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精选11篇)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篇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我院资料完整的患者35例, 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麻醉清醒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以及心理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35例手术后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综合护理和正确功能锻炼是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 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护理
现将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对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 我科共收治了7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5例。其中男13例, 女22例, 年龄最小73岁, 最大97岁, 平均86.5岁。其受伤原因主要有:车祸伤13例, 跌伤22例。就诊时间2h~6d, 平均1~2d;合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3例, 冠心病1例, 高血压5例, 老年性慢性前列腺肥大3例, 糖尿病2例,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3例。对上述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27例, 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8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在手术开始前, 年长者患者容易受到恐惧心理的控制, 其中主要原因是患者对于手术认识的缺乏, 害怕手术疼痛、出血、麻醉意外;还担心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为了消除患者的畏惧, 应当给予耐心的解释。视患者如亲人, 关心生活, 体谅痛苦, 取得患者的信任, 同时还需要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情况, 有关手术治愈率、并发症等, 在实事求是的告之病情之后, 患者会看到治愈希望, 从而使他们的心身休息, 让心境处于平和状态, 从而以最佳精神状态接受手术。
2.2 术后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 需要严密的注意病情,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心肺功能, 备好抢救物品。正确指导搬运, 托住患者的髋部, 使其保持外展中立位。由另一护士托住健侧髋部和健肢, 在其余人员的协助下, 将患者平放于床上。在患者的两腿之间, 放上梯形垫或软枕, 保持患肢15°外展位;患肢小腿处应当垫上海绵垫, 防止足跟发生压疮。
2.3 麻醉清醒后护理
在这一重要阶段, 可将床头摇起, 直至患者感到舒适的高度, 但一般小于或者等于30°。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 鼓励其进行患肢的活动, 开展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足背屈伸运动, 每个动作保持5s左右, 然后放松, 进行如此反复的练习。在必要的时候, 可给予下肢由下至上的按摩, 让静脉血得以回流, 避免深静脉血栓发生。在患者翻身时, 应向健侧肢体倾斜30~40°, 不能够采取侧卧位, 患者的髋关节不可过度屈曲、内翻以及外旋。
2.4 并发症护理
主要的并发症有4种: (1) 心脑血管。术后, 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精神状态、语言等, 发现异常的话, 需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 压疮。使用气垫床, 2h翻身1次, 并适当的按摩受压部位, 保持床单及皮肤的清洁、干燥。 (3) 肺部。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或拍背辅助咳嗽排痰, 或者使用雾化吸入等方法, 使呼吸道得到清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年长患者体质弱, 骨折后长期卧床, 呼吸道内的痰液不易咳出, 易造成肺部感染。 (4) 深静脉栓塞。在病人长期卧床后, 术后制动血液回流不畅, 较易形成静脉血栓。护理过程中, 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发红, 皮温是否正常, 以及有无疼痛、肿胀、触及条索感等。
2.5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中有30例出现心理问题, 主要出现了情绪低落、焦虑及抑郁症状等情况, 这些情绪对骨折愈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因而术前的心理护理非常关键。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训练, 术前1d, 需要进行皮肤准备并用无菌巾包扎, 尤其要对患者告知有关手术、麻醉方式、疾病的知识、注意事项, 列举手术成功的案例,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加强患肢功能锻炼, 踝关节运动, 行股四头肌舒缩功能活动。
2.6 出院指导
出院前, 需由责任护士指导, 让患者继续功能锻炼, 告知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需要4~8个月, 勿过早负重, 避免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 4个月后, 采用X射线确定骨折愈合, 才可以逐渐的负重。
3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中, 均未有压疮及伤口感染发生, 对于其他合并症者, 通过治疗, 症状获得显著的控制, 其中2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 2例泌尿系感染者使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膀胱, 配合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住院时间最长的患者174d, 最短为32d。经过包括手术护理、康复指导及家庭随访在内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手术后所有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恢复均良好, 日常生活基本自理。
4 讨论
通过笔者的护理实践, 可对临床护理中的体会进行总结:由于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的生理心理方面特点, 加上他们机体器官功能和储备代偿能力的低下, 致伤和手术极易引起呼吸、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尤其是脱位、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为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 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 必须实施综合护理和功能锻炼。采取各种方法给予年长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护理, 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并且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总之, 对于护士人员而言, 不仅需要优良技术, 还要有良好医德, 处处为患者着想, 让患者消除因疾病产生的恐惧和悲观心理, 增强信心, 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周蓉.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08 (24) .
[2]赵岩, 颜婕, 孙海玲.老年精神病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护理[J].护理学报, 2008 (7) .
[3]杨归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5) .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篇2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骨折护理中常见的不良因素,探讨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方法并研究其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老年骨骨折患者2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观察患者在院期间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3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管理加以防范,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在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应在临床工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识别码】 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1-0116-02
由于骨质流失明显,骨骼脆性增加,加之其肢体活动能力下降,因此极易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骨折[1]。股骨骨折是临床的常见骨折类型,由于患者的活动能力因骨折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细致的护理对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在对老年股骨管着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进而对患者康复造成较大影响。为了预防股骨骨折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笔者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例中,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250例,对照组125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73例,年龄区间为岁66.7-78.3岁,平均年龄为70.5±5.2岁;观察组125例,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龄区间为63.3~77.5岁,平均年龄为69.2±5.5岁。
1.2护理方法
1.2.1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
老年患者行动能力,身体机能低下,因此患者在院期间出现意外事故的可能较大。本文笔者通过与医护人员进行详尽的询问交流,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并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1)医护人员的风险的评估能力不足。对老年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尤其是患者出现并发症时,病情变化较快,极大地考验着医护人员的综合分析及风险预判能力。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较为程序化,机械化,缺乏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的能力,因此常不能够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造成治疗延误,引发不良事故。
(2)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患者进行护理是一件严谨、细致的工作。护理人员医嘱执行不准确、查房及巡视不到位、病情观察不细致或未及时向上级医师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加大了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故的可能性。(3)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护理工作得以圆满完成的基石。但是,老年患者由于其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及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缺乏护理高年患者的必要专业技能及知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4)患者自身因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因此患者疾病的恢复期较长,较易诱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发生安全问题,影响患者预后。(5)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障碍。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对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制定下一步护理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护患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会导致护理人员在评估患者状态时出现误差,提高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
1.2.2防范方法
针对上述不安全因素进行护理安全管理:(1)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这对老年股骨患者护理的业务水平并培养其风险预判评估能力。(2)针推责任意识缺乏的现象,设立护理安全小组,建立完善的监督问责机,制任护士担任―――骨干护士(高责)―――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管理质控网络[2],做到问责到人。与此同时,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综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3)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入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宣教,介绍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方法,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消除护患间的沟通障碍并提高医护依从性[3]。(4)病区安全管理:对病区进行详尽细致的检查,定期安排查房,定期翻身,预防褥疮发生,发现危险因素应及时予以处理。此外,保持病区的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通风,降低医院内感染的风险。
2结果
2.1 意外事件发生率
从压疮、患者自伤、误吸、医院内感染四个方面评估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共发生意外事件6例,对照组13例。详情见表1。
2.2护理满意程度
制定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差、一般、满意三个等级。问卷反馈详情见表(2)。共下发问卷250份,回收245份,有效率为98.0%.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正在步入老龄化,老龄化骨伤患者的数量也日渐增多[4]。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低下,活动能力受限,加之疾病本身的痛苦,较易在其治疗期间发生意外事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对老年骨伤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针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积极进行防范是十分必要的。老年患者由于其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护理责任意识,危机及风险预判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对老年股骨骨折的护理工作中,应当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其适应老年骨伤患者护理的特殊要求,综合提高护理水平。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管理加以防范,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在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应在临床工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篇3
【摘 要】:本文从内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46-02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我们应当根据患者的年龄、活动情况、骨骼密度、其他疾病、预期寿命和依从性来
决定。以下简单介绍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进展。
1 内固定治疗
股骨颈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原则就是根据股骨颈的生理和生物学特点而逐渐]变和发展而来的。自1931年Smith-Perterson 报告应用三翼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显著提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其后又出现了多种内固定材料。适应于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经颈型、头颈型骨折,Pauwel氏角较小的类型,全身情况良好、股骨头结构没有塌陷或变形、60岁以下的患者,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带血供组织移植术。因此目前内固定已成为股骨颈骨折治疗最主要的方法。内固定方法创伤较小,但需借助X线监视,操作时间较长,骨折愈合保护期长,生活质量较差,仍有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最终需作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需长时间卧床,难以避免并发症。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指的是用人工材料制成的仿真部件替换原有的股骨头或者全髋组织的一种手术方式,包括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THR)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目的是解除髋部疼痛为主,同时保持关节稳定,以获得较大的关节活动,采用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预防并发症,治疗全身骨质疏松症三者不可偏废,根据不同地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分为骨水泥型、非骨水泥型、混合型。关节置换术的出现,无疑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产生一次很大的冲击。虽然术式较传统内固定术为大,但术后早期恢复关节功能,避免了卧床所引致的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使其一度为很多医生所热衷。对年老,骨质疏松严重,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变形的病例,它确实是恢复关节功能的有效解决办法。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点为: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早期离床活动,恢复下肢功能,尤其对于年老体弱病人,若使用其它治疗方法,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往往发生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用牵引方法还会出现关节僵硬,功能较差。不存在骨折愈合及坏死问题,功能恢复满意,3周后即可坐起活动并下地站立走路,生活自理,大大减少卧床并发症及老年人并发症发生。
3 改善血运手术
由于股骨头血供的特殊性,骨折后极易损伤其主要血供系统,引起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如何恢复破坏了的股骨颈周围血供,成为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的关键。为了改善股骨颈骨折部位及其股骨头的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及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先后有许多作者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术式,包括带血运肌骨(膜)瓣、带血管蒂骨(膜)瓣以及血管束的植入。骨肌瓣血供丰富,它为骨折提供新的血供及支撑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及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尽管这些手术需切开复位,但对其血供破坏不大,特别是从前方入路打开前关节囊,该处仅有不甚重要的颈前动脉,该血管仅供应股骨头很小一部分。由于植入的骨组织可以填补骨折缺损,并为骨折愈合及股骨头血运重建提供了新的血供,因而促进了骨折愈合并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与重建,使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有了进一步提高。有人在内固定的基础上,取自体带血管腓骨移植在股骨头颈部的前外侧,腓动静脉与旋股外侧动静脉吻合,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应用股外侧肌骨瓣移植、髂腰血管蒂髂骨(膜)瓣移植、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股方肌肌骨瓣移植、臀中肌蒂大转子骨瓣转位治疗股骨颈骨折,均取得了较好效果。肌骨瓣的切取和骨折复位内固定多在同一切口内完成,具有损伤少、成功率高的优点。带肌蒂骨瓣移植虽然技术要求不高,但血运有限,而且前拉移位范围较小,强行前拉容易损伤肌蒂血供,再者骨瓣肌蒂中含较多的肌肉,移位后局部显得较为臃肿。带血管骨瓣移植血供确切,但手术操作复杂,损伤相对较大。两种方法均需结合内固定。对于青壮年各种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头下型骨折、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尤为适用,愈合率达82~95%。但此法不宜用于老年患者。
4 截骨术
截骨术的主要原理为,重新矫正下肢的负重力线,使之通过股骨头和髋臼;使骨折面变水平,以消除或减少剪应力、恢复臀肌的张力。如将截骨远端内移,则可使腰大肌与内收肌的张力减弱。这些条件的改变,皆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重建。强调在用截骨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时,应有明确的适应证,其主要条件为股骨头未发生缺血坏死,股骨颈无明显吸收,骨折能够复位。如此才有骨折愈合的可能性,这是截骨术能否成功的关键。
5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多采用股骨粗隆间截骨术(即麦克莫瑞Mcmurray氏截骨术)、粗隆下外展截骨术(即Shanz氏截骨术)、股骨头切除及粗隆下外展截骨术(即Batehelor氏截骨术)等手术方式,若配合以带血管蒂、肌蒂骨瓣或联合蒂骨瓣移位术则可明显提高愈合率。但对于年龄较大者,一般在50~60岁以上,股骨头坏死而且严重变形的者则建议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参考文献
[1]王满宜,危杰. 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新概念[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01)
[2]危杰,王满宜. 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01)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43例, 其中男21例, 女22例, 年龄最大90岁, 最小60岁, 平均年龄75.6岁, 其中伴有全身其他并存病者10例。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因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知识不了解, 担心手术恢复程度, 产生紧张、忧郁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1], 加之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特点, 可加重其合并症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病情, 因此我们注重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 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手术原理及手术的安全性, 同时将同类治愈病人介绍给患者, 让患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 接受手术治疗{2}。
2.2 积极控制并存病
针对并存病做各种相应的特殊检查,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药口服并每日两次监测血压变化, 糖尿病患者, 除控制饮食外, 还应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要注意胰岛素用量, 避免发生低血糖。强调在治疗的同时, 要注意病情及治疗效果。
2.3 加强营养支持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胃道功能减退而导致营养状况较差。因此改善营养状况[2], 增强抵抗力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应适当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2.4 一般护理
做好辅助检查, 如血尿粪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备皮、备血、术前12h禁食、4h禁水、各种皮试, 留置尿管。
3 术后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高度重视心血管功能变化, 术后给予吸氧、心电图、血压、脉搏、经皮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4 8 h,
3.2 患肢的观察和处理
术后去枕平卧6h, 患肢外展30°中立位, 并做到不侧卧、不盘腿、不内收。防人工假体脱位。术后48h严密观察患肢血运, 如有患肢皮肤紫绀、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弱或消失, 考虑循环障碍, 应及时处理。
3.3 引流管的护理
该手术暴露广泛, 术后必须行创腔持续负压引流,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和负压状态, 必要时挤压引流管1次/h, 避免引流不畅而继发创口内积血而致感染及术后血肿形成,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 并详细记录, 术后引流量每天<50ml需将引流管拔出。若引流量多且鲜红, 及时报告医生。
3.4 预防并发症
文献报道、高危、高龄患者由于其身体素质差、环境适应能力差和机体抵抗力差等特点, 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有较高的并发症[3,4]。患者活动少, 卧床久, 易出现褥疮、静脉栓塞、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对于上述并发症, 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要定期拍背,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必要时做雾化吸入以防发生肺部感染。
3.5 功能锻炼指导
高龄全髋关节置换, 多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 其目的为术后可早期负重, 关节活动。针对老年、多系统术后代偿功能差、合并症多, 心理负担重的特点, 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这也是我们护理指导的重点。
3.5.1 术后当天术侧外下方适当软垫, 使髋膝稍屈, 穿防旋钉子鞋, 减轻疼痛。
3.5.2 术后1~2d去除软垫, 使术肢伸直, 防止屈曲, 根据引流量, 术后24~48h内拔除引流管。嘱行踝关节屈伸缓转活动, 或足底静脉泵促进患肢血循环, 有静脉血栓史者可酌情使用华法林, 静脉输低分子右旋糖酐防止静脉血栓,
3.5.3 术后3d内 (1) 踝关节主动伸屈、股四头肌、国绳肌、臀中肌紧张活动; (2) 屈伸髋膝早期进行, 防止6~8周后关节囊血肿吸收机化时, 再行治疗困难。
3.5.4 术后一周内坐床边, 小腿垂下, 如患者体力差可背靠床档支架, 活动屈伸小腿动膝。
3.5.5 术后一周后扶杖下地站立行走;扶杖上下楼:要求好上坏下。
3.5.6 出院计划要求患者在院两周至3周达到扶双拐独立起坐, 以保证患者在家时自理状态, 并能在家时行、卧、坐、立、走重点掌握, 及在家坐马桶动作。
通过在院2~3周的护理指导, 使老年患者逐渐由卧到行立, 同时缓冲心理的紧张负担、由恐惧、紧张逐渐恢复到患者手术前水平, 恢复到自信、轻松。达到了及早离床, 生活自理, 减少防止并发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红英.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伤残学, 2007, 15 (5) :92~93.
[2]程肖兰, 卢衍珍, 赖胜芳.老年骨折患者饮食护理641例[J].现代医学, 2005, 5 (2) :46~47.
[3]BOETTCHER W G.Total hip arthroplasties.In the elderly[J].Clin0rth, 1992, 274:30.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治疗 篇5
【关键词】 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外科手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72-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明显增多。笔者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股骨近端骨折98例,其中股骨颈骨折48例,粗隆间骨折50例,探讨如何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30例,女68例,65-70岁58例,71-80岁20例,81-90岁10例,大于90岁10例。合并内科疾病68例,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内科疾病40例,其中心血管疾病50例,脑血管疾病30例,血液系统疾病20例,呼吸系统疾病50例,内分泌系统疾病40例,泌尿系统疾病20例,水电解质紊乱20例,压迫性褥疮2例。
1.2 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包括:立即进行快速血糖测定,床边心电图,胸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验。若有可疑肺部感染或呼吸急促者,增加血气分析评估肺功能,对于血色素低于9g或低蛋白血症者术前输血血浆矫正,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对冠心病或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者使用消心痛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扩张冠脉,同时对心脏存在问题者马上开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超生心动图检查的绿色通道,进一步评估心脏的基础疾病和功能,围手术期血糖波动大并且与创伤和应激状态有关,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mmol/L左右,对术前已经存在呼吸道感染者或泌尿系感染者术前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1.3 麻醉方法 首选连续硬膜外麻醉,本组80例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利多卡因+0.2%布比卡因混合液),每次注入3ml,间隔5min,严密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要低浓度小剂量分次注入,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以避免引起脑组织血流灌注障碍,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和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症不能配合做硬膜外麻醉者,血小板低于7万会增加椎管内麻醉引起血肿风险者,以及由脊柱手术史者(18例)使用插管全身麻醉。对已有老年痴呆或脑梗死病史的患者常规使用动脉血压监测,力求血压平稳。
1.4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方法:①48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②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系统20例(包括DHS、锁定解剖板、空心钉),髓内钉30例(包括Gamma钉,GammaIII型髓内钉)。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切口采用后外侧切口,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20例选择骨水泥固定股骨柄假体。空心钉采用C型臂X线机导引下小切口,微创施术,动力髋,锁定解剖板及Gamma钉行常规施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创伤。
1.5 术后处理 主要目的是防止老年人卧床并发症后遗症和加快康复,术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鼓励早期进行肌肉收缩活动,并使用IPC(周期性充气加压),术后3天进行CPM(连续被动运动)训练,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结 果
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例,经治疗痊愈。术中无死亡,住院时间平均13天,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个月。人工关节置换病人经12-15个月随访未发生脱位,功能恢复满意。
3 讨 论
3.1 手术治疗 目前对有条件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尽早行手术治疗已形成共识,由于老年股骨骨折多具有内科并发症而且多并存两种以上,手术风险大大增加,本组合并内科疾病者高达72.3%,主要合并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贫血,术前必须充分估计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积极治疗内科疾病,调整血压及血糖等指标,提高身体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手术尽量做到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
3.2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时机及方法 ①手术时机。由于长时间的卧床活动减少使得老年人本来功能状况不佳的脏器进一步衰退,同时由于卧床出现的并发症使得手术风险增加,因此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是最佳的选择。②手术方式的选择。股骨颈骨折因股骨头坏死机率大,应首选人工关节置换,因人工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麻醉风险小,临床实用价值大。简单的粗隆间骨折用空心钉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固定可靠,但缺点是患者离床活动的时间长。较复杂的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Gamma钉,DHS是很实用的固定方法。③手术技巧。熟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
3.3 与麻醉相关问题 应首选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干扰小的麻醉方法,笔者发现全身麻醉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机会大大增加,术后脑梗死的患者均与术中血压过低有关,所以推荐首选低浓度小剂量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尽量保持血压偏高水平,避免影响脑组织的灌注,对已有脑梗死的患者建议使用动脉血压监护,严密观察术中血压波动。
参考文献
[1] 胡迪,晁建虎,郭尚杰,等。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4):331.
[2] 鲍宏伟,严力生,钮心刚,等.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4):323-324.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篇6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中, 男18例, 女22例;年龄60~90岁, 左侧21例, 右侧19例。合并内科病患包括:冠心病22例, 高血压16例, 心律失常12例, 糖尿病8例, 慢性支气管炎5例, 脑血管后遗症8例,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3例, 均属伤后3 d内入院。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即行皮牵引或骨牵引, 完善各项检查, 合并骨科疾病患者积极治疗稳定后, 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在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 再行DHS内固定, 拍X线片观察内DHS位置满意后, 逐层缝合切口, 2周拆线。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防止感染。
1.3 结果
随访12~60个月, 4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 均是12~20周, 平均14周。随访中有3例伤后1年内死亡, 死亡原因分别为心力衰竭、高血压性脑出血、肺心病和癌症, 其余患者均恢复伤前行走功能, 无患者出现褥疮。
2 护理
2.1 心理干预
由于老年人本身机体各脏器机能衰退, 且同时并存多种骨科疾患, 骨折的疼痛剧烈及失去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 会觉得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再加上对医院的环境感到陌生, 及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等恐惧、焦虑, 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心理状态, 采取因人措施, 首先医护人员应与老年患者保持密切的接触, 满足其各种生理及心理需求, 建立良好的病患关系, 善于疏导减压, 引导老年患者诉说, 同时做好老年患者家属的配合工作, 让他们不管从经济上还是从心理上很积极主动支持, 配合医院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治疗工作和生活护理, 尽可能让配偶、子女或亲朋好友陪在身边, 使其感到安全和信赖感, 使老年患者处于较好的社会和谐范围之中, 保持良好的心境。总之, 通过对认知行为干预, 宣泄放松, 分心疗法和社会支持疗法等[1], 使老年患者恢复正常完整人生的心理状态, 正确面对现实, 以积极的心态挑战人生, 以利于积极配合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2.2 饮食指导
老年患者骨股颈骨折与骨质疏松有一定关系[2]。因此, 住院患者需要营养医师合理安排饮食, 让更多的老年患者知道有关骨质疏松的营养知识, 提高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保健知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 做必要日晒, 户外活动, 促进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 增加骨密度。让更多的老年患者知道提高有关骨密度的保健知识, 并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对即出院的患者护士向其家属交待饮食要点, 进高钙饮食的同时还需要高热量、高蛋白补充营养,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以增加患者的全身营养, 预防并发症, 有利于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加机体抵抗力, 利于疾病恢复十分必要的。
2.3 康复指导
根据老年患者的文化层次高低, 接受能力强差及年龄较大, 我们根据其需求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和手术相关的知识宣教, 介绍患者病因、病理、生理、病情及预后、诊断治疗和手术方法及护理安排等, 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心中有数, 积极配合。
高龄股骨转子间顺转子骨折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DHS性能良好, 治疗操作简单牢固, 骨折愈合快。同时护理人员配合做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 从老年患者需要满足的方面着手, 把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和监督改善他们的饮食习惯, 达到补充钙及其他营养的目的, 使其成为一贯性行为;同时, 还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做好术后康复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维护老年患者的健康,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石荣光, 李冬梅, 王琳, 等.创伤骨折住院患者的心理应激与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8:739-730.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年龄:70~75岁21例, 75岁以上9例。致伤原因:摔伤22例, 意外伤8例。伴有冠心病16例, 高血压10例, 肺气肿、肺功能轻、中度障碍12例, 糖尿病8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增强患者手术耐受力
老年患者常有一系列内科疾病, 术前须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进行综合评定, 特别是心、肺、肾功能。对高血压患者每天监测血压至少2次, 指导患者按时服药, 提供血压参数, 以利于治疗过程中调整用药量, 使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50 mm Hg、舒张压90 mm Hg以下。对糖尿病患者指导其严格控制、调节饮食, 定时监测血糖变化, 使空腹血糖接近正常值或允许范围, 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鼓励和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床上活动及锻炼, 预防肺部感染。尽早指导患者训练床上排尿,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防止泌尿系并发症的出现。
1.2.1.2 心理护理
第一, 老年患者术前大多存在焦虑、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情况, 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多沟通, 多交流, 尽量使其情绪平稳;第二, 老年患者思想负担较重, 担心拖累家庭, 容易产生绝望情绪, 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 尊重、理解患者的感受, 引导、鼓励患者, 并作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取得配合, 使患者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
1.2.1.3 其他护理
老年患者因体质较弱, 一旦卧床后, 易出现腹胀、便秘的情况, 护士应指导患者多吃水果、蔬菜, 必要时可按医嘱服缓泻剂, 保持大便通畅。因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率较高, 特别要保持全身及局部皮肤清洁, 术晨做好导尿、备皮, 并于麻醉前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
1.2.2 术后护理
1.2.2.1 病情观察
严密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24 h内持续心电监护直至平稳。观察切口渗血, 保持引流管通畅, 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引流量。正确评估切口疼痛程度, 及时注射止痛剂缓解症状。密切观察肢体血运、感觉、活动情况等。
1.2.2.2 体位护理
根据麻醉方式不同, 采用相应体位, 患肢须保持外展、中立位, 外踝处应放置沙袋以防患肢外旋, 特别要防止患肢内收及髋关节过度屈曲, 以防止人工关节脱位。
1.2.2.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2.2.3.1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增加肺活量:由于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病隐匿, 进展快, 症状多不典型。因此,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咳嗽、咯痰情况, 加强肺部听诊, 必要时监测血氧饱和度, 全面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道感染情况。根据医嘱, 给予半卧位, 指导患者深呼吸的方法, 可采用拉吊环的方法, 每日3组, 每组5~10次, 以增加肺活量, 减少肺部并发症。
促进排痰: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 机体储备能力降低[1], 对外界刺激反应差,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呼吸肌萎缩, 造成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咯出, 易形成痰栓阻塞小气道。痰液阻塞与肺部感染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 促进痰液的排除是预防和缓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所以, 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咯痰方法, 鼓励自行咯痰;对低效咯痰者2~3 h给予翻身、叩背, 刺激咯痰;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
1.2.2.3.2 褥疮及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翻身时动作应轻柔, 幅度不可过大, 骶尾部用5%的红花酒精2次/d进行按摩, 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褥疮的发生。留置导尿期间, 应嘱患者多饮水, 并2次/d用碘伏消毒尿道口, 保持尿道口清洁, 预防泌尿系感染。术后2 d根据医嘱即可拨除导尿管, 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 鼓励患者自行排尿。
1.2.2.3.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术后72 h内发生, 除应用药物预防外,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尽早鼓励、督促患者进行肢体肌肉舒缩活动及关节活动[2]。如应用骨水泥的患者, 术后1 d切口疼痛消失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锻炼, 1次/2~3 h, 5 min/次, 2 d后即可进行膝、踝关节循序渐进的伸屈活动锻炼。
1.2.3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与医院保持联系, 以便正确指导髋关节功能锻炼。避免长时间、长距离行走, 以延长关节使用寿命。出院后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应循序渐进[3]。忌作过度下蹲、盘腿动作和坐矮凳, 下蹲时臀部最低高度为30 cm, 防止人工关节脱位。定期来院复查。
2 结果
本组30例获得1年~5年的随访。根据Charnley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标准评定, Ⅵ级15例, Ⅴ级9例, Ⅳ级5例, Ⅲ级1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3 护理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卫生条件的改善, 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高, 并且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通过对本组30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我们认为除按骨科护理常规操作外, 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有针对性做好术前准备,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很重要。同时, 根据患者容易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反应能力下降、思想负担重等特点, 加强心理护理, 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加强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 有效的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近5年对本组30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0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除按骨科常规护理外, 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有针对性的护理, 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护理
参考文献
[1]林菊英, 金乔.中华护理全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19.
[2]殷晓红.中华护理杂志.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2001, 36 (5) :330-331.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篇8
1.1 心理护理:
患者伤前多能生活自理,突然发生的骨折使之卧床不起,带来很大精神压力,使患者自信心减弱[1]。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状态应进行疏导安慰,使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生活、责任医师及护士,尽量尊重他们并保留其生活和饮食习惯,帮助解决日常所需。通过介绍有关手术方面的知识及成功治愈的病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消除紧张、顾虑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各项护理工作。
1.2 术前评估与治疗:
入院后要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观察原有疾病情况,完善各种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患者有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受伤刺激,手术后创伤可能加重原发病,若术后出现头痛、头晕、腹部不适、呕血等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应激性溃疡等表现,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1.3 饮食与生活习惯指导:
因老年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为改善食欲减退和进食少的患者的全身状况,可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术前采取措施,维持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症,应多食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以利于骨组织的形成;为保证正常的消化功能,预防便秘,应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1.4 牵引护理:
足部中立位,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40°。要保持牵引的效能,及时发现致使牵引无效的情形。要防止牵引针孔感染,观察针孔处皮肤是否出现炎性改变,用75%酒精滴孔,频次为2次/天,针孔处皮肤及敷料保持清洁干燥。行皮牵引者,注意密切观察胶布及绷带是否出现松散或脱落,定期检查粘贴胶布处皮肤边缘是否出现发红或破溃。密切观察伤肢末梢皮肤是否有异常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5 术前康复训练:
要使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1)正确的体位有助于防止假体脱位。可采取平卧或半卧位,但患髋屈曲低于45°,不侧卧,患肢外展30°中立,外展架或厚枕放置在两腿间,必要时穿防旋鞋。(2)引体向上运动的训练。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并保持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上臂放于床上撑起,抬高整个身体,臀部离床,停顿5~10 s后放下。(3)床上排便训练。目的在于预防尿潴留及便秘的发生。(4)下肢肌锻炼。包括等长收缩训练和等张收缩训练两方面。(5)关节活动训练:指导其充分活动健肢、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髋关节屈曲度在45°以下完成患肢屈膝屈髋,患髋内收、内旋应尽量避免。
2 术后护理
2.1 病情观察:
全麻患者,常规术后禁食、禁饮、去枕平卧6 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及患肢血运、动度等情况,术后1~2 d内每1~2 h测1次P、R、BP、Sp O2,发现异常及时遵医嘱处理;每小时监测尿量1次;测量体温一般每4 h测1次,高热患者(体温>38.5℃)可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严格记录24 h出入量,密切观察和掌握输液速度,防止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观察患肢切口渗血情况,预防切口感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体温是否升高。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质。
2.2 体位与制动:
(1)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2)防内旋,术后穿“丁字鞋”,保持外展30°中立位;(3)为防止健侧肢体近患肢而过度内收,应将软枕置于两下肢间,肢体外展位。
2.3 疼痛的观察和护理:
患者疼痛较剧一般在术后24 h内,应及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防止加重并存病。术后3 d内,伤肢敷料包扎处放置沙袋以起压迫止血作用,同时予冰袋冰敷,将患肢抬高。应观察体温变化,注意伤口是否发生感染。
2.4 创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理化性质,数量较多且色泽鲜红,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相应处理。引流瓶位置应低于患肢,在倾倒引流液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发生逆行感染。如发现引流物流出不畅,应立即检查是否有血块堵塞或管道受压扭曲,及时排除故障。一般术后72 h或引流量<50 m L/d,即可拔除引流管。
2.5 术后饮食:
患者术后6 h可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3 d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软食为主,避免油腻、产气等食物。嘱患者摄取充足的水分1000~2000 m L/d,预防便秘。
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
(1)压疮:长期卧床容易使骨突部位产生褥疮,因此应保持床褥清洁、平整、干燥,每隔1~2 h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用50%酒精按摩骨突处。给予臀部垫气圈,其次应加强营养。(2)肺部感染:全麻清醒后应积极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以防止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定时翻身、叩背,必要时做雾化吸入,使呼吸道分泌物稀释而易于排出。(3)泌尿系感染:患者全麻术后予留置尿管,予观察尿液的量、色、性质。鼓励患者多饮水,予呋喃西林会阴冲洗1次/天,及膀胱冲洗1~2次/天。应每日更换尿袋。尿管拔除后,患者在每次小便后,应予温水擦洗会阴部,以防发生尿路感染。(4)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患者伤后卧床、患肢制动、血液黏度增高有关。下肢使用长筒弹力袜,抬高床脚,观察皮温、颜色、肢体肿胀程度,鼓励患者早期积极离床活动,以及肌肉关节主动活动、肌肉按摩、关节被动屈伸和翻身等都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2]。(5)髋关节脱位:护士正确指导搬运、动作协调、患者平卧床上,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足尖向上,穿“丁字鞋”固定,两腿间置软枕,以防患肢外旋内收,术后放置便盆时,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防止外旋和内收动作。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曹云美,唐守真,管长娥.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9(8):628.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75例,其中男31例,女44例,年龄60~87岁,骨折合并有高血压3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 1例,糖尿病21例,脑血管后遗症9例。手术方法:行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其中1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多枚加压螺钉内固定47例;麻醉方式为全麻17例,硬膜外麻醉58例。住院18~37 d,平均26.5 d。
2 结果
经细致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本组75例患者中有64例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余11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5例出现一过性老年意识障碍,3例患肢出现深静脉血栓,2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1例因并存糖尿病,皮肤免疫功能低下,营养差,抗感染能力低,引起切口感染愈合困难。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致肢体严重功能障碍,甚至致残,丧失自理能力,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且卧床久,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病情加重[2]。因而及时完善的护理十分重要。开展全方位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注意心理支持、营养和功能锻炼,才能真正做到避免或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3.1 术前护理
3.1.1 消除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面对突发骨折疾患,往往担心就此瘫痪在床,出现悲观、甚至恐惧情绪[3]。此时护士要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介绍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法,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做好家属子女的工作,让他们多抽些时间陪护老人,不要忽视了对老人的关心,只有医护人员及亲人的共同关心和爱护,患者才能早日康复并下地活动。
3.1.2 术前适应性锻炼
让患者了解咳嗽,咳痰是为了预防肺部感染和坠积性肺炎。术前指导患者掌握正确排痰技巧:深呼吸,屏住气,然后用力咳出肺底深部的痰液,此种排痰方法清晨进行效果更好。
3.2 术后护理
3.2.1 积极控制并发症
由于老年患者器官组织细胞生理性衰老,机体储备能力降低,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予以降压、降糖处理;对于慢性肺部病变患者行肺功能测定,并指导患者做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训练,必要时低流量间断吸氧,合并感染时需抗炎及雾化吸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术前应尽可能改善心功能,并进行心功能评价[4]。
3.2.2 术后疼痛护理
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向患者讲明疼痛的原因及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看电视、与人交谈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如疼痛仍不减轻,遵医嘱给予肌内注射布桂嗪0.1 g或哌替啶50~100 mg。3.2.3饮食护理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钙食物,另外老年人应多吃松软易消化、高蛋白、高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铜、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老年人骨质疏松,可口服维生素D和钙剂。
3.2.4 功能锻炼指导
为保持患者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张力,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髋关节脱位和肌肉萎缩,应指导患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于术后24 h开始每天进行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足尖要保持向前,髋关节屈曲角度应<60°,以免引起疼痛或因活动过度致假体脱位[5]。此动作每组10次,每次2~3组,每天2~3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后1周左右逐渐开始下地练习步行。为防止患者起床后出现头晕、晕厥等体位性低血压现象,可协助患者先做下床站立的练习。站立时,两腿要分开,与肩同宽,5~10 min后上床休息。注意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足尖向上。转身时髋关节随身体一起转动,维持患肢外展、伸直位,避免负重等。经指导锻炼后,患者基本掌握了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能主动按要求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琴.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全科护理,2009,7(1): 144—145.
[2]方宏秀.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66—67.
[3]王秀梅,高飞,刘新玲.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610—611.
[4]罗华.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189.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篇10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35-01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群体中,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其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这种病症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方法类型众多,本院通常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1]。本次研究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分析使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96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2月~2014年5月之间,将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
对照组:该组有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跨度为(58-76)岁,平均年龄为(67.25±0.75)岁。
观察组:该组有28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跨度为(60-78)岁,平均年龄为(68.15±0.65)岁。
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性别分布以及平均年龄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计算,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在牵引床的使用下,持续牵引复位,完成复位之后,将皮肤和阔筋膜切开,使骨干上段和股骨大粗隆间外侧部位暴露出来,经过定位器的引导,将直径为两毫米的克氏针,从股骨外侧向股骨头颈的方向钻入,挑选合适的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之后,将切口冲洗干净,之后由内向外关闭切口。
观察组:在“C”臂肌下复位,将纵切口做在股骨大粗隆上,用空心骨锥在内侧钻孔,接着将髓内钉顺着钻孔缓缓推入股骨髓腔。使用瞄准器,将导针顺着股骨颈的方向射入,之后对导针的位置进行调整,把螺旋刀片的长度测量出来,将螺旋刀片击至限深处,将主钉尾帽拧入,并由内向外关闭切口。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对比,当上述三项评价指标的数值均更低时,可确认手术治疗效果越显著。
1.4 统計学处理
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对比数据,均需接受统计学软件SPSS16.0的计算,均数±标准差用以表示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的计量资料,组间通过t检验对比,当有P<0.05时,可确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35.56±40.97)毫升,手术时间为(70.25±12.27)分钟,愈合时间为(11.39±1.02)周,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髋部骨折中极为常见的一中,多发于老年人。临床上通常对该类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早期获得骨折稳定性,恢复下地行走的能力。然后此类患者通常伴有冠心病、高血压以及脑梗死等多种内科疾病,导致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加大[2]。
动力髋螺钉具有动静力加压作用,生物力学的要求完全符合,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在临床上的推广,也逐渐发现其仍存在许多缺点,例如术中出血量较大,创口愈合时间长等,并且会产生较多并发症。若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的症状,固定之后出现松动的可能性很大[3]。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技术和生物力学两方面的优势,其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减少了手术的创伤,并且简化了手术操作。动力髋螺钉采用的股颈内螺钉固定法,已经完全被螺旋刀片锁定技术所取代了[4]。由于老年患者合并有各种内科疾病,手术耐受力较低,容易产生较多的并发症。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创伤小,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短暂,并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5]。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观察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35.56±40.97)毫升,手术时间为(70.25±12.27)分钟,愈合时间为(11.39±1.02)周,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巍,班开洪,黄敬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J].四川医学,2011,32(12):1945-1947.
[2]应弋阳,汪满洋,郑慷等.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472-473.
[3]张志宏,董恒纲,李泽芹等.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1032-1035.
[4]叶海明.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174-175.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篇11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护理
临床各年龄段股骨颈骨折均可能发生, 但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患者多见, 因老年骨质疏松, 髋关节肌群退变, 股骨颈脆弱, 较轻外暴力就有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 骨折已成为老年致残率和致死率的主要威胁之一。随着医疗保健护理的水平提高, 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已经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避免了骨折后长期卧床, 但是同时也要求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现将2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统计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21例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其中:男5例, 女16例, 年龄54~89岁, 平均69.5岁, 车祸14例, 跌倒伤为7例, 其中: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的12例, 滑动式钉板固定的4例, 行股骨头置换手术5例, 住院时间15~35 d, 平均22.5 d。
2 护理
2.1 入院健康教育指导:
患者入院后要采取积极热情态度, 观察了解患者有无复合伤, 特别是交通肇事的病例, 护理上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积极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了解患者既往史, 有无心、脑血管、呼吸、糖尿病、肾病等, 帮助安置病房, 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做好各种辅助检查, 介绍有关治疗与护理知识, 医师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选择手术适应证,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查, 年龄本身并非手术禁忌证, 手术效果不好除与年龄有关外, 与其他伴随疾病的关系更大[1]。使患者及家属消除顾虑, 使患者及家属以平稳的情绪接受治疗。
2.2心理护理:
突然发生的骨折给患者带来强烈的精神压力, 同时由于生活不能自理, 依赖性加强, 加之疼痛不敢活动需要他人照顾, 使患者自信心减弱、思维幼稚、倒退[2]。护理上要耐心给予心理疏导, 手术前通过与患者交谈, 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帮助患者尽快克服, 有些老年患者是担心手术后能否下床, 有些是担心医疗费用较贵, 无力承担, 还有的患者因自己平时身体不好, 害怕手术下不来手术台, 护士根据诸多的心理问题采取个性化分析, 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积极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 向患者说明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成熟, 手术、麻醉科室设备先进, 技术精湛, 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进行疏导安慰患者。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患者, 护士主动和科主任、护士长联系, 想法给予社会帮助, 我们科的一名新毕业2年的小护士主动给福利院孤寡老人送饭、洗头, 感动的这位老人对来人直夸说:“这就是我亲孙女啊”。护士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内心感激, 增加医患感情, 促进和谐发展医护与患者间关系。
2.3 生活护理:
本组21例手术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 术后去枕平卧6 h, 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 肢体外展防内收, 两小腿间放一软枕, 先禁食、禁水6 h防止恶心、呕吐、误吸, 护士每小时监测尿量, 密切观察测量体温、脉搏、血压、血氧情况, 保持引流通畅, 严格记录引流液量、性质, 待麻醉完全无效后在给予水、果汁、稀粥, 循序渐进适当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老年患者常伴骨质疏松, 应多给予骨头汤、新鲜蔬菜、鱼虾、蛋、豆制品、黑木耳、芝麻等含钙、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2.4 预防并发症:
1预防压疮和便秘:老年患者手术后自身体质较弱, 卧床很容易发生压疮, 应加强骨骼隆突部位按摩, 改善局部循环, 每次大小便后要注意给予及时清洗, 保护会阴部、骶尾部皮肤, 在搬动老人时应避免拖、拉等暴力动作,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帮助患者环形下腹部按摩, 有报道每日早晚各进食1根香蕉也能有效的预防便秘的发生。2预防坠积性肺炎:手术后因长期卧床、疼痛限制患者体位变换, 易导致坠积性肺炎发生。护士应每日定时给患者由背部底部向上轻叩背部, 可指导家属3~4次/天手呈握杯状叩背, 在床上做深呼吸运动, 增加肺活量, 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必要时雾化吸入, 作有效咳嗽以利痰液排出。3预防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 护士要向患者说明饮水的目的, 每日饮水量在2000 mL以上, 做好留置导尿患者的会阴护理, 注意观察引流量保持通畅, 全麻后应尽早拔取留置导尿管, 鼓励患者床上自行排尿, 预防泌尿系感染。4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现与患者手术后卧床以及患肢制动和血液黏度增高有密切关系, 手术后注意抬高患肢床脚, 患肢低下放置个枕头, 高于心脏方便血液的回流, 利于骨痂形成, 不要用患肢下床负重活动, 可以在患肢不持重的情况下多活动患肢的各个关节及脚趾弯曲锻炼, 活血、通经络以免引起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士每日早晚查房主动观察患者下肢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肢体肿胀程度, 鼓励患者早期床上积极练习, 根据手术不同下床时间离床活动, 保证肌肉关节主动活动、肌肉按摩、关节被动屈伸和翻身等都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2]。应尽量避开下肢静脉注射给药, 每4 h被动锻炼1次, 患肢可穿弹力袜, 增加静脉回流, 若出现静脉血栓形成, 应抬高患肢20°~30°, 注意膝关节屈曲15°, 绝对卧床休息, 禁止患肢按摩, 防血栓脱落,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遵医嘱使用抗凝、溶栓药物, 配合中药活血、化瘀、通经络的进行治疗, 避免患肢过冷, 注意保暖。
2.5 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早期床上锻炼活动避免发生,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术后当日进行患侧自足背开始的向心性按摩, 术后1~2 d, 进行手术一侧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2~3 d进行髋膝关节屈伸和髋关节伸展练习, 由被动逐步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术后5 d加强卧位和坐位训练, 如无不适感, 术后7 d可开始立位练习[3]。
3 结果
患者在麻醉6 h后即可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功能锻炼, 21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后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减少,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并发症减少, 满意率达96.5%。
4 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前后并发症以及心理问题较多, 容易诱发或加重其他老年病, 护士的精心护理非常重要, 护士通过对患者加强临床基础护理, 能够有效地防止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减少, 积极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护士充分发挥护理正确指导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伤口愈合, 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 患者良好心理状态能够显著提高康复训练效率, 使患者早日康复满意出院。
参考文献
[1]卢世璧, 王继芳.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10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322.
[2]曹云美, 唐守真, 管长娥.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 (8) :628.
[3]于靖.康复护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02-203.
[4]雷天新.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68例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07, 9 (10) :72-74.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推荐阅读: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10-31
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11-26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05-11
老年股骨颈骨骨折论文08-27
老年股骨胫骨骨折07-11
老年股骨上端骨折12-30
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07-01
老年患者股骨骨折护理12-31
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06-14
股骨颈骨折手术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