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

2024-07-17

胸腰椎骨(精选11篇)

胸腰椎骨 篇1

胸腰椎是脊柱损伤中最常累及的部位,临床常见且后果严重,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准确诊断和完整评价是正确治疗及正确评价预后的关键。随着螺旋CT的应用,螺旋CT以其独特扫描方式及优越图像后处理技术为准确显示分析病变提供新手段,在骨折的分类、骨折的程度和范围、椎管受累情况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能比X线平片提供更详细完整的资料。笔者收集本院2004~2007年经X线和螺旋CT检查及临床随访的36例胸腰椎骨折病例,以探讨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胸腰椎创伤病例均经X线平片诊断为骨折并做了螺旋CT扫描,男27例,女9例,年龄19~74岁,平均38.7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15例,坠落伤13例,摔伤6例,其他2例。临床出现疼痛28例,,双下肢不完全瘫痪5例,排尿困难2例,手术治疗9例。

1.2 方法

使用东芝Asteion 4多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最小扫描范围:自骨折椎体邻近上一椎体的上限至下一椎体的下限,扫描参数:120kV,150mA,4mm×2mm,重建层厚Imm,螺距0.75~1。大部分病例利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二维重建方法采用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采用SSD重建,图像采用高质量模式。

2 结果

本组36例胸腰椎骨折,共发生39节椎体骨折,其中胸椎17节,腰椎22节,根据X线平片和CT表现,结合有关资料,脊柱损伤大致分四个类型。

2.1 单纯屈曲型

24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前缘和侧缘变扁,后缘椎体高度正常,呈前后和侧面楔形变;CT显示可见椎体前侧缘骨质密度增高,不累及椎体后部。

2.2 爆裂型

9例,X线平片见椎体明显变扁、碎裂、前后增宽,椎弓根间距增大,椎体后缘连线异常,甚至成角,这是诊断椎体爆裂型骨折和椎管狭窄的可靠征象;CT可见全椎体受累,椎体后壁破裂,碎片脱入椎管,椎管狭窄。

2.3 椎体附件骨折

2例,合并椎体骨折和附件(包括椎板和横突、棘突骨折)骨折,单纯的附件骨折也多见,CT显示更为明确。

2.4 骨折脱位型

1例,X线平片可见脱位和半脱位,同时也伴随附件骨折,CT清晰显示椎体和附件骨折,并能看清X线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清晰的附件骨折。

3 讨论

3.1 胸腰椎损伤的分类

根据临床常用骨折外伤机制将骨折分型[1]将脊柱分成前、中、后三条柱状结构,前柱由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的前2/3组成,中柱为椎间盘的后1/3和后纵韧带组成,后柱由椎体附件及后侧韧带群组成。Wolter分类法[2]将脊柱损伤分4型:单纯屈曲压缩型、爆裂型、附件型、骨折脱位型。Wolter分类法增加了椎管的受累程度,从而能更加准确地反映脊柱损伤的范围、骨折移位程度和椎管受累情况。椎管受累按其狭窄性质将其分为4度:0度无狭窄;1度椎管狭窄1/3;2度椎管狭窄2/3;3度椎管狭窄2/3以上。

3.2 胸腰椎损伤的X线诊断价值与不足

胸腰椎损伤的常规检查方法仍然是X线平片,可明确损伤的节段和椎体压缩程度。明显的附件骨折、脱位和半脱位,在平片上多能明确显示,并根据椎体高度、横经宽度、椎弓根间距、棘突间距等表现,多数可明确诊断。X线侧位片观察椎体后缘连线可对稳定性和椎管受累程度进行估价,如椎体后缘连线出现不光滑或成角,其程度与椎管内神经受损程度相一致,认真观察椎体后缘连线光滑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应引以重视。X线平片对观察脊柱后部附件骨折细节和椎管受累程度不太理想,脊柱骨折的稳定性判断不肯定,有时分型还存在一定困难。

3.3 螺旋CT扫描检查的优势与不足

螺旋CT扫描检查是胸腰椎损伤后非常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CT不但能帮助分型,而且对椎弓根骨折片的移位及突入椎管情况可显示的非常清楚,能更好预测脊柱的稳定性[3],但是CT观察椎体压缩程度、椎体脱位或脊柱后突情况均不如X线平片,容易遗漏水平平行移位的骨折线[4]。螺旋CT重建的MPR及三维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和清晰地显示脊柱及其附件的骨折、脱位的位置、程度、范围和与周围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螺旋CT重建有助于对手术效果的判定,有助于对手术减压情况、椎管压迫是否解除、椎体高度是否恢复、椎弓根钉位置是否准确进行综合判定,因而对于骨科制定手术方案、预测手术的可能性及评估手术的预后等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5]。

3.4 CT诊断胸腰椎损伤的临床意义

胸腰椎损伤患者的处理和预后有赖于判断损伤的解剖类型和准确的损伤平面,了解脊柱的稳定性及脊髓受累的程度,是临床治疗及评价病情预后的关键,CT检查属于无创伤性检查,患者无痛苦,安全可靠,简便迅速,而普通X线检查对于椎管内的损伤更无法与CT相比。

总之对于胸腰椎脊柱骨折的诊断,X线平片作为最基本、最普通的检查手段,仍然有其自身的优势。胸腰椎损伤的患者应该结合X线平片和CT的结果综合分析,才能给临床的治疗提供一个比较完整和准确的信息。但是,对高危患者,为了减少移动,应采用CT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雪哲,熊玉林,户延,等.脊柱损伤的CT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8;22(4) :227-228

[2] Wolter D.对脊柱损伤分类的建议.德国医学(中文版),1986;3:190

[3] R.Mass.Heller骨骼系统的CT扫描[J].放射学实践,1992;7:20

[4] 张有祥,杨毅群,赵升涛,等.胸腰椎骨折X线平片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影象杂志,2006;7(2) :84-86

[5] 黄长明,陈勇,颜志平,等.螺旋CT重建在胸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颈腰痛杂志,2003;24(3) :151-153

胸腰椎骨 篇2

目的 评估Z?plate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20 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plate内固定。结果 4 例失访,16 例经4~30个月随访,按Frankel功能分级:12 例术前有神经症状者完全恢复正常,3 例部分恢复,1 例无任何恢复,无神经功能加重,所有患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Z?plate钢板是一种疗效可靠的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稳定性佳,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胸腰椎骨折是工伤、交通事故中发生最多的严重创伤,致残率高,常伴脊髓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特别是胸腰椎爆裂骨折,常常破坏脊柱前中柱,为不稳定骨折,致压物来自脊髓前方,经前路手术成为治疗这类骨折的最佳方法。我科2003年至2007年4月共收治20 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行椎体侧方减压、髂骨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20 例,男18 例,女2 例;年龄24~62 岁,平均52 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3 例,重物砸伤3 例,交通事故伤4 例。损伤节段:T12 2 例,L1 14 例,L2 4 例。Frankel功能分级:A级1 例,B级1 例,C级3 例,D级15 例。术前X线正侧位片及CT扫描检查证实骨块突入椎管致椎管狭窄。受伤至手术间隔2~7 d,1 例完全截瘫为35 d。手术时间180~270 min,手术出血700~1 500 mL,输血800~1 200 mL。

2  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取右侧90°卧位左侧入路,T12L1采用第12肋切除后的肋缘下切口,胸膜外-腹膜后入路,L2选择肾切口腹膜后入路。以L1骨折为例,切口长25 cm切除12肋,切口后方达T12的横突,不切断竖脊肌,切口前方位于髂前上棘上方3 cm,用手指钝性分离到腹膜后切断左侧膈肌脚和肋床的胸膜返折部,将胸膜小心用手指往上推,将腰大肌起点部分肌束切断并往下翻转,既可暴露T12、L1、L2。C型臂X线机确认伤椎或直视见到骨碎块确认伤椎,结扎伤椎及其上下椎体节段血管,用Cobb剥离器在骨膜下暴露L1椎体侧方,勿伤及前纵韧带。用尖刀切开L1上下椎间盘纤维环,适当保留椎体前方纤维环。骨刀自L1椎体侧方中部开始将椎体次全切除,交替用椎板咬骨钳、刮匙及神经剥离子去除压迫脊髓的骨块及椎间盘组织,减压范围应到对侧椎弓根。在上下椎体终板凿1.5 cm浅糟,确定螺栓进针点:上位螺栓位于上位椎体上缘下方8 mm距椎体后缘8 mm的交点,下位螺栓于下位椎体下缘上方8 mm距椎体后缘8 mm的交点。用钻孔器经此点以向前10°角钻孔,以伤椎侧位片选定螺栓长短,使螺栓刚过椎体对侧皮质,该过程一定侧卧90°,选择合适Z?plate钢板,平放腰桥,撑开器夹持螺栓,恢复伤椎高度。卡尺测量骨槽高度,经同一切口在伤侧髂骨取与骨槽同高的三面皮质骨的髂骨,把取下的肋骨修整后嵌入取骨处,用击入器将髂骨块击入浅糟。将选定Z?plate钢板平放在椎体侧方,轻度加压后拧入螺帽,钻孔植入另2枚螺钉,把碎骨块放入植骨块与残余椎体间隙,检查胸膜及腹膜无损伤,严格止血,切口内放1根引流管,冲洗关闭切口。C型臂X线机证实椎体高度恢复,钢板位置好。

3  结    果

所有患者伤椎均彻底减压。术后X线片胸腰椎恢复正常生理曲度,植骨块及钢板位置好。4 例外出打工失访,16 例随访4~30个月,早期2 例患者髂骨取骨处不适,1 例患者腰部隐痛与气候有关。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术后Frankel分级:A级1 例无变化,3 例达到D级,12 例达到或接近E级。

4  讨    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造成椎体崩解塌陷、椎管受压和脊柱不稳。治疗目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恢复或扩大受损的.椎管径,为脊髓神经恢复创造条件;二是矫正脊柱畸形,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和脊柱正常序列;三是重建脊柱的稳定,恢复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并为全面康复训练创造条件[1]。前路手术在直视下切除致压物达到椎管前方的完全减压,再损伤脊髓神经的可能性小,能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手术发现多数患者的上位椎间盘与骨折椎体一起破裂并随椎体后壁骨折块向后移位压迫脊髓神经,故术中切除破裂的椎间盘尤为重要。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可以重建脊柱正常序列,纠正畸形,达到重建承载大部应力负荷的脊柱前柱,改善术后神经功能至获得更加稳定的脊柱融合。

胸腰椎爆裂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无手术禁忌时彻底减压,重建脊柱正常序列和稳定性,以早期离床活动,纠正和防止后期腰痛的发生。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采取前路减压重建稳定性已得到认可[2]。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通过清除椎管内骨块可以预防迟发性神经损伤和继发性椎管狭窄,手术后可早期活动。

Z?plate钢板可撑开又可压缩,这样便可进一步恢复椎体高度和矫形,并压紧由减压后的椎体髂骨所构建的移植复合体,使内固物和所固定的椎体髂骨及骨碎块牢固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进一步促进了植骨融合。在扩大了椎管及椎间孔的面积和容积的同时加强脊柱重建结构的强度,增加脊柱承载能力并有效维持脊柱正常生理弧度和椎间盘高度,使脊柱即刻获得稳定,从而减少卧床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方便护理,患者可在背心支具或皮腰围保护下较早起坐行走。该内固定物为钛合金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评价,该内固定系统属短节段固定,愈合后对脊柱活动度影响小。钢板边缘圆钝,不损伤周围组织,固定后周边死腔小,降低切口感染。

手术体会有:a)本手术为限期手术,完成辅助检查力争早做手术,骨折时间延长影响手术出血量,增加手术难度;b)对节段血管结扎并缝扎,椎体滋养血管骨蜡止血,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c)手指轻揉分开胸膜后间隙可大大减少胸膜破损,即使胸膜部分破损,通过术侧肺正压通气下妥善修补,不放胸腔闭式引流,对肺功能影响小,方便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减少肺部并发症;d)肋骨修复髂骨明显降低髂嵴凹陷患者不适感;e)安放螺栓钢板时患者保持侧卧90°以防螺栓钢板倾斜,拧入螺栓时应将其基底部凿平否则螺栓可能突入椎间盘或影响钢板与椎体侧面的帖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护理 康复 治疗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46-0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作为最常见的疾病,在发病后,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或者护理,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具体表现在限制患者的行动能力,使患者长期卧床;诱发败血症等疾病,最终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总之,有效的康复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随机选取多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别就护理提出了相关体会。

一一般资料和护理要点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0 年 2 月~ 201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58 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经常规摄 X 线片、MRI 检查、CT 检查等确诊。无脊髓压迫,属单纯压缩性骨折。其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19~78岁,平均(48.2±10.6)岁。患者主诉腰背部疼痛、弯腰受限、翻身时疼痛加剧。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 25例,重物压砸伤 17 例,车祸伤 10 例,无创伤史 6 例。椎体压缩< 1/3 者 21 例,≥ 1/3 者 37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29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创伤原因、椎体压缩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要点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运动,感觉、大小便情况,以及患者情绪变化。

二护理方法

2.1卧姿护理

胸腰椎压塑形骨折的患者需平卧在硬板床上,伤椎处垫枕,并需早期功能练习(可采用三点复位法,五点复位法或飞燕点水复位法),利用腰背肌收缩、重力和杠杆原理,使脊柱保持稳定的背伸,使压缩的锥体扩张,以矫正骨折畸形。因垫枕需要一个适合过程,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懂得垫枕在其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保持脊柱与水平位置,解除对椎体的压力。功能锻炼主要以腰背肌练习为主,腰背肌锻炼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极为重要,通过锻炼牵拉锥体可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使压缩部分复原,防止骨质疏松、废用性肌萎缩和避免遗留慢性腰痛的发生,可避免远期锥体再度塌陷而导致的锥体畸形。在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时,用手扶患者的肩部和髋部同时翻动,伤椎局部固定,保持躯体上下一致,防止腰部扭伤;侧卧后,背部可用枕头顶住,避免上下身的不一致。应长期卧床,故护理极为重要。护理巡视时,要向患者详细讲解卧硬板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合作,要注意垫枕处衣服应拉平,防止皱褶,防止产生压疮。使患者处于舒适姿势,积极配合治疗。

2.2并发症的护理

腹胀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坠积性肺炎和褥疮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常并发症。腹胀便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由于骨折出血多引起后腹膜血肿,刺激肠系膜交感神经,使胃肠功能减弱;晚期可由于交感神经麻痹引起肠蠕动减慢,而致腹胀、便秘。护理时可轻揉或热敷腹部,鼓励患者多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和水果,指导患者进行腹肌的收缩锻炼,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减少干扰,帮助患者养成床上排便及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腹胀、便秘严重者可给予开塞露或缓泻剂,但不宜常用,以免影响正常的排便反射而形成习惯性便秘。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卧床后,由于体位改变使膀胱长期处于固定位置不动,尿内胆碱残渣沉积于底部,不易随尿液排出,久之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对于不适应体位改变患者,在护理上更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其紧张情绪,引导其放松。可采取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热敷及按摩下腹部等方法,促进排尿。要鼓励患者多饮白开水,应保持每天进水量在2 000~2 500mL,保持尿道口和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女性患者每天清洁会阴1~2次。对于诱导无效者给予导尿,一般尿管留置时间不超过2d,每日用1∶5 000呋喃西淋或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膀胱,以预防泌尿系感染。

2.3 疼痛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给病人带来的最直接痛苦,便是剧烈的疼痛,基于此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或减轻疼痛对患者身心的伤害。如我科在接诊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时,监测患者对疼痛的反应是首要工作之一,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及时给予止痛药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如通过将加热后的热奄包置于患者腰部,以促进局部扩张毛细血管,进而达到活血通络,驱寒止痛地目的。但是在使用热奄包时,一定要控制好温度,避免温度高,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此外,借鉴中医的宝贵经验,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施用针灸治疗,通过选择正确的穴位,进行施针和电刺激,也获得了明显的止痛效果。但在施针治疗过程中,要让患者取卧位,并且让患者消除过滤,全身放松,如患者出现紧张、饥饿或皮肤破损时则不宜施针。另外,由于患者的疼痛程度不一,在疼痛护理过程中,所选用的护理手段也不尽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通常会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和护理效果进行评定,该量表既具有有效表达疼痛强度的优势,且易于操作。

2.4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较重,需卧床休息配合治疗,严重影响各种生理活动,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由于担心治疗效果及影响家人的工作等,而表现出情绪消沉、悲观失望及恐惧、焦虑等,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症状轻微者,尽可能解释清楚本病的严重性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使患者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士需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耐心交谈,解除其紧张情绪,减轻恐惧、焦虑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伤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加之大便不畅,早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忌油腻、生冷之品,中期可给予清补,吃富含高蛋白及铁、钙、磷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可食用瘦肉,牛奶等,后期患者处于恢复阶段,可多食滋补,强筋壮骨的食物。

三结语

随着交通建设、建筑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临床上胸腰椎骨折病例增多,如治疗护理不当,易发生便秘、泌尿系感染、褥疮等,严重者可遗留慢性腰背疼痛,甚至导致脊柱后凸畸形,对患者生活、工作及心理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实施合理治疗的同时,配合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十分重要。我院在骨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完善的康复护理,包括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主要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预防褥疮、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等方面,同时还应做好入院后的护理记录、床头交接班等。总之,通过我们努力要使患者建立自信心,乐意接受治疗并主动配合,动静结合,药食相济,使患者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刘金茹,程扬. 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0,24:105-106.

[2]俞娟. 我国园林建设工程监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01:245-248.

[3]杨春英.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9例护理[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02:113-114.

[4]赵维秀,崔秀美.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科学,2014,04:148-150.

胸腰椎骨 篇4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手术入路

对于胸腰椎骨折形态多种多样,椎体粉碎严重采用后路手术易发生固定失败,迟发后凸畸形,对于后方韧带损伤选择前路手术扩大了,对于椎体粉碎合并后方韧带损伤只选择一个手术入路,固定不牢固,易发生固定失败。目前胸腰椎手术入路的选择仍存在争议,各种分类方法都不能很好的指导手术入路。笔者观察并随访一组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术前结合应用创伤性胸腰椎损伤分类(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指导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44.7 岁(35至56岁)。损伤节段:T11 3 例,T12 6例,L1 7例,L2 8例,L3 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h~6 d,平均4 d。致伤原因:高处跌伤21例,车祸伤10例。所有患者术前行胸腰椎正侧位片,CT、MRI检查,了解骨折粉碎程度和神经受压情况。骨折按Magerl分型:A3型8例,B1型8例,B2型9例,C1型3例,C2型3例。患者的神经功采用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9例,D级6例,E级4例。术前X片检查:Cobb角13°~38° ,平均23.7°±11.3°,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11例,前方骨折并神经损伤12例,后方韧带损伤并前方骨折8例。伴脑外伤1例,伴胸部损伤1例。根据胸腰椎评分系统选择手术入路,后路手术11 例,前路手术12例,前后路手术7例。

1.2 手术方法

后路手术,俯卧位,切开皮肤,后路椎弓根钉,胸椎椎弓根钉的进钉点为横突中轴与关节面中外1/3交点处向内10°,向尾侧15°,腰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为横突中轴与关节突外缘垂线的交点,向内15°,打入克氏针透视,开孔,测深,攻丝,拧入椎弓根钉,放入棒,拧入螺母,适当撑开。前路手术,行右侧卧位,术野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切开皮肤、皮下、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进入膜膜后间隙,腰大肌自前向后剥开,显露椎体,椎间盘插入克氏针,透视定位,切除伤椎的上下椎间盘,行椎体次全切除,有神经症状的切除椎体后缘骨块减压,伤椎上下椎体打钉,放入钛网,或自体髂骨,放入联接棒,拧紧螺母,固定牢固,伤口放胶管引流一条,依层次缝合各层。术后用带支具下地行走,支具固定3个月。前后路手术现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1.3 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拍摄正侧位X线片、三维CT、MRI。术后随访X片及三维CT,观察植骨融合情况,Cobb法测量侧位片骨折的局部后凸角(伤椎头侧椎体的下终板与伤椎尾侧椎体上终板的交角),轴位CT测量并按下列公式计算椎管占位百分比(椎管占位=伤椎椎管前后径/上、下椎体椎管前后径平均值×100%)。所有数据以x¯±s,应用统计SPSS 11.5统计软件,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术后第3天、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复查,以后每隔6个月复查,术后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7个月,平均13.7个月。术前骨折处后凸角度(23.7±11.3)°(13°~38°),术后骨折处后凸角度(5.8±0.6)°(-4°~6°),最后随访后凸(0.9±10.6)°。平均手术时间190 min(90~380 min),平均出血量1680 ml (1260~2540 ml),平均住院17.4 d。术后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7个月,平均13.7个月,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有1级以上的恢复,术前A级4例,恢复到B级 2 例,无恢复2例,术前B级8例,恢复C级4例,D级4例,术前C级9例,恢复D级5例,E级4例,术前E级4例。术后融合100%,在最后的随访中没有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术前侧位X线片示胸腰椎骨折后凸角平均25.6°,术后平均1.2°,末次随访时平均2.8°,叫术前明显改善(P<0.05)。椎管骨性占位术前平均65.7%,术后平均2.5%,末次随访时平均1.4%,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有1例伤口感染,1例深静脉栓塞。

3讨论

胸腰椎骨折形态多种多样,出现了各种分类系统。胸腰椎损伤评分系统[1]骨折形态,压缩骨折1分,爆裂骨折2分,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无损伤0分,不确定2分,断裂3分,神经功能状态,神经根损伤2分,评分3 行非手术治疗,评分4手术或非手术治疗,评分5手术治疗。评分选择手术入路,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选择后路,前方骨折选择前路,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和前方骨折选择前后路。AO分类只是对骨折形态的分类,而胸腰椎严重评分加有神经功能的分类。

对于严重的胸腰椎骨折,椎体受压超过50%,椎管受压超过50%,椎板有骨折压迫神经,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断裂,有的骨折会发生脱位,椎间盘明显损伤。对于这些骨折,单行后路固定,椎管受压减压不充分,明显受压的椎体有的不能恢复正常的高度,有的虽恢复椎体高度,但椎体都是空壳现象,易发生椎弓根钉断裂,椎体高度丢失,固定失败[2]。徐宝山等[3]报告6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内固定螺帽螺钉松动各1例,螺钉折弯2例,螺钉折断7例,术后矫正有丢失,其中有5例Cobb角>20°,有3例腰痛。张英泽等[4]报告用椎弓根钉治疗625例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断裂15例,未植骨融合失败率7.02%。前路手术直视下减压减压压充分,植骨融合好[5]。前路手术可以很好的矫正后凸畸形,没有器械固定失败,神经功能改善好[6]。沈惠良等[7]报告前后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比,前路手术减压充分,植骨质量高,后路手术远期会发生矫正角度丢失。胸腰椎骨折形态多样,且有的伴有神经损伤,Vaccaro等[1]对胸腰椎骨折进行新的分类,不同的分类采用不同的入路,认为对于有不完全神经功能损伤且影像学检查证实压迫来自椎管前方合并椎体后方复合体结构破坏者行前后路手术。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形态多样,手术入路根据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决定[8]。前后联合入路治疗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复位满意,脊柱序列和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随访时未见假关节形成和内固定失败,无继发生凸畸形发生。近年不少作者报道经后路切除伤椎减压固定手术。郝定宏等[9]报告36例严重的胸腰椎骨折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椎弓根钉重建术,术前Cobb角平均为(24.6±4.8)°,术后为(3.6±1.2)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6个月,有1例钛网塌陷,有1例腰3神经根损伤。但个别病例术中出血多[6]。沈惠良等[10]报告前后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比,前路手术减压充分,植骨质量高,后路手术远期会发生矫正角度丢失。前后路手术对于严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固定牢固,无器械固定失败,高的融合率[11]。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与术后对比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未见断裂及松动[12]。夏群等[13]报告采用创伤性胸腰椎损伤分类与严重度评分指导胸腰椎骨折的前后路联合手术,效果满意。陆续有学者报道该分类的可信度、敏感性、特异性[14,15]。

前方椎体骨折压迫神经行后路手术,易发生断钉,减压不充分。对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行前路手术,手术较大,正常的椎体破坏,前方椎体骨折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只选择前路或后路,易发生固定失败。对于前后方都损伤的先行后路手术可以很好的将脱位的骨折复位,最好用4组钉固定,前路减压要充分,术后要注意预防深静脉栓塞。单纯前路手术注意勿过度撑开,防止发生脊柱侧凸畸形,椎间盘清理干净,保留终板,保证好的植骨融合。

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篇5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伤后5~12d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植骨和融合手术。

结果:术后切口无感染,脊髓神经症状无恶化;神经功能改善均有1—3级的恢复;脊柱后凸角为2—6°,平均恢复21°;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1%~100%,平均98%;椎体后缘骨折块明显回纳,占椎管矢状径4%—18%,平均回纳39%。

结论: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较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技术神经功能椎体前缘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05-02

在脊柱骨折的治疗中,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对重建脊柱稳定、恢复脊髓和马尾功能以及患者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脊柱爆裂骨折是指前中柱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其中胸腰椎损伤最为常见。因其常合并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等损伤,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则疗效较差甚至引起严重后果[2]。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四钉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但固定后容易出现伤椎高度恢复不够,融合节段后突畸形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3]。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更佳[4]。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以来,笔者应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7例,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24~61岁,平均40.3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车祸伤12例,重物砸伤7例。骨折部位:T1 15例T1 28例,L1 10例,L2 7例,L3 4例,L4 3例。骨折根据Mcaffee分型:爆裂性24例,屈曲压缩性13例,骨折伴脱位5例。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5例,D级15例,E级6例。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于伤后5~12d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植骨和融合手术。全身麻醉,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利用体位复位,患者俯卧于脊柱手术架上,腹部悬空;取以骨折椎棘突为中心的后正中切口,显露骨折椎及相邻上下椎的椎板、关节突、横突等。根据“人”字嵴顶点,结合Weistein解剖定位法:即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延长线与横突中轴水平线交点,胸椎为小关节的下缘与小关节中线交点的外侧3mm确定椎弓根进针点;根据术前于CT上测量的TSA、SSA角采用徒手置钉法置钉。其中对于骨折椎椎弓根断裂采用开放椎管法:将后部覆盖椎弓根断面的结构去除,显露椎弓根横断面,在直视下植入椎弓根螺钉。术中在伤椎的上下节段常规植入椎弓根螺钉。再在伤椎植入两枚长度较短的万向螺钉,螺钉的进钉方向根据术前影像学对骨折块的判断而有所不同,原则上避开骨折块。所有螺钉的尾端留出两个螺纹,尾端略高于上下节段的螺钉,以增加顶推力。椎弓根骨折或椎弓根直径太小则不植入椎弓根螺钉。置入预弯钛棒。上终板损伤型,将钛棒的一端先固定于上位椎弓根钉,再将钛棒顺序压入伤椎和下位椎体的螺钉内,压棒时将伤椎椎弓根钉向前推顶,纠正后突畸形。拧紧伤椎钉螺母,用加压钳对上下位椎弓根钉进行加压,缩短后柱。下终板损伤型,则先将钛棒固定在下位椎弓根钉,其它步骤类似。完成复位和固定后,侧位透视。透视可见伤椎前柱在杠杆力的作用下高度得到恢复。根据复位情况,决定是否行椎管探查。若复位后发现到伤椎后壁残留部分突起,采用器械将其压迫复位。取自体髂骨和咬除的椎板和棘突混合进行横突间和椎板间植骨。术后24h开始腰背肌锻炼。下肢肌力4级以上者,4~6d后在腰背支具保护下开始行走。术后1周复查X片和CT。测量矢状位后突角度和椎体高度,并观察椎管内骨片的复位情况。12周后去除支具活动。

2结果

术后切口无感染,脊髓神经症状无恶化。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神经功能改善均有1—3级的恢复。脊柱后凸角为2—6°,平均恢复21°。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1%~100%,平均98%。椎体后缘骨折块明显回纳,占椎管矢状径4%—18%,平均回纳39%。术后CT扫描未见“蛋壳”现象,无内固定物松动和断钉、断棒现象,无慢性腰背痛,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

3讨论

伤椎置钉技术适用于Gertzbein分类的A型和B1、B2型。B3型损伤由于前柱延长,明显不适用于该方法;C型损伤极不稳定,应采用Ⅰ期或Ⅱ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同时必须强调在损伤后4~7d內进行复位,否则考虑前路手术减压[5]椎弓根是脊椎最坚强部分,被认为是椎体的“力量核心”,正确放置椎弓根螺钉具有动力性抵抗力,并且为矫正各个椎体的旋转和矢状面提供支点,只要椎弓根完整,伤椎置钉就能产生作用生物力学稳定性。

Dick J.C.报道在动物腰椎模型上测试6钉固定与4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差异,结果6钉固定组优明显减少,为4钉固定的50%~70%。传统4钉固定脊柱不传递弯矩,全部弯矩由内固定承担;在伤椎置入螺钉后34%~44%的弯矩通过脊柱传递。此实验说明在伤椎体置入螺钉可显著改善螺钉的应力分布,减少螺钉负荷。

Mahar的生物力学实验中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后,在屈曲应力下骨折椎的上位椎间盘内压有显著的升高,说明伤椎置钉能够承担部分屈曲应力,改善内固定系统的应力分布,从而起到保护损伤的椎间盘和椎体的作用,杜心如通过解剖学研究提供了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形态学基础,其在10具脊柱标本上模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共置入60枚螺钉,椎弓根螺钉在侧面位于椎体上1/4处,螺钉前端可直达椎体前缘,并紧贴上终板,距终板仅2~3mm。据此认为椎弓根螺钉在椎体内的位置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直接撬拨复位的解剖学依据。

总之,伤椎植钉技术能达到较好的术中复位效果,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既能更好的分散内固定的承载应力,又能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为前柱的自然重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较多节段固定损伤减小,术后的椎体高度丢失减小。防止继发性后凸畸形,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Defino HL,Scarparop P. Fractures of thoracolumbar spine monosegmental fixation[J].Injury,2005,36(2):B90-97

[2]王集军,刘国辉,杨述华.中华长城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11):6462648

[3]李晶,吕国华,王冰,等.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固定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5,5:293-296

[4]昌耘冰,范志丹,夏虹,郑秋坚等.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27,3:347—350

[5]Yuan Q,Tian W,Zhang GL,et al.Zhonghua Guke Zazhi 2006;26(4):217-222

胸腰椎骨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2009年间笔者工作过的医院胸腰椎骨折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82岁,平均47岁。有明确外伤史25例,如高处坠落后臀部或足着地,车祸等。5例患者无明确外伤史,主要原因为老年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所致。

1.2 方法

采用PHILIPS螺旋CT,CT扫描参数KV 120~150,mA 150~250,层厚2 mm,重建层厚1.25 mm,扫描范围包括定位片异常椎体上下各一个椎体。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者,以患者压痛点为中心上下各两个椎体,扫描线无需倾斜。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横断面图像行三维重建,明确骨折类型、累及部位,观察椎管的形态、大小有无异常,明确有无附件骨折。

2 结果

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单纯压缩性骨折20例,爆裂性骨折10例;胸椎骨折(T9~12)14例,腰椎骨折(L1~3) 10例,胸腰椎骨折6例,发生在胸11至腰2 25例,占83%;合并肋骨、椎弓、横突及棘突骨折8例。根据Denis[1]三柱分型,前柱骨折10例,前中柱骨折12例,后柱骨折8例;相邻多椎体骨折5例,间隔多节段骨折2例;造成椎管形态大小异常5例,其中3例骨片对脊髓压迫明显,临床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异常者,均行手术治疗,去除骨折碎片、内固定术。显示外伤后椎间盘突出2例,椎管内血肿4例。平片未见明显异常,CT及三维重建显示骨折2例。

3讨论

胸腰椎解剖结构复杂,每节椎骨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弓由椎弓根和椎板构成,椎弓板上发出7个突起,胸椎两侧与肋骨相连。解剖结构的特殊性造成普通平片及CT显示细微结构的难度加大。脊柱骨折常见于S12~L2,主要是由于该部位为相对活动段,又无肋骨保护,同时胸腰椎小关节由冠状位向矢状位过渡,使其任意方向活动度明显增加,故易受损伤。Denis理论认为脊柱分为三柱:前柱是由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前中2/3组成;中柱包括椎体及椎间盘后1/3及后纵韧带;后柱是由椎板、附件及黄韧带、棘间及棘上韧带组成。此分类可以明确胸腰椎骨折类型、累及部位、脊柱的稳定性,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胸腰椎骨折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单纯压缩性骨折,表现为椎体形态的改变,主要是椎体变扁、楔形变或椎体两侧不对称,一般波及前柱,此种骨折稳定性较好;二是爆裂性骨折[2],表现为椎体内纵横交错的骨折线,椎体碎裂,此种骨折常累及脊柱前中柱或三柱,脊柱的稳定性较差,骨折片易进入椎管,压迫脊髓;三是椎体骨折伴附件骨折,此种骨折除了椎体本身之外还出现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骨折。

临床工作中,需要及时了解骨折类型、累及的部位,了解脊柱的稳定性、椎管形态变化及有无椎管内骨片,脊髓和神经根有无受压及继发性椎间盘突出,有无其他并发症,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预测手术的可能性及评估预后都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避免截瘫等并发症的发生。

X线平片是胸腰椎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3],对于椎体有明显形态改变的骨折常能明确诊断,能够初步定位骨折可能累及的椎体,为进一步检查提供帮助。但对轻微压缩性骨折,或无明显压缩,仅椎体内出现斜形或横形骨折线者,平片无法显示。此外,平片无法判断有无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椎管内外血肿。对于爆裂性骨折累及椎管情况及椎弓和横突骨折显示有一定的限制。

螺旋CT图像重建,目的是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更好、更全面和多方位地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相邻关系。在横断面基础上重建时,层厚越薄,重建的效果越好,图像越清晰。螺旋CT图像重建,属于容积扫描,采集的数据比较全面,加之图像重建时可采用最薄的重建层距,并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进行任意多次的图像重建[4]。本组病例采用薄层螺旋CT横断扫描,然后进行三维重建。三维图像重建能够清晰显示椎体内部结构,骨折线走向。横断面能敏感发现椎体纵形骨折,爆裂骨折移位骨折片,显示骨性椎管形态、大小和完整性;矢状面重建可以发现水平骨折线,显示脊柱序列的改变及骨折片与椎管的关系;冠状位显示椎弓骨折及分离情况,及时发现肋骨及横突骨折。本组中2例患者平片检查未见明显骨折征象,CT扫描及图像重建后发现椎体内骨折线,未造成椎体形态的改变。

总之,日常工作中,对于胸腰椎外伤患者,在常规平片检查、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多平面图像重建是必要和有效的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CT三维重建图像,观察骨折类型、范围、椎管形态大小的变化,骨折碎片与脊髓和神经根的关系,确定有无并发症,并与平片进行对比。结果 30例患者中,骨折累及S9~L3,单纯胸椎骨折14例;腰椎骨折10例;胸腰椎同时骨折6例;骨折累及前柱10例,前中柱12例,后柱8例;单纯压缩骨折20例,爆裂骨折10例。合并附件及肋骨骨折8例;椎管异常5例,其中3例骨片压迫脊髓者,临床手术去除骨片加内固定。外伤后椎间盘突出2例,椎管内血肿4例。平片未见异常而CT三维重建发现骨折2例。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明确骨折部位,椎管异常及了解骨折碎片与脊髓和神经根的关系,发现平片不易发现的骨折及外伤后椎间盘突出及血肿。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螺旋CT,重建

参考文献

[1]Denis F.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classficance of acute column spinal injure.Spine,1983,8:817.

[2]戴书华,申斌.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平片与CT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18(2);157-159.

[3]黄长明,陈勇,颜志平,等.螺旋CT重建在胸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颈腰痛杂志,2003,24(3):151-153.

胸腰椎骨 篇7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胸腰椎骨折,应用

在临床中, 老年胸腰椎骨折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 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传统的治疗中, 通常使用保守治疗, 但由于其并发症较多、卧床时间较长、疗效不明显等缺点往往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1]。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进步, 经皮椎体成型术被逐渐应用到临床中, 经皮椎体成形术属于微创手术, 是将骨水泥等物质经皮下注入到椎体当中, 使得椎体提高抗压强度, 具有改善椎体外形, 恢复椎体生理功能的作用[2]。因此笔者所在医院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 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试验组:男40例, 女20例;年龄小53岁, 最大72岁, 平均 (64.4±8.1) 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患者35例, 高工坠落伤患者20例, 硬物击伤患者5例;骨折部位中, 大部分的患者为T12~L1且多为压缩性骨折, 共有41例。对照组:男45例, 女15例;年龄最小55岁, 最大71岁, 平均 (62.3±10.6) 岁;致伤原因中, 交通事故伤患者30例, 高工坠落伤患者5例, 硬物击伤患者5例;大部分的患者为T12~L1且多为压缩性骨折, 共有45例。对所有被选择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 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2) 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有所下降的患者; (3) 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4) 合并有后纵韧带断裂, 椎体后缘缺损等损伤的患者[3,4]。

1.3 方法

1.3.1 试验组

对患者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前服用口服镇静剂, 取患者的仰卧位, 铺消毒铺巾, 使用利多卡因施行局部麻醉。手术时首先通过C形臂X光机定位椎弓根位置, 确定进针点[5]。同时, 以进针点为中心确定4~5 mm的道口, 通过透视引导将直径为1.4 mm的带套管的导针插入后去掉导管。使用扩张器将创口扩张到直径4 mm, 将其套入套管, 使用已进入的导针将相应的组织绩效扩张直至椎弓根。其次去除扩张器与导针, 经过套管进入椎体通道内, 当扩张器全部膨胀或骨折的复位达到标准之后即可将扩张器拔出, 向注射器中抽入10 ml调配好的骨水泥, 在检测状态下将骨水泥等缓慢均匀的注入椎体, 每次仅大约注入3 ml, 总量不超过6 ml[6]。直至将椎体空腔填满。若发生骨水泥外露或无法注入时即停止注射, 最后记录每位患者骨水泥的注入量。

1.3.2 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实行保守治疗, 即让患者平卧休息, 必要时给予患者止痛治疗[7]。

1.4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所有的数据均由Excel和SPSS 13.0两个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 试验组患者缓解疼痛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试验组患者中, 44例患者的腰背部疼痛感明显减弱, 4例患者在术后的当天即可下床活动, 12例患者刻在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由于其创口小等特点, 患者通常情况下 (5.3±1.2) d即可出院, 而对照组患者则需要 (7.9±2.3) d方可出院。试验组患者总缓解率为1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另外, 25例患者未用过止痛药, 5例患者使用过止痛药。详见表1。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在老年人中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的临床特点为患者的椎体骨密度明显降低, 皮质变薄, 通常情况下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骨折。患病后患者会明显感到腰痛, 翻身直立活动困难等,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通常的治疗中常见的有保守治疗, 但该方法并发症较多, 卧床时间较长, 疗效不明显。为提高患者的预后状况, 笔者所在医院通过采用经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在本研究中, 试验组患者缓解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还可以明显加强椎体的支撑能力, 恢复椎体的形状, 缓解疼痛等。且试验组患者中, 44例患者的腰背部疼痛感明显减弱, 48例患者在术后的当天即可下床活动, 12例患者可在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由于其创口小等特点, 患者通常情况下 (5.3±1.2) d即可出院。试验组患者在经过手术后, 27例患者的疼痛完全缓解, 31例患者部分缓解, 2例患者轻微缓解, 总缓解率为100%。另外, 25例患者未用过止痛药, 5例患者使用过止痛药。在本研究中还发现, 对照组患者虽然在短期内恢复了正常, 但是未来仍然有再次发病的风险。根据上述数据研究者认为, 经椎体成形术在临床中的疗效确切, 由于此方法是将骨水泥注入到椎体内部, 因此在骨水泥的凝固期间可以发出一定的热量从而缓解疼痛。同时骨水泥不但有良好的支撑效果, 而且还会通过椎体松质骨包围融合形成稳定的核心, 进而可以防止椎体的再次塌陷。此外在施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时, 医生需要对脊柱的三维解剖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 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进行。同时对手术的禁忌证、适应证、穿刺入路、骨水泥的注入等进行熟练的掌握等, 均是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 通过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中可以了解到, 此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同时还具有创口小,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少术中的出血量等。既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一种有效科学的手术方案,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昱, 荆涛, 时凤, 等.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介入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16) :3021-3023.

[2]王建强, 汪明星, 房明亮, 等.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入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12) :2027-2028.

[3]高万旭, 宓士军, 高景春, 等.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0, 16 (4) :288-290.

[4]管小仙, 王文, 徐权妹, 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18) :115-116.

[5]何帮剑, 童培建, 厉驹, 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9, 15 (1) :52-53.

[6]刘伯昊, 黎泽森, 李美军,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 (5) :357-358, 361.

胸腰椎病变的放射诊断分析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9年9月~2014年7月我院诊治的100例胸腰椎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61~76岁,平均71.22±4.10岁;损伤部位T10 18例,T11 27例,T12 55例;临床见胸腰背部疼痛,胸腰部束带感,行走困难,肌张力增高,有明显的感觉减退平面,双下肢麻木,无力,病理呈阳性;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同期我院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61~79岁,平均71.44±5.10岁。两组对象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1.2 放射诊断

采用德国AGFA D3000DR拍片机,所有对象拍摄标准腰椎正侧位片,取仰卧位,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并与其中心重合,双膝、髋关节伸直;同时行普通腰椎侧位拍摄,侧卧位,双臂屈曲向前上举起,分别抱头部两侧,双膝、髋关节屈曲,保持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垂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对象的X线征象,主要为曲度变直和椎管狭窄;测量与计算X线脊柱成角(SDA)、损伤椎体的椎弓根间距比率(IPDR)。

1.4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曲度变直78例,椎管狭窄65例;对照组曲度变直4例,椎管狭窄6例。观察组T10、T11、T12节段SDA与IPDR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 小结

近年来临床普遍应用影像学,为胸腰椎病变诊断提供有效手段[5]。胸腰椎X线片检查是临床最基本与方便的检查方法,其胸腰椎各参数测量对胸腰椎病变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6]。研究发现,胸腰椎病变的X线特点主要为曲度变直和椎管狭窄。胸腰椎病变会产生向后凸入椎管的骨块,引起严重脊髓损伤,椎弓根间距比率发生变化;故恢复椎弓根间距比率是评价器械复位的指标。胸腰椎病变放射诊断可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对于临床手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病变应用放射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100例胸腰椎病变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均采取放射X线诊断,比较两组SDA与IPDR值。结果:观察组T10、T11、T12节段SDA与IPDR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病变放射诊断可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对于临床手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胸腰椎病变,放射X线,诊断,脊柱成角(SDA),椎弓根间距比率(IPDR)

参考文献

[1]钱济先,高浩然,李存孝,等.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脊柱后凸畸形[J].中医正骨,2014,26(3):33-35.

[2]徐妍妍,李斌,邹海波,等.X线、CT、MRI在评估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1):832-835.

[3]潘登,张长江,李洪珂.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7):94-95.

[4]Gao X,Fan JG.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Study Group of Liver and Metabolism,Chinese Society ofEndocrinology[J].Journal ofdiabetes,2013.5(4):112-114.

[5]刘正华,赵娅莉,赵勤鹏.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胸腰椎疑难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9):1540-1542.

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护理 篇9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腹胀,护理

腹胀是胸腰椎骨折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常导致患者食欲不振、腹痛, 甚至烦躁、焦虑等, 严重者可使膈肌上升, 导致呼吸困难, 也可使下腔静脉受压, 影响血液回流, 诱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并可直接影响到创伤的治疗及恢复[1]。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针对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帮助患者减轻腹胀程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6例, 男22例, 女14例;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48岁。胸椎骨折21例, 腰椎骨折15例。单纯压缩性骨折19例, 粉碎性骨折17例, 合并脱位3例。本组患者均在不同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

2 原因分析

2.1 病理生理因素

正常情况下, 腹腔内大部分气体经肠壁血管吸收后由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胸腰椎骨折后, 由于腹后壁血肿刺激肠系膜交感神经使血循环发生障碍, 影响肠壁气体吸收, 从而引起腹胀。

2.2 心理因素

胸腰椎骨折多为突发事件, 瞬间意外改变了患者的生活状态, 加之疼痛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同时由于受伤的患者角色的过度强化, 刺激高级活动中枢, 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加重了腹胀。

2.3 生活习惯的改变

胸腰椎骨折由于疼痛及医疗限制, 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在床上使用便器等, 这就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与适应过程。生活习惯改变, 排便反射抑制从而导致便秘、腹胀。

2.4 知识缺乏

由于科学的医疗信息来源有限, 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翻身甚至四肢的活动均可导致骨折发生移位, 影响骨折的愈合, 因此视活动为禁忌。

2.5 进食少

有些患者为了减少大小便次数而少食、禁饮, 因进食量少, 食物残渣相对也减少。肠内容物对肠道的刺激减少, 肠管蠕动减慢可导致便秘进而加重腹胀。

3 护理对策

3.1 及时应用药物

及时给予消炎和活血化淤药物静脉输液, 能有效消除腹腔后血肿对神经的刺激、压迫, 改善内环境, 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3.2 心理护理

护士应具有同情心, 体贴、理解患者, 充分重视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 提供信息支持, 讲解疾病性质、治疗护理及转归, 消除其消极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增加患者对康复指导的依从性。

3.3生活护理

室内保持安静, 定时通风,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指导并训练患者在床上使用便器, 每天按时给予便器。排便时减少病房探视人员, 使患者身心放松, 有利于排便反射的建立。睡前给患者用温水足浴, 可使双足底的小肠、结肠、肛门等反射区血液循环活跃, 从而加强了这些器官的功能, 促进肠蠕动, 排出肠内气体[2]。

3.4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轴线翻身法, 早期在床上进行扩胸运动及四肢的屈伸活动, 使其认识到绝对卧床并非静卧不动, 正确、恰当的活动不但不会影响骨折愈合, 而且可改善患者情绪, 还可使肠内容物对胃肠的刺激增加, 从而促进肠蠕动[3]。

3.5饮食指导

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高纤维素、粗纤维的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 包括芥菜、香蕉等。饮食不宜过饱, 要少量多餐, 既减轻胃肠负担, 又可促进肠蠕动。多饮水, 特别是晨间空腹饮1杯温开水, 可刺激结肠反射而促进排便, 减少肠胀气[4]。禁食易引起胃肠道胀气的食物, 如豆浆、豆腐等。

3.6 预防和解除便秘

指导患者腹部按摩, 每天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3~4次, 每次15~30min, 以促进肠蠕动, 注意按摩力度要深达肠壁。患者2~3d未解大便者, 按医嘱给予开塞露20~40ml或石蜡油200ml灌肠。本组13例发生便秘, 使用开塞露10例, 给予石蜡油灌肠3例, 均能有效解除便秘, 减轻腹胀。

3.7 胃肠减压

本组1例出现顽固性腹胀伴呃逆, 给予禁食、行胃肠减压术, 减轻胃肠胀气, 逐步恢复胃肠功能。

4 体会

胸腰椎骨折初期1~5d腹胀发生率最高, 并可发生在整个住院期间。引起腹胀的相关因素, 常常是多方面的, 护士应仔细观察并加以分析[5], 注重患者的心理因素, 加强健康教育, 早期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胀, 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梓凌, 辛少方, 全小明, 等.临床创伤骨折便秘发病原因调查 (J) .中国骨伤, 2002, 15 (3) :157-158.

[2]徐亚香, 吴晓玲.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循证护理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11 (12) :31-32.

[3]刘宪荣.精神分裂症病人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J) .护理研究, 2004, 18 (2) :284.

[4]陈敏, 李爱霞, 桑秀艳.对便秘患者的护理援助 (J) .齐鲁护理杂志, 2002, 8 (6) :409-410.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篇10

【关键词】GSS-Ⅱ椎弓根系统;胸腰椎骨折;节段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93-01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手术被多数医生所熟知并采用.2007年8月至2011年9月,我们运用椎弓根钉系统(GSS-Ⅱ)固定,结合椎弓根入路椎管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46例,女6例,年龄18~72岁,平均40.5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伤5例,重物砸伤35例.骨折部位:T93例,T105例 T117例 T12 15例,L1 13例,L2 7例,L3 2例,双椎体骨折:T12L13例,L1L2 6例,L2L3 3例.骨折类型(Denis分型):屈曲压缩18例,爆裂骨折22例,骨折脱位12例.脊髓神经功能(Frankec)分级:A级14例,B级9例,C级11例,D级7例,E级11例.外伤至手术时间:5小时-14天,平均3.5天.合并颅脑损伤3例,胸腹部损伤3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俯卧位,后侧入路,根据具体伤情和需要固定的阶段,显露伤椎及上下相邻1至2个脊柱节段.有骨折脱位者,台下人员辅助牵拉复位,采用Weinstein法确定进钉点,C臂下了解并调整进钉方向,采用GSS-Ⅱ椎弓根钉系统,置入锥弓根螺钉.合并脊髓神经损伤且椎管内有骨性占位者,采用椎板及关节突部分切除,切除锥弓根内侧骨质,用弯角刮匙刮除锥体后部少许骨质.将后突骨块推向前方,减压成功后,如锥体前缘压缩较多,将棒预弯并转棒撑开,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纠正后突.根据骨折类型可取骼后上棘骨条,行椎板及关节突间植骨,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4~6周坐立或下地.

2 结果

本组52例,32例采用短节段固定20例采用长节段固定.26例行椎管探查,其中19例行椎管前方减压术,术后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未出现感染,52例伤椎高度及脊椎序列恢复满意.椎管形态得到改善,压迫解除,脊髓神经不全损伤者术后有所恢复.48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伤椎前缘高度无丢失.

3 讨論

3.1 手术目的;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损伤,积极的外科手术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学者主张,对无神经损伤的爆裂骨折以及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做预防性内固定和融合术,以防晚期脊柱不稳定导致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和脊柱畸形带来的并发症.手术治疗的目的:[1] (1)稳定脊椎,恢复脊椎的正常结构和序列.(2)解除脊髓神经的压迫.(3)促进神经功能恢复.(4)缩短卧床和住院的时间.

3.2 固定融合节段的选择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治疗中,后路椎弓根固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资料表明[2]脊柱三柱严重损伤及脊柱骨折脱位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难以达到良好的复位固定,可以考虑长节段固定.但腰椎长节段固定,可造成平背畸形,腰椎活动受限,邻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脊柱损伤的不同部位和骨折类型,选择固定节段的长短.术后长节段固定物及时取出,固定区相邻节段无明显退变,但固定时间过长,可加速其退变.本组对严重三柱骨折,双椎体骨折,骨折脱位及肥胖患者共19例,采用4~5个锥体的长节段固定,但植骨融合为短节段,内固定物一般在术后一年取出,防止长节段固定带来的并发症.

3.3 GSS-Ⅱ椎弓根系统的特点

椎弓根螺钉系统已成为脊柱外科领域中主要的固定装置,在重建和维持脊柱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GSS-Ⅱ椎弓根钉系统为钛合金材料,术后可进行CT和 MRI 检查.椎弓根钉和钩均为开口,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金属棒的直径相应减小,可纵向撑开或压缩,通过旋棒可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根据需要可选择脊柱固定节段的长短,操作安装简便.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术前应根据CT 片测量并选择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同侧椎弓根钉在一条直线置入,防止纵棒安装困难.术后早期活动应有腰围或支具保护.

参考文献:

[1] 贾连顺,李家顺.脊柱创伤外科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292.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篇11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 笔者对本院及本市外院收治的胸腰椎 (T12~L2 ) 爆裂型骨折患者68例进行了随访, 均为单一椎体骨折, 平均随访时间44个月。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二组。A组:手术组44例, 其中27例入院时合并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 全瘫7例。伤后早期进行后路手术切开复位,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 (Dick) 内固定, 18例附加椎板减压, 4例行脊髓探查;B组:非手术组24例, 有神经功能障碍3例, 卧木板床, 腰背肌功能锻炼及石膏支持固定, 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2结果

骨折畸形发生程度及治疗后恢复情况见表2。

骨折椎管狭窄程度:A组术前平均40.8% (11.8%~59.9%) , 随访25.3% (11.0%~57.6%) ;B组分别为26.0% (9.0%~46.7%) , 20.7% (4.2%~40.8%) 。

神经功能评估:A组Frankel分级, 术前A级7例, B级1例, C级7例, D级12例;随访A级1例, C级1例, D级6例。B组伤后B级2例, D级1例, 随访D级3例。

随访时疼痛程度分为四级 , Ⅰ无疼痛, Ⅱ轻度疼痛, Ⅲ中等度疼痛, Ⅳ严重疼痛。A组Ⅰ级40例, Ⅱ级4例, 2例为术后1年Dick钉螺帽脱落, 1例螺钉断裂, 1例内固定松动, 去除内固定后疼痛消失。B组Ⅰ级20例, Ⅱ级4例。

3讨论

治疗后脊柱畸形存在程度是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客观指标之一。A组术前Cobb角平均15.9°, 随访为8.6°;B组治疗前为10.7°, 随访13.3°。A组术前Cobb>25°有8例, 随访仍>25°4例, 此4例有3例为伤椎上下间隙椎间盘损伤所致后凸畸形矫正丢失, 只有1例由于骨折复位不良引起;B组治疗前无>25°病例, 随访有2例分别为32°、25°, 此2例不但神经功能均为D级, 畸形未得到纠正, 还有加重趋势, 1例做了后期侧前方减压术, 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分析原因系非手术治疗患者早期过伸位不能达到解剖复位, 加上维持困难, 住院时间大多为2周左右, 一旦病情稳定, 出院后又不能继续配合治疗, 过早下地活动或去除外固定支具。手术组后凸畸形矫正不足与手术时间及医生的手术经验密切相关, 伤后应尽早手术 (1周内) , 准确的插钉技术配合过伸位复位, 是提高复位质量的关键措施。

评估治疗效果又一客观标准-椎管的狭窄程度, A组伤后骨折块侵入椎管平均达40.8%, 随访为25.3%, 间接减压效果达15.5%, B组分别为26.0%和20.7%, 间接减压只为5.3%, 手术组间接减压作用也优于保守治疗组。

爆裂型骨折伤后合并不同程度神经障碍, 常常是早期手术指征之一。A组术前D级以上神经功能受限者, 术后均有2级以上改善, 但需指出的, 术前有7例A级, 随访只有1例仍为完全性截瘫, 其余6例有2~3级以上的功能改善, 这种成绩可能与早期把一部分脊髓休克病例划入A级范围, 鉴别方法伤后24 h不能恢复阴茎球海绵体反射或S4 ~S5 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者, 往往为A级。无明显神经损伤者归入B组治疗, 随访中2例有迟发性神经损伤改变。

根据本资料, 笔者确定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早期手术治疗指征:①不稳定型;②有严重脊髓、马尾神经损伤者 (FrankelA、B、C级) ;③骨折椎椎管狭窄>40%以上者。上述3项指征中, 只要有一项符合, 病情许可情况下, 均可考虑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则积极推荐使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技术, 手术创伤小, 安全性大, 功能受限少, 后期再减压发生率低。

摘要:68例胸腰段 (T12~L2) 爆裂型骨折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A组 (手术组) 44例, 使用Dick钉固定, B组 (非手术组) 24例, 卧木板床及石膏支具固定。A组后凸畸形 (Cobb) 平均术前15.9%, 随访8.6%;B组则分别为10.7%、13.3%。CT扫描椎管狭窄程度前者分别为40.8%、25.3%;后者26.0%、20.7%。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 A组术前A级7例、B级1例、C级7例、D级12例, 随访A级1例、C级1例、D级6例;B组伤后B级2例、D级1例, 随访D级3例。疼痛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B组损伤程度较轻, 两组不能作统计学对比。

上一篇:西部留守妇女下一篇:开口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