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病房(精选11篇)
老年护理病房 篇1
关键词:老年人,干部病房,护理
我科是干部医疗科, 病人多为离退休高职务、身患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这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病人的身心健康, 也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发展。笔者结合干部病房的护理实践, 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注重交流, 消除交流障碍, 体现人文关怀
1.1 重视护患交流形式
护患交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言语形式的交流, 即利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另一种是非语言交流, 即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及手势等。很多老年卧床病人, 因疾病原因导致偏瘫、失语, 此时非语言交流更为重要, 比如温柔地给病人盖被, 和病人握手示好等。让病人对护士产生亲切感, 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缺一不可, 如果交流时不注意上述特点和形式, 将产生交流障碍。
1.2 加大护患交流信息量
护士是病人心理护理的实施者, 住院病人一进病房首先接触的就是护士, 面对身心受折磨的病人, 他们的心理非常焦虑, 迫切想知道有关用药、治疗、预后、护理、主管医生及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1], 此时要同情病人, 耐心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很多老年病人常年住院, 熟知住院后的程序, 对医护人员的要求相对更高, 护士应热情、耐心地接待病人, 做好入院介绍, 加强生活方面的护理, 挂相关警示牌提示病人注意安全, 如防跌倒、防烫伤、防偷窃, 有药物过敏史病人则需行各种药敏标识等, 并将这些问题交代清楚, 还应注意病人的感受和信息反馈。如果忽视了这些交流, 就容易产生交流障碍, 造成病人误解或不满, 降低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1.3 加强对特殊病人的关怀
老年人在生理上呈衰退趋势, 同时社会角色的改变让他们在心理上有孤僻、失落感, 变得很敏感、易冲动。离退休干部以前都处在领导位置, 在心理上习惯别人的尊重, 退休后工作上人际关系消失, 生病后更易感到孤僻、怀旧、伤感、失落, 很在乎医务人员对他们的态度, 会从别人对其人格上的尊重来确认其地位。因而, 护士在与病人进行交流或操作时要注意语言和态度, 比如不能直呼病人的姓名或用其床号代替, 应该称呼其为“某老”, 如果不清楚可以请教病人如何称呼;应尽量微笑服务, 切忌表现得冷漠或不耐烦, 若病人询问的问题不能及时答复, 应向其解释, 然后请教同事后再予回复[2,3,4,5]。医疗上的问题则请主管医生回答。遇到执拗或是要求多的病人, 在不影响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 可以答应他们的某些要求, 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6], 以此体现人文关怀。
2 护士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
2.1 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判断力
老年病人大多合并多种疾病, 最常见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或兼有内分泌或神经系统疾病, 病种复杂, 病情变化快, 对护士的工作能力是一种考验。因而在巡视病房时要严密观察病人, 面对病人或其家属的主诉要思考, 病人不经意间的变化, 如呼吸异常、心电图异常等, 就是病情变化的征兆, 如果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判断能力, 提前做好准备, 告知医生, 能使病人避免遭受更大的痛苦, 或挽救病人的生命。
2.2 娴熟的操作技能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 很多病人常年卧床, 外周循环不良, 长年反复输液后大血管开始硬化或是破坏, 导致血管壁很脆, 且静脉弹性极差, 护士在穿刺时很难一针成功, 特别是年轻护士, 这样导致病人及家属不满, 有些病人甚至会直接要求换人输液或是说很难听的话, 这同时影响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心态。还有很多操作如吸痰、口腔护理等给病人的舒适度与操作者的动作规范娴熟有很大关系, 因而无痛而娴熟的穿刺技术及熟练的专科操作技术对护士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 护士一定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 增强病人对护士的安全感及信任感。定期进行“三基”理论及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及比赛活动。在年轻护士中开展操作大赛。我院多次开展服务人员的服务规范培训, 以提高全院护士的综合素质。
3 学会保护自己, 避免医疗纠纷
3.1 严格执行医嘱
我科住院病人中有很多家庭关系很复杂, 病人亲属间矛盾重重, 因而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要严格执行医嘱, 避免受病人的家庭矛盾影响, 听从某一家属的意见从而影响治疗, 在不是抢救病人时不要执行口头医嘱。
3.2 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
护理文件要真实书写, 写你所做, 不可错记、漏记、提前记, 也不可随意涂改、删除、主观臆断。这样即使有纠纷, 详细、真实的护理记录就是保护自己的关键证据。
3.3 学会保密
对于家庭子女矛盾关系复杂的家属的诉说, 必要时可适当建议, 不可强行要求, 也不可随意告知其他人。对病情重或者隐私性疾病的病人, 他们的心理负担重, 护士工作时一定要慎言慎行, 避免谈论该病人的病情, 以免被听到。如果病人或其他人问起, 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问医生去, 自己也不要给他们说假的病情, 以免病人知道真情后怪罪。
4 小结
老年干部病人病情及关系的复杂, 对护士的护理水平是一种考验, 护士要全方位提升自己, 包括交流方法、态度、操作技能, 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 在自己愉悦上班的同时也让病人及家属感受到温暖。
参考文献
[1]杨霞.提高护理技能加强沟通技巧可预防护理纠纷[J].实用新医学, 2008, 9 (12) :1142-1143.
[2]禹婷婷, 刘倩.老年抑郁症病人的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 2009, 7 (10C) :2751-2752.
[3]刘宝爱.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Suppl1) :153.
[4]宿凤香.老年病人的观察和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7C) :1939-1940.
[5]杨秀珍.老年人心理护理的体会[J].全科护理, 2008, 6 (10A) :2589-2590.
[6]于风云.护士语言在老年心理护理中的运用[J].家庭护士, 2007, 5 (9) :29-30.
老年护理病房 篇2
由于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住院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多,病变。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在上海郊区的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老年病人的特点开设了规模不一的老年病房,大多收治一些慢性轻症患者,方便了老年病人的就医,减轻了家属和社会的负担。然而,老年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表现出老化的现象,身体功能退化和心理特征的变化,导致老年病房患者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医疗上可能造成过失,或未能达到患者及家属期望的治疗效果时,即可能发生医疗纠纷。
本文通过对老年患者的疾病及老年病房医疗工作特点的分析,提醒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医疗工作中,要注意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采取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对策,规避医疗风险。老年病及老年病房医疗工作的特点
1.1 对老年病房认识有误区,医疗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有完整的医疗规章制度,但是部分医务人员及管理者对老年病房的认识上有误区,将老年病房等同于老年护理院,在病房管理、医疗规章制度的落实上存在偏差。同时老年患者住院周期长,多数病人住院长达数月,患者病情多呈慢性稳定状态,加之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因而在病历书写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方面常常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
1.2 临床表现不典型,数病并存
老年人的一些生理性衰老症状(体力减退、易疲劳等)与一些疾病的表现十分相似,极易混淆。患者可能将生理现象误为病理改变而就诊,亦可能将病理改变误为生理现象而忽略,以致延误病情。同时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对致病因子的正常反应减弱致使其临床表现往往偏于轻微,症状不典型,如无痛性心肌梗死,无热性感染,淡漠性甲亢等。老年人常常数病并存,可能患有涉及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的慢性疾病,同一脏器也易发生多种病变。
1.3 疾病易突变,并发症、后遗症较多
由于老年患者体质弱、应激能力差,有时稍有有害因子刺激,即可导致原本稳定的病情突变,使原先尚能勉强保持平衡状态的某些脏器功能迅速衰竭,极易导致死亡。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多有普遍性的退行性变及功能衰退,旦患病,易引起连锁反应,发生种种并发症及后遗症。如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易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
1.4 心理变化突出,常伴情绪低落倾向
随着老人在精神和形体上的衰老,疾病的折磨,加之住院时间长,家属与子女不能常来探视,这都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患者极易产生孤独感,心情变得沉闷,郁郁寡欢,情绪低落,甚至以消极的态度应付疾病,个别老年患者甚至产生悲观、绝望等心理反应。
1.5 医患交流困难,履行知情同意权难
老年患者思维缓慢、健忘、语言表达及听力障碍,许多患者不愿意说话或不主动交流,医务人员在询问病情、检查、治疗及预后观察上,不易与患者沟通。同时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或无完全民事能力,有的已经丧偶,有众多子女,但都不接受委托或对诊疗意见不一致,医务人员则无法取得患者及亲属的承诺。1.5 非医源性意外事件发生多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的心、脑血管病、骨关节肌肉疾病、平衡功能失调等容易跌倒。文献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过1次或多次,并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坠床、烫伤、私自离院走失等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非医源性意外事件,极易产生医疗纠纷。老年病房医疗纠纷防范对策
2.1 切实落实、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
老年病房虽然也承担着老年护理院的部分职能,但作为医疗机构的病房,更主要的是承担医疗服务的职能,不能将之简单等同于老年护理院。在临床工作中要按照住院病人的标准切实落实、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这也是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对于病情相对稳定、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的病情观察不能放松,对检查和治疗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该及时进行检查核实,不能凭主观判断进行处理。认真落实三级查房制度,主治医师应每周对老年患者查房1—2次。对病情复杂、病情突变的老年患者应该及时向科主任汇报,请上级医生或专科医生会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不能流于形式,一份完整详细的病历资料,既反映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经过、转归过程,也反映医生分析、判断的思维轨迹,在发生医疗纠纷时能起到有效地证据作用。同时要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尤其是要严禁护工从事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护理工作。
2.2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医务人员应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熟悉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并有机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对老年患者出现的不典型症状要认真研究、仔细甄别,对数病并存患者要全面检查、认真分析,既要抓主要疾病,又不能忽略次要疾病。同时要拓宽知识面,对涉及的多科室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人手紧张,很难脱产去大医院进修。可喜的是,近年来上海市采取多项措施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治水平,如逐步开展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上级医院医生“下沉”社区等方式,在日常诊疗中帮助社区医生提升业务能力。目前在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的医生大多已经持有全科医师证书。
2.3 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后遗症
尽管老年患者病情易变,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是只要认真动态观察病情,往往可以及时发现那些不易觉察的或延迟出现的重要体征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早期征兆。尤其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神态、食欲、血压、尿量、肢体活动状况、语言功能等。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往往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定时翻身可以有效防止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4 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其更多的关心、鼓励
建立与老年病人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在工作中,要主动与患者接触、交流思想,引导患者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一般都盼望亲人来探望,对有比较渴求和依赖心理的患者除给予必要的合理照顾外,要有意识地提醒其家人多来探望。对丧偶或无子女的老人,应更加关心、格外尊重。对于悲观消极情绪严重的患者,要给予关心、支持、鼓励,告知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
应该注意的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病房应避免收治患有痴呆及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尽量动员患者去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就诊。
2.5 注意接诊技巧、沟通方法,正确履行知情同意权
医生在接诊过程中要耐心询问,密切观察,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大,认知能力差的患者,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对于交流困难的老年患者,可以请患者家属代为陈述,但医生需要仔细甄别其真实性。
认真履行知情同意权。老年患者亲属关系多,家庭背景复杂,医生应了解患者家庭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患者意识清楚,判断力正常时,应首先选择患者或患者委托的代理人,若患者意识不清或障碍,无法委托他人时,应根据《民法》中所规定的近亲属关系顺序依次履行。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患者及近亲属不利于医疗的行为,如拒绝检查、治疗、私自外出等,医务人员应履行告知义务,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让患方签字确认。
浅谈优质护理在老年科病房的应用 篇3
【关键词】老年患者;优质服务;护理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010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明确一个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1]。本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开展临床护理优质服务,老年科有幸成为了医院的第一个试点科室,作为首批试点科室,在改变分工模式、护理排班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健康教育落实。对老年患者实行人性化管理方面,增加便民措施等多方面积极进行探讨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创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老年科病区严格实行“管床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的三级护理质控制度,权责分明,重新修订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并首先推出了“基础护理班”的创新排班模式,也就是现在的APN模式,实施个性化的基础护理服务。改革排班方式实行弹性排班,减少了交接班的次数,让患者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及护理。
老年科护理团队是一支年轻化、优素质的团队,为科室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护士积极性的调动,实行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制度。根据护理岗位的技术要求、工作风险、劳动强度、工作重要性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同时进行实际工作质和量的考核,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2 增加特色便民措施
为保障医疗质量,提高优质护理内涵,方便患者住院生活。老年科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便民措施,贯穿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整个过程。从陪同办理入,出院手续,专人详解每日清单,到负责点餐,热饭,协助用餐。从日常生活用具小到针线包,剃须刀,老花镜,扣子,大到免费提供使用微波炉,电冰箱,都一有尽有。
针对于老人意外发生率高,卫生间配置有紧急呼叫器,防滑垫,防摔倒扶手。天气转冷,自制温馨可爱暖手宝送给有需要的患者。且在院患者生日时都会收到有全体护士签名祝福的自制生日贺卡。
独有的活动中心,置有乒乓球,跳棋,围棋,羽毛球等各种娱乐设施。八种报纸免费翻阅。定期组织健康讲座,节日演出等丰富患者生活。
3 首创移动护士工作站
老年科推行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是全院最先启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科室。这里包括两个含义。
首先为前移护士工作站,护士的岗位在病房而不在护士办公室。本科室按照床位分配分为四个管辖区,各班管辖区域内配备可移动型护士工作站。内置有输液盘,血压器,体温表,责任护理表等,及常见护理操作必要所需用具。减少疲于奔波在病房与护士站,治療室之间。减轻护士劳动量,把护士还给患者。
我院不仅实行电子病历,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推行表格式护理记录单,节约了护士书写时间,另外,医院为更好体现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构建无线局域网。为我科配备手持移动护士工作站。以掌上电脑系列为硬件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站在任何一个辖区,轻触屏幕住院患者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包括医嘱,治疗,护理,录入体温,巡视时间等。移动护士工作站是护士工作站在患者床边扩展与延伸。优化护理流程,缩短护理操作时间,做到把时间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更加科学的有效的服务于临床,为实行优质护理提供更便捷途径。
4 称呼转换,推行亲情式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称之为“无陪护病房”,“温馨病房”。老年科收治病人大多为75岁以上的老人,直呼其名或床号,爹爹,婆婆等显然缺乏对老人的尊敬。而XX爷爷,XX奶奶,一句亲人般的尊称,拉近护患之间距离,营造家的气氛。
凡住院患者,一视同仁,没有让患者产生落差感,任何时候护理治疗都不打折扣。细微的称呼转换,患者得到的是被尊重感和认可感。增加了理解与包容,更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亲情式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精神需求。
5 总结
老年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推行,增加了护士间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实现了医患双赢。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树立起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及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老年护理病房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护理纠纷事件。
1.2 方法
在2009年1月份以后对本院老年病房护理操作所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调查, 制定护理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观察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纠纷发生和患者满意度情况。
1.2.1 护理操作风险因素
患者的年龄均比较大, 是各种疾病的高危人群, 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 免疫力日渐降低, 体质降低, 所以出现意外情况的概率比较高[2];在护理工作中, 对于老年病房患者的护理上依旧缺乏针对性, 护理人员的操作意识没有预见性, 对于老年患者的护理存在不到位, 在护理中缺乏提前性;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 对老年患者的病情关注不够, 缺乏对患者病情的观察, 不能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在护理中, 护理人员缺乏护理操作的主动性, 对于护理记录的书写缺乏连续性、客观性, 进而影响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的操作有些时候会盲目的遵从医嘱, 所以一旦医嘱出现错误, 就会对临床护理治疗造成错误;在护理中存在技术操作问题, 不重视对专业护理操作技术的学习, 会导致护理不合理操作的发生;在护理中, 护理人员不重视和老年患者的沟通, 对老年患者的想法没有及时性的了解, 导致一些护理纠纷的发生。
1.2.2 护理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健全对老年病房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制度, 避免工作中护理不安全情况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制定, 分析可能发生护理工作风险的因素, 及时发现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制定出解决方案,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避免再次出现护理操作风险的发生;积极落实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制度[3], 积极做好对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的发生,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 并及时对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对老年病房护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护理相关技术的学习, 通过对常见护理风险的分析、研究, 讨论解决方案, 并让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其在护理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传授;出现护理风险要积极解决, 尽量将护理风险的损害程度降低到最低[4];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休息时间, 避免护理人员疲惫上岗所导致的护理事故发生, 做好护理工作记录, 做好交接班的沟通;和老年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和顾虑。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当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年护理纠纷发生 (43.21±3.21) 例, 患者满意度为 (71.21±6.72) 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护理纠纷发生 (12.21±1.23) 例, 患者满意度为 (90.27±6.98) 分, 实施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防范后年护理纠纷发生显著降低,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程度显著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见表1。
3 讨论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近些年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护理意外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所以加强对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的防范已经得到临床的重视[5]。本文经研究发现,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年护理纠纷发生 (43.21±3.21) 例, 患者满意度为 (71.21±6.72) 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护理纠纷发生 (12.21±1.23) 例, 患者满意度为 (90.27±6.98) 分, 实施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防范后年护理纠纷发生显著降低,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程度显著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发现提高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细致性十分重要, 可以提供护理人员主动工作的积极性。综上所述, 针对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相关因素进行防范, 可以显著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对提高患者对本院的护理满意度也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的相关因素以及防范方法。方法 在2009年1月份以后对本院老年病房护理操作所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调查, 制定护理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观察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纠纷发生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年护理纠纷发生 (43.21±3.21) 例, 患者满意度为 (71.21±6.72) 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护理纠纷发生 (12.21±1.23) 例, 患者满意度为 (90.27±6.98) 分, 实施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防范后年护理纠纷发生显著降低,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程度显著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结论 针对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相关因素进行防范, 可以显著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对提高患者对本院的护理满意度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年病房,护理操作,风险,相关因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淑燕, 侯模成, 牟春玲.护理操作风险与防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4) :738-738.
[2]洪玲玲, 陈秋月, 何丹凤.血液透析护理操作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 2006, 28 (2) :159-160.
[3]凌小红.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 (12) :241—242.
[4]李晓艳.老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策略[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1B) :142-143.
老年护理病房 篇5
【关键词】干部病房;老年人;睡眠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R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21-01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睡眠异常及睡眠过度等症状[1]。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将近年来干部病房老年人睡眠障碍临床护理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6月对我科收住的58例老年人进行筛选,其中4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年龄均大于75岁;冠心病4例,糖尿病10例,肺癌2例,肠癌术后2例,高血压病30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病理因素等方面的内容,以问卷的形式在入院3-5天进行面对面的调查。
2 结果
本组48例中社会心理因素41例,占85%;环境因素26例,占54%;病理生理因素18例,占38%。
3 相关因素分析
3.1 老化因素
老年人的睡眠模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睡眠时间提前,表现为早睡、早醒;也可以出现多相性睡眠模式,即睡眠时间在昼夜之间重新分配,夜间睡眠减少,白天瞌睡增多。近研究发现,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是昼夜节律和内源睡眠诱导因子,夜间褪黑素的分泌与睡眠质量和睡眠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老年人尿6-硫氧褪黑素显著低于年青人,其功能下降可能是老年人及老年性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机制之一。
3.2 躯体疾病
调查发现,84.7%的老年人因基础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导致睡眠障碍。凡因躯体疾病引起的疼痛不适、强迫体位、长期卧床、咳嗽气喘等均可导致睡眠障碍[2]。2003年国际睡眠基金会的调查显示,老年人睡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健康状况差,老年人的医学问题越多,睡眠问题多。大部分老年人患有前列腺肥大,夜间起床次数多,严重影响睡眠。
3.3 社会家庭因素
调查表明,社会家庭因素是影响老年男性睡眠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离异或丧偶、子女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亲情关系改变等社会问题不断冲击着老人固有的思想观念,当不能及时调整心理时,睡眠障碍作为一个不良后果,可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干部病房老年人一般收入较高,个别子女因下岗或其它原因导致无经济收入或经济收入差,靠老人的经济收入生活,导致子女间关系不和谐,影响老人的情绪导致睡眠差。
3.4 不良的睡眠习惯
老年人的常见不良习惯有:每天睡眠时间无规律,白天躺在床上的时间过长,打瞌睡,晚上睡不着,夜间起床看电视;睡前饮水过多,夜间起床上厕所等,不良的行为习惯破坏了睡眠-觉醒节律,是引起失眠的原因,使一过性失眠或短期失眠成为慢性失眠。
3.5 环境因素
老年人对环境因素改变较年轻人更为敏感,调查显示[3],住院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77.9%的患者因对病房环境的不适应导致失眠。居住在繁忙的机场或铁路附近,病房呼叫器和电话铃声,监护仪的报警声,睡伴或病友的鼾声等环境噪音的不良刺激也可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4]。
3.6 精神疾病
失眠也与老年人的精神疾病相关,诊断抑郁有意义的体征,也是精神分裂和其他精神早期临床首发症状[5]。祁富生[6]研究发现,老年人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存在全面的睡眠质量降低。
4 结论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既影响患者的精神和体力恢复,又影响疾病的康复,严重者可致疾病的加重,延长住院时间[7]。本次调查表明,影响住院老年人患者睡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心理、环境因素是最常见的因素,其次是生理病理因素。在临床工作中,认真及时发现睡眠障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保证患者住院期间有良好睡眠,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光华.老年睡眠障碍的现代诊治及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2018-2021.
[2] 李志彬.住院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J].广西医学,2004,26(10):1518-1519.
[3] 王晶,马莉冰,杨品.163例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5,11(7):510-511.
[4] 杨亚娟.席淑华.脑卒中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50-752.
[5] 陈兴时,张明岛.加强睡眠障碍的临床监测工具研究[J].上海医学,2004,27(1):1-3.
[6] 祁富生,李恒芬,贾富军.老年期焦虑与抑郁共病患者的睡眠質量研究[J].上海神经医学,2004,16(6):347-349.
老年护理病房 篇6
1对护士进行思想动员
开展之初,很多护士对活动有误解,认为活动只是强调生活护理,有抵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科室多次召开护士会,解读文件,分析形势,提高护士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护理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所属成员必须具备特别的道德水准,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1]。这样护理人员才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主动尽其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因此,转变观念是做好优质护理的重要环节。
2针对不足采取一系列措施
2.1补充护理人员
2.1.1清理护理岗位,做好护士归队工作笔者所在科共有八个护理单元,在编护士近90人,但因各种原因,长期有12~15名护士以各种理由请病假。护理部与人事处共同清理护理岗位,对长期报病假的护理人员逐一谈话,做好护士归队工作。
2.1.2护理部将机动护士及轮转护士(尚未定科护士)充实到笔者所在科,由责任护士一对一带教。
2.2管理措施
2.2.1简化护理病历书写采用表格式的护理病历,减少了护士书写病理的时间。
2.2.2改革排班模式(1)实行护理责任包干。每个护理单元28张病床,将其分为4组,每位护士分管5~8名患者。由1名责任护士,1名轮转护士共同承担所管组患者的护理任务,全面负责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各项内容。护士的能力不同,负责患者的数量、轻重程度也不同。责任护士分管重病患者,负责解决本组疑难、高风险、高难度技术和指挥危重患者的抢救,轮转护士分管病情稳定的患者。护士工作职责明确,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改善护患关系。(2)在上述排班模式的基础上,弹性排班,增设早晚帮班护士1人,协助做好晨晚间的生活护理。在治疗集中时间段增加护士,保证各项治疗护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2.3修订岗位职责病区中,上午为一天中工作量最大、最繁忙的时候;下午和晚上工作强度较低;因此修订岗位职责,相应的调整各班工作量十分重要。
2.2.4医院后勤支持医院相关领导针对科室提出的困难,召开多次现场办公会,责成设备下修、耗材下送,药房、供应室下送到病房等,将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3制定完善操作流程
以老年病房常见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制定完善的相关操作流程。全部患者使用腕带以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完善入院护理标准操作流程,将为患者订餐也纳入标准中;完善患者安全管理流程及措施,在病房的不同位置安置防跌倒、高危药物、防导管滑脱等警示及温馨提示牌;将本科常见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制订成精美图册,每间病房一册,便于患者翻阅等,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更加安全的、全程的、优质的、整体的护理服务。
4加强基础护理落实
老年病房瘫痪、卧床患者多,管道护理多,工作量大,基础护理任务繁重。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特色的体现,只有在保证基础护理质量的前提下,从技能、管理、理论、科研等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使护理专业有更大的进步与发展[2]。采取“四定”的措施,即定人员、定班次、定时间、定内容[3],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加强督查,强化基础护理到位。
5加强专科知识技能的学习
加强护士老年科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全科护士按工龄5年以下、5~10年、10年以上工龄分层培训,内容包括老年科常见病护理、抢救配合、常用药物和高危药物使用、专科技术操作示范和常见仪器操作等。定期考核,提高专科病情观察能力和技术水平。
6体会
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是护理工作的挑战和机遇。在实施的过程中,本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主要问题是护士对这项活动的认识不够,护士编制远达不到要求,医院人事和分配制度尚不完善,对护士的激励机制尚未健全,支持系统力度不够,护士仍然承担部分非护理性工作。护士长、护士都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各自相关能力,充分利用护理人员的知识,尽全力护理患者,是护士对患者最大的尊重[4]。同时需要相关行政部门和医院领导者在如何有效利用护理人力,如何调动护士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上采取有效措施,让护士及整个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
摘要: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予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实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参考文献
[1]赵曙光,李晓予.用理论指导护理实践从实践中升华护理理念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6):66-67.
[2]吴欣娟,谢瑶洁.基础护理在“医院管理年”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6,6(10):23-25.
[3]徐同巧.适应整体护理模式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9):1060-1061.
老年护理病房 篇7
为在综合医院创建好特色老年护理病房, 我们首先创建了一支素质高, 专业技能强的医疗护理队伍;结合特色护理病房工作内容, 制定一整套护理工作标准;根据工作标准, 制定对护理工作有强力制约力的规章制度;在实践中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分配、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
1将专业护理知识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综合医院创建老年护理病房, 具备专业护理水准, 运用多学科护理理论科学施护, 是有别于社会办托老所, 养老院的本质所在。来自医院各科室分流转岗的护理人员, 掌握的基础护理知识和能力水平不一。为能真正体现医疗机构创办护理病房的特色, 为使这一研究项目健康发展, 首先我们对这些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技能培训。在个人素质上要求必须有一颗爱心及高度的责任心, 要有很强的慎独精神和付出精神, 对每天都需实施的护理技术操作, 按照操作标准, 逐项逐步骤组织实作培训, 要求一点不能差, 差一点都不行。针对收治的老年人病种繁多及病情变化快的特点, 组织学习老年常见病观察护理要点及突发病护理应急预案, 切实保证突发病第一时间发现, 及时得到救治。
2将专业护理知识, 融入到生活护理的每一个细节中
老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免除陪护, 所有的生活护理内容, 均由护士完成。如每2 h翻身一次, 采用护理力学原理, 既节力, 又可以避免翻身不当造成的皮肤并发症;对受压部位的皮肤按摩, 采用操作者手部肌肉富有弹性处, 严格掌握按按摩力度和按摩深度, 真正起到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由于专业科学护理, 10年来,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为0。自带压疮治愈率达99%以上。床上擦浴每周一次, 按人体顺序逐部位擦浴, 减少因着凉诱发感染机会;在给吞咽功能低下的患者喂饭时, 一律在侧卧条件下, 从嘴角低处送至口腔, 避免误咽气道造成窒息;对长期卧床患者, 为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每次翻身后都按气管走行, 进行叩背排痰, 促进沉积在气道内痰液的排出。对留置尿管患者, 为避免泌尿系感染, 每天保证患者足够的水分摄人, 达到生理冲洗目的等等。从而让每一个生活护理细节都体现出专业护理特色;每实施一个操作步骤, 都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作指导;每采取的每一个护理措施, 都有一定的护理理论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百姓法律意识增强的今天, 面对生理弱势群体, 专业护理人员自觉履行着依法施护的合法权益。
3运用专业护理治愈原有护理并发症, 减少患者痛苦
长期卧床患者, 最常见的护理并发症即是压疮, 1100余名住院患者, 曾有130余名患者, 入院前身体受压部位即伴有深二度及三度压疮, 给护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查找资料, 大胆试验, 反复摸索, 总结出了治愈压疮的科学方法。经过精心护理治疗, 130余名患者的压疮均得到痊愈。
另有近50名患者, 入院前伴有口腔粘膜溃疡, 严重影响患者进食。经过局部清洗治疗, 也很快得到治愈。
收治的近53名下肢骨折患者, 入院时, 即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入院后, 每天给予肢体按摩, 功能锻炼, 使肌肉萎缩得到很大改善, 当牵引器拆除后, 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
对营养状态欠佳的老年患者, 及时请营养师制定食谱, 经过一段时间的合理饮食调理, 患者的营养状态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4运用各种考核、监督、奖惩制度, 保证质量体系常态运行
有日监控内容, 用监督保证环节, 有月考核标准, 用质量保证终末。由于机制健全, 管理到位, 员工都最大限度努力自觉完成本职工作。
5建立经济账本, 养成全员管家风气
按人力资源要求, 精细测算配置护理人员数量和岗位人员工作量, 首先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小到一块尿布价格, 大到月耗用能源指数, 均建立月支出明细账目, 经过实战演练, 护理病房的全体工作人员, 不仅掌握了患者住院床费, 护理费标准, 对单位电费、水费、采暖费、氧气费, 每个床单、被单的价格也了如指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大家都养成了增收节支的好习惯。
6利用带教过程强化人性化护理理念
选派优秀护士担任带教老师, 在传授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技能的同时, 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标准也有了较大提高。通过护理病房的带教质量, 提升了我院带教信誉。
7启动康复护理工程, 提高生理弱势群体生存质量
有计划选派护士到北京中国康复中心进行深造, 系统学习运动、职业康复理论和技能, 对恢复期患者进行了针对性康复训练, 不同程度地恢复了患者语言、运动、知觉功能, 从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降低了家庭, 社会负担。同时, 也为医院创收拓宽了渠道。
实践进一步验证了, 特色老年护理病房, 具有时代的前瞻性, 迎合当今老龄社会特点, 针对老年生理弱势群体, 设置符合老年特点, 兼顾护理医疗功能, 弥补了社会办托老所, 发病不能保证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护理并发症不能及时治疗的弊病。科学专业护理提升了这一群体的生存质量, 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最佳归宿。
经过10年的创建过程, 特色老年护理病房共创造效益1000余万元, 为医院节省职工开支432万元。
护理病房共收治1 100余名患者, 在精心细致的专业护理下, 使130余名入院带有皮肤压疮并发症的患者, 得到治愈。护理病房服务质量、及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被社会和家属认可。
摘要:目的专业为老年医疗护理服务, 提高生理弱势人群生存质量, 创造社会及经济效益。方法运用独立核算模式创效, 专业护理方法施护。结果满足了救治需求, 10年创效千万元, 经验得到推广。结论专业老年护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能提高失去自理能力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老年护理病房 篇8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8例, 男106例, 女32例, 年龄65~84岁, 平均年龄74.6岁。离休48例, 退休90例。
1.2 方法
采用访谈式睡眠调查法:内容包括:上床时间、入睡所需时间、晨醒时间、是否服用安眠药、心理状态、不能入睡和夜醒的原因、次日主观感受。判断失眠形式并归类:经常失眠:每周≥3次;间断失眠:每周≤2次。计算睡眠效率 (睡眠效率=熟睡的总时间/卧床时间×100%) [2]。
2 调查结果
2.1 失眠形式
138例调查对象中经常失眠51例, 间断失眠87例, 平均睡眠效率52%。初入睡困难33例, 频繁夜醒再入睡困难45例, 早醒再入睡困难6 0例。
2.2 导致失眠的因素
与所患疾病有关60例, 依次是前列腺疾病、胸外伤、肿瘤、便秘等;与心理因素改变有关52例, 表现为:对疾病预后过分担忧、害怕连累家人, 对安眠药过分依赖;与生活方式改变有关12例;与环境有关75例, 分别是:环境陌生、床铺不舒适、温度和湿度不适宜、寝具不适合、特殊气味影响等;与噪音有关58例:来自病房内的信号灯的响声、监护仪的报警声、其他病人的鼾声、医护交谈声、开关门的声音等;6例患者入院前曾间断服用安眠药等, 其中, 3/4的患者都由两种以上的因素综合所致。
2.3 导致失眠的原因分析
消极因素:因担心疾病不能痊愈, 害怕连累家人及家属关心不够等, 出现焦虑、恐惧、悲观、自怜等消极情绪导致失眠。
病生因素:前列腺肥大夜尿增多造成睡眠中断;留置尿管的刺激;肿瘤疼痛;术后便秘、腹胀等使患者入睡困难或易醒。
睡眠环境:因住院环境陌生、邻床病人夜间排尿或鼾声太响、治疗护理操作的干扰;因持续输液或身上带有各种导管限制体位等妨碍睡眠, 导致患者睡后易醒及醒后难以入睡。
药物因素:本组6例患者入院前曾间断服用安眠药。安眠药有催眠作用, 但有一定的成瘾性和耐药性, 长期服用减弱催眠效果, 突然停药也可致反跳性失眠;另外一些老年人习惯于喝浓茶喝咖啡等。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3]。 (1) 做到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和疑虑应详细给予解释和指导, 用巧妙和具有积极行动的语言达到暗示治疗的效果; (2) 发挥社会和家庭的力量, 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3)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 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法。
3.2 对症护理
做好原发病症状的治疗和护理, 如做好各种导管的护理, 镇痛、解除便秘腹胀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尽快缓解疾病引起的痛苦。晚饭不要吃过饱、过晚, 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睡前不饮浓茶、咖啡和酒。
3.3 调整睡眠规律
制定具体的作息时间表, 白天尽量不让睡觉, 保持病房内光线充足, 安排与病友聊天、下棋读报等。午睡控制在1h内;晚上困了以后再安排睡觉。
3.4 纠正不良习惯
睡眠时间的需求个体差异较大, 要强调睡眠质量而不是时间。凡是失眠有明显诱因的, 要及时去除诱因。对于患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 嘱其晚上尽量减少喝水量, 减少夜尿次数。
3.5 调整睡眠环境
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和工作人员, 熟悉环境, 消除陌生感。保持病室及床铺干净整洁, 温湿度适宜, 调整打鼾病人的床位, 夜间监护将报警器的声音调到最小。护士操作时做到四轻, 消除病区内的人为噪音, 保持病区安静。
3.6 诱导睡眠
经常失眠的老人, 容易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视黑夜为一种不良刺激, 一关灯就无法入睡。对于这样的病人, 我们就采取松弛疗法, 如睡前喝一杯鲜奶, 温水泡脚, 身心放松, 使其入睡。
4 结果
本组138例患者经过以上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睡眠效率提高到了90%, 6例曾使用安眠药的患者, 通过使用暗示疗法已完全撤掉了安眠药。
5结语
如何提高住院期间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已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更是我们护理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之一。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状态由于机体病变的发生而改变, 加强心理干预,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加强原发病的治疗, 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 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指导患者, 是当前提高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要合理安排工作, 各种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严禁夜间频繁打扰患者。
摘要:目的对138例外科病房老年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原因进行调查, 探讨减少外科病房老年患者失眠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访谈式睡眠调查法调查外科病房老年病患者睡眠情况。结果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焦虑、抑郁、病理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睡眠环境等因素。结论建议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指导, 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法, 提高外科病房老年患者的睡眠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胡敏, 刁惠民, 赵威丽, 等.心内科住院患者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 :50~51.
[2]杨秀梅.浅谈睡眠护理[J].当代护士, 1997, 7:17.
老年护理病房 篇9
1 临床资料
2014 年1 月~11 月, 入住本院综合性病房老年患者670 例, 年龄60~95 岁, 平均75 岁, 其中男350 例, 女320 例。 病种多、杂, 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支、脑梗塞、肿瘤、前列腺增生、股骨颈骨折等常见慢性疾病外, 常合并有老年痴呆、老年性便秘、泌尿系感染、白内障、中风后遗症、带入压疮等。 所有患者均患有2 种及2 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2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 健全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2.1.1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及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前馈管理, 及时发现科内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本院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 科室安全员组成的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及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科室安全员由具备质量管理能力且责任心强的科室人员担任。 由科室护士长全面负责, 每日对病区环境进行清查, 监督指导科室护理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 护士长不定期督查, 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2.1.2 制定科学、安全的护理风险防范流程及应急预案
为了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规程, 降低潜在的护理风险指数, 本院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这一特殊高风险群体, 制定了跌倒/坠床、压疮、误食、误吸、烫伤、药物不良反应等护理风险防范流程及应急预案。 并要求必须掌握, 以确保患者安全。 对发生意外的患者,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并做好观察及记录, 将对患者的损伤降至最低。
2.2 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护士的安全意识是直接影响安全护理工作开展和安全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3]。 首先要加强护士的安全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组织学习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病历书写规范》 、《 护士条例》 、《 侵权责任法》 等规章制度, 强化护理安全制度, 提高护士的责任感,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 杜绝医疗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训, 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心理变化、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排泄等生活护理;老年人安全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提高护士的判断性思维和病情观察能力。 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 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定期进行技术操作考核, 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 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的培训, 对各类事件制定简易流程, 便于年轻护士学习和掌握。
2.3 入院时正确评估患者情况并落实相关护理措施
护士要对每位新入院的患者详细地进行护理评估, 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状况, 有无跌倒史、感觉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有无发生不安全因素的疾病等基本情况。 本院针对综合性病房老年患者制定了专门的跌倒/坠床及压疮风险评估表。 跌倒/坠床总分为10 分, 大于或等于4 分即为高危跌倒人群;压疮总分为6~23 分, 总分小于或等于12 分者, 属于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床头挂上预防跌倒/坠床及压疮警示牌, 以引起医务人员、家属和陪护人员的警惕, 从而减少意外发生, 并根据评估情况落实相关护理措施。 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宣教, 要求家属在护理风险告知单上签字, 并定期对入院患者进行复评, 有变化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4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2.4.1 提高慎独精神, 护理管理者加强与护理人员沟通, 了解护理人员思想动态。科室护士长发现不良思想动态, 需要及时进行教育, 使护理人员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 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提高慎独精神,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4]。
2.4.2 重视药物护理
文献报道, 药物错误所致的意外损伤位居第二位[4]。 另外药物剂量使用不正确, 私带不明的院外药物、 误解使用药物的方法、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均是引起意外伤害的原因。 老年人更易出现漏服、多服等。 本院要求“ 送药到手, 看服到口”。 严格遵守用药安全制度及查对制度, 劝阻患者自带、自服药物。 降糖药按医嘱服用, 并督促按时进食以免引起低血糖。 依据患者排便规律, 合理安排服用泻药时间, 尽量避免晚上排便, 以防患者受凉及夜间病情变化。
2.4.3 严格操作规程, 规范巡视签名制度
建立签名巡视卡, 要求执行者、巡视护士分别签名及记录执行时间, 以示负责, 达到自我约束, 便于督促检查。
2.5 加强并落实健康教育
深入扎实的健康教育是杜绝、 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 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 加强护患合作, 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的积极能动性。 根据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同时, 要向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 让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方法, 对一些不安全因素能有效进行预防。 如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30 min后要进食;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增减药物, 以免出现低血压或心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患者不能用力排便等;指导老年患者生活起居要做到安全3 min, 即睡醒后床上坐3 min, 起床后两腿下垂床边坐3 min, 站立后床边站3 min无不适再行走, 以防止因直立性低血压而跌倒。
2.6 重视病房管理
对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属要做好入院环境宣教, 病区物品的摆放及建设格局应以方便老年患者, 有利于疗养、治疗为原则。 要求病房内的设施定位放置, 减少各种障碍物;室内光线宜柔和, 夜间打开地灯;固定好床脚刹车, 调低床的高度, 床两边设置护栏;日常用品放置在患者易取放地方, 安置呼叫器;走廊设有扶手;地面铺防滑地板, 地面及卫生间保持干燥, 并备有醒目的防滑标识。 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避免不良刺激和环境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
3 小结
护理安全关系着医院、医务人员自身及患者的安全, 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治疗和优质服务的基础, 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保证护理安全已成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由于我们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的重视, 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 使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没有因护理安全问题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保障了医疗安全,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静.老年心血管住院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14, 4:34-35.
[2]金宏义, 陈亚萍.社区特殊人群护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115.
[3]孙晓岚, 万媛, 唐玲, 等.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1, 6 (1) :14.
优质护理病房管理策略探析 篇10
【关键词】优质护理;病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50-01
自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各地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纷纷建立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积极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注重人文关怀,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成效显著,有目共睹。因此,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将此项工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下去,是医疗护理服务供需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据此笔者深入实际,查阅大量的资料,就改善管理,持续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探析如下。
1 存在问题简析
1.1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名不副实。一些所谓优质护理病房,名义上实行了责任制护理,但由于护理人员配置不到位,按国家〉1:0.4要相差甚远,责任护士形同虚设,实际上还是功能制护理。
1.2 对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认识不正确。错误认为优质护理服务既要无陪护,还要洗头洗脚,护理工作低俗化;护士就是护工,无技术可言,护患信息不对称,致使护患纠纷频发。
1.3 病房护理队伍层级没有完全结构。临床护士低年龄、低年资、技术和经验偏低得多,难以胜任优质护理工作需求;护理风险高、超负荷,待遇低。护理人员身心受到影响,流失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1.4 缺少有效系统培训。一是主动学习不够。二是学习考核机制欠完善。
2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管理策略
2.1 强化优质护理病房管理措施。 ①加强学习统一思想。②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③完善护理服务设施和护理质量标准。④实施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⑤护士分层使用和考核竞争上岗。⑥科学调整排班模式。⑦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⑧探索自我管理模式,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2.2 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实现优质病房建设常规化。优质护理病房建立之后,维护、保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和病房管理工作是关键。要建立质控系统,把各级各类人员纳入到质量控制系统中,按岗位职责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优质护理病房各环节实施质量监控,公示质量控制结果,以此鞭策各级护理人员为建设优质护理病房而积极工作,促进优质护理病房建设工作科学化、常规化。
2.3重新定位责任护士在病房管理的职责。責任制整体护理明确了责任护士的工作地点不再是护理站和病房之间,而是病房,为病人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保健康复知识指导、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管理是赋予责任护士的角色。责任护士是病房管理的主导者,需要不断延伸病房管理工作内容,不再将责任护士的工作内容单纯的局限在常规的入院宣教、病房环境管理、被动的执行医嘱、简单的巡视病房,还要承担着救育者、管理者、组织者、协调者等众多角色。包括入院管理、环境管理、病人管理、陪侍人管理、出院管理、随访管理等。要根据国家规定配置护士,构建新的管理机制,工作职责要与工作负荷相适应,否则责任护士等于没责任。
2.4充分发挥护理组长的角色功能。伴随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建立,将形成新的护理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病区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的层级架构。护理组长的角色功能已发生变化。①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②直接参与危重,疑难、纠纷患者的护理实践与督导。③沟通协调:科学统筹。合理分配本班初级责任护士的工作,参与医生查房,与相关专业团队进行沟通,请护理会诊。④改进与培训:总结分析缺陷与不足,协助护士长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组织专科护理查房和技术培训。⑤护理组长是护理管理质控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质控链中强化护理组长的管理作用可实现护理层级管理、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应给予护理组长相应的权利、义务的和待遇,实行挂牌上岗,护理组长是护士长、专科护士的必经阶梯,具有护理组长工作经历的护士才能参加护士长竞争上岗和专科护士的培养。
2.5优质护理病房建设要向基层延伸。优质护理病房建立的目的就是提供患者满意的服务,以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优质护理病房建设不能只停留条件好的在大医院,永远”示范“,要逐步向基层医院延伸。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分析研究基层实现优质护理的现实途径,结合实际建立适宜的基层优质护理病房建设标准,如社区、家庭等优质护理病房标准。不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患者的健康需要。
2.6不断优化病房环境,严格执行按优质护理病房标准。定期检查评估病房环境,落实病房维护责任制,及时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不断改进病房环境,需求会伴随服务需方健康保健意识,经济条件的变化人不断提高,应引进服务营销理念,患者期望是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建设的的基点,“一切为了病人”,服务没有高低之分,确保患者满意是服务的宗旨,要不断调整环境、管理、服务设计等来适应患者。
2.7要建立护理服务成本管理机制。实行护理成本核算,增加优质护理价格的透明度,优质优价;还可采取营销策略,优质低价,互利双赢。呼吁社会和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核算和管理机制,还医疗护理于“圣洁”,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温馨、和谐的发展下去。
2.8实施科学的护士继续教育制度。过硬的操作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做好工作的必备条件,加强护士的“三基训练”,培养主动学习意识,提高护士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事实上,护理人员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不是通过一次教育项目就可以完成的,而应该是持续地、定期地进行,每次的护理优质护理教育项目开展之后还必须对教育的效果进行考核和监控,并有相应的措施来保障。
老年护理病房 篇11
从2010年3月1日~2011年5月31日, 我科室共收治病人51例, 男36例, 女15例, 最大年龄96岁, 最小75岁, 平均年龄82岁, 级别为副厅级以上。
2 患者的主要特点
2.1 我科室是老年干部科, 患者都是80岁左右的人, 多数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 处于疾病的慢性过程, 是典型的“三高”人群, 病程较长, 住院时间久, 往往通过药物维持平稳状态, 有一定的药物依赖和抗药心理。
2.2 患者都是离退休老干部, 由于退休以后, 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 造成心理上的变化, 更需要我们的尊敬和关心。
2.3 患者都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时间多在冬季。
3 整体护理方法
3.1 整体护理就是指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核心, 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即根据人的生理, 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 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3.2 规范护士的职业形象
我科室定期培训护理人员礼仪知识。第一次与患者见面的时候, 我们坚持正确评估患者的年龄、职业、背景, 恰当称呼患者;然后面带微笑介绍自己、病房环境、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交流中围绕疾病相关问题、尽量避免有关隐私问题;动作应轻柔, 并及时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并且尽量满足。
3.3 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我科每月定期进行业务学习、业务查房、各种仪器的操作培训及考试,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1) 穿刺技术培训:老年病人由于常年输入各种药物的刺激加上生理上的原因, 使得穿刺难度增加。我们根据每一个患者血管的特点, 选择合理的血管和穿刺的手法, 尽量保护患者血管, 减轻患者痛苦。 (2) 仪器操作培训及考试:我科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对各种仪器设备的掌握程度。护士庄重大方、自然平静、良好的仪态行为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恐惧, 使患者在愉悦的情况下接受治疗。 (3) 护理操作培训及考试:老年干部病房的患者大多对护理技术要求高, 所以护士必须娴熟的掌握各项护理操作, 比如静脉穿刺、吸痰、口腔护理, 雾化吸入等等。
3.4 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
老年干部科的病人大多患有多器官疾病, 病程长, 而且体征多不明显, 要重视病人主诉, 对任何疑点都要认真仔细观察, 发现病情有微小的变化也应该立即通知医生, 避免延误病情, 酿成不良后果[1]。积极拓展护士的知识面, 提高他们观察病情的能力。
3.5 灵活运用沟通技巧进行健康教育
我科病人都是老年人, 记忆力减退, 我们从病人入院到出院要反复耐心的给病人做健康教育, 也就是说健康指导, 随时随地。
3.5.1 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应该结合病人的饮食习惯、消化能力和宗教习惯等, 与病人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食谱设计和安排, 向病人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告知病人: (1) 进餐前要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应该协助生口腔护理; (2) 进餐前适当休息, 避免不良刺激; (3) 提供舒适的就餐环境; (4) 避免餐后平卧, 有利于消化; (5) 指导病人少吃多餐, 细嚼慢咽, 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3.5.2药物指导 (1) 定期为患者组织相关疾病知识讲座, 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及自我观察注意事项。 (2) 发放资料, 这种形式可以让患者反复学习,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发口服药的护士讲解相关口服药的作用, 并且准确评估患者服药的能力, 对不能准确服药的该患者应该协助按时服药,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3.5.3 专科知识指导
我科病人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人肺功能很差, 指导病人呼吸功能锻炼和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腹式呼吸法、缩唇呼吸法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氧疗的护理。
3.6 心理护理
如固执保守型, 我们要多忍让, 倾听其感受, 让他发泄出来表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而抑郁孤独型, 我们要多陪伴他们,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缓和紧张的气氛, 鼓励患者培养一两样兴趣与爱好, 多与周围的病友交流, 相互鼓励陪伴。
3.7 跌伤的预防和护理
跌倒致伤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我科从以下三个方面避免跌倒: (1) 告知病员注意避免跌倒并悬挂红色醒目避免跌伤的标识; (2)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3) 保持病房地面和卫生间的清洁干燥。
3.8 出院指导
老年病人出院以后都还有很多慢性病是靠药物来维持平衡, 我们就做一个详细的出院指导, 嘱咐预防感冒、按时吃药、健康饮食。每位病人出院后我们坚持了电话随访。
摘要:目的 总结我科室实施整体护理以后的体会。方法 根据病人的特点, 从住院到出院给予身心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结果 和结论通过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以后, 大大提高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老年,干部,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