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2024-09-01

老年性肠梗阻术后护理(精选10篇)

老年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篇1

手术治疗是解决急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1], 但老年患者由于耐受力差, 术后恢复慢, 往往需要采取特殊护理。旨在研究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我院展开相关研究,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者, 男性32例, 女性16例, 年龄64~73岁, 平均年龄 (68.36±3.84) 岁, 其中行单纯解除梗阻的手术患者10例, 行肠段切除术患者25例, 行肠短路吻合术13例;观察组48例患者, 男性36例, 女性12例, 年龄65~78岁, 平均年龄 (69.76±4.22) 岁, 其中行单纯解除梗阻的手术患者12例, 行肠段切除术患者21例, 行肠短路吻合术1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腹部X线片确诊, 符合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断, 排除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上, 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 将患者推回病房, 监测患者常规生命体征;住院恢复期间由值班医师对伤口进行换药处理, 待患者基本恢复后, 允许出院。

1.2.2 观察组术后综合护理[2]:

(1) 密切监测: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 用药情况复杂, 生命体征改变迟缓。术后对老年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浓度等指标密切监测, 发现问题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 配合上级医师积极处理。 (2) 体位护理:患者尚处于麻醉状态时, 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待患者清醒后, 可让患者维持半卧位状态。 (3) 切口护理:术后腹部切口包扎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 定时检查患者的包扎处有无出血及渗出;换药时, 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 必要时需积极抗感染处理。 (4)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对疾病感到绝望、无助, 影响术后患者的恢复。医护人员术后需要与患者积极沟通, 向患者详细讲解病情, 鼓励和督促患者, 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5) 胃肠减压:术后患者若感觉口渴, 可适当饮水, 不宜过多, 以润喉为主;保持胃管清洁干净, 定时以生理盐水冲洗;每日观察引流液体的性质, 做好相应记录。 (6) 导管护理:术后患者由于放置的导管较多, 应每日对各导管进行检查, 确保导管无损坏 (弯曲或堵塞等) ;告知患者家属各导管的作用, 防止家属误拔;引流袋需要每日更换, 以免感染。 (7) 适当锻炼: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受压过久, 已发生褥疮, 鼓励患者在护士或家属的帮助下多下床运动, 每日定时活动, 养成良好习惯;活动强度不宜过大, 可逐步增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 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 (80.48±15.63) h,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 (62.30±10.72) h, 经统计学处理, t=6.65, P<0.05;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为 (14.53±4.22) d, 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为 (8.72±2.36) d, 经统计学处理, t=8.33, P<0.05;对照组拔除胃管时间为 (13.45±3.55) d, 观察组拔除胃管时间为 (7.68±2.10) d, 经统计学处理, t=9.69, 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术后发生肠粘连患者4例, 切口感染患者5例, 腹胀患者3例, 腹泻患者1例, 并发症发生率达27.08%;观察组术后发生肠粘连患者2例, 切口感染患者3例, 腹胀患者1例, 腹泻患者0例, 并发症发生率达12.5%。经过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较大差异, χ2=3.22, P<0.05。

3 讨论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肠腔, 发生梗阻的现象称为肠梗阻, 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多为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排便停止[3]。

经过对患者的有效评估, 及时进行手术是有效解决梗阻的方法之一, 但术后并发症不可忽视。并发症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忽视术后护理导致, 有研究表明采取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本次研究, 通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患者休息体位、积极处理切口感染、给予积极心理安慰、采取胃肠减压、保持导管清洁及鼓励患者锻炼等措施以帮助患者愈合, 对比以往采取的常规护理模式, 可以发现综合护理缩短了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拔除胃管时间, 说明是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说明综合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上值得推荐。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 观察组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 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拔除胃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上值得推荐。

关键词:老年,急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隋永红.急性肠梗阻的护理对策与体会[J].当代医学, 2010, 16 (32) :233.

[2]金硕.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J].临床医学, 2012, 32 (2) :125-126.

[3]白云芬.高龄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药, 2012, 11 (9) :117-118.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及护理 篇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由于以前对这种疾病缺乏认识,导致短期内反复手术治疗,手术不但不能解除梗阻,甚至形成肠瘘、重症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四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所致,腹部手术创伤指广泛分离肠管粘连、长时间的肠管暴露以及其它原因所造成的肠管损伤。但诊断此病必须排除继发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肠梗阻和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套叠等原因所致的绞窄性肠梗阻。尤其是要提高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认识,防止延误手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1临床表现及特点

病人都有不同对程度后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明显的特殊性:(1)均有近期腹部手术病史,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史。肠蠕动曾经一度恢复,但一进食马上出现梗阻症状。(2)肠梗阻症状体征十分典型,但腹部平片尚无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的典型表现。(3)腹痛相对较轻,以腹胀为主,而腹胀程度不如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那样显著。(4)腹胀一般为对称性,腹部膨隆,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腹部叩诊多为实音,听诊可发现肠鸣音减弱,稍少或消失。听不到金属音或气过水声随着梗阻的逐渐缓解,肠鸣音渐渐恢复。

2对于手术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基本倾向于先行保守治疗,与其它类型肠梗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1)禁食水,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肠消化液的分泌量。早期病人的消化液分泌很大,大量消化液积聚于肠腔内,不但加剧了肠壁水肿和肠腔扩张,加重水电解质紊乱,也使肠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2)完全胃肠外营养:营养支持不仅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保持病人的体力,还可纠正营养不良造成的低蛋白血症,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肠道炎症早期恢复。(3)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认识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肠壁的一种炎症反应,并非为细菌性感染所致。一旦确诊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肠道炎症的水肿消退。(4)应用生长抑素,降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肠内的炎症渗出,有利于肠管血循环的恢复和炎症的消退。(5)不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但可应用奥硝唑对抗厌氧菌。(6)维持内稳定、

3护理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50例, 男30例, 女20例;年龄10岁~89岁, 平均住院7 d~35 d.

1.2 方法

1.2.1 手术疗法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 大多数肠梗阻患者是需要手术治疗的。手术原则:解除梗阻, 保护正常肠管生理连续性, 分离粘连, 必要时切除梗阻肠段, 补路手术, 治疗手术。

1.2.2 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呕吐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等。 (2) 安置适当的体位:常规吸氧、保暖, 防止误吸, 麻醉清醒后4 h~6 h, 患者取低半卧位或斜坡位, 有利于改善呼吸和循环, 有利于腹腔炎性渗出物积聚于盆腔, 防止发生膈下感染, 有利于减轻腹壁切口张力, 促进切口愈合。 (3) 饮食:肠蠕动功能恢复之前患者禁食, 禁食期间补充足够液体, 维持体液平衡, 补充营养。肠功能恢复后, 停止胃肠减压, 改为半流食饮食, 进食后无呕吐及其他不适, 3 d后可进半流食, 10 d后进软食, 肠切除吻合术后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 (4) 胃肠减压的护理:术后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必须把胃管固定在鼻和脸颊上, 连接负压吸引器, 用别针固定在床头, 每1 h~2 h倾倒负压吸引的胃液, 防止胃管扭曲受压阻塞等现象, 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拔出胃管。 (5) 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因术后患者禁食、禁水, 加之胃肠减压吸出大量液体, 因此每日应以补给液体纠正脱水, 维持电解质平衡。 (6) 术后早期活动:术后患者应鼓励早期活动, 手术当日6 h后鼓励其在床上活动, 比如深呼吸、四肢主动活动及间歇翻身, 手术第1~2天, 可试行离床活动, 先坐在床沿上做深呼吸和咳嗽, 再在床旁站立并稍做走动, 然后慢慢增加次数。早期下床活动益处:增加肺通气量, 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咳出, 减少肺部感染, 有利于伤口愈合;还能预防下肢静脉淤血, 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肠道蠕动和膀胱收缩功能的恢复, 减少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 (7) 口腔护理:胃肠减压患者坚持口腔清洁, 口腔护理每日2次, 漱口至少3次, 呕吐患者每次吐后用温开水漱口。因禁食后, 口腔内分泌物增加, 细菌入侵繁衍, 易发口腔炎、腮腺炎。 (8) 腹带包扎:给患者扎上腹带, 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 咳嗽时, 按住伤口减轻疼痛, 术后常规行腹带包扎, 以免伤口裂开, 腹带包扎松紧适宜, 以免影响呼吸。 (9) 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 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要求, 亲切与患者交谈、聊天, 转移注意力, 减轻患者疼痛不适。

2 健康指导

(1) 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可行针刺、服中药等, 以促进肠功能恢复, 平时注意饮食卫生,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 避免腹部受凉, 多吃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出现便秘应及时用缓泻药; (3) 出院时嘱患者忌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 不暴饮暴食, 饭后勿剧烈运动。

3 结果

通过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观察病情, 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 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减轻了患者的精神负担,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

4 讨论

老年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篇4

【关键词】 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护理

腹部手术后患者易于发生炎性肠梗阻的并发症,此并发症需给予患者及时处理,如延误会导致短肠综合征、重症感染、肠瘘等危重疾病发生1。2005年至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3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保守治疗的患者有3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至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3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保守治疗的患者有31例,患者在手术之后3—20d中发生肠梗阻,平均9.2d,13例患者为女性,18例患者为男性,患者的年龄为21—82岁,中位47.3岁。对患者进行触诊可触及痛性包块有4例患者,3例患者有不频繁呕吐,25例患者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的表现,12例患者有轻微酸痛表现。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可看到患者腹部有多个液气平面的表现。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进行维持能量、酸碱平衡,维持水电质平衡,给予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并进行禁食治疗。

2 结 果

所有保守治疗的患者中因为经济原因而终止治疗出院后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得到了有效改善,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为8—36d,5例患者进行随访工作,5例患者在出院后5—9个月复发,给予其再次进行保守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3 护理措施

3.1 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并保持其通畅 此疾病保守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即为持续胃肠减压2。对患者进行此项治疗可降低患者胃部中的积气,降低患者各项体液的分泌,促进患者疾病改善。但进行治疗期间应保持其的通畅,并对引流的体液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上报给予处理。

3.2 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的监护 发生此并发症患者的手术术式都各不相同,故患者多会出现感染性休克、肾功能损伤、电解质失衡等严重情况。故给予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如下几点情况。①根据医嘱,输入晶体及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输液注意均速,充分考虑患者心脏负荷水平;②保证观察患者病情的连续性,做好护理记录,警惕感染性休克、ARDS发生;③根据需要及时做好血气分析、电解质、酸碱度、血糖监测,记24h出入量,警惕肾功能衰竭形成;④因患者腹胀积气,膈肌上抬,影响呼吸则应取半卧位,必要时间断低流量吸氧;⑤特殊合并症患者曾有脑梗塞、冠心病的予以相应观察处理。

3.3 给予患者进行营养支持 患者疾病需要相应的营养支持,本组资料中给予患者营养1440ml卡文进行营养支持。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体重情况并无重大变化,这和给予患应用营养支持有很大关系。经支持患者对于治疗可更加耐受。

3.4 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密切观察 患者出现症状后密切观察其疾病情况,并应重点预防患者发生狡窄性肠梗阻,如患者疾病进一步加重,发生烦躁、腹膜刺激征、便血、呕吐、腹痛加重等临床表现时应立即上报医生给予及时治疗。

3.5 观察伤口及引流的情况 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渗液的情况,尤其是皮下积液、感染或因患者低蛋白血症等引起的伤口裂开,均应在早期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处理。

3.6 心理干预 患者出现此并发症后会延长治疗时间,故经济、心理方面的压力都非常大。给予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促进疾病康复3。给予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告知其出现此并发症为术后并发症,经治疗患者完全可以康复。对患者耐心细致,热情周到,以稳定患者情绪,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以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及护理。

3.7 患者出院时给予宣教 应首先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饮食、锻炼等指导,此疾病易于出现复发,故患者在出院后仍要进行饮食控制,并进行身体锻炼,如患者出现有腹胀的临床表现时可自行服用小麻油进行改善,如仍无效果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根阻的特性.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388.

[2]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6—86.

老年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篇5

资料与方法

12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术前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显示为低位肠梗阻。男72例, 女57例, 年龄60~86岁。入院后24~72小时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探查结肠癌致肠梗阻。其中肠穿孔3例, 闭袢式梗阻34例, 肠浆膜撕裂5例, 均发生在盲肠。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结肠癌。

A组:右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67例, 男38例, 女29例, 平均年龄 (72.5±5.6) 岁。BMI指数 (18.9±2.3) kg/m2。肿瘤位于回盲部29例, 升结肠24例, 肝曲14例;组织学分型:腺癌32例, 黏液癌21例, 未分化癌12例, 鳞状上皮癌1例;TNM分期 (2010结肠癌AJCC) Ⅰ期4例, Ⅱ期25例, Ⅲ期29例, Ⅳ期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1~2级42例, 3~4级25例。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15例, 糖尿病8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 前列腺增生3例, 冠心病13例, 合并两种以上疾病者23例。

B组: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62例, 男34例, 女28例, 平均年龄 (73.6±6.9) 岁。BMI指数 (18.5±1.9) kg/m2。肿瘤位于脾曲21例, 乙状结肠17例, 横结肠13例, 降结肠11例。组织学分型:腺癌27例, 黏液癌23例, 未分化癌10例, 鳞状上皮癌2例。TNM分期 (2010结肠癌AJCC) Ⅰ期3例, Ⅱ期19例, Ⅲ期32例, Ⅳ期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1~2级38例, 3~4级24例。合并基础疾病:支气管炎2例, 冠心病9例, 高血压11例, 糖尿病12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 合并2种以上疾病18例。

A、B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学分型、合并症等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评分方法[2]) :以入院24小时内最差生理指标为标准进行评分。APS部分 (A) :直肠温度、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A-ADO2、Pa O2、血清钾、血清钠、WBC、血清肌酐、动脉血p H值、血清肌酐、血细胞比容、血清HCO3-, 每一项分值由低到高0、1、2、3、4分, 13项目生理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分度表 (Glasgow coma scale, GCS) ;有急性肾衰竭时肌酐分数加倍;Fi O2≥0.5时用A-ADO2, Fi O2<0.5时用Pa O2。年龄 (B) :<45岁0分, 45~54岁2分, 55~64岁3分, 65~74岁5分, ≥75岁6分;慢性健康状况 (C) :合并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抑制的急症手术后加5分, 择期手术加2分;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抑制的诊断: (1) 肝脏:活检证实的肝硬化及明确的门脉高压;既往因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或既往发生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肝昏迷; (2) 心血管: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Ⅳ级; (3) 呼吸系统:限制性、阻塞性、血管性肺病致活动受限, 高碳酸血症, 低血氧, RBC增多, PAWP>40mm Hg, 呼吸机依赖; (4) 肾脏:长期透析; (5) 免疫功能抑制:免疫功能抑制治疗, 长期或近期使用大剂量激素, 有白血病、淋巴瘤、AIDS。总分0~71分, 分值越高, 预后越差。

肠梗阻侵袭度评分[3]:按照梗阻程度分为不完全性梗阻, 计1分;完全性梗阻3分。梗阻时间: (1) 不完全性梗阻<7天, 计1分, 8~29天, 计2分, ≥30天, 计3分; (2) 完全梗阻:≤3天, 计1分, 4~7天, 计2分, ≥8天, 计3分。

手术方式:右半结肠癌 (A组) 做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回肠结肠吻合术64 (95.52%) 例, 2例患者不能耐受手术, 先行盲肠造口解除梗阻, 后全身情况稳定后行二期切除术;1例做回肠横结肠吻合术。

左半结肠癌 (B组) 行一期切除吻合术55 (88.70%) 例, 其中左半结肠切除术7例, 行结肠次全切除术38例;行Dixon术加横结肠保护性造口4例, 行Hartmann术6例;单纯结肠造口术6例, 行二期切除术1例。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35 (21.34%) 例出现并发症, A组1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19例次) , 围手术期死亡4例 (5.97%) ;B组1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21例次) , 围手术期死亡5例 (8.06%) 。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死亡率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2。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129例患者分为并发症组35例和无并发症组94例, 从患者性别、术前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肿瘤分期、部位、肠梗阻侵袭度、ASA分级、APACHE-Ⅱ评分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 肠梗阻侵袭度评分、ASA分级、APACHE-Ⅱ评分项目影响并发症发生, 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3。

讨论

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是临床急腹症之一, 肠梗阻情况如为闭袢性肠梗阻, 如不及时解决, 存在肠坏死、穿孔的风险, 而且有可能引起腹腔、全身感染, 增加死亡率[4], 常需外科急诊手术治疗。但是老年人大部分机体生理功能差且多合并基础疾病, 给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术前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分析, 为临床提供依据, 有效地提高预后和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Alvarez等报道了结直肠癌梗阻与穿孔107例, 死亡率15%, 并发症发生率34%[5]。本组发生并发症35例 (21.34%) , 围手术期死亡9例 (6.97%) 。

Tentes等的研究提示ASA评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本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示, ASA3~4级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1~2级, 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SA分级是麻醉前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评价, 对于1~2级围手术期死亡率0.06%~0.40%, 3~4级围手术期死亡率1.82%~23.0%, 对于急诊患者进行ASA评分简便易用, 为治疗能尽早争取时间。APACHE-Ⅱ评分>14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高于≤14分患者, 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是APACHE-Ⅱ评分较复杂, 对于急诊马上需要手术患者, 现临床多采用ASA分级标准评价。肠梗阻侵袭度评分并发症组 (3.2±0.9) 高于无并发症组 (2.7±0.8) , 提示是其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与王培戈等报道相一致。

右半结肠癌多在急诊行一期切除吻合术, 本组行一期切除术95.52%。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存在诸多差异, 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是提高预后的关键。在本组左半结肠癌患者中, 1例患者病情严重, 则先在梗阻部位近侧做横结肠造口, 住院2周后病情好转, 行二期手术切除, 其余患者全身身体状况尚可, 则行一期切除吻合术, 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7],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期切除吻合、Hartmann术、单纯结肠造口术等, 本组只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 与国外学者报道相似[8]。

ASA分级、APACHE-Ⅱ评分、梗阻侵袭程度对结肠癌急性肠梗阻并发症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手术治疗方案能提高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同成, 陆振一, 陈达.高龄结肠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 17 (1) :88-90.

[2] 陈仿.APACH-Ⅱ与APACH-Ⅲ评估腹部外科危重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6, 13 (1) :97-99.

[3] 王培戈, 李辉, 李世宽, 等.改良APACHE-Ⅱ评分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 (4) :257-260.

[4] Carraro PG, Segala M, Cesana BM, et al.Obstructing colonic canc-er:failure and survival Patterns over a ten year follow uP after one stage curative surgery[J].DisColon Rectum, 2001, 44 (2) :243-250.

[5] Alvarez JA, Baldonedo RF, Bear IG, et al.Presentation, treatment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obstructive and Perforative colorectal carcinoma[J].Am J Surg, 2005, 190 (3) :376-382.

[6] Tentes AA, Mirelis CG, Kakoliris S, et al.Results of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 obstruction[J].Langenbeeks Arch Surg, 2009, 394 (1) :49-53.

[7] 朴大勋, 朱安龙, 姜洪池, 等.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 (8) :640-641.

老年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 男23例, 女17例, 年龄40~78 (65±4.5) 岁;对照组中,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44~80 (66±5.5) 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表现;腹部CT检查均显示肠壁增厚、粘连和液气平面。手术情况:结肠癌根治术患者28例、胃癌根治术20例、阑尾切除术1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12例、子宫肌瘤术6例、直肠癌4例。排除肠扭转、麻痹性肠梗阻、腹内疝情况。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原始手术及肠梗阻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术前基础处理, 纠正酸碱、水电解质紊乱等, 行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禁食禁水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进行治疗, 置管后连接负压吸引器进行治疗, 常规配合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手术在DSA辅助下进行, 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至肠梗阻部位, 到位后注入10ml生理盐水至气囊中, 取出导丝;继续向内进行导管置入, 使其在胃内保持有一定剩余, 以满足其随胃肠蠕动移动的需要, 连接负压吸引器[2]。

1.3 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并准确记录患者的腹痛症状缓解情况、胃肠减压量、气液消失时间及自主排气恢复时间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腹痛、腹胀、排气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 排便和排气恢复正常, 检测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较术前有所好转, 排便和排气功能好转, 检测指标表现出好转趋势;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均未明显改善, 甚至病情持续发展加重, 转为开腹外科手术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中, 治愈22例, 有效14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40例患者中, 治愈16例, 有效12例, 无效1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体质下降, 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概率更高, 且采用常规治疗的风险较高, 预后较差, 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较大。经鼻胃肠管减压术的原理为, 通过吸入胃部及肠内容物降低腹压, 控制肠梗阻发展, 但对小肠内的梗阻治疗效果较差, 整体有效率较低。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是指采用带有气囊的肠梗阻导管置入到肠梗阻部位, 其能有效进入小肠, 对肠梗阻进行有效吸取减压, 起到降低腹压、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3]。本文中, 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 治疗有效为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更好, 降低了患者痛苦, 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由此表明,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分别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与常规鼻胃管胃肠减压术。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 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疗效安全可靠, 有效率高, 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经鼻肠梗阻导管植入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胃鼻管胃肠减压术

参考文献

[1]柳松.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11, 51 (34) :63-64.

[2]傅继勇.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3, 35 (5) :700-701.

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 男性11例, 女性17例, 年龄41~89岁, 平均63.2岁,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例, 胃癌根治术后5例, 急性胰腺炎术后8例, 化脓性胆管炎术后2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4例, 绞窄性肠梗阻术后4例。

1.2 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本组全部患者符合术后炎性肠梗阻诊断标准。本组表现为术后5~10d肛门有少许排气, 但仍感腹胀, 进流质出现频繁呕吐等症状

2 结果

9例 (32.1%) 2周内恢复, 10例 (35.7%) 3周恢复, 7例 (25.0%) 4周内恢复, 余2例 (7.2%) 4.8周内恢复, 最长56d, 平均24.7d。

3 护理与讨论

3.1 饮食护理

循序渐进的饮食计划, 在禁食, 胃肠减压期间, 每天抽吸胃管数次以保持通畅, 并观察记录引流的量和性质, 注意恶心, 呕吐的频率, 胃液中如有黄色胆汁成分, 说明有肠液反流。本组患者均在积极抗炎,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后, 胃管量渐减少后拔除。进食时以少食多餐, 从20mL起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 增加幅度以保持患者无不适, 有食欲为度。流质以不加糖的米汤、菜汤、果汁、红枣汤为主, 以免血糖偏高对机体产生影响。全量流质进食3~5d后改为半流质, 仍以少食多餐, 逐渐增加为原则[1]。由于吸烟能减慢胃排空, 经护士积极宣传, 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成功戒烟

3.2 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本组有10例给予肠内营养, 输液营养时遵循浓度从低到高, 容易由少到多, 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开始速度为30~60mL/h以后增加至80mL/h, 3~5d后增至100mL/h, 1周后增到患者所需营养量。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温度控制在37℃左右, 天冷时将输液管用电加热器加温, 以防因温度过低而引起腹胀, 腹泻, 肠痉挛等。给予肠内营养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水电解质状况, 注意胃肠道反应, 做好对症处理。本组3例出现腹泻, 经调节输液速度及用复方苯乙呱啶抑制肠蠕动后缓解[2]。

3.3 血糖和电解质监测

血糖胃肠动力有抑制作用, 并与血糖高低呈正相关, 血糖浓度正常时则对胃动力无影响。高血钾、低血钾均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减退, 本组在禁食期间用微量法常规监测补液前、补液中及补液后1h血糖, 监测血糖QD, 根据结果即使调整用药和监测频率。

3.4 促进胃肠动力恢复护理

术后患者早期活动对肠蠕动有促进作用。本组采用上腹顺胃走行顺时钟按摩, 方法为轻-重-轻, Tid, 15分/次, 做自主收腹、抬臀、提肛运动, 3~4次/d, 5分/次, 姿势以半卧位和右侧卧位为主, 能起床后鼓励多下床活动, 另外用开塞露肛门用药也有助于肠动力恢复[3]。

3.5 心理护理

精神因素通过影响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与胃肠抑制恢复有密切关系, 而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有利于预防胃肠功能瘫痪发生和促进胃肠蠕动。本组在术后过程中出现腹胀等症状, 心理上缺乏准备, 同时留置胃管造成不适,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紧张、烦燥和焦虑, 我们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 动态、连续地做好心理护理, 解释治疗方法和预后, 消除紧张情绪,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

摘要:通过对28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认为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有效的胃肠减压, 循序渐进的饮食护理, 遵循浓度从低到高, 容量由少到多, 速度由慢到快原则的肠内营养护理, 严密监测血糖和电解质的变化, 指导患者早期活动等。本组胃肠功能均在2~7周内全部恢复, 均未再次手术

关键词:腹部手术,炎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石美鑫.实用外科学[M].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63-764.

[2]渊国宗.现代胃肠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78-193.

[3]蒋劲松.肠内营养在胃瘫治疗中的作用[J].浙江实用药学, 2002, 7 (4) :199-200.

老年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其中, 男61例, 女23例;患者年龄为62~83岁, 平均年龄为 (72.51±1.26) 岁;分析患者手术方式:21例为胃大部切除术, 19例为结肠癌根治术, 15例为直肠癌手术, 10例为阑尾切除术, 19例为胃癌根治术;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为42例, 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禁食水、静脉营养、抑酸、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鼻胃管进行治疗, 治疗组患者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在DSA机房中实施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 在DSA监视下, 将肠梗阻导管送至梗阻部近端或是小肠上段, 向导管前气囊内注射10~15 m L生理盐水, 拔除导丝。之后继续将导管送入胃内, 使肠内呈现松弛状态, 外端不固定, 便于导管随肠蠕动变化, 外端同负压吸引相连接。医护人员每日观察并详细记录胃肠减压量、呕吐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及腹痛腹胀缓解状况, 每2天对患者血常规、血气、电解质及腹平片等进行复查;对于治疗6 d, 临床症状仍没有改善的患者, 应转为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治疗后, 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甚至出现加重现象;有效:患者治疗后, 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排气排便得到好转;显效:患者治疗后, 临床症状消失或是基本消失, 排气排便通畅[1]。治疗总有效率= (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 /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治疗组患者胃肠减压量、呕吐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及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各项指标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其主要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腹腔内肠粘连而出现的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症状,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3]。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人群中, 其实施手术治疗后, 极易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疾病, 基于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且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出现减退现象, 因此, 患者机体承受不了第二次手术。基于该种现象的出现, 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实施合理、科学的治疗措施,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5]。因常规鼻胃管长度受限, 进而导致不能深度减压, 影响减压效果。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胃肠减压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 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该种减压措施具有足够长的导管, 伴随着导管长度的增加, 其减压深度得到相应的增加, 进而有效缓解患者腹胀及腹痛等临床症状, 缩短患者呕吐、恢复排气排便及液气平面消失时间, 减轻患者疼痛, 提高其治疗效果, 进而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实施手术治疗的发生率[6]。综上所述,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疾病具有显著效果,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如本次研究中, 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 其治疗总有效率、胃肠减压量、呕吐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及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均同采用常规鼻胃管减压措施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P<0.05。因此,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值得在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 (42例) 和对照组 (42例) ,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2.86%) 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71.43%) ,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治疗组患者胃肠减压量、呕吐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及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各项指标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同, 项和平, 李永生, 等.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J].当代医学, 2010, 11 (36) :520-521.

[2]陕大治, 赵正杰.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 2013, 7 (26) :134-135.

[3]柳松.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11, 3 (34) :647-648.

[4]刘建军.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J].中外医疗, 2013, 14 (5) :734-735.

[5]袁宝乾.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7 (13) :34-35.

老年性肠梗阻术后护理 篇9

【关键词】护理干预 肠梗阻 胃肠道减压 粘连性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66-01

肠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肠内容物不能顺利运行的一种疾病,粘连性肠梗阻值指肠梗阻的因为炎症或切口缝合错位而造成的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肠梗阻可能会造成术后的大出血、肠坏死、休克等严重后果[1] 。临床上需要尽早预防,因此在护理中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本文为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对我院90名胃肠道术后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详细报告如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男50人,女40人,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45.32±3.72岁,胃癌患者6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9例,消化道潰疡患者34例,结直肠癌患者11例,这些患者均进行胃肠道切除术。对照组45人,男26人,女19人,平均年龄为43.37±4.53岁,胃癌患者3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9例,消化道溃疡患者18例,结直肠癌患者5例,干预组45人,男24人,女21人,平均年龄为46.33±4.45岁,胃癌患者3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16例,结直肠癌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故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的护理方法,常规的执行医嘱,按时给药,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的心理和情绪更加的焦虑不安和恐惧,这时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要鼓励安慰患者,并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尽量配合治疗,要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让患者家属多陪患者聊天,或让患者多听音乐,看书等转移患者注意力;(2)认知护理:耐心的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告知疾病发生的原因,解说患者不良情绪会对治疗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治疗和护理的方案,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也加入到治疗和护理中来,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药物治疗的方法,护理干预的作用;(3)胃肠道减压护理:要及时的给予胃肠道减压,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术前要进食6-8个小时,术后管理好患者的胃管插管,保持管道通畅和清洁,注意胃液;(4)饮食护理:患者术后按医嘱进行进食,逐渐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保持饮食清淡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保证患者高蛋白的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的摄入,多食蔬菜水果,确保纤维素的摄入,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5)大便护理:在饮食方面保证纤维素的摄入,可适当饮食蜂蜜,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按摩,帮助排便,也使用适当的给患者灌肠,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6)运动指导:患者卧床是要鼓励患者进行翻身、或按摩等帮助促进胃肠道蠕动,在逐渐进行床旁运动,再下床活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2]

1.3评价标准

轻度粘连:单个粘连,分离时不易出血;中度粘连:两个以上的粘连,粘连面积不超过40%,可以分离,易出血,但出血量不超过50ml;重度粘连:大面积粘连,超过50%,和(或)难以分离,分离时大出血。[3]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4.44%,对照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24.44%,干预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详情见下表:两组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对比: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胃肠道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造成术后大出血,肠坏死和休克等严重后果,临床上需要积极预防。目前对于方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在不仅要从治疗上着手,也要对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提高护理水平。本文对我院90例胃肠道术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中的应用,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认知护理,胃肠道减压护理、大便护理、饮食和运动指导。这一系列的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炎症发生,从而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贺元菊.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预防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104-105.

[2]张霞.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08):41-42.

老年性肠梗阻围术期护理体会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肠梗阻患者, 男58例, 女18例;年龄63岁~91岁, 平均年龄74岁。

1.2 手术方式

肠切除、肠吻合术、肠粘连松解术。

2 护理

2.1 护理诊断

①疼痛: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肠道局部缺血、肠道肌层强烈收缩导致。②腹胀:主要是由于肠腔内的积液、积气导致。③体液不足:主要是由于禁食、呕吐、肠腔积液造成体液丢失导致。④焦虑:主要是由于患者害怕手术后不适、对治疗不了解、担心手术对之后生活有负面影响导致。⑤潜在的并发症:主要是心律失常、感染、休克, 与肠梗阻有关。⑥营养失调:主要是由于手术后禁止饮食, 体内蛋白大量消耗导致。

2.2 术前护理

与主管医生一起接待患者, 详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感受以及既往病史, 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 并且对患者进行的各种辅助检查做好指导, 确认患者是不是肠梗阻, 肠梗阻的典型表现是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便排气。如确认患者是肠梗阻, 下一步要做的是确认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 对有绞窄趋势或已有绞窄的患者要尽快做好术前准备, 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还应该确认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将患者的临床表现详细准确地报告主管医生, 并对医生的诊断过程详细记录, 以科学、积极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2.3 术后护理措施

2.3.1 临床护理

术后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的反应。老年人对腹内症状反应迟钝, 护理期间一定要耐心倾听患者讲述, 细心观察他们的意识、表情、动作, 准确记录各种数据, 为治疗提供依据。术后当天一定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详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定时挤捏, 防止扭曲、折叠、脱落, 保持引流通畅, 及时倾倒[1]。同时,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如有异常, 要及时报告给医生。另外, 一定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由于手术是全身麻醉, 加上气管插管的刺激, 且少部分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既往史及无力排痰等因素, 术后患者会出现痰多, 排痰困难, 对此, 除了给予雾化吸入之外, 应该帮助患者叩背排痰[2]。亦可采用热敷、按摩的方法帮助患者促进肠功能恢复, 控制输液速度, 减轻患者痛苦。

2.3.2 生活护理

因老年人组织器官老化、机体功能下降, 术后一定要安排好患者的饮食、营养、活动。待肛门排气后, 遵医嘱拔除胃管, 开始进食, 一般从温水开始, 饮水后观察有无腹痛、腹胀, 无不良反应者可进食米汤使胃肠道适应, 然后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软食。老年人易少食多餐, 吃清淡食物, 保证机体获得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 增强免疫力, 切忌食用辛辣、油腻、产气食物。术后的活动安排要根据患者的体力和耐力量力而为, 先协助床上坐起, 再站立, 没有出现不适再扶着床边行走。活动过程中, 一定要密切注意引流管。

2.3.3 心理护理

手术前要讲清手术的必要性, 解答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疑问,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接受手术, 使得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充满信心。术后更要和患者多沟通, 找到压力源, 才能消除患者的担忧和恐惧, 如:患者和家属由于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 稍微出现异常就会产生恐慌, 这时就要做出专业的解释, 消除其疑虑, 缓解焦虑。护理过程中要耐心解释、温柔操作, 让患者感到医院和家里一样温馨, 保持心情愉悦。由于患者的年龄特点, 术后保持良好的心情更重要, 一方面可以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2.3.4 预防并发症

肠梗阻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感染、心律失常、休克。护理过程中一定要让患者和家属谨遵医嘱, 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 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手术后一定要控制基础疾病。在护理过程中要控制补液的输送速度和量, 不能过快, 否则会加重患者的心、肺负担, 如有心律失常、肺水肿, 一般控制在40~60滴/min。此外, 要保持患者的休养环境足够安静, 利于患者休息, 预防基础疾病产生负面影响以及肠梗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3 结果

76例患者中有4例重症患者, 2例经积极治疗抢救成功;2例入院较晚, 伴有糖尿病, 术后出现并发症, 肺部感染, 抢救无效死亡。住院最长时间85 d, 最短时间12 d。

4 讨论

患有肠梗阻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其手术是腹部外科比较大的手术之一, 对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来说, 这都是很大的创伤。而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的年龄特征、生理特点使其遭受的伤痛更大, 为了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护理水平。首先, 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包括肠梗阻的病理知识、护理知识、老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等。其次,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 认真观察患者的反应, 及时调节、更换、处理医疗设备, 如:输液管、导管等, 对各种病情数据做详细记录, 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客观地反映给患者的主管医生。最后, 还要注意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建立有效沟通, 了解其恐惧来源, 给予相应措施, 减轻他们的就医压力, 缓解担忧和焦虑, 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康复心境, 也有利于控制患者的并发症。总之, 在护理过程中, 我们要做到专业、科学、细心、耐心、高效。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事宜, 提高护理水平, 增加手术成功率。方法 总结我院收治76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结果 76例患者中有4例重症患者, 2例经积极治疗抢救成功;2例入院较晚, 伴有糖尿病, 术后出现并发症, 肺部感染, 抢救无效死亡。住院最长时间85 d, 最短时间12 d。结论 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 免疫力低下, 术后并发症较多, 病情复杂多变, 如能详细了解老年患者术前、术后的病情,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就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 提高手术成功率,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肠梗阻,老年,围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黄菊, 李萍萍.老年性肠梗阻术后护理体会[J].护理与临床, 2012, 16 (33) :4415-4416.

上一篇:动态矩阵控制下一篇: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