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资源

2024-05-30

乡土文化资源(精选12篇)

乡土文化资源 篇1

一、“乡土资源”是生动的直观的教材,有助于拓展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方面特别强调:“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这无疑给课堂教学渗透乡土资源提供了平台。

兰州,秦汉时期为中原王朝重要的西部边塞城市,曾为汉武帝打败匈奴、开拓疆土做出过重大贡献。隋唐时期为丝绸之路重镇,对增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北宋末期,既是北宋与西夏对峙的交界城市,对保卫中原王朝的边陲安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又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市场之一。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民俗民风是一幅兰州人普通生活的生动画卷,从这里人们可以捕捉到兰州民间文化的根,可以感受到平常百姓浓浓的生活气息。如果能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这些资源,有选择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对历史产生亲近感和浓厚兴趣,对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如讲解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人物时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市历史悠久的兴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兴隆山”,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好多学生都去过。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兰州的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总之,只要教师善于对乡土资源挖掘利用,善于将其作为教科书的补充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那么乡土资源就会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发挥出它强大的作用。

乡土资源浩如烟海,不经选择地推给学生,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成效。因此,要明确充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研究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课程资源的适用性。

二、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现行中学历史主要从宏观角度演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因而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生动性与鲜活性。乡土历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直观性强的历史,也是大多数学生有所闻却又不甚清楚,而又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可以使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初中生喜欢表现自我,如能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对具体的家乡历史事件作诠释、解说,在人群中展示其学识,博得人们的赞许,满足其成就感,自然会激发其探索欲望,产生对历史学科的情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陕西半坡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的农耕生活特征,然后联系我市境内的远古先民文明成就,远在一万多年前的远古时代,已有人类在兰州大地上生息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后,兰州的远古居民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马家窑文化。这样使学生对家乡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倍感亲切、自豪,对那些看似久远的历史就会觉得离我们很近,也认识到家乡对祖国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教材的理解,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得到提高了。

又如,在学习明代时,补充了相关史料,相传朱元璋的大将徐达西征兰州,久攻不下王保保城,适逢元宵佳节,便令将士将兵器藏于鼓中,混入城内,最后一举攻克王保保城。此后便称这种鼓为“太平鼓”,有天下太平、消灾免祸、来年吉利的意思。兰州太平鼓在2006年5月20日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史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特别是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灵活地处理教材,尽量发掘利用地方历史遗迹资源,引导学生实地考察探究,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通过指导并培养学生读书、查资料,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活动和乡土知识探究等系列活动,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为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专题时,我想到在中华大地正处于内忧外患、风雨摇曳的多事之秋,偏远的兰州又经历了什么变化,因此想把“抗战中的兰州”引入本课的学习中去。我设计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抗战中的兰州”。活动过程:(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抗战中的兰州进行了调查、取证;(2)查询相关的乡土史料;(3)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调查,获取了大量的资料。这种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体的乡土资源学习方式和教师点拨引领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将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和具体,更能激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新学习思路,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四、推动“乡土资源”教学,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过去,中学学科课程内容单一,教师过分依靠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乡土资源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微观的研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计划,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乡土资源,而且更重要的要把它转化为学生学习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自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一是要多研习一些理论书籍或参加培训等,从理念上转变传统的观念;二是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多看当地的一些报纸,多了解本地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利用自身乡土历史的储备,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乡土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去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学会用心去感受历史的灵动。在开发利用各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时,教师应本着史料的真实适用的原则,着重使用本地区具有对比优势的历史课程资源,使中学历史教学得到增益,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断发展的地域文化一定会成为最具有生命力的课程资源。

摘要:历史并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它隐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现实性、情感性和人文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验历史学科的这些特性。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乡土文化资源 篇2

暨《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研究》(省电教馆)

课题结题工作分工安排

课题研究总负责: 周新萍

课题研究总策划: 刘冬萍一.课题立项

1.课题立项申请书、通知书、研究机构负责人:梁莉红

二、课题实施

1.课题实施方案负责人:梁莉红 2.第一阶段课题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工作总结负责人:曾祥英总结重点(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设置的研究)3.第二阶段课题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工作总结负责人:罗春花总结重点(课程相关内容的网页制作的研究)

4.第三阶段课题工作计划

第三阶段课题工作总结负责人:盖燕华总结重点(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实施暨教学策略的研究)5.课题研究报告(一万字以上)及工作报告负责人:李琦 6.课题结项申请书负责人:王建萍 7.课题研究主体论文负责人:梁莉红 .乡土地理、历史、生物课题实施调查及情况统计表负责人:刘芸 .乡土地理、历史、生物课题实施调查及情况统计表负责人:储步云 .乡土艺术傩文化教学策略研究成果及光盘制作负责人:刘文韬 .乡土音乐教学策略研究负责人:陈洪萍 .乡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探索与研究负责人:王建萍 13.乡土课程教材、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说明、课件整理负责人:储步云 .个人论文及获奖证书课题组所有成员每人一篇 .网页制作及整理网页设计与内容校正:刘冬

技术负责人;罗春花 曾昊

.课题研究成果获奖或发表一览表

本课题研究活动大事记、部分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负责人:段冬梅 课题研究活动图片选

17.文档整理、电子排版及打印装订等资料收集工作负责人:甘清 附: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标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优势,挖掘和开发萍乡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契合多学科、跨学科的课程改革发展理念,统摄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并开设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根据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研究内容和学习资源状况,以专题学习网页设计、制作、观摩、讨论过程进行学习,提出任务迁移能力,在学科学习中培养教师和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3.通过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研究,为我校作为全省初中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并进一步促进学校品牌特色发展。

四、研究内容

1.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设置的研究(1)课程设置目标、内容、基本结构和和教学方式的研究(2)本课程与学科关系和整合的研究

(3)萍乡乡土文化专题学习网页信息资源搜集、编辑及制作的研究

2.课程相关内容的网页制作的研究

(1)相关视频、图片、文本等信息资源收集的研究(2)创新网页型课件设计的研究(3)学生创新作品设计的研究

3.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

(1)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提炼提炼研究主题,确立乡土文化教学内

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研究

(2)以萍乡乡土文化信息技术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节、教

学方案及拓展活动设计的研究。

注:

1、三阶段性总结及计划请于2月12日(农历29日)之前交。

2、其他材料请于3月5号之前交。

萍乡六中乡土文化课题组2010-1-6

乡土文化无穷赚 篇3

[以民族文化的名义来包装]

云南世博吉鑫园文化饮食城内,鼓乐喧天。身着民族服装的演员,正在上演着一台表现古南诏国历史的“宴”舞。舞台灯光绚烂,满场观众喝彩。“做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云南各地的悠久民族历史文化发掘出来,用现代的人物、舞台、灯光来表现。我走了一条用文化来包装餐饮的道路,打造了一个‘宴’舞品牌。现在既赚舞蹈钱,又赚餐饮钱。”古鑫园公司董事长李麟介绍说。

李麟从不讳言自己是小学文化程度,从不讳言自己在经营厚重的民族文化产业。所以,我们对经营民族文化的思考角度,不应该是怀疑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做,而是用什么方式引入的问题。

“任何行业都存在竞争,餐饮业更是激烈。经过调查,我发现昆明城中的歌舞大多数都是餐饮的附属,即吃饭兼着了解民族风情。就像外地人吃重庆火锅一样,只要把辣椒往锅里一煮,就认为这是火锅了。我就要去总结最地道的云南民族文化,挖掘最好的民族歌舞,让餐饮成为歌舞的附属。

“我先后走访了省内很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州和县,收集了他们民族的歌舞,同时了也在他们中间发现一些舞蹈人才。这样,我很快就组织了一支带有极强民族特色的舞蹈队伍。把他们用现代的舞台方式和效果进行编排,并表现出来。这才造就了今天我们吉鑫园的辉煌。说句玩笑话,云南任何一种经营项目如果和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歌舞相结合,都会变得红火。这是真正地道的民族文化的魅力。当然,这只是包装的一种方式之一,还有其他的。比如像刘三姐唱广西民歌,也仅仅让大家知道.广西的民歌有多么动听。但真正把这种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包装起来的,还是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这差不多成了广西桂林的招牌了。”

诚然,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在民族文化的引人和包装经营上,有着得灭独厚的条件。但是这种用民族文化来包装自己经营项口的方式,值得我们每位创业者、经营者思考。

[借乡土文化的内容去开发]

重庆万州地处三峡库区,绣鞋垫足三峡库区女子的传统针线活儿。农闲时分,旧时农村女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把花鸟虫鱼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都绣在厂鞋垫上。但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愿意拿起针线来的女子越来越少,这生活中的平常之物慢慢显得珍贵起来。一位叫张红的农家女,听说在三峡库区的某个旅游景区,一双精致的绣花鞋垫被当作艺术品卖到了800美金!她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摸到了一扇致富的大门。

张红从万州周围的农村,挨家挨户收购了几百双绣花鞋垫,根据鞋垫的不同质量标出不同价格。然后她又从一些时尚杂志中,寻找灵感。一些代表时尚元素的图案在她面前的白纸上慢慢显出轮廓……经过一番选择和调整,既保留了民间风情,又糅合了时尚元素的新图案被搬到了绣花鞋垫上,“年年有余”、“步步高升”、“花好月圆”、“新12生肖”等等,张红设计出近80种新花样。这样一来,大受市场欢迎。

从经营过程中,张红还发现鞋垫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满载情谊的礼物!这小小鞋垫其实可以做出更木的文章。很快,她将绣花鞋垫重新定位:不但要满足大众的穿着需求,还应该成为承载三峡妇女情谊和勤劳的手工工艺品,成为能登大雅之堂的高档礼品。然后,她将简易的塑料包装进行改革,开发出高中低档等数个系列的新包装,并随包装盒制作了饱含深情的贺卡。经过全新包装和改良,纯朴的绣花鞋垫焕然一新,既能进高档酒店,又能进寻常百姓家。张红给全新推出的产品注册了个好听的名字:巧大嫂。三峡妇女们手上的绣花鞋垫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品牌。

我相信,把鞋垫做得这样多姿多彩,在城中是一定无法实现的。在中国,类似这种带着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特色产品人多了。只要把它们与现代的审美观相结合,一定能开拓出一片新的、更大的经营空间。

[从农村文化的底蕴中发掘]

陕西省,是我国乡土文化表现得多姿多彩的省份,有些地方往往就凭一两种特色产品带富了一个村,他们是如何组织起来,如何推广,如何卖,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等,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陕西省礼泉县。

故事一:羽毛花

1999年,礼泉县石潭镇罗家村利民赖以生存的苹果产业开始滑坡,时任村委会副主任的罗平得知了一个重要信息:北京一家外贸公司有“羽毛花”业务,就是把经过加工的、色泽鲜艳的禽鸟类羽毛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装饰花。但是由于“羽毛花”必须手工制作,所以该公司正在找加工点。罗平儿经周折找到这家公司,希望能争取到这个加工机会。对方有些犹豫,因为外贸出口的产品对工艺要求很高。罗平说,我们那里有剪画的传统,妇女们不管剪啥,一看就会。对方终于答应了。

罗平回家后与媳妇陈爱丽商量。陈爱丽回忆,那段时间她像着了迷,按照老师的要求用自家鸡毛剪花样练习,把一群鸡的毛都拔光了,没有花枝,就用打毛衣用的竹签子代替。反复试验后,对方终于给了她们第卜批业务。

罗家村的妇女在陈袭丽的“传帮带”下,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羽毛花”也越做越好,那家外贸公司非常高兴。罗,平说,我们用妇女们的技术入股,由外贸公司提供羽毛等各种原料,只要产品验收合格,就一拿钱一手交货,实惠极了。现在,出自中国陕西农妇之手的“羽毛花”已畅销美国、德国、法国等11个国家。

故事二:五谷画

礼泉县的张景林从小喜欢画画。1996年,他参加杨凌农高会时,看到内蒙古一个农民用玉米粒摆出了“玉米”二字来展示自己的种子,非常好看,脑子里顿时萌牛出一个想法“五谷能否作画”。认真琢磨后,他想通了三个问题:第一,植物的种子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第二,植物的种子五颜六色,尤需任何加工上色;第三,用植物种子为材料创作的书画,天然质朴,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祟尚自然的生活理念。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创新的艺术形式。

经过—段时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张景林成功解决了种子防腐、防潮,防虫蛀和粘贴等难题,并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创作了20余幅作品。2002年4月,他携画参加了中国东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五谷画”在展会上引起轰动,被评为“特别奖”。这次屉会,让张景林看到了市场空间,六七家中外代理商与他签订了长期合同。为了如期交货,张景林把周围邻居和一些亲戚朋友发动起来,经过培训后,由他设计图样并提供原材料,请他们代为加工,生意越做越好。

现在,“五谷画”被咸阳市政府正式确定为形象宣传品,张景林的名气更响,接下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故事三:小土布

叱干镇位于礼泉县北部,由于自然条件不

太好,群众的生活一直不富裕。2005年5月,该镇党委书记巩向阳下乡时发现,农户中仍然保留着小少台织布机,许多妇女在闲暇时织的纯棉床单,很被城里人看好。镇党委经过研究,决心引导大家发展这一特色产业。由于缺乏启动资金,镇领导带头每人出资500元、镇上普通干部出资300元作为启动资金,让群众试织出一批土布床单。

试织出的土布床单在西安市场受到的追捧出人意料。受此鼓舞,叱干镇政府有关部门马不停蹄地联合了600户群众,成立起镇“纤手土织布协会”。同时,镇政府还出面为产品设计包装、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派干部外出搞宣传、打市场、跑销售。该镇建筑商李宗源长年在外了解市场动向,看到小土布中的大市场,于是主动请缨当会长。他投资200万元,严格按照协会加农户模式扩大产销规模,由协会负责技术和销售,会员按件赚取加工费。“小土布”给农妇们带来了财富,现在头脑灵活、手头麻利的妇女,最多的一年能挣近万元。

2005年秋,“纤手”牌手工床单被北京奥组委确定为西北地区惟一的促奥运首选品牌。

农村中不乏能人,也不缺能人发挥的空间,关键是找准什么样的路干。只要路子看准了,借用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原料等优势,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把优质的农村文明赋予商业]

一块大花土布,值小了几个钱。但在它前面放一个纸糊的狮子头,后面拴卷麻线,两个人一前一后钻进去.就成了喜庆场面中活蹦乱跳的舞狮。这就是文化的商业魅力。

中同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以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习俗习惯为表现方式遍布于城乡各地。他们如人的指纹般千差万别,其昭然的个性可以依附于任何产品,成为助其飞升的“神灵”。

山歌、服饰、口音、地理位置、植物植被……都有农村文化的影子:如何发现,如何利用,如何推广,如何用商业的方式表达,让他们真正成为赚钱的帮手,在媒体的报道中,我们断断续续得到或多或少的了解。比如湖南湘四地区,就把当地的山歌收集起来,做成光盘卖给游客;比如安徽某地在卖当地特产时,包装里放上一块小土布;比如福建某地著名的侨乡,在卖纪念品或特产时,里面放一小包乡土;再比如某地地处深山,以吊脚楼出名,于是整修吊脚楼大力发展旅游……这些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形成对投资者强大的冲击,他们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所蕴含的巨大商业利润。

很多人的印象中,商业就是对传统的破坏。一些污水横流的古镇,不伦不类的庙宇,千人一面的纪念品……从这些肤浅和片面利用传统文化的现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人家至少有了这种利用的意识,只是急功近利了一些。真正把他们用好,用活,用出水平的,是应该成为留于后世的精品。

乡土文化资源 篇4

一、紧扣课本, 适当延伸

众所周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 而乡土文化的传承并非可以一蹴而就, 应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从生理与心理的角度看, 初中生还处在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的年龄。他们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感到十分新鲜。但这种兴趣往往只停留于现象本身, 他们并没有冲动或者欲望去探索这些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因此乡土文化的教学若一开始就以专项训练的形式出现, 学生在强迫中虽然了解了某些知识内容, 但这种记忆必将成为眼前的浮光掠影, 难以触动心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以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 在完成“黄河, 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三章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后可做适当扩展延伸, 如让学生分别收集家乡名水、名人、名剧等内容, 并将这些收集到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展示:1.专题介绍, 学生在课前两分钟内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家乡著名的人、事、景、物;2.专题竞赛, 如手抄报比赛, 限定以家乡著名的人、事、景、物为主要内容;3.征文活动, 以“我可爱的家乡”为题, 书写对家乡的认识……这些随意性的学习任务应贯穿整个教学中。设计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的活动, 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等于是找到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的恰当的切入点, 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使得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巩固提高, 点评赏析

中华文化是多元的, 文化的传承不应仅仅来源于课本中有限的篇目, 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乡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 善用这些资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当通过对具有地域情感的乡土内容的教学, 把中华文化落实到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来。

三、渗透情感, 勾画蓝图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对家乡的人、事、景、物不仅有了感性的认识, 还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如果情感态度不能渗透在这种认识中, 那么这种认识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教师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是极其必要的。这一阶段的学习可采用制作城市名片 (在上面选择最令自己骄傲的内容为代表) 、绘制名人图章等形式进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家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基础, 还给予我们以精神食粮, 从心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与关注。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 自古人文荟萃, 又是鱼米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迅速, 其中文化的推动力不可低估。浙江文化受内陆文化的影响很深, 但又特色鲜明。仅以慈溪为例, 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一带, 古越青瓷文化曾在这里大放异彩, 影响悠远。宁波慈溪和舟山为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充满了生活劳作气息。上林湖越窑遗址、龙山虞氏旧宅、杨贤江故居、浙东区委成立旧址等等, 都是历史留给我们这一代人鲜活的教材。出身于该镇小桥头村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回忆少年生活的散文中说:“故乡对文化的尊重, 年轻的老师们对教学的虔诚, 以及四周的风土人情、典章文物……造成了一种多方位的文化熏染。”

乡土文化 篇5

——浅谈如何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

乡土文化,是人民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精神与财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文化是养育人的精神之水,涵养人的文化之源,缺少了乡土文化的教育,可说一种教育上的缺失。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为此,我校就地取材,把握特色,让乡土文化走进并融入教育教学中去。

一、加强校园建设,营造乡土文化氛围

曲界镇菠萝的海洋,闻名世界的“菠萝之乡”,种植菠萝的历史源远流长。这里的人们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致富,用辛勤的汗水收获累累的硕果。结合这一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我校展开了以“菠萝”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别具一格,栩栩如生的菠萝亭,仿佛在向前来观赏它的人展示着集人们勤劳与智慧于一身的矫美身姿,长长的菠萝文化长廊,向师生们展示了菠萝从种植到成长,从开花到结果,从成熟到加工外销的整个过程。此外,每个教室所悬挂的名人名言,每层楼梯口所悬挂的标语,都是以大片的菠萝为背景的。漫步校园,随时随地都能够让师生们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受到乡土文化精神的熏陶,对学生行为品格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活动为载体,推动乡土文化走进校园 为了能让师生们更深入地感受乡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融进乡土内容。如以“我爱家乡有的菠萝”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精心独特的乡土文化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美好的道德氛围中,激发着学生积极向上,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感,我们在采取把乡土文化“请进来”的同时,也采取“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菠萝罐头加工厂去参观,亲眼目睹菠萝的加工流程,在实践活动中去思考菠萝这一乡土文化的价值,感受这一经济作物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由衷地产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编写教材,把乡土文化带进课堂

要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首先要编写适合学生阅读的教材读本,为了更好地弘扬乡土文化,我校组织教师结合当地乡土文化的实况,编好乡土教材。教材中具体地阐述了菠萝的种植、成长、开花、结果及菠萝果、树的经济价值、用途等,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的生活,通俗易懂,达到了兴味盎然的视听效果。并要求教师在课上结合乡土教材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的德育功能,在让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校园乡土文化的建设给学校带来精神文明上的巨大转变。一块块干干净净的清洁包干区,定期公布成绩的板报,不仅体现了师生对环境的重视,更体现着一种不甘落于下风的竞争精神;光荣榜上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里记载着师生们勤劳付出的成 果,展现出来的不仅是才能,还有毅力、自信;教室里、走廊上,大路边随处可听见学生们文明的语言,看到他们优雅的举止,他们互相尊重、团结互助,这一幕幕与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融成了一幅幅多么和谐的画面!是乡土文化,为特色校园的建设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力。

乡土文化资源 篇6

【关键词】乡土文化 优化 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它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不少学生作文内容陈旧老套、无病呻吟、面目可憎。学生腹中空泛,笔头枯涩,作文内容贫乏单薄。作文教学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培养情感,熏陶意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乡土情感的培养成为可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渗透了作者的乡土之情。鲁迅《故乡》中的“故乡情”,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体现出名家力透纸背的“乡土情感”。与此同时,学生对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详,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文,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与乡土教育巧妙自然地结合起来。同时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有效弥补教材与农村学生融合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不仅可见到高山、激流、险滩行船的惊心动魄场面,而且更常见到的是:软风微醺的春日,月华如水的夏夜,清明气爽的秋色;深潭见底,游鱼可数;错落有致的平田屋舍,那渡船、碾坊、山寨、吊脚楼等等,湘西所特有自然风光尽收读者眼底。在作者笔下,山水云雾、草木虫鱼等形象组合成为一幅独具特色而又完整的湘西自然世界的风景画。那么,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让学生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受到启发、熏陶;让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像大师们一样有“情感”投入,发现“好景身边也有”的道理,达到一石三鸟之效。

二、寻找美感,丰富写作题材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草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如此多样的自然风光为农村中学作文素材注入了新鲜的源头活水,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真情。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作文题目,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田野》《山村风景独好》《家乡,我为你骄傲》等,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提高审美情趣,激发了写作的情感。平时还可出一些小题目,如 “从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向你介绍一个有趣的老乡”“你会唱几首乡谣,能讲几个家乡的故事传说”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关注乡土的气氛,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山水美,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赞美家乡,形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因为做过细致的观察,有了真情实感,所以大多数学生写出的作文都较先前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了。

三、体验生活,感受真情

《走进新课程》中提到:“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素材。”这里明确提到了“课外实践活动”“生活经验”等,而这些对于农村中学学生来说,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许多学生写劳动,往往就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出真情实感。翻地、浇水、施肥、收割等都是农村常见的农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这些劳动,认认真真地干一番,哪怕是汗流浃背,让他们亲自体察劳动的辛苦,是大有意义的。让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

四、感受民风民俗,抒出乡土情结

相对于城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言,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所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特质,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我们生长和生活的黄土高原,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有着无与伦比的民族遗存。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如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丧嫁娶、起居造屋庆贺、开业规矩、祭祖踏青、龙灯庙会等等,这些都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在素材方面的情浓、趣浓的题材。它们有的表现了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让学生观察、采访、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写些农家事,歌颂农家人,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如果将之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因地制宜,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写一些有乡土风俗气息的文章。

有机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和写作训练 篇7

一、赏写整合,展示乡土情韵

第一,赏家乡景观美。

家乡的田野风光、自然景观是学生练习写景文极好的题材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实地游玩观赏,也可以欣赏图片、影像。学生欣赏的过程,也是内心情感起伏的过程。例如,学生创作的《请跟我来》一文,学生在文中尽职地当起了小导游,字里行间充满了家乡之美、家乡之爱:“你知道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在哪里吗?它就坐落在我的家乡——江苏省连云港市内,那可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百闻不如一见,如果你没有去过,那么现在请跟我来,我带你去当一回‘猴子’吧。”

第二,赏家乡物产美。

各地都有丰富的物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询问家乡的长者、网上搜索、实地参观等,对家乡特产的外形特征、内在品性、相关故事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将其分成不同专题,或让学生用生动的“解说词”来介绍这些特产的特点,或设计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来推销家乡的特产,或创作诗歌来赞美家乡的富饶。

二、读写整合,传播乡土文化

第一,查阅地方县志。

图书馆、博物馆、陈列馆都是非常好的阅读地点,通过阅读参观,学生可以探寻自己家乡的历史渊源,感知乡土文化的厚重。

第二,收看梳理新闻。

关注家乡的新闻可以及时了解家乡的动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传阅报纸,回家收看新闻,或者把新闻报道剪贴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阅读。这些新闻图片和文字,既是乡土文化的展示,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不仅收集到了作文的素材,更收获了一种情感与精神。例如,在主题为“我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的写作中,学生在《青团情》一文的结尾写道:“小小圆圆的青团中包含着太多的情感,它的绿色更象征了希望。这次跟奶奶学做青团的经历使我感受到了清明节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人不仅仅是‘欲断魂’,更是在每年一次的祭扫怀念中明白了每一代人都要不断奋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学生在阅读资料后知道了节日的由来和意义,也知道了做青团是江南一带的习俗。这样写起来,家乡的清明就和别处的清明有了区别。学生还从新闻中知道了现代人过清明节的绿色新风尚,写起来立意就高了。

第三,阅读乡土文学。

报刊、网络等都是阅读的好渠道。乡土文学作品按一定顺序重新编排,具有文学色彩,人文气息更浓厚,更适合学生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想象力被无限激发,而且拓宽了自己的写作视野,充实了写作内容,从而在写作时巧妙模仿,构思技巧提高了,叙事说理的角度也别致了。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借鉴乡土文化中的文体形式进行创新表达,或者新编民间故事。

三、访写结合,展示乡土魅力

第一,收集乡土语言。

老人最爱说乡土语言,这类语言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乡土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是生动有趣,表达力强。它们表意深刻、绘物形象、意蕴丰富,最重要的是通俗浅显、朗朗上口。小学生感性思维占主导,对于这类语言他们容易理解,一学就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访问一些老人,记录下这些语言,并在写作时善于引用,让乡土语言的精华“新”在表达中,这样能使文章充满趣意,使内容富有鲜活的色彩。如学生在《我的奶奶》中这样写道:“‘你又捣糨糊了吧?’”从小到大,每当我做事不认真时奶奶就会这样批评我。奶奶大字不识几个,教育起我来却总是让我心悦诚服。‘喊人不折本,只要舌头打个滚。’幼儿时,每当我遇到亲朋不打招呼时,奶奶总是这样教育我。‘前怕狼,后怕虎,以后只能伴老鼠。’上学时,每当我遇到困难畏缩不前时,奶奶总是这样鞭策我。‘麻雀的去处在檐头,雁鹅的天空在云头。’”现在,每当我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时,奶奶总是这样启迪我。这样在习作中大量地运用方言俚语描写奶奶,很符合人物的身份,文章新意迭出。

第二,寻访名人古迹。

古色古香的建筑、栩栩如生的石雕木刻等这些经历了历史风雨的考验却仍然充满生机的古迹背后,记载的是家乡的发展史。有一些身怀祖传绝学的民间艺人,他们大都是以父子或师徒相授的方式习得绝学。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让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中华艺术的博大精深,明白作文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记录和传播文化,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样学生写起来就充满激情,作文也充满灵气。

四、做写结合,丰富乡土内涵

第一,品尝劳动艰辛。

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开展种植花草树木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加以保护。学生可以利用双休日或者节假日参与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品尝劳动的辛苦,以此写出的作文既真实又生动。如学生在《我和妈妈换角色》中表达了自己当一天家长的辛苦,在《如果我是……》中希望自己能变成科学家,设计出智能机器人代替爷爷奶奶到田间劳作。

第二,体验乡风民俗。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乡的风情民俗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如婚俗贺礼、新屋乔迁庆贺、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八月中秋吃月饼、腊月家家忙……这些民风民俗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极具参与性。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节日活动中当小观众、小记者、小礼仪员,在挑战各种角色的体验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得到真情实感和发现,形成一篇篇具有个性化又富有乡土气息的习作。

第三,制作民间工艺。

学生可以向亲人或民间艺人学习一种民间工艺品的制作,如编柳篮;或者是参与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如市民大舞台。学生可以写说明文,介绍民间艺术的创生过程,也可以写一则广告语,展示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乡土文化资源 篇8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人教版《高中英语》 (NSEFC) 教材的话题基本上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历史、地理、生活、文化等内容, 涉及中华文化的话题很少, 且表述单一。笔者身处沿海农村中学, 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乡土话题的缺失。《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而教材中的一些话题离沿海农村生活太远, 缺乏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乡土文化和地域文化, 自然就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并应用英语的兴趣。因此, 笔者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及拓展, 并在教学中重视挖掘乡土文化、地域文化资源,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正确地保持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可, 尊重、包容、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 并运用外国语言文化知识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作用, 建构自我个性品质和完善自我。

一乡土文化融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案例探索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 注重将乡土话题与英语学习相结合、与教材相结合, 加入沿海农村学生所熟悉的、可引起共鸣的话题, 让学生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并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1. 联系乡土文化日常生活, 创设教学情境

人教版《高中英语》 (NSEFC) 模块七第三单元Under the Sea, 涉及海洋生物。笔者根据沿海农村学生更熟悉的海里生物, 改编延伸了教材的学习任务, 在介绍家乡海里生物的基础上, 加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教材Using Language板块里的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写一篇描写某个地方当地动植物的英语文章。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将家乡常见的海洋生物展示出来。同学们配以自己拍摄的照片, 列出了牡蛎 (oyster) 、紫菜 (laver) 、海带 (kelp) 等沿海生物, 更有学生与家人共同进行沿海渔业作业的图片。笔者适时地引导学生完成一篇渔业作业过程的英语记叙文, 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家乡沿海作业环境, 唤醒他们对家乡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生存危机感。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描述家乡一些地方沿海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状况, 创作出英文宣传标语 (例如, Our Hometown——Our Future——Just Save it!Wanted!Seas and our Hometown Alive or Dead?) 。同学们还举办了保护家乡环境的签署仪式 (Sign Ceremony) , 用英语进行宣誓。

2. 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笔者所处的地区兴化文化底蕴深厚, 有海内外熟知的默娘传说, 还涌现过一批优秀的女性人物:半导体材料的先驱者——林兰英院士、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自强自立的残疾运动员——郑培峰等。以举行“兴化名人迷你峰会” (A Mini Summit for Talents in Xinhua) 为例, 笔者与学生们共同设计了如下环节: (1) 小组合作, 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研究对象来解说、展示或表演等。 (2) 小组利用网络、学校图书馆、影视等资源, 走访研究对象出生地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咨询长辈、专家、民间人士等, 从而整理出关于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 (3) 将收集到的信息写成一篇介绍人物的英语文章。在“兴化名人迷你峰会”上, 学生们假扮兴化名人角色, 通过演讲、讨论、人物旁白、新闻采访、辩论、表演等形式, 演示古今优秀的兴化儿女。 (4) “迷你峰会”结束后, 全班共同编写英文版的《兴化名人故事荟萃》。

3. 感受乡土民俗文化风情, 树立民族自尊

莆田乡土文化习俗丰富, 有正月初四的“做大岁”、农历二月初二的“牙祭”、端午节的“插艾草”、冬至日的扫墓习俗等。人教版模块三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笔者采用文化对比和文化讲座的方式, 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习俗进行对比教学。首先, 全班共同制作一本当年度的年历, 寻找出中国和西方国家 (主要是英语国家美国、英国) 所有传统节日的时间和名称。接着, 班级内开展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们最喜欢的中国节日和西方节日, 并阐述喜欢的理由。最后, 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莆田传统节日和一个西方节日, 进行收集资料、描述展示。

笔者就莆田几个典型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开设几个小讲座。例如, 介绍莆田元宵节的风俗, 摆“宴桌”、叠糕果、抬菩萨游街行傩、“做大棚”唱大戏、倒扣锅“耙”几下等。学生们有了对莆田传统节日乡土民俗的了解之后, 纷纷发挥创造力。例如, 一个小组开展了比较莆田的元宵节和西方感恩节的异同的解说活动, 特别增加了对比元宵节的特色食物 (汤圆和四方白糕等) 和感恩节的传统大菜 (烤火鸡和南瓜馅饼等) , 模仿《舌尖上的中国》创作英语解说词。

二乡土文化意识的评价方法

1. 依据课标评价

目前, 国内对学生乡土文化意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还不够深入、全面, 也缺乏这方面的文献和探讨。笔者认为, 要衡量评价一个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首要的依据是《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 文化意识部分的目标和要求是目前我国中学制定文化意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主要依据。课标对初中学生文化意识学习方面更多的是强调“了解”。但是, 笔者认为对高中学生的要求要高于初中学生, 要扩大对文学、艺术、传媒、习俗等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学习掌握。我们可依据课标中关于不同级别的文化意识达成目标来进行评价。

2. 测试题评价

常规的试题形式:乡土文化测试也可以用常规的英语试题形式, 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配对搭配、正误判断、简答题、翻译题等形式。例如, 简答题:Please name at least three typical festival culture in Putian?

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习俗, 回答可以有三种:

A.Absolutely right.

B.Maybe.

C.Impossible.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your hometown?

() (1) Putian has its own dialect, which is more popular than mandarin.

() (2) At the wedding party, relatives should send the red paper containing money as a gift to the new couple.

() (3) As to industry, Putian is famous for stone carving industry and wood processing industry.

() (4) In September, there is the parade custom in villages in Putian.

() (5) Take an express train from Putian to Fuzhou.

3. 与语言技能相结合的评价

乡土文化知识的考查也可以与英语语言的听力活动、口语活动、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相结合。例如, 可以让学生阅读介绍妈祖传奇故事的英语文章, 并完成对篇章理解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同时还可以拓展成口语活动和写作形式, 阐述对妈祖精神的理解, 以此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精髓。

4.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更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发展情况。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小组座谈、教学周记等形式记录展示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过程中对乡土文化的掌握情况。例如, “兴化名人迷你峰会”就可邀请专家、教师和学生组成共同的评审团, 对活动者在活动准备过程、开展过程、后续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评判。

三结束语

在英语文化中开发乡土资源, 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本族文化知识, 培养其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和文化创造力, 使之能用跨文化的视角尊重、包容、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个人, 能根据不同的语境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文化参考框架, 实现交际的有效性和恰当性, 避免和消解文化的冲突。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资源 篇9

各学校的周围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关注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利用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因为教学资源丰富了, 视野开阔了, 语文课堂就会开放而有活力。为此, 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 借助深厚的乡土文化资源, 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让学生亲近和领略乡土文化, 汲取乡土文化的营养, 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拓展课程的时空视野

每一片土地都有历史文化的积淀, 乡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蕴藏无限的宝藏。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 可以丰富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结构, 拓宽教学渠道, 增强教学效果。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镇是一块灵秀之地, 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凿险通幽, 宛如桃源”的天池山被誉为“吴中第一胜迹”;莲花峰远望状如盛开的莲花, 近观莲峰巨石, 危如累卵, 壮观奇兀, 被誉为“吴中第一峰”。天池山峰奇石秀, 泉流丰美, 风光得天独厚。古人云:“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笔者利用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出“课本”, 走出“教室”, 让学生访古探幽, 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当学生徜徉于林木参差的石径、追捉林间奔泻的山泉时, 即可让学生体会到谢大光先生笔下鼎湖山那半含半露、时隐时现的山泉的情态, 理解由万股泉声汇成的生命交响乐。当学生驻足半山泉边, 钟情于那潭“琼浆玉液”般的山泉时, 会情不自禁地在脑海中浮现朱自清先生笔下梅雨潭那醉人奇异的绿。当学生仰首指点嶙峋奇石、遥想相关的美丽神话传说时, 会联想到《飞红滴翠记黄山》中所描绘的黄山峰石之美, 理解大自然鬼斧神工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这样的课堂, 能让学生最真切、最生动地理解相关课文, 让他们浮想联翩, 找到书本知识与生活的交汇点。可以说, 利用乡土资源可将书本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可见可感。

二、整合乡土文化资源, 凸显课程的文化底蕴

英国课程理论家劳顿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选择”。可见课程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是课程的渊源。其中的乡土文化资源就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乡土文化, 看得见, 触得着, 这是从每个人的孩提开始, 就深入灵魂的文化, 它能使语文教学更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藏书镇因西汉名臣朱买臣家贫, 负薪读书, 将竹简藏于山中巨石下而得名。它是一块文化积淀深厚之地, 这里有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功绩和文人雅士的辉煌巨著。借助藏书镇这座文化宝库, 可以结合教学需要, 寻找具有教育价值的乡土文化精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书法传统艺术悠久的历史, 领略书法的艺术魅力, 提升审美认识。为了能让学生真正触摸到书法艺术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笔者就让学生走访藏书小王山的摩崖石刻。章太炎、于右任、李烈钧、沈钧儒、张大千等人在游览小王山后都留下了题词, 这里汇聚了240余位名人书写的550余条石刻条文, 可谓楷书、草书、隶书、篆书齐全。这些石刻有的苍劲沉酣、雄健瑰丽, 有的飘逸飞扬、秀丽隽美, 堪称露天书法艺术宝库。在“松涛十景”中观览名家的书法手迹, 观看专家拓印石刻的过程, 会让学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奇美禁不住赞叹, 同时也更加热爱家乡。

三、渗透乡土文化资源, 焕发生命成长的动力

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 是引领学生体验生命的精彩, 提升生命质量。语文课程主张通过优秀的文化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培养学习技能, 而且更是提升语文素养, 铸就灵魂。

教学不仅是课程的执行, 而且更是依据教材再生教学资源, 从而使教学繁花满枝。当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材有机地融合, 互相渗透, 就是对教材有益的补充。例如, 笔者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这一课时, 就结合了在我们当地人都熟知的故事。当学生赞叹作者宋濂勤奋而且艰苦的求学精神之时, 我引入西汉先贤朱买臣 (藏书人) “身虽劳, 犹苦卓”的历史故事, 并且指导学生阅读《汉书·朱买臣传》, 从而了解他“常艾薪樵, 卖以给食, 担束薪, 行且诵书”的求学历程。此外, 还让学生收集穹窿山朱公祠的材料和“朱买臣读书台”的典故, 编写“负薪读书”的励志小故事, 以此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材料。通过读、写结合的课外延伸, 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又让学生体味到“有志者事竞成”的意蕴。

又如在教学《核舟记》这一课时, 结合藏书镇有1700多年制砚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雕技艺, 向学生展示镂雕精巧剔透的澄泥砚和精致入微、传神逼真的核雕的图片, 使他们能直观地体会“因势象形”“各具神态”的高超雕刻技艺, 体会雕刻家勇于探索、用心雕刻、点石成金的创新精神。另外, 还让学生模仿课本, 选择当地任一件核雕作品的图片, 为其补充说明文字。这样既训练了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又丰富了审美情趣。

四、融入乡土文化资源, 浸润弘扬思想精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人成就一方文化。乡土文化是一方水土凝聚的精神结晶, 是一方人呈现的最质朴的内心情感, 也是发展学生情感的源泉, 它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可见语文教学有必要借助乡土资源, 融入当地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以此来丰富和强化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 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从而自觉继承和弘扬高尚的思想道德风尚。

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名家名篇, 高尚的古今道德情操能促进学生思想的升华。比如, 在学习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思想和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时, 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本地爱国儒将李根源先生“反清讨袁继抗日”的革命业绩, 以及他心怀民生的感人事迹:他在小王山建造“阙茔村舍”, 创办学校;凿“东井”“西井”, 为民造福。再比如, 学生读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和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等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时, 笔者引领学生读抗金名将韩世忠墓的万字碑。从碑文阅读中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抗金功勋, 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诗人和抗金名将统一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和慷慨豪情。

在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 能让学生感悟到书本中和乡土历史人物身上的“心怀天下”和“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感, 而这正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们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它们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传统美德的滋养, 而且增强了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乡土文化资源 篇10

一、乡土文化视觉资源在乡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1. 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文化传播方式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 由于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 不同的表现方式具有不同的传播效果。据调查, 学生了解乡土文化主要是由于自己感兴趣, 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而获得的比例较低,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对于文化的了解程度也逐渐降低。可见, 乡土文化的传播方式的单一化, 是导致乡土文化传播效果低、速度慢、范围窄的主要原因。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培养高素质学生成为2 1世纪教育的重点, 其中文化素养培养也成为政府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以往的文化传播方式逐渐由父母和长辈的口头告知转向学校的专项教育, 而这种教育方式的实施是建立在丰富的和优质的乡土文化资源基础上的。

读图时代的来临, 使视觉文化资源成为文化资源开发的重点, 其应用使人类接受信息的通道多样化, 同样, 在教育教学中, 采用视觉性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乡土文化教育也成为教育首选。乡土文化视觉资源弥补了学生了解乡土风情、风俗习惯、乡土风景等文化方式的不足,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文字书本、口耳相传, 而且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地了解乡土人文和乡土历史。

2. 提高学生对乡土文化学习的兴趣

在视觉文化思想的指导下, 视觉文化资源的引入, 不仅使知识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化, 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兴趣。在乡土文化视觉资源中, 图片、图像占较大比例, 而“图像符号的直观效果使人们更加容易把握和接触”。这就充分说明了, 乡土文化视觉教育资源带给学习者美妙的文化视觉感受的同时, 学生还可以从中得到乐趣, 在其他学科课程学习重任下消除了学生对乡土文化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使学生感知自己家乡的文化内涵, 而这恰恰是以单纯的文本为主的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乡土文化教育, 在中小学的开设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 该课程以课时量少为主要特点, 要在短时间里让更多学生能真正了解自己家乡的人文历史, 必须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基础。而作为视觉化的乡土文化资料由于其具备图形和图像的特点, 在读图时代, 势必成为提高乡土文化教育质量的教育资源。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

J·戴伯斯于1 9 6 9年首次提出了视觉素养 (Visual Literacy) 一词, 主要指与视觉相关的文化知识、素养和能力, 可以分成四个层面:知识层、技术层、能力层和情感层。它又可以分解为五种能力, 即意向掌握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媒体运用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在信息时代, 在整个人类的生活环境, 视觉信息无处不在, 获取高质量的视觉信息成为人们获得高生活水平的条件。乡土文化视觉资源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接近, 能将现实生活中学生看不到的东西即一些隐性文化外显, 学生通过图形、图像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乡土文化视觉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娱乐资源,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欣赏乡土文化视觉资源中的图片来培养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也可以通过观看反映自己家乡文化的视频, 来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 深层次理解家乡的浓郁文化, 并为其表达自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提供更形象的资料。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保护自己家乡的独特文化、发扬自己家乡优秀文化的道德情操, 使乡土文化教育真正起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4. 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真实的文化情景

对乡土文化教学来说, 由于课程的性质和学校教学之间的矛盾, 即要求教师在不影响学生文化课知识学习的前提下, 有效开展乡土文化教育, 这也成为当代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有的学校已经开设了乡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 但却是为应付检查而“安排”;有的学校则不愿意安排该课程, 恐怕耽搁正常教学。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在课程性质不变的情况下, 必须改善课程的设置和丰富课程内容表现形式, 即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形象的关于家乡文化信息的表现形式。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乡土人文用镜头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出来, 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冲击, 而且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文化学习情景, 达到节省教育时间和提高乡土文化教育质量的目的。

5.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弘扬

在乡土文化教育中, 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和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 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但是, 了解其他地方的乡土文化也是扩展学生文化知识面的途径。由于地理位置差异, 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 想要达到入乡随俗的效果, 就必须对本土以外的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往的区域文化交流主要通过文字性的材料, 其特点是:文字描述冗长、枯燥、流通速度慢、传播范围窄等。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这一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接受速度和要求。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基础上, 文化视觉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所有方式中, 占有很大的比例。人们通过一张V C D, 就可以全面了解某地的文化历史, 也可以将自己家乡的文化全貌展现给其他区域的人们。这充分说明了乡土文化视觉资源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二、视觉文化视野下, 乡土文化视觉资源的二次开发

开发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 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将本地的民俗活动、民间的衣食住行和民间遗留的古迹等文化用动态视频拍摄下来, 并与研究乡土人文历史的专家合作, 编辑制作, 形成客观的、直观的反映本地人文的视频资料。对于民间的歌曲、戏曲、音乐等, 采集民间风情的视频画面, 采用视音频技术合成、处理, 形成视音俱全的教学资源。

第二, 利用数码电子技术, 拍摄一些静态的乡土文化载体, 形成系列的文化展览, 丰富乡土文化的视觉资源。比如, 对于一些民间的建筑、古树、雕刻、绘画、书法等资源, 用照相机拍摄, 再配文字解释, 从形式和内容上共同反映本地文化。

总之, 乡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当代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内容, 其中, 有效地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与校本资源相结合, 特别是乡土视觉文化资源的开发, 在读图时代, 不仅对青少年的视觉文化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作为教师, 应立足本地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 对要通过教师引导才能真正理解文化内涵的资源,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进行二次开发, 使其真正成为乡土文化教育中的核心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学文、旷锦锋.英语课程中乡土文化学习状况的调查[J].基础英语教育, 2007 (10) .

[2]俞宁.视觉文化符号传播中技术层面的理性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9) .

[3]齐立森.视觉文化研究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启示[J].教育信息化, 2006 (10) .

为何要复兴乡土文化 篇11

复兴是相对于衰落来说的,当我们说乡土文化复兴的时候,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乡土文化已急剧地衰落了。当今社会的主要声音是,衰落就衰落了呗,有什么关系呢?它又不影响我们吃饭、发展,一切都要为发展让步。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和发展文化无疑是不相容的,所以必然要在发展主义的强劲足音里走向消亡。

果真是这样吗?我们是否问过“发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仔细反观发展文化给世界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恐怕就得三思了。

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大面积破坏。我想这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切身体验到的。如果你是从农村来的,你会发现小时候可以尽情嬉戏的村庄小河已干涸或成为臭水沟;春天时在天空盘旋欢叫的燕子也越来越少了;气候也越来越不正常,以前冬天在南方还可以看到从屋檐上垂下来的巨大冰柱,现在这一切却成了遥远的回忆。如果你从小就是个城里人,那你最能感受到的则是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

人文生态的恶化。社会冷漠是普遍病症,而社会价值沦陷则是问题的核心。最近几十年,发展主义以进步的名义甚嚣尘上,即使是在农村,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也被涂上金钱色彩,农民不再守望相助。《圣经》里有一句话:“你要保守你的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而现在,“良心投射到人们行为上的光是暗淡的”。庄子说,“自周以后,天下无不以物异其性”,孔子说,“天下为私,各私其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社会在唯“物质”论的诱导下滑向物质主义的泥沼,令人痛心。

用乡土文化治发展的“病”

那么,我们还有出路吗?显然,我们不是要停止发展,而是要全面反思过去,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不妨站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修正发展文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乡土文化一向倡导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价值观,非常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

敬畏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自高自大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源头,植根于农耕的乡土文化强调人类在自然面前需谦卑顶礼,顺天应时,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几千年来,自然和土地保持得相对完好,尤其是耕地的有机质含量还不断增加,从没有退化迹象,只是近几十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才导致耕地受到严重伤害。乡土文化中的这种特质恰恰是发展文化中所缺少的。

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特点。在商品经济对农村的渗透相对较弱以前,农村地区互帮互助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拿盖房子来说,如果哪家要盖房子,基本上是全村出动帮忙,还不要一分钱劳务费,一栋房子盖下来,几百几千块钱就搞定了,不像现在,在一些地方盖个房子得拼一二十年。乡土社会中的互助精神是维系社区良性运转的重要基础,既节省了社区的货币支出,又提升了社区的社会资本,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社区就会形成一种平等友爱的氛围。

朴实无华,真诚实在。农民如大地一般的朴实真诚,相信大部分人是心有所感的,而这正是乡土社会最重要的品质,照理也应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剥去的恰恰就是这一品质,使人变得精明狡猾,使人们在交往中时时处在防备状态,客观上造成社会的紧张和不安。

明辨是非,良心未泯。农民工抬车救人的行为使我更加明白救人本是人的本能,是不需要心理活动的。在发展文化的“熏陶”下,人类的这些本能却面临丧失的危险。所幸乡土文化还没有全然消亡。

不以物喜,乐天知命。尽管农村社会一直以来没有停止过对物质的追求,但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有限的,少有贪婪成分,农村的价值观使人们对贪婪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这就是吝啬贪心的商人在农村社会里不被尊重的原因,倒是那些安贫乐道之人在农村受到人们敬仰,有的甚至是人们教育后代的榜样。

热爱劳动,自食其力。劳动有体脑之分,但体力劳动更接近生命的本质,农民长期与自然为伍,自食其力的劳动是对“人之成为人”的最好注解,脱离了劳动,实际上就是远离生命的核心。唯有热爱劳动、自食其力之人,其生命才会更加饱满。乡土文化对劳动的尊重是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平民教育是复兴乡土文化的良方

乡土文化虽然美好,但不少优秀品质在发展文化的冲击下也支离破碎,不仅年轻的乡民,即使是年长的,对乡土社会的认同也越发淡漠。当然,乡土文化的复兴并非不可能,新时期“从平民中来,到平民中去,为平民服务”的平民教育运动为乡土文化复兴提供了一种可能途径,无论是农民还是工友,接受平民教育后都能成为传播乡土文化的立体符号。

平民教育不同于发展文化主导下的精英教育,它面向大众和乡土,开展与大众生产生活相关的乡土教育,是一种植根于乡土、巩固国之根本的教育。其次,平民教育是“活”的教育,它能丰富人的生命,教人学会敬畏和感恩,使人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使人具有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再者,平民教育是“大”教育,广阔天地间,时时处处都能教育,四海之内,人人事事都是学问,学习没有围墙,不拘形式。

说到底,该如何开展平民教育呢?我们在农村开始推进学习小组的建设中,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农民“无书可读”,市面上缺乏可供农民阅读的书籍。显然,在精英教育体系中,知识的生产是为资本的积累和扩张服务的,哪里有资本,知识就出现在哪里,农村因为缺少资本,知识就不愿光顾,农民和工人即使渴望获得新知,却容易被知识的生产者无视。因此,新时期平民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知识的再生产,并使这一主动权掌握在大众的手中,唯有农民和工友成为知识生产的真正主体,他们也才能担负起复兴乡土文化的重任。

为此,学习小组在组织过程中,同时进行了“田间地头”丛书的编辑工作,邀请社会志愿力量,一方面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编辑,使之适合农民的阅读习惯和口味,尽可能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向农民朋友和可以用农民的语言进行创作的知识分子约稿,努力使内容更加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为了使图书更便携,我们还特意将丛书设计成口袋书的形式。在工业区,学习小组针对离乡进城务工的年轻工友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一开始也面临如何把在精英教育体系下生产出来的知识转化为工友可以接受的知识的问题。比如有些工友想创业,但志愿者老师却把在大学里讲MBA的知识照搬过来,无法与工友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结合。于是,我们就想到要开发“平民的MBA”的课程。

其次,在农村开展教育工作,可以利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所谓“走出去”就是集中培训。挖掘社区骨干,选择农闲时间,输送他们到正式或非正式的乡村建设培训点,进行涉农政策、合作社理念、组织办法等为期一个星期左右的培训,使他们在思想层面上认可并接受国际合作社的相关理念,并掌握实际操作的办法,如制定章程、组织会议等。这些具有了初步合作意识的骨干是新乡村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可成为社区的组织工作的初步基础。另一种方式是“请进来”,即邀请相关专家或实践者到社区为村民开展合作社初级培训,这种培训实际上是组织的动员式培训。在合作文化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合作社等经济或文化组织,是乡土文化复兴的重要依靠力量。

再者,利用农闲夜晚为村民建立学习小组,以就近方便为原则,以若干户村民为一组,一起学习尽可能与农民当下的生产生活接近的知识,诸如“田间地头丛书”等经过本地化的内容,且注意由浅入深,形式多样,间以跳舞唱歌,避免让他们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学习过程中培养小组的带头人,保证日后在没有外力协助的情况下,共同学习仍能继续。

最后,要将学习常态化,本质就是建设农村社区大学,制定固定的课程组织。找到愿意与农民共同学习的志愿者,特别是本地的知识分子和乡土人才,作为社区大学最重要的师资来源。当符合本地需求的师资和已被调动起学习热情的村民都到位时,社区大学的课程开设就能水到渠成。

当农民和工人愿意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并肩负起建设家园或维护自身权益的使命后,乡土文化复兴的愿景也就指日可待了。

感知乡土文化提高作文水平 篇12

一.从教材中感知乡土文化的魅力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正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们可以看到:三味书屋是禁锢儿童的牢笼, 而百草园则是孩子的天堂, 百草园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 这生动地道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向往及大自然给予儿童的快乐。大自然养育了万物, 是地球的主人, 也是人赖以生存的空间。大自然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是语文学习最丰富的课程资源。大到山川日月, 小到花鸟鱼虫, 无论是风雨雷电还是太空宇宙, 所有的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无穷资源, 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丰富资源。农村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农村家庭的孩子, 由于经济与环境的限制, 他们不能尽情享受书本带来的快乐, 他们的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却给我们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有一次在教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让学生想想他们过除夕的情景。他们说要挂灯笼, 贴对联, 打炮仗, “三十日”外出者千里迢迢也要回乡与家人团聚。晚上祭祖, 吃年夜饭、菜肴主要有芋头、鱼 (都含“有余”意) 、年糕 (年年高) ;十个冷盆盛于红高脚碗内, 表示“十全”。是夜居民住舍各处遍点红烛、油灯称作“岁灯” (现在是电灯、灯笼) , 家长给幼辈分压岁钱, 置于枕下。因为与他们的生活贴近, 唤起了他们的生活体验, 全班同学的兴致都很高。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了。

二.收集乡土语言、民间传说、新鲜故事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 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是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语言, 学生在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 并在作文中加于运用。农村学生在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 不仅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 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

农村中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奇的事,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自己身边新奇的事。教学实践中, 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随笔撰写的形式, 提高学生对新鲜事的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学习随笔的撰写, 为写好作文提供相应的素材。

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收集材料, 采访、图书资料查阅、上网查阅, 同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记录所收集的素材:文字记录、图片资料收集、照片、录音等形式, 使资料更趋完整和可参考性。

三.拓宽写作空间, 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生生活在乡村这个广阔的空间里, 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如:碧水蓝天的湖泊河流、乡村田野的风土人情、农家朴实的生活以及民间传说、古诗楹联等, 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 只要我们加以研究和开发, 使丰富乡土文化资源与写作教学校本课程融为一体, 达到写作教学个性化、特色化, 促进教师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 从而达到为语文教学服务, 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的目的, 进而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使教师成为学生利用习作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引导者, 使学生成为习作教学资源的主体和主人, 勤于动笔, 乐于表达, 擅于表达真情实感, 把自身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快地释放出来, 使得习作教学有效性得以彰显, 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摘要: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引向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上一篇:城镇低收入者下一篇:遗传粒子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