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共12篇)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 篇1
利用地方旅游资源渗透初中地理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价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现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融合。校本课程比国家课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适应地方和学生的需要。
一、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难满足学生带有地域性的发展需要,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常常产生陌生感。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形成的不可忽视的阶段,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要依赖于社会实践,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观察、调查、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惠东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九龙峰的谭公祖庙、新庵的西来古刹、增光的龙岩寺、吉隆的石庵、稔山的雷鸣庵等民间宗教寺庙,构成了有惠东县特色的文化景观;绵长的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享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的簨寮海湾海景旖旎、岩礁神奇,令人流连忘返;惠东的高潭镇被称为“广东井冈山”,中洞村更有“东江红都”之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中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客家民宅,体验民风民俗,参观名胜古迹,感受民族文化,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二、主题内容紧扣地方气息
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需要利用当地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初中地理教材版本多,教材内容不可能完全适应区域差异,有的教学内容与当地的环境不符,如果教师只教“教材”,必然会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体现地域特点。
惠东县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港口管委会拥有全国迄今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享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的簨寮海湾海景旖旎,岩礁神奇,令人流连忘返,平海的双月湾沙滩绵延二十公里,沙白水蓝、波平浪柔,是观海听潮、休闲旅游的绝好去处。教师可抓住保护海洋资源,减小海域污染的主题,紧扣地方气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主题内容紧扣本土气息,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共鸣,由此也增强了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增强校本课程的德育时效性。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课程教学
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处理图像、动画、影视、声音、文字等的功能,将诸多的地理信息展现于地理课堂,把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变得具体,有趣味,避免了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简单循环。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这样,必然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以多媒体为载体,将惠东古朴的民俗风情、迷人的海湾、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等旅游资源化抽象为具体,以动态的图片、音频、文字深情并茂地展现出来,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由此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开放性课堂,采用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建立信息技术专题网站,进行探究活动,搭建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利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利用网络讨论交流,展示成果。
四、活动设计强化实践体验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应该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是以理解、体验和感悟为基础的生活方式重建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生活方式的过程,是围绕地理问题进行的多向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学活动要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大胆进行教材整合,动态的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近古老的村寨探寻惠东悠久的历史文化,体会惠东数千年来积淀的文明,关注身边的地理,增强情感体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让学生当导游,为游客解说旅游景点的情况,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还可举办旅游摄影图片展,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感知家乡的变化,体验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摘要: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结合教学实践,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主题内容紧扣地方气息,利用多媒体辅助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强化实践体验四个方面探讨利用地方旅游资源渗透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资源,地理教学,渗透,提升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 篇2
【关键词】人文地理 课程体系建设 新建地方性高校
为优化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等院校合并重组”改革过程中,产生了一批由多个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的新生本科高校。这些高校在合并时,其隶属关系通常被定为由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校所在地市政府支持建设,所以就被称为“新建地方性高校”。由于新建地方性高校的“地方性、基层性、应用性”特点,因此,在其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起着核心作用。不同的课程体系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它是社会需求、科学知识和个人发展的集中表现,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在此,笔者仅就新建地方性高校的“人文地理”课程体系建设谈几点粗浅看法,求教于业内同仁。
1 “人文地理”的课程地位与体系
人文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复兴以来[1],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的研究、分支学科的建设,还是在研究方法、手段的革新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逐渐奠定了其在地理科学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明确了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还有一些高校文史类、经济类、理工类等专业以人文地理学作为基础课程或一般文化选修课程,由此可见“人文地理”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地位[2]。
从人文地理学科体系来看,由于人文地理是以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为直接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所以也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庞杂性、动态性及多层次性特点。目前,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主要有三个层面:即理论人文地理层面,包括人文地理学(概论、导论、综合理论与方法)、经济地理学(导论)、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聚落(城市、乡村、社区))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卫生(疾病)地理学、金融地理学、灾害地理学、环境地理学等;区域人文地理层面,包括世界人文地理、中国人文地理、各省、市(区)、县、镇(乡)人文地理等;应用人文地理层面,包括区域分析与规划、土地利用与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环境评价、灾害监测、信息服务等[3]。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 篇3
《地理教学论》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把它立项为精品课程,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学校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是一所1999年新升本科的地方院校,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地域特征,决定了师范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地方,为地方培养应用型的优秀师资队伍。二是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基于我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教师素质、能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及环境教学、地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地方应用型人才,因此,师范教育是本专业发展的特色所在。《地理教学论》课程教学正是突出师范特色的具体体现,其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地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渗透、地理教育教学基本素质的提升、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功的加强、师范素质的培养等。三是本课程的发展历史。本课程历经夯实基础(1979—1986年)和快速发展(1986年至今)两个重要发展阶段,课程名称由最初的《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替换为《地理教学论》。经过30余年的建设,本课程教学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独立体系。课程由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发展至现在形成一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手段先进的综合性专业方向课程,其中包括地理教学技能、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地理微格教学、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等课程。当教育部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时,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得到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本课程于2010年立项为湖南文理学院精品课程。
二、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相辅相成,两者存在必然联系。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保证。近3年来,本课程组先后晋升教授2名、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各1名,获得博士学位教师3名,既逐步扩大了教师梯队的高学历、高层次比例,又不断强化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技术操作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为课程师资的丰富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2.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体系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材选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精品课程的“含金量”。关于教材建设应从两个层次来考虑:一是选用当前出版发行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材;二是争取自编高水平的教材。目前,本课程主要依托教材《新编地理教学论》(杨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为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师范类地理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①本教材在全国最先提出对地理教材的分析和加工,并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②“地理尝试教学”模式是作者主持的教学实验,并在全国首倡的。③以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情况为依据所构建的、全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分类体系,是国内外首次提出。④本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素质、地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⑤本教材具有突出的可操作性。学生学习本教材并结合教师联系实际的讲授,对从事中学地理教学有很大收益。本教材在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咸宁学院、内江学院、德州学院等院校交流、使用,获得一致好评;并被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确定为全省中学地理教师必读书目。
3.实践性教学环境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突出师范特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程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一是抓住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课实验室建设的机遇,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建设一步到位。二是现已建成7间微格教室,为学生的师范技能培训提供了平台。三是充分利用和有效融合社会资源,与湘西北绝大部分中学保持广泛联系,建立了6个教育实习基地,其中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1个。这为本课程组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另外,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先进的教学资源;还通过在线讨论、远程答疑、远程布置作业和提交作业、远程考试和评卷、邮件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内容及解决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其重点内容是地理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地理学习心理过程、地理教学过程、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方法运用、地理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难点内容是如何通过教学加强学生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师范素质,如地理教学基本功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三板”教学能力、教材研究能力、地理课件制作能力。为此,课程组采取的解决方法:①通过“微格教学”改进学生教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②通过对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提高学生教材研究能力。③通过“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课程的学习,提高课件制作能力。④通过课外分组试教,提高“三板”教学能力。⑤深入中学地理课堂,观摩专家讲座,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障,也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组在创建过程中,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创新地理尝试教学法,经常运用愉快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②持续开展“微格教学”,训练学生的教态、培养他们的胆量和对教材的分析、初步学习运用地理教学方法、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规律。③改革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使用标本、模型、仪器、地图、地球仪、录像、电视等诸多教具,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既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增强直观性,又反映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打下基础。课外,经常深入常德市中学课堂听观摩课,时常邀请有经验的中学教师来我院开办讲座,与学生一起讨论。评价上,既通过课程考试来考察学生的条件性知识,又通过学生讲课、说课、评课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如将学生课堂答问记入平时成绩,这是本课程教学手段改革突出的一点。
6.保障措施与管理制度
健全的保障措施与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校长期重视课程建设,着力打造课程品牌。2004年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和“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计划”,明确提出了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措施、建设标准及建设管理。2011年,学校将“课程建设”作为年度中心工作来抓,并专门出台了“‘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使全校每一门课程都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一批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目标。今后还需要成立专门的课程管理小组,一方面协调解决课程维护中的现实问题,如课程编排、教学大纲修编、课程内容调整、试题库更新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另一方面逐步更新和丰富课程资源信息,提高课堂资源的运行效率,进一步保障精品课程的运行质量。
三、建设体会
1.课程建设的特色
本课程创建的特色是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课程教学中有机整体的4个关键性问题:①为什么教—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确定,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学有所成。②教什么—内容:教学内容必须为提高学生师范素质服务,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服务。③如何教—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④教得怎样—评价:对学习评价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既要重期末考核,更要重平时考查;既要重考试成绩,更要重师范素质的高低。
2.课程建设的动力
科学研究是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根本动力,精品课程的建设尤其需要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地理教学论》是一门应用性突出、时效性较强、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紧密的课程。因此,任课教师的科学研究及其成果在课程教学中的转化已成为课程建设的基本动力。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升教学。尤其是要紧跟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步伐,实现科学研究主题、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地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完美对接。
3.课程建设的机制
在精品课程的创建过程中,学生处于什么地位,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新的课题。课程建设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只注重教师的研究及课程内容的改革,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师生的反馈、课程方式方法的改革。《地理教学论》极强的实践性和对学生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极大影响力,特别需要师生在科学研究、教学内容实施和学习评价上充分合作,以师生互动作为课程建设的机制。另外,由于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动态工程,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人、财、物、评价等管理问题,因此,应将精品课程的持续管理和有效激励作为课程创建的机制。▲
本项目为国家“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BIA120067)、教育部高等学校Ⅰ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南文理学院精品课程项目资助。
如何开发利用高中地理课程资源 篇4
一、用好教材, 拓展其使用空间
新教材是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形式呈现知识内容的, 因而, 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能否成功推进新课程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 从教材的整体入手, 了解其编排意图, 弄清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应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和“媒介”, 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不仅获得具体知识, 还能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老师要善于运用教材, 积极主动地选择和自主开发教材视野以外的教学资源, 并将这些内容与教科书中的文本信息进行整合。从实际出发, 既遵循教材, 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 又要跳出教材。要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新教材, 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知识迁移价值、认知价值和情感价值等多重价值, 要看到教材内容背后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和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努力发掘身边的隐性课程资源
教师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及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丰富多彩的资源, 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种资料, 在交流中形成的共享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 教师应合理地开发和应用自身具备的资源, 适时展示自己的博学与风采, 蹲下身子与学生分享探究、讨论、交流的快乐。还要把学生的思想观念、见闻经历、知识技能、言谈举止、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作为课程资源适当加以利用。把握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课堂上的一些“小插曲”、“突发状况”, 如果善加利用, 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此外, 还要重视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 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 参与社会实践, 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 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 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环境的变化。
三、积极构建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
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直接目的是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 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增强综合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 要加快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逐步建立校本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
新课程地理高考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高中地理必修模块、相关选修模块及初中区域地理。其中, 区域地理的复习让广大师生深感困惑和焦虑。这是因为学生在八年级就完成了初中地理的学习, 对其评价要求不高, 导致许多学生初中地理基础薄弱。目前实施新课程的省份使用的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跳跃、跨度大, 对学生缺乏的知识基础没有作补充说明, 造成学生对某些地理知识理解困难。因此学生急需一本符合新课标、新考纲要求的、整合多版本教材、科学而实用的区域地理校本课程, 来帮助学生科学而高效地复习。
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5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凡是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列入地理课程资源的范畴。开发课程资源,不仅为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参照条件,为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素材、案例、条件和手段,丰富教学模式,并且也有利于开发校本课程,更重要的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创新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唯教材是举的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懂得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智慧。课程资源的开发: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校内资源
1.1.1文本资源:教材(教科书)资源、图书资料
主要包括教材及相关文字资料。虽然教材(主要是教科书)作为课程资源的作用正呈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再说作为文本资源的教材也不是以往相对固定的教科书,而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随时补充、完善的学习材料,尤其地理学科比其他学科有更多的动态数据,以及更多的新的地理事物的发生,要求教师更加关注这些文本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而必要的补充,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对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优选,组合,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渗透思想方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1.1.2教学用具:挂图、模型、标本、罗盘
包括世界地形图、世界政区图等教学挂图;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等教学模型和标本;罗盘、照相机等教学器材等。这些教学用具,可以适当的指导学生进行制作,一方面可以充实学校的资源库,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1.3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素材库、录象、影碟等
1.1.4校内人力资源:科任教师、班主任、学习专长生以及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等学校风气。
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教师本身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又是课程资源可法和利用的主力军。因此地理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地理教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其一,提高理念素养,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要掌握必须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了解地理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其二,转变角色,教师不仅是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利用者,而且也应该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地理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地理学习与探索。
学生是人力资源中的变量,是联结家长与教师的纽带,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扮演着[1]
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要把改变学生角色放在一个显著的地位。学生角色的转变要注意:其一,学生应该成为地理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地理学习的主人;其二,学生应该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与探索性活动服务;其三,学生要很好地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斡旋”,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长成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1.1.4其他学科资源
目前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就是要淡化学科体系,使地理课教学由单学科转向综合发展,再到跨学科的综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锻炼能力。整合学科课程资源,如把地理课与历史课、政治课、语文课、物理课、化学课等相结合,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络等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机的整合等,使教学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与提高服务,构建一个跨学科、跨范围的地理课程体系
1.2 校外资源:
1.2.1科普场所: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天文台、地震台、水文站、纪念馆、青少年宫等
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而学校图书馆兼备了这两方面的属性,是目前最可利用的资源。科技馆、博物馆、天文台、青少年宫等场所,一方面可以提供活动场所和活动资料,另一方面也拥有众多的专业人士。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领域,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2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
与地理课程相关的资源有社区的地形、地貌、地势;植被;天气、气候和季节等。
1.2.3人文景观(乡土资源):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活和生产经验宗教信仰、民俗活动、文物古迹等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引导学生研究这些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红学生也会学会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
1.2.4媒体资源:报纸、报刊、网络
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地理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化。它一方面大大拓展了地理科学的视野,扩大了对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活动和大地关系的认识深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满足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是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平台之一,媒体资源既是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其补充、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途径。当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减少媒体资源的负面作用。网络资源从内容上看,涵盖了工作、学习、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是包罗万象;从形式上看,包括了文字、声音、图像等;从数量上看,浩如烟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服务对象上看,即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这些资源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这样使师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
1.2.5社区人力资源:
政界、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人员、家长,这些人中,不少是地理专家或者是与地理相关的人士,请他们有计划地给学生开讲座、一同设计地理活动,或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等等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社会和地理学科的了解。课程资源的利用
2.1 与教材进行整合:取舍、增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的做法大都是“用教材教”,惟教材独尊,视教材为“圣经”,不敢越教材半步,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只是重视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视方法技巧训练。对开发课程资源,既没有强烈的意识,更没有实际行动。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比如: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增减,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生活;对教材内容顺序作适当调整,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改写,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除此之外,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资料等,都是教师要合理利用的资源。
2.2 构建“开放性”的地理课堂
课堂开放包括教材的开放和教学过程的开放。开放的教材具有变动性、多样性、发展性等特性,因此必须开放教材、充实教材、超越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利凭借;教学过程的开放提倡即兴创造,使得课堂教学不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在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的模式。使学生能真正获得全面发展。[2]
2.3 开展研究性学习
社区资源是缄默的课程资源。社区是多样的,正如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的,所以我们的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其一,深入社会生活就能体验角色。组织实践活动,首先重在体验。可以组织学生“当一天小农民”、“当一天小工人”,或者“今天我当家”,当“小小导游”等,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充当社会中的一员,在实践中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同时,让学生把这些体验写下来或办小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二,汇入自然生活就能认识世界。可以组织学生游览自然风光,参观名胜古迹,了解风俗民情,采访新人新事,可以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常接触自然状态中的人、物、景,丰富生活世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学校与社区应该建立稳定的联系,建立校外教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创设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三,融入精神生活就能打造人品。学校应有机开发社区资源,恰当地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让学生进行“我家的开销情况”、“邻里关系”、“村庄安全状况”“化工厂对农田的影响”等社会热点调查,再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向社会发起倡议。
2.4 促进学科融合:
地理科学综合性很强,与其他各门科学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地理课程资源与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之间也存在着交叉和互补。所以,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既要体现地理课程资源的特色,又不能形成学科壁垒,最终要促进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发展
2.5 建立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课程资源库一般包括以下环节:资源调查,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明确调查目标;编制调查工作手册或方案;制定调查工作计划;组织实地调查;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并使资源库能够与其他教师、学校等实现共享。
参考文献
[1]常华锋.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地方课程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篇6
就是把众多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归属到一起,又依据某些不同的特点,将其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开发它们。
1.按照课程资源的分布空间,可以将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运动场、学校网站等;包括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学生团体、校风校纪等;包括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讲座、文艺演出等。也包括传统的教育资源,如教材、教参、练习册等。校外课程资源则是指学校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设施和场地,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场所,包括历史名胜、革命传统、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包括有不同知识背景、爱好、技能的各方人士,还包括自然资源,学生家庭中也有各种可以支持地方课程建设的人力、物力资源。本论文中的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指校外课程资源。
2.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分为文本资源和非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指以印刷品形式呈现出来的课程资源,其中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文本资源,另外还包括各种图书、报刊等等。文本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浓缩,现在它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非文本资源包括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实物资源又包括自然资源与人工创造的物质两种。实物资源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活动资源包括师生交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集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等。活动资源形式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信息化资源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对于丰富学生的认知途径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3.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自然课程资源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自然现象,如生态环境、山川河流、日月天体、生物群体等,这些资源在学习自然、语文、地理、生物、综合实践等课程时都可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等,人类的各种活动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军事活动等也属于社会课程资源,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与教育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更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课程资源。
4.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形态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看得见、摸得着,是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各种物质条件资源,如教材、文献资料、网络、视听传媒、社会机构、科普机构等,还有历史名胜、自然景观等。隐性课程资源是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民俗风情、办学风貌等。这些课程资源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能直接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资源,如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条件性资源是指那些并不直接形成课程本身,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的资源,比如:人力、物力、時间、设施和环境等。
当然,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资课程资源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许多课程资源本身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因素,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因素,比如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人力和环境等资源。
二、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
1.广泛多样性。地方课程资源是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并能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地方资源,呈现丰富多彩的形态,所以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
2.区域特征性。每个地区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不同的地区可资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因而各个地区的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3.价值潜在性。任何课程资源在未被开发和利用之前,其价值都是潜在的,但还不是现实的课程或课程实施的现实条件,其教育性不像学校正式课程那么明显、直接。只有在课程实施中被利用来达成课程目标的那部分课程资源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目前倡导的要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目的就在于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
4.实践活动性。课程资源的意义不是自觉产生的,而是经过教育者的开发实践活动才产生的。而且同一事物可以作为不同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同一资源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课程资源的这些特性,要求我们慧眼识珠,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
了解地方课程资源对教师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只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能改变教师依纲照本的教学现状,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改变地方课程资源浪费和闲置的状况,使学校教育保持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小学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分析 篇7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程类型,原则
一、地方课程的基本含义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地方课程的概念做出了明确规划:地方根据当地发展需要,开发符合国家管理政策,由地方自主进行管理的课程。这类课程包括地方的校本课程以及与课程配套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相关内容。
小学毫不例外要涉及建设校本课程和开发地方课程的问题。而地方课程的开发,必须要明确地方课程的种类和基本开发原则。
二、地方课程的基本种类
地方课程种类繁多,在本文中试图以范围、存在方式这两个标准来进行分析。
1. 按地方课程资源的范围来进行划分
(1)校内地方课程资源
校内地方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辅、教参、学校场馆、礼堂、球场、景点、绿地、学校网站、信息中心、校容校貌、人文资源、校纪校风等。这些校内资源包括可以反映学校文化的无形资源,也包括传统的教育资源。这些地方校内课程资源大多围绕教师的教学目标展开,在教学设计上方向大致相同。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各小学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创新,从而形成具有本地特色、本校特色的课程资源。
例如,在对课程种类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方校内课程可以开设少数民族舞蹈课程、民族语言课程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存地方民族文化,还丰富了小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天真的时期,学习舞蹈、歌唱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地方课程资源
校外地方课程资源包括:地方政治、经济、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人文科技馆等)、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具有不同本领、不同技能的各方人士。开发校外课程资源,一定要发挥地方资源的效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校外资源可以弥补学校课程资源有限的缺点,开发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指导课程开发的校外力量引入到学生的工作方案中,为学生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我们青岛地区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小学生进行展览馆参观活动,带学生到海底世界、极地海洋馆、海洋军事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水准零点等人文景点,这不仅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死板、不灵活的缺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经常有机会到课外走一走、看一看,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内容。
2. 按地方课程的存在方式进行划分
(1)有形资源
有形资源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课程资源。如当地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学校的场地设备、学生用的教材资料等。在开发过程中,有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简便得多,较容易开发。
(2)无形资源
无形课程资源指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资源。比如,学校的学习氛围、校园环境、办学经验、教学传统、当地的民风民俗、社会风气、光荣传统、历史故事等。这些无形的课程资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开发过程中,教育力量要善于利用这些无形的课程资源,将无形的资源转化为有形的力量。
二、地方课程的开发原则
1. 本土化
对于地方课程的开发,一定要着眼于“地方”这两个字。在开发过程中,学校教育力量要注意关注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来进行开发。边远地区校内设施、教师队伍都不占优势,开发课程资源时可以重点开发乡土资源。民间手工艺人、能工巧匠、当地风俗、乡土文化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投入开发。例如,广西宜州市在开发地方课程方面,选择《宜州旅游资源开发》《刘三姐与宜州山歌文化》《宜州地方酒的生产情况》等资源,开发了大量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不仅能丰富地方课程,还给当地旅游文化、企业文化带来不菲的效益。
2. 资源共享
建立资源集中站,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使地方课程的开发工作高效进行。教育力量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建立自己的资源共享中心,包括校际资源的共享、专题课程资源的共享、社会资源的共享甚至是国际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学校可以利用百度、谷歌、雅虎等搜索引擎,建立、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库,积累课程资源。这不仅可以改善地方课程资源短缺的局面,还可以培养教师、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范围内进行资源共享的意识。例如,教育部启动的小学“校校通”工程,要求各地配“高速路”“高速车”,建好“车站”,都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原则。
小学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一定要根据地方课程具体情况,遵循开发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开发种类。
参考文献
[1]卓晴君,徐岩.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2.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 篇8
四会市地处珠三角的前沿, 具有一定的经济、地域、文化特点, 只要因地制宜地开发美术资源, 把它变成校本课程就一定能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 从而实现新课改目标。
一 合理利用校内的网络开发美术教育资源
我校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电子阅览室平台, 各班级建设了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 收集、整理美术作品和相应的背景资料, 扩展学习资源, 开阔视野。在学校的网络教室中, 学生随时可以进入网络中的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及各大著名美术院校, 及时了解当前的美术动态, 欣赏最新的艺术作品, 获取有用的信息。如在教学《意象艺术》一课时, 我先给学生欣赏凡·高的油画作品《夜间咖啡馆》, 然后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寻找咖啡馆实景照片和《夜间咖啡馆》进行对比, 通过比较、讨论两者的不同之处,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象艺术。最后要求学生把两幅图片和文字解释制作成课件, 在班上进行演示, 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 最后再把课件上传到学校的教学资源网络空间, 随时供学生参考, 这样就形成了美术资源。
二 合理开发利用校园内的自然资源
我校是广东省绿色学校, 校园环境非常好, 校园里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郁郁葱葱, 绿意盎然。特别是几棵硕大的木棉树, 花开时节显得特别耀眼。木棉树最大的特点是先开花后长叶, 这有别于其他树木, 其生态特点就是美术教学的绝好资源。每年四月是木棉花开季节, 我校初中老师在上初二第一学期国画课《木棉花》时, 就会领学生到校园里仔细观察木棉树的不同形状, 枝叶的生长方向以及木棉花色彩的变化, 并要求他们说说对木棉的印象, 观察后, 老师再出示木棉花的国画作品, 让学生比较画作与实体 (老师课前在木棉树下捡了几朵木棉花) 两者的区别。当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获取了对木棉花的充分认知后, 接下来让他们临摹绘画, 这样, 许多学生的绘画形态逼真, 生动可感。
三 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方自然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要求美术教师能灵活多样地掌握多种手段和技术。如在开发的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的地域特点, 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加工, 从而获取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素材。其实, 任何学校的周边区域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由于我国教育观念相对保守, 学生活动基本都限制在校园内, 因此本来很好的美术资源因不被重视和利用常常浪费掉了。在教学中, 有时当我们把身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发掘出来, 并通过我们重新整理和艺术创造成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艺术品呈现给领导、学生看时, 他们会感到非常惊奇、惊讶和惊喜。可见, 以家乡周边的自然资源为材料,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 既可以就地取材, 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 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四会市威整镇有个奇石河风景区, 周边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奇石。由于学校就在奇石河附近, 为了充分利用这独特的资源, 老师常带领学生到奇石河采集造型优美的石头。回来后, 老师利用石头给学生讲述石头设计的基本方法, 指导学生制作彩绘石头, 把这些不起眼的石头变成美丽的艺术作品。每年我们都把学生的彩绘石头作品摆在校道两旁供全校师生玩赏, 使这些“神奇的石头”焕发出夺人的光彩。现在学校美术科组已把彩绘石头课程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教学。
四 合理利用校外地方经济产品资源
《新课标》指出,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发挥校外社会教育场所和设施的教育作用, 不断拓宽学校教育的范围, 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各个系统的联系。对于农村学校来说, 由于它们没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性课程资源, 因此开发课程资源可广泛利用当地经济产品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些地区开办了很多企业。根据这一特点, 可利用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我市是“中国玉器之乡”“他山之石, 四会成器”。四会所生产的翡翠玉器产品种类齐全, 款式多样, 品质上乘。四会玉器产业的发展, 培育了一大批玉雕工艺师, 生产出的玉器产品构思巧妙, 工艺精细, 有许多产品被评为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优秀作品。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 评选出的珠宝玉器类金奖、优秀奖作品中, 四会占了大部分。我市有几所中小学在玉器街的附近, 很多学生家里都有加工制作玉器的家庭作坊和商铺。很多学生在放学途中都可以看到玉器的加工和摆件。根据这种有利条件, 我市几所中小学都开展了有关玉器工艺品的制作和鉴赏等课程。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一课时, 老师可直接带学生到学校旁的玉器加工厂, 实地观看玉器师傅制作玉器的工艺流程, 老师可结合玉器实例,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工艺美术的特点, 以及欣赏玉器工艺的思路和方法, 从而深入地掌握工艺美术品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技艺等方面的内容。
五 有效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新课标倡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因为它既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同时又帮助学生了解家乡, 进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四会有一个远近闻名、被誉为“中国古法造纸第一村”的古镇——邓村, 其中以白龙村委会扶利村最为集中和最具规模。走进邓村, 溪畔、河边、山上、村旁, 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枝叶婆娑的竹林, 一条条小溪常年水流不息。丰富的竹资源和水资源, 为当地发展手工造纸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开掘地方文化资源, 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走访, 这样既使他们了解了古法造纸的工艺过程, 又让他们了解了古法造纸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邓村古法造出的会纸, 除了作为祭祀用品之外, 还可作为制作面具、道具和绘画、书法之用。2004年, 广东省美术馆著名画家李钢就用会纸创作了名为《2004雅典阿提亚视觉艺术的奥林匹克》的一组现代国画, 为我国7件参展作品之一。很多学生就利用这种独特环保的会纸制作出许多精美的装饰画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脸谱。每年的艺术节展览, 都能展出许多优秀作品。现在学校根据这种纸的特点开发出了脸谱校本课程。
当然, 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复杂繁多, 学校和美术教师要把好课程资源的质量关, 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真正成为校内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同时,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地利用这些资源,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期充分体现这些课程资源的价值。
摘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合理利用校内的网络开发美术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校园内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校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经济产品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开发课程。
关键词: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仲信生.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J].中国美术教育, 2005 (1)
校本课程中如何开发乡土地理资源 篇9
1. 校本课程中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 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充分发掘和利用身边的人文、地理、风俗、历史等资料开设校本课程。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尤其是针对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由于开发的是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 学生比较熟悉, 实践起来就简单多了。实施的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充分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使得学生的智力和身心都能得到发展。
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和编辑资料, 得出的成果才是学生自己的, 是最具有说服性的。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教师能够认识到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以及植物园、博物馆、社区实践等资源, 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课程资源都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中。
2. 在校本课程中发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必须和实践结合起来
我校在地域文化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条件。我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开发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校本课程。比如笔者开发的校本课程《骊靬文化》和《永昌县乡土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 就是充分依托学校周边的独特环境。其中《骊靬文化》涉及了永昌的地理、历史、经济、人物、旅游、文化、特产以及骊靬城的建设和管理等内容。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运用了当地的地理资源及其悠久历史下产生的骊靬文化, 特点非常鲜明。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在当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所以我校确立了以永昌县的地理、文化、历史等资源为载体, 开展基于骊靬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指导思想。
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
永昌有一个特殊的乡土文化就是骊靬文化, 必须把这个特殊文化与一般文化相结合。人文是区域地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 效果也会非常好。比如永昌县的骊靬文化的探索注重挖掘古罗马的文化特色, 开发古罗马文化的校本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的古罗马传统文化、古罗马建筑风格、古罗马艺术文化等。
永昌县地域辽阔, 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 像圣容寺地区的彩陶文化、古罗马文化、西域文化和河西走廊的佛教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特点。以永昌的古罗马文化为例, 这个地区的历史悠久, 像古罗马遗迹、长城、北魏石窟、宋佛塔等文化古迹特点鲜明。另外这个地区的古罗马人的来源有着极其神秘的色彩。这种人文地理资源是可以作为永昌地区开发文化校本课程的素材的, 而这种本土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使学生了解、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 从而使地方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4. 校本课程中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还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
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尤其是调查和研究风俗、历史、当地文化的时间不是太多,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问题, 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资源, 把学校的图书馆、微机室等向学生开放, 让学生把已有的技术能够运用到学习中, 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事物, 尤其是有时间和能力去开发和研究的事物。也就是说,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 应充分利用已经在学校里形成的校园文化。比如我校是省级示范性高中, 我校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环境保护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不仅要保护校园, 爱护校园, 还要充分发掘校园的文化, 形成校本课程。
总之,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 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多的, 关键是学校自己如何利用这些的资源, 如何把它们整合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去。如果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 能够考虑到学校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的特点, 从多角度着眼, 比如地理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独特的民俗风情等, 找到自己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就很有可能成功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田冬主编.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4.
谈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10
一、追寻遗址,发挥想象空间
在讲授原始社会历史时, 我们可以结合兰州目前已发现的一些原始人类遗址来加深学生印象。根据考古发现,大约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兰州已有先民繁衍生息。目前已发现的原始人遗址有位于七里河区的花寨子遗址、青岗岔遗址, 城关区的白道坪遗址,红古区的土谷台遗址,永登县的乐山坪遗址等, 通过带领学生寻访这些古代先民居住生活的遗址, 使他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让他们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原始人制造工具、采集、狩猎的场景,从而使学生对“劳动创造了人”的论断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欣赏古建筑,了解人文历史
兰州由于地处中西方交通要冲, 境内遗存的很多建筑融中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有飞檐斗拱、古香古色的府城隍庙、金天观、白云观、卧佛 寺、鲁土司 衙门、皋兰 文庙、至公堂、青城古民居等;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其中西关清真大寺闻名西北;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山字石基督教堂和颜家沟天主教堂。引导学生参观这些古建筑遗迹,可以使学生粗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 为古代建筑工匠的聪明智慧所折服, 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三、浏览图书典籍,分析历史脉络
兰州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中心之一,保留了大量珍贵的金石碑刻、图书典籍等,这些成为我们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如兰州现存的金泰和铁钟、明代《淳化阁帖》、兰州碑林等;特别是现藏的图书文献中,有文溯阁《四库全书》、有宋刻本《汉隽》、元刻本《事类斌》、明刻本《艺文类聚》、清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等为历代书目中极为罕见的珍本;有以《甘肃通志稿》为代表的地方志和有关研究少数民族的大量文献,有敦煌学、丝绸之路、西域研究类图书丰富藏本;有近年编印的《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及续编,以及抗战时期创办的各类报刊等。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宝贵财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参观文物设施,感知历史事件
由于兰州位居襟喉要地, 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不仅有众多的军事设施遗迹,而且有很多有关战事的传说。自汉代开始,兰州就有霍去病西征,在皋兰山下鞭搠五泉的传说,元末明初有 徐达用太 平鼓智取 王保保城 的传说。沿用至今以“堡、营、墩”命名的地名,如盐场堡、陈官营、土门墩等,有星罗棋布的驿站,如沙井驿、清水驿等;渡口有汉青石津,如北周金城津等;渡口架浮桥,如唐广武梁、明镇远浮桥,清末黄河铁桥。境内还有汉长城和烽燧,明边墙和烽墩等。探寻这些设施的遗址,可以使学生通过想象昔日将士征战疆场、把守关隘、保护中西商旅往来的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五、用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
据《图经》载 :兰州人“性 质朴 ,好勇 ,喜猎,蕃汉杂处,各从其俗”。兰州人的心态大度、宽容,各民族可“各从其俗”。因此,至今还有多民族的文化遗存,五大宗教并存一城,各民族团结互助。自明初肃王移藩兰州,带来东南一带的文化,兰州则“有南土风,土勤读嗜学,重气谊,仪度彬雅斐郁。”明代就有理学家段坚、文学艺术家黄谏、军事政治家彭泽等著名文化人。清末,兰州率先创办机器局,架设黄河铁桥,对西方先进文化大胆予以吸纳。了解这些,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的南来北往、相互碰撞、相互交往,中西文化东进西出、相互交流、相互吸纳,经过长期积淀、整合,形成了兰州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 使大家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新兰州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
六、立足本土,辐射周边
历史教师在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如以庆阳周祖陵遗迹、黄土窑洞及其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农耕文化; 以血缘宗亲为根基的陇西李氏文化;礼县的秦祖文化;以秦安大地湾、天水麦积山石窟、伏羲庙为支点的伏羲文化;炳灵寺的石窟文化; 以甘南拉卜楞寺为核心的藏传佛教文化; 以丝绸之路历史遗迹与敦煌莫高窟为载体的敦煌文化等等。如果历史教师能够适当把握, 将诸如此类的一些相关知识引入教学, 那么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 篇11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新课改实施以来,国家大力提倡校本课程的开发,单独设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板块,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被国家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这一规定可以有效改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体系单一的局面。以往的课程体系只是由少数专家编制,而今开发课程资源后,课程体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容量。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结合的形式,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后,增加了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校本课程的构建可以促进教材多元化,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校本课程的基础是学校范围内使用的教材,可以将本地的教学资源丰富起来,弥补国家教材在本地使用后出现空缺的现象。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会发生理念的变化,按照国家教材的课程体系,上课只关心怎么教,而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教学,教师要研究教什么。这是一种观念的变化,更是知识体系的变化。自己策划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可以将当地的课程资源结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课堂教学不再是远离家乡、远离自己的高大上内容,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化、本土化、弹性化的教学特点。以往很多教师都说国家课程的部分内容不适合自己学校和自己的学生,如今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后,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可以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弥补这个不足。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的一个鲜明体现,根据本校的实际,确定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内容。对于学生热爱家乡教育的开展、民族文化的传承、丰富教学内容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惠东地区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在这里有绵长的海岸线,海湾水蓝沙白,水平浪柔,是旅游的绝佳去处,更有很多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课堂资源。
红色旅游:惠东的高潭镇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是红色火种点燃的地方,因此被称为“广东井冈山”,中洞村更有“东江红都”之称。
蓝色旅游:惠东县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享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巽寮海湾海景旖旎、岩礁神奇,令人流连忘返。港口有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的双月湾、平海湾绵延十几公里,也是观海听潮、休闲旅游的绝好
去处。
古色旅游:惠东县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建于明朝的平海古城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岭南地区现存唯一且最大的古建筑群,现保存有古城墙、十字街等古迹。多祝镇的角峰畲族村是惠东境内迄今为止仍保持原生状态的畲族村寨,数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并传承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最原始的畲族语言、风俗、服饰、山歌和民间故事等,在这里至今仍能溯其源头、觅其踪迹。多祝镇黄狮古围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具有浓厚的岭南客家风情,还保存有御赐牌。
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景区惠东就有七处,包括九龙峰旅游度假区、“永记”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增光南山漂流、梁化国家森林公园、白盆湖国家生态风景区和温泉等。
三、体育课程校本资源的开发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本地的资源,将鲤鱼舞、畲族舞蹈引入体育课堂,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便于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并传承家乡的民族文化,避免民族文化的断代现象出现。在体育课程中增加鲤鱼舞、畲族舞要有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两种舞蹈的渊源,了解文化历史。然后请老艺人来学校进行技艺的传授,让学生感受鲤鱼舞、畲族舞的独特魅力。然后教师安排一定的课时将鲤鱼舞、畲族舞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充实到课堂中来。学生掌握这种舞蹈可以在节日庆典和体育舞蹈比赛中运用,提升民族舞蹈在学生思想意识中的位置。在舞蹈的学习中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态度。将民族舞蹈作为学生提升艺术品味和弘扬文化的手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设计,将舞蹈的学习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的课程
体系。
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一大特色,也是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将地方的文化资源融汇体育课程设置,就要认真探讨哪些资源适合体育教学,怎样将这些适合体育教学的资源引入教学中,并保证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徐涌.关于校本教材编写和使用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教师版,2006.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 篇12
目前, 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普遍是:课程资源匮乏, 校内图书馆、实验室建设滞后、校外的社区资源的可利用性差;师生课程资源观念落后, 缺少理论指导。在教学中, 仍然将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没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我国教育界对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总体上来说, 只是涉及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构想, 实践操作性不强。作为一线教师, 本人结合本校学生特点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通过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来开发利用地方资源
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物理学科知识为背景, 通过学科渗透方式, 在学科课程以外, 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样化的项目活动。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 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综合活动。它是一种既把学生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生活相结合, 又把学生主观需要和兴趣密切统一的整体化课程。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给学生尽量多的实践机会, 去工厂、农村、科研单位调查访问, 在实践中探究、思考,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开发新的资源来进行实践活动。”
由于地域性的特点, 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地方资源, 而这些地方资源有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由于本地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所以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大大丰富物理教学, 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笔者所在地, 各种资源丰富, 形式多样。独特的建筑, 如壮族的干栏房屋 (叫木楼、吊脚楼) , 妇女做针线活用的工具, 家中做饭用的灶具, 农村取水的器械, 农民种地用的农具, 家用电器及其他工具, 水电资源和体育文化资源等等。这些资源中都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比如打鼓, 是声音的共振现象;吹木叶, 是利用气流的作用;踩高跷涉及重心和力及力矩的平衡问题。打陀螺, 陀螺快速旋转的时候, 它的轴很稳定, 尤其是高速旋转的时候。这里涉及物体的重心、运动的质心、离心力等复杂的力学问题, 有很多的科学奥秘。
笔者所在的学校, 地处市中心, 学生来自全市各个县市。全校共有3104个学生, 2335个学生来自农村。因此可以以地方特色资源为线索进行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 大部分学生对于玩陀螺有着丰富的经验, 有着天生的兴趣。而陀螺又含有很多科学知识, 如力学知识, 具有很多可探究的内容。因此我们以“陀螺”为题探讨地方物理课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 调查了解白裤瑶民族的特点以及有关陀螺的知识, 并开展玩转陀螺的活动。通过探究“影响陀螺转动时间的因素”等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在玩中亲历科学、发现问题、解决玩中发现的问题。同时依附学生学习情感, 让学生玩中激趣, 玩中生疑, 玩中探究, 玩中反思, 玩中拓展, 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物理现象的习惯, 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以教材为引子, 开展多样化的物理教学, 开发利用地方资源
物理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 拓宽物理学习的途径, 拓展物理学习的时空。以教材为引子, 开展多样化的物理教学, 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 《电磁场和电磁波》一节, 在高考中不是考查的重点, 多数教师在上课时都只是定性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电磁波中只要求掌握v=λf=λ/T。整个教学过程只花了十多分钟。
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 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主要原因是教师认为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实际上本节教材紧密联系实际, 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国防教育和STS教育的理想教材。可以利用校内外资源转变教学模式, 使学生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 获得电磁学知识、无线通信知识、环境保护知识, 并提高电磁辐射的防护意识。还可以通过多种自主学习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 发挥学生的潜能, 进一步提高对物理科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利用校内外资源, 首先确定以“电磁波的预言、检验、应用、环保”的知识为主题。整个教学设计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教学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
1. 准备阶段
把学生分成资料小组、调查小组、专题研究小组等小组, 对每个小组的任务、学习目标、活动议程进行安排和筹划。每个小组以小组合作分工的形式进行如下调查活动: (1) 电磁波的历史, (2) 电磁波的应用, (3) 电磁波辐射的危害, (4) 电磁波的应用与环保。
2. 实施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召开以“电磁波的应用与环保”为主题的研讨会和专题辩论会。学生围绕电磁波的历史、电磁波的应用、电磁辐射的危害等问题研究、讨论、辩论。此过程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丰富的、随时可取的、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 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
3. 反馈阶段
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交流, 反思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通过这样的学习, 同学间的课下交流、协作机会大大增多。学生通过去阅览室、图书馆、网络上查阅资料, 初步学会搜集资料、利用资料。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开展校本课程研究, 开发利用地方资源
校本课程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地方的教育要求, 由学校教师对当地社区和本校的资源、环境因素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 针对本校学生编制的,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高中物理校本课程, 是立足于物理学科开发的, 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体系中的一部分, 内容贴近生活、联系科技、渗透社会。与传统课程相比, 校本课程更具开放性。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组织教师编写《身边物理学》、《自制教具》、《有趣的物理小实验》等校本阅读教材。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 利用矿泉水瓶和一个听装可乐瓶子、一根小铁棍、棉花、酒精模拟火箭发射的过程, 很好地解释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失重》一节, 利用一个矿泉水瓶和水就可以演示完全失重现象。也可以带领学生到电梯中, 观察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台秤读数的变化。以上这些实验贴近学生生活, 选材简单。在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 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创新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
[4]刘炳升.走进高中新课改 (物理教师必读)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刘莹.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6]崔允淳.校本课程开发 (理论与实践) [M].北京市: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