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知识(共11篇)
乡土知识 篇1
初中历史教学中, 乡土历史知识在补充教科书内容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怎样将乡土历史知识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 从而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 要经常翻阅当地历史文献
每一地区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 在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上, 不同的历史人物书写了鲜明的历史故事。作为历史教师, 除了需要学读这些历史小说、历史故事以及历史人物的回忆录等文学材料, 还需要经常翻阅当地历史档案、地方志, 甚至家谱、族谱等历史文献资料。其中, 县志就是最好的历史文献资料之一。研究县志, 会发现许多对历史教学有用的资料, 对于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用卡片、幻灯的形式进行整理, 当教学到有关内容时, 可以适当地插入, 这样学生听起来会感到十分亲切, 对相关的历史知识也就易于理解与记忆了。
2. 了解历史文化的形式和载体
在各地, 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材料其实有很多, 不仅包括庙会集市、宗教祭祀等民俗活动, 还包括民居、老街、木雕、砖雕、泥塑、织绣、服饰、桥梁、牌坊等生活景观。当然, 收集起来的乡土材料不能一概搬上课堂, 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整理,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否则会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3. 对本地名胜古迹、文物遗址要了如指掌
笔者所在的昭平是个美丽的小山城,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曾有不少历史名人来过此地, 如“国父”孙中山、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倩予、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及原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等。这些真实具体的历史材料就曾经发生在学生熟悉的周围。又比如, 传说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向永安进发后, 曾经在昭平仙回打了一次伏击战。为了证实历史上确有其事, 我专程到了仙回乡, 还找到了当时的战场———鹿鸣村。我把自己考察访问得到的材料经过整理, 在教学太平天国相关历史时, 把这段乡土材料加了进去, 学生听起来就觉得很亲切。总之, 自己去实地考察, 或带学生去考察, 这样讲起课来就有声有色,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学生考察后印象更深刻, 对家乡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使他们因“知之深”, 而“爱之切”。
4. 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组织历史课外兴趣小组, 在假日去开展社会调查, 进行实地考察等。平时, 也可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地方史, 教他们如何去收集小件文物。像收集古币, 这是一项很有趣、知识性很强的活动, 教师可以给他们讲各朝代的货币特点, 及该朝代经济状况, 教他们如何去理解经济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比如, 我拿一枚西汉的五铢钱与王莽发行的大株钱作比较, 指出当年王莽的三次币制改革, 目的是要巩固其皇位, 但结果用大铢钱替代五铢钱, 非但没有缓和阶级矛盾, 反而因为货币更换频繁, 不利于流通, 而造成经济发展的紊乱, 最终导致他政治上的垮台。从一枚小小的古币, 可以让学生学到内容繁杂的历史事件, 同时可以丰富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总之, 乡土历史是最亲切的历史, 它能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情感距离。恰到好处地把乡土文化知识引入课堂, 不仅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消化,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并进一步激励他们为明天的进步而奋斗。
乡土知识 篇2
一、背景
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乡总怀有一种天然质朴、有如子女对母亲般的感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的名句,表明了中华民族也是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的。这种感情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不带有任何条件。哪怕是穷乡僻壤,人们依然把它作为故土而深深地铭刻在心中。很多海外侨胞尽管在海外有舒适的生活,但仍眷恋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垂暮之年都萌发“叶落归根”的宿愿。因而我认为教师如果能够正确使用乡土知识,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对课文感到熟悉、亲切、形象、直观。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变得灵活多变。艰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以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为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联系乡土地理知识,并对教学效果加以分析。
二、教学实录
(引言)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先做个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是否都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对海南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一起来谈谈海南吧。
学生感到特别的兴奋,整个课堂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
学生A:海南的气候四季如夏。……
学生B:海南是一个旅游大省。……
学生C: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
同学生们都谈得很多、很好。下面我把同学们所谈的作了一个总结。请看录像。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海岛,也了解了它的大体情况,若让同学们来投资发展农业,你们愿不愿来?你们准备投资什么农业项目呢?
(学生)热带水果、花卉、粮食、蔬菜、林木……
这些想法都非常好,但可不可行呢?是不是合理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
那么什么是区位呢?
(点拔)一是指具体位置,如东北和西南方向,二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根据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农业项目,你们主要考虑了哪些区位因素呢?
展示图(动画)
总结:影响农业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那么其中,影响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什么?(气候、土壤)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这些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海南发展农业种植热带瓜果、蔬菜、花卉――(学生 :气候)
(2)果树中,琼海白石岭的石榴在海南石榴中,口感是最好的,其他市县曾经把树种带到别的市县栽培,但效果始终不佳。――(学生:土壤)
(3)海南岛的气候都较炎热,但中心以林业为主,周边以耕作业――(学生:地形)
(4)这些年来,我们海南出现了大面积的芒果园、香蕉园、花卉园。――(学生:市场)
(5)海南的反季节瓜菜能及时的源源不断的输往各地。――(学生:交通)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商品粮基地。――(学生:政策)
总结: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知道各地区要进行农业布局时应都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农业的区位选择。
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个报道。
展示:报道
海南花木首次进京点缀天安门
本报讯:近日,9.8万株(盆)色彩缤纷的海南花木运往北京,将被摆放于天安门广场,为国庆盛大节日增添色彩,据悉,海南花木进京点缀天安门尚属首次。
本报讯:首都绿化委经多方比较和充分论证,近日确定在海南建立全国大型花草种培基地,由北京市花木公司和海口绿琼京园林工程公司负责实施。据悉,该基地将为北京首都市政绿化工程和国家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的花卉美化及北京“绿色奥运”提供优质花卉。
教师提问:假若你做为北京的绿化委代表,能谈谈为什么选择在海南建大型的花卉基地吗?
学生A:气候条件好。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学生B:海南有优惠政策。……
学生C:海南现在交通比以往便利多了。如有了粤海铁路。……
学生D:但海南也会受到台风、寒潮的影响。哪又怎么办?……
学生E:海南地形也不是非常的如意,有很多山地,那么又能不能大面积的种植?……
学生F:海南有些地区较干旱,哪么又如何解决?……
……
通过乡土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富有成就感。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讲解:通过温室和塑料大棚的使用,可以防御气象灾害,化不利为有利,经济效益自然可以得到提高。
教师提问:除了利用温室改造不利的自然条件外,是不是还有其它不利的自然条件可以进行改造呢?
图片展示
学生讨论:1、干旱地区利用人工灌溉来改造水源条件。
2、丘陵山区利用梯田来改造地形条件。
教师讲解:由此可见,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努力,某些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可以改造的。
教师提问:那么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不是无限制的呢?
教师提问:在丘陵山区的缓坡可以通过修筑梯田来发展作业,为什么陡坡不行呢?
学生A:因为工程量大,投入多。
学生B:困难度大,风险大。
教师提问:温室大棚既然可以改变外部条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花卉,为什么不能用来种粮食呢?
学生:因其投入大于支出
教师总结:改造自然因素要切合实际,需要考虑经济条件是否允许,还要考虑改造时的投入和改造后的产出是否符合经济规律。
讲解: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毕竟只能在局部地区进行。要想大范围改造自然界是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社会经济条件却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着。因而农民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对社会经济因素考虑得更多一些。那么下面我们就看看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师提问:为了解决我们所生活的地区――海口人们的生活所需建一个蔬菜、水果基地,你们打算建在哪呢?
教师提问:秀英区周围的农村种植蔬菜水果的很多,为什么呢?
学生A :因为其位于海口的近郊,交通便利。
学生B:海口人口数量多,消费量大。
学生C:为了满足海口人们的生活需求。
教师:如果没有海口这个市场的区位,自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蔬菜水果的种植。很显然,市场区位将直接影响农业区位。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
那么市场是不是一层不变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组关于香蕉播种面积与市场价格的数据。
展示表格
教师提问:上一年的价格与下一年的种植面积有什么关联?
教师推理:由于早期香蕉种植的利润颇高,所以,短时间内出现了很多的香蕉园,最终的结果便是市场供大于求,导致香蕉价格大跌。所以,农业区位的选择,必须要对市场的需求作出超前的判断,不能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由于市场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所以,市场区位和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教师提问:种植瓜果、蔬菜的人多了,在海南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同学们能不能谈谈接下来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1、通过销往外省市至出口来扩大销路。
2、在收获期间利用冷为将一部分芒果贮存起来,等到冬季再拿出来销售。
教师推理:运往处地销售也好,到冬天销售也好,对于芒果这种易腐烂的水果来讲困难很大。但是,有了便利的交通和冷藏技术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农产品不再局限于某时某地销售,市场的范围自然也就扩大了。
教师总结经验:农业生产是民生大计,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决,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全面权衡,超前判断;同时努力发展科技,使主观的行为与客观的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
巩固反馈:
(活动)讨论:在琼山区建花卉基地是否合理?请分析原因(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三、教学效果和反思:
1、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习地理的意识。
在整个教学中,紧密联系了海南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地理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用。
2、训练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入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研讨,亲身体验了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地防止了学生教条地运用教材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
3、培养了学生关注家乡建设的情感价值观。
乡土文化知识怎样渗透进美术教学 篇3
一、材料的收集
1. 深入社会参加各项活动。对于材料收集,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接触且融入现实生活。朝鲜族人民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风俗文化,他们的饮食、习俗,都成为了我们家乡的特色。也正因为如此,多年以来,长白山以其独特的美和朝鲜人民特有的习俗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国游客。我们的家乡经常举行各种民俗活动,我常常带领学生一起参加这样的活动,从活动中感受朝鲜人民的风情文化。如,我们县举行的州庆活动,这里有一个最吸引我们的表现是农乐舞蹈,朝鲜人民的着装特点体现很明显,朝鲜人民又是如何庆祝丰收的喜悦的?都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表演表现得淋漓尽致。仅此一个节目,胜过我们上网翻阅大量资料。另外,我还要求同学们到朝鲜族朋友家里做客,与之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感受与体验他们的风俗。
暑假,孩子们往往到各地旅游,那么我建议让孩子们动员家长带着他们去长白山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深深体会到长白山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的特色与魅力所在,同时也为学生绘画的创作做了准备工作。
2. 开展社会走访活动。我要求学生在节假日约几个同学一起到校外走访,寻访一些朝鲜族老人或相关人士,了解朝鲜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通过别人的口诉,孩子们会感觉像听故事一样,自然而然就会对朝鲜族的相关文化有兴趣,然后让学生到朝鲜族同学的家里互相做客,了解他们的风俗。如果哪里有朝鲜人民的婚礼,可以让同学生相互通知,大家一起去观看,这样对他们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婚礼、生日等方面都会有所了解。
二、将课题内容渗透于美术教学中
对于课题的渗透,我首先遵循教材的教学目标,然后结合家乡特色进一步进行拓展。例如《体育广场设计》、《生态吉林》这两节课。第一课时:《体育广场设计》,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一些朝鲜族人民的体育活动。在讲新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赏析一些精典的体育广场设计,分析它们的组成部分、造型特点,然后讲解具体的创作方法,让学生结合朝鲜族体育活动项目为我们安图设计一体育广场。第二课时:《生态吉林》,引课时我先让学生赏析一些我们家乡的图片,然后告诉学生在我们吉林地区还有许多丰厚的物质资源与美丽的风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态吉林》。然后,我让学生们赏析一些我们家乡的相关物产与风景的图片,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相关图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我们家乡还有哪些物质资源与风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介绍如何将这些特点融入美术创作中,展示相关作品,如剪纸作品和刮画。创作则以家乡特色为主体形象进行创作。
因此,课题的渗透要遵循教材的本质,融入要恰当,着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如何将课题内容融入美术创作中
根据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特长,我领导学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
我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美术创作:第一种就是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创作一些简单的作品。第二种是成型作品的创作,这种形式要求技法难度较高,各个环节仔细认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教师要加强日常辅导。
对于表现形式,我选取了两种:第一种是布画作品。我让孩子们收集了有关长白山神话故事、长白山特产、风景、朝鲜人民的风俗文化,同学们以这些内容为主体形象进行创作。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借助于广告色进行涂色,多半取材于朝鲜风情,创作的作品有《朝鲜族女孩》、《长鼓舞蹈》、《阿里郎演出前》等。第二种是剪纸的形式,我们将各种内容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创作的作品有《长白雾凇》、《参娃的故事》、《东北虎》、《关东参谣》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创作了版画作品。版画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我们家乡的特色。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的经历是辛苦的,学生收获也是颇多的。
乡土地理知识如何融入地理教学中 篇4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 提倡将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要求地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着重于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1]。随着时代的进步, 乡土地理教学在地理课程改革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乡土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仍呈现出一种弱化和缺失的现象, 如何将乡土地理知识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乡土”通常指人们出生的故乡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也指长期居住的地区, 对该地方已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是个区域的概念, 而且边界模糊, 其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 甚至国家,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层次的理解。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规定, “乡土”范围指县一级行政区;“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中的最小区域单元, 是以区域“人地关系”的结构、过程、演变以及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 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讲授本省或本地区地理。
2 乡土地理知识融入地理课程的必要性
2.1 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学生视野的局限性、学习时间的短期性、知识基础的有限性和地理现象与知识存在的空间全球性、时间无限性、知识综合性、抽象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2]。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中国地理课程的延伸和实证, 承担着主要的实践任务[3], 而乡土地理现象与知识具有乡土性、时代性、实践性、可读性, 以学生身边生动有趣又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现象为载体, 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以近比远、以局部窥全貌、以具体拟抽象、从已知到未知,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将乡土地理纳入中国地理课程教学中,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不断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2 爱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其中故土家园及文化方面的认同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来体现最合适不过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目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亲切的, 能真实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知识, 所取得的成就使他们感到骄傲之余, 还能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实际行动中,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从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无疑是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
2.3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能力的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入门的先导。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地理现象的产生与消亡,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跃学生思维, 开拓学生的视野。地理现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能启发学生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地思考各种问题。例如, 在探讨某一地理现象产生或消亡时, 可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考虑, 能够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紧密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而思想是行动的灵魂, 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科相应实践能力的提高显得颇为重要。
3 乡土地理知识融入地理教学的途径
3.1 以本地地理环境为题材, 编制乡土地理案例库
在教学过程中, 以本地气候、地形地貌、人文, 以及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报到的地理现象为素材 (例如南宁市邕江平面变化形态, 南宁市动植物生长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南宁城市发展布局、邕江污染源分布、土壤结构与特征) , 从形成原因、结构与特征、后续演化轨迹等方面编制乡土地理案例。通过长期积累, 并团队合作, 基于信息技术建设乡土案例库。以这些案例感染学生,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渗入到周边熟悉的事物与现象当中, 促进知识消化吸收, 提高教学质量。
3.2 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地理考察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与自然联系紧密, 贴近现实生活,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凸显教学成果, 必要的地理考察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组织的野外教学实践活动, 打破以往听课模式, 由课堂走出室外, 以获得最直观、最可信的地理信息, 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应考察、调查、探索、讨论相结合, 以地理要素为主线, 将地理知识融入各实践环节。例如可以设计“水—生命之源”野外实践, 通过进入城市自来水厂参观与学习, 考察水的生产工艺与流程, 讨论水污染原因与危害, 探索生活节水措施, 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采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计算机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标准配置。通过Google Earth、百度地图、数字三维城市、百度文库等在线查询自己所在城市的位置、人口、习俗等社会人文信息、图片和视频, 以及计算与量测自己所在乡镇 (区县) 面积、河流以及公路长度等, 在线标识地名、水库、矿山、排污口、烟囱、地质灾害易发点等相关信息, 并以行政区为单位, 采用GIS技术手段制作行政区人口、方言、河流、水库、地形地貌等专题图, 图形化展示要素区域差别, 深化对乡土地理认识,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3.4 以生活为纽带突出乡土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与地理知识相关联, 地球日、世界水日、地理摄影比赛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地理知识生活化, 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地理知识离现实生活太遥远的感觉。例如, 教师在讲到一般专题地图的几大基本要素这一知识点时, 可将南宁等高线地形图作为乡土案例的载体向同学们进行讲解, 结合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文字说明等几大要素配合地图一一做出明确的诠释, 这样不仅方便学生记忆, 对本地区的地形地貌也有大致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地理教学课程中穿插生活化的乡土地理知识,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自身息息相关, 促使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
4 结语
乡土地理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土地理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所在地区的基本乡土地理知识, 对该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当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建立基本认识,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激发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 促进学生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将课本知识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王树声先生指出, 地理教育的职能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从单纯传授地理知识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后来又发展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 今天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注意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 也就是说现代地理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乡土材料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度。
参考文献
[1]魏进明.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进行地理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4, (4) :9-10.
[2]宋月枝.浅论乡土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 1997, (3) :99-100.
乡土知识 篇5
【关键词】乡土地理 实践能力 地理知识 地理教学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义务教育大纲还特别强调“地理教学应密切联系乡土实际,注重实践活动”。我国现行的通用地理教材适合在一个较大地区统一使用,而乡土地理则适合在县市一级范围内使用,以适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意义深远。
首先,乡土地理教育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乡土地理知识一般都是学生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能具体感知的事物,这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了乡土发展历程、发展优势和面临的困难,很容易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建设家乡、报效社会的感情。爱家乡,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来之不易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自己应该如何为家乡建设出力,为环保作贡献。
其次,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最能体现“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的教育原则。乡土地理是学生学习其他地理的基础 ,先观察、研究和熟知本地所见的具体事物,再推之较远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地理情况,这符合认知过程的逻辑。
再次,乡土地理教育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它可使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具体化、形象化,是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体现,能使学生形成真实的地理观念和正确的地理判断。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本地教学资源优势,将乡土案例渗透在地理教学中,使地理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现实生活,乡土观得到生动体现,切实提高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更能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的情感。教师紧密的运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进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入乡土地理的内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紧密结合乡土材料,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地理事物和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地理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内容。为此必须利用乡土地理内容阐述说明,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抽象到具体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例如在《交通运输》这节中设问,为什么兰州市东部批发市场选择在火车东站附近?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并抢答到,主要是临近陇海—兰新铁路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流、物流的集散。再如,介绍观光农业,学生不太理解,农业怎么会跟观光旅游联系在一起呢?这时就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每年的四月八,苦水猪驮山上求签拜佛的人纷至沓来。这时也正是玫瑰花开放的时节。我们就可以建一些基础设施,吸引上山的人们,尤其是城里人来观光,游玩,增加经济收入。只要举出身边的例子,学生就能理解。
2.应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地理教材阐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空间距离远,具有全局性和典型性,而地理图表又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故此,教师必须运用乡土地理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去观察、分析地理事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工业布局在城市区位中是否合理时,我以兰炼、兰化两大企业为例分析。因兰州冬季盛行西北风,而兰炼、兰化位于城区上风向,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所以兰州的空气质量特别差。显然,兰炼、兰化的布局极不合理。同学们就开始讨论,有的说那就搬迁。教师趁势结合兰州新区的开发,告诉学生传闻说兰炼、兰化要迁往新城区,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搬迁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结论:由于搬迁费用十分昂贵,很可能迁不过去。这就是工业惯性。这样既解决了学习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用身边的事实更容易让学生动情动心,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都不可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知识,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比如,在讲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兰州夏天和冬天天亮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使学生加深印象。因此要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新闻和地理现象,能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心人,避免培养出新一代的书呆子。
4.课外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培养能力。比如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要素,这是令一般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出去实地观察,看看具体的地形情况,什么鞍部、陡崖、山谷、山脊、陡坡、缓坡就会一目了然。另外,还有很多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去调查研究。比如搜集近郊农业产业结构、兰州市工业布局、区位选择及对环境的影响、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分布、城市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等等。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乡土地理知识,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所学地理原理、规律的感性认识,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素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地理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同时还能丰富地理教学的内涵,扩展地理教学的外延,最终达到传承乡土文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芝. 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与探究 [M]. 地理教育,2005.
乡土知识 篇6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呼唤生活世界的回归。因此, 乡土知识教育正在新理念的引领下进入中学课程改革的视野。从课程目标上说, 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就为乡土知识的实践与探究活动提供了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 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学生具有的社会知识很多是来源于社会, 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
配合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 本市中考中逐渐加大了乡土知识的分量。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不难看出, 中考试题密切联系乡土知识,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已成为必然。例如2007年中考卷第21题, 命题者有意识地将时事热点——发展问题和台州当地的“民营经济”结合在一起;第23题, 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与台州的水资源现状紧密结合, 以鲜活的信息告诉学生保护水资源的可贵。这些命题趋势要求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紧密结合本地的乡土知识开展教学。这不仅是符合考试改革的要求, 也是落实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需要, 更是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家乡建设的需要。
(二) 目前乡土知识教育的现状
乡土教育是以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为依托, 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目的而开展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近20多年来, 学校乡土教育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教育任务。虽然新课标强调了实践活动的开展, 但文本知识学习还是乡土教育的基本形式。学生由于活动范围相对狭窄, 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为主, 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尽管社会各有关方面也十分重视乡土知识, 在报纸及市县电视台中经常有一些版面及栏目介绍一些台州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和经济建设成就等, 这些知识虽然丰富, 但相对零碎而缺少系统性, 因而学生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高。其实, 乡土知识的涵盖面和涉及面是十分广泛的, 比如方言、故事、戏曲以及美术作品等。利用乡土教育可以唤醒人们的记忆, 让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得以保存并延续。在新课程标准中, 七年级安排4至6课时学习乡土知识。所以, 系统了解家乡的概况, 最合适的途径是编订一本乡土教材。学习完七上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后, 学习本地乡土地理, 主要包括本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特色及经济的区域分布。在八年级下册学完新课之后, 学习本地的乡土历史, 主要包括历史沿革, 乡土语言、地方戏剧, 文化典籍及历史名人、风俗习惯、本地人的精神风貌等。这些乡土教育,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将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三) 利用乡土知识, 促进历史与社会教学
在现有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渗透乡土教育, 同时积极利用乡土知识完善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经过几年的实践, 笔者认为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开展乡土知识教学是可行的, 也是卓有成效的, 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为例, 加以说明。
1. 利用乡土知识, 落实历史与社会知识。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 新课程强调的不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 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程的内容更加强调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 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因此, 在教学中利用乡土知识, 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大大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和主动性, 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1) 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家在哪里》时, 让学生以自己的家为参照物画一幅自己所在社区的平面图, 介绍自己所在社区附近有哪些重要的街道、重要的建筑物以及主要的河道等。让学生了解周边的重要街道和重要建筑物, 使学生明确他家的地理位置。这样就让学生知道一个地点位置的相对性, 并培养了学生的作图能力, 加强了学生的空间识别能力。
(2) 学习《城市社区的功能》, 可以请学生讲一讲本地的商业街区、学校、居民小区的名称, 一些街区与本校的方向关系和大概距离, 城区几所重要的学校在本校的大致位置和方向。根据学生的经验, 可以得出一个城市中最热闹繁华的社区是商业区。
(3) 学习《综合探究一》, 可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一些乡土知识。如情境3“游张家界”可改为游我们本地的著名景点: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日本国佛教的祖庭——天台国清寺;我国南方著名的古长城——临海古长城;我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地点——温岭石塘千年曙光碑;国家著名的海上森林公园——玉环大鹿岛等等。让学生模拟当导游, 设计一条台州两日游的旅游路线。在实践过程中, 提高了学生动手设计能力。事实证明, 学生在学习跟自己家乡有关的知识时, 他们的感觉是亲切的, 课堂上的气氛是热烈的, 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活跃的。学生对于亲近的事物, 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 也便于学习时进行联想。
(4) 学习《山川秀美》, 落实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后, 让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自己家乡的大致位置和范围。然后说明台州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主要的地形区是东南丘陵和沿海小平原 (温黄平原) ;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南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外, 突出感受本地“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的气候特征, 让学生知道家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季风不稳定等所造成的自然灾害, 如台风和干旱等。
(5) 学习《区域的故事》, 利用台州市的形成和发展来说明。1994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台州市, 台州市级机构也从临海迁入椒江, 从此在中国黄金海岸带的中部崛起了一所新兴的港口城市。2004年台州市的经济实力排名全国地级市的第46位, 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的第6位。通过具体形象的讲解和展示, 使学生体会到家乡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破烂到漂亮的发展变化过程。
(6) 学习《水乡孕育的城镇》, 可将课文当作阅读材料。因为太湖流域的城镇毕竟离我们非常遥远, 台州尽管以低山丘陵为主, 但椒江、路桥、温岭泽国新河滨海一带还是以平原为主的, 一些城镇带有明显的水乡特色。利用本地的图文资料, 学生容易理解过去的水乡景观和目前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水乡城镇化, 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7) 学习《耕海牧鱼》, 针对台州市是一个渔业大市的实际, 发展海洋渔业优势明显 (台州市的海域面积是陆域面积的10倍, 渔业重点镇很多。) 笔者选取了台州市十大生态文明村——温岭石塘流水坑村来代替课文中的石岛镇大鱼岛村, 温岭流水坑村也是本地一个典型的渔业村。利用本班有一个同学来自该村的有利条件, 按照课文内容, 让学生拍摄修船厂、冷冻厂、海鲜食品加工厂、海水养殖场以及“休渔期”的通告等照片, 还有老渔民的访谈录, 对过去和现在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比较。
2. 乡土知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强调公民素质的培养。乡土知识在公民修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乃至家乡, 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他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 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 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在教学中运用乡土知识, 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先辈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 能了解到家乡人民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 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
(1) 学习《区域的故事》, 可以把台州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变作为一个例子。改革开放前人们抱怨台州是“被富裕遗忘的三线”, 即20世纪五十年代的国防前线, 六十年代的文革火线, 七十年代的投资短线。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1994年撤地建市之后台州的经济迅速发展, 组合式的滨海港口城市出现在中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 台州市经济已经融入了“长三角经济区”, 作为一个崭新的地级市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 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 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台州市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迁, 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比的感受,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学习《身边的故事》, 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家乡的变化。我们选取了温岭市邱家岸村“住的变化”, 让两位来自该村的同学去走访调查该村的住房变化。同学们得到了比较完备的图文资料, 大致可以归纳如下:“20世纪五十年代的茅草房, 七八十年代的大寨屋, 九十年代的条排屋, 到新世纪的小康型住宅”, 在该村有90%的居民住上了小康型住宅。而这样的村在温岭还有许多, 比如松门松建村,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学习《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时, 可以穿插台州悠久灿烂的历史:早在五六千年前, 先民们就已经在我们台州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了。台州在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 属闽中郡;汉初, 先后有东海王、东越王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 , 东越王除, 称其地为会稽郡鄞县回浦乡;唐武德五年 (622) 置台州, 台州之名自此始。通过这些具体的史实, 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受到更强的震撼, 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从而更加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家乡, 并把自己同家乡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4) 学习《综合探究四:来自家乡的报告》, 为学生解读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三个台州”的建设理念, 即内生一个台州、市外一个台州、海上一个台州。内生一个台州, 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 在台州目前的市域范围内, 经济总量再翻一翻;海上一个台州, 即台州市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 拥有辽阔的海洋国土, 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市外一个台州, 即台州是一个人才辈出、企业家非常多的地区, 他们在市外创办了许多实业, 这些实业不光遍及大江南北, 甚至进军国外。这些实业, 一是宣传台州的窗口, 二是可以反哺台州, 促进台州经济的发展。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台州”建设, 既是领导层的决策, 又是台州乡土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内容。三个台州的建设涉及到台州的面陆靠海的自然环境, “内生一个台州、海上一个台州”是对大自然给我们600万台州人的恩赐;台州人有吃苦耐劳, 艰苦创业的历史传统, 如“市外一个台州”是这个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所以, 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台州”的建设是台州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完美结合,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时, 在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时, 可以加以讲述和渗透。乡土教育应该紧紧围绕台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使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不仅仅是抽象的热爱。台州具有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地方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的“台州式的硬气”, 发展到现在就是台州人《敢为天下先、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全体台州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台州特色。通过这些内容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本地发展经济有利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3. 乡土知识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着重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乡土知识的教学, 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事物和图片, 运用有关的乡土知识进行具体而形象的讲述, 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 乡土知识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还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而组织学生对本地区乡土史料和历史遗迹进行搜集调查、访问参观, 出版专刊、墙报等活动, 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能锻炼其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促进其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摘要:乡土知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落实好乡土知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本文探讨了乡土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地位、现状及运用问题。
乡土知识 篇7
一、乡土地理知识的主要特征
“乡土”一词, 在《辞海》中解释为“家乡、故乡”, 即本乡本土。乡土的界限比较模糊, 一般是指省市以下较小的范围, 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人们约定俗成对于家乡的限定。乡土地理是指本区域内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环境、植被分布等自然资源, 以及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乡土地理知识丰富多彩, 形态各异, 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 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直接联系, 有着统编教材无法比拟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征。
二、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学习乡土地理的地域性特征, 能够丰富初中地理课堂, 使抽象概括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真实可感,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具体运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课程, 主要学习的是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 培养的是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统编教材因为考虑到使用地域广、学生基础不一样等多方面的因素, 不论是在知识编排还是具体概念的讲解上, 都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 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厚。而乡土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让学生感到十分熟悉、亲切, 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也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乡土地理知识,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化解教学难点, 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的阶段, 具体形象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理解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和知识, 可以适当运用乡土地理知识, 从学生耳濡目染、有着丰富感性认识的乡土地理入手,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掌握。如在教学《多变的天气》的时候, 笔者以本地近几年的天气变化为例, 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天气, 以及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认识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应用与探究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到实际生活之中深入了解和探究当地的地理知识, 在加强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如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中, 可以让学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调查, 在对当地地理环境的深入了解中学习地形地貌、经度纬度、土壤情况等地理知识, 以及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当地农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实际研究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进行人文道德教育
乡土不仅是一种地理环境, 也是人类的一种情感归属,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有计划地融入乡土地理知识, 能够让学生对家乡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氛围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 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时, 认识家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同时, 通过乡土地理的教学, 能够让学生对资源环保、人口问题、环境与发展等现实社会问题产生更加真实具体的切身体会,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有助于学生正确树立情感态度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做好乡土地理知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地理学科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地理教学, 组织学生针对一些地理问题, 在当地进行野外实地考察, 带领学生认识当地的地理资源, 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应用。
乡土知识 篇8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关注乡土,就会存在乡土文化基因被丢失,民族文化灵魂被异化、世界文化多元被消解的危险;缺乏了对家乡真实的了解与体验,对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养往往就成了空洞的说教;脱离了真实生产生活情境,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和应有的魅力。本文将从乡土课程特殊的育人价值与社会文化功能两个维度出发,就促进乡土化学习、培育乡土情怀、传创乡土文化三个特质点,对乡土课程的功能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促进乡土化学习
陶行知曾经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这既是生活教育理念,也是对乡土课程意境言简意赅的生动描述。乡土课程倡导学校把校门打开,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去学习、研究和体验,让学校生活融于社会生活,让学生走进身边的乡土生活情境,进而丰富其学习生活经历。这种生活经历与体验给予学生成长的滋养是独特的,是学校实验室中获得的经历、书本世界中的知识与精神游历所难以替代的。这种学习生活经历之芽会萌发并生长出两棵“乡土之树”:一棵是乡土化学习方式;另一棵则是乡土情怀。
之所以能萌发出这两棵“乡土之树”,是由这种学习生活经历的特质所决定的。有这样一个教学故事:为了形象地展现酸雨的危害性,教师事先配制了“酸雨”溶液,然后组织学生到青菜田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却大煞风景,被喷“酸雨”的青菜不仅没有萎蔫,反而长得更为挺拔。执教教师在分析后发现:导致青菜没有萎蔫的因素是多样的,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不下雨了,青菜本身很“口渴”;也可能是喷“酸雨”的缘故,对青菜根部的影响不大;还有可能是青菜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酸雨”有不同的敏感度;更有可能是所配“酸雨”的浓度不够,等等。随后,学生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这个故事比较生动地反映了此类学习生活经历所拥有的三个特质。首先是它的真实情境性。真实自然的生产生活情境不是人为所控制的,通常是多因多果、动态变化的,并且呈现的往往是不良结构问题,更具有研究上的挑战性。其次是它的实践体验性。通过走进乡土,学生通过亲身观察、思考或动手操作体验,从复杂现象中去分析,去把握,去理出头绪。最后是它的多元综合性。在上述故事中,你很难分清这是化学、生物还是地理课,它成为了多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综合应用。
类似以上这种学习生活经历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呈现乡土化学习的特征,即以真实的乡土生活情境资源利用,尤其是情境问题解决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具体而言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学科课堂中的乡土化学习。要实现课堂中学生由被教会向主动学会转型,其前提条件之一是要让学生首先进入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这种情境应该是直接导向本节课学习任务目标的,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并能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实质性联系的。乡土生活情境问题正好具备了这些特征。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学生在主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了向主动学会的学习方式转型。同时,教师可以再把学生引入到一个相似的乡土情境问题中,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技能、方法迁移到对这一个新问题的解决过程,这既是对学习结果的检验,也是巩固内化学习结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乡土化学习。研究性学习有很多种类型,其中,对生产生活问题的研究学习具有特殊的挑战性,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会如何在复杂的情境中去敏锐地捕捉问题,这本来就是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并且是一种前提性能力;然后才是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过程的实施与研究结果的分析处理。失去了乡土生活情境,研究性学习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和应有的魅力。如前例中,抓住了青菜被喷“酸雨”后没有萎蔫这一特殊现象,学生们开展了不同生长期青菜对“酸雨”敏感性的研究、喷“酸雨”与浇“酸雨”对青菜生长的不同影响等系列化小课题的研究。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乡土化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主动学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可以生长出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能力与自主精神。
二、培育乡土情怀
乡土课程对培育学生乡土情怀,发展其认识社会能力,增进其积极社会情感有特殊价值。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乡土生活问题探究情境,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从本地区不同水域中取不同的水样,然后用化学的方法和生物的方法检测不同水样的水质,最后,撰写关于本地区水质的评估小论文。检测结果表明,这个地区的水质很好。这让参与调查的学生都对自己生活着的这块土地有一种自豪感,产生了一份乡土情怀。另一位外校的教师回校后,也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检测结果表明,该校所在区域水质不良。学生们对此产生了焦虑,他们进一步努力查清导致水质被污染的原因,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保护水环境的建议,向家长和社区公众宣传如何保护水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从以上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学生的社会情感一定是在真实的社会体验活动中才能得到滋养的。如果关闭校门、教室门,把学生囿于教科书中,那么,他们对养育自己的这块土地就会产生认知上的陌生感、情感上的疏离感,甚至会对乡土文化产生认同危机,社会化过程就难以有效推进。
乡土课程的特殊目标是培育有乡土情怀的人。有这种情怀的人具体表现为:对家乡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与变化发展有相对深入的了解,有认知上的熟悉感;能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观察与调查等方法去不断地了解家乡的认知自觉与研究能力;能在浸润乡土中,产生对乡土文化认同的积极情感,获得乡土爱、故乡情,增强建设乡土的责任感、使命感。培育乡土情怀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假如学生对养育他的这块土地都不认识,那他通过什么来了解这个社会?从这层意义上说,让学生认识家乡是手段,从中了解社会是目的。同样,培育对家乡的认知自觉和发展其认知能力是手段,从中学会如何观察、研究社会是目的;培育故乡情、乡土爱是手段,从中推及民族情、中国心,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是目的。总之,缺失了乡土情怀这个载体,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将成为空中楼阁。
乡土情怀的获得与增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设计。如学前教育阶段可以通过相关游戏活动,播下“乡情”的种子,形成“爱家乡”的蒙胧乡情;小学阶段可以通过系列化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走进乡土中产生真实可感受的乡情;初中阶段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地方乡土课程与校本乡土课程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较系统全面地认识乡土、体验乡土,获得较深的乡情;高中阶段可以针对动态发展变化着的乡土,通过乡土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有深度体验的乡情。乡土情怀的培育不仅要有长程设计,还要把握这种培育活动的特点,精心设计好每次活动。如在活动设计上,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作为新知学习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要遵循生活情境问题解决学习的内在逻辑展开,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会;在活动评价上,关注乡土情怀三维目标的综合达成等。
三、传创乡土文化
乡土课程对传承乡土文化基因,强健民族之魂有独特功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现实是严峻的:大江南北到处是“肯德基”“麦当劳”;西方的圣诞节大受追捧,传统的元宵节却不主动关注;年轻人逐渐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不足,甚至会产生文化自卑感。可见,在这种文化冲突中,乡土文化往往处于被挤压的境地,面临着逐渐被强势文化挤占生存的空间并最终被替代、遭湮灭的危险。民族性往往集中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不同的文化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正是这种文化基因的代代相传,使世界各国呈现出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全球化决不是文化的统一化,更不是用所谓的先进文化基因去抹杀其他文化基因的过程。其实,不同的审美视角会有不同的文化欣赏。积极保护与传承好乡土文化,不仅是保持民族之魂的大事,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元繁荣的内在要求。从这层意义上说,乡土课程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捍卫民族文化尊严的一种武器。
乡土课程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在抢救与挖掘的过程中,使优秀乡土文化基因得以有效传承。生物多样性的本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文化的演进同样依赖文化基因的多样性,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因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全球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保存文化基因的多样化,而不是文化的一统性。乡土文化在中华文化基因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严峻的现实是,大量的乡土文化基因,如同不少物种基因一样在急速地丢失、消亡。学校理应承担起抢救与挖掘优秀乡土文化的功能,通过筛选、改编与加工,将其开发成乡土课程,让其以课程的形式得以有效保存,通过课程实施得以真正的传承。例如:崇明的“四句头山歌”是一种很优美的民间艺术体裁,但如今的崇明孩子,几乎没人会唱,甚至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因此,崇明县某校开发的乡土音乐课程就把“四句头山歌”以课程的形式搬进了课堂,并且以今日崇明人的新生活为内容,对传统的歌词进行了创编,学生学习时特别兴奋,很有亲切感。学生在编唱山歌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音乐的常识与基本技能,同时传承了乡土文化。
二是在改造与创新中,使乡土文化更具抵御外来文化侵入的免疫力。一个很容易被入侵的文化,其自身的免疫力是有问题的。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冲突随时会发生,一味地抵挡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文化本身不是停滞的,而是变化发展着的。在做强乡土文化核心部位的同时,适度注入一些外来先进文化的元素,这本来就符合文化演变的规律。民间有很多儿童健身游戏,在课程编制时,可以适当增添娱乐性、挑战性、对抗性、故事性等元素,让学生感觉这样的健身游戏比在家中打游戏更阳光、更有活力、更易玩、更好玩。从历史上看,校园文化的发展总是能够引领社区,尤其是能够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的。通过乡土课程,为乡土文化注入更加先进的元素,引领当地文明的演进,这是强健自身的更有意义的行动。崇明县正在建设生态岛,其核心是要创建生态文明岛区。崇明县中小学、幼儿园利用崇明岛得天独厚的生态教育资源,开发了系列化的生态教育乡土课程,先在学校建立起生态文明高地,然后积极主动地牵引乡村文明朝着生态文明演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社会效益。这是一种具有强大免疫力的先进乡土文化。
把乡土课程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而不断开发和完善乡土课程,是课改的内在需求。乡土课程除上述三个特质性功能外,还有三个重要的辅助功能。
一是教师提高课程实践素养的有效平台。教师在浸润于乡土课程的实践中,经历课程计划编制、具体活动设计、课程实施过程的检验与完善修正;经历作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尝试,这都是极其珍贵的课程实践历练。教师的课程实践素养是在一个个课程实践问题解决中逐渐提升的,并无别的捷径可走。
二是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的重要抓手。在2013年5月上海市普教系统揭晓的校园十大文化新景观中,有九个是“乡土馆”,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组织,它是所在社区的结构元素之一,理应与周边的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学校根据所在社区的发展需求,从社区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中,选择特色建设的主题,会更容易争取到社区物质上及精神上的支持。学校特色如能得到相应课程的支撑,会更容易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配备相应的专题体验活动场所,培育出特长、特色教师,会有相关经验、案例的持续积淀,更有学生从中长大的精彩故事。
三是区域构建大教育格局的有力纽带。通过聘请兼职教研员、组建社团组织、设立乡土教育行动项目等,可以把跨行业专家召集在一起,并形成专家库,以使专业人士有切实的途径介入到教育实践中来。通过举办生态科普知识竞赛等乡土教育活动,并建立跨行业组委会的形式,可以把科委、农委、水利局、环保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在一起,形成大教育格局。
乡土知识 篇9
乡土课程编制的显性成果包括了“课程纲要”和“乡土教材”,其编制过程必须要遵守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规范,同时还要充分关注其个性特征。“课程纲要”的编制主要涉及主题选择、背景分析、目标厘定、内容组织、实施要求、课程评价、课程保障等环节。“乡土教材”的编写主要涉及队伍组建、编写过程、教材优化等环节。本文就乡土课程编制的相关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主题选择应当“扎根”
好的主题一定是“扎根”的,即扎根乡土、扎根学生、扎根学校。
1.扎根乡土。即或是扎根于乡土历史文化中,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的“上海港码头号子”,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是扎根于乡土现实生活与发展需要中,如崇明县的“生态崇明”,正是基于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伟大实践;或是扎根于乡土自然资源中,如崇明县前哨学校的“拥抱东滩”课程,依托的是“东滩湿地”这个聚宝盆。课程资源的丰富、优质,并拥有这块土地的属性,这是乡土课程主题选择的前提条件。
2.扎根学生。所选主题首先是学生有兴趣学,没有趣味的课程学生不会去选,即使被迫选了,也学不好;其次是学得有价值,主要是对学生乡土情怀的培育价值和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功能;再次是可以学,即符合这个年龄学生的发展水平与学习能力。总之,乡土课程主题选择要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如“崇明糕”的制作,学生可以动手、动脑,在制作过程中开展多种小研究,促进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并激发了乡情,传承了这一优秀的民间工艺。
3.扎根学校。所选主题首先应考虑学校的传统与特色,特色只有依托坚实的课程,才能传承与发展。它是特色教育资源、特长师资与特殊课程支持条件的综合体现;其次应考虑与时代要求的适切性;再次应考虑多数教师的共同参与,有助于活化全校教学。如崇明县长江小学的“童心水趣”,不仅因为学校周边与教师把握居住社区有着丰富的关于“水”的自然与文化资源,而且水资源保护是当今的时代主题,“水”又几乎与所有学科教学相关,有利于教师的共同参与。
二、背景分析
把本课程放置在三个背景里,从而让教师清晰地把握本课程的各项功能。
1.放置于社会发展背景中,让教师把握其社会功能。乡土课程的社会功能直接指向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如“生态崇明”课程,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其社会功能。一是从对“生态致富”的视角,分析了这门课程对本地区现在与未来的经济功能;二是从“生态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其对崇明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功能;三是从“生态保护”视角,分析了其对崇明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功能。
2.放置于学生发展背景中,让教师把握其育人功能。乡土课程对儿童发展的促进功能侧重于“乡土情怀”的获得与健康发展。如“生态崇明”课程:一是从“生态知识”的视角,分析本课程对学习家乡生态知识的价值;二是从“生态能力”的视角,分析本课程对发展学生用生态方法去观察、研究家乡生态能力的价值;三是从“生态情感”的视角,分析本课程对发展学生热爱家乡生态的价值。
3.放置于课程体系背景中,让教师把握其学习起点。以初二学生学习“崇明东滩鸟类”课程为例,首先是把握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相关知识学习的起点在哪儿,了解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与初中生命科学及其校本课程中曾经学过的知识基础;其次是把握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能力起点在哪儿?尤其是观察鸟类生存环境、鸟的形态的方法,研究鸟类行为习性与鸟的内在结构方法等的能力基础;再次是把握学习的情感起点在哪儿?分析学生对鸟类、对鸟类保护的情感是漠视、喜爱还是痴迷。由此可见,乡土课程开发前,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调查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三、三维聚焦课程目标
乡土课程目标的个性标志是“乡土情怀”的培育,同样应该进行三维聚焦。
1.知识与技能。可以从增进学生对乡土文化、乡土环境的了解,认识乡土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与变化发展等方面描述,从中认识自身与乡土的不可分割的生活与情感关系,通过认识家乡,来认识民族、认识祖国、认识世界;还可以从培养学生野外观察的能力,增进学生对乡土问题的了解,从中传递家乡文化,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健康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共生。
2.过程与方法。可以乡土理解、乡土开拓、乡土改造为教育重心,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兴趣,主动观察自然,锻炼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拓宽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态知识,从认识自己乡镇人、事、物开始扩展到整个生长环境历史、地理、自然、艺术人文之探索。在搜集与研究乡土资料、观察与调查乡土社会、参与乡土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学会研究乡土、认识乡土的方法,并从考察和参与社会实践中获得观察社会的正确视角,提升研究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乡土意识,乡土情怀,对乡土具有亲切感、归属感、价值感与责任感。能关爱乡土,爱护生活环境,关心乡土问题,有服务乡土及社会的热诚。在浸润“乡土”中,获得乡土爱、故乡情,并从中推及于民族情、中国心。体现对本族文化热爱和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增进社会族群间的和谐。
四、内容组织上的“三级结构”
不同类别的乡土课程其内容组织结构是有较大差异的,本文以“生态崇明”地方特色课程为例,就其内容组织的“三级结构”作描述。
1.板块结构。“生态崇明”课程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文化生态”三个大板块,分别在六、七、八三个年级开设。“自然生态”板块下,又设立“湿地保护”等五个单元;“经济生态”板块下,又设“特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五个单元;“文化生态”板块下,还设“古瀛文化”等五个单元,整个课程共设十五个单元。这些单元的设立确保了内容组织横向上的彼此协调,纵向上的适度递进,并与其他课程学习适度融合。
2.单元结构。每个单元有相对一致的结构:单元导言、若干节课、单元结语。以“生态崇明”课程中的“生态旅游”单元为例,“单元导言”概要介绍生态旅游在生态岛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崇明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点、崇明岛主要的生态旅游活动等。单元下成系列的“课”是单元结构的主体部分。“单元结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外探究活动的建议,即本单元下还可以开展哪些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活动项目的建议;二是相关链接,即对本单元自主拓展学习的相关书籍、论文、网址等。
3.课的结构。在十五个单元下,共有八十四节课,每节课也有基本一致的结构:学习目标、学习与思考、活动与探究、拓展阅读四个部分。学习目标:从学生自己可以把握的行为层面描述。学习与思考:生活情境问题引入、正文部分图文并茂、有一定的文字量,中间设立“你知道吗?”“动脑筋”和“做与学”三个小栏目。活动与探究:学习全课后,用已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或探讨一个问题或解释一种现象。拓展阅读:提供与课文不同的学术观点或新的知识与问题空间,激发学生对这一专题学习的延伸性兴趣。
五、课程实施明确要求
对乡土课程实施要有四个相对明确的要求。
1.明确课程性质。即明确在三级课程与三类课程中的关系定位。本课程是属于地方课程还是属于校本课程?是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还是基础型学科课程的自主拓展(或探究)课程?是地方课程中的限定拓展还是自主拓展课程?只有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才能找到课程的落实空间。
2.明确对象与课时。一门乡土课程一般只适应于某一年级的学习,明确学习对象是对学习目标设定、内容选择与课程落实的前提。学校拥有的每个年级段的课程空间资源是极其宝贵的,每门课程设置多少课时量,这些课时是分散安排,相对集中安排,还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安排,这是特别需要精心设计的。
3.明确教学组织形式。乡土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通常是多种形式的整合。以“生态崇明”为例,我们明确了“三园教学”为主体形式,即校园内,模拟实境的知识学习;庭园里,自主探究与巩固迁移学习;田园里,应用体验性学习,并且在“三园”间学习互动。此外,还有“角色扮演”“基地体验”“小课题探究”等多种辅助形式。
4.明确指导学习活动的要求。如“生态崇明”课程对各单元、每节课中设计了不同级别的栏目,教师对这些栏目的立意、要求要有精准把握。如在“文化生态”大板块下的五个单元,彼此间相对独立,教学顺序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拓展阅读”栏目,提供的是更多不同的学术观点,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但不作教学要求等。
六、课程评价的评价要点
课程评价是课程优化的依据,也是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检测的重要环节。
1.学生评价。评价要点:(1)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认识;(2)学生对乡土爱、故乡情和家乡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3)学生喜欢并积极参加乡土课程学习;(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主发展。评价策略是由教师负责,以档案袋评价为主体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
2.教师评价。评价要点:(1)教师参与乡土课程的积极性与投入程度;(2)教师对乡土资源的了解和自觉开发情况;(3)教师对乡土课程的理解力和开发力;(4)乡土课程教学成效。评价策略是主要由学校、学科教研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指导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多元评价。评价主要以激励为主,促进教师参与乡土课程实践的积极性。
3.课程评价。评价要点:(1)课程的乡土特色;(2)乡土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3)乡土课程的结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4)乡土课程对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评价策略是主要由课程编制者进行评价,目的是用于对课程的改进与完善,可以通过课程实施的现场观察,对教师学生的调查和召开专家专题论证研讨会等形式进行。
七、配套条件上的及时跟进
相关条件的跟进,是乡土课程落地的必要配套条件。
1.师资力量跟进。乡土课程通常涉及跨学科知识,专门的技能,因此,对执教者要提出明确的素养要求,并配备专职教师。在暂时缺乏合格教师时,要有对执教者专门的培训方案,使之能早日适应。学校既要鼓励教师在岗位实践问题解决学习中成长,也要积极推行由课程编制者为核心引领的团队研修,培养出具有特长、特色的专业教师群体。
2.设施条件跟进。对本课程实施的设施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尤其是与课程相配套的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类型、内容与规模等提出要求。这种基地,既可以是借用社会资源建立起来的跨校共享基地,也可以是学校自主建设的专用配套基地。除此以外,还特别需要构建与课程实施相关的资源库,尤其是记载真实乡土生产生活问题情境等视频资源,利用媒体技术把真实的生活情境有效地搬进课堂。
3.课程管理跟进。一是学校对课程的自我管理。包括明确课程落实空间,纳入学校计划,配备专职教师,创造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制定课程管理的制度等。二是对教学过程的专业管理,包括对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课程实施研究等管理,有发现问题后的纠正机制。三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管理,辅以“档案袋”、课程学习“护照”等方法,真实记录学习内容、过程与结果。
八、教材编写队伍的组建
乡土教材编写需要三种力量的有机组合。
1.社会智力力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正确性永远是课程建设的头等大事。社会智力支持力量包括与课程开发相关专业人士与专门组织或机构。依托某一地方专业社团,某一个“非遗”基地,某一个专业部门,不仅可以使之成为校外基地,供学生体验活动之用,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组织已有的专业积累,为课程开发之用。聘请专业人士作为课程开发组顾问或成员更是一件高效的事,因为每个专业人员都是一个资源库,也是确保课程内容科学性的专业把关力量。
2.课程专家力量。教材编写是一种专业活动,需要遵守教材编写的原则与规范,需要课程专家的领导与把关。教材编写组中一定要有能起到领导作用的中坚力量。对编写组组长要有专业素养要求,必须懂课程、会编写、能领导。在暂时没有合适人选时,可以在本地区聘请有经验的专长教师作顾问,并有意识地从编写组中培育有潜质的未来领军人才。
3.骨干教师力量。乡土教材编写团队人员更多的是骨干教师。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的有效途径就是有计划地让教师参与到乡土教材的编写活动中来,编写过程是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的最好途径之一。学校可以采集全校之力,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开发好一门精品乡土课程,然后再让每个教材编写人员主持组织乡土课程开发团队,在成事中滚雪球般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乡土课程的实践中来。
九、编写过程上的五条原则
乡土教材编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优质高效的编写至少需要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1.以课程纲要为依托。课程纲要规定了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内容组织结构与难度,教材的呈现体例,课程评价要求与方法等。领会课程纲要精神、按照课程纲要规定编写教材,这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2.以资源搜集为基础。搜集到、可利用的相关乡土资源的丰富性与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材内容的质量。教材编写前与编写过程中,不断地搜集相关资源,即使教材编写完成后,依然需要关注新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源,建立专题档案,以便为教材持续优化之用。
3.以先行章节为范例。目前,学校乡土教材编写组通常由一两位有经验的教师带多位缺乏经验的教师组成开发团队,这就特别需要由组长率先编写某章节,编写过程需要集团队之力,甚至校外专业力量,攻其一点,让每个编写人员共同参与研讨过程,以此作为模仿范本。这一过程可以起到内化课程纲要,规范章节体例结构,确保教材底线质量的作用。
4.以边写边试为过程。乡土教材的编写过程,就是其试验过程。教材编写者通常是一线教师或教研员,有条件做到边写边试。一个良好的教学活动设计,在其所需的实施条件、活动细节安排的可行性上会遇到事前估计不到的各种情况,有了这个过程,就可以确保编写出的教材,在实践上更具可操作性。
5.以教材验收为保障。教材编写好后,还需要有一个对教材的验收过程。在教材验收前,编写者除提供教材外,还应该提供一份课程纲要、一份教材试验报告、一份教材编写工作小结。学校的乡土教材,通常由区县组成专家组验收,地方乡土教材通常由上一级业务部门组成专家组验收。教材验收通过,得到相关管理部门认可,才可以进教室,这是必须要认真执行的原则。
十、教材优化上的“三位一体”
教材优化上要坚持“编教训三位一体”的技术保障路线,坚持谁编写就谁试教、谁培训的大原则。
1.教材编写者就是课程纲要编制者。课程纲要的编制是一个定位价值、明确目标、梳理结构、制订规范、确定范例的过程,教材编写人员应该全程参与纲要的编制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领会纲要的要旨,把准方向,把课程理念与要求精准地落实到教材的细节中来。这里要特别提醒,没有课程纲要就直接编写乡土教材是不可取的,是一种没有整体设计的盲动。
2.教材编写者就是教材试验者。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编制的乡土教材是否能真正进课堂?学习目标定位是否可行?活动方案是否能实际操作?还需要哪些支持性资源与条件?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只有教材编写者亲自进课堂试教、亲自发现、亲自去找到问题答案,才能真正去修正、完善与优化教材。
乡土中国,乡土推广 篇10
大部分厂家还没有参透三、四级市场推广的“禅机”,想当然将原有套路一股脑地搬过来。 结果“高超”、“先进”、“系统”的推广理念在这里“水土不服”:“意境深远”的广告创意如泥牛入海;热热闹闹的促销活动却刺激不了购买欲望……三、四级市场的推广,陷入重重迷雾。
精心推广缘何一败涂地
1.缺乏差异化作战策略。三、四级市场广阔而分散,各个区域差异性明显,推广必须以区域为基础进行不同规划。大部分厂家追求“大兵团作战”、“统一规划”,殊不知,适用北方未必适用南方,沿海好用的到了西部就不灵。
2.单方面投入,缺乏渠道协同。在三、四级市场,最好整合当地的社会资源,利用经销商、零售商的力量进行推广。但大部分厂家却情愿自己操作,今天做广告,明天做促销,不亦乐乎,而经销商并不领情。对他们来讲,配合,就是给厂家面子,不配合也无所谓。于是,厂家一边投入大量资源做推广,一边还要没完没了地游说经销商配合。
3.墨守成规的思考方式。大部分厂家把一、二级市场的推广理念、推广手段简单复制到三、四级市场,结果,那些“高雅”、“有品位”、“有文化气息”的手法,大多一文不值,消费者对此毫无兴趣;而在厂家眼里“落后”、“俗套”的推广手段,往往更能吸引眼球。
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个体消费能力普遍不高,攀比意识、从众意识强;媒体环境相对单一,主要是电视和户外媒体,平面媒体地位不高,任何单一的推广手段都无法取得成效,必须整合推广:整合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的力量;整合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
推广的三个要点
1.以核心经销商为支点。充分嫁接经销商的资源,与经销商一起协调、合作,进行推广,各司其职。
2.以整合传播为核心。不要妄图凭借一招一式取得成效,应有效组合电视、报刊、广播等传播手段与社区活动、终端促销(买赠、特价、捆绑促销等)。
3.以地面推广为主导。以墙体、车体广告等户外广告地面推广为主,辅助以空中传播,联动推广。
六招联动
1.找出打动农民的卖点。
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普遍不高,比较务实,看中实效。例如,有些地区信号接收不好,海尔就销售“超强接收”的电视;很多公司还推出了“专为农村电压设计的家电”,解决农村电压不稳的问题。
2.创作引发农民兴趣的口号。
中国移动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在一、二级市场,它主张“中国移动信息专家”、“尽享成功、信赖全球通”。到了三、四级市场,则传播通俗易懂的消费理念,如“中国移动本地卡,一边耕田一边打”、“神州大众卡,发财致富卡”、“134到139,发财致富好帮手”、“中国移动神州行、发财致富我能行”等。信息单一明确,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3.以墙体广告为主,打造立体广告网。墙头广告是三、四级市场最常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发布、维护成本低,覆盖面广,能有效支持终端,视为首选。在电视方面,这一市场对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最为敏感,其次是地方台播放的电视剧,再次是地方新闻。因此,地方电视台贴片广告的效果最好,成本低,覆盖广。另外,车体广告、村务公开栏广告、广播广告、宣传单等,可以做辅助性传播。
4.注重营销事件的口碑传播。厂家应充分发挥三、四级市场“舆论领袖”的作用。其一,深入社区、乡镇集市进行咨询活动,提供就近服务,形成良好口碑。其二,以县(市)、镇(乡)、村为单位,选择意见领袖(如村委会主任、致富带头人等),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定期开展活动,让其承担推广职责。其三,进行公益活动,如赞助学校、赞助贫困儿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创维的“新农村影院工程”就投资1000多万元,力图以此覆盖重点省区的三、四级市场。
5.以联动为原则推进终端促销。三、四级市场的消费意识滞后,一些在一、二级市场用滥的招数到了这儿照样管用,抽奖、路演、模特秀、特价、以旧换新等促销方式,都会受到欢迎,只要认真组合、高效执行,完全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成效。如比较流行的乡镇路演,在商业区、集市举行大型活动,可将现场抽奖、知识问答、文艺演出、现场促销等各种促销手段融合到一起,达到路演造势、终端销售的良好互动。
6.有效的组织与管理非常关键。整合推广,需要厂家、经销商、零售商协同工作,推广的环节更为复杂,管理也更为困难。如何让经销商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媒体资源、人脉关系拿出来?如何让各终端配合厂家,保证执行的规范?都必须建立规范的机制、流程,清晰界定三者的责、权及衔接规范,详细规定推广活动的组织、管理、执行的各个环节。这个工作要细致,物料怎么制作、怎么摆放,赠品怎么申请、如何发放、如何监控等,不可偏废,才能确保最终的执行效果。
乡土知识 篇11
一、认识乡土课程资源
1. 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
乡土课程资源的特点如下。
(1)乡土。这些资源一定是属于这块土地的,是这块土地上的物、事、人、文化等。它们或是这块土地所独有的,或虽然不是这块土地独有,但通过长期浸润,能飘溢出这块土地芳香的内容。这些资源承载着浓浓的乡情,对培育学生乡土情怀有着特殊的意义。
(2)生活。这些资源总是与这块土地上的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对这些资源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比较容易激活其原有经验,产生学习兴趣,或容易用所学知识、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应用。
(3)情境。这些资源呈现的类别比较丰富,其中多数是真实的生产与生活情境。这些情境性乡土资源所呈现出的问题,通常是不良结构问题,即多因多果,动态变化。这类情境有别于实验室问题情境,尤其是验证性实验情境,对训练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
(4)综合。乡土情境性问题解决学习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通常是多学科的,在当前课程设置以分科教学为主体的情况下,提供一个跨学科知识与方法综合性实践应用环节,这是对分学科教学不足的有效弥补。
乡土课程资源所具备的上述四个特性,是其他类别的课程资源不具备的,或者说具备得不充分。因此,乡土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价值而言是独特的。
2. 乡土课程资源的主要类别及其特征
乡土课程资源有多种分类方式,从对其加工处理的程度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六类。
(1)原始态资源。即一种原始存在形态的课程资源。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生产或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一个或大或小的自然生态,还可以是一个没有任何加工的原始故事等。这类资源往往是近在眼前,但往往教师对此似懂非懂,或视而不见。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很多崇明人都去过,但真正能深入了解它的人不多。这类资源因为较为原始,一般人较难把握,与课程目标的显性相关性不高,不太容易被课程化,但它的魅力也就在于其潜在的可探究性,这是一个资源宝藏。
(2)注释性资源。这是在不改变原始态实境资源基础上,对其具有教育性的部分通过现场的图示或文字注释使之显性化,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关注并便于学习。如崇明西沙湿地有许多铭牌,注释着不同的环境特征;崇明前卫生态村“种—养—沼”三结合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其内在结构关系既严谨又复杂,它是通过现场的图示进行注释的。总之,这些资源既有真实情境性又被注释过,是可识别性较强的资源。
(3)文本化资源。这是一些并不专为教育,而是为了文化或科学研究而对这块土地上(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的人、物、事、文化等进行的文字描述或影像记录。它既可以是散落存在民间,也可以如《崇明县志》等以集合的形式呈现。这些资源虽然与课程目标的紧密度不强,但它们具有跨越时空、精心提炼加工等特点,是极好的、宝贵的可利用资源。
(4)课程化资源。这是一些为了某类课程,或某门课程开发而进行精加工后的乡土课程资源。如崇明地区为了系统开发“生态崇明”系列化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先行开发了《生态崇明》科普读本、《崇明县生态科普报告集》等一系列资源性成果,这些内容不是面向学生的,而是为崇明地区教师开发相关课程,使其科学性得到有效保障的乡土资源。
(5)场馆类资源。这是一些集中的专题展示或介绍乡土的资源。如“崇明博物馆”是比较完整地介绍崇明历史与文化的专题馆;“崇明生态科技馆”是专题介绍崇明生态及普及生态科技的专题馆;“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详尽介绍了本地“非遗”项目等。这一资源的特点是实物、文字描述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系统性强,一般还配有专业讲解员,有利于学生学习。
(6)社会智力资源。每个地方都有对某一领域有特殊研究或有特殊经验体会积累的人才、专才,如“崇明县水生水环境研究所”等专题研究的场所与机构,这是乡土课程资源的又一个宝库。
以上介绍的这些资源中前两种都是乡土实境资源,生活性、情境性、综合性特征更鲜明一些,但存在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教师在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时有一定的难度。第三、第四种资源都是非实境性的、经过加工后的描述性资源,保留着很好的乡土性,但生活性有所弱化,情境性与综合性更弱。最后两种资源是综合形态的资源,有其特殊的优势。由此,不难看出,不同类别的乡土课程资源,彼此之间并不存在优劣问题,我们要根据课程的预设目标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利用。
二、乡土课程资源建设
乡土课程资源建设是指为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提供丰富而优质资源所做的建设工作,其结果不是形成了课程或课程实施活动,而是为其创设必要的、良好的资源性条件。在编制某类乡土课程或某门乡土课程的计划时,尤其是课程目标确定后,课程内容的建设就成为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这里的“建设”有三层含义:一是这块土地上的人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二是人们对这块土地上的物、事、人、文化等进行提炼总结与描述的过程;三是课程编制与课程实施人员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进行的指向性明确的对相关课程资源搜集、筛选、整理的过程。这里主要对第三种情况进行研讨。
1. 乡土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
(1)适切性。即应根据课程目标要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地域的资源优势进行选择。具体来讲,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要反映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方向,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是贴近生活的、为学生所熟悉的、可感知的情境,且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发展需求。如以“生活垃圾”专题设计来讲,小学学段请学生搜集校园、庭园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资源,让学生在体验中走近垃圾、认识垃圾;初中学段请学生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开展相关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感知垃圾不当处理的危害,激发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情感;高中学段则发挥崇明垃圾填埋场、崇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等乡土资源的优势,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垃圾有效回收与处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生态综合素养。
(2)科学性。即选择的乡土课程资源所蕴涵的教育内容要正确、合乎科学的逻辑。如崇明东滩一位教师选择了邻近学校的海堤护坡工程作为课程资源,通过对资源概况的介绍,学生了解到高大的防浪墙切割了堤内外两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与通道,导致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了影响。于是,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绿色通道方案的设计”活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有效激发了,闸门式、开孔式、天桥式、翻板式等多种合理、科学的野生动物绿色通道方案被学生设计出来。
(3)典型性。即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这个地域自然或社会个性特色的资源。具体来说,这些资源是对地域文化和特性的反映。如在《生态崇明》“古瀛文化”一章内容的开发中,我们选择了“崇明天气谚语”“崇明扁担戏”“瀛洲古调派琵琶”“崇明灶花”“崇明山歌”等具有地域特点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感受崇明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传承过程,从中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发挥乡土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当然,在选择与开发中要避免片面强调乡土资源特色的倾向,培养学生对特色乡土资源的自豪感,不等于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自我优越感,更不是培养学生狭隘的地方主义。
2. 乡土课程资源的常用搜集方法
(1)实地考察法。首先要明确考察的对象和目的,明白为什么要做这项考察;其次是要选择合理的考察地点,可选择科普教育基地等资源相对集中、典型的地方,或校内园地或校外基地相对容易进行持续观察的地方;再次是考察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要精心合理,要善于运用不同考察工具,根据需要做好考察计划;最后是要及时记录与分析,使考察成为一个有品质的观察和思考过程。
(2)访谈法。对专业研究人员或对资源比较熟悉的人员进行访谈,能够比较深入、细致地了解资源的特点。访谈对象要选择对该类资源熟知程度高、科学性把握强的人员。访谈时,要关注被访谈人员叙述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要有访谈提纲与规范记录,以便后期对资源整理与利用。
(3)文献资料法。首先是从专家处进行查阅,因为专家通常有相对完整、丰富的文献资料,这是文献查阅最有效率的方法;其次是查阅地方志,这些资料相对完整集中,内容也较可靠;再次是查阅地方杂志,其资料可靠可信;其四是地方研究部门,包括相关学会、协会,会有相对完整的专题研究资料;其五是去地方图书馆,一般会有本地区人士出版的书籍,是一条较好的捷径;其六是去文化与科学研究主管部门,那里会有“非遗”项目、软课题项目等申报材料与结题材料,这也是很珍贵的资料。
3. 乡土课程资源的筛选
对资源的课程化筛选通常有三个原则。
(1)有用。课程资源的筛选,就是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将搜集到的资源进行分析、判断,留下最相关、最有用内容的选择过程。当然,“有用”也是相对的,有时,把其他资源作为拓展内容或学习参考资料也是有必要的。
(2)适用。分析、判断资源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学习条件。但对某些不适用的“有用”资源,可以进行适当的加工、改编,如增加它的直观性、趣味性,配上案例等,使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相适应。
(3)能用。分析、判断资源是否适合教师现实水平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教师通常是知识型的,对专业化的内容,尤其是操作性的技能,教师未必能精通掌握,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特殊的培训,如无条件进行培训,同时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也较难把握的资源,就只能暂时放弃。
4. 乡土课程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乡土课程资源的整理需要有一个逻辑框架,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可以对此构建不同的资源整理的逻辑体系,形成相应的资源库。
(1)基于国家(学科)课程标准的乡土课程资源整理与利用。学科课程,尤其是理科的学科课程,其课程标准主要以学科知识体系编制而成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也是基本按照这一逻辑体系展开的。学科课程的乡土课程资源库主要以其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框架去构建。这一资源库不仅可以培育学生乡土情怀,还有助于促进课堂向“主动学”转型,并使学科教学真正融通生活。
这些资源主要可以三种形态呈现:一是把乡土问题解决学习情境归入相应的章节下,供教师教学时选用;二是把这些资源融入到教学设计方案之中,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三是把一些综合性的拓展、探究内容组织化,形成学科自主拓展、探究课程,从而真正全面落实学科三类课程。
(2)基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组织结构的乡土课程资源整理与利用。某一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确定后,一定有一个课程内容体系的组织,这种组织或是知识内容的组织,或是活动项目系列的组织。其组织结构就是这类课程乡土课程资源整理的逻辑框架。这种框架,尤其是活动项目组织结构通常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这恰恰是这类资源库的重要特征。这类课程关注的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学习,而是满足学生能力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更多地强调的是情境体验与“做”的学习。
这些资源可以直接纳入到这门课程结构体系之中,直接成为课程内容;也可以纳入到与这门课程相配套的资源库的相关位置,供教师们在课程实施中对乡土课程作“二度”个性化开发时选择之用。课程执教者不仅仅是课程资源的共享者,还应该是资源库的建设者,对资源库充实与更新负有责任。
(3)基于乡土课程资源积聚类资源库建设的资源整理与利用。地方或学校的乡土课程资源库,有时就是一个资源素材库。它不直接与某门课程开发相关,起到的是一个“聚宝盆”的作用。对这类包罗万象的资源库,更需要有一个逻辑框架。这类资源库的二级结构可以进行如下建构,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等。这一相对标准的资源库的建立,有助于增强区域间或校际间交流上的相通性,更为学校教师开发乡土课程提供了一个“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