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2024-08-21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共12篇)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篇1

语文教学从小学一年级贯穿到整个教育的各个阶段, 每个国家都一样, 这说明语文的重要性。重要在何处?重要在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 某种程度上可以和吃喝相比, 一个长期不能和社会保持交流的人, 会无法生存下去。所以,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从古到今任何教育中的头等大事。

语文涉及表达和描述, 表达自身感性的想法, 描述看得见的世界和存在过的世界, 从而和周围的世界形成互动。孩子从开始有了意识就与大人和世界进行交流, 表达自己的情绪。家庭教育只是让孩子和世界进行片段性的交流, 而学校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是要教育孩子与世界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交流。

在笔者曾经的学习历史上和现在的教学过程中, 感受到我国语文教学存在过度课本化和脱离现实化的现象。语文本来就是把你看得见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表达出来, 让别人理解你。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和学习这么生动的教学经验变得古板和死气沉沉, 老师教得头痛, 学生学得难受。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 笔者注意到语文教学和学习完全可以就地取材, 让学生从身边发现学习的资源, 才是最好的语文学习途径。而乡土文化里的很多资源正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宝贝。

一、地方方言的语文教学价值

小学生开始接触的语言环境就是地方语言, 地方语言能表达当地人的各种感情和现实, 有些表达很生动, 只要你仔细品味, 它就是经典的语言模式。小学生也是在模仿着这些语言开始社会交流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把这些生活中的经典语言放在和课本同样重要的地位上, 让学生细想这些乡土表达的韵味, 学生就会发觉家乡语言的美, 进而爱上汉语。

二、地方艺术形式的语文教学价值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 这些艺术形式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语言文本, 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拿出其中的某些片段进行教学,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熟悉的世界, 又能让学生感觉到语言世界的美妙, 进而爱上语文。

三、民间故事的语文教学价值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发生地都在本地, 他们的故事经过长期的传颂, 已经形成比较标准的文本, 每个人都能一口气说完, 而这些故事正是语文教学中叙事教学的好文本。

总之, 乡土资源本身就是好的语文教学资源, 教师一定要利用好。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篇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科学、更高远的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了更为鲜明的教学要求,湖北教学专家余映潮老师说:“教学中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学生的活动是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语文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生活的课堂和语文的课堂结合起来。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天地,语文教学要走出封闭课堂,就要尽可能多的走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事事洞明皆学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活动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

在民族文化走势强健的今天,发挥本土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优势和特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对学生们接触乡土文化作用不大(笔者对此方面暂不展开议论)。要使乡土文化得到切实保护和生衍不息,就得大力借助学校教育,让当地乡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在课堂中为民族文化创造新鲜的血液,让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和谐互动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紧邻开发建设中的洪泽湖湿地。洪泽湖湿地是指洪泽湖沿岸的滩涂、沼泽型湿地,主要集中在城头乡,并逐年扩展。因此,我校因地制宜,充分依托湿地资源的优势,扬长避短,有效组织开展实施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家乡特有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更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湿地、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昆明ban证

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其热爱大自然,创建和谐生活的品质。

美国科学家华特·B·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不过,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教科书,考试靠的还是教科书,成天围着教科书打转。学生每天读的是教科书,作业写的是教科书,考试考的还是教科书。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传授知识上,单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通过课堂很难接触到社会“大语文”素材,课堂也几乎与“生活”隔离。然而,课堂一旦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因为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瀚如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栗。所以有人提出:“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因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走进生活,语文课堂一定会从充满生命活力”。

叶圣陶的“生活本源论”指出:“语文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他强调了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有机、适时地灌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语文学习拥抱广阔的生活,在语文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造就语文。我校地处洪泽湖湿地边缘,具有深厚的湿地文化底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结合湿地文化,让课堂真正的动起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让乡土文化真正的服务于教学。

如今,新课程标准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为此,在使用新教材时,我在一片新课结束之前,总不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展开思维的双翅,自由翱翔。可以让他们随意提问、讨论、交流,甚至谈些与课文不大相关的话题。这一小段空间,往往能把课堂引向生活。美国一位叫布朗的教师在给一位考卷得了满分的学生评定成绩时,在优后面画了个减号。他说,因为这个学生现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

正因为美国教师有这样的教学观,也就促使学生中出现了主动学习的风气。在教学中,我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创造条件,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并且特别关照后进生,鼓励中等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我要质疑”欲望,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对于提得较好,较有深度的问题及时给与鼓励,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我们通过带领学生游湿地,说湿地,写湿地,画湿地等一系列活动,真正的搞活课堂。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篇3

一、 通过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传承祖国传统文化

乡土情结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个广泛的概念。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教材,搞好乡土材料的教授,可以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笔者在进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个主题教学时,努力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把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和柯灵的《乡土情结》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置一些讨论题来讲述故乡的意义:两篇文章的情感有何异同?乡土给人们打下了什么样的“童年的烙印”?“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这句话呼应前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会增加学生解读文章的困难,所以笔者在学生自主探讨学习之前,做透教师的理解、分析,储备足相关的知识,然后把教学塑造成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自己身处的故乡资源着手,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师思考的讨论题。结合两篇文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联系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去发觉可以证明他们十几年生活阅历的“证据”和“情结”。陶行知先生说过:“接知如接枝。”有效的教学都来源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悟到:“爱家乡,眷恋故土,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对乡土,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要对自己家乡古往今来的文学历史和文学作品格外偏爱,做一个永远深情地爱着自己家乡的人。”

二、 通过教师体味和文本感悟,选择合适的作文素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一要求让笔者意识到,只要让学生不单单关注校园、家庭生活,还要放眼广阔的社会生活,把故乡的一石一树、一花一草化为作文的素材,作文就会出现亮点。

笔者在教授校本课程《文学苏州》,特别是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时,展示了自己读后的感悟:“苏州的小桥流水,太湖渔家的歌唱之声,幽深小巷的琅琅读书声,茶室里悠扬的昆曲声,在这特有的意境中,处处透露了让人安宁下来的味道,配合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与软糯可人的吴侬软语,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静静地聆听,轻轻地呼吸,这就是一种幸福啊!”教师通过自己积极的分享,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欣赏,在展示自己文字的同时,指引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和所知体悟,朝更深的方向去寻求合适的作文素材:学会拥抱大自然,留心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让这些成为鲜活的源头活水;研究传统风俗习惯,传承古老文化的底蕴,让这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成为作文的亮点;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体验式劳动,提升学生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新的生命力;细心把握身边人的人格魅力,在弘扬中华美德的同时,让真情实感贯穿作文的字里行间。相信把乡土素材运用好,会提升作文的水准。

三、 强化学生回味和文字记录,把握学习课程的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把课文当成范文,把课本的阅读和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再充分开发好课本以外的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材料,巧用、化用素材,做好积累、借鉴和创新的能力。

积累的过程是“温故而知新”的环节,语言文字中的优美的词句、段落,都是很好的写作源泉。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等文章,都有很多的灵感元素。借鉴的状态是写作的重要手段,乡土作文时可以从教材中的资料联想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相类似材料,进行合理适当的加工;还可以借鉴写作思路,乡土作文的着眼点还是比较有规律的,可以用范文指导我们的写作。创新更是语文课程具有的学科特点,而读写是迸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好契机,就有学生运用古文写了《江南》。

乡土情结是激活学生生活感悟潜力的情感之一,无论是教学实践的落实,还是哲学理论上的提升,或是学生生活中的传承,这一线索性的情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给教者和学者带来无限的想象和更强的前瞻性,值得我们去深究,去探讨。

海南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4

(一) 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首要作用是形成认知。认知是学习的第一步, 没有认知这一环节, 教学就成为了无源之水, 认知是学习新知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上网、电视、广播、杂志等媒体去认知海南乡土文化, 但都少不了阅读, 因此阅读是学生学习海南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阅读资源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及取材的特殊性、新颖性。那么, 海南的哪些乡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阅读对象?可以从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展开对海南乡土的阅读。语文教学并非只是一成不变的, 语文教学具有多种样式, 诸如语文训练、精神陶冶与文化欣赏。海南至今盛传不衰的五指山传说和鹿回头传说, 都是很好的阅读范本。其中“鹿回头传说”和“云南阿诗玛”、“广西刘三姐”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爱情传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鹿回头的传说”进而引出其他两个民族爱情传说, 使得三大民族爱情传说一起成为语文教学的阅读材料。

阅读具有宽泛性, 在于它的阅读量具有不确定性, 学生的阅读多少都是兴趣引导或者教师指导的作用影响的结果。海南的乡土文化不乏趣味性的资源, 所以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能力和个人兴趣进行与之相适应得阅读教学与指导。

(二) 在口语交际、写作中的运用

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 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口语交际中可引用海南乡土文化的相关主题, 充分利用海南丰富的素材性资源为作文服务, 在作文中升华民族情感, 增强对宝岛海南的热爱之情。

黎族“三月三”作为课程资源来学习有着它特定的民族意义和教育意义。首先这个材料可以以口语交际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先查阅、搜集有关的“三月三”节日的信息, 然后在课堂上以资料分享、学生分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与探讨。

海南少数民族以黎族“三月三”这个节日与其黎族舞蹈“竹竿舞”深受海南人们的喜爱。“三月三”这个节日现在不仅是黎族人的节日, 也是许多其他民族的节日。它不仅促进了各民族友好和谐相处, 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密切了民族间的关系, 加深了民族间的感情。“三月三”各项文艺活动与节目是生活中的艺术, 其中的竹竿舞则是黎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艺术结晶。

第二个了解该节日的内容。“三月三”在多个少数民族中也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节日, 但其赋予节日的意义与内容各有不同。同学们可以搜集扩充如下资料:瑶族又称为“三月三”为“干巴节”, 是集体渔猎的节日, 并将捕获的野物类按户分配共享和欢乐;海南黎族的“三月三”则是爱情节, 黎语为“孚念孚”。黎族同胞这天男女盛装打扮, 载歌载舞盛会, 有的像五指山地区专门设有“三月三”广场来庆祝美好的爱情节。这天男女对歌, 相邀美好爱情, 唱歌跳舞来欢度佳节。“三月三”的由来, 有许多种传说, 但流传盛广的是说为了纪念黎族远古祖先“黎母”诞生的, 后来逐渐成为庆祝黎族人民幸福吉祥。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来感知该节日的美好与欢乐。

第三, 探讨后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 把感知的对象内化成一种思想认识情感, 要求学生将探讨的内容进行整理, 在认识、了解、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 把所学与所感写成作文, 这样的作文就有了认识的基础与情感的准备。

摘要:乡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地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 是一个文化精粹的载体。本文以海南乡土文化为例, 论述乡土文化在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学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海南乡土文化,语文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1.

[2]张世锷.整合乡土文化资源的语文教学[J].教育学刊, 2009年第3期.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篇5

---《乡土文化与语文教育》课题总结 乡土文化蕴含丰富,包罗万象,从根源上讲它是传统文化滋生繁衍的肥沃土壤;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它反过来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浸润着乡土文化,使之愈加丰实醇厚。可以说,乡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母亲,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乡土文化与传统文化彼此呼应,相交相融,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精神的天空。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情感,感动学生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我按照课题方案,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大胆尝试在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的内涵,灵活渗透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渗透”——

首先,在课文教学中渗透。无论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它们所呈现的知识,所传递的情感,所表达的观念,无不源于自然、生活和社会,将其放到乡土文化的背景下去解读,往往能够触类旁通,回味无穷。比如,在学习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时,我让学生列举本地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月亮带风圈儿,一连刮三天儿”“老鼠上街蛇过道,一场大雨就来到”“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披蓑衣”……嗬,学生知道的还真不少,这些民间流传的谚语,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经验的沉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实际的指导作用,是知识,更是文化。下课了,学生的兴趣还很浓,我就让他们回村后搜集整理各个方面的谚语,用信纸抄写好,专门出一期墙报,进行展览交流。学生的积极性都挺高,每人搜集了几十条,有反映农业收成的,如“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有关于气候的,如“九月里冷,十月里温,十一月里小阳春”;有告诫后人的,如“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有劝人上进的,如“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等等,真是丰富多彩。这些谚语对学生的启发、教育和影响,比一篇课文要深远得多。又如,在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水浒传》时,有学生质疑,说武松喝得那十八碗应该是米酒,他听爷爷说过,旧时人们喝得多是自家酿制的米酒,那种酒度数不高,浑浊而醇香,一般人都能喝上几大碗。我及时肯定了这种推测,并告诉学生,《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大约也是米酒。由此,我联想到小时候听说的“李二打虎”的故事,就讲给学生听:李二酒后进山砍柴,忽然遇到一只斑斓猛虎,李二吓得屁滚尿流,就近攀到松树上,趴在横生的枝条上哆嗦成一团,老虎兜着圈子一次次耸身猛扑,眼看就要扑到李二,松枝突然断了,李二摔到地上,老虎却扑得太猛,被松枝的断茬划烂裆部,疼痛而死,李二捡了便宜,吹嘘老虎是他打死的,从此,他成了村民景仰的英雄。学生听后哄堂大笑,我趁机让学生比较武松和李二这两个人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武松形象的认识和有关描写的印象,课堂活而有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得到有效调动。

其次,在作文训练中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多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头疼;很多老师苦于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抱怨学生作文空洞,苍白,牵强附会。其实,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宝藏。说明文写作是学生最讨厌的事情,尽管老师就说明的语言、方法、结构等讲得很多,学生还是感到枯燥无味,难以下笔。我决定引导学生从熟悉的衣食住行入手,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加以说明。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村贾家是有名的煎饼专业户,一天从外省来了亲戚,所带礼品中有个纸箱特别眼熟,原来正是他家加工的煎饼。学生笑过后,我说:煎饼是泰安人祖祖辈辈的主要食品,农村几乎每个家庭都摊煎饼,同学们也是吃着煎饼长大的,那么,谁能说说煎饼是怎样摊成的?它的原料有哪些?从原料到成品需要哪些工序?煎饼作为一种食品其特点有哪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煎饼的身价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堂立时热闹起来,连比较内向的学生也争着发言。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太熟悉了,他们不用搜肠刮肚,张口就能道来。回答和争论结束后,我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家乡煎饼”,让学生写篇说明文。这次作文很成功,多数学生达到了优等。以此为契机,我告诉学生:家乡的土特产、风俗民情、日常生活,都蕴藏着知识和文化,平时多观察、多探究,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最好素材。在乡土文化的催化下,学生的作文兴趣越来越浓厚。我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婚丧嫁娶等活动,留意场面的气氛变化,观察人物的举止情态,记录到素材本上,养成表达真情实感的习惯,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再次,在综合实践中渗透。社会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里面有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隐含在乡土文化之中,如果好好利用,会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大放异彩。星期天或者节假日,指导学生以小组、个体等方式,开展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放松放松身心,亲近乡土文化,会有很大收获的。比如,寒假时我让学生利用拜年、走亲访友的机会,欣赏千家万户的春联,觉得好的就抄在随身的小本上,开学后同学之间交流,老师择优品评。这样,既让学生真切地体味到过年的氛围,又让学生开阔眼界,积累词汇,丰富文化底蕴,可谓一举多得。又如,我让学生利用星期天走访老人、搜寻资料,调查自己村庄的演变及村名的来历,班会时间讲给同学听。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并从中感悟历史和文化的神韵。暑假比较长,我就要求学生考察本地的名胜古迹,或者神话传说,写成考察报告,比较优秀的,老师帮助修改,并在班内展览。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并从中得到知识和快乐。比如有位同学听人说麻布山有磨刀坑,就和几个小伙伴星期天去山上找,结果真的找到了那两块石头,中间一条缝,仿佛是刀劈一样。老人家说,是关羽在这里磨过刀,所以这个地方叫着磨刀坑,现在谐音为磨刀康。关羽磨刀后,想试试刀快不快,就从旁边搬来一声石头,用力劈下去。现在那条有缝的石头上还有关羽的五个手指印呢!学生了解这个情况后,非常高兴,在班里向同学们讲演这个故事,满是自豪感和幸福感。并将这个故事写成了考察报告,这篇考察报告虽然没有多少科学含量,但其文化价值还是明显的。

乡土文化是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从古流到今,并奔向未来。合理地利用它,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姿态万千,异彩纷呈。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篇6

【关键词】中职教学;特色课堂;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乡土文化概述

(一)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乡土是传统文化与教育学习的发源地,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职语文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把社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注重语文教学的意义,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课本知识,更多的是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与乡土风貌,培养精神风气。因此,教师们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乡土文化的特色,有效利用传统文化的优点,创新课堂方式,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提升教学的水准,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一直以来都是对人们最直接、最有效的熏陶。比如:上一代人在儿时最爱看的无疑是节庆时的舞狮把戏,假狮子的灵动逼真、舞狮人的默契配合与滑稽幽默的表现力、人们一拥而上的热闹与生机都是长大后最深刻的记忆片段。然而现在,小孩们早已失去了这样的福利,显然,舞狮把戏正在悄无声息的逐渐落没。如今的孩子更多的是每天和电子游戏与网络打交道,他们追逐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歌曲,热烈地迎合国外文化节日。相比较而言,我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与节日却受到了冷漠与忽视。伴随着这种现象而产生的,学生们的乡土观念日渐淡薄。然而,传统文化、乡土观念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地位是非常重要与不可替代的。

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中职语文教育

(一)开展特色课程,学习乡土文化

课堂教育是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开展特色课程,学习乡土文化是首要渠道。把乡土文化资源引进语文教学课堂,丰富课堂方式,创新授课方式,具体介绍有特色、有代表性的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语文视野,提升学习的热情。与此同时,可以开展乡土文化阅读课,整理有关传统文化与乡土特色的文章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与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展特色教学形式,比如文章朗读、分组讨论、文化辩论赛,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培养民族自豪感与主人公意识,自发地关注家乡的文化历史、地理特色、区域亮点,注重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之路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

(二)举行“乡土文化之旅”的社会实践

在开展特色课堂时,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还可以举行与“乡土文化之旅”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知识,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社会现象,具体感受乡土文化资源。并在文化之旅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写调查笔记、组织安排调查问卷、记录乡土文化等方式来全面参与;鼓励学生在旅行中深入民间之家,感受乡间人们的衣食住行,真切体会文化特色。文化之旅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与表彰,并同时可以采取分小组形式,在文化之旅后自主选择特色形式来展示本小组成员文化学习的成果。另外,小组和小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在竞争之余提升学生们对文化社会实践的认知感。社会实践是语文教学走出课堂的直接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生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乡土资源利用的具体情况。举行文化之旅能够把课堂学习与课外生活相融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对语文学习的认识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传承传统文化,重视乡土观念

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是需要被传承和发扬的。不容忽视,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国家和民族,他们从衣食住行到文化节日、社会习俗,人们都自觉的保护、传承、丰富。因此,日本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与精神风貌都是值得赞叹与学习的地方。传承传统文化、重视乡土观念是每一个民族的神圣使命与光荣任务,这一点可以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例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前提下,以景观建筑特点、民间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特色等为依据进行分类整理,有兴趣、有想法的同学还可以以此制作文化册或者导游指引刊,向有关部门投递,把学习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乡土观念,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与生活同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把乡土文化带进课堂,丰富教学的内容,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乡土观念,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收获、成长,主动积极地把语文学习与乡土资源相结合,加以利用,真正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层次与高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贺永立.“大语文”与创新思维训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高满生.对2005年盐城市中考作文题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

[3]楼彦彬.引领学生走进“大语文”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1(5).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篇7

一、乡土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源远流长的乡土民俗文化, 具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的特点, 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思想与行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外来文化的输入和大众传媒的兴起, 造成了乡土民俗文化的流失, 导致学生民俗文化的缺乏。语文教学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乡土民俗文化教育, 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开阔语文教学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开展民俗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加强乡土民俗文化教育,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传统伦理道德和礼仪文化教育。例如温州的传统宴席文化, 从对座位的安排到对上什么菜肴以及上菜的顺序的讲究, 体现了宴席文化对礼仪的崇尚。通过介绍这一民俗, 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尊长”美德, 受到以礼待人的熏陶。

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历史风情教育, 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国家和家乡情感。如介绍“屈原与楚辞”时顺便提及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民俗由来, 可引起学生对屈原忧国忧民精神的崇敬,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2. 应用民俗文化, 有助于学生感悟到人情美,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传承的民俗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 加强民俗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 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例如, 《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的愉悦;《土地的誓言》中乡民离乡背井时炽热的乡恋;《西洲曲》中江南女子采莲的快乐的动人场景, 无不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情况、美好理想和简单友善的人际关系, 这些风习, 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一种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3. 开展民俗教育, 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

乡土民俗的形成有本土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 与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地理学、民间文艺等发生联系,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教育, 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

例如, 从《诗经》中的有关篇章中我们可以管窥到上古时代先民的婚恋婚俗文化;从陶潜的散文《桃花源记》、五言诗《饮酒》、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隐士文化或酒文化;从《琵琶行》中琵琶女高超绝妙的演奏和《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易水河边的高歌, 我们可以管窥古代的音乐文化;从《活版》中对汉字印刷术的介绍, 我们可见识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法国著名哲学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 一个艺术家, 一群艺术家, 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可想而知, 了解时代的精神和习俗, 也可促成学生对文章主题更深层的理解和把握。语文教材的民俗文化有不少新角度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如民俗中的爱国主义, 民俗与旅游, 民俗的革新等。

二、民俗文化如何有效地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内容很多, 考虑到它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且人物、语言、风格、背景等各有不同, 这就给我们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根据不同情况在教学中把民俗文化和中学语文相结合, 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 利用课堂拓展, 了解民俗文化

在教完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建筑园林时, 可适当介绍建筑的乡土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在温州, 传统民居以家长制为中心, 顺应自然, 相融于自然, 人们把对皇天后土和各路神明的崇敬与对财富和仕途的追求完全结合起来。从选址到竣工, 建造过程中, 民俗活动十分隆重讲究, 选址要背山面水朝南, 上梁时正梁上挂红灯笼, 还有装了稻谷的红布囊, 插上柏树枝的小瓷瓶 (俗称风水瓶) , 寓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在大门上钉上五色布 (民间称“五色剑”) , 这些都体现了祖先在长期生产活动中, 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对幸福的向往之情。此外, 温州民居从切木、竖柱、做门窗到对木器的雕刻凿花, 使许多房子美奂美仑。这些都反映了民间风俗和主人对生活的追求。

2. 利用知识追踪, 挖掘民俗

教学七年级 (下) 《社戏》一文, 在学习绍兴浓郁的民俗风情的同时, 可以利用当地的民俗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 从隋唐以来“尚歌舞”“敬鬼乐神”的风俗, 民间流行的各种祭神的乐曲, 饱含了温州人的美好情操, 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家乡人褒善贬恶、守信重诺、祈求幸福的传统美德。现在许多农村仍然有不少古戏台, 让学生了解有关资料 (如南戏的发源地和有关作品知识的介绍) , 能使学生体会到南戏的概况、成就、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树立对温州文化的自豪感。

3. 利用课外活动, 让学生参与民俗

适当安排一些有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 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可以搞一些讲座、调研、采风等活动, 亦可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庆仪式活动 (如庙会、端午划龙舟) 感受某些民俗, 使相关内容由于亲历而更加扎实, 还可以写出调查报告、作文等予以特别关注。

例如, 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后, 可安排学生调查端午节习俗的演变活动。

活动目标:在我们生活中, 岁时风俗相当丰富, 通过活动, 让学生更好地开拓思维, 关注传统文化生活, 明确旧风俗古为今用的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活动安排:让学生通过多方面调查收集、向长辈了解、查阅资料和网络等, 了解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及古今演变的过程, 并运用收集的材料写出调查报告。要求对端午节俗作适当介绍, 并分析端午有关节俗演变为哪些新风俗 (例如端午划龙舟演变为一种水上体育赛事) , 且对这种演变的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进行评述。

4. 辨析民俗, 去其糟粕

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 受封建思想的长期浸淫,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封建迷信内容, 对此,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 给予纠正。例如, 温州的“做稻福” (六月早稻抽穗时, 民间合众筹资备香烛、摆祭品、请道士画符念咒, 抬着社神, 巡绕田羊, 在田头插小黄旗路标, 祈保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翌日, “禁羊”一天, 不许挑粪, 否则亵渎神明, 此俗今已废除) 、“求梦” (旧时, 求梦者夜晚到庙宇神像前睡觉, 点香祈祷神佛拖梦, 翌晨, 将所梦之事析疑, 有求嗣、求财、求点”花会”名等, 此陋俗已经废除) 、“妇女不能跨过放地上的扁担”“逢七不出门, 逢八不进门的七煞八败之说”。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五千年历史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诸如:丰富多彩的岁时习俗、独具特色的物用习俗, 异彩纷呈的地域文艺……其中蕴涵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爱国爱民等优良品德。实际上, 民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乡土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文化遗产, 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它兼具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 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和道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民俗教育中开阔其历史与文化的视野, 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 生成情感道德的需求, 培育创新精神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所以, 这样的一种教育资源, 是对语文教育有力的补充, 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 应该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关注、重视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乡土民俗文化传承[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4 (4) .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篇8

一、紧扣课本, 适当延伸

众所周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 而乡土文化的传承并非可以一蹴而就, 应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从生理与心理的角度看, 初中生还处在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的年龄。他们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感到十分新鲜。但这种兴趣往往只停留于现象本身, 他们并没有冲动或者欲望去探索这些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因此乡土文化的教学若一开始就以专项训练的形式出现, 学生在强迫中虽然了解了某些知识内容, 但这种记忆必将成为眼前的浮光掠影, 难以触动心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以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 在完成“黄河, 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三章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后可做适当扩展延伸, 如让学生分别收集家乡名水、名人、名剧等内容, 并将这些收集到的内容以多种形式展示:1.专题介绍, 学生在课前两分钟内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家乡著名的人、事、景、物;2.专题竞赛, 如手抄报比赛, 限定以家乡著名的人、事、景、物为主要内容;3.征文活动, 以“我可爱的家乡”为题, 书写对家乡的认识……这些随意性的学习任务应贯穿整个教学中。设计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的活动, 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等于是找到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的恰当的切入点, 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使得教学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巩固提高, 点评赏析

中华文化是多元的, 文化的传承不应仅仅来源于课本中有限的篇目, 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乡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 善用这些资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当通过对具有地域情感的乡土内容的教学, 把中华文化落实到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来。

三、渗透情感, 勾画蓝图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对家乡的人、事、景、物不仅有了感性的认识, 还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如果情感态度不能渗透在这种认识中, 那么这种认识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教师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是极其必要的。这一阶段的学习可采用制作城市名片 (在上面选择最令自己骄傲的内容为代表) 、绘制名人图章等形式进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家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基础, 还给予我们以精神食粮, 从心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与关注。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 自古人文荟萃, 又是鱼米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迅速, 其中文化的推动力不可低估。浙江文化受内陆文化的影响很深, 但又特色鲜明。仅以慈溪为例, 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一带, 古越青瓷文化曾在这里大放异彩, 影响悠远。宁波慈溪和舟山为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充满了生活劳作气息。上林湖越窑遗址、龙山虞氏旧宅、杨贤江故居、浙东区委成立旧址等等, 都是历史留给我们这一代人鲜活的教材。出身于该镇小桥头村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回忆少年生活的散文中说:“故乡对文化的尊重, 年轻的老师们对教学的虔诚, 以及四周的风土人情、典章文物……造成了一种多方位的文化熏染。”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篇9

结合乡土文化的特征与这三个方面的阐释为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乡土文化为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提供丰富资源。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反过来, 教材是对新课标的再组织再创造, 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目前课堂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的还是鲁教版、北师大版的, 都以此作为编排的依据, 但这三版教材作为全国通用教材都只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 因此在资源的提供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乡土文化既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 那么在教材的编排上, 在体现新课标的大前提下, 既是对通用教材的补充, 又是新课标精神理念在地方深入贯彻的体现。乡土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获得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它与通用教材相比, 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内容和手段更为丰富。

2.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新课标理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 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乡土文化多或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 如戏曲、楹联、地方历史等;或是借助语言为工具体现其存在, 如乡土民俗、名胜古迹等。前者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现象, 对其开发也就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语言的积累;后者需要资源开发者对语言文字准确生动的运用, 这更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方法的改进:两者相结合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课标理念。前文笔者已指出乡土文化此与彼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审美观和具体文化内容的区别, 正是有这种区别, 才有乡土资源开发的必要, 也正是在对这种区别的深入研究中, 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4.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新课标理念。新课标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 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 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 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 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 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以上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给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带来的理论基础, 此外, 两者相结合也有其现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了解家乡文化意义。

一.乡土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可操作性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也是当时当下的主要教学方式, 是在当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下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主要教学方式, 主要的教学方式当然是为了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通用教材文本的教学, 但通用教材不是新课标精神的唯一具体呈现方式, 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部分明确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 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二.但课堂教学也有其局限性

1.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我国, 一节课45分钟, 教学活动一般在教室开展。时间有限制但教学任务必须完成, 教师必须在两者之间平衡。绝大部分教学只能在教室开展, 空间的限制也就有了教学手段方式的限定。

2.缺乏直观性。由于课堂空间的限制, 大部分乡土文化存在的形式让你不可能将它们搬进教室让学生对其有个直观的了解。如特色建筑、民风民俗等。这些文化形态只有直接接触 它们才能真正感知它们的魅力。

语文课中的乡土教学 篇10

一、彭水乡土资源教材丰富

位于重庆市的东南部, 地处武陵山区, 居乌江下游, 北接湖北, 南连贵州, 西通武隆、涪陵、三峡库区。全市乃至全国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观光型、探险型、休闲型、民俗体念型的河谷风景区——阿依河、乌江画廊、摩围山风景区、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长生镇、鞍子苗寨、龙门神龙谷、郁山古镇盐丹文化、乌江电站、红军渡等。自然资源丰富, 民俗风情浓郁, 人杰地灵。

二、在小学语文课中恰当应用乡土资源原则

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 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教材内容, 体系和结构, 领会教学目的、要求。要对教材进行改编, 选编, 选用, 要融入自己选用的乡土资源运用, 将课堂内容拓展延伸, 感悟对新课程理念的追求, 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方法和策略。适时运用一些本土资源, 既能提高学语文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学好语文。语文课作为必考学科。要传授学生知识, 使学生感到有知识掌握, 有内容可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所筛选注重代表性、民族性的乡土资源。在教学方法选择上, 采取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归纳式等措施来处理好语文与乡土资源二者关系。

三、在语文课中乡土资源应用的路径

(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利用乡土资源

语文课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 从而最终形成教多于学的现象。但乡土资源多是直观、具体且易于观察的, 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环境。要抓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乡土资源衔接, 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 课本与乡土资源微课件结合。帮助学生运用感性材料引证书本知识。教师结合彭水的饮食文化, 名人文化, 地名文化, 地方名歌, 习俗文化, 民间工艺等乡土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教师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实现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例如:编写特色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彭水》系列。提供一个感受“生活与语文”的窗口。“纸上得来终觉浅, 略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乡土资源, 既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又使教学形式更加活跃。

(二)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恰当利用乡土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地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以本土文化为源泉, 以开掘和表现生活的真善美为主旋律, “问渠那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而这活水就是我们身边的乡土资源, 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环境, 也是人最有感受的体验。学生写好文章就需要生活中的素材。这些素材与实际生活的乡土资源息息相关的, 它使学生在特定的地域内, 占有丰富的作文材料, 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因而能写出一篇篇鲜活感人的佳作。小学作文教学中, 可以引领学生利用乡土资源写作文。例如, 教课文《桂林山水》、《趵突泉》后引导学生写《彭水山水》、《乌江画廊》、《阿依河》等;教写“日记”、“随笔”时, 引导学生写《彭水新貌》、《彭水两江美景》、《彭水五桥---红绿灯》等彭水美景, 《鞍子苗寨风情》、《黔州文化》等彭水民俗文化, 《彭水美食节》、《彭水乌江上---摩托艇大赛》等彭水节赛, 《烫手的糍粑》、《舌尖上的嘟卷子》、《玉米地埂上的野山》、《小吃洋玉花遍街市》等彭水美食, 《大脚菌三线回锅肉与制作》、《大脚菌的商品介绍》、《金丝红苕粉土特产》等彭水特产小习作。教师写下水作文示范。同时, 教师通过批阅, 面对面指点。让学生写真话, 写心里话, 写身边的真景, 真物、真事。让学生内心真实表露写好作文, 以达到求真写作的目的。

(三) 在语文生活中恰当应用乡土资源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 结合实践活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 动口, 动脑去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 认知生活。“生活”内容是异常丰富的, 大至国家兴亡, 小至“鸟、兽、草、木”之名、人、事、物、景、情、理、智都在其中。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材特点, 引导学生融入家乡生活, 体验别样的家乡的美景、美食、民风民俗等, 选择乡土资源进行适当改编, 引导看《彭水旅游》宣传片、《娇阿依》、《彭水真人采风》等;收集整理乡土资源的摄影、微信、绘画、广告等微课件;诵《感想》, 讲《家乡》, 唱《山歌》, 编《小品》等。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将课堂内容拓展延伸。

四、在语文课中乡土资源与网络的整合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利用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理想的认知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把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 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根据这一课标精神,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 大胆依据网络实施乡土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一是利用网络这一强大的资源优势, 收集部分本地乡土资源, 作为实地收集乡土资源的补充, 为语文教学服务。二是将学生的乡土资源优秀作文等通过网络资源展示。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还可以宣传彭水本土乡土文化, 实现乡土资源为教育教学、为彭水文化服务的目的。

总之, 成功运用乡土资源教材, 学生写作素材更容易收集, 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既可以拉近学生和生活, 语文和学生,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 还使得学生发现乡土资源无奇不有, 感受到语文中引入乡土文化的魅力, 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元。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也同时学习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 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以及对语文的学习, 增进学生民族自豪感, 更加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篇11

与丰富的课外实践相结合

厦门乡土文化资源丰富,笔者多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民间文化 由于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厦门市的城郊结合部,这里有一大部分居民是原厦门的“老村民”。让学生到每一个村走访老人或被称为村里“先生”的人,紧密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征集当地民间故事、谚语及民歌。搜集到后,鼓励学生去搜集民谣背后的传说故事。通过此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了厦门地方文化熏陶,同时将其整理成篇成册,形成独特的校本文化。

名人文化 厦门曾涌现出了许多名人。让学生以爱国者、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教育家、医学家成长故事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组织学生开展了解当地名人的成才经历,撰写他们的事迹,介绍他们的突出业绩,为他们出传记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为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做了一次熏陶。

古迹文化 厦门文物古迹有三多:一是古建筑(指祠堂、庙宇、民居)多;二是名人墓葬多;三是涉台文物古迹多。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走访、参观展览,让学生了解到厦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并引导学生就此撰写报道文化古迹的消息、通讯等系列报道,根据搜集的资料、传说采编成生动的民间故事集。

美食文化 厦门的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发展至今已有200余种,其中尤以咸食的烧肉粽、土笋冻、沙茶面、花生汤、炸枣等长盛不衰。引领学生品尝、学做、了解制作的过程,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习作积累丰富素材。

旅游文化 厦门是旅游城市,可在带领学生深入景区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对景点的原有冠名加以审视,讨论并提出修订意见;对未冠名的景点,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命名;对一些景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引导学生为这些景点写解说词。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旅游文化知识,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遣词炼句能力。此外,还可结合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开展“我爱厦门,我爱家乡”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与教材内容相衔接

开发和利用厦门乡土文化资源,一方面要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作素材,另一方面应切实与教材内容相衔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

一是挖掘厦门乡土文化资源,在教材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点滴知识,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及时应用,最终也得不到内化,为此,笔者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拓宽延伸到厦门乡土文化资源中来。如学习六下第二单元“民风民俗”主题单元时,让学生搜集中秋节博饼、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了解厦门的歌仔戏、高甲戏的特点,模仿上一两句唱词;学过《赵州桥》后,可以让学生参观厦门大桥、海沧大桥、杏林大桥等,并搜集相关资料模仿写作等。

二是在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中适时渗透厦门乡土文化资源。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能力训练,也是学生情感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听说读写训练变为有本之木、有源活水,在每次开展训练前,笔者有意识地将学生思路拓展到丰富的地方乡土文化中,使每一次训练都有地方文化资源作素材和背景。如开展演讲比赛时,渗透了仙岳山的雄壮、白鹭洲的灵秀;开展读书会,渗透了陈慧瑛的《一花一世界》、李志明的《乡间小路》;搞课本剧表演,添加了几声歌仔戏、高甲戏腔等。这些都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心灵的陶冶、感情的升华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与校本课程开发同步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学生能自主参加突出学生自主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开发得当,对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而厦门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正可满足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做到乡土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同步。

其一,成立“鹭鸶”文学社,出版具有浓厚地方气息的校刊《鹭鸶展翅》。以班级为单位的成立“鹭鸶”“笔会”,在学校层面成立“鹭鸶”文学社。文学社成立后,制定了社团活动章程,组织采访活动,并把采访当地文化名人等活动资源作为重要组稿来源,使刊物本身具有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样的活动既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二,编写校本课程。乡土文化资源是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学校尝试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厦门乡土文化漫谈》系列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厦门的地方名人、地方戏曲、民间传说、民风民俗、地方方言、旅游资源、丰富物产等,极大地丰富了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乡土资源运用 篇12

一、运用红色乡土资源辅助历史教学

从解放战争到抗日战争, 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 其中红色乡土资源是最具说服力、最带有时代烙印的重要资源,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发掘这项方面的内容。 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本地区乃至周边地区搜集和抗战相关的红色资源, 例如本地区和抗战相关的一些纪念场馆、纪念碑等, 都是不可多得的乡土资源。 苏北某地建有新四军纪念馆、华中工委纪念馆, 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搜集整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新四军纪念馆, 陈列着当年新四军战士抗击日本侵略者所用的武器, 抗日军民支持新四军前线杀敌所贡献的物资, 缴获的日本鬼子武器、军用物资等等, 这些方面的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 对中国人民为之付出的巨大代价产生了直观的印象, 也提高了理解的深度, 在认知上、情感上得到了同步升华。

二、运用民间留存史料辅助历史教学

每经历过一个发展阶段, 每跨过一段历史的门槛, 在民间都留有许多的历史印记。 这些印记有些通过文字文献的形式, 有些通过图像视频的形式留下来, 也有些是通过遗迹等固态方式展示出来, 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民间流传的史料, 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效果。 例如在“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家庭、亲戚、朋友、社区等多种途径, 寻找文化大革命的资料。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了爷爷奶奶辈当年的红本本, 一些带有文化大革命激进口号的生活器具, 还有学生搜集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亩产超万斤等一些报纸的宣传报道。 这些遗留在民间的史料能够真实的再现一个十年文革的乱象, 加上笔者系统搜集的一些图像文字, 运用课件进行演示, 使学生对文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对文革发动的起因, 文革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 以及从中应当汲取的教训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由此可见, 许多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 虽然流落于民间甚至盖上了厚厚的灰尘, 但是只要细心的发掘, 就可以成为历史教学的好助手。

三、深度发掘地方文献辅助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特别是现当代史的教学, 从许多地方的文献中可以搜集整理出丰富的素材, 提炼出鲜明的对比资料, 这对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帮助非常明显。 例如在改革开放一课教学中, 笔者选取了本地以县为单位, 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通过地方志体现的文字数据对比, 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一个生动的改革。 从县志中,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改革开放前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全社会用电量、每百人拥有的电话汽车数量、人均居住面积等具体数据, 和改革开放后形成的鲜明对比, 有些数据呈几倍甚至十倍的幅度上升, 可见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而且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要性加深了理解。许多学生由衷的发出感慨,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 我们今天就绝不会有这样的幸福生活, 地方文献对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寻求相关单位协助辅助历史教学

在历史教学工作中, 有些方面的内容比较专业, 涉及到一些专业的部门、专业的领域, 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开展的同时, 也可以在课外利用一定的时间, 开辟一定的空间, 寻求这些专业单位的辅助, 共同强化对学生的历史教育。 例如在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中, 大陆和台湾人在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究竟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历程, 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历史教师虽然搜集了大量资料, 但是远不如台办这样的单位掌握得更加全面具体。笔者在课后带领学生到台办听取专业人员的讲解, 对海峡两岸何时启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中间经历了哪些曲折, 目前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海峡两岸的交往对促进祖国的统一有着什么样的积极意义等等, 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台办专门工作人员对海峡两岸交往这一方面的内容研究很深, 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在不涉及泄密的前提下向学生进行了详细的交流, 向学生介绍了相关知识, 还讲解了许多奇闻异事, 接受学生的询问。 这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效果, 许多内容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

另外,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立足生活搜集信息, 辅助学习活动的开展, 特别是在一些与生活方式变化等内容有关的教学中, 从自己家庭的变化、周围人家生活生产条件的变化、本地区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变化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历史发展现象, 深入研究背后的历史发展规律, 充分体现了乡土资源在促进历史教学开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广大教师也应当在教学中, 有效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 更加凸显乡土资源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国强.初中历史复习的教学核心:关系要素探讨[J].新课程 (中学) , 2015 (06)

[2]姚尊香.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 (中学) , 2015 (08)

[3]张亚静.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01)

[4]王春红.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实践体会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01)

上一篇:服装品牌战略下一篇:疾病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