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2024-09-24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篇1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 或是创新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创新问题, 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初中语文教师, 我试作如下探讨。

一、语文教学创新的意义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教育者的神圣使命。现代教育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显著特征。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 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当前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中存在的偏差

(一) 观念更新不够彻底。

一部分教师、教研员对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 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 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二) 教师自身培训不够。

新课改对一些教师来说, 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的陈旧的培训方式, 没有产生根本的作用, 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同时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 比如说其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就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 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 自己开发课程, 这对于毫无课程开发经验、缺乏课程开发指导、本已非常繁忙的初中教师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新教材往往形式多样,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延长了, 甚至对教师的体力提出了挑战。

(三) 外部条件不够。

教学创新需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和充足的发展空间。但现实中不仅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很少, 而且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补差上, 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探索教学创新, 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如何进行语文创新教学

(一) 启迪兴趣, 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 学习知识要有兴趣, 如果学生情绪不高, 兴味索然, 心理上无准备, 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 那么谈何创新?相反, 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的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进一步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 改进方法, 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往往教师是注射器, 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 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满堂灌, 说得头头是道, 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限制了学生锻炼提高的机会,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 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 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 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 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 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 不能只有教师的“满堂灌”, 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 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 鼓励学生创新, 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 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 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 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 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 不可随心所欲, 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 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 疑难要设计得科学、严密但也要富有趣味, 避免呆板枯燥。最后, 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 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 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有疑难,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 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 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 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 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3. 搞好知识传授, 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 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 放眼历史, 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的, 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 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 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 思考的时间越长, 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 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 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 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不能离开实践活动的, 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 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传授, 最终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打好基础。

(三) 发散思维, 给创新插上翅膀。

初中语文课本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 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 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 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 使学生的创新不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 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 老师可以情境导入, 创设意境, 把学生带到室外, 去亲身感受、体验春天的美景, 然后让学生感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 让学生体会, 增强直观感觉, 展开想象。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是人类社会的希望, 可以说,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 就会失去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动力。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 另一方面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 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 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 在教学《我爱这土地》一课时, 我主要让学生读, 然后提出问题:应该怎样读?你的体会是什么?最后结合讲评, 让学生感受作者艾青对祖国的深沉的爱———爱之深, 深到要和祖国的土地融为一体;愁之浓, 浓到思乡情结无法解开。

(四) 积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模式,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学会创新。

自主、合作、讨论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模式由“激趣—质疑—讨论—合作—创新”五步构成。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时, 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第一步:导语激趣, 引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 沙皇统治下的俄国, 在一所中学男职工宿舍发现了一具中年男尸。据查, 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 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 由我们学校的学生组成专案组, 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第二步:质疑。自杀?他杀?———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第三、四步:讨论、合作。7人一组, 选定调查选题 (共四个:案发背景、现场勘查、本人档案资料、有关人士采访。任选一个) 。小组讨论, 一人执笔, 15分钟准备。第五步:创新。每组选一人宣读调查报告内容。这一步最让我欣喜, 学生调查的不仅周密详尽, 精妙独到, 而且有些措词用语颇具刑侦专业水准。课堂上气氛热烈, 思想活跃, 频频创新。学习至此, 小说的主题一目了然, 人物形象跃然眼前, 达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效果。

(五) 采取现代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使学生乐于创新。

教学方法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或讲授法, 或讨论法, 或练习法, 或点拨法, 或读书笔记法, 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如学习《智取生辰纲》时, 我运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一节课完成了教学重点, 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 眼看杨志等人物的画面介绍, 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 形象生动, 兴趣盎然, 思维灵活, 不断创新。只有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学相长, 让学生想创新、敢于创新、学会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 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一代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篇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胡小丰 ( 四川省宣汉县黄金镇夏家村小学  636157)

创新教学策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目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可见“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一个核心素质,必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小学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象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浓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更深一层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

二、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五、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样子及课文的介绍方法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略写的其它奇石的名称,展开想象,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形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学

小学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象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浓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更深一层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

二、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小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五、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样子及课文的介绍方法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略写的其它奇石的名称,展开想象,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形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策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必将迎来语文教学的又一个艳阳天。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文学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来谈一下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看法, 如果有不妥的地方, 欢迎同行指正, 共同交流。

一、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 幼儿园的环境往往是比较宽松的, 当孩子进入小学后, 因为学习的关系, 就会受到来自教师各方面的“束缚”, 所以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往往是不适应的。对于教师的管理, 学生在很多时候都是心存畏惧。因此, 在课堂教学的时候, 很多学生都怕教师, 也怕参加课堂互动。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这些问题, 要通过和小学生拉近关系, 和学生做朋友来打消他们心中的顾虑, 让他们能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没有压力, 没有心理负担地参与教学。

心理研究表明, 只有当一个人处于潜意识吸收的时候, 他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所以, 我们构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根本目的也在于此。所以, 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激发他们学习上的灵感,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 灌输式学习方式已被我们广大教师所摒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而不是被动地在课堂上听我们读, 听我们讲。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 启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 在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 小女孩本是冻死在街头的, 如果我们在课上时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第二天早晨小女孩被冻醒了, 有一个善良的老奶奶发现了她, 把她带回了自己的家中, 然后小女孩的命运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就帮助学生构建了一个想思考的基础, 启发他们完成创造性的思维, 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分组学习的有效性

和传统教育不同的是, 素质教育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提倡, 那就是小组学习。同时, 进行分组学习也是“EEPO有效教学”中大力倡导的。通过小组学习, 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其他同学的一些思维和方法和一些解决问题的角度等等, 能够博采众长, 取长补短。比如上述故事中, 小女孩的命运到底怎么样了呢?由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实现知识共享, 完成创新学习。同时, 在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注意分组不能太随意, 学生之间的“梯次”一定要拉开距离, 在学生的性格上也有所考虑。小组内部的人数也不宜过多或过少, 6到8个人比较合适, 人太多不容易形成统一意见, 人太少也起不到对知识探究的目的。一个小组内部, 一定要有好学生, 也要有成绩一般的学生, 这样容易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小组成员自己选择一个组长, 负责整个小组的学习。教师还要举办小组竞赛, 小学生的荣誉感强, 都爱表现, 都不甘落后, 他们会为了自己小组拿第一而积极参与教学的。

加强分组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一点, 就是不能本末倒置。笔者曾经发现, 有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的“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只是起辅助、协调和组织的作用”这一原则, 在上课的时候, 把很多的时间都分配给学生自己支配, 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 有很多都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学习。如果我们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他们自己, 那样反而不能实现创新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 小组的讨论教学时间不宜过长, 每节课有一刻钟的时间就够了。教师要进行巡视,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正确学习和探究。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近年来, 多媒体教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来, 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 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语文教学实行创新教学的过程中, 考虑到小学生的感性思维比较强, 还占据主要的理解地位, 所以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多媒体具有集视频、图片和声音于一体, 可以最大限度地来营造情境教学中的特定场景, 也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展现得非常具体和形象化等的优点。对于小学生而言, 因为他们感性认识很强, 理性理解能力较差, 运用多媒体教学恰恰弥补了学生这方面的不足, 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和机会。

创新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5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初中生不喜欢语文学习,部分原因是老师上课毫无新意,都是一方讲台,一本教材,然后就是带领大家读课文,学了这么多年,对这样的课堂早已是耳熟能详,自然也就没有太大的学习欲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高科技产品也层出不穷,多媒体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将它科学地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服务。初中生处在一个特别的阶段,这时候的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如果在上课时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幻灯片,网络上丰富的资源都可以运用在课堂上,图文并茂,融声音、动画等于一体,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创新教学,能够让初中生喜爱语文课,学好语文,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巧设悬念,让学生心系于课堂

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都是先直接进教室,打开书,直奔主题:“同学们,让我们翻开××页,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这样的开场白,这样的课堂,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对其也就没有什么欲望。创新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巧设悬念,比如用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问题吸引学生的目光,却不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在听课过程中自己去找,由此揭开疑惑。

初中语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学好的科目,而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让他们喜爱语文,学会学习。要想达到这种目的,就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创新教学,改变课堂状况,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枯燥无味。如此,相信初中生就会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中的创新教学 篇6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初中生还不具备直接创造的能力,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如《散步》中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使命感、责任感。《最后一课》中法国师生表现的强烈的民族精神与爱国心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备下深厚的人格底蕴。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以语文为载体的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丰富、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能。

三、鼓励创新,允许有错,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敢于创新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为了鼓励创新,让学生敢于创新,允许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错误。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在理出文章结构后,我提问为什么中举前后范进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有一位学生回答:范进喜极而疯。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更准确的应该是明写范进中举后高兴而疯,暗写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进而揭示封建制度的罪恶。从而达到作者“揭露弊端,讥讽现实”的写作意图。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文章,让他在分析中认识错误。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以后仍敢于发表见解。

四、采取現代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乐于创新

教学方法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学习《变色龙》时让学生听录音,感受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讽喻的艺术效果。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截取《水浒传》中的故事片断,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一节课完成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见鲁达等人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可以使他们兴趣盎然、思维灵活,不断创新。只有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作文教学中训练创新思想、方式灵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善于创新

一方面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方面的创新思维训练。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标志。”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着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经常进行“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达到“一树梅花万首诗”的效果。逆向思维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则正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

首先,作文要常写,要打破每学期8篇的限制。每周写二至三篇在周记本上,每两周给四页作文纸,按正规的格式抄写好;练习本上的简单改,稿纸上的细致些。稍好的就张贴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上,再好的就装入信封寄出去;差的多鼓劲,能完成写作量也很不错。

其先,进行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练笔。如学《故乡》可让学生写《闰土小传》或写《闰土变化调查报告》,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进行了多体裁的练笔。

再者,试用“各自写———集体改———各自改”的作文课堂模式。写一篇新作文时先让学生课下写,课上找一名学生读自己写的作文,大家从各方面帮助他一起修改,教师趁机讲授写作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每个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针对性强,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效果良好。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篇7

一、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以学生为本,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 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自主发现, 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这样设计:请把课文内容归纳成若干学习问题, 并解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角度, 努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总之, 一定要想办法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来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发挥主体作用, 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 让学生发现和解决疑点, 大力营造和选择是学生处于“悱”“愤”———心里想学而弄不明白, 口欲言而表达不清楚的心理状态。把新知讲解与观察学情, 抓反馈调控紧密联系在一起, 选择最佳时期讲授最重要的知识, 这也是新知讲授课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解决了难题。

二、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最关键一步, 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状态, 此时学生的兴奋点很容易捕捉到, 通常使用的新课导入步骤为:1.明确预习的教学目标, 借助新知的预习, 指导掌握预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功感。2.让学生弄清本节课想要学懂学会哪些新知, 期望解决什么问题, 有什么新发现新收获, 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 激发学习动机与期待感, 调动学习新知的情趣与自我效能感, 发射出一种“求知欲”的心理能量。3.采用了直观导入法, 借助多媒体播放幻灯片, 形象生动地唤起学生的的联想。总之, 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 是因为有所渴望有所需求, 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合适的努力目标, 所以课堂的新课引入就如同找到一个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寓教于乐, 培养兴趣, 增强创新意识

通过创设语境与情景, 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与热情, 设计合理的教学法, 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 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引起学生共鸣, 深受学生的喜欢, 兴趣的培养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前提。教师要特别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创造热情。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 我们必须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 因此, 努力创设语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语言,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语言, 学会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 我多采用的课型为“情境探究课, 体验活动课。”通过让学生操作、探究、思考、综合等基本活动, 形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了创新意识, 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基本学习能力。

同样是活动创新课, 在基础较差的班, 可以设计“绘制, 体验交流, 反思评价”活动来激发创造欲望, 在程度较好的班, 可以设计“自主探究, PK竞赛, 梳理反思”等活动程序。

四、通过创设悬念和讨论质疑,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选择, 综合, 归纳, 感悟并提出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保护其积极性,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灵感, 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保证。让学生通过眼、耳、口、心等多种器官, 从情景事实去捕捉信息, 发现问题, 形成问题, 提出问题。

五、构建团结协作集体, 培养发散性思维, 呵护创新精神

我一直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与学生的课堂教育参与度成正比, 参与度越高, 则成绩越好, 反之则越差。同时, 英语课堂上常常需要师生间、学生间的协作创造, 并且, 英语教材中也安排了此类练习, “work in pairs”等, 通过协作创造,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 组织与合做能力, 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能主动开口, 表现自我;而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羞于开口, 我们要给予学习成绩好的与差的学生同等的学习机会, 同样的关心爱护, 让学生在感受到平等的环境中学习, 在学习上吃力的, 同组成员和我会坚持给予帮助, 不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逐步赶上大多数学生, 同时, 激励优秀生更上一层楼。

六、以优带差, 赶超比拼

发动学生之间互通互学, 成立帮学小组, 使全班出现学生优秀赶优秀的局面, 班级内形成一种共同提高英语成绩的良好风气, 选出小组长, 实行组长承包责任制, 每次的周测和月考成绩出来以后, 进行小组比拼, 评出进步显著组, 优秀帮学组, 进步显著组员, 并给予一定奖励。我们还可以利用英语教育平台, 额外辅助学生提高英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学时最长奖, 学习内容最多奖, 学习效果最佳奖等。总之这样可以减轻后进生的学习压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对更大成功的追求, 形成新的良性循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游刃有余的课堂结尾, 指导学生学会梳理反思

1.指导梳理课堂学习笔记, 留给学生梳理, 补充, 整理课堂学习笔记的时间, 巡查指导不同差异的学生梳理课堂笔记, 提高学生反思学习的水平。

2.引导多角度反思, 除了课堂笔记反思, 还有课前与课后反思。

3.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反思, 提倡鼓励学生学写反思日记, 随时记录自己的反思体会, 让反思日记成为思想爬坡和推动学习的一面镜子, 成为学习上台阶的加油站。

浅谈创新教学中的目标教学 篇8

一、教学目标的内容从平面到立体

目标教学从开始实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不论是教师的备课, 教学设计, 还是课堂教学过程, 往往把掌握知识即认知领域的目标作为重点, 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 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个就是过去的应试教育、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再一个就是过去的教学理念陈旧, 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没有实行素质教育或没有深入实行素质教育。凡是能培养人的活动都可以作为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从单一到多元, 从平面到立体的根本转变,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创新改革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传统的教学目标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 看学生做的练习题或测试题的对错情况, 得分高说明教学成绩好, 目标达成率高。反之, 说明教师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种评价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存在很多弊端, 这一是不争的事实。新课改要求教师, 在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结果的同时, 更要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会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 不是“授之以鱼”, 而是“授之以渔”。如:在学生字词、找生字词时, 让学生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词, 不要对照课后的生字表, 这样每一个学生有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生字词;记忆生字词时, 要求学生研究各自记忆生字词的方法, 而不是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通过这种学习方法,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知识, 达到目标。克服了教师限制学生的思维, 把结果让学生死记的注重结果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不少教师认为, 目标教学在落实认知领域的”记忆、理解、运用“等低层次教学目标方面是非常成功的、有效的。其实, 目标教学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诸如能力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 同样是有效的。在培养创新人才日益成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主题的今天, 服务于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学, 在培养目标上, 必须尽快从以“双基”为重点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应着眼于改变学生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形成的偏重于记忆、理解, 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主动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9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 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 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 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在日常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创造宽松教学, 鼓励学生创新

民主型教学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 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会使学生心情舒畅, 思维活跃, 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 学习效率高。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 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 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 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 大胆果断地决策并实施, 才能发展自己的潜能, 实现创新。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 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没有教学民主, 独断专行, 学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就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压抑, 个人聪明才智与激情都被窒息, 最终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 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 要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 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 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 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 鼓励学生创新。

二.注重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个性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 如有的孩子擅长用表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有的擅长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的则喜欢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就是语言表达, 有的侧重于形象描述, 有的擅长于逻辑分析, 有的个性鲜明, 有的平易随和。这就是优势智力领域的差异。因此, 教学中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 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 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

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研究, 不断改进, 结合实际, 因材施教,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如幻灯、录音录像、投影, 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体现教学的直观性,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 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同时, 我们还要抓住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 不断变换教学思路, 寻找最佳切入口,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三.训练发散思维, 插上创新翅膀

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 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 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 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 对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统一上。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 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 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 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 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 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四.鼓励大胆质疑, 勇于探究精神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 大胆质疑, 勇于探究, 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基本技能, 更应该注重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 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 并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发表独特见解, 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 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 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 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 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 鼓励这种探索精神, 使之有一种成就感。

同时, 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收集材料, 通过倾听观察、对比异同、评论反话等手段, 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 可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 展开讨论, 获取知识,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改进教学手段, 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的是三尺讲台, 三寸粉笔, 两袖清风。后来又多了一块小黑板, 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又多了幻灯机、配了录音机, 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 但总吃白菜豆腐总会腻的, 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 时间久了, 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 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 无所不容, 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 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 它容量大, 效率高, 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 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 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 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 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六.开放课外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 加大创新尝试。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 学习知识要有兴趣, 如果学生情绪不高, 兴味索然, 心理上无准备, 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 还谈何创新?相反, 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因此, 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 不应局限于课堂上, 束缚在教材中, 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如读书评书、征文比赛、影评、诗文吟诵、演讲、诗配画、猜灯谜等, 内容丰富, 生动有趣, 学生乐于参与。成立文学社, 创办文学社报, 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加强课外阅读, 学生阅读面广了, 探究能力强了, 分析角度新了, 读写能力提高了,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这样, 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 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 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所学知识,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并有助于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篇10

一、课堂教学的创新

长期以来, 教师忽视了学生心理愉悦因素而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富有灵性的语文教学肢解得七零八落, 学生感到味同嚼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只有对课堂加以创新,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使学生爱学乐学。

1. 营造气氛, 激活潜能。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新颖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如教《春夜喜雨》先欣赏雨景, 把学生带入情景, 由学生描绘雨中雨后美景, 之后, 播放《春夜喜雨》的配乐朗诵,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样, 学生才能学有所爱, 学有所得。

2. 创设幽默愉悦的氛围。

“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民主愉悦的氛围, 拉近师生的距离。愉悦的氛围, 使气氛活跃, 课堂融洽, 学习的兴趣浓厚, 思维活跃。

二、课堂提问的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好的课堂提问能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引导学生追忆、联想及进行创造性思维。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

1. 提问的内容要有启发性、趣味性、预见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紧扣本课主题具有预见性的问题, 内容尽可能有情趣有吸引力,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问的内容要多维化, 引导学生探索, 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

2. 提问的语言避免单一重复。

语调愉悦:声音亲切柔和, 感情丰富;语汇丰富:幽默诙谐含蓄;语言风趣:妙语横生、措辞清新;语言精练:字斟句酌, 言简意赅;语言质朴:不夸夸其谈;机敏善变。

3. 提问形式要丰富多彩。

丰富多彩的提问方式避免了教学活动单一。直问:对某一问题直接发问。曲问:从侧面发问。反问:对掌握不扎实的地方发问, 步步紧逼, 使学生幡然醒悟。激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学生处于准备状态, 激励性的提问, 激发学习兴趣, 促使其进行知识的类比、转化和迁移, 把学生思维从抑制的状态调到兴奋状态。引问: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需要疏导或提示, 在关键处发问, 循序渐进地理解知识解决问题。追问:是对某一问题发问, 得到肯定或否定回答后, 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发问, 表现为“为什么?请说明理由。”便于易中求深。

4. 课堂提问主次要分明, 提

问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组织课堂提问时, 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1

一、激发兴趣,诱发创新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苦学为乐学”。有兴趣的学习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促进大脑神经兴奋,使之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记忆达到最佳状态。当学生带着兴趣学习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最主动、最活跃,潜在的智力和能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源泉。

二、质疑问难,培育创新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如分析《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课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胡屠户骂范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简单地说从他对中举前的范进的态度上就说他是个小人。这个主张一提出,马上引起了争议,有的同学说,胡屠户这个人,从作为范进的岳父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岳父,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范进,范进却养不起家小,时常还要靠他,甚至还常常让全家挨饿,有这样一个女婿,谁都会责骂范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又一同学提出了一个主张: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光骂他又有什么用?又引起了一片争议,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营造氛围,发展创新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一个浓厚的适合创新教育的氛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本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具备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氛围。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在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

四、正确评估,激励创新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班中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用评讲课让小作者读自己的优秀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蕴涵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无穷生机,教师要尽力给予学生创新的土壤,播撒创新的种子,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12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趣味索然,还谈何创新。于漪老师也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每上一节课我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精心准备导言,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的重要意义和乐趣,激发他们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活跃的思维。我在讲《沁园春·长沙》时是这样导入的:自古文人多悲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笔下的秋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心目中的秋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笔下的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刘禹锡笔下的秋天;“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晏殊笔下的秋天。伟人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伟人毛泽东的心田,一同领略伟人笔下的秋景。又如,我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装在套子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套子?是谁把他装入套子中的?今天在我们周围是否也有这种套中人?”这些导语运用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有悬念的导言,促使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探究原因。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容易被激发出来。

二、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创新教育关键在于课堂上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才能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还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们的情趣尽情地展现。课堂上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谁想说说……谁想谈谈……只有让学生言论自由,让课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在这样的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能撞击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场所。如讲《故都的秋》,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学生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问题,如:(1)故都的秋景应是多彩多姿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只写带有“清、静、悲凉”特点的秋景呢?(2)第12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是否多余?在这样的氛围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注意保护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一切都给学生嚼烂,而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讲《孔雀东南飞》时学生大胆质疑,(1)焦母遣兰芝回家,兰芝是否犯了“七出”中的哪一项?(2)“三从”中言“夫死从子”,但焦仲卿为何要从母呢?(3)焦仲卿夫妇为何不私奔,而选择殉情呢?(4)焦氏夫妇的悲剧与梁祝的悲剧有何异同呢?这时我就让他们分组讨论这些有创意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过程中他们自我评判,自我讲解,相互交流,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然后我再有针对性地启发讲解,往往讲解完之后,一部分同学为自己思维的正确而自豪;一部分同学则顿感恍然大悟。这时我再引导他们梳理思路,分析错误的原因。每一节课后,都会有学生告诉我,这样的课太过瘾了,太长知识和能力了。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自由地迸发,在活跃地奔涌,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训练。

四、角色转换,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让学生转换角色,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改变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体验做小老师的过程,还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把教师评判作业的权利也让给学生,让学生互做老师,互看互改习作。高中学生都有让别人认同、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他们在批改作文时非常负责,非常认真。写出的评语,见解独到、文笔流畅。另外,我还让学生上讲台讲述他们批改作业的心得体会,暴露其所批改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分析出错的原因,找出改进的办法。在学生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见解特别新颖深刻,这时我就让学生上台讲给大家听,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启发,合作探究,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时,我们创新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五、走出课堂,积极创设创新教育的途径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鼓励他们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把课本学到的理论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不断地培养丰富的创新能力。很多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充分地体验和感悟,从而创作出一篇篇具有时代气息和富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如学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我和学生一起参加了清明节的扫墓活动,让学生写了一篇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演讲稿。其中一个学生的文章使老师和学生都被深深地触动了。

除此之外,创新教育的途径还很多,比如利用多媒体网络让学生参加社区论坛,或让学生们自己出手抄报、黑板报等,都是激发他们创新潜能的很好的途径。

上一篇:激励相容约束机制下一篇: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