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精选10篇)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篇1
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多较紧急,来势凶猛,尤其大量出血时,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常并发感染,感染可影响疗效,严重感染则可以加重出血,有时甚至危及生命。为探讨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6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65~88岁,平均(76.1±6.4)岁。本组6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2例发生感染,其中,7例入院时已合并感染,3例系潜伏感染,2例医院感染。58例有合并症,以合并糖尿病居多,共17例(29.3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1例(18.96%)。诊断标准参见文献[1]。
1.2 方法
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和出血后发生感染病例的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出血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
6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1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9.35%。发生感染时体温38.1~40.8℃。以冬季为主,共7例,占58.34%。实验室检查:WBC<10×109/L 7例,(10.0~19.9)×109/L12例,(20.0~27.3)×109/L 3例,36.4×109/L 1例,37.5×109/L1例。致病菌主要为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构成比见表1。
2.2 基础疾病与感染
见表2。
2.3 出血严重程度与感染
见表3。
2.4 合并症与感染
12例感染患者合并症平均2.125种,50例未感染者为0.427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
2.5 住院时间与感染
12例并发感染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4.67 d,而50例未感染者为10.33 d,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
2.6 治疗结果
本组62例患者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和(或)H2受体阻滞剂治疗,同时吸氧,加强对症、支持疗法。部分患者予以止血和输入红细胞、留置胃管、急诊胃镜检查等诊疗措施,对12例合并感染者均用1种以上抗生素或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性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中用1种的5例,用2种的6例,用3种的1例。本组8例死亡,其中5例并发感染,占62.50%,其余均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7.1%。
3 讨论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重度出血极易发生感染[2,3]。由于老年人全身脏器功能衰退,而血液短期内迅速大量丢失导致贫血;血浆中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的各种免疫物质急剧下降,致使机体抗病能力减弱;体内抵御感染的屏障能力也迅速下降,致使细菌或某些条件致病菌趁虚而入引起感染。此外,重症患者出血后侵袭性操作较多,如急诊胃镜、留置胃管、导尿等,情绪紧张,使用H2受体阻滞剂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感染,而感染又进一步加重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本研究显示,本组死亡8例中5例并发感染,占死亡病例的62.50%。重度出血9例中7例合并感染,感染率为77.78%,占感染例数的58.34%,提示出血量与感染机会增加呈正相关趋势,即出血量越大,感染几率越高。说明急性失血本身是造成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重要的易感因素,而感染又是造成病情加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率为19.35%,略高于文献报道[4],可能与本组系老年患者有关。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症多者发生感染相应增加。本组12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中,合并症平均为2.125种,而50例未感染的患者中,合并症仅0.427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在有合并症的58例中以糖尿病居多,共17例,占29.31%。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体内代谢发生紊乱,致使机体防御功能减弱或功能失调,不能有效抵御致病菌侵犯,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多种易感因素常常同时存在,细菌易于入侵和生长繁殖。本研究表明,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也是导致感染重要的易感因素。
在发生感染的12例中,呼吸道感染8例,占66.67%,与文献报道一致[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可能在于,(1)呕血、便血易使环境受到污染,若呕吐物和排泄物处理不及时,尤其在夏季,则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扩散;冬季室内气温低,患者容易受凉导致呼吸道感染,加之大量出血后呼吸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低下,也有利于细菌定殖及侵袭;(2)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常接受各种检查和诊断性操作,使患者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3)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时,患者的一般情况多较差,特别是重症患者,呕吐物吸入肺部可引起吸入性肺部感染等。机会性感染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医院感染另一重要因素。其途径可通过医护人员的诊疗操作、空气传播、交叉感染、不明原因的传染等。患者和携带病原体的医护人员是重要的传染源[4]。因此,对直接接触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个人和病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切断各种传播途径,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切实降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所致发热需与出血后的发热进行鉴别,防止抗生素滥用,降低抗生素耐药发生。前者体温多者38℃以上,且有感染部位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和其他特殊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而后者体温多在37.5~38.0℃,除发热和出血外,无其他定位症状和体征。分析其原因:(1)发热可能与循环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障碍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有关;(2)贫血;(3)肠道内血液分解,蛋白吸收或基础代谢率升高[4,5,6]。
综上所述,出血量大、病情重、合并症多、医源性因素等是造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上述因素的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临床重点监控人群,要加强感染的防范,同时,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19.35%;呼吸道感染最为突出(66.67%);重度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77.78%);并发症多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并发症少者(P<0.01);发生感染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无感染者(P<0.01)。结论:出血量大、病情重、合并症多、医源性因素等是造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易感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7):460-465.
[2]陈红,刘晓燕.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探讨[J].临床医学,2005,25(11):6-8.
[3]李志伟,陈华,杨雪英,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46-148.
[4]胡缤.2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0,7(11):849-850.
[5]景富春,郭静贤,孙东民,等.24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27-28.
[6]寻琳婷,范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09例病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51-15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 篇2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诊断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损害和胃癌等。以呕血、黑便、大量出血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当病人出现休克状态,甚至严重危急生命时,应及时施与抢救治疗,同时给予密切的观察和良好的护理,以使病人转危为安,及时诊断、正确的治疗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就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76例对其救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将对本文所观察的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所观察的76例患者被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24~69岁,平均年龄为36.5岁。所有患者均出現呕血、黑便病史。其中50例患者有:暴饮暴食、不规律生活等明显出血诱因。经临床进一步检查显示:本文所观察的患者中有50例患者为不同程度的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患者为1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38例。
1.2 方法 主要是对出血和原发病的治疗,有休克的患者,及时给予抗休克救治。常见的急救措施为:扩容、止血、抗休克等治疗,当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7g/L时,需给予输血治疗。①药物治疗:对于轻度出血患者可采取静脉推注H2受体拮抗剂,同时给予地黄口服液口服 [1]。
部分病例冰盐水(约4℃)加去甲肾上素8mg口服,该法适用于溃疡或胃粘膜广泛出血。中重度出血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每天80mg)。因为在有少量胃酸的情况下,血小板的聚集及凝血块的形成会受抑制,所以正常胃生理环境对胃出血止血是不利的[2],因此,有效抑制胃酸在治疗胃出血的疗效作用突出。②介入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患者,可在内镜下对出血灶采用:高渗钠+0.5~1ml/点的肾上腺素或无水酒精注射,使出血灶的血管收缩从而实现止血的目的[3]。对出血面积较大以渗血为主的患者可采用:硫酸亚铁溶液、云南白药或凝血酶等对溃疡面进行喷洒,均能达到止血疗效。③外科治疗:本文观察的患者中,有34例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此组患者中均为保守治疗难以控制出血或再次出血、且年龄偏大、血管多硬化、多次出血的患者。
2 结果
全组病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治愈73例,死亡3例。
3 讨论
十二指肠球部及胃溃疡并发出血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占首位[4],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即可明确诊断:除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外,现阶段,内窥镜检查是临床明确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准确率高达90%以上[5]。发现病灶后,同时可采用喷洒止血药,激光止血,或曲张破裂血管的套扎等紧急救治措施。疑似有钩虫感染者应查大便。
经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将患者的出血原因归结如下:①溃疡面的存在,溃疡面的存在是导致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溃疡的多发部位也有所改变,如:过去多以胃溃疡多见,而现阶段,临床统计显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人数多余胃溃疡患者人数。 ②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常引起溃疡,并由此发生的出血者也较多。③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可出现门静脉高压,此种原因也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此外临床还可见其他寄生虫或病菌感染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该类疾病现虽然较少,但临床医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误诊。胃癌:胃癌的发病率的趋势日渐增高,且有低龄化的趋势。以及各种胃炎。临床上,还有一些少见的出血原因,如胆道出血、Dieulafoy病变、Mallory-weiss综合征等。
因此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上,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内科药物止血治疗、内窥镜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总之,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积极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还需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以及对患者健康生活理念及生活习惯的培养,从而提高患者临床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艳玉,吕红梅,张丽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0例临床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2.
[2]张 安.地黄煎剂治疗胃出血46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8(4):37.
[3]朱宏斌.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6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6,26(5):46-47.
[4]孟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8例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 2005, 25(6):24.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篇3
关键词:老年人,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
老年人极易患动脉硬化、凝血机制障碍以及血管舒缩功能不良这些疾病, 病灶容易出血, 出血后往往不能止血, 因此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较非老年人患者明显高[1]。老年患者的疾病往往会与心、肾、脑、肺等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合并, 脏器的储备功能极差, 病死率很高[2,3]。在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老年患者的病死率高达18.95%, 明显高于非老年人患者。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90例, 以及非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0例, 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90例作为试验组, 以及非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 男105例, 女85例, 年龄21~86 (74.6±13.5) 岁;对照组, 男91例, 女59例, 年龄21~56 (34.5±11.4) 岁。
1.2治疗方法医院收治2组患者后, 均例行电子胃镜检查, 排除由于服用药物所致的假阳性黑便、下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疑似肿瘤患者, 在病例活检后予以确诊。2组患者进入医院收治后, 给予积极的传统治疗:对于活动性出血患者, 予以禁食治疗手段;对于血红蛋白<70g/L的患者, 予以补充血容量治疗手段;对于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患者, 予以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保护胃肠黏膜的治疗手段;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 采用生长抑素及其他药物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未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胃镜下止血治疗手段。在上述治疗手段失效的情况下,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2组患者上消化道的出血诱因;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出血诱因试验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 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以及胃溃疡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如贫血、头晕以及失血性休克对比:试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上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而在黑便和呕血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预后观察经过积极的传统药物治疗、胃镜下止血治疗以及外科治疗, 试验组老年患者中治愈好转154例, 治愈率为81.05%, 死亡36例, 病死率18.95%;对照组患者中治愈好转137例, 治愈率为91.33%, 死亡13例, 病死率8.67%。试验组老年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老年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7.18, P<0.01) 。
3讨论
老年患者常伴有全身多个器官疾病, 大量的使用药物治疗, 如激素类药物, 这些药物会刺激胃、肠部黏膜, 从而导致胃黏膜病变, 胃黏膜糜烂、溃疡, 乃至穿孔出血[4]。大量研究报道[5,6,7], 老年患者的消化性溃疡的合并出血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年轻人, 而且年龄增加, 发生率与病死率增加。老年人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胃癌,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患者的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 胃壁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血管硬化、溃疡重复发生, 血管不断扩张直至坏死[6]。本次研究显示, 造成试验组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以及胃溃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以往研究文献所述一致。同时还发现, 试验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中, 贫血、头晕以及失血性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而试验组上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预后后观观察察中中, , 试试验验组组老老年年患患者者的的病病死死率率明明显显高高于于对对照照组组患者, 并发生众多严重并发症, 研究结果与谢战杰等[7], 雷天霞等[8]报道中的结论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表现、出血诱因以及预后观察上有着显著的特点, 应掌握其特点并加以干预, 阻止病情恶化, 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邱伟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程中尿素氮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 2015, 10 (8) :84-86.
[2]黄会英.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 (17) :1448-1450.
[3]俞开敏.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95例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 2012, 34 (10) :1365-1366.
[4]何风昌, 贺伟, 宋曼华, 等.老年上消化道出血94例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10) :1572-1572.
[5]李诗海, 刘小琼, 肖曼, 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83例分析[J].河北医学, 2012, 18 (3) :375-378.
[6]陈曼湖.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J].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 (6) :405-406.
[7]谢战杰, 王子鸿, 邬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4, 34 (1) :27-29.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4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多较紧急,来势凶猛,严重者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本病是临床常见急症,虽然近年诊断及治疗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在高龄、有严重伴随病患者中病死率仍相当高,临床应予高度重视,及早识别出血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本院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收治6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68例,年龄37~85岁,平均年龄(48.5岁), 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0例。病因分组中,消化性溃疡37例,肝硬化食道下段及胃底靜脉曲张破裂出血26例,出血性胃炎5例。临床治愈56例,好转11例,转外科手术1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休息与体位 大出血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1.2 饮食护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禁食期间应保证热量的供给,静脉输入液体或静脉高营养,补充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对于消化性溃疡病人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出血停止后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止血后1~2d可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改为半流质、软食。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血张静脉而再次出血。
2.1.3 活动 轻症病人可起身稍事活动,可入厕排尿排便。有活动性出血时,病人常因入厕排便时或便后起立时晕厥,应嘱病人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出现头晕、心悸、出汗时立即卧床休息并告知护士;必要时由护士陪同入厕或暂时改为在床上排泄。重症病人应多巡视,并用床挡加以保护。
2.1.4保健指导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经过及预后因引起出血的病因而异,应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以减少再出血的危险。讲解相关的急救知识,消除悲观情绪,保持最佳心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治疗。对一些可能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禁用或慎用。
2.2 病情观察
2.2.1 严密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和神志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监测。准确记录出入量,疑有休克时留置导尿管,测每小时尿量,应保持尿量>30ml/h。
2.2.2 观察周围循环,如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提示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而皮肤逐渐转暖、出汗停止则提示血液灌注好转。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颜色及量。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以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止。急性大出血时,经由呕吐物、鼻胃管抽吸和腹泻,可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故应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的变化。
2.3 对症护理
2.3.1 抗休克护理 立即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道,一般置留置针,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遵循补液原则。
2.3.2 局部止血护理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刺激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血管收缩而止血。胃出血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 mg,加入冷生理盐水100~200ml,经胃管灌注或口服,每0.5~1h灌注一次,必要时可重复3~4次。应激性溃疡或出血性胃炎避免使用。下消化道出血时,亦可用该液反复灌肠3~4次止血。
2.4 心理护理 病人出现呕血、黑便会紧张不安,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说明紧张、焦虑均不利于止血,协助病人卧床休息。说明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关心、安慰病人。抢救工作应迅速、有条不紊,以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经常巡视,大出血时陪伴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呕血或解黑便后及时清除血迹、污物,以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解释各项检查、治疗措施听取并解答病人或家属的提问,以减轻他们的疑虑。
2.5 用药护理 输液开始宜快,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输液量和速度的依据。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对老年病人和心肺功能不全者尤应注意。肝病病人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宜输新鲜血,因库存血含氨量高,易诱发肝性脑病。由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损害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常用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治疗;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常用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可引起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故滴注速度应准确,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忌用血管升压素。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诊,起病急、来势凶险、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过程中除临床医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外,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成为抢救患者生命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过程及预后因引起出血的病因而异,应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详见各有关疾病。教会病人及家属了解出血严重程度。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应戒烟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随便用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病人出血时应镇定,以减少出血。合理饮食是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告之病人应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饮食,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饥或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往往有原发疾病存在。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激素等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导致出血的危险性增加,指导病人应禁用或慎用此类药物。教会病人及家属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或呕血、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呕吐时取侧卧位以免误吸;立即送医院治疗。慢性病者应定期门诊随访。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
[2] 章爱芳 舒适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6)
[3] 许勤 15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9)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篇5
关键词: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泮托拉唑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 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病, 主要临床症状为呕血和黑便, 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器官功能退化, 对剧烈刺激应激耐受性差、发病急, 有的患者短时间内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甚至危及生命, 能否及时有效地止血治疗, 是治疗的首要任务。泮托拉唑能减少胃酸分泌、奥曲肽可明显减少内脏血流量, 我院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所有入组患者均为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因出现呕血或 (和) 黑便收至我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按照中华医学会拟定的诊断标准, 共80例。年龄60~86岁, 平均年龄 (67±7.6) 岁。按就诊顺序编码随机分为泮托拉唑治疗组 (Ⅰ组) 与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组 (Ⅱ组) , 其中Ⅰ组40例, 男25例, 女15例;Ⅱ组40例, 男 27例, 女13例。其中急性胃粘膜病变12例, 胃大部溃疡25例, 胃腺癌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4例, 胃息肉3例, 吻合口溃疡3例, 十二指肠憩室炎2例, 球后溃疡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入院后行各项相关检查, 测血压、监护生命体征, 同时均给予吸氧、扩容、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加压止血外, 余患者均不采用其它止血药物。Ⅰ组用泮托拉唑80mg静脉滴注, 1次/d;Ⅱ组用泮托拉唑80mg静脉滴注, 并于首次0.1mg奥曲肽静脉推注, 继之以0.025mg/h速度持续静脉滴注24~72h, 两组患者均观察7d。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全国血证急症研究协作组制定的标准[1]:治愈:呕血、黑便停止, 7天内大便潜血试验3次 (-) ;显效:呕血、黑便停止, 7天内大便潜血试验3次 (+) - (++) ;好转:呕血、黑便停止, 大便潜血试验强阳性转为 (+) - (+++) ;无效:经7天治疗后仍为呕血或黑便, 伴随症状无改善, 更换其它治疗方法, 或大出血经抢救无效转为手术治疗。
1.4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Ⅰ组患者治愈23例, 显效11例, 好转2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0.0%;Ⅱ组治愈12例, 显效16例, 好转5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讨论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主要为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并提高了止血成功率、降低了外科手术率及病死率。泮托拉唑是一种不可逆质子泵抑制剂, 其药物机理为在胃璧细胞的酸性环境下被激活为环次磺胺, 并特异性地与质子泵 (HtK+-ATP酶) 上的琉基以共价键结合, 使其丧失泌酸功能, 与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联合应用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被广泛应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等, 特别适用于溃疡伴出血的患者。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为质子泵抑制剂, 但两者相比, 泮托拉唑耐受性好, 不影响其它药物在体内代谢, 不诱导或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 与地高辛等药物间相互利用度少。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 无需调整药物剂量[2], 安全范围广。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 如何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避免周围循环衰竭是治疗的关键[3]。近年来, 奥曲肽的应用为内科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开辟了新的途径。奥曲肽的作用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类似, 但半衰期是天然生长抑素的30倍[4]。药理研究表明, 奥曲肽能抑制胃酸、胃泌素及胃蛋白的分泌, 保护胃粘膜屏障, 促进损伤粘膜的修复, 减少胃蠕动, 减少内脏血流量, 抑制肝血流量, 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块的收缩, 同时可降低胃蠕动和胆囊的排空, 减少肠道的过度分泌, 促进血小板的凝集和血块的收缩, 与垂体后叶素相比, 其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少, 无明显升压作用[5]。
本研究联合应用奥曲肽和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结果表明, 联合用药组72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单用组, 但两组输血量和病死率无明显差异。奥曲肽和泮托拉唑联合应用控制再出血的效果优于单用泮托拉唑, 说明联合用药具有累加效应。联合应用奥曲肽和泮托拉唑具有止血迅速、再出血率低及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本研究表明老年急性消化道出血选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安全性高, 不良反应少, 治疗上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柴守方.白芨大黄煎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l例[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 4 (5) :78.
[2]METZ DC.Potential uses of intravenous proton pump inhibi-tors to control gastric acid secretion[J].Digestion, 2000, 62:73.
[3]曹文忠, 盛铭, 彭先凤.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47例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 27 (6) :905-906.
[4]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篇6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泮托拉唑,止血时间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迅速止血并预防再次出血是抢救治疗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观察奥曲肽对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 根据周围循环衰竭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确诊, 排除不耐受胃镜、年龄<60岁、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 男61例, 女41例, 年龄60~82岁, 平均 (67.3±4.5) 岁,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立即给予扩容、补液等对症治疗, 并积极明确病因, 必要者给予输血。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668) 80 mg加入200 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 每12小时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1309) 100μg加入10 ml生理盐水中20 min静脉推注, 此后以微量泵25μg/h速率静脉维持, 连续应用72 h。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72 h内止血成功患者例数, 并对比自开始治疗至止血成功所需时间, 止血成功指标为下列至少一项[1]: (1) 周围循环衰竭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 (2) 胃镜检查显示出血灶出血停止; (3) 大便常规检查未发现潜血; (4) 胃管引流液的颜色变浅;对72 h止血成功者住院观察10 d, 观察复发率;72 h内止血失败或死亡者、10 d内复发者判定为初次止血失败, 以此评价患者预后。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l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取校验值, 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时间对比
72 h内, 对照组止血成功37例平均所需时间 (32.14±9.52) h, 观察组止血成功48例, 平均所需时间 (19.52±8.82) h, 两组止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182, P<0.05) 。
2.2 两组初次止血失败情况对比
对照组72 h内止血失败11例, 死亡3例, 72 h止血成功者10 d内复发5例, 初次止血总失败率37.25% (19/51) ;观察组72 h内止血失败1例死亡2例, 72 h止血成功者10 d内复发1例, 初次止血总失败率7.84% (4/51) ;两组初次止血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6307, P<0.05) 。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可见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多种疾病, 尤其老年患者, 多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发病风险更高且治疗困难。近年来内镜下止血逐渐推广, 但仍未在临床得到普及, 且急性期患者耐受性较差, 止血效果不佳, 因此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措施。杜坤庭等[2]研究认为, 胃酸是影响止血的最关键因素, 其p H值低于4时基本难以成功止血, p H值高于6时出血点才能出现血凝块, p H值越高, 血小板凝集效果越好。质子泵抑制剂是疗效最好的抑酸药物, 其中最常用的是奥美拉唑, 但由于近年来他汀类调脂药物在老年患者中广泛应用, 二者可竞争性占用细胞色素P450酶而加重肝脏负担[3], 甚者导致肝功能不全因此作者选用泮托拉唑对老年患者进行抑酸。奥曲肽为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 其可减少食管-胃底静脉血流, 降低血流压力, 抑制胃酸分泌, 迅速提高胃液p H值, 促进出血灶愈合并预防复发[4]。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初次止血总失败率较对照组降低, 提示奥曲肽可缩短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时间, 降低止血失败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周龙兴.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 (8) :1230-1232.
[2]杜坤庭, 葛勤利, 万顺梅, 等.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与奥美拉唑单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4) :529-530.
[3]李海东.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临床分析.医学综述, 2012, 18 (16) :2719-2720.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 女11例, 年龄在63~85岁之间, 17例患者黑便, 13例患者在黑便的同时伴有呕血, 2例吻合口溃疡, 1例胃息肉, 3例球后溃疡, 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7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组:男21例, 女9例, 年龄在61~84岁之间, 16例患者黑便, 14例患者在黑便的同时伴有呕血, 1例吻合口溃疡, 1例胃息肉, 4例球后溃疡, 1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有患者出血量都超过了500 mL。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保护胃肠黏膜, 维持水电解质, 补充血容量, 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立止血1 kU, 加到10 mL的生理盐水中, 静脉推注, 2次/d, 连续使用3 d;将60 mg的泮托拉唑加到100 mL的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 每12 h 1次, 连续使用7d。观察组:将0.1 mg的奥曲肽加入10 mL生理盐水中, 静脉推注, 然后将0.3 mg的奥曲肽加入生理盐水中配成50 mL, 然后以每小时25 ug的速度持续泵入, 连续使用3 d;将60 mg的泮托拉唑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2], 每12 h 1次, 连续使用7 d。
1.3 疗效评定
治愈:患者经过治疗以后, 黑便、呕血停止, 在1周内进行大便潜血试验3次, 2次阴性;显效:患者黑便、呕血停止, 在1周内进行大便潜血试验三次由强阳性转成了阴性 (++) — (-) ;好转:患者黑便、呕血停止, 在1周内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由强阳性转成了弱阳性 (+) ;无效:患者在治疗以后仍旧黑便、呕血, 症状没有改善, 或是转成手术治疗。
1.4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资料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6.67%,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0%, 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急性出血性胃炎等。在对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 经常会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其止血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而且病死率、手术率是比较低的[3]。泮托拉唑是不可逆的质子泵抑制剂, 在胃酸性环境可以变成环次璜胺, 能够抑制泌酸功能, 和一些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消除幽门螺旋杆菌, 因此在治疗中重度反流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时常常应用泮托拉唑, 对溃疡伴有出血的病人尤为适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一样都是质子泵抑制剂, 但是相比之下, 泮托拉唑的耐受性更加好, 不会受其他药物影响, 肝、肾功能不全者也可以使用, 安全性比较好, 无须调整用药剂量[4,5]。奥曲肽和天然内源性的生长抑素比较相似, 有研究表示, 奥曲肽可以抑制胃泌素、胃蛋白、胃酸分泌, 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减少胃蠕动, 控制肝血流量, 同时还可以促进血块收缩、血小板聚集, 降低胆囊排空[6]。在该研究中, 对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奥曲肽、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以后, 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就说明此治疗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卢培英.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0, 5 (8) :2193-2194.
[2]陈兰玉, 欧阳义.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10, 29 (19) :88-89.
[3]李向宾.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6例[J].中国药业, 2011, 20 (9) :71-71.
[4]Alaniz C, Mohammad RA, Welage LS.Continuous infusion of pantoprazole with octreotide does not improve management of variceal hemorrhage[J].Pharmacotherapy, 2009, 29 (3) :248-254.
[5]Gomez Caro AA, Moradiellos Diez FJ, Marron CF, et al.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postsurgical chylothorax with octreotide[J].Asian cardiovas-cular&thoracic annals, 2005, 13 (3) :222-224.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 并存在与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90例, 均为我院2011-01~2015-01收住的病例。根据入院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解痉祛痰、抗感染等基础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静滴, 每组45例。研究组:男26例, 女19例, 年龄 (60~82) 岁, 平均 (69.3±7.5) 岁, COPD病史6~29年, 平均病史 (19.5±7.2) 年;对照组:男25例, 女20例, 年龄 (60~84) 岁, 平均 (69.5±7.3) 岁, COPD病史8~28年, 平均病史 (19.7±6.9) 年。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使用祛痰解痉药、抗生素、激素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密切关注患者酸碱平衡以及有无电解质紊乱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 (扬子江药物集团有限公司, 批号:国药准字H19990170) 40mg静注, 每12h一次。若患者处于长期卧床状态, 同时存在胃-食道返流或鼻饲饮食的者, 可予多潘立酮 (西安杨森制药有效公司, 批号:国药准字H10910003) 10mg口服, 每日3次。当患者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 (Pa O2) 与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处于COPD稳定期水平时, 可停止使用泮托拉唑与多潘立酮。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后, 每日检测其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气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死亡以及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 表示, 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住院期间, 研究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死亡、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44%、6.67%、4.44%、0%、8.89%、0%, 对照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死亡、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7.78%、22.22%、20.00%、11.11%、13.33%、8.89%。研究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2。
3 讨论
COPD属于一种临床进展型呼吸系统疾病, 其发生多因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的非完全可逆气流受限[6]。患者神志的变化是COPD急性加重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若此时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 极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7]。泮托拉唑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 (PPI) , 属于苯并咪唑衍生物。研究表明, 在酸性环境下, 泮托拉唑能够迅速得到激活, 其可以与质子泵通道上的813、822半胱胺酸序列发生结合, 能够非竞争性选择性抑制细胞膜中质子泵 (H+-K+-ATP酶) , 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 并起到止血的目的[8]。此外, 泮托拉唑还能够提高胃酸的p H值, 且对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无明显的影响[9]。因此,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服用泮托拉唑时一般无需进行剂量的调整。目前临床研究表明, 患者年龄、肺性脑病、严重感染、长期服用激素或非甾体类药物等均是导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10]。随着年龄的增长, 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均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使得患者胃黏膜出现退行性变以及血供不足等现象, 导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时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激素与非甾体类药物能够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 并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此外, 激素与非甾体类药物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从而易引发出血性疾病。肺性脑病时, 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显著上升, 从而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 能够造成胃黏膜发生缺血, 并降低了其对H+和胃蛋白酶的抵抗力, 从而引发消化道出血。本研究就泮托拉唑预防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进行了临床分组观察。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仅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反酸、腹胀以及腹痛等。对治疗情况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研究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上述结果显示, 泮托拉唑不但能够有效预防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各项消化道症状的出现。综上所述, 泮托拉唑能够有效预防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对降低患者死亡率, 改善预后有着较高的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预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 根据入院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解痉祛痰、抗感染等基础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静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住院期间, 研究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死亡、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44%、6.67%、4.44%、0%、8.89%、0%, 对照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死亡、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7.78%、22.22%、20.00%、11.11%、13.33%、8.89%。研究组反酸、腹胀、腹痛、出血、消化道出血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泮托拉唑能够有效预防老年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对降低患者死亡率, 改善预后有着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泮托拉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
参考文献
[1]李景钊, 史广超.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并发症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4) :140-141
[2]杨恂, 刘晓俊, 官和立, 等.纳洛酮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探讨[J].四川医学, 2013, 34 (9) :1301-1303
[3]刘晓俊, 杨恂, 官和立,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四川医学, 2013, 34 (5) :598-600
[4]吴家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 (4) :744-745
[5]胡琳琳, 魏华.应用泮托拉唑预防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17) :137-138
[6]杨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 2014, (45) :104-106
[7]刘波, 姚鸿萍.临床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 2014, (3) :328-332
[8]Biljana Nigovic, Samo B, Hocevar.Square-wave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pantoprazole using ex situ plated antimony-film electrode[J].Electrochimica Acta, 2013, 109:818-822.
[9]Guan J, Yan F, Shi S, et al.Optimiz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C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ntoprazole enantiomers[J].Electrophoresis, 2012, 33 (11) :1631-1636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篇9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是消化道常见急症之一。2013 年英国统计成年人 UGIB 年发病率约为 100/10 万 -180/10 万。死亡率约 2%~2.5%。国内外已发表多个相关指南及共识意见,消化科医生对此病的诊治也相当熟悉。此前,国内发布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及《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对于指导临床诊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由于部分 UGIB 患者病情危重,临床上需要迅速对病情及预后做出正确评估,并制定一套规范的急救流程。为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于2015年 10 月发布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提出一整套急性 UGIB 病情评估与急救流程。
同月,澳大利亚 Austin 医院的 Robertson 教授等也在 GIE 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详尽地比较了几种评估 UGIB 预后的评分系统。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急诊诊治流程的提出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中,首次提出了急性 UGIB 的诊治流程。其着重点为病情评估、稳定循环、初始药物治疗。临床上可根据该流程对 UGIB 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和管理。在流程中首先对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高危患者在救治中需要分阶段进行紧急评估、二次评估、三次评估,每次评估后根据具体病情分别给予紧急处理、临床治疗及治疗方案的再调整。
1、早期危险分层
患者就诊后首先进行早期危险分层。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0 岁;休克、体位性低血压;意识障碍加重;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态曲张破裂出血;恶性肿瘤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及慢性肝病出血。
2、紧急评估与紧急处理
高危患者随即进行紧急评估。紧急评估的内容包括:意识状态评估、气道、呼吸、循环。根据评估的结果指导紧急处置:通畅气道、辅助呼吸、液体复苏、输血等初期的急救措施。共识中提出早期经验性联合用药 PPI+ 生长抑素适用于大多数患者,高度怀疑静脉曲张出血时联用血管升压素 + 广谱抗生素。
3、二次评估与急诊治疗
当高危患者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液体复苏和药物治疗开始后,进行二次评估(全面评估)。内容包括全面的病史采集、全面查体、必要的辅助检查。通过此次评估,对病情严重程度、可能的疾病诊断、有无活动性出血及出血预后作出判断。二次评估指导急诊临床治疗。临床治疗除相应药物外,三腔二囊管的应用、急诊内镜诊断与止血处理、放射介入、外科手术各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4、三次评估
包括死亡风险、再出血风险评估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本次评估确定患者的预后,并决定是否出院或转入专科或 ICU 进一步治疗。既往的评价系统包括 Rockall 评分、Blatchford 评分以及 Child-Pugh 分级。近期有学者提出 AIMS65 评分系统,显示出良好的预测能力,且临床上简便易行。
各评分系统的简历与评论
1、Rockall 评分
该评分系统用于再出血及死亡风险评估,将患者分为高危(≥ 5 分)、中危(3-4 分)、低危(0-2 分)。但其缺点为变量中有内镜诊断内容,限制了在早期急救及基层医疗单位的应用。为此,国外亦有将其不包含内镜内容的几项变量组合成一种简化的评分系统,称为内镜前 Rockall 评分。
2、Blatchford 评分
该评分基于简单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变量,无需内镜检查且敏感性高,适合在急诊救治中早期应用。分为中高危(≥ 6 分)与低危(<6 分)。在预测对治疗需求或死亡风险方面,优于 Rockall 评分。
3、AIMS65 评分系统
这是新近推出的一项危险分层的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 UGIB 住院患者死亡率。该评分系统共有 5 项变量:白蛋白<30 g/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意识状态改变、收缩压<90 mmHg、年龄>65 岁。符合 1 项计 1 分,总分 5 分。2015 年 10 月,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他们的初步研究成果,证实了 AIMS65 的准确性和价值。
住院死亡率方面,AIMS65 具有良好预测作用。评分为 0-5 分患者死亡率分别为 0%,1.7%,2.2%,7.2%,26.1%,100%。预测效果优于内镜前 Rockall 评分、Blatchford 评分,而与完整 Rockall 评分价值相当。住院日及入住 ICU 方面,AIMS65 优于其他三项评分系统。
综合评估,在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AIMS65 评分与完整 Rockall 评分价值相当,优于其他评分系统。鉴于 AIMS65 选择的变量简单易获得,不包括内镜检查的内容,因此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也许从今而后,临床医生在面对危重的 UGIB 患者时,将会有一个简单有效地工具,迅速对病情和预后做出准确预测,从而在这场步步惊心的与死神对决中牢牢把握主动权。
来源:丁香园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篇10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老年生长抑素,泮托拉唑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由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突然发生的出血, 出血量在数小时内可高达1 000 m L或者约为循环血量的20%左右[1]。非静脉曲张性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多由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胰管、胆管病变引起出血, 或者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引起的出血。本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危重症, 由于出血迅速, 处理不及时往往引起患者失血休克甚至死亡。有效及时地止血和预防出血再次发生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关键,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止血药物种类繁多, 因此, 选择有效的止血药物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98例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研究,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的止血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9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男53例, 女45例;年龄62岁~85岁, 平均年龄67.54岁;胃溃疡出血24例,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58例, 复合性溃疡出血14例, 胃癌伴出血2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入院后经检查证实均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病情较重并发休克者先纠正休克改善循环血量后在进行相关检查。2出血量符合大出血标准, 即出现呕血和黑便, 短期内出血量达1 000 m L或循环血量的20%。3患者年龄≥60岁。4患者在知情同意下参与本研究。5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良好, 能够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既往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 或患者出血由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引起, 或患者出血为下消化道组织或器官疾病引起。2存在胃镜检查禁忌证者, 不能确诊出血由何种疾病引起者。3合并影响治疗效果的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方案, 包括卧床休息、禁食、补液、纠正血容量、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感染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静脉给药, 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静脉给药。观察组给药方式为首剂0.25 mg生长抑素静脉注射, 随后以0.25 mg/h的维持量使用注射泵泵入, 待活动性出血减少后适当减量, 出血停止后停药。同时联合泮托拉唑40 mg+0.9%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 依病情Bid或Tid给药。对照组单纯使用泮托拉唑治疗, 治疗用量与观察组相同, 使用同厂家、同批次的泮托拉唑。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2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血压、意识状态、尿量、皮肤颜色及末梢肢体温度。对于患者用药达72 h后止血效果不满意或者出现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不良反应时, 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患者止血成功的标准如下:1呕血黑便停止, 大便转黄, 隐血试验转阴。2患者血压、脉搏、末梢循环恢复正常。3经胃镜检查提示出血停止。以上符合一项者即可证明出血停止。用药24 h内出血停止者表示治疗显效, 用药24 h~72 h内出血停止者表示治疗有效, 用药超过72出血未停止者表示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止血、疗效比较
观察组12, 24, 48 h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持续治疗72 h后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7.96%和对照组83.67, 2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见表1、表2。
2.2 2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 d~14 d, 平均住院天数为 (10.6±3.4) d;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为7 d~17 d, 平均住院天数为 (13.4±4.6) d,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26, P<0.01) 。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使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 将给药速度减慢后症状逐渐缓解。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是常见的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其发病迅速、出血较多、救治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 早期止血是十分必要的[2]。有研究表明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胃内胃酸分泌较多、胃血管被侵蚀破坏的表现, 所以如何有效降低和抑制胃酸分泌、升高胃液p H值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泮托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可阻断分泌胃酸的最终步骤, 对降低胃液p H、减少胃酸对胃的侵蚀有良好效果;同时泮托拉唑控制H+的反渗, 减少胃蛋白酶的溶解促进血小板的凝集, 使快速止血。生长抑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肽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 与天然生长抑素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具有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 收缩内脏器官血管的功效, 对胃黏膜和胃肠道血流可起到明显减少的作用。目前, 多用于与泮托拉唑联合使用控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中。
本文通过对98例老年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大出血者分组研究, 发现使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泮托拉唑。结果显示观察组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 12, 24, 48 h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72 h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两者联合用药具有止血快, 效果好的优点。同时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 使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具有积极意义。虽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轻度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但是通过降低给药速度可缓解。
综上所述,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起效快、止血效果好, 同时缩短住院天数的良好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微.8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疗前沿, 2013, 8 (1) :25.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推荐阅读:
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08-07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论文05-22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08-19
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09-01
老年急性梗死09-15
老年急性肾损伤08-17
老年急性阑尾炎05-14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10-19
老年急性缺血性肠炎09-11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