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河

2024-07-29

北方的河(精选3篇)

北方的河 篇1

1988年, 来自世界各地的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并发表宣言, 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 必须回头2500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里孔子的智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称, 事实上孔子的思想也无愧于这个称号。当代中国社会一度发生剧烈动荡, “文革”这场浩劫深刻地影响了那一代人的命运, 甚至时至今日我们都不堪回首那段痛心疾首的历史。于是, 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认识民族力量, 重新挖掘民族文化的生命内核, 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历史[1]。继“伤痕文学”之后, 当代文化寻根意识形成, 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再认和利用的潮流形成, 它对民族文化精神内核进行发掘和发扬, 但又不是对过去文学成果的简单复兴, 而是秉承扬弃的态度, 结合时代, 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

“文革”后, 中国文坛作家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和整合, 张承志甘于寂寞, 守卫自己的一方精神净土, 努力地、默默地进行自己的创作。《北方的河》正创作于这个动荡之后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 一个百废俱新的时代。正如小说的标题那样, 它给我们展示了一条条发自远古奔向现代的河流, 带着传统文化源头土壤的气息, 又深深涌入了现代广阔的海洋。经过了“文革”、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社会动荡, 中国终于走出了梦魇, 唤起了沉睡中的力量, 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青春激情的时代。时代也为个体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无数的有志青年充满了选择、奋斗、实现的勇气与豪情, 充满了进入人生无限风光的热望。

同萧红不朽的《呼兰河传》一样, 无论是在表层还是在深层意义上, 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均亦带有深沉的自传性质。“他”是北京青年, 曾是一个插队知青, 即将从新疆大学汉语专业毕业分配回北京, 报考曾在牛津大学攻读人类学的国内当时一资深教授的人文地理研究生, 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一过程中所遭逢的一些事情。青年“他”在大学毕业时, 报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 是为了一种男子汉式的理想, 也是为了生命的自我实现, 因为在那里他才能窥见生命的危岩雪岭, 进入壮阔的人生图景, 生命才能尽情地燃烧。青年在宽广的自然中和深厚的历史中的漫游和求索, 也正表现了这个时代接通历史走向未来, 在苍茫的空间中走向再出发的勃勃生机。《北方的河》中那个漫游北方的河, 上下求索北方精神的青年和这个青春的时代有着内在精神气质的一致, 时代精神与青年的精神取得了和谐的共振。个体、时代、历史、自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成为一个血肉交融的宏大的生命圈。

一、做真正的儒士:进取不已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始终存在一种积极进取, 刚健奋发, 生生不息的阳刚文化特质与精神意蕴, 这也与传统的儒家人文精神理念相契合。但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 这样的精神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往往只能“钻之弥坚, 仰之弥深”, 身负多重压迫的生存境遇, 让他们甘于平庸, 甘于俯首做牛马, 安贫乐道, 于是又产生了乐天知命的道德传统。事先预备粮食、用缸顶住家门防止日军侵略的祁老太爷, 三起三落的祥子, 终于死于“祝福”声中的祥林嫂, 数不胜数。在新时期, 如果不是一场把千家万户卷入灾难的“浩劫”降临中国, 也大概不会引起中国人的共鸣。

乐天知命的传统道德教诲中国市民们应该如何过着知足、安定的体面生活。但文革无情地粉碎了这样的生活信念。“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我砸碎了一层层枷锁;心中只剩下一片触目的废墟……但是我站起来了, 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 再没有人, 没有任何手段能把我重新推下去”[2]。张承志经历了文革的磨难, 亲眼目睹了文革带给他们那一代人的创伤。1968年毕业于清华附中, 赴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当农民, 作为当年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队伍中的一员, 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有着超乎一般文人的敏感与清醒, 作品中“他”就是作家本人的化身, “他”对十二岁就因文革失去父亲的女摄影师深为歉疚。“他”是北京青年, 也曾是一个插队知青, 即将从新疆大学汉语专业毕业分配回北京, 专业成绩优异的他毅然放弃了一份足以养活他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作, 报考曾在牛津大学攻读人类学的国内当时一资深教授的人文地理研究生。《北方的河》就是一支青春奋斗的歌, 足以让走向堕落的人重新振作起来。“他”考察了黄河、永定河、湟水, 并两度横渡黄河, 张承志总是想借助自我血液中顽韧刚毅、孤傲强悍的精神因子弥补汉文明中庸世故的先天不足。

虽然他的奋斗历程充满了艰辛, 就像他横渡黄河一样充满了未知与困难, 每一个脚印都能看到他拼搏中的艰难, 同时也能看到他那永不言弃、力争上游的铮铮铁气。他右肩的隐隐作痛到剧烈疼痛, 一直是伴随他前行的一个重要细节。无论结果如何, 他正在奋进中不断成长成熟。

二、古代意象的现代改写:化静寂为壮阔

意象往往容易狭义地与诗歌相联系, 其实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古典意境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 和谐安宁乃至于出尘之思是中国古典意境产生的审美效果。“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一个与自然合二为一的明白自然真谛的人。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这不免对古典意象的审美趋向产生冲击。张承志《北方的河》意境壮阔, 应和了现代人的生命节奏, 富有时代的现场感, 是古典意境现代发展的一个极好的创作实例。

在《北方的河》中, 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古典传统意象, 小说的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北方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而河流更是人类生命的象征, 此外还有破碎的彩陶等等, 都是极富古典文化气息的。在游历日本期间, 他“盯着他们的黄河, 我关掉了聒噪的解说词伴音。在东京郊外的贫民窟此中, 我盯着黄河渐渐形成了一个念头……会有我的同志者出现, 大规模地写黄河[3]。”他认为在日本人的影视文艺作品里, 黄河俨然一位历经磨难的“哑母亲”。华夏农耕文明奠定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 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立足点。自然不是人的异己, 与人有着母子般的贴肤之亲。

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 尤其是诗词的创作中, 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 物我两忘, 物我同一。与许多文人一样, 自然也是张承志生命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出口。但是张承志由现代生命意识、个体意识催生出的生命激情, 通过北方雄强的自然这个中介得到了表达与确证。所以在《北方的河》中, 北方的大江大河, 不再是古典意境中“景”的和平与静穆, 而是赋有了男性的雄强的生命之力, 给人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在张承志的笔下, 黄河是一大块一大块半凝固的流体, 稳稳地前移, 老实巴交但又自信强悍, 在夕阳之下, 整条河都变红了, 铜红色的浪头沉重地卷起来, 又卷起来, 像北方大地燃烧的烈火。它接受万山的朝拜, 威风凛凛地巡视着为它折腰膜拜的大自然;黑龙江解冻时的一声巨响使得整个雪原、整个北方大地都呻吟着震颤着。整条河的上下连声炸响, 冰排、冰州、冰块、冰岛在漩流中愤怒又惬意地粗野碰撞;劈开了燕山和西山的永定河冲出了高山和峡谷, 在开阔的大平原上肆意恣情地东摇西荡, 迫使城市搬迁、河床改道, 是一条不知安宁、永不驯服的河。

彩陶片分散洒落在黄土地上, 被两位热血的青年一片片地拾起来并将它们试图合成一个整体, 这一场景不禁让人联想到在经受“文革”浩劫和旧殖民主义之后的新殖民主义下中华文明的支离破碎, 正如同黄土高坡那支离破碎的土地。碎陶片聚合成了一个有一个腹部有一个缺口的陶器, 女摄影师将它拍摄了下来, 试图把它拿去当做自己在摄影展上展示的作品。这里的陶器不再仅仅是几千年前古人智慧心血的结晶, 手工的成品, 它跨越了数千年来到现代, 女摄影师精心地拍摄制作出摄影作品, 因为初出茅庐遭到落选的命运, 后来在徐华北的帮助下成功展出。这里破碎的彩陶片见证和追随着一位家庭因文革而残缺的女青年走向成功的点点滴滴。

中国古典意境充分地体现了人在对自然的顺应与融入中感受到的和谐与安宁, 亦即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的“无我之境”。面对自然的雄伟, 不会激发人的征服的欲望, 反映的是人对自然的无奈, 奉行浪漫主义的李白也叹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在现代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和谐与顺应, 更重要的是在保证和谐的前提下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在《北方的河》中, 人与自然相生相克的搏斗与交融取代了古典意境中人入乎其中存乎其里被涵容在自然中的状态。人的主体情感、意欲映射于自然山川, 人在自然山川中发现了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也从自然山川中提取了自己所向往的精神品格。青年“他”在与自然难分难舍的血肉交融中, 在与自然相生相克的肉搏中, 北方的河最终塑造成功了一个现代独立人格。青年“他”在野外考察中实际游历了黄河、湟水、永定河这三条北方大河, 这三条北方大河都为他注入了生命的强力和深厚的生命基础, 为他的人格完成提供了基本的精神素养。

青年“他”的人格完成, 不再只是雄强的性格单方面的成熟, 而是“勇敢和深沉、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的相辅相成, 北方的河不但给予了他青春的雄强, 也给予了他成熟的深沉。在小说中, 青年“他”一再地确证男性的雄强, 拒绝少女的温情, 在小说的结尾, 他终于接纳了那生命的另一半, 在梦中, 一个热情似火、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把她打倒的姑娘向他走来。

中国古典意境的深层是静寂, 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状态。“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 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 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4]。《北方的河》在历史、自然、人的宏大框架中抒写了选创造、实现、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既实现了意境的宏阔之美, 同时又使意境沾染了土腥气, 富有了时代的现场感。《北方的河》创作于1984年, 作者与时代相激相荡, 为20世纪80年代留下了一幅精神写真, 个体、时代、历史、自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成为一个血肉交融的宏大的生命圈, 实现了意境的宏阔之美。意境的宏阔是古典意境达到最高境界的一个重要方面, 《北方的河》的意境宏阔中更加进了时代的血肉。

《北方的河》以“他”第二次到黄河考察开篇, 小说前半部分青年“他”行走在北方的大地, 上下求索他心仪的北方的河, 北方大地向他呈现了雄强而深沉的力量, 当他回到北京进入紧张的考研复习, 他的拼命精神就是对北方的河的冲决一切阻力浩荡而出的精神的模拟, 青年“他”边复习边写他胸中的北方的河的诗, 北方的河激荡着他, 伴他走过了有苦有累有挫折有抗争的考研生活。《北方的河》的前半部分写河, 写的是河的精神, 后半部分写考研, 写的是人的精神, 人的精神就贯穿在考研的拼命中, 贯穿在买菜、盖小厨房的琐碎生活中, 贯穿在克服重重困难去争取准考证的过程中, 这一切都是那样的日常但又是那样的真实, 是人生的真景, 意境终于沾染上了土腥气, 与现实的人生体验密切地挂上了钩。北方的河的精神与青年他的人生奋斗相生, 最终成就了一个现代独立人格, 成就了具有现代意味的意境的诞生!

参考文献

[1]陈思和:《逼近世纪末的批评文丛——笔走龙蛇》,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7.5

[2]舒婷:《朦胧诗选》, 83页,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9

[3]张承志:《张承志散文》, 41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5

[4]宗白华:《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美学与意境》, 99页, 人民出版社, 1987

北方的河 篇2

通读整部小说,我感受到一种东西在心中蔓延,它紧紧攫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关于生命、精神和理想的东西,它有一种青春的热烈,它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强健有力,那么的不可遏制。它让我们正视内心那片早已被世俗和喧嚣占领殆尽,几近荒芜的精神的绿地,让我们错愕和震惊,让我们愿意检点一番心灵的荒芜而重新踏上追逐生命理想的征途。黄河,额尔齐斯,湟水,无定河和永定河;那一条条北方的河已融入了“他”生命里。在这里是一种旷野。是一种纯真。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完美合一。

这样的生活才是纯自然的。不加修饰的。那是黄河的儿子所特有的性质。我曾在主人公给病床上的母亲吃罐头的时候痛哭了一场。 他成堆成堆的给母亲买来水果和罐头。打开,削好,递到母亲面前。 “不想吃,”母亲的声音还很微弱。 他还是端着那些食物,不作声地望着母亲。 “不,”母亲又说了一遍。 他把食物递得更近。 “你也吃。”母亲说。 “不,你吃,妈。”他说。“你也吃。”母亲坚持着。 他拿起一个苹果,用两个拇指卡住,咔嚓一声掰成两半,大口嚼了起来。他避开了母亲的目光,也不再去看老人满头的白发。

母亲也吃了起来,小声地啜着梨子罐头里的糖汁。他们都想起了久违的往事。细致入微的描写。我相信没有切身的体会是难以写出这样的文字的。另一段令我难受的地方是当摄影家嫁给了研究生的好友时。为何研究生不去追求呢。白白的放弃了一段纯真的爱情。

北方的河小说读后感 篇3

北方的河给予作者的是一种精神力量,额尔齐斯河给予的是坚强、忠诚和敬重诺言,黄河给予的是父亲一样的深沉而又猛烈的爱,永定河给予作者的是耐性和沉静,黑龙江给予的是新的希望新的动力北方的河教会了作者怎么样生活、怎么样过有意义的人生。他感谢北方的河,你用你粗放的水土把我哺养成长,你在不觉之间把勇敢和深成、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同时注入了我的血液。他带着不同河流赋予的精神力量开始着人生。知青年代,被下放到新疆支边,变幻莫测的命运使自己学会了坚强、忠诚,才能熬过荒乱的岁月,就是额尔齐斯河的精髓支撑着他的信念,从此他也开始喜欢上了河流。

后来,一个偶然的错误来到了黄河的青羊坪,他迷上了黄河,就是这样的迷恋,他放弃了了学校安排的工作,转专业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为了参加研究生考试,他再次来到黄河实地考察,这次他感受到了黄河像是父亲一样托浮着他,黄河,一曲永恒的关于父与子的音乐。他感受到一种雄浑的生命力,粗野而古朴,充满青春之活力,他横渡黄河,他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能寻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来到湟水,一个破碎的彩陶罐和一片郁郁葱葱的青杨树,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生活的预示,苍凉古老的黄土高原是那个苍白无力的社会,生的欲望强烈的树林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强烈青春热情,世上的事情多么拗人心意啊,生活也常常是这样残缺。永定河的耐性和坚韧使他明白怎么样在这样苍白的社会中坚韧的生活下去;而黑龙江赋予他如雨后春笋般的希望,永远前进,不断进步。

北方的河给予他的是幻想青春和热情,你用你刚强的浪头剥着我昔日的躯壳,在你的世界里我一定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和战士。

上一篇:建筑专业制图下一篇:楼盘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