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

2024-06-09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共12篇)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 篇1

1 会计学专业专科学生开展专业实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1 开展专业实习的可能性

问卷调查表明, 学生对本次专业实习任务的总体感受是任务量适中, 对专业实习难度的总体感受是难度适中可以接受。这说明专科生虽然综合理论水平和实践知识缺乏, 但是只要能提供适合他们学习锻炼的机会, 并且教师对实践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 他们还是有能力完成整个实践过程的学习任务。

1.2 开展专业实习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对专科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点讲清楚。在教师的影响下, 学生一般也只注重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对某一学科的认识往往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缺乏全局性。在专科阶段, 我国学生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科生的学习工具主要是教材, 吸收理论知识也主要是来源于教材。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缺乏感性认识, 综合运用能力比较差, 因此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希望能有一定的了解, 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由于专业实习包含了不同课程、不同学科的内容, 反映的知识具有综合性, 因此, 学生能对已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建立起一定的感性认识, 也能提高已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表2是对参加专业实习收获内容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该项问卷统计表明:通过专业实习, 确实可以达到上述目的。除此以外, 也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由于专业实习能弥补现阶段专科生理论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学生可以学到现有理论课程体系不能学到的知识。因此参加专业实习的绝大部分同学认为, 专业实习训练有比较大的收益 (见表3) , 在专科阶段有必要开设专业实习环节 (见表4) 。

2 专业实习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与讨论

给专科学生开设会计专业实习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实习采用何种形式、选择多大难度、什么类型的实习方式。因为如果专业实习内容太少, 难度太低, 与学生日后的工作实践相差甚远, 从而失去了安排会计专业实习环节的意义。而如果实习内容太多, 难度太高, 学生不能完成实习的训练项目, 也难以达到会计专业实习的目的。

2.1 本次专业实习的教学内容介绍

对于大学二年级的专科学生, 由于已经学习了大部分的专业课程, 且通过初期的实验课程和部分课程设计的训练,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初步的实践能力, 他们所欠缺的是对社会上专业知识需求程度的了解和更深一步的实践能力的加强。

本次专业实习为期3周, 采用了5个模块交叉进行的混合式实训模式, 包括校外参观实习、校内专题讲座、票据模拟填写、商业沙盘训练以及金蝶KIS训练5个模块。一是参观实习部分,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大型企业的生产基地以及工作场所。二是校内专题讲座部分, 聘请校外财务专家进行财务会计专场讲座。三是票据模拟填写环节, 根据给出的结算业务填制结算凭证 (转账支票、进账单、信汇凭证、汇票申请书、银行汇票、托收凭证、送存银行汇票的进账单、日计表等) , 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票据填写的熟悉程度, 使即将毕业的学生能够尽早进入会计、出纳工作的角色。四是商业沙盘训练环节, 将学生分成小组, 进行团队运作。五是金蝶KIS上机环节, 在学生学习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后, 进入计算机会计课程学习之前, 进行金蝶KIS上机操作与训练。

就上述专业实习的学习难度来说,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 选修专业实习的大部分同学认为, 从总体上看实习难度适中, 部分同学认为实习有点难 (见表5) 。而对专业实习这门课程任务量的看法是大部分同学认为实习任务量适中或者有点多 (见表6) 。

在上述5个训练环节中,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 对实习模块收获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票据填写、沙盘模拟、金蝶KIS上机、专家讲座、参观实习 (见表7) 。由此可知学生收获最大的模块是票据填写和沙盘模拟。收获最少的模块是参观实习。

2.2 对专业实习教学问题的讨论

2.2.1 专业实习形式的问题

由于专业实习针对的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而非毕业班的学生, 因此我们选择的是集中式实习而非分散性实习, 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集中式实习;同时采用了认知实习和动手实习, 会计电算化实习和会计手工模拟实习。当然, 分散式的社会性会计实习可以更加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到会计工作的真谛, 但是, 可能不适合理论体系尚不完整的大学二年级专科学生。

2.2.2 专实习难度的问题

从学习效果方面考虑, 用于专业实习的训练项目应该要有一定的难度, 即学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完成案例的学习任务。因为, 实习训练的大部分理论知识学生在其它课程中都已经学过, 如果实习项目比较简单, 仅重复已经学过的知识, 没有一定的难度, 就不能吸引学生深入地探索、研究实训中内含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只有当训练有一定难度时, 才能吸引学生去研究它, 在实习过程中, 达到实习课程的学习目的。

2.2.3 是专业实习内容的问题

本次专业实习训练中票据模拟填写环节包含了填制各式结算凭证的内容, 金蝶KIS训练包含了简单的计算机会计知识, 商业沙盘训练包含了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管理、资产评估等方面内容;校内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会计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要点, 了解会计专业就业前景;校外参观实习令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通过专业实习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作为为会计学专业专科学生开设的会计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只包含以上内容, 而应该更广泛地反映会计学专业主要课程体系的内容。对学生的问卷表明, 专业实习还应该包含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内容。

3 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

专业实习的基本程序如下:一是专业实习前的准备, 包括教师为学生准备实习资料, 做出实习计划, 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材料;二是专业实习活动的参与, 包括分小组参与讨论, 小组代表在班级公开发言与公开讨论等;三是专业实习后的总结。在本次专业实习中也采用了与上述程序相似的步骤。第一步, 教师简要介绍专业实习的内容与安排。如沙盘实习中, 案例企业的组织结构、产品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等, 案例分析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等知识。第二步, 学生分小组讨论参与实习各项内容, 写出小组讨论总结 (如沙盘实习) 或项目结果 (金蝶KIS、票据模拟) 。第三步, 对总结进行公开讨论, 学生写出专业实习报告。

从专业实习教学步骤来看, 专业实习教学方式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讲授, 学生听课方式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专业实习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专科生来说, 能否适应、认同这种教学方式, 对此, 此次问卷调查结论是:75%的学生认为本学期会计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基本适合本课程的特点, 9.52%的学生认为非常适合本课程的特点, 15.47%的学生认为不适合本课程的特点 (见表8) 。从调查结论来看, 大部分专科学生能适应、认同该专业实习教学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问卷调查中, 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如某学生认为参观实习中应该多增加参观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等问题。这是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伟, 邰桂香.对会计专业实习改革的探讨[J].商业经济, 2007.

[2]潘云标, 王秋霞.高校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 2008 (27) .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 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问题研究;提高

顶岗实习是学生充分结合所学知识与实际需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学生职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推动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推动学习教学体系的改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顶岗实习现状

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是为了适应实际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能助力学生在竞争白热化的职场中能屹立不倒,自学校日常电算化教学要求中也时常提及顶岗实习。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一定课时的实习运用环节。但是我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制度因起步较晚,培养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造成其中问题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学校教学课程与实际情况不挂钩,脱节问题严重,虽然学校普遍引入实践教学机制,但是其只是模拟现实情况,与现实差距较大;加上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教学经验欠缺,使之没有很好与现实情况相契合,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没有充分的运用所学知识。正是基于现状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才从侧面说明了对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问题研究分析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

通过顶岗实习阶段的培训以及实验,使学生能在毕业前充分了解到企业会计电算化是如何运用的,通过接触真实的会计业务以及会计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企业的规章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和工作岗位的设置等有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体会,使学生真正的走入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殿堂,将所学会计电算化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相融合,丰富并提高技能水平,使之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有专业技能有扎实基础知识功底的准会计。

二、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研究

1.学生自身的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

用人单位的员工往往需要与其他企业、银行、政府等各个部门打交道,所以企业对职业态度、沟通表达能力、团队意识以及为人处世、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相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而言无疑太高。而许多学校更多的是注重对知识的培养教育,而没有对这些企业所需要的能力引以重视,教育的缺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会计电算化的学生寄希望于工作轻松惬意又有高新待遇,长期的温室教育使得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个性的发展过度纵容,团队意识欠缺,上班态度懒散,办事拖沓滞后,许多生活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损害了学生的个人形象,也给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如此循环往复,等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后伤害的反而是学生自己。

2.企业没有创造很好的实习氛围,对于实习生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其更多寄希望于学校能够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而非自己。学校教师大多“教实”脱节,教师对企业实际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岗位设置等不甚了解。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往往因为业绩不精,效用低下,反而给其带来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烦,给企业带来困扰,因而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提供实习顶岗岗位,更谈不上营造良好的实习氛围,企业忽视实习生在业界已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3.用人单位分散较广,管理难度大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速度超过市场实际需要的速度,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数量缺口很大,而实际需要实习单位分散很广,一次性接收实习学生的人数毕竟有限,学生为了把握实习机会往往不轻易放弃。学生的分散给学校管理学校带来很大的困扰,使得教师很难给所有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总结实践经验没有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4.考核评价机制不尽合理、健全,量化、高要求考核机制难以建立

目前学校对于企业为学生提供的会计电算化实习顶岗的考核机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报告形式来考核。首先是学生对于整个实习过程来一个自我评价,其次是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定性考核,最后是学生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考核测评。这种注重形式的考核机制,只需要企业在学生实习鉴定书上加盖企业公章并写上几句光鲜亮丽的评语便宣告实习活动圆满结束,对于学生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技能丰富知识水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正是因为企业的“仁慈”,学生的“抱佛脚”态度,使得量化考核机制难以建立。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会计专业 顶岗实习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1.1 利于学生形成良好职业习惯

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亲身感受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在顶岗实习中可以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1.2 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学生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提前到岗位上去真刀真枪的实践。

1.3 可以更广泛的调动社会资源投入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会计实训室和实习基地不能满足需要,难以保证会计专业培养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较快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也更有针对性。

1.4 促进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

会计职业能力不仅仅只专业知识掌握,还包括会计业务水平、交流和沟通等能力。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能够熟悉实习企业的工作流程,掌握所在会计岗位的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学习相关的会计技术本领,并且充实会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职业能力都得到提高。

1.5 顶岗实习符合高职教育规律

目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以学校为中心向校企合作转变。高职教育强调学校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顶岗实习能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发挥职业教育的关键作用。

1.6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大多从学校毕业,缺少实践经验,对学生实施顶岗实习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对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2.1 建立实习基地困难,顶岗实习具有不稳定性

近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招生数量众多,找能够容纳数量众多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较为困难,顶岗实习单位开展不力。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所涉及的实习单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使学校顶岗实习中,难于对学生管理,只能是抽查或远程指导,因此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2.2 顶岗实习不对口问题突出

由于许多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出现不对口,所以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觉得从事的实习对于个人发展空间局限,将来不愿意从事现在实习的工作,导致学生毕业后,更换工作单位较多。

2.3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以指导

有些指导教师疏忽对学生管理,甚至让学生自行安排,缺乏必要的监管,影响了实习质量。还有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中,很多人缺乏实践经验,对企业实际业务操作了解甚少,实践能力匮乏,不具备指导能力。由于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有限,致使实习指导不到位,从而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2.4 接收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顶岗实习,由于业务不熟不能给其增效,还会给实习单位增加工作量,企业不愿让学生知悉其商业秘密,财会岗位通常一人进行处理,容纳学生很少。因此,会计专业学生大批量地到某一个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是非常困难的。实质性合作的企业较少,使得学生难以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无法做到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2.5 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实习困难

很多学生认为经过三年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很好,不愿接受实习单位的岗位安排。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接受顶岗实习企业会计经常和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打交道,所以企业比较重视的能力,如沟通协调、职业道德、持续学习、团队合作等,但这些,在学校教育中往往重视不够。

3 加强顶岗实习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属于综合实践课程。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院应成立专门机构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专人负责顶岗实习管理事宜,以强化顶岗实习的管理,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根据会计专业特点,充分听取企业财务人员意见,制定顶岗实习综合课程《课程标准》、《实习计划》及《实习任务指导书》。

3.2 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职责

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分散的实际情况,实习单位要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经常及时与学生沟通,定期到学生工作岗位了解情况,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填写“顶岗实习的考核登记表”,发现问题要主动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3.3 加强和顶岗实习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教师一方面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短信、邮件、QQ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实习总结或心得。

3.4 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加强高职会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教育,在对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中,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诚信榜样。精心组织毕业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倡导诚信文化,继承和發扬中国传统美德,借鉴国内外优秀道德准则,树立诚信榜样等来帮助毕业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

3.5 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大力加强安全教育是现在当务之急,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社会风险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都和学生今后工作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3.6 建立顶岗实习成绩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阶段的评价与考核不同于在校内所开课程的考核,其评价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顶岗实习成绩考核体系及成绩评定应由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完善时,应按学生所在的会计岗位,在原有平时工作表现、技能考核、实习报告三部分组成,并结合学生的答辩进行总结,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最终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彩云.影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王春青.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研究[J],经济师,2009.1.

[3]张玉臣.第三年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6.6.

[4]杨成平.浅析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J].教育科研杂志,2008(12).

[6]周小红,李春光.浅谈高职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09.2.

[7]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M],2009.5.

论会计专业实习问题 篇4

1.美国模式。从相关文献获悉,美国学生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美国大学始终把会计实习完全与日常业余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各学校均未设立统一的实习环节。美国会计专业教学中主要进行模拟企业的实战。 学生常常自主性设立模拟企业,在企业中进行会计角色安排,对模拟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美国高校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老师会布置大量的作业,比如阅读书籍和研究课题,通过书籍学习、课题研究等方式,让学生逐渐增强团队合作、组织沟通的技能,以及独立考虑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2.英国模式。据悉英国会计专业实践实习有三项基础模式: 课堂实践、模拟实践和以一年为期限的工作实习。众所周知,“三明治教学”是英国最具特点的教学形式。“三明治教学”从理论— 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交替进行,可以拓宽学生的实践领域帮助学生找到职业兴趣相符的岗位,并明晰岗位要求。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拉夫堡大学的金融、银行和管理等专业,巴斯大学的工商管理和国际管理、现代语言、会计与金融等专业都在使用这种“学习+ 实习+ 学习”的三明治教学模式。

3.澳大利亚模式。澳大利亚会计专业的实习和实践经验是分组讨论和辅导、实验室训练和毕业实习实践。教学要求小组讨论和辅导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所修每门课程学期结束必须交两至三篇研究报告,目的是让学生提高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实践训练通过计算机财务软件模拟企业实际业务进行操作,此种实践方式在国内教学实习中十分常见。

综上所述,国外非常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应用能力,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会计实践环节的模拟,完全掌握专业知识,在会计专业业务处理上也非常熟练。但在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由三类高等院校承担,即财经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和传统工科院校。而会计的专业实习问题主要是会计专业实习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尽管制订了会计专业实习教学的目标,但却未准确地定位。这不但影响了实习教学的内容、实习教学保证和实习教学的管理等多层复杂环节结构的有利建设与功能的有效作用,而且会计专业实习的内容缺少综合性的特点。因为专业实习无法定岗亲身体验操作,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不全面的。对于公司或企业来说,接收实习生必然会对单位的各种各样有限的资源有所占用。由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限,实习学生不能迅速投入会计工作,使企业会计工作也无法正常运作。

二、会计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校内模拟实习效果不佳。从当前会计实习来看,很多高校往往通过模拟相当于一个小型企业某期间的经济业务资料,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扮演企业各个岗位角色,通过一个月或三个月的实际操作,完成对该企业财务的整个运行过程,从而体验会计实践工作。其实质上,该实习方式纯粹是纸上谈兵,达不到实习的预期目标。学生模拟的企业环境和实际经济运行状况与现实市场脱节,学生在指导老师预定的流程去完成实习的各个环节,不能够真正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切身感受实际会计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缺乏客观性。

2.学校组织管理不当。对于学校来说,承担着即将毕业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培养质量如何,动手能力如何,就在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体现程度。然而,毕业实习在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实习中,没有得到重视和有效组织。在教学理念方面,学校教师认为其职责就是在于将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这样形成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的疏忽,学生把日常的专业能力训练看成是辅助性教学环节,而不是必要的课程去认真对待。同时,学校所安排的毕业实习往往与就业相结合,或者是学校放松毕业实习的工作安排,而积极主张就业第一,片面追求就业率。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校与实习单位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沟通,对实习方案做出认真的商议,学生在实习单位往往被作为辅助性人员参与实习单位日常事务,指导老师也没有对实习学生做出系统的指导,学生所接触的都是实习单位繁琐杂事,与专业岗位工作相脱节,实习学生接触不到实际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实习成为一种毕业前的形式。

3.校外实习学生自身的不重视。作为毕业学生,在实习期间, 往往以工作去向为导向,对所实习的单位和内容缺乏端正的态度,学生的注意力大多转移到寻找就业机会,学生的实习成为完成实习鉴定工作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实习期间,很多实习学生一般情况下以自主实习为主,学校安排实习为辅。在实习中,实习学生不能真正去认真对待实习问题,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实习的重要意义,对实习单位的业务缺乏主动了解,甚至有部分实习学生经常打着实习的幌子做其他事情,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

四、改进会计专业实习的对策

1.完善实习方案,改进模拟实习方式。根据专业特点,学校或学院可进一步改进现阶段的综合模拟实习的模式,结合教学进度,科学划分模拟会计实践阶段,分成不同模拟实习阶段,有效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专业热情。首先, 分阶段开展专项模拟实验,即:当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完成之后, 应结合会计基础教学进行简易的业务操作,包含填制各式各样的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编制余额调节表、清查清点财产等。当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可熟悉单位采购、销售、费用、投资业务等方面的操作业务,并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基本操作进行实践。当所有专业课程完成后,实习内容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模拟材料进行实验,比如流通业和制造业。在毕业实习阶段时,组织学生具体深入企业,有针对性地接触单位的会计核算岗位,在实习单位进行全方位地实习,全面熟悉单位会计核算流程。同时,会计电算化应该作为专业学习和实习的重要内容。当前各类财务软件的应用促使会计专业学生要掌握一到两门财务软件,掌握财务软件的会计核算流程,能够完成财务软件建立账套、输入凭证、业务审核、自动登账以及自动生成报表等全过程的操作。

2.校企战略合作,建立稳定的会计实习基地。学校就业处凭借人事处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寻求与公司或企业互利共赢、义务分担的平衡点。推荐优异的学生、无偿提供询问会计知识的服务、帮助企业转变运营管理方式等,在公司和学校之间建立起长时间、稳固的实践基地。学校和公司联合建设实习基地是非常可靠的一种实习模式,以真实的会计业务为学生建造可用的学习资源,学生注重课本与实践相结合,公司员工与学生可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工作交流,合理使用有效资源, 利用会计专业学生数量多的情况,实现教学实习任务,深入学校和公司合作共建,为国家培养会计专业人员。继续深入学校与公司的共同合作,加大时间、空间的可用性,并安排专业实习老师, 引入大数量的仪器设备,积极增加知识范围和实习能力。努力教育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完成量变到质变的改变,让同学们学到扎实的知识,迎合市场需求。在建立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的时候,要定下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权限和职责相分离。同时,应当为建立实习基地准备强大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储存、完备的实验实习基地组织计划、健全的会计教学制度和师资储备力量、一应俱全的软硬设施条件等。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和公司员工的咨询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适应变化。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中问题分析 篇5

曾 华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指出了实际操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并且提出了若干的培训体系的改进建议。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旅游管理;酒店专业;专业实习;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主要包括高职、本科、硕士及博士四个层次。截止2005年年底,旅游高校共计693所,在校学生达到308408人。实习是酒店管理教学大纲的必要环节,实习地点主要是三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具体实习内容涉及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工程部、营销部、康乐部等多个部门。实习可以使学生系统地r解和熟悉酒店的运营细节,培养和提高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酒店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巩固和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

但是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实习环节一直未找到操作规范,实习效果不理想。一方面酒店管理本科生并未受到酒店的青昧;另一方面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也没有对酒店倾注应有的热情。这样相互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分析它的原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一、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现状

各教学单位无力拥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大多凭借与酒店的关系为学生安排实习。实习时间和地点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缺乏针对性,很难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一方面酒店提供给高校学生的实习岗位与职高或专科生完全相同,全部是一线工作,餐厅、客房服务员,所从事的几乎是纯体力劳动;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组织纪律性

较差,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笔者所在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就带队到广东实习就深有体会。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酒店接受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酒店接收实习生不积极。实习生的实习时间一般在半年以内,相对时间较短。酒店为之付出的管理成本、培训成本存在难以回收的可能性。此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比较差。往往给酒店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二)学生对于实习机会不珍惜。受家长及朋友的影响,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酒店丁作存有成见,这些学生实习心态不够端正,在实习时态度比较随意。在笔者在带队实习时,常发生学生无故缺勤的现象。实习态度不积极,使实习过程仅仅成为一种完成学业的形式。

(三)实习效果不佳。由于实习模式和酒店管理环节不够完善.实习并未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也并未为酒店培养专业性人才,仪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形式,成为学生挣取学分的一种手段。

实习是学生正式工作之前的重要过渡时期。如果实习体验是良好的,便能够发挥实习的润滑剂作用,在真正的就业中减少学生与酒店的摩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反之,如果是实习体验是糟糕的,则可能使学生避开酒店进行择业,从而造成本专业学生的潜流失,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不良实习体验对学生择业所造成的影响,尚未引起各界的关注。

二、原因分析

(一)酒店方面

错误的评价。酒店属于资金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企业,科技含

量较低。长久以来酒店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具有本科学历的员工并不多见。酒店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具有很高的期单值。认为他们在各个岗位上都应该出类拔萃。然而当被录用的本科生开始实际工作后,酒店发现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差,几乎完全需要重新培训,而且又没有技术特长,如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远不如英语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突出,于是做出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不实用的错误结论。

用人的误区。管理者把有些本科生不安心工作的原因完全推给学生,却没有检讨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新员工无论什么学历都要从一线作起,这一做法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一阶段对于本科生不宜过长,至少人力资源的配置没有达到最优。还有一个深层的问题,现有管理者大多学历较低,难免有些人把本科生视为自己地位的威胁。企业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拔、监督、用人机制。不能从酒店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对待人才。最终造成人才的流失,不但酒店蒙受损失,也让一些有志于从事饭店管理工作的年轻学子另寻他途r。有些酒店的先来者学历水平普遍较低,他们与大学生之间会出现一定的冲突,特别是当实习生掌握r酒店基本操作之后这种冲突就会越来越明显。

(二)学生方面

首先,谈到酒店的职业发展问题。很多本专业学生盲目的认为在酒店工作没有前途。这种认识存在比较大的偏面性.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损害。其次,实习生的薪酬待遇不合理。在实习中,大多数本科生都认为工资待遇不合理。本科生与高职生、大专生的工资相差无几。学历因素未能在薪酬中体现出来。虽然实习生不能算作酒店的正式员工,但是他们付出间样多的劳动。他们会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横向比较,也会把自己的报酬与劳动投入进行比较。不合理的薪酬会使实

习生产生工作抵触情绪。这种现象和我国国情密切有关,也与酒店行业的特征有关。

(三)学校方面

教学安排不合理。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主要是3+1模式,即前三年是理论课程、第四年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或是论文准备时间(大约为半年),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并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另外,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关联性也比较差。

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管理课程过多,甚至有人认为:“大学生不是培养服务员,只要懂管理就行了”,因而忽视了旅游服务实践和操作实践。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年。这种课程设置与实践有了比较大的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国内高校过分强调教师的学历和学术理论研究能力,对于实践能力的硬性要求较少。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也直接关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翅造。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传统的“五个一现象”即“指一支笔,一张嘴,一份考卷,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从教给学生知识变为教会学生学习,从单纯的灌输式变为启发式。

三、对策和思考

(一)酒店

建立实习制度。国外很多知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实习生项目,并且己经成了人力资源制度的组成部分。他们每年定期接收一定数量的实习生,完成他们的社会责任,并起到宣传企业、培养忠实客户的作用。政府也应建立相关的鼓励政策,如免税优惠。

薪酬合理化。饭店接受实习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节约成本。建议酒店根据员工不同的学历给予一定津贴或通过英语考试等手段。承认知识的价值,使本科生能够发挥其优势,使之看到自己的职业潜力及发展方向。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体系。培训是让实习生了解工作内容、感受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的过程,其目的是保证实习生能够胜任独立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饭店的服务质量、声誉等。

(二)学生

从基层做起。酒店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所以大学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要从基层做起。基层实习是为了日后的求职与工作积累经验。一个合格的经理必须首先是一个合格的服务员。一线的技术工作并不是永远要做的,但却是万万不能缺少的。

理论联系实际。酒店管理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仅仅从书本上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使学生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连接起来,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校

学校应派得力的教师进行管理。这些老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工作责任心强。其二,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对酒店了解深刻。其三,擅长于做学生思想工作,有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将实习作为解决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安排学生到饭店企业实习,让饭店企业和学生可以近距离彼此了解。实习结束后,部分实习生就留在实习单位工作。有一些旅游企业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

密切学校与饭店企业关系,使饭店从学校产品的消费者变成合作伙伴。通过学生实习,学校可进一步了解饭店企业发展的需求,以便

调整培养目标,改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寿鸬等,创新导向的高等旅游教育初探。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P94--P97

[2]周广朋。尴尬的酒店管理本科生何时不再尴尬,北方经贸.2001,6.P158--P160

[3]高振杰.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研究,硕士学位论.2007,12,东北财经戈学

[4]张金霞,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江汉大学学报.2005,6.P87--P90

[5]蔡丽伟,饭店企业、学生、学校的三赢,饭店现代化.2004,7,P36--P37

[6]关水田,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中的几个问题,广州太学学报.2001,10.P94--P96

[7]侯国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旅游学刊.2004.11.P143--P146

会计专业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篇6

关键词: ACCA课程、认证考试、双语教学

本文为2014年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简称ACCA))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世界上领先的专业会计师团体,也是国际上海外学员最多、学员规模发展最快的专业会计师组织。英国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的工作。ACCA会员资格得到欧盟立法以及许多国家公司法的承认。ACCA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创始成员,也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主要成员,1999年2月联合国通过了以ACCA课程大纲为蓝本的《职业会计师专业教育国际大纲》,该大纲将作为世界各地职业会计师考试课程设置的一个衡量基准。

ACCA在国内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它是英国具有特许头衔的4家注册会计师协会之一,也是当今最知名的国际性会计师组织之一。ACCA资格被认为是"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许多国家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工作。ACCA在欧洲会计专家协会(FEE)、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和加勒比特许会计师协会(ICAC)等会计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双语教学的界定

双语教学,就是用非母语进行全部或部分非语言学科的专业教学,其内涵因为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开展的双语教学,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

但双语教学不是外语课。国际上通常意义的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系统地、有计划地使用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体,在两种语言能力、整体学识及该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专业学习上,均能达到顺利并且自然的发展。所以,双语教学既不是外语课,也不是用外语简单、机械地上课。双语教学强调用外语在非语言类学科中进行教学,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提高专业的外语水平。同时,双语教学不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师生之间用非母语进行的交流和互动。教师仅仅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参与,才会有活跃的教学氛围。

2.双语教学模式

从双语教学模式讲,国际上主要有浸没型、维持型、过渡型等几种双语教学模式。受ACCA课程的特殊性影响,其授课所使用的教材、课件等教学材料就必须使用英语,因此在全国29所开设了ACCA本科专业的高校中,对于学生的选拔都进行着严格地筛选,而其首要的选择标准就是英文的读写能力。

但是学生即使通过了考试筛选,也不一定就真正完全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所以就要根据测试结果合理地安排学生的ACCA课程进度和双语教学模式。ACCA课程双语教学不是单纯的外语课,而是以英语为载体的专业课程,因此,ACCA课程的重心最终还是要放在传授专业知识上。在还没有掌握中文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就让学生大量接触ACCA课程中大量的专业词汇,想理解和掌握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授课教师不能掌握好教学进度,不能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渐适应课程,那些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就会因此打退堂鼓。无论采取任何一种双语教学模式,学习的目的都不是学习英语,而是会计专业知识,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实际效果作为授课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高校ACCA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ACCA 资格认证考试,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为依据,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标准设计的考试大纲,故其程设置被作为了世界职业会计师考试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个衡量标准。

ACCA专业资格考试分别在每年的6月、12月举行两次,考试内容包函9门基础阶段课程和7门专业阶段课程。前者介绍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者则是前者的延伸和发展,引入了作为高级会计师必须具备的更高一级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课程逐步深入,循序渐进。

当前,我国高校ACCA课程都是采用双语教学或者干脆使用全英文授课。学生毕业以后,一般都具备相应的英语水平,掌握前沿的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双语教学不是单纯的外语教学,重点应放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另一方面,要以教会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掌握专业知识,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为双语教学目的,而不是简单地为了提高外语水平;最后,双语教学不能先用汉语讲一遍,然后再用外语讲一遍,而是要合理分配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培养学生用英文思考的能力和跨文化的意识。ACCA双语教学应完全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界限,更重视专业学科和英语语言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高校会计类专业双语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师资队伍的配备是高校会计类专业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对于会计专业双语教师,要首先具备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并且熟悉相关的课程,还要了解发达国家最新的学术教学的发展动态。这无疑对教师的语言水平和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不足是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使得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针对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或者直接引进相关人才。同时,为促进他们的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学校还要因为双语教学备课量繁重的特点,适当提高双语教学老师的奖励或薪酬。

nlc202309051111

2. 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笔者所在高校ACCA专业很深受学生欢迎,但他们明显没对其难度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双语教学的学生不光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相应的英语语言读写水平。所以学生在低年级时,就要在建立双语课程难度大的认识与心理准备的基础上,踏实学习,勤奋努力,下大力气学习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3.教材内容有待整合

积极引进如ACCA专业资格考试指定教材的原版教材,,才能为学习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任课教师应首先认真备课,分析教材中不同于中文思路的表达方式。在开始学习之前,明确学习目标、突出授课重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讲授结束后回顾重点内容,梳理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掌握;为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课后练习也要采用全英文表述。

4.考试方式有待调整

针对每年两次的全球统考制度,学校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和期末考核时间,做到让学生在不影响全部学业的基础上,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全球统考,比方用半个学期进行基础授课,剩下的半个学期进行集中复习、冲刺复习,积极备考。另一方面,作为应完成的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教师也应在期末考试中,进行成绩评定,题型可参照统考的方式,英文出题和英文答卷。

5. 教学模式有待探索

ACCA专业学生可以用英语表达专业内容,教师可以让4-6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在最近财经事项和历年真题中精选一些讨论题目,鼓励学生广泛搜集资料,进行讨论,最后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作为结论制作PPT,并选派一名代表用英文上台讲演,其他同学做笔记。演讲结束以后,请其他同学提问并讨论,由教师最后进行集中讲解。这种可以将英语听说读写真正引入专业学习的方式,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再如,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式,营造出协作式学习的环境,并建立以团结协作为特征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之间伙伴式交流所获得的知识量相当大并且在他们的记忆中印象更深。在ACCA高级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间的团结协作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先使用前面一半的时间讲授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先导知识和相关材料,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团结协作分析问题并得出最初的结论。运用集体的智慧完成论题的形式,可以督促该小组的成员搜集、整理、整合资源,其目的不仅为了该问题的解决,更能有效地带动与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借鉴、相互督促,极大地发挥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显而易见。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更保证了统考的高通过率。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 篇7

1 顶岗实习单位问题

1.1 顶岗实习岗位落实问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 很难找到能够一次性容纳为数众多的学生集中顶岗实习, 单位接收有困难;所以顶岗实习单位目前是由学校牵线与学生自找这两种形式相结合。这就造成经常会出现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出现不对口的问题。

1.2 顶岗实习岗位发展问题。

由于许多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出现不对口, 所以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表示所从事的实习对于个人发展空间局限, 将来不愿意从事现在实习的工作, 导致学生毕业后, 更换工作单位较多。

1.3 学生自身状况导致实习困难

一是认识上期望值太高。很多学生认为经过三年学习自己已有了不少本事, 能为企业创造不少价值, 因此非常在乎实习单位的岗位安排, 如果实习岗位安排没有达到要求, 情愿不实习甚至到了实习单位也要打道回府。二是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接受顶岗实习单位比较重视的能力, 如沟通协调、积极的态度与行为、职业道德、持续学习、团队合作、思考与解决问题等, 恰恰是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薄弱项目。

1.4 顶岗实习学生和单位比较分散, 不便管理。

由于学生实际人数和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 导致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实习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 有的甚至不在本市或本省, 这也给学校对学生的追踪管理造成了不少困难, 同时由于分散, 给学校和老师在联系学生, 时时关心学生顶岗实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不小的困难。

1.5 院校方面的问题。

现在, 很多院校都在抓学生的就业率, 很多高职院校出台了把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联系在一起的政策:“规定必须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毕业生才能去顶岗实习”。但是许多单位可以接受学生实习但不愿聘用, 或者是让学生拿到毕业证以后再签合同。这样一来, 部分学生签不到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能去顶岗实习。但是不去顶岗实习又没有实习成绩。所以这些毕业生就找一些小商店, 小公司, 花一些钱, 让它们在就业协议上盖章, 算找到工作了, 能顶岗实习了。造成就业率的虚假和顶岗实习的虚假。

2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

2.1 组建校企双元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管理

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特点是实习单位多、实习学生分散, 大部分是一个单位一个学生。针对这个特点建立了“校企双元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包括:

2.1.1 成立顶岗实习管理中心

有顶岗实习管理中心统一负责顶岗实习管理事宜, 以强化顶岗实习的管理, 加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监控。顶岗实习管理中心由管理人员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组成。每个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每人指导的学生为20-25人左右。

2.1.2 与企业共同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根据会计专业特点, 充分听取企业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及财务部长的建议, 根据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导向等要求制定与企业共同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如:

制定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职责: (1) 结合实习单位的实习条件, 制定具体的实习计划, 指导学生按计划完成实习; (2) 采用定时、定点到单位现场指导、电话指导、在线指导等指导方式; (3) 组织学生学习实习的文件, 讲明时间安排和步骤, 提出实习周记、实习报告的要求; (4) 向学生说明实习应注意的事项;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对专业能力、专业素质要求, 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 (5) 对学生实习进行考核, 检查实习的质量; (6) 不定期的到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情况; (7) 掌握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状况信息, 做好顶岗实习指导记录。

制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要求: (1) 学生必须服从实习单位领导的安排, 遵守规章制度, 保守用人单位的秘密, 不经单位允许, 不得动用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 (2) 学生在用人单位的管理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 学生要与校内、校外指导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与校内指导教师联系每周不少于一次; (3) 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一般不准请假, 如特殊情况需向校内、校外两个实习指导教师请假; (4) 尊重指导老师, 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 (5) 顶岗实习期间要如实填写实习周记, 实习结束撰写实习总结; (6) 顶岗实习期间不得随意更换工作岗位, 如用人单位原因变动岗位要及时与系指导教师联系并由系安排实习;如因个人原因变动工作, 将无顶岗实习成绩。

制定了顶岗实习的学生应提交的成果: (1) 工作岗位的业务成果; (2) 实习周记; (3) 实习总结 (3000字左右, 主要内容有:实习单位的情况, 从事工作的管理制度, 从事的工作及工作的特点、性质、工作程序、岗位职责, 实习的收获和不足等) ; (4) 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登记表; (5) 顶岗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登记表 (加盖公章) ; (6) 顶岗实习成绩登记表。

2.1.3 顶岗实习指导应实行“双导师制”, 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责任。

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分散的实际情况, 实习单位要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 企业指导教师的职责: (1) 做好日常考核及实习鉴定, 企业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评, 评定学生在各会计岗位上的技能成绩; (2) 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 避免学生顶岗实习中受到身心伤害,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3) 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 经常及时与学生沟通, 定期到学生工作岗位了解情况, 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 填写“顶岗实习的考核登记表”, 发现问题要主动及时解决, 并做好记录。

2.2 对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采用不同的顶岗实习管理方式

应把顶岗实习和就业分离, 改变必须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毕业生才能去顶岗实习的规定。对顶岗实习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能找到就业单位的学生到就业单位实习;有用人单位和学院共同管理。找不到就业单位能找到实习单位到实习单位实习;学生实习后是否留用, 实习单位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企业用人需求而定。就业单位和实习单位都找不到, 有学院安排到实习基地实习。由学校统一为每位实习学生联系实习基地并与实习基地签订协议, 实习基地按照与学校事先协商的要求安排学生实习, 学校配合企业完成学生的实习任务。这种方式既可以确保实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又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 还可以满足学生择业的要求。

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要求和规定, 这样就可以让那些找不到就业单位和实习单位的学生有地方顶岗实习了。避免顶岗实习和就业的虚假, 减少毕业生的跳槽, 也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单位的稳定性。

2.3 积极运用学校网络, 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 加强和高职会计顶岗实习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顶岗实习的学生离开学院后, 最大的问题是和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有的学生离开学校后, 就更换了手机号码。不和指导教师联系, 向脱线的风筝联系不上。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要求校内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 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为学生辅导答疑, 学生实习期间须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实习总结或心得。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督察, 及时收集企业、学生、教师的反馈信息, 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不断总结经验, 形成能持续改进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 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4 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2.4.1 加强高职会计毕业生诚信意识的教育。

诚信意识是当今社会职业道德的基础原则和基本道德规范, 是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 要求人们在市场经济生活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可信。在对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中, 首先是教师以身作则, 揭露打击学术腐败, 重塑学术正义, 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教师是“传道、解惑、授业”的人, 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 是学生的表率,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应率先做到。因此, 应将诚信教育列为师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建设一支学术作风正派, 教学科研能力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 才能真正搞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其次要精心组织毕业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如举行无人售报、开展诚信与反诚信的讨论、诚信征文活动、以诚信为主题的网页制作大赛、万人诚信宣誓仪式、定期公布不诚信行为等活动, 在校园内营造诚实做人、做学问的氛围。最后要倡导诚信文化, 抵制反诚信文化。社会诚信行为大量缺失,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诚信文化的失落, 而各种反诚信文化却相当活跃。比如, 在反诚信文化的支持下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抄袭作弊普遍不被学生认为是可耻的行为而被认为是一种有刺激性的冒险游戏。因而, 社会各界要大力倡导诚信文化。与此同时, 诚信文化的倡导要和创新意识结合起来, 在继承优良传统和吸收古今中外诚信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诚信文化。

总之,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 借鉴国内外优秀道德准则, 认真剖析现实社会中不诚信的反面例子, 树立诚信榜样等来帮助毕业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学生的诚信意识越完善, 对自己行为的诚信意义就理解得越深刻, 就会自觉地按正确的诚信规则做事。

2.4.2 应该加强对高职会计毕业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五个方面的教育:

目的性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社会风险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让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 把握好实习与学习的关系;让学生珍惜生命, 牢记安全, 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现场的各项操作规程。

2.4.3 应该加强对高职会计毕业生进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教育。

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工作岗位上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与领导沟通的困难、工作无从下手的困难等;还会存在工作环境艰苦、业余时间孤单以及工作强度大的困难。

加强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吃苦教育, 使学生明白吃苦是生存的需要, 是发展的基础, 更是成功的前提, 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 经历磨难, 认识世界的复杂、人生的艰辛, 培养他们抗挫折的能力。要教育学生如何能吃苦耐劳、如何排解业余时间的孤单与寂寞, 经受人生的某些选择上的考验, 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忽视的。

要教育高职会计毕业生树立基层观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实践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学生实习尤其需要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 需要学生静下心、吃得苦、耐得住寂寞。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 很多学生不屑于最基层的锻炼, 不愿意参与基层岗位的实习。所以, 教师必须把道德文明教育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 使学生明确自身定位, 树立基层观念。

加强对高职会计毕业生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基于毕业生实践的切身体验, 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搞讲座、组织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学生座谈等, 用事实说话, 教育学生爱岗敬业, 办事公道, 要遵循各从事行业的道德准则, 规范职业行为, 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意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彩云.影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3.

[2]周小红, 李春光.浅谈高职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育科学, 2009.2.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 篇8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社会顶岗实习的状况与存在问题

(一) 企业层面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状况

在正常情况下, 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 大多数是持排斥态度, 即使个别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下到企业的职能科室, 也很难得到企业会计人员的指导, 没有实质性的实习项目, 只是干些杂活, 实习效果不佳。一些找上门或愿意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 主要还是从经济利益上考虑的, 比如保险、营销等单位, 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 只是充当促销员等廉价的劳动力。笔者认为现阶段在企业很难深入开展此项工作的主要因如下:

1、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与其他专业顶岗实习有很大差别, 很多企业都不愿让别人知道本单位的财务秘密, 学生进入其单位的财务部门, 管理层不放心, 再加会计人员所做的每一笔账都要为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甚至法律责任, 企业很难放心让学生独自顶岗操作。

2.从成本、责任与工作效率上考虑。企业没有安排实习岗位、指派专人精心指导学生, 企业会计人员指导学生没酬金, 既耗时间又耗精力, 还要承担责任, 因此没人愿干。

3.在企业与学校的关系中, 学校未能向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经济义务, 导致企业对待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 学校层面的学生社会顶岗实习的状况

目前学生的实习单位的安排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统一安排, 二是学生自己找单位。学校联系的单位数量少, 很多岗位专业不对口, 容纳不下众多的学生, 所以学校只好要求学生到社会上通过各种渠道自己联系顶岗实习单位, 在这其中就存在很多问题:

1、学校层面重视程度不够, 重流程轻效果。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 学校要求学生提供与实习单位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实习单位接收证明 (说明实习岗位、实习时间、实习单位人事部门联系电话等) 以及学生家长署名同意顶岗实习的书面意见, 由系部和教务处查实确认后参加顶岗实习。在实习结束时, 由实习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其实习期间岗位实习鉴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前, 还必须按规定办理缴费注册手续。

在实际操作中, 很多学生联系的单位不理想。即使联系了校外实习单位, 究竟是真实习还是假实习, 是否存在在社会上呆上几个月后临时找一家单位盖个章、填一些表格应付学校的现象没办法查证;学校把学生推向社会后, 是否存在借学生社会顶岗实习之名, 趁机把管理与教育的责任推向社会与家长, 以省下一笔可观教育成本的现象?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学生顶岗实习, 办了离校手续, 即使不在学校, 学校还是有义务做好本分的教学与监管工作, 不能指望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或实习单位主动管理好学生。目前学生顶岗实习过于分散, 确实还没有有效的监管办法。学生身在社会, 处在学校、家庭两不管的状态下非常危险, 无论从学业、个人生活还是安全上都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

2、师资与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在校外实习的具体情况很难掌控, 学校本该高度重视、加派人手, 但从成本考虑, 往往一名指导教师要做十几或几十名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工作。有些指导教师是兼职教师, 本身就有大量的行政工作与教学任务, 再要静下心来指导校外那么多学生顶岗实习, 因为精力有限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太杂, 指导老师一般只能通过网络或电话与学生联络,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指导教师本身对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不甚了解,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时很难准确答复。指导教师不下基层, 没有融入企业到学生中去, 凭空开展教学工作, 缺少师生互助。

(三) 学生层面的社会顶岗实习状况

1、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岗位不同于其他专业。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岗位, 对企业的性质、规模、数量及会计核算形式都有特定要求。其他专业的生产实习岗位大多数是多工种、开放性的, 往往一家企业就可同时容纳几个专业的大批学生, 而中小型企业一般只有一个财务科室, 甚至不设财务科室, 随着电算化技术的普及, 其会计人员人数本身就不多, 加上会计工作本身的特殊性, 一个实习单位一般不可能接收很多学生, 必须有很多家企业同时接纳才能满足要求。现实中, 有些企业本身规模很小, 只有几名员工, 管理上除了一枚公章就没有什么具体内容, 学生到这样的单位实习, 浪费了时光, 其投入不划算。即便实训条件好一些的企业接纳学生, 学生只能干一些与会计岗位相关的一般性打杂工作, 或从事非会计岗位工作, 这种现象从学生反馈的相关顶岗实习信息来看非常普遍, 这与社会顶岗实习的初衷很难相吻合。

2、顶岗实习的目标不明确。顶岗实习最基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概况、熟悉工艺流程或经营管理特点, 根据生产、管理要求进行建账, 采取适当的核算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顶岗实习的目的不明确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但由于多种原因, 顶岗实习的目标没有得以明确, 学生顶岗实习归来, 对其实习单位的会计核算过程还是很不清楚, 没有站在实习单位的角度上看会计核算的来龙去脉, 岗位的适应能力仍然没有提高。

3、没有体验不同行业会计核算上的差别。商贸、餐饮服务、建筑、化工、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是高职学生就业选择的主要行业, 学生在就业前应对以上行业的经营特点、生产工艺流程有所了解, 懂得不同行业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特点与差别。但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几个月内, 一般只呆在一家单位, 很少在多家单位进行实习。这与就业时必须熟悉多种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核算要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

二、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社会顶岗实习模式的探讨

(一) 探索用市场化运作形式来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分校

计划经济年代, 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 凭借一纸公函, 将学生分小组分散到很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财务部门, 并在会计核算的各个岗位轮换实习, 企业会派专人负责执行校方的实习计划, 有些企业还根据学生的出勤发放保健或津贴。校方的实习指导教师只负责巡回检查和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那时, 学生顶岗实习质量高、受益大, 毕业后直接上岗, 技能娴熟, 经常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当今的市场经济年代, 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层的价值观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没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前提下, 企业是不可能无偿地承担起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责任和本该由学校发生的教学费用, 学校也没有办法使企业按照实习计划来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现今很多高职院校实行与企业签协议的方式来解决学生顶岗实行问题, 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在很多情况下, 对企业约束还是不大, 得不到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支持与配合。

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社会顶岗实习教学的模式还是以学校与企业组成联合办学的经济实体为好。学校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 采取共建办学实体的形式来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分校, 落实好分校的教学资源配置, 移植现阶段校内实习成熟的教学管理方法, 才能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稳定的教学环境、规范的实习岗位与良好的教学秩序, 使课堂真正走进企业的生产现场而不是流于形式, 解决目前学生在企业实习松散、不便管理的问题, 使校外的实习分校教学更加规范与合理。

校企合作要以双方互惠的经济利益为基础, 使双方都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 做到既体现校内的教学管理特点, 又能教学任务落实到企业的职能科室, 并对学生的实习质量承担责任。

(二) 校企合作办学, 共同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分校的条件很成熟

企业之中事实上是蕴含着较丰富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符合高职会计社会顶岗实习条件的企业也很多, 可供学生实习的行业众多, 几乎涵盖了会计顶岗实习的所有岗位与类型。很多规模较大的企业, 都有现成的教学或培训资源, 在这些企业中, 有很多高素质的会计核算人员与管理人员, 会计核算体系既规范又全面, 有的还设置了专门的培训机构。

对企业来说, 只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还是有乐于接受与学校共建顶岗实习分校的可能。因为企业在不用下扩大投资的情况下, 就能增加部分稳定的收入, 何乐而不为。至于现在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的排斥态度, 主要还是学校没有下决心做这件事, 同时没有合理地给予各项投入。

三、校企共建校外顶岗实习分校应考虑的因素

分校采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体制, 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及资源状况, 在企业建立标准的建制, 确定实习项目、实习场地、岗位、实习指导人员、年接纳学生人数、学生生活保障水平、费用标准等内容, 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来规范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落实校外实习分校的建设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 成立组织机构, 加大对校外实习分校的投入, 做好筹建期准备工作

1、学校应成立校外分校的管理机构, 对内负责校外实习班级的统筹安排, 对外负责联络与协调、培训企业师资、主持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与建设等工作。

2、根据会计专业学生人数的规模与校外顶岗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确定应选企业的类型、规模与环境, 校外分校的管理机构应遵循就近原则选择若干家企业, 并对其进行对口专业的调研评估。

3、通过汇总调研与评估结果, 确定企业数量与具体企业名单、策划与企业联合办学的计划, 通过与企业谈判、协调, 达成协议后, 做好运作方案的对接与优化, 共同建立完备的学生校外实习体系。

(二) 对合作企业的的几点要求

1、企业须有长期合作的愿望, 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受益期望值必须在学校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不大于同等条件下校内实习的实习成本。

2、企业生产环境以及各项安全及防护措施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与规定。要有满足专业教学必需的核算岗位, 其岗位配置能与现代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市区以外的企业, 要有满足该企业所核定学生人数标准的食宿条件。

3.企业指定负责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 应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 经教学常规基本知识培训与考核后方可指导学生实习。学校登记在册的企业实习指导教师, 在教学上必须接受学校的管理, 定期参加培训及相关会议, 落实企业与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工作。

(三) 校外实习分校的运作

1、企业应根据生产、核算与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情况, 经学校核准确定学生实习岗位的人数, 形成标准建制。学校按此标准建制确定应付企业方的费用, 并及时向企业支付。为保证正常的生产与实习秩序, 每批实习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所核定的标准人数。企业不论是否正常生产, 都应保证学生实习的开班需要。

企业应按合同或协议要求, 做好学生在整个实习中的安全教育工作, 按学校下达的实习计划与实习指导书内容组织教学, 提供学生实习所必须的专业岗位、指导人员、材料与工具, 与学校教师共同对学生组织鉴定与考核, 并将结果作为校外顶岗实习环节的考核成绩。未能完成实习任务或企业提供的技术指导人员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 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2、校方应按合同或协议要求, 及时向企业下达专业实习计划、工作安排及指导性文件, 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与完成情况。对每批校外实习的班级, 学校应选派带队教师负责配合企业做好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 参与企业实习的检查监督与指导, 做好联系企业与学校的纽带工作。

总之, 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顶岗实习, 是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 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对当前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视野、岗位意识、专业适应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等方面影响重大, 我们相信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推广后将带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 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普遍提高, 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

摘要:会计模拟实验设计得再逼真, 还是无法模拟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生产组织、技术工艺、设备运行与维修、人际沟通、信息传输等真实条件下的会计核算状况与氛围, 通过顶岗实习, 利用企业的优秀技术人才, 完备的核算体系, 能使学校的课堂直接延伸到企业会计核算现场, 使学生在生产与经营中得到学习、锻炼与成长, 在这方面, 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如何科学合理地使会计职业顶岗实习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 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分校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2]、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 (综合版) , 2005, (12) .

[3]、秦少卿等.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规范研究[J].会计之友, 2006, (4) .

高校会计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研究 篇9

一、当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专业实习内容较为单一

在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前, 高校主要是以模拟教学为主, 为了训练学生的会计操作实践能力, 也就是让学生对一个虚拟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会计账务的处理、核算,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审计能力, 但是当前高校在选择企业时主要是针对的一些制造性为主的企业, 涉及到其他行业的会计实习很少, 而且只是局限对学生会计核算能力的训练, 这根本不符合社会会计需求, 不能对学生会计能力有效训练。

2.片面强调会计核算职能

高等院校在会计实习教学中忽略了对会计职能的拓展, 很多高校只是对学生进行记账、算账、报账方面的实训, 这只是会计专业中最为基本的技能。高校缺乏对会计监督职能和会计拓展职能的实训, 没有注重对会计管理和实践人才的培养, 由上述材料可以得知, 高校在模拟实训时过于强调会计核算, 没有对学生其他方面的会计能力提起重视。

3.会计实训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实训课程教师大多都是一些高校毕业的教师, 一直没有进实体企业工作过, 极度缺乏会计实践工作经验, 而且对会计实训教学的理解不足。高等院校忽略了对会计实训教师的考核, 没有将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列入教学管理行列, 这样就导致高等院校会计实训教学中教师知识面较窄, 对于一些实际性会计问题, 教师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想象来指导学生, 根本不能教授给学生会计处理方法, 这样就会对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造成影响, 严重阻碍了高校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困难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为了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都采取与一些校外单位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让会计专业学生到企业中进行会计实训, 开始重视起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行。但是由于企业没有任何经济利益, 而且出发点有些不同, 很多企业就没有重视起会计实训学生, 只是习惯敷衍了事。而且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很多企业不愿意过多的透漏专业信息, 不能让学生放开手去进行实践操作, 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企业会计岗位上学不到什么真知识, 而高校会计校外实训的效果也不明显。

5.校外实习与学生找工作存在冲突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将学生实习时间大多都安排在毕业年的后半学期, 这时也正是学生找工作的时期, 很多学生都没有将心思放在毕业实习上, 都纷纷寻找适合的工作, 还有许多同学就是在校外企业中托关系, 在实习鉴定报告上盖假章, 以此来应付学校的实习检查, 而且学生校外实习报告内容大致相同, 学生很多都是从网上抄袭复制的, 缺乏真实性, 所以高等院校可以考虑将实习时间进行相应调整。

二、高校会计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措施

1.建立多层次实习教学体系

高等院校必须要重视实习教学环节, 要创建一个健全的会计实习教学体系, 建立专业的管理部门, 能够对实习教学事项进行统一安排。在会计实习教学体系中应该包含点钞、书写规范、珠算等基础技能的训练, 同时还要具备企业财务数据模拟实训, 要加强对会计能力的培养, 主要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需求进行训练。

在高等院校会计实习教学体系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会计知识视野的培养, 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 让学生对校外知名企业进行参观, 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流程, 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播放财经方面的专题片, 让校外知名企业的财务人员来校进行讲座, 讲述企业中的一些实际会计操作知识, 这样可以给予学生一定启发, 开拓学生的思路, 采取多层次实习教学体系,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改变现有实习方式单一的局面。

2.增加会计职能的实训

高等院校在会计模拟实训中, 要加强模拟业务职能, 不能再仅仅是会计审计方面的实训, 要结合社会会计需求, 根据企业的会计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实训计划的制定, 要增强财务报告的制作、会计预测、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实训, 要加强学生收工账务处理的能力和速度, 让学生学习现代化电算处理技巧, 为学生提供相关会计资料, 帮助学生提升会计专业技能。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中, 首先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会计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会计知识, 还要具备丰富的会计实践能力, 要能够教授给学生会计实际问题处理方法。其次高等院校可以长期聘请一些校外企业的财务人员来校进行任职, 丰富高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同时也可以与一些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定期派遣会计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训, 这样会计教师就可以快速提升会计实践解决能力, 也可以改变传统教学限制, 鼓励会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会计兼职, 对会计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 鼓励会计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增强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实力。

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等院校要想实现对会计实习教学的改革, 必须要实行“校企合作”模式, 在校内实行会计实训的基础上, 也要与校外一些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学生毕业前, 学校可以安排会计专业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学生可以根据学生会计岗位相关流程, 校方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将企业作为高校实训的重要场地, 学生也可以与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合同, 如果在实习期间对企业待遇和工作环境都十分满意, 那么在实习过后可以直接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 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的用人问题, 还可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学到实质性的会计知识。

三、结束语

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实习教学研究,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使其具备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因此, 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瑞华, 王吉祥, 王赵亮, 孟岩.业务流程再造对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24) .

[2]薄匠男, 孙梅.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江苏商论, 2014 (11) .

[3]段庆茹, 王玉翠.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05) .

[4]郑丽.重视会计模拟实习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09) .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 篇10

由于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对实践环节系列课程的评价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现有的通用评价标准与会计实践课程相矛盾, 会计实践课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也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评价体系的实施需要依靠相应配套制度的建立, 评价结果需要对信息来源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1.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区别

内部评价指的是以学校自身为主体而开展的评价行为, 学校根据预先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实用性、合适度进行评价。而外部评价指的是由政府、社会评估机构和用人单位对学校进行干预的评价行为, 其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学校的办学目标、自我定位、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办学特色等等。虽然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两个部分,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其教学质量目标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的, 旨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但是, 从实际评价工作而言, 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些许不同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评价的主体不同

外部评价的实际发动者和组织者是政府部门或者企业, 评价机构作为主体参与进来, 但是实际参与评价的则是聘请的评价专家。而内部评价是以学校法人为评价主体, 教师、学生和员工作为参与主体。

1.2 评价的对象不同

外部评价指的是对学校的整体评价, 而内部评价则是把学生、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作为评价的对象。

1.3 评价的内容不同

外部评价的评价内容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针对学校办学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办学特色等;内部评价则是从微观的角度评价对象的行为和结果所产生的质量是否符合目标质量。

1.4 评价的方式不同

外部评价选用的评价方式是让专家进驻学校检查质量以及其他的抽查方式;内部评价则是选用学校组织管理者、教师、学生把检查和评价落实到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方式。

1.5 评价的目的不同

外部评价针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旨在督促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内部评价针对的是学校内部的行为与素质, 旨在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2.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存问题分析

2.1 现有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实践课程相矛盾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部分教师沿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 取代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部分, 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 在课堂中照本宣科, 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 课堂气氛沉闷, 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丧失了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基于这种理念之上,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课堂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倾向于教学材料的齐全与否, 学生出勤率的高低等。

会计专业的实习教学以学生作为主体, 利用对仿真实验环境的模仿与创造, 让学生参与进来, 并加以指导, 通过实习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实习教学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符合教育体制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趋势。但是实习教学自身的特点, 与实习教学的基本理念相悖, 如果使用同样的课程评价标准, 无法涵盖实习教学的某些评价要素。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过分注重教师的表现以及对课程材料与成果的齐全性的考察, 而忽略了学生真正实际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多样性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矛盾

完整的会计专业实习教学包括课内理论知识传授、课程实训、校内仿真实习、校外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不同内容, 并且不同环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都不尽相同。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选定学习资料, 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强化学生对于特定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程实训则是通过系统的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一般会计主体在某一领域的实务操作程序和方法;在实习教学中, 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还要通过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意识。校外实习是一种实地的学习方式, 它通过让学生亲身观察和体会实际的工作环境, 来增加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及岗位规范的了解和熟悉度, 体验会计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让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与职业意识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单位的选择及实习内容与最终的实习效果密切相关, 然而, 传统而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不利于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评价效果。

2.3 会计实习教学应用现有课程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问题

学生作为实习教学的评价主体, 在现有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之下, 会计知识还有所欠缺, 对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无法作出有效鉴别与判断。而作为真正的受教者, 学生对于教师的授课水平有着更加直观的感受, 因此以学生为评价主体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 目前存在着部分学生在做出评价时感性至上, 无法给予客观评价的现象。为了增强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应该在增加硬性和客观评价指标比重的基础上, 聘请会计专家对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作出有效评判。

3.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3.1 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正常、有序运行的有效手段。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委员会等机构, 制定学校教学评价的总目标。学校由领导带头, 层层落实至下属的各部门当中, 对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制定, 并且协调各部门在评价体系中的工作关系, 对评价方案以及评价结果进行审核。此外, 负责实施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尽心尽力, 积极做好对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指导以及复查等工作。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基层单位, 学校各系对于本系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工作应该依赖于系部教学评价工作小组的建立而完成。

3.2 加强对评价过程管理和控制的力度

要保证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和公正, 学校就应该对直接从事教学质量评价的人员有高标准的要求, 要求他们时刻秉承着对学校、教师、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 评价的过程也要以公正、公开为前提, 且必须伴有相关的监督机制。在评价过程中, 学校应该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 目的在于完善评价程序, 对学生等评价主体的评价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旨在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3.3 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改善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因此, 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机构需要依照各自的职责, 建立起相应的反馈渠道, 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分析之后及时向各有关部门与个人反馈。有关部门在得到反馈信息之后, 要经过认真分析与深入研究, 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内容和修改措施。只有通过这种方式, 才能够有力推动各教学单位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我教学能力。

3.4 深入了解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具体情况

想要建立一套具有实用性的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就要通过听取广大一线教师对于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工作的建议来全面了解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的具体情况。例如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毕业实习的形式、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实习环境、实习内容等进行深入了解。

3.5 分析构建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环节监督评价体系的原则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导向性、多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需要建立一个由学校、教务处、系部三部分组成的三级监控体系, 对实习环境、实习内容以及实习岗位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价以及意见反馈。同时, 学院的实习教学质量还可以通过学校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进行监控和评价。

3.6 结合市场需求,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 就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而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 从实际出发, 紧贴会计专业实习教学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 就必须注重对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提升。由于不同专业岗位之间具有差异性, 因此不同的岗位对于从业人员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同时,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 一名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岗位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 在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 还要注重他们的职业素养, 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

摘要:会计专业教学开展实习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 充分体现出会计学科实务性的特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课程建设的发展, 因此, 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孙燕.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1 (2) .

[2]宋正富, 刘德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3]廖秀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1.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对策

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上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滞后已经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怎样构建适应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脱离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和人才培养规格、层次、目标等保持一致。首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难度大。一些中职学校不安心中职教育,热衷于向高等教育靠拢,随意增加不应该在中职教育阶段开设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不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而且它们对中职学生具有职业性特征,但也是一种学历教育,而不是职业培训,不能随意降低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一些学校急功近利,随意压缩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增加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结构失衡。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缺失。虽然教育部特别规定了中职学校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内容、教学时间等。但是中职学校师生都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不深入研究这些课程的内涵和实质,照本宣科,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教学方法陈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首先,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只会运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不能很好地启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差。其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学生不能深入地认识会计工作。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分离,导致学生既不能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水平不高。总结中职学校普遍开设会计专业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很大,学校契合社会发展要求,开设会计专业。二是会计专业不需要配置大量的实验实习设备,资金投入少,办学成本低廉,学校有利可图。三是会计专业课程相对简单,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职学生愿意学习会计专业。一方面,在会计教师较缺乏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大量开设会计专业,进一步导致会计专业教师紧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非会计专业教师改行教授会计课程,他们既缺乏会计专业知识,更缺乏会计工作经验,会计专业教师的会计专业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大多数中职教师都不是师范毕业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学能力培训,教学水平不高。因此,中职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強对会计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会计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水平的对策

1、优化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结构。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包括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部分。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等,文化课教学向学生传授基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基础课包括基础会计、珠算、会计电算化和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专业基础课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能力。专业课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教学向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这种课程结构体系内课程之间关联性较弱,应进行适当调整,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融合。

2、加强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的思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审美情趣和教学能力都存在差异,每门课程的学习要求也不同。其次,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要组织力量,以会计工作任务为导向,以会计业务实践为主线,把会计理论教学和会计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的需要,把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业务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洽。第三,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在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学会计记账流程和简单的记账方法;毕业生实习疏于管理,大多数毕业生的实习工作与会计业务毫无关系,甚至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到企业实习。中职学校必须制定会计实践教学方案,落实会计实践教学场地、企业、设备等教学资源,指派有会计业务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并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结果的考核工作,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必须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优秀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等加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会计专业化水平。其次,选派教师到高校学习深造,提高教师的会计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弥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缺陷;加强校企合作,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的会计业务能力。第三,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研究,深入地、系统地研究有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是当前中职学校面对的紧迫任务,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岗位,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学科规律,专业性质,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加油。

参考文献

[1] 黄丽青.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时空,2009(3).

[2] 谷新民.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9(1).

会计专业实习教学问题 篇12

高职财会专业的学生实习基本实行的是毕业实习的形式, 也就是采用校外和校内实习两种形式。在毕业之前的一年内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能真正从事会计工作的几乎没有, 大多数都负责收银, 另外还有的同学所参加的毕业实习适合所学的会计专业对口的会计工作没有任何关系的岗位。这种情况和高职学校二加一的教学模式的一年实践强化的教学计划是相背离的, 主要表现在

1、传统教学目标和模式的矛盾

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模式只关注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 保证期知识量的提升, 忽视了对学生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提升。我国会计专业教学一般采用专门化的教学方法, 各个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划分也很细致, 课程结构设置也有一定的专业性特点。

2、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现在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就是对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也就是要求会计人员要熟练掌握系统全面的会计专业, 会计电算化以及税法相关知识;其次就是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也就是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具备充足的专业基础知识, 包括经济学和分析方面的知识以及数据收集处理方面的知识等内容;再次就是对决策性人才的需求, 要求会计人员要熟悉两种以上的专业知识, 可以是外贸或者会计等等;最后就是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 要求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经济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知识, 具有全方位的能力和奇偶啊好的公共关系。通过对目前的就业市场分析得知, 有很多的会计专业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也有很多企事业单位招聘不到能够满意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3、目前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差, 竞争力低

目前, 很多企事业单位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提升企事业单位利益, 实行机构改革, 减员定编。在会计部门内部之前的一人一岗和一岗多人的情况逐渐转化成了一人多岗的形态, 汇集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已经是基本要求, 企事业单位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开始工作就可以独立处理会计实务。但是, 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在校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 毕业之前也没有全面系统的进行会计实训实践, 对账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够了解;这样就会在开始工作过之后出现个人实践能力偏低的状况。因为经费不足, 实习单位知道力量不足, 不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锻炼, 校外实习知识表面完成实习任务, 并没有很好的效果, 甚至还有一些, 在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之后, 传统的指令性计划分配转化成了双向选择, 尤其是最近一些年, 会计专业的人才供过于求,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十分严峻, 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重点联系工作, 应对考试, 对毕业前的实习不够重视, 会计实践部分就比较薄弱。

二、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构想

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的构想实在毕业实习的时候, 应该施行上半年在校内强化训练, 后半年顶刚实习的方式开展, 这样可以提升实习效果, 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力, 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进而提高学校的声誉。

1、校外实习

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主要是为了实现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了解并且掌握各种经纪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 同时提升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二是研究各种经济管理制度, 分析不同制度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完善方案, 分析并解决问题, 培养个人能力。

现在能开展的比较好的校外实习的都是“传、帮、带”的师傅示范。但是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较低, 起不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主要有以下集中表现:

第一, 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低, 积极性不高

首先, 财务工作人员虽然数量多, 但是精英少。从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事业单位制度构建开始, 很多企事业单位实行改革措施, 所以需要更多的财务人员。这样就会出现财务工作人数多, 但是质量不高的现象, 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其次, 很多财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单一, 不能做到全面多角度的开展业务。因为客观环境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致使其只关注并精通一个岗位的业务, 知识范围小, 技能单一。能够掌握丰富的经验, 熟悉整体业务, 具备综合判断能力的财务人员并不多。

再次, 不能坚持原则, 监督不严。有些财务人员有较大私心, 自身业务素质又不高, 对财务管理制度不熟悉, 政策认识也不够, 这样在发现违纪现象的时候不加监督, 不去管制。

最后, 有法不依, 管理放松。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 不能严格依照《会计法》履行自身的工作责任, 有法不依, 管理放松, 这样会使得财务工作毫无秩序, 整个管理混乱不堪。

第二, 领导重视度地, 不能提升积极性

在企事业单位经营中, 财务工作会涉及到很多政策, 影响多方面的利益, 是比较主要的岗位之一。在现代化的经营体制之下, 财务工作要详细认真, 细致计算, 同时要遵守并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 维护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领导会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是削弱了其领导地位, 所以很多应该要财务参加的会议并没有通知会计, 有的甚至会有小金库出现。财务人员考虑到自身的工作环境, 害怕遭到打击报复, 不能安心工作。

第三, 工作环境较为孤立, 影响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很多企事业单位领导不注重监督财务工作, 也不注重财务人员的工作;另外企事业单位内一些员工不能够理解会计严格制度, 对会计人员有偏见, 这样财会人员就会在整个企事业单位环境中感到孤立, 久而久之就形成应付了事的习惯。

第四, 管理职能落实不良, 积极性发挥不出

很多领导仅仅在口头和文件中强调对财务工作的重视, 曲解了会计的形象, 很多财会人员被看成是比较吝啬的个体。所以, 很多企事业单位在确定比较重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决定的时候都没有让财务人员参与其中, 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没有让财务部门监督进行。财务人员对企事业单位重要的经营决策不了解, 有的经济合同不交由财务部门备案, 就会使得财务人员感到自身能力无处发挥, 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 导致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人员流失。

第五, 财务人员薪资待遇低, 影响工作积极性

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的薪资要比生产和技术人员的低, 因为财务工作人员接触的人员多, 工作性质容易得罪人, 在评比先进, 升职的时候会受到群众意见的影响。财务人员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 工资晋级慢, 奖金少, 所以工作积极性不高。

第六, 不良因素影响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挥

这多指企事业单位外部的环境影响, 分配不公平, 送礼宴请的不良风气, 还有政策规定和实际实施的差距, 形成不公平思想, 财务人员工作消极。再有一方面实习经费不足, 实际工作单位的财务部门的工作环境也有一定的显著, 还有企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的安全性, 会计工作的阶段和实践性特点, 都会对校外实习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提升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效率, 校外实习宜在阶段实习采用, 挑选会计工作的典范单位, 开展示范性教学, 帮助学生明确今后从事岗位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2、校内模拟实验实习

第一, 会计模拟实验的定义

将企事业单位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实际经济事项和这些内容出现的形成和产生的内外部经济联系, 会计核算的程序和会计凭证等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当作试验模拟对象, 依照会计制度, 采用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始和记账凭证, 以及会计账簿和报表, 开始实施会计业务的模拟实习, 这样, 能够保证学生直观细致的了解企事业单位的整个会计工作的才做流程。

第二, 会计模拟实践的优势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技能实习会计模拟实验的创新和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有所不同, 这种会计模拟实验和校外专业实习也有不同, 它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的实习形式, 有其自由的特点和优势。会计模拟试验是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美结合的重要方法, 实行会计模拟实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模拟业务设计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可塑性比较强, 实习的成本投入也比较少, 并且房展模拟的效果和实际工作也很阶级。在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效果和目的, 在室内会计模拟实验中都可以实现。

结论

通过对目前市场环境下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和要求有分析, 探究目前高职学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总结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单位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和发展学习的难题。确定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要, 分析现在企事业单位环境对实习生的不良影响, 总结出适合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的实习模式的创新形式和优势。

摘要:在市场环境下, 以就业为教学主导, 依照实际需求和高校扩招的情况确定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也就是培养大量的高技能行专业人才, 以此明确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素质结构培养, 强化专业技能优势。高职学校的会计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 其社会实践性更强, 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强的会计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技能实习模式创新。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实习,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张丽芳:《高职经管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02期。

[2]李慧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07期。

[3]谷新民:《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09年07期。

上一篇:野生猕猴桃下一篇:构建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