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资源

2024-08-25

乡土地理资源(通用12篇)

乡土地理资源 篇1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在高中的教学中必须开设一门自己的课程, 笔者担任了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这一主题的研究, 在参考了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自己的校本课程, 主要是利用自己身边的人文及其环境, 充分发掘当地的风俗及历史, 让学生们能够参与这个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最终得出校本课程的案例, 使其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仅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1. 校本课程中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 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充分发掘和利用身边的人文、地理、风俗、历史等资料开设校本课程。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尤其是针对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由于开发的是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 学生比较熟悉, 实践起来就简单多了。实施的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充分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使得学生的智力和身心都能得到发展。

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和编辑资料, 得出的成果才是学生自己的, 是最具有说服性的。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教师能够认识到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以及植物园、博物馆、社区实践等资源, 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课程资源都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中。

2. 在校本课程中发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必须和实践结合起来

我校在地域文化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条件。我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开发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校本课程。比如笔者开发的校本课程《骊靬文化》和《永昌县乡土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 就是充分依托学校周边的独特环境。其中《骊靬文化》涉及了永昌的地理、历史、经济、人物、旅游、文化、特产以及骊靬城的建设和管理等内容。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运用了当地的地理资源及其悠久历史下产生的骊靬文化, 特点非常鲜明。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在当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所以我校确立了以永昌县的地理、文化、历史等资源为载体, 开展基于骊靬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指导思想。

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

永昌有一个特殊的乡土文化就是骊靬文化, 必须把这个特殊文化与一般文化相结合。人文是区域地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 效果也会非常好。比如永昌县的骊靬文化的探索注重挖掘古罗马的文化特色, 开发古罗马文化的校本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的古罗马传统文化、古罗马建筑风格、古罗马艺术文化等。

永昌县地域辽阔, 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 像圣容寺地区的彩陶文化、古罗马文化、西域文化和河西走廊的佛教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特点。以永昌的古罗马文化为例, 这个地区的历史悠久, 像古罗马遗迹、长城、北魏石窟、宋佛塔等文化古迹特点鲜明。另外这个地区的古罗马人的来源有着极其神秘的色彩。这种人文地理资源是可以作为永昌地区开发文化校本课程的素材的, 而这种本土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使学生了解、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 从而使地方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4. 校本课程中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还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

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尤其是调查和研究风俗、历史、当地文化的时间不是太多,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问题, 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资源, 把学校的图书馆、微机室等向学生开放, 让学生把已有的技术能够运用到学习中, 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事物, 尤其是有时间和能力去开发和研究的事物。也就是说,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 应充分利用已经在学校里形成的校园文化。比如我校是省级示范性高中, 我校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环境保护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不仅要保护校园, 爱护校园, 还要充分发掘校园的文化, 形成校本课程。

总之,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 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 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多的, 关键是学校自己如何利用这些的资源, 如何把它们整合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去。如果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 能够考虑到学校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的特点, 从多角度着眼, 比如地理区位优势、民族文化优势、独特的民俗风情等, 找到自己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就很有可能成功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田冬主编.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4.

[2]向文剑.本土文化与校本课程——陇东本土文化的价值思考[J].中学语文 (教师版) , 2005 (01) .

乡土地理资源 篇2

学习乡土地理这门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每到一个地方,心中总会不由得生出一些疑惑来:为什么这里的建筑风格是这样的?为什么这里的饮食习惯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个地方要这样取名?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但这种体验让我很快乐,也激发了我更多的求知欲。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与家乡一直是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片土地见证了我的生活和我的成长,我却从来没有深入的了解过它的一切,那些年我们踏足的那片土地、走过的那些小道、经过的那些不起眼的房屋,还有难以忘怀的家乡的味道……原来这里的一切形成都不是毫无理由的,而是有史可查,有源可朔的。从狭义上讲,乡土地理讲的就是每个地方的“衣食住行”文化的差别,这些差别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从广义上讲,乡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研究一个地域的文化,而且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故事、有传说的存在,每个地方的人文历史更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究的部分。

对于“乡土地理”这个词,我们可以一分为二的解释。谈到“乡土“,有很多伴随而来的词汇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乡音、乡土、乡情、乡亲、乡俗、乡愁、乡风……我们最常听说的有关乡土的一句俗语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指的就是“地理”,即每个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孕育出的不同的地域文化,每个地方都是由不同姓氏的一群人或一个家族组成,他们的祖先最早来到这片土地上,因地制宜,安土重迁。形成了每个地域独特的乡土文化。这句话大概是对“乡土地理”这四个字最接地气、也最通俗易懂的解释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首先会问彼此的两个问题一定是“你来自哪里”?“你叫什么名字”?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蕴含了一种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内涵,还有一种乡情的因素在。都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的,对于同一个地方来的朋友,我们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如果恰巧你们还是同一个姓氏的话,那绝对是亲上加亲,对彼此的第一印象肯定比其他人要深刻得多。这就是乡土的力量,他将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论走到哪,故乡的一切总会萦绕在我们的心头,当距离越远,我们对故乡的那份眷恋就越深。

我来自一个叫潮汕的地方,这个地方,古代叫海阳,近代叫潮州,现代才叫潮汕。潮汕似乎是一个域名,可更是一种母语的象征。人只要脱胎而习母语,便注定摆脱不了他的羁绊,那种永远也脱离不了的乡音。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无法彻底消弭这种母语音色与音调的残留。大人们都说,潮汕是一座城。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便相信潮汕是一座城,所有说潮汕母语的地方,不管他是城市、乡镇,抑或田园,他们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总是自觉地互相靠拢,互相取暖,互相簇拥着而成为一座无边无垠的城。在海隅之地,有着“皇帝厝,潮汕起”的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这些典型的潮汕民居,是庇护着我们成长的地方,如今印象最深的是年少时屋前屋后一起玩闹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嬉闹过的小路,一起玩耍过的河边,在今天都已变了模样。后来才知道,曾经的那座小屋、那条小路、河边的那棵大榕树,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和历史印记,它们就静静的立在那里,呈现出古朴而又低调的气质。家乡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迁,但有一样东西始终不变,那就是潮汕人民的信仰,每年的家族祭祀和迎神活动是村里最热闹、也最轰动的时刻,大人们忙前忙后,孩子们则在一旁快乐的玩耍,最怀念戏台前卖冰糖葫芦的老奶奶、和拿一根木棒在糖桶里不断转圈就能变出棉花糖的老爷爷,这在儿时觉得十分神奇的事情,今天依旧受到小孩子们的追捧。在潮汕地区,祭祀和迎神活动不仅是为了感恩神明,更是联络宗族和乡亲之间感情的桥梁,在这一天,在外的游子都会回乡与亲人团聚,感谢神灵保佑他们在外一帆风顺,这是比过新年还要热闹的日子。

地理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妙用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

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代表教学技术先进模式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走进了城市教学的课堂中。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前提下,新的教学技术给城市地理教学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但由于经济和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的信息应用技术还在初步探索和实验阶段,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的工具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地图与板书上。如何克服教育环境的不足,不断提升地理教学水平,考验着新世纪下每一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

一、巧用农村资源理解地理知识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凡是有兴趣的事物,人们总要想办法去认识它、接近它、获得它,并对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如果对地理产生了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初中地理教学用的虽然是图文并茂的新教材,但教材在阐述地理现象和地理基本原理时,考虑到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和典型性,所选的事例和材料全球性、全国性的较多,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同学们来说,对很多知识没有接触或缺乏亲身体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老师照本宣科,课堂教学组织得再精彩,学生也不可能很好的将知识内化。农村地理材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亲眼看得到的具体的地理事物,建立在直观基础上的这些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很容易形成具体的地理现象,对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概念很有好处。所以农村乡土地理知识是学好地理的基础,有了这些知识,学生就便于理解新的地理知识了。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农村乡土地理资源耳濡目染,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恰当的选择农村乡土地理材料加以举例说明,能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一些抽象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学习我国气候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当地的动植物特征,来了解本地的气候条件。例如:植物植株高大、茂盛,叶片宽大,说明当地积温量大,降水充沛。植株矮小,叶片细小,坚硬,厚,有蜡质光泽,带刺,果实小而硬,说明当地积温量小,降水较少。

二、走进农村生活,探索地理奥秘

农村的孩子是勤劳的,他们劳动经历就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农村的事物是平凡的,平凡中又蕴藏着无穷的地理奥妙;农村的天地是宽广的,它更能成为我们广阔的地理课堂。

在上完中国的水资源这一节后,我让学生说说家人在耕作中,有哪些好的节水措施。学生有的说自己在给蔬菜浇水时,总是一瓢瓢舀到植物的根部;有的说用地膜覆盖,能防止地表水的蒸发;有的说自家农田旁的水沟全用水泥砌成,防止水渗入地下。我又问:“我们惠州降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700—2000毫米。为什么还要节水灌溉?同学们讲了本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秋冬季节的干旱。最后又联系到中国人均水资源的严重不足,指出了节约用水的巨大意义。经过讨论,同学们在头脑中树立起了水资源危机意识。学完地形图判读后,我要求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山走走看看,我自己也用数码相机摄下了学校旁边的几幅画面带回学校。上课后,我指着一幅画对学生向学生分析“山谷、山脊、山峰、陡崖”等。

农村乡土地理事物充满太多的奥妙,探究这些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地理知识,这些充满生机的知识,是那么自然,那么真实,那以深刻,让我们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我们获得知识,知识又指导我们的生活。

三、开展乡土调查,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当今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迫使我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关注家乡的生态。而经常开展乡土调查,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情况,认识家乡的环境,能加深学生的情感,并为今后投身家乡建设积累丰富的地理知识。

在学完中国的工业后,我让学生调查本镇有哪些企业,并结合本镇的资源和环境,指出企业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同学们以每五个村为单位进行分组调查,他们经过走访、参观,了解了本地的企业及其生产的产品,通过调查学生了解到本镇企业有化工厂、纸箱厂、洗涤厂、玩具厂、手袋厂、编织袋厂等,其中,潜力较大的有精细化工厂、锦多玩具厂,没有潜力的是小化工厂、洗涤厂、纸箱厂。因为小化工、洗涤厂污染大,纸箱厂虽然在本地产品销量大,但没有原材料。最后每组写出了调查报告,提出了改善本地环境状况的意见,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同时也树立了主人翁意识。

在学习“水资源”这一节中,我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了解我们惠阳地区的几大污染源,并要求他们提出治污的合理化建议。同学们特别提出了我们淡水河的污染,因为这几年随着上游工经济业的发展,特别是化工厂的增多,镇上的环境污染相当厉害: 自家井水已没法喝,家家户户只能依靠全镇唯一的大坑水库供水;衣服洗后留渍点;花养不活、庄稼产量锐减……父老乡亲对身边的污染深恶痛觉。身为当地的小主人,同学们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课堂讨论热烈,学生异常活跃。可以说,这不是教师的授课技巧,而是生活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乡土地理中的事实和现象都存在于学生周边,为学生所熟悉,教学中如果恰当地联系乡土知识,不仅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和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创见地认识问题或解决问题,就属于一种创造性思维。如果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多方位地利用现有教具,多利用身边的农村地理资源,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就能尽力克服硬件方面的不足,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地理走进他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彭琰清,《地理课堂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4期。

用乡土资源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 篇4

笔者在东莞七中实习半年期间, 有感于周围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 所以在本文以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周围地区为案例进行教学分析。

1 用乡土资源导入, 创设魅力情境

课堂导入应能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并使学生进入准备状态。用乡土资源导入课堂, 优势在于用学生生活熟悉的事例和场景, 给学生造成学习心理优势和知识的亲近感, 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联想的思维, 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乡土资源导入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来制定, 形式多样: (1) 利用多媒体系统导入:即使用音频、视频、文字等媒体或多媒体交互系统引入课堂。例如在必修二《城市的空间结构》学习中, 就展示了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和东莞市的城市三维遥感影像图像导入:这些城市景观中各地的用途是什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中, 对比东莞市和企石镇在具体生活中功能差异:大型医院治疗疑难杂症、买文具、读市重点中学、看感冒、看时装展等, 作为在企石镇生活的你分别会选择哪里?让这些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2) 利用教师语言导入:即用教师丰富、深情的语言魅力渲染课堂气氛, 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设定的环境中, 激起乡土情感认同, 这样学生便有求知欲望。利用乡土资源导入形式有诗歌朗诵、故事引入、巧设疑问等。 (3) 课堂活动导入:包括学生组织的简短表演活动、游戏、实验操作等。例如就企石镇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各政府部门、学者、企业、居民应履行哪些责任?

2 用乡土资源贯穿, 呈现多样课堂

目前地理教学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材料导入后仅仅作为导入使用, 导入完成后又恢复到传统教学框架中, 导入材料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 以及导入的启发性不大,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导入的材料本身与知识点结合点不多, 无法扩展所致。而乡土资源恰好以其科学性、灵活多样性、案例性和探索性给地理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和更宽广的知识面, 激发地理课堂别样的生命力。

不同课堂类型下乡土资源的加工方式不同, 以以下几种课型作为说明。

2.1 情境教学式课堂

以老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共创。教学模式:确定教学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 寻找教学内容与乡土材料的切合点展开学习, 师生协作学习, 最后成果交流, 反馈提高。

案例一: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师: (展示东莞市地形、气候、河流状况图) 结合教材, 东莞市是基于怎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各自然条件对东莞市的发展有何影响?

生:结合文、图列出提纲 (独学, 5分钟)

生:与同学交流补充 (小组合作, 5分钟)

师:组织展示, 总结 (15分钟)

2.2 专题探究模式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 全程由学生完成, 教师提供辅助性帮助。教学模式: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 汇总展示, 总结提升。

案例二:企石镇农业发展之路——以基塘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

提出问题:学习《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后, 企石镇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农业?

收集信息:学生分四小组, ABC三组以东莞七中为出发点, 分别调查走访所划分好的区域农业类型、作物、投入产出等信息, 并登记。D组去镇相关政府部门收集近年农业政策, 农业经济资料。

展示汇总:各小组就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讨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与特色, 在课堂上汇总展示。

总结提升:根据汇总内容, 总结规律。

2.3 网络自学课堂

当下学生接触多媒体网络资源越来越便利, 乡土资源以其丰富灵活的特点满足了不同爱好的学生的追求。建设乡土地理网站, 既能满足学生对家乡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 也能拿体验异样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还能培养其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乡土地理网站的基本结构如图1 所示:

案例三:企石镇乡土地理资源网

网络学习中教师要摒弃放任学生的现象,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制定任务型的活动, 提供网络学习策略, 以乡土网站为载体, 在独学、相互协作下完成学习。

3 用乡土资源迁移, 实现三维目标

乡土资源的学习不应仅停留在资源本身, 而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实现地理学习的迁移, 由个别到一般, 掌握认知策略, 认识学习过程, 达到情感的迁移。由乡土资源迁移是逆常规的途径,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推广到课程要求的一般规律的学习, 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感情的激发。

案例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之路

距离东莞七中25 公里的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 经历了普通工业区到东莞市示范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引领区的历程。

(学生了解松山湖的发展后)

师:松山湖科技园区发展的原因?

生:①一心一带三廊三片区规划;②国家扶持政策;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承接国际产业技术转移;④以科研、教育为突破口, 大力发展金融、旅游、生态产业。

师:珠三角地区或其他地方与松山湖区有何相似之处?可以借鉴哪些措施?

生:……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课堂, 能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 创新地理学习方法, 打开学生的思维, 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来看, 用乡土资源贯穿整个课堂既改进了教学方法, 也为地理教师从新的角度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巴登尼玛.乡土教材编写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思考[C].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 2008:23.

[3]赵欣.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乡土地理知识 篇5

1、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边疆,是我国位置最北、最东、纬度最高的省份。

2、我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干燥;夏季暖热、短促、多雨;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7、8月份。

3、我省主要的地形区是: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兴安山地(大兴安岭东侧、小兴安岭)。

4、我省主要的河流:黑龙江,其中,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珠江而居我国第三位。嫩江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

5、我省河流的特点:冰封期长;一年有两次汛期。

6、我省水运最繁忙的航道是松花江;哈尔滨是松花江沿岸最大的港口。

7、黑河港是黑龙江沿岸我方最大的港口,它和绥芬河都是我国对俄罗斯开放的边境贸易口岸。

8、我省主要的湖泊: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熔岩堰塞湖;五大连池是我国第二大熔岩堰塞湖,它们都是由火山喷发阻塞河道而形成的。

9、我省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是我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

10、我省是全国最大的甜菜糖生产基地。

11、我省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和石油。其中大庆的石油;鸡西、鹤岗的煤最著名。

12、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它和松嫩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13、我省最高峰是老秃顶子山,它位于海林市大海林林业局施业区内。

14、我省主要的城市:天鹅项下的明珠----哈尔滨市(我省的省会);丹顶鹤的故乡----齐齐哈尔市;石油城---大庆;林都---伊春;煤城---鸡西、鹤岗;八女投江位于---牡丹江;佳木斯。

15、我省主要的旅游景点:我国北方最大旅游避暑胜地---镜泊湖; 五大连池;扎龙自然保护区;哈尔滨的太阳岛、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冰灯、雪雕;中国雪乡。

16、导致我省冬季严寒的因素:纬度偏高;近冬季风源地;地形因素。

17、影响我省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

18、我省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无霜期短。

19、我省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20、读黑龙江省略图,写出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邻国:① 俄罗斯 它与我国的界河是黑龙江、乌苏里江

邻省(区):②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河流:

松花江

黑龙江

乌苏里江

山脉:

小兴安岭

城市:

哈尔滨

佳木斯

林都---伊春

煤城:

鸡西

鹤岗

牡丹江

油城---大庆

乡土地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6

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的知识积淀,激活学生的思维涟漪,抓住学生的最新需求和接近“最近发展区”。因而教师在新课导入时选用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现象、知识、情境更能实现上述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说:“周围现实是知识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源泉,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取决于是否利用这一源泉。”乡土地理资源真实、亲切、生活化、可视、可触摸、可感知体验,如果选用适时,导入得当,学生就会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人口的空间变化》这节课时,我展示了自己目前的人生经历: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学习于陕西省西安市,工作于陕西省榆林市,之后两位学生发言说明自己随父母上学的迁移之途,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不仅可以聚焦课堂,更使学生了解了家族变迁,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一些乡土的情感。再如在导入《城市化》时,通过神木不同时期对比鲜明的照片,引出城市化的内涵,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同时对家乡近年来快速变迁,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有更客观的认知。

2. 案例探究。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它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课程中有些理论极为枯燥,教材设置案例不具有代表性,所以要求教师依据实际重选案例,重组知识、重整课程资源,才能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我将教材中的案例作为学生的选学内容,对自己开发的神木县西沟丰和园现代农业示范园乡土资源进行加工整合,编写成案例进行教学,效果极好。首先采用学案阅读、图表展示、实景模拟、多媒体展示等多样化的方式出示案例,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出示了预设的探究问题:(1)丰和园农业示范园的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2)说明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3)采摘观光农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最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以及有过实际体验学生的讲述,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课后实践。

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教材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课后的地理观测、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活动无疑是地理实践的重要方法、途径。一方面,可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有关地理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地理实践来检验地理原理、规律的准确性、指导性。例如学习《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一节后,我带领组织学生参观调查了神木县王家畔垃圾场,学生对神木县日产垃圾数量之多吃惊;让学生亲自动手对垃圾进行分类;探究了垃圾对我们的切身危害;了解了对垃圾的处理办法;明确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这一说法的正确性(当地利用垃圾制取沼气,利用沼气取暖、照明等)。返校后学生书写了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收获颇丰。再如学习《旅游资源分类》后,学生分工合作,制作了精美的图片册《神奇的神木》,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还唤醒了学生的乡愁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巧妙地使用乡土地理资源,可以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利于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利于学生地理视角的形成,利于地理教学专业品味的提升,利于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中学

乡土地理资源 篇7

长久以来,讲授式学习常被等同于接受式教学,接受教学被人认为是机械学习,而在奥苏贝尔看来,若教师教授得法,接受学习同样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为此奥苏贝尔提出了“意义接受学习”的概念,指学生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自己的新的学习材料与其脑海中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通过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进而掌握新的学习材料,使新的学习材料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针对意义讲授学习,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主张教师有必要在教授新的学习内容之前向学习者提供“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起组织作用的材料,它有助于学生觉察出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其他知识,提醒学生主动将新知识与这些知识建立各方面的联系,从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理解新知识提供帮助[1]。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感性直观的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初中地理有不少理性抽象的知识,在实际的初中地理课堂中,讲授式教学是一种经济合理的教学方法且经常被使用,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源可以感性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出现,成为“先行组织者”。

下面将通过在讲授式教学中的不同环节使用乡土地理资源的情况来说明使用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引入新课环节中,可用乡土地理资源作为先行组织者,首先出现我们常州本地天宁寺、基督教堂、清真寺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三个建筑代表的三种宗教,因为这三个宗教建筑都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学生经常看到,学生一看到身边的景观出现在课堂上,顿时就引起了学习兴趣,唤起了学习愿望,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为新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强化重点,化解难点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讲解新课“单一商品经济”时,常州农业产品多样化所包括的粮食种植业(水稻、小麦)、花卉业(夏溪、嘉泽、湟里)、经济作物种植业(溧阳板栗和竹笋、溧阳绿茶和白茶、洛阳水蜜桃、夏黑葡萄、焦溪蜜梨等)、水产养殖业(金坛长荡湖螃蟹、洛阳芙蓉珍珠、天目湖淡水鱼虾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图片大有用武之地,成为先行组织者,这些图片接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它们的出现使得枯燥无味的人文地理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让教师的讲解由理性变成了感性,不再空洞单调,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单一商品经济——多元农业经济,对单一商品经济的印象就极为深刻,无形中化解了难点,强化了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并积极思维,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在《多变的天气》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探讨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时,学生往往会从衣食住行四方面考虑,学生不太容易想到天气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生活的影响,此时用两例新闻视频资料:①《雾霾天气增多影响空气质量常州市各大医院儿童哮喘病例激增》中的片断——“儿童哮喘高发季一般是从10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患儿的发病数量是逐月递增,仅10月份来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就有1200多人次,超过了1月份的最高值。11月份又增多了100多人次。”②《常州金坛朱林镇有个“气象明星”》中的片断——“蒋爱平时刻把天气变化与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根据测算,这些年他挽回因天气造成的稻麦倒伏损失460万元,挽回经济作物损失450万元。由于及时预报和采取防灾措施,为小麦种植户挽回经济损失350万元,为全镇水产养殖户挽回损失220万元,为该镇江苏省最大的特殊农业产品无节水芹实现减灾增收3560万元。”

这两则新闻视频资料的运用很容易吸引学生,引起共鸣,让他们增长了这方面的知识,拓展了课堂,对健康方面的知识和常州地区的农业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四、有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地图》的新授课中,地图的形成过程对初一学生而言是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地形图的形成和阅读,对学生要求更高,而且别的教学模式在此时难以展开,讲解式教学是较为合理的选择,让学生结合常州市卫星地形图阅读常州地形图,使得抽象思维要求很高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而且贴近实际,学生既能很好地理解实际地形与地形图之间的联系,又对常州地势地形加深印象,学生的读图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讲解-接受式地理教学模式中运用乡土地理资源主要强调了乡土地理多媒体资源的应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比较迅速地、有效地接受形象生动的地理知识,有助于掌握地理知识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得到发挥。备课时教师要注意精心选择与人教版地理教材相匹配的乡土地理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不但要契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还要注意能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为资源丰富而忽视讲述的艺术性,要情绪饱满,有激情,有感染力,通过熟练的讲授语言来启发学生,更要精心设计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带领学生进入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而不至于使学生的主体性完全被抹杀。

参考文献

乡土地理资源 篇8

我校地处黄土高原的腹地———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乡土地理资源有两大突出优势:一是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南小河沟 (中学地理课本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二是甘肃省能源化工基地。为把这两大社会资源整合成教学资源, 我从人文、自然两个方面出发, 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亲身参与, 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 使他们在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和环境意识。

一、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

1. 组织对南小河沟的实地考察,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

境的意识和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南小河沟位于距西峰城区13公里的董志塬西畔, 沟壑纵横, 谷坡陡峭。南小河沟流域面积36.3平方公里, 是黄委会西峰水保站坚持半个世纪研究水土流失规律的基地, 也是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样板。根据这里土壤侵蚀的规律, 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南小河沟的治理经验已在董志塬周围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广泛推广应用, 仅庆阳地区按南小河沟治理模式进行的小流域治理可谓遍地开花, 收效显著。这种治理目前正在以更大的规模进行。西峰人“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面就近学习西峰水保站进行小流域和小区治理的新鲜经验, 一面接受专家的指导, 将水土保持与发展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目标结合起来, 创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农林牧生态结构优化模式, 大力进行以保持水土、防治泥沙流失为中心的经济作物的开发利用、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做到土不下坡, 青水常流,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南小河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方法和显著治理成效受到国际水土保持界的关注, 先后有俄罗斯、加拿大、英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的专家、学者来进行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 国际声誉很高。如今被誉为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翡翠的南小河沟, 已经驰名中外, 其青山秀水, 苍松翠柏, 吸引人们常去领略她那迷人的风光。通过利用周末、节假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 学生既理解了课本上抽象的地理知识, 又接受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洗礼。

2. 组织学生参观庆阳石油开采基地和石油化工厂。

我市位于陕甘宁盆地边缘, 有大面积的古地理成油环境。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亿吨, 新近探明的西峰油田石油地质储量1.0822亿吨, 控制石油地质储量2.0316亿吨, 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2383亿吨, 三级储量合计达4.3521亿吨, 被称为中国石油近十年来的最大发现, 日产塬油1600吨, 已建成生产能力93万吨, 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实地考查,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尤其是看到石油化工厂高耸的烟囱大火熊熊, 浓烟滚滚, 对环境污染很大, 同学们深感忧虑。

二、组织学生撰写研究性教学活动的考察报告

1. 根据活动前的要求, 考查结束后要求每人要撰写。

800字以上的小报告, 而很多学生写了近2000字, 还提出了一些有创见性的观点, 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2. 在个人小报告的基础上, 开展班际优秀论文交流。

每班选出2—3篇, 学生对推选的文章进行认真筛选, 力争为班级争光, 这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积极上进的精神。

3. 在优秀论文汇展后, 积极推荐参加中国地理学会举。

办的“地球小博士”论文大赛, 很多学生获奖, 指导教师也受到地理学会和学校的表彰。通过这样的活动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社会实践经验和受到了环境教育。

三、探究性活动的意义

1. 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初步体现。

此次活动不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培养学生的兴趣, 并体验成功与快乐, 而且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 活动前播放录像片, 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实地调查, 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如将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以小论文的形式推荐给自己的家乡, 给石油化工厂写信, 言辞恳切地和他们商谈如何保护大气环境和地下水资源。探究活动的开展, 对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发展自我、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研究性学习目标初步实现。

通过此次活动, 学生激发了观察生活、研究问题的兴趣, 提高了鉴别、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参与活动, 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培养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

3. 新的学习方式的一次尝试。

通过此次活动, 学生对学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学习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强迫过程和控制力量,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积极、主动的过程, 在组织活动中灵活引导, 学生主动去寻找、去发现。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身临其境, 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了, 学习的目的明确了, 体现了学习为其终身服务的理念。

四、探究性活动的教学启示

1. 单一的教学方式由灵活多样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所代替。

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 挖掘一些本地传统乡土地理资源和优势的教学资源,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提高, 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也为其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基础。在考查活动中, 学生的反应、表现和情绪是平时在课堂中难以发现得, 如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中表现并不突出, 但从其考察过程和撰写的报告来看, 却表现得很积极。这是开放教育的成功范例。

2. 整合资源, 使人文与自然相结合。

南小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和庆阳石油化工基地, 是两个不同的地理事物, 但是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通过考察活动才能使学生深感其义,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 并懂得无论是现在、将来都有义务宣传和发扬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 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3. 改进教学方法,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乡土地理资源 篇9

唐山市海岸带近海海域浅海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如盐田、滩涂、水产、港口、旅游等资源在唐山地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展唐山市经济提供了资源条件。

唐山市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其开发程度还是发展水平,与南部沿海城市相比,尚存在着粗放型、低效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海洋经济的产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仍以传统的渔业和盐业为主,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为主;滨海旅游业开发程度不高,旅游资源利用率低,难以形成高附加值的规模效益。(2)滩涂与浅海的开发力度不够,可开发空间很大。(3)唐山市海洋科技发展较为落后,海岸带科技人才匮乏,未能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4)近年来唐山市工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造成海岸带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海岸带是目前最具开发前景,又最易受到破坏的地带。自然灾害频繁,影响比较大的有地质灾害、海岸侵蚀与淤泥、风暴潮、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给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成为目前主要的制约因素。

唐山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起环境污染、自然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这使自然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沿海地域能源资源更为短缺。海岸带的特点和现状决定了海岸带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唐山市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环境和生态的破坏相对严重等具体情况而言,走可持续的海岸带发展道路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

海岸带的能源、土地、陆地水等资源紧缺,必须十分珍惜和有效利用这些自然资源[2]。针对资源供需的尖锐矛盾的状况,应注重开发资源深加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就水产业而已,要按照“改革捕捞作业,调整养殖业,深化加工业”的思路发展。捕捞要由定位作业转向流动作业,由近海作业转向远海作业,由单船作业转向联合作业;养殖业的重点是调整结构,各沿海县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各县要填补当前海藻养殖的空白[3],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

海洋油气开采注重与本地区油田的合作开发,避免污染和浪费。另外还要改变海盐生产,延长盐化工产业链,推进南盐和唐碱一体化,以及大力开发海水制盐业。此外,还应该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加快石臼坨海岛旅游区、京唐港至滦河口的港口旅游区和金银滩森林公园的基础建设,面向本地区及外地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吸引国内外的游客,使滨海旅游成为唐山经济新的增长点。

由于唐山海岸带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应加强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监测,提高灾害预报能力,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要控制“三废”排放,净化环境。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唐山市在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引进海洋科技人才,尽快造就在结构、门类、素质、数量上都与唐山市海岸带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队伍,彻底改变海洋开发落后的局面。

长期以来,人们把海洋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之地。开发过程中要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政府要加强海洋开发和立法,并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对整个产业作出详细规划,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应该定管理政策,采取宏观调控,考虑长远利益和整体综合效益,更有效地解决好各种海岸带资源开发活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健全唐山市海岸带管理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

在进行海岸带开发的同时,更应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特别要保护衰减中的海洋生物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资源恢复和增殖,以维护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严格控制近海船只的数量和捕捞强度。在禁渔期内,严禁下海捕捞,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参考文献

[1]邹继兴,高春梅.唐山市海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0-35.

[2]张青年.中国海岸带的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3):302-307.

乡土地理资源 篇10

1.教材分析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二节。这一节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材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编写。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二部分是湿地资源的利用,第三部分是保护湿地。三部分内容按照其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 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逐一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湿地与人类的生产、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产环境之一。关于湿地资源的作用,教材用“地球之肾”为题,以洞庭湖湿地为案例作了详细的介绍。本部分内容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 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湿地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难点:探究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措施。

二、案例描述与评析

[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学生熟悉的图片)古丈栖凤湖、坐龙峡、王村瀑布、稻田、沼泽、 池塘等照片。(评析:利用贴近生活的照片能够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湿地并加深印象,同时也有利于理解下一步要介绍的湿地的分类和特点。)

师:这些熟悉的照片有何共同的特点?

生:……

(幻灯片打出课题)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进入新课]

(一)湿地及分布

(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P41内容, 思考:什么是湿地?湿地有哪些种类?湿地有哪些特点?(评析: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1.湿地的概念

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分类

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分为: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水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练习巩固)

例: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 酉水河B. 水稻田C. 珠穆朗玛峰上的冰川D. 东南沿海红树林

4.湿地的分布

(幻灯片展示世界主要湿地分布示意图)

师: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活动)阅读教材P41图片2- 7《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教师点拨:我国的湿地分布也相当广泛,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承转)我国湿地分布这么广泛,那湿地到底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

(二)“地球之肾”

(探究活动)展示栖凤湖水产养殖、 大坝、游客等相关的照片,提问探究:联系实际,思考家乡栖凤湖的功能?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评:栖凤湖的主要功能除了具有湿地的一般功能,航运、 养殖、旅游、发电等方面尤其突出。(评析:如果直接运用洞庭湖的案例,学生比较陌生,而通过贴近生活的学生熟知的案例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深刻的理解湿地的功能。)

(阅读教材)学生阅读P42— P43内容,归纳总结湿地的作用,完成表格:

学生完成表格,教师总结: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分组讨论)分三大组讨论完成P43 “活动”提问,每组一个问题。

学生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予以积极肯定并及时点评。(评析: 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合作式学习,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幻灯片展示“不同时期的洞庭湖” 图片,承转)湿地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的重要,但照片显示我国的湿地资源也在不断地减少,“地球之肾”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三)湿地资源问题

(探究活动)阅读P44:“萎缩的洞庭湖”,思考引起洞庭湖面积变化的原因及其危害,讨论应对措施。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洞庭湖区20世纪50— 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植被破坏,泥沙淤积。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 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主要措施有退田还湖,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分组讨论)分五小组讨论完成P44 “活动”提问,每组一个问题。学生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予以积极肯定并及时点评。

(视频播放:“罗布泊的消亡”拓展延伸) 许多咸水湖也面临面积缩小甚至枯竭的局面,思考导致其面积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应对?(评析:精选课外案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突破教材的局限,使知识得到升华。)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气候变化,蒸发加剧和大量应用注入湖泊的河水是导致咸水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应对措施主要是合理利用水源,由此引入下一个问题。

(四)保护湿地

(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45内容,思考:为什么说保护湿地刻不容缓?

生:一方面湿地对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们对湿地的破坏相当严重。所以说保护湿地刻不容缓。

师:很好。湿地资源的破坏,会导致气候恶化,生物物种减少,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发展。那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呢?

生: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作业布置)课后请同学们思考完成P46“活动”提问。(评析:适当留点作业, 一方面节省课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它的利用与保护关系到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关注这个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结果及反思

我们学校地处湘西山区,大部分学生没有走出过湘西,因此对教材采用的洞庭湖这一案例比较陌生。我在充分利用网络视频、图像资源介绍洞庭湖湿地的同时,合理穿插一些家乡具体的湿地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心得体会。案例教学极大地发挥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案例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分析、概括和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兴趣等有很大的好处。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要新颖、贴近生活。案例教学课要取得成功,案例材料的选取至关重要,它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本堂课,我主要采用教材中的案例。教材中的案例都是经过教材编写人员精心策划编辑而成的,它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对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但地理事物是经常发展变化的,所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方面的更新密切关注,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并加工处理,结合教学案例适当实时的展示,做到案例的新颖,使资料数据等不过时。另外,案例要注意贴近生活。对生活在山区古丈的学生来说,洞庭湖不免有些陌生。所以我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熟悉的图片或补充案例,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坐龙峡和栖凤湖。

(2)要精研案例。案例教学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教师要把案例展示于提 高课堂效率紧 密联系在 一起。所以教师要精研案例,对材料进行合理取舍。我在选取“罗布泊的消亡”这一案例时,仅仅用了两分多钟播放视频。 但通过这两分多钟,学生已经从中获取了足够的信息。了解到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的主要信息:气候干旱、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3)重视探究式、合作式和自主式学习。注重过程是地理课程目标的关键,案例设计要注重递进式探究,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题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这一节的教学中进行了多次探究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探究活动太多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所以在教学时,我一方面精选探究的内容并及时的点拨,另一方面我把教材上的一些练习安排到课后作为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培养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能力。同时,安排小组讨论的形式加强学生合作式学习的能力。

乡土地理资源 篇11

一、红碱淖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在学习《区域环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可以引入神木红碱淖乡土内容,分别探究以下几方面内容:

探究一:读图说出红碱淖的位置。

探究二: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矿产等方面描述红碱淖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探究三:红碱淖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红碱淖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学习《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时,出示两个不同年份红碱淖水体面积图,让学生明确红碱淖水体面积变化趋势,引导学生监测红碱淖可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RS和GIS,并推测红碱淖湖床地势特征。

三、红碱淖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学习《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时,引入红碱淖材料,探究以下内容: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遗鸥之乡”,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1.描述红碱淖流域水文水水系特征。

2.红碱淖湿地具有哪些生态效益。

3.红碱淖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的可能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4.提出防治红碱淖湿地退化的可行性措施。

四、红碱淖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

在学习《能源资源的开发》时,出示红碱淖位置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教材中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内容,不难得出红碱淖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分布范围广,埋藏较浅,多露天煤矿,开采条件好。但红碱淖作为区域重要的湿地和旅游区,在煤炭开发的过程中已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实时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探究解决。

1.有哪些环境问题?

2.红碱淖区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五、红碱淖区域的城市化

在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时候,首先明确教材中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的5种模式等内容,随后引导学生分析红碱淖作为我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产鱼基地以及4A级主景区,该区域城市化的动力条件是旅游。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探究出城市化的新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

学生的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思维加工,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素材,做到与教材内容的无缝对接,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以达到真正消化、理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总之,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适当的穿插乡土地理有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的感性知识越丰富,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越容易,真正形成一种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中学

乡土地理知识如何融入地理教学中 篇12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 提倡将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要求地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着重于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1]。随着时代的进步, 乡土地理教学在地理课程改革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乡土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仍呈现出一种弱化和缺失的现象, 如何将乡土地理知识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乡土”通常指人们出生的故乡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也指长期居住的地区, 对该地方已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是个区域的概念, 而且边界模糊, 其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 甚至国家,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层次的理解。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规定, “乡土”范围指县一级行政区;“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中的最小区域单元, 是以区域“人地关系”的结构、过程、演变以及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 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讲授本省或本地区地理。

2 乡土地理知识融入地理课程的必要性

2.1 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学生视野的局限性、学习时间的短期性、知识基础的有限性和地理现象与知识存在的空间全球性、时间无限性、知识综合性、抽象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2]。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中国地理课程的延伸和实证, 承担着主要的实践任务[3], 而乡土地理现象与知识具有乡土性、时代性、实践性、可读性, 以学生身边生动有趣又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现象为载体, 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以近比远、以局部窥全貌、以具体拟抽象、从已知到未知,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将乡土地理纳入中国地理课程教学中,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不断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2 爱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其中故土家园及文化方面的认同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来体现最合适不过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目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亲切的, 能真实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知识, 所取得的成就使他们感到骄傲之余, 还能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实际行动中,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从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无疑是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

2.3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能力的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入门的先导。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地理现象的产生与消亡,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跃学生思维, 开拓学生的视野。地理现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能启发学生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地思考各种问题。例如, 在探讨某一地理现象产生或消亡时, 可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考虑, 能够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紧密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而思想是行动的灵魂, 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科相应实践能力的提高显得颇为重要。

3 乡土地理知识融入地理教学的途径

3.1 以本地地理环境为题材, 编制乡土地理案例库

在教学过程中, 以本地气候、地形地貌、人文, 以及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报到的地理现象为素材 (例如南宁市邕江平面变化形态, 南宁市动植物生长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南宁城市发展布局、邕江污染源分布、土壤结构与特征) , 从形成原因、结构与特征、后续演化轨迹等方面编制乡土地理案例。通过长期积累, 并团队合作, 基于信息技术建设乡土案例库。以这些案例感染学生,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渗入到周边熟悉的事物与现象当中, 促进知识消化吸收, 提高教学质量。

3.2 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地理考察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与自然联系紧密, 贴近现实生活,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凸显教学成果, 必要的地理考察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组织的野外教学实践活动, 打破以往听课模式, 由课堂走出室外, 以获得最直观、最可信的地理信息, 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应考察、调查、探索、讨论相结合, 以地理要素为主线, 将地理知识融入各实践环节。例如可以设计“水—生命之源”野外实践, 通过进入城市自来水厂参观与学习, 考察水的生产工艺与流程, 讨论水污染原因与危害, 探索生活节水措施, 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采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计算机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标准配置。通过Google Earth、百度地图、数字三维城市、百度文库等在线查询自己所在城市的位置、人口、习俗等社会人文信息、图片和视频, 以及计算与量测自己所在乡镇 (区县) 面积、河流以及公路长度等, 在线标识地名、水库、矿山、排污口、烟囱、地质灾害易发点等相关信息, 并以行政区为单位, 采用GIS技术手段制作行政区人口、方言、河流、水库、地形地貌等专题图, 图形化展示要素区域差别, 深化对乡土地理认识,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3.4 以生活为纽带突出乡土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与地理知识相关联, 地球日、世界水日、地理摄影比赛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地理知识生活化, 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地理知识离现实生活太遥远的感觉。例如, 教师在讲到一般专题地图的几大基本要素这一知识点时, 可将南宁等高线地形图作为乡土案例的载体向同学们进行讲解, 结合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文字说明等几大要素配合地图一一做出明确的诠释, 这样不仅方便学生记忆, 对本地区的地形地貌也有大致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地理教学课程中穿插生活化的乡土地理知识,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自身息息相关, 促使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

4 结语

乡土地理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土地理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所在地区的基本乡土地理知识, 对该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当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建立基本认识,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激发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 促进学生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将课本知识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王树声先生指出, 地理教育的职能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从单纯传授地理知识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后来又发展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 今天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注意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 也就是说现代地理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乡土材料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度。

参考文献

[1]魏进明.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进行地理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4, (4) :9-10.

[2]宋月枝.浅论乡土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 1997, (3) :99-100.

上一篇:语言领域论文下一篇:谈话性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