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就业

2024-10-16

会计专业就业(精选12篇)

会计专业就业 篇1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近几年来, 由于会计专业的迅猛发展, 许多院校都纷纷开设会计专业, 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出现了几多欢喜几多愁的局面。为了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促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更有效就业, 我们特别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 通过研究发现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 在实践和探索基础上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对策。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 社会市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大于求, 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要求高, 就业门槛提高, 而毕业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加上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认可度不高, 对高职教育存在一定偏见, 导致高职会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

(二) 学校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会计教学偏重于会计专业知识, 在课程教学上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不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资金投入不足, 使得校内外实训、实践条件不能适应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在会计实践技能的实训方式上, 基本上是采用封闭式的训练。期末或基础理论全部学完后, 再利用一段时间在教室或模拟实验室完成实践技能训练。

这些对培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过强专业技能的会计人才有一定的影响, 也终将影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三) 学生自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根据问卷调查, 学生学习成绩、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及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工作经验、就业心态等因素对会计相关岗位就业都有一定影响。会计岗位对学生职业道德要求高、对会计技能要求强, 学习成绩好、技能掌握好的学生容易就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岗位就业最低门槛, 如果学生取得初级会计资格证书, 有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 更容易找到会计工作岗位;就业心态越好就业率越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会影响就业, 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越强, 越容易找到会计以及相关岗位工作。

(四) 家庭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亲学历、经济收入和家庭人脉关系等。调查显示, 父母亲学历越高, 子女就业率越高, 就业层次越高;家庭经济收入高者, 能够为子女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子女就业率高;家庭人脉关系好, 子女的就业率也越高。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对策建议

(一) 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 鼓励会计专业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

目前, 中小企业的发展, 急需大量的人才, 这是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 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 规范化的渠道, 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 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 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 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二) 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对策

1、企业在会计人才培养中要发挥应有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 指出,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 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

2、用人单位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

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 按需求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科研、技术开发型人才, 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具体应用操作方面的人才, 只有合理的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 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 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三) 高职院校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前提。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考试也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政治理论课中;可以渗透到会计专业课教学中, 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2、多管齐下, 完善会计专业教学。

高职会计专业要在对各个会计及相关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应掌握的知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在课程教学中应做到: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更新,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突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 加强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 不断增强学生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 要逐步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 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 改变单一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 大力提倡启发式、开放式、协作式、讨论式教学, 鼓励师生平等参与交流和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程考核方式上, 应以过程考核为主, 考试考核为辅, 考核的重点强调学生能做什么, 而不是强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通过上述努力, 使高职教育的受教育者能真正做到职业化、实用化、专业化、技术化, 培育出符合企业需求和希望的会计人才。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会计专业建设应具有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既有扎实的理论素养、道德水平, 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加强会计教师的后续学习和教育;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定期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学习指导, 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 担任社会职务, 使其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取得双师资格, 力争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4、学校要加强高职生求职择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不仅要注重生源进口和专业教学, 还应注意生源出口, 关注毕业生就业, 要广泛深入宣传就业政策法规和就业信息。要积极开设求职择业指导选修课, 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保持良好心态, 掌握求职心理与艺术, 以更好地就业。要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 帮助高职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时, 及时解除心理冲突, 迅速消除心理误区, 有效排除心理障碍, 从而能以积极心态面对求职择业。

(四) 高职会计学生的自我完善

1、紧密结合社会需求, 拓宽会计专业知识面。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基础理论知识, 进行基础能力拓展;而且要注重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拓宽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技能, 为就业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

2、制定职业生涯设计, 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自己。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生高质量就业, 走向事业成功的第一步。高职生要主动走向市场, 适应市场。从一入学, 就要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 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 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这样才不至于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通过对个人进行分析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 估计自己的能力, 评价自己的智慧, 确认自己的性格, 找出自己的特点, 发现自己的兴趣, 明确自己的优势, 衡量自己的差距, 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并制定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 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面的措施。例如:在职业素质方面, 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 掌握哪些技能, 开发那些潜能等。

3、不断完善自我, 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入校后, 为自己的学习制定阶段目标, 在大一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在大二考取初级会计资格证、计算机证和英语等级证等, 以增强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也可以称为就业素质。北京市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占忠认为就业能力应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或生存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把它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即求职者成功获得自己满意的职业并能使职业长期发展的核心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就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 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

另外, 高职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在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家长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为孩子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伍少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就业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5.

[2]王艳利.SWOT理论在高职会计毕业生就业分析中的研究应用[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4.11.

[3]游福相.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悉[J].职业教育研究, 2011.10.

会计专业就业 篇2

很多刚刚踏入会计行业的女性对于自身的气质总是有那么点不满意,那么如何才能很好的练就会计女性的优雅气质呢?仁和会计3大方法帮会计女性练就优雅气质希望可以帮助到会计行业的职场新人。

一、增加自己的内涵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而且这本书在历经的时间越长,就越厚。生活在奇妙的宇宙里,我们每天都经历这不一样的事情,做着不一样的事儿,每一天似乎都有一些新的契机,新的内容。但是这本书的精彩度却也因人而异。就像世面上的一些书,有的看完会让人感慨万千,有的却只是引来无数的吐槽。有人说,美貌是女性天生的优势,这个无可厚非。但是看如今社会,美女遍地,天然美女,人造美女,手工美女更是屡见不鲜,所以,美女已经不是绝对的优势。但是如果是美女又是才女的话,我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有内容的书才是好书,同理,有内涵的人也会光彩夺目。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有两把刷子,而且越刷越好。

二、要自重,要尊重

会计职场上,各种形式的谈判,各种形式的会议层出不穷。面对五花八门不的应酬,女孩子特别要懂得自尊自爱。所谓自重,就是言谈举止,着装打扮,要合乎时宜。明白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仁和小编提醒你,这样不仅不会让自己有伤大雅,而且也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更进一步或许会给公司带来一个不错的受益,同时给自己展示个人的机会。另外,公司里面,各种类型的人物都有,很多时候很多话题,或者是工作方式,不是你想要的,这都很正常。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毕竟公司是一个团体的组织,同事之间要学会相互尊重,你先尊重了别人才会受到尊重。

三、凡事有主见

当代社会,盗版猖獗,唱片,书籍,软件等各种盗版随地可见。先不说盗版违法与否,或者这些盗版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经济的负担,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抚慰。但是,在盗版盛行的时代,必须明白,什么东西可以盗版,什么东西不可以盗版。工作需要你有各种潮流的点子,这不是随意就可以从别处拷贝的,同时,生活也在分分钟的转动着,这也不是可以365天完全一样的,所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职场的你,都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才不会让你在紧要关头仓皇失措。

会计专业就业 篇3

一、会计专业学生择业特点

(一)普遍要求专业对口或者相关专业。

从历年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的第一要件是,专业必须对口。这是因为会计专业的本身特点决定的,会计专业技能的提升与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所以,大多数学生认为认为毕业后必须从事会计相关工作,这样才不至于专业丢失,否则这么多年的学习就业无用功了。

(二)要有一定发展空间。

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观普遍趋于理性,就业单位是否能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成为学生就业关口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所以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普遍过于挑剔。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优劣分析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会计行业已经开始和其它的专业慢慢融合从而产生了很多新职业,这也为以后会计人员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会计作为一种语言,正在受人们广泛追捧。现阶段,由于就业压力的存在,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也悄悄发生着改变。

(一)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优势分析

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就需要会计工作。所以,会计专业就业对象十分广泛,不仅可在这些单位从事财会工作,还可从事审计实务工作、咨询服务工作,也可经进一步培养,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会计工作还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职业,从业时间越长,在本行业就越具有竞争力。若取得领跑会计职业市场的四大证书之一——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优势更是明显,薪水高,地位高,等等。一旦拥有CPA证书,既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也可在证券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从事相关工作;会计工作甚至可以扩大交友面,让我们获得宝贵的人脉资源。

(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劣势分析

由于会计职位的特殊性,以及会计最几年炙热的原因。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学生就业劣势更加明显。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而会计岗位的需求却要求工作的年限和经历。会计类毕业生技术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进行岗前专业技术培训。因此,会计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毕业生因没有工作经验而找不到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工作经验”;社会上各种短期培训班的加剧,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会计专业社会需求的变化,招聘单位对会计类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把会计专业的学生推向精尖化的发展趋势。等等。

三、对会计类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几点建议

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多,下图结果显示,是我们2013针对毕业生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影响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1、毕业生基数大。2、专业技能弱。3、毕业生就业观念等方面。

随着“会计热”的到来,会计专业学生每年的招生数量急剧上升,但会计职位的用人的特殊性存在,摆在会计人面前的就业问题凸显出来,那么结合调查结果和会计职位的需求现状,针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会计专业的就业情况有自己独特的特色,从学校迈向社会以后,会有一个灰色期,或者是过度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以“关注职业发展,加快个人成长,培育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为目标,该课程开放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帮助大学生明确努力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抉择,然后通过努力使自己各阶段的目标变为现实。该课程的开放,能够让学生提前关注并了解会计专业的就业特色,更能加大学生应对毕业后过度期的恐惧,帮助学生顺利度过。

(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会计专业技能的提高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根据市场及单位的特点进行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得到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增强工作经验。也要鼓励学生参加会计证和会计资格证书的考试,为学生的就业之路增添一块敲门砖。另外,除了专业水平的提高,还要加强在工作中团队合作沟通能力。

(三)开设学生就业社团,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心理咨询。

为了引导更多大学生关注就業,关注职业发展,学校要组建学生就业社团开展各类职业拓展活动,帮助在校大学生更多的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对症下药”实现“认识,发展,实现自我”的目的。并且加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问题,提供机会和场合让大家分享就业中的各种状况,排除因此产生的心理问题,用健康的心理去应对就业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四)尽量多掌握一些其他技能。

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普遍集中在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所以,只有提升自己综合实力,比如,英语的水平提高,或者能通过CBRA或ACCA考试的几门课程,也能增加一些砝码。这样的话,就业的范围和质量就会有所提升。

(五)加强创业意识教育。

当前国家的就业政策是,鼓励大学生创业来带动就业。那么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就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自主创业成功的先进典型案例分享,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和勇气。通过开设相关创业课程,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炉炉. 会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现代企业文化.2010.(20).

[2]王积田.新形式下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教改探析 篇4

关键词:会计,教学改革,实训课程

前言

会计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以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 进而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导致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这种现象, 学校应该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 要树立以就业为指导思想的教育理念, 才可以有效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 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 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为专业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但是传统的教育方法中, 存在诸多弊端, 导致难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人才,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师方面,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导致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为主, 促使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师资力量方面, 学校不具备较高素质的教育团体, 教师不具备较高的实践教育能力, 导致对学生缺乏综合素质的教育;在课程教学方面, 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 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式教育, 学生难以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在实践操作方面, 教育难以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 导致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质, 却不具备实践能力, 使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还需要进行二次培训, 极大程度的浪费了教学资源[1]。

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教改举措

(一) 改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 但是这种教学观念已经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 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便会计人员可以在企业的发展中, 较为迅速的融入企业的工作之中, 可以为企业创造最大程度的利益。

(二) 提高师资力量

会计素质的提高, 主要在于教师的素养, 符合现代发展需求的是应用型人才, 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 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才可以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因此,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使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经验, 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修, 同时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会计人员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 以便使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素养, 只有教师的素质得以提升, 才可以高效的对学生进行培养。

(三) 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

对会计进行教育, 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 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学校需要改变传统的理念, 要以就业为教育导向, 才可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需要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 可以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核算方式, 使学生在进行会计技能学习时, 可以较好的对企业进行掌握, 同时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可以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2]。

(四) 加强情景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知识教育, 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 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 但是操作能力却只有较低的水平。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加强情景教学的应用, 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引进先进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可以让学生对案例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进而总结出会计的技能应用, 在情景教学的方式中, 学生可以较好的对会计知识进行掌握,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来进行学习, 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 可以较好的拓展思维, 提高思考能力, 进而可以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 能够较为理想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 加强实践练习

在学校进行会计的培训时, 必须要培养会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才可以使会计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在教学中, 学校可以加强和企业的合作, 将学生送到企业中进行实习, 通过企业的会计人员来对学生进行培训。在这样的实践中, 学生可以接触到市场最前沿的会计知识, 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 会计人员可以对专业知识做出系统的掌握, 可以迅速的提高专业素养, 使其以后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 企业通过实习, 可以选拔优秀的人才签订劳务合同, 不但解决了学校的就业问题, 还可以为企业招揽人才, 提升企业的发展效益[3]。

(六)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教育中, 会计人员是以基础知识达标而获得会计证书,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校需要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可以在会计考核中, 设定具体的情景, 让会计进行核算, 同时需要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考察, 只有会计综合能力的稳定提升, 才可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希望通过本文对加强会计专业举措的相关介绍, 学校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改, 以便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进而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施春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模式研究[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14, 01 (16) :74-76.

[2]李志钢.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11 (05) :126-128.

会计专业就业前景 篇5

在开设课程方面,各校会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和侧重点来开设专业课。但一般来说主干课程都会涉及会计、审计、工商管理、经济学和法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会计专业就业前景:随着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职业学校、专科、本科、研究生,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会计的层次很分明,拿到了含金量较大的证书,比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或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会很快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所以说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有很不错的就业前景,不过好的工作也是需要自己的努力的。

会计专业就业方向:外资企业的待遇普遍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但外企的工作效率高,分工细致,长期从事一方面的工作,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要进外企,英语好是前提。

会计专业就业 篇6

关键词:中职;会计毕业生;就业

中职院校中,会计专业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就业方面,对学生的吸引力都比较大。会计专业就业面广泛,就业相对稳定,是很多中职院校学生发展中比较关注的选择。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一种肯定,同时,也对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以及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提供了帮助。

一、当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就业机会有限技能掌握有限。当前,在很多中职院校中,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的能力水平有限,很多学生虽然比较细化会计这个专业,但是在具体的就业过程中却面临着阻力。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很多学生就业遇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就业能力不足,特别是对于会计电算化方面相关的知识掌握还存在着不足。这种情况就体现了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但是,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企业对于学生在就业技能方面的掌握需求较大,学生需要掌握会计计算工作中的各项技能,特别是电算化的技能,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但是,当前在很多中职院校中,院校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往往在技能上存在欠缺,由于院校本身的教学能力有限,因此,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也是有限的,这也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不稳定影响就业前景和自身发展。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不稳定性特点,这种就业不稳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频繁跳槽现象,跳槽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于自身的一种认可,但与此同时,频繁的跳槽不利于学生个人自身稳定的发展,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就业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频繁跳槽的现象,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他们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所学知识有限,就业后有所进步的情况下选择跳槽。

二、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对策分析

(一)中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要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

养。对于会计类学生而言,社会发展中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比较多的,然而中职院校中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却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难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自身掌握的技能是比较少的,因此,未来在中职院校的发展中,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技能教学,将会计电算化等技能教学作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教学的重要技能来培养,这也是当前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未来,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增加一些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的实践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学生对于会计专业不仅掌握一定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运用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二)中职院校需注重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学方面

的培养。针对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稳定性差的情况,未来,中职院校需要有针对性的侧重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方面的教学培养,特别是,要注重提升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注重将他们自身的发展与职业规划相联系。当前,在很多高等院校中都设有职业规划课程,未来,在中职院校中也可以加入这样的课程,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年纪比较小,他们对于职业的认识和职业的定位都比较模糊,很多学生在就业后没有养成正确的职业定位认识,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通过在中职院校中开展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职业认识和职业定位的引导,强化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路径进行规划的能力,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实现他们的稳定性。

三、结束语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好的,未来,在中职院校的发展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可以尝试着对学生展开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以保障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就业。

参考文献: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建设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会计人员的需要量也是越来越多, 会计是企业中的重要人员, 核算企业的成本、收入、预算。会计人员的层次分布也是非常明显的, 基层人员过多, 中层次之, 高级企业会计师更是屈指可数, 目前来看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基层会计, 各个企业都深刻地认识到, 一个好的企业会计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能够将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成本预算, 利润分配, 记录清晰, 安排准确, 通常会计人员性格要仔细认真, 有耐心和毅力, 所以从事会计行业不仅是对从事的工作压力的考验也是对人的性格的考验。依靠稳重的会计人员可以使企业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 实现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会计行业就是一个工作年限越久, 收入也会相应增加的一种行业, 会计规则的不断变化, 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而会计人员一部分是在校园内学习, 另一部分在校外的培训班学习之后到在企业实践, 那么, 对于我们中职会计毕业的学生怎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凸显出来, 只有靠我们有特色的培养方式, 全面培养, 紧抓住年龄小, 脑子活, 动手能力强, 培养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技能、适应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 才能越来越受到青睐。

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培养, 多数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接收行业知识, 在实践中学习会计提高能力, 缺乏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发现在校内学习的知识没有应用上, 对于没有出现过的问题还是不能自行解决。针对这样的情况, 为了增加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应当考虑适时转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从比较单一和独立的培养模式向开放、合作的模式逐渐转变。

2 多方面培养

人才培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一是培养目标, 即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定位; 二是专业设置,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三是技能训练。

( 1) 中职会计教育的目标可以说是非常明确的, 就是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具有优秀品行和优秀技能的会计人员, 在学校的教育中时刻以学生为本, 关爱每一位学生, 对每一位学生负责, 依品行树人, 靠技能立业, 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就具备进取、创新、质朴、诚信的优秀品格。在校内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行为规范, 使学生走出校门后具备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廉洁自律, 坚持准则的职业操守, 掌握会计核算原则, 精确记录核算, 逐渐培养日趋成熟的会计管理方式。

( 2) 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 中职教育根据实际调整课程设置, 教育部提出的“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培养方案, 只有沿着这样的发展思路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在这方面与德国的教育类似, 德国一直是以负责任, 严谨的态度工作、做人, 德国采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也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 将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以实践为主, 理论为辅的一种教育模式, 这种双元制的教育体制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逐渐推行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订单培养的人才计划, 学校负责学生能力的培养, 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顶岗实习顺利交接。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学有所用, 讲实际, 跟变化, 适应最新的会计规则, 使得业务知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会计工作中,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跨入会计行业的门槛, 在课程的设置中, 基础会计, 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 会计电算化这三门课程是不可缺少的, 抓住重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及之后的发展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围绕必不可少的证书开展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设计,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针对问题展开讨论, 以实际的项目, 课题, 案例为目标载体, 设计教学内容, 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训练, 设计网络教学模式, 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 利用网络教学可以随时查询资料, 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 时刻跟随最新的知识理论体系。分阶段的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有针对性的解决难题。

( 3) 会计技能在会计人员的发展道路中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而技能也是做好会计工作最基础的部分, 怎样在中职院校中脱颖而出, 会计毕业人员与企业顺利接轨, 突出的技能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会计技能主要包括: 点钞、翻打传票、文字录入, 这些技能都是需要不断坚持, 长时间的反复练习, 这其中的技巧也是有的, 有的又快又准, 有的慢而数不清楚。对于点钞, 分为单指单张和多指多张, 单指单张的好处是对于点到的每一张钞票都能够看到钞面的四分之三, 点到每张钞票, 比较容易发现假钞。多指多张则是多指联动能够比较快速地点出钞票的张数, 对于真假币的识别度相对降低。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练出来的, 没有捷径, 只有在明白其中的技巧后不断地用心练习, 才能有提高, 在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是锻炼技能, 也能够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和培养耐心做事的性格。

3 日趋完善的后备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后备保障体系, 即专业教师的配备, 教学设备, 实训基地的建立等。都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在中职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称为师傅, 那么具备双师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具备本专业的知识, 还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实践, 有效地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有内容可讲, 知识面扩大, 全面的教师才能培养全面的人才。引进财务软件, 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能够训练成熟的会计思维方式, 将财务软件中的各个板块设计成学习任务, 通过指导及之后的训练能够完成会计信息的吸收和处理,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的延展性。实训基地的设置, 使得学生刚刚学完就能够得到锻炼, 加深印象, 一般来说实训基地的内容都是与企业的工作内容相关, 使得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够与企业无缝接轨, 直接走上工作岗位。

4 结 论

中职会计人才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地方性中小企业需要很大数量的中职会计毕业生从事一线会计工作。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接触到实际的业务知识, 反复的训练能够节省人才培养的成本, 而中职院校注重人本的思想教育, 踏实学本领, 虚心请教, 学习技能, 运用到实践中, 适应时代的发展, 但是还要继续的研究, 学习同类院校的优点, 加大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力度, 争取为我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树田.世界通览[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5.

[2]姜大源, 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4]黄育云.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5]蒋洪平.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M].北京:中国学术学报电子出版社, 1994—2008.

会计专业就业 篇8

1 当前社会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形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专业是供需两旺的热门专业。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内、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及各类中介机构从事会计工作,也可在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急需会计专业人才,但普遍存在着无经验或经验少的会计毕业生,这样使得当前市场出现了高级人才和初级人才失衡的现象。

2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科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社会调查方法,对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目前就职情况进行调查,最终共有313位用户参与调查,有效问卷309份。

2.1 性别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由于专业性质问题,往往女会计就业率更高,被调查的女性占60.84%,是总体的3/5,她们比男会计做事更有耐心、踏实,更善于处理一些烦琐的事务,但一些企业由于带薪休产假等问题不愿意招未婚女性,这使得不少女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被企业拒之门外,而男会计更能适应不固定、流动性大的工作事项,相对而言,男性将会有较好的会计就业前景。

2.2 工龄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俗话说“会计越老越值钱”。调查结果显示,工龄在1年以下的跨级毕业生工资薪金1800元左右;工龄在1~3年的会计毕业生工资薪金在3000元左右;工龄在3~5年的会计毕业生在5000元左右。随着工作年龄的增加,他们对会计行业更加了解,专业知识懂得越多,人际关系越稳固,且随着他们工作深度的加大,个人职位越来越高,获得的职称越来越高,在不断升职的条件下,工资薪酬也就越来越高。

2.3 工作地区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由于工作地区的局限性,不同城市所得薪酬也有所不同,在调查数据中,一线城市的会计毕业生占总体的18.12%,现薪酬平均是7000元;二线城市的会计毕业生占总体的52.10%,现薪酬平均是5000元;三线城市的会计毕业生占总体的29.78%,现薪酬平均是3000元。城市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一线城市企业在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更多,随之招聘到更多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也会有所增加,而在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的会计毕业生会因为工作地域受城市发展水平的限制,薪酬也不太乐观。

2.4 单位性质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单位主要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调查结果显示,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会计毕业生最多,占总体的37.86%,最低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只占总体的7.78%。这一现象表明,更多的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选择在企业单位,这是由于独立学院在教学方面偏向实践与用脑,所以他们在企业单位更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在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工作的会计毕业生,工资薪酬虽不多,但员工福利较好,工作较稳定。

2.5 职业证书和会计职称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会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会计人员深入研究,顺应时代,考取职称就等于拥有进门的钥匙,它是必需品。考证和评职称都需要体现自身能力,但往往对于独立院校的会计毕业生来说,他们能力较薄弱、缺乏创新。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专业证书和会计职称越多的会计毕业生,就业率越高,会计职称等级越高,工资薪酬越高,可见证书职称这些硬性实力不可或缺。

3 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3.1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身原因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向市场,但市场仍缺乏高级人才,所以,毕业生必须有强硬的综合素质,才能占领自己的地位。据调查,独立学院大部分毕业生在校时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和社交能力普遍一般,由于只能考取较低级的执业证书和会计职称,只达到了毕业生找工作的最低要求,因此,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级人才的需要。此外,他们常常忽视对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2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3.2.1 独立学院成立较晚,社会认知度不足

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是1999年之后成立的,发展时间不长,其教育质量、教学水平、毕业生的素质等很不完善,不容易被社会认可。独立学院作为新生力量,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远远无法与传统高校相比,有些单位几乎不了解独立学院,这无疑增添了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压力。

3.2.2 教学专业特色还不明显

许多独立学院的发展依托母体的优势,依靠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在课程和专业设置方面也借鉴母体高校。引进的教师大都是年轻人,缺乏深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如果独立学院只依赖母体学院开设子专业,不考虑当代经济市场发展状况对人才需求上的变化,就完全缺乏了教学特色,因而没有优势可言。

3.2.3 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不够系统化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导致就业指导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系统化,缺乏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许多独立学院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是学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或主任,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培训能力。而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单一、枯燥,无疑为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添上一道障碍。

3.3 社会原因

3.3.1 社会竞争激烈

会计学是供需两旺的热门专业,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会计岗位。在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人数排名中,会计学以0.73万的失业量排第5名;但有关报告显示,在2010届主要专业就业率排名中,会计学排第25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双高”现象的存在显现出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之多,就业竞争之激烈。

3.3.2 供需不均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经济发展不平衡体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几乎每天都有很多应聘者,求过于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边远贫困地区却长期招收不到会计专业人才,求大于供。

3.3.3 企业招人眼光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由于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因此许多企业青睐于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的会计人员,这给会计专业应届生带来不利。而且许多企业会根据自身工作岗位对应聘者提出要求,如吃苦耐劳、能经常出差、担任过学生干部或学生班主任等。

4 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身方面

根据调查可知,独立院校会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人才市场拥挤,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要真正解决好就业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毕业生、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4.1.1 认清自我,做好定位

当代毕业生一定要有自我认识,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由于父母、同学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状态:前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中期,找工作碰壁后丧失信心,开始降低期望;后期,乱了阵脚,失去方向。认清自我,做好定位,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

4.1.2 扎实专业知识,加强社会实践

据调查,会计专业受人瞩目是因为其强大的应用性,因而无论何时何地,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历都将成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阶梯。会计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毕业生来说,步入社会仍需学习,具体体现在:阅读财会方面的报刊、浏览经济方面的论坛、参加会计专业类的交流会等。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鹤立鸡群。

4.1.3 考取专业技能证书,增加就业筹码

职业技能证书是会计专业的敲门砖。随着我国人才市场逐步规范,很多岗位都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进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增加了获取工作的机会。这些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高级会计职称等。不论是处于什么阶段的会计毕业生,都应该居安思危,勇于超越自我,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努力向注册会计师看齐,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

4.1.4 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独立学院的会计毕业生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查询更满意就业信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拓展自己的眼界。如今社会各界都偏爱复合型人才,所以,如果能够多涉猎一些与自身岗位相关的知识,不仅能让自己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更能让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

4.1.5 多方向选择岗位,注重提升空间

由于会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许多会计毕业生初入职场时,被安排做出纳工作,出纳虽处于基层岗位,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来可选择的职位涉及成本类、税务类、主管类等。同样,会计毕业生不能着眼于现在的工作职位,应多方向拓展,可涉猎证券、银行等,无不更好地发展自己。

4.2 学校教育教学制度方面

4.2.1 加强学校品牌建设,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独立学院的建校历史不长,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识和了解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要达到完全被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还需要再努力。所以,学校应增加其与社会的接触和交流,强化学校的品牌建设,利用媒体效应,及时宣传学校在教学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亮点,有助于社会及时了解独立学院,同时也让独立学院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4.2.2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很多用人单位反映,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能力不足,实际上是指实践教学偏少,而会计专业是个与实际紧密联合的专业,在设置会计专业课程时,应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多次指导学生课程设计,业务处理应真实模仿各个行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切合实际。强化专业课程的学习,主动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手工与电算化能力,通过合理的会计实验培训,让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

4.2.3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完善毕业生跟踪反馈体系

要创建严格的教育监控体系,打造专业化的(下转P167)(上接P165)就业指导队伍,增加就业心理辅导、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收集、就业政策咨询等一系列课程,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同时,应加强独立学院与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经常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获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建立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的系统化就业指导体系。

5 结论

尽管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强大的就业压力,但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只增不减,通过对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就业现状和原因进行探析,提出对策,能较好地促进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纪东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3(3).

[2]戚建基.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的限制[J].时代经贸,2014(7).

会计专业就业 篇9

当前中职院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具有明显的区别。但是,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未能将最新的财务会计准则、财务管理规定、最新税收政策变化等方面的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中, 课程内容设置未能真正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 与本科、专科教育没有明显区别。在教学学时安排方面, 同样也存在不合理性, 实践课程教学课时与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与专业课程教学课时比重存在较大失调, 普遍存在基础课程教学课时过多, 而专业课程教学课时过少;理论课程教学课时过多, 而实践课程教学课时过少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潜力的开发, 这就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足新形势下, 对财务人员的整体性职业能力具有新要求, 不仅需要提升财务人员本身的适应能力, 与此同时, 还需要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 不断体现“活模块”以及“宽基础”的中职教育特色。作为中职学校学生而言, 在未来就业市场中, 不仅需要提升其自身专业知识, 同时还需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例如, 需要不断提升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抗压能力、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但是, 当前的职业教育就明显缺乏这些方面的能力教育, 这样就难以提升中职学生的整体性素质能力。

师资力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合中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主要是以输送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这就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仅需要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需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 中职学校绝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与此同时, 绝大部分教师一毕业就走向讲台, 其教学就很难满足现代化财务会计教学要求。

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尽管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不断改进其教学方式, 同时, 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也逐渐意识到课堂上需要运用实物模型、投影仪以及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 由于中职学校的资源有限, 同时又存在教师的自身原因, 没有办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来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目前, 在中职教师教学过程中, 主要还是注重会计信息的汇总与凭证处理工作, 往往忽视了相关会计信息使用方面的决策作用。这样, 可能培养了优秀的记账人员, 却不能培养一个富有创新精神以及分析财务信息能力的工作人员。

就业能力培养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工作。这就需要中职学校转变思路, 努力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就要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变化来设置教学内容。“零距离”上岗是中职学校培养会计人员的主要目标, 同时也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 更是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体现。中职学校要主动寻求变化, 坚持以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要策略, 以就业为主要导向来确定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宗旨, 同时, 也要瞄准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来调整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008年, 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 进一步强调要提高职业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的认识, 提出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必须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与方针, 不断深化改革, 坚持质量与效益的统一, 不断推动规模扩大。中职教育改革的趋势就是要面对市场、面向社会而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要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造能力。因此,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 也很必要。

提高中职生就业能力的会计教学改革路径

强化校企合作关系,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目前, 中职学校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模拟教学为主, 这就需要通过模拟做账与电算化模拟实验来进行。由于我们进行模拟的相关经济业务是经过技术处理的, 与实际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样的模拟难以替代实际会计工作。为了培养实用性人才, 就需要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场地进行顶岗实习, 这是培养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单位招聘相关财务人员时, 需要实践经验, 与此同时, 绝大多数企业又不愿意接受学生开展顶岗实习, 特别是会计岗位, 这是突出性的矛盾。如果这一矛盾不能解决,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就难以发展。为此, 不仅学校, 还有行政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极力主张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 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 要注重兼顾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三者的利益, 以便相互之间达到双赢的局面。

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中, 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 这就需要不断学习才不至于落伍。目前,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是推行学习型组织, 构建一个新型学习型组织结构, 这就需要组织成员要具有自觉学习的能力。中职教育是学生开展持续学习的基础, 要促使学生形成毕业以后始终进行持续性学习的能力。因此, 中职教育就需重视向学生不断传授一些持续学习的方法, 改善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这样就能逐渐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其实就是一种习惯培养, 需要与此相适应的人文环境。

突出就业能力, 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就业能力包括的内涵较为广阔, 不仅包括专业能力, 同时也包括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因此,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 就不能仅仅在专业能力方面进行教育改革, 同时还需在其余方面也要进行相应调整。第一, 教学内容调整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调整, 同时还需根据教学来做相应、配套的调整。例如, 规定教学班级每月组织一次活动, 每次指定一名学生做为活动项目负责人, 那么这个负责人就需制定一个活动策划, 并由教师审核, 审核通过后, 负责人则学习如何去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 进行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处理等。第二, 需要增加会计专业相关社团活动的支持力度, 将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以社团活动方式进行展示。第三, 激励会计专业学生参加各项创业计划竞赛, 充分利用竞赛来带动财务会计知识的应用。第四, 强化中职会计模拟实验实习, 可以将会计模拟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通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穿插安排整个会计相关核算问题, 同时还可依据相关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划分相应模块进行模拟, 以此考核学生的相关能力;第二个阶段则是进行综合性的实习, 学校构建一个虚拟企业, 相关的经济事项是真实事项, 以此来保障经济事项的真实性。

强化师资力量培育, 提升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是影响现行中职教育发展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 解决好中职学校师资力量是会计教学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中职学校需不断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 强化现行财会教师培训, 激励教师发展成“双师型”教师, 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学能力, 定期“充电”。与此同时, 学校也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挂职, 形成一套制度来保证其顺利实行。第一, 制定相关制度, 近三年之内入职的教师至少要在企业挂职一年, 其余教师需定期进入企业挂职3个月左右;第二, 制定相关激励机制, 对于“双师型”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同时还需在职称评审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例如, 湖南省教育厅最新的职称评审政策中就规定“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审时可加五分;第三, 强化教学质量, 要制定一个长效机制来保障教学质量;第四, 需要设立专项师资培育基金, 要专款专用, 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重点倾向于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 加大教师企业挂职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扶持力度。

总而言之, 当前的教学改革则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必行之路, 推行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作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 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深入教学改革, 不断探索, 以提升会计教学的时代性与实用性。

如果你无法改变别人, 那么就要尝试着去改变自己。

———颜廷利

摘要: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 会计专业则是中职学校较为关键的学科。因此, 探讨其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其次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足、师资力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合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等方面深入分析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探讨了就业能力培养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 通过提出“强化校企合作关系,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培育学生学习能力”、“突出就业能力, 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师资力量培育, 提升教学质量”等措施来改善中职生就业能力的会计教学改革。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曹雪晖.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5) :21-23.

[2]邹晓玲.探讨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12) :41-42.

[3]武宏.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育浅谈[J].中等职业教育, 2012 (5) :23-24.

[4]许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实训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3) :35-36.

会计专业就业 篇10

关键词: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就业

很多人在讨论女生学会计的问题时, 莫衷一是。我曾问过很多学会计的女生为什么当初选择这一专业, 回答概括起来:工作稳定、工作环境较好无需担心热晒雨淋, 且就业广泛, 没有条件限制等等。显然, 工作的稳定性与舒适性成为了重要因素, 加上优厚的待遇, 吸引了众多的女生。如此一来, 会计专业成为热门专业, 众多院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 同时社会上会计培训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致使会计学生大量增长, 其中就读的女生比例超过七成。目前会计市场需求已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以往会计行业一直是女多男少, 但数据显示, 近年我国就业市场上, 很多企业对会计岗位明确提出只招男生, 可见会计女大学生求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通过会计专业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从而提出帮助会计专业女大学生了解就业的方向, 找到满意工作的建议。

一、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会计本是女生的优势, 因为会计工作要求细腻、有耐心, 这都和女性的很多天性相符。正是这种“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会计工作”的社会观念导致企业的会计是女性居多的现象。但近几年, 企业在用工上观念发生改变, 据调查, 在招聘现场上, 有不少单位明确只招“男会计”, 这让不少“女会计”感到很委屈。

(一) 经验不足导致就业难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很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 他们首选至少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只有少数企业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时才会考虑聘请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显然, 会计女毕业生实践经验较少, 丰富的理论知识并没有为她们在求职时加分, 而实践经验的不足让她们处于劣势。

(二) 企业对性别取向的偏好

现在的就业市场, 部分企业一改常态, 明确只招男生, 主要的原因是:企业考虑到女大学生毕业后基本已到适婚年龄, 参加工作不久会面临结婚生子的现实, 由于生育生理的特点, 女性在这一期间生产劳动会中断, 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尽管我国法律规定,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但用人单位会因此导致用工成本增加, 因此企业认为聘用女职工越多, 成本越高。

(三) 就业观念的限制导致就业难

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所说的就业难, 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绝对的找不到工作, 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相当多的女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有过高的期望值, 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等方面:一是无论男毕业生还是女毕业生, 他们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二是女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 一般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方面有较高于男毕业生的要求;三是毕业后, 男毕业生愿意背井离乡去奋斗, 而女毕业生则更多的是追求稳定, 并以在本地工作为主, 一定程度减少了就业机会, 增加了就业压力。

(四) 依赖性强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90后, 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切都是家里打点好, “女孩子要富养”这种观念更是导致很多女生独立性和自强性较差。眼看大学毕业了, 很多女生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关系网上, 对父母及老师的依赖过多, 总是期望他们提供就业帮助。

(五) 高校缺少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目前人才市场中出现“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现象, 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据调查, 在上学期间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求职指导的占到调查总数的28.22%, 而大部分毕业生接受的就业指导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讲座或者课程上, 缺乏专业化和个性化。

二、对会计女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一) 国家应出台相应措施分担企业女员工的生育成本

国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出台相关的就业保护政策, 保护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女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歧视。生育并不是女员工个人的事, 也不是企业单方的事, 而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因此, 生育成本本该由全社会共同来承担。国家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 不单止对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无正当理由“重男轻女”加大监督查处力度, 同时更要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提高生育保险的统筹层级, 强调政府在生育保险中的责任, 减少用人单位的顾虑和负担。同时, 积极探索推行男性带薪护理假, 引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为充分释放女性才智和潜能创造条件。

(二) 用人企业应改变观念, 平等用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存在, 绝不能仅仅以赚取利润为唯一目标。除了赚取利润以外, 企业还应该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平等就业机会等, 换句话说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显然,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设置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和限制女员工生育年龄等, 这些都是逃避应承担的社会义务。从短期看, 企业聘用男性员工是可以不必承担因员工生育而休产假的工资费用和找人替岗的额外费用, 似乎节约了用工成本, 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然而从长期来看, 这种歧视的存在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企业的形象遭受损失, 实施就业性别歧视的企业必须承担“不承担社会责任”等恶名, 这对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损失;其次, 企业可能错失拥有优秀人才的机会;实施就业性别歧视的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会受到来自于市场的惩罚, 承担额外的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

(三) 高职院校应做好就业指导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往往是在学生离校前进行仓促上阵的, 但这种“快餐式”的培训收效甚微。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一直不知道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 学习方向不明确, 就业意识淡薄, 就业目标不清晰, 直到毕业才发现自己没有学到技能, 缺乏底气, 就业自然就困难。针对这种情况, 高职院校可以在学生的整个就读期间进行分步指导:第一学年新生入学后, 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让学生进校就知道自己的专业性质, 以后会从事哪些职业, 在校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认同, 还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促进专业学习;在第二学年, 学校应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教育为主, 结合社会教育、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 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关系密切;最后一学年,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主要包括求职面试技巧、就业政策、就业法律、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及创业教育等方面, 目的为学生在实习之前对就业形势和市场有所了解, 使学生增强职业竞争力, 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成功率。

(四) 会计女生应改变就业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面对会计这一行业激烈的就业竞争: (1) 女大学生应改变“把就业寄托在亲朋戚友关系上”的观念, 克服依赖心理, 增强独立自信心。要立足现实, 建立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准备, 消除“薪资、地域”等想法的局限。 (2) 会计女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女生细腻、有耐心等与专业相符的优势, 在校期间努力学好专业技能, 增强就业竞争力。 (3) 因会计是一门岗位针对性强、技能性强的专业, 这就决定了会计岗位需要工作经验, 为此要在实操能力、专业素质上下大功夫:在校期间可以利用寒暑假期到会计师实务所、企事业单位等实习, 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会计核算, 积累工作经验;同时, 女大学毕业生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着的会计制度, 不断掌握新的会计手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才能将自身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职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也只有这样, 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雅詀.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南方论刊, 2009, (12) .

[2]谭花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4) .

会计专业就业 篇11

关键词 就业 民办高校 会计实践能力

1 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11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发布,在《2010本科专业就业率TOP50》中,2010届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会计学排名第25位,说明就业情况不错。但同时,在《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TOP10》的排名中,会计学失业量排名第5位,人数高达0.73万。就业率高、失业率高,这是会计学专业近年来的一个主要就业特征。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但是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很突出。一方面,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都希望在毕业之前能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需求却只限于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上。很多毕业生由于缺乏经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放弃这个专业,究其原因,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还是欠缺的。

2 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素质情况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素质状况比较特殊,虽然会计学专业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的是文科,数学基础功底较差。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会计专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钻研精神欠佳。很多学生只是力求考试及格,混个毕业证。钻研的学生,其中又有一部分由于理论功底浅薄,而无法更上一层楼。还有很多学生,在学校时间,把专业课学习当成副业,兼职打工成了主修工作,平时不钻研,考试临时抱佛脚,甚至还屡屡出现考场作弊行为。理论功底差,实训时,只能照猫画虎般地把实训内容过一遍,并不能通过实训增加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再认识,这就造就了应聘时基本操作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

3 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操作能力

会计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大致的就业发展方向有: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会计律师事务所等。针对不同层次就业单位对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毕业生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上不仅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岗位工作能力,同时还要能达到就业单位高层次财务管理的需求。包括:基本能力上,要求毕业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上岗,可以胜任企事业单位较基础的财务管理工作,例如出纳岗位等;在适应能力上,要求毕业生在工作中能结合自身知识经验可以根据单位需求从事多种岗位工作,例如专项会计、纳税会计、涉外会计等岗位;在综合能力上,要求毕业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领域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

4 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途径

4.1 对会计学要有全面的认识

会计的本质是管理,会计工作必须围绕着会计主体进行,不仅要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确认、记录反映,还要对财务进行审核和检查。会计是科学同时兼具艺术性。科学方面,会计有其严谨的方法理论核算、监督方法;艺术方面,是指不同的会计工作者在同一件经济业务的处理上,鉴于个人经验,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会不同,例如,对经济业务重要性的认定,很多时候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就是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将工作做到更好。

4.2 校内实训要做足功夫

(1)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实训室为实训课程教学提供基础保证,实训室硬件与软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会计实验教学的质量。硬件方面,会计学专业应有独立的实训实验室,手工模拟、电算化,ERP等实训室应一应俱全,及时淘汰过时的电脑,改掉过去会计实训课程教学只有几台机子,学生上机不够用,地方狭窄等问题。在硬件配备充足的前提下,要引进优秀的会计核算、管理软件,例如西安培华学院长期与用友等软件开发商签订合作协议,随时获取最新的软件变化动态,为会计实训的顺利进行奠定夯实的基础。

(2)提高民办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实训课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会计实训课程教学中,对实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要求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所以,“双师型”教师是当前民办高校教师提高素质的一个主要方向。例如可以让教师参加实训室建设,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教师自觉学习新知识,自觉掌握先进工具及软件;要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理论探讨和到实务部门进行调研或兼职;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修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应加强实训课程教学管理。实训课程具体教学过程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另一个关键因素。①实训教材的选择。实训教材的内容应该要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主体经济业务的全貌,同时也要引入多种企业,例如,商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不单局限于工业企业。同时,会计实训教材要与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变化密切保持一致,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②实训课程教学方法运用。实训课程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引进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维能力。③改变实训课程考核方法。为了保证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为学生建立考核档案,记录实践过程和结果,对学生实践学习的知识、方法、能力、态度等方面做出评价。

4.3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议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可以有计划地让新生、低年级学生参观工作现场,这样费时不多,企业应该乐意接受;高校可以让教师向实践单位提供会计服务,教师参加会计实践活动,能提高教师实际工作能力,可推进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校企双方也可达到互赢互利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与会计师事务所或代理记账公司长期合作。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繁忙,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会计人员,学校可推荐学生去锻炼;在会计公司,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为中小企业建账、记账、进行纳税申报、验资等工作经验,接触的企业多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自然就拓宽了。

会计专业就业 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会计行业大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正是由于所谓的“热门”,导致大量会计从业人员迅速激增,就业质量和竞争力良莠不齐,出现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据有关研究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会计专业位于就业形势严峻行业前列。因此,就如何解决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三本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有以下几点需注意;专业对口角度分析,从事财务、税务和审计工作专业对口比例达到64.17%,这个比例其实不算高;从就业地域分布分析,毕业生更多愿意选择经济发展好的大城市就业,认为这些发达城市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市场,因此不愿将眼光投入小城市或是僻远地区;从就业企业分析,三本院校学生难以进入国有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人数比较多;从职业发展前景分析,截止到2015年会计和审计行业以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仅为0.44,成为就业景气最差的行业。可见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尤为严峻。

二、三本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因素

1. 招生规模大。

201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 553所,其中本科院校1 219所,设置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校有620所,占比50.86%,其中在湖北省所有高校中,有83.33%的高校均设置有会计学专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会计学专业目前是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由于大学扩招,导致就业生与实际需求之间严重失衡,会计行业基本饱和,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2. 教育模式单一。

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设置单一,用一种培养方法适用于所有专业,进行简单的复制,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三本院校培养体制方面,本是希望培育出既有本科的素质教育又具备专科技能的复合型学生。在实际中却造成了理论基础不如一、二本,实践技能不如专科的尴尬局面。同时采用的教材不适用或更新速度慢等原因,也阻碍了财会专业能力培养的步伐。

3. 与社会所需培养脱节。

会计学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经济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发展与更新速度较快的学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会计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实务中的某些环节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需要的是有弹性思维、能随机应变的会计人才,而这些却是很难从专业课程与课本教材上学到的,因此学校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会计实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也有利于毕业后的上岗实习。

(二)用人单位因素

1. 学历歧视。

据调查,71%的毕业生认为存在就业歧视现象,而55%的人曾遭受过就业歧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明明一个工作岗位,具备一定的学历层次的劳动者就可以胜任,而招聘单位却要求求职者具备相对较高的学历层次。许多用人单位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这种选人唯学历化造成了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当前这种人才高消费现象还在持续升温。从全国重点城市人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对高学历毕业生需求量增大,就业与学历层次密切相关。按学历比较,总体上硕士以上(含硕士)学历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1.03,本科学历人员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51,而大专以下(含大专)的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43。

2. 用人歧视。

由于会计岗位直接接触到公司的核心管理,知晓公司的很多商业机密,因此,大部分企业不愿意从外招聘财务人员,更多地选择近亲属担任。对于大型上市公司来说,由于财务报表需披露,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也不愿意招聘三本院校毕业生,因此,三本院校会计学生的就业范围相当狭窄。

(三)学生自身因素

在专业选择上,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对专业认识不足,后期学习兴趣不高,心生厌学情绪。同时也由于就业压力的存在导致学生盲目考证,抱着“多一个证多一条出路”的想法,偏离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一心以考证为重,将自己的专业课抛掷脑后,不断压榨上课时间来考取并不相关的技能证书,以获取一种心理安全感。

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学生在三本院校顺利毕业,同样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这也就满足了很多家长和学生读本科的愿望,因此对于就业心理期望值也较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经济收入的高低,具有很强的务实性,容易好高骛远,心高气盛,不满足于小公司、小企业,大都想去一线城市的好工作单位,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择业倾向。

三、对策

(一)学校因素

1. 学校应该根据市场合理设置专业,切不可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三本院校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特色对学生的教育发展和培养方向进行详细的介绍,开设职业发展教育讲座,帮助大学生明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更好地促进其就业。

2. 目前国内的大学大多是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尤其是三本院校课程广、设置杂乱、专业性不强。因此学院应多增强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把更多的专业课结合实际,比如教学时加入案例分析、ERP沙盘模拟等,这样不但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学趣味性,也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就业。

3.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避免教学落后于实践的现象,提高学生实操运用能力,降低后期企业培训上岗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做到“适销对路”缓解就业问题。

(二)用人单位

1. 需要转变招聘观念。985、211院校中确实存在不少优秀人才,但不能总是用学历去衡量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直接将三本院校学生拒之门外。三本学生中也不乏佼佼者,一味以文凭高低招聘人才,这样的结局也只能是企业内部高端人才留不住、中端人才进不来的局面,所以,面对三本优秀人才企业也应该给予机会,从而优化员工队伍。

2. 企业也应该加强与学校合作,给予学生实习机会,一方面为企业减少了后期培训成本,可以直接上岗就业,另一方面加强了与就业生的感情基础,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三)学生自身

1. 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培养自身的竞争力,毕业生才能成功就业。作为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最基本的硬件要求应该是具备本科学历、英语四、六级证书和相关技能证书,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与此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要有良好的求职心态。三本学生要提高自信,敢于拼搏。

3. 降低心理预期,准确定位。大学生对高薪、地域等的追求,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就业难。其实换一种观点,求职过程中多去考虑职业发展前景和能力培养,踏实做事,也未尝找不到好工作。

4. 在校期间多参与假期实践。多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增加实际技能,提高工作经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更好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政策因素

1. 国家应该切实履行公共职能,加强政府对高校的引导。对三本院校的培养和管理,尽量平衡各个区域的师资力量,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控制招生规模,目前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越来越趋同于批量化,重“量”而不重“质”。高校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有利于减轻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沉重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2. 拓宽大学生就业或是创业渠道,多提供政策支持;建立权威安全的网络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规范各类人才招聘会,对于中小城市也要照顾到,引导大学生更好就业。

3. 加强对就业者的法律保护,贯彻《劳动法》的同时完善就业法规,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约束,尽可能使毕业生做到有法可依,完善劳动者在就业中遭受不公平待遇时投诉的行政途径和诉讼权利,制约用人单位的不规范行为。

总之,学生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能动作用;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坚持学习,提高综合实力;树立榜样精神。

四、结语

综上,三本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为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注意因时、因势利导,科学设置体系,注重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用人单位也要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按需招人,优化自身管理队伍。政府也应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学生自身则要更好地认识自我,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提升技能培养,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形成良好心态,以求更好就业。

摘要:文章在阐述三本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三本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并从促进三本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就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三本院校,会计学,就业前景,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赵丹.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2]谢连华.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以及破解[J].科技视界,2014,(34).

上一篇:超声振动下一篇:毕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