造,他们认为在框架之内严格按照标准去做最重要,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所以他们的制作与创造是相分离的,跟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工匠关键是人品—即人的品质,包括潜质和悟性,还有实践能力。这是中国人的要求。
刚才那些大师的作品不是用精细来形容的,是完美。太过于精细不够厚重,比如柯愈勄的作品就是一种完美。新的创作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样式上,因为社会变化,人们的要求也在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候是实用的,有时候是精神方面需求的。在手工艺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大师,真正意义上的工匠,是会根据变化去调整作品的功能和样式,充分满足不同需要的。
要达到这种完美,首先是能够完全放在生活中使用,与生活不相适应的东西,不能叫完美。
要达到这种状态需要的是匠心?
匠心,现在是个很时髦的词,是指那种构思的技巧,但也不是单独说,应该叫匠心独运。
其实匠心与道教有关系。在传统说法中,人的心是有思维功能和指挥功能的,人的运作并不完全取决于大脑。大脑的工作很繁重,这不利于身体健康。而做手工艺是下意识的动作,被认为是一种修炼方式,叫息脑运心。所以匠心跟现代人所理解的意思不一样。其实描述手工艺的词有很多,并不完全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内容。就像我现在讲学都说传统手工艺,而不是工艺美术。因为现在人人都要做艺术家、美术家,而不愿意做工艺家,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我们应该怎样走出手工艺的误区呢?
现在中国的手工艺与匠人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经济转型、社会对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我们的传统也在被重新认识中,但大趋势肯定是好的,甚至有人说通过现在的手工艺看到了文艺复兴的苗头。如今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有很多,比如南通印花布传承人吴元新的女婿,辞去银行的工作一门心思学习南通印花布。但年轻人要注意的是学习的东西要正宗。比如现在流行的草木染,其实是个日本词,我们中国人叫植物染。所以,做手工艺就是找到中国传统文化最正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