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相关

2024-06-28

会计专业相关(通用12篇)

会计专业相关 篇1

一、引言

所谓双语教学, 是运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 并将其同时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教学模式。随着会计界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建立和完善一套能适应现代社会、国际形势发展需要的会计学高等教育体系, 培养新型的跨世纪人才, 是各高等院校普遍重视的问题。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否顺利进行,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语言的沟通, 会计专业的双语教学是大环境所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入, 急需大批既有会计专业背景、又熟悉国际会计惯例, 同时又能流利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如国际财务管理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ACCA、CGA等。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立足于国内会计职业的发展需要, 也要立足于国际会计职业的发展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一些知名大学开始在财务会计类专业课程中尝试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会计双语教学在我国呈蓬勃发展景象,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会计专业的双语教学, 并且绝大多数高校对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都制定有鼓励性政策。同时, 国际上一些知名的会计职业团体也开始登陆我国, 进行会计资格认证考试, 为会计双语教学和培训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市场, 对我国开展会计专业双语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包括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审计学院、暨南大学、苏州大学等一些院校的会计本科专业已经瞄准了国际会计考证市场, 与国外的相关考试机构或高校联合开展合作, 在会计学专业内增设ACCA、CGA等专业方向, 将ACCA、CGA等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结合在一起, 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促进了会计高等教育双语教学的开展。除了越来越国际化的就业市场需求的促进之外, 从2007年开始, 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和《审计》两科目附加英文试题也使得高年级的会计专业学生乐于接受双语教学。我们在2007年做过一项调查, 通过对162份有效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分析, 发现多数学生认为会计学本科生有必要 (72%) 或非常有必要 (19%) 开展双语教学, 67%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将对专业课的学习有帮助, 84%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于提高专业英语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或非常有帮助。但同时有41%的学生担心双语教学后专业课的内容比单纯汉语授课的内容简单、少, 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有76%的学生担心由于英语元素的加入使原本就不熟悉的专业课更难理解和掌握, 增加了专业课学习的难度。

二、会计专业选修课程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优势分析

相比专业必修课程, 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更适合双语教学, 具有先天的优势。 (1) 开课时间和内容更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在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 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宜双语教学。如作为会计主干课程之一的《财务会计学》, 就不适合采用双语教学。因为各个国家的财务会计在规范、惯例等方面自有其体系, 与我国财务会计存在不同。而专业选修课程在开课时间和内容上比必修课程更适合开展双语教学。以山东科技大学会计系的课程设置为例, 目前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是商业会计、国际财务管理、金融会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研究、EXCEL财务分析、资产评估等。首先, 学生在选修这些课程之前已经修过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主干课程, 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 再开展双语教学没有基础知识讲解方面的压力;其次, 这些课程内容的中国特色性不是很明显, 大都带有国际性, 适合选择英文讲授。 (2) 更方便选用优秀外文原版教材。要进行高质量的双语教学, 必须选择恰当的教材, 目前对于教材的选用, 一般有购买原版教材、自编教材、改编教材等几种选择。对于会计选修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特点, 有很多现成的优秀外文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可以选择。选修课程的内容上讲, 西方国家尤其是英文体系的国家的学科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选用优秀外文原版教材, 可以对这些学科的领域做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能够使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专业外语。 (3) 授课方式更加灵活, 不象专业必修课程受很多约束。各个学校对于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管制一般不象专业必修课程那样严格, 主要体现在考试形式、考试成绩的比例分配等方面更加灵活。教师自主发挥的余地较大, 这对于双语教学的开展非常有利, 因为双语教学相对于非双语的专业课程教学遇到的变数更多, 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的专业基础程度不一, 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等, 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为了做好双语教学工作, 就需要更加灵活的授课策略和教学方式, 教学管制的相对减少使得这些办法变得可行。

(二) 劣势分析

会计双语教学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把握双语教学的能力、学生的配合热情与程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配等。目前在选修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中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1) 师资力量较弱, 部分教师难以胜任双语教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影响高校开展会计双语教学的最主要因素, 也是决定会计双语教学课堂效果的关键。与专业必修课程相比, 专业选修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广、深、偏、难”, 其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不仅专业知识要精深, 而且专业知识面要宽, 同时英语基础要好, 能够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除此之外, 还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授课技巧, 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力。教师能力和胜任程度是制约会计专业选修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据我们了解, 国内高校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中有国外教育或生活背景的为数不多, 大都任职于知名院校, 普通院校的双语教学教师一般都是专业教师, 英语具有一定水平, 但由于受英文传统教育的影响,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足。虽然一些年轻教师专业基础和外语水平都不错, 但大部分缺少课堂经验和授课技巧, 双语教学的课堂效果难以体现。 (2) 多班合堂, 上课人数过多给讲授带来一定困难。以目前我国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 会计专业选修课程大都是多班合堂, 2个、3个甚至更多个班级在一起上合堂课, 对教师应用自主讲课、案例讨论等授课策略和方法带来一定困难。 (3) 授课课时短与英文原版教材内容多的矛盾。会计类的英文原版教材通常内容多而具体, 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庞杂, 而选修课程的授课课时通常较短, 一般高校的设置都是30—36左右的学时, 很多内容可能无法展开讲授, 这给教师精选课程内容、合理编排课程内容体系提出很大挑战。 (4) 地位较低, 学生兴趣调动难度较必修课程大。双语教学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 使用原版教材、双语授课、英文作业和考试等都直接考验学生的英语水准和外语思维能力。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外语基础, 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对课程内容有较好的接受能力, 形成主动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逐渐培养专业学习和思考的双语思维。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受专业特点影响, 表现比较稳健务实, 因此对于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学生爱听爱学, 不容易受教师讲课风格和教师授课策略的影响, 教师授课时只要专业知识扎实、教授逻辑性强, 就较容易地被学生接受。但选修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没有主干课程强, 地位比较低, 学生更多地是从自己的兴趣和凑集学分的出发点来学习, 势必会造成学生如果不激励兴趣就不高, 挑剔教师等现象发生, 教师也因此会影响到授课情绪, 从而影响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双语教学的策略

(一) 具备良好的双语教学师资力量

会计专业选修课程的双语教学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教学师资梯队。在这个团队中教师可以互相协作与探讨, 共同备课、共同开发课件和案例库, 共同答疑等。同时, 对团队成员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 课程主讲教师需要具备一定听说读写的较高英语水平, 并在前期承担过专业英语或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其次, 具有成熟的讲课风格和方式, 能够较好地把握会计专业选修课程双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再次, 能够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友好交流, 热情互动。最后, 教师对原版教材要有充分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能够提练出原版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和要点, 有条理地整理成课件和教案。对学生所提的专业问题和作业及考试问题等, 能够用中英文熟练解答。

(二) 掌握学生的英文水平

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不殆。虽说授课不同于战争, 但如果做到在授课之初或之前全面了解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 非常有助于合理安排授课策略。一方面应该以合适的方式如问卷、个别交流等调查将开课班级的英语水平, 分析其运用外语进行读写和听说的水准, 以便在课堂讲授中做到有的放矢。会计专业同学的外语水平通常有差异。据我们的调查, 其外语水平基本呈正态分布, 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学生属于少数, 大多数学生的英文水平属于中等。受各种因素影响, 大多数学生外语学习的应试倾向较重, 比较欠缺外文的应用能力, 包括外文阅读、写作和听说等, 这使得学生学习双语课程普遍存在需要逾越的障碍。另一方面, 调查已开过本门课程或相似课程双语教学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便合理预测将开课班级的情况。如我们在《商业会计》课程的双语教学设计时, 就考虑了该课程的相似课程《财务记录整理》在我校2006级中澳班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双语教学中的相关经验。在中澳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六个班级《财务记录整理》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全面采用了英文教材、英文课件、英文作业、中英文讲解、英文考试, 效果较好。中澳班的情况是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课堂中跟得上, 课堂外学得进去, 学习效果良好;约半数的同学基本跟的上, 学习效果较好;约六分之一的同学英文基础不好, 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效果一般或偏差。结合会计专业本科三年级同学的英语和专业知识水平, 我们推测《商业会计》课程双语教学60%的学生跟的上, 学习效果会较好, 30%的学生学习效果会良好甚至优秀;10%的学生需要额外辅导。

(三) 把握课程特点和规律

会计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说每一门都有其自身很特殊的特点, 如《国际会计》课程的国际性和比较性、《国际财务管理》课程的跨越财务学科和金融学学科的融合性、《金融会计》和《商业会计》的行业特殊性、《EXCEL财务分析》的工具应用性、《资产评估》的抽象性等。只有做到对课程本身的深入了解, 很细致地把握这些会计专业选修课程的特点, 发现其中蕴藏的教与学的规律, 才能更好地设计双语教学的授课策略和方法。同时, 还要注意课程采用了双语教学以后规律的改变情况。在双语教学的环境中, 非常适合采用生动活泼的讲课方式, 可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穿插英文文献读书报告会、英语专业知识抢答赛等有意义的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 教师要明确“双语教学是专业课而非英语课”, 英语只是工具, 专业学习才是目的, 也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 使得其关注的焦点放在课程内容中。

(四) 合理安排教学阶段

以《商业会计》双语教学为例, 要循序渐进, 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课程中引入小部分的英文内容, 已经进行。2007年至2008年第一学期在会计05-1.2.3.4班《商业会计》课程中试探性的加入部分英文内容的讲解, 除去极少部分学生英文基础不好, 听力比较差, 05-2班有一位学生第一外语不是英语之外, 其余同学大都愿意接受双语教学, 并且学习效果较好。但是, 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英文基础不好的部分同学, 学习比较吃力, 这需要在教学中适当进行中文解释, 增加交流互动。第二阶段, 《商业会计》课程较大比例引入英文教材, 开发CAI课件, 做到英文课件、中文讲解、英文作业、英文考试。这一阶段需要提示学生加强听力锻炼和增强课外阅读英文专业期刊或书籍的能力。第三阶段, 《商业会计》课程全部引入英文教材, 做到英文课件、中英文讲解、英文作业、英文考试。同时, 建设英文案例库, 编写英文案例文本, 整理英文视频案例。建设《商业会计》课程网站, 将有关的英文教学大纲、英文教案、英文习题、英文参考文献目录、英文案例库等上传网络, 向学生免费开放。第四阶段, 吸纳和整合优秀原版教材, 编写符合《商业会计》课程教学需要、突出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的优质双语教材。第五阶段, 是本课程双语教学的衍生效应, 利用《商业会计》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 推动建设会计双语教学的课程群, 将管理会计、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等纳入双语教学的范畴。第二和第三阶段通常需要花2个轮次左右的时间完成, 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大致需要3个轮次左右的时间完成。

(五) 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针对选修课程地位较低, 学生兴趣调动难度较必修课程大, 同时上课人数比较多, 通常是多班合堂的现实情况, 有必要进行课堂授课理念和方法的改革, 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我们认为, 双语学习适合在精神快乐、适度兴奋而紧张的状态中进行。《商业会计》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创造快乐而充实的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快乐地学习,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潜能, 因此在教师授课同时采用自主讲课、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等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很有必要。首先, 在《商业会计》某些内容 (如商业企业特殊业务如“买一送一、以旧换新、商场返利券、限时免购”等时兴的促销方式会计核算) 学习中,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双语教学, 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学习平台, 让学生自主讲课, 教师只起主持、引导、串联和解惑的作用。其次,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可适当安排一些团体学习的方式如用英文表演模拟商业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等, 让单个学生融入临时性的组织, 在组织中学会协作和分工。再次, 安排合适的英文案例供同学讨论, 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其思考和促进课堂交流的有效措施。《商业会计》案例选择的来源可以是原版教材中附带的、可以是国外专业网站下载, 也可以是教师或学生自己搜寻的, 选择要本着时间新、源于真实社会、专业相关性强、方便讨论等原则。案例教学一般采用下列步骤:教师用英文介绍案例背景——学生阅读英文案例文本, 或是观看视频案例——教师提出有关的英文问题——各小组派代表以英文陈述——小组”头脑风暴”式讨论和点评——学生做英文案例总结。另外, 定期开展英文读书报告会和商业企业会计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也是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双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最后, 要妥善解决学生外语水平差异带来的学习障碍。会计专业同学的外语水平有差异, 基本呈正态分布, 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学生属于少数, 大多数学生的英文水平属于中等。针对学生外语水平的差异, 教学中可以以“中等学生为主, 兼顾高和低”为策略。并实施以下保障措施:要求学生加强专业词汇的储备和专业背景知识的积累, 使之结合专业知识的提高进而提升学习英文教材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预习、复习、资料阅读等。其中, 预习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最大,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事先解决词汇和术语问题, 提前熟悉内容, 解除畏难情绪, 提高课堂沟通的效率;对外语水平差的学生进行课外特殊交流和辅导。

摘要:随着会计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会计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本文对会计学专业选修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专业选修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相关策略, 从分阶段安排和双语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两方面进行了商业会计双语教学的个案设计。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选修课程,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宛秋:《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的探讨》, 《财会通讯 (学术) 》2003年第3期。

会计专业相关 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问题研究;提高

顶岗实习是学生充分结合所学知识与实际需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学生职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推动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推动学习教学体系的改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顶岗实习现状

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是为了适应实际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能助力学生在竞争白热化的职场中能屹立不倒,自学校日常电算化教学要求中也时常提及顶岗实习。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一定课时的实习运用环节。但是我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制度因起步较晚,培养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造成其中问题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学校教学课程与实际情况不挂钩,脱节问题严重,虽然学校普遍引入实践教学机制,但是其只是模拟现实情况,与现实差距较大;加上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教学经验欠缺,使之没有很好与现实情况相契合,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没有充分的运用所学知识。正是基于现状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才从侧面说明了对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问题研究分析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

通过顶岗实习阶段的培训以及实验,使学生能在毕业前充分了解到企业会计电算化是如何运用的,通过接触真实的会计业务以及会计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企业的规章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和工作岗位的设置等有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体会,使学生真正的走入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殿堂,将所学会计电算化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相融合,丰富并提高技能水平,使之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有专业技能有扎实基础知识功底的准会计。

二、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研究

1.学生自身的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

用人单位的员工往往需要与其他企业、银行、政府等各个部门打交道,所以企业对职业态度、沟通表达能力、团队意识以及为人处世、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相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而言无疑太高。而许多学校更多的是注重对知识的培养教育,而没有对这些企业所需要的能力引以重视,教育的缺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会计电算化的学生寄希望于工作轻松惬意又有高新待遇,长期的温室教育使得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个性的发展过度纵容,团队意识欠缺,上班态度懒散,办事拖沓滞后,许多生活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损害了学生的个人形象,也给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如此循环往复,等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后伤害的反而是学生自己。

2.企业没有创造很好的实习氛围,对于实习生不够重视甚至是忽视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其更多寄希望于学校能够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而非自己。学校教师大多“教实”脱节,教师对企业实际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岗位设置等不甚了解。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往往因为业绩不精,效用低下,反而给其带来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烦,给企业带来困扰,因而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提供实习顶岗岗位,更谈不上营造良好的实习氛围,企业忽视实习生在业界已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3.用人单位分散较广,管理难度大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速度超过市场实际需要的速度,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数量缺口很大,而实际需要实习单位分散很广,一次性接收实习学生的人数毕竟有限,学生为了把握实习机会往往不轻易放弃。学生的分散给学校管理学校带来很大的困扰,使得教师很难给所有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总结实践经验没有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4.考核评价机制不尽合理、健全,量化、高要求考核机制难以建立

目前学校对于企业为学生提供的会计电算化实习顶岗的考核机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报告形式来考核。首先是学生对于整个实习过程来一个自我评价,其次是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定性考核,最后是学生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考核测评。这种注重形式的考核机制,只需要企业在学生实习鉴定书上加盖企业公章并写上几句光鲜亮丽的评语便宣告实习活动圆满结束,对于学生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技能丰富知识水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正是因为企业的“仁慈”,学生的“抱佛脚”态度,使得量化考核机制难以建立。

会计职业判断相关问题探讨 篇3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概念解析

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给带有不确定性的事项寻找结论。将判断的这种思维过程应用到人们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就是职业判断。职业判断存在于各行各业,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各个行业的人们从事本职工作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以及对经济业务性质的精确分析,并运用自身专业知识,通过分析、比较、计算等方法,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积累的经验、专业知识并遵循谨慎、客观、公正原则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涉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等各环节,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会计人员的每次判断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输出,会计职业判断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不外乎有两种类型:一是制度性失真,即“选择会计政策”而造成。二是非制度性失真,即由会计造假、对会计政策误解或适用不当造成。不管是制度性失真还是非制度性失真,都同会计判断戚戚相关,前者与专业判断能力相关,后者与道德判断能力相关。专业判断能力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只能从提高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自身素质来解决。而道德判断能力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一般来说,在委托代理关系下,“会计人”忍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便会屈从管理当局的压力,做出不道德的职业判断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损害委托人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除了要依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营状况。而评价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验状况,又要依赖于一定的会计信息,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在虚假会计信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旦会计人员以失真的会计信息作为参考依据来做出职业判断,它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将很难得到保障,它的重要作用当然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措施

1.转变观念,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我国的会计模式一直都是一种“制度式”。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会计人员已习惯于依赖制度规定的会计方法、计算比例、固定标准等进行实务操作,很少深入思考各个会计问题蕴涵的经济实质,会计成了僵化的教条和固定的模式,在这样的会计环境中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认真领会准则和制度的基本内容及精神实质,改变过去按图索骥的旧习,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2.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据有关统计显示,在我国1300 多万会计人员中,具有较高水平的会计人才所占比例还是较小的,在这种人员水平状况下,进行科学有序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政府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各方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开展各项法规制度的要点、难点以及新经济业务的讨论,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还要从法律、税收、金融学、贸易、企业管理等方面不断拓展会计人员的知识视野,使其熟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同时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是确保职业判断质量的重要保障,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实际工作中,应督促会计人员恪守客观、公允的职业道德,做到反映真实、不偏不倚。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所特有的内在威慑性,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3.加强监管,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标准

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接、协调的监管机制。如建立重大会计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制度,建立会计资格综合认定制度等等,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良好的会计运行环境是会计正确行使职业判断的保障。

4.重视会计实践活动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经验判断,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要求提高理论水平,还要求提高会计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复杂多变会计环境的能力。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会与自身能力欠缺发生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会使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丽杰.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及评价标准[J].新西部.2008(10)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相关性探究 篇4

对于课程相关性的研究,赵微(2008)等采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研究课程相关性;李雪真等(2008)采用数据挖掘中的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高校课程设置的评价方法;宋小敏等(2012)指出基于数据挖掘的课程相关性分析方法主要有相关分析法、典型相关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且三种方法各具优缺点,不可相互取代,他们的研究重点是相关性的分析方法。对于课程设置的研究,姜侠等(2012)利用课程相关性对统计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进行了分析, 并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改进建议;宋小敏等(2014)利用数据挖掘对统计学、 基础会计学和资产评估三课程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分析,进而分析了财会类本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关性。

一、研究数据选取与收集

本文以培养专业能力的16门专业必修课程 (表1)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2011级99名毕业生课程成绩作为数据来源 , 以Excel表格形式录入,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研究会计专业课之间的相关性。

二、数据描述性分析

(一 )标准差 (见表2)。 标准差的大小说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的差异,标准差越大,差异越大,反之则小。标准差较大的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以及经济法,通过对原始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分数较高和较低同学基本稳定,排除其他主观因素,一方面可以反映出这几门课程确实有一定难度; 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成绩与平时学习态度密切相关,学习会计专业课程需要平时积累,依靠考前突击效果不明显。

(二)平均成绩 。 学习成绩是按照开设课程的顺序排列的,由图1可以看出学生的平均成绩呈“U”型。 通过对学生的走访,第一学期刚从中学到了大学,一切都比较新鲜,延续了中学时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认真,成绩普遍较高;第二学期开始熟悉了大学生活,社团活动逐渐增多,学习时间难以保证,成绩下降;进入大三,在求职过程中意识到有所欠缺,学习态度有所回暖。

从图1可以看出, 所有课程平均成绩都在71分以上,有些甚至在86分,这与学校实施的考核评价方法改革有关。 近年来学校改革了考核评价方式, 不再是过去一张纸定成绩的方式, 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 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 平时成绩+团队作业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等,突出了过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记住了什么。

平均成绩 较低的课 程主要是 财务会计、审计、经济法。 财务会计课程,从学生上课情况的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审计是对前修课程的综合反映,前修课程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本课程的学习;经济法课程涉及比较多的法律知识,学生感觉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 往往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所以成绩较低。

从平均成绩散点图可以看出实践类课程平均成绩较高,反映出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操作成绩相对好一些比如会计电算化、ERP等操作类课程,符合职业院校的实践性特点。

三、课程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文相关性分析采用的是单因素分析法,将每一门课程作为变量因子,通过计算某两门课程间的相关系数r(|r|≤ 1, 当r >0时为正相关 ,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一致,同增同降,取值范围在0.3-0.5称为低度相关,在0.50.8称为显著相关 , 超过0.8就高度相关 ; 当r<0时为负相关,则两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大小来测定相关性(见上页表3)。

(一)财会类课程显著相关。 财会类课程主要介绍会计核算流程、会计核算内容以及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分析能力,课程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 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基础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纳税实务等,因此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为例分析。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 与其显著相关的课程按照相关程度从强到弱排序依次是成本会计、纳税实务审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经法规、经济法、综合实训,它主要介绍会计工作的职能及要求、会计工作的操作流程,与其他课程形成了递进关系,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核算职能的具体表现。 与其呈现显著相关的课程按照从强到弱排序依次是纳税实务、 成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基础会计、管理会计、财经法规、经济法、综合实训,主要内容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以及按照规定格式对外向信息需求者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该课程是在了解了会计核算流程基础上开设的,是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以及审计等对会计信息分析的依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该课程是助理会计师考试科目《初级会计实务》的主要内容。

(二)软件操作类课程互相相关程度不显著 。 主要原因是采用了不同的软件。

(三 )经济学基础 、统计学基础与所有课程相关程度不显著,管理学基础仅和两门课程显著相关。这些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

(四)按照相关性将专业能力课程分类 。 第一类 :经济学基础、统计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法,这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素质培养课程;第二类: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第三类: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这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第四类:管理会计、审计、ERP、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这些是专业拓展课程。

四、完善高职会计专业课设置

(一)调整课程开设顺序 ,提高学习效果 。 从相关性角度来看,会计专业的课程顺序性较好。需要改进的是经济法课程,它与诸多课程显著相关且是基础课程,建议将该课程提前到第二学期开设,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提升学习效果做准备。

(二 )关注课程关联性 ,突出关键课程教学 。 从课程纵向相关性来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两门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从课时、教师等方面优先安排,把握教学进度,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相关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课程横向来分析,一些课程存在着所授内容相互重复的问题,比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等课程,因此授课教师相互沟通,整合课程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

(三)降低课程难度,提升学习兴趣 。 目前的课时安排中对于一些专业基础类课程如经济学基础、统计学基础等,课时少且多个班级一起上,学习效果差强人意。通过对学生的走访了解,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这些课程在教学中应选择与培养目标相应的内容,降低课程难度,加大实践环节、 案例分析等使其通俗化,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理论。

(四)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增强创新力 。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实行的是专才教育, 注重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课所占比重较大。特别是在总课时压缩、公共课时不减的前提下,在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下,学生学习知识面狭窄,无法跳出会计的框架全面理解会计课程内容。 尽管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职业起步阶段多在基层岗位工作,但是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较高的职业追求、创新精神,就有成长为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的潜力, 因此课程体系中要贯穿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要体现基础学习能力到岗位学习能力到创新学习能力的递进,结合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 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摘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设置决定了课程的性质、类型、课时分配、开课先后顺序等,因此,研究课程设置对毕业生就业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有实际意义。本文从课程相关性角度定量分析课程间的关系,探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

会计专业相关 篇5

(1)了解实习单位的会计循环过程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特点;

(2)了解会计处理的过程和内容,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及审核;

(3)了解实习单位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会计工作的制度和原则;

(4)熟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分析企业近几年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变化。

(5)了解实习单位现代化会计方法的应用;

(6)了解计算机在会计信息处理中应用的情况及前景。

(7)参与企业进行投资项目有关情况的预测及投资方案的决策;

(8)熟悉企业如何进行各项流动资产的日常管理;

(9)参与企业实行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与考核;

(10)了解企业利润分配的方案;

网址为:http://sem.wfu.edu.cn/s/37/t/581/55/ad/info21933.htm

二、毕业论文格式及相关事项参考

一、2010届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1.2011.11.01——12.31开题

2.2012.01.01——4.30论文写作阶段,完成一、二、三稿

3.2012.5.01——5.06答辩准备

4.2012.5.12答辩

二、关于择期答辩的特别说明

1.5月01日前未能按答辩要求将答辩论文及全部相关材料交至指导教师者,不参加统一安排的答辩,可择期答辩。

2.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正常答辩者(必须如期提交全套材料),也可择期答辩。

3.以上两种情况,均需个人提交择期答辩申请,指导教师签字后,提交答辩委员会讨论,确定择期答辩的时间和其它安排。

三、附件:

2012届会计学专业论文选题[2012.01.07]

潍坊学院毕业论文-结题报告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议表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封面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潍坊学院毕业论文-选(开)题报告

潍坊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程序

会计计量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 篇6

关键词: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一、会计计量模式概述

目前,在我国比较常见的计量模式有5种,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5种计量模式分别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1.历史成本。它是指取得或生产某项财产物资时需要真正付出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历史成本发生在资产取得的时候,并未探讨市场价格变化产生的影响;以交易时的原始凭证上著名的价格为准;历史成本在发生之时就是公允价值。

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叫现行成本或现时投入成本,关注现实价值,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3.可变现净值。它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4.现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选择合适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后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它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它强调现时价值和未来经济。

从计量时间点来考虑,历史成本只是以当初购买成本的价值进行计量,对资产负债以后发生的变化并未考虑,账面价值也并不调整;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现值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在报表日对资产负债的价值进行重新估计;公允价值计量则考虑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时段,包含了前面四种计量属性的时间特征,只要计量项目的价值发生变化,就以市场价格调整账面价值,达到客观、公允反映的目的。

从计量角度上来考虑,重置成本的概念是更偏重于买方市场,主要考虑的是企业购买相似资产需要支付的成本,是企业投入的价值;而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价值计量,既是买方企业的投入价值,也是卖方企业的产出价值。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交易双方信息对称,彼此熟悉情况,重新购置资产,二者的计量结果应当是基本相同的。

二、现行会计计量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确定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可收回金额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采用“三级估计”来确定公允价值等,但是第一和第二级估计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存在一个公开的活跃的市场,而第三级估计是在没有活跃市场(非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对公允价值的估计。因此公允价值的获取需要一个活跃的、完全竞争的、近乎完美的市场,交易双方信息对称。而目前我国还处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虽然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制度、体制、市场经济发展较晚等原因,市场上仍有很多不明确因素,会对企业确认公允价值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2.公允价值可能成为企业的利润调节池。具体分析单个公司的数据则会发现,有不少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或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占总利润的比重非常大,有些公司由于资产减值损失或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变化直接导致企业盈亏逆转,还有些公司通过集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挪移不同会计年度的利润。各种利用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操纵企业利润的行为屡禁不止。

3.企业也可利用金融资产调整损益。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新的准则中规定是以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为入账基础的,而在其持有期间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引起的变动是计入当期损益的。这对拥有大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就有了很大影响。当金融市场一片繁荣,金融资产价格必会大幅上升,当期利润大幅增加;反之,当期利润大幅减少。

三、完善会计计量模式的对策

1.出台具体的估值方法,并完善各种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资产估值方法的选择是评估者技巧和水平的体现,但是运用到上市公司会计计量中的估值技术和方法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能有可左可右的操作选择空间,否则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口径,会计计量的结果必将失去可比性。

2.完善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制度,防止上市公司利用会計计量进行盈余管理。首先,对因为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获得的企业盈余,在上市、配股、摘帽或摘牌的审核中进行剔除,以消除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动机;其次,加大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处罚力度,公司应强化内部管理,堵塞漏洞,建完善的内控体系;企业非货币性资产发生交换信息,投资者有权要求了解交易的清晰的实际情况,有权要求企业披露公允价值的取得方式以及其所基于的商业判断依据。

会计专业相关 篇7

(一) 市场反应视角

王海 (2007) 和孙丽影、杜兴强 (2008) 等学者从经济后果视角对公允价值的产生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 认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公允价值信息的管制安排。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 邓传洲 (2005) 就研究了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发现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地增加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调整及持有利得 (损失) 对股价的影响存在差异, 作者把这种差异归咎于投资者看穿了公允价值存在的计量误差。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 王志亮 (2010) , 刘永泽、孙餮 (2011) , 陆宇建、刘翠翠 (2011) , 孙罱 (2011) , 王樾 (2011) 等学者的研究也显示出,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 公允价值信息带来了积极的市场反应。

(二) 投资视角

在个人投资者方面, 石恒贵、李世新、熊运莲 (2010) 的研究发现,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造成了投资行为异化。詹德超、张继勋 (2010) 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在采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的情况下, 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可能性更高。

在机构投资者方面, 刘奕均、胡奕明 (2010) 发现, 机构表现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回避态度, 我国基金普遍存在短视和羊群行为。白默、刘志远 (2011) 和栗立钟、谢志华、曾人杰 (2011) 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公允价值计量层级下的盈余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国内投资者更倾向于依据活跃交易市场确定的公允价值信息来进行投资决策。

(三) 审计视角

朱松、徐浩峰、王爽 (2010) 发现, 公允价值计量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导致了难以避免的审计风险,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减值表征的企业盈余管理动机与审计收费之间的相关度更高。

(四) 与盈余稳健性的关系

刘斌、吴娅玲 (2010) 和肖翔、王佳、杨程程 (2012) 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 稳健的会计政策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信息。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适度藕合, 可以弥补会计稳健性的不足,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会议经典论文解读

(一) 支持的观点

在经验研究方面, 刘浩、杨尔稼、李灏、孙铮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结构入手, 讨论了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契约是否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 从而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薪酬契约效率, 以及深化对中国会计改革的经济后果的讨论。文章建立三个模型分别进行了检验。

1. 模型一:

实证结果显示:FV1系数显著, 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契约确实进行了动态调整:高管薪酬确定时考虑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业绩, 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会计业绩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契约相关性。

综合收益FV2的系数不显著, 则显示高管的薪酬契约中存在着较大的“功能锁定” (赵宇龙, 1999) , 即薪酬契约在较为机械的使用利润表, 无法主动的使用财务报表提供的多种信息, 尚未从利润表的使用拓展到资产负债表的使用, 说明高管薪酬的动态调整尚不充分:只关注利润表而没有关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计量。

2. 模型二:

其中, D是哑变量, 当FV<0的时候, D=1;当FV>0的时候, D=0。

高管在公允价值损益为正的情况下, 按照激励强度, 从公司处获得了更高的报酬;但是在公允价值损益为负的情况下, 并未随之调减自身的薪酬。

研究结果与徐经长、曾雪云 (2010) 和张金若、张飞达、邹海峰 (2011) 等人的结论一致。由此看来, 以往研究中发现的高管薪酬对会计利润的不对称性,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依然继续。

3. 模型三:

在FV1>0的子样本里, 相对于民营企业, 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显著要弱化。民营企业较之国有企业,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 更愿意进行契约薪酬的动态调整: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业绩与高管薪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 在综合收益FV2>0的样本中, β1显著大于零, 而β2.β3显著小于零, 说明对于综合收益FV2的“功能锁定”的判断可能是不全面的, 即在整体上综合收益FV2与高管薪酬之间是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的, 但是在综合收益FV2>0的情况下, 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国有企业) 而言, 已经将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 和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起, 用于高管的薪酬契约中。这说明, 民营企业的已经较国有企业更早开始使用更为丰富的非利润表数字, 开始破解拘泥于利润表数字的“功能锁定”。这为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提供了一个证据:民营企业中的契约对于新的信息的使用是敏锐而充分的。

在模型研究方面, 曲晓辉、刘强安构造了“公允价值域”模型对这些问题再进行深入的分析 (如图1) , 认为: (1) 这个价格并不是企业Ω真实出售该资产Φ的价格, 而是市场对该资产最优使用的竞争价格。对企业Ω来说, 这只是一个参照价格。 (2) 企业Ω通过对比在t2时点上资产Φ的可实现价格 (图中的C点) 与这个市场价格 (图1中的B点) , 企业拥有按照这个市场价格出售资产获取货币的机会, 但是具体行动需要受到该企业进行投资能力 (即, 出售资产获取的货币可否投入产生更大的价值) , 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图1的B点这个市场价格, 很明显是基于市场对该资产的可能使用的竞争而产生的, 这充分说明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以市场参与者为基础的计量, 而不是特定主体以其使用效用为基础的计量。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还可以发现, 公允价值计量 (后续计量) 其实建立在一种假设交易的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 进行计量时的市场价格只是一个参照价格, 并不是出售该资产时的真实交易价格。这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具有的“虚拟性”特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主要体现了一种获利机会。这种获利机会体现为资产在市场上出售换回货币的能力。所以, 市场参与者利用这种价格进行决策。通过对比换回货币的数量与使用资产产生的价值, 企业进而可以做出继续使用或通过市场出售的行为。由此产生的结果是, 资产可以保留在其最优使用者的手中。所以, 采用市场退出价格 (脱手价格) 是合适的, 它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参与者观、虚拟交易等特征在逻辑上是一致性的。当然, 市场必须是活跃的、有序的, 也就是说, 市场价格可以有效反映资产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强调使用退出价格, 但却不使用清算交易或强迫交易时的资产价格。公允价值计量只是从市场角度, 对资产价值的重新估计。因此, 也可以说, 公允价值计量, 它的市场参与者观、交易的虚拟性、有序交易、退出价格等特征体现了市场对资产价值的发现。

(二) 中立的观点

赵瑞、陈金龙、龚志文采用Jensen指数 (Jensen指数为公司股票在t年的实际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之差, 用于衡量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相对业绩表现, 即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 作为公司绩效变量的选择:

研究结果显示:公允价值的运用并不能带来企业的超额收益。会计计量属性仅是一种会计方法, 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绩效。并不存在赵玉龙等提出的功能锁定效应。建议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管就能有效避免公允价值的波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三) 批评的观点

袁明哲、刘慧凤通过建立卖方资产效用函数和买方资产效用函数, 经过推导, 发现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两个致命的内在缺陷:非完全存在性和自膨胀性。

非完全存在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存在满足公允价值定义的交换价格。当资产价格降到持有价值 (可以持有资产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衡量) 时, 交易便会停止, 公允价值不再存在。我们把超出市场均衡成交量的那部分资产供给称为“过剩供给”。

在不存在公允价值时, 仍可能存在活跃的市场, 当然, 这时的市场价格并不能卖掉卖方所有的资产。卖方的资产在此时按活跃市场报价作为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实际上虚增了资产的价值。这种泡沫称为“过剩供给泡沫”。

自膨胀性:是指企业正常盈利带来的资产公允价值增加额, 经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 转化为数倍的股权资产公允价值增加额。

公允价值不存在时仍要以公允价值计量是荒唐的, 而把活跃市场报价误认为是公允价值又将导致价值泡沫。对于特定企业, 所持有的其他企业股权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似乎能够实现相应的现金流量, 但若把整个股票市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 股权资产的公允价值增额则演化为纯粹的数字游戏, 完全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基础:现金流量。这两个缺陷都将导致资本市场的价值泡沫, 从而引发资本市场的金融危机。

三、不足与展望

首先, 公允价值存在估值问题。在不存在公开市场的情况下, 需要借助专家或者评估机构, 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人气估计结果不尽一样。

其次, 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环境分析不足。我国存在关联交易、双重上市、交叉持股等现象, 且投资行为较严重, 导致股价扭曲, 资本市场有效性不足。

再次, 建议可操作性较弱。根据实证研究方法提出的建议缺乏系统性和具体性, 缺少制度建设和政策协调能力。

过去研究经历了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争论, 大多数学者认为, 在缺乏流动性的条件下, 以模型估值为基础的作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非客观性放大了资本市场的顺周期效应。

因此, 一方面,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充分了解公允价值引入产生的经济后果, 在坚持相关性、客观性、及时性的原则下, 完善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相关信息披露规则, 更好地为投资者决策服务;另一方面, 未来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利润表, 而应更多地关注日益繁多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 为其计量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参考文献

[1]孙丽影, 杜兴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J].会计研究, 2008, (11) .

[2]刘浩, 杨尔稼, 李灏, 孙铮.公允价值计量与高管薪酬契约的动态调整[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

会计专业相关 篇8

(一) 会计技术

会计技术是指为生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所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 包括会计硬技术与会计软技术。

(二) 会计信息质量

吴水澎教授等人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 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下面就我国四种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属性——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做出概念解释: (1) 可靠性: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 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 (2) 相关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3)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即同一企业纵向可比、不同企业横向可比; (4) 可理解性: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二、会计技术的发展过程

(一) 会计硬技术发展过程

1. 手工技术

有关会计技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由于原始社会晚期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开始出现了剩余物品, 传统意义上的富裕与贫穷开始出现。在记录载体 (数字、纸张) 出现之前, 经济的发展迫使人们开始去寻找和创造一些记录方面的方法来满足管理需要, 于是出现了诸如结绳记事、刻记记事、书写记录技术 (数字、纸张出现后) 等方法。

2. 机械化技术

机械化技术以穿孔卡片式的计算机核算系统为代表,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能够将一些零散间断的环节集中起来, 将其穿制成卡片输入, 并进行有序的自动化处理, 再以账表的形式输送出来。该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以及数据的准确性, 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3. 电算化技术

简单的说, 电算化会计技术是人与计算机的一个结合体, 是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的系统。电算化会计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 将企业的会计工作从传统的手工记账中解放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 在现代企业的营运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 会计软技术发展过程

1. 单式簿记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无论是发生收入还是支出项目, 均只进行单方面记录。单式记账法主要依据以下两个公式核算:期初的资产+本期入库的资产-本期出库的资产=期末资产;期末的资产-期初的资产=本期净增加的资产。

2. 复式簿记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家们需要更精确的计量成本以及利润, 加强经济管理, 复式记账法也在此条件下应运而生。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著作《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中第一次系统总结、介绍了复式记账法, 为复式记账法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我国复式记账法经历了三脚账—龙门账—四脚账三个阶段, 下面以龙门账为例进行阐述。龙门账产生于明末清初, 以三脚账为基础, 该法将账户分为“进、缴、存、该”四个科目, “进”是收入, “缴”是费用, “存”是资产, “该”是负债, 并根据进-缴 (损益表) =存-该 (资产负债表) 检查账目是否平衡。“龙门账”的诞生标志着中式复式簿记由萌芽走向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也为“四脚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数据库技术

简单地说,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是一款集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软件, 可以实现数据的建立、查询、修改、更新以及报表的编制等功能于一体, 该系统能够对所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会计技术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一) 会计技术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影响

1. 相关性

单式记账法只记录一些简单的信息, 而且表现的也只是静态经济事项, 信息使用者只能用它来衡量过去, 并不能用它预测未来, 也不能用历史信息去反馈现状, 具有滞后性, 因此单式簿记下的相关性很弱。而复式记账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记账组织体系, 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资产类、负债类和损益类科目的账户数额, 结存情况和形成原因。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发现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 对未来经营进行规划, 具有较强的预测性和反馈价值。

从硬技术来看, 传统手工会计存在一些弊端, 如只记录企业主体的经济事项、只储存静态数据等, 会计信息使用者很难根据这些信息来获知企业的竞争状况, 也难以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进行规划预测。会计信息化条件下, 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变得更快、更准确, 企业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使用偏好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 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信息化账务处理的快速保证了及时性, 信息化条件下动态的财报信息、相关行业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预测和反馈价值。

2. 可比性

由于单式记账法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体制不健全, 难以反映出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全貌, 即使是同一行业的账簿设置也不尽相同, 所以很难进行不同类别企业间的比较。复式记账法是国际普遍采用的方法,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也是使用复式记账法, 尽管行业不同, 由于各个企业采用统一记账规则, 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可比。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 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需要利用信息化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进行企业不同期间各财务指标的对比, 或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对比, 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使可比性得到更好地保证。

3. 可靠性

单式记账法违背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 且基本不为企业所用, 可靠性较弱。复式记账法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反映资金平衡关系, 便于进行试算平衡, 能够全面反映出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全貌, 反映企业资金流向。

从会计硬技术来看, 传统的手工会计在账务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 可能是记账过程中的差错, 也可能是故意舞弊导致的差错, 所以,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难以保证。而且传统的会计信息储存途径多为纸质材料, 量多且管理难, 在审计过程中难以全面审查, 影响了可靠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的会计处理从传统的手工账中解放出来。会计人员在计算机中输入会计信息, 由计算机来编制凭证、报表,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手工记账导致的差错以及会计人员的舞弊导致的差错。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 绝大部分的会计信息由计算机统一处理, 减少人为干预, 只要系统运转正常、信息录入正确, 就可以减少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差错, 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4. 可理解性

传统手工会计模式下, 需要编制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一般是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等组成, 这使得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数字背后的信息。因为电子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来得到自己需要的数据信息, 这些数据既可以是数字, 也可以是文字表述, 甚至是图表, 从而极大地方便了信息使用者的理解。

(二) 会计技术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消极影响

1. 现代网络技术发达, 网络病毒盛行, 而且存在着一群专业盗取企业资料为生的黑客组织, 这些因素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带来威胁。

2. 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具有运行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 但需要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人员做好系统维护工作, 如果技能不过硬, 也会对企业会计信息安全造成隐患。

3. 计算机自身可能会出现运行故障、系统瘫痪的问题, 从而造成数据的损坏、丢失。

4. 公司内部员工为谋利窃取公司资料也是一大隐患。

四、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之路

(一) 公司简介

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属于TCL集团的下属子公司, 其主要任务是在国内电器市场上销售本公司生产出的彩电等产品, 年销售额近百亿元人民币, 是我国大型的电器销售网络型企业。

(二) 会计信息化建设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

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之前, TCL销售网络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容乐观, 具体变现为: (1)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比较差。每个月的财报要等到下月的20多号才能完成汇总编制, 这显然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 也不利于公司的经营决策; (2) 受会计处理效率的影响, 公司各经营机构所能提供的报表仅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无法提供其他更为详细的信息, 如库存情况、应收账款账龄情况、坏账等; (3) 内部控制薄弱。销售网络下的各经营机构内部控制相对薄弱, 缺乏必要的内控措施, 有的机构还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 (4) 会计工作手段落后, 信息化程度较低, 严重制约了会计信息质量。

(三) TCL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在公司开始考虑上市之际, 摆在公司面前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各销售网点会计信息的迅速、及时、全面反馈。为此, 公司决定运用电子信息技术, 全面推进各网点的会计电算化建设, 以计算机来解放手工会计, 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这也成为解决公司上市难题的必然选择。通过不懈地探索与努力, 公司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公司根据自身情况, 为本企业量身打造了43张内部财务报表, 并在所使用的财务软件中进行改良。经过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各网点的不懈努力, 使得绝大多数的销售网点摆脱了传统的手工会计, 实现了会计电算化。

(四) 影响

就报送时间来看, 会计信息化建设后, 当月报表在次月6天内即可报出,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就报表种类来看, 除三大主体报表外, 还可以提供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等40余种报表, 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就合并报表报送时间来看, 也由每半年报送一次实现了每月报送;此外, 公司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后, 也使公司达到了上市的要求。

五、面对会计技术的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一) 加强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加强内部监管力度, 避免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缺失而导致的信息窃取问题的发生。同时, 企业需要做好信息系统维护工作, 配备专业技术人才, 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及时的解决。此外, 要做好会计档案的备份工作, 以避免信息丢失、毁损后无法恢复的状况发生。

(二) 制定和完善相关会计法律制度

文章所指的法律制度是指泄漏或窃取公司会计信息而给予的惩处规定。要加大惩处力度, 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同时建立健全宏观管理制度, 加强商品化会计软件管理, 严厉打击网络犯罪。

(三)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信息化技能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 对于会计人才已不再只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 同时也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或外部引进计算机技术人才,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倩, ERP系统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会计系, 2014.

会计专业相关 篇9

一、保险会计新规则对分红产品的界定

依据财会[2009]15号《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和保监发【2010】6号文“关于保险业做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实施在工作的通知”中的《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实施指引》, 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区分, 并且能够单独计量的保单, 应当将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进行分拆。保险风险部分, 确定为保险合同;其他风险部分, 不确定为保险合同。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不能够区分, 或者虽能够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保单, 按照制度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如果能通过重大保险测试, 将整个合同确定为保险合同;如果无法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整个合同不确定为保险合同。

从法律意义上说, 所有的分红保单合同均为保险合同, 这是广义定义。在新会计规则下, 从会计角度看, 该分红保单是否属于保险合同还是非保险合同, 需要对分红保单样本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如保单存续期内至少1个时点原保险保单, 保险风险比例大于等于5%, 则认为该保单组合的保险风险是显著的, 能够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该合同就确认为保险合同, 否则就是非保险合同。

(一) 非保险合同

例如:甲保险公司的团体年金保险 (分红型) 保单, 2010年1月1日, 甲保险公司与某法人客户签订了一份保单, 保单主要条款规定如下。

1. 身故保险金。保险人按该被保险人保证账户及其对应盈余账户的余额给付身故保险金, 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2. 养老保险金。保险人按照被保险人养老保险金的开始领取日的保证账户余额及其对应盈余账户的余额给付养老保险金, 保险人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终止。

3. 保险人为每一被保险人建立保证账户。保险人对投保人每次交纳的保险费, 按当次交费金额的***%扣除首期管理费后进入保证账户, 并依据年利率2.5%按经过天数以复利累积。

4. 保单红利。在本协议约定期限内, 保险人将每一会计年度分红保险业务的可分配盈余按照保险监管机关的有关规定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分配红利。盈余账户和集体盈余账户中的红利按保险人当年确定的红利累积利率累积。

从该分红保单的主要条款看, 它属于账户型产品分红产品, 保单的给付是以账户中的余额和保险人支付的红利为限, 实质上并没有承担保险风险, 重大风险测试的保险风险比例为零, 故该分红产品为非保险合同。

(二) 保险合同

例如:2010年1月1日, 甲保险公司与李某签订了一份趸交10年期两全保险 (分红型) 原保险保单, 保单主要条款规定如下。

1. 生存至保险期间届满, 按1倍基本保险金额给付满期保险金。

2. 一年内因疾病身故, 退还所交保费;一年后因疾病身故, 给付1倍基本保险金额。

3. 因意外伤害身故的, 给付3倍基本保险金额。

4. 该保单趸缴保险费1 000元对应的基本保险金额为1175元, 各保单年度的现金价值如下:

从该分红保单来看, 意外导致被保险人身故, 转移了保险风险, 且计算的保险风险比例中有8个保单年度大于5%, 满足了重大保险风险的测试条件, 确认为保险合同。

二、分红产品保险合同与非保险合同会计处理差异

对于确认为保险合同的分红产品,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进行处理;对于确认为非保险合同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进行处理。具体会计处理规则如下。

(一) 对于确认为保险合同的分红产品, 收到保费承保后记为保费收入, 该保费收入包括:

保险风险对应的风险保费、为取得保险合同发生的初始获取费用和维护保险合同持续有效的合理保单管理费用。发生理赔赔付后记为赔付支出, 在每个报告日, 公司需要根据保险新会计规则要求计提分红产品的寿险责任准备金。这些收入、支出和提取准备金科目均在公司的利润表中反映。

(二)

对于确认为非保险合同的分红产品, 收到保费承保后记为保户投资款, 收取的初始费用和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交易费用, 记入保户投资款的初始确认金额, 后续发生的理赔退保等支付均从保户投资款中列支。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原则, 后续计量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法对金融负债进行计量, 即考虑到分红险未来的现金流、推定义务的红利以及交易费用等情况, 在每一报告日进行摊销后进入当期损益, 这些保户投资款科目在资产负债表反映, 不在利润表中反映。

三、会计处理差异对利润表影响

例如:某客户2010年1月1日购买公司分红产品, 交纳保费5万元, 其中4.5万元进入账户, 其余作为保单初始费用收取。同时, 公司支付佣金6000元。2010年, 公司账户实现投资收益5 500元。客户发生部分领取4 000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 对于某一分红产品, 在确定为保险合同还是非保险合同时, 其影响了会计处理方式上的变化, 对利润表的反映列示有影响, 但对净利润并没有影响。

四、分红保险会计处理方式不同产生的影响

(一) 对公司保费收入影响

分红产品是保险公司的主打产品, 当其确认为非保险合同时, 对有的公司保费收入影响较大。如某保险公司, 在2号解释前2009年保费收入为21亿, 其中分红险保费收入为8亿, 对分红险合同进行重大风险测试后, 结果均为非保险合同, 故2号解释后年报中保费收入为13亿, 分红险对保费收入的影响为减少保费收入38%。

(二) 对不同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影响

目前不同公司间规模、市场分额和业务增长的横向比较时, 即使同一公司不同年度的纵向比较时, 均是采用保费收入作为常用比较指标, 在适用新会计规则后, 其保费收入能否再作为比较基础就有待商榷了。是否采用业务规模保费作为比较基础?还是采用其他指标?目前保监会要求从2011年1月起上报两套口径的统计指标:即2号解释前的统计数据和2号解释后的统计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示业务规模保费和财务保费收入的数据问题, 解决不同公司规模和市场分额的影响。

(三) 对公司绩效考核影响

公司的绩效考核一般采用业务规模保费作为基础, 销售人员更关心业务规模计划是否达成, 在业务数据和会计数据相分离的前提下, 对公司的内部管理和绩效考核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会增加公司统计数据的复杂度。

(四) 对产品开发的影响

由于分红产品销售较好, 公司在开发分红产品时是否需要考虑到会计处理方式对保费收入的影响?正常情况下, 保险公司从有利于保费收入增加来看, 均会开发保险合同的分红产品, 这也符合监管部门希望保险公司回归保险保障主业, 多做具有保险风险的分红产品。

(五) 对投资者的影响

投资者一般利用公司的会计报表来分析公司价值, 比较各个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和保费收入, 在净利润相一致的情况下, 不同的保费收入会对投资者分析产生难以评估影响, 投资者是否需要关心保费收入增长等指标, 这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五、建议

一是2010年7月30日,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发布《征求意见稿————保险合同》, 具有任意分红特征的投资合同适用保险合同会计准则, 这与我国具有分红特征的投资合同不具有重大保险风险, 不属于保险合同的范畴, 不应当使用保险合同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不完全一致,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分红的投资合同到底适用于哪一会计准则合适?二者不同计量方式将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建议我国监管部门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积极沟通, 保证二者的会计处理一致, 以实现我国保险合同与国际准则的实质等效和趋同。

二是从我国会计实践来看, 2009年以前, 保险公司均未将分红合同界定为非保险合同, 均是按照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确认和计量的, 在2009年以后, 由于2号解释执行要求, 需要公司对分红产品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部分分红产品没有通过重大风险测试, 故该部分分红合同按照金融工具来确认和计量, 这就造成了保费收入的波动和影响。同时, 由于分红产品后续计量采用摊余成本处理, 各公司在确定实际利率时, 对未来合同现金流的计算和评估并不一致, 会对两种处理方式的净利润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到保险公司利润比较, 存在利润操作空间。

三是按现行政策保险公司分红产品的全部收入都免征营业税。实施《2号解释》后, 对于初始费用和账户管理费等业务收入, 是否属于财税部门批复的分红保险免税收入, 尚待明确。税收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开发新分红保险产品, 会导致公司开发新产品的逆向选择。

摘要:分红保险产品, 在保险会计新规则下, 既可确定为保险合同, 也可确定为非保险合同, 这主要取决于该产品合同是否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保险合同与非保险合同依据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 不同的会计处理将对保险合同财务报表的保费收入等损益类科目、保户投资款等负债类科目产生影响, 进而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比较。

企业会计舞弊相关问题探究 篇10

一、会计舞弊概述

会计舞弊是有针对性和目的地故意违背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会计舞弊分为雇员舞弊和管理舞弊二类。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雇员舞弊是为了获取个人私利而损害企业的利益,而管理舞弊是为了企业利益而损害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主要从管理当局的会计舞弊方面进行分析。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舞弊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造成内部人控制

所有者虚拟和缺位是我国产权制度的重要特点,由于国有股股东的缺位,导致国有股产权主体虚置。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公众股数量较少,股东分散,无力对公司运作和经营层的行为实行有效监督,事实上这部分产权主体也处于虚置状态。因此,两种类型的所有者都处于虚拟和缺位状态。所有者虚拟和缺位进一步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无法对公司经理人员行使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出现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给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通过财务舞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可乘之机。

(二)公司的内部监督不力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导致财务舞弊产生的另一大原因。内部控制制度应是由一系列控制方法、制度、措施组成的,包括组织控制制度、内部监督体系、人事控制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失灵,其效能就会降低。目前,有一部分上市公司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如在有些企业内,任人为亲、裙带风严重,不能有效地实施制衡;有些公司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缺少科学性、连续性、针对性;当前,我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另一表现就是内部审计不力。我国大部分公司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模式基本沿用原国营企业的行政模式,即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直接受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在业务上、行政上的领导,这种结构由于其受控于经营者而大都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没有设立直接面向有独立董事负责的独立审计委员会,使虚假财务信息轻易地逃过了第一道监督。

(三)会计审计制度的缺陷

社会审计机构、注册审计师担负着防止舞弊违法的重任。目前我国独立审计制度尚欠完善,社会独立审计机构组建初期的无序发展,政府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不严,对会计师事务所违纪行为惩罚不力。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审计聘任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危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尽管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应经股东大会批准,但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权力掌握在管理层手中,若不如意马上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这种被扭曲的聘任制度,助长了公司财务欺诈。

(四)财务欺诈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

财务欺诈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助长了财务欺诈。对于欺诈者而言,只要财务欺诈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预期收益,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真实的法律、法规,但法的权威并未得到确立。财务欺诈往往难以被识破或识破以后也难以追究更多的责任。

(五)有关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致使财务舞弊行为蔓延

由于历史原因,加上法制宣传不够,致使人们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公司高管人员不懂法,以权代法,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实施财务舞弊。而广大投资者又不善于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使得公司财务舞弊的法律风险大大降低,从而更加助长了舞弊行为。此外,国家监督执法力度也不够,造成财务舞弊行为的进一步产生和蔓延。

二、企业会计舞弊的防范措施

会计舞弊行为存在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舞弊是一种腐败行为,危害性很大。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把舞弊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土壤消除,减少、防止和杜绝舞弊案件的发生。

(一)完善会计职业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要将公众利益或社会责任作为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最高原则,使会计人员在解决冲突时,坚持不损害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根本利益,坚持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底线,哪怕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惟有如此,会计人员才有可能取信于民,在社会上树立起“经济警察”的神圣形象。会计教育不仅传授必需的技巧和知识,而且要灌输伦理标准和敬业精神。

(二)进一步加强对公司高管的监督管理

舞弊的现象虽然是权利人所为,但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是权利人违规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把完善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的管理机制作为治理舞弊的重要手段。首先尽快建立高管责任追究机制;其次加强对股权激励计划的监管;再次建立报酬返还机制;最后应建立高管人员职业操守准则和诚信档案系统,对违规者施行严厉的相关行业和职务终身禁入的惩罚。

(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加强内部会计监督。通过内部监督及早发现问题,起到预警作用。另外要做好事前预算控制和事后风险评估与控制。在董事会下设预算委员会,使预算制定权真正掌握在董事会手中。企业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加强风险评估和防范意识。

(四)健全内审监督体系、加强外部监督制度

首先,单位内部要建立以内部审核为主的内部监督体系,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发挥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监管作用。其次,要加大财政、税收、审计、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法监督检查的力度,严格执法,对于查出的违法、违纪案件决不姑息,依法处置,提高监督检查的质量。第三,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队伍,发挥其社会监督职能。要搞好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建设,提高职业质量和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及法律责任意识,真正做到客观公正,依法执业。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章制度管理,约束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以保证其执业质量。从而建立起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机制有机结合的约束机制,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

(五)严格执法和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国家需要调整、完善调整法规使之适应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公正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在会计舞弊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时,为纠正会计舞弊行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便是加强法规建设和强化社会监督。而作为社会监督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也为会计舞弊提供方便,这也说明在监督上力度不够,处罚不严,有必要加强事务所的管理,严肃执法,提高要求,加大对违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迫使其保持客观公正,做到诚信为木,从而促进企业会计职业道德的归位。

三、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相关探寻 篇1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主要是对政府的预算执行和公共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和反映,其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服务质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我国先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尤其是新《会计法》的实施,更是极大了提高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实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已经不能真实、全面以及准确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各种会计活动。因此,加强对其研究,加快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质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都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在立足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本单位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认识不足,简单的认为内部会计制度并没有什么用,而且费时费力,从而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二是内部会计制度执行不力。

2.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行政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其主要体现在:

(1)缺乏透明性。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往往只会向上级部门报告,而很少向社会公众公开,即使向公众公开,其内容在透明度方面也相对较差。

(2)内容的滞后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及时、准备的公布自身的相关会计信息,但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公众的需要。

(3)报告数据失真。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报告数据一方面是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各项活动指标,是社会各界对进行监督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需要。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都存在着数据失真的现象和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不重视等原因,导致在财务报告上进行与帐表不符的编制,从而使得财务会计报表信息毫无用处;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自身的形象或者迫于社会压力等,往往会粉饰自身的会计报告数据,从而导致真实的数据没有体现在会计报告中;三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往往“内外有别”,给上级和内部的会计报告可能数据是真实的,但向外公布的会计报告数据却有相当的水分。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看法

1.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可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活动,更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具体而言:一是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充分认识和肯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单位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二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只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保证制度得到切实落实的制度和机制。只有这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

(1)增强财务会计报告的透明度。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是服务公众的,在每年的财务报告公布时,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向社会各界提供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增强财务会计报告的透明度,而不是只提供半成品的财务会计报告。

(2)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都希望可以及时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准时公布自身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

(3)加强监督,提高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会计数据才是有用的。为了保证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准确,就需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监督。具体而言;一是加强相关的立法,并且严格执法,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相应的惩罚,同时是使得会计监督的职能制度化、明确化;二是加强社会各界的监督。不管是国家还是单位应该鼓励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监督。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相关单位弄虚作假。

参考文献:

[1]杨英龙.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3)

政府会计相关制度的变迁 篇12

关键词:会计,制度,政府,变迁

一、政府会计相关制度的初步形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为适应国内经济形势的需要, 1953年我国在借鉴前苏联预算会计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 将原有的五类会计科目合并为资产和负债两大类, 随后又陆续进行了改革。1963年财政部出台《各级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这两个制度的出台主要在记账方法上用收付记账法代替了借贷记账法, 随后新的记账方法在全国预算单位得到了普遍应用。

二、政府会计相关制度的分散制定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商场经济体制, 财政税收体制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 预算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1988年财政部出台《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并制汀了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在同年召开的全国预算会计工作会议上, 财政部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和《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做出了修订:首先, 对预算会计这一名称进行规范并扩大其适用范围;其次, 制定配套的会计科目和核算方法, 从而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在采用差额、全额和自收自支预算方式进行核算时的需求;再次, 对于总预算跨级的职能进行界定, 财政部门可以按照财政拨款的数额列支相关科技费用。通过这次改革, 各级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制由以前的高度统一转变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

1994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对预算级次、管理权限、收支范围、预算的调整和监督等做出了规定, 也成为下一步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依据;另外, 分税制改革对于政府会计的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997年财政部相继发布《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与政府会计相关的规则和制度, 重新划分了政府会计体系, 将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会计相分离, 改变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模式, 提出了会计准则的管理方式, 会计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事业单位经营性的收支业务在核算时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明确了会计的五大要素, 以借贷记账法取代收付记账法, 形成了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体系框架, 并规定了政府会计报表结构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表、必要的附表和会计报表说明书。这些方面的完善对之后政府会计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 政府会计的改革步伐也在加快。从1999年开始, 在《关于改进2000年中央预算编制的意见》的指导下, 财政部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工作, 对于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2006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 第一次用“政府会计”取代了原先的“预算会计”。2010年财政部发布《医院会计制度》, 其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对公共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该制度从2011年7月1日开始在试点公立医院执行, 自2012年开始在全国实施。2012年12月财政部发布《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对政府会计相关的制度体系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

三、《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独立完整的形态出现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 自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 新预算法的施行再次将政府会计的改革提上了日程。

经过一年多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 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正式发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 , 自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准则的发布是政府会计首次以完整独立的形态出现.《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于政府会计的相关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 将政府会计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系统, 两者在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的前提下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 并且针对不同的报告目标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其次, 对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做出了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具体要求;再次, 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分别界定了会计要素,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财务会计要素则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将政府会计划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 对于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以及各级政府管理资源和风险的防范、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打下了基础。

通过对政府会计相关制度变迁的回顾可以看出, 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经历了由零散制定到完整呈现、由分布在各项准则规范到逐渐形成独立制度体系这一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政府会计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 相关准则的实践指导意义不断加强。而《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发布, 也标志着我国政府会计这一独立的会计体系的雏形初现, 在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琦, 王森林, 李琳娜.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10, (8) :76-82.

上一篇:中国画的构图要点下一篇:温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