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024-12-04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精选10篇)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篇1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创伤疾病, 较多发病于老年人, 其原因是老年人髋周肌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退变, 且老年人股骨骨质疏松且脆弱, 很容易造成骨折。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其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且能够使髋关节保持稳定, 尽快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缩短患者卧床时间, 减少患者痛苦[1]。然而老年人是特殊的人群, 其身体素质差、活动能力差、常合并其他疾病, 若术后护理不当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延长患者卧床时间, 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2014年收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 男32例, 女28例;年龄60~80岁, 平均65.0岁;股骨头坏死患者35例, 股骨颈骨折15例;合并肺部感染5例, 合并高血压20例, 合并糖尿病2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 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干预组女17例, 男13例, 对照组中女16例, 男1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行人工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措施, 包括心理方面的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等基础护理。干预组采用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术后往往会出现3种心理状况。老年患者往往因害怕伤口裂开、关节脱位、出血等而术后不敢活动, 护理人员应使用鼓励性的话语安慰患者, 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告知其早期活动对治愈的重要性, 使其自觉进行锻炼。对于多数患者, 手术是较大的应激事件, 患者往往会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老年患者因担心拖累家庭往往会出现抑郁心理, 应做好家属的工作, 让家属鼓励患者, 使患者更好地配合锻炼。 (2) 功能训练: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对双上肢以及肢远端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 屈伸踝关节;对股四头肌进行收缩锻炼;协助患者把臀部抬高, 以防臀部形成压疮。术后第3天, 采用CPM机进行锻炼, 根据患者情况, 制定锻炼的次数以及每次锻炼的时间。术后1周, 在床上训练直腿抬高, 同时鼓励患者扶拐行走, 行走3个月可以弃拐行走。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以及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 最后预防压疮感染。 (4) 康复护理:应根据患者的体力对其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 具体方法包括:练习踝关节主动屈伸;为保持肌肉张力对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为预防肺部并发症应告知患者练习时应进行深呼吸;引流管拔出后应练习髋、膝关节的屈伸, 并逐渐过渡到主动练习;做术前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为增加患者步行距离, 为患者制定步行计划。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患者能从事工作, 功能佳, 疼痛消失; (2) 有效:患者能从事工作, 疼痛基本消失, 功能尚佳; (3) 好转:患者能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 经常性疼痛, 功能尚佳; (4) 无效:患者仅能在室内行走, 经常性的疼痛, 肌肉衰弱。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在进行康复护理后, 干预组显效12例, 有效9例, 好转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中显效4例, 有效8例, 好转8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66.7%;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 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骨折会导致患者运动障碍以及疼痛, 因此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其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然而老年人是特殊的人群, 其身体素质差、活动能力差、常合并其他疾病, 若术后护理不当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延长患者卧床时间, 增加患者痛苦, 延缓患者的康复进度[3]。因此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护理的要点是术前以及术后对患者的护理,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感染的控制以及预防, 对于心理紧张等患者给予心理干预,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以及术后康复训练, 制定适合每例患者的锻炼计划, 教授患者锻炼技巧以提高肌力等。

本研究通过给予干预组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 并给予对照组常规人工置换术护理措施, 结果显示, 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康复护理,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影响。方法:收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 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给予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提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康复护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

参考文献

[1]王翠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3) :350-351.

[2]虞伟力, 邵雪婷.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 (6) :735-736.

[3]郭芳兰.浅谈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29) :931-932.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篇2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53-02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合并基础代谢疾病、身体机能减退等原因而致使股骨颈骨折治疗难度增大[1]。近年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因其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疼痛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2]。本研究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P<0.05);且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53-02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合并基础代谢疾病、身体机能减退等原因而致使股骨颈骨折治疗难度增大[1]。近年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因其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疼痛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2]。本研究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P<0.05);且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53-02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85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59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4岁;股骨颈骨折79例,其中跌伤51例,车祸伤2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入院前合并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11例,高血压28例,糖尿病8例。入院后予全面评估病情,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监测,保持适当体位,落实康复功能训练和指导,预防并发症等精心护理,术后3周左右患者康复出院,能借助助步器行走,无假体脱位、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病情评估

老年患者的感觉反应均较迟钝,且常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1]。因此,护理人员应细致观察患者全身状况,包括局部症状、体征、全身营养状况,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有无骨质疏松,详细了解原发疾病、患者心理、各项生化指标、辅助检查结果,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多渠道了解病情,掌握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及生理代谢情况,以便制订个体护理方案。

2.1.2 合并疾病的监护

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详细了解治疗用药史,评估心功能情况,遵医嘱应用改善冠脉循环药物,监测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保持病室安静舒适,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合并糖尿病患者应严密监测血糖情况,对患者和陪护人员进行饮食,使用降糖药物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的宣教与指导。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方可实施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在较理想水平120~140/80~90mm Hg范围内,遵医嘱应用降压药,观察药物副作用,多关心患者,避免情绪激动,饮食清淡,保证充足睡眠;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肺疾病患者,适当应用抗生素,指导戒烟、避免着凉、有效咳嗽、深呼吸、缩唇呼吸,必要时予雾化吸入,以改善患者肺功能状况,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

2.1.3 心理护理

多数老人髋关节骨病的病程长或由于突然跌倒受伤致股骨颈骨折,患肢活动功能受限、疼痛,出现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担心是否会致残、手术、生命危险等切身问题。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术前安排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其紧张心理;详细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术前应做的准备,注意事项和术后康复程序,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及其技术水平,手术的成功率,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从而解除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2]。

2.1.4 术前营养支持

老年患者由于创伤、疼痛、卧床原因致情绪低落,食欲下降,应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根据患者习惯,与家属共同制订饮食计划,注意饮食色、香、味和多样化搭配,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钙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有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者,术前应给予纠正,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1.5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适应性锻炼,如练习床上排尿、排便,正确使用便器,教会如何避免大小便污染伤口,床上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前一天常规皮肤准备,按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24~48h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重视心血管功能变化,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及时发现血压、心律等异常情况,密切观察患肢末稍循环、感觉、伤口渗血和引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尿量和心功能情况,合理控制液速,防止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发生。

2.2.2 体位护理

术后予平卧位,抬高患肢20°~30°,保持患肢处于外展15°~30°中立位,穿丁字鞋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在搬运、协助排尿、排便或协助翻身时,应注意保持患肢外展中立,将患肢平抬平放,整个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不可单独抬起下肢,避免假体脱位的发生。

2.2.3 并发症的预防

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定时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保持床单清洁干燥,经常协助患者翻身(健侧卧位),侧卧时两膝间放一软枕,定时按摩骨隆突处,以防发生压疮。术后采用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鼓励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并指导患者积极主动进行肌肉收缩运动,指导患者进食低脂、富含粗纤维食物,定时顺时针按摩腹部预防便秘,每天温水擦浴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等,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有无脓液渗出等局部感染的表现,保持切口敷料干洁,更换引流瓶时注意无菌操作,预防局部感染。

2.2.4 功能锻炼

制订个体化的功能锻炼计划,循序渐进,活动以不疲劳为宜。术后麻醉清醒即可鼓励患者做踝关节的背伸与跖屈锻炼,术后1~3d指导患者主动锻炼,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臀肌收缩运动、踝泵运动每天3~4次,每次每组运动坚持5~10min,每天被动髌骨推移运动,防止肌萎缩、膝关节僵硬,韧带粘连。术后4~7d主要以肌肉等张收缩和关节活动训练为主,指导患者以双手和健侧肢体支撑做抬臀运动,也可让患者坐起,但屈髋应小于45°。仰卧位时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运动,患肢伸直抬高足跟离床20cm左右,保持5s,每次重复10下,每天锻炼3次。同时进行屈髋屈膝被动运动。锻炼前后注意评估患肢感觉、运动、温度、色泽及有无疼痛和水肿[3]。一周后疼痛减轻,评估患者情况,锻炼以离床训练为主,协助患者离床逐步到床边不负重站立,再到借助助步器不负重行走训练,要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和体力情况进行,一般行走训练不超过15min。

2.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3个月内勿侧卧,3周内屈髋小于45°,且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超过90°,遵循“三不”,不要交叉双腿,不坐矮椅和沙发,不屈膝而坐,3个月后可逐渐负重行走,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尽量外展,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6个月内每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如有不适随时复诊[4]。

3 小结

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合并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创伤及手术的刺激可诱发和加重。因此,术前全面评估病情,控制合并疾病、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护,早期个体化功能锻炼,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总之,围手术期为患者提供正确、系统、针对性的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和全面康复指导,可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6年4月~2011年5月85例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 85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早期能借助助步器行走,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何晓真,张进川.实用骨科护理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37.

[2]董娜.下肢骨折后局部护理经验交流[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4(1):159-160.

[3]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48.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篇4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风心病;护理;老年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人类寿命也不断增长,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致使器官结构变化, 功能减退, 免疫力减弱, 易于发生疾病。况且老年人骨质疏松, 体质衰弱, 稍不注意极易造成骨折, 其中以股骨骨折最为常见,如果合并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将明显增加手术的风险性。2007年以来我科收治2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风心病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措施, 取得较好的效果, 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28 例, 男21例, 女7例, 年龄65~79岁; 自行跌倒20例, 车祸致伤8例; 因股骨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患有不同程度风心病史13-20年,心功能均为Ⅰ—Ⅱ级, 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郭淑云[1]等通过对风心病手术病人引起焦虑原因的调查分析, 认为绝大多数病人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是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一般外科手术病人随着病灶清除焦虑程度会自然消失或减轻。风心病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会延续至术后, 特别是手术后容易对换上的假体产生心理上排异, 病人会认为, 自身的完整性被破坏, 对换上的假体能用多久十分担心,所以可产生忧虑、惶惶不安、甚至感到悲伤[ 2] 。如果能及时对引起焦虑的原因进行疏导,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 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就可以减轻或消除焦虑。

2.2 护理对策

2.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做好心理护理。良好的护患关系, 是做好心理护理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前提[3] 。老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在家靠亲人照顾, 到医院后由素不相识的医护人员护理, 他们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关怀和帮助。由于病人年龄较高, 既往有风心病史, 术后能否重新站起来, 所以病人情绪低落, 意志消沉, 焦虑、失望, 失去治疗信心。责任护士应该抓住病人心理, 鼓励和安慰病人, 正确对待疾病与手术的关系。并用实例教育病人要相信科学,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足以减轻病症, 并能延长生命。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 增强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愉快而又放心的接受检查治疗和护理, 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

有关调查表明, 因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会影响医患、护患的合作[ 4] 。护士首先要用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病人。根据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 以缩短与病人的心理距离, 消除陌生感。长期住院的病人, 尤其是老年人,同样有他们的情感需要。有的病人为自己想得少, 为子女想得多, 担心住院时间长会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 要求提前出院或中断治疗,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需要护理人员多同病人沟通交流, 做耐心的解释工作, 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尽快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 调节好心态,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既可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 又可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

2.2.2 术前护理 在术前应向病人说明术前准备事项及目的、介绍麻醉的方式、手术的大致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方法。强调主观因素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使病人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以减轻术后可能感受到的心理压力。通过宣教后再反复评估, 根据病人理解程度, 重复宣教有关内容, 直到理解为止, 使每个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2.3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每30m in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1 次, 尤其注意观察神志的变化。同时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 观察肢端皮肤颜色、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感染, 及时发现血栓形成。术后肢体包扎不宜过紧, 患肢牵引不宜过紧, 否则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2.2.4 术后风心病护理( 1 ) 术后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如房性或室性早搏的发生,如有必要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 ) 肺水肿: 多出现在术后大量补液或输液过快的情况, 应及早给予强心、利尿剂治疗, 严密观察血液功力学变化, 观察患者呼吸节律和深度、口唇颜色、咳嗽和咯痰性状, 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 ) 栓塞: 虽不多见, 但一旦发生后果往往较严重, 在护理上应严密监测B P、R、P; 如头晕、头痛、瞳孔变化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应警惕脑栓塞的可能。

2.2.5 饮食护理: 饮食供给富含蛋白质、钙及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排骨汤、牛奶等, 保证足够的热量, 增强抵抗力, 加速伤口愈合, 同时多吃蔬菜和水果, 以防便秘。

2.2.6 做好基础护理: 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卫生, 预防口腔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多饮水, 勤换内衣、內裤, 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会阴部, 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病人长期卧床时, 应协助其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 骶尾部放气圈, 保持床位清洁干燥, 防止压疮。

2.2.7肢体运动锻炼: 指导病人术后髋关节不能马上外旋和内收, 以防脱位。拆线后可在床上练习关节活动, 3周后待病人适应直立姿势后, 可以扶拐杖下地行走, 此时责任护士应注意保护, 防止跌倒摔伤。

3 小结

要做好老年人的护理工作, 不但要有高超的护理技术, 还要给予人文关怀, 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对风心病的病人要加强功能锻炼, 增加营养, 保持愉快的心情, 安全的居室环境,尽量减少外出, 防止各种意外而造成骨折。对长期卧床休息的风心病病人, 为预防心衰、血栓发生, 应常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血塞通片剂等药物。另外鼓励病人坚持自我锻炼, 增强机体抵抗力, 树立独立生活能力的信心,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益寿延年。

参考文献:

[1] 郭淑云, 高艳君, 孙 鹏等,风心病手术病人焦虑程度评估与护理对策,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25)56——57

[2] 郭加强, 吴清玉 心脏外科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11

[3] 蔡雄盛 护理心理学[ 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24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中男性22例, 女性12例, 年龄63~93岁。该文中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将这3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17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体位护理、下肢肌锻炼指导以及预防并发症护理等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程度。

1.3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3.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 采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 手术之后的6个月其髋关节功能的评分38例优, 2例良,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着明显的优势 (P<0.05)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保证手术的成功。见表1。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保证手术的成功, 所以加强护理是使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的关键。

患者受伤需要卧床, 导致其生活不能够自理, 而且儿女的工作比较忙, 造成患者心理活动较为复杂, 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恐惧、郁闷以及绝望等心理变化, 患者对手术的认识比较少, 对手术出血, 切口裂开、疼痛、感染以及关节脱位等情况比较担心。针对上述现象, 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主动沟通, 对手术特点进行介绍, 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优点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造成的创伤比较小, 手术之后能够较早的离床进行活动等, 根据相关统计得出其进行10年的随访患者治疗效果的满意率达到96.8%[3], 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 并且对患者进行成功病例的介绍, 使患者重新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准备进行手术。所谓饮食护理就是对患者进行合理饮食的指导, 主食主要是杂粮以及米面混食, 大多数医学者[4]指出, 在对骨伤科患者进行护理时, 饮食当中应该添加新鲜的粗粮以及水果等纤维素较高的食物, 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以及油腻的食物, 以此来促进患者肠蠕动有助于排便。另外老年人咀嚼功能比较差, 需要对水果进行加工切片, 而蔬菜、谷子、玉米、地瓜等纤维类较高的膳食应该切碎并且煮烂, 便于老年患者食用[4]。应鼓励老年患者多饮水, 保持2 000 mL/d以上的饮水量, 以防发生尿路感染情况。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应该保持低盐低脂, 同时禁止食用动物内脏,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该执行有关糖尿病的饮食, 控制每日进食米面等主食量, 按照时间规律进餐。另外注意患者的饮食的卫生, 防止其出现腹泻情况, 向患者介绍手术之前进行12 h的常规禁食, 6 h的禁饮。手术之后患者在平卧位以及两膝间放置1个软枕, 患者的患肢应保持外展30°以及中立位, 应穿防旋的鞋子, 避免患者向患侧翻身, 以防患肢过度的内收造成假体的脱位。在搬运患者时应该对髋关节加强保护, 避免患者的内收以及外旋。而老年患者因为体质比较差, 抵抗力会有所下降, 另外患者长期卧床, 非常容易诱发压疮、呼吸道、深静脉栓塞以及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所以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防止并发症的护理。

参考文献

[1]段清萍, 郭翠兰, 郑慧琳, 等.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的体位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 2007, 21 (6) :511-512.

[2]刘红, 赵丽.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护理[J].哈尔滨医药, 2011, 31 (3) :236-237.

[3]曹春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 2010, 16 (19) :2346-2347.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符合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73例患者,男41例,女32例,年龄60~80岁,平均(67.4±2.1)岁;对照组73例患者,男39例,女34例,年龄61~84岁,平均(68.3±1.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均进行身体的各项指标检查和控制患者的其他病情后再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患者平躺于骨科牵引床,全身麻醉,然后在X射线的监测下进行手术治疗;其次,复位患者的骨折部位;最后,采用不锈钢的空心螺钉3根,进行穿入内固定。手术结束后让患者在病床上休息3 d,之后让患者进行关节的小幅度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增加活动量。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侧卧位,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部分切口臀中肌,显露股骨颈,在小转子上1.5 cm处截骨,取出股骨头,沿股骨方向扩髓,根据患者髓腔大小选用合适型号股骨假体,根据骨质情况选用水泥型或生物型股骨假体,根据所选假体并安装,再行试模检测,选用合适大小双极头,放置引流管,结束后,进行缝合手术切口,对切口进行消毒处理。手术结束3 d后,让患者进行小幅度的活动,随着时间与病情的变化增加患者活动量[3,4,5]。

1.3 疗效判定标准

手术结束12个月后,对患者的股骨颈骨折的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进行评分标准100分进行评分,可分为优、良、可、差4个评定标准。Harris评分≥90分,称之为优;Harris评分80~89分,称之为良;Harris评分70~79分,称之为可;Harris评分<70分,称之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6]。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及失血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63.0%,两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43,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15,P<0.05),见表2。

例(%)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及失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均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人骨折的发病率远远高于非老年人,老年人的全身脏器功能低下、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手术的承受能力较弱及手术结束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同时,老年人的骨质松散,使得术后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者股骨头坏死[7]。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会让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心脑血管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临床治疗效果[8]。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法,它能够极大的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的1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进行传统的内固定术治疗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及失血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63.0%,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情况均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虽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为63.0%,两组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下地时间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均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虽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但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袁堂波,黄立新,蒋建农,等.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6):485-486.

[2]阎戈,王愉思,徐勇强,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64-165.

[3]刘振青,朱东海,葛武.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对比观察[J].安徽医学,2013,34(5):606-607.

[4]张宁,李叔强,李冬松,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4):268-269.

[5]卢镇生,张育斌,冯奕鑫.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对比[J].中外医疗,2014,11(10):76-77.

[6]杨海梁,赵汝平,刘晓野.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9):116-117.

[7]吴金伟,吴有荣,卢盛华,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8):925-926.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篇7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 当前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最好的方法, 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 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 改善总体生存质量[1]。我们对2007~2009年的96例手术患者有针对性的实施了康复护理,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6例手术中, 男40例, 女56例, 年龄为71~96岁, 其中80岁以上者有66例, 90岁以上者5例, 术前合并高血压14例, 合并糖尿病4例, 合并冠心病11例, 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 平均住院16天, 出院随访3个月~1年, 效果满意, 假体位置及功能良好。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康复指导

老年患者突然致伤, 担心愈后不良, 生活不能自理, 拖累亲人, 又恐惧手术的失败, 心理负担重, 这时应同情、关心、接近老人, 了解患者的心理, 并针对性地给予解释和安慰, 同时与患者家属交流, 讲明手术的必要性, 只有通过手术才能缩短卧床时间, 减少并发症, 恢复其功能活动。也可向其介绍同种病例的治愈情况。最终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

2.2 术前康复训练指导

目的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

2.2.1 体位指导

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体位, 应避免侧卧。取平卧或半卧位, 患髋屈曲<45°, 患肢外展30°, 并保持中立位, 两腿间放置软枕, 必要时准备合适的防旋鞋。

2.2.2 训练床上排便

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 使用便盆时, 臀部抬起足够高度以保证稳妥, 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 女患者解尿时使用科室自制的女式尿壶, 以避免过度抬动髋部。

2.2.3 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

包括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 s后放松, 再绷紧、放松, 依次循环。等张收缩训练:做直腿抬高, 小范围的屈膝屈髋活动, 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练习。

2.2.4 关节活动训练

指导其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 患肢屈膝屈髋时, 髋关节屈曲度<45°, 并避免患髋内收内旋。

2.2.5 指导正确使用拐杖

准备合适的双拐, 使拐杖的高度与患者的身高相适宜, 拐杖底端配橡胶装置 (防滑) , 拐杖的顶端用软垫包裹。

2.3 术后康复护理

2.3.1 床上功能锻炼

手术当日避免过多的活动, 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 注意合适体位, 防假肢体脱位及伤口出血。每2 h帮助抬臀、按摩以防止褥疮发生。术后第一天护士帮助辅以被动活动, 如腿部肌肉按摩, 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叩背。指导进行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术后第二天开始继续每天多次深呼吸、叩背并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等张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 活动时间由短到长, 所有的床上活动均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

2.3.2 离床功能锻炼

一般在术后4~5 d开始进行, 在此之前逐渐延长半卧位时间, 为离床做准备。

下床方法: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 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 患肢外展, 屈髋<45°, 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 使患侧腿离床, 并使足部着地, 再拄双拐站起, 上床时相反方向进行, 即患肢先上床。

下床第一天, 护士在床旁扶持, 观察有无虚脱情况发生。第二天开始拄双拐在病房行走, 步行距离逐渐延长, 时间逐渐增加, 每次不超过半小时, 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左右, 不负重, 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意外。

2.3.3 自理能力训练

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动, 如洗脸、梳头、更衣、进食等, 离床活动后即训练站立状态下的活动, 以增进食欲, 改善自理质量, 促进机能康复。

2.4 出院前指导因术后恢复期较长, 故出院后的自行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我们均给予详细指导。

2.4.1 体位指导

卧位时仍平卧或半卧, 3个月内避免侧卧。坐位时尽量靠坐有扶手的椅子, 6周内不要坐低沙发、矮凳子, 不下蹲, 不盆浴, 禁止翘“二郎腿”, 坐位时不要将身体前倾, 不要弯腰, 不要坐在床上屈膝。

2.4.2 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及负重指导

按出院前训练方法在床上或站立时进行, 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

2.4.3 日常活动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地更衣 (如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 , 穿袜 (伸髋屈膝进行) , 穿鞋 (穿无需系鞋带的鞋) , 注意合理调节饮食, 保证营养, 但避免肥胖, 戒烟戒酒。进行一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患髋的负重度。

3 小结

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 康复护理是骨科护理的重要内容, 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多为老年人或长期受疾病所困而体质较弱者, 术后如护理不当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深切体会到:正确地康复护理能有效地克服患者的依赖心理, 促进心理康复。护士在康复护理中, 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不同患者及不同时期的康复训练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并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早期功能锻炼是康复护理所须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篇8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疗效对比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骨折发生后供血血管易受到损伤,影响血运,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是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主要有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两种,为探讨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骨科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入组标准[1]:均由车祸伤、跌倒伤或其他伤所致;经X线诊断,符合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无手术禁忌证;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风湿性关节疾病者;有重要脏器恶性肿瘤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60岁~82岁,平均年龄(74.3±2.4)岁;Garden分型:Ⅲ型骨折17例,Ⅳ型骨折24例。观察组41例,男2 7 例,女14例,年龄61岁~82岁,平均年龄(75.2±2.5)岁;Garden分型:Ⅲ型骨折18例,Ⅳ型骨折2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及Garden分型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患肢皮牵引3 d~5 d,均进行X线检查,确定骨折类型。对照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指导患者取侧卧位,手术入路选择髋关节后外侧,充分暴露关节囊后做I形切口,并推开其底部的关节囊,使股骨颈、股骨头以及基底部充分暴露,探查并将股骨头切除,最后于股骨颈后置入人工股骨头,复位固定。

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指导患者取侧卧位,手术入路为髋关节后侧,充分暴露关节囊后做T形切口,切开关节囊后行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随后切除圆韧带,对髋臼进行磨挫,最后选择合适的臼杯安装,扩充股骨髓腔后,置入生物型假体,安装结束后逐层缝合切口,并常规留置引流管。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5 d~7 d抗生素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床上活动,肢体功能逐渐好转后开始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并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 评价指标

采取Harris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2],总分为100分,优:>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并统计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手术效果比较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有1例肺部感染,2例深静脉血栓,1例关节脱位,1例髋臼磨损伴髋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观察组有1例深静脉血栓,1例关节脱位,1例髋臼磨损伴髋痛,并发症发生率为7.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2,P=0.245)。

3 讨论

因老年人年龄较大,骨质疏松严重,髋周肌群退变,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因此,临床应对该病的治疗引起高度重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但关于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报道不一[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较对照组高,且术后并发症少,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4]。提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有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手术方式均存在一定并发症,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有人工髋关节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等;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虽然患者术后关节活动较好,能早期下床活动,但并发症较多,且处理较为困难。因此,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然而,对年龄较大,身体抵抗力差、耐受性差以及伤前活动能力差的老年患者,应首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

综上所述,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有优势,可促进患者康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跃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6):727-728.

[2]李世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2(8):133-134.

[3]马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6(10):2055-2056.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 篇9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最主要用于老年患者及青壮年骨折患者,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行动迟缓,反应减慢,稍有不慎或轻微扭转传导至股骨颈,即可发生骨折,手术是愈后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病人能较早下床活动,并发症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我院近年来对5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9年-2011年收治女性患者30人,男性26人,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0岁。住院19天到51天,平均35天。经过悉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及意见要求,尽量满足其各方需要。病人急于想通过手术治疗来减轻痛苦,恢复肢体功能,但对手术的安全性有所疑虑,我們需要通过心理护理与病人交谈,耐心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讲解手术原理手术方式,使病人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焦虑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及治疗。

2.2术前准备。

2.2.1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药敏试验,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排除手术及麻醉禁忌症。术前12小时进食,4小时进水,术前1小时使用抗生素。术前半小时嘱病人解大便,注射术前针

2.2.2手术野准备。术前对手术部位进行备皮,彻底的消毒,无菌包扎。目的是预防伤口处及周围皮肤细菌残留,预防术后感染。

2.2.3术前功能锻炼。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及床上大小便。同时嘱病人多饮水,多吃水果防止便秘。做好基础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健肢屈伸运动,定期按摩骶尾部,防止褥疮的发生。有皮牵引的病人尽早做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2.3术后护理。

2.3.1做好基础护理。手术回病房,去枕平卧6小时,髋关节保持外展位25°,患肢中立位,避免屈曲内收,同时穿丁字鞋。注意伤口渗血,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栓塞。密切观察血循,肢端感觉及温度,每30分钟巡视一次,如遇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准备。保持各管道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24小时如引流量少于50毫升,通知医师,根据医嘱拔除引流管。防止褥疮的发生,给予床下垫气垫床。耐心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鼓励病人做床上深呼吸运动,给与患者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多饮水,忌辛辣,预防便秘,促进伤口愈合。

2.3.2做好功能锻炼。手术后一周左右,各情况基本稳定,可以行早期功能锻炼。嘱患者做足趾伸展活动以及股四头肌及足背的屈伸活动。预防肌肉收缩以及关节的强直。第二周去除皮牵引,练习床上屈髋屈膝活动。第三周可以下床轻度活动,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根据个人体能由轻到重制定活动计划,适当活动。

2.2.4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继续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根据医嘱按时服药。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及损伤,6到8周左右弃拐自主行走。给予高钙,多维生素,多纤维,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定期门诊随访。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5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肝肾功能良好,均可耐受手术治疗,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Ⅰ~Ⅱ级;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创伤、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全身感染、凝血机制障碍、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其中男21例,女34例,年龄60~84岁,平均(72±10)岁;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其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心理疏导;鼓励、关心、爱护患者,向患者讲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操作步骤、术后注意事项,以消除其不安、焦虑等情绪。并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多陪伴患者,消除其孤独心理,给予其足够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术前准备: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低下,多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前需及时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所合并的基础疾病,及时采取处理,稳定患者身体状况,使患者身体状态可耐受手术。术前及时行皮肤牵引,松解髋关节。并嘱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调整身体状态,戒烟戒酒;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行提肛肌锻炼;指导患者深呼吸,正确咳嗽、翻身。术前常规备皮,配血,准备好手术物品及急救物品。

1.2.2 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术后密切注意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常规心电监护,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定时巡视病房,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②基础护理:术后去枕平卧,禁食禁水6~8 h,头适当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引起窒息。妥善固定患肢,患肢适当外展,取中立位,穿丁字鞋固定,于双腿间放置梯形枕。术后需密切注意患者切口变化,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注意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觉症状。注意清洁切口周围皮肤,病房定期消毒,定时通风换气,预防感染。妥善固定各类导管,确保导管引流通畅,密切注意引流情况,定期更换引流袋,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患者在翻身时,注意固定导管,以免导管脱出。③饮食护理:恢复饮食后,应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铁、钾、钙,饮食宜清淡。

1.2.3 并发症护理

适当抬高患肢,密切注意其肿胀程度、颜色,测量皮温,对于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可采用弹力袜,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及时穿丁字鞋,患肢外展中立,预防患肢内收、内旋,坐椅不宜过低,髋关节屈曲应小于90°,以免假体脱位。

1.2.4 功能锻炼

根据患肢恢复情况,制订针对性功能锻炼方案,应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患者清醒后时可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锻炼,术后1~3 d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主动功能锻炼。待身体允许后,行肌肉收缩、关节活动等训练。指导患者坐起,仰卧时行直腿抬高运动。

1.2.5 出院指导

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术后3个月内,避免负重行走、侧卧,双腿勿交叉,不可屈膝而坐;术后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和内旋,站立时保持外展状态,以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嘱患者出院后应坚持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日常生活、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生命质量越高,其分值也越高。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分析

5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例假体脱位,占1.8%;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

2.2 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2.3 护理满意度分析

5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32例,满意18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度为90.9%(50/55)。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无需长期卧床,避免长时间卧床所致的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4]。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机能降低,多器官存在衰退情况,且合并较多基础病症,都会明显增加手术难度,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而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在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出院后护理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坚持功能锻炼,并掌握术后注意事项,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5,6]。本研究结果显示,5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护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护理总满意度为90.9%。提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时,加强围术期护理,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等一系列护理措施,重视患者围术期恢复情况,及时解决患者恢复期间出现的问题,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精心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中国医大一院鞍山医院收治的5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结果 5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护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32例,满意18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度为90.9%(50/55)。结论 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精心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刘英士,杨春士.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85-22.

[2]郭引霞.高龄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2):316-317.

[3]沈花,尤春芳.系统性整体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601-1603.

[4]奉水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00-101.

[5]张育瑜.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3):67-69.

上一篇:科学记者下一篇:ARM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