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共12篇)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1
锁骨也被我们叫做是美人骨,锁骨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形象而且还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锁骨,一旦锁骨出现问题要及时去治疗。锁骨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就是骨折,我们不但要及时去处理锁骨骨折而且还需要做好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1.体位 患侧上肢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平卧时去枕,在两肩胛间垫窄枕,使两肩后伸外展,同时患侧胸壁侧方垫枕,以免患侧肢体下坠,保持上臂及肘部与胸部平行。
2.症状护理 1)疼痛:影响睡眠时,适当给予止痛、镇静剂。2)伤口: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3.一般护理:协助洗漱、进食,并鼓励指导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4.功能锻炼 在术后固定期间,主动进行手指握拳、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及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后伸运动,不宜做肩前屈、内收动作。
健康教育
1.休息 早期卧床休息为主,可间断下床活动。
2.饮食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刺激性小的食物。
3.固定 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有效固定位,并维持3周。
4.功能锻炼 外固定者,避免前屈、内收动作。解除外固定后,着重练习肩的前屈,肩旋转活动,如划船动作。避免过去急躁,用力过猛。
5.复查时间及指征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行X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手法复位外固定者如出、骨折处疼痛加剧、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于或高于正常等情况须随时复查。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锁骨,我们知道锁骨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锁骨,锁骨如果出现骨折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麻烦,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2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正常产,偶尔也有发生在剖宫产的过程中。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分娩的2120例新生儿中发现新生儿锁骨骨折7例。在对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降低了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提高了接产质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共分娩2120例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7例占0.33%,其中剖宫产发生2例锁骨骨折,其余均发生于阴道产。经产妇1例,初产妇4例,都是足月新生儿。
1.2 临床表现
新生儿生后48h内进行各种处置时哭闹的特别厉害,上臂抬不起来,患侧锁骨处有肿胀、皮肤青紫、有骨擦音。针对锁骨骨折如果没有错位,不用做特殊固定处理,半个月左右自然愈合,如有错位,需要请骨科医生会诊。会诊以后护士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最好使患儿早日康复与产妇同时出院。产后4周X线检查发现骨折处大量骨痂长出来,1个月后再拍片全部愈合。
2 护理措施
锁骨骨折的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时,产妇抱婴儿的姿势特别重要,护士指导其采取患儿健侧卧位的姿势进行哺乳。日常护理上减少患儿患侧上肢活动,避免前屈、外展上伸等动作,每天进行沐浴时,由两名护士给洗淋浴,避免过度外展和后伸加重病情。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尽量采取腋下抱法,有利于骨折愈合;护士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和交接工作,对发生锁骨骨折的新生儿每班必须交接清楚,并在床头做好标记,避免因护理不周造成更大伤害;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配合治疗很快就能痊愈,以后不会影响正常功能,这样一来减少了医疗纠纷;我院的产后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产伤的新生儿加强了随访的次数,并记好联系方式督促及时回院复查,掌握婴儿骨折愈合情况。
3 讨论
3.1 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的原因
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新生儿大多数都是由于新职助产士接生手法不当。接产时胎儿前肩未充分娩出就过早抬后肩或帮助胎头俯屈,或者是接产时的手法粗暴,以上两种原因都可以造成锁骨骨折。7例锁骨骨折中有3例由此原因引起。肩部难产时更容易发生锁骨骨折,助产士接产时有时胎头娩出来,肩部出不来,助产士为使胎儿肩部娩出骨盆出口使得两肩强行向内挤压造成锁骨骨折。好发急产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肩部迅速达到耻骨联合处,使锁骨强烈弯曲而发生锁骨骨折。头位难产时在第二产程中因胎方位异常造成产程进展缓慢,助产士将手伸到阴道里协助胎头旋转,胎头与肢体未一致,使得胎儿娩出阴道,导致锁骨骨折。
3.2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防范措施
我院妇产科搬到新楼以后,产科全部走向正规化管理,开展孕妇学校和每天的产前检查,有效地降低了新生儿的锁骨骨折。加强助产士接产技术的培训,使每位新毕业的助产士熟练掌握接产技术,每年定期送往大医院进修学习,学习的新方法,新技术传授给每位助产士,使得每位接生人员都做到了科学接生,从产妇入院开始估计产妇的骨盆和胎儿的大小,重点环节放在在第二产程中,指导每位助产士熟练掌握分娩机转,胎头娩出时,顺着胎头的转向协助娩出前肩,然后在复位和外旋转,使胎儿的身体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使得双肩全部娩出以后再托后颈向上,这时保护会阴的手应掌握好松紧度,以避免锁骨骨折的发生。其次在第二产程中助产士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宫缩及胎头下降情况,产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及时汇报给上级医生,估计对产妇和新生儿照成损伤的,由医生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必要时行急诊剖宫产结束分娩。提早发现骨折的新生儿。我院由新生儿科医生在产后24h内到产科病房给新生儿进行常规体检,及早发现异常的新生儿,特殊难产的新生儿做好与新生儿医生交接,常规做X光检查以排除是否有锁骨骨折的新生儿。
参考文献
[1]李文颖,杨宝伶.贺晓会新生儿锁骨骨折2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
[2]甘峻柠,郭芳芳.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0,8(6).
[3]蔡絮吟.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2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4).
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 篇3
【关键词】锁骨骨折;重建钢板;患肢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09-01
引言: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骨折部位,大概占到所有骨折病例的6%。传统的治疗方式无法良好的固定,这会导致患者锁骨愈合不利,或是出现畸形愈合的情况。而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锁骨骨折处理中。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中术前的准备与术后的患肢恢复都是很重要的,很大程度影响着治疗效果,在护理中要引起注意。对本文选取了某医院锁骨骨折护理案例,来说明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现对32例锁骨骨折患者治疗分析。其中男 22 例,女 10 例,年龄 13 ~ 65岁,平均(37.43±13.67)岁;其中左侧锁骨骨折为 20 例,右侧锁骨骨折为 12 例;25 例患者为锁骨中段新发生的粉碎性骨折,4 例患者为陈旧性骨折,3 例患者為分离移位骨折,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为 1 h ~4d,平均(1.5±0.6)d,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
2、手术方法
此32例患者皆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患者采取仰卧位,肩部垫高20CM左右,并对骨折部位及周边进行全麻处理。在骨折处的前端做一切口,将患者锁骨骨膜剥离,并采取必要的止血措施进行止血。之后,彻底清理患者的骨折处,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根据骨折处的情况选择适当长度的重建钢板进行重建,之后选择适当的螺丝钉拧紧固定。
二护理
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锁骨骨折一般都为突发事件,所以在骨折后患者难免会出现害怕、慌乱、畏惧等情绪,再加上骨折后的疼痛更加深了患者的不安与恐惧,这种情绪很不利于患者的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恢复,所以在术前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医院的环境、手术的内容、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可能出现的状况、术后的恢复效果与案例等情况,以消除缓和患者的不安全感、紧张感,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术前准备。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 、肝功、肾功、凝血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患者的身体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与了解,以免手术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准备好病例、X光片、心电图等。另外,要做好备皮和个人卫生清洁工作。
2、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与观察。手术后每隔1小时对患者进行血压、呼吸、心率等进行测量,这种检测一般持续8h。注意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是否变白或变紫,温度是否升高或降低等等。2)体位护理。患者术后去枕睡于硬板床,采取平卧位,绝对禁止患者侧卧位,术后采用三角巾将患者患肢固定于身高,并将患者的肘关节弯曲90°,以减少患者的肢体活动度,从而限制患者的肩关节及付关节的活动度。3)切口护理。术后对患者切口处进行护理,并观察有无渗血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渗血的情况,则需要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敷料的更换,并使用加压止血。4)康复护理。术后早期让患者开始患肢锻炼,首先进行轻微的手指主动屈伸练习。在1d后可缓缓握拳活动手腕等练习。术后4d可嘱咐患者用健肢进行肩关节的被动屈伸训练。术后2周可帮助患者进行患肢肘关节以及肩关节的被动活动。5)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为患者讲解恢复锻炼方法;保持良好心情,不急不躁,不急于求成;不可进行激烈或太大动作,使伤口裂开;出院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复诊;定期进行检查,以了解恢复情况,1年后若恢复良好,可拆除钢板。
三结果
32 例患者,24 例疗效为优,7 例疗效为良,1 例疗效为可。优良率达到 96.88%。其中疗效为可的患者为老年患者,由于惧怕疼痛而术后未及时进行锻炼而发生粘连,导致肩关节的功能受到影响。
四讨论
锁骨是人体一处重要的骨骼,它可以连接上肢和躯干,也增加了肩关节的稳定,对保证肩胛带和胸廓有效距离具有重要作用。锁骨骨折对患侧肢体影响很大,若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锁骨骨折虽然比较常见,但是其治疗方法却一直比较保守,存在固定不牢固、愈合速度慢等劣势,所以普遍治疗效果不太理想。钢板内固定为锁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很好的方法。重建钢板可以任意折弯、塑性,这种特性使得其能更好的与锁骨贴合,更有利于患处固定。钢板内固定比传统治疗方式的优势还在于它固定更加牢靠,骨折愈合更快,这使得患者可以更早开始功能恢复锻炼,这为患者的痊愈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避免了废用性肌肉萎缩、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另外,重建钢板相对锁骨解剖钢板、钛合金记忆环抱器, 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很必要 ,一定要予以关注,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更好的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更加愿意配合治疗,也有利于患者心理的平复,为手术与术后恢复都大有好处。另外,要提醒患者对患肢功能性锻炼的重视,不能因为害怕疼痛而影响患肢功能的恢复,当然也要告诫患者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恢复方案,循序渐进,已达到最优的恢复效果。
结语: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是有效且相对经济的锁骨骨折的治疗方式,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在整个治疗恢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为患肢恢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运丽,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锁骨骨折的护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04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4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消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短,且废用性肌肉萎缩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而舒适度与遵医行为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四肢骨折;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四肢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手术治疗后如果护理不科学,将极易引发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深静脉栓塞等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1]。另外,四肢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极易发生肢体肿胀,影响患者静脉回流与动脉供血,导致患肢的正常血液供应不畅,影响术后创口及骨折的康复和愈合[2]。因而,对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减少并发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7-55岁,平均年龄为(36.42±2.15)岁;其中34例为上肢骨折,26例为下肢骨折。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8-54岁,平均年龄为(35.28±1.47)岁;其中32例为上肢骨折,28例为下肢骨折。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包括性别、年龄等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予预防压疮及伤口感染护理,严格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给予便秘护理。
研究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功能锻炼相应护理指导:依据患者骨折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指导,如在其伤后的1-2周应对患者进行肌肉收缩指导;在伤后的3-6周依据患者情况适当加大肌收缩的力度、时间及次数,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与活动量;在伤后的7-20周应适当增加关节相应主动活动。
(2)心理护理:四肢骨折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受到较大影响,加之骨折的康复周期较长,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疾病的预后,因而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及循环功能:对上肢患肢的端桡动脉博动情况进行观察,注意是否出现肿胀、青紫或压痛现象,观察下肢足趾是否出现肿胀与青紫现象。
(4)疼痛护理:借助支架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依据患者病情状况适当调整其体位,使患者身体保持舒适状态,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身体放松,保持舒适状态。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肢体消肿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废用性肌肉萎缩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患者护理后的舒适度及遵医行为。
1.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对此次研究所有统计的各指标数据进行归纳统计,相应计数资料用以()表示,并予以t检验,而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予以检验,若有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两组消肿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消肿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短,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下表1:
2.2 两组术后废用性肌肉萎缩、并发症等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废用性肌肉萎缩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而舒适度与遵医行为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下表2:讨论
四肢骨折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骨科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极易引起患者出现焦虑、恐惧以及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创伤及骨折的愈合。另外,手?g后如果护理不科学,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深静脉栓塞等诸多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3]。因而在患者康复期间予以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是依据患者病情,在骨折的不同时期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及血液循环与循环功能监测等措施,有助于增加患者舒适感,促进患者创伤及骨折愈合[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消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短,且废用性肌肉萎缩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而舒适度与遵医行为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106例, 患者均经X线片确诊为锁骨骨折,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3例。其中观察组男34例, 女19例, 年龄21~59岁, 平均年龄 (39.28±4.59) 岁, 车祸致伤29例, 摔伤21例, 其他3例;对照组男35例, 女18例, 年龄19~58岁, 平均年龄 (39.86±4.63) 岁, 车祸致伤28例, 摔伤21例, 其他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 开展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骨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 首先进行心理干预, 护士要加强对患者骨折治疗、术后康复认知程度的宣教, 通过治疗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心中顾虑, 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开展。其次开展术后功能锻炼, 患者早期由于有颈腕的悬吊固定可以练习握拳、屈肘, 重点开展腕部和肘部锻炼;术后中期要严格制动肩关节减少肩关节运动减轻疼痛, 但是应开展腕关节与肘关节运动;术后晚期指导患者进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随后开展肘关节与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等练习。第三指导患者进行院外功能锻炼, 骨折固定对于肩关节的影响主要是前屈上举, 可以用手掌在墙面练习爬墙;指导患者开展环形运动, 肘关节伸直以患侧肩关节作为中心使用前臂空中画圆的活动, 最终以达到完整圆锥形为标准, 圈由小及大。
1.3 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效果分为优:经治疗后患者无疼痛症状, 功能恢复或者接近正常, X线提示骨折完全愈合;良:经治疗后骨折复位达80%以上, 骨折端稳定, 骨折愈合时间在2~3个月, 偶有疼痛;可:经治疗后骨折复位在50%~80%, 骨折愈合时间在3~4个月, 活动时出现剧烈疼痛, 肩关节活动稍受限;差:内固定不牢固, 骨折端不稳定, 骨折出现移位, 复位低于50%[3]。同时记录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肩周炎、愈合畸形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国际通用软件SPSS17.0,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5.267 1, *P=0.021 7<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事故、高空作业等诸多因素的增多锁骨骨折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治疗模式是采取保守治疗, 但是研究发现该方案患者术后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肩关节功能的丧失, 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畸形愈合, 影响到患者外观, 目前临床上主张对锁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 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良, 表现出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肩周炎以及骨折畸形, 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压力, 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带来沉重的负担[4]。
笔者对锁骨骨折患者开展了优质化护理服务模式, 优质护理是将患者作为中心, 通过强化基础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 延伸了护理专业的内涵, 整体提升了临床护理水平。由于患者接受手术以及创伤疼痛等使患者出现心理负担, 表现出焦虑、忧郁等情绪, 因此护士要加强心理干预让患者心情舒畅, 正确的对待手术和临床护理, 积极配合治疗。通过术后早期以及院外等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各种肩关节旋转运动、爬墙运动等全面的练习计划, 有效地提升了骨折愈合的稳定性, 防止肩关节粘连等诱发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改善患者预后[5]。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应用在锁骨骨折术后患者可以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应丽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0) :37-38.
[2]吕建元, 陈勇, 陈吉, 等.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 2013, 25 (11) :38-39.
[3]朱巧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7) :117-119.
[4]黄娇鸿, 杜良宵.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 (6) :730-731.
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分析 篇6
【关键词】:锁骨骨折;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74.11;R683.4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52-01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外伤病患的增多,肩锁部损伤的病人也逐渐增多。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收治锁骨骨折病人48例,其中37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我们将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手术组37例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15~69岁,平均37.9岁;按照分类,中断骨折18例,外侧断骨折13例,粉碎骨折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7例,跌伤15例,打击伤5例;所有患者均在10d内接受治疗。
2 治疗方法
克氏针张力钢丝带内固定适应于锁骨外侧段单纯骨折。暴露骨折断端后,直视下对位,顺向或逆行髓腔内穿入两枚1.5~2.0mm克氏针,离近折端15mm锁骨前1/3侧面钻孔,将直径0.8~1.0mm钢丝从两孔中穿过,收紧钢丝作“8”字环绕针尾结扎固定,针尾折弯后截断埋于皮下。
钢丝环扎内固定适应于锁骨中段大斜形骨折。暴露骨折断端后,用0.8~1.0mm钢丝将锁骨断端环行捆扎2~3道。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适应于中段或中远端横行、斜形或粉碎性骨折。骨折整复后,取一块4~6孔普通接骨板或重建钢板塑型后放置于锁骨前方,分别用螺钉固定。
锁骨形状记忆合金环行抱骨器内固定适应于中段粉碎性骨折。暴露骨折断端,整复骨折及碎骨片,选择形状、大小适合的形状记忆合金环抱骨器置于冰水中降温后扩张臂部,使张开口大于骨干直径,维持对位情况下,迅速将抱骨器套放于骨折段,常温下即可恢复记忆形状。对难以维持的碎骨片也可先用钢丝环扎固定,再完成抱骨器的操作。
其它方法包括平行针固定、锁骨钩板、可吸收螺钉等。
陈旧性骨折及有骨缺损的植入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材料。
所有术后病人均用锁骨外固定带制动3周,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外制动时间还要适当延长。同时在骨折愈合前要注意睡觉姿势,即两肩间垫薄枕,低枕头睡觉。
3 治疗结果
术后根据骨折恢复情况,初步评定标准:优,X线片对位情况良好,骨折正常愈合,外观无畸形,肩关节活动正常。良,X线片骨折稍有错位,骨折正常愈合,外观稍微隆起,肩关节活动正常。差,X线片骨折已有错位或骨不连接,骨折畸形愈合,外观隆起,肩关节活动受限。本组优28例,良8例,差1例。
4 讨论
4.1 对于不稳定的骨折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6~5%,上世纪六、七年代,即使是一些移位性的骨折也都是采用保守治疗,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高质量医疗的需求,因此寻求合理的、可靠的积极治疗方法是必要的。
4.2 手术适应症原则上要掌握在①骨折重叠或分离会影响日后骨折愈合及外观的。②粉碎性骨折极度不稳定。③开放性骨折。④有神经血管压迫症状。⑤畸形愈合影响功能和骨不连接。
4.3 要针对骨折类型的部位选择相应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方法。克氏针张力钢丝带内固定其优点是手术简便、易于操作,克氏针能使骨折得以固定,张力钢丝带既能有效防止骨折成角畸形,又能使断端间产生动力加压,由于该手术不需要广泛剥离骨膜及软组织,血供影响小,从面保证了骨折的正常愈合。但选针不宜太细,本组发生断针一例,骨愈合后开槽取出。钢板内固定对位效果佳,需注意尽量减少骨膜的剥离,我们采用手外科的三爪固定器能够避免组织的过多损伤,保证了骨愈合率。粉碎性骨折需尽量将骨块聚拢,钢板要足够长,否则会再移位及螺钉松脱,本组出现两例,幸好及时发现的外固定,没有出现进一步外观畸形及明显功能障碍。形状记忆合金环行抱骨器操作简便省时,固定牢靠,无应力遮挡效应,抗剪力、抗旋转力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适用于锁骨中段、中外段各型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但取内固定时较麻烦,给病人带来痛苦。
参考文献
[1]陈炎康,林荣标等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比较。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4)277
[2]付汉生,崔文宇等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3例。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4)651
[3]方国芳,李平生等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2)835
[4]戴加平,贾少华等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失误分析2006-21(1)40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7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远端骨折是指锁骨外侧1/3骨折,在整个锁骨骨折中较为少见,以青壮年多见。其临床特征是肩部外伤后锁骨远端疼痛、肿胀、畸形、可及骨擦音,甚至锁骨远端上翘,按琴征可呈阳性[1]。移位较明显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锁骨远端骨折一般均需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本文就临床常用的两种内固定方法进行疗效比较,以其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135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A组(锁骨钩钢板组)67例和B组(克氏针张力带组)68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NeerⅡ型骨折。A组67例患者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17~68岁,平均35.8岁;骨折部位左侧38例,右侧29例;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引起33例,跌倒致伤18例,高处坠落16例;致伤至手术时间1~13d,平均4.5d。B组68例患者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19~72岁,平均36.2岁;骨折部位左侧40例,右侧28例;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引起35例,跌倒致伤20例,高处坠落18例;致伤至手术时间1~11d,平均4.2d。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臂丛常规麻醉,取仰卧位手术,患侧肩部适当垫高,头偏向健侧,均采用锁骨外端弧形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后,A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进行锁骨内侧下方复位,通过锁骨钩钢板的杠杆作用进行骨折内侧端螺钉固定;B组患者采用克氏针进行骨折端骨折髓腔的顺向固定,待骨折成功复位后,在骨折断端近端打入5cm左右,骨折端密合完全后剪除多余的克氏针外端,最后将克氏针外端穿过一“8”字形张力带顺势拧紧固定。
1.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给予前臂悬吊1周左右,同时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1周左右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定期进行影像学复诊。
1.4 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2~18个月的随访观察,采用Karlsson骨折愈合标准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2],即:优:肩关节无疼痛、肿胀、畸形,肩关节功能及肌力正常,X线检查骨折端愈合良好;良:肩关节有轻微疼痛、肿胀,无畸形,肩关节功能及肌力基本正常,X线检查骨折端基本愈合;差:肩关节疼痛及肿胀严重,伴有畸形,肩关节功能及肌力受限,X线检查骨折端移位。观察并记录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及出血量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肩关节愈合情况
A组优48例,良18例,优良率为98.5%;B组优35例,良27例,优良率为91.2%。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并发症情况比较 A组发生局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B组发生局部感染3例,内固定松动1例,骨不连接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锁骨远端骨折相对于锁骨近端骨折不容易进行保守治疗,骨折复位不当往往造成骨折愈合不良及关节畸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传统克氏针加张力带内固定法虽然能够对骨折端间张力起到一定的对抗作用,但该法不能控制旋转异位张力,且术后不易愈合,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3]。本研究A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较B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均有显著差异(P<0.01)。这是由于锁骨钩钢板符合肩关节的解剖形态,通过外置尖钩可对肩关节骨折端起到杠杆对抗张力的作用,由于锁骨远端可产生平衡稳定性,因此骨折端复位及密合性均良好,降低了术后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骨折端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兰海, 张红星, 员晋, 赵平.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01):152—158
[2] 付慕勇, 卜延民, 张铁良.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07) :94—98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3月31日至2012年3月31日抽取164例锁骨骨折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中男52例, 女30例;患儿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 (4.2±0.8) 岁;左侧锁骨骨折40例, 右侧锁骨骨折42例。治疗组患儿中男50例, 女32例;患儿年龄2~12岁, 平均年龄 (4.4±0.7) 岁;左侧锁骨骨折38例, 右侧锁骨骨折44例。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 (P>0.05) , 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1) 对照组治疗和护理方式:中医正骨手法整复骨折后采用传统“∞”字绷带固定和传统护理模式实施治疗和护理。 (2) 治疗组治疗和护理方式:中医正骨手法整复骨折后采用名老骨伤专家孙广生主任医师设计的肩臂带加肩挑式夹板固定技术方法保守治疗锁骨骨折[2]和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 具体内容为:a.中医正骨手法整复骨折后, 骨折部位外敷消肿止痛膏, 注意外敷中药宽约锁骨的1/3~1/2, 胶布固定好, 注意观察有无药物和胶布过敏情况。b.双腋窝予外涂爽身粉保护, 预防痱子、增加舒适度、保护患儿幼嫩皮肤。c.用毛巾2条, 分三等分折好, 通过患者腋窝, 一端搭在肩前上部, 一端搭在腋后背部, 分别包裹两侧腋窝, 避免肩臂带边缘压伤皮肤, 且能减少压迫血管、神经的并发症。d.依据患儿锁骨中点至肱骨中点的距离选择适宜的肩臂带一副, 分别展开覆套在两肩部, 上方横跨固定在项背处, 下方横行固定在肩胛骨间, 中间两根上下交叉固定, 有力的控制了肩和上臂的前屈、内收活动, 得到了充分的扩胸和肩外展作用;再将肩挑式夹板垂直于锁骨断端安放在压垫上, 背后交叉固定, 有效控制锁骨近端后上方移位[2]。整体护理模式主要有:a.体位护理:患儿行走站立时, 需保持抬头挺胸、提肩, 两臂后伸姿势, 早期双手禁止叉腰, 防止骨折端发生旋转移位。卧位时, 去枕平卧, 两肩胛间垫一长塔形软枕, 使两肩保持外展、后伸姿势, 禁止侧卧位, 以防止骨折移位。b.中医、中药治疗护理:早期予活血理气、消肿止痛之止痛、跌打胶囊口服, 消肿止痛膏外敷, 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促进消肿。中后期予益气养血、祛瘀通络, 接骨续筋之接骨胶囊口服、接骨膏外敷, 促进骨痂形成, 骨折愈合。c.并发症护理:经常检查肩臂带松紧情况, 以能伸进1手指为度, 若患儿哭闹、双前臂轻度肿胀, 出现轻度麻木, 将上臂轻度上抬和双臂后伸, 挺胸位, 即可消失。若患肢有青紫麻木, 发凉、运动障碍时, 说明固定过紧, 则需适当松解后侧的扎带结, 立即报告医生, 及时调整松紧度。d.功能锻炼:骨折复位固定后1~2周, 禁止肩关节前区运动, 以练习手、腕关节活动为主, 如“抓空增力”, 掌屈背伸, 托手屈肘、肘部屈伸。每天300~500次, 以不感疲劳为度, 循序渐进, 逐步加量, 持之以恒, 以鼓励为主。骨折中期:整复固定2~4周, 可做屈肘耸肩, 外展指路, 后伸探背等。骨折后期:整复固定3~4周, 去除外固定后, 可逐渐做肩关节的活动, 重点是外展和旋转活动, 做外展指路, 弯腰划圈, 上肢回旋等[3,4,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锁骨骨折治疗效果、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优:疗效指数超过90%, 对位程度超过3/4, 骨折线完全消失, 没有出现畸形, 活动功能彻底恢复正常, 无创伤性关节炎和感染等症状表现;良:疗效指数超过75%, 但没有达到90%, 对位程度超过2/3, 没有达到3/4, 骨折线基本或完全消失, 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疗效指数超过50%, 但没有达到75%, 对位程度超过1/3, 但没有达到1/2, 骨折线基本消失, 出现程度轻微的创伤性关节炎;差:疗效指数没有达到50%, 骨折属于畸形愈合, 迟延愈合, 不愈合或出现程度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 活动功能存在严重障碍[6]。
1.5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χ—±s) , 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 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 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锁骨骨折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儿经“∞”字绷带固定治疗后锁骨骨折症状治疗效果为:优15例, 良18例, 可36例, 差13例, 锁骨骨折治疗及格率84.2%;治疗组患儿经肩臂带加肩挑式夹板治疗后锁骨骨折症状治疗效果为:优33例, 良38例, 可11例, 差0例, 锁骨骨折治疗及格率100.0%。两组患儿锁骨骨折症状治疗效果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详见表1。
2.2 治疗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骨折治疗时间分别为 (13.26±2.05) d和 (8.31±1.48) d, 骨折治疗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 (96.36±5.02) d和 (74.28±4.63) d, 骨折愈合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详见表2。
2.3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17例出现不良反应, 该组不良反应率为20.7%;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 该组不良反应率为2.4%。两组不良反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体会
肩臂带加肩挑式夹板外固定优于普通的“∞”绷带字法外固定。肩臂带固定面积宽, 将整个肩部和上臂向后方牵拉, 有利的控制了肩关节和上臂的前屈, 内收活动, 使肩部外展、后伸, 固定稳定性好;肩挑式夹板垂直于锁骨断端安放在压垫上, 能有效防止成角隆凸畸形, 维持良好的复位位置, 提高了骨折愈合优良率。肩臂带腋窝下垫厚毛巾, 能避免肩臂带边缘压伤皮肤, 且能减少压迫血管, 神经的并发症。肩臂带加肩挑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避免了患儿因手术带来的创伤, 痛苦, 减少了医疗费用。中医、中药的外敷、内服能缓解患儿骨折的疼痛, 促进骨折愈合, 促进早日康复等[7]。
参考文献
[1]张智, 李杰, 吕明.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5 (24) :1855-1856.
[2]孙燕, 孙炜, 孙广生.肩臂带加肩挑式夹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 2003, 9 (15) :3.
[3]朱求亮, 颜茂华, 娄云龙, 等.锁骨骨折的固定方式选择[J].实用骨科杂志, 2009, 12 (11) :101-102.
[4]段永壮, 何波, 徐海斌, 等.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0, 12 (13) :119-120.
[5]戴加平, 贾少华, 李凯.锁骨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失误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 21 (11) :140-141.
[6]姜桂英, 吴庆庆.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141例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23 (21) :68-69.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4例锁骨骨折患者, 男118例, 女56例, 年龄17~68 (平均45.8) 岁, 其中左侧骨折96例, 右侧骨折78例, 粉碎性骨折89例, 其余为斜形或横形骨折。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颈丛麻醉, 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 肩部垫高, 常规消毒铺巾, 以骨折部为中心切口, 在锁骨前做一与锁骨平行之横切口, 沿锁骨上缘切开颈阔肌和骨膜, 尽可能少或不剥离锁骨后方骨膜, 显露骨折和粉碎的骨折块, 大骨块不能完全游离, 以防骨缺血而导致骨不连, 注意保护锁骨下血管、神经和肺尖胸膜。清理断端间的机化物和嵌入的组织后将骨折解剖复位, 大的骨块用1.2~1.5的克氏针临时固定, 复位后以锁骨钢板和螺钉固定骨折, 最后取出克氏针, 活动肩部见锁骨骨折处无松动移位, 冲洗术野, 放置一引流片后逐层关闭。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患肢三角巾悬吊1~2w后开始早期肩关节功能练习。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Lazcano肩关节评分标准, 优:无疼痛, 主观和客观均无力量减弱, 肩关节活动正常;良:轻度疼痛, 力量减弱和活动受限;差:无论是单独还是合并存在中等程度的疼痛, 力量减弱和活动受限[1]。
2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3~15个月, 术后5~12个月DR片示骨折线消失, 12~15个月取出内固定。均无感染及内固定松动, 骨折愈合好, 肩关节活动好。本组优168例, 良5例, 差1例。
3 讨论
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 全长位于皮下, 是上肢与躯干连接的骨性结构。易遭受外力发生骨折, 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10%。锁骨中外1/3骨折最为多见, 约占锁骨骨折的75%~80%[2]。传统采用手法复位, “8”字外固定, 畸形愈合较多, 且外固定时间长, 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时有克氏针松动、断裂等现象而造成骨折畸形愈合, 有关节活动受限、肩周炎等后遗症。使用锁骨钢板内固定, 固定可靠, 有利于肢体早期功能练习及减少并发症, 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较大的骨块应予复位, 用克氏针固定, 不宜做骨膜剥离, 固定完成后可拔出克氏针; (2) 钻孔时注意保护好锁骨下血管神经, 在剥离锁骨后方骨膜时, 要紧贴锁骨进行[3]; (3) 骨折远近端至少3枚螺钉; (4) 为保存局部血运, 减少骨折端坏死程度, 骨膜剥离仅限于钢板接触部位[3]; (5) 粉碎性骨折可适当推迟功能练习的时间, 视骨折愈合情况而定。
有研究报道, 认为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早于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 可能与克氏针为弹性固定, 有利于骨生长有关[4]。不过单纯的克氏针内固定, 术后易出现克氏针刺破皮肤导致炎症, 或克氏针从骨折远端退出而导致固定失败。锁骨钢板内固定牢固可靠, 能控制锁骨的旋转, 对抗上肢旋转剪力、内外张力等应力, 很好地克服纵向牵引力, 有利于锁骨的早期愈合和关节早期功能活动和功能恢复, 有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晚期发生肩周炎的机会大大减小[3];同时也有利于恢复胸锁的外观, 并发症也大为减少。此法对手术的要求不高, 有利于医院开展, 不失为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摘要:174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 均局部无畸形、疼痛, 无骨不连, 关节活动正常。锁骨钢板治疗锁骨骨折愈合好, 并发症少。
关键词:锁骨钢板,锁骨骨折,内固定
参考文献
[1]侯春林, 王诗波, 吴韬.锁骨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46.
[2]王亦璁.骨与关节操作[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768-770.
[3]朱盛修.现代骨科手术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164, 733, 736.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10
1 非手术治疗
婴幼儿的无移位骨折或青枝骨折,均不需要手法整复,可给予适当外固定以限制活动。对于儿童或成人骨折有重叠移位或成角畸形者,则应予手法整复及固定。因骨折端轻度移位,日后对上肢功能妨碍不大,故又不必强求解剖复位,对于粉碎性骨折,若用力按压骨折片,不但难以使垂直的骨折碎片平伏,反而有可能造成锁骨下动、静脉或臂丛神经损伤,故忌用按压手法。
1.1 手法整复 (1)膝顶复位法:患者坐凳上,挺胸抬头。双臂外展,双手叉腰。助手站于患者背后,一足踏在凳缘上,将膝部顶在患者背部两面肩胛骨之间,双手握患者两肩外侧,向背后徐徐拔申,使患者肩部后伸,以矫正骨折端重叠移位,并使骨折远端向上后接对骨折近端。术者面对患者,以两手拇指、示指、中指分别捏住骨折近远端,用捺正手法矫正侧方移位。(2)外侧牵引复位法:患者坐凳上,一助手立于健侧,双手绕患侧腋下抱住其身。另一助手站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前臂,向后上方徐徐牵引拔伸。术者面对患者,两手拇、示、中指分别捏住骨折近远端,用捺正手法矫正侧了移位。(3)仰卧复位法:适合于体质瘦弱或为多发性骨折的患者。患者仰卧位,在两肩胛之间(背部正中线)纵行垫一枕头。助手站于患者头侧,两手按压患者两肩部前方,使患者呈挺胸、耸肩状,以矫正重叠移位和成角。术者站在患侧,用两手拇、示、中指在骨折断端进行端提、捺正,使之复位。此法较安全稳妥,复位效果亦佳。(4)穿腋复位法:患者坐凳上,术者站患侧背后,以右侧为例,术者右手臂抱绕右患肢上臂,穿过其腋下,手掌抵住患侧肩胛骨,利用杠杆作用,使肩部后伸,从而将骨折远端向外侧拔伸,矫正骨折重叠移位。术者左手拇、示、中指捏住骨折近端,向前下捺正,接合骨折远端。
1.2 外固定方法 (1)“8”字绷带固定法:患者坐位,两腋下各置棉垫,用绷带从患侧肩后经腋下,绕过肩前上方。横过背部,绕对侧腋下,经肩前上方,绕回背部至患侧腋下。包绕8~12层,包扎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 (2)双圈固定法:患者坐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纱布棉圈,分别套在患者的两肩上,胸前用布条平锁骨系于双圈上,然后在背后拉紧双圈,迫使两肩后伸,用布条分别在两圈的上下方系牢,最后在患侧腋窝部的圈外再加缠棉垫1~2个,加大肩外展,利用肩下垂之力,维持骨折对位。(3)“T”形夹板固定法:用与双肩等宽的“T”形夹板,夹板前全部用棉花衬垫。在两肩胛之间置一厚棉垫,再放置“T”形夹板于背部,上方与两肩平齐,然后用绷带缠扎两肩胛及胸背,将夹板固定妥当。
固定后应注意:观察有无血管、神经压迫症状,如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手麻、疼痛加剧,均说明固定过紧,应适当放松至解除症状为止;对有重叠移位的骨折,经整复固定4—6周,达到临床愈合后方可解除固定。
2 手术治疗
2.1 切开复位内固定 (1)手术指征:只有少数的病例需要早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者;开放性锁骨骨折;锁骨外1/3骨折移位严重者;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形成浮动肩,需手术固定锁骨以稳定肩胛颈骨折者;锁骨粉碎骨折,骨块间夹有软组织影响骨愈合,或有潜在顶破皮肤的危险不能闭合复位时;多发损伤,肢体需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时;少数患者不愿接受畸形愈合的外形,要求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并发有神经系统或神经血管病变,如帕金森病等,不能长期忍受非手术制动时。(2)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新鲜锁骨骨折应首选髓内针固定。切开显露锁骨时,应尽量少剥离软组织,以保持骨折端的血液供应。髓内针一般只能保留8~10周,然后拔除。时间过久针将松动,甚至可向肺内移动。采用克氏针时,为了有效防止克氏针移位,针尾必须折弯。有的学者主张采用带螺纹的髓内针。不可单纯依赖髓内针而废其他固定方法,还应使用三角巾悬吊。因手术需显露剥离软组织,必然延迟骨折愈合时间,昕以固定的时间要比手法整复固定的时间长,一般不少于6周。鎖骨外端骨折也可用克氏针经肩锁关节固定,或以钢板固定多发损伤,肢体需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时;少数患者不愿接受畸形愈合的外形,要求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并发有神经系统或神经血管病变,如帕金森病等,不能长期忍受非手术制动时。
2.2 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 因单纯外固定患者痛苦较大,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发症及后遗症多,采用钳持端提回旋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应用自制锁骨端提钳夹持锁骨外折段并回旋提起,摸清远折端断面后用1枚直径2~2.5mm的克氏针经皮自断端由内向外插入,钢针进入髓腔时针下有滞涩感。然后用骨锤击打,或缓缓摇动骨钻,使钢针向背部保持一定弧度,以保证针尖沿肩锁关节内后方,自肩胛冈上缘穿出皮肤(出针点距肩锁关节3~4cm为宜)。至针尾与断面平齐时,可根据锁骨远折段向下、向内、向前,近折段向上、向后旋转重叠移位的机制,一手拇、示指扣捏近折段向下向前牵拉,一手持钳将远折段向外牵拉,纠正重叠移位,同时向后回旋去对近折端,当触摸确定骨嵴连续后,顺行将钢针击人或钻人近折段髓腔内。若为粉碎骨折,可根据移位方向摇摆或回旋远端,并加以手法理顺使之复位。然后以手捏住骨片维持位置,在向外牵引锁骨远端的同时,将针徐徐击入近折段髓腔。至进针有明显阻力时,再击入2~3mm并恰好穿透骨皮质即可。患者在术后即可进行一般活动.牛活可自理.术后6周骨折达临床愈合时内固定即可取出。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11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例, 男7例, 女4例, 年龄23~49岁, 平均34岁。肩关节脱位9例, 锁骨外侧骨折2例, 均为新鲜脱位及骨折, 其中左侧损伤8例, 右侧3例。
1.2 治疗方法
手术入路自锁骨外1/3始终锁骨上于肩锁关节腔, 显露并清理肩锁关节衣喙锁韧带, 直视下复位, 修复肩锁韧带, 将锁骨钢板按左右侧插入肩峰下, 体部平贴锁骨, 然后逐一打入螺丝钉固定, 对脱侠患者, 行喙锁韧带修复 (可吸收缝合线) , 骨折患者仅进行固定, 术后3 d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2结果
11例随诊6个月~2年, 肩关节功能正常10例, 仅1例49岁, 患者肩外展70度受限, 11例患者均无关节不适、畸形复发、内固定松动。
3讨论
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骨折临床常见, 工作中易手法整复, 但无有效方法固定, 其脱位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肩锁衣喙锁韧带断裂, 胸锁乳突肌向上牵拉, Rockwood将肩锁关节脱位分为Ⅶ度, Ⅲ度以上均为完全脱位[1], 其手术适应症为:①非手术治疗将留有畸形, 影响肩关节功能恢复者;②依靠喙锁韧带修复愈合, 并可早期活动, 防止关节僵硬。以往应用肩锁固定带的方法仅适于Ⅰ、Ⅱ度损伤, 而且不稳定, 常有畸形复发, 克氏针及螺丝钉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常出现松动、退针、针道感染等并发症, 1987年, Dittel道先报道了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可早期活动肩关节, 并发症少。Flinddila引鉴用于锁骨外侧骨折, 并与克氏针等内固定比较, 发现其并发症显著低于克氏针固定组[2]。11例应用AO钛质色金板, 解剖学设计, 组织相融性好, 操作方便, 可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固定可靠无需外固定, 早期即行功能锻炼, 除1例功能轻底受限外, 无并发症发生。
术中主要问题是钢板的长度选择适宜, 操作时可用无氏针临时固定肩锁关节, 注意修复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 (可吸收缝合线) , 预防复发。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骨折的新方法。方法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9例、锁骨外侧骨折2例。结果11例随访6个月~2年, 均无肩部不适感及畸形复发, 肩关节上举外展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骨折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及骨折,锁骨钩钢板,喙锁韧带
参考文献
[1]卢世壁, 等.坎贝尔骨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2583-7589.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篇12
【关键词】 重建钛板 内固定术 锁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 R2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080-01
在临床骨折中,锁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损伤,其在全身骨折中的占比为6%,并且有70~80%的锁骨骨折都为锁骨中段骨折[1]。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患者对骨折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若采用保守疗法,需要长时间进行外固定,不仅难以良好复位,也会让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所以目前临床治疗锁骨骨折,大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2]。我院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重建钛板内固定法,并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在16~73岁之间,平均(38.8±2.4)岁,左侧17例,右侧19例,致伤原因:打击伤8例,摔伤10例,车祸伤18例。其中19例为粉碎性骨折,17例为短斜骨及横断骨骨折;新鲜骨折27例,陈旧骨折3例;内侧骨折10例,中段骨折12例。其中3例并发颅脑损伤,5例合并肩胛骨及胸骨骨折,1例有局部软组织损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根据伤者具体情况,选用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将薄枕垫于患侧肩下。在骨折端标记“S”形切口,常规消毒后,沿标记切入,切入深度以到达骨面为准,做切口时尽量避免分离皮下组织。推开锁骨前方骨膜,暴露骨折端,对骨折端的破碎組织进行清理。对于简单骨折患者,以复位巾钳进行临时固定,将钛板推入锁骨前方,拧入螺丝固定。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先要对大块蝶形骨块进行复位,以拉力螺丝固定,调整锁骨形态,理想复位后,将钛板推入前方,以螺丝固定。小块的粉碎骨块,可做间接复位,以保证骨折端血运,内外侧主干上的固定螺丝钉数量不得少于3枚。对于不愈合骨折,做自体骼骨植骨术,对于陈旧性骨折,尽可能恢复锁骨形态,术中要注意避免过多剥离软组织,在完成内固定后,要反复对伤口进行冲洗,拉拢骨膜进行缝合,然后逐层闭合皮下层、皮肤层。术后,以三角巾悬吊患肢,为伤口引流多选用皮片,24小时拨除。常规应用抗生素3d,不限制患者的手部、腕部、肘部及肩部活动。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实施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价
骨折愈合时间在2~3个月以内,达到解剖复位,肩关节及上肢活动正常,无局部疼痛者为优;骨折愈合时间在2~4个月以内,80%达到解剖复位,肩关节及患肢活动基本正常,无局部疼痛者为良;骨折愈合时间在4~5个月以内,50%达到解剖复位,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在剧烈活动或提重物时,关节有酸痛感者为中;骨折移位,内固定不牢,需行二次手术者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病例的随访时间为5个月~2年,经X线片复查显示,36例患者的骨折均达到或基本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在2~5个月,平均(2.8±1.1)个月。术后,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及时行清创术,并取出游离骨块和内固定螺丝钉,保留钛板,做桥接固定,处理后骨折愈合良好。本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断板现象。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详见表1。本组病例中,优31例(86.1%),良3例(8.3%),中2例(5.6%),差0例,治疗优良率为94.4%(34/36)。
3 讨论
传统治疗观念认为,治疗锁骨骨折无需过高的复位要求,临床上多采用闭合复位绷带外固定。保守治疗方法能够较好地保护骨折部位的血供,且创伤小、愈合率高、无瘢痕及麻醉风险,治疗过程中也不会引发血管神经、骨髓炎等并发症,但其仍然具有患者痛苦大、治疗周期长,复位困难,难以达到解剖复位的缺陷[3]。传统的外固定法,骨折仅能畸形愈合,在外观方面会存在明显的畸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畸形愈合可改变胸锁关节及肩锁关节的正常关系,长期下来可导致退行性或创伤性关节病,所以治疗锁骨骨折应当进行解剖复位。近年来,我国的高能量损伤患病率呈现出上涨趋势,同时各种严重性骨折、复合性创伤病例也越来越多。在骨折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骨折无法复位,必须实施手术治疗。
手术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较多,如记忆合金环抱器、空心加压螺丝钉、钢丝、克氏针等,其中克氏针具有内固定不牢靠的缺陷,而其他内固定方法为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需要游离骨折块,会对骨折端血供造成极大的破坏,使骨折愈合难以获得理想的力学环境及生物学环境,极易发生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进而发生内固定失效断裂,无法在骨折早期实施关节功能训练,最终导致关节功能受限。重建钛板内固定法,可根据骨骼的具体情况,进行塑形,让钛板与骨面贴附良好,同时还能自由选择钛板长度,以保证固定强度。由于钛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加压,以增强稳固性。针对粉碎性锁骨骨折,可做间接复位,对骨折端旋转应力进行有效控制。由于重建钛板固定可靠,所以患者可在骨折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良好,且不会遗留关节功能障碍。
本次研究中,36例患者的骨折均达到或基本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在2~5个月,平均(2.8±1.1)个月。术后,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疗效:优31例(86.1%),良3例(8.3%),治疗优良率为94.4%(34/36)。这说明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重建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松,王晓,刘怡勋等.应用重建钛板治疗锁骨不稳定骨折[J].中医正骨,2010,22(4):62-63.
[2] 张韶民,苗卫东,李世清等.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7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80-81.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推荐阅读:
锁骨骨折10-23
锁骨粉碎骨折09-26
锁骨骨折临床治疗体会05-12
粉碎性锁骨骨折07-22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08-22
锁骨中段骨折治疗分析11-15
锁骨远端骨折脱位07-21
复杂型锁骨中段骨折07-22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10-23
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