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2024-10-18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精选10篇)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1

单纯性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稳定性骨折, 脊椎附件无骨折, 无神经损伤, 轻者局部疼痛及运动不便, 重者出现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站立、翻身困难等。老年人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基本上是由于各种不同暴力作用而引起的损伤, 有的甚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有效地进行康复护理, 不仅可以促进椎体骨折的愈合, 对预防并发症、机体的康复及患者心理亦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06-2010年间共收治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8例, 在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精心的中医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中医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8例均经X线摄片或CT或MRI确诊为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其中男16例, 女22例;年龄62~86岁。受伤原因:跌坐伤 (外力、高处坠落、自己走路不稳而跌坐) 引起23例 (60.5%) , 搬东西致伤10例 (26.3%) , 严重骨质疏松症引发5例 (13.2%) 。压缩部位:胸椎骨折30例 (78.9%) , 腰椎骨折5例 (13.2%) , 胸腰椎骨折3例 (7.9%) 。所有病例通过治疗和中医护理, 随访半年后观察, 33例 (86.8%) 无腰背部症状, 5例 (13.2%) 偶有酸胀等不适感觉, 休息后症状能缓解。

2 护理方法

2.1 常规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2 情志护理

患者因突如其来的意外受伤, 导致腰背部剧烈疼痛, 活动受限, 伤后不能行走或生活不能自理, 容易出现焦虑、急躁、恐惧、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反应和异常举动;由于患者为老年人, 容易产生对医护人员、亲友的依赖, 其适应、自我调控能力等均呈不同程度下降[1]。我们密切观察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和行为举动, 因人而异地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如心理疏导、病情讲解、心理暗示等) , 使其意识到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 病情可以改善, 生活能够自理, 以增强患者康复自信心, 从而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同时, 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争取给予患者最佳陪护。

2.3 对症护理

疼痛是每一位刚入院患者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根据“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这一辨证理念, 遵医嘱我们一般给予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内服及针灸, 并进行肾俞、命门、腰阳关、华佗夹脊、委中等穴位的适当按摩及各种心理支持疗法来缓解疼痛, 分散患者的部分注意力;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同时, 嘱患者急性期尽量保持身体平躺仰卧状态, 不要随意乱动。

2.4 卧床及腰部垫药枕的护理

(1) 将玄胡、骨碎补、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桂枝、艾叶、细辛、杜仲、川断、红花、制川草乌、怀牛膝、泽兰、四黄散等各种药物按不同比例配制粉碎, 制熟加工后做成近30cm长、10cm宽、5cm厚的小枕, 以充当药枕的内胆, 下垫普通纯棉薄枕 (可按需设置厚度) , 外套纯棉布。 (2) 患者均卧硬板床, 尽可能取平躺仰卧位, 以保持脊柱平直, 同时患者伤椎下垫药枕 (有药的一面朝上) , 一般以能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为宜。本组病例均为老年人, 故开始时一般垫药枕高度为5~7cm, 以后逐渐适当加高至10cm左右, 以尽最大可能整复和矫正压缩性骨折畸形。因患者对垫枕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护士要多解释、多巡视, 时刻注意保持药枕的高度及垫枕部位的准确、稳定。

2.5 并发症的预防

(1) 褥疮: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常翻身, 给予50%酒精或冬青膏按摩肩部、背部、骶尾部等骨突部位。勤更衣、勤擦身,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 (2) 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做扩胸运动、深呼吸、有效咳嗽, 鼓励多饮水, 定时翻身叩背, 促进肺内分泌物排出。 (3) 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 保持尿路通畅, 会阴擦洗每天2次。除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外, 适当提前下地活动对预防并发症也有一定的意义。

2.6 饮食护理

除中药内服治疗外, 饮食调护也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环节, 饮食疗法是临床营养的常用方法[2]。老年人素体虚弱, 骨折早期多瘀血, 容易出现纳差、腹胀、便秘等症状, 一般伤后1周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为主, 如瘦肉、粥等, 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香蕉等食物, 保持二便通畅, 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 忌饮牛奶。骨折中后期患者食欲增加, 骨折修复机体消耗较大, 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钙质为宜, 按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一般伤后2周就可逐渐增加饮食营养量, 如骨头汤、鸡汤、鱼汤、动物肝脏、木耳、豆制品等, 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 忌酸辣、燥热、肥腻食物, 以免损伤脾胃。

2.7 指导患者进行自身功能锻炼

胸腰椎损伤后, 如果长时间不活动会增加软组织粘连及组织纤维化的机会。尽早活动可增强腰背肌肌力, 避免影响以后的脊柱运动, 导致腰背部慢性疼痛。根据“动静结合, 筋骨并重”的原则, 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由于本组病例均为老年人, 功能锻炼还是以活利四肢关节为主, 如踝关节背伸、跖屈、内外翻及足趾伸屈运动、膝关节的伸屈运动、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双肩关节的上举等, 再适当的配合翻身运动 (翻身时指导患者先佩戴腰围) 、上下床运动;相对来说, 年纪较轻、体格健壮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

3 小结

骨伤治疗护理的四大基本原则是“动静结合, 筋骨并重, 内外兼治, 医患合作”。经过观察, 我们对入院患者采取中药内服, 受伤局部配合适当的针灸、按摩及垫药枕等措施, 能更好地达到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在以上特定治疗护理的基础上, 再配合情志、饮食护理指导, 常规并发症预防, 适当的功能锻炼等, 患者康复效果良好。

注意事项: (1) 无外力所致慢性压缩性骨折, 基本上都是由骨质疏松引起, 骨折较轻微, 故不需要长期卧床; (2) 对于年龄偏大、驼背的老年患者, 腰部垫药枕的高度要因人而异; (3) 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治疗基本上都属于自身复位疗法, 所以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79.

[2]黄承钰.医学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16.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2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101-03

Abstract:

Keywords: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50岁以上人群是主要发病群体,在我国,伴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该疾病发生率也在持续增高[1]。老年人各项器官功能减退,骨基质、骨钙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增加,新骨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易造成骨质疏松。在此情况下,一旦受到外力冲击,就会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笔者对收治的2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5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为(720±16)岁;骨折类型:单椎体骨折11例,多椎体骨折17例;骨折原因:跌倒伤12例,扭伤6例,压伤5例,其他5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为(714±20)岁;骨折类型:单椎体骨折13例,多椎体骨折15例;骨折原因:跌倒伤14例,扭伤6例,压伤4例,其他4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依据《骨与关节损伤》[2],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经X线检查后确诊,呈现出后凸畸形,伴有肿胀、压痛,骨密度测定结果为中、重度骨质疏松,且满足手术指征;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椎体结核或爆裂性骨折患者等。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单纯实施西医治疗,给予PKP手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方案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取俯卧位,辅助应用C型臂X线机(型号:Powermobil,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明确伤椎部位并进行标记,消毒铺巾后从椎弓根穿刺实施局部浸润麻醉。首先从穿刺点切开皮肤,深度控制在5mm左右,在C型臂X线机的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椎体的前中1/3位置;然后插入导针,按照规范流程操作球囊骨水泥系统,复位骨折的椎体,并取出球囊;其次,将调制好的骨水泥注入椎体,确保到达椎体后缘停止注入,调整穿刺针的位置,以便两者分离开来;最后等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对穿刺点进行压迫并包扎伤口。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实施抗炎治疗,具体药物选用阿司匹林(H35021442,福建紫华药业有限公司),患者口服用药,每日3次、每次剂量为03g,该药用药时间共计3d。同时服用乐力钙(G20070361,华强生物科技公司生产),每日2次、每次剂量为35g,用药时间为2个月。

132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患者在PKP手术后,配合中医治疗。①中药治疗。组方:红花10g,熟地黄、当归各15g,茯苓、鹿角霜各20g,穿山甲、山药、补骨脂、黄芪、续断、淫羊藿各30g,葛根60g。取上述中药一剂,加水300mL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饮用,每次用量200mL,共计治疗时间为1个月。②中药熏蒸。患者在中药治疗1个月后,继续采用以上药方进行熏蒸治疗。将药物放置于自制的布袋内,煎煮后首先通过热气对骨折部位进行熏蒸,待温度降低后,直接接触皮肤,熏蒸时间每次控制在20min,每天1~2次,共计治疗时间为1个月。

14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②术后随访6~12个月时间,比较治疗前后的胸腰椎恢复指标,测定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以及Cobb角大小。③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后,采用VAS量表评估伤椎疼痛程度[3],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

15疗效评价临床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显效:X线复查显示伤椎恢复正常、骨折愈合,患者胸腰椎功能基本恢复,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好转:X线复查显示伤椎形态改善、骨折基本愈合,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无效:X线复查显示伤椎形态、外观未见改变,疼痛感强烈,伴有功能障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6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伤椎恢复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差异不大,但Cobb角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针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研究显示,该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由于病情复杂,一旦治疗不当就会影响预后效果,患者出现腰腿疼痛等后遗症,甚至形成运动功能障碍[5]。因此,探讨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就目前而言,临床治疗的原则和关键,是恢复伤椎的高度、稳定性,纠正后凸畸形,最大程度上改善腰椎功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术式的应用更为广泛,PKP手术成为有效方法之一。该手术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并向椎体空腔内注入骨水泥,以便支撑松质骨、承受脊柱负荷,最终减轻疼痛程度、恢复椎体的稳定性[6]。本次研究中,患者经PKP治疗后,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明显减小,可见伤椎高度明显改善。

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集中在腰背肌肉的酸痛上,可能是脊柱骨折后,生理曲度、生物力学均发生变化,而手术治疗无法彻底恢复脊柱的功能和稳定性。针对患者疼痛,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案进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该病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发病机制在于肾虚血瘀,因此治疗原则是化瘀补肾。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中医治疗,方中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填髓的功效;穿山甲具有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山药可以补肝肾、强筋骨;补骨脂、鹿角霜、淫羊藿合用,可以增强补肾壮阳的作用。诸药合用,起到化瘀止痛、补肾强骨的效果,从而实现治疗目标[7]。另外,联合中药熏蒸,有利于加快骨折愈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折断端的血运情况,从而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最终恢复伤椎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尤其在缩小Cobb角上具有关键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64%,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和程凯明[8]的研究结果相近。患者治疗后,伤椎Cobb角明显减小,且VAS评分降低明显(P<005),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伤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Chen HungShu, Kao YuHsie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symptom atic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adjacent to lumbar instrum ented circum ferential fusion[J].Orthopedics,2012,35(07) :1079-1085.

[2]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69.

[3]宗行万之助.疼痛的估价——用特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作参考(VAS)[J]. 实用疼痛学杂志, 1994,(4):153-153.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42-346.

[5] Mu Yongming, Li Jiguang.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18 cases of senile simple thoracic and 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J].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1,09(32):140.

[6] 陈志龙.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06):685.

[7] 庄传记,吕志华,王小明,等.PKP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04):10-11.

[8] 程凯明,王玉连.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58.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3

1材料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骨科接受PKP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入选标准为: ( 1) 年龄> 70岁; ( 2) 确诊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X线片示脊柱前柱压缩< Ⅰ度,脊柱后凸成角< 30°,椎体后壁完整,可行保守治疗( 3) 经MRI检查排除胸腰椎陈旧性压缩性骨折; ( 4) 术前相关检查排除术前已存在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符合上述入选条件患者共58例,均因疼痛症状要求行PKP术,术前检查均已排除肿瘤、血管瘤等病理性骨折可能,分入A组。

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均选自于我院骨科门诊就诊严重程度相似、接受保守治疗的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年龄均与A组患者匹配。上述对照组患者均需排除胸腰椎陈旧性压缩性骨折,伴有神经损伤症状,肿瘤、血管瘤等病理性骨折可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共52例,分入B组。

1. 2治疗方法A组患者均接受胸腰椎PKP。患者术中取俯卧位,腹部保持悬空状态。使用C臂X线机( 美国GE公司,oec9900型) 根据病椎两侧椎弓根于体表投影位置确定手术进针点。局麻下,以进针点为中心纵向切开一长约0. 5 cm切口,将穿刺针刺入相应椎弓根,经X线机确认进针位置及穿刺方向无误后,继续加深穿刺针深度,使针尖沿椎弓根进入椎体。当侧位透视显示穿刺针针尖进入椎体时,正位透视显示针尖位于椎弓根内侧缘,提示穿刺方向正确。然后将穿刺针加深2 ~ 3 mm后,取出穿刺针内芯后置入导针, 并按相应程序建立工作通道。于工作通道中将可扩张球囊推至椎体前3 /4处,对侧同法处理。C型X线机监测下扩张球囊使病椎终板基本复位后取出球囊,然后在麻醉医生监护下将处于拉丝期骨水泥注入病椎内,通过X线机观察骨水泥弥散状况。待病椎内骨水泥填充满意后,停止推注。待骨水泥凝固后抽出工作套管。手术区域局部压迫3 ~ 5 min后缝合切口。手术前后X线片见图1。B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采用过伸位支具或石膏固定后绝对卧床1月。

注:a、b显示患者腰1椎体上终板明显塌陷,诊断为腰1椎体Ⅰ度压缩性骨折。c、d显示患者PKP术后上终板明显抬升,骨水泥弥散良好。

1. 3疗效评估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月接受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评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症状的疗效,X线片评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状况,双下肢静脉B超评估下肢静脉状况。随访过程中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伤口、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等相关并发症情况加以评估。

1. 4统计学分析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年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2组患者间性别、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2种不同治疗方法对Ⅰ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的差异。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A组患者58例,年龄70~89岁,其中42例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存在肾功能不全。术前血压监测显示收缩压108~191 mm Hg,平均(149.1±21.9)mm Hg,舒张压67~131 mm Hg,平均(93.9±12.5)mm Hg。生化检查结果显示2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余患者未见明显异常;B组52例,年龄70~87岁,其中40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糖尿病。治疗前血压监测显示收缩压102~193 mm Hg,平均(147.2±22.9)mm Hg,舒张压66~124 mm Hg,平均(90.3±13.6)mm Hg。该组患者治疗前生化结果未见明显异常。2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VAS、下肢血栓发生率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1周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后1月VAS评分较治疗后1周及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治疗后1周VAS评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1月VAS评分较治疗后1周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治疗后1周VAS评分、治疗后1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治疗后感染发生率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1月呼吸系统感染率、泌尿系统感染率以及褥疮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 P < 0. 05) 。见表1。

注: 与术前比较,*P < 0. 05; 与B组比较,△P < 0. 05

3讨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因外伤发生,其中以Ⅰ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最为常见。此类患者由于脊柱稳定性未受破坏,其出现神经损伤风险较小,治疗上优先选择支具或石膏过伸位固定和绝对卧床休息1 ~ 2月治疗, 维护脊柱稳定,以待骨折自行愈合。但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功能逐年衰退,保守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卧床相关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单纯保守治疗可能并不适用于老年Ⅰ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而PKP是目前用于治疗稳定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见术式。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上由于该手术术式存在一定手术风险且经济成本较高[2-3],往往用于治疗Ⅱ度及以上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降低Ⅰ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保守治疗高并发症发生率,我们提出是否能够采用PKP术替代单纯保守治疗进行Ⅰ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的治疗。

既往大量研究报道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良好。杨惠林等[4]研究发现,患者PKP术后不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椎体高度恢复,而且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周剑[5]也进行了相似的研究,他们发现除了疗效显著外,该术式可以大幅缩减住院周期,减少手术并发症。而王静成等[6]比较了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间疗效差异,发现PKP可以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矫正椎体后凸程度。但同样也有文献报道保守治疗可有效缓解大多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7]。但对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KP与保守治疗间疗效与并发症相关研究目前国内文献中鲜有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58例接受PKP老年患者术后1周疼痛症状即明显缓解,而52例保守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1周疼痛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术后1月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提示PKP术可以早期缓解该类患者疼痛症状,但2种治疗方式远期均能有效缓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症状,上述结果与既往文献一致。

从并发症方面来看,A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提示患者早期接受PKP术可有效避免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机体免疫力降低的基础上,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可造成误吸、下肢肌肉萎缩、静脉血流瘀滞等不良后果,从而最终导致感染及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PKP术由于早期通过骨水泥充分填塞病椎,早期恢复椎体稳定性,替代了长期卧床过程中椎体缓慢自行修复过程,从而大大缩减了该类患者卧床时间,有效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此外,PKP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PKP治疗老年Ⅰ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较保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虽然本研究中接受PKP患者并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但制定治疗策略时仍需考虑PKP手术相关风险,其中以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及骨水泥反应最为常见。因此,PKP治疗过程中术前对于椎体后缘完整性评估、术中定位准确以及骨水泥注射过程中血压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4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健康指导

胸腰椎压缩骨折是脊柱科常见疾病[1],因骨折多不波及椎管,临床表现较单纯,如果疏忽大意容易失去治疗机会,遗留下后遗症,如腰部疼痛、畸形及椎体滑脱等。采用卧床垫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功能锻炼和饮食调节相结合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男性年龄最大85岁,最小18岁,平均43岁;女性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平均40岁。骨折原因:工地上施工受伤10例,车祸伤7例,行走滑倒3例,从床上或椅子上跌伤2例。骨折类型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2例中其他系统合并症10例,其中心血管病中冠心病4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1例。伤者身前情况:能下床行走,生活自理22例,能下地劳动16例。

1.2 临床特点 病人均有腰背疼痛,脊柱活动障碍和局部压痛,绝大多数伴有腹部坠胀感。X线、CT表现为椎体骨质疏松和退行性变,骨折部位为T7~L5,单个椎体骨折15例、多个椎体骨折5例,均为单纯压缩骨折,压缩程度为1/3~2/3椎体厚度。

1.3 疗效评定 根据病人主诉疼痛程度,腰部坠胀感,脊柱活动及X线、CT复查椎体压缩度变化情况分级计分。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1年分别评定疗效.

2 术后护理

2.1 体位安置:全麻术后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平卧可压迫伤口止血。

2.2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应严格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记录,每1~2h测1次;注意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尿量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术后切口应给予加压包扎,密切观察敷料的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记录渗出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受压及扭曲,维持有效引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合理使用抗生素,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2.4 体位护理:术毕3~4人一起使患者保持水平位移至病床平卧;平卧4~6h,切口下可垫棉垫以压迫切口减少出血;保持;轴线翻身1次/2h,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成轴线,整个躯体同时转动,避免脊柱扭曲,翻身时防止引流管脱出。

2.5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及括约肌功能,尤其注意感觉平面的变化,并与术前作比较,以便及时发现术后有无脊髓损伤加重和术后肢体恢复情况。如患者出现下肢疼痛、麻木、肌力较术前减退和感觉丧失平面升高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排除血肿形成或内固定松动植骨块脱落的可能。

2.6 疼痛的护理:术后应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范围,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多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术后切口疼痛常与咳嗽、深呼吸和体位改变等关系密切,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咳嗽引起的疼痛。翻身时避免触及切口及牵拉引流管。挤压引流管时用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可减轻引流管刺激引起的疼痛。

3 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2]主要为腰背肌及双侧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腰背肌的锻炼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腰背肌锻炼(牵引椎体),使骨折部分复原,同时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避免远期椎体恢复的高度再度丢失,腰背肌的力量增加,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少脊柱退变的发生,避免腰背部的疼痛及畸形。股四头肌的舒缩练习,可防止股四头肌的萎缩,增加腿部力量,防止下床摔伤。功能锻炼术后1~2天开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可依次采用下述锻炼方法:(1)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肘及两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术后1周左右可练习此法。(2)三点支撑法: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足部撑在床上,而全身腾空后伸。术后2~3周可练习此法。(3)四点支撑法:用双手及双脚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术后3~4周可练习此法。(4)俯卧燕飞法也叫飞燕点水法:先练颈部后伸,待稍有力后再练习抬起胸部,上肢向后背伸,以至抬起上身。以后伸直膝关节抬脚,先抬一只脚,两腿交替抬,然后再同时抬两脚。最后头胸、下肢一起抬,两上肢同时向后背伸,肘关节要伸直,争取使两手在背后拉在一起,这样,身体的两头翘起,两臂后伸,腹部成为支点形似飞燕,故又称飞燕点水。术后5~6周可练习此法。

4 讨论

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3]是由于外伤的脊柱骨断筋伤,阻滞气机致气滞血瘀,故有腰背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由于脊柱中柱对于重力的传导,脊柱的活动及稳定性至关重要,如压缩性骨折未能有效复位可致脊柱后凸畸形,甚至椎体滑脱、脊髓神经受损。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尤其是能否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关系到患者的情绪稳定,而正确的指导及护理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因此,护理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只有认真实施了各项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梁欣,胡广华,李会川,等.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中医正骨,2001,13(3):62

[2]唐顺礼,陈静.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1):1938

[3] 李春萍,李秀霞. 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现代护理,2007,15(6):99.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5

1 资料与方法1

1.1一般资料

男160例,女185例。年龄54-91岁,平均72.3岁。摔伤114例,扭伤80例,坠落伤94例,其余57例无明确原因。受伤距手术时间2h-3月,平均12.5天。临床表现为胸腰背部疼痛,无疼痛平面以下神经损伤的感觉、运动障碍。患者均经DR、CT、MR检查确诊,排除影响椎管的爆裂骨折及无症状的陈旧骨折。病椎分布范围T4~L5,其中单椎骨折291例,2椎体36例,3椎体1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患者准备

入院常规化验;胸片、心电图检查;胸腰MR检查明确病椎,病椎CT检查了解椎体后缘是否破裂;俯卧位训练;术前风险评估及心理疏导。

1.2.2 器械准备椎体成形工具包(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骨水泥(意大利S.P.A)、C形臂机、冰盐水、骨锤、碘造影剂。

1.2.3 操作方法

本组PKP手术均采用局麻,俯卧位。首选单侧椎弓根入路。C形臂透视定位。标准前后位椎弓根穿刺体表投影点:棘突外约2cm,左侧10点钟、右侧2点钟处。局部浸润麻醉起效后,尖刀点破皮肤标记点长约5mm创口,经皮行椎弓根穿刺。穿刺针过椎弓根前主要调整头倾角度,穿刺针过椎弓根后加大外展角度。穿刺针尖端超过椎体后缘约3~4mm停止穿刺,取出内芯,建立工作通道。经工作通道将骨锥钻人距椎体前壁约5mm后拔出。经工作通道导入球囊至椎体前1/4处,然后进行球囊扩张。透视见球囊扩张良好、椎体部分复位,停止加压,取出球囊。调配骨水泥(聚甲基丙稀酸甲酯)至拔丝期时,分次注入椎体。C形臂透视,见椎体内骨水泥填充满意或向周边有渗漏时,停止注射。如果骨水泥未能过中线或过中线太少,加做对侧穿刺及骨水泥注入;如果骨水泥过中线致对侧较多,而穿刺侧较少,原穿刺点调整外展角度后再次注入骨水泥。术后患者平卧6小时,12小时后支具保护下床行走。术后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

1.2.3 观察指标

本组患者记录骨水泥注入量。术前胸腰椎侧位片测量病椎及其相邻上下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和病椎Cobb's角,取病椎相邻上下椎体前缘、中线高度的均值为病椎骨折前椎体前缘、中线原来高度。术后侧位片测量病椎前缘、中线高度及Cobb's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3](VAS)评定胸腰背部术前及术后12小时疼痛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7.5 ml,平均4.3ml。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胸腰背部疼痛均显著缓解或消失。术前患者VAS评分(8.0±1.6)分,椎体前缘高度丢失(20.1±3.3)mm,椎体中部高度丢失(8.5±1.0)mm,(Cobb角(22.2±4.4)°;术后分别为(1.8±0.6)分、(5.6±0.7)mm、(2.1±1.4)mm,(8.9±2.9)°。以上指标手术前后比较,P<0.05。本组患者无拖尾现象;骨水泥1例椎体前缘渗漏、8例椎间隙渗漏均未出现特殊不适;2例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出现下肢轻度麻木、肌力Ⅳ级等神经刺激症状,经脱水、神经营养等药物对症治疗后恢复。

3 讨论

椎体骨质疏松骨折传统治疗需较长时间卧床,导致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进而使骨折反复发生;而且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止痛、早期活动、稳定脊柱是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治疗的关键[4]。本组患者术前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分别丢失(20.1±3.3)mm、(8.5±1.0)mm,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分别改善为(5.6±0.7)mm、(2.1±1.4)mm。术前Cobb角为(22.2±4.4)[5],术后Cobb角矫正为(8.9±2.9)。VAS评分由术前(8.0±1.6)分降低为术后(1.8±0.6)分。说明本组患者PKP治疗疗效明显。

本组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7.5 ml,平均4.3ml。11例骨水泥渗漏,其中2例渗漏出现神经刺激症状者,与开展手术初期经验不足有关;余9例与过分追求骨水泥弥散有关。研究表明,较少的骨水泥量即可达到稳定脊柱和止痛作用,增加骨水泥量会虽可增加椎体强度,但也会增加大骨水泥渗漏的机率。所以术中要适可而止。术后加强抗骨质疏松教育,只有骨密度改善,才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再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方法:PKP手术均采用局麻,俯卧位。首选单侧椎弓根入路。C形臂透视定位。调配骨水泥(聚甲基丙稀酸甲酯)至拔丝期时,分次注入椎体。结果:本组患者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7.5 ml,平均4.3ml。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胸腰背部疼痛均显著缓解或消失。结论:PKP可重建椎体高度,增加椎体刚度,有效缓解背部疼痛,缩短卧床时间,使老年患者早期下床,可明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

参考文献

[1]赵永生.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对策[D].山东大学,2013.

[2]许伟华,杨述华.叶树楠,等.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外科杂志,2008.10(2):108-110.

[3]姚书煌.手法联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RCT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4]李雪松,贺纯静,庞尊中.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11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08:81—82.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脊柱外科收治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背部、腰腿疼痛,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行动困难或不便, 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均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男33例, 女57例, 年龄62~79岁, 平均 (69.4±5.2) 岁。术前经摄正侧位胸腰椎平片、CT或MR扫描, 90例患者均属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 骨折部位为T8~L3, 共103处, 压缩程度小于60%。其中胸椎48个 (46.6%) , 腰椎55个 (53.4%) ;单椎体77例 (85.6%) , 两椎体13例 (14.4%) 。

1.2 方法

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采用上海凯利泰公司椎体成形球囊扩张系统。在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 并均在伤后一周内接受手术治疗, 术中取俯卧位, 腹部悬空, 防止受压。术前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术中有意外情况可及时用药控制, 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行C臂或X线透视定位后, 使用标记笔标记椎弓根穿刺入点。单侧椎弓根入路, 在C臂X线机引导下将穿刺针置入椎体前、中1/3交界处。通过造影剂造影后显示无渗漏现象, 再将事先准备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骨水泥用专用注射器经穿刺导管加压注入患椎。注入PMMA骨水泥过程中, 在C臂X线机透视下, 严密观察患椎内的情况, 当骨水泥越过患椎中线有明显阻力时, 停止注入骨水泥, 记录每个椎体注入的骨水泥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2周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指数、凸畸形角度, 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 归类整理材料及数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内前后差值的检验使用配对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40min, 平均 (22.6±5.2) m i n;术中出血量3.0~1 0.5 m l, 平均 (6.2±2.7) m l;胸腰椎注入骨水泥为3~4ml, 平均 (3.6±0.3) ml;术后下床时间4~1 0 d, 平均 (7.8±1.3) d;3例 (3.3%) 在术后出现轻微的下肢疼痛麻木症状, 经过相应的处理治疗, 症状改善, 未见其他症状发生。本组治疗后的伤椎前缘高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 治疗后的矢状指数、凸畸形角度、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上属于常见、多发的疾病, 以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最为多见。传统治疗主要通过静养、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等方法, 但效果不佳, 容易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及感染等并发症。目前临床应用PVP技术, 在影像检查协助下, 通过经皮将穿刺针穿刺进入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 取得满意的效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原先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开放手术用于增强椎弓根螺钉和充填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应用于临床, 通过将骨组织或骨水泥注入椎体, 从力学上增强其结构强度, 但是椎体成形术开放性手术的风险太大, 容易给患者和医生带来巨大的压力[2]。经皮椎体成形术继承了椎体成形术的优点而无与开放手术有关的并发症, 它能够缓解疼痛并且在结构上加强被溶骨破坏的椎体, 撑开压缩的椎体, 以使椎体恢复全部或部分高度, 使得患者的痛苦减轻而且能够继续日常的负重活动[3]。通过专用的注射器将骨水泥注入到椎体内, 沿骨小梁扩散至整个椎体, 固化后增加了椎体抗压强度及微骨折后的椎体稳定性, 骨水泥聚合放热损伤了痛觉神经末梢。另外, 骨水泥承担了相当部分的轴向应力, 从而减少了对椎体内神经的刺激。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椎体生物力学不稳定, 并引起复位后的椎体高度不断丢失, 加重不稳定, 这一恶性循环最终引起椎体后凸畸形加重及内固定装置发生疲劳性断裂[4]。骨折椎体高度的维持需要在骨愈合和植骨材料吸收之间维持平衡, 一旦植骨材料吸收快于新骨形成, 椎体的高度就会逐渐出现丢失, 进而椎间盘退变, 椎间隙的高度也会出现丢失[5]。通过本组研究我们发现, 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指数大于术前, 术后的后凸畸形角度显著小于术前。我们认为, 使用骨水泥对伤椎的骨缺损部位进行填塞后, 可以恢复受损椎体结构的完整性和脊柱的整体性, 达到恢复患者伤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效果, 而且还降低了内固定物张力。综上所述,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 在维持患者脊柱的稳定性、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方面, 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 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孟和, 李洪权, 祝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48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 2010, 17 (2) :220-221.

[2]吕志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 (10) :737-738.

[3]王涛, 吴春根, 程永德,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慢性症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 18 (10) :740-743.

[4]党育, 付中国, 张殿英,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9例随访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 (6) :431-434.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全部病例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5例,男41例,女34例。年龄59~87岁,平均72.38±4.39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重物砸伤19例,车祸伤17例,跌倒伤14例,骨折部位:T10椎体10例,T11椎体12例,T12椎体9例,L1椎体11例,L2椎体15例,L3椎体7例,L4椎体5,L3椎体6例。入院至手术时间1~6d,平均3.57±1.21d,术前75例均为腰背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受伤腰椎棘突叩压痛,骨密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术前行胸腰椎正侧位X片、CT、MRI检查,示均有不同程度椎体压缩骨折,但椎体后壁完整,无脊髓神经压迫及损伤。术前检查,所有病例均无凝血障碍性疾病及严重心肺功能不全[2,5]。合并内分泌疾病5例,心血管疾病11例,泌尿系统疾病3例,本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分为三组,即PKP手术治疗组(25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组(25例),保守治疗组(25例),三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及合并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PKP手术治疗组:俯卧位,局部麻醉,C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伤椎,并在体表进行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将穿刺针尖置于椎弓根椎体后缘1/3处停止进针,将导针置于穿刺针内后拔出穿刺针,并将工作套筒放入,置入可扩张球囊,侧位片示位置位于椎体前3/4处,将球囊内注入造影剂,认真观察并记录球囊注射器的压力值,扩张压力的最大值一般 <250Psi,当椎体高度恢复到理想高度且后凸进行恢复时加压停止,抽出造影剂并撤走球囊,调制骨水泥,待骨水泥为牙膏期时,在C臂X线机透视下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每个椎体骨水泥量约为2~4mL,注射时防止骨水泥溢出椎体。于骨水泥完全凝固前拔出导管,将穿刺处无菌辅料加压包扎。最后应用C臂X线机透视正侧位片,待患者双下肢感觉活动正常及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手术结束[1,3]。术后患者必须行抗骨质疏松治疗,肌注密盖息同时服用钙尔奇D。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组:俯卧位,全身麻醉,在腹部垫入软垫,使腹部悬空,C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伤椎及其上下椎体的位置并在体表标记。以伤椎为中心,于后正中纵行行4~8c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椎旁肌后暴露伤椎及上下椎板、关节突。应用咬虎钳去掉适当棘突,确定置钉椎体位置,先用开路锥开口后,继续钻孔置适当深度,用椎弓根探子探查孔道四壁情况,选择适合的椎弓根螺钉并按照一定的角度讲螺钉拧入,在伤椎及上下椎体单侧分别打入3枚螺钉[6],即伤椎及上下各2枚,共6枚螺钉。在C型臂X光机下行腰椎过伸位,撑开已压缩椎体,预弯钉棒,应用持棒器将钉棒置入伤椎上下螺钉尾槽,拧紧螺塞锁定钉棒,对侧以同样的方法置入并锁定钉棒,生理盐水冲洗,留置引流管2根,闭合切口。

保守治疗组:仰卧位,双下肢臀部固定不动,采用宽吊带绕过伤椎部位悬吊脊柱,30min后,床头X线观察伤椎是否复位,并保持过伸复位,在伤椎后凸处垫软枕,宽为20cm,长40cm,开始时高约为3cm。1周内逐渐加高至10~15cm,维持6~8周。伤后1周,患者仰卧位,用头部、双肘、双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使背部腾空后伸,此法练习3周后,用双手双足四点支撑起全身呈拱桥状,并嘱患者交替练习[7,8,9]。

1.3术后处理

手术组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2d,甘露醇加地塞米松联合应用3d,术后1d、3d、7d复查病例血常规及CRP,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口服钙尔奇D或静脉注射补钙。PKP组在术后1-2d可下地活动,后路椎弓根螺钉组术后24h拔除引流管,术后1周佩戴支具下地活动,2周后行腰背肌锻炼,术后3个月可不需佩戴支具锻炼。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d,1、3、6、12个月复查X线片。

1.4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术后2日、1周、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 指数 (ODI)、JOA评分,术后1d、3个月及末次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并与术前 记录数据 进行比较。术后对患者功能采用Mcbridge评估标准,优:骨折完全复位且愈合良好,无畸形及腰背部疼痛症状;良:骨折完全复位且愈合良好,无畸形,轻度腰背部疼痛;可:骨折愈合良好,但椎体强度压缩畸形,轻度腰背部疼痛;差:椎体明显畸形压缩,腰背部疼痛严重[1,2,3,4]。

1.5统计学方法

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24±1.39个月,三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JOA评分、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及丢失率,术后Mcbridge评估比较见表1-5。

3讨论

1997年Garfin等首先提出PKP设计,并于1998在临床使用[3]。PK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其优点为创伤小、并发症少、疼痛缓解迅速,适用于新鲜胸腰椎骨折[1],本文操作主要是在伤椎内首先形成扩张球囊通道,球囊扩张使伤椎尽可能恢复原来高度,可有效缓解或解除骨折所带来的疼痛,该手术方法最主要的是骨水泥的注入,其可将不稳定的骨折块固定,减轻或消除对周围神经的刺激。注入骨水泥凝固后,可承受脊柱上下椎体应力,恢复椎体稳定性。因骨质丢失,骨小梁稀疏,骨水泥往往能很好弥散,在稳固后对椎体的支撑力的恢复也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在注入骨水泥前需将椎体出血部位止血,防止骨水泥凝固受到干扰,有文献报道纤维蛋白质可使椎体内小血管凝固性增加,注意防止肺栓塞的发生[4]。PKP缓解疼痛主要是因为骨水泥发热反应在伤椎椎体内使神经组织变性,减弱或阻断神经对疼痛感的反应,其次骨水泥可破坏支配疼痛感觉的传到通道,通过时椎体稳固降低椎体对神经的刺激。我们在注射骨水泥时需在侧位透视下注射,椎管内方向渗漏需停止注射,对于骨水泥注射的时间应在牙膏期最为适宜,注射速度和力量不宜过大,防止停止注射后骨水泥继续流出。待骨水泥将要凝固时可拔出针管,防止骨水泥反流外溢。

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得到肯定,该系统为经钉棒链接紧密并形成一体,撑开椎体前纵韧带及前缘,此时前后纵韧带及纤维环的共同作用使骨折复位,再将脊柱三柱撑开,恢复椎体高度,减轻脊髓受压,操作简单且固定稳定,下床活动早[5],本文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未出现钉棒及螺钉断裂、脱位的并发症,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选择长度适宜的椎弓根螺钉,进钉位置、深度、角度要正确,最好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操作。虽然椎弓根螺钉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效。在PK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为得到广泛应用以前,椎弓根螺钉是治疗此类骨折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多数学者对方法的选择存在争议[6]。本文认为后路内固定治疗术后可出现感染及内固定松动、螺钉脱出等并发症。PKP术中出血大约为10mL,后路内固定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大约为300mL,出血量越少,对患者的损伤越低。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原理大致相同,悬吊后腰部垫软垫及牵引复位,三种方法一起使用,效果较好。保守治疗的重点在于治疗过程中的功能锻炼,其在巩固前期治疗效果的同时,通过复位应力使小关节复位,恢复伤椎高度,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肿,功能锻炼可预防骨质进一步疏松,增加肌肉收缩,增加腰背肌力量[8]。但是保守治疗中因老年患者不愈合率高,疼痛长期不能缓解,需长期卧床,可导致多种器官性并发症发生。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 男11例, 女19例;年龄65~85岁, 平均70岁;椎体损伤范围:T10~L1;病程1~20天。除外其他继发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1.2 发病原因

有外伤史15例 (50.0%) , 其中滑倒后臀部着地史7例, 提重物时突发腹痛史5例, 坐车颠簸史3例;其他原因15例 (50.0%) 。

1.3 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部、单侧或双侧季肋区疼痛, 其中3例 (10.0%) 以胸痛为主, 范围广, 定位范围模糊, 常于卧位翻身、由卧位转坐位、起立或转身等体位变动时疼痛加剧, 自发病开始至就诊疼痛程度变化不大, 尚可忍受, 无畏寒、发热、头痛、头晕;3例 (10.0%) 有恶心感, 无呕吐、呼吸困难、腹泻、黑便等症状。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 心肺无异常。13例 (43.3%) 诉有胸肋部压痛, 但痛点不明, 腹部平软, 肝脾未触及, 触诊腹部皮肤痛觉过敏, 但深压痛不明显, 无反跳痛, 墨菲征阴性。脊柱胸腰段有叩痛, 四肢活动自如, 病理征呈阴性。

1.4 辅助检查

胸腰椎X线片示椎体楔形压缩, 椎间隙增宽, 骨皮质变薄, 骨小梁结构模糊不清、短缺。其中T10楔形变化5例 (1 6.7%) , T11 8例 (2 6.7%) , T12 1 2例 (4 0.0%) , L1 5例 (16.7%) 。腹部B超检查示胆囊结石3例 (10.0%) , 无胆总管扩张, 胆石无嵌顿。实验室检查示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 及同工酶升高5例 (16.7%) , 血钙下降10例 (33.3%) , 血磷下降6例 (20.0%) 。

1.5 治疗及转归

所有病例均采取卧硬板床保守治疗8周, 应用钙尔奇D和依降钙素, 并进行腰背肌练习。1周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0.5~3年, 平均13.2个月, 10例 (3 3.3%) 有不同程度腰背痛, 余无复发。

2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最常见症状是腰背酸痛和弯腰驼背, 大多症状典型, 诊断明确, 但少数患者以胸部和季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或仅表现腹痛, 易误诊为急腹症、心绞痛等。临床医生需对此病有一定认识, 详细询问病史, 如汽车颠簸、轻微滑倒、臀部着地等外伤史, 并进行细致体格检查, 及时做X线检查 (包括胸腰段) , 避免漏诊。同时要做好鉴别诊断, 除排除腹腔内部和心脏等病变外, 还要与椎间盘突出、脊柱转移瘤、脊柱结核、泌尿系结石及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脊柱的胸腰段处于两个生理弧度的交汇处, 是应力集中之处, 因此该处脊柱容易发生骨折。本组有半数患者无外伤史, 考虑可能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此外,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考虑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和骨质疏松加重有关。

在治疗方面我们采用钙尔奇D加用依降钙素治疗。阻断或延缓老年患者骨钙丢失的进程, 增加钙的摄入是防治的重要措施, 但只采用普通钙剂 (如葡萄糖酸钙等) , 易被食物中的植酸和草酸结合, 形成不溶解的植酸钙和草酸钙, 从而使其吸收减少, 因此单纯钙剂不但用量大、服用次数多, 而且疗效不明显[1]。另外, 张建平等报道[2]绝经期的血清维生素D一直处于低水平, 而且老年人对维生素D的反应下降, 肠维生素D受体减少, 骨中维生素储备减少。而降钙素可降低破骨细胞数目和功能, 延缓破骨细胞发育成熟, 且有中枢镇痛作用, 对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有较好疗效。

总之, 老年胸腹痛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 仔细查体, 并做好鉴别诊断工作, 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应用依降钙素加钙尔奇D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所致胸腹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刑小平.骨质疏松症的非性激素治疗[J].中国处方药, 2003, 14 (5) :17-22.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9

【关键词】压缩性骨折;影像学;胸腰椎

脊柱在全身骨骼中占主要地位,是很多内脏的附着点和保护器,脊柱骨折和脱位可以造成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引起终身瘫痪或者死亡。其结构较具有承重、运动和保护脊髓的功能。胸腰椎是从活动度较小的胸椎到活动度较大的腰椎,极易发生损伤,胸椎有骨性胸廓的支撑,除直接暴力打击外,损伤的机会较小。胸腰椎是胸椎和腰椎的移行区,这一区域恰好位于活动度小、稳定性较强的胸椎与活动度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的腰椎之间,所产生的应力集中使得胸腰椎更易发生损伤,因此胸腰椎是脊柱骨折的最常见部位,影像已广泛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诊断,这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椎体、附件骨折形态、骨块大小,还可以确定椎管的形态、椎管狭窄的程度和神经根狭窄的程度等,结合椎管矢状径占有率大小及骨块移位部位,可提示我们对骨块压迫神经程度的估计,在描述的同时,提出其临床价值,有利于骨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1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来源于我院脊柱骨科中医正骨科门诊。

1.2纳入标准符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纳入标准的患者,即有明显的外伤史、腰部疼痛、活动受限,X线显示为椎体压缩性骨折者。

1.3排除标准排除肿瘤、转移瘤、结核等病理性因素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

1.4临床资料本组共120例患者,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26岁-85岁,平均年龄56.7±14.9岁。

2结果

2.1椎体损伤120例患者共损伤椎体161个,其中单椎体压缩性骨折84例,双椎体压缩性骨折33例,3个椎体压缩性骨折3例。平均每例损伤椎体1.3个。

2.2 致伤原因其中交通事故62例,高处坠落伤26例,腰部打击伤15例,跌倒致伤11例,其他6例;合并伤:颅脑损伤9例,多发肋骨骨折并挫裂伤6例,骨盆骨折3例,四肢骨折12例,合并脊髓损伤13例。其中交通事故伤中,50岁以上者43例,占69.1%;急刹车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汽车颠簸造成椎体骨折35例。

2.3影像学表现

2.3.1X线平片所有患者均摄正、侧位片,表现为脊柱椎体压缩程度I度114例,Ⅱ度44例,Ⅲ度3例。椎体前缘有碎片者42例,椎体前高度减低103例,椎体后高度减低26例,椎体后缘连续性异常者51例,上下终板骨折者12例,椎板骨折者5例,棘突间距增宽者32例。

2.3.2CT扫描 83例表现为椎体粉碎性骨折54例,椎板骨折32例,椎体后缘骨块突入椎管36例,关节突骨折、交锁24例。

2.3.3 MRI扫描 46例表现为前纵韧带断裂10例,后纵韧带断裂12例,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断裂14例,椎间盘损伤12例,脊髓、圆椎、马尾神经损伤信号改变18例,硬膜外血肿5例。

2.3.4影像学诊断结果全部患者X线平片诊断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中,行CT检查者83例,诊断为压缩性骨折29例,爆裂性骨折54例;行MRI检查者46例,诊断为压缩性骨折12例,爆裂性骨折34例。

3讨论

根据脊柱胸腰段的应用解剖,此段结构有三个特点:(1)其上为较固定的胸椎,胸腰段成为活动的腰椎与固定的胸椎之间的转换点,躯干活动应力易集中于此:(2)胸椎生理后突,腰椎生理前突,胸腰段为两曲度的衔接点,肩背负重应力易集中于此;(3)关节突关节面的朝向在胸腰段移行。因此,脊柱的压缩性、爆裂性骨折常发生在胸腰段。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原因存在两个因素:(1)外部作用力(外因);(2)椎体结构强度(内因)。脊柱压缩性骨折不论其在分类上是病理性为主、外伤性为主还是两者并重,都有外力(重力)的参与。除了重力作用外,其他外力作用多是通过臀、足和头部等部位对椎体形成间接压缩力所致。综上所述,脊柱损伤病人,应常规拍X线片,作出初步诊断。若有条件,为防漏诊,也应做CT扫描,这样尽早作出确切诊断,为及时准确的治疗提供依据。若病人经济条件有限,CT可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必须对以下情况进行重视:(1)有轻微神经症状而平片未显示有价值改变者;(2)椎体压缩程度超过1/3及椎体不稳定骨折而无神经症状者。这两种中具有任一种情况均需做CT检查。MRI价格昂贵,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对于旋转暴力所致损伤的患者,其伤椎周围韧带破坏可能性大,可行MRI检查,以确定伤椎稳定程度,为手术提供帮助。另外,MRI对脊髓损伤晚期(2周后)的影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脊髓横断、空洞等等,从而判定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王晓伟、潘爱民.T12L1椎体高度差X线测量和压缩骨折的诊断[J].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1(12).

[2]李勇,曹秉寿.老年人胸椎压缩性骨折328例分析[J].宁夏医学院院报2001.23(4)

[3]李明华.脊柱脊髓影像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6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篇10

关键词:中西医综合疗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进步, 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 免疫力也不断下降[1]。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常发生的骨折之一, 骨质疏松是此种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药物治疗是其最佳治疗方法[2]。多数研究表明, 老年人即使轻微骨折, 也容易诱发压缩性多节段骨折, 在治疗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为了进一步了解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8例进行研究,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8例, 其中男性68例, 女性60例, 年龄64~78岁, 平均年龄71岁。所有患者均知晓且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无椎体结核者、无椎体爆裂性骨折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 (1) 过伸复位:患者采用俯卧位的姿势, 两位护士分别将双手放在腋下和握住患者的踝部, 进行对抗牵引, 幅度依据患者适应情况加大, 整个过程持续5min; (2) 药物治疗:主要口服乐力钙胶囊、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针等; (3) 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复位情况, 48~72h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 采用中西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处方如下:补骨脂、山药、川续断、黄芪、淫羊藿和穿山甲各30g, 葛根60g, 鹿角霜和茯苓各20g, 红花10g, 熟地黄和当归各15g, 用水煎取汁液, 每天1剂, 分早晚2次口服。中后期治疗时采用中频脉冲电治疗, 并配合进行中药熏蒸, 每天1~2次, 每次持续10~20min。

1.3 疼痛评分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进行疼痛评分, 评分采用10分制,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及4个月后的疼痛评分进行记录。

1.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评定标准进行判断。显效:患者骨折愈合, 大多数压缩椎体恢复正常, 腰部无不适反应;有效:患者骨折基本愈合, 大多数压缩椎体有明显改善, 腰部疼痛反应基本消失;无效:患者骨折未愈合、临床症状没有改变。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4个月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 (2.4±1.2) , 对照组为 (4.1±1.9) , 治疗4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 (0.9±0.3) , 对照组为 (1.9±0.8) 。治疗后,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相比,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 有效24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显效25例, 有效20例, 无效19例, 总有效率为70.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n (%) ]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临床骨科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治疗不当会影响患者的生活[3]。中西医综合疗法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方法。

中医学认为, 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发生的原因在于肾亏、脾虚, 因此, 益气补血是中医治疗的关键[4]。鹿角霜等药物具有强筋健骨和补肾的功效, 当归、穿山甲等能益气活血;茯苓等药物可健运脾气;淫羊霍有补肾和补益精气的作用, 诸药合用, 治疗效果更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 且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4%, 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表明, 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华, 苏培基, 陈敢峰, 等.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 2010, 22 (9) :3-5.

[2]郭景哲.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探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 12 (9) :164-165.

[3]韩刚.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临床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 12 (6) :180-181.

上一篇:产品召回下一篇:拔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