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化(通用9篇)
乡土化 篇1
摘要:乡土建筑的高技化是当代乡土建筑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将高技术与地域性建筑完美的结合是文章探讨的重点。首先提出了地域性建筑从“传统乡土”向“高技乡土”转化的必要性,接下来从3个方面分析讨论了乡土建筑高技化的若干种设计手法,最后得出将高新技术与传统建筑相结合已是当今地域性建筑设计的一种必然。
关键词:乡土建筑的高技化,地域特色,高技术,结合
“乡土建筑的高技化”是科技全球化以及世界性旅游热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随着旅游、疗养与工作有机结合的现代生活模式的出现,使风景名胜以及生态旅游区中的建筑功能不断演化,并促使了娱乐、商务、技术培训和科研诸功能的相结合。新功能必然要求服务设施的不断更新,从而使这些地域建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尤其在建筑师的主动追求下,使不少地域性建筑从“传统乡土”向“高技乡土”转化。
同时,在全球化环境下,作为一种对文化趋同的反动,人们格外维护地域特色,而高技术条件下对高情感的追求,则进一步加速了这种“高技”与“乡土”相结合的创作趋势。这种创作倾向的结果是:促使高技建筑的文化内涵从全球性向地域性转化,其审美追求也从表现“标准构件”、“银色外表”为特征的“高技外表美学”,向以绿色、生态和信息为内涵的“高技功能美学”转化。
在当代建筑创作中,高技乡土大致包括乡土技术的改进与升华、乡土技术与高技相结合,以及用高技创造当代乡土建筑等若干种探索手法。
1 乡土技术的改进与升华
提炼乡土技术中至今依然适用的元素,并适当融合当代建筑的设计方法,创造新的乡土技术和适宜技术。由于采用低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建筑造价,又可赋予建筑强烈的地方特色,作为乡土建筑现代化的过渡产物,这种设计方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运用尤为广泛。
例如,埃及建筑师哈桑·法塞的拱顶,印度建筑师柯里亚的“管式住宅”和“开敞空间”,均是这一倾向的代表性作品,再如中国建筑师冯纪忠设计的上海方塔园茶室及大门,其形式取自中国传统民居,轻盈的竹、木材料与钢材相配合,以类似网架的现代结构系统,支撑优美、舒展的空间曲面屋顶,它既有乡土建筑的独特丰韵,又有当代技术的精美和力度。
2 乡土技术与高技相结合
乡土技术与高技的结合有多种方法。如将乡土与高技手法并置;或提炼传统乡土建筑技术或材料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加以改进后直接用于当代建筑,更有甚者以高技手段重新诠释传统乡土建筑的技术特征等等。
乡土与高技并置,是在当代建筑中,同时采用乡土建筑材料与当代建筑材料、乡土技术与高技术,并且从视觉和技术上将二者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设计手法。如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叶维克宫(Tuwaiq)借用当地堡垒和钢索拉膜帐篷的构造,“大胆面对并成功融合了传统与高技术”。在奇芭欧文化中心中,当地木肋棚屋的材料及构造与钢结构结合得天衣无缝,实现了一个地域文化与高技相结合的神话。
以高技诠释乡土文化,则是完全脱离传统建筑的材料和形式,而在空间、形式、结构、构造等方面吸取乡土建筑精华,并以高技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设计手法。例如,杨经文的“生物气候地方主义”建筑充分体现了这类建筑的技术特征。他借鉴马来西亚传统营造方式中的许多做法,如骑楼、平台、双层墙体等,但是其中几乎看不到传统材料或形式的影子,完全是建立在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基础上的全新建筑。
3 以高技创造当代乡土建筑
早期的“高技派”建筑强调建筑自身结构,功能和形式的完整性,而忽视建筑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关系。而在高技乡土建筑创作中,努力实现技术与自然环境、技术与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针对特定的地域环境,为乡土建筑文化注入新的内容。
在以高技创造当代乡土建筑的创作倾向中,常见有高技回应人文环境以及高技回应自然环境2种倾向。
1)高技回应人文环境
地域文化特征与传统建筑语汇密不可分,在当代一些建筑师试图发挥当代技术的基本优势,超越以往对历史的肤浅模仿,以高技抽象的手法提炼地方文化,营造能够充分表现地域人文特点,给人以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场所空间。
2)高技回应自然环境
对待定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资源等)的重视与回应,是乡土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用高技回应自然环境并非简单地利用现代技术和新材料,去模仿地域性建筑外形,而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信息技术,以高信息、低消耗、可循环和自调性去进行设计。创造一个适应地理所在环境,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建筑。
4 结 语
目前,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量生态建筑材料得到开发,包括透明绝热材料,经过改进的自光反射系统,以及新的墙体构筑方式等。另外,不少应用空气动力学、仿生学等高科技成果的新材料、新技术已经研制成功,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确应用这些高技术成果到乡土建筑设计当中,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节约能源,同时满足建筑的功能需要,并且不失其地域性的建筑特征。
参考文献
[1]董晶.中国当代建筑中的乡土主义设计倾向[J].建筑师,1999,(12):36.
[2]彭一刚.从自然流露到刻意表现——当代西方高技派建筑赏析[J].建筑师,2004,(3):4-8.
[3]薛恩伦.重视环境、文化传统与生态平衡的高技派建筑[J].世界建筑,2000,(4):26-29.
[4]张峰.乡土建筑的内涵与设计借鉴[J].中外建筑,2005,(1):56-57.
[5]杨崴,曾坚.“高技乡土”——数字化时代的地域建筑[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
[6]唐洪刚.对乡土建筑与建筑文化趋同的一点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乡土化 篇2
顾名思义,乡土地理就是本土的地理,说的是家乡的地理及生态环境,提出来的问题必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乡土地理知识无疑拥有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特点,其印象是具体的、可感的、生动的、可摸的,自然无需借助太多花拳绣腿式的手段就能把地理环境展示给学生。所以,它对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并强化地理分析能力起着很好的作用。如此,更体现地理课程创新意识的理念,更促进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实践能力,并更深层次地增进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在教学中潜意识地认真挖掘和整合乡土知识的教学资源,使教学素材更丰富,并把有趣的地理事物、现象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来,使它的多层次作用尽可能发挥出来,展现其独特魅力。
一、借助乡土知识,拨动兴趣之琴
兴趣是学习积极性和持久性的驱动力,能否使学生学习充满积极性,取决于学习兴趣这一方法是否充满驱力。乡土知识是诱发地理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毕竟,乡土环境是生活中能够直接触摸得到的,也是学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又有兴趣了解的知识。如教学“中国地形”时,教师故意提问:“谁从家里骑自行车来上学?”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我特意问:“不举手的同学是什么原因。”学生的兴致被调动了起来,整个课堂充满着议论的声音,“从马踢石骑马都下不来,自行车的刹皮怎么能抵得住”,“赤水一来,自行车被淹走了”,“龙地龙翻身”,“栢叶颤巍巍”,等等。我再接着问:“为什么我们上学会遇到这些问题呢?”学生开始有所思:“因为我镇是丘陵地形。”“那么,中国有哪几种地形呢?”学生联系西坪镇的实际,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加深对教材内容的了解、掌握;并由乡土知识学习中诱发的潜意识的兴趣,并更进一步移植到教材的学习中。乡土知识内容多姿多彩,并使学生感到无以表达的亲切感,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掘乡土知识并运用于课堂,必然极大地丰富教材教学内容,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知识,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从而大大强化教学效果。
二、借助乡土知识,开发创新思维
横跨太平洋、纵越喜马山,可对学生来说,仿佛是遥远的事情,由于物力人力的关系,确实少有身临其境的机会,只能“纸上谈地理”,感受难真切,兴致阑珊。乡土知识最能让学生有莫名的亲切感,学习地理既是有趣的,又是好用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常常要用到比较的方法。选取同类对象,比较异同,就近取材才方便,乡土知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讲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时,我先借助家乡西坪的一种现象导入———西坪是一个生态城镇,其植被面积广,是中国、世界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的发源地,蜚声中外的乌龙茶之乡,闽南乌龙茶的重要集散地,也是我县乡镇重要的茶叶交易市场之一。为什么自清朝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茶市和商品交易市场?学生一下子有了兴趣,引导学生尝试用气候知识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一方面是气候原因,西坪镇延戴云山南麓,位于东经117°50′,北纬25°01′,西坪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6-19℃之间,年降水量在1700-2100mm之间,湿润的气候适合茶叶的生长。由此更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当下做空调茶,要如何调整湿度,才能使茶具有鲜度,又耐品,且质优。分析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地理知识,又激发了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之心。教学中,尽可能利用乡土知识,以通俗化、生活化的方式展现教材内容,析疑解疑,和学生一起探寻身边的地理知识,在那善于发现的眼睛的察觉中,原来,地理就在身边。我们应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使其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运用到生活中,进而化为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借助乡土知识,激发爱乡情感
“掬月西楼袖底凉,孤鸾玉锁鬓如霜。似闻廊外吹横笛,漫逐游丝入梦乡”,故乡的花草虫鱼、日月星辰,无不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乡土知识对学生来说无不如此。生于斯,长于斯,了解家乡,也爱家乡。因此,教师要能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旧貌新颜,收集相关资料。如善用生活媒体、新闻热点,有助于乡土地理的展开,进而丰富地理学科知识,拓宽视野。因此,我让学生不时关注安溪电视台“走近安溪”、《安溪报》、《铁观音》、《梅影仙踪》等相关内容,这些都涉及乡土地理信息。在各种相关内容的拓展中,学生了解到竹藤工艺产业是西坪新兴的朝阳产业,和稳定发展的茶叶产业齐驱并驾,成为西坪镇的两大支柱产业。同学们在乡土地理中感悟了要发展家乡经济,就应该充分发挥铁观音发源地、茶文化旅游区优势,开创西坪山清水秀,茶香氤氲的茶业新局面。在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挖掘并运用乡土知识资源,以乡土知识作为地理学科知识的双翼,让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更生动,使课堂充满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促使学生激起爱乡情怀,且付诸实践。
化学实验呼唤“乡土化” 篇3
但反观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 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化学老师认为化学实验装置必须选用化学仪器、器皿来装配, 如果使用日常用品或食品等物质作为试剂则被视作不正式、不科学.这导致了化学实验相对显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脱离了课本就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化学.实际上化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那么, 如何创建“乡土化”的实验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用品与“乡土”相依
在教学过程中, 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语言能力再好, 学生的抽象思维也不容易跟上.因此, 教学用品的直观性对学生的帮助很大, 特别是带有乡土气息的教具, 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 更容易进入学习的角色, 印象更深刻.其实在学生身边有许多常见的化学物质, 如果能灵活的选作为实验药品, 不仅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感到化学并不神秘, 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例如, 鸡蛋的蛋壳、食用油、洗发水、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煤气、粗盐和加碘盐、味精、马铃薯、面包等等.用这些用品来做实验, 肯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实验情景与“乡土”结合
化学实验需要预先设置一个情景, 目的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愿望.所以, 我们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 体现“乡土观”, 我们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事物, 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比如, 在学习沪教版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时, 我们可以举例:家中的食盐放久了为什么会变潮 炒菜的铁锅为什么会生锈 怎样防止铁锅生锈 我们村里的污水河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 让学生明白这些现象中都有化学, 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三、实验过程与“乡土”挂钩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而言确实具有他独特的魅力, 我除了让学生接触教材中的实验, 还会针对每节课设计不同的生活化的实验, 最大限度发挥实验的作用, 同时也使学生用新的视角去、认识生活中的物质及现象, 也使课堂更加贴近生活, 增加了课堂的生活化和生动化.化学实验的开展并非都需要实验室的瓶瓶罐罐, 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都可以作为选取化学实验内容的素材, 这些素材学生熟悉, 内容丰富, 易于选取.以这些素材为实验内容, 对于学生注意身边的化学现象、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 利用身边的化学现象, 更好地学以致用, 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在沪教版第六单元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我们完全可以用蔗糖来做溶解实验.学习了三大强酸后, 采用白醋做酸的通性验证实验;在学习盐的性质时, 使用碱面、食盐等家庭添加剂和调味剂等等.这些生活化的实验用品, 使得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生活中的物质, 也使得课堂更贴近生活, 增加了课堂的生活化和生动化.
四、实验延伸与“乡土”相连
新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可以根据学校设备条件和教学的实际情况, 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鼓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所以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 我们不能停留在做完实验为目的.我们希望的是学生能把实验的热情带到课外, 带到生活中, 从而实现实验探究的延伸.因此, 选取乡土化的问题就显得非常关键.
例如, 在学习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之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测定当地土壤酸碱性, 并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议或适宜的种植方案”.通过这样的作业, 让学生在课外继续保持探究的状态.
当然在进行乡土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为了有效的利用“乡土资源”, 我们也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乡土知识背景应该体现趣味化.正因为有了趣味, 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劲头才会更大些.所以我们应该在乡土资源中寻找那些生动、鲜明、新奇的生活现象来引发学生兴趣.
2.提倡乡土化实验教学, 并不是否定教材中的实验.对于非常重要的实验我们还是要认真完成的.比如, 沪科版中“性质活泼的氧气”、“奇妙的二氧化碳”, 这些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科学素养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们不能替换.
由此,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呼唤带有“乡土气息”的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殷树祥.化学与生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3 (4) .
乡土化 篇4
一、以教材为载体,建构生态型学生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师不但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农村学校现在使用的美术教材,包含的教学内容有许多科目和本地区社会、人文、学生知识结构都格格不入,所以特色化美术教学顺应教改的需要已成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即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如:《美丽的羽毛画》《萝卜雕刻》《玉米根艺造型》《有趣的叶印》《丑洋芋不丑》《草编人》《石灰石造型》等。
改教材的原则:换汤不换药,即教学方针目标不变,只变教学内容,即变形不变质地作一些适当的修改。1. 更换内容。教材中《高大的楼群》,农村的孩子对一幢幢高耸入云的大厦形象模糊,因此我们可以把内容改成画家乡的新居。2. 扩充内容。如剪纸,结合农村当地的民间剪纸,可以剪各种动植物、人物、窗花等。
二、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学
1. 走进生活,拓展补充素材库
美术根植于生活。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山顶上的古堡、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这些事物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由于独生子女现状和“家长承包制”,使孩子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缺少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因此,作为美术老师,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开“源”建“库”。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1)心存美念,处处皆美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题材资源。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朴素之美,唯美善美
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农民杀猪宰羊、走乡邻、访亲友、逛庙会……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不同的节日,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如春节家家户户吃饺子、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放焰火、挂灯笼、耍社火……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个性和情操,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同是对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2. 以变思进,美需要改造
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一个个养殖场、蔬菜大棚、新农村等,这些都是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通过观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此时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如:我为家乡设计的桥、少年宫、影剧院等等,同时学生也发现了家乡环境的日趋恶化,此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宣传画、变废为宝等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三、设计“无定法”教法,探究“有好法”实践
1. 组织“生态游”,开放主阵地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题材内容,而更本质的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在特色化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
2. 活用现代新手段,开拓高效表现法
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效果。而新课标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因此我们尽可能结合当地资源,可以设计出像《有趣的草编》《树叶拼贴》《萝卜雕刻》《捏泥人》《种子粘贴》《根会说话》等工艺课。
3. 多手段错综整合,全方位多元能力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理念,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挖掘本地资源,营造乡土化氛围 篇5
一、从农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获得资源
我们从本地实际出发,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展区角活动, 既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又让活动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1.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区角活动。
活动区必须有多种活动材料, 幼儿正是在摆弄与操作物质材料中认识世界的。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开放的活动材料, 如可以扎扫帚、编花篮的玉米秆, 可以制作眼镜、小飞机的高粱秆, 可以搭建小房子的玉米棒, 可以制作打击乐器的竹筒, 可以编结花环, 草帽和各种动物头饰的狗杨柳条, 可以用来搓麻绳、编网包的红麻, 可以染色粘贴的木渣、花生皮, 可以做攀登架的枯树等。这些开放性的材料能极大地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相对于室内的区角活动, 孩子们更喜欢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区角活动。针对这一特点, 我们根据教育目标, 把孩子引向大自然。如:幼儿园后面有一块种植, 每当夏末初秋, 这里便成了孩子们开展活动的“宝地”。有的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 用瓜叶当盘子, 瓜果当食物, 挖空的小瓜做饭碗;有的幼儿用瓜藤编结草帽;有的幼儿围着瓜架追逐游戏……只要稍加留意, 就会发现河边、树林、田埂、山坡等都是开展区角活动的好地方。孩子在真实有趣的环境中展开活动, 想象力、创造能力能得到更大发展。同时, 大自然能陶冶幼儿的情操, 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家乡的情感。
2.利用社会环境, 开展区角活动。
杜威认为, 只有在社会与儿童之间找到平衡点时, 幼儿对于活动才会真正感兴趣。据此, 我们努力挖掘利用周围环境,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村头那个废弃的维修厂里堆放着一些报废的小拖拉机、抽水机、梨、耙和各种零件, 我们在检查排除了危险因素后, 带幼儿进入维修厂活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兴趣出乎我们的意料, 他们有的爬上车头当司机;有的在玩螺丝配螺帽活动;有的在抽水管上练习平衡走;有的俨然一副维修师的模样, 蹲在机旁边敲敲这、卸卸那, 不停地“研究”……在木工房, 孩子们有的用小锤子钉钉子, 有的捡木块、木渣准备粘贴活动;有的用小锯子锯木头做刀;有的捡小块木头玩积木游戏;有的在“研究”木工师傅做的各种小橱……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中, 幼儿主动与环境发生互动, 从中了解物质的诸多属性, 激发探索、创造的欲望。
二、树立大教育观, 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
1.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农村幼儿的某些活动常在家长的“乱摆弄”的呵斥声中被中止, 所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中, 我们以具体生动的活动事例向家长讲解, 以增强家长对活动的认识。如在剪玉米皮的活动中, 我们向家长介绍:这是一个手脑并用、手脑相长的活动, 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育, 而且能促进幼儿脑的发育。家长的认识提高了, 也就不再反对孩子的“乱摆弄”。在此基础上, 我们引导家长开辟一块属于幼儿自己的活动区域, 允许孩子随意操作摆弄, 同时建立示范户, 开展竞赛活动。
2.在家园合作的趣味活动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 我们开展了亲子趣味活动。活动前, 我们将家长、幼儿收集的自然材料分成果实类, 贝壳类、蔬菜类、羽毛类等, 然后根据分类的情况设计相关活动区域, 并投放所需的辅助材料。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感染了家长, 家长纷纷参加到创作活动中。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能用不起眼的羽毛粘贴出形态各异的小动物, 能用麦秆、螺壳、河蚌等材料进行造型时, 家长们无不惊叹。这以后, 家长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具有乡土气息的活动对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价值。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增强自信心, 为以后开展各种创作活动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激发创作热情, 开展多种活动
美术心理学研究表明, 对幼儿而言, 来自现实生活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有效得多。因此, 我们常常通过参观、散步、郊游等活动, 带领孩子们欣赏荷塘、园林、田地、陶瓷工艺和古镇老街等, 以丰富孩子们的审美经验,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我们还利用所处环境的有利条件, 将孩子带入大自然, 让孩子与花草树木对话, 与蜜蜂、蝴蝶嬉戏, 和审美对象融为一体, 学习捕捉事物的个性美。在进行美术创作时, 我们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 创作富有个性的作品。
色彩斑斓的动物羽毛, 形态各异的贝壳, 品种繁多的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都是幼儿开展手工活动的好材料。这些自然物能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如春天, 有形状各异的河蚌、成熟的麦穗、新鲜的蔬菜;夏天, 有成熟的玉米、鲜嫩的莲藕;秋天, 有各种水果、蟹壳……幼儿面对自然材料, 有意识地展开联想。这样做既能让幼儿与原材料充分接触, 了解材料的性质, 引发联想, 增强幼儿的创造性。
乡土游戏校本化的途径研究 篇6
一、整合资源合理取舍, 重拾乡土游戏
乡土游戏作为一种民间游戏, 渊源流长, 其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融趣味性、益智性、群众性为一体, 特别是在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学校活动中通过大力普及乡土游戏推进学校阳光体育的发展, 锻炼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坚强勇敢、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观念都是行之有效的。作为一种本土化的运动项目, 根植于民间, 但发展、传承靠孩子。对于伴着电脑长大的00后的孩子们来, 乡土游戏无异于新鲜事物。而在乡土游戏中长大的60、70、80后的教师则是开发乡土游戏的主办。2014年6月学校向全校师生发起征集乡土游戏的号召, 学校成立了乡土游戏开发领导小组。为使乡土游戏科学、规范地融入校园、进入课堂,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考证, 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发动学校教师搜集;二是发动学生家长搜集;三是访问全县民间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四是到县史办查找、印证;五是通过网络查到相关的游戏资料。对搜集到的乡土游戏学校组织专人进行筛选、分析、整合。从项目的名称、技术要领、运动强度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记录, 对一些不受场地、空间、器材限制的游戏, 如“跳房子”“丢手绢”“抓石子”“滚铁环”“绞花子”等, 由于简单易学且安全性较高, 我们原汁原味地直接拿来, 在内容和形式上尽量保持原貌。对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内容、形式、规则不符合时代特点和儿童认知特点的游戏, 如“跳山羊”“赶猪”“鞭赶老牛”“斗鸡”等游戏, 我们组织专人进行了重新改造加工, 取其长弃之短, 提高了游戏的安全性与趣味性, 使其符合学生身体发展规律, 并赋于其一定的教育意义。大量乡土游戏的征集, 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的种类与形式, 推动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创新, 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整合活动整体推进, 乡土游戏遍地开花
城区的孩子受居住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很难在校外体验到乡土游戏给童年带来的快乐。因此我们将乡土游戏的开发与推广纳入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一是提供场地。有些乡土游戏开展时需要一定的场地、图案、器材做保证, 如“跳房子”“滚铁环”“鞭赶老牛”, 我们组织专人在校园四周空地上用油漆为学生画好了玩“跳房子”所用的图案。在专用场地为他们准备了滚铁环所用的环和钩, 赶老牛所用的鞭子和陀螺, 并放在孩子们随意能取到的地方。学生只要下课想玩就能在指定场地无需准备快速进入游戏。二是将乡土游戏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中。我国现行的体育课内容大多源于西方, 侧重于学生体质技能的训练。长时间单一的训练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而我国传统的乡土游戏大多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 易教易学, 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我们明确规定每班每周必须上一节乡土游戏课, 要求体育教师将乡土游戏和体育课内容有效整合, 在课前、课中、课后适时安排一定的游戏, 调节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 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益智的学习目的。三是将乡土游戏纳入学校大课间活动, 使乡土游戏开展常规化。学校教导处、体育组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活动为学生喜爱的乡土游戏, 活动内容每天不重复, 每周小调整, 每月大调换。每天下午固定时间孩子们老鹰捉小鸡、丢手娟、踢毽子、跳皮筋、抓石子、滚铁环……活动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操场上学生挥汗如雨, 呐喊声响彻校园。学生付出的是汗水, 收获的是开心, 是快乐。四是鼓励学生制作乡土游戏器材, 创新乡土游戏形式。学生开发乡土游戏器材有着非常广泛的空间, 他们在家长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喜好潜心研究、精心设计, 认真实践尝试。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必定要进行缜密的思考, 在实践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创新的东西在里面, 这样的活动, 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学生制作的“套圈”游戏中的“圈”, 有铁丝圈、有塑料软管圈、有竹篾圈、有高压锅内的密封圈, 有铁片圈等, 面对学生自制的各种各样的圈, 就有一个甄别实践的过程, 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圈去套时, 有的轻、有的重, 太轻、太重都不合适。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明白了, 任何游戏都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里面, 简单的套圈游戏, 大小轻重必须要合适, 学生在简单的器材制作中悟出的哲理远远不止这些。
三、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 乡土游戏落地生根
乡土游戏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体育文化的积淀, 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开发、挖掘各地的乡土游戏有助于形成学校的鲜明特色。因此乡土游戏是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我校是张掖市校本课程示范校, 近年来我们不断依托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着力打造学校特色。一是抢抓机遇打造跳绳特色。2013年8月全国跳绳协会举办的全国性大型跳绳比赛花落高台。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精湛的跳绳技艺深深震撼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我们以此为契机, 开展了全校性花样跳绳普及月活动。8字跳、单摇、双摇、花样跳、绳中绳跳……一根短绳创新了孩子们的思维, 承载了孩子们无穷的萌动与神思。学校组织教师创编了《花校跳绳》校本教材和大型团体操《韵律绳操》。二是以地方特色打造学校特色。高台县地处西北边陲, 特有的地域文化造就了高台人民乐观向上、能歌善舞的淳朴民风。西北大秧歌是人们休闲时最欢喜的运动之一, 学校将秧歌做为校本教材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开发了《西北秧歌》校本教材, 开设了《秧歌》校本课, 每天早操时间学生手执彩扇, 翩翩起舞, 千姿百态, 美不胜收, 成为学校特色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乡土游戏作为校本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有效地促进了乡土游戏的传承性和传播性, 使乡土体育牢固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 使民间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摘要:乡土游戏科学、规范地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是阳光体育校本化的重要途径。学校要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逐步加以研究。
乡土化 篇7
一、乡土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1.乡土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广泛地兴起了保护乡土文化的热潮。乡土文化是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宝贵资源。乡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高中生承担着社会文化的传承责任,更加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高中教师在进行高中实践课程时,要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带领着同学们积极地探寻乡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将乡土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传承能力。
2.乡土化资源面临的课程困境
高中教师在开展乡土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第一,乡土化资源开发不到位。乡土化资源在社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认识不够深入,在进行实践活动中感觉无从下手。第二,内涵过窄。乡土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甚至有的教师并不知道本地区的乡土文化到底有哪些内容。这就导致了高中实践活动中乡土化资源利用率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采用多种形式开发乡土资源
首先,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认识到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学校要形成良好的乡土文化资源意识,带领教师和学生主动的收集乡土资源,丰富本地区的资源库。其次,教师在进行高中实践活动时,要做好学生动员工作,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地投入到乡土资源建设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丰富的资源库,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乡土化高中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
1.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实践活动是一项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生成性很强的活动,要将信息技术、科学知识、传统文化、道德建设都纳入到活动中去,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效果。乡土资源建设原本就是高要求的工作,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积极地搜集乡土资源,丰富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做好动员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乡土资源收集活动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和学生明确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在教学中引入乡土资源建设。最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完成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
2.师生共同建设乡土资源库
在我们生活学习的空间中,乡土资源体现得非常具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乡土文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乡土资源库,丰富乡土资源,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提供帮助。教师要明确教学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分析高中实践活动中涉及到的乡土素材,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和学生收集整理乡土资源,让这些资源能够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服务。在进行整理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信息、完善信息、补充信息,形成系统化的乡土文化资源库。
3.大胆创新乡土化课程资源
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细心地观察本地区的特色,善于积累和观察,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资源,拓展乡土化教学的空间。教师在利用乡土资源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创新乡土资源,带领着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欣赏传统的文化,赋予文化崭新的含义。教师要带领着学生深入民间生活,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寻找新的资源新的内涵。学生还可以到本地旅游局,向有关的专业人员咨询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本地独有的乡土资源,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按照生活方式、节日庆祝、家居建筑、饮食文化、地理人情等板块进行汇总,使之在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使用。
4.积极进行乡土化资源实践活动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对社会人情世故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所以教师要带领着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乡土实践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按照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选择最佳的课题,让学生进行乡土文化的探究学习。教师选择的课题口子要小,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具体的知识,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素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在情感方面和心理方面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充满了对家乡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乡土化 篇8
关键词:中国,乡土,文学,转变,风格,转变,贾平凹
乡土文学是我国文学当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 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都带有浓浓的乡土情节。其中就有贾平凹, 贾平凹写了许多关于农村的作品, 比如《鸡窝洼人家》《山地笔记》以及《浮躁》等等。后来, 贾平凹又推出了作品《秦腔》, 这部作品以严肃的态度、深刻的语言来描述了当地农村人物的生活现状。作品中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情节, 让人非常震撼。本文从中国的乡土化转变风格的思路对贾平凹的《秦腔》进行了探讨, 具体如下。
一、《秦腔》当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
如今, 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 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改变, 这对于作家反映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很多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作家会从新的角度和视野去看待这些变化, 并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反映现实生活。作家贾平凹在《秦腔》当中, 就用这样的方式生动而形象的反映了陕西当地农民的现实生活。贾平凹曾经这样说过, 他自己会试着用自身的生存感受和体验, 其表现乡村人们的真实生活。在这部小说当中, 不但反映了农民的生活, 同时也证明了人生的深刻性。从精神层面来讲, 这也是一种祭奠式的写作方式, 就连贾平凹自己也认为自己的写作充满了痛苦和矛盾, 甚至不知是该赞美现实, 还是应该痛恨现实。更不知为小说中的主角感到荣幸还是感到悲哀。
在当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抉择当中, 贾平凹借助现实生活当中的人物, 站在高处洞察当地农村的巨大变化。在《秦腔》当中, 主角夏天义是一个守着传统观念的保守人物, 他因为自己不能面对现实, 不能保护土地, 所以感到非常的痛苦。如果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 面对故土的巨大变化, 比如土地被占用、劳动力出走等等。一部分农村居民可能认为这不是心目中的家园, 但是这是城市化进程当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 作者从新的角度和视野来看待这样的变化, 这也体现了作者面对这些变化的心态。城市化的过程中, 乡村越来越向城市靠近, 农民和市民的身份也越来越模糊, 作者从这一个新的视觉中察觉了这样的现象, 不但感叹时代的进步, 同时也认为不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消融作为代价。在这部小说中, 还有一个人物叫引生, 这个人物生活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他渴望回归传统。作者在表现这个人物的时候, 笔触非常细腻, 同时作者也借助引生这个人物来表现了自己对传统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有人说, 在这部作品里, 引生就是作者的影子。因为引生是这个故事的讲述人, 同时也是很多事物的见证者。但是引生并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他非常疯狂, 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 出现在各个生活场所里, 而且引生也用独特的眼光来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引生的经历让很多人非常震撼, 同时也使人不得不深深的思考。引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儿子、孙子做啥?生了儿子孙子还不是生活在农村, 咱们生活辛苦, 难道也要让儿子孙子也跟着受苦?与其生儿得孙, 不如种颗树来的自在。”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理喻, 但是也是引生痛苦至极的时候所说出的话。不难看出, 引生对于现实非常无奈, 从深层次来看, 这种视野表现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乡村意识, 同时也反映出农村过去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一步一步瓦解。时代的变化使得农村居民对生命有了新的看法, 作者接着引生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农村生活变化所产生的抑郁, 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思想观念的解放。
同时, 引生虽然是一个“疯子”, 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物, 他的情感非常复杂。他出生于农村, 从农村出走, 漂泊无依。对于另外一个人物夏风而言, 有父母在就是故乡, 没有父母在就不是故乡了。作者对农村故乡进行审视的时候, 已经不仅仅只靠地理位置来确定的了, 而是靠的一种抽象的概念。在当代文明中, 乡土家园已经不能够再为农村居民提供生存的根基, 于是就出现了现代农村的孤独守望者。而小说中的引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守望者。农村生活的巨大改变, 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迷惑和感叹。这样的新视野在贾平凹的小说作品中体现了出来, 因此也使得《秦腔》这部作品更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秦腔》当中, 用“疯子”引生来作为叙事者, 小说里描述了引生的所闻所见, 同时也体现了当地农村正在发生的改变。在当地村民看来, 引生只是一个疯子, 其实他并不是真的疯子, 因为他有清醒的理智。后来有人这样评论, 引生的言行和一般人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他具有看穿事物本质的能力, 同时他也活在情感和理智的矛盾当中。也因此, 引生做出了很多看起来有悖常理的事。引生有癫痫病, 在癫痫病发作的时候, 他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幻觉, 这样的特点也使得《秦腔》这部小说的表现力更强, 内容更丰富。作者不但视觉独特, 其创作方法也是非常自然的, 他用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去窥视乡村居民的隐私和生活, 最后还原到现实生活当中。这样多变而灵活的描写, 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特征。
因为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 所以大量的新鲜事物也被传播到了农村。这些新鲜的文化和事物勾起了人们的欲望, 因此在无形之中也打破了传统文化观念当中的一些顽固思想, 并且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现代科技文明也对农村生活观念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选择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贾平凹借助引生这个人物, 分析了如今农村的大变化, 既对传统的农村文化进行了捍卫和保护, 同时又为充满生机的农村的衰落感到非常无奈。引生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都落空了。这其中既包含了某种希望的意识, 也反映了在农村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秦腔》这部小说展示的也是鲜明而生动的乡村生活, 在撰写这部小说之后, 贾平凹曾经说过, 这部小说便是为故乡农村树立起来的一座丰碑。
二、《秦腔》当中的新农村风貌和乡土情结
对《秦腔》当中的艺术结构、艺术语言进行分析, 发现里面记录了非常多的农村生活琐事, 而且也塑造了很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它的故事情节不算严谨, 甚至结局也不算完整。但是它却以全景的方式生动的展现出了清风街农民的生活方式、人情世故等等。
在《秦腔》这部小说当中, 既有对夏天义、夏天智的描写, 也有对武林、陈亮、丁霸槽等小人物的刻画。既有对人物前途命运的生动叙述, 又有对琐事的细致描写。通过这样立体化的方式, 整个农村的生活和风貌被生动的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因此, 这部小说也记录了农村当代生活的巨大变迁, 这里面深深的包含了作者对乡村文化、对家族、对前途的担忧。作者也曾这样说过:“我决定将这本书作为故乡的纪念碑。”这引起了很多人对历史演变的思考和反思。
《秦腔》当中的线索是秦腔艺术, 其表现的是清风街居民们的故事。在我国的曲艺文化当中, 秦腔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 其经历了多个朝代, 从历史走到今天。在陕西当地人的心中, 秦腔是一种文化象征, 也是很多人在劳动之余的闲暇活动。在小说中, 夏天智和白雪竭尽全力想要守护秦腔这种文化, 夏天智从小就热爱秦腔艺术, 对这种艺术情有独钟。白雪是夏天智的儿媳妇, 她同样也非常热爱秦腔艺术, 立志要成为一名秦腔演员, 后来去了秦腔剧团。为了能够完成理想, 白雪和夏风产生了很多的矛盾, 同时她也失去了上调的机会。后来秦腔艺术团解散了, 白雪也失业了, 但白雪却是真心的喜欢秦腔这门艺术, 将其当成了生活的寄托。在整个清风街, 秦腔的兴衰以及人们对秦腔的态度变化, 也体现了农村生活的变化。作者从秦腔艺术的角度来反映了乡村生活的新风貌。
在《秦腔》当中, 最感人的是夏家四个兄弟之间的感情, 清风街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四兄弟的感情非常好。兄弟四人谁家有好吃的, 好喝的, 绝对不会少了其他几个。这种可贵的亲情同时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四个兄弟分别是夏天义、夏天智、夏天仁以及夏天礼, 5夏天义自己也有几个儿子, 这几个儿子常常和自己闹矛盾, 这个时候常常是夏天智出面解决。夏天仁死了之后, 其他几个兄弟总是把嫂子接到自己家过年。几兄弟的手足之情让人感动和怀念, 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固有的风貌。
同时《秦腔》中也记录了现实和惆怅, 将人们生活当中的矛盾、苦闷、忧虑等表现的非常深刻。比如夏天义和夏君亭对土地改革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因此产生了一番水火不容的争辩, 此外还有夏天智和夏风对于秦腔所存在的不同态度, 也产生了一些矛盾。这样的碰撞, 在清风街的生活当中被展示了出来。后来贾平凹写了关于《秦腔》的后记, 在后记里面, 他这样说道:”体制对于治理发生了松弛, 旧的东西于是就消亡了, 像泼出去的水, 新的东西不来, 来了也无法抓住, 四面八方的风也不断的吹, 农民是一群鸡, 他们无所适从, 无法再守住土地……”, 这部小说通过细节的描写, 体现了农村物质的匮乏, 以及爱情的缺失和希望的破灭。大批的人离开这片土地, 清风街渐渐变得萧条, 而且失去了原有的样子。小说描绘了当代农民的生活状态, 而且也体现了作者对当代农村风貌蜕变的遗憾和不舍。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 人失去家园, 有三种意思, 即丧地、丧本、丧国。所谓的丧地, 指的是丧失生活的地方, 丧本, 指的是丧失精神支撑和文化传统, 丧国, 则指的是丧失自己的家园。在《秦腔》当中, 清风街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也是他们世世代代栖息的地方, 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小说中有个人物叫四婶, 她曾经表示国自己愿意和夏风一起去省城过日子。但是夏天智则不同意她的观点:“落叶必须归根, 根就是你的故土, 多少人都想回到故土生活, 你却不肯。”这也体现了农村人保守的观念, 但是这种观念在夏天义心中, 归根的观念又得到了升华, 他对于故土的热爱和保护, 几乎疯狂。他不管家里年迈亲人的劝阻, 义无反顾的守护这片土地。因此, 他看到清风街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 当地土地越来越荒芜的时候, 他非常的难过和伤心。在小说的结尾, 作者将夏天义写成了一个土地之子, 在夏天义死了之后, 人们将他埋葬在故土七里沟, 让他安睡在这片故乡的土地上。这样的结局也表达了作者的寄托, 并且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三、《秦腔》中的乡土文学特色
乡村一直是作家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个写作题材, 鲁迅、沈从文以及朱自清等作家都曾经写过关于乡土的文字, 也表达国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在《秦腔》当中, 包含了对乡村民俗风情、道德伦理、传统文化的描述, 因此也体现了浓厚的乡土味。清风街的支柱原来是夏家, 夏天义是乡里的支书, 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 发现故乡已经留不住他们了。和他的思想截然不同的是现任支书, 这位现任支书建设了繁华的农贸市场, 同时也体现出了两代人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作者的笔调非常的忧伤和悲痛, 他将乡村的自然情景和现代的商品经济进行对比, 而且描写了很多关于人际关系变化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农村文化正在一步一步的消失。夏天智对秦腔的热爱之情, 夏天仪对故土的守望, 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的失色了, 所以他们也发出了忧伤的感叹:“故乡从此失去了记忆。”
贾平凹从很多个角度来对乡村的变化进行了描述, 同时也展现了一步步离他们远去的生活, 但他们却非常的想要回归故乡。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代表作, 作品凝聚了作者的辛酸。在小说的封底, 作者这样说道:“当代乡村变革的脉象, 传统民间文化的挽歌。”中国社会正在不断的发展当中, 农村也在随之而发生着改变, 很多农村都已经脱贫致富。同时农村也正在遭受着很多的考验, 遇到了很多的困境。“三农”问题非常的突出, 传统的农耕文化和中国的飞速发展似乎有些不协调、不相称。很多的农民离开了乡土, 去往城市打工, 农村开始出现萎缩的状态。我国几千年都是以农民为主, 这样的观念正在发生着改变。《秦腔》就记录了这样的变化, 同时也解答了发生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对中国乡村风貌的真实反映。在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叫秦安, 他保守老实, 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所以被淘汰了。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塑造, 也表明了传统的乡村生活即将一步一步走向终结。还有君亭, 他所代表的乡村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说没有直接点名, 而是表现了无法解答的迷惘和失望。作者似乎也在暗示, 君亭的结局会不会和引生一样?
参考文献
乡土化 篇9
1中国式建筑的乡土化与地区性
中国式建筑的乡土化和地域化并非绝对对立、不可调和, 它们只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某个方面显得较为突出一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主义使地区化建筑风格逐渐席卷全国, 此时, 地区特性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了较为明显的表现。但在某些现代主义设计方案中, 仍存在着地域特色突出的成功建筑作品, 如图1所示。
2中国式乡土建筑
建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地域差异, 而地区性建筑多体现为乡土建筑。地区差异大不仅丰富了文化类型, 而且有利于形成多样的乡土建筑。这是部分地区突显地域特色的重要依据, 对建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乡土建筑
所谓“乡土建筑”, 即为本土建筑, 其所强调的是乡土建筑自身的特点, 而且建造者是移民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比如福建客家土楼是出于对族群安全考虑而设计的一种自卫式居住模式, 因客家人长期居住于偏僻山区或密林深山, 建材非常匮乏, 多盗贼和豺狼之患, 于是建造了城堡式建筑——土楼, 用于抵御侵害, 这也是建筑乡土化的体现。乡土建筑具有民间性、匿名性的特点, 比如贵州等地的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根据居住环境条件、地形特点和民族信仰等建造而成的具有一定本民族特色的建筑空间, 没有建筑师设计一说, 多数情况下靠的是自发性, 多数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2.2传统乡土建筑的基本形式
传统意义上的民居是典型的乡土建筑形式, 清晰地将中国式建筑形式和生活形态关联性联系起来。传统民居将聚落、住房、地景和仪式建筑等系统元素相结合, 建造出最适合的生活空间。中国式建筑, 尤其是以传统民居为代表的地区建筑可谓形式多样, 比如宫室、窑洞、蒙古包、干阑和舟居等。以民族和地区为标准进行划分时, 又有典型的四合院以及江浙、西北、皖南和东北等民居, 同时, 还有新疆民居等少数民族乡土建筑样式。从这一层面来讲, 传统民居既是乡土建筑的代表形式, 又体现了人居环境的地区性。
3中国式建筑地区性的影响因素
中国式建筑的地域性, 即建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与该区域的人文、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实践中可以看到, 由于具体的环境条件不同, 因此建筑结构的表现方式和复杂程度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的地区性影响因素如下。
3.1自然和人为环境
地区性影响因素中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该地区的人文环境、地形地貌、气候和生态等, 这对中国式建筑的地区性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以重庆为例, 山地城市与中原地区的平原城市相比, 形态差异非常明显;对于水网较为丰富的苏州和几乎断流的北京而言, 两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形式各具特色。事实上, 气候对一个城市或地区建筑的影响非常大, 而且也是直接性的, 例如沙漠边缘的典型城市——呼和浩特和典型的滨海城市——青岛, 两个地区的建筑形态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 如图2所示。
在地区性影响因素中, 人文环境也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其对中国式建筑形态产生的影响具有内在性, 是地区性认知的一个直接要素。比如, 不同地区中国式建筑的整体轮廓、形态、 高度和空间结构以及实体建筑中的街道、广场、街区和公共建筑等都不同。从人文环境角度看, 我们就可以区分出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形态, 从民居结构关系上也能够看出不同地区的区别。
3.2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属于社会因素的范畴, 同时也是影响地区建筑最根本的因素。我们所说的不同地区建筑的差异, 实际上就是城市间的历史和文化差异。以安徽宏村和苏州周庄这两个古典中国式建筑为例, 二者的形态、尺寸、建材和色彩区别较大, 这是因为它们的形成历史大不相同, 历史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历史性、人文性一方面是地区性中国式建筑的特征, 另一方面又是地区性中国式建筑的本质所在。文化是中国式建筑的决定性因素, 是乡土化建筑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建材、气候条件、技术手段、经济性和防御性等都是中国式建筑乡土化的次要因素。以北京四合院、山西民居为例, 他们是北方地区典型的建筑形式。如果将其与江南地区的小天井建筑形式相比, 则不同之处非常明显。除自然条件影响外, 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等因素也会影响建筑形态。在研究中国式建筑的地区性时,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全面考察地区共性特征, 而地区共性的根本又是人之共性, 其中包括不同地区人群的民族、信仰和生活习俗差异。
3.3经济技术与建材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建筑技术水平会对地区性建筑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说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的认知背后隐含着价值观念, 那么建筑作为服务大众、对地区风貌起着重要作用的标志,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需求。一般而言, 建筑技术与地区经济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且与地方建材的应用密切相关。在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中, 利用地方性建材和适宜技术手段的例子不胜枚举, 比如我国南方地区的民族村寨、山地民居等, 至今仍保留着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以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石头寨为例, 建筑结构的四周都是用石块砌成的高墙, 而且房屋也以石块作为建造墙、廊、柱的原料; 同时, 室内间隔也是用石头砌成的, 家中的生活用具也多用石材制成, 如图3所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主要是因为虽然该地建材丰富, 但技术工艺水平较低, 因此本地的建筑多为石材简单砌筑而成。 虽然简单, 但并不能说是原始、落伍, 事实上, 它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地区性中国式建筑结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这种地区性建筑构建技术水平有限, 但是与该地区特有的建材结合在一起, 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4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中国式乡土建筑, 不仅造就了多样化的地域特色, 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国内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 不同地区文化的发掘与发展将成为地区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具体体现, 同时还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用于地区文化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夏明兰.中国式建筑的乡土化与地区性问题研究[J].艺术空间, 2012 (08) .
[2]王烨.当代建筑中传统元素“形、境、意”的表达[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