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音乐课程(精选12篇)
地方音乐课程 篇1
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 培养且提高学生音乐能力,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机会, 扩大音乐视野, 提高音乐修养。在使用过我校音乐校本课程后, 收获了以下三点:
一、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注重地方特色,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 选取的材料大多是开平的民间曲艺。在课程第四部分, 主要介绍了开平的民歌形式之一———“卖鸡调”。
“卖鸡调”在江门五邑各地都存在, 其中又以开平为盛。“‘卖鸡调’原是开平地方剧中的一种曲牌, 起源于明、清时期, 始于道士在祭神活动上的吟唱。”我觉得如果一种地方曲艺品种总是停留在它最原始的状态, 是没有生命力的。诸如“卖鸡调”这类民歌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 还能够从普通的曲艺上升到戏剧的地位, 应该是开平人在艺术方面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的结果。“开平市文化局局长梁少锋同志如是说。正因为“保持着兼容并蓄开放心态”, “卖鸡调”才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常的音乐课, 欣赏演唱的都是普通话的歌曲, 但是介绍“卖鸡调”时, 学生们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形式突然很感兴趣。一打开《潭江小唱》这个视频, 课堂里就议论纷纷, 熟悉的同学就会跟着“卖鸡调”的旋律哼上几句, 不太熟悉的同学就会自觉地相互讨论, 去认识、学唱“卖鸡调”这种开平本地的曲艺。一节课下来, 几乎人人都会唱《潭江小唱》, 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了真理。
二、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注重地方特色, 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就拿我校所在的开平来说, 它靠近广州, 毗邻港澳, 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 一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的融汇, 创造了侨乡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开平旅游资源丰富, 有湖光山色的大沙河旅游区, 有秀夺峨眉的梁金山, 有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立一代中西合璧园林之典范———立园等。
因而, 在我校音乐校本教材里, 我们选取了我校退休音乐教师张澄汉老先生创作的乐曲《花似锦》。“第一支春歌, 唱给春天;第二支春歌, 唱给侨乡大地。放眼百里侨乡, 纵观侨乡百里, 趁春风趁春潮赶春势, 宏图鹏程正崛起。不再抚古炮台的苔痕;不再恋旧碉楼的斑迹。将往日的屈辱抛到九霄云外, 把历来的荣耀埋藏心底……”激昂欢快的曲调描绘了侨乡大地的美丽风景, 歌颂了侨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欣赏过《花似锦》之后, 学生对本地原创音乐肃然起敬,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地方特色, 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 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75万人, 分布在世界上67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广大旅居海外乡亲热心支持家乡建设, 兴办教育、卫生、慈善公益、文化和福利等公益事业, 为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于是, 有很多人都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出国, 希望在海外谋得一份好差事, 能够荣归故里, 做一个体面的“金山客”。但是, 不是每一个从开平走出去的华侨华人, 都能在海外获得成功。“独在异乡为异客”, 海外的气候、生活习俗、语言、文化氛围跟国内有着巨大的差距, 适应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就有专门针对“留洋”的描述:“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这是一首开平民歌, 是开平流行最广, 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曲调形式———“木鱼”。这种调子悠扬纯朴, 长于叙事, 也能抒情。唱腔原分龙舟腔与金兰腔两种。后来经过艺人及广大群众的加工创造, 发展成潭江水腔、龙头凤尾腔、葫芦腔、三级浪、回门腔、红花腔、清新腔、轻快腔、乙反腔等, 这样一来它的表现力就更加丰富。还有一首“阿爸离家乡, 赚钱把家养, 去到金山捱凄凉, 阿妈日盼夜夜想, 挂心肠, 金山入梦乡, 梦里不识金山样, 梦见阿爸泪沾裳……”。也描述了对海外亲人的思念, 揭示了风光的“金山客”背后, 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奈, 带给人们无限的惆怅。
如果从小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拥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在哪里都能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 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不仅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了发展, 更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 挖掘它的教育资源已经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 因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地方特色, 才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 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
摘要:开发音乐校本课程, 注重地方特色, 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还能让学生更清晰知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音乐,校本课堂,地方特色
地方音乐课程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使学生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让学生自信、自豪、愉悦地演唱歌曲。
2、通过新疆之旅,让学生了解新疆的风光及其特产,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新疆。
3、学习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1、歌词的读法及演唱技巧
2、附点节奏、一字多音及新疆的基本节奏。3、歌曲的情感教学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合作表演法、练习法、竞赛法„„ 教学准备 班班通 课型及课时安排 新授课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疆: 1、组织学生进教室
2、听《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演唱
这首歌好象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音乐主体(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
二、体验新疆的基本节奏: 1、教师播放具有新疆节奏的舞蹈视频(引出新疆节奏)2、拍念新疆节奏:
听音乐对拍:(放《新疆是个好地方》的音乐伴奏一段)
三、走进新疆,唱新疆
谈话:人人都说新疆诗歌好地方,到底哪里好呢?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一)感受歌曲,提示学生拍着节奏,哼哼小曲,听着音乐出发。
(二)学唱第一段: 1、结合图片说词唱歌
“天山“: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山”,天山南北坡的风光如何?(生)好风光。
“富饶的花园”:告别了天山,我们来到了(点击)富饶的花园结瓜果。
“肥沃的草原”:走出了美丽的花园,我们来到了(点击)肥沃的草原有什么呢?
2、听音乐学唱歌
(一)学唱第二、三段
1、听着音乐,边看边说,结合歌词教学
逐渐说出“伊犁河的苹果、吐鲁番的葡萄、果子沟的风景、阿勒泰的金子、和田的玉石”
2、师生有节奏的问答式念歌词
(师)啥地方的苹果甜又大?(生)伊犁河的苹果甜又大„„..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很熟悉新疆了? 5、赞美新疆的话 看了这么多的特产、风光及宝藏,你们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啊?
师生唱:咱们的新疆样样有,新疆是个好地方。
(四)、完整学唱整首歌曲
1、完整聆听,引导学生从音色、呼吸、表情上加以处理。2、引导学生用自豪、自信、愉悦地情绪来演唱整个歌曲。
板书设计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 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沙滩变良田
积雪融化灌农庄 来来来来来来...石油滚滚流成海 万里沙漠漂油香
热爱新疆歌唱新疆 新疆永在咱心上
作业布置:学习歌曲 课后反思 取得成绩:
存在问题:
地方音乐课程 篇3
本土文化的丰厚绵长,特色资源的得天独厚,这都为我们构建特色课程提供了独特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这些地域资源,有助于师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丰富的风俗民情,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为当地音乐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意识,同时又更好地促进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院生源覆盖酉阳、秀山、黔江、彭水50%以上,学生学习本土音乐文化有着对特定的内容理解、风格把握和语言运用上的优势。在毕业以后,他们将回到自己的家乡,扎根于当地的音乐教育事业,承担起收集、整理、保护、发展、创新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一、开发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资源
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学校“面向基础教育,培养能够扎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和三峡库区的有修养、能敬业、擅教学、会科研的优秀师资”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确立了以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为办学特色的目标,依托两个相关市级科研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乌江流域民族民间与本科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提出了合理开发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融入教学,促使特色课程建设的思路,对特色课程理念、特色课程模式、特色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研究与改革,精心设计并有力实施了整体改革方案,在实际运用中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依托于特色课程教材《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教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融合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逐渐建构了地方高校特色课程。
1建立采风基地和研究所
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其自然奔放的气势、优美动听的旋律而流传千古,至今久唱不衰的鞍子著名的苗歌曲调“娇阿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区那气势恢宏、凄婉动人,在深山峡谷里回荡了上千年的“南溪号子”;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那古朴自然、参与者众的“摆手舞”;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那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打击乐、琴弦乐为一体的“花灯”,是我们主要的收集源。建立“乌江流域民间音乐研究所”,承担对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开发和研究的任务。
2收集原始音乐资料
为了使学生了解民风、民情,能很好地学习本土民间音乐歌舞,我们长期组织师生深入到乌江流域地区采风,请当地民歌手演唱,请原秀山花灯剧团团长王世金讲花灯的发展及演唱特点,请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博士生导师赵毅讲民族音乐的研究,请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贵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张中笑教授讲音乐采风的具体方法,指导师生科学地收集原始资料。
3资源整合
将师生收集的原始音乐资料和图片资料分类,综合汇总,汇编成册,并对其融入基础课程的可行性、实践性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讨。精选有经验的高职称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聘请校内外专家、民间艺人作为课程开发顾问。
二、引入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建设特色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我们遵循“加强基础、整体优化、突出特色”的建设原则,以音乐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龙头,优化课程结构。在培养方案、大纲和教材上精心设计方案,注重实施效果,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修订教学计划
在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融进研究成果,专门设置地方和学校特色课程板块,开设课程《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乌江文化概论》、《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赏析》。
2修订教学大纲
在《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课中通过图片、音乐、课件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乌江流域民间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仪式歌音乐文化特质、音乐形态等特征;《钢琴》课程中融入乌江流域原始民歌伴奏和以民歌为主题创编的钢琴小品;《声乐》课程中融入原始民歌演唱和以民歌为主题创编的歌曲;《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中融入原始民间音乐音调和节奏练习;《形体舞蹈》课程中融入“摆手舞”、“花灯歌舞”。
3特色教材建设
筛选出优秀的原生态民歌60余首,分别由指导教师写出教学分析和教学指导,使学生把握演唱、弹奏中的基本技巧及风格。
如《钢琴》课中的武隆民歌《三月秧鸡》“教学指导”写道:“这是一首劳动号子,#C羽调式,从整个段落结构看,每段均停在属音上,只是到尾声即全曲结束时才落在主音上。乐句与乐句、乐段与乐段之落音都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呼应关系。在配置和声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点,采用D、T的配置来加强应和效果。配奏时应以柱式和弦为主,以强调劳动节奏。
《声乐》课对民歌《黄杨扁担》的“演唱提示及要求”:这首歌为稍快优美的单乐段结构,比较流畅规整,并用了很多衬词,达到补充和加强感情,反映百姓对美好生活憧憬的目的。首先,注意演唱风格,从“人说柳州(即渝东南酉阳县)”这个地方到“姑娘好”这一句以借代手法来抒发情感,要唱得热情愉快,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其次,用简明的音乐语言准确地创造出生动的音乐形象。再次,最后的拖腔衬词乐句,一是要控制好,用假声收为佳。
同样是这首民歌《黄杨扁担》,当我们把它引入“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教学中时,老师重点对本曲的音调、节奏练习要求进行提示:“此曲重点区分前十六和后十六,同时注意结束句中复大二度的音准”。
2005年特色课程教材《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教程》出版了,并且完成了《土家族音乐简介》讲义、《渝东南苗族音乐简介》讲义、《秀山花灯简介》讲义、《土家族摆手舞基本动作及组合》讲义等。
4更新教学方法
各教研室定期对特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研讨、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对于乌江流域的民族民间音乐,很多学生是从小听着长大的,加之我们采风收集,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再在理论上加以升华,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课堂表演教学、观摩教学,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所教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经过六年的实践教学,以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构建的特色课程很好地结合学生实际,教材配套,教学直观,简洁易懂。
三、创建“研、创、演”三位一体的课程实践体系
地方音乐课程 篇4
一、师生共建是构建课程资源的有效方式
2003年, 在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我校教师已经意识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青年一代民族音乐文化的缺失必将导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失落。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尤其是地方性民间音乐文化, 一项挖掘地方民间音乐资源的调研工程在多方努力之下应运而生。2003年的7月, 我校第一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始奔赴海安调研海安民间音乐文化;2004年又有几支社会实践小分队, 奔赴其他各市县区进行调研, 调研形成的调查报告不仅让同学们震撼, 也让老师们惊叹, 尽管这些调研报告看上去很粗浅甚至很不规范, 但累积起来的调研报告已经是一份十分丰富的地方民间音乐资源信息, 经过教师的加工整理一本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集初稿就这样诞生了。2005年7月, 教育部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论文评选中我校教师的一篇《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研究》论文荣获了一等奖。虽然, 这只是一次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初步调研, 但如皋清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李渔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声乐演唱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京剧大师欧阳予倩先后来通创立培养京剧、歌舞人才的正规学校“伶工学社”;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与欧阳予倩在南通共建的“更俗剧场”;“南欧北梅”的戏剧佳话;素有“京剧之乡”美称的如皋市白蒲镇;中国民间京剧艺术之乡的通州市石港镇;南通地方性民间器乐的琵琶流派沈肇州先生的《瀛洲古调》;南通梅庵琴派1929年徐立荪等人创办的南通梅庵琴社;南通原生态民歌的南通号子、海门山歌、吕四渔号;南通民间歌舞海安花鼓, 地方戏曲南通僮子戏等等, 各种丰厚的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资源尽收眼底。令人欣慰的是在获得丰富的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资源的同时, 我们也走出了一条探索地方性民间音乐课程信息资源汇聚的成功之路。
二、深度调研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必经之路
地方性民间音乐的调研是建设的开始。2005年12月, 南通大学南通民间音乐研究室应运而生, 虽然没有一分钱, 没有一间房, 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施, 但南通民间音乐的研究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2006年, 一支教师研究研究队伍迅速组成, 针对已经掌握的信息有重点的开始了新的调研, 不过, 这一次是有目的的调研, 其具体的做法是:1、走访民间音乐的重要传人;2、收集民间音乐相关资料;3、尽可能摄录原始音、视频资料;4、记录民间音乐传人的精彩故事。但是, 这是一次艰难而幸福的行程, 教师们借来了设备、带上自己的积蓄, 利用教学之余的时光, 开始了一次次走访南通民间艺人的深度调研, 从此,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不断涌现, 一件件珍贵的资料不断涌入我们的眼帘, 民间艺人无私的善举感动着我们, 也感动着社会, 有人主动写信提供我们关于南通民间音乐的新线索, 甚至有退休的社会人士主动加入了我们的行程, 用自己的钱, 用自己的现代化设备摄录下珍贵的曲谱, 原汁原味的歌声与器乐演奏的视频, 一年多来, 我们共计走访了南通各地的民间音乐传人20多位, 虽然一些资料因历史的原因而失传, 但还是收集了一些重要的南通民间音乐第一手资料。2007年底南通民间音乐研究室有了自己的成立室, 南通社会各界对此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纷纷赞许这是为南通地方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做了件大好事。至此, 南通民间音乐走过了一般内容的文字信息资源到文字、曲谱、音频、视频资源的建设过程。值得一提的是, 原本作为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为主要目的的调研已经远远超越了调研的范畴, 尤其是社会各界寄予的厚望让我们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三、现代化整合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必要手段
当今世界, 多媒体技术正改变着传统教学思想、手段、内容、过程、模式。毫无疑问, 在地方民间音乐资源建设方面, 多媒体技术将大有用处。
1、地方民间音乐资源信息的分类整合
经过收集、摄录的各种地方性民间音乐资源必须借助现代化设备的支撑才能完成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建设, 当然, 这是一个烦琐而艰辛的工作过程, 就信息资源的保存而言, 简单地说包括文字输入、曲谱图片扫描、音频视频的转存等内容;就信息编辑而言, 需要将收集的资料分类形成民间音乐文字信息资料库、音乐曲谱信息资料库、音乐音频资料库、音乐视频资料库等;就信息整合而言, 要完成分散内容的分类整合形成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分类;就信息的加工设计而言, 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进行新的加工组合, 并进行艺术性的设计形成多媒体教学资料, 如:CAI课件, 网页制作等。
2、地方民间音乐教学资源的设计整合
现代化的音乐教学需要实现视听的统一, 这正是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 建立地方民间音乐资料库, 将储存的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获取、操作、编辑、存储等综合处理手段, 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 通过交互界面来实现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处理系统, 是不断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有效途径, 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益;它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 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 为教学联系实际提供条件, 为深度的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也为未来的网络课程建设做好准备, 总之, 无论是资源信息的采集保存, 还是资源信息的分类整合, 还是资源信息教学的综合运用, 地方性民间音乐课程资源的建设都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与手段, 遗憾的是, 研究室至今除了一间陈列室外, 目前还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备, 一切还只能依靠教师自己出资购买的设备来进行。
四、实践性传承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
谈“以人为本”理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蒋兴荣1钮小静2
(怀化学院音乐系湖南怀化418008)
【摘要】声乐教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其他的学科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性既有受教育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也有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等因素的影响, 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殊性,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充分依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应有的功效。【关键词】以人为本;声乐教学;理念
Abstract:Vocal Music Teaching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ubjects in contents and way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which is affected by educatee’s self actor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ways of teacher.Just because of this kind of particularity, teachers must apply"People-oriented"concept to the vocal music teaching completely.Only by this way can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 reach its due efficacy.
声乐教学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交叉融合的产物, 它既遵循教育学的普遍规律, 又必须按照音乐艺术的特性去揭示声乐教学的特殊规律。声乐教学非常注重“人”, 不同的受教个体在相同的教学过程中会因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感应不同而产生差别很大的教学效果, 因此声乐教学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更应该尊重受教者的个人感受, 引导受教者的个性发展, 以人为本, 一切从受教育者自身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受教者的潜力, 进而实现其全面和充分地发展。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高师声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以学生的生理条件为本施教
(一) 要尊重学生的嗓音差异性
声乐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 每个人的嗓音都有自己的生理特点, 要用嗓音唱歌, 就必须学会调理它、使用它、爱护它, 充分发挥自己歌唱乐器的最佳功能, 这就要学习正确的歌唱
地方民间音乐除文化特性外, 还有实践性的特性,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要求明确提出:“组织学生实地调查、收集民间音乐, 参与各种民俗音乐活动;学习当地汉族、少数民族代表性乐种、特色乐器等的演唱和演奏。音乐的实践性是音乐学习传承的重要方式, 离开了音乐的实践, 音乐就会失传, 音乐的文化也会随之而消亡。
为了传承与弘扬地方民族音乐, 近年来, 我校曾聘请梅庵琴派古琴大师王永昌到我校做专题讲座与表演。2007年, 启东《吕四渔号》承传仪式在我校举行, 我校部分学生成为首批承传对象, 同年, 梅庵琴派古琴拜师仪式也在我校举行, 我校两位青年教师拜梅庵琴派古琴大师王永昌先生为师, 开始学习古琴演奏。2008年新年音乐会启东《吕四渔号》与王永昌先生的古琴演奏再次走进了我校, 同学们在迎接新年的快乐时刻, 也感受到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的魅力, 甚至有同学将演出的视频发布在网络供更多的人欣赏评论。新年伊始, 演唱《吕四渔号》的已不再是独有的夏家班子, 而是大学的莘莘学子们。2008年3月《黄海渔歌》 (吕四渔号) 已在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江苏赛区南通分赛区获得金奖, 并取得代表南通赛区参加省里的复赛与决赛资格, 这些活动的普遍开展既是学习地方民间音乐的形式, 也是弘扬与传承地方民间音乐的重要方式,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在实践层面上的课程资源, 为今后的教学也积累了生动的资料。
柯达伊曾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 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 就会象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 或不可挽救地消失……”[2]也许是一种巧合, 南通地方民间音乐的研究正是建立在失落的担忧中开始其收集整理的实践之旅, 它经历了收集信息资源、整理信方法, 掌握适合自己嗓音条件的歌唱技术。声乐技术是表现音乐内容、情感的手段, 自身条件的差异性导致学生的音色、音质、音域各不相同, 出现了高、中、低等不同的声部。有些学生声音条件比较好, 说话声音位置高, 没有系统学习声乐就能唱出很宽广的音域;而另外一些学生声音条件差, 靠天生的条件难以完成自己喜欢的歌曲。面对这些存在于声乐初学者之间的普遍现象, 教师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通过听力来审度学生基本的嗓音条件, 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审美判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无时不对学生的嗓音条件进行精心分析, 然后设定教学步骤和阶段性训练预期。学生自然具备的个性特点十分可贵, 不经意的失掉以后再想刻意恢复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在技术训练的同时, 要经意地呵护学生的个性特点。审度学生的嗓音条件要通过科学的手法, 检验出学生声带、软腭、悬雍垂、唇、齿、舌、牙、喉等歌唱器官的适应性, 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声部分辨和鉴定, 要综合各种因素来正确规划好学习者的方向和目标。选择适合于每一位学生特有的母音练声区, 由于不同学生的最佳母音的表现能力不
息资源、丰富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与实践性资源再现等一系列环节, 逐渐形成了自己本土音乐文化的基本建设, 虽说其中充满了艰辛, 也仅仅是一个开始, 但南通民间音乐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在课程资源的建设, 而是在完善建设并致力于弘扬与传承的更高层次上展开。
摘要:本文结合南通大学音乐系近年来民族音乐教学中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介绍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中采取的基本方式与方法的基础上, 阐明其基本任务与基本环节。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体艺厅[2006]12号
[2]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3]管建华主编.民族音乐文化传承[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孙伟等编著.实用现代音乐教育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苏高丽.对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
[5]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 2003, 1.
[6]王聪生.普通高校应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J].龙岩师专学报, 2005, 23.
地方音乐课程 篇5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深入,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的音乐教师是否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职责,在传承与保护地方传统音乐方面尽一己微薄之力?本文将在阐述传承与保护地方传统音乐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高校音乐教师在其中的作用。
一、传承与保护地方传统音乐的意义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结晶。[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价值探讨和保护工作,颁布了一系列公约、条例、宣言以及建议案。其中,20xx年9月29日一10月17日在巴黎召开的第32届世界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强调从地方、国家、国际不同级别去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各地的传统音乐则属于保护、研究的一部分。
传承与保护地方传统音乐,从小处看,能够记录、保存与保护地方音乐,促进地方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大处看,能够延续历史、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1。学者田青认为,现代化的进程使中国所有的传统艺术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而地域化、个性化是传统艺术赖以生存的基础。[2]
二、高校音乐教师如何传承与保护地方传统音乐
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播平台,应该把挖掘、研究、传承与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当成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高校音乐教师,同样应该成为传承与保护地方传统音乐的参与者。
如何发挥音乐教师的作用,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传承与保护呢?
1、保存地方传统音乐
对于地方传统音乐的保护,首要的是原样记录与保存。高文厚、施聂姐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不是要“保存”而是要“延续”》一文中建议:第一要详细地记录实地收集到的资料并将之小心保存;第二要出版实地录音和录像;第三要帮助文化政策制定者更加理解和尊敬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具体地建议他们,该如何去支持某些地方传统――或让其自行发展。2
2、传承地方传统音乐
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只有传承,才能保证地方音乐的延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民间自发性传承,即呼吁当地年轻人主动学习与运用;二,借助地方政府、专家学者和国家相关部门等外力的支持,组织人员进行学习;三,将其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或校园活动中,[3]让学生看看与泥土距离最近的那些地方的音乐是怎样表演和沿袭她的生命的。当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日益失落,甚至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生存的位置时,将乡土味极浓的.民间音乐引到校园里来,这是别有一番意义的。[4]
3、发展地方传统音乐
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建立博物馆、文化旅游点来开发当地资源,地方特色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去换取相应的经济效益就是发展。[5]该如何使其保持自然状态的发展,是高校音乐教师和地方音乐工作者以及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
由此看来,高校音乐教师在传承与保护地方传统音乐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艺术系主任R・加非亚斯教授曾倡议的:“所有未来的音乐教师首先都应该具有文化人类学观念――放眼世界,立足地方。”而地方高校的相关部门和领导应该支持和鼓励音乐教师积极、主动地了解和研究地方传统音乐,并据其研究成果调整课程体系,协助音乐教师做好传承工作;同时,提请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重视地方传统音乐的研究、传承与保护工作,加强多方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2]田青.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音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1-3.
[3][5]吴凡.民间音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7-200.
“音乐地方学” 篇6
一、北京的地方文化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从特定地方文化特性入手展开一个新的命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团队率先发起,并已形成一批学术成果。他们的学术成果以研究上海地域所有的音乐文化现象为表征。上海在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都市文化,故而在民族音乐学领域研究中,可资借鉴的西方理论是城市民族音乐学。然而北京和上海的文化性质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华东师大的许纪霖教授在6月13日北京举行的“双城记:比较视野中的北京上海城市史学术研讨会”中的主题演讲《中国双城记就是如此精彩》中概括地谈到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其中引用了哈佛大学李欧梵教授在谈到对北京印象的一句话:“北京?北京是一个有文化的大村庄。”①许教授以一个上海学者的立场很友好、或很礼貌地评价北京有很强的文化创造力,并有一种很强的容纳力,有无数的文化“村庄”,这些文化村庄包容了今日北京的各种人群。的确,这就是北京的文化特点。在北京这地界儿活动的人们,他们来自于皇城根儿、周边八县、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打工者和农民工、海归及老外,还有以实现艺术梦为目的来到这个城市的北漂。这些人各自的文化宿求不同,品味不同,当然圈子也不同。这些人群中的大部分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所拥有的文化性格是都市的?还是农村的?仅以他们每日工作的所在地作为身份背景来进行学术观察,显然是不够的。
中国在近两百年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与乡村血肉相联。在过去三十余年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之间,随着农村人众进城发生了强烈的文化碰撞。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旭日阳刚”这样的农民工歌唱,用都市化的演唱方式宣泄情感,也听到如“大衣哥”朱之文这样的非中国式歌唱。对这种种文化现象的阐释,绝不是一个城市文化或乡村文化可以定位的。
二、对文化地域的学术性定义
我个人对于命名“此学”“彼学”持谨慎、保守的态度。因为,汉语中的“某某学”作为后缀来用,有“研究”和“学科”两种不同层面的语义。前者是对有一定范围限定的对象的学习、研究,可以对应英语的“study”。后者是指一个系统性的知识范畴,有其相应的表述体系、分析体系及有哲学基础的方法论。比如“音乐学,musicology”“考古学,Archeology”“图像学,Iconology”等。“音乐学”是个学科,没有人会认为“中国音乐学”是个学科,它只是表明“音乐学”这个学科在中国的存在状况和发展状况。同理,地方音乐学,则是强调某个地方的音乐学学科的研究情况。很显然,“音乐地方学”不是作为“学科”的“学”。那么,如果从第一种意义来看“音乐地方学”,理解为以地方性的音乐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和我们原来以地理特征为疆域,从音乐本体看有地域性特征的音乐地理学研究视角似乎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如何从会议命题中寻找新的学术激励点,是个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从地域范围看音乐文化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视角。从王光祈先生的世界三大乐系说②,到音乐地理学的学术探讨及至“汉族民歌色彩区”划分,一直贯穿着以地域疆界来看文化现象分布这样的理念。当然,划分依据的不同也反映了在近一个世纪中学术认识的发展方向和学派特征。
在王光祈先生开中国现代音乐学研究先河之时,以比较音乐学的立场,在知识系统下从音乐本体的乐制,诸如音阶、音律和节奏的特征来概括三大乐系,并以传播学的观点来强调在广大区域内的共同音乐现象。尽管这个区域很大,覆盖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但仍是一种以地方并有地理标志的立场来看音乐现象。这里可称为音乐地方学版本1.0。
至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本土学者以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立场看音乐,经历从“在文化背景中看音乐”到“音乐是一个文化事项”这样的认知过程,对王光祈的“中国乐系”这个概念就有了一个升级版的表达,即“中国音乐文化体系”。并在这个认知基础上设计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区划方案,对于广大的汉族音乐文化区域研究也提出了色彩区划分的方案③,从地理背景、古代文化背景、方言背景、社会背景诸方面确认音乐色彩区内在与外在的成因,并根据这些方面在汉族民歌风格上体现出的差异,划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三大区,长江中下游江汉、江淮、江浙、湘、赣五区以及东南沿海闽、粤和客家三个方言区,共11个近似色彩区。④赵宋光先生又在这个基础上将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三大区各分为内、外区,于是形成14个区划。⑤这样的划分有利于更详尽深入地进行各地方性文化阐释。全国各地的学者在上述有大体共识的基础上,在更具体而微的区域划分方案下进行各自的研究。这是在社会学基础上,仍然在知识系统下以地方并有地理标志的立场来看音乐现象。这里可称为音乐地方学版本2.0。
以西北高原内区为例,这里亘古不变的高原地形,沟壑地貌决定了数千载较为稳定的经济生活方式,秦汉之际、魏晋六朝及至隋、唐、宋、金,这里不断地因为战乱和平定而发生民系举族迁徙,易地定居。游牧、农耕生产方式不断相遇,经历程度不同的冲突、互渗、互融而形成农牧互补的生产形态。语言的相互杂用,也在音乐旋律中留下了烙印。在黄土高原上,沙丘、草滩错落分布,塬、峁、沟、梁与河流交错形成许多川道坪湾,歌词中常见这些地理特征名词。民歌如同录音机、照相机般,将生息于此山此水间人们的历史故事、生活经验以及精神面貌记录下来。
从《中国民间歌曲》山西卷、陕西卷的综述中,我们看到这里的民歌传统可以上溯到《诗经》时代,如现山西境内的“唐风”“魏风”,陕西境内的“豳风”。它们都在这个黄河“几”字形的右下方。“豳风”之“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⑥与“掌柜吃的是雪花带点心,看忽饿坏我长工……掌柜的粮食装满囤,可怜的长工两手空。”⑦所唱叹的缺吃少穿无自由的生活困苦状态惊人的相似。“魏风”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⑧与西北高原内区数不清的“走西口”所叙述的离开故土,寻找生计的内容尽相一致。不同的只是经过文人整理的“风”比山民的直抒吁嗟“破大皮袄顶铺盖,穷光景逼得哥哥走口外”⑨要委婉含蓄许多。从贯穿古今的比兴手法也能感悟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着同样的天地用歌声表情达意。“唐风”之“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栲,隰有杻……山有漆,隰有栗……”⑩比之“哥哥在山坡上割莜麦,小妹妹在沟底下掏山药。”{11}这其中引人联想的是古往今来的魏地、唐地之人所有的生息劳作和精神寄托都与这沟沟壑壑紧密相系。历史上“五胡乱华”的结果带来深层多元的民族融合,形成音乐形态的多元性和音乐文化性格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了解每首民歌究竟有多古老,也无法分离出各种族群的音乐形态元素,但不变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所决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方言和习俗传统类型,音乐形态特征等因素构成了这个音乐文化区的整体面貌。
三、升级至音乐地方学版本3.0?
任何音乐作品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群体的精神产物。借用吉尔兹的话来说:艺术是一种意识的产物,是色彩、形式、运动、声音或其他要素被安排成一种能作用于美的感觉的载体。{12}毫无疑问,无论是把音乐当作文化事项之一还是一个被欣赏的艺术形式,它的存在形式从来不会脱离民族性、地方性,这就是文化属性。然而在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地方性音乐文化呈现怎样的存在方式?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命题。
三十多年前电视剧《钟鼓楼》所反应的京腔京韵,京城的地方民情,在今天的四九城内已经难得见到。拆迁和回迁已经完全打破了原来的社区结构;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发展以此为基础,也使这个城市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原来那些经由历史沉淀,从古代走到20世纪的老北京人所理解的音乐事项,随着社区重组已经难以呈现,或者重新组合,相对于传统样态已经发生变异。今天以音乐地方学并具体到“音乐北京学”这样的命题展开文化研究,虽然是以地方区划为前提,但其本质与前述两种以地方并有地理标志的立场看音乐现象完全不同,仅仅以“发明的传统”“再造的传统”或者“借用的传统”这些华丽的说辞也不能胜任这个文化阐释的重任。
地方性知识自古就存在,文化持有者对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但今天作为一个立场、一个命题,被格外强调是出于学术对世界文化保护的警醒与自觉。因为,当全球化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破坏甚至摧毁了文明的多样性。当这种危机迫在眉睫时,我们再一次以地方区划为文化单元来讨论文化内涵时,我们的任务已经不是纠缠于“局内”或“局外”,“主位”或“客位”,而是要了解在这个迅速变化的城市化进程中,各个地方的地方性知识还剩下些什么?谁是地方文化的持有者?我们与会各位在北京工作的人,我们作为新北京人,或者其他城市的公民,我们都是这个命题中的人物角色。我们是否准备好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展开新的学术历程,我们会不会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熟视无睹?我想,对于音乐地方学的思考应该不只是要理解文化载体,发现文化行为的初衷,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人们创造它们的原因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和影响。这一次以地方性立场来看音乐文化现象,是知识探索还是社会学命题?是否可称为音乐地方学版本3.0?
① 《北京青年报》2015年6月29日B02版。
② 王光祈《东方民族之音乐》,冯文慈、俞玉滋选编《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
③ 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④ 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⑤ 赵宋光《音乐文化的分区多层构成描述——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骤的若干建议》,原刊于《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2期,后收入《赵宋光文集》第二卷,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⑥ 同{5},《七月》,第377—378页。
⑦ 绥德县小调,《揽长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178页。“雪花”,点心名,用白面和油包白糖,用火烤熟。
⑧ 同{7},《硕鼠》,第284页。
⑨ 河曲县山曲《什么人留下个走口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⑩ 同⑨,《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山有枢》,第200页。
{11} 同{9},《割莜麦》,第134页。
{12} [美]克里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李玫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地方音乐课程 篇7
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乡土音乐资源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类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重地, 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具有责无旁贷的使命。然而教育体系的长期西化, 造成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对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意识的淡漠和体制的疏离。因为喜好音乐而选择音乐系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专业”误导, 学生只注重单科技能的发展而忽视各学科之间交叉学习的辐射作用;音乐专业的学生“专业”意识太强, 乡土音乐无法渗透其中, 很多学民族唱法的歌手只是模仿已成名的大牌歌手, 从不去认真学习民间传统风格和技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等制约着新形势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在音乐课堂上结合乡土的音乐文化, 设置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地方性、民间性的语言区域的民族音乐教学研究和音乐教育实践等课程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教育功能和不容忽略的作用。这些课程让学生近距离地与本民族、本地区特定音乐艺术品种和艺术表现形式亲密接触, 还可以帮助其了解、学习、传授地方音乐文化的本领, 是更好地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 提高对乡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搭建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传承和保护才不会成为一句口号。如以粤东地区的梅州市为例,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地, 因地理环境偏僻和地处山岭区域, 交通不太便利等诸多因素, 导致这里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稍有欠缺, 但文化生态资源极其丰富却发展滞后, 特别是客家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奏家乡的乐, 跳家乡的舞, 在每年的教育实习中, 我们不难发现, 四年的音乐教育学习中近百门的课程在面对中小学生时, 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常常遭遇尴尬, 出现无言以对或漏洞百出的场面……通过有关客家音乐文化方面的问卷情况调查分析, 如对客家山歌的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初中生和大学一、二、三、四年级音乐专业的学生, 发放3000份, 收回2470份, 有效率达到82.3%。调查时间于2007年10月20日开展, 至2008年2月14日结束。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音乐知识的广泛性现状不容乐观, 前进道路可谓是困难重重, 大部分同学只重视高雅艺术和精英文化, 而始终没有意识到自身在民族民间音乐和草根文化方面的缺失。很多的学生家长更愿意花大笔资金让自己孩子学习西洋音乐, 而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缺少自信。更情愿花大本钱送孩子到遥远的异国他乡求学, 也不愿意呆在家门口学习本乡本土的文化, 仿佛留洋了才更显示实力, 以为获得了西方的认同才能证明自己是多么优秀, 而往往结果又不尽人意。
二、依托非遗, 突出特色教学实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也是这几年倍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客家山歌与客家地方文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客家音乐文化的产物, 是特定民族、地域、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文化艺术门类, 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作用。加强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渗透, 给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留下必要的空间, 建设地方音乐文化精品课程, 是培养和打造适应区域人才的一种策略。首先、开设方言语音课程是学习乡土音乐资源的基础。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地方文化的根。不同民族语言音调的差异, 导致了不同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差异。开设客语方言课程是学校与驻地文化紧密结合的拓展课程。语言是最好的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精髓的工具, 开设客家话语音训练课程, 重视语言的保护和利用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因为客家话是客家人的阿姆话, “宁卖祖宗田, 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 不卖祖宗声”是客家人的本色。而乡土音乐的音乐形态是通过地道的方言来展示其艺术魅力的, 如山歌剧《等郎妹》中“土得掉渣”却诙谐生动的地方语言“月缺哩、兵赖哩、屎尿屙满床”等等, 浓郁的乡土色彩用普通话就不能准确地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因此, 要学好客家山歌, 首先必须学会客家话。但长期以来, 乡土母语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大多数的学生在校更崇尚粤语、英语或普通话, 看不起乡土文化, 认为说方言老土、没价值, 有的学校甚至不准学生在校讲方言, 这导致了许多学生成为方言的“失语症”。其次、音乐教师是乡土音乐资源教学实践的关键。音乐教师是乡土音乐文化进课堂活动的具体执行者, 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乡土音乐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技能, 掌握乡土音乐知识和技能, 对与教学相关的乡土音乐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承担乡土音乐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完善对乡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难度高、学程长的地方课程可用外聘、外借的办法解决或通过人才引进和选择地方音乐专才充实教师队伍。鼓励和优先扶持优秀青年教师参与相关的先进教育培训和进修, 并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培养地方音乐课程教师和研究者, 完善现有师资结构, 提高教改适应能力, 进一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编写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音乐教材, 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结合与时代同步的新山歌, 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同时也使教材更具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教学性、艺术性和操作性, 确实保证和实施乡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音乐教师要根据本地区的乡土音乐资源, 搜集相关资料, 再依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写、改编教材和制作音乐样本。如在大型大山歌剧中客家山歌多以套曲的形式居多, 在客家音乐精选唱段赏析课程、客家音乐作品分析、视唱练耳课程、电脑音乐教学、客家音乐作品排练中加强和积累这些短小、若干的片段音乐, 普及和推广原汁原味的客家曲调有利于提升民族的记忆。最后、确立新颖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 拓展实施乡土音乐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全方位扩大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成果。“90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独立性强, 音乐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培养开拓型的人才。由于各地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保护程度和经济状况的差异, 大量的珍贵音乐文献资料以不同形态和形式遗存和散布在民间, 掌握在民间音乐艺术团体、艺术传人和民间研究者的手中。因此乡土音乐教学必须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院校教学的模式, 必须遵循乡土音乐“活态”传承的规律, 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教学, 解决教学师资的不足, 使学生对乡土音乐有更全面、真实的认识。我们的课堂可以从三尺讲台转向田野民间, 由音乐教师带领学生, 通过民间寻访、采风、调查、文献资料、音像实物的搜集和民间艺人、乐手、歌手、地方音乐样本制作音响、声像、文字、乐谱资料, 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等, 丰富课堂教学途径、方法和手段;在完成实践教学的同时, 整理和建立完整的文字、乐谱、声像资料, 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教材。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拓宽乡土音乐资源教学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现代化的学校管理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校园文化中大量的隐性文化的存在, 要彻底转变学校是一个显性知识“传递者”的观念及学生是一个“无知”的人或“不成熟的”认识主体的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讲空话、套话, 要实实在在地告诉学生一些文明规范, 而施教者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品格, 让道德成为习惯。“90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性格深受网络影响, 面对不良环境的诱引和逼压缺少辨析、自我节制和约束能力, 容易产生错误的选择和倾向, 而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延伸、补充和提高。重视校园乡土音乐文化的建设, 如第一届、第二节客家廉洁文化艺术节的山歌表演唱不但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们品德修养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校园文化利用编创、演出、竞赛等各种形式和手段, 举行地方音乐展演和普及活动、开展主题校园文化艺术节, 如客家山歌代代传演唱会、第一届、第二届的客家山歌进校园演唱与唱作大赛和李有权博士杯金色年华山歌擂台赛等, 组建地方音乐爱好者社团 (山歌协会) , 扶持推广地方音乐系列讲座、艺人寻访、田野调查和采风、理论学术研究和网络宣传等, 为之创造了解、学习、研究、展示乡土音乐的实践机会, 拓展实施乡土音乐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全方位扩大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成果, 对我们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为乡土音乐资源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合作教育, 有助于培养超越的眼光和高远豪迈的情怀
地方高校由于一些客观因素, 办学师资、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品牌院校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行合作化的发展战略, 吸引或借助外部教育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建设, 并在“开放性”中确立自身的自主性, 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 对扩大影响力和提高品牌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客家音乐文化资源丰厚, 不仅有客家山歌, 还有广东汉剧、广东汉乐、客家舞蹈、曲艺等, 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不应该被拒绝, 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为基层服务的, 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客家优良传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是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强有力支持的本科层次的院校。现在虽然成立了客家音乐研究所和开设了《客家音乐》、《客家山歌演唱与创作》、《非遗课程》等几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这些都是浅层记录、整理和重复性表演等的工作, 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如果我们引导得当, 适时地按照区域性、民族性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纳入课程教学计划、精品课程的建设, 传承和发展的曙光并不遥远。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是打造不出精品的。由于音乐学科的专业的细化和科目的细分, 缺少了广阔的视野和必需的新鲜给养, 更加剧了越来越“专业化”, 到最后就有可能造就出创造力平庸的技匠, 而知识的创新因技术的复杂和多元发生在传统学科的交叉之中。只有打通学术壁垒, 跨越学术屏障, 才能催生更具学科交叉意识的学术成果, 并在日常学术实践中着力弥合不同学科间的思想与方法的缝隙。为适应新形势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既要培养体现专业的“高、精、尖”, 又要突出社会化的“综合性”, 注重政、学、研、演、创作的高度结合, 实现地方高校教学观的转换, 进行多渠道的文化对话、交叉学科的学习并提供交流的平台, 有助于培养超越的眼光和高远超迈的情怀。
要发展, 首先要教育, 更要忠诚于教育。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通过吸取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 提升、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 通过科研转化为音乐教育的生产力, 坚持把地方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作为一门必修课, 才能造就全能、实用型、服务地方的音乐人才。
摘要: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专门音乐师资人才的重地, 既不能避开大纲自主设计课程系统, 又要保证教学大纲的现有体系, 更要立足与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树立多元文化在音乐教育的理念, 突出特色, 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以便更好地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乡土音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Z].2004-12.
[2]马达.乡土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C].北京: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集, 2010.
[3]张晓农.原生态民间歌曲传承方式对艺术院校民间歌曲教学的启示[C].北京: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集, 2010.
[4]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5]薛谰, 苏竣, 何晋秋.中国高等学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6]蔡丽红.跨学科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C].北京: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集, 2010.
[7]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353.
地方音乐课程 篇8
1992年和2000年教育部分别颁布实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规定:“为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 体现各地区音乐教学的特色, 各地各学校可自选乡土教材, 其比例可占教学内容的20%。”全国一些地区如福建、广东等地编写了专门的乡土音乐教材, 山东、四川、云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也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 在每册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之后附加一个单元的乡土音乐教材。由此, 乡土音乐如雨后春笋般地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当前,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着与中小学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滞后现象, 大多数院校忽视民族音乐课程, 这类课只占总课时量的3%或专业课的5.3% (张天彤调查) , 就更谈不上地方音乐课程建设了。面对国内外乡土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大好局面, 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理当发挥“音乐教育母机”的作用, 紧密联系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现状, 努力挖掘当地音乐文化资源, 加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地方音乐课程建设, 编写出具有乡土特色的地方音乐教材, 培养出大量能胜任乡土音乐进中小学课堂的音乐教师, 更好地将乡土音乐带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使高师和中小学一道成为继承与传播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渠道。
1999年11月第一版山东省乡土音乐教材的出版, 乡土音乐开始进入山东中小学音乐课堂, 出现了一些成功的范例, 如山东烟台招远一中的李秀丽老师执教的《唱大戏》获第四届全国音乐优质课一等奖的第一名。但是我们也发现很多老师由于自己不熟悉或不喜欢乡土教材, 他们不能很好的利用乡土教材, 甚至置之不理, 使已编写好的乡土教材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也就不能使乡土音乐教材落到实处。归根结底, 培养师资的摇篮—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从未开设地方音乐课程, 以至于使当今音乐老师在大学就读期间从未接触到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 也就谈不上很好的传递乡土音乐了。因此, 加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音乐课程建设, 是加大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力度的重要举措, 是民族音乐文化自身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是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的要求, 是培养合格的师资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并使乡土音乐顺利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基本保证。
基于此, 本文以山东为例构建具有乡土特色的适合于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地方音乐课程。它不仅能弥补国家课程《民族民间音乐课》的缺憾, 又能突出山东地方特色, 加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联系, 还能将乡土音乐真正扎根于中小学生及大学生心田, 将弘扬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发扬光大民族精神落到实处。伴随地方音乐课程的实施与深入, 为促进山东乃至全国的音乐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等院校“地方音乐课程”教材的构建与具体内容
地方音乐教材是地方音乐课程最重要的资源, 是实施地方音乐课程的主要依据。因此, 要构建合理的地方音乐课程内容,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编写出适合中小学乡土音乐教学现状以及体现本土特色的高等院校“地方音乐课程”教材。编选地方音乐教材时要突出本土性、民族性、典型性、地域性等特点, 力求使教材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针对性, 增强地方音乐课程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要采用多种方法如文献分析、实地考察、观察记录、专家访谈、民间采风、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等方式, 使教材力求在理论阐述的同时, 配用大量的谱例和音像资料, 使读者通过精听、精唱, 不断提高听、说、演、唱地方音乐的能力。下面以山东为例阐述地方音乐教材的具体内容。
《山东地方音乐》
绪论山东是中国的经济文化的大省, 深厚的文化根基、开放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劳动生活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民风民俗、方言差异, 在齐鲁大地上孕育滋生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传统音乐文化。此教材主要介绍山东传统音乐的人文背景、历史发展、构成以及不同音乐类别、品种的流布等。
第一章山东民族民间音乐
一、山东民间音乐及其特征
本部分主要综述山东民间音乐的地方性色彩, 即其个性之所在。包括其体裁特征、旋法特征、音阶与调式特征及润腔特点等。从山东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背景、语言因素等方面探讨山东民间音乐地方色彩形成的原因。
二、各类民间音乐概述
1. 山东民间歌曲
(1) 概述:包括历史概况、题材、体裁、音乐形式、风格特点、代表人物等。
(2) 典型民歌介绍 (附乐谱) :包括体裁形式、题材内容、音乐特点、风格特点、演唱提示。重点介绍小调、劳动号子、山歌。例如,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山东长山民歌《茉莉花》;夏津民歌《绣花曲》;德州民歌《王大娘喂鸡》;蓬莱民歌《小货郎》;齐河民歌《唱大戏》;成武民歌《包楞调》, 菏泽民歌《对花》;青岛民歌《下关东》。
2. 山东民间歌舞
(1) 概述:包括历史渊源、民间歌舞的种类、地理流布、风格特点等。
(2) 典型民间歌舞介绍:享誉全国的山东三大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分别从文化形态、动律特点、舞台风格、典型舞姿、流传地区等方面加以介绍。《莱阳秧歌》。
3. 山东曲艺音乐
(1) 概述:包括历史发展、现存状况、体裁形式及其地理流布、音乐风格等。
(2) 典型地方曲艺介绍:包括唱类曲种和说类曲种。唱类曲种有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渔鼓、山东落子、山东清音、山东柳琴、俚曲等。说类曲种有:山东评词、山东快书、数来宝及方言相声等。例如, 山东琴书《打黄狼》;山东大鼓《昭君出塞》;胶东大鼓《狸猫教虎》;山东渔姑《双拜年》;山东落子《猪八戒拱地》;山东清音《买嫁妆》等。
4. 山东地方戏曲
(1) 概述:包括历史发展、现存状况、影响因素、戏曲剧种及其地理流布、音乐风格等。
(2) 典型地方戏曲介绍:分弦索系统、梆子系统、肘鼓子系统、说唱和民间歌舞五大系统。分别选取代表性的剧种如柳子戏、山东梆子、吕剧、五音戏、柳琴戏、茂腔、柳腔等加以介绍。包括表演、唱腔、伴奏乐队与音乐、内容表现、艺术风格、地区差异等方面。典型作品介绍:《有福之人天作美》—柳琴戏《匡衡进京》;柳子戏《玩会跳船》;吕剧《李二嫂改嫁》、《小姑贤》;茂腔《秦香莲》、《罗衫记》等。
5. 山东民间器乐
(1) 概述:包括历史发展、现存状况、体裁形式及其地理流布、音乐风格等。
(2) 典型民间器乐介绍:分七部分介绍“山东筝乐”、“古琴与琵琶音乐”、“拉弦与其它弹拨类独奏音乐”、“山东鼓吹乐”、“锣鼓乐”、“弦索与丝竹乐”和“宗教与祭祀音乐”。包括历史概况、重要演奏家和作品、风格特征以及现存状况等。例如, 山东筝乐《鹦转黄鹂》;博山锣鼓《喜鹊串梅》;山东鼓吹乐 (咔乐) 《锯大缸》;柳琴独奏《春到沂河》;板胡独奏《山东小曲》;笛子独奏《沂河欢歌》;民间乐曲《一枝花》唢呐演奏和二胡演奏两个不同版本;山东烟台三弦曲《老靠山调》;山东滕州民间乐曲《百鸟朝凤》软弓京胡独奏和唢呐独奏两个不同版本等。
第二章山东仪式音乐
一、道教仪式音乐
1.道乐在山东流布概况
2.道乐及其类型
3.道乐结构形式
4.谱本、谱式与调
二、佛教仪式音乐
1.佛教音乐在山东的流传
2.佛事与音乐
三、曲阜祭孔音乐
1. 祭孔乐舞的历史概况
2. 祭孔乐舞的表演形式与乐队配置
3. 祭孔乐舞的演变及其特点
四、民间婚丧仪式音乐
1. 流布与传承现状
2. 个案调查与研究
第三章山东文人音乐
一、诸城古琴音乐及其特征
1.诸城古琴的源与流
2.琴谱
3. 诸城古琴艺术特点
4. 琴曲选介
二、蒲松龄俚曲及其特征
1.产生背景及作者介绍
2.思想内容及艺术价值
3.俚曲的音乐形态特点
4.代表曲牌介绍
第四章山东宫廷音乐
一、宫廷音乐历史概况
山东地区历史悠久, 文化传统深厚, 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鲁国曾创造出辉煌的文明, 西汉初又有刘肥、吕台, 在此封候建国, 即齐国和吕国。在这些诸候国旧址发掘出的大量音乐文物, 为我们研究山东地区的宫廷音乐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本章将对战国时期的齐国宫廷音乐和以洛庄汉墓乐器为实例的西汉初年的宫廷音乐进行探讨。
二、战国时期齐国宫廷音乐窥斑
1.有关齐国音乐文化的文献记载
2.考古发现的齐国音乐文物
三、汉代宫廷音乐探析—以济南洛庄汉墓出土乐器为研究依据
1.关于洛庄汉墓的基本概况
2.洛庄汉墓出土乐器研究
3.汉初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宫廷雅乐的发展特点
三、结束语
本文以山东省乡土音乐进中小学课堂的现状以及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基点, 以构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具有乡土特色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课程建设方案《山东地方音乐》为重点, 坚持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应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方针, 促进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紧密联系中小学实际, 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 搞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多元文化的关系;面向本土、来自本土, 立足于山东, 充分体现具有乡土风味的地方课程特色, 编撰文字教材与声像相结合的水平较高、内容翔实、覆盖面广的乡土教材, 以满足音乐教师对教学参考资料的迫切需求;最重要的是, 通过开设地方音乐课程来保证师范生懂得家乡音乐、传承家乡音乐, 并通过各地源源不断的毕业生来参加与重建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生态, 促进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明确意识到对传统文化生态的重建、挖掘、抢救和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吴贡山.关于编写《吉林地方音乐》教材的几点思考[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8, 5
地方音乐课程 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现状
20世纪70年代, 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提出有关校本课程的研究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校本课程资源是以学校为本、利用学校本身资源发展学校, 最终形成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特色化课程教学。虽然, 我国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校本课程资源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培养缺乏针对性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性质一般为音乐教育方向, 并以培养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师为最终社会目标。多采用一般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大纲, 由于较为陈旧的教学手段与培养方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以部分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为例, 所开设课程科目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校内公共理论课:如计算机、政治理论、英语等约15门占总课时的30%左右。2、校内选修课:为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 通常课时量占4%左右。3、音乐教育专业必修理论课:音乐分析、音乐史学、教育技术与理论等25门左右, 占总课时35%以上。4、音乐教育专业必修技巧课:器乐演奏、合唱指挥、表演等约20门占总课时的26%左右。另有约5%课时为艺术实践及期末考试。
上述结果表明:该地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 理论课程占有较多的比例, 而技巧实践课程的比例相对较少。音乐教育专业作为实践性强的专业, 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却未能得以很好的体现。并且由于科目繁多, 学校物质条件及师资水平等原因限制, 大部分学科在设定课时内并不能完成其有效的教育目的。这不仅造成教育物质的浪费更是对教职人员及广大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二、资源开发认识弱,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专业发展缺动力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相比较而言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发展更是处于瓶颈阶段。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理论的研究并未达到普遍的程度, 对于大部分地方高校尤其是地区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来说, 关于课程理论的研究尚处于浅层阶段, 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规模, 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师生群体对课程资源的研究并为达到较为深刻的认识。这对课程改革进度的大力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同时, 相对应用技术性专业的发展而言, 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 在学科建设上存在更大的挑战。这样就造成了在管理体制方面上的偏向。鼓励与支持政策制定的潜在资源不能得以充分开发, 在一定程度上, 削减了教师及学生发展专业的积极性, 影响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三、院系缺乏交流, 交叉研究程度浅
院系间联系多以如歌唱比赛、运动会、校庆演出及节日庆祝文艺汇演等多种具有一定娱乐性活动为主要交流手段。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存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学科学习方面, 各专业师生间的专业交流并未得到广泛开展。有部分学科课程内容可与音乐教育专业结合, 形成学科交融发展, 使之更具学术性、应用性及社会价值, 而这种学科交融现象并未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 学生学习思路未能得到更广泛的拓展, 交叉学科的发展缺乏学术环境资源的支持。同时这也是校本课程资源的一大浪费现象。
基于上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不足的存在,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体系, 突出培养重点
地方高校依据区域特色及学校现状, 突出重点学科培养, 不断优化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融合不同理论学科学习, 删减部分价值较少的学科, 合理安排课时以便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学科教师对所任具体学科课程系统的改进及建设, 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较系统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研究能力, 加快养成学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精神, 使之更加优质的实现培养优秀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目标。
2、积极鼓励音乐教育专业发展, 拓展学生的“空间”
校方鼓励主要体现在:其一, 对音乐教育专业制度政策的支持, 如开发对校外资源的利用, 推进与地方中小学的合作发展关系, 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及环境。其二, 对音乐教育专业的物质投入, 不断加强对音乐教育专业硬件设施的完善。如教材、教具、图书馆相关专业书籍采购等物质方面的建设。其三、对师生空间开发的鼓励与支持, 包括师生的思想空间、时间空间及地理空间。促使师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及心理状态。
校内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由领导者、施教者及受教者构成的, 而教师与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 对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发现及改善意见的提出更具现实意义。因此对广大学生及教师意见的积极采纳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3、增进院系间联系, 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发展
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许多学科交叉存在。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学科的发展。音乐教育专业不但与相关艺术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也与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中的多数具体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同时, 对更多学科资源的吸纳, 以不断丰富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资源, 共同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总之,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校本课程资源有效的开发及应用是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发展的思想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课程理论系统的建设, 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2]姚思远.中国当代音乐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
地方音乐课程 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基础和声课程,教学改革
《和声》课程是自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开展之初开始沿用至今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这一课程的学习要在学生对《基础乐理》课程有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因为课程内容涉及各种和弦的转为与连接、四部和声的编配以及转调、离调等作曲基础知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和声》课程不管是以《基础和声》还是以《和声学》等课程名称出现,都是令教师和学生普遍头疼的一门课程,技术性的定位,让这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总是会有不同的问题摆在教师的面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高校教育就由之前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面向更多学生、面向社会实际的“大众教育”。教育理念的转变必然引导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具体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味因循 “精英教育”模式下的《和声》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学情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了,因此,不管是作为《基础和声》还是作为《和声学》等课程名称存在的这一技术性课程要适应新的需要都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这样的教学改革在地方高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地方高校的生源质量要远远低于“211”高校和“985”高校生源的基本水平,且地方高校的学生在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岗位的也相对较多,这也是地方高校多年来考研录取率持续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的实际教学主要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等主要问题。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就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对和声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即:基础知识,是指较系统地掌握和声地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和声听辨与思维能力;基本技能,是指能较清楚地为歌曲编配简易、流畅、悦耳地钢琴伴奏,能独立分析中外音乐作品中常见地基本和声现象。鉴于对这些基本素养地分析,笔者觉得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地《和声》课程教学改革可以结合以上基本要求,就目前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以改变现在的学生普遍不喜欢上《和声》 课,觉得这一课程学而无用的现状,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利用和声技能分析音乐现象,创新音乐感受为目标。
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和声》 课程存在的弊端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它以发展人的创造潜力、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创新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高师教育的重要课题。这种“创新” 须在高师各学科门类体现出来,高师音乐教育作为高师教育的一个分支,对它的创新性教学改革亦势在必行。就我国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和声》课程教学而言,教学仍局限在给学生灌输传统和声的条条框框,并仍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教师仍然把注意停留在基础和声是干什么用的,把教学重点放置在纠正学生四部和声写作中是否有平行五、八度,是否出现声部超越等问题上面。 而学生则为所谓的“和声规则”晕头转向, 读书期间所学的条条框框经不住实践的检验,必要的一些技能却并未熟练掌握,《和声》课程学习结束时还不清楚和声是干什么用的,对这门学科的深刻印象主要呈现于各种和声规则上,用学生通俗的话来形容就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教师课堂教授的知识与学生实际需要的知识以及学生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真正需要的知识大相径庭。
另外,目前地方高校的大多数《和声》课程的授课教师自身的和声知识框架体系也是受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的专业教师的影响下行程的,大多数局限于传统和声的范围内,鲜少涉及近现代行程的和声理论和体系,更谈不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近现代比较经典或流行的作品以适合的和声体系知识对学生分析讲解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对《和声》课程的负面认识。有的教师甚至在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艰深的和声理论时,消极地对学生说,不理解无所谓,只要你会用和声理论去配即兴伴奏就行了。尽管和声理论确实能指导学生去编配即兴伴奏,但是这样的话语却会让更多不喜欢《和声》课程的学生放弃对和声理论知识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久而久之,《和声》课程会成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鸡肋”,让教育决策者、任课教师以及课程本身都处于尴尬的境地。
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和声》课程的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和声》课程的技术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被教育界同仁放大了无数倍,而作为实用性很强的特性却难以用实际行动去加以证明。大多数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将授课重心放置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很少将学生在实际过程中遇到的和声问题作为授课的重点加以解读,其实,音乐现象和音乐作品中涉及到和声知识或以和声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地方比比皆是,比如学生和声听觉与和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上文提到的歌曲即兴伴奏的编配,以及时下正在风行的流行歌曲作品中的和声现象解读等都与《和声》课程密切相关。因此,《和声》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始终把握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和声知识进行音乐实践” 这一指导思想,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评价这三方面为重点进行教学改革。
(一)灵活多变的多维度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和声》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课程的特点限定在逻辑性强、规则固定的理论课程,因此,即便是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其他很多课程都在采取教学改革的时候,还是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学生听记的形式授课,课下辅以相关的书面练习题。这样的教学方法类似于上世纪末期的数学课教学,学生也就想当然地将《和声》课等同于中学时代难以理解的《数学》 课,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笔者认为,对传统《和声》课进行的相关教学改革必须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基础上,首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只有掌握了一系列可适用于不同教学情况的教学手段,才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或综合运用它们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灵活多变的多维度教学构建多层次、 多侧面,并融课堂讨论与矛盾解决于一体的情感投入式教学方式,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先导的新型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教师要在课堂上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形象,从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在课堂课程之初先不要忙着进入知识点的传授,而是采取讨论课的形式,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对《和声》课程的需求,以便安排后续的知识点讲授;在讨论课上,教师除了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不着痕迹地将 《和声》课的重要性、普遍性与学生较为关注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联系起来,以此来勾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以便开展后续的知识点传授工作。其次,教师在掌握了学生对《和声》课程的相关需求后,要对课程过程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找到合适的方式将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在具体授课时,还是不要上课就开始知识点传授,而是以学生关心的音乐现象或音乐作品为先导,先将这些音乐现象和音乐作品中使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点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这样的效果的,因此来引起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二)以实际为基础,注重实践的教学内容
四部和声的写作是高师和声学的基本教学内容,这对于刚入门的学生而言,的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锻炼的方法,也是音乐创作、乐曲编配以及钢琴伴奏等应用实践的基础。但四部和声写作毕竟不等于创作、编曲或伴奏。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 《和声》课程教学正在走下坡路,教材内容的“接地气”是止滑的关键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和声规则要认识其相对性在讲授和声的功能与风格、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及平行五八度等和声规则时,首先要之初其相对性,即这样的规则中哪些是较为典型的,哪些情况下这一规则可以不被考虑,哪些情况下是必须考虑的。笔者认为和声规则应该删繁就简,诸如平行五度、隐伏五八度等早已被作曲家在创作实践中打破的条框,和声教学中也要有所放宽。其次,我国的和声教学应以自然大小调为基础。传统和声体制以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为基础,而和声小调不符合我国音乐创作的实际,这种学用矛盾的不合理状况要改革;最后是用三行谱表比用两行谱表写作更具实际意义。通过三行谱表的呈示,更利于学生对一个音乐片段的和声布局、和声内涵、和声节奏、和弦外音及相关终止式的安排与认识。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所教学生的专业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多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而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是每一个中小学音乐教师都会遇到的实际教学工作。因此,在本课程中,应融入合唱作品的分析与写作。教师可以选择《合唱指挥》课上学习的经典曲目, 以学生普遍熟知的音乐入手进行分析,当这样的课堂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学生就目前中小学教材中涉及的合唱曲目选择自己喜爱的进行分析与编配简易的钢琴伴奏,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三)客观的结业考试与自主的结业测评相结合的课程评价环节
传统的《和声》课程结业多是以教师事先将试题出好,然后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完成,也有的地方高校会将期末结业考试的成绩加入平时的课后作业成绩来共同完成课程评价环节,这样的课程结业形式达不到真正全面考核、评价学生对《和声》课程的目的,更谈不上对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和声基础知识,因此,对传统《和声》课程的改革必须将课程结业评介环节纳入其中。具体来说,结业评价成绩可以又三部分组成:即将学生课堂的出勤情况与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三者作为综合评价的三个主要方面,其中课堂考勤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期末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最低限度地让学生因为期末试卷没有考好而不能取得应有地成绩。
地方音乐课程 篇11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民族地方音乐文化 传承 发展
民族、地方音乐是个很大的概念,民族音乐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一般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地方音乐内容指的是汉族的地方音乐,汉族各地自古就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要求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掌握了全部民族、地方音乐内容后再教学。其实具体到某一地区而言,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运用民族、地方音乐内容的目的简单地解释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一些地方民歌,了解一些民族文化知识。
一、音乐教学体系中的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一个专业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
1.小学低年级(一至二年级)
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心智和身体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所以在学习中我会加入一些简单的地方旋律教学不涉及过深的文化教学,如在课前发声中,我通过用《杨柳青》中的第二乐句练声,通过民间音乐练习甩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学中年级(三至四年级)
中年级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可以组建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学校地处阳澄湖畔,有浓浓的江南文化,因此我校还开设了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在这里组建评弹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民间音乐更多,如《姑苏好风光》、《无锡景》等江南小调。
3.小学高年级(五至六年级)
高年级的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还没有到变声期,这个时候在课堂上教唱一些民族、地方音乐歌曲是非常容易的事,并且可以学习一些地方特色舞蹈。如在五年级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在这节课中我并没有按照原始课程一拿曲子就唱,而是通过藏舞的基本步带他们“走进”日喀则,并且把酥油桶带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舞蹈中,一节课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藏族舞蹈及藏族音乐的魅力。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民族、地方音乐内容
1.学唱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方言歌曲
方言歌曲教学是非常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虽然全国都在说普通话,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语言文化。教学方言歌时,老师就可以带领同学们了解地方的语言文化,了解地方非物质文化特色,感受为什么民歌用本地方言演唱会更加有韵味,更加好听。方言与民歌有水乳交融的特殊关系,传统民歌多采用方言演唱。就拿学习扬州地方音乐《一根丝线牵过河》(秧田歌·撒趟子撩在外)举例,其中“么”(ma)的运用就是特有的地方语气词,如果全曲把“么”去掉,那么这首曲子就会完全失去独特韵味;学唱时通过“聆听-思考-模仿”的方法,了解苏北方言中部分字、词的读音和音调,并运用到歌唱中,在学唱江苏民歌《一根丝线牵过河》旋律的同时,体验到当地民歌的地方风味。
2.学跳少数民族和地方特色舞蹈
奥尔夫说:“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载歌载舞,单纯的声乐教学、欣赏教学只会使课堂过于僵化,因此可以教学有特色的民族舞蹈体会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我们可以通过舞蹈带入教学,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舞蹈文化,如教学彝族舞曲《阿细跳月》时,老师可以带着同学们学习彝族的民族舞蹈,使同学们感受彝族人民的热情奔放,教学《孔雀舞》时,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学习一些基本的孔雀舞手势,带领同学们感受孔雀舞特有的高贵气质。如班上有朝鲜族同学,我们在教《阿里郎》这首乐曲时,邀请她穿上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配合乐曲跳朝鲜族的民族舞蹈。通过舞蹈教学达到互动和加深学习体验的目的。
3.组建艺术特长班,组织民族乐团
我校拿出高年级一个班组建成特色班级,从小学习一门民族乐器陶笛,并且开设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课程。此外我们找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并培养那些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建民族乐团,民族乐团的组织建立符合教育部新课标对音乐实践的要求。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组织民族乐团排练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乐曲,如描绘江苏风光的《姑苏行》器乐合奏;如描绘湘江景色的《春到湘江》器乐小合奏;如描绘草原蒙古族的《赛马》二胡重奏;还有广东特色音乐《步步高》器乐合奏,等等。我们组织乐团参加学校里的演出汇报,也参加校外社会组织的各种比赛,而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其实就是在传播我们的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就是在潜移默化地传递音乐文化。
地方音乐课程 篇12
一、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教育理念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必须采用多元音乐文化内容, 同时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多元音乐文化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形成多重乐感, 使他们能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多元音乐文化中选择有利于自身的音乐精品, 利用具有深厚音乐文化底蕴和音乐审美价值的作品促进自身音乐审美心理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是最符合学生审美心理发展需要的音乐教育方式, 特别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阶段, 学生没有形成稳定的音乐价值观, 不能甄别出哪些音乐有利于自身发展, 更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去引导、辅助学生对健康的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
多元音乐文化就是由不同民族创造的音乐文化即又是音乐文化的享用者。一个民族又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价值观。因此可以说, 音乐文化是一种“民族现象”。由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了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亦即多元音乐文化。而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教育理念就是在这种理解和尊重全人类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品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极具包容性的音乐文化教育理念。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融入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品种必须以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教育理念为前提。
二、彰显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校本音乐课程体系构建
(一) 包头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 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 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包头市是内蒙古第一大城市, 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 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包头市拥有人口245.76万, 涵盖了汉族、蒙古族和满族等, 是一个多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地区。因此, 对于包头地区“本土性”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包头地区“本土性”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
从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 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 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音乐课程资源, 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的过来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 至少要经过三个层面的筛选, 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首先是教育哲学, 即课程资源呀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 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其次是学习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再次是教学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因此, 开发具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的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资源必须反映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
就包头地区来说, 这里既有汉族同胞又有蒙古族同胞, 还有满族同胞, 在建设具有本土特征的校本教材时, 必须充分考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三个民族的音乐审美习惯和音乐审美倾向, 在具体的音乐品种选择上尽可能多地涉及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选择三个民族都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 避免选择民族性格过浓的音乐作品, 如在选择蒙古族歌曲作为教学内容时, 除了要照顾蒙古族的欣赏习惯外, 还要考虑所选择的歌曲除了特色鲜明以外, 是不是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嘎达梅林》和《达那巴拉》虽然同属于蒙古族短调民歌, 都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征, 但是相较之下, 《嘎达梅林》比《达那巴拉》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并且更容易被汉族和满族同胞所接受。在进行本土校本教材内容选择时, 就可以在低年级的教材中首先选择类似于《嘎达梅林》这样的民歌。
2、对包头地区“本土性”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原则规范人们的行为, 是正确行动的根据、尺度和准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 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针对包头这样多民族杂剧地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现状, 以及该地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特点, 进行开发与利用时需要遵循多元一体的原则和适应性的原则。
多元一体原则主要强调“多元”与“一体”相互支撑, 互相促进, 即中华民族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音乐文化品种都涵盖在这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而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是这一个统一体重的多个元素, 每一个元素都以自身独特的音乐文化传统支撑着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统一体, 因此, “多元”和“一体”是共荣共生的, 不能脱离“一体”只谈“多元”, 更不能毫无特色的只谈“一体”而忽略了“多元”的独特性。只有用多元一体的原则去选择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本土校本教材内容, 才能以客观的视角关注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 将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放在同一个层面上来认识、来欣赏、来审美, 并且要承认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不可替代的。坚持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原则应成为包头地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原则。
适应性原则主要是指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 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情况。包头为多民族杂居地区, 境内各民族交流频繁, 然而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隔阂, 因此, 在设计包头地区本土学校音乐教育内容时更要精心设计, 内容既要全面, 又要高度浓缩, 还要通俗易懂, 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这要求在开发利用地方音乐课程资源时,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 使开发出的音乐课程资源能被广大学生所共同接受。将这种音乐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后, 不但能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差异, 还能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次, 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自身情况, 选择那些最适用于课程目标实现、最能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成长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 该地区的民族音乐特征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二) 包头地区本土特色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
在对包头地区本土特色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上, 教师和学校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要做大量的实际学情考察工作, 在此基础上, 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形式对筛选的可被开发的音乐文化品种进行开发利用, 其中最能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且最易让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的方式主要是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和融合型资源整合式开发两种方式。
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 在教材以外的内容上加入特色性主题单元, 这一特色性主题单元必须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为基础, 就某一个音乐品种由简单到复杂的介绍, 避免日常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如在日常的歌曲教学单元, 多数教师的课堂设计主要围绕教会学生歌曲的旋律这一主题, 很少对歌曲的产生背景、歌曲的流传区域以及歌曲的实际意义上做适当的介绍;而在开发后的特色主题单元, 同样是教唱民族歌曲, 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 要先将歌曲的产生背景、歌曲的流传区域以及歌曲的实际意义甚至是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都对学生做一个较为细致的介绍, 然后再进入歌曲的旋律教唱环节,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了歌曲的方方面面后再学习旋律, 就更容易产生共鸣, 更容易以自身的感受去发现歌曲的美。在这样的开发方式中, 选择合适的本土性歌曲是最基础的, 如同幼儿在最初学习语言一样, 方言永远是一个人最先学会的语言, 而音乐也是如此, 只有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本土性的音乐文化品种有熟悉和先入为主的感觉, 在其日后的音乐价值观形成时才不至于让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处于弱势, 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播与传承本土的、本民族自己的优秀的音乐文化品种。
另外, 在特色主题单元中, 除了上述的教学内容外, 还可以融入拓展性的开发内容, 就是将音乐置于文化的大环境中, 让学生除了了解、感受音乐的美以外, 还能从一首歌曲中了解创作歌曲的民族的民族习俗以及民族信仰等, 不仅可以让相关民族的学生在这一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民族自豪感, 增强他的民族自信心, 更能让其他民族的学生将这一歌曲与同班的同学相联系起来, 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
融合型资源整合式开发模式, 则是在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的基础上的一种尝试。学生通过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课程的学习后, 会对相关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产生区域、承载民族以及该民族的人文、风俗习惯都有一个较客观的认识, 这其实是做到了“多元一体”中认识了不同的“元”, 那么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不同的“元”融合于“一体”中。这一形式的课程内容主要要放在稍高年级的音乐课堂上进行。在民族地区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通过将有关资源加以融合, 使其产生“多元一体”的优势, 这不仅能将其原有的作用放大, 甚至还能产生新的功效。通过将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作品进行融合性的整合, 毋庸置疑, 能够在包头地区这一多民族杂居现状下, 更好地对不同民族的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基础音乐教育。当然, 除了以上两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以外, 还可以借鉴嵌入式开发方式、网络要素发散开发方式等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校情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发本土性的、彰显民族特色的校本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笔者也将会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继续关注这一课题的进展, 以期能为包头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策略。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本土性的特色音乐品种必须以多元音乐文化理念为前提。本文从开发策略和开发方式两个方面对彰显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校本音乐课程体系构建进行阐述。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本土性,中小学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沙文仙.本土音乐资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开发现状分析[J].北方音乐.2013 (06) .
[2]陈文安.对中小学本土音乐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 (07) .
【地方音乐课程】推荐阅读: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05-14
地方音乐文化07-10
地方性民族音乐07-23
地方音乐台节目的创新论文08-22
浅谈在音乐课堂中的地方戏曲的渗透教学07-20
地方美术课程07-26
小学地方课程11-09
语文地方课程11-21
地方课程开发11-23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