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教学论文

2024-05-26

乡土地理教学论文(共10篇)

乡土地理教学论文 篇1

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初探

类别:

中学地理

编号:

【内容提要】如何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以乡土地理知识作为敲门砖,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并以此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乡土地理、地理教学、农业谚语

如何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人也一直在不断摸索,结合我市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提出的:“把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要求,现以鲁教版必修二《 学生对本乡本土的认识和热爱,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观察、关注生活的习惯。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呢?文章随即给出了解释:“水土异也”。也正因如此,像人参,以吉林的品质最佳;三七,以云南的最好。

2、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因素则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据此,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所以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灌云地处温带地区,虽理论上属于北方地区,但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介于我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的过渡地带。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总结出了比如“枣开花,种棉花”、“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三九四九,满河插柳”等谚语,指导人们适时安排农事。

另外,像“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高粱熟,收稻谷”、“麦扬花,排黄瓜”、“青蛙打鼓,豆子入土”等谚语,非常浅显易懂,指导人们不违农时,以适时地完成“春耕夏种秋收”等各类农事活动。

这样,结合乡土地理材料,加上有意识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大有用处。再让学生尝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乡的建设中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等。

1、在讲解气候(水源)因素时,可以引用谚语“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因为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春雨只占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因此在我们灌云,历来就有“十年九春旱”、“春雨贵如油”等的说法。

究其原因,春季紧随秋、冬两个少雨季节,土壤墒情本身就不好,较易形成冬春连旱。且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有风日多,在阳光照射下,土壤水分蒸发、散失强烈。同时春季我国夏季风势力还较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多在华南、江南一带与冷空气交锋,在那里形成丰沛的降水。而西北、华北地区要形成雨季的话,往往要等到7月份,随着

夏季风的增强,大量暖湿气流到达这一带才可以。总之,华北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旺而导致了春旱。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可以用来通俗地说明技术条件中的“化肥”这一因素;而像“种子不纯,坑死活人”、“种子不好,丰收难保”、“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等,则可以充分说明良种在保证农业丰收中的重要作用。

三、工业地域的形成类型:

工业地域有自发形成与规划建设形成两种类型。

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一般属于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本人便以“灌云县临港产业区”为例。首先简介临港产业区的一些基本概况,并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在临港产业区内,企业之间并无产品上的紧密联系。但它们为什么会集聚在一起呢?通过分析得知,其集聚的最大好处是共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的协作和交流。如果时间、条件许可,再带领学生对临港产业区进行实地考察,在获得了基本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探究,将使课堂教学与活动探究相得益彰,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地理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知识,运用乡土地理进行案例式教学,并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课堂建构,切实发挥建构式课堂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协同发展水平,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等都非常有益,同时还可以唤起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乡土地理教学论文 篇2

《语文课程标准》还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学校应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鉴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语文教学的实践,我们以为,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即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这些最贴近儿童生活的题材,能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写什么的问题。还能以这些材料为载体,搭建起范文阅读与儿童习作间的支架,有效地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这能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打下基础,为扎实提高写作质量创造可能。

一、乡土范文引路法

乡土范文引路法就是充分发挥乡土文学的作用,以乡土范文引路,通过模仿和迁移,体察、领悟“例子”的个性特征,吸纳“例子”的点睛之笔,以“例子”为桥梁实行迁移和变通,实施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因为,乡土文学的作家更接近读者,乡土文学景物的地域性、风俗的独特性、人物的乡土性等特点,更易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亲和力,激发乡土情感。

一般的模式是:吟诵乡土范文———发现写作规律———迁移写作方法———抒写爱乡情怀。

如童谣“一根绳,两人摇/三个宝宝排队跳/摇得低,像水池/摇得高,像座桥/摇摇摇,像波涛/跳跳跳,鱼蹦高/你跳我跳大家跳/好像鱼儿水中闹。”是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乡土作家郑志刚的《跳绳歌》,被评为“全国80首优秀童谣”之一。一教师独辟蹊径,开展《快乐的游戏———创编童谣》创作指导,让学生吟诵童谣,发现童谣的特点,运用童谣的创作方法来创编童谣。如赵艳小朋友的《跳皮筋》:“蓝天高,白云飘/小朋友把皮筋跳/蹦蹦蹦,跳跳跳/你跳我跳大家跳/一群‘袋鼠’蹦儿高,人人跳得乐陶陶。”许佳颖小朋友的《踢毽子》:“踢踢踢,踢毽子/踢得高,像只鸟/踢得低,像只鸡/你踢我踢大家踢/大家玩得笑嘻嘻。”这样富有乡土韵味的读写结合,学生自主参与,很容易提高写作能力。

二、乡土活动体验法

乡土活动体验法就是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独特的乡土体验活动作为写作内容,让学生在乡土活动中参与体验,激发学生充分的思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从体验思考到文字的转化,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

基本模式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紧扣目标、渗透方法———活动体验、探究发现———分享收获、交流提升———构思谋篇、创作表达。

例如,在教学《梁湖水磨年糕》一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看非遗物品、参与情境演示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搡年糕的乐趣。周雨淅同学在她的习作中是这样描绘搡年糕的过程的:“糕花还要经过一次严厉的考验———搡打。看,那笨重的木碓正摩拳擦掌准备一展神威呢!石臼也端坐在那儿,正准备上‘战场’!身强力壮的男人们也是跃跃欲试。‘嘿哟!’‘嘿哟!’虽然这项活儿很费力气,他们却面带微笑,头上的汗水好像也被欢乐的情绪感染了。”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充满童趣,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

三、拍客配音法

拍客,就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各类相机、手机或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把拍摄的图像或视频通过计算机编辑处理后,上传到网络上并分享、传播影像的人群。他们的博客、微信朋友圈中有各式图文并茂的文章,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印象深刻。学生不能从生活的经验角度写文,究其根本,是他们脑中没有“像”,生活中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过了眼还没有进入心。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完成“取像———成像”的过程?拍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指导之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可从单张、多张照片及视频引导学生进行乡土写作。

基本操作方法是:单张照片引学生观察生活,多张照片让学生想象串联,视频让习作内容“身临其境”。

例如,去年学校举办“百名小导游”选拔,我班的小敏拍摄了东山风景区。我把她的视频给同学们看了一下,随着她的一路介绍,我们看到了东山风景、谢安墓。自然的美与人文的积淀让同学们鼓起了掌。“这就是典型的移步换景写法,哪些地方让你们印象深刻呢?”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东山再起’几个石刻大字,苍松翠柏掩映下的谢安墓都很令人难忘。”此时,他们才感觉到视频的情景与文字的表达是如此相映成辉。随手拍,留下的是生活的点滴;留心看,动人的瞬间就在身边。文字为画面作注,画面为文字添彩,把拍客这一形式引入乡土写作课堂,学生会发现有画面、有故事的作文原来是如此简单。

四、情境再现,凸显细节法

乡土习作课上,教师要设法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联想,让他们捕捉到生动形象的场景,头脑中再现出一个个动人难忘的细节,然后进行作文创作。这种训练法,能为学生搭建起生活与作文的桥梁,提供写作的材料,彰显作文内容的细节,激发起学生写作的趣味和动力,使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在“情境再现、细节凸显”训练中,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情境再现,细致刻画人物;情境再现,精细描摹景物;情境再现,描写真实场面。

这种教学法基本过程是:观察画面———感受细节———描摹特点。

比如,在“虞城技人”写作课上,我播放了上虞民间的各类艺人照片,学生们仔细观察,写出了鲜活的技人形象。如描写爆米花师傅:“他左手牵着风箱,右手摇着铁桶,牵得慢,摇得快,如伴着旋律,和着节拍。忽然,他停下双手,一边站起来,一边移开铁桶,对准一个黑黑的袋子,同时右手将一根铁杆插入桶口,用力向下一压。”一牵、一摇、一站、一插、一压,这些耐人品味的细节动作,描摹出一个充满生气的爆米花师傅形象。

五、自由创作法

自由创作,顾名思义,就是着眼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进行自由创作,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是诗歌,可以是散文,可以是记叙文……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讲,缺少的并不是写作的素材,而是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素材创作成优美的文字。

这种方法的基本过程是:探寻农家之美,书写田园之乐;品尝农家美味,推荐家乡美景;听故事,写故事,传说因我更精彩。

乡土地理教学 篇3

地理学除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认识地理事物,学习地理知识,大到宇宙世界,小到校园的一草一路,具有广阔的空间范围。使学生能在乡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感到“学有所用”,而且他们还可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中“学我所用”,将来一定能够“用我所学”,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怎样能在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他们生活中的体验之间架起桥梁,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到乡士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乡土地理教学过程是知识走向实践、实践检验所学的重要阵地。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不应当是教材中内容的简单再现,而应该是向学生生活的延伸,注重用书本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探究。在此期间,不仅检验了书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而且接受了学我所用的新知识。

乡土地理教学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氛围,开辟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天地。在这里,学生能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勇于表现自我,个人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空间,学生则主动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锻练能力,用我所学。

二、乡土地理实施的过程

(一)注重人地协调发展教育。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重身边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的现状,正确认识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二)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整与转变。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可有效地改变以往的教条化的陈旧教学模式,建立以探究为主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对地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探索,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对书本上所学到的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用我所学,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

(一)需构建更加完备的知识结构。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使地理课程知识的覆盖面更加宽广。教师不能再象以前一样,把自己定位在书本这一狭小空间,而要向书外,其它学科、社会生活扩展,那么原有的知识结构可能成为驾驭乡土地理教学的瓶颈。所以教师要构建更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是原有知识结构的重组,更要吸收先进的理念、全新的科技前沿知识,来完善、充实自己。

(二)需调整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现在在教师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让知识走向学生,一种是让学生走向知识。传统的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造就了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让知识走向学生,而且越多越好。学生的定位是知识的“接容器”、“延续者”。教师要从外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认识周围世界,而这在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则更能体现出来。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处在探究阶段,所以教师应把自己的位置从居高临下的权威降到“平等中的首席”,让师生之间实现平交流、平等对话,彼此间真正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的传统习惯。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质疑,并不断地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我所要学”的知识,让学生最终成为知识与能力的真正占有者。

(三)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课改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教师除了加强常规教学能力的提高外,还更应该注重加强以下能力的提升:首先是地理信息方面的能力,教师不仅具有独立获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而且更要具有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因为乡土地理的信息并非主要来自书本,而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其次是具有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能力,具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地理课程资源以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具有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制定活动计划,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场所、活动内容及方式,能够正确指导和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与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只有在上述能力方面不断加强,实施教学时才会有“底气”,才能有“灵气”。

浅谈乡土地理课程教学原则 篇4

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随着课改实验区的扩大和课程的深入,作为参加地理课改的广大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宜宾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乡土教材《宜宾地理》,是一本独具特色的乡土地理教材。我有幸成为该教材课程开发和教学的实验研究者之一,并承担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原则的研究。经过理论学习和乡土地理教材《宜宾地理》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乡土教材教学中,除应贯彻教学通用原则和地理学科的特殊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乡情教育和国情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缺乏,地区差异大——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若干年的建设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任何地区的发展都必须立足于国情、省情和乡情,而乡情教育是最生动具体的国情教育。

为什么现在有些青年学生对家乡缺乏热情而总是眼睛向外?原因之一,就是对家乡缺乏真正的了解,不懂得家乡在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地位和作用。而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最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家乡情况的,莫过于乡土地理了。乡土教育不仅能联系乡土实际,加强知识的实践性,丰富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还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担当重要的作用:①增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增加自豪感,激发热爱乡土的情怀。②增进学生对乡

土环境的了解,培养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品质和情操。③培养学生野外观察、研究实践的能力。④增进学生对乡土问题的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⑤构建社区文化,加强人际的交流和和谐。在《宜宾地理》教材的许多章节的内容中就充分体现了乡情教育和国情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如学生在学习第五章《腾飞的工业》这一章内容中,我安排了学生对本镇乡镇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和学生一起探讨过以下一些问题:1.永兴镇过去曾办过哪些乡镇企业?(骨粉厂、塑料厂、糖厂、酒厂等)2.导致这些乡镇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3.永兴镇发展乡镇企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今后该怎么办?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既了解了家乡工业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又能展望家乡工业的前景。从而明确了家乡工业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走出课堂,教师领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观测、观察、参观、调查等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地理实践。在进行地理调查时,除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外,还要到各生产部门访问,并收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例如:学生在学习《宜宾地理》教材第三章《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内容时,课后就安排了这样一道活动题:“你所在学校附近有河流吗?去看看河水水质怎么样?有没有被污染?是被什么污染的?”在我给学生上本章内容时,正巧我们街村和学校停自来水已超过两周时间了,而我们街村和学校的饮用水主要来

自于附近的毛桥河水和桥巴河水。于是我就安排了学生对这次停水原因进行了实地调查。学生走访了镇自来水管理站,走访了河流两岸的居民,得出了以下结论:1.河流两岸的居民卫生习惯差,生活垃圾随意倒入河中。2.大量的化肥流入河内,致使河水矿物质含量超标。3.部分农民利用药物在河内捕龙虾,使河水再度污染。4.正值插秧季节,农业用水量大,部分河段干涸。如果学生不去进行实地观察调查,教师不进行指导,学生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吗?事实证明: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考察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课内课外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内,讲乡土发展的优势,可使学生产生生活在家乡的自豪感;讲乡土发展的历程,可使学生坚信家乡有美好的未来;讲乡土建设的不利条件,可使学生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而产生责任心。在课外,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能够使学生动情,在实实在在的地理事物面前,爱乡土、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就会萌发、滋长。一个学生在活动小结中这样写道:“以前,我虽生在宜宾,长在宜宾,却不真正了解宜宾。这学期的野外考察,使我了解了宜宾沧海桑田的变化和美好的自然风光。从《走改革之路,建美好宜宾》一章中,我看到了宜宾光明的前景,因此我对宜宾更加热爱了。如果我考不起大学,我一定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乡土地理教学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在课外直接感知地理对象并进行实践,使学生获得最生动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宜宾地理》教材第八章《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时,我安排了学生对永兴镇张场村陡坡上的拦土坝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永兴镇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安排了学生对学校、街村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水排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永兴镇在对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水排放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了学生对自己附近河流的水质情况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上交学校和当地政府。而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对家乡地理环境进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实际的乡土地理知识,并能增长实践能力,加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因地制宜的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研究是在乡土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乡土地理研究主要是要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这就必然使乡土地理研究和教学带有地方性特色,所以乡土地理教学要因地制宜。例如,我在给学生上《宜宾地理》第四章《富饶的农业》时,安排了学生对永兴镇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以下一些话题:1.永兴镇为什么被称为“川南藕乡”?2.永兴镇分别在哪一年由政府牵头成立了“藕协会”和“养鱼协会”?3.为什么要成立“藕协会”和“养

鱼协会”?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当地政府是如何因地制宜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可见,因地制宜的原则是乡土地理环境的地方性特点所决定的。

乡土情结教学设计 篇5

4、迅速浏览第四段:

思考: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有哪些?作者写这些和“乡土情结”有什么关系?

这一部分我们略讲一下。

离乡的人可能有几种情况:失败而归;流连在外;倦于奔竞;归隐田园;衣锦还乡。

因为乡土的梦永远追随他们,且往往在人们远离故乡时表现得更为强烈。失败时受伤的心需要家人的抚慰。得意时需要向家乡人炫耀自己的成就。是否如此?

4、第三种离家原因是灾难、战争、放逐,这和“乡土情结”有何关系?

明确:为战争、放逐离家,使乡情又加上了爱国情怀的内涵,是对乡土情结的超越。

《浓浓乡土情》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感受家乡的可爱。

能力:能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

知识:知道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会更多地放在名人、伟人的事迹,以及独特的房屋外观和名气较大难得一尝的食物上,而对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建设者,久居陈旧的老宅,平日的家常便饭往往不太留心。而且对这些人和事物的关注也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这些现象和当地气候、地形、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则是孩子们很难考虑到的。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基础上看,农村四年级学生的活动范围不算广阔,接触到的人物,特别是名人、伟人相对较少;对于当地的文化习俗、房屋建筑、日常饮食因为长期身在其中而缺乏新鲜感和探究欲望,而且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孩子们收集资料的途径相对较少。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教学难点是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为突破上述重难点,课前教师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时,可尽量引导学生使用简便、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询问家中的长辈,在村中各处走走,进行实地观察,查阅报刊和书籍。回顾整理自己从小到大在家乡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等。而收集的对象和内容也尽量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主,课前准备的时间要尽可能的充分一些。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对于比较难以理解和展现的方面,教师可先做示范,也可利用多媒体或课间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引导,使学生间的交流在范例的引导下有目标、有侧重、有特色、有实效。

教学重点

/ 4

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教学难点

能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工具;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图片等形式,了解家乡富有特点的老房子;访问当地的老人,了解老房子的特点及形成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家乡文化采风”“家乡的老街和老屋”的教材内容。第2课时完成话题“家乡的美食佳肴”“活动天地”的教材内容。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家乡文化采风 [播放课件:家乡文化采风]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研讨:(1)家乡文化大致有哪些方面?

(2)开展家乡文化节活动:说家乡话,唱唱家乡的歌曲、戏曲;做做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家乡文化的图片等。(板书:浓浓乡土情 家乡文化采风)

【设计意图:从乡音、歌曲、工艺品等不同方面了解、认识和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家乡文化的喜爱之情和好奇心。】

活动二 找找家乡的老房子

1.课前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图片等形式,了解家乡富有特点的老房子;访问当地的老人,了解老房子的特点及形成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

2.[播放视频:家乡的老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那里的老房子是什么样的?从不同的家居中,你发现了什么奥秘?为什么不同地区的老房子风格会不同呢?学生可画一画

/ 4

自己喜欢的老房子,选择优秀作品办一期壁报,并讲一讲你知道的关于老房子的故事和传说。(板书:家乡的老屋)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老房子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家乡的过去以及与人们现在生活的联系,理解它与家乡的地形、气候、历史以及人们的愿望和创造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懂得爱护家乡的文化遗产。】

活动三 追溯村名的由来

1.教师根据学生居住的状况,按区域分组考察自己所在村落、集镇、街道名称的由来。

2.课前分组采访当地人、查阅资料、访问村文化馆等,并做好充分的调查采访记录。

3.各小组将自己的图文资料进行整理。

4.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记者在行动》的有关内容,各小组可参照课本,用讲故事、说历史、讲传说等形式,为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课前收集的成果。

5.小结:每一处村名必有一个故事,每一条老街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老村、老街、老屋时时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情„„(板书:老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索家乡地名的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亲近感。】

板书设计

浓浓乡土情 家乡文化采风 家乡的老街和老屋

第2课时

活动一 找找风味小吃和菜肴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家乡的美食佳肴》的内容情境进行讨论: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有特色的美食佳肴?学生自愿结合成组,以模拟社会的方式,在“美食城”里开设特色“餐馆”、“小吃店”、特色“食品店”,并选出“老板”向大家介绍本店的家乡特色食品。(板书:家乡的美食佳肴 各具特色 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加深对自己家乡饮食文化的认同。】 活动二 美食与环境的关系

/ 4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风味饮食?为什么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它和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小结:看来,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不同特色的美食佳肴,这和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物产种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与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设计意图:加深对其他家乡饮食特色的认同,并了解饮食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活动三 做做家乡菜

1.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饮食经验,选择一种简单易做的家乡美食,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制作原料,较复杂的也可在家长的指导下先做好。

2.根据自己选择制作的佳肴,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好课本中的制作单。包括菜名、备料、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从哪里学会的、家长的评价等内容,在班上互相交流经验。

3.师生互相品尝自己制作的家乡美食,相互间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家乡的美食佳肴 各具特色 丰富多彩 与地理位置有关系密切

乡土地理教学论文 篇7

一、紧扣课本, 适当延伸

众所周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 而乡土文化的传承并非可以一蹴而就, 应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从生理与心理的角度看, 初中生还处在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的年龄。他们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感到十分新鲜。但这种兴趣往往只停留于现象本身, 他们并没有冲动或者欲望去探索这些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因此乡土文化的教学若一开始就以专项训练的形式出现, 学生在强迫中虽然了解了某些知识内容, 但这种记忆必将成为眼前的浮光掠影, 难以触动心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以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 在完成“黄河, 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三章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后可做适当扩展延伸, 如让学生分别收集家乡名水、名人、名剧等内容, 并将这些收集到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展示:1.专题介绍, 学生在课前两分钟内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家乡著名的人、事、景、物;2.专题竞赛, 如手抄报比赛, 限定以家乡著名的人、事、景、物为主要内容;3.征文活动, 以“我可爱的家乡”为题, 书写对家乡的认识……这些随意性的学习任务应贯穿整个教学中。设计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的活动, 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等于是找到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的恰当的切入点, 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使得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巩固提高, 点评赏析

中华文化是多元的, 文化的传承不应仅仅来源于课本中有限的篇目, 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乡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 善用这些资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当通过对具有地域情感的乡土内容的教学, 把中华文化落实到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来。

三、渗透情感, 勾画蓝图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对家乡的人、事、景、物不仅有了感性的认识, 还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如果情感态度不能渗透在这种认识中, 那么这种认识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教师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是极其必要的。这一阶段的学习可采用制作城市名片 (在上面选择最令自己骄傲的内容为代表) 、绘制名人图章等形式进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家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基础, 还给予我们以精神食粮, 从心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与关注。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 自古人文荟萃, 又是鱼米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迅速, 其中文化的推动力不可低估。浙江文化受内陆文化的影响很深, 但又特色鲜明。仅以慈溪为例, 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一带, 古越青瓷文化曾在这里大放异彩, 影响悠远。宁波慈溪和舟山为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充满了生活劳作气息。上林湖越窑遗址、龙山虞氏旧宅、杨贤江故居、浙东区委成立旧址等等, 都是历史留给我们这一代人鲜活的教材。出身于该镇小桥头村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回忆少年生活的散文中说:“故乡对文化的尊重, 年轻的老师们对教学的虔诚, 以及四周的风土人情、典章文物……造成了一种多方位的文化熏染。”

乡土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8

【摘要】乡土地理以区域性、实践性、教育性、发展性为特点,如何充分体现其特色,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就乡土地理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乡土地理教学云南地理

乡土地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主干课,它是一门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又是一门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的研究性课程。传统的乡土地理教学方式是从乡土的位置、地形、气候、水文、资源、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加以罗列并宣讲,不易表现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现代乡土地理教学应体现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打破传统和地方志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的学习方式,精选出反映社会实际问题的专题性素材,内容上能够为学生提供众多的知识增长点,横向可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纵向可深入到研究性课程,构建出一个开放的课程形态。本文以云南地理课程为例,对乡土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作初步探讨。

一、 乡土地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 乡土地理在区域地理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自1952年以来开设的区域地理课程为四大门专业课,即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同时,中学开设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课程。近几年来,随着区域资源、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出现,区域地理课程正在朝着“自然+人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方向进行改革,并提出构建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即“区域地理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乡土地理”。其中“区域地理原理”和“区域分析与规划”两门课属理论和方法论课程,其他三门课是从宏观到微观区域尺度的地理课程。乡土地理属于小区域地理,是区域地理学的最低层次或基本层次,有它的特有研究对象和内容、方法,尤其是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特别重视小区域的综合研究,其理论和方法是对区域地理学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二)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需要

培养师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师院校创新教育和课程结构改革的首要目标,因为“乡土”是学生最接近、最熟悉的地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提高学习能力,而这又正是成才素质的基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乡土地理教学可让学生较为全面而深刻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发展状况。同时,按产学研教学模式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资源调查、区域规划、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预报和防治、国内外市场分析及乡土产品市场拓展研究等应用本领,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三)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标准由四大板块构成,即地理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前三者就内容而言与以往的大纲内容基本相符,所不同的是抛弃了繁、难、偏、旧的内容,要求更灵活、更自然。而乡土地理内容是以往地理教学大纲所没有明确规定的,是新课标的一个新亮点。乡土地理作为新课标所规定的四大内容之一,体现了新课标关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新理念。乡土地理作为学习家乡地理的载体,渗透到中学地理教学的方方面面,它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地理能力,诸如调查、访问、计算、测量、考察实习、综合分析等。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要求高中学生“学会独立或者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技能”。在“活动建议”中提供了大量的地理活动内容。这表明,乡土地理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是地理学习过程从理解到应用层次上的提高,其学习迁移的深度和广度大、综合度高、创造性强,而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外在的延伸。另外,乡土地理教学在基本理念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功能, 让学生通过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乡土地理教学应该能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二、 乡土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一) 教学时间、课时的调整

云南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区域地理课程,其体系应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三大部分。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例,云南地理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学时30节。这样的安排,从课时量来看,明显偏少。另外,时间的安排也不尽合理。因为第七学期有为期8周的教育教学实习,因而课程教学被分成两个时间段。这样一方面造成课程教学的不连贯,另一方面则是无法实施实践环节。比较理想的安排是在第六学期,这时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教学已完成,从区域课程的体系来看比较合理。课时增至54节为宜,因为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应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实践环节。

(二) 教学方法改革

云南地理课程体系分为四大部分:位置与境域、环境与资源、文化与社会、区域与发展。每一部分的基础理论、概念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解的方式来完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进行更多的交流与互动。可以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乡土地理知识的讲解,基本能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1)以学生自愿的方式进行讲解,限定一定的时间,由学生本人介绍各自的家乡地理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可以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某一方面。教师在学生讲解之后,针对其内容的科学性、语言表达、仪表仪态予以分析和点评,打出分数,并可记入学生平时成绩当中。该方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2)以分组的方式,将学生按地域分成小组。曲靖师范学院学生大部分来自云南,将同一县(市)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外省同学则可以选择加入某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家乡地理的相关论题,大家共同商讨,选出1名代表来进行讲解。教师为该小组的论题进行总体评价、评分,并对所选代表的讲解评析、打分,将两部分综合即为该小组得分。这种方式有利于团队的协作精神。(3)采用师生互动讨论的方式,共同学习学校所在地的乡土地理。讨论的问题事先通过调查问卷向学生征集,再由教师分类整理后以专题形式组织讲座、讨论或辩论。问题基本都是该区域的热点或难点地理问题。该方式可锻炼学生基于感性认识自学书本乡土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多方查找故乡或学习地的地理资料的过程,也是增强爱国爱乡情感的过程。另外,演讲、讨论、辩论都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三) 加强实践环节,通过探究性学习建构科学知识

乡土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社会调查研究、访问和野外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效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既深切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又能对发展中的问题有探究认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密切关注和获取有关家乡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资料,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树立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例如,为使学生对乡土空间位置、自然和社会条件有明确认识,对乡土人地关系作出正确评价,可安排自主调查,探究制约家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确定家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云南是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地域。从自然地理来看,由于高纬度、高海拔、低纬度、低海拔的分布特点,地带性因素迭加非地带性因素,更加剧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气候类型、土壤、植被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便是对这一现象最生动的描述。复杂的地理环境也带来了多样的自然灾害。云南是个灾害大省,环境问题复杂,环境问题突出,自然灾害频繁,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地理角度研究云南环境和系统特征和灾害的时空特点,是云南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从人文地理看,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共有51个。少数民族的数量和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例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西。除此之外,云南还是特有少数民族和跨境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众多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是云南宝贵的人文资源,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由上可见,云南地理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角度和论题很多,实践方式也很多,例如立项申报的方式。采用立项申报的学生组队方式分组并分工,用管理科研项目的规范流程来组织实践活动,即按照立项申请→项目讨论批准→项目组织实施→项目结题验收的步骤进行。教师提前设计适于学生填报的专题立项申请书,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结果、重点与难点,各研究小组通过预研究,拟定研究命题。项目申请书将交由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经过实地测量调查及室内数据整理和分析,汇总为实习报告,分别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提交。

(四) 结合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毕业论文设计,推进乡土地理教学改革

学校可每学期都安排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回家乡进行调查实践,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研究。学生的选题应是与家乡相关的论题。同时,学生还可以把这个研究延续到毕业论文中。在云南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一思路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有所准备,为今后的科创活动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磊.建构主义与高等师范院校《乡土地理》课程的学习[J].安徽农业科学,2006 (21)

[2]苏筠,王静爱. 高师“乡土地理”范式化教学的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6(3)

[3]王静爱.乡土地理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杨载田.高师乡土地理课程教学探索[J].福建地理,2003(1)

[5]张海莉,刘军伟,邓英达.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探讨[J].消费导刊,2007(10)

【作者简介】张玲(1974-),女,云南曲靖人,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地理教学与研究。

让高中地理教学的散发乡土气息 篇9

——以安徽省乡土地理为例

作者:张志帮 性别:男 职称:中二 学历:本科 单位:安徽省肥西中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肥西县肥西中学 邮编 :231200 电话:*** 邮箱:zhangzhibang@126.com

让高中地理教学的散发“乡土气息”

————以安徽省乡土地理为例

内容提要: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学及地理教材中的重要性,新课标倡导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乡土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它贴近生活实际,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发挥乡土地理资源的优势,如何将乡土地理应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入地理教学,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拓展学生地理知识面,提高分析论证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实效性意义。

关键词:乡土地理 教材处理 综合素质

“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于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竺可桢教授的这段话讲解了认知的一般规律。如果没有对周围环境事物如山川、道路、天气变化等感知,就难以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如若能够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巧妙利用乡土地理资料会利于学生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社会主人翁情感。

1.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知识渗透的作用和意义。1.1.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乡土地理展现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直观生动的地理感性材料。在日常的地理必修知识教学中,乡土地理是最好的调剂和桥梁。在课堂中展示安徽乡土地理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产生共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轻松活跃的地理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2.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很多高中学生地理学习一直处于死记硬背状态。其实,“地理不是地理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地理环境本身。”如果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体会到活学活用的乐趣,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通过解决本乡本土的社会实际问题,提高创造性能力。

1.3.有利于开放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课时和基础的多方面因素致使高中地理课堂多以教师讲解为主,而实际的师生互动往往难以展开,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上网搜索、查找部门资料、定期观察、咨询走访等途径,将必修教材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明显作用,地

理教学正呈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深入到学生生活的点滴,使学生从传统学习方式向开放型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其综合素质。

1.4.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爱家乡是爱祖国的基础。乡土地理教学通过“乡情”教育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具体、扎实。它可以将生动具体的乡土地理材料与科学的地理观点转化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他们从小树立起建设美好家乡,改变家乡面貌的责任感,使爱国主义教育更为具体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学地理教育目的之一。通过“乡情”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联系乡土地理的典型事例教育学生有其特殊的效果,由于所举事例确确实实发生在学生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中,自己的家乡的土地上,是重要的素质教育材料。

2.乡土地理的渗透教学

考纲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安徽自然地理总体特征和主要的自然灾害;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如何从高一开始就把乡土地理知识渗透到高中地理教材的各个章节教学中去,增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地方特色,实现统编教材与乡土地理的互补整合是高中地理教学重要任务。本人做法如下.2.1.课堂内的教学渗透

目前高中没有指定乡土地理教材也没有规定的教学课时,只能采取结合、渗透的办法把乡土地理知识揉合到高中必修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去。

2.1.1融合渗透法

安徽处于我国的中部位臵,秦岭淮河一线和长江一线从安徽南北部穿越,在具体的介绍中完全可以将安徽的乡土地理知识融合入大区域讲解,也可将安徽看做为中国南北的缩影,如中国的地形为西部南部多山地,安徽的山地多位于皖西和皖南地区,中国的矿产资源为北方多能源矿,南方多金属矿,安徽北部两淮煤田,安徽南部有重要的金属资源矿城市马鞍山和铜陵。除此以外象安徽的气候,土壤,植被状况,地质状况皆可以融入平时的教学中,即不会额外增加课时,也可通过安徽的乡情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概况,当堂巩固所学的知识。

2.1.2拓展延伸法

在讲解知识点时可适当将其拓展,看能否在本地也找到这种现象,如介绍人口迁移和农民工现象时,可以结合安徽劳务输出大省的现状,结合同学身边的现状,有多少同学是留守子女,进

行拓展延伸。如介绍城市化发展扩散模式,我们可以以合肥为例,分析其是近域扩散还是等级扩散。讲解西南的地质灾害可以让学生分析安徽的地质灾害有哪些类型,多发地点及成因等。这样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还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该类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其解题水平。

2.1.3对比论证法

德国鲁尔区的发展,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安徽两淮煤炭的发展,现在他们应该属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说鲁尔区处于较高发展阶段,两淮地区属于较低的发展阶段,通过对比我们能得出安徽两淮煤炭走可持续发展方向,同时我们也巩固了鲁尔区和山西煤炭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对于安徽南部的铜陵发展我们可以结合中国的稀土资源和华北、东北地区的石油资源城市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他们都面临共同一些共同的问题,如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的转型。

2.1.4案例分析法

由于安徽地理位臵的独特性和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倾斜,很多安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现状完全可以设计成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如皖江城市带的建设,在长三角产业升级中安徽扮演的角色,合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皖南和皖西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由于所分析的为我们身边接触的事物,学生积极性高,便于理论联系实际。

2.1.5例题巩固法

引用例题能快捷有效的巩固学习的地理知识,安徽的乡土地理知识在高考试题和其他模拟试题中皆有体现,如下题:

小麦成熟早晚受热量、光照强度、土壤性质、空气湿度、干热风等因素影响。右图是安徽部分 地区小麦收割等日线分布图。结合材料和示意图,回答(1)~(3)题。

(1)导致安徽小麦收割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纬度 C.土壤肥力 D.降水(2)导致Q地小麦收割较晚的原因可能是()A.选择了生长期长、产量高的小麦品种 B.土壤肥力低,小麦生长缓慢

C.地势低洼,光照不足 D.地下水位高,空气湿度大,小麦成熟期长 2.2.课堂外考证延伸

课堂教学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加之乡土地理知识内容多,较为分散,不可能将其全部融入课堂教学,所以在适当之际可以充分结合课堂以外的教学资源进行乡土地理知识的渗透传递。

2.2.1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并不是指专门的研究,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外出安全隐患,不可能为一问题,而专门实地考证。具体可以借助于自己生活的区域概况,和平时旅游的见闻等,作为资料加以整合。如结合春季的的倒春寒现象,夏季的梅雨和伏旱天气,台风天气等分析天气系统。如很多同学都去过巢湖,皖南的黄山,然后谈谈见闻,感想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和分析的依据。

2.2.2影视观感法

影视资料是现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利用影视资料中的内容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力,如安徽的《新安家族》,《风雪大别山》和《美丽的中国》等,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电影的情节,促进师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2.2.3主题活动法

在班级里布臵一块小的黑板,可以每天预告安徽天气,重大事件等,可以借助于黑板报或校报传递安徽的乡土地理知识,即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乡土地理是中国地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地理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运用乡土地理材料进行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活跃地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资料:(10条)1.例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知识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0.8 2.谈乡土地理知识的教学 《宁夏教育》 2009.1 3.利用乡土地理知识激活地理课堂初探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6 4.乡土地理在中学地理学习中的特殊作用 《学园》 2010.1

如何融入乡土文化优化地理教学 篇10

“乡土”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区域环境资源实体,“乡土文化”是居住于某一地区居民思想感情上的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乡土文化资源”有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物态文化层面包括自然景象(山水风貌)、客观物象(聚落建筑、文物古迹、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文艺表演、语言文化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人教版必修1中重要的一课,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教育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师引导学生将认知建立在已有的智力背景基础上,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进行,更好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来自身边、来自生活的乡土文化,地方色彩浓郁、内容鲜活,对激发学习兴趣、形象解读地理原理、降低学习难度有重要意义,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实践是教不会的,必须学生亲自从事实践活动才可以学到,实现教和学的协同发展。新课改推出“一标多本”的教材体系,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常出现“举例说明、运用实际”等描述方式,说明新课标要求教师主动地开发教学资源。课堂中挖掘乡土文化素材,运用乡土案例探究地理原理,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科能力,培养乡土情感。

二、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生活化

学习总是和生活融为一体,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宽洪先生提出: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要有悬念,具体表现为3个“I”,即Information、Impact和Interest,中文可翻译为提供信息、产生碰撞和激发兴趣。导入时笔者讲述了自己成长的小故事:笔者老家是山西,自小就在这千沟万壑、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长大,后来读书工作来到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期盼外出地理实习科学考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的桂子山。于是笔者给学生展示两张照片分别是图1所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图2所示南京桂子山石柱林地貌,让学生感受、体验情景,设疑激趣:看到这两张地貌图片有什么感觉?这些地貌是怎么形成的?自然导入课堂主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三、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素材的丰富性

乡土区域是学生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土文化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空间性、开放性的特点,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最有效的信息库和资源库。把感性的乡土地理材料编成案例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构建符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丰富的素材资源库、乡土案例、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形成有效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尤其是原理性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获得高中地理与乡土地理教学的双赢。在营造地表形态力量这节课前师生有针对性搜集了很多无锡地貌资料,如文字材料1:无锡地貌雏型、材料2:全新世以来的无锡地貌、图像、视频、故事等。

学生理解风化和侵蚀作用的概念有一定困难,因此可给学生讲述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李冰经过实地考察和勘测,决定先把玉垒山凿开一个缺口,使岷江的水分流一股到山的东边,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田,一举两得。但玉垒山山石坚硬,民工们用铁具凿、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温度升高后再浇上冷水,反复进行,岩石就会暴裂、崩解破碎,可以加快工程速度。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被称作“宝瓶口”。听完故事后,学生的脑海形成这样的认识:自然或人为的温度变化引起岩石崩解破碎即图3所示物理风化。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析风化作用的概念:在温度变化、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沙砾,这些岩石碎块或沙砾堆积在原地,为其它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图4所示是师生一起做流水侵蚀实验,学生体验流水侵蚀的过程,进而解释侵蚀作用概念原理: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可知它具有图5所示层理构造,常含有如图6所示化石。地球上各种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很难判断,通过教师把概念的原理、本质讲述清楚,即“举一”,学生自然对很多现象能够“反三”,达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实现知识迁移之目的。据此,笔者设置一个探究活动:师生一起游山玩水、顺藤(学生根据地理环境)摸瓜(判断外力作用类型),通过图7所示的典型地貌材料分析,促进学生理解外力作用的类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纬度及高山地区分别以何种外力为主?此处不展开论述。▲

一、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乡土”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区域环境资源实体,“乡土文化”是居住于某一地区居民思想感情上的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乡土文化资源”有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物态文化层面包括自然景象(山水风貌)、客观物象(聚落建筑、文物古迹、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文艺表演、语言文化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人教版必修1中重要的一课,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教育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师引导学生将认知建立在已有的智力背景基础上,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进行,更好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来自身边、来自生活的乡土文化,地方色彩浓郁、内容鲜活,对激发学习兴趣、形象解读地理原理、降低学习难度有重要意义,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实践是教不会的,必须学生亲自从事实践活动才可以学到,实现教和学的协同发展。新课改推出“一标多本”的教材体系,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常出现“举例说明、运用实际”等描述方式,说明新课标要求教师主动地开发教学资源。课堂中挖掘乡土文化素材,运用乡土案例探究地理原理,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科能力,培养乡土情感。

二、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生活化

学习总是和生活融为一体,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宽洪先生提出: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要有悬念,具体表现为3个“I”,即Information、Impact和Interest,中文可翻译为提供信息、产生碰撞和激发兴趣。导入时笔者讲述了自己成长的小故事:笔者老家是山西,自小就在这千沟万壑、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长大,后来读书工作来到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期盼外出地理实习科学考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的桂子山。于是笔者给学生展示两张照片分别是图1所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图2所示南京桂子山石柱林地貌,让学生感受、体验情景,设疑激趣:看到这两张地貌图片有什么感觉?这些地貌是怎么形成的?自然导入课堂主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三、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素材的丰富性

乡土区域是学生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土文化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空间性、开放性的特点,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最有效的信息库和资源库。把感性的乡土地理材料编成案例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构建符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丰富的素材资源库、乡土案例、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形成有效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尤其是原理性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获得高中地理与乡土地理教学的双赢。在营造地表形态力量这节课前师生有针对性搜集了很多无锡地貌资料,如文字材料1:无锡地貌雏型、材料2:全新世以来的无锡地貌、图像、视频、故事等。

学生理解风化和侵蚀作用的概念有一定困难,因此可给学生讲述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李冰经过实地考察和勘测,决定先把玉垒山凿开一个缺口,使岷江的水分流一股到山的东边,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田,一举两得。但玉垒山山石坚硬,民工们用铁具凿、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温度升高后再浇上冷水,反复进行,岩石就会暴裂、崩解破碎,可以加快工程速度。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被称作“宝瓶口”。听完故事后,学生的脑海形成这样的认识:自然或人为的温度变化引起岩石崩解破碎即图3所示物理风化。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析风化作用的概念:在温度变化、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沙砾,这些岩石碎块或沙砾堆积在原地,为其它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图4所示是师生一起做流水侵蚀实验,学生体验流水侵蚀的过程,进而解释侵蚀作用概念原理: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可知它具有图5所示层理构造,常含有如图6所示化石。地球上各种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很难判断,通过教师把概念的原理、本质讲述清楚,即“举一”,学生自然对很多现象能够“反三”,达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实现知识迁移之目的。据此,笔者设置一个探究活动:师生一起游山玩水、顺藤(学生根据地理环境)摸瓜(判断外力作用类型),通过图7所示的典型地貌材料分析,促进学生理解外力作用的类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纬度及高山地区分别以何种外力为主?此处不展开论述。▲

一、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乡土”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区域环境资源实体,“乡土文化”是居住于某一地区居民思想感情上的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乡土文化资源”有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物态文化层面包括自然景象(山水风貌)、客观物象(聚落建筑、文物古迹、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文艺表演、语言文化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人教版必修1中重要的一课,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教育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师引导学生将认知建立在已有的智力背景基础上,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进行,更好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来自身边、来自生活的乡土文化,地方色彩浓郁、内容鲜活,对激发学习兴趣、形象解读地理原理、降低学习难度有重要意义,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实践是教不会的,必须学生亲自从事实践活动才可以学到,实现教和学的协同发展。新课改推出“一标多本”的教材体系,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常出现“举例说明、运用实际”等描述方式,说明新课标要求教师主动地开发教学资源。课堂中挖掘乡土文化素材,运用乡土案例探究地理原理,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科能力,培养乡土情感。

二、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生活化

学习总是和生活融为一体,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宽洪先生提出: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要有悬念,具体表现为3个“I”,即Information、Impact和Interest,中文可翻译为提供信息、产生碰撞和激发兴趣。导入时笔者讲述了自己成长的小故事:笔者老家是山西,自小就在这千沟万壑、荒凉贫瘠的黄土高原上长大,后来读书工作来到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期盼外出地理实习科学考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的桂子山。于是笔者给学生展示两张照片分别是图1所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图2所示南京桂子山石柱林地貌,让学生感受、体验情景,设疑激趣:看到这两张地貌图片有什么感觉?这些地貌是怎么形成的?自然导入课堂主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三、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素材的丰富性

乡土区域是学生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土文化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空间性、开放性的特点,成为高中地理教学最有效的信息库和资源库。把感性的乡土地理材料编成案例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构建符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丰富的素材资源库、乡土案例、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形成有效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尤其是原理性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获得高中地理与乡土地理教学的双赢。在营造地表形态力量这节课前师生有针对性搜集了很多无锡地貌资料,如文字材料1:无锡地貌雏型、材料2:全新世以来的无锡地貌、图像、视频、故事等。

学生理解风化和侵蚀作用的概念有一定困难,因此可给学生讲述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李冰经过实地考察和勘测,决定先把玉垒山凿开一个缺口,使岷江的水分流一股到山的东边,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田,一举两得。但玉垒山山石坚硬,民工们用铁具凿、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温度升高后再浇上冷水,反复进行,岩石就会暴裂、崩解破碎,可以加快工程速度。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被称作“宝瓶口”。听完故事后,学生的脑海形成这样的认识:自然或人为的温度变化引起岩石崩解破碎即图3所示物理风化。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析风化作用的概念:在温度变化、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沙砾,这些岩石碎块或沙砾堆积在原地,为其它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上一篇:猫哭耗子歇后语下一篇:开学班主任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