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锁骨骨折

2024-07-22

粉碎性锁骨骨折(共9篇)

粉碎性锁骨骨折 篇1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其中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效果很差,必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笔者所在科室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32例,获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8~59岁,平均33.5岁。左侧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1例,右侧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1例。车祸伤26例,摔伤6例。合并肋骨骨折4例,合并急性颅脑损伤2例,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例,无合并锁骨下神经血管伤。

1.2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患者仰卧位,患侧肩下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切口自锁骨中点经锁骨前沿至肩峰外后侧,暴露锁骨远端、肩峰及肩锁关节。清除骨折端的软组织,复位骨折端,用1.5 mm克氏针或粗丝线时固定。较大的骨块应用拉力螺钉固定。选择长度合适的锁骨钩钢板,把它的钩端插入肩峰下,体部平贴锁骨。不伏贴时将锁骨钩钢板适当塑形,使之适应锁骨的形状。在锁骨上钻孔,近端3~4枚螺钉固定。修复损伤的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及关节囊,常规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决定应用的时间长短。采用颈腕吊带保护4周,术后3d开始行肩部功能锻炼,允许肩关节外展90°。术后14 d拆线,4~6周肩关节不持重状态下自由活动。术后定期复查X光片,骨折愈合后手术取出钢板,时间为9~14个月。

2 结果

32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根据目前国际上评价肩关节功能最常用的Neer标准,总分是100分,其中疼痛占35分,功能使用情况占30分,活动范围占25分,解剖位置占10分,总分大于89分为优,大于85分为良,大于80分为满意,小于75分为失败。本组32例患者中优30例,良2例,优良率100%。随访6~18个月,锁骨外形正常,肩关节活动正常,X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对线对位良好,肩锁关节位置正常,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

3 讨论

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常为直接暴力引起,由于上肢的重量和暴力的作用,使远侧骨折端向下前方移位;如喙锁韧带断裂,又可导致锁骨近侧端向后上方移位,更增重骨折端的移位。肩关节活动时可带动骨折端一起活动,骨折难以复位和维持复位,易发生骨折不愈合[1]。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故临床上多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往此类骨折常用克氏针或者重建钢板固定。以克氏针固定骨折处维持位置,同时缝合、修复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固定期间,会影响锁骨的旋转功能,且不能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易发生继发性肩关节僵硬,影响疗效。而.且应用克氏针固定常由于以上两种剪力的影响致骨折松动、克氏针退出,并且要穿过肩锁关节面,日后易发生肩锁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肩部疼痛[2]。而应用重建钢板固定往往使肩锁关节完全固定,影响肩锁关节的微动及肩关节的上抬。肩锁关节由肩峰内端与锁骨肩峰端构成,锁骨关节面斜卧于肩峰关节面上,关节间隙由外上向内下倾斜约50°,有20°的活动范围,是上臂外展上举运动的辅助关节,故维持肩锁关节的微动对肩关节的功能有重要的意义[3]。

锁骨钩状钢板就是建立在维护肩锁关节的微动这种理念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钢板按照解剖型设计,肩峰后下方安置尖钩,通过固定在锁骨上的钢板和穿越肩峰下的钩,有效地限制了肩锁关节在水平、垂直、旋转3个方向的移动,为喙锁韧带、锁骨外侧骨折的愈合创造稳定的力学环境。从而在骨折两端产生受力的平衡。同时不影响肩锁关节的微动,使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不受影响[4]。通过32例手术病例的总结,笔者体会到:(1)锁骨钩的准确置入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锁骨钩置入位置偏前或近侧,造成钢板近端在皮下翘起,影响外观并引起与皮肤的摩擦。(2)内固定仅提供临时复位保障,长期复位的维持仍需靠喙锁韧带的修复[5],应用缝线牢固缝合喙锁韧带及修复周围损伤组织。(3)选择合适的锁骨钩钢板长度,近端固定的螺钉不能少于3枚,直径3.5 mm较为合适,否则由于杠杆力量的作用,有可能使韧带近端出现螺钉拔出、钢板上翘等问题。

总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远端粉碎性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3月~2010年3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32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肩锁关节间隙正常,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结论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锁骨钩钢板,骨折内固定术

参考文献

[1]王澍寰.临床骨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10.

[2]陆春.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 6:2143-2149.

[3]张道峰,王本岗,刘维珍,等.改良Dewar手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中医正骨,2001,13:29-30.

[4]徐荣华,施伟,周冰,等.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实用骨科杂志,2004,10(3):57-59.

[5]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5:408.

粉碎性锁骨骨折 篇2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01月~01月医治的锁骨骨折患者30例,为了便于对比及研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5例)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而实验组(15例)主要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即“四动”和“五步法”),治疗半年之后,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肩关节的恢复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骨折的愈合率和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患者的康复时间较短,治疗质量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临床效果;研究;锁骨骨折

锁骨处于人体的肩峰及胸骨柄之间,为S形骨架,是上肢和人体躯干间唯一的相连骨性支架,虽然处于皮肤下,但是由其因为皮肤表浅,导致患者在外力撞击影响下容易发生锁骨骨折的情况。锁骨骨折发生率是全身性骨折的`5~10%,患者多是儿童和青壮年。临床表现是患者锁骨处存在皮下淤血、肿胀、畸形以及按压痛等,在骨折的畸形处可以触碰到骨折的断端,由于锁骨处肌肉的附着点较多,骨折的移位较明显,所以复位固定较困难。本文通过探讨中医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减少锁骨骨折对患者带来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月~2001月医治的锁骨骨折患者30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0~28岁,平均年龄是19岁,平均病程是2.2个月,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而实验组(15例)年龄11~28岁,平均年龄是19.5岁,平均病程是2.3个月,主要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即“四动”和“五步法”),3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为右侧锁骨骨折,12例患者为左侧锁骨骨折。其中有16例患者属于斜形骨折,有8例患者属于横行骨折,7例患者属于粉碎性骨折。已经排除妊娠期、有药物过敏史以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较为相近(P>0.05),故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具体手术步骤为:让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后,在患者患肩处加垫垫子,给予其消毒铺巾,然后医疗人员从患者的肩峰一直沿着其锁骨的上方内作一切口(长度约为6~10cm),在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到达骨折断端之后,将骨膜进行剥离,将患者的患侧臂逐渐朝着外下方牵引,直到复位为止,取6~10孔钢板,将钢板则放置于患者的锁骨上方,在确定骨折端已经完全复位之后,使用持骨钳将其固定,依次的拧进螺钉,确保两侧至少3枚螺钉固定,完成后即可松开持骨钳,最后对创口进行清洗和分层缝合。在患者手术后即可进行屈肘等活动[1]。

实验组主要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即“四动”和“五步法”),具体为:①整复重点。背伸:让患者处于双手叉腰的姿势,并尽可能的抬头挺胸,让双肩逐渐向外背伸。牵引:护理人员可以托住患者的患肩慢慢向上和向后牵引,然后开始慢动作旋转。复位:医疗人员使用拇指对患者锁骨近端进行按压,同时逐渐前后移动以复位骨折断端处。固定:给予患者外贴上消肿止痛的药膏,在锁骨骨折的近端上放置大葫芦垫,并使用锁骨带对其进行3~4w的固定。②练功活动。在患者患病初期可以指导其进行手腕和指关节等的屈伸活动,其中对于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应该在伤后的1w时,在牵引和固定下练习弓步云手以及肘关节的屈伸锻炼,而其他类型的锁骨骨折患者则应该在解除固定之后进行肘关节的屈伸锻炼,禁止患者进行暴力的被动活动[2]。③内治的中药。在患者伤后的初期阶段应该以消肿止痛和活血化瘀为主,因此给予患者服用复元活血汤,在中期阶段主要选择为患者接骨续筋为主,给予患者服用接骨续筋胶囊,在后期阶段则主要以补肝肾、舒筋活络以及养气血为主,因此给予患者服用六味地黄汤治疗。④外治的中药:在初期阶段,如果患者存在患肢肿胀的情况,则给予其外用消肿止痛膏,在中后期阶段则可以使用舒筋活络的洗剂进行外洗[3]。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四个月之后,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其中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恢复评定主要通过Ridit检验来进行,其评定指标包括优、良和差,优良率=优+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采用率(%)表示数据。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对比 在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锁骨骨折已经愈合,愈合率为73.3%,而研究组患者中有14例患者锁骨骨折已经愈合,愈合率为93.3%,研究组的锁骨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在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3.3%,其中有1例患者存在临近血管神经损伤,4例患者存在术后肩关节术后粘连,2例患者断端迟缓愈合,1例患者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而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主要为患者服用中药后出现呕吐情况,经过调整中药药方,患者的副作用已经缓解。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粉碎性锁骨骨折 篇3

【关键词】 锁骨粉碎性骨折;S形锁定钢板;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113-02

近年来,由车祸、坠落等意外事故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锁骨粉碎性骨折发生率也逐渐增多,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其临床表现为颈部肿胀、局部可见皮下淤血、压痛或畸形等。锁骨骨折对肩关节、上肢神经功能及美观均有影响。目前其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粉碎性骨折一般采取手术治疗[2]。锁定钢板是一种先进的骨折固定装置,笔者将其应用于锁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4名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中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35.7±9.8)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34.0±11.2)岁。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锁骨粉碎性骨折;②无手术禁忌症;③病因为击打、摔倒、车祸、坠落等;④新鲜闭合性骨折。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认知障碍者;②合并神经血管损伤[3];③不能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取仰卧位,颈下麻醉,沿骨折部位上缘作10cm左右的切口,剥离骨膜,小心暴露骨折端及粉碎骨块,清除血肿和肉芽组织。先复位碎骨块,细小的碎骨用钢丝结扎,再复位两骨折端。根据病情,研究组采用S形锁定钢板,选择合适的螺钉固定骨折端,以线打结加固螺钉;对照组选择适当长度的解剖型锁定钢板,置于锁骨前上方,拧入螺丝钉。术后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后缝合,并根据需要置放引流片,以三角巾悬吊固定4周。定期行X线片检查。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有效率等,同时术后一年内定期随访,统计患者骨性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4]:以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生活工作完全不受限制为治愈;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工作轻微受限为好转;肩关节功能尚未恢复,生活工作明显受限为未治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克氏针合钢丝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篇4

关键词:克针针,钢丝,锁骨粉碎性骨折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6例, 男50例, 女6例;年龄20~55岁, 平均38.5岁;交通事故伤42例, 跌伤14例, 新鲜骨折54例;受伤到就诊时间最短30min, 最长6d, 平均2.1d;陈旧性骨折2例, 分别为15d、18d;左侧为44例, 右侧为12例, 合并肋骨骨折9例, 肩胛颈骨折3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方法

采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臂丛神经麻醉, 患肩垫枕, 常规消毒术区, 以骨折端为中心, 沿锁骨长轴切口, 长约3~5cm, 逐层切开, 显露锁骨骨折端, 清除骨折端瘀血块后, 冲洗切口, 试行对骨折进行复位后放开, 用科克钳将骨折近折断提起, 首先用1枚直径1.5mm的克氏针自内侧骨折端用电钻钻入, 从锁骨内侧前面骨皮质出针, 并将其拔出, 用同样的克氏针1枚自远侧骨折端穿入, 从锁骨外侧骨皮质穿出针, 也将其拔出;然后, 用1枚直径2.0mm或2.5mm克氏针两端剪成尖状, 沿细克氏针通道从近端逆行穿针出, 针尾与近折端刚好平齐, 复位骨折, 碎片用钢丝捆扎, 维持骨折复位稳定的情况下, 用电钻将克氏针从近端顺行钻入骨折远段, 使克氏针刚好穿出远折段骨皮质 (此时克氏针固定最紧, 不容易松动) 针尾打弯, 头磨成钝圆状, 埋于锁骨内侧皮下, 活动肩关节, 见锁骨固定稳定后, 切口以0.5%甲硝唑冲洗, 置橡皮引流片, 缝合切口并包扎, 合并症做相应处理。

2.2 术后处理

常规抗感染治疗, 术后三角巾悬吊患肢, 2d后拔除引流片, 10d拆除缝线, 3~4周开始小范围肩关节功能锻炼, 并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康复期间服用中药, 按骨折三期分治, 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益气和营、接骨续筋;后期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3 治疗结果

本组56例, 术后X片示48例达解剖复位。8例功能复位。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最短6周, 最长10周, 平均8周, 3个月后骨折线消失, 有骨小梁通过, 均达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41例8周恢复, 10例12周恢复, 5例上举较对侧差10~15°, 所有病例没有出现内固定松动及针头感染。

4 结语

4.1 治疗观点的改变

锁骨骨折为常见的上肢骨折, 粉碎性骨折者软组织绞链破坏亦较严重, 因附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三角肌、胸大肌等的牵拉作用, 常使骨折端发生明显移位, 以往对锁骨骨折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但随着专家对锁骨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及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医患双方对锁骨骨折的复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部分学者认为“锁骨仅是连结肩胸的桥梁, 骨折后畸形愈合对肩部功能影响不大”的观点是肤浅的, 提出锁骨骨折对位后成角不能大于10°, 重叠不能超过1cm, 否则将改变其旋转轴, 使肩、胸锁关节面上受力分布发生改变, 而最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故要求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

4.2 采用锁骨内侧骨折端逆行穿针法的优点

本组全部采用锁骨内侧骨折段逆行穿针法 (即针尾保留在锁骨内侧皮下) , 较外侧骨折段逆行穿针法 (即针尾保留在肩部皮下) , 有以下优点:克氏针同时穿出了骨折内侧段及外侧段皮质, 使针在髓腔内相对稳定;避免了克氏针尾在肩部皮下, 由于肩部肌肉收缩, 对克氏针产生轴向牵拉力, 而发生自动退出穿破皮肤, 甚则引起感染的忧虑;拔针方便。

4.3 克氏针粗细选择及穿针的技巧

作内固定针必须粗细适中, 太细克氏针易松动且易折弯, 会造成克氏针退出及成角畸形;太粗缺乏韧性, 且锁骨呈“S”状, 髓腔不大, 克氏针进入锁骨骨折的长度不够, 固定不牢固, 目前多主张采用2.0mm或2.5mm的克氏针[2]。克氏针有潜在松动移位倾向, 我们先用直径1.5mm细克氏针在锁骨内穿一通道, 然后选直径2.0mm或2.5mm的粗克氏针沿通道正式固定, 克氏针在髓腔内稳定性好;另外, 细克氏针能有效控制针尖, 在锁骨内前面骨皮质出针, 避免了粗克氏针在髓腔内行走较远, 以致进入胸锁关节及穿出锁骨外损伤周围结构, 针尾折弯, 尾头磨成钝圆状, 埋于锁骨内侧深筋膜, 防止针尾头刺破皮肤引起针头感染。

4.4 粉碎骨折块处理

严重粉碎性骨折, 其骨块大多超过3块, 术中遵循微创原则, 尽量少剥离骨膜, 粉碎的骨块应尽量保留相连的软组织, 使骨块有良好血液供应, 促进骨折愈合。术中钢丝勿扎于骨质间隙内, 否则影响骨折愈合。

总之, 该手术方便、快捷、固定较牢、费用小, 可避免传统钢板内固定的切口大、骨膜损伤大、痛苦大、费用高的缺点, 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符合患者的心理要求, 另可兼服用中药, 加快骨折愈合, 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德志, 闫文.粉碎性骨折治疗体会[J].中医正骨, 2007, 19 (4) :272.

粉碎性锁骨骨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之间我科收治的粉碎性锁骨骨折15例患者资料, 包括男9例, 女6例;年龄18~62岁, 平均36.8岁。跌伤5例, 车祸伤10例, 所有病例锁骨骨折均有1~3块碎骨片, 骨折均有分离移位,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h至3 d。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 臂丛+颈丛麻醉后, 肩部垫高, 术野消毒铺巾, 取锁骨骨折断端为中点作一切口, 切开皮肤及皮下深筋膜, 暴露骨折断端, 清理骨折断端积血及软组织, 用Koch复位, 用1~3股单股钢丝临时固定骨折块, 安放锁骨钢板, 钻孔扩孔拧入螺钉, 勿拧紧, 再用单股钢丝在钢板外环套, 去除先前钢丝, 后拧紧螺钉, 最后拧紧钢丝, 复位满意, 固定牢靠, 冲洗止血, 逐层缝合。术毕患者可安返病房。

2 结果

术后锁骨正位X线片显示, 锁骨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3.3%, 手术时间45~90 min, 平均 (67.1±12.4) min, 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10周后复查, 骨折临床愈合率达93.3%, 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 15例肩关节均活动良好, 未出现一例断钉断板情况, 均已恢复原来工作, 见附表。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很多, 但是从整个治疗情况来看, 仍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其优点在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操作简单, 但是同样也存在复位不确切以及容易发生移位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 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将骨折部位恢复正常解剖位, 更是要求尽可能的恢复功能并保证美观。因此对于粉碎性锁骨骨折的患者而言采用非手术治疗很难满足患者的要求[1]。

在手术治疗方面, 对于单纯性无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 可使用锁骨带“8”字固定, 亦可达到满意效果, 但对于断端粉碎且明显移位的患者, 其治疗应力求恢复锁骨的对线对位, 同时又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恢复工作。粉碎性锁骨骨折的固定, 先前可采用单纯克氏针髓腔内固定加环形钢丝固定, 但其稳定性差, 易出现骨折移位, 克氏针移位甚至进入胸腔导致大出血发生, 同时克氏针尾可滑出皮下, 引起疼痛, 皮肤溃疡, 不利于肩关节早期活动。解剖型锁骨锁定钢板对于粉碎性锁骨骨折既有利于骨折的稳定, 又具有相当大的抗扭力, 可减少内固定的时间, 但其价格昂贵, 对于基层医院不能得到普及[2]。本组通过环形钢丝结扎使骨折块向骨干聚拢, 有效地防止了四周分离移位, 同时使骨折块之间产生相互加压, 利于骨折的稳定与愈合。锁骨解剖型钢板其形态与锁骨相匹配, 可很好地促成螺钉对锁骨的最佳固定[3]。内固定系统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内置的固定架, 从而保证骨折断端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害, 维持骨质血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加速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而且锁定螺钉能够有效地实现成角固定来增强整个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 所以同样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4]。术中需注意的事项有:首道钢丝环形固定只是起临时固定, 待钢板螺钉固定后会去除, 再弯钢丝连同碎骨片及钢板一并固定, 易于后期钢丝的取出;同时在收紧后道钢丝时先拧紧螺钉后拧紧, 否则钢丝不是没拧紧就是易拧断;钢丝取单股为宜, 双股亦可, 但切记勿双股先互相缠绕后打结固定, 这样后期骨折愈合后取钢丝会带来相当的困难[5]。环形钢丝加钢板内固定的应用, 骨折复位率高, 骨折临床愈合率高,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环形钢丝加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10年1月-2012年6月之间我科应用环形钢丝加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粉碎性锁骨骨折15例患者资料, 对手术方法和手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锁骨正位X线片显示, 锁骨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3.3%, 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10周后复查, 骨折临床愈合率达93.3%, 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 15例肩关节均活动良好, 未出现一例断钉断板情况, 均已恢复原来工作。结论 环形钢丝加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疗效确切, 术后恢复良好, 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环形钢丝,钢板,内固定,粉碎性锁骨骨折

参考文献

[1]林作华, 黄志伟.移位粉碎性锁骨骨折265例手术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 2012, 25 (7) :560-561.

[2]冯锁立, 刘娜, 张雷鸣, 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1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35) :8685.

[3]杨荣华, 李春青, 郑建东, 等.克氏针加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32例[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1, 23 (1) :46-47.

[4]马毅, 董福慧, 陈海啸.手法复位锁骨外固定器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J].中医正骨, 2010, 22 (6) :53-54.

粉碎性锁骨骨折 篇6

关键词:锁骨骨折,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

锁骨粉碎性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 由于锁骨周围多组肌肉附着, 骨折以后骨折断端常发生明显移位, 需要手术治疗, 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钢板等, 应用不当会产生多重并发症。从2007年5月以来对44例锁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 随访3个月~3年, 疗效较为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 男33例, 女11例, 年龄20~57岁, 平均36.8岁。均为外伤所致, 其中间接暴力40例, 直接暴力4例。骨折部位:中1/3 29例, 中外1/3 15例, X线检查均显示为粉碎性骨折, 其中1例为开放性, 1例有上肢麻木, 但运动良好, 提示可能有臂丛神经挫伤。

1.2 形状记忆环抱器的特点

锁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由钛镍合金制造, 成环抱式, 长40~50cm, 直径0.8~1.2cm, 有3~5对环行抱臂, 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即在0~5℃冰盐水中能轻松将环行抱臂展开, 植入身体后受体温作用自动恢复其原有加工形状, 从而将骨折段环行抱住, 对骨折段起到整复固定作用。

1.3 手术方法

采用颈丛麻醉, 仰卧位, 患侧肩胛下垫枕, 以使肩部尽量后伸, 以骨折部位为中心作横S形切口, 显露骨折段并进行骨折复位以后, 将记忆合金环抱器放入冰水中展开各对抱臂, 主板植于骨折上面服帖, 利用患者自己体温复温, 记忆合金环抱器抱臂迅速复员, 将骨折段抱紧固定。缝合切口各层。术后不需要任何外固定。见图1、图2。

1.4 随访结果

本组44例随访3个月~3年, 所有骨折的患者均一期愈合, 35人骨愈合后要求取出内固定物, 无肩关节疼痛不适及活动受限。

2 讨论

2.1 锁骨粉碎性骨折治疗原则

锁骨呈S形位于皮下, 横架于胸骨和肩胛骨肩峰之间, 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结构, 周围有丰富肌肉附着和重要神经血管组织, 骨折后由于受不同肌群作用, 骨折端发生不同移位.锁骨骨折原则上以闭合复位, 横形8字绷带外固定为主, 但对于移位骨折如复位不能满意, 愈合后畸形不仅影响外观, 还会造成肩部各组成关节疼痛不适, 故近年多主张采用手术方法内固定[1,2]。

2.2 锁骨骨折内固定器的选择

由于锁骨是非承重骨, 早期手术是在行骨折段切开显露以后, 由骨折的远端经髓腔穿克氏针并从肩峰出来, 骨折复位以后再将克氏针由远端钻入近端, 因为锁骨呈S形, 克氏针在旋入过程中常穿出骨皮质, 造成周围血管神经损伤, 更有报道克氏针移位进入胸腔者[3]。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在横行骨折或粉碎骨折并不严重时采用, 但操作繁琐, 钢板因为反复折弯可能发生断裂, 螺丝钉可能产生松动、脱落。以上两种方法术后均需要石膏外固定保护, 否则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可能。

2.3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的使用要点

伤侧肩胛下垫枕以使肩关节充分后伸, 让锁骨主要骨折段自动展开复位。待完全暴露出骨折部位之后, 先用丝线把移位骨折块捆扎作临时固定, 待骨折解剖对位后, 迅速对准骨折部位安置已展开抱臂的环抱器, 环抱器可通过体温复原, 抱臂固定骨折块, 为了固定牢靠, 通常情况至少有两对抱臂置骨折远近两端, 如不满易此次操作, 可用冰盐水纱布局部湿敷, 待抱臂展开后将环抱器取出, 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2.4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的优点

2.4.1 自动加压功能

由于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独特的“记忆”功能, 持续自加压在体温环境下即可形成, 环形“抱合力”为骨折稳定提供良好的力学保证, 因此, 有利于骨折愈合。

2.4.2 操作简单

手术时只要暴露出骨折部位, 环抱器置于0~5°C冰盐水中缓慢展开, 利用体温恢复原状使骨折复位固定, 避免如钢板螺钉内固定所需要的钻孔测量, 后期钢板螺钉断裂等并发症, 术后不需要外固定, 使患者的生活护理也较为方便, 我们后期手术一般在半小时左右, 操作非常方便, 这在特殊情况下进行锁骨骨折治疗尤为重要。

2.4.3 价格不菲

使其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应用受到一些限制。

参考文献

[1]刘先很, 莫新发, 卓新明, 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8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1999, 15 (5) :371.

[2]陈关林, 姜志强, 刘付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粉碎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12 (8) :588-589.

粉碎性锁骨骨折 篇7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左侧29例,右侧25例),男39例,女15例,年龄17~72岁。车祸伤15例,自行车摔伤27例,行走摔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左侧29例,右侧25例,中段骨折43侧,外1/3骨折11例,均为闭合性粉碎性骨折,大部分移位大于2cm,游离骨块数量在2—4块之间。同时合并其他多发骨折者9例,合并臂丛神经轻度损伤者1例。以上骨折全部为新鲜骨折。受伤至入院时间1 h~5d。手术时间伤后8小时~1周

1.2 手术方法

平卧位患侧垫高,单侧骨折采用颈丛麻醉。采用平行于Langer线沿锁骨上缘以骨折为中心弧形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2]。清理骨折端,剥离预置钢板位置骨膜,尽量保留对侧及周围骨膜,骨折块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保留骨膜,复位骨块,先行钢丝临时固定,复位满意后,用模板测量所用钢板的长度和预弯程度,将钢板预弯后置于骨表面,钻孔时用限深器,避免损伤锁骨下神经、动静脉和胸膜,攻丝、测深后3.5 mm螺钉固定钢板至锁骨。根据骨折稳定性,撤出钢丝或更换拉力钉固定。庆大霉素盐水冲洗伤口,尽量缝合软组织并包绕钢板防止钢板外露,修复皮下组织,置皮片引流24—48 h。术后抗感染3~5 d,术后12—14天拆线,三角巾悬吊伤肢2周后开始行肩关节主动活动,6-8周后参加轻便体力劳动。

2 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个月。1例因拉力螺钉拔出至皮肤破溃,螺钉取出后皮肤愈合,骨折如期愈合。全部病例均无锁骨下神经,动静脉和胸膜损伤。切口均甲级愈合。锁骨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2例肩关节功能轻度障碍,余患者肩关节无功能障碍。住院7~16 d,平均9天。49例于1年后取出内固定物,3例不足1年来取,另2例拒绝取出,未发现钢板断裂、松动等现象。

3 讨论

手术前在肩胛骨后垫上沙袋将有助于复位。而在肩部应当准备足够空间以利于复位时的牵引和手术操作[3]。传统上,手术切口通常位于锁骨上沿langer's线。我院采用切开皮肤前将锁骨下皮肤推至锁骨上,切开后松开皮肤时,切口将下降10—20mm并位于锁骨下方,这样可以防止切口直接同锁骨下钢板接触。此切口的目的可以提高美观也避免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作此切口时应当小心辩认锁骨上皮神经。因其横过术野,如果影响操作,也可以将其切断,但在手术前应当告知患者术后可能造成锁骨下部分皮肤的麻木。手术时注意少破坏锁骨的血管床,尽量少剥离骨膜,最少地剥离骨膜同时对皮肤软组织进行轻柔操作将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粉碎性骨折,尽量少剥离骨碎块软组织,严重粉碎性骨折必要时须考虑植骨;钻孔时须用钻头限深器,以防伤及锁骨下血管神经、胸膜。锁骨钢板要放置在张力侧,即锁骨前上方,分清左右。从生物力学上讲放置于此位置能提供最好的稳定性。骨折两端每侧至少要放置3枚螺丝钉固定。如果将钢板置于前侧,需要剥离的范围较广,但是可以用较长的螺丝钉固定[4],必要时可以采用。如骨折粉碎严重者,可先用钢丝或克氏针临时固定,将由4部分骨折变成3部分,3部分变成2部分,最后钢板固定,折除临时固定或改为拉力钉固定,若仍不稳定。可适当保留部分临时固定(但因固定物材质不同,可能产生电离反应)。内固定完成,应当缝合钢板上筋膜,闭合切口。固定如果有效稳定,三角巾悬吊伤肢2周后开始行肩关节主动活动,6—8周后参加轻便体力劳动。通常骨折固定后疼痛即可得到明显减轻,但早期应当适当限制患侧肩关节的活动,防止钢板断裂。

综上,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了骨不愈合率,减少了并发症,手术简便易行,损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戴戎,陈永强,陈启明,等.现代骨科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34.

[2]戴尅戎,译.现代骨科学(美)James H.Beaty主编[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33-235.

[3]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17.

粉碎性锁骨骨折 篇8

关键词:螺钉,接骨板,锁骨粉碎性骨折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占四肢骨折的6%~10%。主要由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撞击造成[1]。本院在对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采取螺钉结合接骨板同一种材质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38例, 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 按Edward分类均为V型, 其中男30例, 女8例;年龄17~69岁, 平均37.5岁, 左侧25例, 右侧14例, 双侧1例。入院后常规检查, 排除其他复合伤及基础疾病, 2~3 d给予手术。

手术方法:颈丛麻醉下, 患者取仰卧位, 将患侧后方用软垫垫高或采取沙滩位, 取锁骨上以骨折处为中心沿锁骨方向做弧形切口, 切口长度依照手术操作需要来确定。逐层切开显露骨折断端, 做骨膜下剥离, 尽可能少地剥离骨膜, 要保留骨折块上骨膜和附着肌肉组织, 清除骨折断面上血肿及软组织;先将大骨块用1枚 (或根据需要选择螺钉数量) 螺钉固定在从锁骨掉下来的位置上, 再将骨折两断端进行复位;当复位完成后, 选用长度 (6~10孔) 合适的“S”形或重建接骨板放置在锁骨上方, 事先使用折弯器对接骨板进行塑型处理, 使接骨板能够良好地贴附在锁骨上。手术过程中避免粗暴操作, 防止手术造成骨质上的血运破坏;同时不使用钢丝或可吸收线捆扎, 若碎骨块一时难固定, 可临时使用钢丝或丝线固定, 整体复位成功手术完成再予取出即可。如果骨折发生在锁骨内1/3处, 手术时倍加小心谨慎, 不能伤到该处的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1~3 d;均采用肩、肘、腕三角巾悬吊制动4~6周, 制动期间做腕、指各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及早期肘肩钟摆样运动;4~6周后开始做循序渐进的肘、肩关节功能锻炼, 3个月后活动无疼痛等异常, 开始逐渐负重。

结果

在本组病例研究中, 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门诊摄片复查及3~12个月的随访, 38例患者中, 最早骨折愈合时间为年龄较轻者, 4个月即骨折愈合, 最迟骨折愈合时间12个月;无一例发生骨不连或出现切口感染。

讨论

单纯的锁骨骨折一般无须手术治疗, 骨折移位明显的或者有神经血管损伤者, 仍要手术治疗。本组病例中均属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 且纳入对象均是主动要求手术的, 符合手术适应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正是这种特点, 由多种原因, 如交通事故、工伤以及其他意外事故造成的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数量正在不断地提升[2]。再因锁骨发生粉碎性骨折的特点, 会出现相当明显的移位情况, 同时粉碎性骨折在治疗上也会产生较大的难度。因此目前在对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若没有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 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骨不连以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对患者骨折正常恢复会造成一定的困难[3]。

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发现, 因为锁骨的形状为S型, 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锁骨接骨板相对难以塑形, 若没有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复位, 就极有可能会导致骨块无法到达正确的解剖位, 也就会影响骨折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出现因反复复位重复同一操作导致手术时间大大延长的情况, 这对骨折正常治疗以及患者的恢复均会造成极大的影响[4]。这也是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以及骨不连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手术过程中避免粗暴操作, 防止手术造成骨质上的血运破坏, 这样就不会因手术的干预而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是医源性骨不连的情况。介于锁骨的解剖特点:锁骨较细, 髓腔小, 松质骨含量少, 发生骨折后的修复能力更加依赖于骨膜, 本组病例手术时非常注意保护骨折块上的骨膜, 如果手术中剥离了骨膜就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如果内固定不确切使得骨折端不能维持良好的对位, 也能使骨折愈合延迟或发生不愈合。基于这种特点, 在临床上使用螺钉结合接骨板的方法进行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螺钉配合接骨板能够让患者骨折碎块迅速得到复位,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操作也会变得非常简单[5]。首先, 使用螺钉将较大的骨折碎块或骨折断端进行固定, 能够让骨折位置非常稳定, 并能够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的反复复位处理, 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患者痛苦。另外, 在本组病例手术中, 没有使用钢丝或可吸收线, 术后没有1例出现因使用了不同内固定材料而产生电解反应导致骨不连的, 同时也没有一例因使用可吸收线 (异物) 出现切口感染的。既然骨折选择手术使用内固定材料, 就有发生切口感染的可能, 临床上也要做好应对的策略[6]。因此, 手术要遵守操作规范, 严格消毒手术切口皮肤, 术中仔细止血, 不要因止血不彻底造成术后切口内血肿而导致感染, 术中也不要随意植入异物 (如可吸收线、钢丝等) 而引起切口感染。

本次研究说明使用螺钉结合接骨板的手术方法, 在对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上, 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勇, 蔡林.锁骨肩峰端LCP接骨板在锁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3, 10 (5) :54-55.

[2]谢垒, 傅宏伟, 陶勇, 等.额状位螺钉加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加接骨板治疗锁骨干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5) :143-144.

[3]邹云.锁骨骨折锁定接骨板联合螺钉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 (8) :785-786.

[4]陈明, 潘福根.带外侧延伸部的锁骨前上方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J].医药前沿, 2012, 2 (19) :95-96.

[5]饶义康, 饶放萍, 钟娟, 等.股骨颈空心螺钉髓内固定与重建钢板治疗成人锁骨骨折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 (10) :34-36.

粉碎性锁骨骨折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2 例, 男30 例, 女12 例;年龄15~42 岁, 平均25.6 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锁骨中段粉碎骨折。直接暴力伤7 例, 间接暴力伤35 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8 例, 颅脑、胸腹脏器损伤6 例, 脊柱、四肢其他部位骨折9 例, 无合并损伤19 例。骨折按Robinson分类[2], 2A2型10 例, 2B1型23 例, 2B2型9 例。手术时间6 h~17 d, 平均3.5 d。均采用重建接骨板桥接固定, 重建钢板18 例, 重建钛板24 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体位, 肩部垫软枕。以骨折为中心沿锁骨下缘切开皮肤。向两侧牵开皮瓣后在远、近骨折端表面切开少许骨膜, 稍做剥离, 不剥掉附着于骨块上的软组织。复位骨折, 将塑形后的重建板安置于锁骨上缘, 骨折两端分别以2~3枚螺钉跨过骨折部位桥接固定骨折远近段。

1.3 术后处理

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消肿等常规治疗。术后3~4周内患侧上肢三角巾悬吊固定, 进行手部和肘关节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限制肩关节的过多旋转及屈伸活动。3~4周后撤除外固定, 加强功能锻炼。

1.4 评价标准

本组采用Constant和Murley评分方法[3]评定肩关节功能。评分主要包括患侧肩部是否有疼痛 (15分) , 日常活动情况20分 (包括是否能进行全部工作、娱乐, 睡眠是否受影响, 共10分;患侧手能达到的位置, 共10分) , 患侧肩关节外展功能10分, 前屈功能10分, 外旋功能10分, 内旋功能10分, 力量25分, 总分100分。分数越高, 说明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2 结 果

手术时间28~75 min, 平均40 min;失血30~90 mL。骨折均符合功能复位要求, 部分病例达到或接近解剖对位,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随访6~35个月, 平均13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1.5周 (9~16周) , 无骨延迟愈合及骨不愈合, 无一例感染, 无接骨板、螺钉断裂, 畸形愈合未发生。Constant和Murley评分86~100分, 平均92.6分。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3。

3 讨 论

3.1 锁骨骨折的分型

锁骨骨折的分型方法很多, 其中以Robinson等[2]在1998年提出的分类方法临床意义较大, 可用来预测锁骨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风险。具体分类方法如下:1型为锁骨内侧1/5 (从锁骨内端至第一肋中心向上所做的垂直线之间的锁骨) 骨折;2型为中部3/5的锁骨干骨折;3型为锁骨外侧1/5 (从锁骨外端至喙突基底中心向上所做的垂直线之间的锁骨, 通常在锥状结节处) 骨折。每一种骨折根据骨折段移位小于100%为A亚型, 大于100%为B亚型。1A和1B型骨折再被细分为关节外骨折 (1A1, 1B1) 和关节内骨折 (1A2, 1B2) 。2A型骨折均有残留的骨接触, 分为2个亚型:无移位 (2A1) 和成角 (2A2) ;2B亚型主折段之间无残留的骨接触, 均有明显的不同程度骨短缩, 分为2个亚型:单纯或楔形粉碎性骨折 (2B1) 和孤立的或粉碎性节段性骨折 (2B2) ;3A和3B型骨折也可再被细分为关节外骨折 (3A1, 3B1) 和关节内骨折 (3A2, 3B2) , 3B型骨折的移位有特征性的模式, 即锁骨干部骨折段抬高向后移位, 骨折线呈单纯斜行或伴有下方撕脱的骨折片。

3.2 锁骨骨折的保守治疗

中段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 多采用保守治疗, 一般很少影响功能和美观。主要采用8字绷带固定或简单的三角巾悬吊。其优点是费用低廉, 操作简单, 且无麻醉风险, 无骨髓炎、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 但移位易加重。Robinson等[2]随访了1 000 例采取保守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 发现2B型骨折中3.2%延迟愈合, 5.8%不愈合, 且未愈合的患者只有1 例没有症状, 其他均需手术治疗。McKee等[4]认为, 保守治疗多年后出现的一些症状, 如肩部疼痛、乏力、易疲劳等均因骨折畸形愈合所致。Nowak等[5]随访了208 例采取保守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 时间为9~10年, 骨折不愈合率7%, 只有54%患者完全恢复, 而46%患者仍有后遗症状, 包括休息或活动时疼痛以及局部隆起、外观不雅等。说明锁骨骨折保守治疗不愈合率并不低, 而且对患者的治疗不能仅仅满足于骨折愈合, 应该更注重患者的后遗症状。

3.3 锁骨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

3.3.1 手术指征

目前推荐的手术指征包括:a)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或骨折有明显移位, 短缩超过2 cm;b) 骨折移位分离较大, 闭合复位失败疑三角肌或斜方肌嵌插;c) 严重的成角畸形引起潜在皮肤溃破;d) 不能忍受长时间制动 (如伴发帕金森病、癫痫等) ;e) 骨折移位压迫邻近血管神经 (如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 ;f) 开放性锁骨骨折;g) 伴有多发性损伤, 尤其是伴发同侧上肢创伤或移位的锁骨骨折、伴发同侧肩胛颈骨折 (浮肩损伤) 的锁骨骨折;h) 锁骨骨折骨不连;i) 年轻女性不能接受的可能畸形愈合所致局部隆起而影响美观, 要求手术治疗。

3.3.2 髓内固定

髓内固定具有切口小、骨膜剥离少及操作简单等优点。缺点是稳定性稍差而固定强度不及钢板、髓内装置漂移或断裂及固定物尾端顶破皮肤等。克氏针最为常用, 其不能有效控制旋转, 因为肩部的运动造成克氏针固定容易出现松动, 所以存在固定不确切、需辅助外固定、易出现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针尾穿破皮肤致局部或针道感染、皮肤刺激、针尾滑囊炎形成、克氏针松动游走造成周边组织损伤等缺点[6]。

3.3.3 髓外固定

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固定强度达到生物力学要求, 且应力遮挡小, 弹性模量与骨相近, 有利于骨折愈合, 比较适用于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但对骨折周围血运损伤较大, 与现代骨科主张生物学固定不相符。其原始形状固定, 塑形困难, 与锁骨不帖服, 而且取出困难。

外固定支架适用于开放性和严重移位的闭合性锁骨中段骨折伴有表皮损伤等患者。钉道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 而且给穿衣等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拆除外固定之前影响美观, 故临床应用有限。

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 它不仅具有张力带力学功能, 固定可靠, 可防旋转, 且无髓内固定迁移引起的重要组织结构损伤的缺点。常用的钢板有3.5 mm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重建钢板和锁定加压钢板等。半管形钢板因缺少足够的强度而被淘汰。重建钢板在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中有独特优点, 其塑形较容易, 可折弯成相应的弧度而不折断。闫军等[7]推荐使用重建板固定, 能够依据锁骨形状塑形, 与锁骨有良好的帖服, 坚强固定。锁定钢板有防止单根螺钉拔出的效果[8],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防止并发症。对非骨质疏松患者, 没有必要使用锁定钢板, 因为此时与传统钢板相比无明显优点, 且价格昂贵[9]。

3.3.4 重建板桥接固定的优势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AO学者提出了生物学固定的新概念, 强调骨折治疗要重视骨的生物学特性, 不破坏骨生长发育的正常生理环境, 其核心宗旨是保护骨的血供。重建钢板板桥接式固定基于微循环保护和非坚强内固定原则, 提供尽可能少受干扰的自然愈合环境, 减少了骨折部位的显露以保留局部成骨因子, 降低了植骨需求, 并发症减少。重建钢板板加压固定为静力固定, 而桥接固定后骨折部位存在微动, 可以激发原始骨痂反应, 有利于骨痂快速生长, 快速形成骨痂增加的力学强度可以弥补桥接固定的不足[10], 从而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 促进骨折快速愈合。桥接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极大地简化了手术操作, 减小了手术创伤。我们认为恢复锁骨的对位、对线关系依靠重建接骨板的精确塑形, 但勿反复预弯致强度降低。

孙文建等[11]报告桥接固定与加压固定比较, 前者在手术时间、术后24 h疼痛指数及骨痂生长方面均优于加压固定。重建接骨板桥接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在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3.5 注意事项

我们认为, 为达到理想恢复, 应注意:a) 骨膜外剥离, 尽量减少骨膜损伤, 防止骨不连发生, 附着在游离骨块上的软组织, 一定不要剥掉。b) 骨折粉碎严重, 重建板桥接固定时一般在每侧骨折段仅固定2枚螺钉, 少部分情况下置入3枚, 均能起到防旋转作用, 故需良好的螺钉置入质量, 严格按照钻孔和攻丝的步骤进行, 准确测量螺钉长度, 螺钉应穿过对侧皮质, 并经攻丝拧紧, 防止因肢体重力造成剪力使螺钉拔出。谨慎操作, 一次成功, 避免反复钻孔、置钉降低固定强度, 重建板长度应使两侧固定2~3枚螺钉。c) 骨折下缘有骨质缺损时应植骨, 以消除肢体重力的剪力, 防止螺钉拔出。d) 钻孔时使用保护套筒, 根据锁骨厚度控制钻头露在外面的长度, 避免损伤锁骨下的血管和神经, 螺钉长度以刚穿过对侧骨皮质为宜。e) 术后早期辅助三角巾悬吊固定, 同时适当减少肩关节活动。手术后制定严密的功能锻炼计划, 总的原则是早期三角巾悬吊外固定辅助, 限制肩关节过多活动;进行肘和腕关节的主动练习促进血液循环;3~4周后骨痂己经开始形成, 可以承受肩关节的适度活动, 通过活动产生微小创伤反应激发骨痂生长, 同时可以减少肩关节长期制动造成的黏连、僵硬。

重建板桥接式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手术简便、骨折愈合快的优点, 减少了手术风险,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术中勿反复预弯重建板而致强度下降, 置入螺钉质量良好, 置钉一次成功, 勿剥掉骨块附着软组织, 以最大限度保护粉碎骨块的局部血供。术后早期需要以三角巾悬吊外固定辅助维持稳定, 适度限制肩关节过多活动, 功能锻炼的时机与强度应根据患者的骨质情祝以及术中内固定稳定情况逐步进行, 避免再次受伤,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更应加强术后外固定保护。所有这些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否则将致内固定物并发症, 直接导致骨不愈合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822.

[2]Robinson CM.Fractures of the clavicle in the adult epidemiology and classification[J].J Bone Joint Surg (Br) , 1998, 80 (5) :476-484.

[3]Constant CR, Murley AH.A clinical method of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the shoulder[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7, (214) :160-164.

[4]McKee MD, Wild LM, Schemitsch EH.Midshaft malunions of the clavicle[J].J Bone Joint Surg (Am) , 2003, 85 (5) :790-797.

[5]Nowak J, Holgersson M, Larsson S.Can we predict long-term sequelae after fractures of the clavicle based on initial findings-A prospective study with nine to ten years of follow-up[J].J Shoulder Elbow Surg, 2004, 13 (5) :479-486.

[6]韩琦, 谭仁林, 王照卿.三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 2009, 15 (7) :523-524.

[7]闫军, 胡波, 朱淑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8, 14 (9) :573-574.

[8]Kloen P.Bilateral clavicle non-unions treated with anteroinferior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ing (LCP) :A case report[J].Acta Orthop Belg, 2004, 70 (6) :609-611.

[9]Jeray KJ.Acute midshaft clavicular fracture[J].J Am Acad Orthop Surg, 2007, 15 (4) :239-248.

[10]Perren SM.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long bone fractures.The scientific basis of biological in-ternal fixation:Choosing a new balance between sta-bility and biology[J].J Bone Joint Surg (Br) , 2002, 84 (8) :1093.

上一篇:价值账户下一篇:地方音乐课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