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制图

2024-07-29

建筑专业制图(共12篇)

建筑专业制图 篇1

摘要:本文从中职建筑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出发, 阐述了“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课程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在分析中职建筑专业“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关系的基础上, 将两门课程进行融合, 并对这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中职建筑,手工制图,建筑CAD制图,教学融合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建筑工程建设需要, 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工学结合、必需、够用、实用"的课程教学理念不断被广大教师理解接受。而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教学就需要我们在找准中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增强学生的实训的有效性, 强调与前后相关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提高与企业单位的紧密联系度, 最终实现学生的所学即所用, 满足学生将来就业的职业岗位工作需要。

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的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培养学生绘图与读图的能力, 并通过实践, 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并具备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能力。手工制图是学习建筑CAD制图的基础、是学习好建筑CAD制图的前提条件。

一、“手工制图”涵盖的内容

(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图纸幅面及规格;线型及画法, 数字及字母的美术字;几何制图方法。

(二) 投影基本知识。投影方法分类、特性;正投影图中三视图的体系的建立及形成投影的对应关系;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三) 点和直线的投影。

(四) 平面图。

(五) 曲面图。

(六) 立体的投影与直线、平面与主体相交。

(七) 两立体相交。

(八) 轴测投影图。

(九) 视图、剖面图、断面图。

(十) 房屋建筑制图, 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

“手工制图”渗透到建筑工程制图领域, 对于刚接触“手工制图”的中职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 包含很多建筑制图的基础知识, 解决建筑方面的表达语言, 以及空间想象力。

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 这两门课程是独立开设的, 这种分离存在很多弊端, 两门相关联的课程单独授课, 导致内容重复、课时增加、教学效果差。将两门课有效整合, 合二为一, 进行一体化教学, 精简内容, 压缩课时, 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知识传授、能力与素质培养有效结合, 为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和工作提供必备的制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手工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基本投影及作图等有关作图原理知识的难度很大, 学生对识图感到吃力, 单纯的讲授, 不但教师不易讲授, 学生也感觉枯燥, 课堂内容也难以消化吸收, 更不用说融会贯通和应用。同时建筑CAD制图并不能脱离基本投影原理、表达方式、国家相关的制图标准而独立进行, 在建筑CAD制图教学中, 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二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手工制图是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基石, 计算机绘图是学习、绘制工程图的利器。若将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两门课进行有效融合, 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有利于内容的衔接,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绘制建筑图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有利于加强手工绘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从而培养出真正满足现代建筑制图行业实际需求的学生。

三、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一体化教学的设计及实施建议

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一体化教学采用融合式, 即将手工制图和建筑结构CAD制图整合成一门课, 以各个知识点为模块进行设计, 同时进行建筑制图和建筑结构CAD制图的学习, 将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有效融入建筑制图的教学中, 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 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 两者兼顾, 做到以手工制图为基础, 以建筑结构CAD制图为辅助的最佳组合, 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 将两门课整合成一门课,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对原有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分为以下八大模块:国家标准;CAD基础知识和几何作图;点、线、面投影及三视图;基本体投影及简单图形创建;轴测图基本知识;组合体识图绘图及尺寸标注;专业建筑工程图样;综合训练。 (2) 在教学手段上, 利用多媒体授课和CAD软件、天正建筑软件授课相结合, 把两门课的内容按照知识点模块穿插结合。

四、建筑CAD制图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考核是终结性知识考核, 一张试卷定成绩, 不能真正体现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的结合教学还要对课程考核方式的实行改革, 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均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 为实现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 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实现德育考核、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

1.德育考核。课程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德育的考核以平时考核为主要手段, 通过课堂提问、出勤考核、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互评等内容体现。学生在学习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的过程中体会到建筑工程设计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需要刻苦学习的精神, 而科学、缜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靠平时积累。德育考核在综合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提高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

2.理论考核。理论考核主要考核制图基本理论知识、空间概念、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符号、线型、尺寸标注、各种图的投影原理, 建筑CAD基本知识、CAD文件操作、基本绘图的命令与编辑命令的功能等, 实行教考分离, 采用笔试与上机闭卷考试。

3.技能考核。技能考核由形成性实践考核和终结性实践考核两部分组成。主要由学生手工绘制建筑图作业成绩、综合实训周识图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绘制建筑施工图成果, 加上期末上机考核CAD制图操作成绩三部分组成。使用徒手、仪器、计算机三种工具专业绘制建筑施工图, 并以识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作为考核学生绘图技能的重点。适应建筑行业对学生快速表达设计意图、理解工程图纸和使用现代化绘图软件绘制建筑图的目的。

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制图内容是当今建筑制图发展的趋势, 将《建筑CAD制图》融入《手工制图》中进行教学, 有利于学生结合正确的制图理论、制图标准, 掌握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软件高效快速绘制出建筑工程施工图技能, 手工制图与建筑CAD制图结合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上将计算机绘图软件全面融入建筑制图相关内容中, 贯穿课程的全过程, 与尺规仪器绘图并轨进行, 从而达到手工绘图、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三种手段并用, 使培养出的学生真正达到建筑设计员的水平, 实现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结合课程的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付蓓.对《建筑制图》与《建筑CAD》课程相结合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1 7) :108.

[2]李红群.AUTO CAD与建筑制图组合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 2) :168.

[3]任新花, 任家骏.高职建筑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J].机械管理开发, 2007 (4) :24~25.

[4]周浩.高职院校《建筑制图》与《AutoCAD》课程结合教学的探讨.

[5]于坤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

[6]尚凤武《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建筑专业制图 篇2

(第二课时)

一、教案背景

11级建筑班学生

课程:

《建筑制图》 课前准备: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投影法的概念。(2)多媒体课件、3D形体模型.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三面投影的概念;

(2)掌握三面投影成图原理及规律;(3)掌握三面投影一般绘图规则。

2、能力目标

(1)掌握简单的三面投影图的绘制;(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学会关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形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建筑工程意识。

(2)通过学习中互联网搜寻与探究等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三面投影的成图原理和规律;(2)简单的三面投影的绘制。

2、教学难点

(1)三面投影的成图原理和规律。

四、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教学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8年5月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类《建筑制图》第二章《正投影与三面投影》第二节《三面投影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三面投影的形成、三面投影的关系及投影规律的知识,教材从内容上与前面所学的投影法的概念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美的过渡连接,非常符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一节讲解了投影法的概念,本节又通过物体的正面投影形成了三面投影。接着,教材安排了几个组合体的三面投影,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得出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这样,就从实际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法,轻松地总结得出三面投影的成图原理和规

律。这种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十分便于教学的开展。

五、教学方法

1、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丰富的互联网络资源,学习三面投影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自建三投影面体系,利用3D演示,观察体验、研究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采用由简单物体三面投影的画法入手,由简至繁,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基本绘图能力。

3、采用自学辅导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案例解说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复习:投影法的概念一

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2)苏轼《题两林壁》

【教师活动】

组织播放苏轼《题西林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位观察事物的活动过程。接着进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与他们共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或者网络找到答案。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展开讨论。

2、【新课讲授】

(1)三面投影的形成 【教师活动】

教师在学生观察了前面的投影法视频的基础上,自己也同时要把握住学生对上节课投影法概念的掌握程度,重点提到正投影法,引出视图的概念;接着,通过3D课件展示,在感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专业的术语表达三面投影的概念,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轻松的理解三面投影的形成原理。【学生活动】

学生主要是通过动画的教学视频,结合老师的讲解,并通过3D模型进行实验演示,加深对三面投影的理解。视图演示活动主要是分小组进行,3-5人为一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合作,实验展示简单组合体的三个视图的形成过程。

(2)三面投影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三面投影:为了确定物体的长、宽、高和结构形状,通常采用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 投影面(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投影面w)建立一个三投影面体系,再用正投 影法将物体(所有面)同时向三投影面投影形成图形。【教师活动】

1)与学生一起讨论三面投影的位置关系,方位关系,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总结三面投影投影的规律。

2)我们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画出组合体的三面投影。一方面是让学生有新鲜感,开始

引导学生如何看懂轴测图与三面投影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和作业打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3)根据严格的绘图要求,通过简单的绘图步骤,通过“讲一步,画一段”的办法,帮助学生完成简单模型三面投影的绘制,使学生养成细致的、严谨的设计习惯,同时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感。【课件展示】画图步骤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老师演示过程,理解并记忆正投影特性、三面投影投影方法和原理。在定义三维投影面时,让学生举出教室里的三维投影面,如墙角。

手助学生理解互相垂直的三维投影面。同时,通过学生自己手上的简单的物体模型,进行实验,绘画出它的三面投影。有了这种直观的感受,采用逆向思维学习方法,返回来探索、总结出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得出简单模型的三面投影绘制方法。

3、【课堂练习】

我们的知识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主要是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就是每进行一 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们都安排有对应的练习或实验,主要是以学生动手为主,帮助我 们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

4、【课堂小结】

小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三面投影的形成原理、三面投影投影规律等内容。本次课题的 总结,我们主要是通过多媒体3D课件展示进行,系统的条理地总结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也会给我们的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5.【课下作业】

《建筑制图》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建筑制图 大土木工程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208-01《建筑制图》是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大土木工程专业中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它是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运用最多的课程,也是大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中重要的基石。其对《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的学习有很深远的影响。故作为制图教师,一定要用心教授,夯实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以下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总结的制图教学的心得体会,望对以后的教学有裨益。

1 培养学生对《建筑制图》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建筑制图》最有效的办法是培养学生对制图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制图。但说起容易做起难。因为《建筑制图》的主要内容有三大部分:画法几何、投影制图、专业制图。其中“画法几何”和“投影制图”依托基础是初、高中的几何知识。这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专业制图”则侧重于掌握现行制图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因此,它要求学生的记忆能力很强。上述情况致使大批文科生对《建筑制图》中“画法几何”“投影制图”部分充满不解,进而排斥。而善于理性思考的理科生又对“专业制图”部分产生反感,认为它们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讲述“画法几何”“投影制图”部分时,尽可能地弱化空间想象的玄妙。通过大量的实物模型和Sketch up的数字模型,让几何图形变得直观和立体,并将解题过程做成动画,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作图和空间想象能力。当遇到个别同学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时,笔者会提供一些原理性的解题方法。如六棱柱切割,个别学生想象不到一六棱柱被截平面从顶面截断到侧棱的断面形状,故不知如何解题。可将问题转化为判定截断面是几边形。从几何基础知识中知:面和线相交有一个交点,面和面相交有两个交点,而该截平面分别和五条棱线、一个顶面相交,故有七个交点,故断面为七边形。这把平面和体相交问题转化为线面和面面相交求交点问题。此方法降低了题目难度,弱化对空间想象力的要求,帮助学生找到题方法,而不是靠空间想象“鼓弄玄虚”。在讲述“专业制图”时,注重实际结合。如为什么图纸中一定要使用“仿宋字”标注,笔者给学生讲一些因为标注文字、数字不清而引发工程事故的案例,提高学习兴趣。

2 因材施教,难易得当

在大土木工程专业中各个专业学习《建筑制图》的重点不同,如建筑学专业要求学生对建筑形体和空间认知强,讲述时就要侧重“透视阴影”方面,而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要求掌握建筑结构和构造,“建筑施工图”部分是讲述重点。在目前市面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选取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笔者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材遴选时充分把握难易程度。选用的是东南大学唐人卫主编的《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该教材内容精简,难度适中。并依照土建制图要求增加了“标高投影”部分。“专业制图”部分除介绍现行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外,还以房屋施工图为主,对建筑结构也做了介绍,有助于大土木工程专业面拓宽的需要。并附有Auto CAD绘图软件的介绍,更有助于学生提早了解专业繪图软件。

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建筑制图》这门课对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要求很高。所以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受。如:在讲解基础的“三面投影体系”时先给学生展示用Sketch up构筑的模型空间,并要求他们课后亲手制作一个“三面投影体系”实物模型,并完成“三面投影面”展开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三面投图”的由来,并能准确区分左右、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在《建筑制图》这门课程中空间想象最难得部分是“组合体”(即一些基本几何体经过叠加、切割或相交等形式组合而成)。多数学生学习该部分都觉得吃力。笔者在此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改用动画课件。先将原理部分讲解分析,再将原理得出结论由3D max建模验证,并将整个解题步骤制成flash动画,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4 善于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建筑制图》中有很多知识点,如何将博杂的要点组织成系统、简练的内容告知学生,这要求教师具备归纳、精简的能力。比如:在讲“垂直线”时,书上用大量的文字讲述它们的特点,最终用一图表总结,而笔者将“垂直线”的特性精简为四个字“一点两线”。即凡是直线在三面投影图中有一个点、两条直线的皆为垂直线,且点在哪个投影面上,就是哪个投影面的垂直线。这样的表述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5 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

要想掌握好《建筑制图》,不能只依靠理论的讲解,还要深入到实际的工程中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特别是“专业制图”部分,讲解时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笔者会利用部分课堂时间,安排学生到工地认识实物。如:很多同学不明白为什么双跑楼梯剖面图中上行梯段涂黑而下行梯段不涂黑?为什么同一个楼梯的剖面图中的踢面个数要比平面图中的踏面数多一步?这些在教室里怎么讲都不明白的问题,到工地上一看实物就恍然大悟,学起来事半功倍。所以学习《建筑制图》一定不能只在教室内啃书本,还要下“基层”。

6 要让学生勤动手多练习

要想学好《建筑制图》光看不练是“假把式”。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生一定要通过练习,才能牢牢地掌握制图知识和制图技巧。通常在“画法几何、投影制图”部分,每一次课后布置4~6个习题,巩固复习。在“专业制图”部分,要求每个学生抄绘一个完整建筑的平、立、剖面图、楼梯结构详图和梁的结构施工图。笔者将学生每次的作业认真批改后,总结错误原因,并在下次上课之前用10min讲解作业中的问题,以助于他们加深巩固知识。

7 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建筑制图》教学研究的心得。且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仍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寻找出更有效的《建筑制图》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省时省力的学好《建筑制图》,掌握制图知识和技巧,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唐人卫,主编.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建筑专业制图 篇4

由建筑工程制图本身看, 是专门研究建筑工程图样识图规律以及绘制方法的课程, 是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把握建筑制图知识与技能的专业课程, 可为建筑设备、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可培育学习者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融合了理论性、系统性、应用性、实践性。因此, 在课程评价过程中, 教师不能侧重结果, 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 而需要注重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更公平公正的评价每位学生。

一、多元化评价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 课程评价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推动着课程改革。然而, 在当前课程评价中, 教师是主要评价主体, 学生常常处在被动局面。实际上, 在课程评价过程中, 倘若没有学生积极参与, 难以实现预期评价目的。因而学生是课堂主体, 如果主动融入评价活动, 则可以给课程评价提供反馈信息, 促进评价效率的提高。所以, 在建筑工程专业制图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甚至将家长或社会有关人员参与其中, 评价学生, 发掘学生潜能。

首先, 教师评价。在建筑工程专业制图课程中, 教师可采用纸质试卷、作业成绩、上机操作、工程图样的分析与抄绘、模型测绘实习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 了解教学效果。其次, 学生自评、互评。比如教学《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时, 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任务, 要求学生依照相关资料与计划内容实践实施, 完成有关任务。在任务过程中, 小组可交流讨论, 再独立填写学生评价表。而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最后教师点评。另外, 社会评价。教师可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如实习、校外实训等, 然后由相关企业单位评价, 并进行自我评价。

当然, 在课程评价中, 教师既要评价学生, 还需要结合课程特点, 进行自我评价, 其内容包括:教学效果 (讲课质量、教学环节质量、综合评价等) 、教学条件 (教学改革、教学手段等) 、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时,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匿名、问卷调查、校长信箱等形式评价教师, 客观反映教学者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等, 以便激励与鞭策任课教师。

二、多样化评价形式

在建筑工程专业制图课程教学中, 为了更全面、更公平的评价学生, 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级评价形式, 多角度评价学生。

第一, 测试性评价。在课程评价中, 测试是重要评价手段, 可以及时检测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把握情况。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在建筑工程专业制图课程教学中, 测试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作业、工程图样的分析和抄绘、试卷等等。如学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后, 教师可布置题型多样的习题, 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改错、简答题、绘图题、综合性问答题等, 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学生的不足, 做好讲评与分析。同时在评价过程中, 应关注同学们是否有所进步, 而不是单纯看成绩。

第二, 实训实践, 综合评价。建筑工程制图具有较强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院校都建有相应的实训中心, 如建筑模型展示室、建筑绘图室等。因此, 实训也是有效的课程评价手段。比如“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实训”, 项目名称:平面图形绘制。地点:制图实训室。任务描述:熟悉圆规、丁字尺、图板等绘图工具, 运用有关绘图工具绘制圆弧连接、正多边形、等分线段等。任务分配:认识有关绘图工具, 把握使用方法;依照要求进行布图;运用有关绘图工具绘图;对图纸加以整理与清洁;独立撰写实训报告。实训后, 提交实训报告一份与A3图纸1张。成绩评定依据主要包括实训成果 (实训总结、实训记录、实训报告等) 及实训具体表现等。具体评价标准有: (1) 知识考核:依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答问情况加以评定。 (2) 评价实训方案。对学生制定与操作的实训方案加以评价, 看其是否科学、规范、可行。 (3) 评价实训过程。结合学生实训中的情感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加以评价。 (4) 评价实训结果。结合同学们提交的实训结果, 包括实训图纸、实训报告、实训总结 (对实训方案设计、过程与结果等方面的自评) 加以评价。

另外, 现场答辩、现场绘图、模型测绘实习等都是有效的评价形式, 教师可根据具体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同时, 课程评价内容也需要多样化, 既注重知识能力, 也注重方法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建构能力,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专业制图课程教学中, 教师需要注重课程评价, 并注意结合课程特点灵活选择评价策略。然后以此为基础, 对课程进行调整与完善。在课程评价过程中, 教师不能侧重结果, 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 而需要注重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多元化评价, 更公平公正的评价每位学生。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业,制图课程,评价,策略

参考文献

[1]熊森.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软件导刊 (教育技术) , 2011年06期

[2]朱磊明.建筑制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 2011年25期

建筑制图教改 篇5

现代《建筑制图》新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把空间思维变成图形的能力、培养学生把图形变成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仪器绘图、徒手绘图及计算机绘图的能力,青岛理工大学的《建筑制图》课程十分重视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长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结合:

1.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

我们在第一学期安排学生参观制图模型室、陈列室,使他们对投影理论和形体表达有感性的认识。第二学期在介绍了基本的房屋构造知识后,教给学生怎样欣赏建筑艺术美,随后布置参观校园建筑和青岛的特色建筑,使学生接触所学专业,了解房屋构造,增加对建筑工程图样表达方法的阅读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房屋测绘的训练,使建筑制图的直观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得更加完善。

2.课内讨论与课外辅导答疑相结合

《建筑制图》的教学不能死板老套,出于培养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需要,课堂气氛必须活跃,我们在课内留出时间讨论交流,讲练结合,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外绘图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辅导答疑,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和与专业有关的难题。

3.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由于学时所限,课内的计划学时无法完成教材的全部教学内容,我们在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留出部分章节布置学生自学。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学习后续课程和工作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通过自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模型加挂图是制图课程的传统特色和标志。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手段。电子挂图、电子讲稿、CAI课件的应用,多媒体教室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本课程的教学手段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手段:

1.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也为了提高整个课程的教学水平,本课程十分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研制了多种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2.多种媒体的合理使用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需要,将板书、教具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调呆板变得丰富生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3.基于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手段

为配合理论教学,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各种参观实习、作业展示、课程绘图大作业、上机实习、专业测绘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践教学提供了教学大纲、作业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同时课件大力提供各种素材资料,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工程理念的培养。

4.建设建筑制图的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的工作正在建设中,目前《建筑制图》课程已上网的网络资源有:建筑制图空中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库、习题库、试题库、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实践性的作业指导书以及教学大纲、日历等。另外,我们还开设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答疑辅导和交流论坛等栏目。我们正在积极努力建设和维护好我们网站,在不久的将来,《建筑制图》的网络教学会更加完善。课程简介

《建筑制图》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技术基础课,自有建筑工程学科以来就设有《建筑制图》课程。青岛理工大学以传统土木建筑学科的强劲优势而享誉省内外,《建筑制图》作为土木建筑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一直受到学校的关注。尤其是在重视基础教学、大力提倡课程建设的近十几年来,我校的《建筑制图》教学更上了一级新台阶。2004年《建筑制图》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学校一类优秀课程。2005年被推荐为校级精品课程的重点建设项目,2006年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校级精品课程的验收。

通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我们在《建筑制图》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等方面做了许多适合我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为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建筑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

青岛理工大学的《建筑制图》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主要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建筑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四个部分的课堂讲授。实践教学部分包括学生的参观认识实习、尺规作图、习题集作业练习与讨论、简单房屋建筑的测绘、建筑制图的课程大作业、通用绘图软件AutoCAD和建筑绘图软件TArch的上机实习等。理论教学部分选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实践教学部分选用适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自编教材和作业指导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在教学中穿插进行,使我校的《建筑制图》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培养的学生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类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竞赛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高年级学生和专业课教师的反馈良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我们越来越感到《建筑制图》课程传统的内容体系已不能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延缓和制约了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进程。为此,我们改革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加了多种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培训,使学生尽早掌握现代化的绘图技术和设计技能,同时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把空间思维变成图形的能力、培养学生把图形变成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仪器绘图、徒手绘图及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这些改革措施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显著,使我校的《建筑制图》教学改革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课程内容

“图”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被誉为“工程界的语言”。建筑制图是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建筑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作为培养高级工程科技人才的高等工业院校,在教学计划中均把本课程列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青岛理工大学的《建筑制图》课程覆盖土木环境类和工程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受众面大,影响广泛。

《建筑制图》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既有系统严谨的理论,又与工程实践有紧密联系。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训练合乎规范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

一、建筑制图的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画法几何:包括投影理论和图样的表达方法。研究用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制图基础:贯彻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和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训练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建筑图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建筑制图:介绍房屋建筑施工图的阅读方法和绘制方法。

4.计算机绘图:学习应用绘图软件绘制建筑工程图的方法和技巧。

二、建筑制图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尺规作图:训练学生使用圆规、丁字尺、三角板等基本绘图工具手工绘制建筑工程图样。

2.房屋测绘:对一个简单房屋进行测量,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建筑施工图。

3.建筑制图课程大作业:根据给出的建筑方案图,设计并绘制一套中等复杂程度的建筑施工图。

4.计算机上机实践:上机练习使用通用绘图软件AutoCAD和建筑专用绘图软件天正Tarch绘制建筑工程图的方法和技巧。

5.认识参观:观察了解典型建筑物,掌握有关的房屋构造知识,帮助提高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

课程特色

《建筑制图》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形成如下特色:

1.课程体系将经典理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把对传统《建筑制图》课程整合后的内容与现代计算机绘图精选内容相结合,形成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适时更新教学大纲和教材,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内加设的建筑制图课程大作业、房屋测绘和计算机上机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不但巩固了工程语言,也同时掌握了实践工具,提高了创新能力。

3.教学手段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在经过黑板、模型、挂图教学到多媒体教学的几轮实践后,根据《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既利用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大了信息量,又兼顾了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所需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4.加强了教材建设

为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针对我校自己的建筑课程特色,编写出版了一部分适用教材。

5.改革了考试方法

浅谈《建筑制图与识图》的教学 篇6

关键词:组合教学画图能力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它研究建筑工程图样绘制方法和识读规律。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有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构思能力。只要是相关建筑工程方面,就避免不了和它的接触。然而相对其他课程,建筑制图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且理论知识学习较枯燥,针对高职学生而言,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真正掌握并运用这门课程,我通过多年来对本门学科的教学、总结和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建筑制图与建筑CAD进行组合教学”。

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把《建筑制图》与《建筑CAD》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分别由建筑专业教师和计算机专业教师讲授。这样就将原本两门有关系的课程进行了分割,既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同时教学效果也不佳。使得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而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有所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空间想像力难以得到培养,这让许多学生都感到困惑,无从下手,难以找到好的学习方法。由于在教学中不能将建筑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尽管学习了这两门基础课,但不能熟练地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我认真分析和了解了建筑CAD与建筑制图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在讲授建筑制图时有机的结合建筑CAD,再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建筑制图的同时提高建筑CAD绘图能力,在练习建筑CAD过程中掌握建筑制图投影理论,提高对建筑图纸的阅读能力,进而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建筑制图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绘图步骤,能够为熟练地运用建筑CAD绘制建筑图形打下基础。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实例,讲解各种建筑图形的绘制方法。例如,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在建筑制图里已讲解了作图步骤,先画轴线,后画墙体,再画门窗,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最后标注尺寸。一张复杂的图要画几天,这让学生在此门学科上浪费很多学习时间,没有更多的精力学习其他学科。有了建筑CAD学生只要学会了基本的命令操作,然后运用建筑制图中所学的作图步骤,先画轴网,然后运用绘制多段线,插入图块,然后运用线性标注,很快就能完成。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这两门课程组合学习的重要性。

再如,在建筑制图与识中讲授投影的知识时,补全三面投影是教学的难点,运用线面分析法分析,点、线、面的投影知识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即使记住的投影特性,多数有能灵活运用,要么出现漏线,要么出现虚线实线分不清;运用形体分析法,根据两面投影想象出几何体,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差,要费大量时间去培养空间想象力。有了建筑CAD,我们可在教学中借助CAD中的基本体,通过叠加和修剪,生成三维模型,然后通过图层设置,设置线型和颜色,对不同面上的线设置成不同的颜色,分析图上的线的构成,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投影,对平行面、垂直面、一般位置平面利用“修改”中的“实体编辑”的“着色面”来进行分析,借助涂色的几何体,让学生有形象直观体验,化难为简,学生就能自己完成三面投影的补全。在建筑制图中运用建筑CAD,将平面与立体知识对应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手工绘图和建筑CAD绘图进行双重训练。用学生在建筑制图中学到的手工绘图步骤和基础知识,在建筑CAD的课程学习过程进行运用,从而促进学生手工绘图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建筑CAD绘图中,作图的简便与快捷,读图的方法都离不开建筑制图的基础知识,认识到建筑CAD绘图的先进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采用这种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的组合式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在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建筑CAD绘图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真正联系起来,避免出现脱节现象,适应社会的要求。

注释:

①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的软件

参考文献:

建筑类高职专业制图课程改革浅说 篇7

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按照“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对原来学科化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使课程设置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和学生实际,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获得实践技能,增强职业能力。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制图课程教学和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笔者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根据高职教育的实用性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初步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就如何开展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重新设计编排课程内容

项目化教学要求每个教学项目都根据学生今后在本专业就业岗位上岗必备的能力来设计,而课程内容是项目化教学有效开展的依据,应围绕教学项目来设计,原课程教材内容体系显然是不符合的。笔者根据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将课程教学设计为三个项目安排在两学期内进行(具体分配如下表所示),将每个教学项目分成若干个模块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分解每个模块的参考学时、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等,根据模块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对原教材内容体系进行重新编排并进行一定的筛选,删除对项目化教学意义不大、所占课时多、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做到项目化教学需要什么知识就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

建筑制图课程体例结构表

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活动

目前,制图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是以电子教案和实物模型作为主要教具,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被动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根据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笔者现以“项目一:建筑施工图绘制”为例说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项目一的第一和第二模块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后面专业制图必备的空间理论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打好这个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教学中,笔者一方面注意精讲多练,几乎每次授课都留出近一半时间让学生练习做题,在做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各种简易材料根据形体平面投影动手制作实体模型,演示投影过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反复进行由图到物的比较和转换,建立图形与空间物体的对应关系。这样,既有效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学习气氛轻松而且活跃。实践证明,这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项目的第三模块即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是专业制图内容,要将这部分内容教好、学好,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构造知识。而制图课先于其他专业课开课,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在已往教学中发现,学生由于缺乏必需的感性认识,对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师讲课只能是流于形式的“纸上谈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具体的建筑施工图识读教学中,笔者根据需要,将学生熟悉的校园内几幢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由整体到各个细部拍成若干张照片,连同这些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通过多媒体同时展示给学生,对每一幢建筑物对照其照片讲解建筑施工图,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图示内容,有的学生看懂后还饶有兴致地跑到现场再看一下实体构造。这样,学生既轻松完成了识图,又对建筑构造有了感性认识,与后续的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等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顺利完成专业制图教学内容的有利保证。学生仅会识读专业图纸是不够的,还要能够绘制。项目的第四模块建筑施工图绘制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制图理论知识完成的一次大作业,是对课程学习的一次全面考核,学生的任务仍然是校园内的某幢建筑物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先在前期对学生讲解现场测绘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每次测绘时,学生带好必要的测绘工具赶到目标建筑物现场,笔者在现场对各个小组及时指导答疑。虽然学生在测绘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逐步学会了如何进行专业制图,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在初步完成绘图大作业后,再让他们回到教室,通过展示该建筑物的标准建筑施工图图纸,在图形绘制、制图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对照学生绘制的图,并进行讲评,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然后要求学生修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套符合要求的建筑施工图纸。这一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绘图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真正体现了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改革考核制度

过去以期末一次性笔试为主评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尝试建立新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除了笔试外,还包括课堂纪律、出勤、平时作业、课堂学习表现、绘图大作业等方面,使学生明白,在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只要认真表现就会有收获,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一年的课改实践,笔者感觉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明显比以前主动和积极,读图、绘图能力相比以前也有很大进步。虽然课改初见成效,但笔者认为,今后教学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加强,以进一步促进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形成专业教学团队制图课程教学一定要与后续的专业主干课程紧密联系,争取涉及主干项目课程所需的所有知识,如有遗漏需要在主干项目课程教学中及时弥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与专业教师经常交流探讨,形成教学团队。

要组织力量加快教材和课件的编写与制作课改应该整合运用学校多方资源,加快相应的教材、工作页、课件等的编写与制作步伐,以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学校应出台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形成校本特色甚至教师个人特色的教材或教学资料。

充分关注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课程改革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调整。同时,更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根据建筑类高职专业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制图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阐述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并提出了课程改革需加强的三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制图,课程改革,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莫海鹰.《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 .

建筑专业制图 篇8

《建筑制图》是研究用投影方法绘制建筑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作图问题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锻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形体的空间认识、对制图规范的学习与掌握以及图纸绘制方法的掌握和工程图纸的识图与绘制关系的处理, 并能够独立绘制完成一系列建筑图纸。然而, 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 画法几何作为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不但对教师来说是难教、难出成果, 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是难懂、难学的部分;而在建筑制图理论基础部分, 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装饰本身也缺乏了解, 这些问题导致了传统《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并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也没有从本门课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那么基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能够指导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学、习题为主体, 以板书或多媒体为授课形式, 以教师为主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成为《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然而,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接受能力与程度不同, 教师亦不能因材施教单独指导, 致使学生在这门强调实践与应用的课程中无法得到均衡的能力训练, 达不到教学目标。所以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能够优化考评方式

传统《建筑制图》课程考评方式以《建筑制图》习题集、抄绘建筑工程图纸及闭卷考试为主。这种考评方式存在着对理论知识的侧重而学生能力的训练,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优化《建筑制图》课程的考评方式能够使考评目的更加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能够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 课程教学要为后续的人体工程学、AUTO CAD、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等课程提供知识积累, 同时为日后毕业设计及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突出专业化教学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以适应企业单位的需求。

二、传统环艺专业《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弊端与教学目的的不可达性

当前, 不少优化《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的建议被提出, 包括改进教学手段, 加入多媒体教学;调整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习等方法, 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但依然没有改变《建筑制图》是一门对教师来说是难教、难出成果, 对学生来说是难懂、难学的课程。试想, 作为行业规范不能出一点差错的图纸交流语言, 学生学过这门课后有多少能考一百分, 又有多少不合格的呢。如果《建筑制图》课程继续这样下去, 学校培养的学生将一无是处。应当通过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达到教学目的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教学质量提升较慢

1.目前, 《建筑制图》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材与习题模式上, 而没有真正的依据所教授的层次、专业、班级特点、教学目的等进行授课。

2.教师在《建筑制图》教学讲课当中的满堂灌情况依然严重, 学生吸收能力差。这种情况下必然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例如, 《建筑制图》中建筑基础知识的内容知识点多而分散, 并且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各类符号、标注等不得不分类讲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其视为整体, 反而各类符号标注不知道应用于哪类图纸中。

3.建筑制图课程是由画法几何和制图基础两部分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不相同, 画法几何理论体系复杂、难懂, 特别强调对空间想象能力的锻炼;而制图基础所教的内容多而繁杂, 如果不在实践中应用则很难掌握。而学习的主体是艺术生, 逻辑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更是吃力, 这些因素使课程教学质量很难大幅度提升。

(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僵化

由于教学形式的固定, 教师授课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而学生也一直是被动者。长期的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进入一种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 越来越不爱听课, 越来越听不懂这种恶性循环中。遇到习题或考试只会做固定题目而不能举一反三, 活学活用。

(三) 考评方式的不科学

目前, 建筑制图的考评方式主要为习题集作业绘制、建筑图纸抄绘与闭卷考试, 这三种考评方式都难以突出学习本门课程的应用能力。由于形式的限定, 考试前背题, 盲目的抄绘图纸不能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有任何进步。

(四) 教材与所学专业脱节

目前, 市场上针对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制图教材相对较少。由于专业教材的缺失, 在教学的选用上, 不论是“十二五”规划教材还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基本都是选用土木工程类适用教材。其理论复杂, 难度高, 习题不对口等情况十分严重。首先, 环境艺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专业, 其专业性质本身与土木类和工程类专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制图》教材应更多的体现与之相关的建筑装饰图纸, 而不是一直沿用土木类建筑制图的教材范本去研究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其次, 土木类建筑制图教材和习题集的范例也多选用机械类制图教材的范例, 图形抽象、与专业缺乏关联性, 学生对此类图形接触少、兴趣小, 难以想象其空间立体图形。

三、环艺专业《建筑制图》课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改革方向

(一) 注重认知能力——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学习《建筑制图》课程时应从认知过程开始就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改变传统的“讲-听-学”模式,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在听课过程中就参与相关的能力训练。例如, 在讲授诸多分类复杂的标高标注时, 给学生几张无任何标注的平、立、剖面图,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图选择对应的标高标注。这样以学生为主导, 以锻炼能力为目的教学能够避免学生只会记不会应用的情况。

(二) 深化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 尽量对学生学习思维能力进行深挖掘, 真正做到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主导。例如, 在做画法几何时点、线、面、体三面正投影的习题时, 很多学生思维能力弱, 空间形体想象不出来或者懒得去想, 通常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时, 学生对本门课程所学内容毫无兴趣, 也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格外重要。例如, 如果学生实在难以想象出来某一空间图形时, 准备一块橡皮或者橡皮泥, 一个方形空心模具和一把小刀, 根据给出的已知图自己动手去制作出这种立体图形, 一些在学习三面正投影图吃力的同学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来解决难题, 不再被动的等老师来讲答案或抄袭其他同学答案。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不仅能够将实践引入课堂增加学生动手的能力, 更能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加强应用能力——针对性实践教学

增强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提升实践能力。《建筑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然而在实践环节只一味的增强对学生应用能力没有提升的环节上, 依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建筑制图》课程中的建筑制图基础而言, 抄绘建筑图纸这种练习不但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绘图规范, 反而让学生误认为学到了很多知识。针对性实践教学应当在学生有一定的建筑工程制图基础理论知识, 了解各类图纸注意事项后, 省略建筑工程图纸抄绘训练而安排学生对小型建筑进行实地测量、记录数据后直接进行建筑工程图纸 (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装饰图) 的绘制。学生在建筑工程图纸绘制时会遇到不同的制图规范问题, 他们会根据自己遇到不同的问题主动询问老师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所遇到的制图规范问题。这种针对性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直接、形象的理解。针对性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建筑制图规范的应用,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层面来探讨环艺专业《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在结合传统建筑制图教学的弊端和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 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契机, 从根本去研究环艺专业《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起对本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基本达到。

参考文献

[1].莫正波, 宋琦.建筑制图[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8

[2].夏万爽.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5

如何提高建筑制图教学质量 篇9

建筑制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并培养学生绘图的实践能力。作为建筑行业专业人员, 具有适当的构思及设计,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对工科学生的图纸识读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绘图技能, 作为一个绘图老师, 笔者认为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操作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应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

1、要合理设置教学大纲, 优化理论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加强计算机绘图教学。

修改原来的大纲, 新大纲的教学目的要坚持注重基本概念, 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动手能力的原则, 减少画法几何部分内容或降低难度, 注重培养学生手绘、识图和空间想象能力, 并加强标准化教育, 加强学生的建筑施工图绘图能力, 增加实践, 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空间概念。例如, 在训练绘制建筑施工图时, 学生可通过实物观察, 正确的学习如何识别各建筑施工图相互间一一对应的空间逻辑关系。同时, 应与专业发展需求相结合进行课程设置, 教学应该包含画法几何, 绘制建筑施工图及识读建筑专业标准, 查看建筑专业图集, CAD计算机图形学等的表达;降低画法几何中困难的部分, 协调教学内容和学时之间的矛盾。

画法几何是建筑制图理论基础的一部分, 有较强的理论和系统性, 但重点是分析图形功能的空间几何问题, 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距甚远。部分画法几何简化了教学内容。例如, 在生产中, 工程技术人员遇到的曲线和曲面, 相交线和交叉线, 实践中经常使用类似的画法。因此, 该部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没有太多的要求, 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自行掌握。建筑施工图部分, 应着眼于学生的识读能力培养。图纸尺寸, 比例要考虑实际因素, 应侧重于建筑施工图的平、立、剖面图的统一, 学生将在实践画图中逐渐熟练。通过这种方式, 在学时数量有限的情况下, 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兴趣是创建一个有趣的和明亮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的教学, 学生被动接受, 忽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绘图类, 由于复杂的空间转换步骤, 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和其他方法, 让学生思考、发现、总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辅导学生掌握建筑制图知识、识读能力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 利用驱动型教学的全过程手段, 逐步实施, 从易到难, 一步一步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3、优化教学方法。

建筑制图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 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培养两个能力,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 以教师为主导”,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主动发现, 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 这是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重点。进行一个多元化的启发教学, 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并行。如, 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问, 教师还可以直接提问, 然后让学生思考, 并在上课或下课后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自我学习兴趣和主动更新自己知识的意识, 还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的方式来克服以教师为主, 课堂教学材料为主的缺点, 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 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在教学中采用参观、绘图、讨论、计算机等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边看、边做、边听、边想、边练, 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建筑制图是工程专业学生知识点很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提高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制图,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刚绍旭, 李丽.优化设计机械制图的课题提问.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5.3.

[2]刘雯.制图在技术教育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4.

浅谈建筑制图课程教学 篇10

1 适当增加专业制图教学时数

《建筑制图》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制图基本知识”“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我院的教学时数为90课时, 课程只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由于教学时数相对较少, 对于专业制图部分的讲授只作片面介绍, 缺乏对专业制图内容的详细指导, 给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安排上应增加专业制图的教学时数, 将专业制图部分另外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

2 教学内容的调整

传统的建筑制图以画法几何为基础, 通过点、线、面的讲解掌握其三面正投影规律, 在此基础上研究基本几何体及组合体的投影, 最终解决用投影图表达建筑形体的问题。对于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 求实长、实形、两直线相对位置等概念, 可降低教学要求。在土建专业建筑结构中, 曲面立体结构相对较少, 该章节内容可作简单了解。组合体部分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剖面图和断面图是学习专业图的基础, 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加强训练。

专业制图部分主要讲授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对于高职学生重点是培养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入实际工程图纸, 参观实体建筑, 增强专业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应适当增加专业知识的讲解

建筑制图是专业基础课, 学生在学习专业制图部分时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比如在识读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及结构施工图时, 应了解建筑物的基本构造知识及结构知识。

由于制图课安排于其他专业课之前, 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很少。因此为了使学生对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先给学生补充一些建筑构造知识。如介绍房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并将这些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对照进行详细讲解, 使学生能从中形象直观地感知组成房屋的每一个构件并了解这些构件的名称、作用、形状、材料及其位置, 使学生能将这些知识与专业制图知识结合起来,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识读图能力。

4 集中周的综合训练计划

集中周是建筑制图课最后的一个综合训练过程, 是对整个制图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检查,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该周安排于第二个学期的期末, 并安排在配有多媒体等符合制图教学要求的用具及设备的绘图教室。要求能用绘图仪器、丁字尺、图板按国家标准制图。学生利用一周时间 (没有或尽量少安排其他课程) 完成一套建施图及结施图的抄绘。

首先, 由教师给出两个自选抄绘题目:教学楼 (框架结构) 及学生宿舍楼 (砖混结构) 。要求线型符合国家标准, 尺寸标注合理、正确。绘图结束时要求学生自己按照3号图幅将所有作业装订成册。训练结束后, 由任课教师根据图样、图面、图线、标注、字体5个方面评定成绩, 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该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期末总成绩。学校可定期组织优秀作业展评, 任课教师将各班级优秀作业送到学校参加展评, 对获得展评名次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从而提高学生认真作图的积极性。

5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 教师利用粉笔在黑板上作图, 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式被动教学方法。这样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即在教学中注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模型, 互相以模型作图, 并在课堂及时评论并指出错误。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制图教学所用到的图形较多, 用粉笔在黑板上作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性比较差。比如轴测图、剖面图和断面图等部分内容, 要将一幅完整的三视图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往往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使教学计划无法正常进行。尤其是专业制图部分, 图纸内容基本不可能在黑板上作出, 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采用挂图和模型进行讲解, 挂图立体感强, 视觉效果好, 模型直观、形象、具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所选教材的不同, 教材中的一部分视图很可能没有相应的挂图和模型, 所以用于使用的教具很有限或者比较陈旧, 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上略显不足。随着计算机在制图中的应用, 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使用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演示等现代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演示根据物体空间形状画出平面图形, 或者根据平面图形画出空间形状, 即由空间到平面, 再由平面到空间的不断训练,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教学目标, 对《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时数、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培养出适合建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专业制图,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莫章金.建筑工程制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赵研.建筑识图与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赵淑梅, 雷隽卿, 黄仕伟.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J].山西建筑, 2007, 33 (8) :195-196.

浅谈职校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 篇11

【关键词】教学特点 教学方法

建筑制图课是建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由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两部分组成,主要研究各种建筑制图的绘制方法和专业图的识读。

一、目前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较多 有点难建筑制图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多,综合性强,需要一定的几何知识作基础,需要学生有空间想象力。因此教师难讲,学生怕学,师生的教与学都感费劲,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方法不得要领,有的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甚至放弃,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提高建筑制图的教学效果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课程学时少

目前职校的建筑制图课时普遍偏少,授课时数不断减少,使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过少的学时连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都有困难,更不要说高要求了。教学内容又多又难,若照本宣科,教师越教越累,学生也会越学越累,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畏难情绪,提不起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教材滞后

当前所使用的《建筑制图》教材的思想和内容有些滞后,这会使我们的教学与实际工程有脱节,对我们培养人才不利。

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的具体方法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尽量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课时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地进行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观点,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以工程实际应用为指导来讲述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工程实际中具体应用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制图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职校生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不清,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可以用实体模型,如三棱锥、圆柱、圆锥、球体等,对照着这些实体模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绘制出这些实体模型三面投影图;再把实体模型的位置改变,让学生再画出三面投影图。三面投影图画完后,让各小组分析归纳总结投影的规律,每组派代表讲述小组的观点,教师引导启发并做点评。这种形式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气氛也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这种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平面和空间的联系和转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就教室的具体的某点线面让学生产生联想并画出三面投影图,或者让学生自己找出某点线面并画出三面投影图,学生会有兴趣,觉得直观易懂,还可以让学生知道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效果更理想。

2、应用多媒体单调的教学方式常致使该课程教学缺乏活力,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已经不适应当今发展的需要。同时需要介绍的内容很多,而分配给建筑制图的课时越来越少,为增加课堂的知识信息量,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电化教学传递信息量大的优势,及时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并与工程实际联系而加以分析讲解、讨论,既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又可诱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组合体投影这部分知识时,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形体进行投影分析,学生一下难以想象出其空间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利用绘图软件画出这个复杂形体的立体图,让立体图在计算机屏幕上旋转,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分析,看清这个复杂形体的整体形状。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既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又引发了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兴趣。

在木材中补充现实生活中常用的竹材等知识,扩展学生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讨论社会上热点问题,如奥运场馆建设,装修污染、豆腐渣工程等,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自主性,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合理设置建筑制图实践课对于职校学生老说,实践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课教学相辅相成,既能验证建筑制图的基本理论,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因此,为了扩大学生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可以实行开放式教学,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教学时,讲到结构施工图中的楼板结构平面图、钢筋砼构件配筋图、钢筋成型图以及钢筋在构件中的空间摆放位置时,较好做法是领着学生深入到施工现场,让学生亲眼目睹已经绑扎好的板筋、梁构件钢筋,要求学生一边识读图纸,一边对照查看钢筋,查看钢筋的位置、数量、直径、间距和形状是否按图纸施工,然后教师一根根钢筋对照讲解。对学生来说,无论教师在教室怎么讲解,都不如现场实地进行的教学效果好。开放性教学可根据教学班级及学生人数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启迪和引导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成绩评定随着新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建筑制图课的授课时数减少,教学内容不断增加。教材本身内容较多,学生们学起来费力。另外,学生还需要应付各种证书考试。传统的闭卷考试,内容多数死记硬背,容易造成学生负担过重,采用半开卷的形式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或者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在考试内容上,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只看考试的卷面成绩,还应当综合考虑实践成绩、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调查报告等方面。通过这种新的评价办法,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良好习惯,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教学方法的探求和运用上,结合课程的特点,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越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能体现出来,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参考文献

孙勇苗蕾 《建筑构造与识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建筑制图》有效教学的方法初探 篇12

一教师为主导, 进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恰当引导, 提出一些具有诱发性问题, 创造出一种具有学生独立思考情境, 给学生想象的机会和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时刻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否则会使学生思维僵化, 有依赖性, 无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思维能力。如在讲授基本体一课时, 利用教学模型, 直观性地启发学生, 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在头脑中产生鲜明形象。对形体的剖析, 可通过模拟动画, 为学生提供更加形象的表达方法, 使抽象转为实际,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

二理实一体教学, 职业技能增强

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立足于工程实践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本位, 让学生与就业市场零距离, 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根据市场调研, 学生的就业以从事施工、绘图、监理等岗位为主, 识图和绘图的技能是他们上岗就业必备的专业技能, 而用人单位对学生制图能力的要求主要涉及制图和识图能力。所以, 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教学, 能让学生把理论内容与实际的建筑物加以对照, 从感性到理性, 从抽象到具体, 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巩固。

在进行实践教学时, 我们一般以小组为单位, 以周边开工的建筑物为研究对象, 围绕建筑制图的课程教学大纲, 明确建筑制图的实践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环节制定一系列要求。

第一,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部分。课堂对利用课件动画演示对建筑形体分析方法及绘制步骤, 研究各种形体的表达方法, 课外小组活动时, 了解一下典型的建筑实例, 能开阔视野, 激发学习热情。

第二, “建筑施工图”部分。课外小组结合一个实际工程, 系统了解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整个过程, 着重强调房屋的表达方法, 施工图的绘制及怎样阅读施工图。

第三, “结构施工图”部分。课外小组研究基础平面布置、楼层结构布置、屋面结构布置以及各承重件的材料、形状、大小及内部构造等。

三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 进行形象化教学

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就是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作为现代化的手段, 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可以把图形、动画、音乐和语言等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充分利用眼、脑等多种器官, 使教学内容直观化、趣味化和多样化, 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 如在讲授建筑施工图时, 把教材中的学生宿舍楼制成立体图, 先动画演示整个学生宿舍楼, 然后用水平面动画剖切, 投影得平面图, 用铅垂面动画剖切, 投影得剖面图。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生动、趣味性浓, 学生学习激情高涨, 学生更易掌握知识点, 整个教学过程快捷高效。

四互动教学, 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动向, 注意学生的反映, 根据学生神情语态, 合理调整授课速度和对重难点透彻分析。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在对问题的回答中存在的问题, 反复训练, 争取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误区。

课后作业作为检查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的标尺, 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个别指导、督促, 对于普遍性的问题课堂讲解, 对于个别问题单独辅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为便于学生主动地安排学习, 在每堂课授课前都要向学生发布课堂教学导案, 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 做到心中有数。

五结束语

中职生的培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我们要根据教学对象, 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提高他们终身学习和信息加工能力, 锻炼他们耐心、细致、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树立专业思想, 从而较好完成建筑制图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姬春、刘东、王秋萍、候为军.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 :63~65

[2]吕冲.中职学校《建筑制图》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2 (12) :122

上一篇:能力成熟度下一篇:北方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