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作文和乡土文化

2024-07-23

乡土作文和乡土文化(共12篇)

乡土作文和乡土文化 篇1

我校生源来自祖国各地,教师若能结合学生各自的家乡文化,让乡土文化资源和写作训练有机整合,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意义和情感意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表达和抒发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真实感受,创造与众不同的精神产品,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

一、赏写整合,展示乡土情韵

第一,赏家乡景观美。

家乡的田野风光、自然景观是学生练习写景文极好的题材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实地游玩观赏,也可以欣赏图片、影像。学生欣赏的过程,也是内心情感起伏的过程。例如,学生创作的《请跟我来》一文,学生在文中尽职地当起了小导游,字里行间充满了家乡之美、家乡之爱:“你知道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在哪里吗?它就坐落在我的家乡——江苏省连云港市内,那可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百闻不如一见,如果你没有去过,那么现在请跟我来,我带你去当一回‘猴子’吧。”

第二,赏家乡物产美。

各地都有丰富的物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询问家乡的长者、网上搜索、实地参观等,对家乡特产的外形特征、内在品性、相关故事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将其分成不同专题,或让学生用生动的“解说词”来介绍这些特产的特点,或设计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来推销家乡的特产,或创作诗歌来赞美家乡的富饶。

二、读写整合,传播乡土文化

第一,查阅地方县志。

图书馆、博物馆、陈列馆都是非常好的阅读地点,通过阅读参观,学生可以探寻自己家乡的历史渊源,感知乡土文化的厚重。

第二,收看梳理新闻。

关注家乡的新闻可以及时了解家乡的动态。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传阅报纸,回家收看新闻,或者把新闻报道剪贴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阅读。这些新闻图片和文字,既是乡土文化的展示,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不仅收集到了作文的素材,更收获了一种情感与精神。例如,在主题为“我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的写作中,学生在《青团情》一文的结尾写道:“小小圆圆的青团中包含着太多的情感,它的绿色更象征了希望。这次跟奶奶学做青团的经历使我感受到了清明节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人不仅仅是‘欲断魂’,更是在每年一次的祭扫怀念中明白了每一代人都要不断奋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学生在阅读资料后知道了节日的由来和意义,也知道了做青团是江南一带的习俗。这样写起来,家乡的清明就和别处的清明有了区别。学生还从新闻中知道了现代人过清明节的绿色新风尚,写起来立意就高了。

第三,阅读乡土文学。

报刊、网络等都是阅读的好渠道。乡土文学作品按一定顺序重新编排,具有文学色彩,人文气息更浓厚,更适合学生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想象力被无限激发,而且拓宽了自己的写作视野,充实了写作内容,从而在写作时巧妙模仿,构思技巧提高了,叙事说理的角度也别致了。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借鉴乡土文化中的文体形式进行创新表达,或者新编民间故事。

三、访写结合,展示乡土魅力

第一,收集乡土语言。

老人最爱说乡土语言,这类语言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乡土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是生动有趣,表达力强。它们表意深刻、绘物形象、意蕴丰富,最重要的是通俗浅显、朗朗上口。小学生感性思维占主导,对于这类语言他们容易理解,一学就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访问一些老人,记录下这些语言,并在写作时善于引用,让乡土语言的精华“新”在表达中,这样能使文章充满趣意,使内容富有鲜活的色彩。如学生在《我的奶奶》中这样写道:“‘你又捣糨糊了吧?’”从小到大,每当我做事不认真时奶奶就会这样批评我。奶奶大字不识几个,教育起我来却总是让我心悦诚服。‘喊人不折本,只要舌头打个滚。’幼儿时,每当我遇到亲朋不打招呼时,奶奶总是这样教育我。‘前怕狼,后怕虎,以后只能伴老鼠。’上学时,每当我遇到困难畏缩不前时,奶奶总是这样鞭策我。‘麻雀的去处在檐头,雁鹅的天空在云头。’”现在,每当我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时,奶奶总是这样启迪我。这样在习作中大量地运用方言俚语描写奶奶,很符合人物的身份,文章新意迭出。

第二,寻访名人古迹。

古色古香的建筑、栩栩如生的石雕木刻等这些经历了历史风雨的考验却仍然充满生机的古迹背后,记载的是家乡的发展史。有一些身怀祖传绝学的民间艺人,他们大都是以父子或师徒相授的方式习得绝学。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让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中华艺术的博大精深,明白作文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记录和传播文化,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样学生写起来就充满激情,作文也充满灵气。

四、做写结合,丰富乡土内涵

第一,品尝劳动艰辛。

教师可以利用植树节开展种植花草树木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加以保护。学生可以利用双休日或者节假日参与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品尝劳动的辛苦,以此写出的作文既真实又生动。如学生在《我和妈妈换角色》中表达了自己当一天家长的辛苦,在《如果我是……》中希望自己能变成科学家,设计出智能机器人代替爷爷奶奶到田间劳作。

第二,体验乡风民俗。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乡的风情民俗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如婚俗贺礼、新屋乔迁庆贺、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八月中秋吃月饼、腊月家家忙……这些民风民俗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极具参与性。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节日活动中当小观众、小记者、小礼仪员,在挑战各种角色的体验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得到真情实感和发现,形成一篇篇具有个性化又富有乡土气息的习作。

第三,制作民间工艺。

学生可以向亲人或民间艺人学习一种民间工艺品的制作,如编柳篮;或者是参与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如市民大舞台。学生可以写说明文,介绍民间艺术的创生过程,也可以写一则广告语,展示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乡土文化资源和写作教学的有机整合,往往是几种整合方法同时进行。教师要根据写作内容决定以哪种整合方法为主,并进行有效引导,从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利用乡土资源来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实验中,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写作。

乡土作文和乡土文化 篇2

城市中成长的孩童永远难以想象祖辈的过往与乡野情思。恰似远走他乡的鄂温克族人,当他们努力回忆,想再次开口讲述关于猎枪硝火与呦呦鹿鸣的故事,却只有语塞与缄默。过去的,终究成为了深埋乡土中的历史,渐渐退隐世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难道放任民族文化消亡,是你们深沉的方式么?步入城市的人们,请回眸定视。多少个夜晚你们曾在谧静夜空陪伴下安然入梦,多少次于林海上自由徜徉挥洒汗水满载而归。而现在,灯红酒绿使人忧郁,水泥建筑使人闭塞,城市如同神秘岛隔绝了一切与乡土文化的实际联系。当村落中仅余一位老者,在如血夕阳西沉之时,默默拭去苦涩的泪,我不禁怅然:“城市,真的是归宿么?”

提至美洲,你或许会想到巴西文化、美利坚文化,可你是否听过亚马孙文化、印第安文化呢?印加古国一度被称作黄金之地,却随时代的变迁而终归尘埃。亚马孙丛林中的呼喊也被推土机的喧嚣湮没。寻根究底,仍是他们的文化未受重视保护直至消亡。若乡土文化是一棵巨树,中华大地沃野千里,不知该有几百几千棵这样的文化古树,正在凄风苦雨中萧瑟飘摇。金碧辉煌、雍容大气的杭绣而今竟仅余一人守护,象征天人合一的古琴难觅斫琴师,古建筑之灵魂--榫卯只能在典籍中瞥见……这些事实,触目惊心。愿做一只永远守护文化巨树之鸟,尽一己绵薄之力。

看今朝,诗词大会上绣口吐锦章,故宫文创正风靡网络。夕阳已沉,朝阳正升,复兴泱泱中华浩瀚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

手捧乡土,守望文化,让文化之根深植于精神家园。可否自信而言:“我们,已然归乡。”

将乡土文化融入作文教学之中 篇3

【关键词】乡土文化 作文教学 泰州风俗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悠久历史,有着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沉积着丰富的民族故事,有着独特的民间艺术,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这些体现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勤劳质朴的优良传统,展现出广大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艺术天赋,也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和高尚情操。这些浓郁的乡土文化资源,如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得以充分利用,那将对作文教学大有益处。像春天菜花丛里捕蝴蝶,夏天柳树叶中捕知了,秋天水稻田里捕青蛙,冬天雪地里打雪仗。如果将这些趣事写进作文里,多么的有趣,多么令人向往,现在的孩子是多么地想体会那样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呀,将这些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作文中,将会使作文更加灵动,使作文更加有血有肉,丰满有内涵。

一、乡土口语有助于表达交流

作文的词汇来自于平时的积累,作文之所以难,表现在学生不会使用语言,总觉得无话可说。这就说明现在的初中学生阅读太少,积累的词汇太少,更不要说收集课本以外的民间乡土口头语言,当头脑中积累的词汇多了,写起作文就不会感到无从下笔了。如果只有课本上学到的字、词、句、段等知识,写作文时会感到生硬,没有生气。如果将这些语言回归到生活中,运用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口头语言,那将会使作文鲜活起来,增添作文的浓浓情意,读起来使人感到更加亲切,更加有趣,令人回味无穷。如:泰州有很多农谚:“春天雾晴,夏天雾雨,秋天雾凉风冬天雾雪”,“六月出门带寒衣”,“清明要晴天,谷雨要下雨”,“六月天神鬼天”等,如果将这些农谚运用到作文的开头,可起到引领下文的作用,让人耳目一新,读者读来,就会被深深吸引。如果用在文章之中,可以增添文章的情趣。如果用在作文结尾,使人会感到无比的惬意,回味无穷。农村的乡土口头语言丰富多彩,不仅有农谚,还有俗语、歇后语,称呼语等。这就要靠大家平时在生活中积累,积累得越多,作文时就越有话说,应用起来就会越自然自如。

二、乡土风俗有助于表情达意

农村的乡土风俗可谓多矣,一年中,农历的节日都会有相应的风俗,如:正月里来闹花灯,高灯圆子落灯面(意思是说正月十三到十八小孩子要玩花灯,十三是第一天,称为高灯,这天晚上要吃圆宵,十八是最后一天,晚上要吃面条);二月二回娘家(就是说农历二月初二嫁出去的姑娘要回娘家);六月六,洗澡白,(意思是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小孩子要下河洗澡,就会越洗皮肤越白越漂亮);结婚当天要闹洞房,新娘子过门要跨火盆(意思是将霉气去掉)等,这些乡土文化,表现出农村的独特风俗,是人们长期生活中的沉淀。如果作文时,能够进行筛选,并运用于作文之中,有助于表达情感,使作文更有趣。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来说,这些风俗都是知之甚少,学生也难以体会其中的内涵,作文中可以适当地将这些场景拍摄下来,带到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乡土风俗的魅力和趣味,将这些人和事写进作文里去,增添作文的韵味。

三、乡土庙会有助于颂扬生活

赶庙会是农村每年的习俗,庙会集民间风俗与民间艺术于一体,也是农村集市的一种形式。到了庙会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点上一棵斗香,表示欢迎,庙会的人们表演更是精彩有趣,有踩高高跷的,有挑花篮的,有摆花船的,有舞龙的,有扛犁的,有打伞的,真是五花八门,好不热闹,大人小孩都会去赶庙会。大人是想买点农具,来年更好的种地,花姑娘、大媳妇是为了买些花衣服布料做几件新衣服,小孩会争着买好吃的,好玩的,有糖葫芦,有莲藕,有甘蔗,有气球等,整个庙会人山人海。每到此时,学生也会格外兴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指导学生有选择地描写自己参加庙会的见闻和感受。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抒情发感,真是真情流露,细节描写非常到位,整体把握也很全面,学生作文里有写集市的繁华,有写民间艺术表演的新奇,有写物品的琳琅满目,描写得精彩分呈,也反映了现在人们的富裕生活,人们现在内心的幸福和心情的喜悦,折射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制度的优越。

四、乡土风情有助于融情入景

各个地区都有着各地的优美的风景名胜,如果能够利用好当地的美景,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用心灵去思考,当真正有所感触时,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富有灵性,灵气。泰州地区的乡土风情丰富多彩,典型的风景人文景观处处都有,姜堰溱潼的赛龙舟,兴化垛田的菜花节,海陵的凤城河,泰州新区园博园,白马的海军纪念馆等等都是有名的风景名胜。很多学生都在家长的带领下游玩过。这些也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学生在游玩过程中,身临其境,景观于眼,情融于心,情景交融。在欣赏美景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体会生活的美好,怎么会没有内容可写呢。如溱潼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声势浩大,震撼人心,鼓舞斗志;美丽的凤城河,置身其中,给人以遐想,使人心旷神怡,无比惬意,园博园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泰州竟然有这等美景。古今中外的名人墨客,无一不是在山山水水之中,豪情大发,挥洒笔墨,创作出绝世大作。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走进生活,融入风情之中,才能真正领略大自然的创造之美,才能让心灵与美景融为一体,从而创作出优美的作文。

综上所述,乡土文化融入作文教学之中,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有文可作,挖掘乡土文化之中丰富多彩的内涵,能促进学生作文的提升,使学生作文有灵有肉。

乡土作文和乡土文化 篇4

枣庄市以煤建市、以煤兴市, 130多年前诞生的中兴煤矿公司, 不仅从经济领域发掘了枣庄市的潜力, 更在文化 (工业文化、乡土文化) 领域演绎了它的辉煌。作为中兴煤矿公司的子弟小学, 中兴小学自1923年创立以来, 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见证了中兴公司的发展历程, 而《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正是在这个背景下, 由中兴小学教师深入挖掘中兴公司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编写而成。本教材通过对中兴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和历史遗迹的介绍, 展现了枣庄市光辉的民族工业文明史、文化史和发展史, 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热情。同时, 《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也找到了乡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既为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创设了良好的平台, 又为学生的自主、能动发展搭建了展示的舞台, 最终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乡土教材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学校的办学渊源和文化积淀后, 中兴小学确立了“百年中兴文化, 儒雅校园师生”这一学校品牌建设工程。经反复调研、论证, 2012年学校达成了“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的共识, 并对学校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提炼, 即以在枣庄市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的中兴为发展基点, 以“兴德尚雅”核心理念为拓展半径, 画“兴在心, 雅于行”的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发展之“圆”, 科学定位属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园精神, 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2013年, 中兴小学被确立为小学特色品牌建设跟踪指导学校。

同时, 中兴小学以校园文化为本, 将乡土课程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构建了以乡土教材 (《百年中兴史话》) 为平台的百年工业文明实践体验教育、以“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主题的三生教育;编写了“兴雅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中兴小学文化读本《兴在心, 雅于行》 (该丛书分为《知兴篇》《践兴篇》和《行雅篇》) 。

二、乡土教材与学生评价

中兴小学开发的《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涵盖了百年中兴的发展历程、文化精髓和历史影响, 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三个突破。其一, 系统整理百年中兴的历史资料, 深入挖掘百年中兴的文化精髓, 并以此为根基, 开发、编制乡土课程,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二, 符合学生特点和实际, 满足他们的个性差异, 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三, 丰富区域校本教育资源, 促进区域办学特色的形成。

在学生评价方面, 中兴小学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并力求客观、科学和全面。具体有四点。其一,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的开发, 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又有利于他们全面认识自我, 还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二, 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通过对《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的教学, 既能展开学生之间阶段性的总结评价, 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还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其三, 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 这恰好体现了《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在教学评价中的独特之处。其四, 科学、合理的评价比例。在《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的教学中, 各方评价所占的比例分别是:教师评价 (包括对课堂表现及书面作业的评价) 占40%, 综合实践成绩占30%, 学生互评占20%, 学生自评占10%。

三、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1.充分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

由于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物, 所以, 校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学校的各个方面。就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而言, 校长的积极和主动必然带给教师良好的影响。基于此,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开发小组, 并在充分领会课程精神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以使研发工作更加深入。

2.激发教师的智慧和热情

教师的智慧和热情直接影响乡土教材的质量, 只有让教师心往一处想, 劲儿往一处使, 才能保证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因此, 学校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 都将全体教师视为课程的主人, 尊重他们的个性,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挖掘他们的潜能, 力争为他们打造展示自我的绚丽舞台。

3.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

学校历时两年编写的山东省枣庄市首部乡土教材《百年中兴史话》, 不仅填补了枣庄市地方史校本教材的空白, 更被推荐参加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评选, 从而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四、乡土教材的效果与反思

学校欣喜地看到, 在开发与实施《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的过程中, 既使百年中兴文化得到弘扬, 又使师生素质获得提升, 还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1.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

在开发与实施《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的过程中, 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具体有四点。其一, 打造“名师工程”, 即号召资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 带动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并打造名师效应, 从而形成“学校以名师为荣, 名师以学校为傲”的良性循环。其二, 开发“青蓝工程”, 即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 并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为广大教师实现“三年强基础, 五年担重任, 十年成名师”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其三, 加强“师德工程”, 即师德是教师从业的核心理念, 据此, 学校在校园中开展了一系列“最美教师”的评选活动, 即通过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和令人难忘的瞬间, 展示优秀教师的风采, 这不仅鼓舞教师, 更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其四, 打造教师团队。学校不仅形成了一支涵盖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和专家型等各种类型的教师团队, 更为中兴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中兴小学遵循教育规律, 以学生为主体, 不仅夯实他们的基础, 培养他们的能力, 张扬他们的个性, 发展他们的兴趣, 更让他们在阅读中陶冶情操, 在歌声中释放真情, 在绘画中畅想未来, 在竞技中超越自我, 在思考中探索真理, 在实践中规范品行。

尤其是, 中兴小学的活动类课程突出学生的个性, 发展他们的特长, 不仅侧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 更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 学生以社团为中心, 以社团活动为依托, 开展与社团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活动, 并取得理想的成绩。例如:舞蹈《七彩童年》在全省第四届青少年杯舞蹈大赛中荣获金奖, 并代表市中区参加团市委文艺汇演;2012年, 在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活动中, 学校的相关作品被推荐参加省级评选;2013年, 在全区的科技创新大赛中, 学校的小制作、科幻画等作品被推荐参加市级评选。

乡土文化 篇5

农村拥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都是历史的见证,它能为农村美术教育者提供丰富而有形象的史料。因此,作为21世界新型的农村美术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乡土文化,优化农村美术的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美术课堂,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表现美,从而创作美。研究乡土文化到研究乡土美术,让同学们知道农村也有宝贵的资源和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保护自然资源和自己的家园,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历史中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各个地区仍存有大量的名族个性、区域风格、乡土气息的美术资源。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灿烂的乡土文化。丰富的乡土文化为当地乡土美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地群众创作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这些在美术教育中都发挥着很大作用,作为美术教育者在课堂中可以利用自身所处的良好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等等。美术教学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这对当地学生审美认识、家乡情感和思维活动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乡土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乡土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教学与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1)、乡土美术能为现代设计教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乡土美术中的一系列绘画观念、艺术形式能给美术教育以借鉴──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这些都将给我们广开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三、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一)、乡土文化在农村美术教育的开发

乡土文化对发展、传承自身名族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例如,安徽凤阳的民间剪纸、徽州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等等传统文化。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同时在挖掘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去发现、开拓、探索。

动手又动脑,是美术课的一大特点,也区其他学科优势所在。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的同时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给学生自我发挥想象的自由空间,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的个性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创作自己的作品。

作为美术教育者,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范画,说尽作画的要求何创作思路。在这种方法下,虽然学生作业整齐划一,也体现了一种水平,但是这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水品,极大的压制学生自身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挥。美术教学过程,不应该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的扩展,而更要看到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是否有利于知识的扩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21世纪的现代农村美术教育应该结合所处的地理优势,灵活运用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来的劳动成果,积极的运用到美术课堂上。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使农村美术课堂也能统一起来,能够使乡土文化特色能够更贴近现在美术教育课程。例如:作为安徽凤阳农村的美术教育者,应该分析该地所拥有的地理优势,把这些特有的文化特色带入课堂,引导学生们主动去学习。美术课堂上,完全可以利用当地的民间剪纸,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性。

(2)、乡土美术能丰富课内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结合乡土美术资源,各地学校的美术教育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乡土美术中的文物古迹用于欣赏教学中,也可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乡土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3)、乡土美术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材。农村学生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

乡土作文和乡土文化 篇6

一、感受乡土生活,激发特色作文写作兴趣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湖区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有特点的。我们这里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有老子炼丹台、青牛迹、仙人洞等道教文化遗迹。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犹龙书院”,可谓一草一木都有着丰厚的文化色彩。这样的地域大环境,学校小环境都是可写的资源。而且,渔民的生活以及生活环境对外界来说都充满新奇感,如不少学生家是“船房”,用的电是风力发电,一座座上了年月的靠在岸边的固定的船都是历史文化。如果我们学生能够认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便能写出有特色的作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扬长避短,联系教材和写作教学实际激起学生关注、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感受和吸取家乡文化精髓的意识与信心。如在《繁星》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昧”的意思和“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的含义,就让学生联系自己夜晚在船上的体验,鼓励并激发他们生活的观察力和水上生活的自豪感。课文学习之后,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在洪泽湖湖面上有趣或是惊险的经历,激发学生写出有个性色彩和独特生活韵味的习作。

二、重视阅读吸纳,提高特色写作转化能力

我们湖区农村孩子的生活是有特点的,他们的吃穿住行都是特色写作的资源,洪泽湖的一些神话故事、生活故事以及生活禁忌都是吸引人的写作素材。但是,光有写作的材料是不够的,还要具有写好作文所需要的语言积累、运用能力和布局谋篇技巧,会精准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等等。而这些就需要课内外阅读积累和借鉴能力。如在鲁迅《社戏》学习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这篇文章的写法。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学生们可能会谈到水上人家搞过的一些有趣活动,可以鼓励学生说得有条理一些。然后进行点拨,让学生认识到记述一件事情要把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清楚。然后,让学生们小组合作分析概括课文情节的发展情况;提高写记叙文的意识。之后,让学生找找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对如“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中动词的运用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少年具有熟练的驾船技巧,具有勤劳肯干的品格,显现出他们因去看戏的愉悦心情。这样分析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有过的经历,引导和鼓励他们通过精准动词的运用将经历描摹出来,也在词语运用中表现自己的情感。当然,文中月夜行船的描写比较高明,鲁迅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写出月夜行船的环境。这里,笔者也让学生们进行学习借鉴,谈谈尽量运用多种侧面描写方法来展示自己相类似的经历。这样,如果笔者指导过的学生参加了2015的中考,针对作文题“回味”写作的话,肯定能够写出一篇富有个性色彩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再次感受、深入理解、重新认识船上生活的作文。

我们阅读不局限于课本的阅读,还要指导学生开阔视野,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获得滋养。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运用、修辞手法运用和多种描写手法综合运用写出济南冬天的“灵性”。学习之后,组织学生自主合作阅读老舍的《济南的秋天》、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等文章,让学生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的运用,从阅读中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精准描写的能力。

三、加强作文指导,形成特色作文写作能力

学生因为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练笔习惯没有养成,写作素材灵活运用不到位;致使没有写好作文的底气和信心。随着笔者重视学生观察生活,注重生活反思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开展,笔者的学生渐渐掌握了写个性有特色作文的方法,意识到用自己的语言写清楚自己熟悉的生活,我手写我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注意行文思路结构清晰完整等。有个女生参加了中国老子山道教文化论坛的开幕式上的道教文化表演活动,也读了一些关于老子和道教方面的书,我们指导她多写写自己在这方面学习的经历,多找找有关道教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现在她写的作文就有文化底蕴,有很深的思想性。我又把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庄子的智慧》给她看,让她坚定积累高品格的材料,反复修改、润色定能写出特色作文的信念。

湖区初中生的经历是与众不同的,就2016年淮安中考卷的作文“经历是一种收获”写作而言,如果同学写自己爬老子山,游仙人洞,逛庙会,看(或参加)道教仪式的经历得出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方面的收获,必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获得好评。

着眼乡土文化,激发作文情感 篇7

一、培养情感, 熏陶意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乡土情感的培养成为可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课文, 不仅语言优美, 而且内容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渗透了作者赤忱的乡土之情。鲁迅《故乡》中的“故乡情”, 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体现出名家力透纸背的“乡土情感”。与此同时, 学生对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详, 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文, 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与乡土教育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 同时,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是有效弥补教材与农村学生融合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 不仅可见到高山、激流、险滩行船的惊心动魄场面, 而且更常见到的是:软风微醺的春日, 月华如水的夏夜, 清明气爽的秋色;深潭见底, 游鱼可数;错落有致的平田屋舍, 那渡船、碾坊、水车、山寨、吊脚楼……一切的一切, 为湘西所特有自然风光尽收读者眼底。在作者笔下, 山水云雾、草木虫鱼等形象组合成为一幅独具特色而又完整的湘西自然世界的风景画。在这幅画里, 你看到的是一种天然谐和的自然美, 作者不刻意求工, 更不雕章琢句, 而是出自平淡笔墨, 这样反而更显现出山水的天生丽质———山, 是山之秀, 水, 是水之灵。那么,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 让学生从这些名家的文中受到启发、熏陶;让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像大师们一样有“情感”投入, 发现“好景身边也有”的道理, 达到一石三鸟之效。

二、积累素材, 深化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两个“回合”: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内化过程”, 即积累;二是“自内而外”的表达———“外化过程”, 即写作。一方水土一方人, 有些地方存在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等方面, 文学的乡土当然包括方言、地域的风情、民俗。而这些素材的积累, 可以采用游览、考察、参与等形式进行, 用眼睛看, 耳朵听, 嘴巴说, 手笔记。著名作家谭谈写作素材很多都来自农村生活, 甚至在他的创作中还有着不少方言, 不仅没有影响文学的艺术性, 相反还为文学增添了地方特色。因此,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带学生到社会中去, 到自然中去。笔者所处的农村, 同样也有着内蕴丰厚的资源:婚嫁丧娶的喇叭唢呐, 祈祥祷福的梅山傩戏, 香飘四溢的古镇牛席, 巾帼女兵的冰莹故里, 享誉江南的矿产“钨金”, 等等, 不一而足, 都是重要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脚下的土地, 学会去翻阅已被湮灭的历史, 用心去触抚先人留下的或从容、或艰涩、或豪迈、或彳亍的履痕, 学生就会让自己置身于一个时空隧道, 双眼洞亮, 透视过去, 审视现在, 预见未来, 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充实, 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 学生就会怀着一种崇高的爱与热情去关注脚下这块土地的存在与发展。

然而未经打磨的原始乡土素材, 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陈旧、暗淡无光的;是零落的, 缺乏系统的;是隐藏的, 难招人耳目的。乡土素材不会像一座完整崭新的宫殿一样呈现在你面前, 整齐有序, 光亮照人, 一览无遗。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探究一些文物古迹, 要知道这些东西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 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叫他们去做, 就会觉得无所适从, 无从下手, 当然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久而久之, 也就失去了兴趣。面对这样的问题, 作为指导老师, 需要做的就是客观分析, 对症下药, 教给学生感悟探究的思路, 帮他们挑选合适的“工具”。

三、移情素材, 指导写作

乡土素材的积累过程, 仅仅还只是学生感官上的材料而已, 要把它作为文字写出来, 肯定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曾组织一次学生参观本地著名作家谢冰莹故居的活动。冰莹故居、冰莹文化是一个很好的乡土素材, 不仅有谢冰莹年轻时所住地方的生活背景, 而且还有她军旅生涯等方面的素材。回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看到的进行写作, 学生还是无从下手, 有学生这样对我说, “老师, 不就那样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嘛, 有什么好写的。”这种诉苦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一边对学生做些鼓励, 一边思考问题症结所在。后来我明白了, 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想想也是, 叫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到这种“破破烂烂”的地方去, 他们一下子能“悟”出什么东西来呢?

此时, 鲁迅的《故乡》再次给了我启示。《故乡》之所以能传诵, 是因为先生是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度来看待问题的, 而且是亲眼看到和切身感受到的。《故乡》中的各类人物, 也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而我们的学生处在和平年代, 从未见过战争, 也没能太多体会封建思想的腐朽。许多也只是口头流传的故事, 少有正式的书面材料记载。因此, 要想让学生把冰莹故里、冰莹事迹作为素材来写作, 挖掘深层的思想内涵、重现历史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经过有序地整理, 结合当时历史背景, 采用图片形式展现在多媒体室内, 图片不仅精美, 而且辅之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文字, 之后再围绕一定写作任务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让学生与历史素材真正产生共鸣, 激发创作灵感。由此可证明,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不能过于单一、粗陋。否则, 学生创作还会处于困扰之中。再者, 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写作训练, 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此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写作对象所蕴涵的人文性的东西。对乡土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也要以此作为出发点, 不必像考古专家一样囿于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式的繁琐推敲, 而应把重点放在感悟遗迹风情或典故传说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内涵, 文化性格, 不必过多地关注材料的细节和权威性。只要学生有感而发, 是真情实感就不错。

四、及时评价, 积极推进

用作文的方式弘扬乡土文化 篇8

近年来, 会宁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这样的战略思想:“打红色牌, 把会宁建成全国红色旅游名城;打绿色牌, 把会宁建成陇中绿色产业基地;打金色牌, 把会宁建成西北教育名县。”这三张牌, 其实就是会宁的三种文化, 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写这三个方面的作文, 弘扬我们的乡土文化。

比如, 会宁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 《妈妈的杂面馆》这篇作文就弘扬了这种文化———

妈妈进城务工两年后, 居然在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开了个杂面馆。妈妈的杂面馆供应的品类繁多:搅团、懒疙瘩、荞面节节、荞面煎饼、扁豆面等20多小吃, 这些小吃配以土豆、苦苦菜、酸菜等农家饭菜, 便宜可口, 受到游客和县城居民的欢迎。

妈妈的杂粮餐馆之所以走俏会宁, 是因为会宁的杂粮品优价廉, 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外地游客和城里人生活质量提高后, 精细粮吃惯了, 越来越怀念富有营养的小杂粮食品;长期以来, 会宁农村以杂粮为主要食品, 民间杂粮手艺人众多, 妈妈做的杂粮饭不失传统风味, 口感独特。吃会宁杂粮小吃已成为来会宁客人的首选。

再如, 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 现在是全国红色旅游名城, 学生的作文《会师情怀》就弘扬了这种文化。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 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 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 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是毛泽东军事路线重大胜利, 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彻底失败的标志。作为长征的会合点, 会宁与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延安一道, 成为中国革命圣地。

走进会宁城区, 沿街每个路灯灯柱上, 都装饰有红一、二、四方面军的军旗。血色军旗仿佛在诉说着会宁同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会宁, 承载着共和国的光荣和梦想, 在这里, 红军和会师地群众血脉相连。

会师塔建于1986年10月, 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由邓小平亲笔题名。夕阳下, 红色的会宁会师塔高大威武出现在我面前, 像是在赴一个很久以前的约定, 陌生的空气中流动着丝丝亲切的感觉, 说不清的似曾相识, 道不明的心荡神摇。它三塔合一, 共11层、高33.3米, 玲珑美丽, 让人感受到一种振奋、一种精神美的冲击和震撼。从底层到塔顶, 我数了数, 旋转塔阶共有124个, 它数字象征着第一、第二和第四方面军, 11层象征着长征总共经过11个省份, 塔的每层都有长征重大事件的图文展示。登上会师塔, 远眺白云蓝天, 看着楼上猎猎作响的红旗, 耳边仿佛又听到激战的枪炮声, 看到红军战士从硝烟中走来。高原小城会宁, 已经紧紧和中国革命联系在了一起。这一感情, 穿越时空, 无法阻隔。

例谈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9

我县是西北教育名县, “领导苦抓, 教师苦教, 学生苦学, 家长苦供, 亲友苦帮”的“五苦”精神已经是我们这一区域特有的教育文化。如何让学生挖掘并运用这种文化作文呢?

一.查阅方志, 感知乡土文化的厚重

会宁人一直信奉着这样一

句话:“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读书耕田”。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教育文化, 我让学生查阅地方志:“会宁民风淳朴、文风昌盛, 崇文修德, 儒士辈出。宋元以前史录散失无考, 仅明、清两代就出文武进士20名, 文武举人115名, 贡生369名。民国时期, 会宁有大专院校毕业生69人, 赴日留学生4人。会宁全县现有58万多人口, 15万多户。恢复高考制度以来, 会宁向全国各类高校输送的学生超过现有人口的百分之十, 其中每30户就有1人获得硕士学位, 每150户就有1人获得博士学位。”

二.搜集新闻, 感知乡土文化的新气息

关注家乡的新闻, 就是爱乡之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教育文化在会宁很厚重, 它的发展如何, 这应该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关心的事。会宁教育蒸蒸日上, 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让学生关注这些新闻, 感知这种文化的新气息, 便会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我们的做法是:经常不断地把一篇篇激动人心的报道 (包括图片与文字) 剪贴在教室里的“学习园地”中, 让学生阅读。例如2003年, 温家宝总理接见全国人大代表会宁教师王锡武的照片和对会宁教育的评价:会宁, 是个很穷的县, 但就高考率来说, 武威、张掖都考不过。2007年, 胡锦涛总书记来会宁视察的照片和对教育的评价:那天, 会宁的县委书记给我介绍, 他是很自豪的, 20年会宁考出去了4万多人, 去年本科生是2000多人, 一方面, 培养了那么多大学生, 为全国全省都做出了贡献, 另一方面, 4万个家庭输出了人才, 实现了脱贫, 对会宁的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新闻图片文字, 既是乡土文化的展示, 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块园地里, 学生搜集到的不仅是一种作文的素材, 还收获了一种情感与一种精神。

三.鼓励学生写乡土作文

乡土作文就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文。会宁教育既然是会宁文化的亮点, 那么, 鼓励学生写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 既是对这一乡土文化的感知与传播, 又是让学生励志成才的有效举措。比如, 我的学生写了篇《陪读》的文章, 对会宁教育从新的视角进行审视。

在会宁一中和会师中学附近的依山处, 有一半城半乡的居民区———砚台坪, 这就是当地人所谓的“陪读村”!名副其实, 有近3000多名当地和外地学生与“陪读家长”借住在这里。

我们走进较近的一个院子。院子很小, 两层小楼, 我们推开门, 有两位家长在聊天。他们都是陪读的。房子的主人杜女士陪着自己的“博爱班”的儿子陈晓峰和“宏志班”的女儿陈晓甜, 而另一个家长是陪自己的女儿和侄子。听说来了客人, 院子里突然热闹起来了, 都跑过来“凑热闹”。

小屋的炉火上烙着小饼, 案板上已有四五个烙好的饼子。杜女士说:“学校的饭很不好吃, 陪娃娃能让娃娃吃得好些, 学校的饭是水煮菜, 米饭是夹生的。”杜女士一边烤着饼一边谈着自己的儿女们:“儿子上高三了, 学习有些压力了, 认真了些, 儿子语文很好, 作文写得好, 喜欢学政治、历史、地理, 在班上排在十几名, 全年级100多名, 儿子的目标是中国石油大学。”

当谈到女儿时, 杜女士更是喜上眉梢。“女儿上高一学习很好, 这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在班上排在第12名, 9门课考了765分, 全年级大概排五六十名, ”陪读, 我们学生的一种新的美好的生活方式!

张淑琴, 甘肃省会宁县杨集乡初级中学教师。

摘要:乡村学校的作文教学只有以乡土文化为源泉, 以挖掘和表现生活的真善美为主旋律, 才能使学生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占有丰富的作文素材, 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写出一篇篇鲜活动人的佳作。

乡土作文和乡土文化 篇10

一、紧扣课本, 适当延伸

众所周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 而乡土文化的传承并非可以一蹴而就, 应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从生理与心理的角度看, 初中生还处在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的年龄。他们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感到十分新鲜。但这种兴趣往往只停留于现象本身, 他们并没有冲动或者欲望去探索这些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因此乡土文化的教学若一开始就以专项训练的形式出现, 学生在强迫中虽然了解了某些知识内容, 但这种记忆必将成为眼前的浮光掠影, 难以触动心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以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 在完成“黄河, 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三章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后可做适当扩展延伸, 如让学生分别收集家乡名水、名人、名剧等内容, 并将这些收集到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展示:1.专题介绍, 学生在课前两分钟内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家乡著名的人、事、景、物;2.专题竞赛, 如手抄报比赛, 限定以家乡著名的人、事、景、物为主要内容;3.征文活动, 以“我可爱的家乡”为题, 书写对家乡的认识……这些随意性的学习任务应贯穿整个教学中。设计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的活动, 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等于是找到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的恰当的切入点, 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使得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巩固提高, 点评赏析

中华文化是多元的, 文化的传承不应仅仅来源于课本中有限的篇目, 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乡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 善用这些资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当通过对具有地域情感的乡土内容的教学, 把中华文化落实到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来。

三、渗透情感, 勾画蓝图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对家乡的人、事、景、物不仅有了感性的认识, 还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如果情感态度不能渗透在这种认识中, 那么这种认识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教师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是极其必要的。这一阶段的学习可采用制作城市名片 (在上面选择最令自己骄傲的内容为代表) 、绘制名人图章等形式进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家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基础, 还给予我们以精神食粮, 从心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与关注。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 自古人文荟萃, 又是鱼米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迅速, 其中文化的推动力不可低估。浙江文化受内陆文化的影响很深, 但又特色鲜明。仅以慈溪为例, 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一带, 古越青瓷文化曾在这里大放异彩, 影响悠远。宁波慈溪和舟山为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充满了生活劳作气息。上林湖越窑遗址、龙山虞氏旧宅、杨贤江故居、浙东区委成立旧址等等, 都是历史留给我们这一代人鲜活的教材。出身于该镇小桥头村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回忆少年生活的散文中说:“故乡对文化的尊重, 年轻的老师们对教学的虔诚, 以及四周的风土人情、典章文物……造成了一种多方位的文化熏染。”

为何要复兴乡土文化 篇11

复兴是相对于衰落来说的,当我们说乡土文化复兴的时候,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乡土文化已急剧地衰落了。当今社会的主要声音是,衰落就衰落了呗,有什么关系呢?它又不影响我们吃饭、发展,一切都要为发展让步。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和发展文化无疑是不相容的,所以必然要在发展主义的强劲足音里走向消亡。

果真是这样吗?我们是否问过“发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仔细反观发展文化给世界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恐怕就得三思了。

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大面积破坏。我想这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切身体验到的。如果你是从农村来的,你会发现小时候可以尽情嬉戏的村庄小河已干涸或成为臭水沟;春天时在天空盘旋欢叫的燕子也越来越少了;气候也越来越不正常,以前冬天在南方还可以看到从屋檐上垂下来的巨大冰柱,现在这一切却成了遥远的回忆。如果你从小就是个城里人,那你最能感受到的则是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

人文生态的恶化。社会冷漠是普遍病症,而社会价值沦陷则是问题的核心。最近几十年,发展主义以进步的名义甚嚣尘上,即使是在农村,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也被涂上金钱色彩,农民不再守望相助。《圣经》里有一句话:“你要保守你的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而现在,“良心投射到人们行为上的光是暗淡的”。庄子说,“自周以后,天下无不以物异其性”,孔子说,“天下为私,各私其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社会在唯“物质”论的诱导下滑向物质主义的泥沼,令人痛心。

用乡土文化治发展的“病”

那么,我们还有出路吗?显然,我们不是要停止发展,而是要全面反思过去,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不妨站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修正发展文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乡土文化一向倡导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价值观,非常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

敬畏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自高自大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源头,植根于农耕的乡土文化强调人类在自然面前需谦卑顶礼,顺天应时,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几千年来,自然和土地保持得相对完好,尤其是耕地的有机质含量还不断增加,从没有退化迹象,只是近几十年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才导致耕地受到严重伤害。乡土文化中的这种特质恰恰是发展文化中所缺少的。

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特点。在商品经济对农村的渗透相对较弱以前,农村地区互帮互助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拿盖房子来说,如果哪家要盖房子,基本上是全村出动帮忙,还不要一分钱劳务费,一栋房子盖下来,几百几千块钱就搞定了,不像现在,在一些地方盖个房子得拼一二十年。乡土社会中的互助精神是维系社区良性运转的重要基础,既节省了社区的货币支出,又提升了社区的社会资本,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社区就会形成一种平等友爱的氛围。

朴实无华,真诚实在。农民如大地一般的朴实真诚,相信大部分人是心有所感的,而这正是乡土社会最重要的品质,照理也应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剥去的恰恰就是这一品质,使人变得精明狡猾,使人们在交往中时时处在防备状态,客观上造成社会的紧张和不安。

明辨是非,良心未泯。农民工抬车救人的行为使我更加明白救人本是人的本能,是不需要心理活动的。在发展文化的“熏陶”下,人类的这些本能却面临丧失的危险。所幸乡土文化还没有全然消亡。

不以物喜,乐天知命。尽管农村社会一直以来没有停止过对物质的追求,但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有限的,少有贪婪成分,农村的价值观使人们对贪婪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这就是吝啬贪心的商人在农村社会里不被尊重的原因,倒是那些安贫乐道之人在农村受到人们敬仰,有的甚至是人们教育后代的榜样。

热爱劳动,自食其力。劳动有体脑之分,但体力劳动更接近生命的本质,农民长期与自然为伍,自食其力的劳动是对“人之成为人”的最好注解,脱离了劳动,实际上就是远离生命的核心。唯有热爱劳动、自食其力之人,其生命才会更加饱满。乡土文化对劳动的尊重是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平民教育是复兴乡土文化的良方

乡土文化虽然美好,但不少优秀品质在发展文化的冲击下也支离破碎,不仅年轻的乡民,即使是年长的,对乡土社会的认同也越发淡漠。当然,乡土文化的复兴并非不可能,新时期“从平民中来,到平民中去,为平民服务”的平民教育运动为乡土文化复兴提供了一种可能途径,无论是农民还是工友,接受平民教育后都能成为传播乡土文化的立体符号。

平民教育不同于发展文化主导下的精英教育,它面向大众和乡土,开展与大众生产生活相关的乡土教育,是一种植根于乡土、巩固国之根本的教育。其次,平民教育是“活”的教育,它能丰富人的生命,教人学会敬畏和感恩,使人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使人具有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再者,平民教育是“大”教育,广阔天地间,时时处处都能教育,四海之内,人人事事都是学问,学习没有围墙,不拘形式。

说到底,该如何开展平民教育呢?我们在农村开始推进学习小组的建设中,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农民“无书可读”,市面上缺乏可供农民阅读的书籍。显然,在精英教育体系中,知识的生产是为资本的积累和扩张服务的,哪里有资本,知识就出现在哪里,农村因为缺少资本,知识就不愿光顾,农民和工人即使渴望获得新知,却容易被知识的生产者无视。因此,新时期平民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知识的再生产,并使这一主动权掌握在大众的手中,唯有农民和工友成为知识生产的真正主体,他们也才能担负起复兴乡土文化的重任。

为此,学习小组在组织过程中,同时进行了“田间地头”丛书的编辑工作,邀请社会志愿力量,一方面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编辑,使之适合农民的阅读习惯和口味,尽可能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向农民朋友和可以用农民的语言进行创作的知识分子约稿,努力使内容更加贴近农民的生产生活。为了使图书更便携,我们还特意将丛书设计成口袋书的形式。在工业区,学习小组针对离乡进城务工的年轻工友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一开始也面临如何把在精英教育体系下生产出来的知识转化为工友可以接受的知识的问题。比如有些工友想创业,但志愿者老师却把在大学里讲MBA的知识照搬过来,无法与工友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结合。于是,我们就想到要开发“平民的MBA”的课程。

其次,在农村开展教育工作,可以利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所谓“走出去”就是集中培训。挖掘社区骨干,选择农闲时间,输送他们到正式或非正式的乡村建设培训点,进行涉农政策、合作社理念、组织办法等为期一个星期左右的培训,使他们在思想层面上认可并接受国际合作社的相关理念,并掌握实际操作的办法,如制定章程、组织会议等。这些具有了初步合作意识的骨干是新乡村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可成为社区的组织工作的初步基础。另一种方式是“请进来”,即邀请相关专家或实践者到社区为村民开展合作社初级培训,这种培训实际上是组织的动员式培训。在合作文化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合作社等经济或文化组织,是乡土文化复兴的重要依靠力量。

再者,利用农闲夜晚为村民建立学习小组,以就近方便为原则,以若干户村民为一组,一起学习尽可能与农民当下的生产生活接近的知识,诸如“田间地头丛书”等经过本地化的内容,且注意由浅入深,形式多样,间以跳舞唱歌,避免让他们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学习过程中培养小组的带头人,保证日后在没有外力协助的情况下,共同学习仍能继续。

最后,要将学习常态化,本质就是建设农村社区大学,制定固定的课程组织。找到愿意与农民共同学习的志愿者,特别是本地的知识分子和乡土人才,作为社区大学最重要的师资来源。当符合本地需求的师资和已被调动起学习热情的村民都到位时,社区大学的课程开设就能水到渠成。

当农民和工人愿意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并肩负起建设家园或维护自身权益的使命后,乡土文化复兴的愿景也就指日可待了。

弘扬乡土文化,鲜活语文课堂 篇12

我的家乡武平是闽粤赣边的一个美丽、文明、和谐的地方, 素有闽西“金三角”之称, 系客家聚居地, 有世界独特的“百家姓镇”姓氏文化, 有由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古佛和何仙姑构成的“仙佛文化”, 还有“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神奇绝技原武平县副县长王永昌先生在《梁野吟》第二集序言中对武平人崇文的历史如是说:“这个三省边陲的客家小县民风纯朴物象原生, 历史上虽然未必人文荟萃, 却也晴耕雨读、诗书传家。武北深山老林处的湘店乡, 有‘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进士刘光第的祖祠, 该乡也是共和国空军之父、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诞生地。武平县还是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坛宿将林默涵先生的故乡。”2万安乡五里村有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古“南海国”王城遗址, 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仙山”。

以上列举的种种乡土文化都是现实生活中很好的学习材料, 而身边的故事是特别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如果我们好好利用, 则可以成为教学的好帮手。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 3

《走进新课程》一书对此有段精彩的叙述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 用自己的耳朵听, 用自己的嘴说话, 用自己的手操作, 即用自己的身体亲自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 而且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这次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参与”, 强调“活动”, 强调“操作”, 强调“实践”, 强调“考察 ”, 强调“调查 ”, 强调“探究 ”, 强调“经历”。这里一连用了八个“强调”, 值得我们深思和玩味。

我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结合综合性学习, 关注民风民俗 。

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 , 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 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我结合家乡武平的民俗活动, 如万安乡上圳村剥皮老爹的生日纪念活动, 武北四乡镇崇文尚武尊师重教习俗等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 万安乡上镇村为何家家户户宰鸡杀鸭, 纪念“剥皮老爹”? 我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调查了解, 得知“剥皮老爹”在该地当官时, 清正廉洁, 关心民生, 所以他去世几百年后, 人民群众仍一直缅怀他、纪念他。这样, 学生不但了解了该村正月二十六日节日的来历, 以及“剥皮老爹的生平事迹, 而且知道当官要当清官, 要关心民生, 这样才能受到人民群众拥戴的道理。

其他的综合性学习, 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中《语文教师用书》要求 :“学习本单元 , 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课堂, 尽可能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 培养相关能力。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理解, 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开阔视野, 接触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 丰富文化素养, 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我问学生, 全县城乡无论什么地方, 只要有人做寿、结婚或乔迁, 为什么这家人就要在家门口贴大红对联? 而一到春节, 又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贴大红春联? 对联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的写法有什么要求? 带着这些问题, 我引导学生关注、了解、思考、欣赏, 有意识地延伸学生的学习课堂, 了解相关知识, 培养能力。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不但知道了遇到喜事或逢春节, 人们张贴大红对联是为了增加喜庆气氛, 而且知道了对联的写作要求, 纠正了一些把上联贴在下联处, 把下联贴在上联处的错误张贴方法, 有的学生还学习了《联律通则》, 写出了内容与形式都不错的对联, 其中林金莲学生写的对联还被中国楹联学会主办的《对联》杂志选登。

2.利用课前五分 钟活动 、 班级黑板报 、 手抄报等 , 关注追踪家乡的热点新闻。

如在去年武平“争创省级文明县城”的活动中, 我要求学生献计献策, 学生就如何身体力行做专题演讲和办黑板报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如有的学生提出, 在“清洁工”评比竞赛活动, 看谁负责的街道扫得干净, 好的给予奖励, 差的给予处罚。

3.利用周末和其他假日 , 发掘身边使用语文的实例 。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无论是读书看报 , 与人聊天 , 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 常规的或新奇的, 别扭的或富有艺术性的, 只要留心观察, 随时注意语言现象, 总会碰到与学习和运用语文有关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听人讲话, 想想他的普通话讲得准不准? 讲话是不是简明、得体? 如果换成你说这些话, 你如何说? 看一则通知或者广告, 想想格式对不对? 有没有错别字或者病句? 如果自己写又该如何写? 让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情况, 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 纠正一些商家广告中的错别字, 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 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提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述做法虽取得一定效果, 但由于水平所限, 不知当否, 还请行家里手赐教指正。

注释

1陈旭远张捷主编.新课程总结与反思.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6, 6.第五章基础教育的教学变革) 第90页.

2王永昌.梁野吟.第二集序言.武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平县平川诗社, 2006, 5.

上一篇:商贸流通国际化研究下一篇:核心企业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