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下肢骨折

2024-10-08

老年人下肢骨折(精选10篇)

老年人下肢骨折 篇1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49例临床资料, 术前评估、做好宣教, 术后注重主动功能锻炼、防止血管内膜损伤、合理饮食、注意观察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并予以及时治疗。结果:49例患者中, 仅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 经积极治疗, 无并发症。出院随访3~6个月, 均无异常情况。结论:积极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老年人,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干预,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 形成血栓, 堵塞血管,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患[1]。多发生于下肢, 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因老年人生理特点, 尤其多发。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 甚至功能障碍, 严重时会导致血栓脱落, 形成肺栓塞 (PE) 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49 例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积极进行护理干预, 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9例, 男35例, 女14例, 年龄55~84岁, 平均年龄64岁。股骨干骨折4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 股骨颈骨折7例, 胫腓骨双骨折10例, 胫骨干骨折8例, 胫骨平台骨折3例, 其他9例。全麻11例, 硬膜外麻醉38例。手术持续时间1.5~5h。卧床时间最短4d, 最长36d。

2护理干预

2.1 心理干预

老年人骨折后其本人和家属的顾虑往往很多, 医护人员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 消除紧张情绪和顾虑, 积极配合治疗。做好宣教, 术前详细讲解DVT的发生可能、危害和预防发生的措施, 让患者及家属有心理准备。

2.2 积极治疗和稳定原发疾患

老年患者大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患、代谢异常疾病、呼吸系统疾患, 积极治疗和稳定原发疾患是预防发生DVT的重要措施。手术前必须保证原发疾病缓解并稳定一段时间, 急诊手术要做好术后合并原发疾病的观察和治疗。往往已经稳定的原发疾患因手术而突然加重或复发, 故对有合并原发疾病的老年患者要制定更详细的护理计划。

2.3 患肢正确体位摆放

由于手术、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 下肢肌肉失去收缩功能, 使静脉回流减慢, 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术后患肢一般抬高于心脏水平20~30cm, 但避免膝下垫枕, 从而影响小腿静脉回流。同时髂骨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 , 对缓解静脉牵拉有一定作用。

2.4 加强患肢主动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早期主动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是有效预防下肢DVT的主要措施。术后24h后就应协助做膝关节伸曲运动及足踝的跖曲运动, 以增加肌泵的作用, 加快股静脉血流速度。要避免家属对患肢长时间的按摩、揉捏, 这样做容易挤压血管, 妨碍血液正常回流, 同时也增加损伤血管内膜的机会, 尤其形成下肢DVT时极易导致血栓脱落引发PE。

2.5 减少血管内膜损伤

做静脉穿刺输液治疗或采血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穿刺部位, 尽量做上肢静脉穿刺, 并保证一次成功。避免同一部位进行反复穿刺, 对于血管条件不好的老年患者可留置套管针。穿刺时结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减轻对局部及远端血管的损伤。尽量避免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强、浓度高的液体, 以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2.6 防止血液高凝形成血栓

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特点, 血流速度慢、血液黏稠度高, 尤其外伤或手术刺激使机体处于应激反应, 血液呈现高凝状态, 术后最好不要使用止血药物, 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补充液体稀释血液, 能进食后, 可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以防发生DVT的形成。

2.7 疼痛治疗

术后疼痛可以对人体产生多种不利影响, 导致机体内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前列腺素等水平升高, 诱发或加重其并发症, 从而增加发生DVT机会。自控性止痛泵能较好控制术后疼痛, 对条件允许的老年患者可以常规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由于功能储备不足、代偿力差、生命体征不稳定, 止痛泵使用不当会出现血压过低、腹胀、甚至排尿困难等情况, 需仔细观察, 及时处理。不能使用止痛泵的老年患者, 要提前制定出疼痛治疗方案。要达到术后患者始终处于疼痛可以忍受或“无痛”状态, 不要等到患者难以忍受时临时止痛治疗, 更不提倡要求患者尽量忍受疼痛。

2.8 加强生活护理

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嘱其戒烟戒酒、注意保暖、勤翻身。在饮食上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纤维素、多饮水、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防止大便秘结, 以免用力排便引起腹压增高而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DVT。

3结果

本组49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下肢DVT, 经治疗后17d缓解, 未发生PE。出院随访3~6个月, 无异常情况出现。

4讨论

血液滞缓、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形成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3]。近年来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年龄的大小、有心肺功能不全、合并代谢异常类疾、长时间卧床或长时间保持姿势不变、有多年吸烟饮酒史等与形成DVT有密切的关系。老年人因其生理特点、多数合并心肺疾患、糖尿病、高血压等, 在下肢发生骨折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要大的多, 所以对待这类患者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保持高度的警惕, 积极的进行护理干预。我院对49例老年患者通过护理干预, 仅发生1例DVT, 发生率为2%, 充分说明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 (M)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54.

[2]张纪莉.肺栓塞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 25 (4) :246.

[3]胡大一, 马长生, 主编.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老年人下肢骨折 篇2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95-0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nsthrombosis,DVT)是由于深静脉内血流出现异常凝结,阻塞静脉腔,最终引起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血管性常见病[1]。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大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好发于下肢骨骨折病人。老年人是股骨骨折的易发人群,是发生DVT的重点检测对象。由于老年人平时的活动量相对少,静脉血流缓慢,骨折及手术都可造成静脉损伤,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 DVT。本文是我科早期实施空气波压力治疗的护理措施,其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一共收治8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有48例,女有32例;年龄在60~88岁之间,平均(73.2±6.8)岁。其中有29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股骨干骨折13例;均施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20例,肥胖18例。

1.2 方法 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1~2天实施空气波压力(MarK Ⅲ plus ,MK-400, 韩国(株)大星)治疗的护理措施。为病人选用正确的套筒套在患肢上,连接充气管,选用A+B治疗模式(A模式:肢体肌肉的按摩治疗;B模式: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消除水肿;A+B模式:按摩和促进体液、血液循环),压力范围调节在80~120mmHg之间,压力充气速度调节在4~5之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由护士进行操作。使用过程中注意病人的反应,根据病人的耐受能力进行个性化的调节,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宜。

1.3 观察与评估 以患者对患肢疼痛的主诉,以及患肢腓肠肌的挤压痛、肿胀程度的评估(测量双下肢髌骨上下缘 10 cm,,踝上 5 cm 处周径的变化并记录)、皮肤温度及色泽、浅静脉曲张等综合性表现,来评定下肢深静脉是否形成血栓。

2 护理

2.1 术前评估健康教育 入院后对病人实行综合性评估,做好常规化验检查,加强健康教育,详细讲解术后容易发生DVT的原因与后果。劝吸烟者戒烟,给予一些低脂和富含纤维素食物,多饮水,多食水果、粗粮以及豆类,少用食用油,降低血液粘度,以增加血流速度。指导病人正确的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动作,适度翻身方法等。

2.2 术后体位病情观察 术后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抬高下肢至20°~30°,注意保持身体暖和,有利于静脉的血液回流,避免血栓的形成。注重手术后的早期病程观察,研究表明,大约50%的DVT发生在手术后第1天,而大约30%则发生在手术后第2天[2]。重视病人的主诉,严格实施床头交接班制度,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循环障碍。

2.3 空气波压力治疗的护理 术后1~2天,观察患肢的肿胀程度,视情况早期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的护理措施。注意使用的禁忌症。注意观察切口敷料的渗血情况,如渗血较多暂缓使用;注意保持套筒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保证套筒完好,充气正常。

2.4 保护血管功能锻炼 DVT高危患者需尽可能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尤其是反复穿刺。输注具有强刺激性或者高渗性药液时,务必注意保护血管,减少血管内膜的损伤,可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鼓励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主动进行功能锻炼。

2.5 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观察 我科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每天一次,7天为一疗程,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皮肤粘膜和穿刺时针孔是否出血,定期复查凝血酶原、血小板、出凝血时间。

3 结果

在本组8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早期实施空气波压力治疗的护理措施,配合健康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及预防性用药等,取得良好效果,术后均未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4 讨论

血流变缓、血管内壁受损和血液高凝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三个主要危险因素[3]。本组患者均为老年人,研究表明,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流缓慢,血液中凝血因子活性较高,小腿腓肠肌泵作用减弱,常合并各种慢性疾病。而血管内膜损伤原因可能是:有创伤或者手术直接损伤了血管内壁;手术过程出现出血,激活相关因子,使其附着在损伤的血管内,导致术后的抗凝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减少;手术后长期卧床,活动性差,下肢血液流动缓慢,细胞成分出现停滞而与管壁形成血栓。资料显示,外科手术后出现 DVT 的发生率为 10%~80%。国外文献报告,其中骨科择期手术后 DVT 的发生率为 50%,以老年人尤为多见[4]。血栓一旦形成后,会快速地造成肢体的肿胀、压痛、疼痛以及浅静脉曲张等临床表现。而空气波压力治疗的原理,就是运用仪器在套筒内循环充气对肢体肌肉的按摩起到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达到消除水肿的作用。无任何副作用,操作简单,消肿快,病人用后舒适,患者容易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骨折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是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早期实施空气波压力治疗的护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2.

[2]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 中华骨科杂志,2001,3(2):146.

[3]魏鹤新. 骨科大手术前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8):5455.

浅谈老年患者下肢骨折的护理体会 篇3

1 临床资料

下肢骨折86例, 男性57例, 女性29例, 年龄66~88岁, 体质量60~92kg、临床诊断股骨颈骨骨折53例, 股骨干骨折33例。平均住院日18d, 因护理措施得当, 患者均康复出院。

2 心理疏导

老年患者骨折后多处于恐惧、焦虑心理状态, 首先帮助患者认识疾病, 多介绍相同病例手术后的良好效果, 介绍围手术期的配合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我们采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关切的眼神、乐观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 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心理上放松, 处于安全, 舒适的环境中, 患者心理的良好状态, 有利于保持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和术后恢复。

3 维持有效的牵引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需行皮肤牵引治疗, 护士要注意牵引肢体的位置和牵引轴是否恰当, 皮肤牵引容易松弛, 应随时调整腿套的松紧度, 牵引的重量要合适, 注意患肢的外展中立位, 并保护患肢踝关节及足跟部位的皮肤, 防治牵引带摩擦导致皮肤破损。

4 术后护理

(1)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引流管是否通常, 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 随时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 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术后疼痛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 诱发脑血管意外, 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及肢体的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等情况。 (2) 术后回病房应给予平卧位, 抬高患肢减轻患肢的肿胀, 髋关节置换术后1~3d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防治关节的内收和外旋, 术后当天、第1天应锻炼患肢的肌肉收缩运动, 循序渐进被动和主动同时进行, 重点做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及踝、趾关节的屈伸运动[1]。

5 预防各类并发症

(1)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与患者伤后卧床、患肢制动、血液粘稠度增高等有关, 我们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及踝关节的背伸、趾屈运动, 术后抬高患肢30度, 观察皮温、肢体肿胀及趾指颜色, 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 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2) 压疮的预防:老年患者因皮肤干燥外周血供差, 加之牵引或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原因, 易发生压疮, 因此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平整, 定时翻身叩背按摩受压部位, 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的发生[2]。 (3) 便秘的预防: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量少、肠蠕动减弱, 易发生便秘, 因此我们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含多种纤维素的粗纤维食品, 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为2000mL左右。

5 功能锻炼

术后6h在床上做简单运动如:上肢活动、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及深呼吸, 应在无痛状态下进行, 可有效促进患肢的静脉回流, 减少关节内与关节外肌肉的粘连挛缩, 消除肿胀有利于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6 出院后康复指导

出院后的自行康复锻炼对愈后的效果至关重要[3]。 (1) 稳定情绪合理调节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卧位多以平卧或半卧位, 髋关节置换后的3个月内避免侧卧位、架腿、盘腿。 (2) 出院后继续加强功能锻炼, 要持之以恒, 活动次数由少到多, 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力量有轻到重, 循序渐进交替进行, 不应引起明显疼痛, 要树立康复的信心。 (3) 定期复查, 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4], 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以免发生意外。

我们对每位老年患者实施身心并重的整体护理, 鼓励疏导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准确评估、实施有计划的措施, 为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琦.老年病人手术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 2008, 22 (3) :223-224.

[2]孟秀玲, 孙红红.老年骨关节病外科治疗的护理配合[J].中国健康月刊, 2011, 30 (4) :163-164.

[3]傅育红, 高慧秋, 徐敏.45例老年人断指再植的不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1) :30-32.

老年人下肢骨折 篇4

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手术方法很多。以前只强调手术方法的改进,对康复护理重视不足,因而有许多病人出现关节粘连、股四头肌挛缩、关节囊挛缩至关节僵直而影响工作生活。为了让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到最大程度。我科于2011年8月~2013年6月,对200例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术后早期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膝关节粘连、股四头肌挛缩、关节囊挛缩至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促使骨折愈合,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3—89岁,股骨干骨折36例,股骨劲骨折29例,髌骨骨折9例,胫腓骨骨折121例,内外踝骨折5例,所有病例均实行了手术切开复位加内固定术。

2 护理与康复训练

2.1 术前护理

2.1.1 病人入院后,由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主动介绍病区基本情况,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询问症状,同医生一起检查全身体征,看有无开放性伤口及其他脏器损伤及合并症。对于危及生命的损伤立即处理,留好静脉通道、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等。做好入院评估。手术前向病人及家属示范并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和趾背伸肌的主动收缩,以及关节、足趾关节的主动运动,教会患者使用拐杖,为术后扶拐行走做准备。

2.1.2 术前心理准备很重要,骨折往往是由于突然意外造成,心理上未能完全接受,极度紧张和恐惧心理存在,加上剧烈的疼痛和患肢的功能障碍,加剧担心手术效果的心理焦虑及恐惧感,惧怕残疾。特别是老年患者,因为文化程度低,对疾病了解少,经济收入少,缺少家庭关爱,焦虑、抑郁明显,心理因素的积极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情况,所以护士必须要做好有效的心理沟通护理[1]。

2.1.3 完善手术前各项检查,备皮,输液,皮试,手术前肌肉针,必要时留置导尿管等。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患者手术完毕回病房后,护士主动接病人,将患者轻放于硬板床上,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不同麻醉方式采用相应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切开情况、皮肤色泽温度及足背搏动情况。患肢保持功能位置,垫高15-30cm,以利淋巴、静脉回流,预防患肢肿胀及预防褥疮护理[2]。

2.2.2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手术本身可引起创面浅表感染、深部感染、神经损伤等,故术后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肢末端血运、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及疼痛等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3 术后康复训练

2.3.1 术后第1周:患者手术后第1天保持关节功能位,抬高患肢15°-30°;术后第2天,开始做股四头肌收缩练习,4次/d,每次2-3 min;术后第3-7天,可以行CPM机康复治疗,开始前需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或让病人及家属与病区内其他病人交流,以解除心理顾忌,担心伤口裂开或骨折加重,主动与医生及护士配合行CPM被动康复治疗,康复过程中可以听音乐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护士对CMP机的操作一定要熟悉,角度要调整准确,动作要轻,稳定,准确。开始后询问患者情况,观察患者面色及患肢皮肤颜色,先开始做术肢踝关节的背伸、趾屈运动,并切口情况,有活动性出血,向医生反映。

2.3.2 术后第2周: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术肢关节无痛范围内的主被动运动。用医生或护士用手托住患者术肢踝关节,囑咐患者自己控制,尽量抬术肢,并保持高度,自己通过助力完成直腿抬高运动。要求患者应用CPM机给予术肢在无痛状态下的持续被动运动,起始角度为35°,终止角度以关节无痛为原则。

2.3.3 术后第3周:在医护人员帮助下加强术肢直腿抬高运动,逐渐减少手的扶托。CPM机增加屈曲度数至90-100度,逐渐加快来回速度。在运用CPM机是注意脚与关节的距离与夹角,增加角度要循序渐进。

2.3.4 术后第4周:嘱咐患者直腿抬高运动慢慢由助力向主动运动的过渡,鼓励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的主动运动,患者在侧卧位上,将术肢放在上方,踝关节弯曲呈90度,行下肢肢体的内收、外展运动,及前后摆动练习。

2.3.5 术后第5-6周:术前已经向患者及家属示范,现在更容易帮助患者下床,学会使用拐杖练习行走。鼓励患者尽量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如穿衣、穿鞋、袜等。

2.4 出院指导的有关内容

2.4.1 饮食宜高钙、高热量、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色香味的调节,使病人有良好的食欲,增强体质。

2.4.2 功能锻炼按骨折部位不同,继续按在医院内规定的功能锻炼方法锻炼,以最大限度的恢复下肢功能。

2.4.3 按规定期限,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有特殊情况时,及时与医生联系。

3 结果

本组200例均获随访6-12个月,除5例延迟愈合,2例患者在术后60 d造成二次骨折重新手术固定外,其余193例骨折均正常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下肢骨折术后,强调早期肌肉的主动舒缩与关节被动活动相结合十分重要,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患者术肢部位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训练的时间和内容,避免过早过度的锻炼对肌肉起点与骨折的愈合。下肢骨折术后护理是综合性的,包括常规护理比如抬高术肢、监测皮肤颜色、足背搏动等,还需要一些特殊护理干预如有效医患沟通,运用幽默等,可以干预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等。应用CPM机康复治疗在术后康复治疗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CPM机通过对患者下肢进行持续、被动及反复屈伸关节活动,有利于帮助患肢肌肉收缩,加速组织损伤的修复,促进细胞转化,缓解疼痛,减轻水肿,达到加快恢复功能活动的目的。早期活动及CPM康复训练有利于损伤的修复,防止制动所致的肌肉骨骼系统并发症。不同阶段有各自的目的和训练重点,心理护理在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及运用CPM及康复训练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效地沟通,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抵触情绪,更有利于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韩月明,冯周莲,康玉闻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14):2

老年人下肢骨折 篇5

关键词:下肢骨折,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 O CD) 为临床常见疾病, 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P O CD可导致患者住院天数增加、康复缓慢和医疗费用增高, 是造成术后其他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外科术后尤其体外循环术后有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将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带来烦恼, 严重者甚至丧失语言和记忆能力[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60岁以上下肢骨折全麻手术患者98例的病例资料, 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全麻手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下肢骨折的老年组患者98例, 其中男50例, 女48例, 年龄65~87岁, 平均年龄 (75.0±8.2) 岁。术前有高血压病21例 (21.4%) , 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4例 (14.3%) , 心电图检查异常20例 (20.4%) , 糖尿病13例 (13.3%) , 脑栓塞病史10例 (10.2%) , 肝肾功能指标异常9例 (9.2%) , 贫血15例 (15.3%) 。

1.2 麻醉方法

麻醉方法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 手术时间1~3h。于全麻术前应用0.3m g东莨菪碱或0.5m g阿托品;麻醉诱导:0.1m g芬太尼, 2~4m g/kg丙泊酚, 0.1m g/kg维库溴铵;维持期给予丙泊酚泵入以及异氟醚吸入, 并间断注射维库溴铵。

1.3 认知障碍测试

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14d内接受神经心理测试, 主要内容让患者记录时间, 从1连续追加同一个数到特定值, 并测试出准确率;让患者看4幅图形, 在20s后复制出该图形, 按准确程度给分;设计15组词, 在规定的时间内读给患者听, 让患者说出对应的另一个词, 按读出的准确度给分;给患者读一组数字, 让患者向前和逆转复述, 按患者准确度评分;将一组符号和数字排列后, 让患者将在90s内匹配, 按匹配度给分;将一系列的数字顺序连接后记录完成时间, 测试患者的记忆力。经测试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缺失的项目数≥2, 被认为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4 样本血浆采集与检测

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后的2、4及24h采集患者肘静脉血4m l, 取其上清液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通过酶标分析仪检测各时间点血浆样本中Aβ浓度。

1.5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运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比较, 运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比较,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术后神经心理测试结果显示98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为46.9%。本文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在出血量和体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认知障碍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Aβ (1-40) 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认知障碍组,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注:*表示与无认知障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老年患者在骨折术后急性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 使得其对老年患者危害极大[2]。因而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后出现的认知障碍与患者手术出血量及体重因素有一定关系, 与手术时间关系不大, 而若老年患者血浆Aβ水平在围术期升高而且在手术后24h持续较高的水平, 将有可能发生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是指患者在麻醉术后出现意识、记忆、认知、睡眠等方面大脑功能暂时性的机能障碍, 其是一种具有波动性的、可逆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 多发于老年患者。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手术焦虑、机械创伤、基础疾病、脑部器质性病变、麻醉方法和药物、心理因素、术后疼痛、脑缺氧综合征等。

诸多研究表明[3], POCD是在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引起的神经功能减退。有研究表明[4], 非POCD组甲磺酸培氟沙星、兰索拉唑的使用比率显著低于POCD组。甲磺酸培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在细菌DN A螺旋酶的A亚单位的作用下, 使DN A的合成和复制得到抑制, 导致细菌死亡。兰索拉唑是高效质子泵抑制药, 可引起暂时性肝损害、失眠、嗜睡、头晕、头痛、抑郁、可逆性精神错乱等不良反应。

β-淀粉样蛋白 (Aβ) 是老年斑的核心成分, 其前体蛋白AP P的异常代谢产物Aβ, 主要通过神经毒性反应的引发来导致神经元的凋亡, 影响神经突触活动干扰脑功能。诸多研究表明, 将Aβ注射到不同脑区均可导致认知功能减退[5]。

进行骨折手术前, 麻醉医师就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老年患者术后可能产生认知障碍, 并在术前尽可能调整患者的心身状态, 让他们补充多种维生素。同时, 麻醉前尽量用抗胆碱药物, 不选用东莨菪碱, 手术中注意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 维持循环稳定。平时要注意营养、水电解质平衡和加强心理支持。治疗护理时不得加剧患者焦虑, 以免增加死亡率。若患者出现焦虑、幻觉, 选择氟哌啶醇给予镇静, 若持续焦虑不安, 亦可采用肌内注射弱安定药和氟哌啶醇, 老年患者应注意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6]。

总之, 造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很多, 需要了解真正的原因, 采取有效的措施, 避免术后留下POCD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曹晓阳.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观察[J].医学论坛杂志, 2006, 3 (27) :43-44.

[2]R asmussen L S, Siersma V D.Postoperative cog nitive dy sfunction true deterioration versusrandom variation[J].Acta AnaesthesiolScand, 2004, 48 (9) :1137-1143.

[3]胡江, 闻大翔, 杭燕南, 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1, 32 (4) :470-473.

[4]潘晓霞, 朱满连.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4 (25) :122-123.

[5]ScholtzovaH, W adghiriY Z, Douad M, et al.M emantine leadsto behavioralimp rovementand amy loid reduction inalzh eimers'2disease modeltransg enic mice sh own as by micr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N eurosciR es, 2008, 86 (12) :2784-2791.

老年人下肢骨折 篇6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高龄患者,硬膜外腔阻滞,骨科手术

腰一硬联合麻醉 (CSEA) 既发挥了药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 又可通过硬膜外给药延长麻醉时间, 还可施行术后镇痛。近年来由于穿刺针的改进不良反应大大减小, 所以我们尝试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 并与硬膜外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 60例ASA I~Ⅱ级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 65~90岁, 男27例, 女33例。随机分为A组 (CSEA组, n=30) 与B组 (CEA组, n=30) , 每组30例。手术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粗隆内固定术, 胫骨内固定术, 膝关节手术等。ASA I~Ⅳ级, 心功能I~III级, 多数患者至少患有下列疾病中的1种: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中风、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COPD等。大部分患者术前检查发现有ECG、肺部X线片、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方面异常。

注:与B组比较, *P<0.05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针0.1g。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 应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控, 监测血压 (BP) 、心率 (HR) 和脉搏血氧饱和度 (SaO2) 等。术中保持血氧正常和血压稳定。

CSEA组选L2~3或L3~4椎间隙穿刺,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插入25G腰穿针, 见脑脊液外流后, 缓慢注入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混合液1.5~2mL, 退出腰穿针, 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3cm备用, 立即平卧测试调整麻醉平面。若术中平面未达到手术要求, 则根据需要从硬膜外导管内注入1.0%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3~5mL。CEA组经L2~3或L3~4间隙常规行硬膜外麻醉, 向头侧置管3cm, 用药为1.0%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 平卧位后视麻醉平面情况追加以维持麻醉。术中输液用林格氏液、聚明胶肽, 半髋及全髋手术均输血, 常规吸氧。

1.3 观测指标

2组患者以注入局麻药起记录麻醉显效时间, 运动阻滞时间, 测阻滞平面至注药后20min及A组硬膜外给药后麻醉平面的改变。麻醉显效为患者感觉下肢发热或发麻, 运动阻滞时间按Bromage氏运动评分法 (0分为无运动阻滞;1分为不能做直腿抬起;2分为不能屈腿;3分为不能屈踝关节) 。全部患者术中监测血压, 脉搏, 呼吸, 血氧饱和度 (SaO2) 和心电图 (ECG) 。2组阻滞平面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尿潴留、头痛、腰痛等, 血压低于麻醉前20%为低血压并予以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t检验作统计学处理,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2.2 2组麻醉效果比较

2组观测指标的比较见表2。A组麻醉显效及运动阻滞时间迅速, 完全, 用药量少, 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组有1例穿刺失败改全麻, 其余29例腰麻作用完全, 阻滞平面在第10胸椎以下。B组有1例穿刺失败改全麻, 1例注药后无平面改全麻, 1例平面高至第6胸椎, 患者出现恶心、胸闷, 经麻黄碱升压、吸O2、加快输液后缓解。A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2min, 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5.6min, 均较B组迅速 (P<0.05) 。

镇痛质量评价见表3, A组明显优于B组 (P<0.05) 。2组阻滞平面及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术后1例背痛、1例尿潴留;B组1例尿潴留。对症处理后均恢复。

3 讨论

对于下肢骨折手术, 以往我科大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常会出现阻滞不全, 局麻药用量大, 多需加用静脉辅助药杜冷丁、氯胺酮等, 对呼吸、循环干扰大, 增加了围手术期的危险性。

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心血管代偿能力差, 把腰麻视为相对禁忌。单纯腰麻用药量偏大, 平面扩散较广较快, 对循环干扰大, 而老年人心血管调节能力差, 尤其心功能不全者难以耐受较大的循环波动, 减少药量又恐麻醉效果欠佳无法补救[1]。单纯硬膜外麻醉诱导时问长, 不能迅速镇痛且易发生阻滞不全, 往往使麻醉医生处于被动。腰一硬联合麻醉充分发挥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 麻醉可控性好, 作用发挥快而完全[2]。

Matinian等[3]认为CSEA可减少腰麻药量并小量分次给硬膜外药物, 使阻滞平面易于控制, 血压亦不会有很大波动。对老年人、肥胖者, 腰麻药量应适当减少, 使麻醉平面不超过T10。本组资料显示, CSEA与硬膜外麻醉比较, 阻滞平面及低血压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 却可获得较硬膜外麻醉更加完全的肌松和镇痛效果, 且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较B组短。

CSEA可能出现头痛、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及呼吸、循环抑制等, 因此, 麻醉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以免意外发生。如术中及时补充硬膜外腔用药, 使硬膜外腔成为正压, 可减少麻醉后头痛的发生。

总之, CSEA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具有起效快、麻醉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好等优点,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 加强生命体征监护, CSEA用于老年患者的骨科手术比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势,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国平.腰麻一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 22 (10) :795.

[2]刘唐生, 王心田, 高晓秋, 等.连续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 22 (8) :590~592.

老年人下肢骨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107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例,男71例,女36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为(68.5±9.5)岁,均开展内固定手术疗法治疗。术后14例患者有下肢DVT形成,约占13.1%,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2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4例;发生的部位包括:右下肢8例,左下肢5例,双下肢1例。DVT发生的时间为术后3~9 d,平均为(5.4±3.3) d。临床表现主要有:患侧下肢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增粗、活动受限及皮温增高等表现,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患肢DVT形成。

1.2 治疗方法

所有DVT患者均给予尿激酶15~20万U/d,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2 h内结束);低分子右璇糖酐500 ml/d,复方丹参注射液12 ml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滴注,1次/d;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000 IU。10 d为1个疗程[3]。

2 结果

14例DVT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12例(85.7%)痊愈;另2例好转,约占14.3%。15例DVT患侧下肢相应平面周径较健侧粗0.5~2.0 cm,平均为(1.2±0.7) cm,其中12例痊愈的DVT患肢双侧下肢相应平面的周径相等;另2例好转的患者双下肢相应平面周径相差0.4~0.8 cm。患肢皮肤温度:14例患侧肢体的皮肤温度均较健侧升高,其中10例于第4~7 d降至正常;2例第8~10 d患肢皮肤温度降至正常;另2例好转患者患肢皮肤温度略高。14例患侧肢体局部皮肤颜色均有不同程度的青紫和瘀血,其中13例于治疗的4~7 d恢复至正常,另1例治疗10 d后仍有少许的青紫和淤血。

3 讨论

3.1 预防下肢DVT形成的护理观察

(1)观察患侧下肢皮肤的色泽、温度及疼痛情况,并观察患侧肢体肿胀度及其变化[4]。(2)观察栓塞的症状:首先必须对患者的主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患者站立后患肢有沉重、胀痛的感觉,应警惕有血栓形成的可能;其次如测量发现患肢周径较健侧肢体大0.5 cm以上时,需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并与医生一同检查患侧下肢是否有肌肉深压痛及浅静脉怒张,并予对症处理[5,6]。同时行腓肠肌叩诊,1次/d,如有疼痛,可进一步行腓肠肌局部压痛检查(homan试验),若有压痛则说明腓肠肌静脉丛可能有血栓形成,需要进一步行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深静脉栓塞和再通的状况。(3)肺栓塞的监测:术后应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如患者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变化,提示可能合并肺栓塞,需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并协助医生抢救和治疗。

3.2 下肢DVT形成的护理措施

(1)急性期患者必须绝对卧床1~2 W[7],并抬高患侧下肢至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应将膝关节置于稍屈曲位;为了防止血栓脱落禁止对患肢行热敷、按摩,并嘱患者不宜用力排便,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足、趾主动运动及腓肠肌、股四头肌训练。(2)患者可以下床活动时,患肢应穿弹力袜或这使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增加静脉回流血量及降低静脉压力,但包扎不宜过紧。并嘱患者不宜久站或久坐。(3)每天测量2次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以观察下肢肿胀与末梢循环情况,并详细记录,进而判断治疗的效果[8]。(4)如患者突然发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痰时提示有肺栓塞的可能,立即嘱患者平卧并通知主管医生,同时给患者吸氧,行心电监护、抗凝、溶栓等处置。(5)严重出血是抗凝及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9],溶栓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口腔黏膜、皮肤、齿龈等处是否有出血点,并严密观察有无神经系统的症状,如有症状则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并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观察二便的颜色,通过尿常规与大便潜血试验观察有无血尿及消化道出血。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溶栓治疗的过程,准确把握用药的剂量,确保静脉通道的通畅,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免影响溶栓药物的疗效。静脉给予溶栓药物时,应选择患肢靠近血栓部位的大隐静脉穿刺,以增加血栓局部的血药浓度,促进血栓的溶解。应采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注射的次数,由于抗凝药物的作用拔针时需局部压迫5~10 min,以避免出血。溶栓后嘱患者不要过早下床活动,以免部分溶解的栓子血栓脱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0]。(6)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地说明下肢DVT形成的病因与后果,以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足够重视,并能够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增加患者对治愈疾病的信心,并鼓励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7)早期主动功能恢复性锻炼,以加速静脉回流[11]。腿部肌肉特别是比腓肠肌及目鱼肌有许多静脉窦存在,此类静脉内血液只有依赖肌肉泵作用才可向心回流,因此仰卧易发生DVT。功能恢复锻炼应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按摩为辅,制动期患肢行小腿及股四头肌肌肉的收缩锻炼,患者取仰卧位,将膝关节下压,让大腿肌保持收缩10 s后放松,重复15次,2~4次/d。同时强化患肢踝关节背伸、跖屈及足趾关节锻炼,2~4次/d, 10~15 min/次。向心性肌肉的被动按摩,护理人员用手掌贴患肢皮肤,从踝关节逐渐按摩至腹股沟区,2~4次/d, 10~15 min/次,并逐步增加活动量。(8)对DVT形成准备出院的患者,嘱其注意患肢负重,下床活动时最好时穿弹力袜,以加强静脉回流;早期禁久坐、久站,可适当抬高患肢,缓解患肢的水肿症状;继续采用中西医结合抗凝、溶栓疗法。并嘱患者定期复检,1次/月;如有头痛、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应立即道医院就诊治[12]。

DVT是老年下肢骨折后最多见的一种并发症,与血流过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凝固度提高有关。老年人自身血液粘滞,加之手术创伤致使血小板特性改变,使起抗凝作用的蛋白质细胞减少,造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DVT形成。此外,麻醉药物可致使静脉扩张,降低血液流速,导致下肢DVT的发生;机械性或化学性损伤均可损伤静脉壁,前者是指穿刺时对血管壁造成的直接损伤,后者指强刺激性药物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手术应激促进了血液凝血能力,输血也能导致血液高凝,诱发下肢DVT形成。下肢DVT可导致下肢肿胀、疼痛,而栓子脱落后则可诱发肺栓塞等并发症。临床研究证明长期卧床的患者是DVT的高发人群,尤其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的制动状态下。因此护士对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卧床的患者必须做到随时密切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对下肢骨折术后卧床老年人严密监测,预防下肢DVT的发生,主要预防措施包括:(1)注意患肢肿胀观察,若患肢肿胀显著且肌肉硬并深压痛时,应与一般疼痛鉴别,警惕DVT;同时还要与术后患肢普通肿胀及淋巴回流障碍导致水肿的区分。(2)根据本院特色,对高危老年人群可预防性使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3)抬高患肢,加速静脉回流,早期行功能恢复锻炼利于术后尽快康复。(4)香烟中古丁可提高血液粘滞度,刺激静脉导致血管收缩,应说服患者戒烟。(5)长期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为减低对血管内膜造成的损伤,要避免在同一部位或静脉反复穿刺。(6)为了避免因排便造成腹压突然增加而影响患肢静脉回流,指导骨折术后卧床老年患者多食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预防便秘[13]。总之,术中手术操作要轻柔、精细,术后早期行功能恢复锻炼,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悉心护理及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骨科107例老年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完整的临床与护理资料, 术后给予严密观察及悉心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4例, 发生率约为13.1%, 均无心、脑及肺部的严重并发症发生。1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及护理后, 12例 (85.7%) 痊愈;另2例 (14.3%) 好转。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护理人员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有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人下肢骨折 篇8

1 临床资料

2007-12~2009-11我院共收治老年下肢骨折手术 (切复内固定或假体置换) 病人45例, 男25例, 女20例, 年龄65~88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18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 股骨干骨折6例, 胫腓骨骨折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手术和抗感染) ,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威利坦片 (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 每次2片, 每日3次, 共治疗2周。

2.2 肿胀程度评定标准[3]

根据皮肤肿胀程度分为:无, 局部皮肤无肿胀;I°, 较正常皮肤肿胀, 但皮纹尚存在;Ⅱ°, 肿胀较明显, 皮纹消失, 但无水泡;Ⅲ°, 肿胀很明显, 皮肤硬紧, 出现水泡, 但无骨筋膜室综合征。

2.3 疼痛分级

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 (NRS) [4]。无 (0分) ;轻度 (1~3分) ;中度 (4~6分) ;重度 (7~10分) 。

2.4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术后3天肢体局部肿胀情况、疼痛程度及术后7天肿胀消退情况。

2.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进行χ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术后3天肢体局部疼痛情况比较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下同)

3.2 两组术后3天、7天肢体局部肿胀情况比较 见表2。

4 讨论

4.1 老年人下肢骨折现状

老年人因肌力严重衰退, 下肢无力, 走路不稳, 且由于视觉、听觉功能下降, 精神系统及运动系统综合反应能力降低, 再加上骨质疏松等原因极易发生骨折。而在老年骨折患者中, 下肢骨折约占70%。骨折后长期卧床会导致老年人发生诸多的并发症, 如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及下肢静脉栓塞等。因此老年人下肢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也越来越多, 极易导致肢体肿胀、疼痛等。

4.2 患肢肿胀原因

肿胀是骨折早期及骨折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 其主要原因:①由于小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液外渗到组织间隙所致。②由于疼痛, 肌肉反射性痉挛等造成静脉回流障碍, 使血管壁扩张通透性增加, 造成组织间水肿。③手术对组织及其他血管的损伤可激活内、外源性凝血系统, 使血中凝血因子增多, 血液凝固性增高。④术后需患肢制动, 或者由于惧怕疼痛, 不敢活动;影响了血液循环, 使血液成分滞留于血管壁。而老年人除了以上这些原因外, 还由于普遍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血管壁退行性改变等, 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与白细胞黏附性增高, 血流缓慢。因此老年人的这些病理改变如不及时纠正, 更容易影响伤口愈合, 重者可造成局部皮肤供血进一步障碍, 使伤口皮缘坏死, 继而增加伤口感染的可能性, 影响损伤组织的修复, 影响骨折的愈合[5], 甚至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消肿十分重要。

4.3 威利坦作用机理

威利坦为马栗种子干燥提取物, 有抗感染、抗肿胀、改善静脉循环障碍等药理作用。①刺激前列腺素F2α的合成, 收缩小血管,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抑制炎性渗出;②抑制溶酶体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 并能保护血管壁的弹力纤维, 恢复静脉壁正常的弹性和强度, 保护血管壁;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可抑制多种原因引起的脱脂过氧化, 阻止细胞和周围组织受到炎症性损害;④增加静脉血管壁紧张度, 提高静脉血回流速度, 增加淋巴液回流, 减轻局部水肿[4]。

威利坦的有效成分为七叶素, 在欧洲用于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VI) 已有20年的历史, 国内也有应用其治疗四肢创伤早期肿胀的报道且安全有效[4]。但治疗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软组织肿胀情况少见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威利坦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局部肿胀及疼痛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Koester MC, Spindler KP.Pharmacologic agents in fracture healing.Clin Sport Med, 2006, 25 (1) :63.

[2]廖前德, 钟达, 陈刚.骨折治疗体系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医师杂志, 2006, 8 (4) :571.

[3]张利远, 张芸.β-七叶皂甙钠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研究.中国急救医学, 2000, 20 (9) :517.

[4]刘斌, 石福新, 耿广德.威利坦缓释片治疗四肢创伤早期肿胀168例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23) :1968.

老年人下肢骨折 篇9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患者因血液流变学改变使下肢深静脉栓子形成而致深静脉栓塞,血栓形成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⑴血流缓慢;⑵血管内膜损伤;⑶血液凝固性增高。而骨折和手术患者是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高危人群,我院在一年内共发生三例因骨折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两例康复,一例截肢,因此,加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预防DVT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是骨科护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75例,其中有3例发生深静脉栓塞,均为女性患者,发生DVT的时间为术后3~14天,1例为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9旬患者,发生DVT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不明显,患肢皮温低,循环差,因未能及早处理,最终发生患肢坏死而截肢,其余2例临床症状典型,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经保守治疗后疗效满意,痊愈出院。

2 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对策

2.1 术前健康教育 由于骨折患者因外伤、应激、麻醉及手术等使全身血液形成高凝状态,创伤和手术后下肢长时间的制动体位,导致肌肉丧失收缩能力,“肌泵”功能严重障碍,使血液瘀滞,易发生DVT[ 1 ]。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发生DVT的诱发因素和严重性,使其了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进食低脂高纤维素饮食,戒烟,以防血脂偏高增加血液黏度。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尽快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抬高患肢,增加静脉血液回流。

2.2 患肢的护理 病人入院后即采用治疗体位,上半身抬高15°,下肢抬高25°,膝关节屈曲15°。这种体位能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对缓解静脉的牵拉有一定作用,同时下肢抬高更有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当肢体感觉疲劳时可更换体位,行足部轻微背曲运动,但活动不能剧烈,不可按摩肢体,防止栓子脱落。每日测量腿围,做好记录,观察肢体消肿情况。注意观察患肢血供、肤色和注射部位有无异常。为保护足背静脉血管,我们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做好留置针的护理。采用患肢局部静脉滴注药物,使药物直接到达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由于患肢肿胀,静脉显露不清楚,因此要求我们技术操作要熟练,静脉穿刺成功率要高,避免损坏血管。

2.3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有研究认为,适当锻炼可减少静脉血栓发病的75%~77%[2]。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群等长收缩练习,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回流,逐渐进行未固定关节的屈伸活动,病情许可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骨折及术后患者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作深呼吸和咳嗽动作,抬高患肢。选择上肢静脉输液,避免在患肢穿刺。低分子肝素钙在抑制血栓形成的同时很少影响凝血功能[3],因此,对于DVT的高危患者(包括老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术后可预防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以预防DVT发生。

2.4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DVT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2周,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促进静脉回流,注意保暖,患肢制动,嘱家属切忌热敷,按摩,随意搬动患肢,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严密观察全身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神态、呼吸、如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烦燥不安等症状,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观察患肢皮温、皮色,足背动脉博动,每天测量记录患肢周径变化。硫酸镁湿敷患肢,缓解血管痉挛,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4]。使用尿激酶,肝素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期间,定时复查凝血四项,配合好医生做好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观察术区刀口有无出血及渗血,引流液的色、质、量,如果短时间引流液为鲜红色,且速度快,则提示有出血可能;观察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注意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防止应激性溃疡;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反应、有无呕吐,防止颅内出血;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3 小结

DVT是骨科患者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易致残、致死,丧失劳动力,且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应加强骨折术后患者发生DVT的预防和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彩霞,魏俐仪,潘晨霞等.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及护理13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21-22.

[2]陈玉春.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2010,16(01).

[3]杨刚,吕厚山,高键等.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 25.

老年人下肢骨折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骨科住院治疗行下肢骨骨折手术的患者60例, 男32例, 女28例, 年龄60~80岁, 均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的疾病, 均排除有严重的肺性脑病或其他严重的心脑疾病和肝肾疾病。术前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血、尿等均在正常范围。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手术进行前12 h禁食, 8 h禁饮, 保证良好的睡眠和情绪。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 阿托品0.5 mg, 进入手术室后要连接生命监测仪器, 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所有患者均不给予镇静药物, 术毕行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

1.2.2 麻醉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侧卧位, 双手抱住膝关节, 下颌紧贴前胸, 成屈曲状, 选取L2~3或L3~4作为麻醉穿刺点, 先做局麻, 用勺状穿刺针头穿刺, 确认针头已进入硬膜外腔, 则分次注入麻醉药物。麻醉和手术全程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及麻醉平面的变化。乙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体位同样为侧卧位, 选择L2~3或L3~4椎间隙为穿刺点, 采用一次性腰-硬联合麻醉包, 用针内针法, 16号硬膜外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 取25G笔尖式腰穿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 见到脑脊液后注入麻醉药物, 拔出腰穿针, 再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后平卧, 根据手术需要调整麻醉平面, 保持在T6以下。

1.3 观察指标

手术中主要观察和记录麻醉药物的用量、起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如头痛、呕吐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1.6行计算机数据处理, 将两组麻药用量和起效时间的数据对比采用配对资料的t验, 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注入麻醉药物后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均正常, 无明显变化, 术中情况良好。乙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比甲组麻醉药物用量少, 而麻醉起效时间甲组明显比乙组较快 (表1) 。术中观察乙组患者的肌肉松弛效果较甲组好, 术后调查乙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更为理想,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因麻醉而引发的头痛、呕吐等并发症。

3 讨论

临床上一般需要做下肢骨骨折手术的老年人均会患有心、肺、脑等疾病, 心血管调节功能较差, 单纯腰麻用药量偏大, 平面扩散较广、较快, 对循环干扰大, 尤其对于心功能不全者难以耐受较大的循环波动, 减少药量又担心麻醉效果欠佳而无法补救;单纯硬膜外麻醉诱导时间长, 不能迅速镇痛, 且易发生阻滞不全;对老年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可能会引起呼吸恢复与苏醒时间延迟等不良症状。腰-硬联合麻醉充分发挥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 麻醉可控性好, 作用发挥快而完全[3]。CSEA有很多优点, 主要包括神经阻滞完善、镇痛效果确切、局麻药物用量少等, 用于老年患者下肢的手术麻醉已被广泛接受[4]。用CSEA代替全身麻醉, 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减少, 对机体代谢影响小, 可避免全身麻醉的过度抑制, 改善术后负氮平衡及内分泌代谢的应激反应, 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CSEA给药后患者骨性疼痛可即刻消失[5]。腰-硬联合麻醉结合了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优点, 既具有腰麻的可靠性, 又具有硬膜外麻醉的灵活性, 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声升.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8 (20) :103-104.

[2]根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60例腰-硬联合麻醉观察[J].中外医疗, 2010, 9 (11) :33-34.

[3]莉.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14) 138-139.

[4]亮.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6 (46) :116-123.

上一篇:贫血鉴别诊断下一篇:电气设备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