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2024-07-25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把创新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呢?

一、提高教师素质,引进“活水”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思想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传统教学的中心。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很少接触外界新的事物。在课堂上,问题的答案以书本为准,以教师为准,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和导演。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育,被动回答教师的提问,总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框架里学习和思考。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生思维比较迟钝,一切靠教师来指挥和点拨,不会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创新的火花很难激发出来。所以,为了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应该改变教学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学生从“学答”转到“学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引疑激趣,诱发创新。有了深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说,一个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决定着他学业的好坏,决定着他未来的人生。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时刻注重从教学内容本身发掘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探索知识。好奇心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因此,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从扶到放,引导创新。学生如果对某些问题有了兴趣,有了疑问,就会想知道答案。这时,如果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 学生的求知兴趣就会迅速消失。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惰性,缺少学习主动性,事事依赖教师。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非常有害的。正确的做法应该这样:教师先“扶”着学生走一段,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果断地“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摸索。在摸索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也会遇到惊喜。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开阔,创新的意识越来越浓。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使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更好地去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教出新意

中小学语文课素质化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创新教学的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秒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等等,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欣赏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段描写,但要从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优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究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选好突破口,创设思维情境。教师要适当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作者是如何刻画“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橘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3)拓宽思路,鼓励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象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待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象,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篇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宁司长指出:“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就是缺乏创新,缺乏动手。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进一步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入到素质教育,特别是引入到劳动教育中来。”李司长的话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态度和培养学生学会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上,还应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劳动教育在培养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在劳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氛围。

心理学家指出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一般是无法有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所以劳动课堂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创设情境营造一种行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如教《养金鱼》一课,我在上课前组织学生把金鱼缸带进课堂。在一开课我就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引导学生观察金鱼,说说金鱼的外形特点以及金鱼在水中的姿态,从而激发学生饲养金鱼的兴趣,探究饲养金鱼的食谱调配。教师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创造潜能。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这是乌申斯基的话。兴趣是创新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浓厚的兴趣,便不会有灵感的出现。因此,在劳动课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好新颖有趣的激起学生思维

火花和创造欲望的导语,使新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一个饶有兴趣的学习状态。如教《制作彩色拉链》一课时,我先利用课余时间动手制作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彩色拉链,再用这些拉链将劳动教室装饰一新。当学生进入教室时都瞪大眼睛,露出惊异的目光。等同学们坐下后,我问:“今天的劳动教室漂亮吗?”“漂亮!”学生大声回答。我接着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教室装饰一新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我告诉他们:“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们应该以新的面貌迎接它。你们看!老师自己动手把

教室装扮得多漂亮啊!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一双手装扮你们的教室呢?”“想!”同学们高兴地回答。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反复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实施到操作过程中,因此,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设计与制作立体贺卡》的教学中,我注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用各种方法把贺卡立起来,在反复实践操作中,对于不稳固的贺卡勇于质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结果学生创造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立体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跃跃欲试,气氛高涨,教师充分的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学生想象、讨论、实践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还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根本区别。长期以来,劳动课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先听教师讲解,再

看教师示范,最后自己动手。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新知形成和技能掌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而且由于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先入为主,形成思维定势,很难插上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堂上,往往看到的是模式一样的“小板凳”,“晾衣架”等作品,这怎么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呢?为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我采用“先摆--后议--再练”的教学法。即: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摆一摆;再在摆的基础上讨论操作步骤,概括制作方法;最后动手练习,形成技能。在学生拼摆、议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鼓励有创新的制作方法,使制作产品多样化。由此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主体地位,而主体作用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创新。这样教师就由传统教学的教导者、独奏者,变成现代教学的引导者、伴奏者,成为一位顾问、一位向导、一位参加者。如:六年级《做晾衣架》一课。如果学生依照课本去做,做出来的晾衣架肯定是一个模

式。所以,教学中我不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而是启发学生想象,除了书上教的这种形状的衣架外,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形状各异的衣架呢?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或不熟知的晾衣架的形状自己模仿或设计晾衣架。这里教师只是注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就在无形中得到培养。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不再是只会模仿和抄袭的生产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间的知识共享、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情境中最易唤起学生创新的热情和欲望,将自己所知、所听溢于言表,积极提出问题,发表独特的看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性的学习。

总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学生当作具有潜能的生命体,通过各种途径让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才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和期望。

联系电话:*** 6341020

谈劳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王 丙 慧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精神 篇3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其目的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笔者在这里浅谈几点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大力推行新课改、实施新课程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有了很大的修订,特别是近年来,史学界研究成果丰硕,有许多新的史学发现,许多史实也得到新的考证,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的出现,知识更新是必然的。

中学历史教师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中,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注目和关注。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历史教育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情感人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教育。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只是单纯的历史知识的记忆,我们的历史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格教育,因为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富有灵性的。我们要以塑造学生的人格为中心,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在历史的长河中,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物,演绎出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从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对教师的讲授内容提出质疑或提出离奇古怪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摒弃“一言堂”的思想,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给予大量引导;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有学习动机、好奇心等,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发现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态度。而学生这种积极态度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及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获得创新思维的培养。

1.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于直观的东西印象往往比较深刻,所以应尽量多地利用多媒体,把许多的历史情景、现象、线索等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2.多搞其他形式的课,如辩论赛、历史故事会、历史成语大比拼等。无论老师的课上得多么好,学生对于这类自由活动、气氛宽松的课还是有着浓郁的兴趣,所以教师可投其所好,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保持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疏于思考。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一定要加以保护。

五、教学方法创新

1.寓情于教,师生互动。我们都知道,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中学生们都渴望从古板的严肃的历史课中解放出来。如果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们不能做到寓情于教,教中有理;活跃课堂气氛,保证师生互动,就很难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无法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2.尊重史实,大胆思考。历史教学不能对史实进行篡改,也不能将史实进行歪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一是一,二是二,尊重历史事实。但是,尊重历史事实并不等于照本宣科。

3.结合现实,紧扣时代。我们进行历史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民了解历史、掌握历史并为现实生活服务。通过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学习,为人民的生活和行为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六、营造历史情境教学

一般地说,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就是顺应培养21世纪的人才要求,探索和实践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品质、创新能力,掌握具有创新价值的历史知识,包括学习研究历史方法,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从而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在一种生动强烈的情境中进行强化刺激,那么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建立的表象往往感知强烈深刻,思维流畅活跃,形成的概念系统又深刻,记忆持久清晰,为形成新概念打下基础。情境作为知识的载体,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有利于学生认知历史过程中知识的催动、迁移,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上升到更高层次;有利于学生由历史知识情境激发情感,促使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为观念。

论生物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篇4

一、努力提高生物学教学的地位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生物学被取消高考资格, 但这并不意味着生物科学不重要了。事实上, 生物科学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与国计民生密切相连,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首先, 从领导到教师都必须把生物学教学放在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位置。如对生物课仍按大纲要求安排课时, 任何其他科目不得占用;对生物学教师的聘用, 必须具有较高学历且专业对口;规定学生毕业会考生物、地理两科分数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同时为了树立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生物学知识竞赛活动, 采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为新形势下的生物学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二、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对学生来说,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核心因素, 是学习的强化剂。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 便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加强目的教育,

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激发学习动机是优化课堂教学、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途径。以往的生物学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升学。如今高考取消了生物科, 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改变学习动机的教育。如通过各种途径, 运用各种方式, 介绍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史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介绍当代生物科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生物科学尚未攻克的难关。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介绍, 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以及生物学知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从而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理想、祖国四化建设大业紧密联系起来, 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2. 进行趣味性教学, 激发学习兴

趣。抽象的概念、单调枯燥的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 学起来也不感兴趣, 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我以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或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 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寓教于趣, 寓教于乐。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如在讲“家兔外部形态”时, 运用“兔子尾巴长不了”、“兔子掐去头假装个小板凳”两个歇后语。这样既形象又贴切地把兔子外部形态描述出来, 学生很感兴趣, 也易于理解。

3. 选择新颖、富有启发性的教法

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灌输式教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 若再搬弄旧的教学套路, 则会将生物学教学引入歧途。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 既要教育学生具有崇高理想、高层次的追求和获得书本知识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和记忆及综合分析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

4. 开阔视野,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 采用新的教法, 将基础理论传授给学生,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观察和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实验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讲答。如到海边实习时, 学生看到海水有涨有落便问这是什么现象;对采集来的贝类“西施舍”又好奇地问起为什么叫它“西施舍”;学习“鸟类起源”一节时, 学到鸡的祖先是一种野生鸡叫原鸡, 学生便问:“原鸡的祖先是什么?”由此而推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些从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却与书本知识有关联, 也正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讲述这类问题学生听起来有味道, 学起来感兴趣, 既学到了知识, 又开阔了视野, 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激发了学习兴趣。

5. 引入竞争机制,

活跃课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中学生争胜心、好奇心强。在教学中, 对浅显易懂的章节, 无需按部就班一一讲述, 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阅读课本或小组讨论, 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自愿抽签方式口答或笔答问题。对于答案先由学生相互批阅判定, 然后师生一起统一答案指出正误。如在讲“变态根”中的“贮藏根”时, 结合实物萝卜提出哪是它的根一题。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有的因习惯叫法片面认为下端尖细部分是它的根, 而膨大部分是茎。在争论的基础上, 我从概念上对照实物作了启发诱导, 使学生澄清了对该问题的模糊认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教学, 激发了学习兴趣, 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精神的培养 篇5

摘 要: 语文创新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有机部分,既顺应时代,又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创造教育的发展和升华,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是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创新人格的形成为指向的。语文创新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有机部分,既顺应时代,又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把创新精神培养落到实处。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语文教育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新观念。语文教学只有坚持主导和主体层面上及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手段上的全面创新,才能开创切实有效地学语文也学做人的广阔前景。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

1.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油然而生。

2.情境激趣

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常有疑点和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发现,常有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中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发问。即使是错误的发问,也不应该训斥和嘲笑,而加以点拨和引导。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就养成了想问、敢问、善问的好习惯,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我在平常听课中常常发现许多精彩的发问,例如有一位老师教《飞夺泸定桥》一课,就有学生问:题目为什么用“飞夺”?老师抓住这一题眼,直奔课文中心,把课讲得紧凑精彩,学生理解得深刻。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协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团结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如果教师注意先“扶”着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学生不但初步学会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学习信心。

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信心,有不可估量的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教育,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论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培养 篇6

一、培养学生音乐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教育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潜能发挥出来。

如传统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学习《卡门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由学生为《序曲》配乐,最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述内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门序曲》的音乐,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的故事、配乐有哪些异同。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精神

艺术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和创造出来的产物,而音乐则是一切艺术中最为自由的。音乐是时光中转瞬即逝的声音,其表现既不受造型艺术中形象的限制,亦不受语言文字中概念的约束。所以,这种自由的艺术为人们提供的创造空间最为广阔。特别表现为它的情态,可以容纳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心中最微妙、最细致的各种情感变化,以及理解的模糊性——某些听觉印象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使得人在音乐的审美中所产生的想象与思索是最大限度和多向辐射的。

三、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音乐上来,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所创新。

现代音乐教学没有明确要求课堂重点、知识要点等,教师可以自己拟定教学目标。音乐课堂教学改变了过去沉闷单调的、固定在教室内、以教师传授为主的单一模式,变得更加活跃、宽松。对学生来说,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学科,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快乐。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高雅、健康的兴趣和爱好,这其中必然包含着表现技能和欣赏能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教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学生的表演欲比较强,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文艺小会演、音乐知识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再比如中学生普遍喜欢通俗歌曲,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加入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如黄征的《奔跑》、周华健的《朋友》等,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音乐创新的想象空间

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个性,给其想象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看,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创作是艺术的生命!”不论中西方音乐,都表达着人类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这些情感借助于不同的节奏、曲调、和声、音色等要素来表现。如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有的学生走到讲台前,把黑板擦当做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起森林里鸟儿“吵嘴”的故事,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自然而又富有创意。演奏、演唱或欣赏者由于兴趣、经历、知识、阅历等的不同,对音乐也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把握基本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进行二度、三度创作,能直接而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五、在音乐创新中鼓励学生自主评价

现代教学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提倡学生自主评价,在评价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传统音乐成绩考核,一般都是以期末一次性考核为主,考核内容与形式单一,考核标准僵化。考核时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一味地迎合教学考核标准,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发挥每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评分的主人,体现评价的自主化。如乐器考试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乐器进行演奏,然后对照评分标准,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再让大家审评,最后确定分数。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好的评委,因此这种考试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别人演奏,并给每一位同学一个公正的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篇7

一、通过美术欣赏,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

创新应该从“发现”开始, 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上到处存在美, 就靠我们去发现”。所谓大师, 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 却总是能够发现出美来, 创造出独特新颖的作品, 激发起欣赏者极大的兴趣。

在教学中, 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认识作品的美, 以提高审美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桥铺路, 使学生能从其中内在美得以感染, 酝酿创新意识。当然, 在美术作品欣赏的开始, 就要求教师本身应有良好的审美素质, 因为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教师教得好, 学生才能学得好。“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在教学中, 需要教师的高水平, 通过点拨, 引导学生去发现。如欣赏课本作品《后母戊方鼎》时, 许多同学对它的地位、影响、成就早已耳闻, 都认为作品是很美, 但美在哪里, 比如作品的形式、形象怎样, 用什么美术语言去表现等方面, 竟然没有一人能说出来。显然, 学生没有认真去欣赏, 也没有去发现。这时我抓住学生认为作品器型厚重、装饰繁复这两点, 引导学生去观察作品形状、纹样……很快, 学生就有了各自的发现, 讨论也就多了, 教师因势利导, 让有创新意识的同学在全班发言, 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也有启发, 审美范围得以扩展。

二、通过欣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是少年儿童的一种天性。求知欲、求异性也是中小学生的一种最强烈的本能表现。美术作品本身就是各自有其独特新颖性, 都是经过美术家们的开拓、创新的产物。所以, 作品应该是“新的”, 又是“美”的。美术欣赏是人固有的潜质。我相信, 在高中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中, 大部分学生虽不能表现出优秀作品, 但都应该喜欢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这一个前提, 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随之产生。美术作品的工具、材料、技法的不同, 都足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中国画的墨色生辉、油画的色彩绚丽, 都是学生们想去探究的问题。比如, 在《从传统到现代》中的“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这一课, 从塞尚到蒙德里安, 从凡·高到康定斯基, 他们的出身、从艺经过、作品风格、功利成就等方面, 学生都很热衷求知和探讨, 自然而然, 学生的求知欲就油然而生, 也就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欣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是人类共有的。创造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欣赏过程中, 在有了潜在的审美意识、求知欲的条件下,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象力。正如某艺术家所说:“一幅好的作品只能使人认为好看, 技法成功, 而不能使人陶冶性情和得到高尚的享受, 这是很遗憾的事。”

“幻想乃是创造之母”, 这句话反映了想象力和创作之间的依存关系。美国著名美育家罗恩菲德指出, 教师的教学任务是:激发学生更多的思维、扩大参照、培养学生设疑、善问、多思、深思的习惯, 成为审美的主动者和支配者。因为创新的作品能在欣赏活动过程中产生, 有评价才能有美的创造。在欣赏《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时, 学生从作品的表现线条得宜启发和联想, 并按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另外一幅“爵士音乐”,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随之,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得以培养。

四、通过欣赏, 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的表现能力

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素质和表现能力不同, 显然会涌现出一些有“创造美”的天赋的学生。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就是为了创造美, 也正是有了这些有个性的学生, 才不断创造出件件艺术精品出来。

为此, 教师应尊重学生这种特殊的个性表现, 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个性, 去评价美术作品, 发表创新见解。当然, 由于“观念定势”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名家手笔是名作, 没有任何异议, 造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定势下淹没。这时, 更需要老师去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发表一些 有创意的评论, 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在一次教学中, 讲到凡·高作品《新月夜》时, 我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 先把学生对作品的不同评价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然后要求学生按自己对作品的不同见解、创意, 用各种绘画形式表达新的作品, 结果一部分作业非常富有创意, 这些有个性的学生难道不是在进行美的创造吗?所以, 教师不能以唯一的标准和模式去教导学生, 尤其是美术教学。不然就会在不经意中埋没了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美术尖子。

这样, 学生的个性在欣赏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学习期间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欣赏活动, 获得审美经验, 自然也获得去谈论美术作品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这正是素质教育中美育作用的体现。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过程和目标所向就是:通过审美活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观察力和鉴赏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表现能力。

事实证明, 美术欣赏活动训练了学生“审美的眼睛”, 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名作的欣赏, 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引导, 品味了名家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意念, 学生潜在创新意识得以发掘和发展。展示了学生的艺术才华, 让他们的艺术特长、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去创造明天美好的人生。

摘要:在美术领域中, 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在美术欣赏过程中, 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以全面发展与提高。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篇8

关键词:职高教育,数学教学,创新培养

作为职高学生来说, 数学学科成为他们感到非常为难的一门学科, 这也是因为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基础比较弱, 成绩低下, 才走进了职高学校, 但是数学在职高中仍然具有工具课的性质, 还应服务于专业学科, 因此, 在教学中还得作为重点学科学习, 教师要重视职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防止职高学生们厌弃数学学科的学习心理和行为, 研究探讨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在精神上给他们一种学习数学并不太难的思想, 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将数学教学创新的“服务专业, 注重应用, 全面育人”作为指导思想。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更新观念, 增强创新意识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角, 教师时时刻刻不厌其烦地讲授着知识, 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喂灌着学生, 根本想不到学生的接受情况, 滔滔不绝地演讲, 一展风采, 而学生则是昏昏欲睡、如同嚼蜡, 老师的这种“领衔主演”一统课堂, 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的权利, 影响了学生的茁壮成长。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则是高分低能, 没有创新精神, 没有创新思维, 没有创新能力, 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 并且具有工具性的功能, 所有的计算学科都要靠数学奠定基础, 所以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而职高的学生则是在基础知识方面相对比普通高中学生要差得很多, 自然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就处于弱势地位, 而职高的老师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 越发感到无趣, 也失去了教好他们的信心。于是放弃对数学教学的十足信心, 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个老牛赶山———稀里糊涂往前走。这对将来走向社会要具有一技之长的职高学生来说, 他们在很多实践中需要计算工作, 将会影响他们的生存和工作。为此, 作为职高的数学教师要鼓起勇气, 决不能气馁。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所趋, 更新观念, 标新立异, 要积极投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潮流中, 勇于做弄潮儿, 要建立素质教育的创新理念, 要研究职高数学教学方法, 要研究职高的学生心理和他们的自身情况, 因材施教, 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用新的教学理念刷新数学教学思想, 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利用崭新的教学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的各项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老师教学理念更新的情况下, 老师会走进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了。而对学生的研究是非常关键的,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教师的讲课事倍功半, 讲得再好也是徒劳的。也正像哲学上所说的,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此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属于内因, 而老师的教则是外因, 学生学习的事情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这个内因的主流。由此看来,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调动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 要为学生的兴趣学习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 要营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的民主、平等、和谐和愉悦的教学氛围, 要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 选取那些能够刺激学生产生兴趣的素材, 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样他们也就不会感到数学难学了, 更不能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负担, 就会主动去学。我们身为老师要研究数学兴趣教学, 因为它是学生力图理解数学的活动心理倾向, 属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因素, 起到激励学生勇于学习的无形指挥棒的作用, 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劲头, 也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条件。所以, 教师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 筛选那些在生活中鲜活、生动、具体而有趣的教学例子, 运用到教学中。例如讲到指数函数时, 让学生将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 可与珠穆朗玛峰比高, 以此引起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这样去教学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改进方法, 提高效率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职高广大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若想实现这一目标,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就要研究教学方法, 有了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就会得以提高, 教学质量就会显著提高, 才能充分表明教学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成效。首先要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要多表扬, 多赞成学生, 对学困生要关爱, 给予他们温暖。对不喜欢发言的学生一定鼓起他们的勇气。还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当今是属于信息时代, 多媒体已经进入了教学课堂, 作为数学老师, 更应该让多媒体这种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先进技术给学生更大的理解帮助, 使他们数学的抽象思维转化为生动的形象思维, 发挥其最大的效能作用。比如我在讲函数的时候, 结合多媒体制图功能演示函数。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展示三角函数的极值性、周期性等性质。在多媒体中把三角函数的左右位移、周期、极值等变化情况展现给学生。这样的方式教学, 一方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篇9

关键词:项目教学,空间图形,图形计算

在讲授《空间图形的有关计算》时, 教师一般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先介绍棱柱、圆柱、棱锥等概念;其次, 讲授计算正棱柱、圆柱、正棱锥等空间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方法;再反复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看起来教师已经把空间图形的有关计算全部传授给学生。但实际上, 大部分学生只是学会了纸上谈兵, 对于求一个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仍是无从下手的。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

项目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以完成一个具体项目为目标,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 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指导, 自己解决问题, 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点线面的关系, 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基础。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把本次项目分成三个任务, 共8个课时。第一个任务是认识柱、锥和球;第二个任务是制作一个由柱锥共同构成的模型;第三个任务是计算该模型的表面积和体积。

(一) 设计

使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 应配之以相应的学习环境。本次项目教学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室的布置方面进行了突破, 把以前插秧式的编排改为了马蹄形编排方式。马蹄形编排方式就是学生围坐成马蹄的形状, 教师则处于马蹄的开口端, 这种编排方式中, 学生与教师有较多的视觉交流, 适用于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小组交流活动。让每组学生坐在一起, 有利于学习的交流, 方便大家相互帮助、勉励、学习,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 实施

1. 预习

在课前教师布置了预习任务。每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搜索相关知识, 归纳出空间图形中相关的柱、锥和球的名称与性质, 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在课余时间, 笔者与学生交谈时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正棱柱与直棱柱产生混淆, 经过辅导, 学生之间的相互检查, 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柱、锥和球的名称与性质, 但对于如何展示, 学生们则毫无头绪。笔者不断地鼓励学生, 引导他们思考。

2. 交流

在课堂上, 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设计与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 有的组追求容量大, 但忽略了牢固性, 使得模型盛沙子后变形, 损坏。有的组追求美观, 但忽略了容量。在此过程中, 笔者则采用个别与集中相结合的辅导形式, 让学生在容量、牢固性和美观度三者中取得平衡。有一个组制作出来的模型由多个正方体与无底的圆锥体组成, 让正方体作为底盘, 上面倒插着一个个装满了沙子的圆锥体, 由大到小往上放。这样的设计不仅最大限度利用了材料, 模型盛的沙子多且牢固。

二、教学效果

为了检验项目教学法的学习效果, 笔者在两个机械班使用传统教学法讲授《空间图形的有关计算》, 在另外两个机械班则使用项目教学法, 并对四个班的学习效果进行了一次学习检查。

从成绩分析可以发现, 接受项目教学法的两个班平均成绩均在75分以上, 而接受传统教学法的两个班平均成绩则在70分以下, 这表明接受项目教学法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从各分数段的人数可以看出, 接受项目教学法的两个班共有3名学生不及格, 而接受传统教学法的两个班则共有33名学生不及格, 这反映了接受传统教学法的两个班有许多同学是完全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的。相比传统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取知识完成任务, 这样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反思

(一) 选项要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 项目的确立是关键。确立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 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以现实对象为材料, 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具体培养的能力来确定难度适合的项目;确定的项目既可以用某一标准比较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 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受到大多数学生喜爱。在《空间图形的有关计算》使用项目教学法。

(二) 形式要活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得出: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 要分组合作完成, 因为学生们各有所长, 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在本次项目教学实践中, 采用了个人与分组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项目教学, 效果较好。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同学基本都愿意独立完成预习任务, 再小组交流, 最后协作完成任务。但部分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往往不愿意独立完成预习任务, 在小组交流、分工协作等过程, 在组内成员的带动下, 最后基本都能参与到制作当中, 并发挥自己的作用, 有不可否认的进步, 达到项目教学的目的。

(三) 指导要新

教师是一个咨询者和指导者, 应时刻在学生中间, 当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 实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让每位学生都能勇敢地去解决“问题”, 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

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 也应该是启发性的指导, 不要面面俱到, 要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 《中国电化教育》, 2000, (10) 。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篇10

一、善于联想,将名著阅读和现代的社会生活广泛联系起来

联想和想象是一切发明创造和新思想产生的基础,阅读既是和书本对话,也是和作者对话,更是从过去的文字中,发现新思想、产生新观点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打破定势思维,消除权威观点对自己阅读和思考方向的影响,大胆地想象和联想,从而从别人熟悉的故事中发现新元素,受到新启发。

《西游记》是中学语文课标规定的课外读本之一,权威的观点对它的定位是神话题材的小说。由于这部电视剧的反复翻拍和反复播放,学生从小就熟知其中的故事情节。大家对这本书更多关注的是它的趣味性,很少有人去研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现代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西游记》中的现代科技元素。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容易就发现了其中许多看似离奇的情节,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最原始的雏形。比如,雷公、电母合作下雨———人工降雨;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飞机;筋斗云———航天科技;顺风耳———电话、手机;千里眼———天文望远镜;真假美猴王、一根毫毛变出数个孙悟空———克隆技术,等。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就能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部神话题材的小说,更是一部人类早期的带有语言性质的科幻小说。

二、结合社会的发展,以现代的眼光客观看待名著中的人物

名著能够流传至今都有其丰富的思想性和不朽的艺术性。但是,如果学生阅读名著仅仅是接受前人研究的固定的成果,缺乏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种阅读就毫无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现代人的观点去解读名著,客观分析文中的人物,不拘泥于课本和传统观点对人物的评价。通过对人物客观的分析,以现代人的观点去全面解析名著的主题和其中的人物。

《水浒传》是初中名著考试的重点,也是教师讲授最多的名著。对人物的分析多是承袭教参和权威的观点,缺乏以现代的观点对这部书和书中人物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现代人的观点去分析《水浒传》中人物的形象,评价人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比如,过去习惯称“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其中“好汉”的含义是什么?这些人真的都能称之为“好汉”吗?比如,王英那样的好色之徒,为了留秦明在梁山,穿了秦明的衣服,下山滥杀无辜百姓,视人命为草芥,能称之为好汉吗?李逵为了迫使美髯公朱仝上梁山,竟然虐杀了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这样凶暴残忍、滥杀无辜,能算好汉吗?为了壮大自己的队伍,通过陷害逼迫卢俊义落草为寇,这是好汉的行为吗?

更加上全书宣扬的都是凶杀和暴力色彩,毫无人性可言,更不要提人权了。面对这样一部著作,学生应该以批判的态度去阅读,批判的当然不仅仅是梁山泊的那些人们,更有朝廷的腐败和黑暗。

这样的创新阅读,有助于学生的加深对著作的主题的客观认识,更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看问题。

三、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名著所反映的问题的本质

名著所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透过名著所描绘的社会现象看到事件的本质,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名著本身所不具备的意义,这也是名著阅读的根本意义所在。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性。故事的主人公祥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新的生活。他选择拉洋车为职业。从此,买车,成了他唯一的梦想和奋斗目标。他早出晚归、勤劳苦干、节衣缩食,经过三年奋斗,终于买上了属于他自己的第一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大兵抢去。祥子从军营中逃出,顺手牵出三匹骆驼,卖掉骆驼,继续攒钱追逐自己的买车梦想。却遭遇到孙侦探的敲诈,再次一无所有。受虎妞的诱惑而被迫和她结婚,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的难产而死,祥子卖掉车埋葬了虎妞。他心里喜欢的小福子也因不堪忍受折磨自身,勤劳善良的祥子开始堕落,成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这部小说的传统解读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如果说作者创作此书是为了批判一个黑暗的旧社会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学生的阅读,如果到此而止就不免限于肤浅。书中祥子的悲剧,固然主要是因为社会的原因。但是,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祥子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个人奋斗者失败的悲剧。如果祥子跟随了曹先生,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也许他的命运从此改写。这样就赋予了这部名著一个新的阅读高度,也有助于学生从固有的理解中解脱出来,进行创新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篇11

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信心

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在于给学生传授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发现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学生应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认知过程的主体,教师则是引导学生对问题“穷追不舍”、用多种方法积极探索的引路人。但是,创造往往与失败同行,像法拉第探索“磁生电”的奥秘,苦苦工作12年,经历了无数的失败,最后才获得了成功。因此可利用科学家成长的故事等,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索中树立自信心,不能因做实验失败了,或学习成绩下降了而半途而废。只要坚持下去,新的曙光就在眼前。

二、教师观念的更新

传统陈旧的人才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忽视对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淡化了,造成学生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薄弱,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无法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彻底摒弃“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死记硬套,轻实践应用”的落后做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共同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进而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去探索,去创造。

三、成功能给学生带来愉悦,激发学生的热情

伟大的心理学家卢姆曾经这样说道:“有这么一种危险,即教师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和喜悦,他们就会在校内和校外以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所以,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心灵上得到满足,让他们愿意继续进行学习,这是一种不竭的动力。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引导他们都参与到成功的学习当中去,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情况及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给予鼓励,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发挥潜能。学生一旦体验到成功,便会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从而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四、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

1.教风民主,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我们要允许学生打断教师讲课或对教师观点提出反对意见,随时提出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如在讲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时,同学们往往提出跟物体的速度也有关,因为他们认为物体速度越大,就越难使它静止下来,这时教师不要轻率地指责,而要耐心解释。我们还要容忍那些与众不同、行为古怪、有创造性想法的学生,要鼓励学生指出教师的不是,修正教师的错误,让学生主动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探索、讨论。

2.优化教学过程,以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思维、基本技能为切入点。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和交流。把重点放在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钻研的平台上。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给学生提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在物理的复习教学中设置了这一题目:利用长方体铁块可以做出许多实验,现在请你以长方体铁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其他辅助器材,设计出两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结果发现学生答案涉及力、热、光、电等各方面,许多想法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及时调动学生对答案进行讨论、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指出实验过程不完整的、研究及说明物理问题与实验过程不符合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得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五、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灵感,更需要思考时间。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如马上让学生回答,可能只有个别学生能达到这样的敏捷的程度,而多数学生会失去一次创新机会。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巧妙设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讨论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关键,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新课堂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 篇12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 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 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 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 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 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 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探索规律, 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 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开放题的教学, 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 在开放题的教学中, 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 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既要隐含“创新”因素, 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 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改变教学观念, 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信心

教师的教学观念反映着教师对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等的基本看法.不仅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随着教龄的增加, 教师受学校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的影响越深, 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这种观点必然会影响到他的教学方式重知识而轻知识的发生过程, 重解题的训练而轻数学的应用.这种教学不仅会使学生形成“数学证明只不过是用来检验教师或课本提出的命题”的信念, 甚至对证明产生厌倦等情感.久而久之,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理解只能剩下两个字“解题”, 加上“枯燥无味”和“难以理解”的数学教学, 师生们品尝不到数学味道的精美, 更不用说带领学生到现代数学的原野上去领略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意境, 去汲取思考问题的精华, 因此需要改变教学观念.

上一篇:博弈论下一篇: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