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说专业

2024-10-22

建筑工程专业说专业(精选8篇)

建筑工程专业说专业 篇1

工程造价专业说专业活动提纲

一、专业设置依据

1、调研国家行业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要

2、调研四川省行业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要

3、调研达州市建筑行业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市场调研

1、调研建筑行业对工程造价招聘人才要求(岗位职责、任职条件)

2、毕业生跟踪:见习不够,实习机会较少

(二)就业岗位

1、初始就业:造价员

2、工作2-4年后:造价师

3、工作4-6年后,工程预算部主管

(三)培养依据

1、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符合行业企业用人要求

3、符合就业岗位完成任务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

能力目标:具有编制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与结算,合同管理等能力。素质目标: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人才培养模式

123模式。一个中心,二个基地(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三个技能训练阶段(基本技能、综合技能、顶岗实习)

四、专业课程和体系设置

1、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三大目标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7项核心工作任务,完成44门课程体系设置。

6门,公共必修课

10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7门,专业核心必修课

6门,专业选修课

15门,综合素质拓展课

2、教学方法

项目任务驱动法,老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3、技能竞赛: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五、专业教学团队

未来三年内,40 人,校内专任教师26人,兼职教师8人,实验员6人。

客座教授4人;评标专家2人,造价师2人,建造师和监理工程师各4人,硕士2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4人,讲师4人,助讲4人。

六、实践教学条件

(一)校内实训基地

1、工程造价综合实训室202、工程测量实训室:40,32+1503、建筑力学实训室117(土力学76、结构力学41)

4、建筑材料实训室325、工程数据实训室806、建筑仿真实训室60

(二)校外实训基地

四川省三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已签约11家,未来3年再发展11家。

七、专业教学管理体系

1、政策支持,资金投入

已有设备60万,申报工程造价省级重点专业,实验条件投入预算144 中央财政支持建筑工程技术实验室建设:4002、教学执行力,完全按照人才培养和教学计划进行

3、完善的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学院层面的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系的各项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各工作岗位职责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毕业设计管理办法

八、专业建设成效

1、校企业合作

2、论文、教材编写、科研项目

3、服务社会

4、毕业生风采

九、专业建设反思

1、清楚建设思路是关键

2、资金支持是重点

3、通过科研活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企合作、服务社会、改善实验条件等的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建筑工程专业说专业 篇2

2000年版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把英语口语课定位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 重点培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长期以来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一直是科研和教学人员共同关心的课题。视听说教学是英语专业训练及提高学生口语与听力能力的课程之一。在视听说课堂上加强口语训练, 找到恰当的方法势必事半功倍。本文将以视听说教学中元认知策略训练进行实证研究, 并以作为该课程目标之一的口语能力进行评价, 证明实验效果。

一、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为了检测以培养元认知策略为基础的视听说教学是否能帮助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 作者以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将元认知知识贯穿于教学之中。参加本研究的对象为长春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 (2009级) 学生, 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基础。研究对象分两个班进行实验。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选出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的对象。其中一个班级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 为实验班, 另一班级按传统的教学法授课, 为控制班。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1) 元认知策略训练对于学生口语水平提高的效果。

(2) 英语口语不同水平学生对元认知策略运用的差异。

具体实验的过程中, 首先, 对长春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口语元认知及交际策略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在口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及口语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然后对参加本研究的两班学生进行实验前口语水平测试, 以录音的形式记录。测试试题选用CET-SET试题, 并严格按CET-SET的评分标准, 对受试学生的语言准确性和范围, 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 语言的灵活性和适切性等分别进行评分, 并给出学生口语测试总分。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班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 而控制班则不接受元认知策略培训。一学期后对实验班与控制班再进行一次口语水平测试。具体步骤与实验前一致。最后, 分别对实验前后收集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 以验证元认知策略训练的结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就第一个研究问题, 元认知策略训练对于学生口语水平提高的效果, 我们首先看一下试验前后两个班学生口语能力的对比, 如下表所示。实验前后两个班的平均成绩都有所提高, 但实验班的增幅 (4.93分) 远远大于受控班 (1.51分) 。这说明元认知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直接对于学生进行指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具有可行性。这一点, 胡志海和梁宁建 (2003) 采用直接指导策略作为干预手段对两个大专班学生进行培训研究。结果发现, 进行专门培训的实验组元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p<0.01) , 证明了直接指导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尤其是在提高元认知体验方面效果明显。另外, 学习动机会影响训练效果, 高动机水平者经过训练, 元认知水平显著改善;低动机者缺乏明显变化。本实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成果, 证实了英语口语的学习可以加强元认知培养, 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在实验的过程中, 实验班的同学根据水平分为三组:高水平 (8名同学) 、中间水平 (12名同学) 及低水平 (8名同学) , 分别占人数的30%, 40%和30%。从人数上看, 显然中等水平的同学要多于其他两组。文秋芳 (1995) 在其个案研究中发现, 优秀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杰出的宏观和微观调控能力, 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而差生则极为欠缺这些能力。这就说明低水平的学生在元认知的使用上远远不及高水平的同学。从实验后这三组同学的口语水平可以看出, 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对于中等及低水平的学生而言效果显著 (p=.000<.05) 。对于已经具有高水平同学的影响不大 (p=.104>.05)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文秋芳的研究。

三、结论

专业课“说课”说什么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专业课 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能否吃透教材,能否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恰到好处地处理教材,是教师说好课的前提。具体来说,说教材要说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清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

说清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反映出该门专业课程在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是属于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或者是技能实训课;该门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具有什么样的作用等。

(二)说清本节内容在该课程中的作用

说清楚本节内容在本单元以及在本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清楚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从而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整体编排以及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增减、对前后知识的顺序进行了科学调整,教师还要说出自己调整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调整的依据以及在以前教学实践中的效果,从而更全面地展示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及对专业体系的把握。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本次课堂教学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专业技能培养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来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教师要说清楚本节课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掌握什么技能,养成学生怎样的职业素养等。

(四)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应该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进行确定,教学重点也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着墨最多的地方;教学难点则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认知的实际能力所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教学中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教学重点一定是教学中时间和精力花得最多的地方,而教学难点有时则只需花少量的时间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对同一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基本相同的,但对同一类专业但基础不同的学生,教学难点有时候也可能会有不同,因此说教学难点时更要注意结合学情。

二、说学情

教学讲究因材施教的原则,学情如何对于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至关重要。说学情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教师要说清楚施教的对象是什么专业的学生,学生整体的学习氛围一向是比较活跃的还是比较死板的,学生的基础如何,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如何,学生整体是喜欢理论分析型的课还是喜欢实践操作型的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相关的课程、具有了哪些基础性的技能等,对特殊专业甚至可以特殊说明:如男女生比例、家庭整体经济情况、地方的特色产业等。切忌在说学情的时候都是千篇一律的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等大而空的话。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主要说清针对本堂课的不同内容“怎么教”的办法和“为什么这么教”的依据。教师要运用教学理论、依据教学目标说清楚采用了什么教法来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具体在什么环节采用了哪些主要的教法;在这些教法的运用中教师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以及教师是如何合理运用教具、实习实训设施和电教媒体的。

(二)说学法。主要说清学生“怎么学”和“为什么这么学”。相对于学到了知识而言,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是否学会学习。要讲清教师采用哪些学习规律、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教师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等。

(三)说教法和学法的对应关系。说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说清教法和学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的教要紧紧围绕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

四、说教学准备

要说清楚教师课前的准备情况,除了传统的教案外,还包括:

(一)是否需要学生课前准备:如预习,收集资料,准备实习工具、实习材料等;

(二)是否要安排特定的教学辅助对象: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学生分组情况;值班员、安全员、教学助手的明确等。这些特定的教学辅助对象是针对这一次课的,还是一直贯穿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等;

(三)教学辅助资料的准备:如项目任务书、学生评价表、教学录像等;

(四)教学设备的准备:如多媒体课件、演示设备、实习器材等。

五、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能体现出教师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以及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通过这个过程的阐述才能确定教学安排是否科学,教法和学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得到了突破,才能让评委全面了解教师真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说教学过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清教学的整体过程:课前预习准备情况;教学开始时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如何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以及简单的板书设计等。说教学过程要把涉及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需概括介绍,只要讲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绝对不能像上课那样来说教学内容。

(二)说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融会其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三)说教学过程要讲清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要讲清楚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要讲清楚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

六、说课后反思

该环节仅仅针对课后说课而言。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针对课前的设想和实际的教学过程相比较,然后总结出整个过程中的成功之处,找出值得改进的不足之处,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很多教师往往比较善于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而忽视了对不足之处的深入思考。在说课过程中,好的课后反思往往犹如画龙点睛之笔,能让评委眼前一亮。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形成的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光一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之处等方面深入挖掘,使教学反思更像是教学设计的“拓展延伸”,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七、说课的注意点

(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处理

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重在做中教、做中学,以及教、学、做三者的合一。将教学内容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处理,既能反映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地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开发教学项目和组织教学,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行为素养。

(二)说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熟悉专业课的评价标准。说课是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和学法的运用。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熟悉教育规律,掌握多种教学方法。要清楚职业学校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用技能人才,要注重专业课的教学特点,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寓德于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2.要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由于“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的说课属于课后说课,说课是对上课的一种总结,因此教师要针对性地准备好各种材料,并在课后及时归纳整理:如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上课中用到的各种资料和工具,上课过程中的一些突发性事件的记录,学生的作品等。

3.要准备好说课稿和说课PPT。教师在说课前要根据通知的要求准备好翔实的说课稿,并结合说课内容准备好说课PPT。说课PPT的版式要能突出重点,不能过于花哨,特别是要注意说课稿和说课PPT的关系:说课PPT要提纲挈领,简洁明了,说课稿应该是对说课PPT的解读和有效补充。

(三)要注意说课和讲课的不同

讲课面对的是学生,重点要放在教什么上;说课面对的是同行,重点要放在为什么这么教上。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概括介绍即可,不必展开讲解。要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流水账式的呈现方式。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分强调教学理论,脱离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和设施设备的实际,使说课变成假大空式的演讲。说课的理论依据要结合说课的过程依次呈现,使教例与教理有机结合;教法和学法要互相对应,使师生活动相互呼应。

(四)要注意说课的教态

1.要注意说课的言谈举止。教师要仪表端庄大方,语气得体、简练准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说课时辅以必要的手势,避免给人动作僵硬的感觉。说课的语言要简练,前后的连接要紧凑,过渡要自然,避免平白的叙述,尤其是要避免口头禅式的叙述。

2.要把握说课的节奏。教师在说课中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的处理,要突出一个“说”字,要避免给评委在背稿子或者读稿子的印象。一定要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有理有据地依次道来。说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3.要注重和评委的交流。教师在说课的过程中不能拘谨,要表现出轻松的神态,要多注意和评委目光的交流,要使评委感受到说课教师的自信和能力。

(五)要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很多教师往往在说课中忽视了板书的整体设计,更有少数教师觉得:我要阐述的知识已经在课件中全部体现,就用不着再去设计板书了。高效的板书能简洁明了地体现出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思路,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教学脉络和知识要点,而课件虽然是按照教师的设计来整体展开,但前面的知识要点往往会随着教学的深入而被学生遗忘。因此,教师在说课的最后还是要简要叙述一下板书的设计,尤其是对板书中知识架构的脉络、重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加以说明。

专业课的说课是对专业课教学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是提高专业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措施,是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的方便途径,也是展示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艺术的窗口。通过“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的深入开展,必将进一步引导教师提升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深入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打造出一批职业教育品牌教师。

电视编导专业说课题范围 篇4

教材名称:《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海贵

内容:

第二章:新闻采访---新闻报道的基础

1、第二节:新闻采访的特点;

2、第四节:新闻体裁;

3、第五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第三章:新闻报道策划

4、第四节:新闻报道策划的流程。

第四章: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5、第一节:新闻敏感的培养;

6、第五节:新闻线索的获取;

7、第六节:采访准备的周到;

8、第八节:访问条件的创造。

第七章:新闻写作的八大环节

9、第二节:新闻材料;

10、第四节:新闻语言;

11、第七节:新闻背景;

12、第八节:新闻结尾。

第八章:时事与政治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13、第一节: 政治新闻;

第九章:经济与科技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14、第一节:经济新闻。

第十章: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15、第二节:人物通讯;

第十一章:教卫与文体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16、第一节:教育新闻;

第十二章:社会与生活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17、第一节:社会新闻;

第十三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18、第一节:坚持真实性;

19、第三节:坚持时间性;

第十四章:记者修养

基础会计实务说案-非会计专业 篇5

一、课程标准

1、课程简介:基础会计实务是经管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专业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其它管理学科的基础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会计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现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明确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熟练进行会计核算的实务操作,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后继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讲授,3学分,共48学时。

2、课程目标。(总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练掌握会计工作过程中的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建账、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基本会计核算的岗位职业能力。

(1)知识目标

 深刻理解基础会计的含义、职能

 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的含义与会计等式的内涵

 熟悉并掌握会计科目的含义和分类

 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方法

 理解账户结构的含义和格式

(2)能力目标

 具备较强的填制、审核原始凭证的能力

 具备较强的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的能力

 具备登记账簿的方法和技能

 理解并掌握对账、结账、更正错账的方法

 掌握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

(3)素质目标

 了解有关的会计职权范围

 熟悉有关的财经法律法规要求

 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

 具备用现代化工具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

(4)价值目标

 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

 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 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 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3、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

本课程根据会计职业工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针对初学者的对会计知识的缺乏,做到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在内容安排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特别是在实训内容的安排上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围绕会计职业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采取项目化教学。

二、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使用与建设:近几年来,一直使用高职规划教材,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有了成熟的思考。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和“做中学”。

使用的教材是:自编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基础会计实务》。

本课程的参考资料是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为学生通过会计证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法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审核和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难点:复式记账法的应用。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的互动教学:由于本课程是学生的专业入门课程,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全空白,所以首先必须由教师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式的互动教学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2、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通过看多媒体及参观会计实务等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对会计的初步认识,列举生活中涉及到与会计有关的事项,或学习中遇到不理解之处,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4、边学边做: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来更好理解理论知识。不断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便于学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5、模拟教学:通过一个企业一个月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按会计工作过程完成一整套会计核算资料。通过模拟实训达到仿真的效果。

对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从“零”开始,老师上课讲的专业用语学生会难以理解,学生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非常关键,要有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同时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反复,不断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每一学习环节。课余应花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等,增加专业信息量,培养专业兴趣。

四、学情和学法指导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的特点,推行“边学边做,学做合一”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能有机地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1、在教学模式上:已逐步形成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按工作过程开展模拟实训,并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增加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上:建有“学做合一”实训室,有的教学过程在实训室开展,完全做到“边学边做,学做合一”。

3、在教学内容上:按项目来设计,各项目教学内容选取是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够用为度”,各项目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围绕会计职业的工作过程进行。

4、在考核方式上:制定了考核标准,理论部分考核采取教考分离、实践部分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对企业一个月所发生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完成一整套核算资料。

本课程还制定了课程标准,各项目都配有案例和常见问题分析。由于本门课程我院的开设时间长、经验丰富、资料齐全、师资实力雄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样化,因此,我们将努力建设成为精品课程。

五、教学程序

以模块一“认识会计”为例(2节课,90分钟)

第一步导入案例并引导提出问题:

设定某同学为图书个体经营者,要求他筹备前期资金并提出相关问题(约10分钟)

第二步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约20分钟)

第三步继续让学生进行经营活动(进货和销售),并提问资金的变化情况(约15分钟)

第四步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总结出资金变化情况,收入、费用、利润的概念及三者间的关系(约25分钟)

第五步最后由教师评价并总结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内容(约20分钟)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复式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审核和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建筑工程专业说专业 篇6

自古至今“说的能力历来被教育家们所重视!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他规定的‘四科’中就包括‘言语’一科并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学记记载(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口头表达能力愈显重要! 据麦可思上海交通大学广州大学等单位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国内“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就业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创造力与进取力#规划与组织能力等 !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位居第二!的能力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对于师范生来说”说的能力是其最重要的教师基本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来传授知识,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生在校期间所受到的语言训练直接决定着其日后的教学水平。基于此,《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基本要求(试行稿)》规定,师范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而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4个方面。但是,师范生在试讲和顶岗实习中表现出的诸多问题使我们认识到:对师范生进行“说”的能力培养必要而紧迫。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历史教育专业历来重视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对于教师基本功之一的“说”的能力培养模式已具有体系化、层次性的特点。前者包括课堂训练及考核体系、课外实践训练体系和学生自主训练体系。后者包括专业教师组织和指导的课堂训练、学生组织的景点参观讲解和景点义务讲解、学校试讲与顶岗实习、景点双语讲解。通过以上训练,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课堂到课外,由练习到实战、由汉语到英语,层次渐进提高,并达到了敢说、能说、会说、说的有水平,从而具备较高教师基本功。

受课时、经费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课堂训练体系和课外实践训练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学生自主训练体系尽可能多地发挥其功能。历史学社作为学生自主训练体系的平台,及时地担负起了这一重任。下而主要以历史学社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方而的做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对其它专业学社的活动能有些许启发意义。

一、历史学社简介

学生社团在高校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洁松在《高校中党支部建在学生社团的方法和启示一一以厦门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学社临时党支部为例》一文中论述道:“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和志向的学生组建而成,成员们的信念和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共同语言较多,互相信任感和归属感较强,从众行为倾向性强,较容易产生“群动”行为,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专业社团又有别于一般的兴趣性社团,前者在提高专业素养、培养综合素质方而具有更高的要求和责任。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历史专业组建的汗青学社即历史学社就是这样的专业社团,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方而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学社成立于,成立之初的宗旨就是提高兴趣、培养能力、构建第二课堂,全而实现与专业、课堂教学相对接的任务。学社成立后,在指导教师和学社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社刊《文简思犊》的撰写和编辑,学生的搜集资料、写作、沟通能力得到锻炼;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往能力都得以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目的性很强的活动,专业里所有学生的专业兴趣,综合能力都被激发起来,得到稳步提升。作为师范生基本功之一的“说”的能力,在学社里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二、历史学社与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作为第二课堂,历史学社担负着巩固专业知识,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读、思、写、说多种能力的重任。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历史学社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在活动的目的性、教师的指导性、活动后的反思性以及全员参与性上下了很大功夫。

(一)安排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

锻炼“说”的能力,要从培养说的兴趣开始,逐步做到敢说、能说、会说,说得条理清晰、用词精准、逻辑性强、组织严密,并具有职业性。为达到以上效果,设计活动时就应该目的明确,有的放矢,依次递进。历史学社依据以上方针,主要开展了如下活动:

1. 历史故事大赛―激发兴趣,迈出敢说的第一步

许多学者都认同这个观点,即历史应该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讲,从而使人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反思。讲故事这种所有人从小就熟悉并乐于参与的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许多不敢张口讲话的学生乐于尝试,从而引导他们走出说的第一步。故事人人会讲,但效果如何会因讲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出现差异,所以评分标准里对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清晰和流畅要作具体规定,并事先告知学生,使学生在敢讲的同时自觉规范语言,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

2.知识竞赛―提升兴趣,锻炼语言的精确性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学生:学习刻苦、喜爱读书,考试成绩优异,但在课堂提问或日常交流中,他们不善于表达或羞于表达,在班级活动中也极少发言。对于这样的学生,培养他们说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经常为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外,激发他们说的兴趣,提高他们说话的自信力是关键,知识竞赛应该是开启这种学生说话之门的钥匙。

知识竞赛是一种为人们熟知的活动形式,它要求参与者不单要具备较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敏捷的思维和精确的表达能力。由于上述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对竞赛题目有信心,从内心深处对通过这种方式表现自己有渴求,所以稍加鼓励,他们就会积极参与进来。通过竞赛甚至一旦获奖,这些学生就会信心大增,会参与更多的活动,得到更多锻炼说话的机会。对于那些不惧怕说话但还缺乏说话技巧的学生来说,知识竞赛可以锻炼他们说出的话更精确,更加一语中的。

3.演讲比赛、辩论赛―训练学生能说、会说,使语言具有逻辑性、条理性、严密性

演讲和辩论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前者要求演讲者通过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把自己的观点、主张、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使听众信服,进而产生共鸣。后者是指彼此用一定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后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因而,无论演讲还是辩论,都要求参与者不但要敢说,还要会说,要说的有条理、有逻辑,不给别人留下反驳的口实。这种能力不是一腻而就炼成的,要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练习。所以,举行辩论赛和演讲比赛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说的能力的平台,而且也是督促他们勤加练习口才的有效方法。

4.历史剧展演―多种说的能力的综合

历史剧展演是历史学社组织的较为大型的综合性活动,涉及学生的多方而能力:扎实深入的专业知识、写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表演能力。诸多能力中,说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剧目的准备和排演阶段,演员的选择给了参选学生表现和展示“说”功的机会,即使没有被选上,也得到了一次锻炼。被选上的学生,经过无数次的排练,对于如何使一句话说得生动、恰当,配合什么样的语速、语调、肢体语言等已了然于胸。有了这样的基础,当他们再走上讲台而对学生的时候,当然也就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知识讲出来。而且,经过而对台下诸多观众的实际演出,学生在人前说话的勇气和信心会得到极大提升。

在历史剧展演的准备过程中,组织者和参加者的沟通能力也得到了考验和锻炼。编剧与导演、演员的沟通,导演与演员的沟通,演员之间的沟通,敢说、能说、会说的能力需要他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能力也得以培养。同时,历史剧演出所需要的服装也需要组织者和团队成员去通过各种渠道准备。可以借的,尽量通过各种关系去借,需要租的,要把租金谈到最低,既借不到也租不到的,学生就联系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请他们根据剧情需要自己设计服装。这个过程就需要学生既要不怕碰钉子,敢于去说,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说会说。最终,学社组织编排的《东北易帜》、《辛酉政变》、《鸿门宴》、《昭君出塞》等历史剧展演成功,获得了一致好评。

5.宿舍小组试讲―教师基本功的直接训练和展示,语言升华到职业性

在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对教师技能进行了有目的逐步培养的基础上,由历史学社组织,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宿舍小组试讲。具体步骤是,宿舍里的每一位成员自主选取一段专业知识,撰写教案,练习讲授。当觉得熟练之后,讲给宿舍其他成员听,并用手机等录像设备录下视频,供自己反思和指导教师指导,同时听取宿舍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予以改进。 实践证明,自己观察和认识到的缺点和不足是最深刻的,也是最有希望改正的。通过视频反思,再加上老师和同学的提醒,试讲过程中的缺点会使学生刻意加以改正,最终达到用规范的教师语言去讲课。

6.说课比赛和中小学课堂模拟教学比赛―说的综合能力和教师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某课题的理解。在对教材和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说课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更由于其完全的口头表述形式而对学生“说”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条目众多的说课内容要求语言简练、表述清晰、概括性强;而对同行专家等听众,要求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因而,说课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说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对于师范生来说,教师基本功的最终实践地是课堂。在开设了《历史课教学法》和《历史教师教学技能》课的基础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学生在校内外实地观摩了中小学课堂、听了一线教师的讲座后,了解了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境的条件下,举办中小学课堂模拟教学比赛。通过比赛,学生得到仿真环境下的锻炼,辅以指导老师的点评,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除以上活动外,学社还会定期举行普通话大赛、讲课比赛等活动。

(二)教师的适时指导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要“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专业学社的特点决定了历史学社更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学社活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培养专业能力的目标。

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活动计划。指导教师和学生分别列出需要从哪些方而培养“说”的能力之后进行讨论,确定训练要点。接着,根据培养要点设计活动。“说”的训练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所以我们把训练的内容进行分解,每一学期通过不同的活动着重训练说的能力中某几项技巧,从而达到持续训练,渐次提高的效果。

其次,对活动内容、方案和具体活动过程的指导。专业学社每项活动的目的性和指向性都非常强,所以对于活动的开展,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把关,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活动按照预定的训练目标前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指导只是目的性和方向J哇的指导,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计划的执行者和训练的受益者,在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多方而锻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三)活动后的及时反思

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反思才能扬长避短。活动进行之后的及时反思也是教师指导的重要一环。每一次活动之后,要组织学生通过座谈、书而总结等方式对活动的内容、组织、效果进行全而的总结,特别是对训练目标的达成与否进行评估,为后而的活动提供借鉴。

(四)活动的全员参与性

《纲要》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树立人人成才观念,而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专业学社,历史学社是全体历史专业学生参加的社团,所以学社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加学社的活动,并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平等的锻炼机会。为此,每项活动都会经过初赛或选拔,落选的同学会被分配参与其它组织或后勤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耳濡目染取长补短,同时锻炼其它能力。选拔主持人的时候,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是能有更多锻炼机会的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其它社团干部等不要担任,而把机会让给很少上台或能够当众讲话的学生。这样,很多平时内向或不爱讲话的学生得到锻炼甚至找到自信,一次上台或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三、结语

建筑工程专业说专业 篇7

1. 英语专业新生“开口说英语”教学行动研究

1.1 问题

1.1.1 发现问题。

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新生课内外都不怎么开口说英语。《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原则中明确指出, “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2]学生的表现既不符合大纲要求, 也不符合教师的期望。

1.1.2 提出假设。

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提出了初步假设:

A.学生语言水平低, 缺乏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

C.学生担心出错, 没有说英语的信心。

D.学生没有养成说英语的意识和习惯。

E.学生没有说英语的环境和机会。

1.1.3 初步调查。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 我们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06级师范 (1) 班对31位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部分学生座谈。

调查结果表明, 制约新生开口说英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英语水平的限制。因为词汇量小, 内容表达单一, 语音语调不够标准, 新生缺乏说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二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新生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下说英语, 害怕说错了, 被同学笑话, 被老师批评, 甚至怕引起别人注意。三是客观环境的作用。汉语文化条件下新生说英语的机会和时间有限, 加之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 缺乏说英语的意识。由此可见, 语言水平、语言环境、心理压力是新生开口说英语的主要障碍。

1.2 行动

1.2.1 行动方案设计。基于以上初步调查, 我们决定采取如下措施:

A.开展“以读促说”活动。“说什么?怎么说?”是新生说英语面临的普遍难题。往往是开场白一类的套语非常熟练, 随后便不知说什么, 脑袋里一片空白。为了确保持续、有意义的交流, 我们计划开展“以读促说”活动: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包括各种报纸杂志及英语名著缩写本;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阅读量, 每周至少写一篇读后感;学生每天自查阅读情况, 教师定期检查, 定期反馈。

B.设计专门训练说英语的教学环节。课堂上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话语权”, 我们计划安插“开口说英语”教学活动, 要求学生进行“个人陈述”, 参与“同伴或小组讨论”。同时教师和学生分别以日记形式对活动进行跟踪记录, 为日后反思提供原始材料。

C.鼓励新生参与课堂决策和管理。调查中我们得知, 学生坚持讲英语时必须准确无误的学习观, 教师过于严厉的纠错行为及同伴的竞争等都易使学生产生恐惧、不安心理, 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他们选择了缄口不语。我们让学生自选个人陈述或讨论话题, 采取教师评估、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从而降低学生焦虑情绪。

1.2.2 实施计划。

根据前面的材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调整了教学进度和内容, 制定了十周的“开口说英语”行动研究计划, 每周两次, 每次30分钟, 分三步进行:3位学生依次“个人陈述”后, 其他学生提问、评价陈述内容, 老师最后归纳、总结。计划实施三周后, 根据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信息, 我们将第二部分改为小组讨论。第一轮结束时 (即所有的学生都经历了一次个人陈述后) , 我们进一步调整了计划:个人陈述只能带提纲或脱稿进行, 小组讨论后增加小组代表发言。研究结束时, 我们与部分学生进行了半结构访谈。最后, 在对访谈记录、教师日志、学生日志等信息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第十一周教师对整个教学行动研究进行评析、总结。

2. 反思

2.1 学生的学习效果

2.1.1 英语水平。

大量阅读保证了新生开口说英语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阅读, 学生不仅获取了大量的词汇知识, 巩固了已学的句法知识, 而且还扩充了关于世界的知识。学生渐渐开始“有话说”, 并且“喜欢上阅读”, “每天都会想读一点东西”。正如Nuttal所说的那样, 增进外语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生活在操母语的人当中, 而仅次于这种途径的就是大量阅读[3]。但我们也发现, 学生课后的个人投入不均衡, 阅读的质和量都有较大差别:阅读时间从30分钟到2小时不等;研究结束时, 有的学生已经读完了10本左右简易读本而有的学生一本也未读;有的学生写了满满一本读书笔记, 有的学生仅仅摘抄了部分读书内容。看来就如何有效监督和检查新生课外阅读是我们应该继续探讨的问题。

丰富的语言素材仅为成功输出提供了可能。因为口头表达涉及大量肌肉的协调运动, 文字信息不能直接转换成言语信息, 必须通过说来学会说。行动研究中“强迫”和自愿双重原则基本保证了每个学生说英语均衡的权力和机会。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意识明显增强, 并自觉地将口语训练延续到了课外, 如有学生“坚持每天大声朗读”, 有的“坚持每周背诵两篇《新概念英语》上的小故事”;许多学生结成对子互练口语, 班上还举办了“英语角”、“朗诵比赛”等活动。而且, 学生在话题的筛选、准备、阐述和讨论中写作、记忆、英语思维等能力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1.2 胆量。

行动研究让大多数新生经历了从语速过快到表达清晰、流畅, 从胆怯到自信, 从背诵到真正交流的战胜自我的过程。活动结束时, 学生“胆子变大了”, 有了“交流的理念”, “可以比较自在地在同学面前说英语”。有学生在日志中这样写道:“‘开口说英语’为我们建造了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 对我们克服紧张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前不敢开口, 怕犯错;以前不敢上讲台, 面对那么多双眼睛。自从开展这个活动后, 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 每个人都那么优秀, 我觉得我有责任努力去展现自己……我想尝试我以前不敢尝试的东西, 这些勇气和想法都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但部分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却因为这种竞争产生压抑感, 他们课堂表现被动, 甚至是被迫应付, 焦虑心理更明显。为每位学生创造轻松、安全的课堂环境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行动研究中, 学生渐渐学会诚实、公正地自评和互评, 并能坦诚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有学生说, “同学们的建议对我很有帮助, 速度快了点, 不够大声, 内容太少……我非常乐意接受建议并努力改正, 没有想过不好意思或者逃避。”

2.1.3 自我认识。

Nunan认为, 动机是努力、愿望和良好态度的混合物[4]。访谈中, 几乎所有新生都表现出想练好口语的愿望, 但由于自身努力不够, 对学习过程中艰苦性的认识不足, 难以保持长久说英语的动机。通过与其他同学比照, 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 学习目标更明确, 来自同伴的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他们说, “‘开口说英语’让我充分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水平, 台上口语好的同学的精彩表现常常激励着我努力练习口语。”“口语好完全不等同于发音好。我更羡慕那些能自由顺畅表达自己的人。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学生不再一味抱怨没有说英语的环境, 而是积极自创机会, 成为学习的主人。

与此同时, 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课堂上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逐渐成为课堂的设计者, 评判者。当被问及对后续的“开口说英语”活动的设想时, 有学生认为“可以设置一个特定的主题, 让所有同学课后寻找相关资料, 课堂上采用辩论的方式。”另外有学生则认为“应该采取即兴演讲的方式, 每人5分钟, 话题临时抽取, 准备2分钟。虽说有难度的, 但更刺激。”

2.2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十周的教学行动研究, 教师对教学本质的理解不断深入, 教学变得灵活、自信。以往我们常常责怪学生课堂表现被动、不合作, 但行动研究中学生的精彩表现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教学中我们是否设计了符合学生个性、爱好、语言水平、真实需求的语言活动, 是否真正为学生创造了学以致用的条件和环境。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 却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和自主权。随着学生逐渐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唱“独角戏”的“绝对权威”, 而是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评判者、促进者、参与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学的作用是为学生创造能学的条件。教师的信任换来了学生的尊重, 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教学不再乏味、沉重, 而变得富有生气。

Widdowson认为, 语言教学是在教学原则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活动[5]。没有理论的参与和滋润, 教学实践是狭隘、盲目的;但“指导”不是照搬照抄, 囫囵吞枣。教学是个高度复杂的过程, 每个教师的具体问题、对教学的理解和阐释都不一样, 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先前知识和对学习与教学的信念来绘制个人的教学理论, 灵活指导自己的教学。例如, 行动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口头表达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的关系?”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第一轮行动中我们决定侧重“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观点。学生以意义表达为主, 兼顾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这样的语言观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学生口语表达中错误的态度及采用的纠错方法。在学生说的过程中, 我们一般不纠错。因为教师的干预可能会中断学生的思维, 而过多的纠错有伤学生的自尊。我们提高了对学生错误的容忍度。对于严重影响意义表达的错误, 我们采取的是先记录, 最后集中纠错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纠错, 相互纠错。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我们对错误概念和纠错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3. 结语

十周的“开口说英语”教学行动研究仅仅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开始。实施过程中, 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不断涌现, “如何解决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的突出问题?如何通过听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 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乃至教育智慧的生成正是这一次次研究和探讨的结晶。教学行动研究帮助教师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构筑富有个性的发展历程, 最终实现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吴宗杰.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2) 48-5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高等学校英语英语教学大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Nuttal, C.TeachingReadingSkillsina Foreign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28

[4]Nunan, D.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 Learning[M].Heinle&HeinlePublishers, 1999;232-233

建筑工程专业说专业 篇8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 说课能力 影响因素

1 前言

“说课”起源于1987年底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的一次教研活动,至今己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素养。近年来,说课备受广大专家学者关注,许多有关说课的专著、学术论文相继出版发表,对说课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研究切入点为体育师范生说课能力的致动因素分析研究,力图找到制约体育师范生说课能力水平的因素,并且呼吁使体育师范生的说课能力研究受到足够重视。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级学生240名。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图书馆查阅、收集教育学、学校体育等方面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影响说课能力的三大因素进行论证。

2.2.2问卷调查法

专家问卷。就体育说课能力致动因素问卷内容设计征求体育学院广大专家意见,然后结合专家意见设计问卷。

学生问卷。向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级学生240名发放体育说课能力致动因素问卷。回收后在Windows系统运用Excel制作调查统计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系数R检验和P值。

2.2.3逻辑分析

对影响体育师范生说课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逻辑的归纳与总结,使之经得起逻辑的推敲。

3 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说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体育说课是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场合下,对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结合教学对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口头表述课的教学设想、假设及其理论依据,并由听者对其评说的教研活动。

说课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隐性认识显性化,即将教学中的思考、设想、假设、理念等外显出来,使听者了解教学者的设计意图等;二是显性行为隐性化,即将教学中一系列行为加以解释与说明,给出理由,说清思路。由显说隐,由隐论显,两者紧密结合,构成说课的主体。

3.2体育说课的内容和形式

3.2.1体育说课的内容

体育说课主要内容是以现有的场地器材为基础结合一定的教学理念、把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交代清楚、把所要学习的教材阐述清楚、把所要学习的技术描述清楚的同时明确学习内容的学法以及教法,力争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一个清晰的思路展示给人。主要包括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

3.2.2体育说课的形式

研究课说课:主要是指围绕一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的说课。事先指定一人或几人为主起草说课提纲,围绕研究主题,事先设计说课提纲,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就说课内容各抒己见,相互质疑,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做课前说课:一般是指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和展示课。说课教师根据大家意见,修改原有的教学设计,完善课的设计思路,使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得到解决,保证实际上课的质量。

考核说课:事先将考核时间、注意事项、评价标准通知做课人。主要内容包括:课的任务、教材的搭配、教学目标的确定、主教材的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组织安排、措施、主要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分组形式、教与学设计、测评方法与安全措施、预期结果、场地、器材的准备等。

3.3体育说课与备课和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备课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说课能力高低影响备课与上课的能力,说课对备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并且能提高备课能力,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基本教师素养。

3.4体育说课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4.1说课需要教师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与层次的关系、方法与教学支持系统的关系、实践与反思的关系。要想把握好这四大关系,说课需要对课标、教材、教参的理解把握;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说课的概括能力,对教材的把握是基础。

3.4.2体育教学是一种体现体验性的教学活动过程,准确的示范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运动技能,用规范的语言把动作细节描述出来,更需要清晰的运动感知觉。所以,体育师范生必须要对体育项目技术要领才能把体育课说清说透。

3.4.3说课时需要面对各种外在的、内在的压力,这就需要说课者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教师仪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3.4.4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最大的动力,所以建立在责任感基础上的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影响体育师范生说课能力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3.4.5说课者必须用准确、精炼、规范的语言把自己教学设计理念等向听着阐述清晰,说课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需要幽默艺术,说课自然也应注重幽默艺术。

表1 体育说课影响因素数据表

3.5体育师范生良好的说课能力准备效应

锻炼体育师范生的说课能力能提高体育师范生掌握大纲,钻研教材,驾驭教材能力;能够提高体育师范生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能提高体育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运用精炼规范;能提高体育师范生的示范能力和教学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说课对备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并且能提高备课能力,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

4.1.2影响体育师范生说课能力致动因素主要有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责任感,逻辑思维能力,心理理调节能力。

4.1.3良好的说课能力可以增强心理调节能力。锻炼体育说课能力可以很好的促进体育专业学生掌握教学调控艺术。

4.2建议

4.2.1克服体育类学生注重身体训练放松文化學习的现象,文化素养是把课说好的前提。注重语言幽默艺术效果,充分调动听者积极主动性营造愉快的氛围。

4.2.2建议组织常规的说课比赛,经过说课比赛,巩固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不断提高体育师范生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水平,完善自己的教学调控艺术,为将来胜任体育教师岗位服务。

参考文献:

[1]权华.浅谈“说课”对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作用[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29-30.

[2]申向军.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说课”培养方法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8):100-101.

上一篇:西乡县城关镇中心学校庆元旦程序范文下一篇:党建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