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

2024-09-12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精选12篇)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 篇1

由于生理的原因, 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 极易发生骨折。由于骨再生能力弱, 加上多伴有基础疾病, 骨折后愈合慢, 需长期卧床, 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我们应加强护理,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加强心理护理

1.1 培养护患感情

患者入院后, 护士应做好入院宣教, 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 建立良好的病友关系。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爱好、性格, 为做好护理工作打下基础。经常同患者交流, 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 帮助患者了解病情

因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担心疾病的预后, 患者迫切的想获得与疾病相关的信息。我们要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介绍骨折的预后, 可介绍病区内同病种病例患者的恢复情况, 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告知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 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治疗情况, 对治疗充满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1.3 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老年人因心理、生理的原因, 及社会地位、家庭结构的改变, 使他们变的敏感, 寂寞。而骨折使他们需长期卧床, 生活需要他人照顾, 心理上一时不能接受。另外, 患者对骨折毫无思想准备, 加上疼痛的折磨, 担心治疗费用大, 不能完全康复, 给家人带来负担, 他们会变得自责与焦虑不安。我们在安抚患者的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 与家属一起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 克服心理障碍,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1.4 重视疼痛护理

疼痛是骨折患者常见的问题, 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肢体功能的恢复, 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护士应对患者的疼痛做好全面正确的评估, 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通过制动肢体、矫正体位、解除外部压力、抬高患肢等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指导患者自我放松, 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疼痛的感觉。必要时予以止痛药对症治疗[2]。

2 落实基础护理

骨折的患者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 生活不能自理, 特别是行牵引治疗时, 应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首先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与休息环境。协助患者搞好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床单清洁平整。另外合理的饮食可起到促进伤口及骨折愈合的作用, 宜进食清淡、营养丰富富含钙质的饮食。如骨头汤、鱼汤、高钙牛奶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3 并发症的预防

3.1 预防肺部感染

患者因创伤后疼痛, 不愿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 使肺内分泌物不能有效的排出, 加上长期卧床后患者肺活量下降, 易出现肺部感染。首先, 保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 吸烟的患者鼓励戒烟。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3.2 预防便秘

患者因长期卧床、饮食结构的改变、疼痛及紧张、焦虑心理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 易出现胃肠蠕动减慢而引起便秘。我们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多食蔬菜水果, 进食润肠通便食物, 如蜂蜜、香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提供良好的排便环境。必要时可使用通便药[3]。

3.3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人常有许多基础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 易损伤血管。而骨折后需长期卧床, 血流速度慢, 血液粘滞度增高, 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故骨折早期应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活动骨折远端关节, 以促进血液循环。嘱患者多饮水, 按摩患肢、穿弹力袜, 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

3.4 褥疮的预防

老年人皮下脂肪少, 皮肤弹性、血液循环差, 加上长期卧床, 易出现褥疮。应尽量卧气垫床, 严格交接班, 建立翻身卡, 定期翻身, 按摩骨突受压部位。鼓励患者予以健肢定期抬臀, 将手垫于骶尾部, 使局部透气,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床单清洁平整。

3.5 预防心脑血管意外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内脏疾病, 一旦骨折刺激, 可诱发或加重原发病导致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意外情况发生。应加强巡视, 尤其是夜间。若患者出现头痛、四肢麻木、表情异常、健肢活动障碍, 心前区不适, 脉细速、血压下降等症状, 应及时报告医师。

4 指导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消除肿痛, 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促进骨质愈合。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取得患者的配合。早期1~2周, 指导患者做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 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血液回流。2~3周后软组织已基本修复, 骨痂开始形成, 断端初步连接, 除加强肌肉舒缩活动外, 其它关节均可加大主动活动, 行牵引的患者也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和身体其它部位运动来带动患肢活动。后期经X片证实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 必须继续加强功能锻炼, 可配合理疗、推拿, 但以主动锻炼为主。

5 出院康复指导

患者出院前, 因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康复锻炼, 同时告知患者4~6个月内患肢不要负重, 定期复查, 经X片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负重。饮食中多补充钙质, 注意安全, 不适随诊。

摘要: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 在我科, 老年骨折患者约占骨折人数的1/3。根据老年人的特点, 在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治疗工作外, 如何做好护理工作, 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方面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老年,骨折,护理

参考文献

[1]陆彩娥.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 2006, 3 (2) :76.

[2]陈冬萍.急性创伤性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 2007, 19 (7) :587~588.

[3]张莉.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饮食指导与减少便秘的发生[J].中华护理学杂志, 2000, 35 (2) :102~103.

[4]童玛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护理学杂志, 1997, 13 (12) :637.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 篇2

刘芹

摘要目的: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髋关节周围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抵消髋部的有害应力,即使轻微的创伤都有可能引起骨折。由于老年人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老化,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一些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从而加重护理的难度。此外,护理得当与否也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多年来我们通过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科学护理,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本报告以我院接诊的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 老年 骨颈骨折 护理 康复指导

一、临床资料

患者:代永志,男性,86岁,住院号:1614623,因“跌伤致左髋部肿痛、活动受限8小时”入院。患者自诉在回家的路上不慎跌倒,伤后感左侧髋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无肢体瘫痪及二便失禁,无胸痛、胸闷气促,无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无咯血呕心便血血尿,表情痛苦,神清语晰,心肺腹未见异常。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2次/分,血压:100/80mmHg;专科检查:左侧髋部明显肿胀、畸形,未见瘀斑,左下肢外旋50°畸形,左下肢较健侧短缩约1cm,压痛明显,轴向扣击痛,髋关节活动障碍,左下肢轴向叩击痛,肢端感觉、肌力、血运尚可。脊柱、双上肢、右下肢无异常发现。

入院诊断:

1、左侧股骨颈骨折

2、左侧髋部软组织挫伤

二、住院治疗情况

患者急诊入院,后转入骨科治疗,积极完善相关检查,限期手术治疗。于2016年6月29日在全麻下行左侧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见:左侧股骨颈骨折,骨皮质变薄。骨折分离错位,关节囊内见凝血块、有积血约30ml。手术经过顺利,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送入ICU监护治疗。术后处理患肢伸直外展中立位制动,给予补液对症预防感染治疗,术后诊断同术前。

三、护理问题

(一)组织灌注量不足的危险:与骨折引起静脉出血、疼痛有关

(二)恐惧、焦虑:因年龄偏大缺乏治疗信心担心康复预后有关

(三)知识的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的知识

(四)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导致的卧床,不能随意运动有关

(五)皮肤完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卧床不能随意运动有关

(六)有便秘的可能:与卧床,缺乏运动及摄入粗纤维、水分等有关

(七)潜在并发症:有压疮、出血感染等

四、护理措施 临床护理:

⑴急诊急救:老年患者伤后一般都急诊入院,急诊护士要热情主动迎接,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心电图等生命体征指标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做好急诊急救工作,根据医嘱急诊护士要协助患者家属推平车护送老年患者做拍片、化验等各项检查工作,护送患者入病房与病区护士做好病情交接,让老年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老年患者安置病房单元要安静、整洁,采集病情资料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

⑵心理护理:老年人一般体质较差,股骨颈骨折后心理负担较重,表现为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特别手术患者明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惧怕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鼓励患者,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指导,了解老年患者的担心、顾虑、困难,使患者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的患者手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前注重事项,禁水、禁食情况,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配合方法,使患者对手术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手术后往往老年人对骨折及术后疼痛的耐受力下降,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疼痛的原因,用药的同时教会患者采取放松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关心体贴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交谈时语言要亲切,尊重理解患者的疾苦,操作动作轻柔,避免粗暴让老年患者感到医护人员是嫌弃自己,造成心理负担,解释病情时指导细致到位,让患者心理舒心、高兴满意。⑶保守治疗的护理:①体位:患者需卧床休息,患肢行骨牵引或皮牵引,牵引需采取中立,患肢外展20°~30°角,患肢骨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体重,一般为体重的1/7,皮牵引重量不宜超过5kg,医生经常视牵引情况做适当的调节,发现无效牵引及时纠正。护士要经常的巡视观察保持牵引针眼清洁干燥,每天护士要用75%酒精滴孔2次,能够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发现针眼处有痂皮需用消毒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4周后去掉牵引,可练习抬腿等活动,如果肌力好,可适当扶拐下床锻炼,自由活动患肢,患肢不负重。3个月左右复查x线片,牵引期间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及深部组织静脉炎。②饮食与排便护理:主动与家属交谈,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多吃含高纤维食物,同时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芝麻、香蕉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养成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可适当使用缓泻剂及开塞露。如老年患者以往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糖的摄入,严格进行血糖的检测。⑷手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医护在搬运患者时注意预防骨折移位及假体脱位,避免不恰当搬动,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两腿之间置一外展枕,用“丁字”鞋固定。术后早期不宜多翻身。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疼痛,合理功能锻炼,减少假体脱位,若有脱位应及时报告医生。术后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预防切口感染的并发症,换药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应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切口感染是全髋置换术后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前3天要指导患者用力做踝关节屈伸运动和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做深呼吸运动和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各5~10分钟,床上活动均在患肢保持外展或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患肢不内收、髋关节不过度屈伸,每次30分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1个月以后,应做下床站立练习,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由于卧床时间较长,下床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护士或家属应在床旁守护以防意外。护士指导老年患者下床方法,将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不下蹲、不坐低凳、扶拐站立5~10分钟,逐渐增加行走步数练习,有些患者因担心关节脱位而不愿意活动,应告诉患者及家属患者功能恢复的好坏与功能锻炼有密切关系,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抵抗力降低,手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护理上需加强呼吸道护理,患者采用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以利稀释痰液。鼓励患者利用牵引床上的拉手抬起上身和臀部或坐起,增加肺活量,保持房间空气清鲜,预防感冒。②预防褥疮的护理:由于长期仰卧牵引,老年患者受压部位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压过久,患者皮肤弹性差,易产生褥疮。应指导患者家属定时翻身,翻身时注意患肢体,减少骨突处的受压,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给老年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勤擦身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③预防血栓形成:老年患者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牵引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加快血流循环,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做起、翻身,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帮助按摩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观察患肢皮温、疼痛、肿胀和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结 果

2010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例,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患者中97%能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24例患者术后14天拆线,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或好转出院。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来院复查。讨 论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 篇3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术后护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由于骨质疏松,骨骼肌增龄改变,应急反应的能力下降,加之人口老龄化,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随着内固定技术及围手术期主料水平的提高,更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1]。术后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成功的手术以及有效的护理既能降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死亡率,又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极大地减轻社会负担。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2009~2011年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3例,通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63~91岁。其中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冠心病5例。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15例、蛇形锁定板固定8例,手术均顺利。住院时间15~20天。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合并症,因此病情变化快,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每30分钟记录1次生命体征变化,平稳后改为2小时1次,同时细心观察患者末端血运、感觉运动,皮肤及水肿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

术后卧位:正确的卧位是骨科护理的基础,术后应在患肢的内外侧各放置一砂袋,双下肢间放一软枕,穿“T”字鞋,保持患肢于外展10°~15°中立位,避免翻身和侧卧,防止下肢内收、外旋及髋部活动>80°。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年龄偏高,加之突然遭遇的意外或摔倒而致伤,往往担心自身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怕得不到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怕因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恢复健康感到厌烦,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压力。因此,在护理中要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反应,给予耐心指导,处处关心患者,及时解决患者的心理和躯体不适问题,指导患者自我调节,从而稳定情绪,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修养环境,减少一切不良刺激。对不能很好配合治疗的患者,耐心讲解骨牵引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医护人员与之亲切交谈最易改变老年人的心理狀态,通过交谈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所认识,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积极的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泌尿系感染:严格无菌导尿术,定时放尿,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及密闭,可有效的防止逆行性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1500ml以上,使尿液稀释,每天用0.5%的碘伏擦洗尿道口2次。②压疮: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均发生退行性变,代偿能力差,全身抵抗力下降,加之本身存在的基础疾病可引起全身营养障碍和循环不良,再加之长期制动卧床易发生压疮,因此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按摩受压部位,给予气垫床。③肺部感染:高龄患者肺的顺应性差,吸气阻力增加,易发生坠积性肺炎[2]。因此应鼓励患者深呼吸,知道患者有效咳嗽的方法,协助拍背。遵医嘱应用抗生素。④下肢深静脉血栓:术中患患者肢体制动和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卧床休息下肢肌肉活动减少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缓慢;又存在高血压、冠心病,静脉血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要维持足够的血容量,降低血液的黏滞度,鼓励患者多活动下肢,协助患者做下肢按摩,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行气压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并可使用预防性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等[3]

功能锻炼:术后肢体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持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术后24小时,嘱患者做患肢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趾伸、曲及踝关节的背伸及跖屈旋转运动,3~4次/日,每次各10下,以促进静脉回流和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24~48小时引流管拔除后,即可在床上半坐位练习肌四头肌的收舒运动及屈曲髋,膝关节活动,幅度由小逐渐增大。术后3天做股四头肌收缩训练,7天后在床上被动活动髋关节,2周后扶双拐下床,教会患者用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保护患者谨防跌倒。

出院指导:①活动:开始下床活动时,必须予以保护,以防跌到。②体位:骨折愈合位牢固时,患肢应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忌内收,以免发生再骨折;患足不论有无负重,均应全脚掌着地,顺序是足跟-趾外侧/第一趾骨头,不宜足尖着地,预防骨折成角畸形。③2~3个月后复查X线片。

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身体功能衰退发生多脏器的退化和疾病,术后易并发各种并发症,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有效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龚丽娜,潘文军,郑英.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中医正骨杂志,2010,22(8):79-80.

2 叶吉忠,雷文海.高龄髋部骨折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3(7):620-621.

3 葛品芬,高琴,郭建栋,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骨科杂志,2006,6:573-575.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 篇4

1临床资料

本组87例, 其中男43例, 女44例, 年龄61~90岁, 平均年龄73岁。摔倒56例, 车祸24例, 其他7例, 股骨颈骨折46例, 股骨干骨折13例, 肩部骨折10例, 股骨粗间骨折10例, 双下肢多发骨折8例。

2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2例, 86例好转出院, 1例死亡。

3护理干预

3.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因受伤突然, 创伤引起的疼痛和正常生理功能障碍, 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 有些老人担心子女抱怨和无人照顾出现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工作中应主动热情与患者打招呼, 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和需要, 把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 尽快使患者恢复最佳精神状态。

3.2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神志的变化, 重症者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按时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配合治疗处理。对突然出现的患者头痛、头昏、呕吐、脉搏增快、心悸、神志变化, 要高度重视, 做好床头交接班, 尽早按医嘱处理。监视药物的不良反应, 用药后如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大、小便有颜色改变, 应立即报告医生, 更改用药方案, 避免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3.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3.3.1 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进入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显的衰退, 如心、脑血管硬化, 心肌收缩相对减弱, 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 有潜在发病的可能, 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患者, 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 除进行各种检查外, 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2 防止呼吸道并发症

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 一部分患者有烟酒嗜好, 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 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患者入院后, 要求不能吸烟, 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危害性。鼓励患者咳嗽、作深呼吸, 上肢能活动的作扩胸运动, 增加肺活量。在协助患者翻身时, 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 怕疼痛、不能咳嗽的患者鼓励患者尽量把痰咳出, 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3.3.3 褥疮的预防

长期卧床, 截瘫或需牵引患者, 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差, 皮肤抵抗力低下,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 因此患者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或骶尾部垫褥疮垫, 骨突处可垫海绵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 h 协助翻身, 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 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一定要职责到人, 每班检查交班, 护士长不定时抽查, 人人重视, 使大家认识到, 预防褥疮的发生, 不是某个人的事, 必须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 责任到人, 无褥疮发生。

3.3.4 预防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因肾血管硬化, 肾血流量减少而致肾功能减退, 此外膀胱黏膜并随着老化萎缩, 前列腺肥大等均可发生尿潴留, 再加上卧床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 对长期卧床患者嘱其多饮水, 有尿及时排出, 排尿时困难者, 可用手挤压下腹部, 使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导尿术的患者, 按留置尿管的护理常规护理。

3.3.5 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 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警惕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密切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 发现黑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腹胀、便秘情况, 宜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 必要时可用缓泻剂。

3.3.6 防止骨延迟愈合

老年女性患者, 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 甲状旁腺素分泌增高以及老年人运动量减少, 骨细胞活动性降低, 而钙的吸收利用率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或不愈。可给患者服用钙剂, 进食含高钙食物, 并用适量维生素D 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3.4 指导功能锻炼

在护理过程中, 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为防止长期卧床致肢体废用性萎缩、肌力减退、关节僵直挛缩, 必须及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1], 由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患者自觉主动活动, 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运动量[2] 。此外, 由于老年人处于高凝状态, 卧床制动时间长, 易诱发血栓性静脉炎[3] 。提倡早期床上活动四肢, 减少卧床并发症。

4讨论

对于老年骨折患者, 只有掌握其临床特点, 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 才能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提高治愈成功率, 降低死亡率。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骨科87例老年骨折患者, 从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等方面做好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6例痊愈出院, 1例死亡。结论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 是减少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吕静华, 周娜, 等.老年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4, 10 (6) :434.

[2]任清霞.老年患者骨牵引的护理.中原医刊, 2002, 29 (6) :56.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 篇5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骨折护理中常见的不良因素,探讨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方法并研究其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老年骨骨折患者2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观察患者在院期间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3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管理加以防范,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在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应在临床工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识别码】 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1-0116-02

由于骨质流失明显,骨骼脆性增加,加之其肢体活动能力下降,因此极易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骨折[1]。股骨骨折是临床的常见骨折类型,由于患者的活动能力因骨折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细致的护理对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在对老年股骨管着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进而对患者康复造成较大影响。为了预防股骨骨折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笔者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例中,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250例,对照组125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73例,年龄区间为岁66.7-78.3岁,平均年龄为70.5±5.2岁;观察组125例,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龄区间为63.3~77.5岁,平均年龄为69.2±5.5岁。

1.2护理方法

1.2.1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

老年患者行动能力,身体机能低下,因此患者在院期间出现意外事故的可能较大。本文笔者通过与医护人员进行详尽的询问交流,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并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1)医护人员的风险的评估能力不足。对老年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尤其是患者出现并发症时,病情变化较快,极大地考验着医护人员的综合分析及风险预判能力。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较为程序化,机械化,缺乏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的能力,因此常不能够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造成治疗延误,引发不良事故。

(2)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患者进行护理是一件严谨、细致的工作。护理人员医嘱执行不准确、查房及巡视不到位、病情观察不细致或未及时向上级医师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加大了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故的可能性。(3)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护理工作得以圆满完成的基石。但是,老年患者由于其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及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缺乏护理高年患者的必要专业技能及知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4)患者自身因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因此患者疾病的恢复期较长,较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发生安全问题,影响患者预后。(5)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障碍。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对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制定下一步护理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护患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会导致护理人员在评估患者状态时出现误差,提高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

1.2.2防范方法

针对上述不安全因素进行护理安全管理:(1)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这对老年股骨患者护理的业务水平并培养其风险预判评估能力。(2)针推责任意识缺乏的现象,设立护理安全小组,建立完善的监督问责机,制任护士担任―――骨干护士(高责)―――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管理质控网络[2],做到问责到人。与此同时,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综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3)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入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宣教,介绍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方法,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消除护患间的沟通障碍并提高医护依从性[3]。(4)病区安全管理:对病区进行详尽细致的检查,定期安排查房,定期翻身,预防褥疮发生,发现危险因素应及时予以处理。此外,保持病区的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通风,降低医院内感染的风险。

2结果

2.1 意外事件发生率

从压疮、患者自伤、误吸、医院内感染四个方面评估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共发生意外事件6例,对照组13例。详情见表1。

2.2护理满意程度

制定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差、一般、满意三个等级。问卷反馈详情见表(2)。共下发问卷250份,回收245份,有效率为98.0%.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正在步入老龄化,老龄化骨伤患者的数量也日渐增多[4]。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低下,活动能力受限,加之疾病本身的痛苦,较易在其治疗期间发生意外事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对老年骨伤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针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积极进行防范是十分必要的。老年患者由于其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护理责任意识,危机及风险预判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对老年股骨骨折的护理工作中,应当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其适应老年骨伤患者护理的特殊要求,综合提高护理水平。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管理加以防范,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在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应在临床工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 篇6

关键词 老年 骨折 患者 心理护理

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老年骨折患者106例,应用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6例,男39例,女67例,年龄60~84岁,平均68岁。其中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39例,脊柱压缩性骨折27例,髌骨骨折17例,colles骨折11例,骨盆骨折9例,其他四肢骨折3例。

入院时心理:由于年纪大,合并症多,多数老人心理状况复杂,可伴有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其中有焦虑恐惧心理75例(70.7%);有主观感觉异常38例(35.8%);有孤独感心理37例(34.9%);有自怜抑郁心理19例(17.9%);有幼稚心理12例(11.3%)。本组患者康复出院105例,死亡1例。

护 理

⑴細心观察:注意观察老人的言行举止,对其情绪加以分析。老人如频繁出现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同时伴有失眠头痛,言语表达与日常言语习惯不一致,此多为焦虑恐惧心理的外在表现。老人如出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利于自我存在为行事前提,出现对护理人员过于依赖,这是老人出现幼稚心理、行为退化的一种表现。老人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和降低,对医护人员过分依赖,要求护理人员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表现对周围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过分敏感,此为主观感觉异常的表现。老年患者因生病而离开家属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对周围环境不熟悉,患者会产生孤独感,表现出晚上总睡不着觉打信号灯找护士,或是语言行为中流露出对护理人员依依不舍之感。有的老年患者对病情估计悲观,每天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流,甚至偷偷流泪,这个时候就要警惕老人的自怜抑郁心理状态的出现。

⑵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应用:①恐惧焦虑心理的护理措施 首先是查明原因进行疏导,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与老人进行有技巧的谈话,语言要求语速较慢、语调较高、语气和缓,对待需要手术的老年患者要深入浅出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理解手术可以达到治愈疾病及恢复正常生活的目的;骨牵引者可向其预先告知牵引的时间期限,使老人充分了解自己的治疗。其次是使老人得到妥善的治疗护理,增强对医院的信赖,增加对恢复健康的信心,使患者解除对本次疾病的担忧疑虑。②幼稚心理的护理措施:老人由于疾病的原因产生对护理人员不同程度的依赖,出现幼稚化心理或称退化状态,在很多时候不是完全有害的反应,适度的退化是一种重新整合过程,有利于痊愈和康复。但在老人病情好转时,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好转的程度,及时引导患者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扣纽扣、洗脸、梳头等,逐步为患者角色转化为原有社会角色创造条件。③主观感觉异常的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对周围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的时候,医务人员千万不能说患者“事多”,此时可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来降低患者对原有刺激的敏感性,比如说与其聊一些老人感兴趣的话题,给老人阅读新闻报刊或是听广播看报纸,使其注意力分散,减轻对周围环境细节的感受力,达到情绪放松的良好心理状态。④孤独感的心理护理:当患者表现孤独的心理时,医护人员尽可能多地陪伴在患者左右,对患者多关心,多到患者病房去巡视,勤与患者沟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理解;骨折的老年患者生活多不能自理,所以平时给予其生活上细心的照料,当老人要求特定家属陪伴时可满足其要求,多方面多渠道缓解其孤独心理。⑤抑郁的心理护理:对于处于抑郁状态的老年患者,应注意防卫患者的消极行为,针对引起患者抑郁的原因给予相应的解释,尤其是需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适当的心理引导,告知其虽然需经受手术之痛,但可避免遭受长期的病痛折磨。向老人介绍同种骨折康复的病例,或是让同一病种的病友现身说法,解除老人的思想包袱,帮助老人树立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必要时可与医生配合,用抗抑郁药物来进行心理治疗。

结 果

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本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下降至12%,抑郁心理下降至9.8%,幼稚心理下降至5%,主观感觉异常下降至3.8%,孤独感下降至2.1%。

讨 论

心理护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及反馈功能的过程。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面对老年骨折患者复杂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随着老人情绪的变化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在与老人沟通的时候,应结合老人心理特点,给予老人尊重、理解、同情、体贴,要掌握语言、形体和情感传达的技巧,注意说话方式、老人对疾病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对老人提出的问题,应仔细考虑后再给予答复,如需解释的绝不隐瞒,需要保密的则要三缄其口并给予老人能接受的解释。通过护理人员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有意识地影响老年人的感受和认知,改变老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帮助老人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瑞.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32):116.

2 严桂,李进梅.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25-126.

3 何丽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学,2006,1(6):89.

浅谈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老年骨折患者89例, 年龄最小60岁, 最大者90岁, 平均年龄76岁, 其中男性老人36例, 女性老人53例, 治愈率为96.5%, 无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老年人一般记忆力减退, 性情怪癖, 反应消极, 考虑问题较多, 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我们应用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与患者沟通, 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 达到治疗的目的。对担心经济问题表现出顾虑的患者, 我们一方面做好子女及家属的配合工作, 另一方面尽可能采用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治疗护理项目, 解除患者的思想压力, 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2.2 基础护理

认真做好入院介绍, 帮助患者了解医院的简单情况;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 为其制定合理的营养膳食;指导患者学会在床上大小便;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

2.3 临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人骨折手术后, 因免疫抗病能力低下, 卧床时间较长, 容易出现合并症, 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可杜绝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3.1 预防褥疮的发生

老年人血液循环差, 皮肤薄而干燥、耐磨性差, 对温、冷、痛等感觉都呈衰退状态, 极易发生褥疮。我们应做到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 更换及时, 受压部位定时用滑石粉或50%的酒精按摩, 保持局部受压皮肤的血液循环畅通。

2.3.2 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人因肋软骨钙化, 肋间肌萎缩, 胸廓活动受限, 呼吸道支气管黏膜萎缩, 分泌功能低下, 肺弹性降低, 吸入和呼出的新鲜空气减少, 加之患病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 极易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应为患者定时扣背, 嘱其多做深呼吸、咳嗽、排痰, 以降低气道阻力, 减少感染机会。上身能活动者鼓励其做扩胸动作, 以增加肺活量。对分泌物黏稠的患者, 可给予雾化吸入等, 使痰液易于排出。

2.3.3 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老年人由于肾小动脉硬化使肾血流量减少, 肾脏清楚废物和重吸收的功能降低, 加之膀胱肌层变薄萎缩, 纤维组织增生、前列腺肥大等发生尿储留的几率增多, 膀胱残余量增加, 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应嘱患者多饮水, 有尿及时排空, 排尿时用手挤压下腹部, 使膀胱残余量降低到最低水平。留置尿管患者应做好尿管护理, 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

2.3.4 预防腹胀、便秘的发生

老年人体弱, 胃肠道黏膜变薄, 肌纤维萎缩, 使胃肠蠕动缓慢, 消化液分泌减少, 膈肌、腹肌、肠壁平滑肌等收缩力普遍降低, 吸收功能减弱, 食物停留在胃肠内的时间延长被细菌发酵, 在结肠内产生较多气体, 容易发生腹胀和便秘, 导致食欲减退。所以应给与高营养、优质蛋白、粗纤维、易消化的饮食, 充足的蛋白质能促进肠道蠕动力, 甜食不易多, 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 配合腹部按摩, 饮食有节, 腹胀严重者可给予肛管排气, 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 必要时给予肥皂水灌肠, 但要注意不要过于依赖药物。

2.3.5 警惕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老年人循环系统衰退变化明显, 心肌缺血, 心内膜增厚、脑动脉、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脉压差增大等变化, 使心脑血管不能适应各种应急状态, 易导致心脑意外的发生, 加上手术创伤疼痛刺激、情绪波动大等, 更易增加血管紧张度及心脏负担, 继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

2.4 指导和鼓励患者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患者的重要环节。老年人因生理功能与防御功能均减退, 术后恢复力较差, 对功能锻炼认识程度不够、不主动, 我们应耐心细致宣教、示范, 并帮助患者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不同的功能需求, 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训练, 消除肢体肿胀, 改善血液循环, 防止肌肉萎缩, 促进早日恢复功能。骨折早期, 因骨痂未形成, 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动或被动做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训练为主, 如握拳、屈伸指趾、以及按摩等。骨折中期骨痂逐渐形成, 局部肿胀基本消失, 骨折端较稳定, 可做相对幅度大点的关节活动, 但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影响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应限制。骨折后期:骨愈合已较稳固, 基本达临床愈合, 外固定已解除, 关节活动范围也逐步恢复正常, 但还需进行全面细致的肌肉和关节锻炼, 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弃掉护具和外固定, 进行举物和下蹲等动作, 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

3 讨论

老年患者心理复杂, 身体功能低下, 其生理功能、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均比非老年患者存在特殊性, 护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 做好术前术后每个环节的护理, 加强责任心, 多关心体贴患者, 以准确、娴熟的护理技术对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拉近了医患的关系, 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 篇8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8例, 男36 例, 女 22例;股骨颈骨折32 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 26 例;年龄61—82岁, 平均72岁;住院天数28~70d, 平均50d;手术治疗 38例, 保守治疗20例, 除3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 其余均治愈出院。

2心理剖析及护理策略

2.1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2.1.1 心理剖析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突然从行动自如到卧床不起, 在短期内不适应健康人与患者的角色转换, 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 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 害怕手术及担心预后不良等, 这些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部分患者担心承受不了疾病的折磨以及得不到满意的医疗护理, 因而产生紧张烦躁心理。有的患者可因情绪紧张导致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加重原有的疾病。由于本病病程长, 治疗费用高, 患者因担心骨折后能否治愈而致情绪不稳定, 常因一些小事发脾气而不能自制, 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 影响正常医疗和机体康复。有些患者因担心成为废人, 产生恐惧、痛苦心理, 惧怕各种检查、治疗和手术, 从而拒绝合作。

2.1.2 心理护理策略

首先要给患者有力的心理支持, 主动热情与患者交谈, 介绍主管医生的技能;介绍医院环境和住院作息安排, 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生活, 熟悉医护人员, 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消除紧张心理, 避免血压升高引起的并发症。正确引导患者发泄焦虑情绪, 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骨折的部位及程度, 简述治疗方法及预后, 详细介绍特殊治疗的注意事项;当需要进行手术时应向患者讲清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恰当的评估手术的安全性, 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在与患得谈话时, 态度要和蔼, 语言要清晰, 回答询问要慢, 对患者讲的事情要耐心倾听, 了解其最担心的问题, 设身处地为老年患者考虑问题, 解决问题, 取得其信任, 自然地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

2.2自责与自卑心理

2.2.1 心理剖析

老年股骨骨折多为突发事件, 常由患者疏忽造成。另外, 由于病程长, 卧床时间长, 预后较差, 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加之经济收入下降, 某些老年人甚至没有经济来源, 外伤后医疗费和生活费均依靠他人, 怕遭人嫌弃, 因而产生自责、自卑、郁闷等心理现象。

2.2.2 心理干预与心理护理

护士要了解和理解患者, 多关心与开导患者, 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 告诉患者既然不幸已经发生, 就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 急躁、郁闷都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只有振作精神, 配合治疗, 才能使疾病早日康复, 减轻经济负担。

2.3孤独、自怜心理

2.3.1 心理剖析

患者因病住院, 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 容易产生孤独感。有的老年患者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够或意识到预后不好时, 想到自己以后不能像以前一样行动自如, 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生活, 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自卑、自怜心理, 往往对一些小事大发脾气, 或向医务人员发泄内心的怨恨。

2.3.2 心理干预与心理调整护理

护士应谅解、宽容患者, 多与患者进行非医疗活动的接触, 以真挚的感情与患者交往, 以晚辈爱长辈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 时时关心体贴患者, 当患者看到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向患者所期待的方向努力, 病情确有好转时, 将鼓舞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另外, 要鼓励亲友探视, 劝告亲友探视时不讲不愉快的事情, 亲友的关心、朋友的友情会激起患者对生活的眷念, 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

2.4简单与被动依靠心理

2.4.1 心理剖析

表现为心理和体力上简单与被动依靠他人的倒退行为。老人一旦生病住院, 自然受到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关心照顾, 人的依靠性在患病时较正常人要强。增强的依靠性使人变得更加被动, 总认为自己是患者, 什么都要依靠他人帮助, 此时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 否则就会心情沮丧。

2.4.2 心理护理

护士一方面在护理过程中把患者当亲人, 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其生活问题, 更要注意鼓励患者进行生活自理, 以体现其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 尽量从事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当患者不愿翻身时, 应向其讲解不翻身会引起褥疮和其它并发症, 并帮助患者翻身, 给予正确舒适的卧位, 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2.5抑郁悲观心理

2.5.1 心理剖析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退化, 常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肝、胆、胰方面的慢性疾病;加之骨折后长期卧床, 如护理不当, 可导致腹胀、便秘、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疾患等, 往往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产生悲观失望心理, 情绪波动大, 不愿配合治疗。

2.5.2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关心和尊重患者, 帮助患者认识骨折治疗、愈合的过程, 讲清情绪与疾病的关系, 指导患者学会控制感情。在执行护理操作时, 先讲清道理, 用建议和商量的语气, 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 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乐观情绪, 使患者心情愉快, 主动配合治疗。对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者, 要做耐心、仔细的劝说工作, 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活动锻炼, 对体位和卧位姿势不正确者, 要认真耐心给予纠正。同时帮助患者建立不畏老、不怕病的健康自我意识, 因为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

由于健康教育得到落实, 帮助患者消除了顾虑,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58例老年患者随着治疗的进行, 疼痛缓解, 心理状态趋于平稳, 取得较好疗效。

护理人员全面细致的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心理调整与心理护理, 能有效解除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 提高心理应变能力, 使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身心愉悦, 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减少并发症, 促进身心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丽飞.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当代医学, 2007 (6) :55-56.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4例, 男40例, 女44例;年龄55岁~88岁, 平均年龄72岁。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 股骨颈骨折40例;跌伤74例, 车祸伤10例。30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10例螺钉内固定;粗隆间骨折14例行人工关节置换, 16例行钢板固定, 14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84例患者在伤前均合并各种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 依次是: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中风后遗症、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贫血及营养不良等。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健康状况评估

老年髋部骨折除局部因素以外, 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 骨折只是外在表现, 所以术前要对患者健康状况作准确评估, 监测血压、血糖及心、肺、肾功能, 在选择手术最佳时机的同时, 控制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 要密切注意血糖的变化, 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须控制血糖在10 m m ol/L以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应密切注意血压的变化, 除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外, 还应减少外界刺激, 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引起血压升高。此外, 要协助医生做好术前的常规检查, 以便做好正确评估。

2.1.2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出现多种心理异常。第一种情况是老年患者反应能力下降, 往往对治疗和护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 如术后不敢活动, 担心切口裂开、出血、关节脱位、疼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 注重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 用鼓励性语言对患者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予指导和肯定, 使其树立信心, 自觉地进行练习。第二种情况是老年患者由于创伤、住院、手术等重大应激易出现惧怕及退行性心理, 表现为行为异常、过度兴奋、多疑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患者, 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第三种情况是老年患者思想负担较重, 担心拖累家庭, 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注重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 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 多与患者交谈, 特别是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现代假体技术的优劣和特点及以往的手术成功率, 讲解麻醉效果, 与家属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 以解除老人的心头之忧, 使手术方案顺利实施。

2.1.3 专科护理

患者入院后, 在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及调整各脏器功能期间, 为促进骨折复位及减轻疼痛, 常给予患者行皮牵引或骨牵引。要维持牵引的有效性, 首先要保持患肢悬空, 经常检查牵引力线是否正常;其次要注意患者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经常调整下肢牵引带的高度, 防止滑脱造成对足背压伤。正确翻身、叩背,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睡气垫, 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卧床期间易消化不良, 应嘱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主动或被动活动踝关节。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24 h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切口疼痛

情况, 必要时给予镇痛剂。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医源性感染;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若引流量超过300 m L/d, 色呈鲜红或在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 应立即报告医生。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或加盖无菌敷料。术后为预防感染, 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但输液过程中要注意滴速, 不可过快, 以免引起左心衰竭或肺水肿。

2.2.2 患肢的观察与处理。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穿

“丁”字鞋, 患肢臀部抬高15°, 以防止后脱位, 便于静脉回流。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如患肢末梢有麻木、疼痛及血液循环不好, 应及时通知医生。鼓励患者做患肢的足背伸、跖屈动作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

2.2.3 饮食的护理。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 加之术

后为了减少麻烦, 节制饮食减少大小便次数, 极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及贫血。营养不良又可以导致骨折愈合缓慢甚至不愈合, 因此护士应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并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青菜、水果, 多饮水, 以保持大便通畅, 增强机体抵抗力, 促进伤口愈合。护士一定要落实患者的饮食量, 食入量过少, 应适当增加静脉补液量。

2.2.4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 预防肺部感染。老年患者

因长期卧床、肢体制动, 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因此要加强基础护理。术前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痰, 劝其戒烟, 术后定时叩背咳痰。术后48 h可将床头抬高15°以利呼吸, 防止坠积性肺炎,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2) 防止压疮的发生。让患者卧气垫床, 2 h~3 h翻身1次, 避免局部受压, 定时按摩, 预防压疮的发生。 (3) 防止泌尿系感染, 保持会阴部清洁。嘱患者多饮水, 对留置导尿管者, 间歇放尿, 并进行膀胱冲洗, 每日2次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 翻身时需夹紧或返折尿管, 避免因抬高换1次。 (4) 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2]。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要注意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相对较大, 失血较多, 老年患者对失血又特别敏感, 因此术后要补充患者的血容量。术后1 d~4 d为深静脉血栓的高发期, 应严密观察肢体的肿胀程度、颜色及静脉回流状况, 有无浅静脉充盈、皮肤张力增大等。

3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老年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适时正确的功能锻炼对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促进全身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功能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3.1 摒弃“静养”观念

老年人大都受民间流传“伤筋动骨一百天”、骨伤病“三分治七分养”等观念影响, 片面理解“养”为静卧、不活动, 骨折自然会好。而科学的康复理念需要我们护士不断进行灌输, 主动耐心讲解康复锻炼的目的、重要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让患者理解良好的功能来自于及时适当的功能练习, 过度静养只能加重伤病肢体的肌肉萎缩, 造成关节粘连、压疮、深静脉血栓、静脉炎、本体感觉下降、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及造成全身脏器功能衰退进而加重基础疾病。

3.2 树立早期康复观念

功能的缺失和衰退是从伤病发生后马上开始的, 因此必须把握早期良好的锻炼时机, 争取在各项功能还没有减退时就开始练习, 并达到一定时间、强度、次数等, 这对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锻炼前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 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主动参与到自己的治疗护理中来, 由被动接受锻炼变为主动进行锻炼。

4 出院宣教

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利于骨折恢复的知识, 合理饮食, 补充营养和钙剂, 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3周~4周后在床上起坐, 活动膝、踝关节, 6周~8周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 骨愈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者2周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 6周内不要交叉双腿, 不要坐低凳, 避免大腿过度屈曲内收, 促进患肢功能早日恢复。

综上所述,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需要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密切配合, 从心理、生活、功能锻炼各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精心护理, 只有这样, 才能使骨折早日愈合。通过及时正确有效的康复功能练习及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能够促进损伤肢体和躯干的功能尽快恢复, 使患者身心健康, 减少并发症发生, 降低骨折后伤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795-800.

[2]殷晓红.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5) :330.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篇10

1 临床资料

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 男27例 (占35.5%) , 女49例 (占64.5%) , 年龄65岁~91岁;其中保守治疗18例, 手术治疗58例。

2 结果

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由于我们的精心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 住院期间病情平稳, 营养状况良好, 手术切口Ⅰ期愈合, 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 无1例发生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个月~1年, 生活均能自理, 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移位。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骨折发生一般比较突然, 突如其来的疼痛及肢体活动受限使老年人角色发生转变, 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怨恨等心理问题。骨折后长时间治疗, 生活不能自理或担心肢体残疾, 患者常表现为疑惑、不安、恐慌或萎靡[1]。早期我们注重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 多和患者沟通, 鼓励安慰患者, 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 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使其在住院期间感到亲切、温暖, 消除顾虑, 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3.2 保守治疗的护理

对保守治疗的患者, 我们为其准备硬板床, 保持良好的复位、固定状态。着重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由于老年患者活动受限, 抵抗力低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容易产生依赖思想, 我们鼓励其深呼吸, 有效咳嗽, 多饮水, 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实践证明,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老年股骨颈骨折后坠积性肺炎、褥疮、便秘、泌尿系感染、关节僵硬以及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 对皮牵引患者穿防旋鞋, 防止足下垂, 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骨牵引患者保持牵引重量及位置适当, 牵引针孔处可覆盖无菌敷料, 每日滴75%的酒精1~2次, 随时观察牵引部位皮肤有无发炎或水疱。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所有床上活动必须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 健侧可做直腿抬高运动[2]。6周~8周牵引去除后逐渐进行坐立、行走等康复功能锻炼。

3.3 手术治疗的护理

3.3.1 术前我们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 给予其鼓励和

支持, 向他们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方法、效果及如何配合治疗和护理等, 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由于骨折的老年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 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和合并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术前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 既要保证热量又能使患者易于消化、吸收, 补充各种营养物质, 增强全身抵抗力, 促进骨折愈合。

3.3.2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及引流管,

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 注意有无扭曲、受压、脱出, 对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做好记录, 如超过150 ml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一般48 h~72 h拔除。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及镇静剂, 或请麻醉师置镇痛泵。关节置换术后, 患者平卧,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由于早期周围组织尚未恢复, 对关节固定作用差, 我们依病情指导和协助他们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 以防髋关节过度内收、内旋或前屈致股骨头脱出。

4 术后康复锻炼

4.1 术后第1周~第2周

术后当日即穿“防旋鞋”, 第2天开始进行膝部按摩和患侧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第5天做轻柔的髋关节屈曲动作, 如膝下垫枕使髋弯曲10°~15°。第2周, 鼓励患者在无痛范围下行主动的患髋膝屈曲能力训练, 屈髋度数小于45°。可在患肢下放一滑板, 患侧足跟放于空心垫上, 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动作。逐渐抬高床头至患者半坐位, 1 d重复多次进行, 以增加股四头肌功能, 增加腿部力量, 为下地练习行走做准备。

4.2 术后第3周~3个月

第3周开始做四点支撑半桥运动, 即在双肘及双下肢屈曲位支撑下抬臀并在空中保持10 s, 重复进行10~20次, 每个动作缓慢进行。同时进行床边体位转换训练, 指导患者利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支撑自行上下床方法, 在四脚助行器内行健腿支撑式三点式步行、转体训练等。逐渐过渡到拐杖步行。继续加强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不断提高患侧下肢的肌力, 教患者借助一些辅助设备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环境改造, 如加高床、椅、座厕的高度, 座椅两边最好有扶手, 以方便患者坐立、行走。4周后逐渐改善患髋活动范围, 增加患髋的负重能力, 使人工置换的髋关节功能逐渐接近正常水平, 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5 出院指导

出院前, 向患者进行出院后有关休息、营养、饮食、用药、随诊等宣教。因恢复期较长, 自行康复护理很重要。术后6周“六不要”:不要交叉双腿;不卧患侧;不坐沙发、矮凳;坐立时不前倾;不弯腰拾东西;不在床上屈膝而坐。注意3个月内, 扶拐步行过障碍物时, 患者腿仅为触地式部分负重, 上下楼梯活动, 要求健腿先上, 患腿先下, 以减少髋的弯曲和负重。也可以在运动平板上进一步改善步态、步速和步行的距离。提高患者实地步行的能力, 逐渐过渡到弃杖步行[3]。半年内忌负重、急速行走、跑步等。出现髋关节任何异常情况, 均应去医院复查或与医生联系。

实践证明, 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 远期效果好, 明显增加了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阳立.骨科临床护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7, 224

[2]刘建梅, 王佰亮, 李子荣.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5) :419~420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护理问题探讨 篇11

【关键词】高龄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90岁,因不慎摔倒致左髋部疼痛,不能站立5小时入院,查体:T36.4℃ P84次/min R20次/min BP110/70mmHg 老年消瘦病容,神清。左下肢外旋畸形,左髋部压痛,股骨纵向叩击痛,未扪及骨擦音,左下肢较右下肢短缩约1cm,左膝、踝关节活动正常,血运感觉正常,左髋关节X线提示:左股骨颈骨折。经讨论决定,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拟定康复护理计划,术后成立护理小组,认真组织实施护理方案,住院40d后康复出院,出院后追踪2年回访,效果满意。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护士应多和病人沟通,给病人介绍手术方面的知识,消除病人的疑虑和恐惧,帮助解决日常所需,同时让家属分别陪在病人身旁让病人有安全感,感受到亲人的亲情,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及血运、动度等情况。24小时内如患者疼痛较剧,可采用药物止痛措施。

2.3 体位与制动 保持正确的体位,做到“三防”,一防: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二防:防内旋,术后穿“丁字鞋”,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三防:防内收,两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防健侧肢体近患侧肢体而过度内收。目的是防人工假体脱位。

2.4 创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引流瓶位置应低于患肢,在倾倒引流液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如发现引流物流出不畅,及时排除故障,一般术后72小时或引流量小于50ml/d,即可拔除引流管。

2.5 预防并发症护理

2.5.1 褥疮 由于老年人血液循环差,加之术后卧床时间长,很容易在尾骶部、足跟、肩胛部、枕后部等骨突部位发生褥疮,因此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褥清洁、平整、干燥,每隔2—3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骨突处,给予臀部垫气圈,其次应加强营养。

2.5.2 肺部感染 定期拍背,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做扩胸运动,还可训练吹气球,吹水泡,多饮水,必要时做雾化吸入,以防发生肺部感染。

2.5.3 泌尿系感染 摄入足够的水份,每日摄入2000ml左右(心肾功能正常),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保持便器清洁,每日用0.02%呋喃西林擦试会阴2次,3—4小时如病人不提出排尿,则应主动提示病人排尿,并注意观察尿颜色、量并记录,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5.4 預防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与病人伤后卧床,患肢制动,血液粘度增高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发于老年人,术后1—4d是发生的高峰。加强术后观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下肢使用长筒弹力袜,抬高床脚,鼓励病人进行患肢的床上早期活动,如:肌肉收缩,主动用力地做踝关节和趾关节的屈伸运动等。帮助病人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

2.5.5 术后潜在并发症——脱位

2.5.5.1向病人和护理人员说明脱位的严重后果,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取得病人的配合。

2.5.5.2 指导病人卧床期间术后肢体位置和搬动方法,以免脱位。保持患肢于外展30°中立位,足尖向上穿“丁字鞋”固定,两腿之间放置软枕或三角形厚垫,以防患肢外旋,内收。术后放置便盆应从健侧置入,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避免置换的髋关节外旋和内收动作。

2.6睡眠紊乱的护理

2.6.1 白天和病人多说话,让病人活动,以保障晚上睡眠质量。

2.6.2 指导病人促进睡眠 取舒适体位,睡前减少活动,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浓茶水,睡前用热水泡脚,做背部按摩。

2.7安全护理

2.7.1设专人24小时守护,病人身边不离人。

2.7.2病人翻身时,一定要将患肢位置摆好,整体翻身,避免扭曲而引起髋关节脱位,防止患肢外旋内收,晚上加床旁护栏,防止病人坠床发生意外。

2.7.3病人取床边坐位时,应坐向健侧肢体方向,协助病人坐好,双腿自然下垂,患侧脚不可触接床头,避免患肢用力。

2.7.4扶病人坐轮椅时,扶双拐,健肢着地,患肢不负重(术后6周)。

2.7.5 推病人坐轮椅外出时,至少3人同行,走平路,不走沟坎、坡度较大、车辆和行人较多的路面,病人腹部用皮带固定,护理人员扶住病人身体,避免病人突然做前倾、弯腰、站立动作,保持轮椅平稳,避免翻倒造成严重后果,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轮椅和拐杖的功能,每次上轮椅和外出都必须检察后方能使用。

2.8 康复训练

2.8.1 术后将患肢外展15°— 30°位,6小时过后即可进行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运动,10次/分,一次做10—20分钟,一天分6次做,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机会,同时教病人深呼吸练习。

2.8.2 术后第1天病床摇升至30°,做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联合等长收缩运动,收缩维持10秒,放松5秒,10个/组,3组/次,3次/日,以保持肌肉张力和髋膝关节被动活动,开始被动屈髋屈膝,髋关节活动范围为25°,膝为40°,逐步增加活动次数。

2.8.3 术后第二天病床摇长至60°,髋膝关节的屈伸练习由起初的被动向主动和辅助到完全主动过渡。患腿辅助直腿抬高练习,增加静脉回流,防止股四头肌萎缩。

2.8.4 术后根据患者自身状态在第3、4天可开始进行坐位到立位的训练。方法是:病人双手拉住床上支架,使整个人移至健侧床边,重心在健侧,健腿屈曲用力蹬床,健肘撑床,同时保持患腿外展位坐起,然后通过双拐支撑站起,但患肢绝对不能负重。方法是:患者双手扶着椅子靠背,轻微后伸患侧下肢,拉伸髋 关节前关节襄和挛缩的屈髋肌群,每天坚持以上锻炼,并循序渐进加大运动量。

2.8.5 术后5、6天进行患肢不负重,行走训练,患腿先开步,重心前移,人的重量分布在拐杖和健腿,健腿跟上,术后6周经医生看片之后决定是否负重行走。

2.86术后循序渐进的加大运动量进行肌肉力量练习。

2.9 出院指导

2.9.1术后3—6月不能做髋关节内收内旋和外展外旋及髋关节过度屈曲等动作(如患腿放在健腿上等),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做到“三不”:即不坐矮的凳子或软的沙发,不跷“二郎腿”,不侧身弯腰或过度向前弯腰,以免发生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2.9.2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量,术后3个月内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

2.9.3定期复查,如出再不适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诊。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12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人口老龄化加重,给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老年人一般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长期卧床会加重这些疾病,因此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60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男65例,女95例,年龄56~90岁,骨折前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基础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时护理

(1)牵引治疗的护理。皮牵引和骨牵引是股骨颈骨折常用的牵引方法[1]。牵引时应注意肢体的位置是否正确,这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关系很大。护理人员需要每2小时巡视1次,发现卧位或牵引无效时及时纠正。骨牵引应在穿针眼处进行消毒,防止感染,每天用乙醇棉球涂擦1次,平时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症状。(2)置换术的护理。全髋置换术后均行负压引流管持续引流,护士应检查负压球是否有负压存在,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做好记录,如果有特殊变化,应该及时的通知医师并配合抢救[2]。

1.2.2 并发症护理

(1)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每日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训练,增加肺活量,从而改变肺通气功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消炎药,变换体位,扣背促进排痰,严重者给予雾化吸入,预防呼吸道感染,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2)压疮的护理。老年患者长期卧床,骶尾部、足部等部位受压时间长,容易发生褥疮。护理工作应该细心,仔细观察受压部位,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对长时间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和热敷,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褥疮。预防老年人褥疮: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保持皮肤干燥,早晚擦浴;会阴部污染时随时清洗。(3)泌尿系感染的护理。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牵引时间长,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必须加强泌尿系感染的护理。对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导尿管的通畅,每周更换。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促进细菌的排出,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的发生。

1.2.3 疼痛护理

老年人对骨折及术后疼痛敏感,耐受力下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家属解释疼痛的原因,学会转移患者注意力,并在进行搬运和康复锻炼时动作轻柔,准确到位。如果患者还是不能耐受疼痛的话,告知医师给予预防性用药。

1.2.4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在发生骨折后,一般都很难接受自己的角色变化,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忧郁情绪,针对不同的心理做出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鼓励患者和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告知患者子女关心体贴患者,与患者一起战胜疾病。护理人员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和尊重老年患者。术前、术后向患者讲注意事项,让老年患者清楚了解手术过程,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康复锻炼步骤。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支持和加强患者的防御功能,有很好的促进治疗的作用。

1.2.5 预防静脉栓塞引起的并发症

每日给患者进行温水擦浴,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抵抗力,擦拭同时配合按摩。通过热敷、按摩、肢体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对于下肢,认真观察肢体水肿情况,双下肢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向医师反映,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1.2.6 出院指导与教育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出院注意事项、股骨颈愈合时间,定期进行功能锻炼,不能过早负重,以免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或者延迟愈合。告知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减少卧床并发症,促进髋、膝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的功能锻炼非常必要,是决定康复功能的关键[3]。在保持动作的准确性下,逐渐增加动作的力量、速度和复杂性,最终达到康复的目标。

2 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25 d,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所有患者康复出院。

3 讨论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一个致命的损伤,患者常常因为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针对老年患者的身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可以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杨丽华.牵引患者护理治疗报告[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33.

上一篇: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下一篇:关于财务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