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CT

2024-09-27

腰椎CT(共10篇)

腰椎CT 篇1

脊椎滑脱是指病变脊椎相对于其下方的脊椎出现水平移位, 按其有无合并脊椎关节突间峡部裂通常分为真性脊椎滑脱与假性脊椎滑脱[1]。随着螺旋CT使用的普及, 螺旋CT越来越多应用于腰椎滑脱的检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2例腰椎滑脱病例的螺旋CT征象, 进一步探讨螺旋CT对腰椎滑脱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在门诊及住院腰椎滑脱病例82例, 其中男25例, 女57例;年龄最大82岁, 最小32岁, 平均60.2岁, 其中50~59年龄组35例, 所占比例为42.7%。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 BRIVO 315螺旋CT, 对病变椎体及下一椎体螺旋扫描, 层厚2 mm、层间隔2 mm、螺距1︰1、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80~100 m A。扫描后进行层间隔为1 mm的后重建, 将层间隔1 mm的图像采用多平面重建 (MPR) 、曲面重建 (CPR) 、容积再建 (VR) 等方法进行图像重建。

1.3 结果分析

由2名以上有经验的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在定位像及正中失状位MPR像上依据Meyerding氏法判断有无腰椎滑脱及滑脱程度, 即将下位椎体的上缘由后向前纵分为四等份, 根据上位椎体后缘在下位椎体上缘的位置将滑脱分为Ⅰ~Ⅳ度。利用MPR图像重点观察椎弓峡部是否完整, 根据真性滑脱的直接征象椎弓峡部裂判断真假性滑脱。多角度观察小关节、椎间盘、椎管、侧隐窝、韧带等相邻结构的改变, 对腰椎滑脱进行全面分析。

2 结果

(1) 腰椎滑脱性质:根据有无椎弓峡部裂真性腰椎滑脱1例、假性滑脱81例。腰椎滑脱程度:依据Meyerding氏法分类Ⅰ度滑脱79例、Ⅱ度滑脱3例。腰椎滑脱椎体:L3 (4例) 、L4 (53例) 、L5 (21例) L3、4 (1例) 、L4、5 (2例) 。 (2) 腰椎滑脱周围结构改变: (1) 小关节退行性改变:小关节硬化、增生68例, 小关节面下囊变23例, 小关节间隙变窄37例, 小关节移位13例, 小关节真空变性31例, 关节囊钙化28例。 (2)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椎间盘膨出59例, 椎间盘膨出并突出16例, 椎间盘真空变性26例。椎体边缘骨质增生43例。 (3) 椎管狭窄22例, 侧隐窝狭窄57例。 (4) 黄韧带肥厚11例, 后纵韧带钙化19例。

3 讨论

腰椎滑脱是腰椎体相对于其下方的椎体出现水平移位, 侧位显示滑脱椎体向前方或后方移位, 使椎体前后缘连线的连续性中断错位呈阶梯状。腰椎滑脱CT轴位由于椎体前移造成上下相邻终板在同一层面前后错位显示“双终板征”或“双边征”。脊柱滑脱时, 椎管前后径增加, 膨出的椎间盘后缘可看到下一椎体终板的后缘, 似双椎管即“双椎管”征象[1]。正中矢状面重建能更加清晰准确地显示椎体滑脱的程度。真性腰椎滑脱峡部裂可分为三型:双侧峡部裂、单侧峡部裂、不完全峡部裂。轴位显示峡部裂为椎弓峡部断裂, 断端欠规整, 以及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若峡部裂与椎间关节出现在同一层面上可呈现“双关节征”[2]。MPR能多层面、多方位观察椎弓峡部, 尤其经椎弓斜矢状位能直观显示椎弓峡部裂。

假性腰椎滑脱即退变性滑脱, 由于关节突间关节及其间盘退变使椎体之间关节不稳定引起, 是在椎弓完整情况下发生的[3]。小关节退变, 制约脊柱前移功能下降, 出现前滑;上一脊柱下关节突沿下一脊柱上关节突下滑后移, 造成后滑。小关节退变表现为关节面硬化、肥大或骨赘形成, 关节面下小囊状低密度影,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移位形成半脱位, 关节间气体密度等。CT轴位图像能清晰显示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显示小关节更加立体、直观, 更利于小关节移位情况的观察。

螺旋CT能够提供腰椎周围肌肉、韧带、椎间盘以及其他软组织的信息, 为全面评价腰椎滑脱的程度提供了佐证[4]。螺旋CT图像能显示椎间盘膨出、真空变性等滑脱合并的椎间盘改变;椎间盘膨出及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所致硬膜囊受压及椎管失状径的改变;关节突增生、椎间盘膨出引起侧隐窝、椎间孔的狭窄;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等韧带的改变[5,6]。

螺旋CT扫描采集容积数据, 能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 通过分析螺旋CT征象, 既能确切诊断腰椎滑脱, 并能在正中矢状面MPR精确测量滑脱程度;对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的多层面、多角度观察能明确滑脱的原因;对相邻椎间盘、椎管、侧隐窝、韧带等结构改变能直观、全面的观察分析。因此螺旋CT对腰椎滑脱的诊断和综合评价提供确切的依据, 为临床对腰椎滑脱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松年, 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212.

[2]黄尚飞, 方凯, 方学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在16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的CT表现和分析[J].吉林医学, 2012, 33 (35) :7704-7705.

[3]敖淑云, 刘宝音.探讨假性腰椎滑脱CT特点[J].吉林医学, 2006, 27 (9) :1097-1098.

[4]秦崇富, 陈燕浩, 张树桐, 等.64层螺旋CT在腰椎滑脱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江汉大学学报 (自热科学版) , 2009, 37 (4) :92-94.

[5]朱红静, 赵亮, 刘俊才.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 (14) :2859-2860.

[6]刘兴华, 史哲, 邹宇飞, 等.浅析潘生丁负荷首过心肌灌注磁共振成像测定心肌灌注储备的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15 (12) :150-151.

腰椎CT 篇2

关键词 椎弓崩裂 脊椎滑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资料与方法

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6~73岁,平均42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5年。主诉腰痛9例.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7例,腰痛伴双侧下肢放射痛7例。间歇性跛行2例。查体,直腿抬高实验阳性11例,下肢麻木和/或感觉减退者13例。有外伤者11例。

CT扫描方法:25例全部使用marconiPQSCT机进行扫描。患者仰卧于床面上,抬高臀部先作出定位像,再进行椎间盘扫描,如发现或疑有椎弓崩裂或脊椎滑脱时,即于椎弓根上缘至下方椎体上缘进行连续扫描,层距和层厚均为5mm,扫描线与椎间隙平行。用骨窗显示,窗宽1000~1500Hu,床位200~300Hu。

结果

本组病例有椎弓峡部裂隙46处,双侧峡部裂21例(42处裂隙),单侧峡部裂4例,腰5峡部裂23例,腰4峡部裂者2例。根据Meyeiding法[1],脊椎滑脱程度:Ⅰ°滑脱14例,Ⅱ°滑脱8例,无滑脱3例。

讨论

腰椎椎弓崩裂的病因:该病病因有先天性和外伤性两种学说,多数学者接受前者[2]。Ramband等认为每侧椎弓各有两个化骨核,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两个化骨核不连合时即形成峡部缺损,Bailey氏认为正常化骨核可以一分为二,不连合时即形成峡部缺损,此种现象多见于一侧椎弓。还有学者认为某些椎弓峡部因先天的发育缺陷而具有潜在的薄弱性,当发生外伤后,始发生缺损。

椎弓崩裂与脊柱滑脱的CT表现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定位像上滑脱椎体向前移,失去脊柱前缘连线的平滑和连续性;②椎弓峡部的骨质缺损,表现为上下关突间的条带状的低密度带,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伴有骨质增生硬化;③椎管变形,椎管前后径延长,呈双管状,硬膜囊拉长,呈纺锤形;④椎间盘变形,椎间盘对称性地超出滑脱椎体的后缘及下方椎体的前缘,方向相反。在此层面出现终板的双重轮廓征,即滑脱椎体的下终板及下方椎体的上终板同时显示,两者为置前后交错,中间部分重叠。

鉴别诊断:①脊柱滑脱引起的椎问盘的改变与椎问盘脱出的鉴别,在脊椎滑脱时,滑脱椎体的后缘多出现突出椎间盘组织,这种突出是对称性的,在下位椎体的后缘并无椎间盘组织。而椎间盘突出常是不对称的,并且同时超出上下椎体的后缘。②腰椎峡部裂隙与椎小关节的鉴别,可根据两者不同的位置及CT表现特征予以区分,前者位于椎弓根下缘层面,CT特征表现为不规则的锯齿状的骨质缺损,边缘骨质增生硬化,椎管前后径延长,硬膜囊变形;而后者位于椎间盘层面,其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均匀,呈弧线状。当扫描线不与椎间隙平行时,椎弓峡部裂与椎小关节可以同时出现在一幅图像内,靠前的为腰椎峡部裂,而靠后的是椎小关节。

参考文献

1 杨克勤,等.脊柱疾病的临床研究,第1版.北京出版社,1993:144.

腰椎CT 篇3

腰椎滑脱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常因腰椎退行性变引起, 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原因。X线平片能直观显示腰椎退行性滑脱, 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但不能显示椎管内外某些结构受累情况, 如硬脊膜囊、侧隐窝、神经根、椎间盘的改变。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本文旨在探讨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和峡部裂并腰椎滑脱两种常见腰椎间盘滑脱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2007年8月-2011年10月收集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中, 男38例, 女22例, 年龄17~65岁, 中位年龄43.5岁, 病程23d~16年。其中腰痛31例, 腰痛并下肢放射痛21例, 间歇性跛行4例, 下肢麻木3例, 下肢沉重感1例。双侧发病41例, 单侧发病19例。

1.2 CT扫描方法

患者仰卧扫描侧位, 定位从椎弓根下缘开始扫描, 扫描线与椎间盘平行, 并扫描出相邻椎间盘。如常规扫描椎间盘可疑峡部裂, 则从椎弓根下缘平面扫描。CT机为岛津SHIMADZU-4800TE型层面CT机全身扫描机, 层厚和层距均为5mm。

2 结 果

2.1 腰椎滑脱部位、程度和方向

60例腰椎滑脱中, 均发生在L3以下椎体, 其中单纯L3滑脱5例, 单纯L4滑脱35例, L5滑脱14例, L3、L4同时滑脱6例。用Meyerding法滑脱度标准判断为腰椎滑脱程度, 其中Ⅰ度滑脱54例, Ⅱ度滑脱6例。

2.2 腰椎退行性变的CT表现

腰椎椎体邻近部位椎体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 (骨密度减低和骨小梁模糊) , 椎体肥大或边缘骨赘形成, 椎体相邻面轻度硬化。椎间隙变窄, 椎小关节面增生硬化, 椎小关节面增生硬化并小关节间隙变窄。椎管和椎间孔改变:表现为滑椎不同程度的骨性椎管前后径变小, 椎间孔狭窄变形。

2.3 腰椎弓峡部裂CT表现

峡部骨质不连续表面粗糙硬化不光整或者有骨痂形成呈梭形膨大;峡部裂纤维组织或骨赘增生所导致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钙化;峡部裂紧邻椎小关节增生、肥大、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神经根鞘和硬膜囊受压。

2.4 腰椎滑脱的CT表现

(1) 椎体滑脱表现:横断面上可见“双椎体缘”, 并可见相对性椎间盘前后膨出。 (2) 椎间盘退变表现:椎间盘向周围均一性膨隆, 本组椎间盘膨出35例, 以L4~5为多见 (27例) 。椎间盘真空征13例, 表现为椎间盘内有气体影。 (3) 骨和小关节退变表现:腰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及腰椎骨质疏松。小关节均有不同程度退变, 表现为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面下囊变、关节间隙狭窄或不对称和关节囊钙化, 其中29例有一侧或两侧小关节真空征。椎体边缘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位于前后缘和侧缘。多数腰椎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黄韧带增厚25例, 前纵韧带钙化13例。 (4) 椎管、侧隐窝和椎间孔改变:表现为滑椎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央性椎管狭窄以及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

3 讨 论

3.1 导致腰腿痛的病理形态学基础

腰椎弓峡部裂影响了脊椎的稳定性;腰椎弓峡部紧帖黄韧带外缘和侧隐窝的下后部以及构成椎间孔的后上壁、椎弓峡部裂处纤维组织增生和骨赘形成可使椎管横径变小, 椎间孔变窄和侧隐窝狭窄, 从而导致腰腿痛。滑脱和椎间隙变窄使椎间孔扁平, 以及滑脱后椎间盘受载面积改变, 导致滑脱平面椎间盘破裂和突出, 合并椎小关节退变亦较常见。一般认为腰椎弓峡部裂引起腰腿痛的原因有:脊椎不稳定导致局部腰痛;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鞘及硬膜囊;腰椎弓峡部裂处纤维组织增生压迫神经根鞘及硬膜囊;椎体前移直接压迫马尾神经根[1,2]。

3.2 退变性脊椎滑脱症的CT影像分析

退变性脊椎滑脱症是指在椎弓完整的情况下发生的脊椎滑脱, 又称为“假性脊椎滑脱”及“椎弓完整性脊椎滑脱症”。本症多伴有椎间盘及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 故命名为“退变性脊椎滑脱症”[3]。退变性脊椎滑脱症表现为单个或数个椎体连同椎弓向前或向后移位, 向前者为前滑脱, 反之为后滑脱。退变性脊椎滑脱以腰椎最多见。腰椎小关节是连接腰椎间的重要关节, 其形态及关节角对下腰椎运动的影响较大。正常成人腰椎以L3为中心前突, 其稳定性依靠腰椎韧带及关节结构的完整, 腰椎后关节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腰椎的稳定性, 而不是承受重力[4]。正常腰椎由L1~5椎小关节的方向逐渐由矢状位向冠状位移行, 至L5~S1水平主要呈冠状位。一般椎小关节面呈双向结构, 其前内份呈冠状位, 后外份呈矢状位。冠状位部分可制约椎体的前移, 该部分若减少, 其制约能力将随之降低。退变时可见部分椎小关节倾斜角的减少, 尤其是L4~5, L5~S1椎小关节倾斜角的减少, 是导致滑脱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当小关节角>52°时, 腰椎较易发生退变性滑脱。鉴于以上原因, 认为椎间小关节退变是腰椎退变性滑脱的主要原因。

3.3 峡部裂并腰椎滑脱的CT影像分析

椎弓峡部裂系指椎弓峡部断裂, 若引起椎体前移则称脊柱滑脱。其发生机理有先天发育缺陷和创伤两种学说。峡部裂以第5腰椎最常见, 约占90%, 第4腰椎次之, 上腰部及下颈部亦可发生[5]。CT扫描椎弓峡部可见不规则的裂隙, 边缘不规整, 可有硬化, 多为两侧, 偶有单侧。滑脱的腰椎前移。但与下一椎体之间的椎间盘位置不变, 形成“双边征”, 相应椎间小关节增生硬化显著。CT对于本病变的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既能显示骨异常, 又能显示合并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 还能显示椎间盘的病变情况, 主要表现为:定位像上观察腰椎滑脱程度, 腰椎有无增生和破坏, 椎间孔变形情况;轴位上可以显示椎管受损程度, 可以测定椎管各径线, 同时观察椎间孔、侧隐窝以及韧带的病理变化;观察椎间盘的改变;显示小关节突, 关节腔的结构变化。

3.4 退变性腰椎滑脱应与椎弓峡部裂滑脱的鉴别诊断

两者的鉴别点为前者滑椎小关节退变和半脱位, 滑脱多为Ⅰ度, 椎弓根完整, 伴椎体及椎间盘退变。后者椎弓峡部出现裂隙, 无椎小关节半脱位。滑脱程度以峡部裂所致的滑脱为重。腰椎前、后滑脱时CT扫描均可见滑椎下缘相邻间盘相对性前、后膨, 但在相应层面的方向相反, 即扫描层面包括滑椎椎体下缘及相邻间盘时, 在前滑脱表现为相对后膨, 在后滑脱表现为相对前膨。而扫描层面包括滑椎下位椎体上缘及相邻间盘时, 在前滑脱表现为相对前膨, 在后滑脱表现为相对后膨。退变性腰椎滑脱时椎间盘CT表现应与椎间盘脱出鉴别, 前者发生在滑脱椎体下位椎间盘, 表现为滑椎间盘相对后膨呈带状, 左右两侧基本对称, 前滑脱时相对后膨只见于滑椎下缘层面, 后滑脱时相对后膨只见于滑椎下位椎体上缘层面, 这是腰椎滑脱引起间盘相对后膨的主要特征。而椎间盘突出可同时超出上下椎体缘影多不对称, 为局限性突出, 且多以间盘层面最明显。由于腰椎退变滑脱由腰椎退行性变引起, 退变往往同时累及椎间盘、小关节、椎体以及韧带等, 由于小关节发育缩窄、退变肥大, 椎间盘膨出和突出, 黄韧带增厚钙化、滑移所致的椎管折曲等多重因素而使椎管明显狭窄, 一般常同时继发不同程度的侧隐窝狭窄、椎间孔变小, 对硬膜囊及神经根造成压迫, 引起或加重腰腿痛。关节突退变表现为关节面磨损, 关节突肥大和骨赘形成, 并可造成椎弓变短以及椎间小关节真空征。

参考文献

[1] Grobler LJ, Novotny JE, Wilder DG, et al.L4~L5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 a biomechanical analysis comparing stability in L4~L5 and L5~S1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J].Spine, 1994, 19 (8) :222.

[2] Klemencsics ZL, Kiss RM.Biomechanics in the pathogenesisof spondylo-sis and spondylolisthesis[J].Orthop Hetil, 2001, 142 (9) :227-233.

[3]陈瑶, 丁永生, 倪肖卫, 等.腰椎退变性滑脱CT分析 (附125例报告) [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1, 17 (10) :760-761.

[4]曹来宾, 徐文坚, 徐德永, 等.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放射学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3, 27 (4) :223-228.

腰椎CT 篇4

【关键词】CT引导;臭氧介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10-01

近10 年来在意大利、德国及法国等欧洲国家兴起的一种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新型微创方法[1]。此类病人的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不同,我院自引入CT引导下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给予患者特殊护理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院疼痛科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3±3.2)岁。平均病程(5.6±3.8)年。其中双节段患者12例,单阶段患者28例。患者都经过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排除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椎体滑脱等合并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写协议书。

1.2护理方法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所得的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患者会长期受到折磨,对此病症存在害怕和畏惧的心理,经常感到恐惧和焦虑。此外,CT引导下臭氧介入也是近些年来的新型疗法,即使有些患者文化程度较高,但并非医学专业,有些患者对此疗法存在疑虑,也有患者对此疗法期望过高。这些错误认识会对患者造成不良情绪。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每名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专门的心理评估,了解患者所面临的疑惑和困难。积极与患者沟通,尽量解决患者的问题,多对患者以解释、鼓励、安慰等。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介绍此手术方法的优点和先进理念,举成功患者的病例加强患者接受手术的信心。②检查护理:确保一般检查和体格指标的检测,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功能等。教会病人用护理垫接尿器在床上小便等。③一般护理:患者需睡硬板床,病房环境清幽安静,温度适宜。患者饮食需要以蛋白为主,加强营养。④其他:患者着装以病人服为主,宽松术式,并且在家属帮助下进行个人卫生打理,如手脚指甲、洗澡等等。

术后护理:①康复训练:术后患者需立即平卧6小时,翻身需平轴翻身。72小时候才可下床稍作活动。休息一个月后可以指定相关训练计划进行腰背肌肉训练。②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因治疗后可能出现轻度水肿及腰腿痛,1天后会慢慢缓解,需要对患者进行解释,稳定其情绪。③饮食护理:需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以粗粮为主食。④监护:随时监测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等一般监测指标,观察患者臭氧分布情况,观察患者腰背痛及并发症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术后随访三个月,观察病人CT诊断情况及疗效。

1.3评判指标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日常生活工作正常。有效:偶然有些许疼痛,但不会影响日常起居。无效:症状改善很小,会出现间歇性疼痛。

2结果

2.1臭氧分布影像学特点

共有四种特点:盘内树枝状、盘内裂隙状、髓核腔内团状、溢出状。

2.2随访3个月及CT复查疗效

40例患者均进行了完整的随访,无一例漏访或者断访。其中显效人数为31,显效率77.5%,有效人数9,有效率22.5%。并无无效人数。患者中有15例术后一周症状有所反复,但经过恢复治疗,与脱离病痛折磨,取得满意效果。

3讨论

引起颈肩腰腿疼的最常见疾病是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以纤维环的退变为主要部位,当纤维环较其包容的髓核退变更快时, 非常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症状,大分子结构蛋白多糖为髓核中最主要的成分,因其携带负电荷而吸引正电荷物质积聚[2],髓核基质晶体渗透压升高而髓核水分不变且髓核水分高达80%,水分外溢使得压力增高,并且引起以压迫性病变为主的疾病[3]。

臭氧(O3)的组成是一个氧分子与一个氧原子共同组成,化学性质极其不稳定,一般容易脱离多余的氧原子单独形成氧气而变成稳定的物质,从而具有氧化性。此外臭氧在常温状态下的半衰期约为25min。因为臭氧的不稳定性和极高的氧化性,髓核内的蛋白质及多糖大分子聚合物非常容易被臭氧氧化,从而使得髓核被破坏,故髓核体积逐渐固缩,渐渐的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逐渐减轻至消失,并且对髓核外的椎间盘和神经根没有任何损伤[4]。

本次研究中,患者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臭氧CT图分布特点:盘内树枝状、盘内裂隙状、髓核腔内团状、溢出状。CT扫描的作用不仅仅是选择穿针位点和引导穿针,根据臭氧分布特点也可以了解患者椎间盘情况及注射满意效果。患者的显效率高达77.5%,有效率22.5%,竟然没有一人无效,证明了特殊护理在此手术中的重要性[5]。

综上所述,CT引导下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降低神经根压迫,缓解患者疼痛,且疗效显著,微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尹定尧,朱斌,王定峰,谭祖稳.CT引导下医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 (2):193-195.

[2] 陈光斌,李江山,曾小丽.经皮穿刺联合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多发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10,35(12):1468-1469.

[3] 李强. CT 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 例的体会[J].广西医学,2011,32(10):1346-1347.

[4]刘敬平,楚云超,黄科昌,张迅.CT引导下注射臭氧与胶原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 (3):15-16.

腰椎退行性病变CT诊断分型 篇5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腰椎退行性变多为生理性老化样变, 遗传性、自身免疫性、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等原因, 也可促使腰椎发生退行性变。本研究主要结合腰椎退变的临床症状及其病变的主要结构影像表现, 来具体分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 在我院做CT检查的830例, 腰椎退变腰腿痛患者的腰椎CT影像, 男421例, 女409例, 年龄25~90岁, 平均57.5岁, 全部病例除外结核、肿瘤、炎症等非退变性患者。

1.2 检查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腰椎CT平扫, CT机为东软CT-3000型, 扫描范围自L3椎体上部层面至S1椎体上部, 层厚/层距为2.5~5.0 mm, 管电压120kv, 管电流360mAS, 软组织窗窗宽350Hu, 窗位45 Hu;骨窗窗宽1500Hu, 窗位450Hu。

2结果

2.1 腰椎间盘退变

830例病例中, 腰椎间盘的退变527例, 占63.5%, 表现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可伴有“真空征 ”, 钙化, 许莫氏结节, 硬膜囊受压、变形;突出椎间盘压迫脊神经或神经根受压, 神经水肿、增粗。

2.2 腰椎骨质退变

腰椎骨质退变383例, 占46.2%, 表现为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椎体后缘及侧后缘的增生骨赘压迫椎管、神经根。

2.3 腰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发生265例, 占32.8%, 表现为突出或膨出的椎间盘压迫椎管, 或为增厚的后纵韧带、黄韧带压迫椎管, 小关节增生压迫椎管, 或椎体后缘骨压迫椎管, 测量腰椎椎管中央前后径<10 mm, 侧隐窝前后径<2 mm[1,2]。

2.4 腰椎小关节退变

椎小关节退变292例, 占35.3%, 表现为小关节增生、肥大, 小关节间隙变狭窄或消失, 真空积气, 增生、肥大引起单侧或双侧侧隐窝狭窄, 压迫神经根。

2.5 腰椎韧带退变

黄韧带及后纵韧带退变132例, 占16.0%, 表现为韧带肥厚、骨化, 厚度>5 mm, 硬膜表受压。

2.6 腰椎失稳

腰椎失稳109例, 占13.2%, 表现为椎体前后位滑脱, 椎管变形, 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变形、移位。

3讨论

退变性腰椎疾病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骨质、关节突关节, 椎周韧带及其它软组织退行性病损使患者出现腰腿痛等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然而腰椎不同结构退变引起的症状不同, 以下就不同的类型腰椎退变影像学特征进行讨论。

椎间盘退变型, 文献报道椎间盘突出约占退变性腰腿痛患者20%[3], 本组资料椎间盘退变者占发患者数的63.5%;说明椎间盘退变者中, 相当一部分处于亚临床的代偿期, 如椎间盘膨、垂直型椎间盘突出, 均可不产生明显病状, 如及时地防治, 部分患者可避免进入产生症状的失代偿期;部分患者没有症状还与他们的耐受性、椎管容积大小有关。椎体骨质退变型占腰椎退变性病变的46.2%, 但引起病状的比例很小, 骨赘刺激骨膜或血管壁产生钝痛或酸痛, 深在而定位不明确, 椎体后缘或侧后缘的骨赘才会产生脊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病状, 较大骨赘可引起椎管狭窄症状。

退变性椎管狭窄是指由各种退行性变引起的椎管径线变小, 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而导致相关的神经压迫综合征。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中央型是指构成椎管壁的骨性结构及软组织成分退变而增生肥厚所致, 主要压迫脊髓和硬膜囊, 测量骨性椎管中央前后径<10 mm为绝对狭窄, 10~12 mm为相对狭窄。周围型椎管狭窄是指位于侧隐窝、椎间孔的狭窄, 压迫神经根和脊神经, 侧隐窝正常前后径为5 mm, 如<2 mm可诊断为侧隐窝狭窄[1,2]。

椎小关节退变型主要是关节软骨、滑膜、关节囊和关节突骨质的改变, 其症状主要来自关节突增生骨质对关节滑膜、关节囊的刺激以及滑膜、关节囊本身病损引起窦椎神经痛并放射到皮支, 另外关节突增生骨质或肿胀关节囊卡压侧隐窝神经根。患者表现为腰骶部、臀部、下肢前侧放射痛, 多为隐痛, 出现下肢麻木, 间隙跛行时说明侧隐窝狭窄。

韧带退变型主要是黄韧带及后纵韧带及后纵韧带肥厚、骨化, 韧带正常厚度为2~4 mm, >5 mm即为肥厚[1,2], 韧带本身病痛表现为中线腰痛和脊椎两旁肌痉挛, 韧带压迫硬膜囊造成脊神经、神经根受压或椎管狭窄引起症状。

退变性脊柱失稳是指在椎弓完整的情况下发生的脊柱滑脱, 又称假性滑脱。表现为1个或数个椎体连同椎弓向前或向后移位, CT扫描在同一层面有一前一后2个椎体边缘, 即双边征。患者常表现为局限性腰骶痛, 可伴臀部或大腿后部牵涉痛。

综上所述, 对于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分型诊断, 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需要强调的是, 各型腰椎退变往往同时存在, 因此临床病状存在交叉性和不定性, 所以要对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做出正确、适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星荣, 沈天真, 等.全身CT和MRI.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4:61-83.

[2]黄其鎏, 曾行德.实用医学影像诊断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4362-4371.

腰椎小关节病的CT影响探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患者,男57例,女41例,年龄29~81岁,平均42.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病程1d~18年不等。初次就诊时大被诊断为椎间盘突出或者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等。

1.2 仪器及应用

本文采用美国GE-Synergy螺旋CT扫描机,间距和层厚为3~5 m m。多有图象均采取骨窗和软组织窗摄片。

2 结果

2.1 小关节突增生性肥大

共计42例(43%):CT表现小关节突的骨皮质局限性增厚、变形,小关节突的骨皮质致密增白,增生的上关节和下关节突可以相互包绕形成“杵臼征”,可造成侧隐窝狭窄甚至椎间孔狭窄,因此对相邻神经根产生压迫、牵拉、机械性摩擦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2.2 小关节突增生性骨赘形成

共计61例(62%):CT表现为在关节突增生基础上,关节突的边缘形成密度较高的骨样赘生物-“类骨瘤征”,小关节突骨髓腔可变小甚至消失,向内侧增生的小骨赘可使侧隐窝变窄甚至使双侧无效腔受压变窄。

2.3 椎小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

共计26例(26%):正常腰椎小关节间隙为2~4mm,关节面清晰光整。当椎小关节的关节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化时,椎小关节间隙可均匀或不均匀地变窄,并可产生软骨下小囊性变,本文见到小关节下囊性变6例。

2.4 椎小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共计7例(7%):半脱位表现为上下关节突骨性关节面对合错位,可出现双侧小关节不对称,脱位可伴有脊柱旋转失稳。

2.5 椎小关节腔“真空征”

共计8例(8%):腰椎小关节间隙内可见异常透亮影,C T值为负值,在-1 0 0以下。软组织窗显示清楚,但有时因小关节突增生性狭窄所至部分容积效应C T值很难准确测量。

2.6 椎小关节周围的钙化

共计1 3例(1 3%):表现为椎小关节囊周围出现小点状及弧线形钙化。

3 讨论

椎小关节病与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关系至少于1 9 3 3年就开始被认识,Ghormley首先用到“小关节综合征”一词[5]。其相应的临床症状与其解剖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当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或有骨赘形成时,可引起侧隐窝、椎间孔狭窄,甚至造成椎管狭窄,从而引起神经根压迫。

椎小关节病可发生于C 3~S 1的任何节段,发生率依次为腰椎、颈椎、胸椎,其中L 4~S 1发病率最高,相关文献报道椎小关节的生物力学功能是承受压缩、前拉、剪切、扭转等不同类型的载荷,并在次基础上为腰椎提供一定范围的生理活动。腰椎的下关节突被下一腰椎的上关节突环抱,当脊柱旋转超过1~3度时即可造成小关节的损害。

腰椎小关节病的临床表现与其合并症密切相关,如黄韧带肥厚、椎管先天性狭窄、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其中最为常见为同节段或不同节段的椎间盘突出,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痛,后伸疼痛臀部及大腿部的放射痛。Moran等提出腰椎小关节病的临床特点为:(1)腰痛常放射至臀及大腿;(2)变换体位及姿势可缓解疼痛;(3)小关节区压痛;(4)下肢无神经系统的病理特征;(5)腰过伸时疼痛加重。但该要点仅对少数无并存症的腰椎椎小关节病有站段参考价值。对于中老年腰腿痛患者,X线所见不足以解释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时,应该做C T扫描,以便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兵变及其并存症。M R I在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软骨病变优势强于C T,但是在小关节突增生方面却不及C T,因此对腰腿痛患者在排除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者,建议C T扫描排除腰椎小关节病。

参考文献

[1]Sherlock S,Dooley J.Biopsy of the liver.In:Shwlock SDooley J,Eds.Diseases of the.Liver and biliary system[J].Oxford:Blackwell,1997,33.

[2]常剑虹,赵卫东,宋大庆.椎小关节病的C 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175~178.

[3]Boygh B,Thakore J,Davies Metsl.Degeneration of the Iumber facet joints,arthrography and Pathology[J].Bone Joint syrg,1990,72:275.

[4]李国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59.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CT诊断探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9年8月经CT检查的160例腰椎间盘术后患者,其中男108例,女52例;年龄22~64岁,平均38岁,复查时间为术后5 d~3年不等,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18例行MRI检查,46例经再次手术证实。患者术后主要症状为腰痛和腿痛或有放射痛,其中术后症状未减轻者38例症状减轻不明显者65例,症状减轻有复发者57例。本组所有病例均将术前后CT片对照。

1.2 检查方法

均经采用高分辨率的东芝600XT全身CT扫描机扫描,层厚3 mm,根据手术部位,分别扫描L3~4,L4~5和L5~S1层面。14例增强的病例均经静脉滴注76%泛影葡胺60 ml,18例行西门子公司产的1.0T磁共振机扫描复查。

2 结果

硬膜外纤维化,共47例(29%),其中L3~4层面8例,L4~5层面25例,L5~S1层面14例。CT表现为手术区的骨质缺损处及硬膜囊周围脂肪间隙被纤维瘢痕组织占据,硬膜囊被挤压向前移位,神经根显示不清。

术后残留、复发或新发的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碎块共54例(33%),其中术后残留44例,L4~5层面29例,L5~S1层面15例;术后复发7例,L4~5层面5例,L5~S1层面2例;其他未手术椎间隙新发椎间盘突出3例,L3~4层面1例,L4~5层面2例。

中央型或外侧型椎管狭窄未解除共41例(25%),L4~5层面29例,L5~S1层面12例。CT表现为小骨突关节骨质明显增生,引起侧隐窝狭窄31例,引起椎间孔狭窄4例,因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及黄韧带增厚而未完全切除形成的中央型椎管狭窄6例。

椎间盘感染7例(4.3%),L4~5层面5例,L5~S1层面2例。CT表现为椎体骨质密度不均匀,有部分破坏,椎体周围有不规则形低密度影,与腰大肌界限不清,增强扫描病灶周边出现轻度强化。

术后脊椎滑脱6例(3.7%),L4~5层面4例,L5~S1层面2 例。CT表现为棘突及双侧部分椎板及部分椎间关节被切除,有的椎间孔或侧隐窝狭窄,椎体后缘出现完整或不完整的半弧形高密度骨质影,即“双边征”。

假性脊膜彭出5例,L4~5层面4例,L5~S1层面1例。CT表现为脊椎后方骨缺损区软组织中有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20 HU左右,周围有完整的包膜。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常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腰腿痛及某些神经功能不全等,称其为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简称FBSS[1],也称为失败的背部手术综合征[2]。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以CT扫描应用最多,因为CT可以清晰的反映术后的各种表现,且目前CT机的普及率较高,所以本病的检查以CT应用较多。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一般CT表现

(1)手术部位椎体的棘突和部分椎板缺如,椎间小关节切除者也能清楚的表现出来;(2)骨质缺损区被纤维瘢痕组织代替,其密度和神经根相似;(3)硬膜囊后外侧脂肪间隙消失,与硬膜外纤维化组织及椎后、椎旁的软组织连为一体,他们之间无明确界限;(4)硬膜囊一般被瘢痕组织牵拉向后方轻度移位;(5)椎间盘区或椎管内有部分病例可出现气体的低密度影[2,3]。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有并发症的异常CT表现有以下几种。

3.2.1 硬膜外纤维化

这是术后症状复发的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本组有47例,CT表现为在腰椎的原棘突和椎板的骨质缺损区以及硬膜囊周围的脂肪间隙均被纤维瘢痕组织所占据,而且硬膜囊被推挤向前移位,神经根往往显示不清。有瘢痕体质者这种情况更多见。这种表象与腰椎术后一般出现的纤维化有时不易区分,但是根据后者纤维化范围仅在手术的骨质缺损区,而且由于椎板切除的减压及纤维瘢痕组织的收缩作用,硬膜囊一般是向后方移位等征像可以鉴别。

3.2.2残留、多发或新发的椎间盘突出症的髓核压迫

这也是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的主要原因[6]。术中残留的髓核碎块:多发生在椎间盘脱出手术中时,往往因硬囊膜粘连严重,出血较多,仅作椎管减压解除不多,而产生术后症状复发,本组41例,另外,本组有4例患者患双椎间隙椎间盘脱出,而手术中只探查较严重的一个椎间隙,遗漏了另一个椎间隙,也导致术后症状减轻不明显。上述情况均通过手术前后CT片对比得到明确诊断。术后同一椎间隙又复发椎间盘脱出:临床表现为手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过一段时间症状有出现。其产生原因多由于病变椎间盘术中切除不多,或椎间盘纤维环本身退变严重失去正常保护作用,在轻度外伤后就导致髓核再脱出,本组有5例在CT上表现为硬膜外有软组织块影,与椎间盘相连,并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鞘,使其向背侧移位,通过术后早期和症状出现后有做的CT片对比得到诊断。诊断复发性椎间盘脱出时要注意与术后纤维化相鉴别。后者表现为神经根鞘或硬膜囊被组织所包绕,并被挤向腹侧。当复发的碎核与术后纤维化同时存在时,可根据CT值不同来诊断。未钙化的脱出髓核CT值为80~120 HU,纤维瘢痕组织的CT值为50~75 HU。当二者鉴别仍有困难时,可采用增强扫描,根据增强程度与椎板缺损处常规产生的纤维瘢痕组织密度一致的诊断为纤维化,否则为复发的髓核碎块。

术后其他椎间隙新发的椎间盘脱出: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后不久又出现腰腿痛的症状,但症状与表现和术前的不一样,而且物理定位也不在同一部位。本组有4例CT上表现为非手术间隙又出现脱出髓核的软组织块影,使硬膜囊变形、移位神经根模糊等,而手术椎间隙仅有常规出现的纤维化即可确诊。

3.2.3 中央型或外侧型神经根狭窄

不少学者认为,某些术后患者症状不减轻的原因,是由于术中仅摘除了脱出的髓核,而未处理而同时伴有的椎管狭窄[5],因此神经根受压迫状况未彻底解除,当然症状也不会明显改善。

常见的中央性椎管狭窄,多是椎体后缘中央部分骨质增生,以及因手术范围小,如仅作椎板开窗术,那么同时存在的黄韧带肥厚就不能很好解除,这两种情况均引起椎管的容积减少,产生中央型椎管狭窄,本组有9例,在患者的CT上清楚的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的高密度影及未切除的增厚的黄韧带影像。

外侧型椎管狭窄,主要指恻隐窝狭窄和椎间孔狭窄。这些部位的狭窄常引起脊髓神经根受压,所产生的症状与椎间盘脱出相似,若术中仅摘除脱出的髓核碎块,而未处理外侧型椎管狭窄则神经根受压症状不能完全解除,引起术后症状不减轻。外侧型椎管狭窄,主要原因是小骨突关节退行性改变,引起骨质增生肥大所致,另外椎体后外侧缘的骨质增生也是原因之一,本组有32例,在CT上均表现为小骨突关节外形肥大,边缘不规则增生的高密度影,使侧隐窝和椎间孔内脂肪间隙明显变小或消失,侧隐窝前后径小于3 mm,椎间孔也明显变窄。

值得提出的是,当术中脱出的髓核摘除不彻底及椎体应力分布紊乱,特别是不适当的及过多地切除椎板后,下一节椎体的下关节突向上、向前移位也同样可产生椎管狭窄。

3.2.4 术后椎间盘感染。

术后椎间盘感染的发生率约1%左右,感染可局限于椎间盘,产生椎间盘炎[5],很少一部分也可蔓延至椎体周围及硬膜外形成脓肿。临床上可在术后几天就开始出现背部疼痛,多在手术切口附近,与术前的腰腿痛与放射痛的性质不同。CT在早期可无明显异常表现,只有在椎间盘感染并发生关节软骨板破坏,产生椎间隙狭窄与出现关节下骨硬化时或感染波及椎体周围引起腹膜后或腰大肌脓肿时,CT才可表现出来,本组有7例。CT平扫显示出椎体有明显骨质破坏,在椎体前方有不规则形低密度病灶,且与腰大肌界限不清。有5例患者在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周边出现环状强化则诊断更明确。有2例椎旁软组织内和硬膜外腔出现气体影,则提示有化脓性感染。有1例骨内出现气体影,同时有背痛、发热和血象高等感染征象,诊断为椎体骨髓炎。本组感染率稍高是与基层医院转来患者多有关。

3.2.5假性脊膜膨出

假性脊膜膨出多产生于术中剥离粘连组织时,不慎撕破硬脊膜,若硬脊膜的破口小时,可能在术中发现不了,或者发现破口较大,缝合修补又不严密,仍有小的空隙可以向外渗出脑脊液。这样术后由于脑积液慢性渗出,其周围可被结缔组织包裹而形成囊肿。在临床上常在脊柱术后数月内出现背部疼痛,并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本组有5例的CT片上发现在脊柱后方肌肉内或软组织中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的液性低密度肿块,内部组织均匀一致,壁薄而清晰,4例在增强造影后,可更清楚的显示出病灶的轮廓[8]。

3.2.6 术后脊椎滑脱

在腰椎间盘脱出症行手术治疗时,尤其是同时做多阶段腰椎手术,常常由于多个棘突,椎板或椎间关节被切除而又没有进行植骨,因此脊柱的稳定性明显下降,当腰部发生轻度外伤或不适当的弯腰、扭转时,常发生脊椎滑脱,就会产生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腿痛的症状。本组有6例在CT上可以见到同一层面上,椎体后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互相平行的高密度影,二者之间有密度较低的椎间盘影,即出现“双边征”。同时还引起椎管变形,椎间孔狭窄及侧隐窝狭窄。注意在诊断时不要将脊椎滑脱所产生的的“双边征”与脱出髓核发生的钙化、腰椎椎体后缘的撕脱骨折及后韧带钙化相混淆。

摘要:目的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CT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8月经CT检查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患者,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18例行MRI检查,46例经再次手术证实。结果 术后主要并发症有:(1)硬膜外纤维化47例;(2)术中残留、复发或新发的脱出髓核碎块54例;(3)中央型或周围型椎管狭窄41例;(4)椎间盘感染7例;(5)假性脊膜膨出5例;(6)术后脊柱滑脱6例。结论 CT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Ross JS,Mmasaryk TJMT.Lumber spine:postopeativeassessment with surface-coil MR imaging.Radioiogy,1987,164:851.

[2]张雪林,陈贵孝.脊柱和脊髓CT诊断.成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142-153.

[3]倪才方,郭亮,丁一,等.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的MR检查(附60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7:491-493.

[4]龚维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分析.徐州医学院学报, 1990,3:190-195.

[5]吴振东,王海义,王欢.腰椎间盘脱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中华骨科杂志,1994,1:32-34.

[6]王振豫,张剑赤,孙保国.腰椎间盘脱出症最新诊断和治疗方法.成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95-100.

腰椎CT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 年3 月- 2014 年2 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患者共342 例,均为男性,年龄31~45 岁。A组(研究组):173 例,为腰椎负荷较大者(体力劳动者、长时间保持端坐姿势人员,如:长期伏案工作人员、司机),平均年龄(35.3±2.4)岁;B组(对照组):169 例,(除A组条件以外的随机病例),平均年龄(37.8±3.1)岁。研究组及对照组按年龄31~35 岁、36~40 岁、41~45 岁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31~35岁组52 例,36~40 岁组61 例,41~45 岁60 例,对照组31~35 岁组57 例,36~40 岁组46 例,41~45岁组66 例。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Definite 128 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仰卧位,头先进,头至脚方向,160 k V,364m As,层厚0.6 cm,螺距0.6 cm,行胸10- 骶5 容积扫描,于西门子WWMP工作站行层厚2 mm,层距2mm,骨窗(窗宽500、窗位120),腰椎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层厚1 mm,层距2 mm,软组织窗(窗宽320,窗位50),平行于各腰椎间盘横轴位重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腰椎间盘病变CT表现

研究组以不对称性椎间盘膨出(109/173)发病率最高,对照组以对称性椎间盘膨出(62/169)最高。随脊椎负荷的增大,病变范围增大,且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椎间盘同时发病。见表1。

2.2 两组病例腰椎骨质增生分布

发病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为:椎体前缘、椎体侧缘、椎体后缘。随脊椎负荷的增大,病变范围增大,且多为2 个或2 个以上椎体同时发病。见表2。

2.3 腰椎骨质增生及腰椎间盘病变随年龄变化的分布情况

随年龄增长,腰椎骨质增生及腰椎间盘病变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内相邻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内最大年龄组与最小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注:1)A组椎体前缘与椎体后缘比较,χ2=17.603,P =0.000;2)A组椎体侧缘与椎体后缘比较,χ2=6.533,P =0.011;3)B组椎体前缘与椎体后缘比较,χ2=16.313,P =0.000;4)B组椎体前缘与椎体侧缘比较,χ2=7.221,P =0.007

注:A组间1~3 组比较,χ2=8.668,P =0.003

3 讨论

本研究主要是对腰椎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病变的观察,椎间盘病变为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腰椎的病变主要是骨质增生。目前,对腰椎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病变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尚缺乏对其发生机制的统一认识,目前最为普遍的是“退行性变学说”和“应力分布不均学说”。

腰椎间盘由软骨终板、纤维环及髓核3 部分组成,具有连接椎体、减小椎体摩擦、缓解震荡的作用。在人体的脊柱中,腰椎的椎体、附件及椎间盘与颈椎、胸椎比较体积是最大的,以此确保腰椎与周围的肌肉、韧带有较大的结合面积,从而使腰段脊柱具有更强的承重能力及更大的活动范围。相反,影响腰椎及椎间盘功能状态的因素也大大增加,诸多因素的叠加,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腰椎及腰椎间盘病变的发生。

“退行性变学说”认为,椎间盘的生理性退变一般始于20 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弹性降低,这些首先开始于椎体终板,终板变薄、不完整,纤维环失去附着点而变薄弱、松驰。纤维环出现网状、玻璃样变及裂隙改变,并向周围膨出[1]。纤维环的含水量也从以前的78%降为70%左右,髓核内含水量也由20 岁以下的85~90%逐渐下降[2],髓核含水量的降低,导致髓核的干燥、碎裂,加之纤维环变松驰,椎间盘即局限性或广泛性地超出椎体范围之外,形成椎间盘膨出、突出。

本次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年龄选择均为31~45岁,年龄的跨度不大,退行性变对组间腰椎的影响并不明显,从对照组及研究组的3 个年龄组间的比较来看,都说明这一点,对照组的3 个年龄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以对称性椎间盘膨出的发病率最高;研究组的3 个年龄组的比较,31~35 岁组与36~40 岁组、36~40 岁与41~45 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些都是与“退行性变学说”是相符的。研究组只有31~35 岁组与41~45 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又叠加脊柱负荷增加的作用,而脊柱负荷的增加,对椎间盘不同位置的影响是不同的,从而使椎间盘出现不对称性膨出,而有别于退行性变所致的椎间盘对称性膨出,从而使年龄相差比较大的两组病例间,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对比,同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些都证明脊柱负荷的增加与椎间盘病变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椎体的骨质增生,“退行性变学说”认为是由于一系列退行性变引起椎间关节失稳,为了保证椎体的稳定性、代偿性引起的[3]。通过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数据的对比分析,本次研究发现,骨质增生的发生率在腰椎的不同部位是不相同的,对照组骨质增生发生于椎体前缘的(40/169),椎体侧缘的(21/169),椎体后缘的(13/169),研究组骨质增生发生于椎体前缘的(53/173),椎体侧缘的(39/173),椎体后缘的(21/173),这种现象,如果单纯的用退行性变来解释,未免有些过于片面。

“应力分布不均学说”认为,正常椎间盘髓核比纤维环承受压力大,椎间盘退行性变后最大压力由髓核移向纤维环,尤其是前、后方纤维环,这种压力分布的改变导致椎体内部骨质稀疏,椎体前、后方骨皮质密度增高,从而形成椎体骨质增生[4]。从对此次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分析来看,不能完全用这种学说来解释,因为从本次得到的数据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椎体骨质增生发生率由高至低的顺序都是:椎体前缘—椎体侧缘—椎体后缘,椎体前缘骨质增生的发生率高于椎体后缘,椎体两侧缘骨质增生发生率也较椎体后缘为高,并且随着脊柱负荷的增加,椎体各部骨质增生的发生率也都相应提高,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椎体前缘增生发生率分别为:53/173、40/169,椎体侧缘增生发生率分别为:39/173、21/169,椎体后缘增生发生率分别为21/173、13/169。这与“应力分布不均学说”的理论是不相符的。

NAGANO等[5]提出骨质增生来源于纤维环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化生为软骨细胞,这些软骨细胞增殖越过椎间盘边缘产生软骨内化骨而变成骨质增生。卞琴等[6]通过动物实验对其在细胞水平进行了验证,她通过对长期(9 个月)直立大鼠的腰椎研究发现,大鼠的腰椎边缘靠近椎间盘的部位出现骨质增生,并且该骨质增生与椎间盘纤维环外环连续,中心部位细胞量较多,边缘部位基质多,且有细胞从纤维环外层向骨质增生中心爬行的趋势。本实验证明,当脊柱垂直方向的受力增加后,腰椎骨质增生的细胞水平的变化特点,但他们均未对椎体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做进一步的研究。JIN等[7]则通过对15 例中孕期胎儿腰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证实前纵韧带-骨界面保留骨化潜能,当某种因素使该潜能得到激发,则可以形成相应部位的骨质增生。综合以上几个观点,结合此次对研究组数据的观察,笔者认为,腰椎体骨质增生之所以出现椎体的前、侧、后缘发病率由高至低的现象,是由于脊柱负荷的增加,使前纵韧带- 骨界面的骨化潜能得以激发而出现骨化,同时使相邻部纤维环成纤维细胞增生、化生为软骨细胞,产生软骨内化骨,加之椎体边缘的共同骨化作用,而出现椎体前缘及侧缘的骨质增生,同时叠加椎体边缘由于椎体的退行性改变而致的骨质增生,形成本次研究中所观察到的椎体的前、侧、后缘的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通过研究组及对照组数据的对比可观察到,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腰椎间盘病变特点有区别:1研究组椎间盘病变以不对称性椎间盘膨出最多见,对称性椎间盘膨出次之,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最低。2对照组则是以对称性椎间盘膨出最多见,椎间盘突出次之,椎间盘不对称性膨出发病率最低。腰椎骨质增生,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椎体骨质增生与腰椎间盘病变的发病顺序,研究组与对照组没有区别,1腰椎骨质增生的部位由高至低依次为:椎体前缘- 侧缘- 后缘。2椎间盘病变由高至低依次为:腰4、5,腰5 骶1,腰3、4,腰2、3、腰1、2。腰椎体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病变发病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腰椎病变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很多因素都可以致病,本研究仅通过对脊柱负荷增加后与对照组腰椎及椎间盘改变的数据比较分析,探讨脊柱负荷增加导致腰椎及椎间盘病变的机制,从而为人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该类致病因素的接触,减少病变的发生,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当然,腰椎及椎间盘病变的致病因素还有很多,将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白人驹,张雪林,主编.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94.

[2]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主编.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80-281.

[3]HOMMINGA J,AQUARIUS R,BULSINK VE,et al.Can vertebral density changes be explained by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J].Med Eng Phys,2012,34(4):453-458.

[4]王与荣,邵宣.颈椎退变与颈椎病[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4-25.

[5]NAGANO T,YUNENOBU K,MIYATNOTO S,et al.Distribution of th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 gene expression in normal and degenerated rat intervertebral discs[J].Spine,1995,20(18):1972-1978.

[6]卞琴,梁倩倩,侯炜,等.长期直立与大鼠腰椎骨质增生的关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60-63.

腰椎CT 篇9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及X线诊断征象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60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进行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且进行腰椎CT常规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在X线与CT检查均有一定的影像学征象,CT检查更准确、直观,X光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小关节面硬化、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小关节腔真空征;关节囊及关节周围钙化、关节下骨囊变;黄韧带肥厚引起椎管狭窄等为CT诊断的常见征象。结论 CT检查对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更客观、准确,应用空间更广泛,在X线诊断的基础上联合CT诊断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信息价值。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X线平片;CT诊断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腰椎关节位置的紊乱,引起腰背部疼痛,与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有很大的相似性,临床鉴别有一定的困难[1]。X检查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腰椎小关节的影像,平片常会忽略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相比较而言,CT通过断层扫描,能够清楚的显示椎小关节的形态和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漏诊,提高了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辅助资料。我们回顾分析了60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X片及CT的影像资料,以提高临床技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28例。年龄在35~71岁,平均55.5岁。临床症状主要有下腰部隐痛,时痛时止,与体位发生有关;大腿外侧常有牵连性疼痛;局部深压痛,伴背肌紧张;压迫神经根时可有相应的症状出现。

1.2 检查方法:均选用GE公司生产的螺旋CT常规扫描L3/4、L4/5、L5/S1椎间隙及相邻椎体上下缘行。每个椎间隙连续扫描4层,在骨窗及脊髓窗观察。采用GE公司DR机进行X光摄片。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椎小关节损伤情况,双侧发病,常一侧病变显著。

2.1 X 线平片表现:41例可见小关节面增生钙化,形成骨赘。13例小关节脱位、半脱位并侧弯。26例并发腰椎退行性改变。6例可见椎间孔变形。

2.2 CT 表现 ①小关节面增生硬化44例,其中重度增生者7例,余为轻、中度病变。这种增生主要是关节软组织病变有关。增生的关节面呈现牙质样改变,表面常失去光滑。关节面的凹凸不平导致对合不良。关节面进一步增生肥大后形成骨赘(典型影像见图1)。若是边缘形成增生会导致关节突包绕,关节间隙变小。正常关节间隙在2-4mm之间,且双侧对称。本组研究中36例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间隙变窄<2mm。其中30例为双侧均匀性变窄,余病变不均匀。②31例出现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影像学为关节面对合错位,间隙增宽在4mm以上。常见的为同侧关节间隙增宽,也有一侧变宽,对侧变狭窄的情况。③29例合并椎间盘病变征象。其中椎间盘脱出17例,26例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间“真空”5例(典型影像见图2)。④16例黄韧带肥厚引起椎管狭窄。⑤软骨下骨囊变6例(图3)。

4 讨论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临床上是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独立的疾病。长期以来临床上人们对于腰腿痛的病因多从腰间盘突出症上来考虑,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引起的病变重视不够。分析原因主要也有X线对小关节显示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一旦本病合并有腰间盘突出,常不再考虑椎小关节病变的存在。实际上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骨性病变或退行性病变引起腰腿疼痛的独立的疾病,其病变的基础主要是生理性老化或腰椎不恰当的负荷过久,从而引起了小关节退行性变化[2]。近年来,由于CT检查的普及且技术的提高,对于本病的认识及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

常规 X 线检查由于是平面摄片,重叠影像的存在使得观察小关节细微的变化是有局限性的。通过多体位摄片能够对小关节损伤可做出初步诊断。临床上对于中老年腰腿痛患者,骨质本身存在退行性病变,X光检查出了注意腰椎间盘突的情况外,如果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症状与临床疼痛情况不全相符合,或经积极治疗后疼痛仍不能有效缓解时要考虑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可能。CT检查通过断层扫描,能够清楚的显示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位置关系。同时由于测量精确,对于狭小的关节间隙、是否存在脱位及半脱位情况能够较清晰的发现,而这些在X光片上是不容易觉察到的[3]。且CT能够准确的发现软骨下骨囊变椎间盘间“真空”,针对这些影像特征迅速对本病做出判断,因此CT在小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是重要的。综上所述:CT检查对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更客观、准确,应用空间更广泛,在X线诊断的基础上联合CT诊断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信息价值。

参考文献

[1] 殷好治,梁福民,王希林,等.腰椎退变的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0(4):254~258.

[2] 賈振丽,刘永杰,刘红光.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及X线平片的对比[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4(5):273~274.

腰椎CT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54例患者中, 其中男32例, 女21例, 年龄22~76岁, 平均年龄 (43±15) 岁, 患者多表现为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症状, 脊柱侧凸, 腰痛同时伴有单侧或双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发冷、反射及感觉异常等下肢放射性痛的症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足背动脉减弱, 胫前肌、伸拇长肌和伸趾肌瘫痪。本组病例共有65个椎间盘突出, 其中单节段突出23个, 多节段突出41个;中央型偏左后突26个, 中央型偏右后突22例, 中央型后突17个。所有患者均有间歇性跛行, 其中4例下肢暂时性瘫痪卧床, 不能行走。病程1个月至1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CT/e型螺旋CT扫描仪。检查时取仰卧位, 扫描参数为120k V, 90 m A, 5 mm层厚。根据患者的病情行常规扫描, 摄片时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

1.3 观察指标

(1) 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方向、程度、数目等情况; (2) 腰椎间盘突出CT扫描的图像与临床症状的符合情况。

2 结果

2.1 CT扫描的征象

(1) 间接征象:新月形24例, 丘半圆形16例, 不规则形15例。Schmorl结节影16例, 以青年患者居多。突出的髓核前后径约3~5 mm, 横径约6~10 mm。 (2) 间接征象: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者30例;存在钙化者19例;硬膜囊受压变形32例;椎管狭窄且黄韧带肥厚17例;侧隐窝狭窄13例;小关节增生者36例。

2.2 临床诊断情况

经过检查、手术和临床症状的分析, 全部患者均证实为腰间盘突出。其中, CT诊断与手术检查显示的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形态及类型等相一致者有2例61个, 诊断正确率达93.8%。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的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患, 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 (1) 椎间盘突出后, 髓核压力增加向椎管内隆起, 突出物压迫神经根, 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而出现疼痛及跛行; (2) 椎间盘的纤维环局部破裂后, 释放一种化学成分刺激神经根而产生疼痛[2]。

3.2 腰椎间盘突出CT扫描的征象

(1) 直接征象: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 边缘规则或不规则;突出的椎间盘可有大小、形态不一的钙化, 多于椎间盘相连, 上下层面无连续;髓核游离碎片多位于硬膜外, 密度高于硬膜囊;Schmorl结节为椎体上下缘内的类圆形压迹, 中心低密度, 为突出的随和及软骨板外周微反应性硬化带。突出方向多为中央型或偏侧型[3]; (2) 间接征象:表现为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 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及神经根受压移位, 椎体后缘增生、椎间盘真空现象等[4]。

3.3 腰椎间盘突出CT诊断的优点

作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具有无创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不仅能充分的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情况, 同时还可以对椎间盘突出类型进行辨别[5]。

本组54例65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 均可见突出的椎间盘或受压的神经根和硬膜囊, 其中L3~4、L4~5单节或多节有突出的共51个, 占78.4%。但CT也存在一定限度, 当突出的椎间盘为较小的碎片, 并局限性向侧方移位与神经根相似, 有时较难鉴别, 需密切结合临床及行MRI检查。总之, CT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常用、最直接、方便快捷的诊断方法, 可清楚的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方向、大小、形态及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的程度, 同时可显示椎小关节增生和椎管及侧隐窝等。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林栋.CT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22 (5) :611-612.

[2]汤文.双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鉴别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34) :1-3.

[3]王建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CT诊断[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刊, 2009, 38 (11) :996-997.

[4]段红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2) :4227-4230.

上一篇:企业竞争力评价下一篇:民族文化身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