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共12篇)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1
人文体育观是人们在对体育的认识过程中倾注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尺度, 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 重视体育的人文价值, 通过体育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做到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它的核心在于强调体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它注重人在体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体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代具体体现为对全面现代化人的追求。因此, 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全面塑造人, 包括身体的改造、人格的塑造和对人心理及精神世界的引导、社会化过程的促进。
一、实施人文体育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学校体育已不仅是单纯地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 如果将增强体质视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的话, 那么, 今天的科学技术已可以采取适当的手段、技术, 解决学生的体质健康, 如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度的活动, 加之医学的进步等, 似乎体育已失去了它的光芒。英国哲学家休漠曾指出:人性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体育根源于人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在于人类的自我创造, 体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作为恢复人的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 体育同样意味着人的一种解放, 它本身就是人文的产物。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 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 蕴藏了丰富的人文意义。此外, 体育教学在人的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也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 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身心两方面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现人文因素教育,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内涵。
学校体育的学习, 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 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这些特点使得学校体育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好的课堂, 对于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身体基础, 以及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活动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1. 忽视了人的生命本体价值。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反映在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认识中, 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几乎一直是以矛盾、对立的形态存在着。过分强调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 似乎体育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 维系社会的稳定, 把为社会服务主要局限于为政治服务, 忽视了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 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 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 造成了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这种忽视个人的真实存在, 也就是说把体育教学只看作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 把受教育者对教育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排除在外, 完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 弱化了当代体育教学的内在价值, 把人对体育的需要消融在社会对人的需要之中, 把当代体育教学的内在价值消融在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之中。
2. 忽视个性化的体育教学。
当前体育教学大多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 面对全班学生, 教师把教学内容做成一个模式, 按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的进度引导学生去完成教学任务。这种以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时间安排和统一的评价标准要求学生, 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简化为一个模式、一个内容、一个目的, 最终是以牺牲学生生命的丰富性来换来一定知识的掌握。单一化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狭隘的教学内容已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反感, 在当代体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仍在用一个标准塑造和修剪个性差异的学生。
3. 忽视了学生的需求。
体育教学过程现已蜕变为技术过程和无视学生需要的灌输过程, 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 结果扼杀了学生求知的需要。如果学生的需要在当代体育教学中被重视、被尊重, 他们以后就学会了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需要与选择;相反, 则会产生深深的自卑感, 或走向另一个极端, 变成一个行为叛逆、无感情的动物。
4. 忽视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
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 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压抑学生的主体, 忽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在专制式的体育课堂管理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当教育方法、方式, 侮辱、诋毁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影响他们生命的健康成长。这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还有很多, 包括不当的教育策略、体罚、有意疏远、公开嘲讽、偏袒、生理歧视、人身攻击、不当的师生关系、故意虐待、侮辱、错误的指责等。
三、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建
1.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人文精神风范。
体育教师的人文精神, 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不为外物所役的主体精神,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 敢于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求是精神, 以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创新精神等, 这是体育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本保证。要加大对他们高尚人文精神的宣传力度, 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 形成一种淡泊名利、崇尚事业的人文精神氛围。在学校里, 有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人文精神、学识渊博的老教师。他们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的崇高精神, 是我们开展人文教育的生动材料。我们应充分利用老教师的这些优势, 发挥他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传帮带的作用, 鼓励老教师利用学科梯队形式, 不仅给中青年教师传授学术思想, 还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举办不同学科的老中青教师恳谈会, 通过多种形式, 使优秀教师高尚人品作风在更大范围传播, 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 努力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 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
2. 实施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 应当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一道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教师要以研究的态度去从事教学, 把每一个科学概念与科学理论的引入看成是一个重新发现的过程, 使学生得到创新思维的启发, 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大胆发表意见, 自由进行争辩, 既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又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在实施教学中, 教师要遵从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体育人文精神, 是从人的生命健康角度, 以对人的生存健康关怀、优化人的生活方式、对人性的弘扬与追求为价值取向。要想在强调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中构建体育人文精神, 就必须转变价值取向, 将关注的重心由物转向人。
3. 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建设。
体育人文精神以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为基础, 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必将促进体育人文精神的发展, 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引入众多学科理论。这是因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应用性, 属于应用科学或应用理论科学的层次, 其基础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相关学科。离开了现代科学众多学科所提供的理论依据, 体育人文社会学便失去了学科基础。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引入体育科学, 应用在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 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并强化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认识能力, 扩大体育科学研究的视野与研究范围, 改善体育理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提高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和科研水平, 扩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促进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
4. 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进步幅度及体育意识和能力的考察。
首先, 教学评价要体现学生的进步幅度。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 评价过程中往往是教师用同一把尺子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 且单一的只追求技术技能的量化, 忽略了学生之间由于遗传及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差异, 这就使评价过程存在不公平因素。这种过分强调量化和绝对的公平性, 其数字式的分值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 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 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其次,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重视个体的差异性, 将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相结合, 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去。当前的体育评价对学生只是对运动项目的客观量化考核, 缺乏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综合评价。教学评价除了对课上教学内容的考试外, 还应注重通过考核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及周次来评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以及学生具有的整体的体育运动能力, 这不应单单只通过评价学生对课上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来决定学生的体育能力, 而应该全方位地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5.
[2]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杨文轩, 陈琦著.体育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季浏.体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2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语文既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及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人文关怀缺失较为普遍,背离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作为教师应转变角色,确立人文意识。“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教师应在课程中回归人本,突出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尊重其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尊 重其学习方式,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更表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教师应成为语文课程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具备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丰富的人文底蕴,不断积淀人文素养,倾注人文关怀,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品位的学生的领路人,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敞开你的胸怀,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接纳他们的好与坏,使教学这项工作闪现出人性的光辉。面向全体,倾注人文关怀。
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现代人。就是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与教材、教师、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课堂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要多激励,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要善于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参与中端正态度,在鼓励中树立自信,在对话中展示心灵。多给学生“微笑”,少一些“冷眼”;多给学生“温暖”,少一些“冷酷”。用赏识唤回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用时代的人文精神和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师生要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真正发挥教人以生命智慧,给人以健康心灵的教化作用,引导并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篇3
1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和贯穿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1.1 在物理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组织教材,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如电荷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因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电荷,磁体周围存在着电场,磁场;赫兹用实验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得出“场”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力与斥力”“波粒二象形”等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物质的三态,全反射中的临界角,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等体现了自然界中的量变引起质变;……。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可忽视。
1.2 我国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卷爱国主义教育的诗篇。《庄子》中对运动即时性的认识;《墨经》中对杠杆平衡与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磁偏角的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以及“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的成功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绩,在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在像钱学森、邓稼先、居里夫人等科学家身上,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科技落后必遭外来侵略者欺凌的道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这些内容的插入,将极大地鼓舞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 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和体现审美素质
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真实性的反映;善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的价值判断;美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美的感受。科学的本质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反映物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的物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自然界是统一的,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将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又和谐地统一起来,进而形成既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的美的画卷。例如: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将天体运动与地面物体运动的理论统一起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提示了力、热、电磁、光和化学等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统一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既统一了物质世界的质量和能量,又用非常简单的形式表现了两个未知量之间稳定、均衡的比例关系,显得十分优美。
物理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是简洁美的体现;运动与静止,引力与斥力,反射与折射,体现了对称美;上抛与下抛,加速与减速,地面物体运动与天上物体运动体现了物理理论的自治完备;反粒子的存在,相对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统一堪称二十世纪物理学中的美学珍品。物理教师要善于挖掘物理学中的美育因素,用审美的眼睛来感知美,不能只停留在对美的感知上,而应将美育体现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幽默风趣的连珠妙语,新奇巧妙的实验设计,不断求新的教学风格是每一位物理教师追求的美的意境。只有潜移默化的美育才有可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3 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思维方法
物理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科学精神的积淀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珍惜这一宝贵财富。物理学中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崇尚科学,崇尚真理,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的精神;敢于怀疑,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勇于探索,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善于协调,团结合作的精神。科学态度教育是物理学教育的重要职能。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培养学生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科学求真精神。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向学生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教育;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当实验现象与自己所学理论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培养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4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
新课标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极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通过科学教育,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可持续性发展,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是新课改所追求的。从近年来的中考命题导向中也可看出,试题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此类试题涉及面广,主要包括大气污染、能源危机、环境保护、节水与污水处理、垃圾回收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这些人们关注的问题为载体的试题,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总之,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是科学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
从人文精神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 人文精神实质上属于人的素质范畴, 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实质上是对大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作为高等学府, 肩负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社会责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 更需要发挥其精神文明重要辐射源的作用。同时, 高等学校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很好锻炼, 各方面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从总体上看, 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和道德价值取向是健康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当代部分大学生的素质还存在种种缺陷, 比较突出的现象是:部分大学生胸无大志, 缺乏理想, 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只讲金钱, 不讲精神, 缺乏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只讲实惠, 不讲道德, 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雅文化淡漠, 对西方文化和粗俗文化盲目追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使曾一度高扬的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的价值规范正悄然地被湮没, 部分大学生为自发的经济利益所引导, 极力去追求个人利益, “个人提出了自己世俗的幸福要求, 人们已经无暇继续考虑社会和人类的终极意义”。精神成为一种奢侈的“装饰”遭到冷落, 精神的抽象允诺已失去往昔的号召力。这一切都昭示着人文精神的失落, 也表明了大学生素质的缺陷和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薄弱。某大学在参加一项全国性的大学毕业生调查后, 对毕业生的素质进行了总结:在能力方面,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我行我素;不懂创新, 无创新能力。在素养方面, 缺乏敬业精神, 缺少理想, 缺少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差, 经不起挫折, 容易消沉;期望值过高, 缺少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缺少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在思维方法上, 没有社会的、国际的、人类的视角, 不会从宏观、战略、哲学的高度把握问题。上述调查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迫切要求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 用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去充实大学生的心灵。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的原因, 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
1. 中国传统中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国度, 中国传统中既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 又缺乏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尽管从“五四”运动起就喊出了欢迎“赛先生”的口号, 但由于仅仅注重科学的功利意义和工具价值, 而忽视了其精神真谛, 因此直到现在,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 并没有带来科学精神的昌明。从近代到现代, 中国的人文精神更是在国家内乱、个人迷信和群体价值取向的多种挤压下辗转于穷途。传统的“先天不足”, 后天的“失调”, 中国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残缺的、支离破碎的。
2. 社会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应试式的学校教育制度给青年一代的成长戴上了无形的枷锁, 使得他们失去青年一代所应有的活泼、热烈与激情。大学教育在市场化过程中, 人文科学受冷落, 使得大学生的精神与心灵失去了平衡。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 父辈们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 虽然物质上很溺爱, 但两辈人缺少应有的感情交流, 使他们濒临情感危机, 人文精神显得渺茫与黯淡。人类文明已迈入了网络文明时代, 网络可以带来迅疾广泛的知识与信息, 同时, 由此而来的网络黄色、灰色、黑色文化也日益泛滥, 在无声无息中侵蚀着青年大学生, 使得他们的精神陷入虚拟、堕入危机。
3. 大学生素质的“先天不足”
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基础阶段是十分重要的。然而, 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倾向, 为了应付高考, 中学阶段过早实行文理分科, 只注重升学考试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不够, 这给大学新生的素质发展带来了先天不足。对此情况, 大学并未“亡羊补牢”, 给予补救, 反而雪上加霜, 弱化文化陶冶, 注重专业教育和功利导向。其结果不仅使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素质, 也缺乏应有的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重视高校人文精神教育
笔者在报纸上看到, 一名大学生因为上网缺钱残忍地将自己的爷爷杀死;一名23岁的女学生, 因为父母发唠叨就活活把自己的母亲打死;大学生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甚至出现杀人事件等等。如此残忍的事件, 除了人格上的障碍, 更主要的是他们缺乏最起码的生命意识和人文关怀, 这与应试教育这种唯一选拔人才的机制下人文精神的丧失有很大的关系。
“大学之道, 在于明德”, 大学教育偏离了“明德”, 意味丢掉了灵魂, 没有灵魂的大学不过是冷冰冰建筑物的摆设。
首先, 高扬现代人文精神是立校之基, 发展之本。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的高校, 必须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 它深深地熔铸在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其作用在于为莘莘学子提供精神的支撑, 确立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使他们在大学的生活中, 以人文精神作为动力, 在追求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崎岖山路上, 克服困难, 勇往直前。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 发扬已形成的人文精神, 开拓进取。
其次, 高扬人文精神, 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人的思想教育、感情陶冶、精神塑造有三个层次:一是人格, 居基础地位;二是社会规范, 是为中层;三是政治方向, 为最高层次。毫无疑问, 政治方向是根本, 是灵魂, 一错全错。社会规范是激励和约束的机制, 没有制度便是混乱和无序。人格是基础, 没有人格, 社会规范就成了自由的对立面, 人是慑于制度的制裁而被动遵守, 不是出于制度是保护自身权利而自觉遵行, 于是, 越轨、钻空子就成为必然。没有人格, 政治思想无处生根, 无以为本;没有人格来谈政治思想, 只能是搬弄是非的小人, 只能是投机取巧的伪君子, 只能是跟风跑的投机者, 只能是讨好上司, 阿谀奉承的无耻之徒。
第三, 高扬人文精神, 使学生受益终身。调查研究表明,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80%取决于“情商”“德商”等非智力因素, 而其主要内涵就是人格, 就是人文精神。这些调查是否科学我们姑且不论, 但可以断定, 即使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平分秋色或甚至高于非智力因素, 科学、学术、事业的高峰, 没有非智力因素的支撑, 是不可能到达的。
四、高校体育在构建人文精神中的作用
高校是一个“半学校”“半社会”的特殊场所, 是培养人的社会机构。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社会适应能力、道德伦理等形成的关键时期。顺应时代的要求, 大学教育必须创建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教育新体系, 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具有“求真”和“务实”的科学精神的同时, 还应具有对未来社会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批判精神和正确态度或能力。高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其本质和功能内涵、外延认识的拓展与加深, 深刻地意识到其中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的崇高境界, 对冶炼人的性情、意志、个性,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价值无量。
1. 教育导向作用
当今高校体育是以育人为先, 在此同时才健体。其体育精神、体育文化 (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 可导引学生的思想, 规范学生的行为, 磨炼学生的意志, 塑造现代意识, 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娱乐调节作用
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高校体育, 是活跃学生生活, 调节紧张、单调的生活节奏, 增添生活情趣的最直接最佳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参与娱乐休闲活动的同时, 可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工作能力、艺术欣赏能力, 增加文化素养, 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3. 充实情感作用
高校体育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在大众体育项目里, 学生可以得到对集体、社团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在家庭体育项目里, 学生可以在和睦欢乐的气氛中, 享受天伦之乐的归属感和稳定感。在娱乐体育项目里, 学生可获得愉悦感和欣快感。在探险项目中, 学生因征服自然, 而获得自豪感和征服感。在竞技项目中, 学生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的体验中, 享受着各种复杂情感的冶炼。
4. 激励凝聚作用
高校体育竞赛活动中的胜败, 直接关系着学校、团体、组织及个人的荣辱和威望。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挑战, 去创新, 去竞争。整个活动过程充斥着激励学生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五、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1. 思想上的解放
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 关键看能不能引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而不在于给了学生多少具体知识。学生喜欢这门课, 对它有兴趣, 就会自己去学习, 去钻研。课程教学要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当然要熟悉这门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 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功用与影响, 然后组织好教学内容, 使学生领会其基本线索与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还要让学生知道, 这门学科还存有无数未解决的问题, 留待后人去钻研、去解决。谈体育文化时, 解说体育名称也可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向往。如GOLF (高尔夫) 是由英语单词GREEN (绿色) 、OXYGEN (氧气) 、LIGHT (阳光) 和FOOT (步履) 的第一个字母缩写而成, 寓意为:在明媚的阳光下, 踩着绿色的草地,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边散步, 边打球, 边聊天。此情此景, 有谁还会认为体育仅仅是运动员的事呢?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疑问, 激发他们积极思索与探讨, 从而激发钻研的兴趣。
2. 行为上的社会化
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严肃态度。实事求是, 就是要尊重事实, 尊重他人, 不弄虚作假, 既敢于坚持真理, 也勇于改正错误, 在必要的时候还甘于为真理而献身。这种宝贵的科学品质并不是自然产生的, 而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在对科学成果的社会功效的态度上, 主要是要教育学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心。
3. 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
尽管人的思维方法各不相同, 但是成功的科学家总是依靠了大致相同的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 这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以及直觉与灵感等等。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当把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纲挈领地加以介绍, 这对学生领会思维方法很有好处。但是, 正确的思维方法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与科学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教师应当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和帮助学生, 并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适当指出他思维方法上的问题而加以纠正。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从科学家成功的研究经验中总结出来, 但人的思维态势往往也受历史积淀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4. 用体育明星的成功故事引导学生求“真”求“美”
对青年学生来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爱好体育的学生, 体育明星的感召力是很大的, 许多学生往往是在体育明星成功事例的影响下而决心献身于体育事业。在体育课内容中穿插一些体育明星成功的故事, 向学生揭示怎样发现问题, 用什么途径去解决问题, 怎么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等等, 会极大地鼓励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 引导他们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去求“真”求“美”, 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 锻炼正确的思维方法。体育明星对青年学生的无限魅力, 是我们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教材。
5. 运用教学相长, 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 应当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一道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教师要以研究的态度去从事教学, 把每一个科学概念与科学理论的引入看成是一个重新发现的过程, 使学生得到创新思维的启发。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大胆发表意见, 自由进行争辩, 既勇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又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6. 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树立榜样
教师对学生是活的榜样。教师醉心于专业研究, 为教育事业献身, 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和事业, 是学生最为敬佩的。老师学术造诣很高, 治学执著严谨, 很受学生尊敬。教师的学识、为人及人格力量的作用是巨大的, 它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高校体育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楚明.教育辩证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5
物理组:邓永青
摘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教师应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
关键词:人文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 培养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根据人文精神的特定蕴藏及其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精神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深谙和把握人的主体创造特质而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不断发掘人的创造精神,把重视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
⑵创新精神教育。信息时代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创新。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等构成的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应成为新世纪的价值取向并升华为超越性的精神境界。
⑶道德意识教育。道德意识还包括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人是社会的人,人必然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之中,要实现群体指向和个人意识,就必须确立某种准则和价值取向来调整处理彼此关系,对于道德追求和完善也就必然成为人的自学精神需要。
⑷社会责任感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国家的昌盛,国民的素质的提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又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引导学生从全球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养成国际协调国际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⑸平等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坚持和捍卫真理,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反对专制与独裁,敢于质疑,具有怀疑精神和证伪精神,不迷信权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维护作为人应该具有的权利。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精神的发展,知识只是起载体作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人认为人文精神教育中只适用文科教学,理科教学是一些机械的数字运算和一成不变的概念、原理、公式,对如何在理科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却束手无策,现本人以物理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1.理学发展史着手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家获得成果的经历和过程,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从中应吸取的教训帮助学生解读科学家的人生观(这是新教材的缺憾)。如牛顿勤于思考、悉心钻研的故事,伽利略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向权威挑战的故事;布鲁纳用生命捍卫真理的故事;赛曼与洛仑兹互相支持与合作;我国宋代学者沈括的成就---他最早记载了磁偏角,比西方哥伦布早400多年。
2.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
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第二章“运
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动的世界”用诗人的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海市蜃楼”、“赵州桥的倒影”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北京天坛圜丘、明代的“水轮三事”令人自豪。
在学习讲解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推至人类社会,人是社会动物,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准则,在社会行为、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这也是学生今后所在社会群体具有的稳定性所必须的。3.从物理学科特点着手
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小实验,或补充一些学生条件允许的小实验,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补充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思考题,如擦皮鞋的学问、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的道理。如何从地图上测出上海到天津铁路线的长等。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学习了电学、声学,能解释雷电的形成及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离磁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学生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从我国利用物理知识,在工农业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着手
展示我国的核武器、核物理方面的资料,展示我国火箭和卫星的一些资料,举出一些具体事例,并指明所用的物理知识。
⑴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利用磁场相互作用的规律,明代的“水轮三事”,北京天坛公园的圜丘,新中国建成的三峡大坝的发电站和船和船闸等都利用了物理知识。
⑵2002年3月25日,我国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神舟三号”试验飞船送入预定的太空轨道,使我国在土载人航天事业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就运用了能的转化和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等物理知识。
5.从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着手
彻底改革过去陈旧的教法和手段,把学生放进教学主体中去,采用“探究导学”的教学方法,“探究导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导学”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个体研究、小组或集体探讨相结合。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个体研究、小组或集体探讨相结合,需要他人的协作;需要彼此尊重、理解,需要容忍;需要讲求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探究导学”倡导的是一种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6.从物理考试改革着手
改革物理考试唯知识的做法,把体现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转变考试的目的,从为选拔尖子学生变为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重视考查知识变为重视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如下面几道试题:
⑴大城市中建盖一些高楼,用玻璃做墙,由于太阳光发生_____,使附近的住户受较强的光照射不能很好的工作和休息,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污染(光污染)本题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⑵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2000多年前,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深信不疑。
16世纪末,伽俐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讽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和轻狂,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实验,伽利略登上斜塔,一手拿着一个10磅的铁球,一手拿着一个1磅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下,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⑴阅读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⑵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去做?
本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作中中考试题,堪称考试改革的先锋。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关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吧!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6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正在逐步回归,科学主义亦是语文教育所极力避免的。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科学题材的文章,就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来说吧,五篇文章,体裁各异、纵贯古今、横穿中外,既有《化石吟》这样的现代诗,又有《看云识天气》这类严谨的说明文;既有《月亮上的足迹》这样的时文,又有蒲松龄的《山市》这样的文言散文;更不乏来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科学美文——《绿色蝈蝈》。不论文体、国度、年代,这些课文都指向“科学”二字,单元说明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面对这类课文,在语文教育大举人文旗帜的时候,我们的立场怎样,我们要怎样设置教学目的、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又该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呢?
一、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向
我觉得要弄清上面提出的那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第一,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其一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二是指“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第二,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由两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行不悖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知识是人们提高认识水平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注重对人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张扬科学精神,在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是大写的人文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语文教育只会陷入狭隘的语言文字教育中,只会让我们的语文教育重新走上古代私塾教育的老路。
培养科学精神,不是只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那只是科学精神的浅层含义,培养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敬畏之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格物这功只能在身心做”
我们不应因为张扬人文精神就反对理性剖解和抽象,更不应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相反我们更提倡持有科学态度、理性态度。在教授科学类课文时,我们应更加强调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介亲历亲受,自感自悟,静思揣摩,使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另外语言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滨田正秀《文艺学概念》)。所以在处理这类文章同时也不应忘记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特点,不要将这类课文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等,而应上成张扬科学精神而满含语文味的语文课。
1.科学态度——寓于语言细节和故事中。科学态度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从事科技活动的强有力的保障。它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严肃认真、意志顽强、勇于创新等品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就必须好好利用好课程资源,注意挖掘细节,挖掘作家资源。科学类作品的语言自有它严谨的特性,而且这些文章的作者往往能为科学态度现身说法。于是利用好语言资源、作者资源,科学态度的培养便能在语言细节的赏析和背景故事的呈现中实现。
比如领会《看云识天气》中大量的限定性词语“往往”、“常常”等 ,《月亮上的足迹》中作者不胜其烦地出示各种数字,这些鲜明的特点不仅仅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特点,同时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细节正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资源,要让学生在细心揣摩的基础上感知严谨的科学态度。
2.科学知识——再现在教学情境中。科学类的课文中往往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我讨论的这一单元中的海市蜃楼、蝈蝈的习性、探月过程等,很多知识应该说是比较深奥的,而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只是语文教学中附带产生的,但同时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必然会了解到的。因此李吉林提倡的“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扮演体会情境”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是较有帮助的理论。所以作为语文课堂上的科学知识学习应更多的成为一种情境,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情境,如《化石吟》对化石的了解,教师一般通过出示图片,展示示意图来向学生展示化石的形成过程,但这一切都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的含义。
3.科学方法——形成于多元对话中。科学的方法能迅速帮助人们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用于观察,则全面而系统;用于记忆,能高效而持久;用于推理,严密而迅速;用于想象,丰富而合理。科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旧方法,发现新方法。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且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创造发明也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语文课堂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途径就在于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中。课文本身就包含着作者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方法,而学生想要获取科学知识,必然要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文本中的作者交流才能得以实现。在对话中了解作者的研究路数、了解该如何去研究文章,而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离不开学生的思考,教师的及时评点。
科学类文章的教学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过程,要教出语文味,学出语文味,重点还是在于“身心做”。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篇7
一、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可行性
(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供了可行性。
新课程标准就初中历史加强人文精神培养明确了规定:要求学生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体验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崇尚科学精神,逐步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民主与法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意识;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环保意识。从现行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看,新课标改变了原来历史教学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适当增加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风俗史,尤其是文化史方面的内容。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指明了方向。
(二)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点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供了可行性。
青年学生通过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从中领悟人类文明的创造力及其蕴涵的价值取向,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吸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商鞅个人的改革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可以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北魏孝文帝为推进改革而不畏艰难险阻的毅力,是对学生进行坚强信念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典型材料。又如,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知道中国是怎样由文明古国逐渐落伍,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知道中国在近代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如何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和奋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弘扬近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还可以从近代中国历史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再如讲述诸子百家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体会到孔子的“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朴素平等仁爱思想,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墨子“兼爱”、“非攻”、“节用”的平民思想。通过讲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理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进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古代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史,学生提升审美情趣,提高文学艺术修养。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人文教育。
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切实树立“以学生文本”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去发现、理解、分析、判断身边的人文现象,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如在讲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下令修建了大运河,客观上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还应让学生知道,作为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进行这项浩大工程中,曾耗费了国家的大量生命财产。另外,隋炀帝开凿运河,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即为了到江南去享乐,刮尽民脂民膏。我们在估计隋炀帝开凿运河的作用时,上述情况亦绝不应置之不顾。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时代性特征加深了理解,这样在分析与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时,就能从当时的历史现状出发,既肯定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进步性,又看到其局限性,这样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分析的客观性就能大大加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与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
(二)把握教材主题,挖掘人文思想。
教师要注意挖掘显性知识点所传达的人文素养,有效地把握教材内容,以此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使他们通过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具有“强国”的情怀。还要注重挖掘隐性知识点所传达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这些伟人成功“背后”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志气和求知热情。此时,历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陶冶和知识传授相结合的过程。
(三)创新教法,弘扬人文精神。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重视学生个人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创造。因此,所有教学方法都应努力达到这一目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其基本思路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景,让学生养成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积极尝试运用实践法,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教学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提升人文素养。其基本方法有:“参观法”、“欣赏法”、“研讨法”、“调查法”,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行、意共同发展,进而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就拿我们山东来说,有着丰富的、富有特色的人文历史课程资源。如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及滕州的北辛文化遗址等,都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史料;文化古都曲阜、齐都临淄、泉城济南、山海之城青岛、历史文化名山泰山等,都是很重要的历史景观:文化巨人孔子、兵学鼻祖孙武、“亚圣”孟子、“科圣”墨子、神医扁鹊、“书圣”王羲之、“婉约词人”李清照等,都是齐鲁文化名人……只要我们多开展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这些就可“为我所用”。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8
一、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 突出对人文体育的关注
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 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其中, 至少应包含的人文思想理念精髓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人本主义”思想指导下对学生个性、主体性的充分尊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盛行于美国的一股现代教育思潮。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 其中人的尊严与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并将人视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及自我实现性的个体。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 高校体育教学也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 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 均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要求及真正需要。例如,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应有的体育权利;承认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个体性差异, 并能够依此而因人施教;以“健康”和“生命”为体育教学的第一要义,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自由、自主的个性化发展;等等。
2、“和谐”思想指导下意欲促进人的充分、全面与和谐的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便在名篇《论语》中记载了“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这一传统的“和”思想的雏形。2004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此后, “和谐”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愈深且愈广。然而长期以来, 高校体育教学一直在“‘生物体育观’的‘工具理性’下发展, 巨大的运动负荷背后隐藏着的是对身体的摧残和人性的扭曲, 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异化”, 也是与和谐理念相违背的。“和谐”的思想要求高校体育必须努力在教学中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渗透,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的充分、全面与和谐发展。进而, 使高校毕业生不但德才兼备, 且智体双修。
另外必须加以说明的是, 目前强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融入, 绝不是要忽视甚至抛弃“生物体育观”的科学理性, 要避免犯矫枉过正的错误。毕竟, 少了身体的健康成长与发育, 人的发展是难以和谐的。
二、优化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手段,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我国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无视其自身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优势特征, 一成不变地以“三基”为主要内容, 以单纯的讲授、示范和灌输为主要手段, 可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这种教学模式是极不可取的。因此, 新时期的人文体育教学必须要优化教学方法, 尽力尝试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索式教学、互助式教学、分组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以充分调动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更为有利的是, 高校体育教学因其自身特点, 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适合采用这诸多的教学方法, 如不加以合理利用, 无异于“暴殄天物”。
除此之外, 高校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所提供的便利条件, 运用计算机、摄像机等多媒体的运用, 使教学过程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途径。而体育的自身特征又决定了体育教学必须适当增加整个过程的趣味性、娱乐性, 因此开发诸如定向越野等新的运动形式、通过宣传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明星奋斗史以发挥其强大的榜样作用, 都不失为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学形式。上述这些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改进, 都将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在体育教学中搞好人文精神教育, 关键在于教师”。没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 是很难培养出更多极具人文精神的学生的。教师的知识基础、专业水平、道德修养、人格力量, 甚至于形象、口才等等, 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状况。
如果高校体育教师缺乏广博的知识基础, 又怎能对当前社会上种种问题做出科学的解读呢?如果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 又如何“授人以渔”呢?如果教师的道德修养尚有缺陷, 又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不良影响呢?如果教师不具备特殊的人格魅力, 又怎能获得学生的普遍尊重呢?……总之, 如果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 又怎能“以身立教”呢?
学不高难以为人师, 身不正难以为世范!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条件便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而这又恰恰是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关键。
四、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笔者认为, 对于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不妨从主客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就客观层面而言, 高校体育教学始终离不开一定的空间、环境及必要的运动器材。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跑道、清澈的游泳池、井然有序的体育馆……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 不但能够使学生的紧张身心得以舒缓, 还能唤起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与热爱。可以说, 这是高校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的物质前提。
另外, 合理利用校园的室内外空间, 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 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文精神激励作用。有人曾经说过, 当“人置身或观察这一文化效应场时, 会与它发生感应关系, 从而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体认、熏染和感受, 而从侧面感悟某种文化的精神、情调、气质和状态”。不难发现, 这里正是在说明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致力于高校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对营造体育教学的人文氛围, 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大有裨益。比如, 在体育教学、训练的场馆里, 张贴各种标语式的警句或口号,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体育精神;悬挂体育名人的画报, 是以榜样的力量在无形中激励学生上进;摆放团体或个人奖杯或奖章, 不但增加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更潜在地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这些都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从主观层面来看, 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营造出一个尊重的、信任的、宽容的、支持性的、公正民主的、自由平等的体育教学氛围, 无论是对“三基”的掌握, 还是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都能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参考文献
[1]胡爱民.体育教学与人文精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15 (6) :84-86.
弘扬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9
人文主义 (humanism) 起源于14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然后扩大到整个欧洲。人文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师, 特别是语言教师, 在关注学生认知 (cognition) 的同时, 不应忽视学生的情感 (affect) , 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 (a whole person) 来对待, 在努力帮助学生扩展语言知识的同时, 应重视对其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或情商 (emotional quotient) 的培养。我国的外语教学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 外语教学的对象是人, 而人的心理是具体的、变化的, 因此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关注对以学习者本体为中心的教学研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即: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和现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让人以独立于上帝的视角自由地审视自然现象, 它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音乐等形式, 反对基督教神学统治, 反对中世纪教会的经院哲学, 提倡认识自然, 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 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 肯定人的价值, 借此把人文主义思想推广和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近代人文主义构建了人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形象, 将超自然力量和神秘实体从科学研究中清除出去。现代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 (humanismus) 问世的, 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 对举地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
中国的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如道家强调“法自然”“为无为”;墨家倡导“兼相爱, 交相利”“尚贤”“尚同”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以修身为本, 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以“仁学”为表征的人文精神的高扬。孔、孟、荀以“圣人、至人、仁人、君子、大丈夫”当“人”的理想, 不但提出了为“仁”的主张和原则, 而且铺垫了一条具体可行的达“仁”之途。王树人认为: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就是要“把人当人看待”。换句话说, 不能把人当作非人的东西, 不能把人当作牛马一样役使, 不能把人当作工具。
三、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解读
(一) 外语教学法中人文精神的解读
20世纪是外语教学蓬勃发展、教学法研究硕果累累的世纪。除沿袭16世纪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语法——翻译法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和19世纪末建立在改良主义和联想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直接法 (direct method) 外, 随着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语言测试学等学科的发展, 各种新的教学法应运而生, 如:40年代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听说法 (audiolingual method) , 70年代以来建立在人文主义基础上的交际法 (communicative method) 、沉默法 (silent way) 、全身反应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社团语言学习法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自然法 (natural approach) 、暗示 (suggestopedia) 等等。
上述人文主义教学法虽使用了全然不同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 他们都将学习者看成是既具有智慧又具有情感的完整个体, 重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来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教学中, 教师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摈弃“师本位”的观念,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朱风云 2003) 亦认为:人文主义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二)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人文精神的解读
2004年4月起, 教育部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 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 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在教学性质和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凸显了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 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条件下的自由学习等。
与1999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不同,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 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是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学生学习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基础,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拓展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转向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反映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
《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较高和更高要求分别与中学“新课标”中的七、八、九级相对应, 既照顾到那些刚达到或尚未达到七级要求的学生, 又照顾到那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 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分级教学遵循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充分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各高校之间英语教学水平的差异, 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课程设置上, 各高校可根据《课程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 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 这种灵活的选择和操作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目标设置的民主性和人文性。
新的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特别是网络技术, 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此外, 《课程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 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 《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符合新时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要求。通过灵活设计课程体系, 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大学英语课程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人文主义精神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 完善人文教育模式, 创新人文主义特征, 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 直接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一) 转变“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 尊重个人情感和个人需要, 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等, 其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 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 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方式, 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 自我检查评估。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形势下, 学生间的水平差异、能力差异、策略差异、动机差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 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主学习中心或校园网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 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 自主选择学习材料, 设定学习目标, 决定学习进度, 适时做出调整, 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师角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他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学生求知的“顾问”、课内外活动的“协调者”、学习效果的“评估者”, 同时教师本人也应是学习者和研究者等。
(二) 灵活设置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个层次的“要求”是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自主设定教学目标, 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朝较高或更高要求迈进。大学英语教学可实行分级教学, 分别对应三个不同层次, 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英语水平的稳步提高, 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满足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 也是拓宽知识, 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 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积极增设选修课程, 如:世界文学史、中西方哲学史、欧美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电影与文化、美学概论、商务英语、科技英语等。对于文科的学生要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 理工科的学生加强人文知识的熏陶, 通过对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三) 加强师资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作为一门语言课的讲授者, 大学英语教师更应勇挑重担, 弘扬校园人文精神。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 如: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美学等, 加强自身人文修养;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营造崇尚真知和追求真理的氛围,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完善理论。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大学的整体设计和建筑应该有美学思考, 学校应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选修课程和系列讲座, 扶持和加强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等等。
(四) 创新评估体系, 促进人文主义的英语教学
《课程要求》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学生的阅读和语法能力的状况, 重视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师应创新评估体系, 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改变以往由一份试卷决定学生最终成绩的方法, 采用讨论、辩论、周记、读书报告、学期论文等方法进行评估, 加大人文知识的权重, 利用科学的评估体系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沉淀。
五、结语
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呼唤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 历史的丰厚土壤和崭新的时代特征是人文精神生成的基本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 人文文化的培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涵养深浅和思维智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要求, 两者相容则利, 相离则弊。只有坚持两者的交融, 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状态, 才能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人文主义教学理论在强调认知的同时, 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商的发展。人文主义教育者应尊重人性, 尊重人的需要。通过对20世纪外语教学法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人文精神的解读, 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 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篇10
1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 蕴涵在人文学科中, 是一种对人自身价值的尊重和追求, 并以人为本的思想。其中, 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使其自身能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注意要体现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 这样才能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当学生接受了人文知识后, 会在主体内部形成一种精神成果, 它是蕴涵于学生的内心之中, 能够让学生形成一种优秀的习惯, 并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作为人文知识载体的人文精神, 是在人们不断的学习基础上, 通过个人自身的不断领悟而实现的。而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就是要将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积极作用。
2 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教学理念, 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格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人为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突出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的培养, 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同时, 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要特别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格, 也即塑造学生的理性、独立、自由的人格。从社会角度出发, 要重视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而对学生个人而言, 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人格自由。要将高尚的道德品格作为大学生本身的价值追求, 当作一种对外界不良思想进行积极斗争的武器。
2.2 打造校园文化环境, 营造和谐人文氛围
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和谐的人文氛围, 这对大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并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有着很好的作用。校园文化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 在开发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中, 要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并寓教育于文化中, 它将以一种间接、内隐的方式, 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起到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然而,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营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和谐人文氛围。例如举办各种文体活动, 用来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2.3 注重人文精神方面的学科体系建设, 鼓励大学生践行人文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 建设符合大学生特点的人文学科体系, 重点强调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统一。因人文学科的合理科学设置对提升大学生的良好人格、道德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 人文精神的形成虽与人文知识有着重大关联, 但当学生在已掌握了相当程度度的人文知识的情况下, 还不能说他们已具备了人文精神, 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真切的体会到, 只有实践, 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人文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让学生具备人文精神。同时, 在不断的实践中, 可以让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到升华, 并将这一感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内化为一种优秀的习惯。因此, 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 要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起来, 创造一些适宜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环境, 要有计划, 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感悟生活, 激发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2.4 提升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 发挥引路人作用
教师在学生眼中往往是智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而, 高校教师, 特别是是从事思政教学的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用自身积极的人格品质去引导学生塑造良好人格, 用高尚的灵魂去净化、提升学生的心灵。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要在学风上形成典范, 发挥出教师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引路人作用。
2.5 创新教学方法, 加强人文精神培养
思政课程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能否接受来自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除了知识自身所蕴含的信息量外,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思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 实施情感教育。在思政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先导作用, 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实施情感教学, 就是要将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 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 采取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展开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式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观点、思想, 将教师和学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目前社会上存在各种激励碰撞的思想, 在很多问题上都没有明确的是与非,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讲究教学方式, 考虑师生间的情感, 尊重师生之间的人格, 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 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通过达成思政教育的共识,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最后,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贴近生活, 要与现实紧密相连。在思政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用现实中的生动例子开展人文精神培养, 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徐金超.人文关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8) .
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价值 篇11
长期以来,由于受功利性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是知识的工具,而是有健全人格的健康人。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仅靠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加强人文教育,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精选的历代文言文精品文章为教学内容,以初高中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使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文言文作为一种时代久远的书面语,已经永远退出了口语交际舞台,但其价值突出表现在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上,文言文中的思想精髓、文化精华是引导学生认同、继承传统文化并从中提高人文素养的绝好内容。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中华民族的文化、辉煌的成就、伟大的发明创造、深邃的思想、发达的科技、强大的军事、繁荣的经济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加深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了解,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是新世纪语文教师的历史责任。
二、 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得以生存繁衍的血脉,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壮大的基础。古代的先贤为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如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炼”;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积累”;司马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的“坚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忍耐”;蒲松龄“茶水换故事”的“执著”等,无一不证明“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要成就大事,必须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勇于进取。先贤这种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质、意志、恒心、毅力和进取精神,健全其人格大有裨益。
三、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展现了人们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和向往美好生活、追求崇高理想的愿望;无情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生动地展现祖国的壮美河山和社会各发展阶段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了人民是美的创造者。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感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他们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不断丰富学生非功利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四、 帮助青年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典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诗人们忧国忧民的深思和献身报国的壮志对于当代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都是很好的教材。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古代诗词就具有鲜明的进步性、思想性。其后历代爱国文人都用瑰丽的诗句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爱国诗人屈原为使楚国强大富饶而追求不息的愿望的强烈表达;杜甫“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襟”的忧国忧民思想每每读来都感人至深;王昌龄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激励了多少将士,奋战沙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当代青少年学生从中不仅能汲取知识与学问,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励他们去实现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的人生价值。
五、 训练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
突出强调“整体思维”与“直觉”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辩证思维的方式从本质上说就是整体的观点。从事物的两方面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往往更全面、更深入。如荀子《劝学》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喻,阐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又如韩语《师说》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揭示了老师与学生是相对而言的辩证关系,等等。这些思维方式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六、 引导学生完善人格,学会处世
传统文化对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精神品格和生活质量等都有着积极作用。像《论语》里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人与人相处的准则;《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的故事弘扬了民族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的合作精神;传统文化中圣贤先哲以大义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助人,勇于忍让,善于调适自己心理,做到宠辱不惊,关心他人,关注环境,善于调节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做到与环境和谐统一等等。面对世界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我们要减少人文精神的流失、传统文化的萎缩,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对未成年人加强人格、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能力的培养,用传统人文素养滋润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重视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就不失为一种春风化雨、春雨润物的有效途径。◆(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职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篇12
所谓人文精神是每个社会人都应该具备的, 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它是人类对自身的关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它是鼓励人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的不竭动力, 同时, 更是促进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由于职高学生面对考试的压力较小, 这就使得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迷茫、困惑和方向感缺失的现象。因此, 在职高教育过程中, 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职高教育教学过程中, 与人文精神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就是语文教学, 因此, 语文教师对职高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责无旁贷的。
二、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如何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呢?哪些方面的人文素质是需要职高学生所具备的呢?我们认为广大职高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尝试:
(一)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肯定自身的价值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职高学生往往无法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在生活中也会有些许的自卑, 为了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推荐与肯定自身价值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启发, 如《苏菲的世界》《追风筝的人》《赎罪》等名著的阅读就可以使职高学生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 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 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生活。然而仅仅靠学生自己阅读与自我价值肯定内容相关的书籍是远远不够的, 职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式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学生的阅读更具有方向性。
(二)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认识自身尊严
对于任何人来说, 自身的尊严都应该是不可侵犯的, 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标准, 也是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人文精神素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处于青春期阶段的职高学生往往会存在自卑的心理, 不能够采用正确的心态和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在长期的压力下, 学生容易走向极端, 轻视自身的尊严;还有部分学生由于自尊心过强, 以至于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言论过于敏感, 也没能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个时候职高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讲述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同时, 还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使学生能够正视人的尊严。如教学《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时, 在学生对课本知识产生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教师就可以将人格、尊严的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尊严、维护他人的尊严。
(三) 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追求自身的理想
职高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在学习方面除了面对的考试压力不同之外, 另外一个不同点在于职高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还或多或少地面对职业教育的相关知识, 这就表示职高学生比普通高中生离社会就业更进一步。然而要想在社会工作中有所建树, 远大而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在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树立理想目标, 引导学生追求理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人教版职高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中, 整个单元的教学核心是“职业与理想”, 可见职业与理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部分学生由于心思细腻, 过于敏感, 总是认为自己在职高学习就不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所建树, 然而实际上行行出状元, 只要学生能够坚定信念, 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 就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因此, 在对“职业与理想”这个单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职高教师应该围绕上述观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并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理想,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理想,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理想自然是行不通的!
职高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 而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从认知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认识的地方, 因此, 职高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成长阶段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 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肯定自身价值、认识自己的尊严并对自身的理想坚持追求, 不放弃!这不仅是职高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应该坚持的原则, 同时也是整个职高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茅春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J].语文天地, 2015 (29) .
[2]王秀芹.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 (中) , 2014 (10) .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推荐阅读: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08-31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08-20
教学人文精神09-11
人文精神历史教学06-04
写作教学中的人文教育09-19
小学美术教学及人文精神培养策略论文11-18
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论文11-30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养05-09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论文09-30
高职地理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06-18