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2024-08-22

北方燕麦高产栽培技术(共8篇)

北方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篇1

燕麦营养在禾谷类粮食中最好, 其蛋白质含量高, 氨基酸含量均衡、组成全面, 是全价优质蛋白质, 又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及燕麦甙、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 具有降血脂、调节血糖、改善肠胃功能、防癌等食疗保健功能[1], 对由高血脂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脑血栓和糖尿病以及肥胖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燕麦籽实是饲养幼畜、老畜、病畜和重役畜以及鸡、猪等家畜家禽的优质饲料。叶、茎秆多汁柔嫩, 适口性好, 是最好的饲草。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播前准备

燕麦不宜连作,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 选用豆类、玉米、甜菜、马铃薯、瓜类等前茬。燕麦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较为凉爽湿润的地区。土壤宜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需求, 选择适应性强、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质品种。播前要进行种子清选, 充分晾晒, 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 以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可用甲拌磷原液100~150克加3~4千克水拌种50千克;用种子量的0.3%乐果乳剂拌种, 可防治燕麦的黄矮病。用种子量0.2%的拌种霜或0.15%拌种灵进行拌种, 可防治燕麦黑穗病[2]。整地应做到早、深、多、细。充分熟土壤, 形成松软细绵、上虚下实的土壤条件。做到深耕、细耙、镇压, 可施农家肥30吨/公顷或等效生物有机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 施肥量纯氮75千克/公顷, 五氧化二磷90千克/公顷, 氧化钾37.5千克/公顷, 底肥、种肥分施。

二、播种

早春土壤解冻10厘米左右时, 即可播种。燕麦的适宜播期在3月25日至4月15日, 最佳播期为清明前后, 最迟不要超过谷雨。根据降水情况, 抢墒播种尤为关键, 抓苗是旱地燕麦高产的一项主要措施。最好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开沟条播, 不宜撒播。条播行距15~20厘米, 深度以5~6厘米为宜, 防止重播、漏播, 下种要深浅一致, 播种均匀, 播后耱地使土壤和种子密切结合, 防止漏风闪芽。

三、田间管理

出苗前若遇雨雪, 要及时轻耱, 破除板结。在整个生育期除草2~3次, 三叶期中耕松土除草, 要早除、浅除, 提高地温, 减少水分蒸发, 促进早扎根, 快扎根, 保全苗。拔节前进行2次除草, 中后期要及时拔除杂草。种子田面积不大, 可选用人工除草。种植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化学除草剂, 在三叶期用72%的2, 4-D丁酯乳油900/公顷或用75%巨星干悬浮剂13.3~26.6克/公顷, 选晴天、无风、无露水时均匀喷施。为了提高粒重和改善品质, 抽穗期和扬花前用磷酸二氢钾2.25千克/公顷加尿素5千克/公顷加50%多福合剂2千克/公顷, 对水喷施。有灌水条件的地方, 如遇春旱, 于燕麦三叶期至分蘖期灌水1次, 灌浆期灌水1次。苗期灌水时, 从总肥量中取出尿素7.5千克/公顷随水灌施[3]。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四、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优先使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 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 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及生物多样性, 将各类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 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的范围内。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 不得将有害的种子带入或带出。选择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实行轮作, 合理间作, 加强土、肥、水管理。清除前茬宿根和枝叶, 实行冬季深翻, 减轻病虫基数。农药防治安全要求按GB4285和GB/T8321执行[4]。掌握适时用药, 对症下药。燕麦坚黑穗病可用拌种双、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以种子重量0.2%~0.3%的用药量进行拌种;燕麦红叶病可用40%的乐果、80%的敌敌畏乳油或50%的辛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等喷雾灭蚜。粘虫用80%的敌敌畏800~1000倍液, 或80%敌百虫500~800倍液, 或20%速灭丁乳油400倍液等喷雾防治。对地下害虫可用75%甲拌磷颗粒剂15.0~22.5千克/公顷或用50%辛硫磷乳油3.75千克/公顷配成毒土, 均匀撒在地面, 耕翻于土壤中防治。

五、收获与贮藏

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在蜡熟后期进行, 选无露水、晴朗天气进行。收获后及时脱离、晾晒, 含水量达到14%以下, 可通过自然、人工先进方法进行干燥。用风筛清选取各机械清选达到GB2930和GB6142的要求。登记造册:包括品种名称、种质来源、种植年限、种植地块、收获时间、纯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种子等级、登证者签名等。用布包或麻袋或其他器具包装, 种子袋上应有标签, 包括品种、等级、产地、收获期、发芽率、纯净度等。种子贮藏库要求防水、防鼠、防虫、防火、干燥、通风, 相对湿度不超过60%。专人管理, 定期检查。

北方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篇2

新泰市徂徕山茶园,面积10.7hm2,始建于1968年,是泰安地区最早开辟的茶园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经营,茶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突出.在该茶园的.示范带动下,从1995年开始,全市新发展茶园面积170余hm2,茶叶生产已成为新泰市广大山区的一项重要经济支柱.为指导好全市茶树生产,我们于至实施了北方茶树高效栽培综合技术试验,总结如下.

作 者:李华 戚淑珍 陈丕玲 于在爱 吴友美 王明群  作者单位:李华,于在爱(新泰市羊流镇林业站,271208)

戚淑珍(泰安市园林管理局)

五寨县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篇3

燕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类作物, 其蛋白质含量14.5%~20.07%。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 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丰富且平衡, 尤其是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高, 是大米、小麦粉的2倍以上。燕麦的脂肪也较高, 是大米、小麦粉的2~6倍, 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其亚油酸含量占不饱和酸的44%~55%。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农学家和医学家首先研究发现燕麦具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血糖的功效, 并将燕麦作为保健医疗食品加以开发。为此, 燕麦食品被誉为“21世纪功能食品”、“健康食品”。

根据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要, 综合多年莜麦栽培试验研究成果和当地农民传统种植经验, 现将燕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目的是改变历史形成的莜麦生产中低投入、低产出状况, 核心是品种标准化、栽培区域化、轮作和耕作制度化、管理科学化。

一、播前准备

1. 因地制宜选用品种

(1) 南部土石山区

南部土石山区以坝莜1号、白燕3号为主, 搭配品种:白燕4号等。

(2)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以坝莜3号、晋燕8号为主, 搭配品种:白燕3号、白燕4号等。

2. 选优茬口

采用豆茬、山药茬或胡麻茬。

3. 以地定产、合理密植

产量、密度指标依据不同生态区情况确定如下:

(1) 南部土石山区:产量指标150~200千克, 密度为每亩基本苗35万~40万株, 拔节前后总茎数60万株, 亩穗数45万左右, 亩播量9~12千克。

(2) 黄土丘陵区:产量指标150~175千克, 密度30万~35万株, 拔节前后总茎数50万株, 亩穗数40万, 亩播量8.5~10千克。

4. 施肥

(1) 南部土石山区:达标亩施农肥750千克, 硝酸磷肥20~30千克。

(2) 黄土丘陵区:达标亩施农肥1000千克, 硝酸磷肥15~20千克。

5. 顶凌春耙耱

头年秋耕的土地, 早春及时耙耱, 就是在3月中下旬耕地进入冻融阶段, 及时耙耱, 耱绒耙细。

6. 种子处理

种子要进行精选, 去掉小、秕、烂、杂的种子, 选用发芽率90%以上的健壮饱满种子, 并摊晒2~3天, 用种子量的0.3%拌种双进行拌种, 以防黑穗病。

二、播种

1. 播期

南部土石山区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 (小满~芒种) 播种, 也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原则上既要保证全苗, 又要使莜麦的三叶—拔节、孕穗—灌浆的需水期与当地自然降水高峰期相吻合。中部丘陵区可适当早播, 一般在小满前后播为宜。

2. 施毒土

播前每亩用5%的锌硫磷或2%的甲铵磷粉2千克加细土15~20千克混拌均匀制成毒土, 撒在地表或犁沟, 以防地下害虫。

3. 喷洒除草剂

为防治双子叶杂草, 如灰菜、胡石芽 (俗称) 等漫延, 并在播前5~7天, 用38%的氟乐灵乳剂2000倍液均匀喷洒在地表面, 随后磨耱一遍待播, 或用2、4-D丁酯, 72%乳油苗后3~4叶除草。

4. 播种方式

墒情好、肥力好的土地采取机播、犁耕;高肥水地采取宽幅大垄, 播幅5~7厘米, 行距20厘米左右。墒情差的地块采取耧播;肥力差的地块采取抓籽犁耕。

三、田间管理

1. 播后管理

播后应很好地耱地一次, 以保墒促全苗。如播后下大雨, 并在出苗前1~2天破除板结, 预防曲芽。

2. 出苗-灌浆期田间管理

(1) 追肥:在三叶后--分蘖阶段, 结合中耕锄草亩追尿素7.5~12.5千克。

(2) 中耕除草:一般分蘖和拔节后各中耕一次, 重点放在第一锄, 要浅锄、碎锄、锄净。

(3) 防治病虫害:3~5叶期如发现蚜虫, 应及时用40%乐果乳剂加水1000~1500倍液喷雾, 消灭蚜虫, 预防红叶病发生;生育后期要注意粘虫的发生, 一旦发生应尽量消灭在3龄以前, 可用敌敌畏或氧化乐果加水2000倍液进行防治。

四、收获

技术集成助推燕麦高产创建 篇4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北部, 是全省24个优势农产品基地县之一。其自然条件与燕麦的生长需求十分吻合, 具有生产优质燕麦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 全县燕麦良种应用面积逐年扩大, 种植技术不断提升, 农民素质大幅提高。2012年, 全县燕麦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0 000 hm2, 农民人均增收420元, 燕麦产业已成为右玉县强农富民的主导产业之一。

1 政府高度重视, 部门协作到位

右玉县十分重视燕麦主导产业发展, 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 省技术站站长和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 农业、财政、农机等部门负责同志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一县一业”示范基地高产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思路, 形成了分工协作、多部门配合到位的格局。县农委负责燕麦基地规划和各类物资及种子的供应, 制定燕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及技术培训等工作;各乡镇因地制宜地做好群众工作, 及时消除存在的疑虑和误区;县财政及时足额拨付了补贴资金;农机中心落实燕麦耕种收所需机械13台套, 使农民享受到农机补贴5万余元。

2 结合当地实际, 规划扎实到位

为抓实“一县一业”燕麦示范基地的展示工作, 规划设计要先行。县农委主要负责人带领技术组, 在乡党委、政府的配合协助下, 扎实规划项目用地, 积极鼓励农民新建燕麦园区, 发展杂粮产业。涉及到园区的农户, 都要与基地村签订了《2012年燕麦园区建设规划保证书》, 为集中连片种好燕麦打下了群众基础。经过努力, 在全县10个乡镇的22个村建成燕麦园区1 097 hm2。其中, 在海拔最高的李达窑乡的8个村, 沿通村公路组织建成了集中连片的“一县一业”燕麦高产创建示范基地671 hm2。

3 出台惠农政策, 资金落实到位

2011年7月, 右玉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一县一业, 促进燕麦等杂粮发展的决定》, 其中明确提出, “十二五”期间, 全县要以“一县一业”为平台, 加大涉农部门资金和项目的整合力度, 重点扶持燕麦等杂粮产业发展。在整合现有资金的基础上, 新增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好的和达到建设标准要求、验收合格的专业村实行奖补。2012年4月, 县政府又出台了《右玉县实施十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的通知》, 按照《通知》精神, “种植13.3 hm2以上优质燕麦, 每0.067 hm2补贴30元”。经过实地调查落实, 全县新增13.3 hm2以上的燕麦园区36个, 分布在10个乡镇的22个村, 面积共1 097 hm2, 燕麦园区农户享受县政府补贴近50万元。项目领导小组协调县信用联社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扶持燕麦专业村发展。2012年, 用于燕麦基地的农资信贷资金达68.22万元, 远远高于往年的20多万元。在有关政策和项目资金的支持下, 全县2012年燕麦总面积达到1.01×104hm2, 新增近2 000 hm2, 燕麦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4 强化物化补贴, 技术服务到位

在“一县一业”燕麦示范基地建设中, 右玉县按照“坚持一个主攻方向 (主攻单产) , 调动两个积极性 (调动农技人员和农民生产积极性) , 突出三个重点 (即大村、大片和大户) , 落实四项关键技术 (新技术新材料推广、机械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 ”的工作思路, 优化集成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燕麦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4.1 推广应用新技术

燕麦基地推广了由山西凯盛肥业公司生产的150 t燕麦专用新肥料, 试验了66.7 hm2“那氏齐齐发”、66.7 hm2“活力久久”生长调节剂和66.7 hm2生命素。技术小组按照基地内的农户名单, 分村免费发放、认真核对、严格把关, 确保了项目物资用于项目建设。为保证燕麦有适宜的单位苗数, 技术小组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提高播量, 由原来的9 kg/0.067 hm2增加到10 kg/0.067 hm2, 并实行了机械条播。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改进了施肥方法, 改变了传统的施用磷二铵做种肥以及“猛追肥”的施肥现象, 实行了氮磷配合、重施基肥, 并通过播种机械实现了分层施肥技术, 避免了燕麦因大播量带来的后期脱肥风险。

防控结合, 加强病虫害防治,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 对燕麦草地螟的防治覆盖率要达到100%, 比上年提高40%。

4.2 推广应用新品种

为改变农民自用留种的传统习惯, 委托右玉县益丰种业公司统一调运燕麦种子, 调运坝莜3号优种30×104kg, 其中无偿为项目区发放10×104kg, 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非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 良种覆盖率得到全面提高。

4.3 引进应用新机具

燕麦铺膜播种机具的引进, 开创了燕麦种植历史的先河。在省技术站的协调指导下, 从洪洞县购置回2台小麦铺膜播种机, 经实地调试、改装, 无偿服务农户, 顺利完成燕麦铺膜播种13.3 hm2。地膜覆盖燕麦不仅出苗整齐, 而且苗全苗旺。

5 聘请专家, 技术培训到位

按照“科学、实用、实效”和培训不漏户的原则, 右玉县组建了专家组和技术指导组, 聘请省技术站魏亦文研究员为首席专家, 省市县农业专家组成了“右玉县一县一业示范基地专家组”, 由本单位16名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专家组提出了工作方案, 明确了技术指导任务。技术指导组实行包村包片工作责任制, 分段制定工作任务并严格考核工作成效, 把工作实绩与技术指导补助费挂钩, 增强了指导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在燕麦生产关键时期, 技术指导组通过新闻媒体、现场演讲、专栏墙报、咨询讲解、发放技术资料, 以及在核心攻关区设立燕麦高产创建标志牌等形式, 积极推进高产栽培技术入户、进田, 对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和高产创建示范区群众进行技术培训。科技入户指导率达到了95%以上。

6 建立标牌档案, 项目管理到位

6.1 建立基地标牌

在666.7 hm2燕麦基地, 建立了4个燕麦高产创建标牌, 标牌中明确标注出了示范地点、面积规模、产量目标、种植品种、关键技术、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责任人等内容。

6.2 建立试验和示范标牌

在666.7 hm2基地试验田、示范田树立了标牌。林家堡和残虎堡是全乡较大的村庄, 在这两个村安排试验和示范展示具有一定的带动性。每666.7 hm2试验示范区引进了坝莜1号、6号、9号、晋盐15号、白燕2号、坝燕4号共6个燕麦新品种, 种植面积4 hm2, 坝莜3号、4号燕麦品种做为对比, 种植面积2.67 hm2。同时, 该试验示范区都引进了那氏齐齐发诱导剂、活力久久和生命素三项新技术。

6.3 健全档案

把高产创建活动有关的文件、方案、田间记录等及时建档立案。特别对高产创建种植品种、推广技术、生育时期、专家指导等进行详尽记载, 确保了信息记录及时、具体和真实。

7 延伸产业链条, 农民实惠到位

在“一县一业”燕麦示范基地的引领下, “十亩”攻关田、“百亩”展示片、“千亩”示范方、“万亩”基地单产都达到预期目标, 全县燕麦产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在县农委组织和乡镇的配合下, 山西晋西口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右玉县塞星杂粮食品公司等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3 335 hm2, 既保证了加工企业原料, 又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右玉县将由以往大批量的出售燕麦原粮, 变成出售燕麦面、燕麦片、燕麦粥等加工产品, 实现了企业与农户双赢, 既延伸了农产品产业链条, 又保护了农民利益, 使全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摘要:右玉县具有生产优质燕麦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燕麦产业是右玉县强农富农的主导产业之一。由于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 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应用到位, 聘请专家、技术培训到位, 项目管理到位, 实现了燕麦高产, 全县燕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北方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篇5

1. 精细整地

采取早秋深耕, 耕深20~25 cm, 3月中旬顶凌耙耱, 尽量耙细、拖平。

2. 科学施肥

使用高温发酵腐熟好的农家粪肥、绿肥、秸秆堆肥等有机肥料, 结合秋耕施入高温发酵腐熟好的农家粪肥1 500~2 000 kg/0.067 hm2。

3. 精选优种

选坝莜1号、坝莜3号、白燕2号、品燕7号、宁莜7号等耐盐碱优种。

4. 种子处理

剔除病粒、瘪粒、破碎粒。种子纯净度超过98%, 发芽率超过85%。播前进行晒种, 选择晴朗无风天摊晒3~4 d, 厚度3~5 cm, 达到杀菌、提高发芽率的目的。

5. 适期播种

夏莜麦区一般在3月20日—4月5日;秋莜麦区旱坡地一般5月30日播种, 平滩地一般5月20日播种。最好采用机械播种方法, 行距为20~25 cm。旱地保苗约30万株/0.067 hm2, 水地保苗约40万株/0.067hm2。旱地播种量7.5~8.5 kg/0.067 hm2, 水地播种量9~10 kg/0.067 hm2。结合播种, 每0.067 hm2施复合肥 (氮、磷、钾含量各15%) 10~15 kg。播种深度为4~6 cm。

6. 田间管理

(1) 中耕锄草 (1) 人工锄草。二叶一心期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 要求浅锄、细锄, 做到灭草不埋苗。四五叶期进行第2次中耕, 做到深锄拔大草; (2) 化学除草。在燕麦四五叶时期, 每0.067 hm2用72%的2, 4—D丁酯40~50 g加水40 kg喷雾除草。要注意除草剂对周围双子叶作物的影响。

(2) 灌溉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若遇到干旱及时灌水、一般在燕麦三叶期、五六叶期 (时间约在三叶期后15 d左右) 和开花期进行灌水, 这是燕麦丰产的保证。后期灌水可根据实际降雨情况, 酌情增减灌水次数, 防止土壤水分过多, 造成燕麦倒伏。

(3) 追肥结合三叶期灌水, 每0.067 hm2追施尿素10~15 kg;在五六叶期, 如果发现燕麦叶片色淡缺肥, 可结合灌水每0.067 hm2追施尿素10 kg。

7. 病虫防治

(1) 防治燕麦坚黑穗病播前用种子质量的0.3%的拌种双进行拌种处理。

(2) 防治蚜虫秋莜麦区适时晚播, 躲过5月底、6月初南方迁飞过来的蚜虫发生高峰期, 便可以有效地减少莜麦的红叶病。使用5%鱼藤酮乳油200倍液喷雾。

(3) 防治黏虫如发现黏虫危害, 每0.067 hm2用5%来福灵乳油15~20 m L兑水60 kg, 进行喷雾处理。

8. 适期收获

北方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篇6

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应选择生育期适中, 优质高产的品种, 在黑龙江省北部可选用生育期90~100d, ≥10℃活动积温为1600~2000℃, 经国家或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审定 (认定) 的品种, 如白燕2号、白燕8号、坝莜8号、坝莜10号、坝燕4号、内燕5号等。要求种子纯度≥96%、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不超过13%。播种前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将种子摊薄2~3cm厚, 晒种3~5d, 促进种子早萌发, 提高发芽率, 提早出苗, 晒种后可以用种子量0.2%的拌种双或多菌灵拌种, 防止燕麦丝黑穗病、锈病等。

2 选地、整地、施肥

a.选地燕麦对土壤要求不高在酸性或是碱性土壤上均能获得好收成, 但以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最佳。燕麦不宜连作, 对前茬作物有一定要求, 应该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 选用豆类、玉米、马铃薯等无长残效除草剂的前茬。

b.整地春季当土壤解冻15cm以上适时早耕, 并用重、轻耙多次耙地, 采取先顺后斜行走耙地作业, 耙地深度不少于10cm, 耙地标准为整平耙碎, 不漏耙, 不湿整地, 不拖堆, 到头到边。用镇压器进行镇压, 减少壤水分以气态形式扩散, 提高耕层水分。

c.施肥结合整地施入底肥, 燕麦是一种喜肥、耐贫瘠作物, 在土壤肥力过高的地块易倒伏, 因此施肥量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的原则进行, 在黑龙江省北部区施肥量一般为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30t/hm2、尿素45~60kg/hm2、磷酸二铵40~65kg/hm2、硫酸钾30~70kg/hm2作基肥。

3 播种

土壤温度稳定通过5℃时进行播种, 播种适宜时间为4 月15 日至5 月5 日, 中等肥力地块播种量以140kg/hm2为宜, 高肥力地块播种量以120kg/hm2为宜, 行距一般采用20~25cm, 播幅10~12cm, 当播期推迟时, 应适当增大播量。公顷施磷酸二铵35kg、硫酸钾50kg作种肥。

4 田间管理

a.苗期管理燕麦出苗前若遇雨雪, 要及时轻趟, 破除板结。在3叶期之前根据草情用72%2, 4-D丁酯乳油900mL/hm2进行化学除草。在3叶时进行中耕, 去除杂草, 提高地温, 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 减少水分蒸发, 促进根系生长, 为中期地上部生长打好基础。

b.拔节、孕穗期管理在拔节前进行2次中耕锄草, 破除板结, 减少水分蒸发, 满足燕麦对水分、养分的需求, 促进新根生长和向下深扎, 使根系吸收水肥范围扩大。拔节至孕穗期应尽量减少农事操作, 防止机械损伤。

c.开花、成熟期管理开花至成熟期遇干旱, 可浅浇水, 加快灌浆。开花灌浆期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追肥, 以促进灌浆, 提高粒重。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进行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是选择优良品种, 实行轮作, 合理间作, 加强土、肥、水管理。清除前茬宿根和枝叶, 减轻病虫基数。 化学防治严格按GB4285和GB/T8321的要求进行。蚜虫可用800 倍液溴氰菊酯防治, 粘虫用90% 敌百虫1200 倍液防治, 燕麦坚黑穗病可用拌种双、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以种子质量0.2%~0.3%的用药量进行拌种, 燕麦红叶病可用40%乐果防治。

6 收获与贮藏

朝阳市无公害燕麦栽培技术 篇7

一、产地选择

选择环境良好, 没有工业“三废”及城镇生活、医疗废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要求土壤条件为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10克/千克以上, pH6.5~8;空气质量符合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灌溉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水质标准的规定要求。

二、播前准备

1. 种子处理

选择优质高产燕麦品种沈农燕麦1号, 播前种子精选, 进行晾晒和发芽试验, 确保苗全、齐、匀、壮。

2.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茬口好、地力均匀、土层深厚的地块种植。播前平整土地, 使土壤细碎无坷垃、上虚下实, 达到播种要求。

三、播种

1. 播种时间

当5厘米土层日均地温稳定通过5℃时播种。一般在3月中下旬。

2. 播种深度

播深在3~6厘米, 沙性土壤播深5~6厘米, 粘性土壤播深3~4厘米, 播种后镇压, 确保一播全苗。

3. 播量及密度

每公顷播量100~110千克, 亩保苗30万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

1. 除草及中耕

4月份整地前, 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1500亳升, 按比例配制后, 喷洒地表除草;出苗后, 3叶期用2.4-D灭草;在分蘖、拔节后期分别中耕1次。特别重视分蘖期中耕, 要求浅锄、碎锄。

2. 施肥

(1) 施足底肥。结合深翻每公顷是农家肥3~4万千克、过磷酸钙375~750千克。

(2) 合理使用种肥。播种时随播种施用有机肥或每公顷用175~200千克磷酸二铵或350~400千克三元复合肥。

(3) 适量追肥。在分蘖、拔节后每公顷追施尿素150~200千克;在抽穗前, 每公顷追施尿素100~115千克。

3. 浇水

一是饱浇分蘖水, 在燕麦植株地上部分进入分蘖期、植株内部进入穗分化期时, 采用小水饱浇方法, 透浇1次。二是晚灌拔节水, 在燕麦第二节伸长时, 轻浇1次拔节水。三是早浇孕穗水, 在燕麦顶芯叶时期, 轻浇1次孕穗水。

五、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为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要合理轮作, 加强管理;秋深翻、深松, 不利幼虫或虫卵越冬;培育无病虫害壮苗;适期播种, 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2.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 采用糖醋液、黑光灯或汞灯等方法诱杀蚜虫、土蝗等害虫成虫。

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田间七星瓢虫等害虫天敌, 杀灭蚜虫等害虫。

4. 药剂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黑穗病、红叶病、黏虫等。黑穗病可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 以种子重量的0.2~0.3%用药量拌种;红叶病用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黏虫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用液量600~700千克/公顷。

5. 收获

穗下部小穗籽粒蜡熟时即为成熟, 大田燕麦穗部有3/4的小穗成熟时开始收获, 边收边捆, 及时运回脱粒。

6.

北方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篇8

关键词:皮燕麦,安瑞,高产加工型,选育,栽培技术

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是世界上公认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最高的谷类作物。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76个国家,国外以皮燕麦为主,全球年种植面积约1 148.5万hm2,我国是裸燕麦的主产国[1,2]。近年来随着对燕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燕麦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食用燕麦的人群逐年扩大,燕麦食品加工业对皮燕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我国皮燕麦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生产上种植品种多为农家种,混杂退化较为严重,产量低而不稳[3]。近年来引进培育成的坝燕一号和坝燕四号虽然产量较高,但商品性较差,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4]。为此,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从国外引进燕麦品种,通过试验鉴定,选育成抗旱抗倒、品质优异、高产稳产、适宜加工燕麦片等食品的皮燕麦品种安瑞(原名CDC-Orrin;试验名颐丰佳燕1号)[1,2,3,4]。

1 选育方法

采取外部引进、国内试验、科研单位与加工企业相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从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引进,原名为CDC-Orrin,试验名称为颐丰佳燕1号,同年进行观察鉴定,2010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河北省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鉴定,鉴定名安瑞。

2 产量表现

2.1 品种比较试验

颐丰佳燕1号2010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3 330.00 kg/hm2,比对照增产24.02%(表1)。

2.2 品种区域试验

颐丰佳燕1号2011—2012年参加河北省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以青引一号为对照,结果2011年6个参试点中5个点比对照增产,折合产量3 903.17 kg/hm2,比对照增产22.88%;2012年6个参试点全部增产,折合产量5 368.59kg/hm2,比对照增产42.42%;2年12个参试点有11点增产,增产点占总点数的91.7%,2年平均产量4 635.88 kg/hm2,比对照增产33.4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表2)。

2.3 品种生产试验

颐丰佳燕1号2012年参加河北省皮燕麦品种生产试验,以青引一号为对照,其结果是6个试验点全部增产,折合产量5 071.0 kg/hm2,比对照青引一号增产23.27%,居参试品种第1位(表3)。

3 特征特性

3.1 特征

幼苗半直立,苗色深绿,生长势强,生育期94 d左右,属中熟型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举,株高104.3 cm。周散型穗,纺锤铃,籽粒黄白色。穗部经济性状好,主穗平均穗长15.2 cm,小穗数23.6个,穗粒数48.3粒,穗粒重1.9 g,千粒重41.0 g(表4);籽粒品质好,蛋白质含量14.34%,脂肪含量5.76%,淀粉含量63.21%。

3.2 特性

该品种抗旱、抗倒、抗病性强,品质优异,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群体结构好,成穗率高,适应性广,是一个适宜在河北坝上4个县和崇礼县以及其他同类型区土壤肥力基础中上等,生产潜力4 500 kg/hm2以上的平滩地、二阴滩地和水浇地种植的优质加工型皮燕麦品种(表4)。

4 创新点

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增产潜力极大;千粒重高,籽粒饱满均匀,商品性好;品质较好,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该品种的成功培育,改变了我国没有加工型皮燕麦品种的局面,为实现燕麦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5 主要栽培技术

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该品种适应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和坝下高寒山区及其他同类型地区的平滩地、二阴滩地和水浇地种植。适宜播种期为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及其他同类型地区的适宜播种期:瘠薄旱坡地和砂质土壤地5月25—30日播种;肥坡地(平地)和旱滩地5月20—25日播种;坝头冷凉区和二阴滩地5月15—20日播种。瘠薄旱地和砂质土壤地基本苗300万株/hm2左右;肥坡地(平地)和旱滩地基本苗300万~375万株/hm2;坝头冷凉区和二阴滩地基本苗225万~450万株/hm2。结合播种施磷酸二铵75~105 kg/hm2,于分蘖至拔节期结合中耕或乘雨追尿素75~150 kg/hm2。三叶期进行第1次中耕锄草,拔节期进行第2次中耕锄草。

6结语

该品种抗旱、抗倒、抗病性强,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籽粒均匀,商品性好。该品种的成功培育,改变了我国没有加工型皮燕麦品种的局面,为实现燕麦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任长忠,胡跃高.中国燕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田长叶,赵世锋,李云霞.粮草兼用型裸燕麦新品种坝莜3号的选育[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39-40.

[3]武永祯,田长叶,李云霞,等.优质加工型裸燕麦新品种坝莜9号的选育和利用[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50-51.

上一篇:诱导培养下一篇: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