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肠梗阻

2024-05-23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共10篇)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 篇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诊治方法, 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收集总结1997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 86例6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为肠粘连、肠肿瘤和腹外疝。术后并发症16例, 死亡5例。结论早诊断适时手术, 加强围手术期及术中处理, 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肠梗阻,诊治

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多, 老年外科疾病也在不断增加。老年肠梗阻常因诊断和手术延误造成严重后果。如何降低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 仍是外科的重要课题。现将8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0例 (58.2%) , 女36例 (41.8%) , 年龄60~78岁, 平均66.5岁;本组肠粘连34例 (39.5%) , 肠肿瘤28例 (32.6%) , 腹外疝18例 (20.9%) , 肠扭转5例 (5.8%) , 肠套叠1例 (1.5%) 。其中肠绞窄23例, 占26.7%, 硬阻并穿孔9例, 占10.5%, 并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肺部疾病共21例, 占24.4%。

1.2 手术方式

肠粘连行粘连松解术34例肠排列7例;肠肿瘤行根治术18例, 姑息切除9例, 短路手术1例, 单纯造瘘4例;腹外疝行肠切除吻合8例;肠扭转中有5例行肠切除吻合。

2 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 (18.6%) :其中切口感染裂开4例, 吻合口瘘3例, 应激性溃疡1例, 肺部感染3例, 造瘘口狭窄1例, 术后肠粘连4例;死亡5例 (5.8%) , 其中:脓毒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 术前误诊合并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例。

3 讨论

3.1 疾病特点

本病为常见外科急腹症, 由于它变化快, 需要早诊断早处理。诊治的延误可使病情加重, 甚至出现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的情况[1]。本病男多于女。肠粘连、肠肿瘤、腹外疝为老年肠梗阻的主要发病原因[2], 粘连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其中约80%为手术后粘连[1]。

3.1.1 合并症特点最多见为心血管疾病、肺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 这给诊治带来复杂性, 要有足够的认识。

3.1.2 手术并发症特点

老年人因器官代偿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 加之合并症多致使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 本组为18.6%;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差, 加之病时机体消耗、细菌毒素作用、手术创伤都可致急性心肾功能障碍, 增加术后死亡率。张家友等报道死亡率高达16.49%, 本组死亡5例。

3.2 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3.2.1 重视体征变化

老年人因机体反应差, 往往缺乏典型的主诉和体征。本组腹胀占61.0%, 腹痛者仅32.0%, 且程度时轻时重, 常不被重视就诊较晚。老年患者平时多有习惯性便秘, 忽略排便排气障碍的重要症状, 易发生闭胖性硬阻, 导致肠绞窄坏死。本病即使绞窄, 症状和体征也不明显, 常不能及时确诊而延误病情。本病无手术史者应高度警惕腹腔恶性肿瘤。多数老年人因组织退化反应迟钝, 且肿瘤生长缓慢分化程度较高, 就诊时大多已属晚期。

3.2.2 诊断方法选择

目前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仍是X线摄片及口服造影法。本组37%通过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确诊, 63%行胃肠造影检查, 其中86%为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未发生一例相关并发症。

3.3 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手术治疗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治疗的目标应首先考虑患者的安全, 其次才是病因的根除。

3.3.1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在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胃肠减压、使用抗生素、积极准备手术的同时, 应妥善处理合并症。对并存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应及时给予良好的控制。

3.3.2 慎选手术时机

本病因老龄免疫机能降低而进展迅速, 应在严密监测心肺功能下速行手术治疗,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手术: (1) 对嵌顿疝、各种原因引起的绞窄性肠梗; (2) 老年人肠套叠; (3) 确诊及可疑肿瘤者, 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快血压下降, 腹胀加重, 腹痛转为持续性且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情况[3]; (4) 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12~36h, 症状无好转病情加重者。

3.3.3 恰当术中处理

对非肿瘤引起的梗阻患者, 应尽量使手术简单有效, 缩短时间。对肿瘤引起的梗阻, 一般情况允许者争取根治手术, 情况较差者也应争取行一期根治切除及肠造瘘术[4]。对情况特别差者可考虑一期行近端造瘘远端封闭或行肠双口造瘘术。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 术中抗生素应用、肠道减压灌洗及支持治疗的改善, 主张一期手术者越来越多[5]。对一般情况特别差梗阻时间长, 先行造瘘更为可靠。术后应扩肛或肛管引流, 造瘘者应一期开放。术后应进行心电监护,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使用有效抗生素、输注血浆及白蛋白, 保护主要脏器功能。引流管拔出时间适当延长至1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应用中药大承气汤以减少粘连形成。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063~1140.

[2]施超.347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 1996, 4 (3) :196.

[3]刘玉村.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 (11) :668

[4]杨连粤, 陶一明, 朝阳, 等.结肠癌致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经验[J].腹部外科, 1997, 10:153~154.

[5]曲为恺, 王宇.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1996, 6 (2) :122.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 篇2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一期吻合

【中国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43-01

在当今社会中,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饮食中增加了许多高脂肪、高蛋白的成分,导致了老年人患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情况不断增多,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发病率在7%-30%,而这种病症在老年人之中的发病的机率就更高了[1,2]。由于左半结肠口径非常小、弹性很差、肠壁又非常薄,肠内容物也很干燥,并且癌肿再多数情况下是浸润性生长的,这就导致了肿瘤到达左半结肠形成肠梗阻,据相关文献显示,左半结肠梗阻在整个结肠癌梗阻的2/3[3]。而解除这种结肠癌梗阻的有效方法就是手术,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取代手术来对这种梗阻进行治疗[4]。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将肿瘤切除,从而达到将梗阻解除的效果,而手术治疗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案就是一期切除吻合。本文就是要研究老年患者患有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相关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收录了50例患有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65-87岁,病程3天到6个月。

1、2方法:经过检查,确认了肿瘤的位置以及范围,之后对所选择的患者采用左半结肠切除的一期吻合手术。这50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其余的7例患者则进行了硬膜外麻醉。

2、结果

在这类患者进行一期的吻合手术之中的灌洗以及吻合之后都没有出现吻合口漏的情况,没有一个病例死亡,这50例患者治愈率达98.2%,通过治疗后都痊愈出院。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20天左右。

3、讨论

对于患有右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在医学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如果患者的整个身体状况良好,并不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并存疾病,出现病变的情况非常局限,并且患者肠管的血液运行情况良好以及水肿的情况比较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是可以对患者进行右半结肠的一期回结肠的切除吻合手术。

但是在由左半结肠癌引发的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在医学界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这类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到低是一期还是二期。在这之前的许多专家学者都主张采用比较传统的分期手术治疗方式,也就是先将出现梗阻的位置的近肠一端进行造瘘,之后对肠道进行充分的准备,最后对患者采取二期的根治性切除手术[5]。采用这种手术方式的好处是手术的时间非常短,手术之后患者可以比较早的进食,这样就非常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快速恢复,并且这种传统的分期手术的方法有着非常高安全性,这种手术方式也给关闭肠造口的一期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由于左半结肠肠腔相对比较小,血液运行情况比较差,而且梗阻近端的肠管与远端的肠管在口径上差异很大,这就造成了患者在手术之后吻合漏出现的机率会非常大,从而导致很高的手术死亡率。

这样看来虽然传统的分期手术治疗方法有着很高的手术安全性,但是它所固有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它的这些缺点在手术之中造成的漏口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果对患者进行多次手术的话,更会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患者身体中的癌细胞种植扩散的机率增加,将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时机延误,延误的时间越长,再次进行手术时的难度越大,也很难到到根治这一目的。经过各项研究发现,患者接受二期切除手术与接受一期切除手术的患者相比,在手术后的五年里生存的几率明显比较低。

随着近几年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营养技术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新型的高效广谱抗生素被广泛的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之中,特别是在手术之中的肠道灌洗的技术不断的被改進,逐渐有更多的学者愿意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来对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进行这种手术之后吻合口漏的机率没有增加,一般情况下应该对这一类患者采取一期手术切除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如果出现肿瘤浸润最终导致无法切除肿瘤的情况,就不能对患者采取这种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也不能一味的追求患者接受手术的一期吻合,对于那些年龄比较高、全身的身体状况又比较差、患者的肠管壁出现非常明显的水肿情况、血液运行又比较差或者是低蛋白血症患者,那么对这样的患者进行一期的肿瘤切除吻合手术风险就会非常大,这时就需要首先对肠造口进行处理,之后再进行二期的手术根治,这样可以避免发生吻合口漏的情况。对于这种疾病的老年患者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要将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水电解质在手术之前进行迅速的纠正,与此同时对合并症进行积极的控制,将这些调整到能够耐受这种根治性手术,对于要抗生素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对肠外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其次,在手术的过程中,要对肠道进行彻底的清洁与灌肠,还要进行肠道的彻底减压。再次,在手术之中要判断肠道的供血情况,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吻合口要“上空、中松、下通”。最后,使用抗生素要积极合理,纠正患者营养不良以及内环境紊乱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徐新,孙淑明,刘婉秀.老年结肠癌的特点及术式探讨.实用医学杂志,2004,20(4):435-436.

[2]Corsalel F,Oglia E,Mandato M,et al.Intestinal occlusion caused by m alignant neoplasia of the colon surgical strategy.G Chir,2003,24(3):86-91.

[3]汪建平.大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9.

[4]郁宝铭.老年大肠癌的外科处理.腹部外科杂志.2006,10(1):6-7.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中, 男77例, 女49例;年龄60~89岁, 平均7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6 h~5 d, 有3例为7 d, 1例9 d, 平均3 d。患者均有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或减少, 门诊腹部透视均有不同程度肠管扩张及液平, 拟肠梗阻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检有明显腹膜炎症状12例, 其他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腹胀、压痛、肠鸣音亢进, 或有高亢金属音或气过水音。入院后最快手术为8 h, 最长为5 d, 平均为24~72 h。本组120例术后病理证实, 右半结肠癌51例, 左半结肠癌64例, 直肠癌5例, 其中升结肠19例, 结肠肝曲17例, 横结肠15例, 结肠脾曲16例, 降结肠19例, 乙状结肠29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行胃肠减压, 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给予心肌营养药及吸氧以改善心肺功能, 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等围手术期准备, 一边尽快进行必要检查, 诊断确立后即行手术。手术方法有: (1) 术中确定为右半肿瘤时, 先于回肠远端近回盲部及肿瘤远端结肠各套一带子结扎, 以防止粪便倒流入回肠及肿瘤扩散, 然后再行分离切除右半结肠, 行回肠结肠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 吻合前要把切断远端回肠拉出切口, 并套上塑料袋, 行小肠减压, 吻合时两吻合端的肠管用碘伏反复擦洗消毒。 (2) 若为左半肿瘤时, 在肿瘤远端结肠套一带子结扎, 之后切除阑尾, 并在其根部缝二道荷包, 于阑尾断端插入24号Foley导尿管, 然后快速注入生理盐水, 反复抽吸冲洗梗阻段的粪便液体, 直至潴留物质完全清除, 流出液澄清, 再用0.5%甲硝唑250 mL和生理盐水500 mL、庆大霉素24万单位冲洗, 拔除导尿管, 收紧荷包线包埋阑尾残端。然后按肿瘤切除范围分离切除左半结肠, 吻合时两吻合端的肠管用碘伏反复擦洗消毒, 行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 (3) 左半结肠肿瘤致近端结肠闭襻性梗阻严重, 大量粪便潴留, 肠管极度扩张, 色泽不好, 失去I期手术机会, 但肿瘤可推动, 则行肿瘤切除, 近端结肠造口, 远端闭锁, II期再行肠管吻合, 即Hartmaun手术。

2 结果

I期右半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51例, 左半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35例 (吻合口瘘1例, 经引流等对症治疗后痊愈) , Hartmaun手术31例, 3个月再次入院行II期造口还纳、肠道复通术15例, 16例放弃再次手术治疗。3例因肿瘤固定无法切除, 行捷径手术, 6例患者拒绝手术致病情恶化自动出院, 吻合口瘘1例, 创口崩裂5例, 感染19例。手术病人无死亡, 均平安出院。

3 讨论

通过126例老年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我们体会到:

(1) I期手术优于II期手术。国外文献认为手术病死率与手术方式有关, 而与患者年龄无关。结直肠癌I期切除和分期切除的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1]。I期切除吻合术不仅具有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还更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 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II期手术的1/10, 5年生存率高于分期切除, 远期疗效更好[2]。而II期手术虽然方法简单、时间短、风险小等优点, 但其缺点是术后护理麻烦, 患者生活质量差, 且还要二次手术, 痛苦多, 费用高, 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难以接受。老年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理想手术方式是I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本组120例手术病人中, I期手术86例, 占71.6%;II期手术31例, 占25.8%, I期远多于II期, 而且术后效果满意。

(2) I、II期手术的选择取决于梗阻程度。由于回盲瓣的存在, 结肠完全性梗阻时都为闭襻性梗阻, 肠管会极度扩张, 内有大量潴留粪便, 肠壁会缺血、坏死、穿孔、且肠道内有众多细菌, 极易污染。若梗阻轻, 中毒症状就会不明显, 全身情况就会好, 并发症就会少或轻;梗阻时间短, 肠道污染轻, 肠管色泽好, 炎症水肿不重, 此时不论右半结肠癌梗阻, 还是左半结直肠癌梗阻, 均可作I期手术切除吻合术。否则梗阻程度重, 时间长, 左半结直肠癌梗阻就只能作II期手术。

(3) 时间决定梗阻程度。就诊时间的迟早, 是否快速诊断及确诊后是否及早手术, 直接影响到梗阻的程度。由于结直肠癌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 早期可无症状, 或因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 或因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首发症状, 而不引起患者和医生的注意和重视, 这往往导致病人就诊时间推迟和病情诊断的延误。X线检查是诊断肠梗阻最有效、最安全、最快速的方法。X线透视或立位摄片见腹部周围肠管扩张, 并见有大液平和结肠袋, 再根据腹部体征和临床症状, 肠梗阻诊断就可确立, 就有剖腹探查指征。不要过度强调搁置原因, 不要试图用中药攻下来治疗观察, 也不要过分要求肠镜检查。否则就会失去最佳手术时间。因为结肠梗阻是闭襻性, 迟一天, 梗阻的程度就要重很多, 要是迟3~5 d程度就可想而知, 所以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 梗阻的轻重就决定能否I期吻合, 决定患者的预后。本组120例手术病人, 均在确诊肠梗阻后即行剖腹探查, 由于手术及时, 患者梗阻程度较轻, 时间较短, 故I期切除吻合率较高;由于中毒程度较轻, 术后恢复也较快。而另有II期手术的那部分病例, 或因就诊时间迟, 或因患者及其家属疑虑, 或因基础病重等原因而延误手术, 从而失去I期手术机会。

(4) 如何能把II期手术变为I期手术, 如何能把迫不得已的急诊手术改为从容准备的选择性手术, 只要能解除肿瘤近端梗阻就能实现。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飞速发展, 日本发明了一种大口径的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减压成功率高达97%, 大多数患者经此导管行积极术前准备后, 成功实施了梗阻病变的I期切除吻合术[3]。经肠镜导管减压术为老年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赢得了宝贵时间, 能更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准备, 同时也提供了有利手术的肠道环境 (梗阻近端内容物被引出, 肠管水肿减退, 缺血改善) , 使得存在高风险、高并发症的急诊手术变成了可以进行I期根治性切除吻合的择期手术, 大大提高了I期手术率和成功率, 避免了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和痛苦。这确实是一种有效及理想模式, 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近来国内有不少医院也在试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术, 并取得不错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志成, 周志平, 洪天福.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治疗体会[J].实用外科学杂志, 1996, 12 (10) :680.

[2]张明祥.老年人结肠癌性肠梗阻诊治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学杂志, 2004, 13 (5) :398.

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分析 篇4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72-02

急性肠梗阻指的是肠管内的内容物的正常通过出现障碍,一方面影响对肠管本身造成损伤,另一方面会造成机体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紊乱,重者威胁患者的生命[1]。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时的病死率可高达10%~30%[2]。我科于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5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58.5岁;病程1小时-4天。

1.2诊断 根据 ⑴ 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便血、腹部肿块、周身无力、休克等症状;⑵腹部体征:有腹膨隆、胃肠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或肠鸣音减弱消失;⑶辅助检查:包括腹部立卧位片、CT、钡剂灌肠造影、口服水溶性造影剂、电子结肠镜以及术中探查得到明确诊断。

2.治疗

⑴保守治疗:胃肠减压、禁食水、抗感染、解痉剂、低压灌肠、激素、营养支持治疗、香油或蓖麻油自胃管内注入等;⑵手术治疗:经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的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肠粘连患者行肠粘连松解术、肠扭转复位,若肠管坏死性切除吻合术;成人肠套叠行病变肠管切除吻合术;右半結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造瘘及二期吻合术,直肠癌一期切除、二期切除,或仅做造瘘;腹内疝患者行腹内疝松解闭合肠管复位术;血运性肠梗阻行放射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据患者具体情况行肠坏死切除吻合、动脉血管切开取栓术;嵌顿疝行疝修补术、若嵌顿肠管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吻合术。

3.结果

55例患者初期行保守治疗51例(其中6例转手术治疗),最终1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5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4.讨论

肠梗阻病因复杂多样,总体分为三大类: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据统计,粘连性、肿瘤性、腹外疝、排病因前3位,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近几年肿瘤性肠梗阻所占比例不断增加[4]。与结直肠肿瘤发病率增高、人口老龄化、医疗条件改善及病人就医意识的提高等因素有关。

单纯性肠梗阻可采取保守治疗措施,但采用保守治疗无效时,患者疾病可能会恶化,加剧患者病情,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5]。故在保守治疗期间或就诊时,一旦有下列表现二项及其以上者,应立即中转手术探查:①呕吐物、胃肠减压液、肛门指检为血性液;②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腹痛;③病情发展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出现休克表现;④出现腹膜刺激征且不断加重,腹胀不对称,局部有明显压痛的不对称肿块或固定压痛;⑤腹平片或透视有液平面,孤立大的肠袢且固定;⑥腹腔内短时间出现积液,腹穿为血性或暗褐色液体;⑦另外两种情况也应及早考虑手术探查:一是肠梗阻经保守治疗4-5天仍不见好转或症状逐渐加重者;二是反复发作的急性肠梗阻,这两种情况表明肠管往往已有明显狭窄,可考虑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大体上有以下四种:(1)解除梗阻病因;(2)肠切除肠吻合术;(3)短路手术;(4)肠造瘘术或肠外置术。具体采取何种术式应根据患者的病因、术中具体情况而定,手术时应尽可能选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以解除梗阻或恢复肠道功能,同时尽可能切除病灶。临床本可保守治疗有效的病人若行手术治疗可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肠梗阻宜先行非手术治疗。相反过度的保守治疗,则引起可避免的肠坏死,继发绞窄性肠梗阻[6]。血运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较少见的一种,病人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当明确诊断时,缺血时间已长,肠管已有坏死,同时患者多有较严重的心脏病,当代多主张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但疗效不佳,死亡率高,临床对高龄且伴有心脏病患者应首先考虑血运性肠梗阻,一旦确诊,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早期诊断、严密的临床观察以及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单纯性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应动态观察病情的演变,一旦有肠绞窄的早期征兆或不能排除绞窄可能者,均应进行手术,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手术治疗,这样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和减少肠坏死的发生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品飞,李伟刚,陈汝岱等.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分析(附5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7):162

[2]陈国卫,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7):398.

[3]严强,全主见,孙维华,等.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探讨[J].当代医学杂志,2009,15(18):103-104.

[4]严强,全主见,孙维华.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手术时机探讨[J].当代医学,2009,15(18):103-104.

[5]郭玉香.13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8):119.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72例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72例, 均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其中男46例, 女26例;年龄60~87岁, 中位年龄69.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h~3周, 发病24h内就诊者34例 (47.2%) , 24~72h就诊者15例 (20.8%) , >72h就诊者23例 (31.9%) 。所有患者均有进行性腹胀、不同程度的腹痛、无肛门排气排便。其中腹痛61例, 腹胀59例, 恶心、呕吐23例, 排气、排便障碍29例, 腹膜刺激征14例, 腹部高调肠鸣音11例, 腹部包块2例;同时并存多系统疾病者43例, 其中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心功能不全37例, 高血压26例, 糖尿病24例, 心律失常14例, 前列腺增生6例。发病原因:肿瘤35例 (48.6%) , 其中大肠肿瘤21例、小肠肿瘤5例、恶性腹腔肿瘤广泛转移9例;肠粘连、扭转20例 (27.8%) , 其中肠粘连17例、肠扭转3例;腹外疝10例 (13.9%) ;肠套叠、肠腔内异物、粪石6例 (8.3%) ;肠系膜血管栓塞1例 (1.4%) 。大肠梗阻45例62.5%) , 小肠梗阻25例 (34.7%) , 多部位梗阻2例 (2.8%)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依病因行相应手术治疗。

1.3 结果

35例肿瘤患者中, Ⅰ期切除吻合13例, Hartmann术10例, 捷径吻合2例, 单纯造瘘1例;因恶性肿瘤转移致梗阻9例中, 姑息性切除5例、捷径吻合2例、单纯造瘘1例、单纯探查1例。17例肠粘连者中, 行黏连松解术12例, 行肠切除、肠吻合、肠排列5例;3例肠扭转患者中行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 行倒扭转复位术1例。10例腹外疝患者中行疝修补术7例, 行肠切除、肠吻合3例。6例异物、肠腔粪石患者均行肠切开取出术。1例肠系膜血管栓塞行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进行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 (22.2%) , 其中切口感染、裂开3例, 肺部感染7例, 吻合口瘘2例, 消化道出血2例, 前列腺肥大并急性尿潴留1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死亡2例 (2.8%) , 多脏器功能不全、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所致1例, 死于心脑血管意外1例。

2讨论

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很繁杂, 多为肿瘤、粘连、嵌顿疝,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以腹外疝嵌顿为主;70~80年代发病原因以肠粘连为主;至70年代后期,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 人口趋向老龄化, 老年患者肠道蠕动变慢, 有害物质对患者的刺激时间长, 患者肿瘤发生率显著上升, 癌肿逐渐上升至病因首位[1]。本组肿瘤引发急性肠梗阻35例。所以, 要合理安排饮食, 注意健康查体, 使肿瘤可早期被发现。腹腔手术史是引起肠粘连、肠扭转或内疝的主要病因, 有报道称腹部外科术后约90%形成粘连, >40%会引起粘连性肠梗阻, 因此在腹部手术过程中还需采取一些积极措施, 以降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

由肠梗阻病因、梗阻部位、梗阻性质及患者个体差异所致临床症状和体征各不相同, 患者发病一般较隐匿。老年患者因反应较迟钝, 且常伴发其他系统疾病, 往往就诊晚, 病情重。因此, 患者住院后, 要询问其病史, 并做好相关辅助检查, 以早期确诊。老年患者嵌钝疝发病率高, 且机体反应不敏感, 一旦发生嵌钝, 常由于诊治不及时而易发生绞窄性肠坏死, 因此还需重视腹股沟区检查, 以免遗漏疝嵌顿可能。

在治疗方面, 患者入院后要及时治疗并存疾病, 改善心、肺、肝、肾功能,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 给予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常规治疗, 包括充气复位、低压灌肠、肛管减压等。由于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低, 因此手术方式应根据全身情况及术中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手术力求简单, 勿盲目追求手术的彻底性和根治性, 应以解除梗阻、挽救生命为主, 切除病变、Ⅰ期吻合为次。术后给予心电监护, 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加强营养支持, 防止并发症。但观察6~48h, 梗阻不见缓解或进行性加重的情况下, 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前应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予以短期皮质激素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 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2]。

总之, 应根据患者梗阻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因肿瘤而引起者, 明确诊断后要立即进行手术, 如诊断不明确, 也应立即进行手术探查, 不可为求尽早作出病因诊断, 而延误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孙以开, 马向涛.成年人急性肠梗阻150例病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0, 15 (3) :150-152.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中, 男20例, 女16例;年龄61~83岁, 平均73岁。梗阻病因:结直肠肿瘤17例 (47.2%) , 其中结肠肿瘤12例, 直肠肿瘤2例, 转移性肿瘤2例, 小肠肿瘤1例;肠粘连9例 (25.0%) , 其中粘连束带压迫5例, 粘连成角3例, 广泛粘连1例;腹内外疝嵌顿4例 (11.1%) , 其中腹股沟疝嵌顿3例, 束带内疝1例;肠扭转、粪石嵌顿各2例 (各5.6%) ;肠套叠、憩室炎各1例 (各2.8%) 。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予禁食、胃肠减压、预防性抗感染、解除肠道痉挛、抑制胃肠道腺体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 密切注意腹部体征。内科保守治疗48小时无效、绞窄性肠梗阻和肿瘤性肠梗阻均给予手术探查。根据不同病因施行不同手术, 行结直肠癌根治术11例 (30.6%) , 结肠造瘘术5例 (13.9%) , 小肠部分切除术2例 (5.6%) , 粘连松解术10例 (27.8%) , 疝嵌顿复位+疝修补术3例 (8.3%) , 肠扭转复位固定术2例 (5.6%) , 粪石取出术2例 (5.6%) , 回盲部切除术1例 (2.8%) 。痊愈出院34例 (94.4%) , 死亡2例 (5.6%) , 分别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肿瘤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9例 (25.0%) , 其中切口感染3例, 肺部感染2例, 中毒性休克、肠瘘、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各1例, 经治疗均痊愈。

2 讨论

2.1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

肠粘连、肠套叠及肠扭转是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 而本文中肠道肿瘤、肠粘连及疝嵌顿位居前三位, 与施煜军等[1]报道结果相符, 说明老年人肠梗阻病因谱正悄然发生变化。肿瘤作为肠梗阻的首要病因, 占47.2%, 也提示我们临床实践中在排除既往腹部手术史及疝嵌顿等病因时, 应首先考虑肿瘤性梗阻的可能。老年急性肠梗阻具有以下特点:起病隐匿, 临床体征不典型, 病情重, 进展快, 常合并复杂的内科疾病, 肠梗阻未得到解除, 又会诱发或加重内科疾病进程, 治疗难度大, 预后不佳。因此, 详尽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梗阻时间长短与预后直接相关, 病史采集务必细致。此外, 还要重视直肠指诊检查, 报道显示75%的低位直肠癌都能通过直肠指诊发现[2], 本文有1例直肠癌是通过直肠指诊发现的。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腹部立位X线平片及腹部CT平扫+增强对明确疾病诊断、判断病变性质、找寻梗阻部位等均有重要意义, 腹腔彩超在观察肠道蠕动、探测腹腔积液量等方面优势明显。上述检查简单易行, 无创伤, 对判断肠梗阻程度、性质、部位及有无腹腔积液、检测积液量等均有积极意义。

2.2 围术期处理注意点

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往往合并复杂的内科疾病, 如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 正确积极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马红滔等[3]报道收缩压高于180mm Hg时脑出血发生率较正常时高3.4倍, 故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前一定要积极处理, 以减少术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本文有1例患者术前血压2 2 0/1 28 m m Hg, 经心内科会诊降压处理后, 血压降至165/100mm Hg, 术后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12.5mmol/L以下比较安全[4]。本文有1例患者术前空腹血糖为20.5mmol/L, 经内分泌科会诊予胰岛素皮下注射, 短时间内血糖降至1 2.0m mol/L, 术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亦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2.3 手术需注意的事项

(1) 手术时机的选择关键是判断单纯性肠梗阻还是绞窄性肠梗阻。有关绞窄性肠梗阻的识别诊断教材中叙述很详尽, 在此不再赘述, 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 认为在把握手术时机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明确疝嵌顿所致老年急性肠梗阻, 排除手术禁忌后应立即手术;对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 考虑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 多认为保守治疗时间以48小时内为宜, 初期保守治疗有效, 随后再次出现梗阻者多是肿瘤引起的梗阻, 此时直接手术;老年患者机体反应差, 临床表现与体征不相符, 有时虽然已并发腹膜炎, 但腹膜炎体征却不明显。因此, 对经保守治疗后无缓解且进行性加重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尽管腹膜炎体征不明显, 还是应果断地尽早行剖腹探查术, 以免延误病情。 (2) 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 手术耐受差, 病情进展快, 笔者认为施行手术应力求简单、快速解除梗阻, 抢救生命放在首位, 其次切除病变组织。合理选择术式是减少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的重要途径。右半结肠癌行一期肠吻合已达成共识, 而左半结肠癌一期吻合因其存在肠瘘风险, 业界仍有争议。笔者认为, 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的吻合方式应综合考虑, 如患者全身情况、营养状态良好, 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在正常范围, 术中见肠管水肿轻、血供好, 吻合口无张力, 术中肠腔灌洗充分, 可行一期吻合, 否则应行一期肿瘤切除和结肠双造口术、Hartmann术等。对于部分极度虚弱, 不能耐受大手术者, 应行单纯造瘘术, 条件许可后再行二期手术切除。对坏死肠管先夹闭肠管, 减少毒素进一步吸收;肠管扩张明显, 先行肠腔减压, 可降低吻合口张力, 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可能。

综上认为,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以肿瘤原因居多, 详尽的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客观掌握手术指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理术式, 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施煜军, 李华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因分析及手术时机探讨[J].浙江创伤外科, 2011, 16 (3) :348.

[2]孙雪峰, 孙杰.44例老年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 (4) :573.

[3]马红滔, 梁思重.108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 (20) :100.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者, 男性32例, 女性16例, 年龄64~73岁, 平均年龄 (68.36±3.84) 岁, 其中行单纯解除梗阻的手术患者10例, 行肠段切除术患者25例, 行肠短路吻合术13例;观察组48例患者, 男性36例, 女性12例, 年龄65~78岁, 平均年龄 (69.76±4.22) 岁, 其中行单纯解除梗阻的手术患者12例, 行肠段切除术患者21例, 行肠短路吻合术1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腹部X线片确诊, 符合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断, 排除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上, 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 将患者推回病房, 监测患者常规生命体征;住院恢复期间由值班医师对伤口进行换药处理, 待患者基本恢复后, 允许出院。

1.2.2 观察组术后综合护理[2]:

(1) 密切监测: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 用药情况复杂, 生命体征改变迟缓。术后对老年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浓度等指标密切监测, 发现问题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 配合上级医师积极处理。 (2) 体位护理:患者尚处于麻醉状态时, 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待患者清醒后, 可让患者维持半卧位状态。 (3) 切口护理:术后腹部切口包扎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 定时检查患者的包扎处有无出血及渗出;换药时, 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 必要时需积极抗感染处理。 (4)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对疾病感到绝望、无助, 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医护人员术后需要与患者积极沟通, 向患者详细讲解病情, 鼓励和督促患者, 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5) 胃肠减压:术后患者若感觉口渴, 可适当饮水, 不宜过多, 以润喉为主;保持胃管清洁干净, 定时以生理盐水冲洗;每日观察引流液体的性质, 做好相应记录。 (6) 导管护理:术后患者由于放置的导管较多, 应每日对各导管进行检查, 确保导管无损坏 (弯曲或堵塞等) ;告知患者家属各导管的作用, 防止家属误拔;引流袋需要每日更换, 以免感染。 (7) 适当锻炼: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受压过久, 已发生褥疮, 鼓励患者在护士或家属的帮助下多下床运动, 每日定时活动, 养成良好习惯;活动强度不宜过大, 可逐步增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 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 (80.48±15.63) h,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 (62.30±10.72) h, 经统计学处理, t=6.65, P<0.05;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为 (14.53±4.22) d, 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为 (8.72±2.36) d, 经统计学处理, t=8.33, P<0.05;对照组拔除胃管时间为 (13.45±3.55) d, 观察组拔除胃管时间为 (7.68±2.10) d, 经统计学处理, t=9.69, 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术后发生肠粘连患者4例, 切口感染患者5例, 腹胀患者3例, 腹泻患者1例, 并发症发生率达27.08%;观察组术后发生肠粘连患者2例, 切口感染患者3例, 腹胀患者1例, 腹泻患者0例, 并发症发生率达12.5%。经过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较大差异, χ2=3.22, P<0.05。

3 讨论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肠腔, 发生梗阻的现象称为肠梗阻, 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多为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排便停止[3]。

经过对患者的有效评估, 及时进行手术是有效解决梗阻的方法之一, 但术后并发症不可忽视。并发症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忽视术后护理导致, 有研究表明采取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本次研究, 通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患者休息体位、积极处理切口感染、给予积极心理安慰、采取胃肠减压、保持导管清洁及鼓励患者锻炼等措施以帮助患者愈合, 对比以往采取的常规护理模式, 可以发现综合护理缩短了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拔除胃管时间, 说明是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说明综合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上值得推荐。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 观察组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 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上值得推荐。

关键词:老年,急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隋永红.急性肠梗阻的护理对策与体会[J].当代医学, 2010, 16 (32) :233.

[2]金硕.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J].临床医学, 2012, 32 (2) :125-126.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 篇8

关键词: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在普外科是常见多发病, 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变化比较多, 发展很快, 病情推断困难, 致使误诊误治情况多有发生。因此, 对于肠梗阻疾病需要采取正确方法进行处理, 降低患者痛苦, 避免出现较多严重的并发症状, 增加临床疗效[1]。本文选取了58例老年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 对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22例, 年龄为61~79岁, 平均年龄 (67.5±5.3) 岁。患者就诊时的临床主要症状为:阵发性腹胀、腹痛, 肛门无法正常排气、排便等, 多是肠梗阻临床症状, 通过X线检查显示出气液面、肠内胀气等症状。主要发病原因有:26例 (44.8%) 肠道肿瘤, 14例 (24.1%) 肠粘连, 4例 (6.9%) 急性阑尾炎穿孔, 3例 (5.2%) 嵌顿疝, 3例 (5.2%) 肠扭转, 2例 (3.4%) 粪石。梗阻出现位置:20例乙状结肠, 12例降结肠, 7例脾曲结肠, 4例肝曲结肠, 5例升结肠, 6例回盲部, 4例横结肠。42例患者手术实施前有并发症, 其中有15例心律失常, 12例高血压, 9例冠心病, 4例糖尿病, 2例老年支气管炎。

1.2 方法

58例患者都实施急诊手术, 27例实施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并盲肠造瘘手术, 20例应用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手术, 6例横结肠一期切除吻合并盲肠造瘘手术, 5例肠粘连松解手术。实施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患者, 应用常规方法切除阑尾, 蕈形导尿管通过阑尾根位置插进去, 并以荷包线将其扎紧固定住。断端通过碘伏消毒然后实施端端吻合, 并确保吻合没有扭曲状况, 将其打结并需松紧适度, 维持通畅吻合。吻合口需要置入腹腔引流管。手术后按常规方式禁食, 并进行营养支持疗法, 避免感染。

2 结果

58例患者, 一期切除吻合手术47例 (81.0%) , 切除后二期吻合手术9例 (15.5%) , 2例患者于围手术期出现死亡, 原因是在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手术平均时间为 (205.8±18.6) min, 出血量平均值为 (175.4±16.8) mL, 术后并发症17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9.3%, 其中发生切口感染12例 (20.7%) 、肺部感染2例 (3.4%) 、吻合口漏2例 (3.4%) 、腹腔感染l例 (1.7%) 。

3 讨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发病原因和年轻人不同, 多见恶性肿瘤致使的肠梗阻, 本次研究中有46.2%的患者, 同研究文献相似。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主要特点有:全身并发症状多而且较复杂, 因为老年人大多伴有心肺及其他脏器并发症状, 有的还会并发多种症状, 通常手术风险很大, 且易发生误诊从而导致病情延误;临床症状不明显, 因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 无法及时对刺激做出敏感反应, 导致临床症状和实际病情程度不一致,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腹胀但是对于其他腹膜刺激并不明显, 所以在临床上没有必要过于强调表现症状导致治疗过于保守;老年恶性肠梗阻是闭袢性的, 通常早期症状并不明显, 而且有的在做腹部透视时也没有液气平面现象, 此现象同样会导致早期诊断不易[2]。本组患者有3例因为医生治疗经验不足, 实施保守治疗导致症状加重, 通过剖腹探查确诊。

老年急性肠梗阻在治疗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诊断并治疗并发症状;保守疗法效果较差时需要及时进行中转手术;选取适宜手术方法, 降低手术风险。老年人在实施急性肠梗阻治疗手术时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 使手术方法能够操作简单, 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有必要需分成二期开展手术。如患有结直肠癌梗阻不可苛求通过一期切除吻合达到根治。绝大部分患有右半结肠癌梗阻者能够通过一期切除吻合, 患有左半结肠癌梗阻者如果一般状况良好, 梗阻出现时间较短, 肠壁无较严重水肿, 血供情况良好, 肠管远近端口直径没有很大差别, 可实施一期切除吻合;与此相反, 需要先结肠拖出造口降压, 等全身症状有改善再实施二期切除吻合手术或是实施一期切除, 二期吻合。患者手术前有较多合并症, 提高了治疗难度。需要积极平衡术前电解质和酸碱度, 调节患者营养, 将各个器官都调整到最佳状态, 确保患者手术能够顺利恢复[3]。

总之, 老年人患有急性肠梗阻时, 需充分了解其发病特点、病史, 充分使用各类检查方法, 确保能够及早诊断, 于围手术期增强处理, 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早手术, 确保能在最短时间采取最简单方法治疗梗阻;术后进行营养支持, 避免感染, 及时治疗并发症状, 增强护理, 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雷国伟.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0, 3 (17) :643.

[2]高二瞻.4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和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 2009, 4 (12) :152-153.

36例急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分析 篇9

关键词: 超声;肠梗阻;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19-01

肠腔内容物通过肠道发生障碍,不能正常通过称为肠梗阻。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结合肠梗阻的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发现持续性肠管扩张,超声诊断肠梗阻的能确定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原因等[1]。用超声诊断肠梗阻是一个简便的新方法。超声扫查即可显示积液扩张的肠管,超声对腹腔积液诊断优于X线。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36例超声诊断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36例肠梗阻患者,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2岁。发病时间5小时~7天。手术史:阑尾切除术17例,小肠切除术5例,脾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术3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结肠癌手术2例,子宫切除术2例。

1.2 超声表现

1.2.1 机械性腸梗阻:超声显像可见肠管扩张,小肠肠腔扩张,其内径超过3cm,因肠管内积液、积气,患者立位或坐位时做纵行扫查可见上部为气体回声,下部为液体回声的所谓"气-液平面";肠管管壁黏膜可清楚显示,其纵断面上可见小肠黏膜层水肿增厚,显示为"鱼刺样"或"琴键征";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蠕动增强,在充盈和扩张的肠管纵断面上可见肠管蠕动频率和幅度均增大,肠腔内容物回声可随其蠕动呈现双向滚动。绞窄性小肠梗阻时,肠壁血运出现障碍,超声显像可显示肠管蠕动由强变弱,蠕动幅度和频率由大变小,甚至无蠕动。在肠腔内可出现游离液体,在短期内复查时可发现腹腔内液体无回声区增大。

1.2.2 麻痹性肠梗阻:超声显像可见其肠管高度扩张而肠蠕动则明显减弱或消失。急性肠梗阻早期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但此时对于无明显气体的病例,因缺乏气体对比,X线腹部平片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无法支持和证实临床诊断,但超声显像对肠管扩张积液甚为敏感,还可发现肠蠕动增强,从而可以早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急性肠梗阻。在短期内腹水增多,肠蠕动由强变弱的病例,其阵发性腹部绞痛的剧烈程度可减轻,此时容易误认为病情有所好转,而超声显像可显示病情并未缓解[2]。另外,对妊娠妇女、老人、儿童及重病不能起立者,超声显像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首选方法。

2 结果

18例为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为完全性肠梗阻,5例为行剖腹产后肠麻痹性肠梗阻,8例肠梗阻同时发现低回声光团,典型者横切面呈假肾征。

3 讨论

单纯性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发生后,梗阻以上的腹腔因积气、积液而发生膨胀,肠管对梗阻的最先反应是增强蠕动,而强烈的蠕动引起肠绞痛。此时食管上端括约肌发生反射性松弛,患者吸气时吞入大量空气进入胃肠。此时肠壁变薄,黏膜易有糜烂和溃疡发生,浆膜可被撕裂,梗阻段肠壁可因血供障碍而发生坏死、穿孔。梗阻部位以下肠管多呈空虚塌陷。麻痹性肠梗阻时肠管扩张、肠壁变薄。机械性肠梗阻的扩张肠管管壁蠕动活跃,梗阻远端常可以发现病因如肿瘤、结石、肠套叠等;麻痹性肠梗阻时肠壁蠕动波浅缓甚至消失。肠梗阻的主要症状是阵发性腹部绞痛,腹胀,呕吐;机械性肠梗阻的肠鸣音亢进完全性肠梗阻时无排便和排气。梗阻晚期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可根据肠梗阻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参考年龄、病史、体征等分析。我国肠梗阻以肠粘连、腹外疝、肠套叠、肠扭转和肠肿瘤为常见,因此,应了解患者腹部手术、损伤或炎症史,检查切口和可能发生腹外疝部位。新生儿应考虑先天性畸形[3]。2岁以内小儿则肠套叠多见。蛔虫性肠梗阻常发生于卫生条件差的农村群体或儿童,常有排虫史。老年人则以肿瘤及粪块堵塞或乙状结肠扭转多见。

肠梗阻发生4~6小时后,X线平片可呈多数液平面及气胀肠袢。但在早期或梗阻肠袢积气不多时,超声扫查即可显示积液扩张的肠管。超声对腹腔积液诊断优于X线。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判定梗阻的有无,还可以动态观察肠管的扩张和功能状态,判断肠梗阻的类型,有无血运障碍和腹腔渗液等。对麻痹性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肠坏死及穿孔等作出较明确的诊断。超声检查一般不易诊断肠梗阻的病因,但超声诊断此病方便,可重复性,有助于临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时立即手术。对保守治疗的病例,超声检查可监视病情是否好转。

参考文献

[1] 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19-421.

[2] 张延龄.肠梗阻时肠缺血的早期发现[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3-454.

[3] 丁玫.肠梗阻超声影像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2):9798.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 篇10

关键词:老年急性阑尾炎,肠梗阻,临床疗效

急性阑尾炎, 是目前临床医学上中老年群体中的首要急腹症疾病。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速,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且临床表现越来越复杂多样, 而其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即为肠梗阻[1]。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疾病较多, 且伴有多种并发症, 因而造成误诊的概率较高, 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2]。本文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以来, 我院接收的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23例, 对他们进行相应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统计和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 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23例。患者年龄61~80岁, 平均年龄为 (70.4±3.9) 岁;女性患者10例, 男性患者13例。临床表现均呈现肠梗阻的相应症状,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发热、呕吐、便秘等。临床诊断显示, 23例老年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的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

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要立即对其进行临床物理检查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 以确保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3]。

1.2.2 临床治疗:

经过临床诊断确定23例患者均为急性阑尾炎。医护人员要立即对患者实施阑尾切除手术。具体方法为: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 并采用腹直肌外缘或麦氏手法进行切口操作[4]。对患者的回盲部位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 发现周围肠管均存在粘连现象, 且近端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液、积气和扩张症状[5]。将患者肠管中的脓液和渗出物吸净, 并对粘连带进行松解操作。而后采用甲硝唑溶液和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局部的冲洗和清理, 最后缝合腹部切口。对于病情较重, 脓液渗出较多的患者,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引流管进行腹腔引流[6]。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3.0软件对23例以肠梗阻为表现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当P<0.05时, 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统计分析显示, 23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 治愈患者有17例, 显效4例, 有效2例, 无死亡或误诊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见表1。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 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外科多发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右下腹部转移性疼痛以及阑尾反跳痛、点压痛[7]。而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急性阑尾炎其特点主要包括四点, 即: (1) 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 例如:消化功能紊乱症状、腹胀、恶心、呕吐等; (2) 腹痛症状多为全腹痛或不定位性的疼痛; (3) 体征症状主要是局限性的右下腹压痛, 有时会伴有其他部位的疼痛; (4) 全身症状多以发热、周身不适为主, 但体温通常<38℃[8]。临床研究显示, 在本次抽检的23例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 (23/23) , 其中, 有效17例患者治愈 (约占73.91%) , 4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约占17.39%) , 2例患者症状有所减轻 (约占8.70%) , 无死亡或误诊患者。在经过住院治疗恢复后, 全部患者均已治愈出院。这就表明, 在对以肠梗阻为表现的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首先要进行迅速、准确的临床诊断, 并在确诊后立即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 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

参考文献

[1]包福德, 王继文, 江友.以肠梗阻症状为首发表现的阑尾炎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6) :44-45.

[2]汪启斌, 董荣坤, 张笃, 等.以肠梗阻症状为首发表现的阑尾炎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刊) , 2011, 40 (7) :688-689.

[3]彭伟, 王宇, 吕家誉.以肠梗阻为表现的阑尾炎28例诊治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 2008, 27 (5) :187-188.

[4]安斐.18例以肠梗阻为表现的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13 (9) :4578-4579.

[5]谢礼华.以肠梗阻为表现的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43例诊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7) :195-196.

[6]徐项益, 戚朝辉.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治分析[J].北方药学, 2013, 18 (2) :93-94.

[7]张连舫.老年人急性阑尾炎120例诊治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 (20) :1541-1542.

上一篇:现代短波通信技术下一篇: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