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

2024-10-16

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共12篇)

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 篇1

治疗骨折, 通常采用石膏、夹板外固定、或持续牵引的方法、有的则进行手术复位、安放接骨钢板、打入钢钉等。与一般皮肉损伤不同、坚硬的骨质愈合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 因此, 做好骨折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石膏或夹板固定后的护理

1.1 夹板固定后, 密切观察其扎带松紧度及皮肤颜色变化, 若肢体出现严重肿胀、剧烈疼痛、动脉博动微弱或消失, 应及时报告医生酌情松解外固定, 直致改善血运、防止发生缺血性肌挛缩。

1.2 骨折2天后, 可行患肢热敷、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1.3 石膏完全干燥固定的时间约为24小时、定型前移动病人时要注意保护。石膏下面不能直接垫硬物, 以防变型、折断或压迫里面皮肤而发生坏死, 或使骨折位置移动等。应让石膏下部暴露通风, 以利水长, 可用架子支起再盖被子, 以免受寒。

2 持续骨牵引后的护理

2.1 用75%酒精滴钢针眼、每日2-3次, 以防感染, 发现牵引骨针敷料潮湿污染应及时更换。

2.2 卧床病人, 要防止骨髂突起外皮肤长期受压发红、溃烂、形成褥疮。应保持床铺平整干净无碎屑、发现潮湿污染及时更换。

2.3 卧床不习惯床上排尿、或排尿困难、要给予精神安慰, 并用暗示导引法足进排尿, 或按摩膀胱区或针刺三阴交、阳陵泉、中极穴或艾炙关元、气海穴, 以促进排尿。

2.4 长期卧床、忧思少动、气机郁滞、常有大便秘结。可按摩腹部, 从右下腹顺结肠方面自上向左下推, 反复多次, 以助肠腑功能。多饮水、吃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 忌辛、辣、香、燥之品。

3 骨折后的护理

3.1 骨折病人多担心致残而影响事业, 婚姻和家庭等。个性变得暴躁、容易激怒、医护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 安慰病人, 向其解释本病的转归、预后, 使其配合治疗, 促进早日康复。

3.2 做好家属工作, 合理安排家务, 及时对外联系, 解除患者后顾之忧, 安心接受治疗。

3.3 加强饮食营养、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多吃血肉有情之品, 如排骨汤、猪肝、鸡蛋等。以滋补肝肾, 强筋健骨, 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3.4 骨折手术复位4-5天, 肿胀开始消退之际在伤情许可, 不影响肢体固定的前提下, 尽量活动身体未固定各部分, 运动量及运动方式根据人的体力情况和习惯而定, 固定部位的肌肉可不时用劲、放松, 这样虽不活动关节、却可增加力量, 防止肌肉萎缩, 伤在下肢的下床活动要防止跌倒, 开始要搀扶行走, 以后可使用拐杖, 同时告诫病人锻炼时要勇敢、持之以恒、直至完全康复。

摘要:通过对骨折病人实施石膏或夹板固定后的中医护理, 持续骨牵引后的中医护理以及骨折后的心理, 饮食营养方面的中医护理, 总结归纳其各自护理要点, 从而减少病人身心痛苦、促进骨折愈合及疾病康复。

关键词:骨折,中医护理

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 篇2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C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便秘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便秘;辨证施护

中医认为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排便频率减少一般2~3d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即为便秘[1]。

便秘临床发病率为2%左右,以妇女和老年患者为常见,长期的便秘还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口臭,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我院自8月—9月对45例便秘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8月—209月确诊的便秘患者90例,其中男37例,女53例,年龄50~82岁,平均(62.2±4.7)岁,病程1~5年,平均(3.5±1.8)年。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气虚便秘25例,血虚便秘19例,阳虚便秘18例,阴虚便秘17例,郁热便秘11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年;观察组45例,男17例,女28例,平均(64.1±4.8)岁,平均病程(3.6±1.9)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和辨证分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罗马Ⅲ便秘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多条:排便费力(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排便为块状或硬便(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有排便不尽感(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有肛门直肠梗阻或阻塞感(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需要用手操作以促进排便(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排便少于每周3次;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大便。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便秘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护理及推拿护理等中医辨证施护。

1.3.1 情志护理

当患者出现痛苦,烦躁,焦虑,抑郁时,主动与其进行谈心,帮助患者分析便秘原因,安抚情绪。

根据病人的喜好调节电视节目,播放音乐或戏曲以化解七情郁闷,使患者心情条达、疏泄、舒畅。

1.3.2 饮食护理

便秘饮食应避免煎炸、酒类、辛辣,不可过食寒凉生冷,指导纠正患者的偏食习惯,食物不宜过于精细,要多食含维生素、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

阴虚郁热者应以滋补肝肾,清热润肠为原则,可用熟地黄、枸杞、山茱萸肉、粳米煮粥同食;气虚便秘者,应予益气健脾膳食,多食黄芪粥、山药粥、扁豆粥等;气滞便秘者,可予理气导滞饮食,可用麻子仁、紫苏子煮粥食用;血虚便秘者应以养血润燥为原则,可食何首乌粥、山药粥、枸杞粥等。

1.3.3 给药护理

服用时嘱患者空腹温服,服药期间忌浓茶,辛辣油腻之品。

服药后注意观察患者排便次数及排便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若有应及时处理。

1.3.4 推拿护理

取关元穴(腹中线脐下3寸),气海穴(腹中线脐下1.5寸),每穴用一指禅手法顺揉20周,逆揉20周,然后用右手小鱼际掌侧顺大肠腑气运行走向自右升一上横一左下揉推20~30周作导引术。

大便坚硬不下还可按大肠穴(脊中线第16椎左右各旁开1寸半)10~20下。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疗效标准[2]。

显效为每周排便5次以上,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伴随症状消失;有效为每周排便3次以上,便质转润,排便通畅,伴随症状缓解;无效:每周排便2次以下,排便欠畅,症状无改善。

观察便秘患者护理前后的每周排便次数,用美国胃肠学会制定的便秘评分量表CCS评价便秘程度,CCS总分越高说明便秘程度越严重(总分为3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珚±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排便次数比较由表1可见,观察组护理后的排便次数为(7.1±1.4)次/周明显多于对照组的(5.2±1.2)次/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CCS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护理后的C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护理后的排便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

2.3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45例,显效38例,显效率为84.4%,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6%;对照组45例,显效29例,显效率为64.4%,有效6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7.8%。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便秘是机体清除体内垃圾的过程,长期便秘导致毒素吸收,即中医所说的腑气不通,浊气不降[3]。

现代社会,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活动量的减少,便秘患者越来越多。

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老年入,便秘严重时可因用力排便使血压突然升高,血管破裂,发生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4]。

文献报道认为,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不仅解除便秘,而且使紊乱的肠胃功能得到了调整,改善了患者体质[5]。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医护理体会 篇3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我院采取的中医护理手段,分析其护理效果。我院收治患者后,进行牵引治疗,并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的观点,采取心理疏导、功能训练、体位护理、饮食营养指导,同时,将饮食护理阶段分为初期、中期与后期,护理重点分别在于活血化瘀、和血生新、固本培元。在护理服务结束后,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过治疗,无一例出现感染、褥疮等并发症。1例因为愈合不良而导致跛行,比例为1.3%,77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痊愈率为98.7%,护理效果十分良好。

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的方法,提供包括心理疏导、功能训练、饮食指导、体位护理在内的全面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预后效果十分良好,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医护理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43-01

为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医护理方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本文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我院采取的中医护理手段,分析其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经X线检查确诊,均排除患有肝功肾功障碍、老年痴呆、过敏性体质、脑卒中、重度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等的可能,均可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无一例出现沟通障碍。所有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57-76岁,平均年龄:67.4岁;最短病程为7天,最长病程为21天。

1.2 方法。我院收治患者后,通过闭合复位与牵引,进行对症治。期间,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的观点,提供心理疏导、功能训练、体位护理、饮食营养指导,其中,将饮食营养指导分为初期、中期与后期,护理重点分别在于活血化瘀、和血生新、固本培元。

2 护理

2.1 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构建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服务的有效落实。在患者因为担忧自身病情而出现沮丧、消沉等情绪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简要介绍必要的病理知识与护理要点,鼓励其配合治疗。

2.2 功能训练。在患者接受闭合复位与牵引治疗之后,协助其进行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等长收缩股四头肌,并进行足踝背伸练习,单次动作需保持15s的持续收缩。每小时进行一次练习,每次进行3-5分钟。在第三到五天,协助患者练习保健体操,静力收缩臀大肌与股四头肌,并主动屈伸脚踝与足趾,练习频率为2次/日[1]。在7天之后,可以主动屈伸膝部与髋部,注意动作力度,避免引发过度疼痛。在牵引术后的第二个月,指导患者主动屈伸患肢,同时避免盘坐引发的关节外展。此外,护理人员还可协助患者进行抗阻练习,提升上肢肌肉的运动能力,重点练习背阔肌、胸大肌与肱三头肌。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屈伸练习时,应注意动作的力度与幅度,并控制运动时间,避免出现疲劳。

2.3 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体位,一旦发现不良姿势,需及时纠正。同时,充分与患者沟通交流,叮嘱其不可随意变换体位,提升依从性。在患者发病的前7天内,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卧床休息,取平卧体位。进行牵引治疗时,需稍微抬高患肢。在治疗后,保持患肢处于30°外展中立位,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的大腿之间安放软枕,避免患肢出现内收,保证积极的护理效果。

2.4 饮食营养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多摄入维生素、蛋白质、钙质、果胶与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营养,滋养肾精,促进疾病康复。同时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的观点,将病情观察护理阶段分为初期、中期与后期。初期的重点在于活血化瘀,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高營养食物,在中期的重点是和血新生,重点补充钙质,在后期重点为固本培元,要求在尽量符合患者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补充营养[2]。在护理服务结束后,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 结果

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治疗,无一例出现感染、褥疮等并发症。1例因为愈合不良而导致跛行,比例为1.3%,77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痊愈率为98.7%,护理效果十分良好。

4 体会

股骨骨粗隆间折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大约5-6岁。因该骨折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全身情况欠佳,普遍手术耐受力差,且术后恢复也不理想,临床治疗中以手法整复加牵引为主[3]。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认为发病机理在于:伴随年纪的逐年增加,脏腑机能都出现衰退,导致阳气衰微,引发阴阳失调,最终诱发骨折[4]。因而,采取辩证施治的方法,提供全方位的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的失衡状态,最终治愈骨折。经过本文研究,得出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的方法,提供包括心理疏导、功能训练、饮食指导、体位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在内的全面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预后效果十分良好,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继荣,冯丽丽.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康复治疗临床疗效对比[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02):114-117

[2] 陈爱兰,陈巧鸽,王珺.57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4):131-134

[3] 李国帅等.双向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7):54-55

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 篇4

关键词:排尿困难,骨折,卧床

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 必须卧床休息, 严格制动[1]。但由于长时间的卧床, 且由于很多患者并不适应床上排尿的方式, 很容易出现排尿困难, 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2]。骨折患者如果出现排尿困难, 其生活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本研究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干预, 取得不错的效果, 现将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骨折排尿困难患者160例, 其中包括男性患者92例, 女性患者68例, 年龄36~70岁, 平均 (47.3±5.1) 岁。骨折部位分布:盆骨骨折16例, 腰椎骨折30例, 股骨骨折30例, 胸椎骨折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1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均具有可比性,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的骨科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需长时间的卧床, 长期的卧床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烦躁、不安、紧张等不良的负性情绪, 这些负性情绪又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反效果。本研究中护理人员主要根据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 予以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1.2.2 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形成一个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指导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在1000 m L以上, 但应注意告知患者不宜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以避免膀胱的过度充盈。肾阳虚的患者予以薏苡仁大枣粥;虚证的患予以山茱萸粳米粥;实证的患者予以柑橘、胡萝卜;淋症患者予以新鲜的水果及蔬菜。

1.2.3 疼痛护理:骨折患者急需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疼痛。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的安静, 以避免噪声对患者的影响, 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同时注意做好疼痛的安抚及解释工作, 帮助病患翻身、起床、排尿, 患者在翻身时注意将患者的骨折部位放于舒适对位置, 从而减少体位对疼痛感的影响。

1.2.4 推拿护理:对利尿穴进行逆时针推拿, 推拿原则是“先慢后快”、“先轻后重”, 每次推拿的时间为15 min, 每半小时1次。在推拿的同时配合耳穴的按压, 可取患者的膀胱、肾、三焦、尿道等穴位, 首先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消毒结束后干燥, 干燥后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这些穴位, 按压时间为3~5 min, 1天3~5次, 两侧交替进行, 如果患者主诉酸胀时应立即停止。

1.2.5 针灸护理:气机不适、肾元亏虚、气化失司是导致骨折卧床病患出现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针灸护理能通络活血、通调水道、补元气, 肾阳虚的患者针刺阴陵泉、三阴交、中级、肾俞、足三里等穴;虚证的患者予以补充益气;实证的患者采用泻法进行利气疏导;气淋的患者针刺太冲、气海、三阴交、中极、膀胱俞、肾俞等穴。

1.3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尿路感染发生率、顺利排尿率。护理满意度主要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方法进行测评, 其中, 不满意:<80分;基本满意:80~90分;满意:>90分;护理满意度= (基本满意+满意) /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其中计量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进行检验, 计数数据资料以率来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不满意12例, 基本满意36例, 满意31例, 满意度为84.81% (67/79) ;观察组患者不满意6例, 基本满意30例, 满意35例, 满意度为92.56% (75/81) , 两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及顺利排尿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2.47% (2/81) 明显低于对照组6.33% (5/79)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顺利排尿率93.83% (76/81) 明显高于对照组81.01% (64/79)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骨折卧床的患者在手术、心理、生理的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排尿困难。常规的护理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并不能改善患者的排尿困难情况。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施以中医干预, 经中医护理干预后, 中医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尿道感染发生率、顺利排尿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产生的不良负性情绪, 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面对疾病的治疗。饮食调护具有通调水道、补中益气的作用, 有利于促进患者尿液的排出。根据中医脏腑和经络辨证, 按压患者的尿道、三焦、膀胱、肾等穴位, 有利于患者通调水道、气机的调整, 对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患者能够顺利排出尿液, 就避免了导尿等侵入性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尿路感染, 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综上, 在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顺利排尿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白娜.骨折卧床病人排尿困难中医护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7 (5) :138-139.

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 篇5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2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12),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骨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骨密度提高程度等。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骨密度提高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护理干预;疗效骨质

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是易于骨折、骨量低、骨强度减低、骨髓腔增宽、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发生退化和(或)遭受破坏、骨皮质变薄、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等[1]。研究表明[2],通过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且临床疗效及骨骼矿物质密度(简称骨密度)也显著提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月~204月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22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2例,其中男48例,女64例;平均年龄(46.3±4.5)岁;病程(6.7±3.1)年。观察组112例,其中男52例,女60例;平均年龄(46.4±4.3)岁;病程(6.5±3.3)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18岁<年龄<80岁;(3)无严重的肝、肾、心、肺系统疾病。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心、肺系统基础疾病(;2)不同意治疗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骨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情志护理干预

大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3],很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将疾病的发病原因、诊治经过、预后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给患者,使患者对骨质疏松症有所了解,从而树立战胜骨质疏松症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救治方案。对于有负性情绪的患者,应注意及时的疏解,并将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讲解给患者,让患者更加有信心面对疾病。

1.2.2体位护理干预

应注意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生病期间的体位护理,嘱咐患者生病期间休息时应选择硬板床,在仰卧时应将双膝保持在轻度屈曲的状态,并于患者的膝关节下垫一个软枕,体位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除了要做好体位护理,如果天气发生变化,应指导患者做好祛湿、保暖、防寒等自我防护措施,还可配合一些局部的热敷治疗等[4]。

1.2.3饮食护理干预

应特别注意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患者宜进食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钙的食物。这些食物能补充患者所需的矿物质,特别是锌、镁、钙,此外还要注意维生素D和维生素C的补充。中医理论辨证的将骨质疏松症分为:肾阴虚型和脾气虚型。因此进食应以益肝健脾、温补肾阳、滋补肾阴的药食为主[5]。膳食中如桑葚牛骨汤、豆腐虾皮汤、黄豆猪骨、猪皮续断汤,并配合花生、核桃仁、松子仁等坚果类食物的进食,具有益肾强筋、滋阴补血的作用。指导患者戒烟、限酒,尽量避免过量的咖啡、茶等一些刺激性饮料的摄入。

1.2.4功能锻炼干预

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筋膜失养、血经不通、气滞不行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因此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是通络、温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骨质疏松部位选择合适的项目,如若是髋骨和股骨发生骨质疏松,则可以选择登楼梯运动;如果是腰椎骨质疏松,可以选择体操训练;而促进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运动方式是渐进抗阻练习法。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均应与患者的身体素质相符,循序渐进,坚持恒久,方能有效的.延缓骨质丢失。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中医按摩、中药熏蒸、中药热奄包、小针刀、针炙拔罐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1.3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提高程度等。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患者的疼痛明显;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但患者活动仍感到轻微的疼痛;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静息状态及运动时均无疼痛感。骨密度采用骨密度T值表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常规骨科护理后,2组治疗后有效率和骨密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骨质量改变、骨量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6],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容易易骨折。有研究表明,>70岁男性及绝经>的女性的发病率非常高,且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7]。

本研究中,通过情志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和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骨密度T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结果表明,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病程比较长,且容易发生反复的骨骼疼痛,易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的负性情绪[8],导致患者的肝气郁结,肝郁会导致气滞,而气滞则会导致瘀血的发生,血液循环不通畅,不通则痛。对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得到疏解,因此有效的缓解了疼痛,并让患者更有信心面对疾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通过饮食调护,能有效的补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矿物质等,进一步缓解了骨质丢失对患者的危害,从而提高治疗的疗效。通过功能锻炼干预,并配合中医按摩、中药熏蒸、中药热奄包、小针刀、针炙、拔罐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综上,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熊桂华,黄彬,赵军.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9(27):118-121.

[2]张玲.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36(4):58.

[3]唐海梅.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18(7):114-115.

[4]丁云霞,崔晓燕.中医护理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河北中医,2014,36(2):312-313.

[5]周一庆.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卫生,(z2):210-211.

[6]何艳平.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护理[J].医药前沿,2014,20(7):319-320.

[7]张珉珉.骨质疏松症病人的中医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30):3406-3407.

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 篇6

【关键词】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胫骨平台骨折;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8-0071-02

胫骨平台骨折作为骨科最常见复杂性膝关节骨折之一,往往是由直接或者间接暴力创伤所致,需给予适宜手术治疗并辅以恰当的术后康复锻炼指导。为观察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应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常规康复锻炼指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本次研究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为九江市都昌县中医院自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收治,且经CT和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排除陈旧性骨折、合并心肝脑肺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和精神疾病患者,且患者均就本次研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23~68岁,平均年龄为(4981±45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坠落伤14例,其他3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983±45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坠落伤13例,其他5例;两组年龄、致伤原因和性别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手术治疗,其手术过程如下:清除患者关节腔内游离体等,以探钩抬起其塌陷骨块,随后予以复位治疗。经皮置入克氏针或钢板螺钉行固定治疗,并再次使用关节镜观察其关节面是否平整,是否有碎骨块残留等,闭合切口,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锻炼指导,即指导患者术后1周开始使用双拐行走,3~8周后可在不负重状态下借助扶步器行走,2个月后即开始辅助行走和独立行走,不强调特殊康复锻炼指导内容;观察组以常规康复锻炼指导为基础,同时实施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其护理措施如下。①多元化被动康复锻炼。术后1周内,护理人员需予以穴位按摩与向心性按摩。其中,穴位按摩要求护理人员取患者膝眼穴、委中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鹤顶穴与梁丘穴等予以按摩,每个穴位需按揉15~30次,每日按摩5~10min,按揉穴位时需注意力道均匀适中,以患者耐受为宜;向心性按摩指的是护理人员自患者肢体近端开始按揉,逐渐按揉至肢体远端,按摩时注意手法轻柔,以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缓解肢体水肿和疼痛为主要护理目标。②多元化主动康复锻炼。术后第2~7天内,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足踝屈伸锻炼,包括足踝关节跖屈、背伸锻炼动作以及股四头肌长收缩锻炼动作等,每日3次,每次3min;术后14~21d,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主动行轻微膝关节屈伸锻炼,即作膝关节屈伸30°的动作,维持匀速活动,每日5次。术后4~8周,可逐渐增加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每日增加约5°的屈伸活动功能范围,以患者耐受为宜。③多元化情志调护。患者骨折住院后,往往因受伤突然、伤情严重等产生忧虑、悲观等负面情绪,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等,不利于其早期康复。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护患沟通,指导患者通过呼吸调节法、肌肉松弛法和注意力转移法等妥善管理自我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④中药煎服干预。在患者手术两周后开始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自拟消肿止痛药方:生地12g,当归10g,赤芍、桃仁、红花、丹参各9g,川芎6g、田七6g。水煎服,取汁200~300mL,每日1剂。

13观察指标①全面评估患者膝关节解剖复位、关节面恢复情况,评估其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②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1]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其计分范围是0~100分,其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高低呈正比。

14疗效判定[2]①优:患者膝关节实现解剖复位目标,且关节面完全恢复平整;②良:患者膝关节接近解剖复位,关节面台阶低于1mm,基本平整;③可:关节面台阶是1~2mm;④差:关节面台阶在2mm及以上;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对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为9250%,对照组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为77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GQOLI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GQO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往往合并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对于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锻炼指导的要求较高。一旦患者治疗或术后锻炼不当,可引发关节炎、膝关节不稳定、延迟愈合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其预后不良。常规康复锻炼指导模式单纯强调患者肢体锻炼,康复干预方法较为单调,容易忽略患者锻炼期间情绪疏导等,影响其膝关节康复效果以及康复锻炼期间的生活质量,而在多元化康复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康复锻炼期间各方面需求进行干预,从而促使其早期康复,并保持良好心态。

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是“保护生命、缓解疼痛、促进健康”等现代护理观念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护理领域上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较常规护理更为强调护理措施多元化和综合性[3],要求护理人员多方位扩展服务领域。将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则建议护理人员在常规康复锻炼指导基础上增加多元化被动、主动康复锻炼、中医方剂治疗以及多元化心理护理措施。其中,中医情志调护有助于改善患者心情,而穴位按摩、口服中药等对于关节功能恢复有辅助作用,最终可有效改善其膝关节康复锻炼效果。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护理后GQO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也明显较对照组高,充分证明了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突出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捷. 阶段式、多元化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C].//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

[2]黄春兰. 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4):1578-1579.

[3]张海雁.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8):29-30.

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进行研究治疗的164例患者, 都是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 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82例。研究组患者年龄在23~70岁, 其中患者中有45例为男性, 37例为女性;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5~73岁, 其中患者中有43例为男性, 39例为女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纳入标准:不能有心、肝、肾等重大疾病;患者了解研究项目并同意参与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中医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中医综合护理主要包含: (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骨折后内心有恐惧、焦虑情绪, 对患者的恢复不利, 因此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 稳定患者的情绪,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 饮食指导:给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多食用含纤维多的食物以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水果;可以饮用蜂蜜水或者用适量番泻叶泡水饮用。 (3) 穴位按摩:护理人员应当给患者进行指导每天两次按摩腹部。按摩方法:患者应当放松身体平躺, 将手放于右上腹部, 沿着结肠的走向, 轻柔按摩, 每次按摩5分钟, 利于大便排出, 同时按摩后可以进行热敷提高按摩效果。 (4) 定时排便:患者要每天定时进行排便, 形成习惯。 (5) 适当运动。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 促进肠胃蠕动, 促进排便。 (6) 艾灸治疗:患者可以每天两次进行艾灸治疗, 每次二十分钟, 进行艾灸的位置主要是神阙、天枢穴位, 能够起到通经络, 促排便的效果。 (7) 神阙穴大黄贴敷每日一次, 以理气通便。 (8) 耳穴埋籽取神门、大肠、直肠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t检验,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 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48%, 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0.24%;护理完成后,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脊柱骨折患者由于创伤较大, 无法活动, 通常需要卧床休养, 容易造成患者出现便秘现象, 影响患者的恢复。因此患者应当把预防便秘作为重中之重[3]。

患者出现便秘状况,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4]。中医护理具有经济、实惠、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较好的优点。采用中医综合护理的优点有:能够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与信任, 减少了患者的焦虑情绪,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 使患者的便秘情况减少;通过改变饮食习惯, 促进患者的正常代谢, 使患者产生便秘的概率降到最低。进行按摩、艾灸, 可以刺激神经, 提高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 促进肠胃蠕动, 同时起到通经络的作用[5]。在出现便秘时, 尽量减少采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保护患者肠道的吸收功能, 促进患者的恢复。

在本研究中, 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48%, 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0.24%;护理完成后,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中医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 能够有效的减少便秘患者的出现, 能够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 采用中医综合护理的方式对避免脊柱骨折患者便秘情况出现的效果显著, 安全可靠, 为以后深入研究和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脊柱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64例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组, 剩余82例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在护理完成后,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SF-36) 以及便秘出现率。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48%, 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0.24%;护理完成后,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中医综合护理的方式对避免脊柱骨折患者便秘情况出现的效果显著, 安全可靠, 值得使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脊柱骨折,便秘,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鸣, 吴娜, 张锶莹.脊柱骨折患者便秘中医综合护理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 2016, 6 (2) :320-321.

[2]季明娟.骨折患者5 0例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淮海医药, 2014, 32 (3) :288-289.

[3]王丽云.骨折患者便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 (3) :337-338.

[4]付绍秀.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 28 (9) :795.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24~60(43.2±4.7)岁;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为28~64(49.2±5.2)岁。所有患者均为小腿骨干骨折,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日常护理措施,维持病室环境整洁,保持温湿度适宜,协助患者取适合体位,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做常规用药及伤口护理工作。

1.2.2 观察组:

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包括:(1)当患者入院后及时对其进行骨折部位拍片,判断并观察骨折情况,告知患者其疾病程度,为其制定治疗方法,包括骨折处固定复位固定治疗,指导患者结合自身恢复情况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做好疾病知识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其疾病情况,以及后续治疗过程,让其勿过分担忧[4]。(2)评估患者现存心理,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为其提供中医特色情志疏导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治疗措施,包括理疗、中医针灸、熬煮中药指导患者内服、遵医嘱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3)大部分骨折患者在治疗阶段会出现情况不同的不良心理,如担心骨折会影响机体以后的行走能力、仪态等,担心治疗时间过长影响自己工作及学习,担心恢复结果及暂时性的失去行动力带来的困扰。重点针对其心理护理,加强情志护理,责任护士应加强巡视次数,热情对待患者,向其表达关心,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5]。(4)对患者进行饮食管理,因患者骨折后骨修复需要较长时间,而丰富营养会有助于提高其骨创面愈合速度,应告知家属为其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因此骨折患者护理重点除心理护理外,还需注意饮食调护。骨折患者应多进食补肾精的食物,如使用枸杞与桂圆等食材与米熬制成粥。对气血两虚的患者应在饮食中适当加入黄芪等,以帮助患者养气补血,尽量按照患者喜好选择食物[6]。(5)骨折患者术后会丧失一段时间行动力,日常生活行为等均需他人协助下进行,此时护士应帮助患者做好基础护理,为其定期更换床单、擦身擦脸等,同时仍需注意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进展,观察患者患侧肢体血液流通情况,足背动脉搏动,以及皮肤整体感觉,注意观察有无出现并发症预兆,以便及时处理。(6)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对其进行穴位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选取足三里、内关等穴位进行按压,对出现骨折部位肿胀的患者,对其使用药膏按摩,活血化瘀,注意力度要轻[7]。(7)患者出院后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向家属强调家庭护理要点,嘱咐其及时来院复查,护理人员需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工作,及时给予相关建议。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接受住院治疗,包括用药及骨折复位、功能锻炼后,患肢恢复机体功能。良好: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骨折处恢复较乐观,趋于痊愈。一般:有好转,仍需继续住院治疗。总有效率=(治愈+良好)/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生存质量观察组患者自理、心态、疾病认知及锻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骨折疾病出现病因较多,如从高处跌落、重物撞击、意外摔伤等。对骨折患者救治原则为尽早进行骨折部位包扎固定,做好后期疗养工作,大部分骨折患者会出现疼痛,而针对治疗后期患者采用何种护理方法提高其临床疗效也是临床较为担心的问题之一[8]。近些年来,个性化护理服务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坚持的护理思想为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包括从患者心理、日常生活、出院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10],对骨折患者进行中医护理,为其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且满意度较高。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过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患者治疗有效率不及后组,满意度也较低,生存质量一般。观察组进行中医特色护理,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包括骨折部位固定,遵医嘱为其用药,对其进行生活上协助,做好饮食指导,心理安慰,告知其骨折治疗后期需几个月的休养期,安抚患者心理,帮助其提高生存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骨折患者,对其进行骨折部位处理后向其讲解疾病知识及后期治疗流程,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嘱咐家属根据患者喜好为其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遵医嘱熬煮中药,添加中药材及食材同煮,为患者补充营养,以便加速骨创面的愈合。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及交流,帮助其缓解内心不良情绪,做好功能锻炼及指导,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生活行为协助,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大部分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较好且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8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理、心态、疾病认知及锻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折,中西医特色护理,影响

参考文献

[1]范艳芳,陈作桓.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严重骨折的中西医护理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11):977-978.

[2]朱波.骨折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5):1001-1003.

[3]毛君,袁光星.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探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3):166-167.

[4]杨玲.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8):186-188.

[5]史笑丰.骨折术后下肢动脉栓塞的中西医结合预防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4):782-783.

[6]张健冰,刘红梅,余洁明,等.多元化管理模式对提高骨折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意义[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62-164.

[7]沈敏.早期功能锻炼对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作用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86-87.

[8]魏金荣.个性化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44-45.

[9]李琤.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8):23-24.

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治疗118例骨折患者, 女52例, 男66例, 年龄4~89岁, 中位年龄46岁。其中2例患者为脊髓损伤, 3例患者为骨盆骨折, 45例为下肢骨折, 38例为上肢骨折, 13例为多发性粉碎性骨折, 17例为单纯合并多处骨折。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10~60 d, 平均32 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 根据其骨折情况决定手术术式,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剂口服治疗, 并配合针灸、理疗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1.3 中医护理措施

1.3.1 对患者情志方面的护理措施

患者会因为疾病而出现痛苦、悲观、焦虑、紧张等情志变化, 中医认为, 情志长期抑郁会使其出现气血失和、阴阳失调的状态, 其会引起疾病进一步发生变化。对患者进行情志方面的护理, 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告知其疾病的知识及中医情志方面的理论, 让其理解不良的情志会对其疾病有很大的影响, 故应进行情志的调节。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治疗, 才可让疾病早日康复。对疾病严重的患者, 此项措施更加需要。患者对治疗后身体留下残疾而出现担忧, 思虑过重, 长期会影响患者的脾胃, 从而影响骨折愈合。故对此类患者应早期给予情志护理措施, 帮助其走出阴影, 通过术后锻炼完全可以康复。1.3.2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护理措施患者在骨折手术治疗后应补充营养, 骨折、手术会致使气血失和, 中医认为食补可完全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 故对患者进行中医调节, 补充足够的营养, 促进其早期康复。中医理论中, 肾主骨, 故在饮食中应注意补肾。可让患者用肉桂、桃仁、枸杞等药物煮粥, 如患者有气血虚的情况, 可加当归、黄芪。如患者脾胃情况不佳, 应注意不可过于油腻。

1.3.3 对患者皮肤方面的护理措施

患者因为疾病要长期进行卧床休息, 易出现褥疮, 故应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密切的观察, 观察其血运、颜色等, 定期进行翻身、按摩, 也可配合针灸、理疗等方法, 避免其肌肉出现萎缩。

1.3.4 预防并发症

骨折手术患者在恢复期因长期卧床致使身体情况欠佳, 易于出现并发症, 其中坠积性肺炎、痰阻气道比较多见。针对这一并发症, 应注意患者病室的通风, 让患者多进行深呼吸, 及时进行排痰。避免受凉, 多喝水, 多食用高纤维的食物, 预防便秘。

1.3.5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患者在手术之后早期就可进行功能锻炼, 可由简单逐渐复杂, 由被动逐渐改为主动。功能锻炼可消除患者局部的肿胀, 避免出现萎缩等并发症。可配合针灸、理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促进其康复。在进行指导时, 应根据患者所处的各恢复时期进行指导, 在早期主要以被动锻炼及关节简单活动等为主, 幅度不可过大, 在患者恢复中期, 应以主动锻炼和关节屈伸锻炼为主, 幅度应予以加强, 但不可过度, 并加强针灸、理疗配合治疗的次数, 恢复晚期应加强锻炼, 并让患者进行简单的活动, 以逐渐恢复其生活能力。功能锻炼不但可避免其出现并发症, 还可有效促进其骨折愈合, 故是骨折患者在恢复期的重要治疗措施, 护理人员应耐心给予指导, 帮助其合理、正确地进行锻炼[2]。

1.3.6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之后应嘱其定期到医院复查X线, 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向患者讲解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 尤其是功能锻炼的治疗以及应避免的情况。下肢骨折患者其下地行走的时间不可过早, 应先进行拄拐辅助行走, 后逐渐改为自行行走。

1.4 观察指标

本组资料中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填写护理满意调查表, 并与以往笔者所在科的护理满意调查结果进行对比 (以往满意度为90%) 。

2 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和中医护理措施, 均骨折愈合, 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为98%。通过中医护理, 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 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对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现今众多研究人员所重视的问题, 而中医护理措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工作。中医学认为, 人是一个整体, 和自然界密切相关, 故在护理工作中也要注意对患者的整体性进行调节[3]。对骨折恢复期患者护理的重点是功能锻炼指导, 中医学完全可以在此方面发挥优势, 通过按摩、针灸、理疗等措施, 可以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避免肌肉出现萎缩。故此措施可在临床推广, 也可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护理工作中。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措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 包括情志、饮食、皮肤、功能锻炼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 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早期给予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中医护理措施, 可让其早期恢复, 骨折愈合时间短, 患者满意度高,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

参考文献

[1]孙小琼.骨折术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9 (2) :56-58.

[2]尹梅君.浅谈骨折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8 (12) :39-41.

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抽取本次研究的8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中男29例, 女15例;年龄18~75岁, 平均42.7岁;干预组中男27例, 女17例;年龄19~77岁, 平均42.2岁。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 (P>0.05) , 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干预组: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 主要措施: (1) 饮食: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中医调节, 对机体所需营养进行补充, 对早期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医学理论认为, 肾主骨, 故在饮食护理的过程应该特别注意补肾。在虎吼可以应用肉桂、桃仁、枸杞等中药为患者煮粥, 如患者在术后出现气血虚症状,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用当归和黄芪。如患者在术后出现脾胃情况不佳表现, 应保证饮食不要过于油腻。 (2) 皮肤: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尤其应该注意血运情况和颜色, 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 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配合中医针灸和理疗方式进行治疗, 避免肌肉萎缩。 (3) 功能训练:术后早期就可以开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训练的基本原则为由简单到复杂, 由被动到主动。功能锻炼可以使患者局部肿胀现象得以消除, 避免萎缩等并发症现象的处理。配合针灸和理疗治疗, 对患者的康复可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根据患者所处恢复时期进行针对性指导, 在术后早期以被动锻炼及简单的关节活动为主, 幅度应该尽量小一些, 恢复中期阶段以主动锻炼和关节屈伸锻炼为主, 幅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强, 并使针灸、理疗次数增多, 恢复晚期应加强锻炼, 进行简单活动, 恢复生活能力。功能锻炼可避免并发症, 促进骨愈合, 是骨折恢复期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耐心的指导[2]。对两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

1.3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 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 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住院治疗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 (10.46±2.07) d和 (7.31±1.68) d, 住院治疗组间比较组间差异显著 (P<0.05)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 (65.92±8.41) d和 (42.85±7.48) d, 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详见表1。

2.2 术后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恢复期有12例出现不良反应, 有34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恢复期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 有4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期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详见表2。

3 体会

中医学理论认为,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和自然界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故在对骨折患者实施术后恢复期护理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对患者机体功能的整体性进行针对性调节。对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实施护理的一种重点是功能锻炼, 中医学方法完全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 通过对患者在术后恢复期进行适当的按摩、针灸、理疗, 对骨折的愈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现象[3]。

摘要:目的 对应用中医护理措施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对干预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措施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中医护理措施,骨折,术后恢复期

参考文献

[1]孙小琼.骨折术后恢复期的中医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9 (2) :57-58.

[2]尹梅君.浅谈骨折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8 (12) :139-140.

浅论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11

关键词:骨折 治疗护理 心理护理

骨折后骨质愈合时间较长,短则1至3个月,长则半年以上。不论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骨折患者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其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笔者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现分享自己的经验。

一、一般护理

1.患者做过石膏或夹板固定以后,最好能在医院多观察几天。如要求立即回家的,要注意观察受伤肢体的末稍循环,看手指或脚趾有无发紫,询问患者有无肢端麻木。可用指尖轻轻按压患者指(趾)甲,如放松后很快充血红润,说明末梢循环良好,否则应警惕。试着扳动伤肢的手指或脚趾,看有无剧痛的感觉,若发现皮肤起水泡、感觉减退,可立即就近到医院检查。紧急情况下也可自行解除石膏、夹板,并尽快到原先就诊的医院复诊,以防肢体坏死的严重后果。如有伤口,伤后三四天疼痛不见减轻,反而加重,并伴有发热症状,很可能是感染,要及时到医院复查、换药。

2.石膏完全干燥固定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在石膏未定型前,移动患者时要注意保护。石膏下面不能直接垫坚硬的东西,以防变形、折断,或压迫里面的皮肤而发生组织坏死。为使水分蒸发,促进干固,也不宜用衣被捂盖。寒冷季节,石膏干固时间较长,可用架子支起再盖被;或用家用电吹风打低档吹干,吹烤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烫伤。

3.石膏、夹板固定时间较长,里面的皮肤往往积下一层脱落的上皮组织及污垢,患者会感到发痒不适,尤其是夏天因气温较高、出汗较多,更为明显。切记不宜用筷子等硬物插入其中搔抓,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溃烂感染。拆除石膏重新固定时,亦不宜乘机擦洗,否则再次固定后里面更加发痒难忍。可在打石膏前于患处涂上止痒药膏如皮炎平软膏、顺峰康王等。

4.如有钢针等固定物留在皮外的患者,要用75%的酒精滴钢针眼,每日2-3次,以防针眼感染。

5.终日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防止骨骼突起处的皮肤长期受压发红、糜烂,形成褥疮。

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又称精神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以减轻疾病或促进疾病痊愈的护理体例。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主要部分之一,是调动患者自动性、取得患者合作的有力保证。因此,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

1.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的护理

患者住院后常表现为焦虑和恐惧,担心病治不好,怕成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自费患者,常为住院费担心。护理人员在患者面前切忌表现出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体贴的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及时止血、镇痛,使患者--脱离生理痛苦反应,稳定情绪,并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患者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患者建立安全感。

2.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见于一些陈旧性骨折、骨髓炎或伤口不易愈合的开放性骨折,病情较为顽固,容易反复发作。这些患者入院后会希望能详细了解实情,盼望医生能尽快提出有效治疗方案。有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产生急躁情绪,失眠、易怒。这都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安慰,尽快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使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下降,使患者营养状况处于低水平,不利于伤口愈合。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订科学营养的饮食计划,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1.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就餐,定时排便。

2.鼓励患者进食,伤病或手术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及时调整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3.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尽可能在患者喜欢的基础上调整营养结构,并保证食物结构多样化。

4.多食用水果及含维生素多的蔬菜,少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糖等。

5.注意多饮水,防止便秘。

四、功能锻炼

为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避免关节僵硬,医护人员要对骨折患者循序渐进地实施功能锻炼。早期可协助患者进行上肢、下肢、股四头肌有节奏地收缩与放松活动,晚期可鼓励患者进行撑臂、伸屈膝关节等方面的功能锻炼,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逐渐恢复生理功能。

1.要向患者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患者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顾虑,主动锻炼。

2.一切锻炼活动均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正锻炼计划。随着身体的逐步恢复,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护理体会 篇12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51~88岁,平均59岁;车祸伤10例,跌伤36例;伤后到住院时间最长5 d、最短2 h。

2 护理

2.1 体位护理

骨折后1周内宜取平卧位,卧硬垫床,牵引期间可根据患者需要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患肢抬高15°~30°并保持中立位。切忌侧卧,患肢避免内收、外旋,健肢及其他重物不可压迫患肢。术后患肢应保持外展30°中立位,患侧穿中立位鞋,两大腿之间可放置软枕以防患肢内收。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注意观察患者体位、角度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纠正,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应遵从医嘱,不能因卧床时间长而疏忽或私自改变体位。

2.2 心理护理

老年人意外致伤,常常自责,顾虑手术效果,担忧骨折预后,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主动关心患者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说明情志的好坏与疾病康复的关系,并给予悉心的照顾,消除各种不良情绪,配合治疗,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2.3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

2.3.1 骨伤前期 (活血化瘀期) ,伤后1~2周,伤肢肿痛,气滞血瘀,失水、失盐严重,情志不畅,胃肠功能减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此期饮食当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淡通便为主,宜食低脂、高维生素、高钠、高铁、含水分多、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胶原纤维、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香蕉、豆制品、米粥。萝卜、蔗糖均可刺激肠蠕动,蜂蜜、决明子有润肠通便作用,可适当调饮。此期应忌生冷、辛辣、油腻、煎炸食物,以防热毒壅盛,不利伤口愈合或加重便秘[2]。颅脑、颌面损伤的病员用低脂全流质饮食,每日6餐。昏迷患者用管饲混合、奶匀浆膳等。四肢骨伤轻症患者可用普食,每日3餐,下午加餐维生素AD奶或强化钙酸奶。

2.3.2 骨伤中期 (和血生新期) ,伤后3~4周,伤肢肿痛减轻,但气血还不十分调和通顺,脏腑还不够协调,瘀血未尽,骨痂始生。此期宜选用有调和营血、健脾和胃、消肿利尿、接骨续筋的饮食。可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含磷、钙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排骨汤、瘦肉及海产品等。

2.3.3 骨伤后期 (固本培元期) ,伤后5周以上,骨折端已有骨痂生长,但不坚固,伤处肿痛已基本消失,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患者卧床日久、体质虚弱。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患者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养气血促进骨折愈合。同时配以蜂蜜水,保持患者大便通畅。护士应对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制定训练计划,做好饮食宣教及管理。

2.4 功能康复护理

闭合复位及牵引,自伤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第2日或牵引之日起,即可指导患者做足踝背伸跖屈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每次屈曲或收缩必须使肌肉绷紧15 s以上,方能达到效果,如此反复,每小时锻炼3~5min。对膝部进行推拿按摩,每天用手向两侧推动髌骨,方法:患者本人或他人拇指、食指卡捏髌骨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推动各3~5下。目的是解除局部肌紧张,防止关节粘连造成膝关节僵硬。内固定术后3~5 d开始卧位做保健体操练习,1次/d或2次,做足趾与踝的主动屈伸活动,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静力收缩运动。第2周开始可在医护人员扶助下不使股骨旋转与内收,做髋与膝的主动屈伸运动,动作应轻柔,幅度小,重复次数少,且不引起明显疼痛。同时可做上肢支撑肌肉的抗阻练习,包括胸大肌、背阔肌、肱三头肌等。术后第2个月,不宜在床上盘坐,以免髋关节外展、外旋,而应坐在床沿,双小腿踩踏脚凳上,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双臂支撑并向上方抬起臀部。同时可开始做主动屈伸患肢的练习,可以坐在床沿使双小腿下垂,2周后可在该坐位下做主动屈髋、伸膝练习。

3 体会

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骨折筋伤、瘀血肿胀单靠药物强化消肿治疗是不够的,除骨筋膜室综合征禁止按摩外,其他骨折患者均可采用远端诸穴按摩。

参考文献

[1]刘艳丽, 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国疗养医学, 2006, 14 (2) :31-32.

上一篇:ICU救治下一篇: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