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共12篇)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1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在高中的教学中必须开设一门自己的课程, 笔者担任了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这一主题的研究, 在参考了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自己的校本课程, 主要是利用自己身边的人文及其环境, 充分发掘当地的风俗及历史, 让学生们能够参与这个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最终得出校本课程的案例, 使其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仅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1. 校本课程中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 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充分发掘和利用身边的人文、地理、风俗、历史等资料开设校本课程。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尤其是针对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由于开发的是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 学生比较熟悉, 实践起来就简单多了。实施的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充分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使得学生的智力和身心都能得到发展。
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和编辑资料, 得出的成果才是学生自己的, 是最具有说服性的。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教师能够认识到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以及植物园、博物馆、社区实践等资源, 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课程资源都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中。
2. 在校本课程中发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必须和实践结合起来
我校在地域文化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条件。我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开发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校本课程。比如笔者开发的校本课程《骊靬文化》和《永昌县乡土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 就是充分依托学校周边的独特环境。其中《骊靬文化》涉及了永昌的地理、历史、经济、人物、旅游、文化、特产以及骊靬城的建设和管理等内容。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运用了当地的地理资源及其悠久历史下产生的骊靬文化, 特点非常鲜明。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在当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所以我校确立了以永昌县的地理、文化、历史等资源为载体, 开展基于骊靬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指导思想。
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
永昌有一个特殊的乡土文化就是骊靬文化, 必须把这个特殊文化与一般文化相结合。人文是区域地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 效果也会非常好。比如永昌县的骊靬文化的探索注重挖掘古罗马的文化特色, 开发古罗马文化的校本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的古罗马传统文化、古罗马建筑风格、古罗马艺术文化等。
永昌县地域辽阔, 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 像圣容寺地区的彩陶文化、古罗马文化、西域文化和河西走廊的佛教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特点。以永昌的古罗马文化为例, 这个地区的历史悠久, 像古罗马遗迹、长城、北魏石窟、宋佛塔等文化古迹特点鲜明。另外这个地区的古罗马人的来源有着极其神秘的色彩。这种人文地理资源是可以作为永昌地区开发文化校本课程的素材的, 而这种本土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使学生了解、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 从而使地方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4. 校本课程中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还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
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尤其是调查和研究风俗、历史、当地文化的时间不是太多,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问题, 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资源, 把学校的图书馆、微机室等向学生开放, 让学生把已有的技术能够运用到学习中, 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事物, 尤其是有时间和能力去开发和研究的事物。也就是说,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 应充分利用已经在学校里形成的校园文化。比如我校是省级示范性高中, 我校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环境保护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不仅要保护校园, 爱护校园, 还要充分发掘校园的文化, 形成校本课程。
总之,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 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多的, 关键是学校自己如何利用这些的资源, 如何把它们整合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去。如果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 能够考虑到学校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的特点, 从多角度着眼, 比如地理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独特的民俗风情等, 找到自己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就很有可能成功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田冬主编.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4.
[2]向文剑.本土文化与校本课程——陇东本土文化的价值思考[J].中学语文 (教师版) , 2005 (01) .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2
——兼谈《上海市乡土地理》教材的改革
华东师大二附中
陈胜庆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深入到课程核心领域,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将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笔者自上海市第一轮课改担任《上海乡土地理》教材和地图册的编写任务自今已有十来年。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教材的编写必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本文从地方课程的概念出发,对地方教材的改革问题作一些思考。
一. 乡土教育与地方课程的联系
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而设计的,体现了国家对各地区、各学校的学生素质的共同的基本的要求,它在三级课程中起主导作用。而所谓地方课程是指国家规定的课程目标指导下,由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社会的特殊条件与要求,为学生的发展而开发编制的课程,现规定课时约占全部课时的5%---10%。它在三级课程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地位,使三级课程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管理权限上分别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如确立课程门类、制订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建设以及对课程评价等。
三级课程的概念,并不完全是根据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提出的,同时也是我国近20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长期探索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教育需求的。
众所周知,我国从五、六十年代起曾全盘学习苏联经验,采取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材。长期以来,学校和老师只能执行国家课程的教学计划,而教材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应考的一成不变的“蓝本”。由于我国是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异很大,课程与教材的高度统一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很早就呼吁课程和教材要有地方性特色。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就指出:“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是否合适?······教材要有地方性,应当增加一些地方乡土教材”。从60年代起,各地陆续编写了一些地理、历史的乡土教材,并在教育部历次修定的教学大纲中规定了课时。
80年代末,国家教委在实行“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时,首先大力推动各地的乡土教材建设,把加强乡土教育作为对当时全国使用一套统编教材的补充和突破。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部署了各地要建设乡土教材的任务。1990年,国家教委又召开了第二次乡土教材工作会议,总结了各地的推动乡土教育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并且评选了一批优秀乡土教材和表彰了一些教育行政部门。
这一时期的乡土教材建设,不仅涉及到地理、历史、生物、政治等学科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反映地方经济文化特点和地区发展规划远景的综合性教材,在挖掘当地教育资源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使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促使教育更好的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在各地的乡土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教材的管理上,采取了教育发达的地区以县、市为主,在教育欠发达的地区以省为主灵活而切合实际的方法。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乡土教育是地方课程的雏形。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乡土教育又不完全等同于现在提及的地方课程,这两者的差异主要是教育理念不同所引起的。
二. 地方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背景,以大力推广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为目标,并且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和由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三者构成的基础学力观作为新的教育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课程在功能上要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来完成教育任务。国家课程无疑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功能,而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则更多地具有开发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功能。
开发地方性课程要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的特定条件,沟通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联系课本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去认识社会中的各种人文和自然想象,树立对当地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地方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职责。
地方课程的特征之一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它必须以学校所在的地方或社区为基础。区域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还表现在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各有迥异,需求的人才结构也不同。因此,各地的社会教育资源不尽相同,地方课程必须是体现地域特色的课程。
地方课程的特征之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因为学生生活在当地的社会环境之中,耳闻目染各种社会现象,时刻体验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强烈的时代感。所以地方课程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把学校和社会密切地沟通起来。
地方课程的特征之三是具有有效的实践性。地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沟通学生的实践活动,比如开展乡土史地考察和社会调查,参观当地博物馆和革命史迹,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劳动,以及开展一些关于当地社会问题的课题研究等。
地方课程的特征之四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地方课程不等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不是学科课程的延伸。要认识社会必须从多学科综合的视角出发,例如了解当地的环境问题,则不仅需要一定的理化生地学科知识,还须涉及到道德伦理和法制观念。因此,地方课程并不从属于任何一门学科课程。
地方课程的特征之五是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它的学习方法不单一地采用传授型,而更应该是探究型,有不少社会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探究过程来认识的。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各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因此地方课程也具有开放性特点,即突破课堂和课时的束搏,让学生在社会和自然界大课堂中去开展研究活动。
三. 对乡土教育中的传统观念的反思
尽管乡土教育在过去的教学改革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化,需要对乡土教育中的一些传统观念予以重新审视。
1. 是以学科为中心,还是以区域为中心?
在地理、历史等学科中历来有乡土教育的传统。例如古今中外许多地理学家都强调学习地理必须从乡土开始。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制订近代学校课程时,就提出要求学生在他们生长的地方学习地理。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也都论述过要从认识家乡开始学习地理。我国现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在1929年也提出了“教学地理,开始必须从本土地理开始”。建国以来,我国的地理教学也都强调要加强乡土地理教育。但是,传统的乡土地理基本上是地理学习入门或者是区域地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把乡土地理归纳在地理学科体系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的育人功能。这种现象在其他学科领域都存在。而地方课程强调的是区域性和综合性,在认识当地社会的区域特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史地知识,而且需要各种自然的人文的知识的综合。因此地方课程的建设必须突破学科中心,强调以区域为中心的学科综合。2. 是以传授型学习为主,还是以探索型学习为主?
在进入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课堂以外从多种媒体中接受的信息量极大,辨析和甄别信息的有效性、筛选和吸收信息的价值取向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传统乡土教材的编写力求尽可能地达到面面俱到,这主要是受到学科中心和传授型教学方式的影响。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任何一本精心编制的乡土教材都不可能包容一切。因此只有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来适应这种变化,也就是要从建立探究型的学习方式来构造课程框架。课程的内容除了有必要的基本的素材之外,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关心社会获取信息,包括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和电脑网络中筛选学习内容,也包括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研究社会问题。地方课程应该成为探究型学习的“平台”。
3. 是以学习结果为重点,还是以学习过程为重点?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形成过程中,传授型学习依然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沿袭一二千年之久的单一的传授型学习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大弊端。因此必须在地方课程中突出探究型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鉴于这一认识,地方课程的实施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是否具有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是否具备关心社会、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是否具有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性,是否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和技术,是否具有社会的责任心等等。由此产生的是课程评价必须重视过程的评价和态度、情感、责任心的评价。
4. 是以教材建设为目标,还是以课程建设为目标?
教材是课程的知识载体之一,不代表课程全部。课程则包括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诸多要素。地方课程的建设一定要有明确的理念支撑,有切实的目标取向,有基本内容框架,同时要有教学实施和评价的指导。作为拓展型的地方课程,要强化课程内容的规定性;作为研究型的地方课程,则要突出课程目标的导向性。研究型的地方课程在内容上可以专题形式构成,在研究课题上有很大的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起指导作用。因此构建课程标准比编写教材更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了课程标准,更容易在教学中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才能。
四.《上海乡土地理》的改革思路
地理学科因为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开发地方课程中可以起重要的作用。同时地理学科具有开展乡土教育的悠久传统,地理教师具备指导野外地理考察和社会调查的能力,都将在开展和实施地方课程中发挥优势。
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乡土教材的《上海市乡土地理》教科书和《上海市中学地理图册》在十余年来,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 飞速发展,不断地修改补充新的材料,大的改版和重编达4次。但是由于教科书和地图册的出版周期,几乎每一新版本在 使用时又发现了很多有待更新的内容。随着包括网络在内的信息传媒的普及,上海中学生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充满发展活力的信息化社会中,时时刻刻感受到上海的发展与变化。上海本身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如何更好地改革《上海乡土地理》教材,必须从新的教育理念上作一些思考。
《上海乡土地理》要发展成一门地方课程,必须有课程性质、课程功能、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正确定位。
1.课程性质:作为一门地方课程,要有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制定课程标准,有课时的保证,并要给学校在实施课程标准时有一定的弹性和自主权。使学校能更充分地利用所在社区的资源开展各种实践性的教育活动。
2.课程功能:着重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使学生在探究型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既深切地了解上海的发展变化是改革开发的结果,又能对上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探索研究的能力。3.课程目标:要利用上海社会发展的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学生能密切关注和获取有关上海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资料,能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从而树立作为上海公民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并具有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4.课程内容:不局限于地理学科范畴。在以区域为范围的内容体系中,结合必要的历史、社会、经济学方面的内容,作为基本的传授型学习材料。但课程的主体内容即研究型素材,则以专题形式出现,引导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或实践活动去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例如,上海的人口构成和社会老老龄化的问题;上海的滩涂开发和土地利用问题;上海建筑风格和中西文化交融问题;上海的市内交通现状和未来远景的问题;上海的气候灾害和对策问题;上海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上海的农村现代化和都市型农业问题;上海苏州河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上海的公民的环保素质和环保道德问题等等都可以确立为专题。以上各类专题可以以不同区域为背景展开,如一区一县,或街道乡镇,或某一居住小区,某一企业单位,甚至于某一家庭。专题研究的成果 可以成为案例,吸纳到课程内容中去。因此,这类课程与教材的建设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可以由师生共同参与,不断充实与发展。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3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研究性学习;探究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地理专题,通过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联系,并寻求解决方案的学习活动。当前,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相对独立地去发现、创造,其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运用实效
1.实践运用
教师结合所在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特点和问题,基于不同年级段的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心智特征,设计参考课题或挖掘、发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研究课题。教师选择恰当时机、合适方法和场所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具体应用以“重庆市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防治”课题为例。
本课题涉及的教学内容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修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必修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选修6“环境保护”);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目前重庆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情况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与建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确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
2.实效分析
从问卷调查中得知,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研究性学习,初步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其中12.5%的学生认为较有意义;课程结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96.2%的学生表示喜欢,3.8%的学生认为课题较繁杂,不是很喜欢,但学生均表示参加研究性学习虽累但收获了快乐。课题研究表明有如下五种实效。
(1)促进多学科综合学习,激发探究兴趣。笔者指导的课题涉及两门以上学科知识(如地理与化学、生物、语文等学科),促进了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调查中,95.2%的学生认为通过课题研究,发现了自己在学科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可巩固已学学科知识,90.5%的学生认为激发了学习相关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学生感叹:“发现自己对地理学科中环境污染的分布及表现认识不到位,对化学学科中有关有机物的降解知识掌握不好;让学习更贴近社会现实,增强社会意识,激发我的求知欲”。
(2)提升实践能力,培育探索精神。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从周围环境中去寻找问题,通过调研考察、问卷设问、专家采访、上网咨询等多种渠道获取所需信息,进而综合分析资料,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地理研究性学习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探究“重庆市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防治”课题时,学生考察了沙区街道,提出了改进分类箱、宣传分类的好处、加快建设我市现代化垃圾处理场等建议。
(3)形成科学态度,强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依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祖辈的生存环境,深刻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感情,继而上升至对祖国的感情。学生提到:“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更接近科学,更了解科学,培养了我们良好的科学态度”,“我体会到了科学真理背后,需要付出太多,但用自己的汗水,却锤炼了一种精神,相信对每个人都十分有益”。
(4)提高沟通能力,凸显团队精神。在课题结题总结中,许多学生谈到,课题活动大大培养了自己的社交能力。课题活动以小组为基本的实施和评价单位,组长的威信、能力、责任心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对课题质量至关重要。由于编组和选举组长完全尊重学生个人的意愿,因此小组的团结和凝聚力从一开始就有了保证。学生在课题组最大的成绩之一是:“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力量强大且增进了友谊;明白了同学合作、伙伴间互相合作,既分工又协调才能获得更大效益的道理”。
(5)增强抗压能力,培养耐性意志力。在课题调查中,87.5%的学生认为在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时感到困难,许多学生都谈到在项目实施中曾遇到过失败,如不知道具体应找哪些部门进行调查;由于经验不足,以至于课题研究进展不大,资料来源广泛,查阅时难以集中等。有学生提到“某次调查对我们是很好的锻炼,我也切实感受到语言交流作用,尽管有拒绝,但我认为整个社会还是支持我们的”,“我们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步的积累经验。对待失败与挫折,我们学会了坚强的面对,不再轻易说放弃”。不难发现,学生经受挫折与磨练,能够促使他们不断成长。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
1.选材体现与时俱进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与学科的相关性进行选择,侧重于热点(公众的关注度)、现实(学生亲身经历、身边感知参与、观察反思、讨论批判的事物焦点)、难点(学生学习教材的难点)等。
2.方式注重学研结合
地理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地理学科教学的许多内容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拓展和延伸,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形成的能力、得到的信息和新知识又由学生很自然地迁移到地理学科学习中。
3.评价强调以评促学
富有成效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性学习积极的结果将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良好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也一定能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取得较好结果,因此,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同时它又强调以预期的良好结果推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以他人的结果来激励学生。
4.成果形式提倡多样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4
一、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意义
新时期, 为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水平, 对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进行创新, 初中地理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把乡土课程资源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去, 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
1.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使初中地理教学解脱“纸上谈兵”的困境, 从而身处实践, 更加实际地展开教学。长期以来, 初中地理教学总是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 往往老师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灌输, 并且习惯于“纸上谈兵”, 却不注重地理实际和生活实践, 导致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也不能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对各种地理自然现象也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但是通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 能够更加形象和具体的把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各种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分布等表达出来, 让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更加接近生活实际, 更好的促进教学, 从而更好地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目标。
2. 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情感以及价值观
新课标标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不断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学习地理知识的动机和兴趣, 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学习态度, 从而不段提高初中地理的审美情趣。因此,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展开地理教学, 可以增强增强对各种地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树立节约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增强爱护和关心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在开展乡土地理课程教学, 让学生深入到地理实践中来,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把实际的地理理论知识和地理实践联系起来, 提供更好的利用资源的方法。
二、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方法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要求, 也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并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新时期, 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方法, 具体的利用方法我们从以下几点来介绍。
1. 利用地理教学案例展开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抽象性的地理概念等知识点, 这时候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关乡土课程资源的一些实际教学案例资料展开教学, 在实际案例中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把握初中地理教学知识。例如, 在学习天气特征的时候, 对于一些寒潮、冷锋等特殊现象的概念理解,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首先收听天气预报, 然后再结合实际案例, 来具体掌握寒潮、冷锋等带来的影响和具体特征, 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初中地理知识。
2. 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众所周知, 新课程标准提出,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要努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整理和分析各种地理信息资源, 并把整合的地理信息资源运用到实际的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去。善于观察生活, 并认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从而展开调查研究, 不断解决问题。因此,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老师要善于安排地理实践课程, 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亲身体会和理解地理知识, 并且还能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例如, 在讲解中国的气候地理课程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记录学校周围的气候特征, 包括气温、降水量等, 通过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实际的观察和亲身体会, 实际观察研究的结果最终与课本知识相吻合, 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初中地理知识。
3. 乡土课程资源利用与研究学习相结合
教师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 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展开地理教学, 首先要确定专门的研究学习内容、适当的时机、科学的方法以及适当的场所。在具体活动中, 要把乡土课程资源利用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刻苦钻研精神。另外, 还要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举例来讲, 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 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然后为各个小组拟定不同的研究课题, 也可由小组自行决定研究课题, 锻炼学生独立研究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利用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教学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起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初中地理知识。新时期, 随着新课程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从而不断创新和挖掘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方法, 更好地展开初中地理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碧秋.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03) .
[2]焦洪霞.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07) .
[3]庾春花.延边地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 2012, (02) .
[4]周志全.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J].科教文汇, 2011, (01) .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5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乡土教育,能够体现“大教育”观念,拓宽美术教学空间,不仅能全面发展学生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感。
关键词:美术教学 乡土教育 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周边的乡土文化正是不可多得的课程教育资源。我们都深深地知道乡土美术资源里面包含的文化底蕴是滋养本土乡风文明的精神养料,而挖掘乡土美术资源就必须从根本上加以重视和优化,从而引进我们的美术教学课堂。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乡土教育,能够体现“大教育”观念,拓宽美术教学空间,在教学活动中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使学校、社会、自然三大教育资源交相辉映,突破时空限制,提供给学生更充足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思维空间和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不仅能全面发展学生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感。
一、乡土文化和乡土美术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民间传说、语言文化等各种文化的统称。“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我们学校驻地诸城,地处山东半岛腹地,山水隽永,民风淳朴,是齐鲁文化名城,这里自古名人辈出,文化源远流长,遗风千姿百态,民俗多姿多彩,极富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另外,民间传说故事、地方俗语散布乡间,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也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二、乡土美术文化的教育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美术教育。
2.走出校门,走进乡村,挖掘乡土美术文化,多渠道开发美术学习内容。
三、乡土文化的美术教育目标
1.通过乡土文化教育,发挥地域文化育人功能,研究积累地域文化材料,提高学生的审美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开展乡土文化教育,适当地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编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四、乡土文化教育的作用
1.乡土文化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美术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乡土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如南北各省的剪纸都普遍接纳地方戏曲的故事形象或直接模拟皮影人物,这些戏曲又往往是根据历史故事改编而成的,各种民俗游艺活动中出现的龙灯、狮舞、旱船等往往是与音乐伴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另外,乡土美术也综合着文学、宗教信仰、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体现美术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大纲要求教学重视创设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美术学习渠道,增加美术学习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深入领会、加强落实,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深入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们配合活动内容,通过各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调查研究,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社会、参与社会、深入社会,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铺路架桥。
3.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丰富德育的内涵
乡土文化素材是学校德育活动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是课堂上无法学到的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宗教、建筑等方面知识的补充。乡土文化的精髓加强了德育的渗透,有助于学生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健康的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境界。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为重点”,这说明农村美术教育的提高和改善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的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是改善和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的途径。由于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因此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农村社会的变革速度相对缓慢,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同时,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艺术创作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第四期。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6
关键词: 乡土课程资源 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乡土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它包括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和复杂的人文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有益补充,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1]。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家乡的地理环境是祖国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家乡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一些课外实践、调查学习活动,能促进学生对家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了解,加强对家乡的热爱,从小树立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学生只有对家乡的情感具体深刻,才能形成对祖国深厚的感情。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这种爱家乡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将学生束缚于课堂上,忽略了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调查。学生通过课外实践调查,结合家乡实际情况对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学习,既能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拓宽知识面。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之一。生活中富含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最好的教材。乡土课程资源包含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很多地理素材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但如果用地理原理解释则学生未见得能解释清楚。教师将学生身边的地理材料加以点拨,更能加深对地理原理的认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乡土课程教学资源贫乏
地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教学主要的载体。但教材并不能反映全部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教材和教辅材料,而忽略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例如乡土课程资源。很多地区缺少与地理教学相配套的乡土地理教材,而且教师对本地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较少。因此,许多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开发程度较浅局限于课堂教学
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开发的乡土课程资源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课时安排有限,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仅局限于文字材料。教师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文字材料形式的乡土课程资源,却忽视了野外实践调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通过乡土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只讲教材,照本宣科[2]。因此,地理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枯燥,脱离了生活实际,效果较差。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充分发掘乡土课程资源,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用学生身边的实例解释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讲农业生产的特点这一内容。教师如果直接将农业生产的特点讲解给学生,则学生被动接受,容易遗忘。如果将这一知识点与学生熟悉的家乡事物结合起来,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课上引入家乡的苹果节。为什么每年的秋天我们举办苹果节?学生很容易想到这是农业的季节性特点决定的。为什么去年举办苹果节今年又一次举办?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我们每年都有苹果节,为什么海南没有呢?这显然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教师充分利用乡土材料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运用乡土问题设置情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理解是片面的和浅显的。教师应适当选取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作为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释,找出地理规律[3]。
例如,关于地球运动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这一知识点,地球的运动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非常抽象,学生对其难以掌握。如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则学生也能总结出该地理规律。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推导规律。(1)本地昼最长夜最短是哪一日,该日以后昼夜长短如何变化?(2)本地昼最短夜最长是哪一日,该日以后昼夜长短如何变化?(3)在哪一段时间内本地昼长大于夜长?在哪一段时间内本地昼长小于夜长?学生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可以清晰地理解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三)加强地理实践培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实施开放性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外实践中学生通过野外考察和调查巩固教材中的内容,培养与人交流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要以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选择考察点、考察路线。实践前学生应掌握一些基本的野外考察技能例如:绘地图、摄影等。例如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这一内容,在课堂内容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具体的考察要求:(1)在城区找出各功能区分布的位置;(2)各功能区的形状如何;(3)在当地政区图上绘出各功能区。学生通过课外实践调查,加深了对教材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实践能力。
乡土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学生以家乡地理为背景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将乡土课程资源有机融入高中地理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赵常平.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地理教学关系[J].教育界,2011(11):45-46.
用乡土资源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 篇7
笔者在东莞七中实习半年期间, 有感于周围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 所以在本文以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周围地区为案例进行教学分析。
1 用乡土资源导入, 创设魅力情境
课堂导入应能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并使学生进入准备状态。用乡土资源导入课堂, 优势在于用学生生活熟悉的事例和场景, 给学生造成学习心理优势和知识的亲近感, 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联想的思维, 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乡土资源导入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来制定, 形式多样: (1) 利用多媒体系统导入:即使用音频、视频、文字等媒体或多媒体交互系统引入课堂。例如在必修二《城市的空间结构》学习中, 就展示了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和东莞市的城市三维遥感影像图像导入:这些城市景观中各地的用途是什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中, 对比东莞市和企石镇在具体生活中功能差异:大型医院治疗疑难杂症、买文具、读市重点中学、看感冒、看时装展等, 作为在企石镇生活的你分别会选择哪里?让这些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2) 利用教师语言导入:即用教师丰富、深情的语言魅力渲染课堂气氛, 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设定的环境中, 激起乡土情感认同, 这样学生便有求知欲望。利用乡土资源导入形式有诗歌朗诵、故事引入、巧设疑问等。 (3) 课堂活动导入:包括学生组织的简短表演活动、游戏、实验操作等。例如就企石镇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各政府部门、学者、企业、居民应履行哪些责任?
2 用乡土资源贯穿, 呈现多样课堂
目前地理教学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材料导入后仅仅作为导入使用, 导入完成后又恢复到传统教学框架中, 导入材料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 以及导入的启发性不大,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导入的材料本身与知识点结合点不多, 无法扩展所致。而乡土资源恰好以其科学性、灵活多样性、案例性和探索性给地理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和更宽广的知识面, 激发地理课堂别样的生命力。
不同课堂类型下乡土资源的加工方式不同, 以以下几种课型作为说明。
2.1 情境教学式课堂
以老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共创。教学模式:确定教学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 寻找教学内容与乡土材料的切合点展开学习, 师生协作学习, 最后成果交流, 反馈提高。
案例一: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师: (展示东莞市地形、气候、河流状况图) 结合教材, 东莞市是基于怎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各自然条件对东莞市的发展有何影响?
生:结合文、图列出提纲 (独学, 5分钟)
生:与同学交流补充 (小组合作, 5分钟)
师:组织展示, 总结 (15分钟)
2.2 专题探究模式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 全程由学生完成, 教师提供辅助性帮助。教学模式: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 汇总展示, 总结提升。
案例二:企石镇农业发展之路——以基塘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
提出问题:学习《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后, 企石镇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农业?
收集信息:学生分四小组, ABC三组以东莞七中为出发点, 分别调查走访所划分好的区域农业类型、作物、投入产出等信息, 并登记。D组去镇相关政府部门收集近年农业政策, 农业经济资料。
展示汇总:各小组就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讨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与特色, 在课堂上汇总展示。
总结提升:根据汇总内容, 总结规律。
2.3 网络自学课堂
当下学生接触多媒体网络资源越来越便利, 乡土资源以其丰富灵活的特点满足了不同爱好的学生的追求。建设乡土地理网站, 既能满足学生对家乡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 也能拿体验异样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还能培养其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乡土地理网站的基本结构如图1 所示:
案例三:企石镇乡土地理资源网
网络学习中教师要摒弃放任学生的现象,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制定任务型的活动, 提供网络学习策略, 以乡土网站为载体, 在独学、相互协作下完成学习。
3 用乡土资源迁移, 实现三维目标
乡土资源的学习不应仅停留在资源本身, 而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实现地理学习的迁移, 由个别到一般, 掌握认知策略, 认识学习过程, 达到情感的迁移。由乡土资源迁移是逆常规的途径,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推广到课程要求的一般规律的学习, 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感情的激发。
案例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之路
距离东莞七中25 公里的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 经历了普通工业区到东莞市示范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引领区的历程。
(学生了解松山湖的发展后)
师:松山湖科技园区发展的原因?
生:①一心一带三廊三片区规划;②国家扶持政策;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承接国际产业技术转移;④以科研、教育为突破口, 大力发展金融、旅游、生态产业。
师:珠三角地区或其他地方与松山湖区有何相似之处?可以借鉴哪些措施?
生:……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课堂, 能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 创新地理学习方法, 打开学生的思维, 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来看, 用乡土资源贯穿整个课堂既改进了教学方法, 也为地理教师从新的角度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巴登尼玛.乡土教材编写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思考[C].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 2008:23.
[3]赵欣.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8
长久以来,讲授式学习常被等同于接受式教学,接受教学被人认为是机械学习,而在奥苏贝尔看来,若教师教授得法,接受学习同样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为此奥苏贝尔提出了“意义接受学习”的概念,指学生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自己的新的学习材料与其脑海中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通过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进而掌握新的学习材料,使新的学习材料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针对意义讲授学习,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主张教师有必要在教授新的学习内容之前向学习者提供“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起组织作用的材料,它有助于学生觉察出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其他知识,提醒学生主动将新知识与这些知识建立各方面的联系,从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理解新知识提供帮助[1]。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感性直观的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初中地理有不少理性抽象的知识,在实际的初中地理课堂中,讲授式教学是一种经济合理的教学方法且经常被使用,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源可以感性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出现,成为“先行组织者”。
下面将通过在讲授式教学中的不同环节使用乡土地理资源的情况来说明使用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引入新课环节中,可用乡土地理资源作为先行组织者,首先出现我们常州本地天宁寺、基督教堂、清真寺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三个建筑代表的三种宗教,因为这三个宗教建筑都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学生经常看到,学生一看到身边的景观出现在课堂上,顿时就引起了学习兴趣,唤起了学习愿望,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为新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强化重点,化解难点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讲解新课“单一商品经济”时,常州农业产品多样化所包括的粮食种植业(水稻、小麦)、花卉业(夏溪、嘉泽、湟里)、经济作物种植业(溧阳板栗和竹笋、溧阳绿茶和白茶、洛阳水蜜桃、夏黑葡萄、焦溪蜜梨等)、水产养殖业(金坛长荡湖螃蟹、洛阳芙蓉珍珠、天目湖淡水鱼虾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图片大有用武之地,成为先行组织者,这些图片接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它们的出现使得枯燥无味的人文地理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让教师的讲解由理性变成了感性,不再空洞单调,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单一商品经济——多元农业经济,对单一商品经济的印象就极为深刻,无形中化解了难点,强化了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并积极思维,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在《多变的天气》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探讨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时,学生往往会从衣食住行四方面考虑,学生不太容易想到天气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生活的影响,此时用两例新闻视频资料:①《雾霾天气增多影响空气质量常州市各大医院儿童哮喘病例激增》中的片断——“儿童哮喘高发季一般是从10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患儿的发病数量是逐月递增,仅10月份来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就有1200多人次,超过了1月份的最高值。11月份又增多了100多人次。”②《常州金坛朱林镇有个“气象明星”》中的片断——“蒋爱平时刻把天气变化与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根据测算,这些年他挽回因天气造成的稻麦倒伏损失460万元,挽回经济作物损失450万元。由于及时预报和采取防灾措施,为小麦种植户挽回经济损失350万元,为全镇水产养殖户挽回损失220万元,为该镇江苏省最大的特殊农业产品无节水芹实现减灾增收3560万元。”
这两则新闻视频资料的运用很容易吸引学生,引起共鸣,让他们增长了这方面的知识,拓展了课堂,对健康方面的知识和常州地区的农业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四、有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地图》的新授课中,地图的形成过程对初一学生而言是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地形图的形成和阅读,对学生要求更高,而且别的教学模式在此时难以展开,讲解式教学是较为合理的选择,让学生结合常州市卫星地形图阅读常州地形图,使得抽象思维要求很高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而且贴近实际,学生既能很好地理解实际地形与地形图之间的联系,又对常州地势地形加深印象,学生的读图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讲解-接受式地理教学模式中运用乡土地理资源主要强调了乡土地理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比较迅速地、有效地接受形象生动的地理知识,有助于掌握地理知识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得到发挥。备课时教师要注意精心选择与人教版地理教材相匹配的乡土地理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不但要契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还要注意能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为资源丰富而忽视讲述的艺术性,要情绪饱满,有激情,有感染力,通过熟练的讲授语言来启发学生,更要精心设计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带领学生进入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而不至于使学生的主体性完全被抹杀。
参考文献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9
一、认识乡土课程资源
1. 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
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如下。
(1)乡土。这些资源一定是属于这块土地的,是这块土地上的物、事、人、文化等。它们或是这块土地所独有的,或虽然不是这块土地独有,但通过长期浸润,能飘溢出这块土地芳香的内容。这些资源承载着浓浓的乡情,对培育学生乡土情怀有着特殊的意义。
(2)生活。这些资源总是与这块土地上的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对这些资源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比较容易激活其原有经验,产生学习兴趣,或容易用所学知识、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应用。
(3)情境。这些资源呈现的类别比较丰富,其中多数是真实的生产与生活情境。这些情境性乡土资源所呈现出的问题,通常是不良结构问题,即多因多果,动态变化。这类情境有别于实验室问题情境,尤其是验证性实验情境,对训练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
(4)综合。乡土情境性问题解决学习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通常是多学科的,在当前课程设置以分科教学为主体的情况下,提供一个跨学科知识与方法综合性实践应用环节,这是对分学科教学不足的有效弥补。
乡土课程资源所具备的上述四个特性,是其他类别的课程资源不具备的,或者说具备得不充分。因此,乡土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价值而言是独特的。
2. 乡土课程资源的主要类别及其特征
乡土课程资源有多种分类方式,从对其加工处理的程度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六类。
(1)原始态资源。即一种原始存在形态的课程资源。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生产或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一个或大或小的自然生态,还可以是一个没有任何加工的原始故事等。这类资源往往是近在眼前,但往往教师对此似懂非懂,或视而不见。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很多崇明人都去过,但真正能深入了解它的人不多。这类资源因为较为原始,一般人较难把握,与课程目标的显性相关性不高,不太容易被课程化,但它的魅力也就在于其潜在的可探究性,这是一个资源宝藏。
(2)注释性资源。这是在不改变原始态实境资源基础上,对其具有教育性的部分通过现场的图示或文字注释使之显性化,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关注并便于学习。如崇明西沙湿地有许多铭牌,注释着不同的环境特征;崇明前卫生态村“种—养—沼”三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其内在结构关系既严谨又复杂,它是通过现场的图示进行注释的。总之,这些资源既有真实情境性又被注释过,是可识别性较强的资源。
(3)文本化资源。这是一些并不专为教育,而是为了文化或科学研究而对这块土地上(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的人、物、事、文化等进行的文字描述或影像记录。它既可以是散落存在民间,也可以如《崇明县志》等以集合的形式呈现。这些资源虽然与课程目标的紧密度不强,但它们具有跨越时空、精心提炼加工等特点,是极好的、宝贵的可利用资源。
(4)课程化资源。这是一些为了某类课程,或某门课程开发而进行精加工后的乡土课程资源。如崇明地区为了系统开发“生态崇明”系列化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先行开发了《生态崇明》科普读本、《崇明县生态科普报告集》等一系列资源性成果,这些内容不是面向学生的,而是为崇明地区教师开发相关课程,使其科学性得到有效保障的乡土资源。
(5)场馆类资源。这是一些集中的专题展示或介绍乡土的资源。如“崇明博物馆”是比较完整地介绍崇明历史与文化的专题馆;“崇明生态科技馆”是专题介绍崇明生态及普及生态科技的专题馆;“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详尽介绍了本地“非遗”项目等。这一资源的特点是实物、文字描述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系统性强,一般还配有专业讲解员,有利于学生学习。
(6)社会智力资源。每个地方都有对某一领域有特殊研究或有特殊经验体会积累的人才、专才,如“崇明县水生水环境研究所”等专题研究的场所与机构,这是乡土课程资源的又一个宝库。
以上介绍的这些资源中前两种都是乡土实境资源,生活性、情境性、综合性特征更鲜明一些,但存在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教师在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时有一定的难度。第三、第四种资源都是非实境性的、经过加工后的描述性资源,保留着很好的乡土性,但生活性有所弱化,情境性与综合性更弱。最后两种资源是综合形态的资源,有其特殊的优势。由此,不难看出,不同类别的乡土课程资源,彼此之间并不存在优劣问题,我们要根据课程的预设目标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利用。
二、乡土课程资源建设
乡土课程资源建设是指为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提供丰富而优质资源所做的建设工作,其结果不是形成了课程或课程实施活动,而是为其创设必要的、良好的资源性条件。在编制某类乡土课程或某门乡土课程的计划时,尤其是课程目标确定后,课程内容的建设就成为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这里的“建设”有三层含义:一是这块土地上的人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二是人们对这块土地上的物、事、人、文化等进行提炼总结与描述的过程;三是课程编制与课程实施人员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进行的指向性明确的对相关课程资源搜集、筛选、整理的过程。这里主要对第三种情况进行研讨。
1. 乡土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
(1)适切性。即应根据课程目标要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地域的资源优势进行选择。具体来讲,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要反映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方向,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是贴近生活的、为学生所熟悉的、可感知的情境,且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发展需求。如以“生活垃圾”专题设计来讲,小学学段请学生搜集校园、庭园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资源,让学生在体验中走近垃圾、认识垃圾;初中学段请学生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开展相关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感知垃圾不当处理的危害,激发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情感;高中学段则发挥崇明垃圾填埋场、崇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等乡土资源的优势,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垃圾有效回收与处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生态综合素养。
(2)科学性。即选择的乡土课程资源所蕴涵的教育内容要正确、合乎科学的逻辑。如崇明东滩一位教师选择了邻近学校的海堤护坡工程作为课程资源,通过对资源概况的介绍,学生了解到高大的防浪墙切割了堤内外两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与通道,导致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了影响。于是,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绿色通道方案的设计”活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有效激发了,闸门式、开孔式、天桥式、翻板式等多种合理、科学的野生动物绿色通道方案被学生设计出来。
(3)典型性。即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这个地域自然或社会个性特色的资源。具体来说,这些资源是对地域文化和特性的反映。如在《生态崇明》“古瀛文化”一章内容的开发中,我们选择了“崇明天气谚语”“崇明扁担戏”“瀛洲古调派琵琶”“崇明灶花”“崇明山歌”等具有地域特点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感受崇明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传承过程,从中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发挥乡土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当然,在选择与开发中要避免片面强调乡土资源特色的倾向,培养学生对特色乡土资源的自豪感,不等于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自我优越感,更不是培养学生狭隘的地方主义。
2. 乡土课程资源的常用搜集方法
(1)实地考察法。首先要明确考察的对象和目的,明白为什么要做这项考察;其次是要选择合理的考察地点,可选择科普教育基地等资源相对集中、典型的地方,或校内园地或校外基地相对容易进行持续观察的地方;再次是考察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要精心合理,要善于运用不同考察工具,根据需要做好考察计划;最后是要及时记录与分析,使考察成为一个有品质的观察和思考过程。
(2)访谈法。对专业研究人员或对资源比较熟悉的人员进行访谈,能够比较深入、细致地了解资源的特点。访谈对象要选择对该类资源熟知程度高、科学性把握强的人员。访谈时,要关注被访谈人员叙述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要有访谈提纲与规范记录,以便后期对资源整理与利用。
(3)文献资料法。首先是从专家处进行查阅,因为专家通常有相对完整、丰富的文献资料,这是文献查阅最有效率的方法;其次是查阅地方志,这些资料相对完整集中,内容也较可靠;再次是查阅地方杂志,其资料可靠可信;其四是地方研究部门,包括相关学会、协会,会有相对完整的专题研究资料;其五是去地方图书馆,一般会有本地区人士出版的书籍,是一条较好的捷径;其六是去文化与科学研究主管部门,那里会有“非遗”项目、软课题项目等申报材料与结题材料,这也是很珍贵的资料。
3. 乡土课程资源的筛选
对资源的课程化筛选通常有三个原则。
(1)有用。课程资源的筛选,就是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将搜集到的资源进行分析、判断,留下最相关、最有用内容的选择过程。当然,“有用”也是相对的,有时,把其他资源作为拓展内容或学习参考资料也是有必要的。
(2)适用。分析、判断资源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学习条件。但对某些不适用的“有用”资源,可以进行适当的加工、改编,如增加它的直观性、趣味性,配上案例等,使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相适应。
(3)能用。分析、判断资源是否适合教师现实水平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教师通常是知识型的,对专业化的内容,尤其是操作性的技能,教师未必能精通掌握,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特殊的培训,如无条件进行培训,同时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也较难把握的资源,就只能暂时放弃。
4. 乡土课程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乡土课程资源的整理需要有一个逻辑框架,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可以对此构建不同的资源整理的逻辑体系,形成相应的资源库。
(1)基于国家(学科)课程标准的乡土课程资源整理与利用。学科课程,尤其是理科的学科课程,其课程标准主要以学科知识体系编制而成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也是基本按照这一逻辑体系展开的。学科课程的乡土课程资源库主要以其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框架去构建。这一资源库不仅可以培育学生乡土情怀,还有助于促进课堂向“主动学”转型,并使学科教学真正融通生活。
这些资源主要可以三种形态呈现:一是把乡土问题解决学习情境归入相应的章节下,供教师教学时选用;二是把这些资源融入到教学设计方案之中,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三是把一些综合性的拓展、探究内容组织化,形成学科自主拓展、探究课程,从而真正全面落实学科三类课程。
(2)基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组织结构的乡土课程资源整理与利用。某一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确定后,一定有一个课程内容体系的组织,这种组织或是知识内容的组织,或是活动项目系列的组织。其组织结构就是这类课程乡土课程资源整理的逻辑框架。这种框架,尤其是活动项目组织结构通常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这恰恰是这类资源库的重要特征。这类课程关注的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学习,而是满足学生能力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更多地强调的是情境体验与“做”的学习。
这些资源可以直接纳入到这门课程结构体系之中,直接成为课程内容;也可以纳入到与这门课程相配套的资源库的相关位置,供教师们在课程实施中对乡土课程作“二度”个性化开发时选择之用。课程执教者不仅仅是课程资源的共享者,还应该是资源库的建设者,对资源库充实与更新负有责任。
(3)基于乡土课程资源积聚类资源库建设的资源整理与利用。地方或学校的乡土课程资源库,有时就是一个资源素材库。它不直接与某门课程开发相关,起到的是一个“聚宝盆”的作用。对这类包罗万象的资源库,更需要有一个逻辑框架。这类资源库的二级结构可以进行如下建构,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等。这一相对标准的资源库的建立,有助于增强区域间或校际间交流上的相通性,更为学校教师开发乡土课程提供了一个“聚宝盆”。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10
唐山市海岸带近海海域浅海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如盐田、滩涂、水产、港口、旅游等资源在唐山地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展唐山市经济提供了资源条件。
唐山市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其开发程度还是发展水平,与南部沿海城市相比,尚存在着粗放型、低效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海洋经济的产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仍以传统的渔业和盐业为主,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为主;滨海旅游业开发程度不高,旅游资源利用率低,难以形成高附加值的规模效益。(2)滩涂与浅海的开发力度不够,可开发空间很大。(3)唐山市海洋科技发展较为落后,海岸带科技人才匮乏,未能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4)近年来唐山市工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造成海岸带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海岸带是目前最具开发前景,又最易受到破坏的地带。自然灾害频繁,影响比较大的有地质灾害、海岸侵蚀与淤泥、风暴潮、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给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成为目前主要的制约因素。
唐山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起环境污染、自然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这使自然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沿海地域能源资源更为短缺。海岸带的特点和现状决定了海岸带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唐山市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环境和生态的破坏相对严重等具体情况而言,走可持续的海岸带发展道路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
海岸带的能源、土地、陆地水等资源紧缺,必须十分珍惜和有效利用这些自然资源[2]。针对资源供需的尖锐矛盾的状况,应注重开发资源深加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就水产业而已,要按照“改革捕捞作业,调整养殖业,深化加工业”的思路发展。捕捞要由定位作业转向流动作业,由近海作业转向远海作业,由单船作业转向联合作业;养殖业的重点是调整结构,各沿海县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各县要填补当前海藻养殖的空白[3],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
海洋油气开采注重与本地区油田的合作开发,避免污染和浪费。另外还要改变海盐生产,延长盐化工产业链,推进南盐和唐碱一体化,以及大力开发海水制盐业。此外,还应该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加快石臼坨海岛旅游区、京唐港至滦河口的港口旅游区和金银滩森林公园的基础建设,面向本地区及外地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吸引国内外的游客,使滨海旅游成为唐山经济新的增长点。
由于唐山海岸带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应加强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监测,提高灾害预报能力,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要控制“三废”排放,净化环境。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唐山市在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引进海洋科技人才,尽快造就在结构、门类、素质、数量上都与唐山市海岸带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队伍,彻底改变海洋开发落后的局面。
长期以来,人们把海洋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之地。开发过程中要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政府要加强海洋开发和立法,并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对整个产业作出详细规划,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应该定管理政策,采取宏观调控,考虑长远利益和整体综合效益,更有效地解决好各种海岸带资源开发活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健全唐山市海岸带管理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
在进行海岸带开发的同时,更应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特别要保护衰减中的海洋生物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资源恢复和增殖,以维护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严格控制近海船只的数量和捕捞强度。在禁渔期内,严禁下海捕捞,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参考文献
[1]邹继兴,高春梅.唐山市海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0-35.
[2]张青年.中国海岸带的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3):302-307.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篇11
关键词 乡土地理 初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11-02
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及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通过对乡土地理的学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 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用乡土材料,就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虽生活在本乡本土, 对周围地理环境并没有全面了解,更不要说科学的认识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去了解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工农业发展状况等等,在了解过程中由教师适当点拨和引导,这样学生对家乡倍感熟知和亲切。将学生从对乡土地理的感知中引向地理教学,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效果。例如:讲解湘教版地理七年级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时:
A.山顶 B.低地 C.悬崖(陡崖)
D.鞍部 I-H.山谷 M-N.山脊
首先对等高线、高度差的概念进行阐述,接着将图在板书上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论概念、地表形态、特征有所掌握,再选择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形进行绘制。
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判断、推理、讨论,加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明确理解本乡县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这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既掌握了地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二、在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乡土地理是丰富的、可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社会资源,新课标“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将课堂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地理现象、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记录所得、所感、所想,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三、结合乡土地理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教师应适当应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这一节的交通运输中“枢纽”(铁路、公路)这个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本地区汽车、火车站的情况。
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对外通道规划示意图
1.讲解基本知识
交通枢纽又称运输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会并能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它是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与衔接之处,共同办理客货的中转、发送、到达所需的多种运输设施的综合体。由同种运输方式两条以上干线组成的枢纽为单一交通枢纽,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组成综合交通枢纽。
2.实地分析、考察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基本在同一个地方下车上学、回家,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交叉与衔接之处,这个地方就是交通枢纽,请学生回忆从家到学校是不是这样,在周末放假回家注意观察,做好记录,几条线路经过,人流、物流分别是多少。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枢纽”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交通枢纽及基本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四、利用乡土地理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资源,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如讲授“降水量季节变化”时,引导学生回忆一年中每个季节降水的情况,什么时候降水(下雨)多、什么时候降水(下雨)少,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印象。接着介绍“降水量年际变化”时,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每年家乡的河流,在洪水期和枯水期河水水位高低、水量大小的变化情况,从而加深对“降水量年际变化”概念的印象。同样,在讲到“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引导学生回忆当地夏天和冬天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加深印象等等。
五、运用乡土地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山区的学校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地、地形,引导学生登山观察地表变化,这样,学生对多山的地形就有了大概的认识。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可以接着讲解山区的优越性:“山区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且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山区还是发展多种经济的好场所。在山区,山脚下较平坦的地方可以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粮食生产),半山腰可以种植茶树或果树等经济作物,发展副业,在山顶还可以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有的地区还有草地,可以发展畜牧业,所以说,山区可以为农林牧副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了全面正确认识山区周围的环境,介绍山区的特点:“地面坡度大,土层薄,交通不便,人口较少。”自然灾害多发,引导学生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王静爱.乡土地理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慎德.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 篇12
客家古邑, 万绿河源。河源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丰富的资源, 为开展乡土美术教学创造了条件。利用本地区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资源,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开展乡土美术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探究能力, 达到让学生多角度地发现美、创造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的目的。同时, 乡土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民族文化, 它昭示着我们本地人民具有的伟大智慧和才能, 也是我们民族力量和自信心的确证。
学生对于乡土美术的认识很大一部分取决与学校的教育, 因此乡土美术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尤其重要。
1 挖掘地方乡土资源, 拓展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1.1 挖掘乡土资源, 拓展美术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本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 本土文化的淡化和消失已引起各界人士的注意。我们祖辈、父辈童年的泥人、弹弓、陀螺等一些有乡土气息的娱乐活动, 已经逐渐远离学生的生活, 伴随他们成长的则是洋娃娃、电动玩具车、电脑、电视等。民间的年画、窗花剪纸、织品花绣、建筑雕塑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图画题材, 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所以学生没机会接触很多的乡土美术。虽然学生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 乡村的习俗日益改变, 乡土美术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大多数学生对于乡土美术知之甚少, 对西方流行文化趋之若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传统的乡土文化重新认识, 剪纸、木雕、刺绣、脸谱等又被现代人重新搬回生活中, 学生也就有机会接触这些乡土美术了。因此, 让地方乡土走进美术课堂, 让学生看到我们民族值得自豪的过去, 看到发展着的今天与美好的明天, 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1.2 挖掘乡土资源, 拓展美术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美术课程将更注重课程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实施优质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标准》同样十分强调学生进行乡土美术学习, 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992年, 教育部门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中已经包含了与课程资源开发有关条文。例如:“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 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2001年7月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也明确指出, 美术教学应广泛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 联系生活, 更有丰富的素材可挖掘。地方课程开发有着特殊的意义, 其教学魅力正在逐步显现。
2 挖掘乡土资源, 拓展美术课程的实施
2.1 挖掘地方乡土资源, 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改革纲要》中课程资源分为:校内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校外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现代科技成果与网络信息类课程资源三种。地方乡土资源属于校外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之范畴。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局限于编写教材, 更重要的是要能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 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例如, 教学中开设《多彩的卵石画》、《插花的艺术》、《彩蛋》等, 让学生对平日里随处可见并不起眼的卵石、野花、野草、蛋壳、农产品等产生浓厚兴趣, 这一系列美术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树立“美在于发现”的意识, 学会美化生活, 陶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还有《立体花灯》一课, 在充分欣赏的基础上, 结合我们河源忠信花灯。指导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花灯, 让学生对我国的花灯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民俗文化的艺术情感, 使之产生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美术教师要努力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地、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 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 对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才能解决我国美术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 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的现状。
2.2 挖掘地方乡土资源,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利用我们河源的自然风光, 对景写生。客家古邑, 万绿河源。美术教师应充分考虑当地城市和周边的文化建筑、园林、当地文物资源等, 利用我们河源的自然风光, 如和平林寨、东源苏家围、万绿湖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写生素材。设计《走进古村落——林寨》、《南中国的画里乡村——苏家围》、《美丽的万绿湖》、《新丰江大坝》等题目,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进行乡土美术教育。
在教学中, 笔者将这些地方的建筑和文物拍成图片, 然后做成幻灯片, 让学生通过认真的欣赏、观察后, 再进行写生练习。同时, 还利用假期时间, 组织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到实地考察、写生……学生对家乡的古建筑、自然景观都非常熟悉, 但从来没有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它。通过这样的活动, 让学生学会了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发现美, 欣赏美。
把美术课堂移到室外, 教师带领学生, 到独特的自然景观, 让学生走进生活, 对景写生, 有利于在真实情景中感知对象, 提高学生对景写生的能力。
(2) 结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忠信花灯”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 参与民俗活动, 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 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忠信花灯起源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 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造型艺术, 按照当地的传统风俗, 每年的正月初九, 当地人家当年生了男孩就应该在祠堂里挂起花灯庆祝, 以告知祖先和乡亲。忠信花灯集绘画、剪纸、编织、书法、对联、诗词等于一体。综合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 主要体现在编织、印花、剪、刻、裱、装饰等一系列制作工艺, 经过扎架、剪纸、描画、装饰纹样等几道工序制作而成。
教学中通过民间手工艺人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花灯。同时在节后的课堂上, 通过教师拍摄的DV, 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后, 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现灯会活动的动人画面。有的用速写表现有趣的舞龙舞狮, 有的用蜡笔水彩的方法表现绚丽的烟火等。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综合审美能力。
(3) 结合本地特产, 制订内容, 布置创作设计任务。如河源望郎回板栗、紫金永安牌辣椒酱等特产, 通过设计广告、商标、外包装盒等题目, 提高学生创作和设计的能力。此外, 还可以开展以《河源的明天》、《我们的理想家园》等为主题创作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
2.3 挖掘地方资源, 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列宁说的好:“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走进古村落——林寨》、《美丽的万绿湖》等课题中, 把美术课堂移到室外, 让学生走进生活。写生过程中, 观察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让学生了解河源秀丽的山水, 并激发学生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在《河源望郎回板栗》、《紫金永安牌辣椒酱》课题中, 通过设计广告、商标、外包装盒等, 培养学生珍爱劳动成果、热爱家乡、为宣传家乡做贡献的精神;在《制作花灯》等课题中, 在引导学生艺术采风中, 对民间老人进行现场采访, 可以让人感受到这古老的民间文化, 让学生了解身边世界的博大与美丽。通过手工艺人向学生介绍利用身边的简单材料进行创作 (如剪纸、描画、装裱等) 的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中领悟人民群众的智慧, 感受家乡的可爱与美好。
由此看来, 美术教学不仅是美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活动, 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活动,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美术教育背景下, 我们更要重视情感教育。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
3 结语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 生活处处有美术, 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 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 才能真正热爱美术, 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总之, 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 对于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 对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开发、实践, 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不断推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辜敏, 杨春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推荐阅读:
乡土地理资源08-25
乡土地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07-19
浅谈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08-12
乡土地理知识09-02
乡土地理教学论文05-26
会理县乡土地理汇编07-09
浅谈乡土地理教学08-09
结合乡土实际设置情境进行地理教学初探09-11
乡土美术资源07-03
乡土树种资源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