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探讨论文

2024-08-2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乡土树种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探讨论文(精选2篇)

乡土树种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探讨论文 篇1

摘要:对优良乡土树种进行培育,对网络的建设保持生物多样性,完善乡村生态环境,并保持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在大力新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我国的整体森林覆盖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造林规模也在逐年递增,植树造林的方式也同样多种多样,完善了我国的省森林资源,使我国的生态环境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我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乡土树种在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在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中有重要意义。就目前情况来看,乡土树种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困境,为确保我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乡土树种的培育、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并找出积极的完善措施,有效合理配置乡土树种,使森林保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土树种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1、我国各地乡土树种的现状分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为对乡土树种缺乏应有的重视,保护措施有所欠缺,加之农村乱砍乱伐现象的频繁出现,导致有些优良的乡土树种濒临灭绝的状态。我国各地区现有的优良树种在三十种以下,每个种类的树种数量存在差异,其中桃、枣椿、柿、楝、泡桐、刺槐、国槐、柳树的数量较多,其中国槐、杜仲经济开发价值最高,所以数量在3-20万株之间,而且这些乡土树种都是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分布零散,由于其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的特点,之成为大多数地方种植的主要树种,在农村绿化。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2、优良乡土树种存在的问题

乡土树种的种植和培育,可以找农村的绿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因为这些有乡土树种分布较为零散,种类单一,缺乏统一管理,难以形成规模,导致质量不高,管理方式差,从而事情自有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和体现。尤其是近些年来,对老村庄进行了大力改造,并随着乡村工程建设的发展,原有的老树被砍光,而新种植的绿化乡土树种也找不到踪影。市场上杨树的价格不升高,农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原来种植的乡土树种进行伐除,在中了,其它更有经济效益的果树林,并在各地形成了一定规模,同时还引发了严重的病虫害现象,使其的生态保护效益逐渐下降,所以保护和开发利用乡土树种已势在必行。

3、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我国土地辽阔,气候多样,森林资源种类繁多。我国森林总面积在全球排名十一位,人工造林的面积达到了世界首位,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人均森林覆盖面积还处在世界较低水平。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且结构配置不合理,所以导致我国森林的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1目前我国森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在东北、东南、西南、华南一带,森林资源较为丰富,而在华北、华中、黄河下游流域等,森林覆盖率极为稀少,配置结构十分不合理。同时,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人们大力开垦森林资源,导致我国的森林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危机,矛盾日渐凸显。此外,我国森林科学技术较为落后,林业相关人才匮乏,在林业开发方面,缺乏关键技术,导致我国林业的经营方式一粗放型为主,产业经济效益落后。而且,国家林业相关部门缺乏对林业科技的推广,没有足够的经费和设备作为支持,林业的相关工作很难开展,进而导致了我国林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阻碍了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2人们森林保护意识薄弱,相关政策法规力度不强

我国农户的传统观念是靠山吃山,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森林进行过度的开发,毁林开荒,对森林资源进行了大肆的破坏却没有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生态链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相关林业部门对,森林的保护意识和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不够,对森林资源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并缺乏对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引导。此外,我国林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为相关林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后盾,导致有些地方政府钻法律的空子,用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得不偿失。

4、优良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措施

将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改造,调整林业的资源分配结构,保护好天然树林,并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研发先进的技术对森林进行防虫防害,森林防火工作,工作提高木材的使用效率进行有效应用。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解决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森林质量不高,资源分配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第一,加大力度培育具有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高产型树种,并大力推广和开发一些生长快、防护好、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树种。每类树种要做好定位,有的以道路绿化为主,有的以生态防护为主。同时对调节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重要调节作用。第二,要进行有规模的、统一化的经济型树种发展。目前在全国各地的乡土树种中,经济型树种大多以桃、梨、柿、葡萄、枣为主,这类树种不仅历史悠久、适应性较强,且产量较高,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销售能力。所以,在对其进行开发和推广时,要先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入手,对农户进行培训和指导,并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同时可设立几个试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扩大经济树种的种植规模。同时,搞好经济作物种植的技术,作好防虫防害。另外,改进产品包装,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拓宽它们的销售渠道,从而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第三,大力培育具有观赏价值的城市绿化型树种。这些年,我们都在大力宣传城市绿化,大家也都逐渐意识到,绿化森林对于人们生活的重大影响。同时,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树种,种类也越来越多,许多乡土树种,尤其是那些外形优美、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逐渐被城市绿化所应用。很多与之有关的树种苗户也开始大力进行一些乡土树种的培育。此外,政府要大力提倡并扶持培育和繁殖具有观赏价值高的树种,比如银杏、合欢、榕树等等。这些树种不仅培育简单,而且品种齐全,可以为城市绿化作出很大贡献。在培育树苗的时候,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树种,更需要政府进行大力的宣传和资金支持。好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才能够为人民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积极造林,为我们生存的家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政府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样苗户才有培育树种的成本,去开发更多优良的乡土树种,从而维持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大力发展我国生态林业科技,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5.1合理配置森林资源,优化林业结构

想要增加森林的资源总量,提高森林的整体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我国政府要大力发展林业的科技,用科技的进步,来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同时,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加快林业的发展。要想加快林业的发展,就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经营模式,将以粗放型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营模式,并对林业的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的分配调整。

5.2政府政策的支持

相关林业部门应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政策法规的执行工作,并健全我国相关林业的法律法规,为我国林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法律保障。林业相关政策和林业的法律是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我国政府应结合我国当前林业的现状和问题,对林业的发展进行引导,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保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相关部门制度的执行力,避免各地出现乱砍乱伐、破坏森林的现象出现、并严厉惩治破坏森林、毁林开放的现象。用健全完善的林业政策和法律,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总结

森林资源可持续的经营管理是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核心,面对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的状况和问题,应当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积极从各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和政策,来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华.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利用[J].现代园艺.2015,5:77-78.[2]张国强.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的森林经营管理原则[J].农业与技术.2016,36(2).[3]刘小丽.东北林区经营单位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监测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4]周峻.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5]袁再杰.浅谈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16,42(3):30-32.[6]段文秀.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0):13-14.

乡土树种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探讨论文 篇2

1.1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森林可持续发展

我国发展林业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森林恢复, 森林可持续经营尽管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但还只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森林的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才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包括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在内的一系列社会目标的持续性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公平性 (包括社会公平和代际公平) 和统一性 (环境与发展相统一) 。

森林可持续发展即实现所有类型的森林、林地树木的多种作用功能的可持续性, 终极目标是森林健康化, 提供最优的功能和效益, 发挥森林的全部多重价值。

1.2 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是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逐步平衡今天社会飞速发展对林业的巨大需求与后代需求问题, 工作中必须树立“森林需要经营, 森林必须培育”的经营理念。通过对森林的可持续经营首先得到“持续收获”的目标, 进而转向保护现有森林, 恢复已衰退的老林、疏林和因采伐或其他经营活动尚未更新恢复成林的迹地和幼林, 提高森林的功能和效益, 不断优化森林资源结构,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增强森林的整体功能,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营组织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效率的单位, 要求训练有素有文化教养的队伍, 整个林业社区也是一个充满活力、有生气的社会基层单元。

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及进程

2.1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

2.1.1 解决现有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虽然我国森林面积、蓄积呈现增长趋势, 森林覆盖率亦逐步增加, 但是森林资源总体上仍呈现分布不均、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五大林区与西部地区森林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差异显著;幼龄林和中龄林在面积比例中占到将近七成, 森林利用虽然未来前途光明, 但目前困难很大。

2.1.2 稳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制度与技术体系

在几十年的森林保护、建设与经营实践中我国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但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 缺乏独特、长期而稳步发展的制度与技术体系[1], 存在只种不管的问题, 阻碍了林业的发展, 使林业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正是由于我国林业长期以来存在以上问题, 导致近年来投资虽较过去几十年有很大增加, 但森林可持续发展进程依然缓慢。

2.2 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历程

早在1997年我国就着手采取国家推动的方式, 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工作。1998年以来, 在实践中又整合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从2004年开始, 国家林业局先后批复7家单位为国家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单位, 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不同的管理体制以及不同的森林经营水平, 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践,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浙江省临安市的森林经营管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亚太地区森林经营杰出范例[2]。在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 2011年11月, 国家林业局决定在全国200个单位开展以森林采伐管理改革为核心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工作, 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3]。

3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现途径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是一种包括行政、经济、法律、社会、技术以及科技等手段的行为, 目的是为了保护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各种功能。要真正做好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 必须做好以下4点, 缺一不可。

3.1 政绩挂钩、追踪问效

3.1.1 提高认识, 政绩挂钩

要将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开展的好坏、森林培育质量提高的快慢作为重要政绩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主要领导亲自抓, 主管领导具体抓。加快森林培育速度, 调整树种组成进度, 加大森林培育工作管理力度, 着力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

3.1.2 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工作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跟踪问效问责。针对只种不管的“顽症”, 在政绩挂钩的基础上, 要实施关注管理, 对已有的森林做好经营和管理工作, 让它们在系统的经营下不仅为当下, 也为未来提供持续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对森林培育工作要定期逐级监督检查验收, 严禁超强度、超面积、超计划、改变林地用途、乱砍滥伐、单纯取材等现象发生。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可持续经营打好基础

3.2.1 加强林道的建设与维护

在维护好旧林道的基础上, 根据森林防火工作和森林培育工作的需要, 做好林道的科学规划和建设, 这是做好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根本。

3.2.2 建设标准化管护站

管护站是一线职工之家, 是激发职工干劲的关键, 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率先开始了“四小”、“五全”、“六化”的标准化管护站建设。

3.2.3 建设现代化苗圃

很多单位都有苗圃, 但早期的没有排灌设施, 今后要考虑向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优质苗木。

3.3 做好采伐管理, 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采伐管理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十分敏感的系统工程, 不仅关系到林农的权益, 更关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进程。这方面, 福建省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做法[4], 结合其先进经验, 提出以下几点。

3.3.1 坚持采伐限额管理

坚持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把保护、培育、发展与合理利用统一起来, 把落实经营权与处置权统一起来, 大幅度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促进资源增长、林农增收。

3.3.2 规范采伐指标分配

坚持“三公”分配原则, 强化“三方监督”, 实行伐区资格审查, 规范采伐指标分配。

3.3.3 便捷高效管理

简化管理手续和环节, 保证采伐审批的规范、透明, 逐步构建集采伐、林地、运输、经营加工等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新平台, 提升林政资源管理水平。

3.3.4 做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各经营单位要把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当作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新体系的契机, 做到森林覆盖率不下降、林地保有量不减少、生态林面积不减少、森林蓄积稳中有升、林分质量不断提高, 建立分类管理的思路。

3.3.5 加强伐区作业质量管理

严格按设计施工, 按挂号木采伐, 技术员与主管领导要跟班作业、跟班指导。加大林木采伐剩余物的利用, 吃干嚼净, 全部利用。伐区内不堆积枝桠树头, 消除隐患, 确保林木生长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4 培养林业精英, 推进科技创新

工作中要重视技术队伍的培训,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挑选事业心强、业务娴熟、能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的人员担任工程技术人员, 有计划地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要加强管护队伍的建设, 力争使管护员成为既懂管护, 又懂生产, 还会种、养的多面手。

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大投入, 围绕林业重点工程进行科技攻关, 力争短期内在生物技术、良种选育技术和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 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

3.5 引进“城市森林”概念,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城市,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里引入“城市森林”的概念, 即“把森林引入城市, 让城市融入森林”。城市有限的土地空间资源, 决定了“城市森林”要营造以高大、生态功能好的乔木为主的乔、灌、藤、草混交复层结构, 使林地不同高度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充分发挥空间生物量、叶量占有率。“城市森林”建设要因地制宜, 重视乡土树种的使用, 按照地带性植被特征进行森林植被的恢复, 突出城市所在地的本土特色。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复杂, 需要制定区域性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要充分认识到可持续经营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当务之急是努力保护好现有重点森林, 恢复森林植被, 大力发展人工速生用材林, 力争森林资源休养生息和足够增长。

参考文献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网宣传中心.作用低估质量低下制度低端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面临“三低”挑战——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调查与对策分析 (上) [EB/OL].[2005-06-10]http://www.caf.ac.cn/news/xwzx/081224164132B03280K3KKF63AH18H37.html.

[2]崔武社.我国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N].中国绿色时报, 2009-01-09 (16) .

[3]贡佳萍.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启动[N].中国绿色时报, 2011-11-09 (21)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童话小作文600字下一篇:525大合唱工作总结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