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技能

2024-09-11

会计专业技能(精选12篇)

会计专业技能 篇1

会计专业技能包括有会计手工账务、电算化、传票翻打、点钞、珠算、信息化录入等。省教育厅、财政厅对会计专业技能及竞赛的重视及支持, 为职业院校发展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对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会计专业技能竞赛逐渐规范化, 也吸引了众多会计学子的竞技热情, 更引导专业教学走向财企一线、对接实际岗位。

一专业技能与教师发展的密切联系

在专业技能引领下, 专业教学模式应走进企业、走向发展前沿。以学生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 加强技能辐射, 这对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职业素养、知识、技能“三位一体”的专业技能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企业对员工的素质、知识、技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通过会计专业技能的学习, 加快会计初学者了解、熟悉、掌握会计准则步伐, 考查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 构建职业素养、知识、技能“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创新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而对青年教师而言, 专业发展是保证和拓展该教师群体生存发展的大事, 要给予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 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技能业务水平。教师的工作不再只是关注过去、面向已有的知识领域, 而是要面向学生的未来, 与学生一起在教育活动中创造学生的素养和知识体系。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 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

2. 完善专业技能在财企校交流中的中介作用

专业技能是链接校财行企的重要沟通桥梁, 也是教学成果的直接反馈, 更是行企前沿资讯的一线标准。专业技能发展也要在完善专业教学模式建设下, 建立财行企专业为主体的交流平台, 不断进行专业开发和补充, 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 密切企业、行业、专业三者关系, 提升专业辐射服务功能, 发挥专业示范作用。从会计从业能力出发, 以会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双基”, 以会计手工账务和电脑账务处理的核心技能为“二核”, 以语言交际能力、会计信息化能力和会计实践操作能力为“三能力”, 建立以“双基二核三能力”为引领的“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青年教师作为财企校的中间媒介, 担当了重要角色, 为专业教学走向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技能助推教师、教学发展

会计教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会计实操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也逐渐被大家重视。

1. 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基础技能动手能力差。职高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持久力, 学习的动力不足, 特别体现在小技能的训练中。如珠算、小键盘、点钞项目, 刚开始学习时效果较突出, 随着课程能力要求的提高, 学生渐渐出现疲惫状态, 因此多方式的考核和课堂测试形式就随之衍伸出来。

第二, 模拟企业环境的实操训练项目薄弱。基于实训基地、会计行业性质等原因, 记账公司等企业接受的实习学生也有限, 大多数学生只能模拟企业环境进行实操训练。而在实操过程中, 由于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少、学生对工作流程的不熟悉等问题, 计划中的模拟实操也流于形式。

2.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培训显然是提升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但怎么培训、培训内容有哪些、谁来培训, 都是专业技能培训中的难题, 针对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 尤其是青年专业教师, 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方法也值得商榷。

第一, 专业技能的提炼。以会计专业为例, 哪些属于会计专业必备技能, 哪些又是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技能?因此, 专业技能的梳理是首要的, 这需要青年教师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

会计专业技能包括会计手工账务、电算化、传票翻打、点钞、珠算、信息化录入等。其中, 会计手工账务处理是企业实操的基础, 也是学生与教师较为薄弱的环节, 由于需要前沿的资讯与动态不断来充实和变更, 因此这部分培训需求也最为迫切。

第二, 培训形式与内容。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即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由于培训对象是教师, 时间段上就能分为两部分, 一是平时课务之外的零散时间, 再就是寒暑假的连续时间段。专业技能强弱关乎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实效, 因此培训应该是零散加连续且有质量保证的。换句话说, 就是充实课余生活。

培训内容围绕会计专业技能进行, 侧重会计实务处理, 与会计技能大赛内容衔接。

第三,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机制, 将企业拥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家请进校园, 对教师教学、实训进行指导, 以点带面, 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继续深化专业教师下企业, 实现校企的人才交流、技术互助与信息共享。将企业第一手资料作为技能竞赛的材料, 进行竞赛软件的开发与测试, 普及到每一位学生, 摒弃精英教育模式, 使全体学生受益。

三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1.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吸收专业新元素是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拓展提升的有效途径, 因此, 完善的培训机制是提高师资质量的有效途径。

2.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及普及性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但要让其能渔、会渔,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针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不是一两次就能提高其教学质量的, 需长久并与时俱进的训练。

3. 加强会计技能团队建设

技能比赛仅仅是展示高水平的舞台, 而技能竞赛所引领的专业发展方向应走向日常教学。会计技能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师与学生技能提升的关键, 还在于日常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上。教练团队必须转型为教学团队, 会计技能竞赛组织方也应不断探究会计实务操作流程和技巧, 以模拟企业为依托, 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 以教学实践为纽带, 将知识、方法、技能有机融合, 使教、学、做相结合。

4. 竞赛平台的搭建

技能要出成效, 竞赛是最能提升效果的方法之一。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不应局限于学生之间的比赛, 也应扩展到教师之间、师生间, 通过竞赛知己知彼, 提升自我发展空间。

5. 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

会计专业技能与实践生产息息相关, 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是会计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是会计教师教学实践中技能发展走向的引领。

会计技能的提高是专业建设的走向, 教赛结合, 强化职业导向、优化课程体系, 推进专业教学发展;围绕技能提升、能力本位重构技能竞赛方向, 创新双赢机制, 在技能竞赛平台上, 提升教师质量, 实现教学引领示范辐射的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摘要:会计青年教师作为教学一线的主力军, 其业务的细化、精化以及视野的拓展是建立在专业技能的提高上的, 专业技能的培训是助推青年教师发展的良好途径。本文从专业技能与教师发展的密切联系出发, 探讨如何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方式方法, 使青年教师在业务水平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技能,会计

参考文献

[1]杨奇、王媚莎、李庭华.职业技能竞赛对优化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及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3)

[2]汪姬珏.以技能大赛引导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2 (3)

[3]厉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长江大学, 2013

[4]陈梦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J].高校教育管理, 2013 (2)

会计专业技能 篇2

一、实习目的社会实践是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社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消化,加深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规程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在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条件下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之很快的融入到工作当中去。

通过对某一生产企业、一个会计期间整个会计循环过程的模拟操作达到:

A 了解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及其会计各个岗位之间的内在联系

B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掌握较全面的会计操作技能

二、实习内容

财务会计业务包括下列各项:

(1)原始凭证的核签

(2)记账凭证的编制

(3)会计簿记的登记

(4)会计报告的编制、分析与解释

(5)会计用于企业管理各种事项的办理

(6)内部的审核

(7)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

(8)其他依照法令及习惯应行办理的会计事项

各项会计业务应包括预算、决算、成本、出纳及其他各种会计业务等。

三、实习心得

为期三周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三周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以学习会计专业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按着凭证写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下面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首先,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 1

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其次,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负责记帐的会计每天早上的工作就是对昨天的帐务进行核对,如打印工前准备,科目结单,日总帐表,对昨日发生的所有业务的记帐凭证进行平衡检查等,一一对应。然后才开始一天的日常业务,主要有支票,电汇等。在中午之前,有票据交换提入,根据交换轧差单编制特种转帐,借、贷凭证等,检查是否有退票。下午,将其他工作人员上门收款提入的支票进行审核,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录入。在本日业务结束后,进行本日终结处理,打印本日发生业务的所有相关凭证,对帐,检查今日的帐务的借贷是否平衡。最后有专门的会计人员装订起来,再次审查,然后装订凭证交予上级。

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况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实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著提高我们掌握只是的质量。在课本上我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为我们的实际执业注明框架、指明方向、提供相应的方法论,真正的职业技巧是要我们从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慢慢汲取的。而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不可纯粹地“以本为本”,而应在遵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地加以修改。这就将从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原则性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还有就是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们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学校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让我们学习实训课使我们不仅在理论上是强的,在动手能力更是强者。这样我们在毕业后走出校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参加财务部门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进行目的核对等工作。虽然工作不难,时间也不长,但我仍十分珍惜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经验,从中也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增长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得有乐趣,越做越起劲。记得有人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

通过这三周来的会计实训深刻的让体会到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

2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支出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总而言之,三周的实训让我对“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账凭证等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能给我们多安排些实训课,以便我们能不断地查漏补缺,这样更能帮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这门课,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第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为在校生,我们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会产生离开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要勤劳,任劳任怨

第三,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就要虚心向同学、同事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地接受。同时,我们也不要怕犯错。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第四,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并端正自己的态度

平时,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像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通过实训,我们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我们这次实训是综合性训练,既是主管会计、审核、出纳,又是其他原始凭证的填制人,克服了分岗实习工作不到位的不完整、不系统现象。加深理解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所有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运用,了解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熟练掌握了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的实习为我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学到了许多,也认识了许多,使我在模拟的社会活动中感受到了在实际社会中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让我在踏入社会工作之前做了一次全面而充分的准备。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我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3

从而意识到我以后还应该多学些什么,加剧了紧迫感,为真正跨入社会施展我们的才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相信经过这次模拟实习,我有能力也会以更好的姿态融入社会。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技能的入门教育 篇3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入门教育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个人要想熟练的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入门是至关重要的。顺利入门之后的再学习要容易的多,就是俗话说的“一通百通,触类旁通”。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刚刚十六七岁的初中毕业生,而且这些孩子作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有着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我们会计专业的老师如何带领他们“入门”,进而培养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是值得认真探究的。

一、把握学生特点,明确培养目标

职专生作为特定的教育群体,大部分是激烈的中考竞争中的“失意者”, 因为年龄小不适合过早迈入社会,带着满心的茫然,被父母送进中职学校读书。他们文化基础薄,自律意识差,竞争观念弱,属于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被贴上了“问题生”的标签,对学习几乎丧失了兴趣和信心,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但是,由于与以前基础教育中的学科教学完全不同,中职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给他们提供了“成功教育”的新机会。学生选报会计专业,有一定兴趣和目标在里面,专业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闪光点,并适当予以激发,使学生的人生步入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学习中来。

在“备好学生”之后,教育者要明确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是培养学生成为初级财务核算人员,本专业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会计、出纳、统计、库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本着这样的教育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第三学年全年为顶岗实习,两年的在学时间里教师要把专业技能课的教授面放的适当窄一些,不要什么都讲而学生又什么都学不通。例如,可以在中职的课程改革中去掉《审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相应的增加《市场营销》《收银实务》《出纳实务》《物流学基础》。《会计模拟实务》可以和《基础会计》一起在第一学期开设,同时引进用友软件公司的《企业认知沙盘》,带领学生以类似于“下棋”的方式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了解组织生产需要科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由于会计专业设置的市场性,每学年都应组织学校专业教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学生的毕业去向,劳动力市场对于中职会计人才的要求等,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二、重视会计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在教学上可设置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新知识来龙去脉的背景材料,展现出会计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要求学生在会计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足够的能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充分活动,既能够认知、理解、探索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

由于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少,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引入专业知识。例如:《基础会计》教学中要注重会计思维方式培养,把会计基本知识与其社会性构成统一整体,充分调动学生会计思维的内动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会计理论的产生背景和过程,在教学中强调会计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要求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会计规则,形成自己独特的会计思维方式。

如:《基础会计》“会计恒等式”一课中: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得到了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实际上是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权益,因此,可以把会计恒等式写成:资产=权益;公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占用,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可以打个比方,如:你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呀,无非是从二个方面取得,一是,向别人借的,二是,家里人给的,所以我们得出“口贷里的钱=向别人借的+家里人给的”,然后再说明,口袋里的钱好比资产,向别人借的钱就是负债,家里人给的钱好比是所有者权益,借的钱要还是债权人的权益。家里人的钱让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到学校学好本领将来好就业,那当然是投资了,家里人当然要过问你的学习情况等,这是家里人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恒等式的含义。

在学生领会掌握基本会计等式以后,可以将等式进一步扩展,就是说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际(或会计期初),既无收入,也无费用,这时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关系可用上面那个基本等式表示;在开始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费用,企业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费用后就形成利润,将上述变化用等式表示,就可以将六个会计要素的关系在同一等式中表示出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将费用移项继续推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都是人们为了方便的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掌握基础理论要从社会对会计的实际需要性出发,从易到繁,逐渐加深理解,进而掌握会计的思维方式,提高会计思维能力。

三、技能是教学的中心

根据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毕业生走向,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要能手工做简单的日常账务处理,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一些技能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如财经常识、电脑打字、会计电算化、打算盘、点钞,并能熟练地撰写日常财经应用文等。所以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技能为教学中心。

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模拟会计操作。通过一系列的凭证、报表的编制,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从事会计实习。同时,可以利用“企业认知沙盘”,在第一学期和最后一个学期分别来开设,让学生对企业经营和专业角色的领悟更上一层楼。

例如,在《会计模拟实训》“出纳岗位设置”时,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则免不了教师逐条讲解,学生却很不耐烦的局面,而实际工作中,学生仍可能不会操作。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饰演出纳、报销人、银行员工等,让其模拟整个结算过程。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方法,在娱乐式的几轮模拟学习中,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从而熟悉具体操作程序,这样一来,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出纳岗位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还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课本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并且通过一种模拟操作,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地掌握其他会计岗位的要求。

学习到“银行的几种结算方式时”,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入模拟的银行机构来学习这些抽象而又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学习《收银实务》时,要利用POS机,模拟收银操作。这样既照顾到学生的成长,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考取从业资格证,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财政部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是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所以学校在课程开设上应向考证科目靠拢,如开设考取会计资格上岗证必须要学习的《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同时再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储备,以满足会计持证上岗的要求。在职一年级《基础会计》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并且要有成为一名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受人尊重的会计师的愿望,通过树立理想,避免了虚度宝贵的青春时光,激发了荣誉感和进取心,同时培养了会计人员必须要有的“终身学习”意识,进而努力奋斗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入门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会计技能的学习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通过终身学习紧跟社会要求,做一名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证书制度与技能培养 篇4

一、证书制度的基本思路

会计专业的证书制度教学思路是:从学生入校开始, 依次按照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的顺序开展教学, 有的院校甚至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纳入教学。有了这样的课程体系, 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 能够很顺利地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在毕业那一年可以报考注册会计师, 并且将助理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考试的知识学习完毕。中间穿插着基础课程 (经济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和非考证专业课程 (成本会计、纳税实务、应用统计等) 的教学, 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实现持证上岗。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通过助理会计师考试。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 特别是2013年7月份开始执行的新考试制度,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难度加大, 很多院校采取应对措施, 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证书制度教学的范围在悄然扩大。以考证为目的的教学其最大的好处是教材的选用, 特别是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 具有内容前沿、更新及时、出错率极低的特点, 除了实训资料较少之外, 使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证书制度教学也会涉及实践课程但是相对较少, 实践课程一般包括财务会计分岗位实训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践难题, 但是单独集中开设的实践课程往往与教材不同步, 容易顾此失彼, 也和社会实践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企业真实账务知之甚少, 一旦走出校门从事会计工作, 会感觉束手无策, 学到的知识不知道怎么去运用, 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又不知道用哪些知识去解决。例如, 有些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对企业购销业务非常熟悉, 会计分录做得既快又准, 到企业后却连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开不了, 成了名符其实的“眼高手低”。

二、实践教学的突出亮点

现在的高职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很高, 几乎在所有的专业课里面都穿插着动手能力的培养, 比如学习基础会计, 从仿真的原始凭证开始, 在老师的带领下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 边学理论边动手操作,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如纳税实务课程, 在学习每个税种的时候都要学习纳税申报表的填制, 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使用软件教学, 模拟税务部门的网上申报系统让学生学习各个税种的网上申报。教材的选用往往是有配套实训的高职高专教材, 这样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 虽然是校内的模拟实训, 但是对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有很大的好处。有的院校能够请到企业会计人员为学生上实训课, 效果显然更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实训教学搞得红红火火,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确实有了很大提高。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多学些理论知识还是有困难的。所以在这种教学思路下, 学生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考取从业资格证书变得困难加大, 学校不得不再组织专门的培训帮助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毕业后能够顺利考取助理会计师证书的学生也不多。

三、将证书制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基本设想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两种方式各有千秋、缺陷。我们力求寻找一种解决的方案, 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还能提升实务操作水平。从根本上来说, 证书制度与实践教学并不矛盾, 因为证书考试对考生的实践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 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就可以大胆尝试了。首先是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证书制度教学有专门的教材, 对理论的考察非常细致, 却很少有实训的案例。我们在选择指定教材的同时, 组织任课老师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实训案例的设计, 也就是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编写实训素材, 将实训素材运用于课堂教学, 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更加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例如, 在讲述固定资产购入的时候, 老师可以制作几张固定资产购入的原始凭证 (增值税专用发票、货运发票、转账支票存根等) , 让学生根据这些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而不是在纸上写会计分录) , 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 在登记入账的时候除了用“T”形账演示外, 还要用真实的账页进行模拟登记。这样, 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登记入账的完整流程下来, 学生不仅掌握了教材的理论知识, 也深刻领会了操作的过程。当然, 我们不能在所有的环节都用这样的方式教学, 毕竟时间有限, 选取一些点, 由这些点来带动面, 等学生真正理解了, 就没有必要做这样的演示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很高, 既精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更能胜任这样的教学。其次是课程的合理搭配, 课程一定要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还必须要将非考证的专业课程穿插其中, 例如成本会计、纳税实务等。课程体系的设计非常重要, 否则会出现用到的知识临时补充, 却又怎么也补充不完整的现象。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讲授会计知识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遇到税务处理, 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纳税知识, 那就会不断地补充, 由于学生手头没有相关的资料, 补充的知识也很难掌握, 这势必会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此外, 运用好这种方法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创建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十分重要。要突出团队教学的重要性, 因为有些课程之间有密切关联, 笔者认为团队教学的好处就在于老师们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由老师群传授课程群, 对因材施教也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团队教学不再强调哪一位老师上哪一门课, 而是哪一队老师通过什么方式完成本课程群的教学。这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甚高, 不仅要有足够量的老师, 而且要求每个教学群体有一个理论实践的完美搭配, 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 会计专业的教学需要积极的探索, 大胆的创新, 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能够胜任企业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 技能培养不容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样重要, 证书制度的教学就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证书考试的教材都是财会专家们精心编写, 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用这样的教材结合实操训练, 能够让学生从知识和技能方面实现“双丰收”。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一直面临着一个实践难题:那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它不能像机电、机械一样把学生放到企业里面去动手实践, 也很难见到企业的真实账务。有些院校提出来把证书制度与会计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但是单纯强调证书制度的教学又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既能推进证书制度、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式呢?

关键词:证书制度,实践,会计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郭剑美.浅析高职会计教学[J].科学咨询, 2010, (19) .

[2]蒋欣文.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7) .

电大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实训一 篇5

第2题:登记日记账的方式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逐日逐笔登记)。第3题: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1会计科目的名称、方法和金额。2经济业务事项摘要。3凭证的名称和编号。4所附原始凭证张数。5凭证填制的日期和有关人员的签章。)。第4题:财务管理原则包括(1成本效益原则。2收支积极平衡原则。3资金合理配置原则。4利益关系协调原则。5收益风险均衡原则。)。

第5题: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其记账本位币应为(两种方式均可).第6题:企业主要的会计报表包括(1损益表。2固定资产登记表。3资产负债表。)。第7题:财务会计报告包括(1会计报表附注。2财务情况说明书。3会计报表。)。

第8题: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区别在于(1所有者不能随意抽走其在企业的投资。2当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以后所有者权益才得以返还给所有者。3负债需要定期偿还,但所有者的投资则不能随便抽走。4除非企业发生减资或者清算否则企业就不需要偿还负债那样偿还所有者权益。)。

第9题:关于负债理解正确的是(1负债是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2负债必须能以货币计量是可以确定或估计的。3负债都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还日期,或者受款人和偿还日期能够合理估计确定。4负债是过去或目前会计事项构成的义务。)。

第10题:资产应该包括以下哪些特征(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能够控制的经济资源。3资产是可以货币来计量的,不能货币计量的人力资源不能作为企业资产入账。4资产的目的是在未来为某个会计主体带来经济利益。5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

第11题:关于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正确的是(1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确认企业收支和损益。2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凡是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作为收入费用处理。)。

第12题:企业会计核算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可以划分为几大类,分别是(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要求。3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4总体性要求。)。

第13题: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1货币计量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会计主体)。

第14题:关于财务会计的目标,描述正确的是(1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提供会计信息。2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3为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4财务会计目标一经确定就不得变化。)。

第15题:通常用(1股市平均收益率。2银行存贷款利率。两项均可)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第16题: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第17题:关于记账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资产、成本和费用的增加列在借方)。

第18题:会计等式的基本平衡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19题:(利润)属于会计六要素之一,却不属于个人理财会计五要素之一。

第20题: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所有费用可以分为(制造成本和费用期间)。第21题:下列对于收入的描述错误的是(营业外收入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

第22题:下列哪个不属于会计要素(成本)。

第23题:关于重要性原则,理解正确的是(根据重要性原则,企业会计核算可以不用全面反应,充分披露重要事项即可。)。

第24题:谨慎性原则要求(谨慎性原则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

第25题: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对资产、负债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

第26题: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是(配比性原则)的要求。

第27题:会计核算所要反映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做出经济决策,即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是(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第28题:关于真实性原则的含义,下列不正确的是(在必要的情况真实性原则并非不可违背)。

第29题:关于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描述正确的是(只要是一个法律主体,无论规模多大也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会计工作,进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第30题:备查账簿是对某些在日记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

第31题:会计账簿是由具有—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分类地全面记录一个企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

第32题: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队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监督。√

第33题: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核算工作,提供会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成果,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和节余情况。√

第34题: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将盘点的实存数作为账面结存数,然后倒挤推算出本期发出数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第35题: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形式,是以定期将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汇总,然后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

第36题: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是以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为特点的一种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形式。√

第37题:会计核算形式也称会计核算程序或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凭证和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它是记账和产生会计信息的步骤和方法。√

第38题:下列做法中,考虑了谨慎性原则的是(1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2对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3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第39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1购进商品2购进办公用品3支付短期借款利息4购进原材料。)。

第40题: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是(1已经发生的费用都做为本期费用处理2已经实现的收入都做为本期收入处理)。

第41题: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这是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

第42题: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需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项目是(长期借款)

第43题: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排列顺序的是(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第44题:资产负债表内各项目分类与排列的依据是(项目内容的经济性质和流动性)。

第45题: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显示了企业所负担债务的(数量和偿还期长短)。第46题: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说明了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以及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第47题: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主要区别是(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第48题: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主要相同点是(记账凭证需要汇

总并且步骤相同)。

第49题:以记账凭证为依据,按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并根据相对应的借方科目定期归类汇总的【汇总转账凭证】

第50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将企业财产与其他单位及投资者财产区别开来,是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中关于(会计主体)的要求。

第51题: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选择一种“不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谨慎性原则】

第52题:在会计实务中,将劳动手段按一定标准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其依据是(重要性原则)。

第53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购进机器设备)。

第54题:只有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单位,才需要设置(待摊费用)账户。

第55题:一贯性原则是由(持续经营)假定决定的。

第56题: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是为了(正确核算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损益)。

第57题:企业会计核算中常用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户是按照(权责发生性原则)的要求而设置的。

第58题: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中的货币计量前提还包括(比值稳定)前提。

第59题:权责发生制的建立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第60题:资产负债表从表内的项目构成及其数据看,其特征有(比较、分类、平衡)。第61题: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动态报表的有(1商品产品成表2现金流量表、3利润表、4利润分配表)。

第62题:对账包括(1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金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2会计人员与出纳人员核对。3各种帐博的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核对)

第63题:登账时遇到下列情况应用红色墨水书写(1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与额栏内登记负数金额。2在不设减少金额的多兰是帐页中登记减少数。)。第64题: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点有(登记的金额相同、方向一致、依据相同)。

第65题: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一次凭证的有(发货票、收料单、领料单)。第66题:下列单据中属于原始凭证的有(收料单、发票、借款单、领料单)。

第67题:自制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不同可分为(汇总凭证、累计凭证、一次凭证)。第68题:原始凭证按其取得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自在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第69题: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第70题: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账户中属于调整账户的有(累计折旧、坏账准备、利润分配)。

第71题:会计分录的基本内容有(应计入账的金额、应计账户的方向、应计账户名称)。第72题: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第73题:下列会计等式正确的有(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资产=权益4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

第74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1复式记账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第75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反映、监督)。

第76题:会计按其使用单位分类,一般分为(1企业会计2事业单位会计3行政单位会计)。

第77题:汇总会计报表是根据(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

第78题:其全部指标均依据有关账户余额填列的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第79题: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月报的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第80题:个别会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是会计报表按照(会计主体)进行的分类。第81题:汇总会计报表与单位会计报表是会计报表按照(编制单位)进行的分类。第82题:下列属于静态报表的是(资产负债表)。

第83题:下列不属于对外会计报表的是(产品生产成本表)。

第84题: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1实地盘存制2永续盘存制)。

第85题:对财产清查中发现的财产物资盘亏,若属于定额内的自然损耗,应按规定转作(管理费用)。

第86题:“待处理财产损溢”是一个(双重性质账户)。

第87题:结算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函证核对法)。

第88题:“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而造成的(一方已经入账,另一方尚未登记入账的账项)。

第89题:在实地盘存制下,平时在账簿中对财产物资(只记增加数,不计减少数)。第90题:清查银行存款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对账单法)。

第91题:对现金清查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实地盘点法)。

第92题:记账以后,如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有错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的正确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应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错账更正。第93题:在结账以前,如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错,应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错账更正。

第94题:明细账从账簿的外表形式上看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

第95题:下列单据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工资计算单)。

第96题:销售商品一批,部分货款已收回并存入银行,另有部分货款尚未收回,应填制(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第97题:当经济业务只涉及货币资金相互间的收付时,一般填制(付款凭证)。第98题:“限额领料单”按其填制方法属于(累计凭证)。

第99题: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是(原始凭证)。

会计专业技能 篇6

【关键词】会计技能比赛    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价值

一、前言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其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当前,职业技能大赛在全国各大职业院校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已初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师生共参与、全国办大赛”的局面。职业技能大赛之所以能够形成当前良好的发展趋势,在于其能够有效实现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中职学校会计技能比赛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建设,从而凸显了会计技能比赛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的价值。

二、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价值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将竞争的焦点逐渐凝聚在人才上,因而,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需要紧随时代前沿的发展趋势,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课程设置,以在形成具有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同时,达到中职学校办学的最佳效果。

(一)以教赛相结合的模式将会计专业课程最大化开发

目前,中职会计技能比赛包括会计手工与会计电算化两部分内容。例如:在会计手工分赛项目上,其内容包括出纳、会计及会计主管岗位,岗位操作内容都是根据每一年会计行业发展变化及当前实际业务需求来制定的。会计技能比赛的内容要求,有力地推进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并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思路。中职学校可将比赛训练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把比赛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从而最大程度的开发会计专业课程;立足于开发出适应全体学生的专业课程,并通过有效的考核,选拔出参赛选手,从而实现教赛结合的目的,进而发挥会计技能比赛的真正作用。中职学校在通过技能比赛实现对会计专业建设时,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技能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中要以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能为核心,要面面俱到地向学生示范专业技能的操作,以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再以实践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技能。这样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将会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质的飞越,也能为学生日后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调动学生积极性,完善考核机制。

会计专业技能比赛的指导过程是提高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而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职学校整个会计专业建设的提升。以技能比赛来建设会计专业,就需要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通过指导、总结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准,从而实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完善考核体制。

(二)以教赛互补的模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开展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丰富会计专业建设,拓展会计专业的横向空间,以形成具备专业特色的会计专业。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薄弱,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虽然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但是通常都缺少一种“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也充分反映出中职学生身心尚未发育成熟,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加以引导,促使学生有目的性地去求知探索。会计专业技能比赛的过程,不仅是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过程,还是激发中职学生求知欲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为会计专业建设注入活力。

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比赛的同时,组织学生积极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职业证书,才能不断地完善会计专业建设。

三、对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价值

会计技能比赛,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是在考验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对比赛项目、规则进行深入地了解,在熟知比赛技能考核要领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专业教学。与此同时,在指导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原因如下:第一,参赛选手的选拔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有潜力的学生,进而实现有针对性地培养;第二,在选拔出参赛选手后,教师还要针对比赛考点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确保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实现质的飞越。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从思想到实际技能上都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四、对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价值

会计专业技能比赛,要求学生具备较高水准的实践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职业院校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实际的工作环境,并且具备一定的真实性。而中职学校实现这一建设的最佳途径之一便是借助正规单位组织的技能比赛,完善自身的实训环境,对比赛流程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以明确当前会计行业的整体发展动向,不断地完善实训基地的仿真建设。

五、对中职学校提升知名度、创造良好社会声誉的价值

中职学校通过参加会计技能比赛,不仅可以了解当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弥补自身不足,而且参加技能比赛还能够获得一定的荣誉,而此荣誉的获得能够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进一步推进会计专业的建设进程。而这一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中职学校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教师自身要充分了解比赛的规则、内容等相关信息,然后有计划地开展训练,也可聘请一些行业、企业专家来校指导学生训练;其次,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模拟实际操作场地,以营造出与比赛相似的环境,从而使学生适应比赛的氛围;再次,闭门造车,自己埋头苦练只能是事倍功半,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拉出去,请进来”,与兄弟学校互相切磋,以提高学生技能,锻炼其应变能力。此外,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技能比赛的各个环节。

六、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技能比赛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有着重要价值,通过会计专业技能比赛,能够为中职学校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供有效的依据,能够全面的提升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推进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程。与此同时,会计专业技能比赛能够有效地调动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燃起学习斗志,使学生在明确自身努力目标的过程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此外,会计专业技能比赛能促使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完善,从而为中职学生模拟出仿真的比赛环境,使学生适应比赛的环境氛围,进而为中职学校获得社会荣誉,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彤,杜文龙.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12):33-34.

[2]钟伟杨.论职业技能大赛对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职业,2010,11(29):144-145.

[3]杨功元,李欣,罗晓东.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全面推动教育改革[J].科学教育前沿,2010,8(12):136-137.

会计专业技能 篇7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技能,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需要专业技能较强的会计人员对繁杂的经济内容和大量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高职类院校是高素质会计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所以提高高职会计专业的技能教学质量要从多方面着手。

一、当今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各个高职类的院校已经开始重视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师素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的针对性、院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培养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 专职教师的素质有待加强

(1)教师教学方式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现阶段很多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尽管内容中融入了实践的案例,但是这样的教学手段仍然显得过于呆板和缺乏生动性,无法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岗位情景,也无法从趣味的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多教师也对先进的教学设备知之甚少,没有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这种收效良好的教学设施辅助课堂教学无法满足“理论适度,重在应用”的要求。

(2)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衔接不足。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要求教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给教师的知识更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由于教学任务非常的繁重,教师缺少时间和精力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培训,也缺乏去企业实践深造的机会,所以教师所具备的会计专业知识与实践的需要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

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国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与本科院校相比整体上有一定的差距,生源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本身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加上长期成绩不佳导致他们产生了厌学情绪,也使他们对新的专业知识失去了好奇和兴趣。而且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严谨枯燥的专业学科,无法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导致学生上课的兴趣不浓厚,课堂上主要以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学习,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3. 传统教材内容偏离实践要求

现阶段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虽然在封面上标注了高职高专专用教材的字样,但是内容还是千篇一律的模仿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材内容,内容上和实质上根本没有体现出高职的需求和特点。图书市场的现有的高职图书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都是偏向于理论阐述的,而高职类教学真正需要的技能模拟和实战情景在书中展现的较少,即使适度的加入一些技能练习,仍然与实践环境不符合。某些高职类教材还存在知识面过于宽泛或者知识点过于深奥的问题,既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困难重重,整个学习过程结束后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收获。

4. 会计专业模拟实验室建设不够完善

实验室的建设并不是理工科目的专利,会计专业的教学同样需要实验室的辅助,甚至需要加大实验室教学的比重。一些人固有的思维认为,会计专业教学主要是计算,没有必要再建设那么多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所以一般高职类院校的物理化学实验室或者是制造类、机械类实验室的建设比较现代化和高端化的,而会计专业的投入仅仅放在了会计器具和凭证上,对实验室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建设进度远远滞后于实践要求,影响了技能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无法提高会计专业技能。

5. 高职院校培养模式过于单一

当前学生培养的效果往往通过考试通过率和考试分数来进行评价,为了提高分数和通过率学校往往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这样的学习模式下要想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几乎是不可能的。会计专业的技能提升需要的是实际岗位的真实体验和实际经济活动的账务处理练习,但是这样的实践教学条件需要学校观念进行转变,积极与企业协调,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而很多高职院校比较封闭,导致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几乎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这一封闭单一的培养模式难以使学生毕业后迅速的融入企业工作中。

二、立体优化高职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的建议

基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种种不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解决措施才能够全面突破当今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瓶颈,从而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打开一片“量身定做”的新天地。针对种种问题并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

(1)教学方式要向现代化靠近。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极其发达和普遍的社会,网络的产生对会计的主体、会计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会计的准确性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来模拟实际情景,全面吸收网络平台分享的会计专业技能知识,充实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积累教师的教学经验,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向现代化逐渐的靠拢。

(2)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的实践技能。虽然教师工作比较繁忙,教学任务繁重,但也需要从原有的教学时间中抽出一部分时间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培训或者与企业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如果只是钻研书本的知识,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才能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实际的情景,从而给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指导性意见。

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多数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一种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由浅入深法。先将复杂的会计理论用浅显的日常案例进行导入,使学生对本门学科没有距离感,不会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惧怕感和陌生感。二是成就激励法。每一个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尊心,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夸奖和鼓励,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能够学好这门课的,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3. 使用项目任务化教材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教材的选择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然是高职会计专业教材就要具备高职会计专业的特点,一定要体现工学集合的本质,利用在大项目下完成每一个小任务的模式对教材进行编排,每一项任务都要基本吻合实际情况,按照实际岗位要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使学生与实践零距离接触。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加上丰富的专业知识自己编制教材进行教学。

4. 院校加大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力度

学校要改变原有的思路,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加大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改善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会计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实时更新软件设备以及各种会计凭证,针对于整个会计流程设计实验内容,高度还原会计工作的环境和过程,使学生在没有步入社会之前就提前感受工作的气氛,并且根据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比较接近实际的解决对策,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5. 实行校介企三方多元化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是仅仅依靠学校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毕业后需要的是迅速的就业,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真实的感知社会,了解实际问题如何处理,就需要会计中介机构和企业共同的配合和协作。建议由学校组织,联合企业和会计中介结构共同推进校介企三方多元化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定期去会计中介机构和企业进行实习,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学生既得到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又增加了今后就业的机会,会计中介机构和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核吸收会计专业人才,最终实现了学校、中介机构和企业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屠光绍.在纪念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座谈会暨先进会计工作者表彰会上的讲话[A].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C].2009:4-7.

[2]钟云燕.对金融数学专业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363-366.

[3]汉声编辑室.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梁毅炜,兰丽丽.高职会计专业发展需求调研分析[J].商业会计,2015,01:114-117.

论技能比赛引导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篇8

2014年6月, 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 习近平总书记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会议规划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蓝图, 明确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 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三个前所未有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一是领导重视前所未有。二是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决定》和《规划》在关键政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是部门协作前所未有, 开展了100多项专题研究, 组织了30多次专题研讨, 反复征求有关部门、行业、企业、院校等各方面意见, 统一了思想, 达成了广泛共识, 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

二、开展财会综合技能比赛的意义

近年来, 举办职业院校财会综合技能比赛频频出现, 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 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大检阅, 是职业院校广大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的展示, 是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途径, 已成为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教育新品牌。

开展财会综合技能比赛, 很好地带动了各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和提高, 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对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 通过举办职业院校财会综合技能比赛, 在职业院校营造出崇尚会计综合技能,

尊重技能人才, 广大学生热爱会计专业, 努力学习会计业务和踊跃参加财会综合技能比赛的良好氛围。通过财会综合技能训练和比赛, 切实培养了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 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 进而为经济发展培养和选拔出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财会综合技能比赛对参赛学生的促进作用

现阶段各类职业技能比赛推动着各职业院校各专业的教学改革, 使教学以实训为基础, 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课程设置的引领, 有助于综合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加强了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加强学生积极努力并展示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进一步为优秀人才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促进校企合作做到实处。

通过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得到提升。在比赛的过程中, 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 注意力高度集中,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做事细心认真, 反应快速敏捷, 还可以培养学生做事的耐心和遇到困难不退缩, 端正其工作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能够进入比赛的学生在学校里肯定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楷模, 从而激励其他学生刻苦学习其专业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 使其能够真正理解学习的目的, 爱上学习, 以取得好的成绩为目标, 为乐趣。参加过比赛的学生, 肯定是具有扎实的知识基本功, 经过学校的和老师层层考验, 并且接受过专业的有组织的集训训练, 不管是从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是团队的合作能力, 以及做事的严谨态度, 都是百里挑一的, 在这些基础上, 在经过参加技能比赛, 心里素质更加的成熟, 对专业知识的技能掌握更加的熟练, 他们的水平和没有参加过比赛的学生们相比就有了天壤之别, 从而到了社会上就会更加容易得到实习企业的肯定和认可, 能够更加容易在社会上立足,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获得事业的成功。

四、财会综合技能比赛促进各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财会综合技能比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各院校均能从中受益。

(一) 推动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在各职业院校正面临着教学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加大实训课程比例, 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 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 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提高综合和素质能力。学校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所学知识不能用在实际工作中。财会综合技能比赛所设计的比赛项目和要求是各企业集团结合实际工作要求设置的, 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为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指明了方向。引导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和专业设计更加市场化, 更加联系实际,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

(二) 对各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指明道路

职业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 然而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仍然使用过去的教学内容。一些淘汰的技术仍然充斥着专业教学, 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职业技能比赛紧跟技术的发展, 体现社会的需求, 对人才技能需求的重点也有充分的体现, 这些都对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 促进了学校的专业基础建设工作

技能比赛是对参赛选手的考察, 更是对各校各专业实训基地的考察。很多学校师资方面还有差距, 教材的使用存在着问题, 技能比赛促进了学校的实训基本建设工作。学校要使学生掌握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求, 实训基地就必须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学校一方面应大力增加实训设备投入, 另一方面要在就业岗位群中建立起稳定的实训基地。使教学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相连, 各学校更加重视教学等实训基础的建设工作。

(四) 通过会计综合技能大赛, 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财会综合技能比赛, 从而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人才, 要实现这一目标, 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水平, 教学内容新颖有趣, 教学方法灵活独特, 课堂气氛活跃高涨, 对学生实施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的教学措施,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形成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格局。

(五) 促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技能比赛训练过程中, 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的最佳场所, 为赛出成绩, 各参赛学校购进了先进的设备, 加快了实训基地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反的实训基地的建设, 促进了教师、学生技能的提高, 从而为学生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我校从2011年就为技能比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师资, 专业实训课的条件有了更好的提升, 同时也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了很强的促进作用。

(六) 促进了校企合作

技能比赛是以现阶段企业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设定各专业技能比赛项目的, 各项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比赛规则、要求、评分标准都是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后规划的, 来自于各专业对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 各企业相关工作的工作内容,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参赛的同学既能参加比赛经受锻炼, 又能得到最好的专业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各大知名企业肯定愿意吸纳成绩优异的学生, 成为他们的工作伙伴。许多职业院校与企业提出合作意向、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 选拔优秀毕业生。由此建立合作关系, 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则提供顶岗实习的基地, 保障了学校实施半年至一年的工作岗位实习。

五、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财会综合技能比赛, 避免负面影响

目前, 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组织的财会综合技能大赛, 项目既有会计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 还有包括传票算、票币算、账表算、点钞在内的全能项目, 2015年又推出了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比赛项目等。随着各个部门组织的各项技能比赛逐年增多, 这些技能比赛的举办方和比赛要求大不相同, 职业院校对各种比赛应接不暇, 辅导教师疲惫不堪,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计划, 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组织比赛的各个主管部门以及各职业院校, 应该对社会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做充分的调研和掌控, 明确比赛促进教学改革的方向,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财会综合技能比赛的赛项、时间, 扬长避短, 避开比赛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到了合理回避职业技能比赛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教学改革中把握住主线, 那么财会综合技能比赛就会对学校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会推动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的发展, 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就业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更是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使财会综合技能大赛成为常态性工作, 形成了各校共同参与比赛的局面, 通过财会综合技能大赛, 切实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形成品牌特色, 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 促进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明艳.财务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基于现金流量信息[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12:1-2.

会计专业技能单项化实训的探讨 篇9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训的现状

(一)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现状

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总体处于偏低水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弱点:

1. 学习主动性不强。

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一般在初中阶段就属于班级中差等生, 学习一般都要依靠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督促。宽松的学习环境使进入职业学校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主动性降低。

2. 学习能力不强。

职业学校学生其掌握基础知识不牢,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集中时间较短;学习技能欠缺, 不懂得听、问、学等学习技巧;逻辑思维能力差, 不懂得分析前因后果等。

3. 学习信心不足。

由于就读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是考试的失败者, 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另外, 在学习中社会知识、经济知识和企业知识的欠缺使其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 从而对专业的学习表现出厌学情绪。

(二) 中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

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人才, 但从目前会计实训教学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1. 重课堂实训, 轻生产实训。

目前, 中职会计专业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结合专业课的理论内容, 对手工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进行理论转换, 学生缺少对实际会计工作的认识。课堂实践有限, 学生被动接受, 只能完成基本层次的理解, 没有形成系统认识, 无从理解会计循环中的钩稽关系。而加强实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弥补课堂实训的不足, 因此重视会计技能的实训也是中职会计改革的重要手段。

2. 重理论课程, 轻实训课程。

目前会计专业以理论教学体系为出发点安排实训, 结合理论教材将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实训延伸, 只会使得实训教学内容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另外, 企业类的实训课程, 虽然也会从模拟企业的真实情景, 分析企业的工作过程, 分解企业的工作任务入手, 但往往由一个学生完成整个企业某一时期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处理, 一个学生就是企业的财务部门, 所有的单据没有传递, 直接由教师一次性下发。这样的实训方式并没有使学生获得对未来会计工作的整体感悟, 一旦踏入社会独立工作, 面临千变万化的情况就会无从下手。

3. 重教师主体, 轻学生主体。

教学方法使用中, 不管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还是情景式教学, 不管是角色扮演还是案例分析, 目前会计教学的重点仍落脚于教师主体, 学生仍是被动接受者, 很少参与实训改革。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 作为教学目标的贯彻者, 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只有教学主体积极参与改革, 才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真正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实现实训教学的目标。

4. 重课程考试, 轻能力考核。

教师是具体课程的承担者, 也是学生考核的执行者, 因此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往往还是集中于某一门课程的考核。由于具体课程考核很难将学生平时所学的各门课程中的相关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评价, 加上目前实训教学还缺乏一套有效的、科学的、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 使得实训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 实训教学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发展到目前, 不管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政策背景来看,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社会的共识。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落后, 而工作岗位上是没有教师时时指导的, 因此一次性学习的思维定式必然过时。另外由于竞争机制的加剧, 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服务于一个岗位或一种职业, 因此简单的知识复制或是技能复制都不能使学生从容面对未来, 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在。

会计岗位作为一个管理类的岗位, 培养目标应该是知识技能型人才, 知识技能型人才就是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而不是从事简单、机械、重复工作的人才。而目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 尤其是学习能力非常欠缺, 因此知识技能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单项实训平台构建

目前以教师为主体的实训改革, 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不利于学生扎实掌握实践技能。如何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核心技能实训进行有效结合, 并最终达到教育的目标。而构建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技能单项化实训平台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 核心技能“单项化”

核心技能单项化是对会计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横向和纵向分解后, 确定会计核心技能点, 然后逐项进行单独训练。分解出的单项技能可以包括:数码字书写、数字小键盘录入、珠算、点钞和假币识别、会计凭证编制和审核、账簿登记、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等。这些技能点不仅是根据会计职业分解出的核心技能, 也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体现, 因此逐项进行单独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会计专业有较深的了解, 还可以强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

(二) 技能实训方式“课外化”

新生入学初步了解专业后即对其提出实训任务, 并告知实训手段, 如利用第二课堂讲座、视频等开展培训, 然后由学生自主训练, 自主报名参加考核。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各项技能任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技能任务, 并使之与学生毕业证书挂钩。技能任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技能任务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部分技能任务是由学生选择完成的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会计专业的通用必备技能有所了解, 同时又可以根据其未来的职业规划有所选择。

二是教师制定各单项技能的训练方法和考核要求。专业要根据各单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制定学习指导计划, 并落实到具体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采用讲座或者网络视频的方式讲解技能训练方法, 同时还要提出明确的技能达标要求。

三是学生利用实训平台自主学习。专业应提供实训平台。包括:数码字书写、数字小键盘录入、点钞、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告编制等练习系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技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训练。

(三) 技能考核方式“证书化”

实训指导部门每学期循环组织各单项技能的考核,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考核的技能。另外, 学生考核合格后应颁发相应的“校内技能证书”或“技能手册”, 让学生本人、指导教师和用人部门随时了解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四) 技能提高方式“比赛化”

定期组织技能比赛, 可以是单项技能的比赛, 也可以对单项技能进行组合比赛, 并评选出技能能手, 给予一定的奖励, 或者择优推荐就业单位, 以提高学生实训的兴趣。

(五) 技能单项化实训平台不断完善

一是要通过实习单位的反馈进一步分解、增加技能点, 确定新的单项技能, 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要扩大校内技能证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如不断提高技能标准, 使用人单位对技术过硬的学生满意度增强, 从而提高在校学生考证的兴趣;三是以任务驱动提升学生实训积极性。

会计专业技能 篇10

关键词:技能竞赛,会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1 技能大赛与会计专业建设关联性分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09年视察全国技能大赛时指出:“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过程中, 特别需要各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当前国家最需要的人才。这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而技能大赛对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教育部在推行技能大赛中提出了“四个坚持”的项目要求, 坚持技能竞赛与行业用人、岗位要求、技术进步以及教学改革相结合, 能引导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和教学改革;坚持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相结合, 突出职业素养展示;坚持技能比赛与素质考查相结合, 将专业知识考查纳入比赛内容;坚持现场比赛与展示体验相结合, 统一设计体验环节、专业展示和比赛内容;并要求吸引企业参与竞赛项目设计、提供技术和条件保障, 尽可能利用、使用原有器材和技术平台等。由此可见, 组织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职业教育多年来探索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向社会和公众进行展示, 同时以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使赛事成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风向标。

会计作为传统专业, 一直保持进出两旺的势头, 无论是中职、高职还是本科层次, 几乎是文科类必设专业。但相较一般的文科类专业,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这也要求高职会计教育更要突出其应用性和技能性。会计技能大赛吸收了行业发展趋势及技术应用方向, 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也赋予了会计专业建设新的内涵。通过高职组“会计技能”项目比赛, 能检验参赛选手会计核算与财务分析能力的掌握情况、运用手工及会计信息化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 能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会计专业建设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促进会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因此将技能大赛与会计专业建设紧密结合, 有利于探索工学结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有利于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不断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加快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

2 技能大赛对会计专业改革的引领作用

2.1 “以赛促学”——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由于高校扩招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 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几乎成了上大学无望后的无奈选择, 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总体素质偏低, 具体表现为“四不”和“三差”, “四不”即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精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三差”即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差、学习能力差。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就会出现学生课堂上听不懂、学不会, 不能做的局面, 久而久之, 产生畏难甚至厌学情绪。但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各项活动。

通过会计专业技能竞赛,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比赛过程中, 要想获得好的成绩, 就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动手能力, 并进行充分的赛前准备, 这个过程是个检验的过程, 它可以检验选手是否存在知识的缺漏及已有知识、职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这个过程更是个提高的过程, 通过自我学习、相互沟通、反复训练, 选手将大大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知识运用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会计技能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同时, 专业技能竞赛都是以团队参赛, 成员之间必须分工协作、统筹兼顾、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赛项目, 这就要求选手要增强协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 对提高学生会计职业素养有很大帮助。所以, 通过专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掌握知识、掌握技能, 而且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沟通, 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断提高。

2.2 “以赛促教”——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2.2.1 通过技能竞赛推动教学内容的整合

专业技能竞赛特别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其赛项是经过广泛调查、分析并听取各行业、企业部门技术专家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基础上充分论证而设置的, 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学校通过认真分析会计技能大赛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的具体要求, 可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会计专业发展新要求, 适时调整会计专业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实践技能的难易程度, 推动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改革。

2.2.2 通过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

专业技能竞赛一般是以学生未来职业工作中的任务为载体, 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情境, 按专业岗位的实际任务来设计项目开展竞赛的。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就是将选手分为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和会计主管四个岗位, 给定学生模拟企业一个月的业务资料, 要求学生按不同岗位完成当月业务处理。这就要求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推进以竞赛项目为导向, 以完成真实任务为驱动的行动教学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的界限, 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 使学生身临其境, 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岗位工作任务, 掌握对应的知识和技能。

2.3 “以赛促建”——带动课程、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建设

2.3.1 通过技能竞赛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人才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目前, 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 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 学科本位的思想在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而技能大赛的每一个项目对应的都不是特定的一门课程, 检验的也不是学生的单一技能。对于职业院校来说, 通过参加大赛更明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与什么样的能力, 进而推动专业课程体系的重组、完善, 使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更合理, 能力培养指向更契合实际需要。

2.3.2 技能大赛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无论是参加技能大赛, 还是日常的实践教学都要求专业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 要深入行业企业, 不断提高自身“双师”素养。同时, 职业技能大赛也是教师学习的窗口, 技能竞赛尤其是全国性的比赛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内容新、综合性强, 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先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并且根据比赛内容对教学层面的知识、技能进行融合, 对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3.3 技能大赛可以促进实验实训条件改善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无论是教学和参赛都需要场地和设备, 而技能竞赛涉及的是行业最先进的技术, 使用是企业一流的设备, 通过会计技能竞赛引导职业院校对重视实践技能培养, 进而加大投入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更好地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服务。

2.4 技能大赛促进企业与学校深入合作

技能大赛作为引领专业发展的标杆, 无论是吸引企业 (用人部门) 参与竞赛项目设计, 还是全面提供技术支持和后援保障, 都需要企业的参与, 同时技能大赛也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参加技能大赛, 学校可以向企业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成效;学生有了可以展示自己职业技能的机会;企业通过冠名、赞助等途径参与比赛, 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 同时通过为优秀选手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 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条件。通过技能大赛可以实现生、校、企良好互动, 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合作。

2.5 技能大赛促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 明确提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 是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中高职人才系统培养的过程中目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区分度不明显、专业课程体系雷同课程较多, 层次结构不明显等突出问题。通过参加技能大赛, 在对中、高职技能竞赛项目的深入分析过程中, 可以发现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能力上的不同, 进而修正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实现中高职教育的系统衔接。

3 将技能竞赛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避免技能竞赛的“突击性”、“功利化”

由于技能竞赛能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为学生明确专业或职业技能的标准, 又能检验和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教育职能部门往往把竞赛成绩作为评价学院办学质量的指标, 学院也把竞赛成绩作为评价各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这就导致许多学校把参赛变成“面子工程”, 为获得优异的成绩, 把比赛和训练变成对个别“精英学生”的小灶辅导。

职业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 专业技能竞赛虽然是阶段性的, 代表学校参加竞赛的学生是少数的, 而技能竞赛的内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这就要求要建立竞赛的长效机制, 扩大竞赛范围, 在积极参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比赛同时, 要在学校内部将技能竞赛常规化, 将竞赛覆盖到每门课程、每个学生, 通过每年固定组织1~2次技能竞赛, 使学生系统动起来、做起来、参与起来。

3.2 避免过分注重技能的训练, 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但各学校为了取得好成绩将参赛学生抽离所在班级进行技能训练, 脱离应学的专业课程和素质教育内容, 以比赛机器方式进行训练, 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赛而赛”、“为赛而练”是和技能大赛的引导目标相违背的。

参考文献

[1]胡立多, 徐龙, 杨伶俐.高职财经类课程赛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 2011 (9) .

[2]徐彤, 杜文龙.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36) .

会计专业技能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152-2

1 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的是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水平,课程内容要按照最基本要求进行设置,然后根据学生情况提升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不容易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一般都是在期末进行一次考试,平时一般不测试,所以不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缺乏竞争和学习的有效结合;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着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个人专项技能的练习,但是不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全面整合、岗位角色的充当及团体协作的能力;一些老师多年讲授一门课程,课程内容非常熟练,由于没有压力,缺乏继续深入学习讲授的动力,导致专业知识结构老化,专业课教学水平提高较慢。

2 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的基本内容

会计技能比赛是在仿真银行、供应商单位、客户单位、企业财务等职场环境氛围下进行的。每支参赛队均由四名学生组成,分别负责完成会计主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岗位任务,但参赛选手并不事先确定岗位,比赛前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抽取。大赛分为会计业务手工比赛和会计信息化比赛两部分,设有学生小组赛与出纳岗位个人专项比赛。其中的会计手工处理竞赛环节,主要是填制原始凭证、然后对所填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出纳岗位人员办理现金存储业务、会计人员汇总会计凭证、编制与审核记账凭证、整理与装订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与结账、编制财务报表、编制企业纳税申报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等内容,手工处理竞赛平台的软件是通用的网中网会计软件,小组四位成员按岗位进行业务处理,合计得分为团队总分,出纳个人岗位专项技能赛项目与手工赛项同时进行。会计信息化处理竞赛环节,使用用友会计信息化教考系统(U10.1)中的系统管理、财务模块、供应链模块、应收款模块、应付款模块、UFO报表模块,以单人单机的方式对参赛学生进行系统初始化、会计核算处理、会计报表编制和主要财务指标分析等方面的操作考核。

3 会计技能大赛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性会计技能大赛以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为依据,按照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要求,来设置技能大赛的内容,这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学生、企业财会人员以及专家等共同参与和体验的一种比赛形式。在比赛过程中所配置的各种财务设备、财务软件都是现行企业正在使用的财务工具,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职场氛围,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大赛的举办,院校可以更为清晰的掌握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行业企业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并积极开展企业情况调研,掌握市场的波动,进而能够切合实际制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明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岗位要求、技能要求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并加强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实际联系、和与相关岗位课程间交叉相关内容的积极探索,注重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

大赛能够推动教师积极性,参加大赛促进教学改革。通过技能大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可以找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和其他学校的对比,可以取长补短,弥补自身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基础培训,并对指定财务软件进行灵活应用,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技能是技能大赛的核心,协作是技能大赛的重要内容,评判标准的设计也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

技能大赛涉及的会计与操作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较多、覆盖的范围非常大、内容不断更新、综合业务多。因此,要求带队老师具有更全面、扎实、熟练的专业基本功。而作为教育部要求的全国性的大赛,指导教师要求是一个团队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所有指导教师涉及会计、税务、信息化等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求教师业务知识不断地丰富。

学生通过大赛,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在学习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对于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缺少了目标的导向就会丧失学习斗志。会计专业涉及的细节内容较多,如果学生仅仅以课堂学习为主的话,所起到的效果还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必须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究,掌握会计核算中的技巧,但是真正这样做的学生却很少。其次,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整体较弱,很多学生的基础很弱,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功底过于薄弱,在面对会计学习的繁重任务时会丧失自信心,对未来也没有较大的期望,对自己的要求过低,缺少学习恒心和毅力。但是,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为了团体荣誉会高标准要求自己,比赛的整个过程是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其中的,而且教师也会在专业理论和技能上给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这样就可以使基础不好的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在大赛的宣传、人员选拔、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影响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能够具有学练主动性,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大赛要求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改善现有实训条件。高职院校师生通过会计技能大赛能更清楚明白,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必须具备的内涵,同事还要具备熟练的地操作技能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而这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才能达到的,需要在学习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与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老师辅助指导,加强实践课程所占比重。所以会计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应在不同的模组设立多门课程,包括分岗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综合会计实务等一系列实践教学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也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也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全国性的会计技能大赛的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高职会计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进行会计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生的综合知识的丰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增强毕业生岗位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与会计技能大赛项目相关的专项、综合实训项目,例如,珠算比赛、填制原始凭证大赛等;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通过实习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与协作沟通能力相结合的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

参 考 文 献

会计专业技能 篇12

高职财会专业的学生实习基本实行的是毕业实习的形式, 也就是采用校外和校内实习两种形式。在毕业之前的一年内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能真正从事会计工作的几乎没有, 大多数都负责收银, 另外还有的同学所参加的毕业实习适合所学的会计专业对口的会计工作没有任何关系的岗位。这种情况和高职学校二加一的教学模式的一年实践强化的教学计划是相背离的, 主要表现在

1、传统教学目标和模式的矛盾

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模式只关注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 保证期知识量的提升, 忽视了对学生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提升。我国会计专业教学一般采用专门化的教学方法, 各个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划分也很细致, 课程结构设置也有一定的专业性特点。

2、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现在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就是对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也就是要求会计人员要熟练掌握系统全面的会计专业, 会计电算化以及税法相关知识;其次就是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也就是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具备充足的专业基础知识, 包括经济学和分析方面的知识以及数据收集处理方面的知识等内容;再次就是对决策性人才的需求, 要求会计人员要熟悉两种以上的专业知识, 可以是外贸或者会计等等;最后就是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 要求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经济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知识, 具有全方位的能力和奇偶啊好的公共关系。通过对目前的就业市场分析得知, 有很多的会计专业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也有很多企事业单位招聘不到能够满意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3、目前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差, 竞争力低

目前, 很多企事业单位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提升企事业单位利益, 实行机构改革, 减员定编。在会计部门内部之前的一人一岗和一岗多人的情况逐渐转化成了一人多岗的形态, 汇集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已经是基本要求, 企事业单位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开始工作就可以独立处理会计实务。但是, 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在校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 毕业之前也没有全面系统的进行会计实训实践, 对账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够了解;这样就会在开始工作过之后出现个人实践能力偏低的状况。因为经费不足, 实习单位知道力量不足, 不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锻炼, 校外实习知识表面完成实习任务, 并没有很好的效果, 甚至还有一些, 在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之后, 传统的指令性计划分配转化成了双向选择, 尤其是最近一些年, 会计专业的人才供过于求,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十分严峻, 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重点联系工作, 应对考试, 对毕业前的实习不够重视, 会计实践部分就比较薄弱。

二、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构想

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构想实在毕业实习的时候, 应该施行上半年在校内强化训练, 后半年顶刚实习的方式开展, 这样可以提升实习效果, 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力, 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进而提高学校的声誉。

1、校外实习

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主要是为了实现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了解并且掌握各种经纪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 同时提升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二是研究各种经济管理制度, 分析不同制度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完善方案, 分析并解决问题, 培养个人能力。

现在能开展的比较好的校外实习的都是“传、帮、带”的师傅示范。但是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较低, 起不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主要有以下集中表现:

第一, 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低, 积极性不高

首先, 财务工作人员虽然数量多, 但是精英少。从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事业单位制度构建开始, 很多企事业单位实行改革措施, 所以需要更多的财务人员。这样就会出现财务工作人数多, 但是质量不高的现象, 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其次, 很多财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单一, 不能做到全面多角度的开展业务。因为客观环境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致使其只关注并精通一个岗位的业务, 知识范围小, 技能单一。能够掌握丰富的经验, 熟悉整体业务, 具备综合判断能力的财务人员并不多。

再次, 不能坚持原则, 监督不严。有些财务人员有较大私心, 自身业务素质又不高, 对财务管理制度不熟悉, 政策认识也不够, 这样在发现违纪现象的时候不加监督, 不去管制。

最后, 有法不依, 管理放松。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 不能严格依照《会计法》履行自身的工作责任, 有法不依, 管理放松, 这样会使得财务工作毫无秩序, 整个管理混乱不堪。

第二, 领导重视度地, 不能提升积极性

在企事业单位经营中, 财务工作会涉及到很多政策, 影响多方面的利益, 是比较主要的岗位之一。在现代化的经营体制之下, 财务工作要详细认真, 细致计算, 同时要遵守并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 维护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领导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是削弱了其领导地位, 所以很多应该要财务参加的会议并没有通知会计, 有的甚至会有小金库出现。财务人员考虑到自身的工作环境, 害怕遭到打击报复, 不能安心工作。

第三, 工作环境较为孤立, 影响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很多企事业单位领导不注重监督财务工作, 也不注重财务人员的工作;另外企事业单位内一些员工不能够理解会计严格制度, 对会计人员有偏见, 这样财会人员就会在整个企事业单位环境中感到孤立, 久而久之就形成应付了事的习惯。

第四, 管理职能落实不良, 积极性发挥不出

很多领导仅仅在口头和文件中强调对财务工作的重视, 曲解了会计的形象, 很多财会人员被看成是比较吝啬的个体。所以, 很多企事业单位在确定比较重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决定的时候都没有让财务人员参与其中, 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没有让财务部门监督进行。财务人员对企事业单位重要的经营决策不了解, 有的经济合同不交由财务部门备案, 就会使得财务人员感到自身能力无处发挥, 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 导致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人员流失。

第五, 财务人员薪资待遇低, 影响工作积极性

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的薪资要比生产和技术人员的低, 因为财务工作人员接触的人员多, 工作性质容易得罪人, 在评比先进, 升职的时候会受到群众意见的影响。财务人员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 工资晋级慢, 奖金少, 所以工作积极性不高。

第六, 不良因素影响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挥

这多指企事业单位外部的环境影响, 分配不公平, 送礼宴请的不良风气, 还有政策规定和实际实施的差距, 形成不公平思想, 财务人员工作消极。再有一方面实习经费不足, 实际工作单位的财务部门的工作环境也有一定的显著, 还有企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的安全性, 会计工作的阶段和实践性特点, 都会对校外实习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提升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效率, 校外实习宜在阶段实习采用, 挑选会计工作的典范单位, 开展示范性教学, 帮助学生明确今后从事岗位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2、校内模拟实验实习

第一, 会计模拟实验的定义

将企事业单位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实际经济事项和这些内容出现的形成和产生的内外部经济联系, 会计核算的程序和会计凭证等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当作试验模拟对象, 依照会计制度, 采用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始和记账凭证, 以及会计账簿和报表, 开始实施会计业务的模拟实习, 这样, 能够保证学生直观细致的了解企事业单位的整个会计工作的才做流程。

第二, 会计模拟实践的优势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技能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的创新和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有所不同, 这种会计模拟实验和校外专业实习也有不同, 它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的实习形式, 有其自由的特点和优势。会计模拟试验是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美结合的重要方法, 实行会计模拟实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模拟业务设计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可塑性比较强, 实习的成本投入也比较少, 并且房展模拟的效果和实际工作也很阶级。在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效果和目的, 在室内会计模拟实验中都可以实现。

结论

通过对目前市场环境下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和要求有分析, 探究目前高职学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总结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单位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和发展学习的难题。确定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要, 分析现在企事业单位环境对实习生的不良影响, 总结出适合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的实习模式的创新形式和优势。

摘要:在市场环境下, 以就业为教学主导, 依照实际需求和高校扩招的情况确定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也就是培养大量的高技能行专业人才, 以此明确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素质结构培养, 强化专业技能优势。高职学校的会计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 其社会实践性更强, 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强的会计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技能实习模式创新。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张丽芳:《高职经管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02期。

[2]李慧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07期。

[3]谷新民:《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09年07期。

上一篇:景观特性下一篇:资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